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设计入门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脑设计入门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脑设计入门教学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有效性;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问题的解决更具创新性和有效性。教材作为课程目标的载体,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材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性,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开展自学、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获得效率、学生的学习感受来思考教材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一、研究过程

为了研究教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我们选择了三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选择了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我的小画板》进行研究。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学一学怎样打开画图软件。边看边尝试操作一下。看哪位同学看得最认真仔细。

学生迅速地翻开书,开始看书。并尝试操作。

生:老师,在左下角没看到绿色的“开始”按钮,我的电脑左下角是一个蓝色的“小圆球”。一样的吗?

师:你可以试试看。

生:……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书,看看书上是怎么给我们介绍的。小画板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生1:老师,我这个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没有看到菜单栏。

生2:老师,我这个也是的,左边没有工具箱。

生3:左下角的颜色块怎么到右上部分去了呢?

生:……

师:同学们,别着急。你们打开的小画板和教材上是有一些区别。不过,他们的名称都没有变,只是位置变了。变化最大的就是菜单栏,你们可以单击左上角“书”一样的图标试试,看看菜单栏是不是又回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小画板升

级了。

问题发现:从本堂课来看,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为了用教材而思维反而受到约束,总在“找”书上的内容。

原因诊断:教师让学生看书,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方式。因为软件升级导致的界面变化,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

改进建议: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凭借,但却并不是唯一。当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性并不明显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不能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教材为基础,自主探索。

二、文献综述

北京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郭芳老师作了如下尝试:(1)以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安排一、二级标题,保证明朗清晰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科学严谨,以任务或活动的内容安排二级以下标题,注重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活泼性、趣味性;(2)在任务或活动中加强总结和归纳性的内容,在一个子任务完成后,及时总结有关知识、技能与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3)通过设计一定数量的综合性任务或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路径解决问题;(4)从教材的总体上来设计活动任务,把每一个部分的内容,甚至整套教材统筹考虑,使各个任务体现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用知识的相关性这根隐形的线把任务串起来,前后内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梯度。

江苏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谢明老师提出:不能让陈旧的教材成为我们教学的“绊脚石”,要摒弃“教教材”的做法,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由于软件开发速度快,形形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施策略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包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同时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然而现行教材在知识体系上明显脱离社会发展,内容深度、广度上也明显不足。现提出以下建议:

1.重构教材知识体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3~4年级中重点开设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内容,5~6年级中开设拓展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在学完每个单元时,对单元主题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2.丰富教材内容

补充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部分内容,同时加入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两部分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中可以Scratch软件为载体,机器人入门可以用虚拟机器人或者六大功能室中的实物机器人为载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接触和体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文化意义,增强他们对当代先进信息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3.改变教材发行体系

教材的发行特点决定了教材始终跟不上软件的更新速度。软件的更新一方面带来人机交互接口(UI)的变化,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操作方式,甚至学习方式的变化。那么我们的教材内容可以只列出年级、单元、课时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而不具体到某种软件或具体的软件版本上面,把软件的选择权交给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

4.拓展教学资源

充足的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希望信息技术教材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至少包括两方面:(1)学生课堂学习中需要练习的素材;(2)提供一些优秀和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让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同成长,共同提高。

以上只是我们在研究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中有效性的一些做法和思考,由于自身角度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对此研究可能还不成熟,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单机机 C语言 项目化教学

我是一名从事电子专业教学的中职教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水平低,学习主动性差,如何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教给学生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所幸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在这十多年里累积了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现针对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单片机课程进行教育探索。为什么挑单片机讲呢?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主要因为单片机是一门既要懂硬件又要懂软件的课程,对学生来说,如果能把单片机真正搞懂,就算半个电子工程师了。

古语常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并不在于你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当你开启每一门新课程时,能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入门,让学生懂得自己在学习什么,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有激情有动力学习,才能学会并掌握一门功课。倘若老师我行我素地满堂灌,而台下学生没有兴趣听,没有兴趣学,讲再多的知识也没有用,学生听过之后就忘记,课后不练习实践操作,一点效果也没有。因此,每次讲新功课时,总想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学习的专业课到底有什么用,涉及哪些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针对单片机课程教学,第一节课我一般会布置一份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电子产品”,学生可以用手机拍下看到的一切电子产品,并登录个人账号,上传到我制作的“魔灯”课程网站上,我会将学生的作品整合后,在第二节课时,对学生做一个引导入门介绍。学生拍来的作品五花八门:有ATM机、交通灯、液晶电视机、数码音响、遥控器、空调、智能玩具、洗衣机、电饭锅、电灯、电脑、手机、IC卡等,他们能想到的、能见到的都给拍了上传过来,在这么多材料里,我必须进行一定筛选,选出一些跟单片机比较紧密相关的,并且接下来课程传授会牵涉相关知识点的一些电子产品,如交通灯、空调、洗衣机这几个比较基础的。我会试着引导学生,挑选其中一样电器让学生思考:“整个电子产品到底是怎样构成的?”“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工作呢?”从而慢慢引导学生了解单片机的控制作用。接下来,我会将学生的所有作品都快速播放给他们看,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对他们进一步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单从他们上交的作业就可以看出现今社会智能化东西越来越多,意味着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单片机越多,所以学习单片机非常有前途,学好了不怕找不到工作。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重视以后,接下来就是防止学生“半途而废”,在教学过程中这是最难的一关,时刻保持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恒心、毅力”,我常常跟学生开玩笑说,你们要时刻“一心一意”地跟我走。在讲课过程中,我常常斟酌自己的语言,尽量用通俗的表达方式讲解,碰到一些比较基础的电子知识,只要学生有疑问,就花时间整理知识点,确保学生可以理解掌握,因为我始终坚信“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则学习路程走不远。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我还挖空心思学习电子画图,尽可能以图例形式形象表达一些知识要点。

学校的课程还是传统的51系列单片机教学,毕竟它是目前市场上用得最多的单片机之一,而且其指令通俗易懂,I/O(输入输出口)的控制简单。

一开始,我会简单介绍单片机的工作条件及硬件组成,接着教学生用单片机学习套件试着点亮一只发光二极管,当学生发现原来自己只要写几条指令就可以让灯亮时,心里是无比兴奋的,这时进一步让学生依次点亮八只发光二极管,在学生慢慢入门以后让他们学习编程,让发光管以流水灯的方式点亮,到此算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操作。其实这还只是入门,要登上大殿,路程还很遥远,学习单机片最头痛的就是硬件部分,硬件难就难在没有头绪,学习硬件技术找到一个合适的入手点最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研组经过讨论和设计,在开设单片机课程之前,都先开设数电与模电设计课程,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和模拟电路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电路板,为后续单片机课程打好基础。

再来是编程语言的选择,我们纠结了很久,到底用哪一种语言好,是汇编呢?还是C语言?一开始,我们先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入手,虽然汇编对中专学生来说很难,但是坚持半年下来后会发现,采用汇编教学后,学生对MCS51的内部硬件构成比较清楚,但是弊端就是全班真正掌握的学生比例很低。后来我们采用C语言教学,因为C语言有很好的结构性与模块化,更符合人们的思考习惯。对比两种语言的教学效果,采用C语言效果远好于汇编。毕竟汇编在编程时往往要考虑细节问题,而这对中专生来说有点难,往往是一个小细节问题会让你搞半天,而结构化的C往往只需要考虑算法无需过多考虑细节问题,同时可读性好,调试时间大大减少。所以学生都比较喜欢C,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用C语言教学,除非个别聪明的学生希望学习汇编,我们会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项目化教学,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单片机教学方法,直接教学生怎样使用C语言开发单片机,采用模块化教学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IO口、定时器、中断的操作,通过一个一个模块的学习,让学生慢慢了解芯片内部的硬件构成细节。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体现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习单片机内部硬件构成结构之类很枯燥的东西,只要明白C语言的变量与单片机的IO口等模块里的寄存器、一个函数与对应的单片机的一项功能、顺序语句与单片机的顺序输出、条件语句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间条件关系、循环语句与单片机的反复型输出是怎样映射的就可以完成很多范例项目的开发,保持住学习兴趣。

当学生学习进入一个阶段以后,就可以进行比较深入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习单片机,只有让学生真正实际动手做点东西,才能真正弄明白自己到底学习什么。我会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让学生分组抽签,每个小组做一个小项目,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加深印象。不管怎么样,单片机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配合,才能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单片机应用这个领域始终充满热情,希望与行业里的各位老师多多交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1.

[2]王东峰,等.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开放性实验室;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N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58-02一、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担负着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原先的培养计划是将三大电路即《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门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放在第五学期开课,和该课程不同步,实验教学效果不甚良好。实验内容主要以演示性、验证性为主,为做实验而实验,学生兴趣不浓,学习被动,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为此,近两年来在学院和系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主要是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办法的改革。

二、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开放性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我们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建设了电子技术创新实验室,包括线路板制板室、电子产品制作室和调试室,主要设备有计算机、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仿真器等。该实验室的建立、运行和实施,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基于开放性实验室,我们构建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调整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并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以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为主,基础实验是初学者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不可缺少的入门教学环节,设计性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的进一步深化。其次强化专周课程设计,在设计性的要求上,改变传统的一个班级用一个单一的设计题目的方式,采用给定几个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设计,并且同一题目也要求每个学生的设计有不一样的地方。例如:设计数字频率计都要用到计数器,但每个学生在选用计数器的芯片型号就可不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就要求学生独立查阅资料,提出设计电路,合理选择所需器件,最后安装调试,测试电路指标,并完成实验报告。另外,鼓励学生自主命题,自主创新,只要达到本课程设计的要求就可以,对完成出色的学生给予加分等。第三,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对各类芯片的功能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进行各类电路的仿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第四,构建立体化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手段,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的学生科研和开放性项目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实践教学的实施

1.实践教学安排。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时数为21学时,占总课时75学时的28%,共安排7个实验,分别为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与非门的测试、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计数、译码、显示电路、555集成定时器和篮球竞赛24秒定时电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在模拟电子技术之前,和电路分析同时开设,是我们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专业的硬件电路实验,所以第一个实验安排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专周课程设计采用一人一组,安排在第四学期,共34学时,实验1~8每次安排4学时,实验9安排2学时,共计34学时,每周安排两次实验,连续5周完成。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设计并制作一个完整的电路作品。

仿真实验和实验室开放性项目主要安排在课外,由教师提供Proteus仿真指导书和电子产品指导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主动完成。

2.实践教学要求。除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中心的实验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外,在实验课上先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实验、独立调试、独立验证。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做好基础实验后,再对思考题或自己设计问题进行实验;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强调联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验兴趣。

专周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电子系统——如数控电压源的装配和调试,培养学生电路焊接、装配、调试和测量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并掌握该电路的基本原理。本课程严格执行预习检查制度,凡预习未通过者不得参加实验。三次及以上未参加实验者无资格参加验收考核。

在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外时间制作电子产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另外由教师申报学院开放性项目立项,根据“关于开展瓯江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填写《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申请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特点,是实验课内必做实验项目的延续和提高,合理安排开放项目的内容和难度。学院对项目的立项、经费资助、实施过程管理、教师工作量补贴、验收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立项有利于科技创新与竞赛项目的培育,有利于学生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项目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指导书。由于该实验课程国内外优秀教材较多,基础实验的实验指导书选用经典的国家优秀教材——陈大钦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三版。我们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每个实验制作相应的教学PPT,实验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专周课程设计的指导书由教师自编。包括课程介绍和制作任务说明,课程介绍由课程简介、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成绩评定、综合实验报告或论文格式及要求等部分组成。制作任务说明由实训任务和要求,实训目的、各单元任务内容以及有关参考资料等组成。

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一些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功能和作用,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对部分芯片或电路进行仿真演示,使学生通过感官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Proteus、Mutisim仿真电路,形成仿真实验指导书,提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自己电脑里学习。

电子产品指导书由教师自编,共约20个电子产品制作指导,如数字频率计、数字电子钟、数字电子称、红外数字转数表、超声波测距仪等,每个产品制作指导包括设计要求、设计提示、设计参考电路、元器件清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电路,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性实验室制作。

4.实践成绩评定。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组成,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各项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平时成绩占50%,主要由出勤率、实验态度、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成功率等内容组成。实验报告成绩占50%,成绩依据学生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完成情况及实验报告质量等情况。实验成绩总分100分以20%计入本课程成绩。

专周课程设计将通过严格验收考核对学生实训效果进行等级通过认定。等级通过认定包括验收和考核两个环节,实验完成后进行作品验收,通过验收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则可以参加成绩评定。对未通过验收的将可以参加两周—次的多次验收,连续2次仍未通过验收,原制作电路作品收回,再重新自行安排时间重做,并参加多次验收。学期结束还未通过验收的为不及格。对未通过考核的将可以参加两周后补考,补考未通过的为不及格。课程成绩包含实验态度、设计及制作、功能及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或论文四部分。满分100分,其中实验态度占10%,设计及制作占40%,功能及性能测试占20%,综合实验报告或论文占30%。

实验室开放性项目立项的根据学院的“通知”精神,需要组织验收,合格的根据学生实际参与时数授予1~2学分。

五、结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形成了体现独立学院特色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基础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周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管理,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他们有效地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4

一、珍惜时间多读书,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以前说起读书,总是感到没有时间,后来自从阅读了《教师月刊》的相关文章后,我才发现每一位专家,或者同行的佼佼者,都是书籍阅读方面的专家,她们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贫乏。现在我学会利用平时零碎的时间,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朱永新的《书香——也醉人》《致教师》,定期阅读《电脑爱好者》《南方周末》,最近读了几本名人传记《诺贝尔》、《杜甫》、《李白》、《居里夫人》、《爱迪生》、《林肯》、《钱学森》、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及《走在人生边上》等书籍,通过专业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阅读文学类的书籍,我更加感觉到了他们惜时如金,他们对工作的认真、付出、敬业,他们与众不同的观念,他们那超乎常人的精力,每一本书籍阅读完成后,我都会有很深的不同的感慨。于是,撰写成读书笔记,在自己的博客上。

二、与良师益友同行,在王增运老师工作室自由飞翔。

感谢xx市教育局搭建的工作室平台,感谢王增运老师以及各位成员老师。有幸成为卓越团队的一名,与智者同行,与诚者共进,收获颇多:

1、教学研究方面:我坚持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我们学校今年开始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下的五步思维课堂,"诱思—导思—练思—辩思—拓思",新的教学理念带给我新的思考和尝试的机会,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围绕学生思考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2、课题研究方面:本年内,我参与的2014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专项研究课题《基于学情差异的高中信息课有效教学》于今年成功结题。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也积累了宝贵的课题研究经验,更加促使我对以后做课题的研究充满了信心。同时,我参与的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也已经顺利结题,并荣获全国一等奖。

3、校本教材方面:本年度,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校本教材《Photoshop平面设计》,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在这个书写——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我的收获最大:首先,我更加敬佩我们的师傅王老师,他对工作的敬业、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同时,我自己又一次系统的学习,梳理了Photoshop这个软件,与此同时,也掌握了以前怎么也不会用到的书籍排版,校对的一些技巧。比如:分页符,画布,页码,左右对齐,目录页的设置,及排版中对版面的设计,首页和目录页不加页眉页码等操作。这样不断完善磨练的过程,使我更加坚信——有压力才有动力。

4、微课制作方面:本年度 ,完成了两节微课《矢量图形的设计入门》及《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的联系与区别》。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心里惧怕,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到后面的给同事教如何使用软件,如何去录制微课。从开始的注重设计教学设计,到最后懂得了先设计你的课件,熟练掌握操作,对语言要求的精准,以及细节的完善,不要瑕疵。为了录制这节微课,我学习了Camtasia6.0软件的使用,学习了PPT高级制作,又学习了Photoshop CS3.0高级制作,也接触了Coreldraw软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制作这两节微课,我最加深刻的体会到:任何事情,要做可能都比较容易,要做好,那就要多付出了。

5、工作室方面:我认真参与工作室会议,积极进行研讨,大胆发言。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搜集整理,不断的完善,写了两篇论文和四篇教学设计,发表在xx市陆裕元名师工作室出版的论文集和教学设计集中。

三、成长的足迹——参加的主要培训及取得成绩

1、参加的主要培训:

(1)听报告《"认真工作 从容生活"教师职业幸福感专题培训》  寻找幸福 乐活工作

(2)2015.4.13  白珍老师主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说课》莲湖进校

(3)2015.7.6  进校李南颖主讲的《微课制作方法》

(4)2015.8.27  冯莎主讲《微课及微课制作》

(5)2015.8.25  马瑞香老师主讲《静悄悄的课堂改革——教学交流会》

(6)2015.10.14下午  《中小学教材辅导安排》区进校

(7)2015.10.14 上午  高晓红主讲《挖掘新教材 创造新课堂》莲湖进校

一名好教师,要会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和课堂,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要尽一切努力,做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老师。

(8)2015.10.15 碑林进校邵老师主讲《回到原点——我们给学生教什么》、陆老师主讲《机器人和萝卜圈》

(9)2015.10.29 高陵一中《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

(10)2015.12.2—3 xx市教育局《教师信息技术专项培训》

(11)2015.12.2—22  Intel 未来教育培训V10.1

(12)2015.12.7 高中自主选学项目学习

(13)2016.3.21 高陵一中听朱丽花老师公开课

(14)2016.3.31 xx中学听市级优质课展评   房媛媛老师《CS3抠图》

(15)2016.5.30—6.1 xx市组织的《互联网+教育》领导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2、取得成绩:

(1)2015.8.26  在学校做《信息技术引发教育教学变革》报告

(2)2015.12.18  担任莲湖区中学信息赛教优质课评委(3)《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获  2015年教育教学学术研讨交流 一等奖

(4)我主讲的《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措施》获xx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优秀课例及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名单。

(5)我在44中给陕西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高级研究班做了《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观摩课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高等院校就应该对建筑设计课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以提升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建筑设计课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深

在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中,有大多数学生以及建筑专业的教师都将其看成是形式构图的好坏,都更重视自己的设计是否独特新颖,是否与众不同,但是却对建筑的内容以及建筑结构、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所忽略。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相对理想的,但是往往会与实际工程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将学习的内容同工作要求进行联系。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1]。

1.2在设计过程中,模仿的现象非常严重

当前,许多老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教学时,都是让学生先通过模仿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这样一来虽然使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基础内容有着初步的了解,但是导致了他们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在设计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模仿,使得建筑设计中造型大多是模仿的其他建筑设计,对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却有所忽略,在设计时,过于依赖电脑绘图,忽视了徒手表达,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1.3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

建筑设计不但需要学生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其他专业的知识。但是许多高校的学生综合能力不强,没有将建筑设计与其他专业的知识相互配合。这一点在刚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最为明显,他们在思想意识上,仍然受到高中思维方式的影响,很难适应建筑学专业中的空间思维方式[2]。因此,在设计时,他们的设计思路就不够开阔,创新能力较差。

1.4师资力量不足

在许多高等院校中,建筑学专业教师非常缺乏,这也是制约专业建筑设计课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少有教师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这样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课本上的内容,对与实践工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够了解。

2教学模式的确定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是以培养工程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专业。它涉及到以下几种边缘学科,第一,技术与艺术;第二,社会与文化;第三,传统与时代;第四,地域与环境;第五,心理与情感等[3]。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老师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要将建筑设计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针对当前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程的计划进行调整。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先设计一些关于设计基础、关于建筑概论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建筑设计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基础”的训练,建立“四段、三题、两慢、一块”的教学模式。然后再进行不断的实践,来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学系统。建筑学这门专业,属于一门较为古老并且传统的学科,建筑设计课程经过历史的推移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学内容,而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创新,一种挑战。所谓“四段”,指的是将建筑设计的课程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设计入门,主要将建筑设计分解进行;第二阶段:设计深入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单体以及群体关系进行处理的能力;第三阶段:设计拓宽阶段,也就从设计单一空间进行过渡,过渡到设计多层建筑甚至高层建筑等方面的能力。第四阶段:设计强化阶段,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通过竞赛项目或者复杂工程等方式,来强化对学生的训练。而“三题”则指的是在每一学期内,要安排三个完全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来进行设计[4]。“两慢”指的是在每一学期之内,要安排两个时间相对较长的设计题目。“一快”指的是当学生在完成了一个“慢题”之后,要穿插一个快速设计题目,让学生在一天之内完成,在选择题目时,可以选择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目,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改革思路

3.1让学生采用先看后做的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让学生对空间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使他们获得正确认识建筑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每次“设计”之前,要给学生提供“看”的机会,“看”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对已经建成的一些典型建筑进行参观,通过“看”让学生能够得到一个感性的体验,能够对建筑功能有着深刻的了解。它能够将教学与实际工程结合在一起。第二,看资料,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与题目有关的设计资料,从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萌发创作灵感。当完成这两个步骤时,再让学生去对方案进行构思,去制作模型等任务。

3.2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训练

在建筑设计人员的基本能力中,表现技能是其中一个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强调,第一,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草图构思的基本方法;第三,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5]。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组织讨论课,由设计者对自己所设计的草图方案进行介绍,让老师与其他的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之风。其次,学生之间的互评交流,肯定会形成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见解,这些观点与看法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观念,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达到共同的提升。另外,通过这种方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他的学生能够得到启发。

3.3重视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影响

在毕业设计时,可以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或者采用“真题假做”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防止了以前教学的“假题假做”的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学习了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深入了社会实际,对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提升,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毕业选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选题,然后由专家以及指导教师和学院教师三方组成答辩委员,让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磨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4结语

综上,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学专业的更好发展,因此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并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颖.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55-57.

[2]李晓丹,金莹,吕达猛,史芳.一体化与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以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06:92-93.

[3]许建和,宋晟,严钧.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01:92-96.

[4]刘志峰,宣卫红.建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建筑设计4”研究性课程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267-269.

篇6

关键词:C/C++教材建设;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2-8998-02

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Explore

DING Ming-dou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Nanjing 210015,China)

Abstract: The C/C++ language, for example, the program for the vocational schools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designing courses and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model to develop new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odel. What to do with students as the goal, in order to complete a variety of tasks as a tool to do secondary schools to improve the real programming cap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C/C++ teaching materials; mission-driven; teaching methods

在国内职业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程序设计课程占有相当比重,其中C/C++语言因其具有编程灵活、描述程序机制清晰、接近硬件等优良特性,往往被作为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来讲授。C/C++语言功能强大、应用广泛,但其结构复杂、知识点繁多,对基本没有编程基础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相对较难。因此,如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编程基本技能,进而为以后的程序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今的职教理论中,学生的实践技能已被提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不在乎学生学了什么,而在意学生会做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样的职业学院,是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总目标,我们每门课程都是在总目标下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经过学习后会做什么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综合素质的提升为追求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的经验对于其他程序设计课程也具有借鉴意义。

1 课程目标设立

职业院校大多计算机专业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学生都没有任何编程经验,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多处在起始位置,并作为其他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所以在设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时,针对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要求。以我院的软件设计专业为例,我们提出了较高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可在一定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代码量在5000行左右。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目标,比如编程规范、调试代码能力、文档阅读书写等。

2 授课内容及教材建设

市面的C/C++教材,大多是以本科的传统教学模式编写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结合部分示例进行讲解,再利用实践课进行练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以PPT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以读程为主,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侧重不够。职业学院不同于本科学院,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所以这些教材大多不适合我们。根据我们自己的培养目标,我们自编了一些相关教材,在授课内容上与传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教材设计思想是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组织教材内容,而是采用将各知识点打乱重组后放入各个任务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点。

我们选用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及有趣味的任务为主干,按任务大小、难易程度、学习规律组织教材内容,在每个任务的实践中学习知识,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工作,结合每个任务需求的不同变化及功能扩展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语法等可查知识的学习,而通过编程实践不断熟悉语法等基本知识。

比如,在C/C++结构化部分,我们采用大约十个左右的任务来组织教材。比如:第一个任务输出欢迎信息,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开发环境、语句书写、输出信息、常见语法错误及处理、编译执行程序等。经过本任务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程序中输出各种信息,常见语法错误及处理等。第二个任务计算器之加法运算应用程序,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变量定义及使用、运算符、输入等。经过本任务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程序中使用变量、运算符等完成常用运算。

每个任务的组织形式,学习借鉴姜大源教授等提出的最新职教理论。首先是任务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任务学生可以掌握哪些技能。比如第一个任务:输出欢迎信息,它的学习目标是在开发环境中建立工程及源程序、编写可以在屏幕上输出信息的程序语句、编译程序、常见语法错误及定位纠正、执行程序。学生在学习任务之前就很清楚要掌握的具体技能,而不是传统的掌握知识点的要求。学习目标之后是本任务的有关资讯信息,包括任务需求、程序执行效果演示、有关知识点等,让学生在这部分明确任务的要求及执行效果,以及本任务将要用到的有关知识点。接着是任务实施阶段,包含任务的算法分析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执行。之后是与本任务关联的需求变化、功能扩展部分,这部分不提供代码而只有需求及分析,将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是本任务的评价小结及一些课后练习。

所有任务都能完成一个实际的功能,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各知识点,并以知识够用为原则,在任务中未用到的知识并不全面介绍。学生在任务完成后利用所学可完成同类的其他任务。结合各任务的变化及扩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任务功能单一,后面的任务包含前面所学知识及扩展,循序渐进,学生学习起来自然觉得轻松简单、易于掌握。

在这些基本任务学习结束后,安排一个较大型的应用程序实践,全面综合本课程的各常用知识,全面锻炼学生应用所学进行编程的能力。

3 授课方式

本课程的授课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会做什么,在做中学习知识。所以我们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训室代替教室,教师在开发环境下实际操作,边讲解边编写各任务代码及解决代码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让学生有实际编程感受的同时,学习老师的编程规范、代码书写、各知识点等,最终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开始的一两个任务讲解中,可以侧重开发环境、语法、常见语法错误等基本知识的讲解,在学生逐渐熟悉这些以后,后面的任务讲解则慢慢将侧重点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淡化语法的讲解,学生的一时不熟练是没有关系的,可以在编写程序时参看有关书籍。

在每个具体任务的教学中,教师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目标,再讲解任务需求演示任务代码执行效果。然后分析需求设计任务的算法,在算法指导下开始任务代码的实际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同时讲解相关知识及编程规范等。这时我们采用知识够用为原则的教学思想,只针对本任务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于介绍和演示,而同类型的暂时未用到的知识点不加于过多介绍甚至不介绍,让学生将精力放在技能的掌握上。比如在任务二中,用到变量的定义及使用知识点,因任务中只用到整型、实型数据,所以只介绍这两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及使用,而将重点放在变量定义及使用的方法上,以及变量在内存中的实际含义上,让学生知道所谓变量不过是内存中的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尺寸的不同等等同时为后面学习使用指针、引用打基础。而其它未讲解的数据类型在以后的编程中自然会用到,而使用方法完全一样,学生学会了方法自然会使用无需再详加解释。这样知识点的学习不繁琐而且介绍完就立即应用,自然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应用。

在代码完成后编译程序,可设计一些常见错误并演示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代码编写的同时也学习常见错误的处理方法。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实际编写任务代码,在做中进一步学习消化各知识点,教师进行辅导。任务完成后,在学生已基本掌握本任务的各知识点之后,改变任务需求对本任务进行扩展,这时教师不再编写相关代码,而只是进行需求分析甚至不分析而只是说明一下需求,由学生结合所学自主学习从而解决问题,锻炼其实际编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最后的综合应用程序学习中,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教师侧重任务需求分析及算法设计上,讲解演示难点代码的编写,而大部分代码则有学生自主完成,这时授课已由原先的教师、学生并重转向学生为主的授课方式中了。学生在课程的最后转向了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而与后续的课程进行衔接。

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随时举手提问,教师也应经常设计一些讨论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光局限专业能力的传授,还应结合任务的实施穿插行业标准、编程规范、职业素质的教育。

在课外时间,安排学生在实训室进行编程练习,教师定期辅导。收集学生的问题、建议等不断改进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4 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目标不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利用所学做些实际应用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以纸质考试或简单的操作来考核学生,我们采用项目及答辩的方式综合考察学生。

课程最后的大型任务,就是综合考察学生的载体,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上交代码、任务小结、相关文档资料。组织相关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先由学生综合评述其完成任务情况,遇见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再由老师针对任务及课程本身,提出若干问题由学生回答,在答辩过程中不光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考察其职业素养、表达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等,体现全面评价的中心思想。

5 结束语

此种教材内容组织、授课方式、评价体系较适合现今的职业教育,但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们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教育理念、授课方式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2] 杨天虎.关于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福建电脑,2008(6):66.

[3]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数据库基础》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通过对课程学习,让学兵学会Oracle 9i的安装与卸载,能说出数据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使用SQL语句对表的数据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培养学兵对Oracle 9i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技能,为后续学习和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学兵学历大部分为高中或初中,他们的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及个性存在差异。如何通过60学时的教学,充分挖掘学兵的潜力,实现学兵个性化发展,使学兵理解数据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会Oracle 9i的基本操作使用方法,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实际教学,针对学兵特点,重新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担任四期《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的经历,讨论如何上好学兵《数据库基础》课程的几个思路。

1.课程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兵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注意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有了兴趣学兵就会喜欢和教员交流、沟通,和同学探讨、钻研,学得轻松,学习效果好,而且形成良性循环。经过四期的《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手段,我发现学兵在开始学习数据库时,由于好奇心所致,大多学习热情、积极性很高,都想学、爱学,但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怨学、厌学。我们该如何给学兵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和保持它们学习数据库的兴趣呢?

1.1掌握学兵的心理特点,激发学兵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员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兵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深厚兴趣,在学兵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例如在进行数据库入门教学,我引入了超市购物和网上购物。针对大家熟悉的超市购物管理系统,提出一系列问题:收款机是如何知道那么多商品的价格?商品调价期间,如何保证每台收款机收取同种商品时价格一致?仓库出库员如何知道超市中的某些物品快销售完了,需要及时补充?接着,以在淘宝网上购物为例,利用图例展示网上购物的一般流程,让学兵思考:如何在网上查找我们需要的商品?如果购买许多商品,如何查看每一件商品的具体情况?商品的质量有保证吗?有没有售后服务?网站是如何存储、管理顾客和商品信息的?这样一系列的疑问让学兵感到神奇:数据库是什么?为什么能使用数据库来存储、管理信息?怎样使用数据库方便、快捷的查询统计信息呢?所有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在学兵的脑海中冒出来。要想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数据库。这样我们课堂内容的引出就顺其自然。

有了上面的引入,学兵的脑子里惦记的肯定就是“超市购物管理系统”、“网上购物管理系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恰到好处的向学兵讲明这两个系统的共性,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数据库,以此为出发点,让学兵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出类似的数据库系统。这样,就让学兵意识到:原来我们身边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数据库系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1.2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兵的主体作用

数据库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既要让学兵熟悉一些基本理论,同时又要学会Orale 9i数据库的操作与使用。课堂上不仅要向学兵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向学兵传授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们以教员为主导、学兵为主体,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兵的学习主动性,着力培养它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兵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在Oracle 9i创建表的教学中,教员先做一个自我介绍,让学兵通过教员的表述和自己的观察,提炼出教员相关的属性。接着教员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新学期已有一批学兵报到,需要入学登记,请设计一个学兵登记表,这个表应该包含哪些字段(需要登记学兵的哪些相关信息)?在数据库中是如何创建表示的呢?”通过这个实例,采用“问题——思考——点拨”的形式,使学兵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教学手段,体验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兵既学会了相关知识,又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到了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筛选

数据库技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结合学兵教学的特点,数据库基础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兵在学习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数据库基础的教学中会争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分配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

传统教学模式是先对数据库基本原理、理论进行讲解学习,然后通过例子对其应用进行学习。由于课程相关数据库基本原理较为抽象、枯燥、不易理解,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会造成:一方面学兵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听课时会感到被动乏味;另一方面学兵在实践阶段又会发现与理论之间脱节,由于理论基础不扎实,没有理论指导,实践无从下手[2]。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们在这门课程上做了一些改革,结合与专业相关的例子来讲解和阐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力求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讲授这门课程,使学兵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学习数据库理论过于抽象和难懂。

对学兵来说,教学内容要面向实际应用,要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我们根据学兵工作的实际需要,精心提炼和组织教学内容,把整个数据库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数据库原理、SQL语言和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库原理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Oracle 9i的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兵明确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对Oracle 9i先有感性认识。SQL语言包括表的创建和删除、单表查询、多表查询和数据更新,重点讲述创建表的结构和数据约束以及使用SQL语句对表的数据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从而锻炼学兵开发、设计数据库的能力。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包括Oracle 9i的常用管理工具、Oracle 9i数据库的安全性和Oracle 9i的备份和恢复,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培养学兵对具体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技能。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总的思想是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应用,同时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1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针对学兵的数据库基础教学,可以合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不能够孤立地讲理论和原理,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针对数据库的实际应用去探索理论和原理与实际的结合,进而明确怎样利用理论和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教员从“学兵登记表”出发,启发学兵思考怎样便捷、有效地管理学兵的相关数据,由浅入深,从学兵字段的设定,到常用数据类型的用法,再到构建数据表,逐步引申,学兵就能将这些知识连贯起来教学手段,体会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

(2)任务驱动教学。教员通过巧妙设计,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兵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其核心思想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兵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及总结经验等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兵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员是学兵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其结果是学兵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式教学。在数据库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手段,进行示范教学,实现边讲边练,工学结合,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环境的差距,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理解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从身边最常见的学兵档案管理、考务管理、图书管理系统等入手去认识数据库系统的操作。这样学兵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抽象,因为所接触到的都是他们自己常见到的丰富的数据信息,从而对学习数据库知识产生亲切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能力。

其实,授课方法远不止这三种。还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图示法等等。总之,教有良法,但无定法,教员应从实际出发,选用各种适当的方法。

3.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将各种电教、网络设备的功能充分应用于教学。这些媒体的表现力各有特色,也都有其侧重面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内容按需要选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下面将不同教学情况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归纳如下:

(1)采用多媒体课件。在讲授基本知识时,教员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配合多媒体课件,减少板书时间以增加信息量的传授;同样,对于课程中抽象性较强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如表的连接等,借助多媒体演示可以对抽象内容进行动态演示,有利于学兵对知识的理解。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员采用主控端,统一进行教学演示,这样学兵随后进行操作时,就会得心应手。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还能在学习的同时掌握教学内容。

(3)播放教学资料片。在学习过程中,给学兵播放与Oracle 9i相关的一些视频,教员在一旁稍作提示,既让学兵感到生动直观,又拓宽了学兵的知识面。

(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本课程教学时效性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学手段,“任务驱动”,让学兵明确目的和任务;其次,在上机过程中,随时答疑解惑,并给予指导。

(5)网络课程教学。利用网络课程方式与学兵交流,解答疑难,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方式把教学扩展到了课后,充分利用网络的时空优势和技术手段,营造师生间互动和学兵间互动的环境。

4.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数据库基础》课程在考核形式上,应改变以一份试卷定学兵优劣的做法,可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以加强对学兵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应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将学兵的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平时的考核可以采用作业(书面作业和上机操作)、课堂提问、讨论以及阶段性测验等多种形式,在平时适当给学兵一些压力,引起学兵对这门课的重视,有利于考查学兵在每个阶段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学兵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

5.结束语

总之,在我看来,要达到《数据库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学兵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制定授课计划、选择教学方法,以实现培养面向部队、紧贴岗位的总目标。同时学兵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碧苹.计算机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2):17.

[2]廖定安,刘子明.高职院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浅谈[J].科技资讯,2008(24):142.

[3]申玉静,谭业武.数据库案例教学在计算机专业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中的应用与研究[J].福建电脑,201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