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与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与家庭教育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6-0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4.

篇2

一、爱孩子好比放风筝,线短线长是风筝起飞的高度

当孩子想用小勺吃饭的时候,有的家长索性将饭菜喂到孩子嘴里,而不是示范给孩子怎样拿小勺;当孩子想脱衣睡觉的时候,你是否比孩子快了一步?当孩子想看看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时候,你应该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当孩子为了一个玩具而和别的小孩吵架时,这时,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的斥责……

孩子好比风筝,有风,线的长度适合才能飞得更远,而爱孩子就像放风筝,刚起飞的时候线拉得很短,只是为了让风筝适应风的强度与变化无常的天气,而当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来临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手中的线越来越紧,那是风筝想起飞,而作为家长,你是否准备好了让风筝起飞?

二、爱孩子就如在装修房子,只有走进才知选择怎样的材料

当您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

3.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4.你有什么作品吗?

5.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就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我们的父母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懂如何爱孩子。您走进过孩子的内心吗?现阶段孩子需要什么?我给予的是孩子需要的吗?父母认为孩子比同龄孩子学得多,认识得多,就是聪明,这是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原本快乐的童年被一些美术班、音乐班、乐器班、舞蹈班所代替,这些负荷是否是孩子现在所能承受的?所该承受的?

爱孩子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所以教育孩子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懂得如何去爱。

三、爱孩子就像在栽树苗,保持合适的距离才是茁壮成长的前提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我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认识。有一位父亲准备在自己屋后的地里栽种20棵桃树。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进去。这个孩子很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在果树之间弄上个土坑,那样有什么用处?”“小树正在长身体呢,不补充营养不行。”他的父亲满眼怜爱地看着树苗说。这个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挖了两三下,父亲看见了说:“这样不对,你挖的坑离树太近了,你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驳说:“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吸收不了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地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地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

四、爱孩子就要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选择一个适合孩子、能让孩子感兴趣的目的地,让孩子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清凉与惬意。烈日炎炎,带孩子走进清凉的树林,看碧绿的田野,听泉水叮咚,孩子一定会精神振奋、心旷神怡。给孩子带上小桶、小铲等,在山上可以挖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东西。

所以作为父母,平时一定要抽时间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孩子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不但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在游玩中可以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五、爱孩子,从点滴开始

篇3

幼儿家庭艺术教育是指家长对3-6、7岁儿童进行的以音乐、美术等艺术方式和内容的审美教育。在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人们开始进一步关注精神生活,注重对艺术的追求,幼儿家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为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艺术特长加分政策,文化部门组织各种艺术活动,许多家长和孩子投身其中,成为一股推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各种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使家庭音乐教育短期得到迅速普及。此外,全国多家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少儿才艺表演节目,媒体的参与,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实践平台,更调动了家长对家庭艺术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刺激了幼儿家庭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家长所拥有的心态直接体现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艺术氛围等各异,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家长的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其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即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原无固定意向而随大流思想;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即碍于情面或者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如此,如“其他人的小孩都学,我的孩子不得不学”。这样的家长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为数不少,也是很大一部分家庭很难将家庭艺术教育长期坚持下去的原因。

2、功利心理。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之基础或基本评价标准,同时又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中国家长都有传统“望子成龙”的情结,再加上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较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误区。很多家长让孩子选择学艺术,就是为了使小孩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的立足社会;有的直接就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能进入到演艺圈,成为名演员、大歌星,或者升学时有特长加分等,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目的。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带有一些功利性因素,但绝对不能太强,否则就会偏离学习本身的目的,不利于学习的正常进行。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如此,一旦艺术成为一种谋生的技能,它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我们的艺术教育培养的将是一个个艺术工匠,而不是一个有着较高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如果家长抱着急功近利的心理来对幼儿进行家庭艺术教育,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将来发展。

3、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在外或者忙,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便应孩子的要求,甚至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给予孩子某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来对孩子进行补偿。有的家庭给孩子学声乐、器乐、美术,却因为家长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等而放纵孩子在艺术教育中遇到困难就逃避,什么都学,什么都半途而废。这样的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分的溺爱和纵容会让孩子变得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能力难以得到必要的培养,成年后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处理事情,都会变得懒散、过分依赖他人,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则很容易变得灰心、失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4、心理投射。

心理投射,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直接体现为父母将自己小时候所渴望而没有得到的艺术教育强加在小孩身上,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使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由于通过孩子进行投射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怀有“心理投射”的父母往往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不仅违背了幼儿家庭艺术教育的初衷,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敌视艺术教育,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人格上的障碍,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转贴于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家长应具备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消除功利思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与理解幼儿,从而促进幼儿自身全面发展。

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客观的规律,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其选择的教育内容、方式和途径也各有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拔苗助长。同时,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由于幼儿家庭环境不一样,幼儿个体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来进行家庭艺术教育。

2、尊重与理解幼儿。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理解和尊重儿童。首先家长要意识到,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样,儿童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要对幼儿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及时的鼓励。幼儿的很多艺术作品无法用成人的眼光去解读,但是,要意识到幼儿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倾听幼儿对自身创作的解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幼儿家庭艺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

3、消除功利思想。

家长对幼儿艺术教育要有着明确的认识,学艺术是为促进幼儿自身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升学加分、为了赶时髦、为了不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等等,从而不要盲目的“从众”“、跟风”。

篇4

如果问大家性教育该如何进行?正如“一千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庭也会有一千种性教育方式。这完全在于大人们的“性态度”。

开放如方刚。方刚,性社会学博士,性学界的传奇人物,想知道他是如何对孩子性教育的吗?坐稳了,听好了,千万别被“雷”到:为了给四岁的儿子性启蒙,他专门挑选有裸女洗浴图的瓷砖贴到卫生间,打破儿子对异性的身体陌生感;他和妻子也常以身作则,在夏天或者浴后,自然的面对孩子;甚至,小夫妻俩性生活都不避讳自己的娃⋯⋯性在方刚的家里,如奥林匹斯山上的冰一样纯洁,而他对儿子的性教育也就浑然天成。儿子并不会因为对于性知识的了解,而失去对异性的兴趣,因为性不是靠其神秘性而吸引人。当然,方刚做的事也不是都这么“不靠谱”,他会利用浴女图启发儿子对于性文化和性道德的思考。让儿子探索,打破禁忌后,性还剩下什么。

自然如某些乡村的妇人。乡村的酷夏,有些妇人会光着上身,洗衣、做饭,妇人们像没事一样,完全没有羞耻感,更没有感。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像其它器官一样见怪不怪,孩子们也都习以为常。如此浑然天成的性教育,怎不令人咂舌?

有些家庭比较开明,家长能泰然自若地面对孩子的一切挑战。孩子对性产生了好奇,家长就因势利导,认真对待,辅以图片、书刊进行讲解。这样的家庭中,性就如“一加一等于几”一样平常。家长能做到这样,首先自己对“性”得持非常轻松自然的态度才行啊!

有些家庭对性还做不到那么坦然,孩子问到有关性的问题时家长也不清楚如何回答。但家长明白性教育是必要的,实在没有办法,买几本有关性教育的书放家里,孩子自然会看,家长不用说什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家长对性不能坦诚相待,认为“性是脏的”、“性是不能谈的”,当孩子问到“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长小,她没有”时,家长们就hold住了。可能会惊慌失措地瞎编乱造:“你是从后山上捡来的”,或者干脆阻止孩子问问题。“性是不可问的,不可谈”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心中埋下了。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体验性的美好?对性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怎能不通过各种途径如上黄色网站、看黄色书刊,甚至和异性亲身体验,去了解性到底是什么?

篇5

[关键词]离异家庭 独生子女 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16-01

每个时代,人们的观念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夫妻双方更加追求婚姻的质量,当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婚姻生活感到不满意时,往往会选择离婚,而离异后孩子往往交由其中一方抚养。这就使得我国的离婚率增加的同时,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的数量也开始增加。怎样做好离异家庭独生子女教育,也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引导离异家庭独生子女正确对待父母离异,这是教育的基础

很多独生子女都不理解父母离异,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是父母生活的重心,但是一旦父母发生离异,他们就面临只能跟随其中一方长大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会产生父母不再爱他们了,所以才会离异的极端想法。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他们就会变得不信任父母、不信任周围的人,还会造成他们和父母之间的鸿沟。因此,让独生子女正确对待父母离异,是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基础。要让独生子女正确理解婚姻和离婚,让他们知道父母是以爱为基础结婚的,他们是父母爱的结晶。但是婚姻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预料的,当夫妻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选择离婚对他们来说都是种解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和孩子亲子关系的终结,要让独生子女认识到即便父母离婚,他们也还是父母的孩子,父母还是会把爱给他们。只有让他们正确认识父母离异的原因,并无条件地相信父母,才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二、对离异家庭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

很多离异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离异后,都会受到心理创伤,有的孩子会把创伤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会把创伤埋在心底。当孩子们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后,他们会渐渐关闭自己的心门,变得不爱与周围的人交流,在家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在学校不愿意跟其他同学玩乐,除了行为上开始变得孤僻之外,他们的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变得易怒、易暴躁。因此,必须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首先,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要进行美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尊重父母,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努力化解他们的敌对情绪,让他们保持与人相处时平和的心态。其次,对于有自我封闭倾向的孩子,要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班级活动,让他们多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他们学会与同学和老师建立正常的交际关系,打开自己的心门。再次,对于心理极其脆弱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要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挫折,避免孩子心理受到重创,产生轻生等念头。要帮助他们释放内心情绪,并给他们传递正能量,让他们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

三、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关爱教育,让他们在爱中成长,用爱的眼睛看待周遭事物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觉得父母的关爱少了,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们了,因此,对他们进行关爱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要多关心离异家庭的学生,多多给他们一些关注的目光,要经常有意无意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要学会做一个聆听者,让学生产生信赖感;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有思想波动要及时干预,避免学生产生极端思想,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要多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细致入微的关爱,这种爱的传递能够抚慰他们缺失的父爱或母爱,能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其次,家长要多关爱孩子,一些家长离异之后,抚养权归谁就完全把教育责任扔给谁,这就会造成爱的缺失,会让孩子产生父母不爱自己的想法。因此,不管孩子归谁抚养,父母双方都要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共同承担起爱育责任。让孩子在爱中成长,用爱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事物,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

四、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行为纠正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家长离异期间由于受情绪、心理等影响,行为习惯也会发生改变,一些原本听话的学生开始变得性格古怪,行为举止也极为叛逆,一些孩子甚至开始抽烟喝酒,上课迟到、早退,或者无故逃课等。遇到这种现象,切不可放任之。要对学生进行行为纠正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父母离异,并改正自己的违纪行为。要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课堂行为教育,让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离异,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不会以父母离异为借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做好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重于泰山,要给予他们春风细雨般的关爱,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要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6

许多家教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反映智力水平的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只抓分数不发展能力所致。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却忽视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许多孩子小学成绩优秀,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就是学习能力缺乏培养的结果。

二、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现在一些有知识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当孩子的学习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家长就帮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最终放开手,不是为了背着孩子一辈子。孩子对家长辅导越依赖,学习到高阶段就越吃力。家长应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独立钻研的精神

三、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现在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孩子身体健康却关注过度,家长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隐患也不知如何预防、消除。而许多科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患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有一定比例。孩子的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一是儿童时期,二是青春期。在儿童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对孩子的心理早期培养有重要意义。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帮孩子处理好一系列冲突,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四、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并付出极大代价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好学校,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出国深造等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父母为此投入巨大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孩子的学习状况、考试前途是夫妻关系、家庭氛围的晴雨表。许多夫妻间的争执,来源于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投入,因此也抱有极高回报期望,一旦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父母心理难以随和,导致心理落差,情绪失衡,对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五、不对孩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条古老的教育原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独特之处,存在个体间差异:有发展速度的差异,思维类型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的家长不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与长处,盲目地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用孩子的弱点比别的孩子的优点,越比越乱,甚至用贬低孩子的方式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总是认为别的孩子强,盲目比较造成父母对孩子的长处视而不见,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违背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孩子发展有自身规律。身体发展如此,智力、心理发展也是如此,许多家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往往采用“拔苗助长”的方法,达不到家长所希望的预期效果。违背孩子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儿童教育成人化,或是青少年教育儿童化,使孩子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家长往往付出大量时间与心力,而事与愿违,误了孩子。

七、家长不重视自我学习

家长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职责,但许多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完全依赖家长的随心所欲,高兴就对孩子好,不高兴就对孩子发泄情绪。孩子的许多品质与素质,在家长的随意影响下逐渐形成。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仅凭良好的愿望和强烈的动机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家长必须努力提高学习意识,提高自我教育素质,成为合格尽职的父母。

八、惩罚多于表扬,滥用惩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懂惩罚:讽刺、挖苦和体罚,认为这样才能使孩子不再犯错误。对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对孩子缺点却纠住不放,只看见孩子缺点,导致惩罚多于表扬。其实惩罚是极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方法。孩子因学习问题多次遭到惩罚,就会厌恶学习回避学习。孩子犯错误是应该原谅的,父母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给于更多的帮助、鼓励,而不是用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来代替教育。

九、忽视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

现在独生子女教育有一个严重不足,就是对孩子没有任何意志品质方面的要求,也很少磨练孩子的意志。凡事宠着护着,唯恐孩子不顺心。独生子女中较多地存在着脆弱、依赖、任性等不良的意志品质,而家长似乎视而不见。家长往往无休止的满足孩子的欲望,不给机会或没有意识到让孩子锻炼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在无形中弱化。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是家长、老师和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只能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发展,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挫折教育的条件。

篇7

时间:2005年9月20日

地点:广州市天河城广场

人物:英英妈(外企白领)英英(4岁)

如果不是英英用稚嫩的童音叫妈妈,没有人会相信英英妈已是个妈咪。英英妈打扮很新潮,淡淡妆彩,紫色太阳镜、黑色紧身露脐装、明黄的七分裤、坡跟鞋,每个细节都透露着时尚。

英英妈的生活,是跟着时尚杂志上的广告走的。所以,英英出生后,育女、教女的方方面面也都跟着时尚走。奶瓶,用最好的;奶粉,用广告最火的;童车,要牌子响亮的……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浸润着时尚的味道。

英英刚刚懂事,英英妈就开始给英英玩电脑,还买了很多学习类的新型教育软件。

不过,英英妈并没有放弃对英英的培养。带孩子走进社会,让她了解社会交往没错吧?英英妈的聚会不少,最常去的是酒吧――整晚都是摇滚乐的那种酒吧。

英英第一次去,就被这种声音吓哭了。去了几次之后,好像也习惯了,睁着大眼睛,四处张望。英英妈笑着对朋友们说:“女儿和我一样,喜欢这些地方――而且特别能熬夜。”

英英能熬夜,因为英英妈的习惯是晚睡。

英英妈还有个习惯,就是用小童车推着英英去商场,或者旅游景点游逛。

英英妈之所以这样做,有她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孩子可以增长些见识,让她多了解外面的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不过是把这个概念换了过来,先行“万里路”。另一方面,她说自己是妈妈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带着孩子,既可以照顾她,还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也是一种时尚,英英妈愿意做这样一个时尚妈妈。

英英小时候,英英妈曾开车带她去张家界。一路上,风景怡人,英英妈很开心,英英也非常高兴,又笑又叫,累了就歪在小童车上睡着了。

可是,从张家界回来前,英英却病了,咳嗽,发烧。英英妈把她送进医院,原来,英英竟然患了呼吸道疾病。

英英妈也不知英英怎么患上了这种病,不过,她认为,既然患病,就是因为孩子的体质弱,需要锻炼和补充营养。从张家界回来后,英英妈开始带英英去健身房。她是健身房的VIP顾客,看在她的面子上,健身房并没有向英英另外收取费用。从那以后,英英妈就开始带着英英跳健身操,给她吃市面上最好的儿童补品。

不过,英英的身体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差了。

英英妈百思不得其解:时尚就是潮流,潮流向前推进,育儿方式当然也要进步,可英英这是怎么了……

画外音:孩子的生活与成人不同。成人的生活可以时尚,带有流行色彩,并且可以经成人自由地发挥和演绎,但养育孩子,却需要科学与经验相结合。如果因为家长的时尚意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育、智力发展,将得不偿失。那么,该如何养育、教育孩子?多看看养育、教育方面的知识,请教过来人,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加上家长的聪明才智,寻找最适合自家孩子养育、教育方式――别让时尚蒙住了眼睛,时尚仅是一种流行,孩子的未来却是重中之重。

养育孩子,不可被时尚蒙住眼睛。然而,随着孩子长大,面对扑天盖地的时尚影响,家长们手握家庭教育权,不知所措起来――

场景:时尚文化中的成长

时间:2005年9月22日

地点:广州市白云区某厂

人物:园园爸(私企业主)园园(5岁)

园园是个男孩子,他最喜欢的就是吃冷饮。据园园爸统计,有一次,园园竟然一刻不停地吃下去12筒冰淇淋。

园园的另一个爱好是唱流行歌曲。园园爸的手机里,存着好多歌,前些时候,特别流行《两只蝴蝶》和《老鼠爱大米》,园园爸就从网上下载了这两首歌下来。原本,园园并不喜欢玩手机,他的兴趣在《蜡笔小新》上。经常用妈妈的眉笔把眼眉描得粗粗的,哑着嗓子说:“妈妈,你看,我像不像小新。”不过,自从那天他在爸爸手机里听到那两首歌后,竟然开始学唱起流行歌来。

“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边带刺的玫瑰……”园园哼唱这支歌时,摇头晃脑地挺痴迷。妈妈听他唱这首歌,吓了一跳:现在的孩子,怎么对这些情啊爱的这么感兴趣啊?可是,她也不知该怎么责备孩子。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儿歌了,孩子不唱这种歌,唱什么啊?

园园还特别喜欢麦当劳。

那天,园园又看到了麦当劳的广告,非逼着爸爸带他去不可。恰好那天园园爸要开车去送货,特别忙,就拒绝了他。结果,爸爸走后,园园坐在地上,哭个不停,非吵着去麦当劳不可,怎么哄也哄不好,没办法,妈妈只好带着园园去了。

园园就是这样,爸爸妈妈的话,无论好坏,都有些听不进去,每天只想着,电视里的天线宝宝可不可以和他做朋友,或者,蜡笔小新又到了什么好玩的事、说了什么好玩的话。

园园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只比吃、喝、玩、穿。

一次,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带了个特别的玩具,这种玩具是小朋友的长辈在国外给他买的。园园看到了,回到家里,非要爸爸给他也买一个。园园爸虽然拥有一个小企业,可是根本没有出国的机会。就算有,他也不可能花钱给园园买这么贵重的玩具。

结果,有一天,园园把那位小朋友的玩具拿回了家。园园妈问园园是怎么回事,园园说是小朋友借给他玩的。可是,第二天,园园妈送他去幼儿园时,和老师谈起这件事,老师大吃一惊,因为昨天那位小朋友就哭着向她告状了,说自己的玩具丢了,被别人偷走了。没想到,竟然在园园这里……

园园爸气坏了,狠狠地打了园园,让他记住这次教训,再也不要拿别人的东西。

不过,园园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仍然像以前一样,看到幼儿园小朋友有好东西,就会向父母要,家里不给他买,他就偷偷地拿回来。另一方面,不知什么时候,园园竟然开始学蜡笔小新,看到谁穿裙子,他就跑过去,偷偷地掀裙子,哈哈大笑……园园爸很是苦恼,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篇8

1.中美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教育思想。

(1)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在中国,由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同居共财”的制度,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依赖家庭共同财产生活,家庭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不以家族为本位。中国家族本位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家族看得比个人更重要,重视家族成员间的伦理关系。而在美国,中世纪中后期和近代,由于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为个人本位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个人本位使得美国家庭比中国家庭民主、平等很多,造就了美国人习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和努力,独立生存与发展,不依赖家庭和父母的习惯。

(2)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即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与美国文化基本差异表现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美国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相分”。“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应该服从普遍规律;人性即是人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受西方哲学观的影响,美国人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

(3)从民族性格看中美文化差异。美国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干涉和建议不会太过在乎,如果遇到困难,他们也更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试图独立面对、解决问题是美国人的一贯作风。而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而表现出来的,个人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只有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的人生价值才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不善于掩饰内心真实想法,不会刻意回避矛盾,喜欢直接地面对矛盾,解决矛盾。中国人讲究说话的艺术,善于委婉表达,不直接暴露矛盾,谈话时总是给对方留有足够的余地以便对方能够接受。美国人很少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充满活力,性格直爽。中国人感情内敛,不轻易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较美国人来说更为含蓄。美国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总是给自己与别人竞争的勇气和机会。中国人容易满足,不喜欢和别人竞争,从成语“知足常乐”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易于满足的性格。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认为人应该为自己而活,所以谋求个人利益也是理所当然的,集体利益不应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与自由至高无上。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集体利益,提倡集体团结协作。美国人不拘小节,崇尚自由,而中国人则崇尚礼仪,秩序井然,师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员工和上司之间都体现出尊卑和长幼之别。

(4)思维方式的差异。纵观中美文明发展,不难看出美国人更注重演绎、抽象和分析的逻辑推理,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逻辑的,具有垂直观、直觉和顿悟的特征。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语言乃其浅表,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层面,其下就是情感和意志等,处于更加深层的就是以潜意识状态存在的观物态度。中美间思维模式的差异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观物态度。所以,我们可以将西方思维归结为逻辑推理型,中国思维归结为直观直觉型。

2.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较

(1)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父母认为自己有权利处理孩子的任何事情,孩子的想法是可以被忽略的,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想法是肯定错误的,也一定会失败的,他们必须听父母的才会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才有可能成功。中国人不仅不会向孩子学习,还极度轻视孩子的重要性。而在美国,由于崇尚个人本位,家庭成员彼此间相对较为独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相对平等,这里也表现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平等,美国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隐私,把孩子当做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2)培养观念的差异。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信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对于爱的表达和方式不太一样。在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已不知不觉与孩子的成绩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无一例外地都在为学校教育服务,孩子的好与坏都只被家长用成绩这一方面来判断。所以,中国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很少关注甚至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中国流传下来的古句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读书与考取功名的重视远大于其他。而在美国,父母更加注重孩子各种能力的获得,美国家长认为孩子的知识和学习是在学校内完成的,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作用就体现在素质能力和适应力的培养上,所以普遍来说美国孩子的文化知识素质偏低。另外,中国父母注重结果,而美国父母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

(3)独立性的培养。在独立性的培养上,中国是远远比不上美国的,由于封建传统思想和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影响,中国父母习惯于让孩子依赖,替孩子解决问题,他们觉得孩子始终是孩子,不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没有独立担当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美国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基本上18岁之后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父母绝对不会插手帮助,尽量都依靠孩子自己去完成。美国的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4)德育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德育都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培养方法却是各有自己的一套。中国父母擅长说理,进行思想教育,他们善于用历史典故来引导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在思想上给孩子塑造一个道德典范,让孩子向这些道德人物和行为学习,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父母则擅长行为教育和实践教育,即在事情发生、处理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一步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这样做才是对的,他们可以容忍孩子的顽皮和淘气,不拘于小节,不约束孩子,会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为孩子个性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5)教育方式的差异。中国的小孩从小就习惯于屈服在父母的权威之下,他们从小就知道尊重父母、尊重长辈,因为中国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何为听话?就是顺从,父母说一不二,孩子很容易压制自己的想法,甚至变得没有想法,中国的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其实很难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他们教会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做自己喜欢和向往的那种人,他们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在美国,有一种共识,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

3.中国家庭教育之不足

首先,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我们发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分重视学习成绩,把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学校学习,在家里还是学习,中国孩子的童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课余的时间都被补习班安排得满满的,可以说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一切都是为成绩服务,家长围着成绩转,毋庸置疑地忽视了家庭教育本来的职能,没有把对孩子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放在眼里,让孩子每天生活在学习和成绩中,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快乐,身心疲惫。其次,中国现如今越来越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特殊的现象使得独生子女受到来自大家庭的越来越多过分的保护,因为在家长的眼里,这唯一的孩子太珍贵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篇》中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现在的中国,十之八九的父母都是在源源不断地送给孩子这可怕的礼物。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做,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在这种“保护”的观念下,许多孩子变成温室的花朵,娇气、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气在孩子的身上不断体现出来,很难在孩子身上找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子。最后,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注重说教,而不习惯或者说不喜欢身教。有句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们古代教育孩子言传身教,现如今父母更喜欢动动嘴皮子,把道德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自己的实际行动往往又是另一番样子,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说的和做的没必要一致,道德行为是不情愿的、迫不得已的,并不是自愿的。社会道德规范并没有被个体真正地接受并且融会到行为中去,反而成了一种道德束缚,给孩子造成不良思想影响。

4.美国家庭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篇9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学 《傲慢与偏见》 性格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品生动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奥斯汀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透过对各色人物的细致刻画,描绘了一幅19世纪初英国乡村社会的众生相。其中,班持纳一家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体会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带给我们“轻快、明亮”的喜剧感受的同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人物在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存在。所谓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而这个差异的形成往往要追溯到性格形成的初始环境,即家教氛围。同时,文章还揭示出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学和家教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涉及到“家庭―人―教育”的概念和范围;家庭教育学就是要围绕着这样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研究。家庭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它涉及到家庭教育过程殊的师生关系,即家庭中的长辈与晚辈,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对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教育影响的互动现象。这样的研究对象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树立互动的家庭教育观,即:在家庭中,不仅有长辈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而且也有子女对长辈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影响,还有同辈人之间的影响。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在家庭教育的互动影响中成长、进步。在这种家庭互动教育的实施中,长辈对未成年人晚辈有意识的教育要注重科学性,要求长辈特别是父母要有大量心理上的投入,这是家庭教育的本性要求。而同辈人之间,如夫妻之间互不尊重,互不关心,没有正常的教育影响,家教就失去作用,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威信就会降低丧失,孩子就会不听父母的话,甚至会导致走上邪路。

根据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有以下三大作用:

1.家庭教育在儿童品德和个性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儿童身心品德的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是在天生素质的基础上,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

2.家庭教育从总体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人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在与社会上的人交往中掌握社会规范,转化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家庭教育不仅奠定了基础,还对人的转化产生最深度的影响。父母会什么、懂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会通过言行对孩子产生影响。

3.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成员的幸福

个人幸福与家庭幸福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接受积极的影响,养成各种良好习惯,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由于家庭教育的作用如此之大,不同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家庭成员。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正是由于班特纳家的家教如此,才会有女儿们如此的性格。让我们来看看班特纳家的家教。

二、班特纳家的家教

谈到家教,我们首先要看看家教中起主导作用的两个人物――班特纳先生和班特纳太太。

班特纳先生是一个对自己的婚姻和孩子们缺乏足够责任心的人。作为丈夫的他,年青时因迷恋青春美貌,忽视了心智上的门当户对,娶了一位智力贫乏,思想狭隘的女人当太太。婚后发现他的妻子是这样一个无知和无礼的人后,便失去了对她的全部真情,他对她的尊重、敬佩和信任也都永远消失了。他不是积极地创造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而是以嘲笑她的无知和愚蠢为乐。他对妻子的不尊重影响到孩子们。他的婚姻观――“为年轻美貌而结婚”,对小女儿莉迪亚影响极大。莉迪亚后来被英俊潇洒的威克姆迷倒并发展到与他私奔一事,与班特纳年青时被年轻美貌迷住了眼睛而选上他的太太是如出一辙。班特纳除了嘲笑班特纳太太,还嘲笑女儿们。作为一家之长,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他那两个放荡轻浮的小女儿从不尽力严加管束,对他的妻子的不成体统的举止也是视而不见。他似乎是一个家庭中的旁观者,最大的爱好就是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任由莉迪亚和其母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莉迪亚的私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他不负责任的家教行为导致的结果。他不采取任何行动,是为了省得招来麻烦,把父亲的监护权交由别人去执行,他的这种不作为,其结果是十六岁的莉迪亚在没有父母的监护下,如脱缰的野马,随心所欲,最后走上与威克姆私奔的道路,不仅给自己也给家人蒙羞。班特纳先生作为家长,应该为家人树立榜样和权威,相反的是,他很少关心家里的事情,在最需要发挥父亲的有效作用时却退居书房逃避,寻求个人的安全,说到底,他作为丈夫和父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物,没有发挥家教中父亲的正面作用,给女儿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作为母亲的班特纳太太,是一个思想浅薄、智力低下、知识贫乏、喜怒无常的女人。对班特纳太太来说,她一生的事业就是要让女儿们体面地嫁出去。但是她的这个“事业”从不考虑到女儿们的爱情,只讲究现实利益。她一辈子的乐事就是会亲访友,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从来没有从思想道德方面,对女儿进行教育。她满脑子都是钱,用钱来衡量一切,她对几个小女儿的放荡行为放任自流,甚至对小女儿莉迪亚未婚先同居的行为也毫不指责,反而引以为豪,对莉迪亚更是溺爱,“她要多少钱买衣服,就给她多少钱。”作为家长,她对三个小女儿肤浅的性格负有部分责任。

再看看夫妻俩的关系,他们的婚姻由于轻率而结成,两人在性格,品味和爱好上毫无共同之处,夫妻之间缺少相互尊重,互不关心,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威信力不够,他们的婚姻自然给子女带来了不利影响。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五个女儿形成了各自的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她们的最终归宿,特别是在收获爱情和婚姻方面不尽相同。

三、班特纳家女儿们的性格

1.温顺善良的长女――简

简是班特纳先生的大女儿,纯洁善良,温柔而有耐心。在她眼里,天下人都是好人,但这却是她的一大性格缺陷。她看不出别人的缺点,说明她的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准有限。她性格过分拘谨,她把对宾利的强烈的爱隐藏在文雅的外表下,没有把对宾利的钟爱流露出来;由于矜持和被动,一度让喜欢她的宾利先生产生了误解,几乎放弃了对她的追求,即使如此,柔弱的简依然逆来顺受,以至于因为心灰意冷而产生绝望情绪。她的性格中的被动,碰到困难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的这一点与她的父亲很像。

2.机智幽默的二女儿――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受父亲的影响最深。她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和母亲积极的性情,是个资质聪颖,独立性很强的女子。她像她的父亲一样,喜欢读书,具有一定的才智;同时她还继承了父亲的幽默感和嘲讽人的技巧。她具有超越常人的良好口味和对可爱风景的鉴赏力。她看到了父母的不幸婚姻,因此,一再强调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她批判那种唯利是图的金钱婚姻,比如,就看不起她的朋友夏洛蒂嫁给柯林斯,但她并不把金钱与爱情绝对分开,这是因当时的社会制度对女子的歧视所限以及由于她的母亲常常提到钱,因此,在她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嫁一个有钱人。同时,她也有性格中的不足,最大的失误就是她被威克姆的外表和说话方式所迷惑,对威克姆的谎言毫无觉察,以致对达西产生了更深的偏见。她与达西的爱情几经波折,但误会最终得以消除,两人后来喜结良缘,过上幸福的生活。

3.放荡不羁的小女儿――莉迪亚

莉迪亚由于深受其母亲宠爱,从小就涉足了社交界,她生性轻率,遗传了母亲的漂亮,同时继续了母亲的愚蠢和虚荣。不负责任的父亲对她的缺点及从不严加管教,只是一笑置之,本身行为失控的母亲,又全然感觉不到危害性,对她恣意纵容,这使她越发轻佻放荡,轻信盲从。她忘形地与民兵团的青年军官的厮混,后来发展到与军官威克姆私奔,虽然这个男人是个道德败坏的之徒,她却洋洋得意,津津乐道,并以此来讥讽两了尚未出嫁的姐姐。可以说她是个毫无道德可言,没有责任感和耻辱感的人。

4.迂腐无趣的三女儿玛丽和粗俗无知的四女儿基蒂

这两个女儿在小说中笔墨极少。玛丽和其父一样,只把自己关在书房读书,对家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却喜欢品头论足,进行道德说教;后来是仍然呆在家里的唯一的女儿;而四女儿基蒂受莉迪亚影响较大,和莉迪亚一样没有多少是非之分,对莉迪亚私奔的事不以为然。从这两个女儿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家教的影响力。

四、结语

通过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班特纳一家几个女儿的性格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教对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小说所揭示的家教问题对当今社会依然有借鉴意义。《傲慢与偏见》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得到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

参考文献:

[1]李天燕.家庭教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许琦.人格与家教.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02).

[4]王玉洁.双性化人格与妇女解放.电影评介,2007.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独立意识

独立意识,也叫独立感,是指个体希望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方面的独立性,即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二是实践方面的独立性,即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独立处理问题或事件的行为能力以及生活上的独立自理能力。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有效补充。由于学校教育内容的同一性、活动的集中性、生活节奏的划一性及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不可能顾及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做到彻底的因材施教,而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独特性则能更好的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实现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有效统一。

一、在思想上,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教育价值

家庭教育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价值决定着家长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态度。

1、明确独立意识的重要性

独立意识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情感观念。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和发展,要求他们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与合作中以独立的、自主思考并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选择的、负责任的形象出现,接受现实和生活的考验。独立意识较强的孩子可以轻松应对出现的问题,同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而独立意识较弱的同学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以后更好的发展。

独立自强精神是个性积极化的具体表现,是创业的动力及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历史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艰苦奋斗、自主判断、百折不挠的独立自强精神,否则,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可见,独立意识对孩子未来生活的重要性。但是,独立意识的强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国父母毫无原则地包办孩子的一切,造就了一代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父母必须转变观念,不以孩子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品性好坏和能力大小的标准,时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精神,教育他们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自己的路自己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树立身心发展平衡的首要目标

现在的家长有的是有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有的是缺乏对孩子社会责任的培养,重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开发,轻品格、性格的培养,“养身”重于“养心”。家长在关注孩子身体素质和智力发展的时候,往往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不可否认,身体健康是智力、品德、美感等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心理健康也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身心发展平衡,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3、确立培养孩子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激烈的最终目标

只有把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孩子为最终教育目标,才会充分挖掘孩子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培养独立意识和自强精神;才会在家庭教育中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现实中,一些家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孩子看做私有财产,无视子女的独立人格,限制子女个性发展;一些家庭采取溺爱型教育方式,过分强调亲情,对子女迁就、纵容、包办代替,形成子女任性、霸道、依赖性强的性格弱点,这些都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和家庭成员要依据客观、正确的教育目标,在尊重和信任子女的前提下,对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个性发展或品性不良的倾向时,客观分析,对症解决。父母对子女既要有热情,也要有严师的威严。

二、在实践中,扩大教育范围,完善家庭教育内容

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孩子心理压力日益加大,依赖思想强,不习惯独立。因此,父母要采取各项措施,给予实践锻炼的机会,在生活等方面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意识。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两位功课顶尖的八岁孩子库伯和理查利用休息时间打工,库伯负责查理冰箱,查理给主人拉琴,收入比别人的翻倍。有时,库伯还在家里举办音乐会,一张票五美元。但挣来的钱,一半要交给父母作为场地费,因为房子是父母的。

在中国家长看来,可能认为这些孩子打的是“下等”工,比如餐馆的跑堂、超级超市的收银员、当清洁工等;可能认为孩子小,即使是家里不富裕也不需要这样受苦,况且也挣不了多少钱;也可能认为,让孩子锻炼能力也不需要做这些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锻炼不了孩子需要的“能力”。但在美国,像库伯这样八岁打工的孩子并不是少数。在国外,从一般父母到国家总统都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例如,从德国古代的时候,儿童就被当作独立的成人对待。特别是现代,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要对自己负责。但在中国,父母和孩子连为一体,看不到七、八岁出去打工的孩子,而经常看到窝在家里不上班的成年“孩子”。笔者不否认中国父母的伟大,但是,也不能否认外国教养方式的合理性及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成年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家长应从小学会放手,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学习和生活,做些应该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用适当的方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及行为自制能力,让孩子明白,独立是要有准备的,是一种积淀后的崛起。

家长可以从家务劳动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家务劳动是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适宜的项目,通过进行简单的打扫房间卫生、整理东西、买菜、做饭等事情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2、重视培养财商

财商,即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表现,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是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体现。它与智商、情商并列成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

在国外,不论父母家长,还是社会大众都进行着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例如《华尔街日报》就经常刊登如何教育孩子理财的文章。很多孩子从小就要出去或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换取自己的零用钱;在学校,通过兼职等方式赚取自己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完成学业。对这种教育孩子的“钱经”,不要一味的嗤之以鼻,觉得铜臭味太重,只要认真观察,渐渐就能体会其中的好处。例如,孩子需要尽早懂的道理:钱不是白来的,不能需要钱时就向父母伸手,也不能期望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中国父母要从“对成年大学生子女全额供给制”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倡导自强独立之风,培养成年大学生自觉意识和理财能力,主动接受生活考验,强化个人生存能力。

3、树立自立精神和自强精神

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因此,发达国家的父母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推崇“个人奋斗”。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还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感到危机、不安全。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鼓励并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自己照顾”。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以斯普郎格等人为代表提出了“唤醒”理论,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从表面、外部唤醒教育者,也要从灵魂、从内部解放教育者。而父母最大愿望是孩子独立,包括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和人格独立。

在父母包办一切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无所适从,造成自信心不足和能力低下,独立更是无从谈起。西方这种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教育方式,更适应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在方法上,注重教育手段,拓展家庭教育途径

1、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学研究表明,早期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孩子在家庭中养成的身心情况如何,将决定他以后接受各种教育的影响以及获得身心发展的能力状况。而生理学进一步证明,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前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出生第一年,幼儿脑的发育速度最快。如果这个时期,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营养和合理的训练,将促进脑的发育,给孩子一生的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有意识的,更多时候、更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不仅有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氛围及养成的家庭生活方式对子女的熏陶,更有父母无意识的言行举止,这些都会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他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人生理想、行为准则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使其各方面得到充实和完善,进而形成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喜欢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养成独立自主习惯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孩子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2、借鉴父辈育儿经验,关注选择权

孩子拥有自己的见解与观点是培养其独立性的良好开端。家长在讨论问题时,特别是这个问题涉及到孩子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全面了解问题的前提下发表见解和看法,让孩子在客观、正确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和决定,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培养他们自我决策能力。

孩子与父母相处时,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太多的限制,即使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的小事自己就可以决定,拥有很多独立拿主意、做决定的机会,自主性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同时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探索世界,进而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不是根据父母的规划完成“计划”,受到父母过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