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生态学视域下的儿童发展:儿童发展与环境互动
我国学者认为目前比较适合的生态学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生态学视域下儿童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儿童在环境中发展
传统的理论中,对儿童发展的解释是从儿童本身(或内部)开始的,儿童与环境堪称是各自独立的、可以分离的实体,而生态学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解释则开始于外部,强调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环境。儿童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而且环境既是一个实体,又需要结合儿童的主体因素加以描述。
(二)儿童在结构化的、系统的多重关系中发展
传统的理论在论及儿童发展环境时,通常讲环境堪称一个抽象的整体,或者简约为一个刺激,而在生态学理论的视野下,儿童是在一个包括多重关系的多层次结构中发展的,因而应从多元、多因素、多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描述环境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三)儿童在多样的、可变的环境中发展
在传统理论中,环境不是主要研究对象,因而被简单地假设为固定不变,而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发展是有着固定规律的;但生态学理论把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关照到儿童发展所处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由此考察儿童发展的不确定性,比较注重儿童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一)环境创设的内容缺乏教育性、系统性
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必不可少。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具有教育性的,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系统,从班级设定到环境布置,都是具有一贯性的。
但是,从生态学角度来重新认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后发现,其内容仍然缺乏教育性、系统性。实际上,这仍源于缺乏发展的观念,对环境创设的意义、作用认识不够。幼儿园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过于重视园舍建筑、园内绿化、家具陈设以及室内外装饰等物理环境的创设,而缺乏对幼儿园园风、园貌、办园指导思想、工作作风、人际关系以及情感氛围等这些核心文化内容的关注,直接导致幼儿园环境创设缺乏教育性。譬如,大多数幼儿园都有五颜六色的纸贴,在活动室的三面墙上及其走廊两侧,内容不外乎向日葵、荷花、荷叶、动漫小动物(甲壳虫、毛毛虫)、大动物(长颈鹿、熊猫)等。也有少数富于想象力的,如张开翅膀的小天使动物音乐会,在天上荡秋千,圣诞老人为孩子送来礼物等,在视觉上虽不乏鲜艳和美丽,但是在内容上孤立,难有共鸣,体现不出教育性。
另外,还存在很强的随意性,环境创设的内容之间彼此孤立,缺乏系统性联系,没能做到内容主题之间的合理延伸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二)环境创设的形式缺少变化性创新性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虽已努力做到追求材料美观,但仍然显得单调,没有体现出发展性的变化,对环境创设的创新亦不够。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总体规划不具有多样性、长远性、生态性,缺乏总体规划;环境创设生态的目的不明确,往往容易简单地只是为了完成环境创设的任务而已,过于重视形式上的美,而忽视环境的美育功能及其与儿童的适应性。
与以往相比,其实幼儿园已经意识到环境创设存在的常见问题,也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总体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努力做到环境创设时,材料的选择、形式多样、教师尽心尽力,但同时也容易存在新的误区,就是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无非就是把环境布置得五彩缤纷,能吸引孩子就行。
(三)环境创设的主体单一,缺少幼儿的全方位参与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儿园环境创设还存在着没有真正体现出儿童的发展性,对儿童的关注不够等问题,环境创设的主体单一,缺少幼儿的全方位参与。
首先,由于教师过于追求成人要求的完美,因此创设的手段单调,孩子没法参与进来。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即老师没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单方面去创设环境,老师辛苦做出来的墙饰既吸引不了孩子,又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性,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其次,有的教师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等同于作品展示。他们主^地认为,既然环境创设要求孩子参与,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的画、孩子的手工作品贴到墙上,这样既省时省力,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但实践证明,这样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意义很小。
第三,环境创设过于求新求奇,没有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环境而忽视了实用价值,没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不感兴趣。
另外,幼儿园布置的环境多数不允许孩子去接触与使用,只有在特殊时间,如迎接检查与展示的时候才对孩子开放。因此,环境成为一种摆设、一种不用的工具,既没有突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最终目标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也没有充分体现幼儿园环境的显性与隐性教育功能。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缺乏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互动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幼儿园环境中幼儿的发展是一种持续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幼儿感知到自己的生态环境,并与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形成互动。为此,幼儿需要不断获得幼儿园各种活动中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信息,以及他们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而且他们需要不断去发现、维持以及不断改变各种区域活动中他们所处生态环境的特征。
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让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譬如,某幼儿园全园教师一起做一个体现幼儿园特色的、关于“儿童线描画”的美术主题活动课题,于是幼儿园全体教师为了做这个课题,从而突出幼儿园的特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基于儿童线描画方面”的,主题墙饰、区角、走廊、室内都运用孩子的线描画来装扮,这表面上是做到了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的主题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但是却忽略了艺术教育中的很多元素,难以让所有幼儿感知到自己的生态环境,幼儿更无力去发现或改变各个区域活动中的特征,这种环境创设并不能真正地与幼儿发展产生双向互动。
综上,从生态学的角度砣鲜队锥园环境创设存在的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可以看出,归根结底还是幼儿园教师的环境创设理念问题:没有采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与课程观来指导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没有认识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没有通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性实践,形成幼儿园教师自己的环境创设方面的实践性思维。
三、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教育性与系统性,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本身应该具有生态性,所有的目标都应该是从整体上具有教育性与系统性,为幼儿园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以托班的环境创设为例,环境创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结合托班孩子的身心特点,让托班幼儿悦纳幼儿园。为婴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空间。因此,托班的环境布置应该家庭化,让幼儿具有安全感,需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幼儿克服因为与家庭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感,营造舒适、温馨、惬意、亲切的环境。幼儿园托班的所有装饰都应该选择比较柔软的、舒适的、安全的毛绒或者木质的装饰与玩具。而且,区角的环境设计内容情景化,激发幼儿参与环境的兴趣;区角环境空间整合化,有效利用三维空间,注意平面、立体、上下里外的交错;也可根据自身条件与特点灵活地将环境分隔为多个区域,但区角之间最好能够彼此相通,即使隔断也应低矮有序,保证幼儿视觉的开阔性、活动的便捷性。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发挥着隐性课程的功能。实践已经证明,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性课程,应是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这样的环境能够使幼儿在一天里去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对情感、智慧方面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做到注重幼儿园环境创设资源的生态性,即家长及其辐射资源形成的生态性合作;注重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结合的生态性,即园内、园外环境一致综合的生态性,注意适当的变化等。
(二)注重环境创设形式的变化多样,努力做到创新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想克服存在的形式缺少变化与创新的问题,就要力求使幼儿园环境创设由原来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所谓“环境的开放”,是指幼儿活动的空间、时间及材料、玩具等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和取放材料工具;活动场地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活动时间可以变化;活动空间及材料可以共享。同时,注重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走出幼儿园大门,到社区、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按照安全、实用、充分利用资源三条基本原则,做合理的规划。如果幼儿园具有充足的物质条件,还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做更具有深度与广度的环境创设创新。
(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教师一起进行环境创设
从教育目标的生态性来看,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幼儿的综合发展。幼儿作为发展中的儿童,作为复杂环境系统中成长的个体,幼儿园环境对他们来说,如果想具有吸引力、有教育意义、有生命性,这样的环境一定是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而且是满足幼儿发展的身心需要的、具有适宜性的。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幼儿的教育活动而准备的,在环境创设的整个活动中,要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让幼儿一同参与,使幼儿有参与感和积极性。提供让孩子自由操作、尽情玩耍的物质基础,并通过材料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气氛,让幼儿置身于一个属于自己的,具有创造性的自由王国。
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教师应组织幼儿参与室内外空间环境创设内容的选定,组织幼儿参与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制作的过程,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室内空间环境的各项创设。譬如,对幼儿来说,室内空间环境的创作过程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过程,能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装饰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各种材料的特性,由幼儿自己设计感兴趣、想表达的内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布置环境的积极性。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参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创设,也是室内空间环境的自觉维护者,教师不用担心幼儿弄坏室内空间环境而不让幼儿操作,因为这是幼儿自己创作的,在他们心中有自己的如何让室内空间环境更有意义的想法。
(四)充分做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让幼儿园的主题墙会说话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双向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和学习。幼儿园环境和幼儿始终共存,幼儿既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幼儿园的相互作用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质量。
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创设“属于幼儿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舒展地生活,要努力营造使幼儿与环境之间互动的氛围,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譬如,在幼儿园的小班或者托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针对新入园的小班、托班幼儿的情感需求,设立相关的主题活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
另外,要想实现幼儿发展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让孩子充分参与到环境中来。
篇2
生态城市是一种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住区为目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结构、功能、协调度,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发展模式。德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已日趋完善。不少城市如斯图加特、弗莱堡等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德国斯图加特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斯图加特市是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城市用地面积约207平方公里,人口58.9万,是欧洲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发达的工业体系在给斯图加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却也成为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加之该市地处局促的盆地空间,风力不足,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更易于沉积并长时间覆盖在城市上空,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些都促使斯图加特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早开始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城市之一,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1.创建“绿色城市”。创建“绿色城市”始终是斯图加特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早在1978年斯图加特绿化委员会就成为德国第一个在州议会中占有一席的绿化环保机构,这就从政策和管理层面上保障了绿地规划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在城市和区域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八十年代初斯图加特就率先在德国提倡和推广屋顶绿化技术,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
据统计,在斯图加特市总用地中,建成区只占了40%,其余约120 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被森林、公园及葡萄园等绿地所覆盖。广袤的森林绿野、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使斯图加特获得了“德国最绿的城市”的美誉,并因此成为德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斯图加特城市绿化系统建设的另一主要目标就是恢复自然生态。内卡河是贯穿城市南北的一条河道,和欧洲许多流经城市的河流一样,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也曾被改直和渠化,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的破坏;1992 年斯图加特市在德国大城市中率先开始了河道的整治工程,通过降低堤岸、拓宽滨水区、种植各类植物等手段使该地区回归自然面貌,现在许多的动植物又重返内卡河,这里已成为市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由于地处狭窄的山谷地带,城市人口密度高,工业密集,加之微弱的风力不利于驱散污染物,使得斯图加特的大气环境保护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了改善城市小气候,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城市不同区域设立了监控点,每天定点报告空气质量和相关气候数据,还制定了改善大气环境规划,该规划通过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限制机动车车速、更新取暖设备、禁止使用燃煤作为取暖燃料等措施,有效地降低空气污染,净化大气环境。
城市机动车交通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为此斯图加特市从整个区域着眼,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和周边区域内建成纵横交错、快捷高效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网络,将斯图加特市的5个内城区、18个外城区以及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一系列中小城镇联系在一起。市内公交线路70条,其中轻轨6条,地铁16条,公交汽车48条,停靠站点805个,行驶路程541km。斯图加特中心城区与四周的卫星城市均有轨道交通连接。整个区域交通网覆盖的范围内设置了97个转换点,共16052个汽车停车位,其中有13597个与有轨电车或地铁站毗连,以便市民从私人汽车换乘公交时使用。
斯图加特市还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过去的二十年里这方面的投资在交通建设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翻了一番;1990 年全市仅有68公里自行车专用道,到2002年已增加到125公里;并在所有地铁和火车站及大多数有轨电车站点附近共安排了11807个自行车停车位,方便骑车人换乘公交。
3.发展绿色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从80年代起斯图加特市就开始研究制定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条例,从降低能耗和使用环保型建材等方面引导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
在公共建筑方面,80年代初斯图加特建设了近30 座小学、幼儿园和体育建筑,这些建筑从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多方面对绿色建筑的设计作了有益的尝试。它们大都采用了环保型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如利用天然木材、砖等材料作屋顶、墙体、门窗和梁柱等建筑构件;利用漆布和无溶剂涂料等进行室内装修;外部环境和园林绿化也做了精心设计;还在屋顶安装了雨水收集装置,并把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花园。
伯格霍茨村是斯图加特1996年开始建造的一个居住区,这个占地10.5公顷的住区容纳了600户单元住宅、60户供青年家庭购买的廉价住宅和195户社会福利住宅,还建有幼儿园、小学、体操馆以及商店等其他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该住区的建设试图通过有效利用太阳能、建造低能耗建筑、住区绿化等措施,探索建设生态住区的可行之路。居住区中部三栋住宅的南向坡屋顶上安装了面积达175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电池板,可满足全区50%的热水供应和每年约720兆瓦的用电需求,该区也因此成为90年代末全德最大的节能住区。为了创造一个真正的绿色住区,规划要求每个地块都必须按比例预留种植面积,停车场要用植草砖铺砌,屋顶平台进行绿化,整个住区内机动车车速限制在30公里/小时。对该区7栋住宅的造价分析结果表明,在节能方面的投资占其总造价的2.7%,其中1.7%用于土建方面,如:加强墙体的保温性能等;1%则用于安装节能设备,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节热式通风设备等;而这部分投资很快就通过这些节能措施所降低的能耗费用平衡了。
4.建立适用的项目实施策略。尽管许多城市都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作为建设原则和目标,但财政上的困难、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却常常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致使许多合理设想无法落实。面对这些矛盾,斯图加特提出了被称为“斯图加特模式”的解决方式,其基本思想是:由环保局以向建设方提供无息贷款的方式资助节能型城建项目,在投资全部收回之前,节能所获得的全部利润归投资方所有。这样,无论大型建设计划还是小型的改造工程都能在短期内启动。1995年以来这一模式已在斯图加特城市建设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5.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决策。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和配合。为此斯图加特市政府和有关团体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小册子、设置热线电话、组织各类公益活动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市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共政策的透明度,鼓励市民美化自家花园、参加爱护公共环境的活动以及参与制定和环保有关的政策。近年来,一些大型城建项目,例如斯图加特21工程,也引入了公众参与机制,市民可以就该项目对城市的经济、生态、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提出看法,规划方案还在主火车站内长期展出以供市民参观评论。
三、几点启示
正是在政府、投资方、专业人员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斯图加特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斯图加特的城市建设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城市发展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经济结构、人口规模、战略目标等多方面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斯图加特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以内城为核心、18个外城和周边小城镇散布周围的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各城镇之间用绿地分隔,以轨道交通联系,在城市发展上既相互协作又各具特色,形成了一个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的城市群。斯图加特在发展绿色城市时还将城市绿化与生态农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葡萄种植这类既有经济效益,又有景观生态效益的农业经济,从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
2.建筑的节能问题对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乡即有建筑约有400多亿m2,其中约95%属于高耗能建筑,约有1/3需要进行节能改造。同时,我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约20亿m2。有学者统计,和建筑相关的各类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因此,对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不仅包括新建建筑,还包括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德国对于建筑节能改造活动进行得很早,建筑节能体系及技术在欧洲以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其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建筑物布局调整、构造节能设计、利用太阳能技术、废水净化后循环使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环保建材的开发与利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也是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此外,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也有效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实践。
3.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在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需求。如:斯图加特在发展公共交通时,为了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候车空间和设施的规划设计深入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所有的站点都建有上行和下行自动扶梯和电梯,有高差的地方都设有坡道,地铁车厢与站台的地坪一致,轮椅或童车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就能方便地上下。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建设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政府、开发商、技术人员和市民之间形成平等、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公众能真正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活动中。
参考文献:
[1]Dominique Gauzin-Müller,Nachhaltigkeit in Arc-hitektur und St?dtebau-Konzepte, Technologien, Beispiele, Basel:Birkh?user,2002.
篇3
【关键词】高校基建;校园规划;科学决策;经济高效;功能合理;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随着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了整合,全国各高校也因此掀起了校园规划建设的热潮。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大学校园纷纷建成,同时部分高校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甚至还出现了高负债的不利局面,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 科学论证和决策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根据校园规划策划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深入研究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目前,合并后的高校都存在有3-4个校区,甚至更多。在建设新校区的同时,如何妥善处置现存的老校区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关键。高校的扩建中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整体搬迁,老校区改做其他用途;另一种是既建设新校区,又保留老校区。如果是选择后者,将老校区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科学论证,有助于新校区规模的准确定位,避免重复建设、达到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刚。在确定新校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方面,教育部1992年和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册)》和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达标的相关标准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化,其各项具体指标可作适当调整。如教师住宅用地减少,小学、幼儿园、商业等辅助用房的配置已由房地产开发商和社区统筹考虑。但随着学科建设的需要、科研项目的增多,教学、科研与社会联系更为广泛密切,教授工作室和相关实验用房面积也需相应增加。教学实验楼采取更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一定交流空间的同时,其建筑的使用系数就会相应降低。建生态校园、绿色校园要求有较高的绿地率和较低的容积率。校园道路比以前更宽敞。因此,在编制规划设计任务书时,要确保建设规模和各项面积指标在适应未来发展的同时,不至于造成浪费。
2 科学合理的选址
新校区的选址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的因素很多,有政策的、环境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址的合理与否对节约型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新校区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办学环境幽静;
(3)校区周围的社会基础设施配套尽量完善;
(4)效益原则;
(5)校址周边污染少,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
(6)节约土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
(7)有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8)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3 合理的功能分区
由于大学校园的规模、专业特点、办学方式等不尽相同,在功能分区的设置上也有所不同。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合理的功能分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避免相互干扰。因此功能分区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必须有利于学生生活和休息,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人居环境;
2)必须有利于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目前高校校园的功能分区主要有行政办公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校产科研区、校前区等。
(1)行政办公区。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行政办公大多从教学区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区域。行政办公是学校对内领导,对外接待的中心,对于学校的形象比较重要,也是学校领导比较重视的。因此,往往布置在靠近校园出入口,方便对外联系。
(2)教学区。这是学校的主体部分,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科研区一般都是位于校园的中心,而图书馆作为网络咨询、信息资源的核心,一般处于教学科研区的重要位置。
(3)体育运动区。体育运动区包括体育馆、风雨操场、游泳馆池、各类球场等。随着高校的社会化,体育中心一般要考虑方便对外开放,且有单独对外的出入口。而为学生平时训练、活动的场地则宜分散布置在能够方便到达的学生生活区附近。
(4)校产科研区。校产、科研区有别于教学实验区,目前许多高校拥有省级、部级、甚至国家级的多个重点实验室。在科技产业化的推动下,一方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人才优势与社会建立广泛合作。这就要求校产科研区不仅要考虑与教学区的联系,同时也要考虑到方便对外。
(5)校前区。现在不少高校,在校园主入口部分规划出半开放的跟社会交流的空间,以适应校园与社会的沟通与接触。在功能上主要以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为主。
4 以人为本的道路交通网络
道路是校园交通的重要载体,是校园规划的骨架,也是师生们日常行为方式的重要限定,校园的道路承担着交通与生活的双重功能。根据道路在校园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以分为:(1)校园主干道:指连接校门的道路;(2)校园支道:指校园内各功能区之间的道路,直接连接各类建筑和公共设施等;(3)专用道路:专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驶的道路,步行林荫道等。节约型校园的道路交通应体现合理化、生态化、规范化。
4.1 高通达性原则
校园道路建设是为了方便交通运输和师生出行,道路网络的高通达性是节约型校园道路建设的最重要指标。高通达性主要表现在道路是否形成网路,能否快捷地达到目的地。道路是否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通行能力。顺畅的道路网络是保证师生出行便利,畅通校园物质流通的前提。
4.2 就近出行原则
交通运输污染源所带来的环境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保证交通方便的前提下,校园道路系统应尽量减轻交通压力,鼓励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稍远距离有偿使用校内公用交通设施,如电瓶车。校园内主要车行干道限速行驶,对教学区内、生活区内等特殊地段采取限制机动车驶入的措施等。
4.3 生态功能原则
校园道路四通八达,是校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在实现其交通功能的同时,如果合理进行道路绿化设计,还能实现道路的生态功能。由于大多数绿色植物都有吸收、吸附污染物的功能,绿色植物对减轻校园环境污染作用较大。因此,在校园道路两旁进行合理的道路绿化,充分考虑所选的植物种类,合理安排空间格局,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4 合理规划停车场
作为校园交通系统,停车场的合理规划同样显得很重要。新校区一般离市区较远,教职工坐班车或自驾车上下班。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行政办公区或对外联系较多的后勤服务区,应安排一定规模的集中或分散的停车场,解决学校班车、部分社会车辆和教职工车辆的停放。至于停车位的数量,要对单位公车、教职工私家车辆和社会车辆进行摸底确定,设计规范中关于停车位的系数指标显然只适合计算社会车辆的台数。除了考虑机动车辆的停放外,自行车的存放也必须考虑,如在学生公寓的底层、教学楼的底层或地下室设置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库,既方便学生使用又便于集中管理。
5 生态优先的校园环境
(1)校园的环境设计应与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同步;
(2)校园环境应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3)校园生态绿化、突出地域特色;
(4)校园中心广场应保持适宜的尺度。
6 适当超前的基础配套设施
适当超前的校园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是很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简朴而又能做到新颖、前卫、具有时代气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设置监控系统,用于校园安全保卫、无人监考、电视摄像。如网络系统,实现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电子信息阅览、一卡通服务等。先进的基础设施还要与管网布局同步设计,地下管网不可太分散,管线的分布、走向要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和分期建设规划沿道路两侧布置到位和留足接口。根据规范尽量进行管线综合,集中开挖修建管沟或集中埋地敷设。地下管沟断面尺寸和深度不可太小,要考虑发展的余地,还要方便管线的改造与维护。对于直接埋设的要做好管线的基础垫层和检修井。另外,管沟的排水也非常重要。由于排水不畅,电缆、光缆浸泡在水中而发生短路、信号中断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供电方面、配电房的分布要均匀并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可能建设大型实验室或实验室需增加大型实验设备,在预留实验用房的场地附近要考虑增设配电房,且要留有接口以便增容。在给水方面,要根据城市管网水量、水压情况,考虑是否设置校内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是否采取变频增压设备。排水方面,雨污水宜进行分流,以减轻污水治理的日处理量。污水厂的规模要考虑现有的和今后可能发展的治理容量。收集雨水可补充校园内的水体和灌溉绿化。中水的回用方面,要分析所在地区水资源情况和成本投入,北方缺水地区,中水回用的案例较多。垃圾分类存放,以利于废物利用,减少垃圾量。在材料、设备的选择方面,如电缆、传输光缆、监控系统、网络设备、科研设备等应选择性能优良、经久耐用的产品,这样可适当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从而节约造价。
7 结束语
总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规划和建设中,更应该坚持经济、安全及高效原则。节约是校园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4
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超过总人口的11%。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三到四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
在一项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老年人对养老问题看法不一,想法不一,理解不一。在问到他们“会选择什么方式养老”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得到了这样几种回答:有人指望儿女养老,这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观念,这些老年人明确表示,如果儿女不为自己养老送终,自己会非常生气、非常伤心;有的老年人则表示,儿女工作繁忙,又有自己的下一代,压力非常大,作为长辈不想给子女增加生活负担,打算请保姆养老:有人计划进老年公寓等专业机构,既得到专业的护理和照顾,又减少了儿女的负担;也有人说,目前有社区内的托老所,是个不错的选择。
与此同时,我们调查了一些三四十岁至五六十岁的中年人。他们表示,其实不想把父母交给保姆或者送进养老机构,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为父母养老送终,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年人要工作,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负担很重,一旦自己累垮了,全家压力更大:迫于现实,很多中年人只好把父母送进专业养老机构,或者请保姆代替自己行使照顾老人的义务。很多中年人说,其实对父母有些愧疚,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而一些五六十岁的人,自己也将步入老年了,父母八九十岁依然健在,是福气也是负担,自己的身体也日渐老化,体力日渐不支,再照顾八九十岁的长辈,老人照顾老人,确实身心疲惫。
现实如此严峻,我们该何去何从?作为中老年人,需要突破传统观念,重新审视养老这个关乎自身的民生问题。
改变观念――突破“养儿防老”局限
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认为,子女如果不为老人养老送终,就是不孝的表现。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老有所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道德理想和现实要求。这种观念延续了千百年,但在现今时代的现实面前,也不免动摇起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养儿防老”的时代将要过去了。
儿子未必是最后的归宿
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延续到今,这种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农村,就连许多拥有高学历、高职位、见多识广的老人也存在这类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多子女家庭中,儿子依仗父母宠爱自己、偏向自己,想当然地认为照顾长辈应该是姐姐或者妹妹的事,而作为儿子就应该继承遗产,享受父母的偏爱。许多老人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矛盾重重,却也忍气吞声;女儿女婿对自己再好,也感动不了老人。还有的老人一辈子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即便女儿对自己很好,老人也会遗憾没有一个儿子来为自己养老送终。
新时代要有新观念,与时俱进的思想会让人看得更明白,老年人也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谁对自己好,谁让自己舒服,其实老人家心里应该是有本账的。
经济能力提高后有更多选择
现在城市中的老年人,拿着不算低的退休工资,医药费可以报销,生活是有保障的。还有一些在专业领域卓有成就的老年人,退休后依然返聘或外聘,在退休工资之外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这些老年人其实有着更多的选择。
理解子女的难处,创造和谐家庭氛围
有的老年人和子女住在一起,经常发生摩擦,搞得一家人很不愉快,彼此生气;有的老年人不管子女有多忙,大事小情都要找子女来处理,完全不顾及他们的压力;有的老年人一听子女说希望自己住进养老院,就责怪子女不孝顺,不想为自己养老送终……其实,很多子女都希望父母健康长寿、安享晚年,只是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才会想出各种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方案。老年人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难处,为自己、为家庭创造良好的气氛,也为子女尽量减压。凡事往好里想,和子女相处的时候彼此宽容大度一些,遇见摩擦彼此谦让一些,这才是安度晚年最好的良方。
提前规划,避免老年手足无措
步入老年时需做好心理准备
家庭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家庭发展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单身青年脱离家庭、通过婚姻联结家庭、小孩诞生进入家庭、家庭中有青春期孩子、孩子长大后离开家、晚年的家庭生活。
五六十岁的人,告别中年,逐步走进老年,这时候将面对的是第五和第六个阶段,即“孩子长大后离开家、晚年的家庭生活”。
在第五个阶段时,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是:
1 重新协调二人世界的夫妻关系。
2 与长大的孩子建立“成人对成人”的关系。
3 重调家庭关系,准备接纳孩子的配偶、孙子女。
4 应对自己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丧失生活能力或亡故。
在第六个阶段,需要接受代际角色的改变,此时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有:
1 接受生理功能的改变,保持健康的夫妻生活关系和兴趣;发掘新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
2 培养,适应子女在家庭系统中的核心角色,因为这有利于子女在小家庭中的独立,并且在父母年老体衰时,他们也将成为原生家庭的主力。
3 尊重上代人的智慧与经验,重视他们的价值,遇事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这也是孝顺老父母的一种方式。
4 应对亲友亡故。做好养老的准备。投资储备,未雨绸缪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都要提早为养老做好准备。经济储备是基本条件,还要做好家庭的准备,即为自己的将来创造和谐的环境。
养老的方式再多,资金储备都是第一位的。选择去养老院或老年公寓,一个月得交几千块钱,如果再生病,还需要更多开销,所以经济基础很重要。有许多老年人很有眼光,养成了储蓄理财的好习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着眼将来的人,晚年时才会有更充足的保障。
广交良友,不做精神上的“孤寡老人”
老年人最怕孤独,子女不在家,每天只能面对老伴儿;有些人老伴去世,每天只有一个人,忙进忙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人需要交流――交流情感,交流思想,经常拉拉家常。无论怎样,老年人不能让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生活状态。
找几个知心朋友,结伴出去旅游:找几个兴趣相投的伙伴,一起打牌下棋:找几个了解和信任的朋友,一起生活,共同养老……种种形式都是可以选择的,要让自己有朋友,有社会交往,有正常的情感沟通。有不少患了抑郁症的老年人,就是因为缺少朋友,缺少交流,缺少宣泄,把自己憋出了毛病。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跳舞打球,桥牌围棋,上网购物,旅游看书,等等。还有的老年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生活习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才
能实现老有所养。
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
我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家庭养老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
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这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其子女有经济能力、有闲暇时间、有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非常明显。现代社会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赡养者疲惫不堪。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日常管理比较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目前还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在公立和私立的养老机构中,更多老年人趋向于公立养老院,这是出于对“国字头”的传统信任感。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
从社会学角度上讲,一个人在步入老年期后,将失去中年期的社会角色及社会关系,当许多人从原有的单位退休,他们需要接纳和适应老年期的新角色。即便在养老院,许多老人因一时不适应,可能陷入“无角色”状态,内心则会越发孤独。只有那些性格开朗、文化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的老年人,似乎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即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敬老院的各种专业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模式突出了三个不脱离: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熟悉的环境、不脱离儿女的亲情。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等服务,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政服务,并有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敬老院”。也有些社区把这种模式叫做“托老所”,老年人白天聚在一起,就和幼儿园一样,有各种娱乐活动,有手工课,可以玩游戏、看报纸、打牌等,晚上儿女下班,再把老人接回家。这样老人一天生活很丰富,午饭有营养配餐,儿女上班很踏实,不用担心老人自己在家中出现什么意外却无人发现。
社区居家养老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情,这是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新路子。
社区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而家庭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家庭成员。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
其他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具体形式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等。
以房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出租,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来源。
乡村田园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很多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
异地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候鸟式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养老,把一切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和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法、途径、形式和手段都称之为“养老方式”。
国家一些专业人士提出,对于生活很困难的老人,属于社会照顾的,应该给他们提供低偿甚至无偿的服务:对于中等收入的老人,可以提供低偿的、市场化的服务。总而言之,希望老年人幸福,希望老年人颐养天年,是全社会的美好愿望。
链接:旅游养老
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到各地去旅游,体会风土民情,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养老。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服务。
“421家庭”的养老问题
30年前,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由此中国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1979年,我国有607万个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30年过去了,随着70末、80后步入而立之年,很多人已为人父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则开始逐步迈入老年人的行列。
“独子养老时代”悄然来临,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社会面前――“421家庭”(所谓“421家庭”,即四个父母,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是一种“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的养老问题,将何去何从?
独生子女父母:调整思路,寻找出路
面对现实而且严峻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及时调整观念,接受”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不能一味地强调由子女为自己养老。想想两个中年人要照顾四个老人,甚至还有再上一辈的老人,还要照顾孩子,还要忙工作,就算是再年富力强的中年人,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也会有吃不消的那一天。
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养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了解目前都有哪些养老方式,哪些是自己喜欢又能够承受的,这个承受包括经济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两位老人的共同意愿(比如一个想去养老院,一个想在家里,这样就会产生分歧),老人与子女的协调(比如子女想让老人去养老院,是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加专业的护理,以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而父母可能不能理解,由此产生误会和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事先考虑好,事先沟通好,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家庭纠纷。
独生子女父母要倡导“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在年轻时就主动接受“终身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减少失能率、患病率、失智率,尽可能延长独立自理的健康老年期,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被照顾需求。
独生子女:勇于承担,寻找方睾
无论对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有没有理解,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独生子女都应该从小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勇于承担为父母养老的责任。
在责任的前提下,为父母选择适合他们的,适合家庭实情、符合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愿意接受的养老模式。不管是家庭养老还是社区居家养老,还是把父母送进养老机构,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都是不能缺少的。子女最不该做的就是把父母往养老机构一送,或者委托给社区托老所,或者委托给一个保姆,然后就不管不问了,在亲情上疏忽老人的需求。人进入老年后,就进入了反哺阶段,这个时候,子女的关心呵护,嘘寒问暖,才是老人最好的健康保障。养老包括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要独生子女承担父母养老的全部责任确实有很大难度,但并不等于他们不能承担部分的养老责任,对父母安度晚年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经常给予精神上的慰藉,特别是在父母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来自子女的关爱和身体力行的照料尤为重要。
《我的健康金点》征稿
读者朋友您好!
《中老年保健》自推出《我的健康金点》栏目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也受到读者朋友们的喜爱。为了使《我的健康金点》办得更好,更贴近广大读者,我们希望您能及时把自己在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好主意、好办法、好经验简明扼要,进行总结。如果您愿意将自己的“健康金点”与大家一起分享,敬请来稿。
文章字数:200~400字。
邮寄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中日友好医院内《中老年保健》编辑部《我的健康金点》(信封及内文第一页请务必注明“我的健康金点”字样)
- 上一篇:如何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下一篇:中医虚拟仿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