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小班化;一人一岗;青少年心理

作为十一二岁的五年级学生,正属于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然而,鉴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五年级学生一人一岗能力方面还有许多的困难。本文将重点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小班化教学特色来探索培养青少年一人一岗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一、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处于认知发育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智能设备的普及,许多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一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网络,这使青少年的认知会出现很多障碍。研究表明,青少年对事物认知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直白的说就是青少年时期处于爱幻想的阶段,会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青少年限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认知还表现出一个特点就是考虑问题片面化,这是一个通病。

2.感情成长期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感情上是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对周围事物十分敏感,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是十分挂记在心中。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感情成长主要表现为青少年的感情自治,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在感情心理上努力试图摆脱父母的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总是自己去解决,不去求助父母和老师。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类做法,好的一面是青少年成长了,坏的一面就是青少年自己解决问题容易走向极端。

3.人格逐步形成期

小学五年级是青少年人格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人格。在处理自我和非自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迷茫,因为人格的逐步形成使得青少年对人际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的青少年会特别在意自己和其他同学,甚至社会人员的关系问题,注意在和别人交往中的感情和手段。自我接纳是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主要特点,青少年在这时期总会和父母、老师的期待产生矛盾,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虽然,他们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做的是错的,但是还是不愿承认错误,宁愿一直错下去。这是一种十分棘手,又普遍存在问题。

二、一人一岗能力培养的方法及路径探索

五年级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双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任何一点外界因素,诸如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都可能会产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效应。所以,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教育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敏感的,这就要求广大从事于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不能掉以轻心。同样,对于培养五年级学生一人一岗的能力,我们经过诸多考虑和实践之后,总结出一些经验。现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些经验。

1.设置岗位要灵活多变

工作岗位这样的名词对于青少年来说还太遥远,许多同学对班级设置的岗位采取排斥态度。鉴于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岗位设置上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上的职位作为我们设置岗位的选择,像有的学校会设置“户部尚书”来管理班级卫生,“刑部尚书”来管理班级纪律。而且,对于岗位设置尽可能的多和全,要实施一个人有一个岗位,使每个人都有责任。当然,对于岗位的设置更多的则是要参考学生的意见,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设置。比如,专门负责粉笔的岗位,专门负责门窗的岗位。

另外,在对学生们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也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岗位轮换的机会。在每学期的期末或者每个季度,对学生们采取岗位轮换,这种岗位的轮换不仅能够是管理更加公平,同时也更有益于促进学生们各个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通常来看,这种岗位轮换的时间可以由教师来进行掌控,具体时间以学生们在岗位上的表现情况来制定,例如一名学生已经对一个岗位的工作非常熟悉了,那么就可以对他进行岗位上的轮换,如果关于岗位有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方面,互相轮换岗位的学生们可以互相请教和帮助,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力的提升。这种岗位的互换,不但能够增加学生们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够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一人一岗的能力就必须要先让同学们对这些岗位产生兴趣,然后在工作中培养大家的能力。

2.学生的分工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一人一岗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这种责任的分工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来进行详细制定,具体的制定内容一定要参考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然后把这些内容制定成一个手册,挂在班级黑板的旁边。在这个手册当中,要把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明确下来,在学期或者季度进行轮换时,保证每一个岗位在进行轮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比如,这个月学校要举办室外运动会,在手册中就会标明文艺委员的职责就是组织为运动员加油的啦啦队,并且负责对啦啦队的服装和道具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体育委员的职责是负责向学校申报参赛人员名单,并且组织运动员进行有计划的训练。这种把工作内容明确到手册当中来,就会让学生们更加理解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同时还能够对在岗位上的同学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学期末对各个岗位的同学进行评定和奖励。另外,在对学生们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们的特点和具体个人情况来进行制定。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对工作岗位更有兴趣以及更有积极性,一定要在岗位的设置过程中贴近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比如,班级里如果有这样的一名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是很突出,话特别少,但是非常具有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让班级能够得到先进班级的荣誉,在打扫卫生或者参加学校活动的时候非常认真。那么这样的同学就可以被设置为卫生管理员或者校服管理员。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这名同学的话多了,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也更愿意和同学以及老师沟通了。所以说,良好的分工和岗位的设置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

3.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

通常来看,班级的岗位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负责学科方面的岗位、负责管理班级方面的岗位以及为班级服务类的岗位。负责学科方面的岗位具体包括语文课代表、数学课代表……管理班级方面的岗位包括体育委员、文艺委员……服务类的岗位包括花盆浇水员、饮水机管理员……大家可能认为服务类的岗位作用很小,其实不然。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别人服务的意识差,大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基本不干活。

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学生明白,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到他人,还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终究会走向社会,要在工作中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来获得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教育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实践,通过设置一人一岗制度,让学生把自己传授服务的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岗位上。比如,让那些管理卫生区的同学,就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整个班级和学校服务的,这样的工作会得到大家的尊敬。

4.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人一岗很明显的会形成“责任分散效应”,这是一个积极的作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就是要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学生会觉得这是班级是大家的,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没有责任为大家服务。

我们应该给学生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只要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那么就有责任为这个班级负责任,做贡献。当然,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还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老师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一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们经过探索,得出了许多经验,希望以上本文的探索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有所贡献,更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茁壮成长,将来多为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98.

[2] 刘万里. 潍坊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05,11:38-41.

篇2

关键词:分析化学 绿色化 阻止污染

一、国内外关于绿色化学与技术的成果综述

1.美国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5年宣布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随后在1996年他在华盛顿国家科学院颁布了第一届的奖项。该奖是为了奖励和表彰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美国化学界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21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着力打造绿色化化学新时代。

2.欧洲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政策

德国是欧洲较早的开展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早在1997年底当时的联邦政府就正式通过了一个名为“为环境而研究”的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了三大研究主题:区域性环境工程、全球性环境工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及进行环境教育,这一计划的年度预算高达6亿美元,在当时算是一个重大工程,化学工业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绿色化学步伐也紧随其后,在2000年,一项由当地公司资助的英国绿色化学奖开始颁发,“环境奖”作为年度学术奖是其中一个重要奖项,奖金高达一万英镑,用于奖励那些在工业和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年轻学者。荷兰为了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利用税法这一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调节,采用清洁能源和污染较少的企业,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其投资可按一年进行折旧,而通常一般的企业投资的折旧期通常是10年。通过这一政策的调控,荷兰的环境治理得到很大的成效,世界各国也纷纷根据荷兰的成功经验,来制定本国的一些环境方面的政策。

3.日本开展的“新阳光计划”

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项名为“新阳光计划”,它是由政府牵头规划,企业参与,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重建绿色地球计划。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能源和环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且在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简单化学”的理念,该理念就是未来的化学工业应该做到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进和革新目前的技术水平,改善地球的环境卫生。

4.中国绿色化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院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组织了一场名为《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的院士咨询活动,综合了国内外绿色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消灭和减少环境污染源的七条建议,并建议国家科技部组织调研,将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工作列入“九五”基础研究计划”。1997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资助的“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也将绿色化学的基础研究项目作为支持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一些国内院校也纷纷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机构,重点对绿色化学进行深入研究。

二、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

随着绿色化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到了化学反应、催化剂、原料、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方法上面来了。绿色化学已经从根本上在原理和方法上给传统的化学工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围绕的是设计新化学工艺方法和制造出环境友好型的产品这两个主要方面,通过使用原子经济反应、无毒无害原料、催化剂和溶(助)剂等来实现化学工艺的清洁生产,通过加工、使用新的绿色化学品使其对人身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无害化。绿色化学取得的进步让我们更有能力去改变地球的环境,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卫生,为建设整洁美好的新世界做出更大的成绩。

三、分析化学的绿色化实践分析

1.利用多媒体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和计算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我们有条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化学实验,让更多地化学实验可以通过仿真实验来完成。这样就能够真正减少化学污染物的排放,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减少化学实验污染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操作可以是:①在分析实验之前,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演示实验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原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②让学生了解模拟实验中可能产生的违规和错误操作的后果,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错误的产生,从而大大减少实验损失。同时,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还可以解决一些中间实验现象不明显、危险性大或难以正常操作条件的实验,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综上所述,多媒体与计算机辅助实验,可以很好的解决化学实验材料日益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化学实验的盲目性,这对于减少化学实验污染有着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2.提前做好实验安排,优化实验内容

①当前化学实验中存在的一些毒性较大的药品实验,在不影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知识的情况下,可以用毒副作用较小的其他实验代替或者直接取消。②如果不得不进行有害物质的实验的情况下,应该设法改进实验方案,以达到减少或消除污染的目的。例如,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浓度的比较实验中,若采用挥发性大的浓盐酸,必然造成大量的酸雾产生污染空气,而事实上如果改用6mol /L的盐酸,此项污染则会大幅度降低。再如,在双氧水中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实验中,我们通过改用浓度为3 %的双氧水代替以前实验用的浓度为30 %的双氧水时,就不会产生污染了。同时,另一方面,采

用一些最新的实验方法也可以极大的消除污染。例如,加入掩蔽剂在分析一些成分复杂的样品时是一个常规的实验方法,但是掩蔽剂大多数是有害的。目前通过仪器掩蔽方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则可以做到不加掩蔽剂而消除干扰直接测定的结果。

3.推行微型分析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因具有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试剂用量从而节省实验开支、节省学时的优点而被普遍认同,目前是国内外日益广泛采用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最近几年,通过总结教育工作者对分析化学微型滴定实验的数据表明,微型滴定分析实验结果是准确可靠,且实际可行,能够节约80%以上的试剂。这对使用有毒试剂的实验,如重铬酸钾的实验而言,可显著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另外,微型实验较常规滴定分析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从而对学生的实验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规范。由此可见,微型分析化学实验的推行在切实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水平。

4.消除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排放最多的往往是废液,这些废液有严重的危害,有的甚至是剧毒物和致癌物。实验后,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往往会把实验后产生的剩余的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中,造成水体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这种行为应该被及时纠正。在每次分析化学实验后,不要急于离开,而应该让学生养成将废液进行处理后再利用或排放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综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将酸碱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浓度的比较实验中剩余的酸和碱进行中和至PH=7,然后再进行排放等等。

四、结论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通过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强调绿色化学的概念,可以极大的减少分析化学实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实验成本,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杨艳杰.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6:90-91

[2] 陈伟珍,沈戮,黄美玲等.微型滴定分析化学实验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31-34

篇3

1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对化学教学的意义

1.1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是相对传统化学提出的理论,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同时与反应相关的每一种化学物质或者成分都能够被利用起来,化学整个反应过程几乎是没有任何污染所以称作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要求不仅是化学反应生成物被全部利用起来,不涉及任何染污及废物排放,而且反应物、催化剂也是没有任何污染性的,真正实现了化学反应全程的无污染、无排放。绿色化学将人们所有的化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最有效的融合应用,将所有的化学反应进行绿色化设计,针对每一种反应材料、反应产物进行全面的污染物与有害物的再利用设计,实现了整个化学反应绿色化体系,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还扩大了资源的使用充分度,减少了资源浪费。

1.2绿色化学对化学教学的意义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仅仅能够适应传统化学工业生产需求,而对于当今社会追求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则无法适应,因此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加入绿色化学教学是为了将来化学专业人才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适应当今的化学工业发展趋势,使学生拥有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基础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将这种能力有效发挥来创造绿色经济价值。从另一角度来说,当前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化学工业整个行业的人才专业水平,还是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科研人员数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缺,因此培养绿色化学理念的专业学生也是行业的迫切需求。

2绿色化学教学发展及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2.1绿色化学教学发展绿色化学教学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是自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各国呼吁“在教学与工业发展中加入绿色化学理念”之后开始。这一理念原本已经在国际上出现,只是尚未受到各国关注而处于极度缓慢的发展状态中。当因化学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化学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无论是工业国家还是非工业国家都开始投入对绿色化学课题的研究,并且将这一课题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促进绿色化学研究的有效推进。自1998年开始美国化学会的教育部门就与其它相关的环境部门做出了联合协作的决定,他们将绿色化学教学材料编写与课程的规划列入了教育计划中,教育部门还专门针对绿色化学进行了多次高中化学教科书的修订。其中就将绿色化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意义作为专门性教学任务进行设计,扩大了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影响力。我国目前在绿色化学的相关研究上有极大的空缺,因此在化学教育中也较少涉及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除了基本的绿色化学研究不足之外,当前的化学教育模式与体系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使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融入面临难题。绿色化学在教学中加入需要由各方力量的支持,针对目前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水平来说除了需要由化学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外,还需要有国家环保事业的共同支持,而如果再将其渗入到高职化学教育中则又需要教育部与政府的支持。只有当绿色化学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时才能将其作为教学手段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目前不仅是国内,纵观全面的环境形势都处于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各种污染类型时刻在制造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物,同时由于人们在经济为第一目的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地球资源与能源的大量开发,全球资源紧张形势也是当今重要的时代问题。绿色化学理论能够很好缓解资源紧张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即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人们寻求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2.2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学应用现状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对绿色化学教学内容的涉及率几乎为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化学教学中没有任何绿色化学意识,甚至有许多化学教师也从未认识和了解过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长期处于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下的我国的高职化学教育尤其对绿色化学教学有着非常迫切的应用需求,而我国的教育环境暂时又不具备将绿色化学教育全面落实到化学课程中的条件。所以就需要教师对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认识并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绿色化学理念,使这种优秀、先进的化学理论能够被更大范围地普及,为未来我国绿色化学研究水平的有效提高提供支持。

3高职化学教学渗入绿色化学教学方法的途径

3.1加强对绿色化学教学的重视作为化学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化学教师应当能够对绿色化学的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绿色化学原则和理论之后再将其进行具体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绿色化学教学与高职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认识绿色化学需要从其最基本的价值和意义入手,全面掌握绿色化学的现实意义和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再深入了解具体的绿色化学知识,扩展自身对绿色化学的眼界,强化认识。教师需要对自身已经掌握的绿色化学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宣传和推广,宣传与推广的对象不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还包括在化学教师交流活动中、在化学行业研究讨论会上等。只要是能够进行创新思想交流的场合就将绿色化学的影响扩大到这个场合中。最后,重视对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自身首先应当有清晰的理论思路,同时对绿色化学有足够的重视,然后才可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加入绿色化学的教学元素。

3.2编写绿色化学专用教材绿色化学是一个专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有着极大的共性,因此如果能够将其以专用教材的形式进行普及,对于绿色化学教学以及学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关键的推动意义。编写的专门针对绿色化学的教材需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要求:一是对传统化学反应式进行优化,向绿色化学的标准靠拢;二是对绿色化学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从第一点要求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具有较大的可实施性。例如对于工业化学中硫酸的制作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工业硫酸的生产一般是通过接触法来实现的,这一反应中首先大量的废物、废气,根据绿色化学的理论对废物、废气进行再次利用使其转化为可被其它化学工业利用的原料,就实现了绿色化学的目标,硫铁矿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由于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如果按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进行再利用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以此作为炼铁原料进行回收利用,既避免了废物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接触法制硫酸产生的废气含有SO2,是一种有害的环境污染气体,如果将其与石灰乳或者氨水接触进行反应,就能够产生具有利用价值的石膏或亚硫酸铵。这就是绿色化学原则的表现,既避免了化学工业生产产生的废物、废气污染,又将其利用转变为其它工业原料或材料,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且也有效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从第二点要求来说。绿色化学专用教材应当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因为高职化学教学需要以此来作为学生全面学习和认识绿色化学的基础,所以在教学编写时应当对绿色化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资源整理,从基本的基础理论入手对绿色化学的理论、实践研究、应用价值、化学原理等进行有效的梳理,以发挥在教学过程的实用性价值。

3.3优化实验教学方式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运用于实验教学中是实现绿色化学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方式本身就有着非常关键的教学意义,也是最利于学生深入接触化学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有效手段,绿色化学所关注的对工业化学反应过程的绿化和优化基本上都是基于化学实验手段实现的,所以实验教学中渗入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途径。首先开发微型实验。在许多重要的化学实验中其用到的化学试剂是具有一定污染性或毒性的,对这种实验进行微型开发,运用更少的原料和更小的反应规模来说明化学原理,既实现了教学目的,也减少了反应产生的污染。这种具有污染性和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在高职化学课程中是非常普遍的,例如氯气的取用过程如果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还会污染环境,微型实验就是减小氯气的取用量,设计小规模的实验选择用针管来取用就能够有效避免因此产生的污染问题。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有机化学实验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化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化学的利用就意味着化学污染物的产生,这些污染物对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拥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注意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1.有机化学实验的危害

1.1 有机化学的定义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因此有机化学又被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1806年第一次提到“有机化学”这个词语,是当时的化学家根据“无机化学”的对立名词而命名的。有机化学时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制备等方面的学科。含碳化合物被叫做有机化合物是因为含碳的物质需要由有机体(生物体)才能制造出来。

1.2 有机化学的危害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教学体系,化学实验的目的也不仅仅是验证和加深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机化学的实验中经常会用到不同的有机物,有些有机物毒性较大,容易发挥,并会对环境产生持久的影响。有机化学的污染物具有种类繁多,污染持续时间长久及毒性极大等特点,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

2.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环保意识

2.1 在课堂上渗透环保意识

环境是化学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深层级挖掘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查找相关信息并作一些适当的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把化学课堂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空气质量报告”、“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空气的质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还可以列举一些时事的例子如海湾战争、伦敦烟雾等事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在课外活动中提倡环保行动

除了课堂上的积极渗透,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让学生们在环保学习和环保实践中了解相关的常识,以提高学生在文化层次和行动上的环保意识。可以把环保实验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让学生设计环保实验。这样即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树立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为了引起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等问题。

3.在有机化学实验中避免环境污染及相关的措施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规范化学实验的方法,减少化学品的用量,有效处理实验结束后产生的废弃物,以达到尽量避免污染环境的目的。

3.1 规范有机化学实验的方法

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这样才能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必须教授正确的实验方法,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来进行实验,在进入实验室前,首先要明确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提前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掌握原理和方法,不进行无关的化学实验,以免出现其他问题。利用正确方法来闻气体,用适当的容器来取化学用品等等。对于有毒性、腐蚀性或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不能直接用手去接触,也不可用鼻子直接闻,更不能品尝化学品的味道。例如在进行有机物气体的实验中,教师要强调学生进行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等。此外也要防止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注意用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等等原则性的问题。

3.2 减少实验中有机化学品的用量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要尽量遵循少利用资源,少产生废物的原则,尽量利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来预防和减少化学的污染。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利用小型的实验仪器,以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来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的目的就可以。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中产生的废物,也可以节约化学品的用量。化学实验即会达到教会学生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节约了实验的材料和实验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了环保的作用。实验中药从保护环境人手, 尽量做到化学品投放量最少、反应时间最短、实验效果最好的原则来进行实验。

3.3 正确处理有机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

有机化学实验会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品如果处理的方法不正确或者不及时而随意的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就要正确来处理有机化学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废渣、废气等。可以统一回收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把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进行保留并再次利用,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把实验后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实验始终要贯彻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努力做到零排放和零污染,即节约了资源,又可以变害为利。

3.4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5

【关键词】化学 选修课 教学探讨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化学主要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环境污染机理及其控制的学科,主要研究水、大气、土壤和生物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来源、反应、迁移、效应和归宿,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影响的科学。环境化学作为化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主要侧重研究我们周围环境问题中的化学机理,比如化学反应过程,污染物的转化及迁移路径等。化学专业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化学基础,对我们更深入地研究环境中热点问题及其作用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化学专业开设环境化学专业选修课十分有必要,同时也为我们培养环境方面专业人才提供保障。本文从《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三方面进行讨论,试图探索化学专业《环境化学》选修课程的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环境化学作为化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可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和了解由化学物质(主要是污染物)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及规律。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主要为各级中小学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环境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化学老师。因此在化学专业开设《环境化学》选修课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降解等规律,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具有较高环境素养的师资,对我国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有直接影响,为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

环境化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选教材要求不同。为满足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我们选用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王凯雄主编的《环境化学》作为教材。该书主要以化学原理为主线,简述阐明环境化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与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侧重化学反应相关机理,比较适合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全书内容按环境圈层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生物环境化学。其中,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和土壤环境化学是我们讲授的重点部分,讲授内容需要结合化学专业特点,重点讨论这些环境问题中的化学机理,例如,在水环境化学中,碳酸盐系统酸碱化学平衡计算、重金属的溶解、迁移转化过程,水体中氮氧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等均涉及到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知识;在大气环境化学中,关于大气光化学自由基反应、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光化学烟雾产生机理等均涉及到物理化学的知识。因此,在化学专业开设环境化学专业选修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及其反应过程,而且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反应过程为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找出治理方案。

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环境化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综合性很强,所授内容不但涉及化学、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涉及地质学、大气科学、土壤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新颖性[3][4]。因此在环境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思考或探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及机理,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在讲解酸雨的形成机理时,应该详细讲述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化工厂烟气、燃煤、汽车尾气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所造成的,并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土壤酸化,建筑物损害,森林毁坏等现象都是由于酸雨造成的,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所学习的知识能和生活息息相关。在讲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时,应该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原因,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超标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质下降富营养化,而导致水体中氮磷超标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可以通过控制污染源排放,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等方法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采用提出问题――探究原因――如何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推进,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及环境素质。

总之,在《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化学专业和师范学校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和环保意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化学的学习兴趣,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培养了具备较高环境素养的师资力量。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凯熊.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

当今时代,化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最有用的科学。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另一方面,化学化工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改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和物质基础,但同时又造成了很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绿色化学”的出现,为人类最终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概念及核心内容

1.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

2.核心内容。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二、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我国古代就有“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今天,我们保护环境不仅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且要继承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我们应该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许多国家正在广泛地宣传环境保护思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于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在1983年底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大会上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白色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而且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它有良好的成膜性、绝缘性、成型性、耐酸碱、耐腐蚀,外观鲜艳,而且它具有极其低廉的价格,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迅速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然而随着塑料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难于降解,严重污染了人们所居住的环境,还有的塑料会引起人类新的疾病的产生。如今,绿色蔬菜、绿色产品、绿色科技、绿色化学,还有现在所提倡的绿色饭店、绿色学校,都成为最时髦的名词。绿色话题成为人类最具共识的话题。这种绿色意识,是人类重新审视自然的表现。只有培养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意识”,才能实现对环境,对人类更友善的化学――绿色化学。

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都应贯穿绿色化学的思想,在生活中对其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

三、设计“绿色新工艺”

我国在环境资源、容量方面,总量虽大但人均拥有量很小。经济生产的特点是工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能源和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量高,乡镇企业比重还是很大,“三废”基本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四处排放,污染十分严重。但是人们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恢复”的道路,也不能走“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而应该采取我国政府制定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还要在化工工艺上采取更为绿色的、环保的工艺过程。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

1.设计环保工艺。开展环境分析方法和标准化的研究,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的监测方法;开发新材料、新能源、用绿色化学工艺代替经典工艺;在制定污染物向环境排放量标准的同时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积极开展处理和利用废物的技术研究,变废为宝。三废的处理过程不应产生或少产生新的污染,这样才能实现减少或消除污染。

2.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合格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寿命,产品易于回收、利用和再生,报废后易于处理,在环境条件下容易降解。如日常生活中适用的包装材料,用后可以进行再利用,如用再生纸作购物袋,用再生塑料制造各种容积,不但可节约宝贵的资源, 还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四、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

目前,随着绿色化学作为学科前沿方向的逐步形成, 在很短的时间内,通向绿色化学的各种途径已隐约可见。这说明绿色化学是有效的,也是有益的。从科学观点认识,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从环境观点认识,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认识,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把现有化学和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然而,必须指出的是, 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环境治理是对已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使之恢复到被污染前的面目; 而绿色化学则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的生成,即所谓污染预防。因此,只有通过绿色化学的途径,从科学研究出发,发展环境友好化学、化工技术,才能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另一关键问题是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宣传,强化公众的环境意识。作为高等学校培养的各种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应努力学习有关知识,加强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责任感。创造一个清洁美好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绿色意识的提高,只要我们用好绿色化学技术,搞好经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王恩举.漫谈绿色化学[J].大学化学,2002,(4).

篇7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化学和化学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人对化学工业提出质疑,认为环境变差,化学是罪魁祸首,化学家应负首责。化学在物资财富和现代文明方面为人类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似乎一下子被黑色的污水、黄色的烟尘、五颜六色的废渣和看不见的无色毒物湮灭了。

 

一、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等。绿色化学是人类和自然界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化学。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学工业中的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绿色化学是指使化学反应效率更高,反应物最大限度地变成有用的产物,而且产生的无用副产物和其他废物越少的化学,它涉及的学科有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与通常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绿色化学强调的是对环境的友善相处,是人类追求自然完美的一种高级阶段,它更注重人和自然的尊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环境保护实际是带有一种被动色彩,是在已经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迫使人们去反思,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为。因此,绿色化学更注重于控制化学污染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提高原料的使用率和副产品的再利用,实现污染的预防。它所提出的观点实际体现了古朴的哲学思想——即防患于未然,从生产一开始就不产生有毒物质和有毒产品。

 

2.绿色化学所遵循的原则

 

使用化学品的的原则体现在五个“R”上:

 

(1)拒用(Reject),严禁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或长期危害的产品。

 

(2)减量(Reduce),在实验、生产与生活中,凡用到化学品时,都应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其用量。

 

(3)再生(Regenerate),要求在设计化工产品时,就应考虑到原材料、产品的再生利用,特别是高分子材料。

 

(4)循环利用(Recycle),化学反应或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排放物甚至是冷却水等,都应该回收循环使用,决不能不经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去。

 

(5)再生利用(Reuse),对化学家而言,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有未被利用的物质,本着这个原则,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化学过程的“废物”。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

 

1.21世纪的科学—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高层次化学。它与传统化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绿色化学考虑了环境负作用。而传统化学追求化合物的功能、有效性和化学反应的速率,较少去研究不利的、有害的因素,因为化学家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绿色化学就是针对传统化学的这方面的不足提出来的。新任美国化学会会长P.Anderson在就职文章中指出,化学家在21世纪要学习研究的首要领域是更安全的化学,从而也说明了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

 

2.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迄今为止,化学工业的绝大多数工艺都是20多年前开发的,当时的加工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能耗和劳动力的费用。近年来,由于化学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的物,因此加工费用又增加了废物控制、处理和埋放,环保监测、达标,事故责任赔偿等费用。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一些工厂,可暂时缓解环境问题,但工人下岗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况且国外资本家可能乘机低价倾销,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危机。因此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必须找到一条不破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路。

 

3.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绿色化学教育与当今世界广泛推崇的STS(科学Sciene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应该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关心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认清社会上目前存在的一些对化学的误解,更加坚信化学的未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它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绿色意识,自觉地成为未来的绿色人才。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在碘的升华化学实验教学中,所用到的化学药品主要是固体碘,使用要的仪器主要包括酒精灯、试管夹以及玻璃管。实验步骤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玻璃管中放入碘,并按照以下实验说明加热即可。

 

实验说明: 取一支玻璃管,在玻璃管中放置碘晶体并密封好,将玻璃管中装碘晶体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微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就会看见玻璃管中生成的紫色碘蒸气。蒸汽最终沿着试管上升到顶部,试管上端的低温度会使其变成单质碘,这就是碘的升华实验。虽然在实验中碘是有毒的,但按照这样的实验方法是没有任何弊端的,学生们都可以放心对其操作。这些,都是对绿色化学的体现和应用。

 

四、结语

 

绿色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新理念在化学教学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内容和保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绿色化学实验不仅仅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和学习,而且利于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善环境污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篇8

 

绿色和环保自联系到一起后,社会大众对于绿色的认识就不断进步,绿色食品、绿色化学等概念也被提出并广泛应用。在高校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绿色化学概念被引入,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中将化学知识与环保意识结合起来,宣扬绿色化学的新成果,提倡绿色化学的新思想。教师的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的意义,他们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教课的效率,还增强了学生对于环保的意识。

 

1 绿色化学的概念

 

经济进步虽然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也将环境破坏严重。为了留给子孙后代更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视为发展我国经济与保护环境平衡的双重举措。绿色化学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提出,自1990年美国环境保护总署Anastas及其合作者首先提出,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和人们思想的转变,绿色化学深入人心。它所提倡的以化学方法减少或去除对于人体或者是对于环境有危害的材料、溶剂等等有毒害的物质,已经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它更好地保证了我们处理毒害物质的能力。

 

2 绿色化学理念的原则

 

常规性的化学实验中,污染的产生一般是由四个因素影响,即材料性质、实验过程及操作准确性、实验条件及装置、最终实验产物。绿色化学针对这四个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准则:第一是在化学实验最初采取手段去除可能产生废物的物质,避免后期的操作;第二是确定化学实验方法时将有毒物质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中和掉它的毒性;第三是尽量使用那些无毒的或者毒性比较小的物质进行实验;第四是一些辅质的分离剂或者是合剂应该尽量不使用,实在需要的就选择那些毒性低的物质;第五是实验原料应该从质量和价格双重方面进行考虑,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第六是催化剂的挑选也要严格,选择毒副作用小的;第七是化学实验产物必须严格处理,能分解的分解,不能分解的要按标准进行销毁或者掩埋;第八是要保证实验的安全,避免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的发生。

 

3 绿色化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的运用

 

3.1 注重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

 

化学中广泛应用的实验教程中,以往经常是教师讲解化学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按照程序操作,自绿色化学引入以来,教师还适当性地增加关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污水改造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污染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一些绿色化学的思想讲解可以让学生增强关于绿色化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兴趣。

 

3.2 改革传统实验内容和方法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中,一些实验的素材是带有危险性的物质,很多都会发出有毒的气体,或者是实验的结果很难处理,极大的困扰着实验的师生。绿色化学概念的引入,让一些无毒的素材代替了传统的有毒物质,减少或者是避免了许多危险性的实验过程。比如说在对碘的升华试验中,传统的实验就是在试管中直接加热促使碘的挥发,这是一种浪费,并且碘的挥发气体带有毒性,危害着师生的健康。绿色化学采用的是另外一种实验模式,它预先将碘晶体密封在玻璃试管中,当对试管的一端进行加热时,另一端就会产生碘的紫色气体,气体上升到试管顶端因为温度降低重新凝结成碘。这种操作模式无污染,可循环利用,是绿色化学的体现。

 

3.3 采用微型实验方法

 

微型化学实验是当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实验方式,它通常是利用微型化的化学仪器,采用更少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一般情况下,它所消耗的资源是常规性实验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所以产生的毒害物质也随之减少。微型化要求操作的技巧要更高,也要有很高的耐心。比如在添置小型酸碱滴定管、锥形瓶和移液管等教学中,常规采用的是50ml常规滴定管,而微型化的化学实验采用的是5ml双管式微型滴定管,数量的减少并没有改变实验的结果,相应的学生的操作技巧得到了锻炼,对于实验用量也能更好地把握。实验的废料毒性也减少了,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

 

3.4 增强对绿色化学知识的考核

 

通过实验可以对比绿色化学和传统化学的操作模式和影响,也可以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出优劣,增强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的意识。日常考核中也可以将绿色化学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化学知识,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3.5 加强化学实验中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让绿色化学的概念更好地表现出来。一些化学实验是危险的,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材料是昂贵的,所以一次实验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可能带来这样那样的危险。多媒体的大面积应用让绿色化学的概念贯彻其中,它对于实验过程完美地展现,通过文字或者视频进行的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亚于在实验现场的感受。这种仿真性的多媒体应用让绿色化学变得切实可行,让学校节省了资源,让学生增强了绿色化学的感受,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

 

要想彻底隔绝污染源,就应该从细小处着手,进行深刻分析对比,解析和研究绿色化学反应。另外还应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强化绿色化学教育。化学教学者应该多多引入较先进的试验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验内容更要不断更新,在微型化实验规模等方面进行努力开拓,把绿色化学完美地融合到日常的教学中。

篇9

关键词:说课稿;化学;教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10-02

一、学情分析

学生所知道的只是零碎、肤浅的化学常识,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还是一片空白,对物质的观念和有待建立。也有一些了解过少量化学知识的学生有一种错觉,感觉化学学习很浅,只需要记一记就行了,还有部分学生畏惧理科,对作为理科的化学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第一节课,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启蒙课,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化学,认识到化学的真正价值,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远景动机,对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学生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许多问题,绪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什么是化学和化学有什么用。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②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通过具体事例额,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体会学习化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②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教学重点 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和感受化学之美与化学的价值、探究之欲。

重点的突出: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问题中去想象,在实验中去探求,在价值中去感受。这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渴望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4、教学难点 什么是化学和化学真正价值的认识。

难点的突破: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发挥九年级学生联想力丰富和活跃的优势,使学生在如同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的价值,再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引出化学新的作用。选择丰富的色彩和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完成从新奇到萌发出喜欢化学再到渴望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心理历程。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学习化学的方法,而且通过此过程,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化学的神秘和畏惧心理。使学生在丰富的感官和思维刺激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心理需求,使在兴趣激发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在教学中采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价值和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学习方法

采用从学生身边熟悉生活事例中提炼出的问题,在回答过程中参与、发现、讨论归纳等方法。通过化学史和实验探究中的发现感受化学学习的各方面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1)魔棒点灯:用玻璃棒先后蘸取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粉末,反应后将酒精灯点燃;

(2)滴水点火: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用脱脂棉包好放在石棉网上,用滴管滴水后棉花燃烧;

(3)雪球燃烧:用药匙取些固体酒精放在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

这三个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违背,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起来。

2、播放录像,引起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并讲授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神舟六号上天、隔水透气的鸟笼……,根据资料然后提出问题:飞船的外壳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制作鸟笼的材料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学生讨论,畅所欲言,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中回答问题,这样会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会对化学感兴趣。

3、归纳总结 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揭秘化学的本质。加深学生对化学研究内容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研究内容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4、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 学生自读教材2-4页,并在老师引导下归纳概括化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大屏幕展示,学生描述。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并学会如何提纲挈领的概括,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5、互动交流,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讨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

6、拓展研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4页绿色化学部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绿色化学及其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7、课堂小结 今天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大家已经认识到了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化学这门新学科要研究的内容,从今往后大家要对身边的物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站在化学的角度观察你所熟悉的事物。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走进神秘有趣的化学世界。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化学的奇妙,萌发出渴望亲近化学、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愿望和情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到化学对世界影响的普遍和深远。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开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基本实现了激发最大多数学生远景动机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发展史

篇10

关键词: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01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工业化学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给人们带巨大受益的同时也向们的生活里注入了大量的化学垃圾,大自然是公平的,在人们为了求发展不断的获取压榨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系列的恶劣现象,温室效应加重,雾霾、扬沙等等。因此,立绿色化学迫在眉睫,而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最不经济的。人们要发展必须兼顾自然社会经济等个方面的平衡。北京作为首都更应走在发展的前沿,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将资源重复有效利用,把浪费减少到最低,把污染减少到最小,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还北京一个好天气,还世界一片蓝天。

1 白色污染的治理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一个原料原子,在化学反应开始时就采用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

白色污染目前已经被国家列为三大环境治理任务之一,白色污染塑料包装袋,一次性筷子等等,人们从多年的经验总结中得出一套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物,例如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阳光双降解塑料等等,这些方法在我国已经进入试用阶段,北京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发展的同时餐饮业也被带动起来,加大对白色污染的治理力度可不容缓。提倡绿色化学研制更多绿色有机材料,将污染物从根源挖除,是城市化建设的最低发展要求。

2 水污染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生命的开始,地球尽管被70%的水覆盖,但是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少之又少。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化用水紧缺,加上乱排乱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污水的合理循环利用是发展之首。无磷洗涤剂的研制和推广,减少了城市周围湖泊的磷污染,使得水中生物不再受到化学废弃料的侵扰。中水道技术是一种污水合理利用的技术,即中水回收,这种技术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并且有效的减少了用水量,提高了用水效率。对于大城市来说这项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绿色化学不是被动的治理污染而是主动的治理,从根源处防止污染,我们应重视绿色化学,并推广整体社会的绿色化学理念,强化化学意识,从而保护环境。

3 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的今天,绿色化学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资源的利用价值,降低了生产成本,符合人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无止境的索取最终酿成的后果只有人们自己承担,化学工业生产的产品与人们息息相关,大量的废弃物严重的危害着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因此,绿色化学作为最有效直接的改变现状的方法,我们应该牢牢抓住,只有建立环境友好的产业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从根上铲除病源。

绿色化学当前已经成为新兴的发展趋势,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利用原子反应技术从根本上防止污染的产生,才是绿色化学的真谛。绿色化学可以有效的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奇缺的能源,并且还能确保人民生活质量安全。它正朝着节能环保以及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政策等都对其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环境、资源、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我们应拓宽绿色化学的发展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化学的发展是一片光明的。

4 结语

绿色化学的发展势头之迅速受到了广大科学家的重视,研制出新一代绿色化学制品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这要求科学研究者研制出新一代绿色化学能源,并对新能源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让绿色化学深入到千万民众家中,建立安全、健康、绿色的社会。绿色化学走在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使得其发展道路畅通无阻,在当今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的局势下,每一次新的尝试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人们生活中,绿色化学都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其环境也受到极高的重视,在经济发展的步伐下,更应发展绿色化学,使得资源重复有效利用,为城市人民生活打下基础。即使我国在绿色科研方向发展慢了些,但是依然相信,绿色化学仍然是所有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绿色化学的伦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