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的含义

篇1

关键词:汉语网络流行语 跨文化视角 英译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网络语言指产生于网络并运用于网络交流的语言,包括英文字母及缩写、拼音、标点符号、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方式。它们通常含有某些特殊的意义,并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下被人们普遍使用。网络流行语起初是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特定语言。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这种语言迅速崛起且被大量应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研究流行语不应局限于语言学的词汇学范畴,而应该与社会生活、文化以及个人的社会心理学等相结合来进行分析。

二、网络流行语的形成

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交流与传输的时代。网民们高速转动的大脑,大胆的创新,让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新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被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流行语扩展了传统语言词汇,这些词可能被新造或旧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后运用于日常的网络交流中,有着很强的时效性且具有时代风向标的作用。形成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有四种:新造词、外来词、旧词新意以及数字法。

1.新造词。进入新时代后,人们的想法也随之开始变得不同,这就需要更多丰富生动的语言来进行交际。故许多词被网名们新造后来形容某一事物,如“房奴―Mortgage slave”来形容那些背负房债的人,还有类似“蚁族―Ant-graduates”、“奔跑达人―Running expert”、“最美司机―The most beautiful driver”、“汉语热―Chinese hot”等,这些词是通过添加前后缀来而被新造。除此之外,同音异形异义字也是一来源,如海归、驴友等。

2.外来词。外来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和扩词手段,这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相互摩擦的结果。随着国际交际日渐广泛,汉语网络流行语吸收了外来元素并进行了演化,如clone―克隆、shopping―血拼等,大多数这些词是根据英文音译而来。

3.旧词新意。许多流行语是从现有的词和短语中演变而来的,这些词通俗易记,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反映出社会的趋势,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并反映其真实的想法。如“你懂得―You know what I say”,一般我们用来表示双方知晓同一件事,不需言明直接意会;再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Believe it or not, I am convinced”等。

4.数字法。数字法构词方便,通俗易懂,表达委婉,如“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等。

三、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特性

1.创新性。当现有的词不足以去阐述新时代产生的事物时,很多人就会选择去创造一些以前没有新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2.不稳定性。网络流行语很容易变更或被刷新。比如说“神马”、“躺枪”等词目前都已经很少看见了。随着新词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的发展速度比日常用语更快。

3.省力原则。网络流行语一般都是简洁明了的,这一点和日常用语是一致的。省力原则可以使信息最有效直接地被传播,许多流行语就是这样被创造的。

4.幽默性。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很多人会通过网络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释放压力,如“鸭梨―压力”等。

四、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待翻译

翻译不只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的转换过程,它需要译者站在跨文化角度下独立分析这几种语言后进行一个完整的翻译。语言承载着文化,而翻译则是连接国家文化间的纽带。

(一)跨文化交际

20世纪,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变得频繁,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语言文化的不同易造成沟通障碍、降低通信效率,使双方产生误解,所以这就促使跨文化交际去采取一种更为先进的交流方式。

跨文化交际指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国家间的人在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而最早提到这个概念的要属美国的爱德华.霍尔。关于这块的研究国内外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国外学者研究网络流行语的本质变化、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以及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国内学者钻研的是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其他学科等来研究和探讨网络流行语,但很少讨论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二)跨文化翻译

国内关于跨文化翻译的研究比较少,因为跨文化翻译比较复杂,它结合了翻译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说,翻译不仅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的单纯转换,也是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方面翻译可能是文化元素的转移。尽管词汇不足,但由于文化的多样性,这两种语言也可能被转移。美国翻译理论家尼达认为:“尽管文化间的差距很大,但在不同文化下能够交流可能是由于人类语言的普遍性,以及人类的认知及其文化多样性”。

另一面可能是翻译和跨文化之间的关系。S多西方学者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霍恩比于2001年提出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这一理论。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人们从双语着手进行翻译时其实也涉及到了中西文化译者如果想要准确地翻译这两种语言,那么了解该国家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且在实际翻译中应该重视文化元素。

翻译时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其最终目标是让目标读者完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理解源语言的意义,所以翻译不仅是词与另词间的等价对换,更是文化上的等价对换。

(三)交际与翻译

翻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其中存在一些翻译上的错误。如“半拉子工程”的正确翻译是“never-to-be-finished project”,而不是“uncompleted project”;“”被翻译成“sexual service”是不恰当的,“sexual service”的意思是“”,在中国一般是形容“”的,比较正确的是“escort services”;另外还有像“狗仔队”,一开始被翻译成“doggie team”,但是这个词的本意是一系列的摄影师跟着名人身后,希望能够挖掘出一些有趣的且含有价值的新闻,所以翻译成“paparazzi”比较恰当。从本质上讲,网络流行语翻译上的不足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译者缺少跨文化意识,不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语言,同时没能采用一些正确的翻译策略和实用的方法。

五.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既具有一般翻译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策略,概述为下:

(一)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在翻译中占很大一部分。归化策略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去处理语言结构、习惯和文化,需译者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上来进行翻译,让其在不了解源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仍可以将理解和接受上的困难最小化,同时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异化策略以源语言作者为中心去处理语言结构、习惯和文化,要求译者站在作者的角度向读者传递出最真实地内容,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触外国文化。异化策略可以充分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让源语言保持原汁原味且充满异国情调的同时让目标读者理解源语言的文化精髓。为凸显两者区别,举例为证:

“The drive back to my home in Edmoonton was an endless journey of destructive emotions and thoughts. In a truck-stop restaurant ,I sat staring at a glass of cheap red wine.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out of mine.”

用异化策略来翻译:在我开车回埃德蒙顿的路上,我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片刻之后,我来到了一家汽车旅馆,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一杯廉价的红酒出神,觉得这世界上有这么多家旅馆,她终究还是走出了我的那一家。

用归化策略来翻译的话,前面两句不变,最后一句则成了:弱水三千,我终究不是属于她的那一瓢。

采用w化策略的网络流行语有“蠢得像猪”被翻译成“as stupid as a goose”;“开倒车”被翻译成“put back the clock”等。用异化策略翻译的网络流行语有“crocodile tears”被翻译成“鳄鱼的眼泪”;或“the cold war”被翻译成“冷战”等,这些词的意思不仅局限于表面,前者有着“虚伪”的意思,后者则指亲密的两人互不理睬或单方面的冷漠。

翻译是一个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译者常会因为一些矛盾和困惑而进退两难。归化和异化不是绝对的,前者可以跨越文化障碍,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后者可以丰富目标语的表达形式,促进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所以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语言环境、翻译目的、读者、译者的创造力和对文化的敏感程度等因素。

(二)汉语网络流行语实用的翻译策略

翻译界提出在翻译时一般遵循忠实、表现力和优雅这三个基本要素,而且翻译界提出的标准往往很简短且很难运用到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中。网络流行语大多数与某些特定的领域有关,且跨度大、难掌控,同时也复杂多变,这就意味着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标准也应多样化。翻译可以让文化交流和传播达到最大化,在实际翻译中,译者应该先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再结合相应的翻译原则来翻译,而不是盲目地遵循翻译的基本要素。

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涉及到各个领域。这些词在翻译的时不仅要求译者有很好的语言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一些翻译技巧,然后主要依靠归化策略,以异化策略为辅来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选词,尽量避免硬翻,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且原滋原味,也可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歧义。

基于以上两种策略,以下有五种实用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直译指的是在保持原文内容、形式和结构下,将源语言直接翻译成目标语,比如“伤不起―vulnerable or be prone to getting hurt”;“奋斗―fighting”等,这种翻译方法可以用于功能对等的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与汉语的英文解释很相近。直译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在不引起歧义和误解情况下,它不仅可以表达流行语最真实的意图,还可以让西方人民熟悉中国的文化。

2.意译法。意译法是指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根据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意译主要在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有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使用,如“秒杀”这次如果逐字翻译则是“second kill”,很明显这与实际意义完全不符,该词是形容商家在一定时间内抛售超低价商品,所以应该翻译成“instant purchasing”;还有“菜鸟”这词指初学者、新手,所以不应该翻译成“new bird”,而是“novice”等。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目标语文化体系和源语言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能够体现出不同国家在生态、语言、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并体现出其语言特征。

3.注释法。注释法常用于当网络流行语的意思不能被完全翻译时,译者会添加一些补充语来进行解释。比如“凤凰男”和“孔雀女”,这两个词中的“凤凰”和“孔雀”是中国传说中的动物,如果翻译不清楚的话,容易被理解成类似“鸟人”一样的人物形象,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会加一些注释,前者被翻译成“phoenix men(a group of people who grew up in urban areas and study hard in order to struggle for a good life in the metropolis)”;后者被翻译成“peacock women(a group of girls who live in cities and have a good growth environment )”;或者如“经济适用男”这一词,很难从字面理解其意思,所以一般翻译的时候被翻译成“a budget husband (even though their incomes are not so high, they don’t have some traditional bad habits such as drinking, gambling, smoking. Families are their center and priority. Such kinds of men are regarded as the best choice for women.)”

4.替换法。替换法指的是翻译时现有的词和原来的词所表达的含义相似且可交换使用,但前提是译者必须彻底的理解该词的含义,因为汉语和英语的有些词表面含义相似,但其内涵是完全不相同的。替换法可以使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如“你太有才了”是指这个人很聪明,所以翻译成“You are brilliant”就很清楚了;“剩女”指大龄未婚,被翻译成“left on the shelf”的话很形象地描述出了一类女性的现状。

5.混合法。混合法是通过减少原词的前缀和后缀后在合并来创造一个新词,这种方法其实很适用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如“网名”被翻译成“netizen”,由“net”和“citizen”组合而来的,或者像“微博”被翻译成“microblog”,由“micro”和“blog”组合而来的等,这种类型的翻译可以很直观地表达某一事物。

六、结语

作为当前最流行的时代产物,汉语网络流行语发展迅速,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另外网络流行语还具有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所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英译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宣传自己国家的文化,还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为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本文就是在该视角下研究汉语网络流行的英译,并介绍了网络流行语、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归化和异化,以及五种实用的翻译方法,希望可以给译者提供一些在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英译时有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英译后能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读懂的同时还能够熟悉中国文化。

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用语 跨文化交流能力

引言

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甚至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文化差异,世界各国在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那么在面对不同文化时,怎样进行交流才不会造成误解,给本国带来损失呢?跨文化交流语用问题的研究就为解决这个难题带来了曙光。

一、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文化具有多样性,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就很容易产生问题。跨文化交流时,语言文化交流占绝大部分。语言文化交流即体现在口语交际中,由于对别国文化的不熟悉,语言的表达形式通常会以母语的表达形式呈现,这就和别国的语言表达不同,进而引起误解;以下一个例子就可以很直观的告诉我们:

英语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翻译一个句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炫彩斑斓。

同学们很自然的就翻译成了:Chinese nation is long history,chinese culture is colorful. 这是个很明显的错句。因为在英语里,这句话因该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炫彩斑斓。是这个意思,因此,正确的翻译就是:Chinese have a long history,and their culture is colorful . 不了解别国的文化,就会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闹笑话,并且词不达意。

二、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的方法

1.明确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语言是表达文化的载体,跨文化交流主要依托跨文化语言运用交流,因此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提高十分必要。以我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为例:要想进行文化交流,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而了解对方文化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对方的语言,沟通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因此,我国就大力推进英语学习的开展,而美国方面也大力推进汉语学习的开展,通过学习双方的语言作为文化沟通的桥梁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便是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要提高口语交际中跨文化交流的语用能力,就要明确语言交流促进文化交流,牢固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

2.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风格迥异的文化常识和不同文化的表达形式都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所需要深入研究的。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会脱离文化本身而存在,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提高是跨文化交流双方进行公平、得体交际的核心所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这些表现在言语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减少语用失误,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想要很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就要多了解别国文化的丰富含义,广泛阅读相关文化的书籍,增强文化底蕴,积累丰富学识的同时多运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到该文化地区进行深入观察体验,更好地感受文化的差异性,以此来提高对该文化用语的理解能力和语境的敏感性,更加灵活的运用该语言系统,形成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就能减少很多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必要失误,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学习一定要多用多实践,在不停的和别人交流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

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习惯性的问好:吃饭了吗?吃的什么?一般中国人就会回答:吃了,还好。然后就过去了。但是一般在西方国家,如果你问他们:Hi,how do you do? How about the lunch?他们通常会很认真地回答:yes,pretty good!! I like the beef,but if there are some salad will be better.

上面的对话会让中国人觉得,我不过就是随便问问,你怎么回答的那么详细。而被问者由于他们的文化是这样的,所以就觉得你是想知道他们真的吃的是什么,感觉怎么样这些。这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它体现在思想、行为和语言和表达方式上。

在学习他国语言文化时,尽可能的参加一些交流活动,比如聚会,讨论会和一些其他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在那种语言环境下训练思维,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我们只有多和他们交流,不断的认识和了解他们的文化,才能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更好理解他们的语言,进行得体自然的沟通交流。

三、结语

作为一个学习别国语言文化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在进行语言沟通中也会闹很多笑话,但是,要敢于实践,多多和别人交流,逐步加深对别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减少今后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应用失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会用所使用的语言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多方面深入认识该文化,就能融入该文化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减少跨文化交流时的误解和尴尬。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跨文化 交流 文化差异

东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跨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缩小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翻译时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语,以实现对等翻译。所以,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但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做到对等翻译,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造成这种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1 因为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我们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此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格外注意。香港、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如果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而翻译成成Four Asian Tigers,这就是一种比较贴切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从《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中对Tiger的释义可以看出这种翻译法是比较贴切的: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也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准确领会了东西方在某个说法上的具体表达方式后,才能达到彼此认同,平等交流的目的。

2 因为对色彩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在表达的含义上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蓝色(blue)在西方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但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反而人们喜欢使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喜欢过年贴红喜字。生意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股票升值用“飘红”。但在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所以从色彩上看,东西方国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其蕴藏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左的,如果不顾及东西方在色彩表达含义上的不同,以本国对色彩认同的观点去翻译和交流,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忌讳。

3 因为数字表达含义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在使用数字表达含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照本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很有可能使沟通困难甚至出现误会和尴尬,以下是东西方国家在使用数字表达上的一些差异:

“7”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7”相当于中国人的“8”。“7”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7”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7”是个普通的数字。

“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数字,与“发”谐音,公司庆典,开业等都喜欢挑选带“8”的日子,但在西方国家,eight只是一个普通数字。而“4”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不论结婚、开业、甚至小到购买手机号码都尽量避开使用,但four在西方国家也是很普通的数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9”因为与“久”同音,所以“9”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历代帝王都崇拜“9”,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但在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13”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13”则没有这种文化含义。

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受到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原文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中不存在,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翻译成英语时就不能直译,而应翻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再比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西方人联想到胜利,因为Nike这个单词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有双翅,手拿橄榄枝,是给人们带来胜利的礼物,是正义、美丽和吉祥的化身。Nike作为体育商标,暗示这个品牌质量上乘,经久耐用,超人制胜的意思。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在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结合点。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尽可能缩小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上的误解,按照4Es标准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对等交流、彼此认同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篇4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篇5

1  研究背景

1.1  符号与网络表情符号

符号的运用在人们的交流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效且能够准确表达情感的工具。

符号是在人的认识和交际过程中用来代表其他事物,接受、存储、改造和传递信息的可感知的物体。人类符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集体由于共同的物质生产而联合起来,用符号作为集体传递信息的物质形式,皮尔斯将其分为icon(复制性符号),index(标志性符号)和symbol(象征性符号)[1]。

而如今的网络表情符号则是一种具有多种性质的非语言符号,它对应的英文专业术语为Emoticon,是将情绪(Emotion)与小图标(icon) 进行了精巧的融合[2]。具体来说,网络表情符号是指运用图文、动画等手段进行模拟和再现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动作及卡通化的事物、自然现象等。与现实交际中的身体动作、语言符号类似,网络表情符号在虚拟网络中也起着交流情绪、传达感情的作用[2]。

1.2  表情符号的发展

最初的网络表情符号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法尔曼于1982年首创的微笑符号“:- )”。这是利用ASCII码中的字符组合成的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抽象表情,用来表达较简单的情绪,如“:-O”表示“惊讶”和“:-(”表示“不悦”,此类表情多流行于欧美国家。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跟进,此类网络表情符号传播到亚洲国家,出现了横向的表情符号,此种表情表达的情感更为细腻直观,如“(?Д?)”表示惊讶以及“(╥^╥)”表示伤心。

如今伴随各种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其官方的系列表情(emoji)开始盛行,QQ中的黄豆表情就是典型代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表情符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原始素材,配上简短幽默的文字,制作成静态或动态图片,用以在聊天过程中表达特定的情感。由于这类图片表情常以成对或成组抑或成系列的形式出现,因而被称为“表情包”[3]。

2  东西方表情符号的主要差异

2.1  相同点

中日等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所使用的表情符号在构成要素方面均借鉴了现实中人脸表情的主要特征,并演化成网络语言所通用的表达形式。而在官方聊天软件如Facebook和QQ中所提供的黄豆系列的基础表情则无明显区别。同样,网民自制的表情包或动态图在较为固定的使用人群或圈子中使用,例如都喜欢关注明星的网友就会用明星的照片或与其相关的事物制作表情进行交流。

2.2  不同点

东西方网络表情符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符号表情和“表情包”类表情上,而emoji表情几乎没有显著的差别。

2.2.1  符号表情

东西方表情符号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符号表情方面,在表达形式上,西方国家所使用的符号表情主要是基于美式ASCII字符,其在計算机中作为一个数字单元存在,都为半角符号。而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符号表情都是由全角符号组成,其在计算机中作为两个数字单元存在。另外,西方网络语言中的符号表情大部分为逆时针旋转90度的侧视表情,而东方的符号表情基本都是正视表情。

2.2.2  “表情包”类表情

东方的“表情包”类表情十分丰富,很多为网友自制或官方表情。东方网友可以将其用于平时聊天,而西方网友则常常将这类表情作为说明或一段话的配图;另一方面西方人在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这类表情,东方人则反之。当交谈对象兴趣相同或关系密切时东方人会使用“表情包”类表情交际。

3  东西方表情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上的问题

3.1  同一表情产生歧义

从目前全球化信息交际来看,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的使用都会配合文字。而文字的使用方式和习惯则扎根于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及其文化背景。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流时,若不了解相互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其语言习惯则很容易出现对同一表情产生歧义的情况。比如,“”这两个表情符号,本意为“生病了,正在康复中”,加拿大人理解为“隆起二头肌”,而阿拉伯人觉得是“我腋下很臭”的意思,德国人则理解为“沉默就是力量”,广东人认为,这两个符号就是“死也不说”的意思[4]。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仅靠两个表情符号并不能准确的表达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系统不同,它们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且每种语言文字系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表1以经典的东西方字符类表情符号为例,对两种表情符号进行差异化比较,比较的角度分为两种:含义相同而外观不同和含义不同而外观相同。

表1中的“:-O”在东西方网络文化中都表示“惊讶”;“-D”“P”“(???)?”“ヾ(^?^)?”在东西方都表示“赞同”“大笑”“高兴”“喜悦”;“:-)”“=)”在东方网络语言环境中表示“示好”,其使用目的是为表达友善;西方网友则为表示幽默感(intend to humor)[5]。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网民在使用表情符号时,常常是为了避免对方误解,同时也出于表达自己真诚友善的目的。而西方网络环境下的网民则很重视幽默感,甚至把其作为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当西方网民发送符号表达幽默感时,常常会使得东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网民出现误解或困惑。

3.2  语境差异致使表情表达误解

由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而影响着双方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西方的表情符号与东方比较则较为浅显,在网络跨文化交流中使用东方较为复杂的颜文字可能会让人产生疑惑和误解。

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不同,东方网民在与西方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东方网民常常会先发送一个“”或者“:)”等表示“微笑”“友好”的表情,西方人见面常常先说“how do you do?”等问候语打招呼,而不是表示友好。因此西方人对其感到困惑。

4  东西方社会差异、语言机制差异与人际关系

4.1  语言机制差异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文化的语言影响了表情符号的跨文化表达与理解[6]。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非常重视结构的完整,被称为“法治语言”,而汉语日语等亚洲语言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重视其表达的语意,为“人治语言”。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必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这构成了两者在表达机制上的明显差异。

此外,西方语言以英语为例,英语多用长句,多用从句、代词,语法多为被动语态,且英语表达往往较为抽象。这就使得英语使用者必须读完整句话才能理解表达的含义,因此也不易产生歧义。而网络表情符号大部分都较为直观,其含义一目了然。因此这些网络表情符号往往不会被独立使用,大多作为话语的陪衬。

东方语言以汉语为例多用短句、分句、名词,语法多为主动语态,汉语表达常常比较具体。而网络表情符号的主要特点是短小、形象、直观,这些特点与汉语几乎重合,汉语注重含义的表达,而表情符号可以替代一些单词或短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表情符号诞生于西方,但其数量以及使用却并没用东方那样普及与广泛。在东方网络语言环境中,经常发生交流双方仅用表情便可实现不产生歧义的交流,而西方网络语言环境下,则常常不使用表情符号,或者仅在一句话的末尾添加表情。

4.2  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差异

4.2.1  思维方式

西方网民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英语直线思维的特点是直截与抽象,说话写文章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要点放在句首,次要成分逐一补上[7],对于原因的陈述则可有可无,他们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注重思辨理性的分析。

东方网民的思维方式是曲线的,汉语曲线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性和直观性[7]。整体性指人们习惯于把事物作为封闭的整体来观察和认识,说话写文章习惯于从外部环境的描述开始,最后才点出信息中心;直观性是指人们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已有的事实和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所做出的洞察、识别、理解和整体性判断的思维过程[7]。交谈常常是由次要再到主要的从相关信息到主要话题的发展过程,做事时会考虑很多。

因此西方人在网络交流时并不需要依赖表情符号来完善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而东方人则很喜欢这种简单快捷的方式来辅助交流沟通希望让对方感到自己的真诚。

4.2.2  价值取向

霍夫斯塔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认为:“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反,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團结合在一起,而这种内部集团又对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8]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同的认知与行为,例如价值取向为集体主义的人会保持和睦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价值取向为个人主义的人会有什么就说什么,从不兜圈子[9]。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社会的趋势主要强调个体主义要高于集体主义,人们的价值观是以个人为重,是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价值观。因此人与人间的关系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很少讲究人情或面子,人与人间的关系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此外西方讲求效率,谈话直言直语,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十分客观。

而之所以率先诞生于西方的网络表情符号不如东方发展的迅速,且现今其种类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西方人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时通常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幽默感。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西方人使用笑脸表情的频率不如东方人高。

而中日韩等东方国家都具有注重人际关系文化传统,社会的发展趋势主要强调“以和为贵”,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因而在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时经常是为了在一些严肃激烈的环境下缓和气氛或者打破尴尬局面。此外,由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是以集体为重,注重团队和人与人的关系,较为重视感情,也较为稳定持久。人们经常会用表情表示“客气”“友好”。

中华文化是内敛含蓄的。历史中的文化产物如诗词书画等所表达的内涵大都较为抽象晦涩难懂,其中的思想道理往往不直接表达出来。它需要读者自己去感悟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亦是如此,很多表情符号也有复杂抽象的含义。

5  如何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

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已越发明显,在网络的交流过程中,每一方的谈话方式都是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表情符号的使用的确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弥补语言的缺陷,使网络交流更加多元化,能够使交际者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意图。然而仍然会产生因不适当地使用表情符号使对方产生歧义的情况。这就产生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5.1  了解文化根源

想要彻底規避这种交流障碍,首先交际双方要尊重彼此的习俗,明确时间观和不同节假日安排,了解忌讳语和送礼习俗,并能够了解对方社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到知己知彼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会与冲突[10]。

例如“狗”在汉语中是贬义词,代表卑贱卑微。像狐朋狗友成语代指不好的朋友,如果说对方像狗一样,就是对对方的羞辱。而“狗”在英语中则像最忠诚的朋友、最亲密的亲人一样,dog用来形容对方不仅没有羞辱之意反而表示赞美之意,如“You are a lucky dog.”意为“你是个幸运儿”。而“猫”则恰恰相反,在汉语中“猫”用来比喻一个人温柔乖巧,在特定情境下还有宠溺亲昵的含义,像“小馋猫”比喻人贪吃;在英语中,“猫”是一个贬义词,像“Mrs Smith is a prefect cat.”意为“史密斯夫人是个长舌妇”。如果可以了解这些语言文化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很少会出现误解、歧义等现象。

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基本很难做到完全了解双方文化,只能了解一些社会大众观点,并非完全准确。因此这种情况多会发生在极其熟悉亲密的好友或亲人之间。

5.2  减少具有复杂含义的表情的使用

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表情符号的使用,减少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表情符号的使用,尤其是“表情包”类表情符号,这种表情符号多带有其引申意义,具有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殊性,并非适合应用于所有文化的交流。尽量使用直观、通俗易懂、没有隐喻的表情符号交流,例如东西方交际软件和网络平台上都有的emoji系列表情。

其中“”(喜极而泣的笑脸)表情普遍为东西方相互理解,其常用于化解尴尬或者转移话题[11]。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这类不易产生跨文化交流障碍的表情符号。

此外,东方人在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时,往往并不满足于表情符号的表面意义,而是赋予一些表情符号以更深层的隐喻含义,例如emoji表情中的“”(挖鼻孔)表情在西方国家都认为只是“挖鼻孔”的含义,而在中国其主要含义则是“不在意”、“鄙视”或者“得意”的意思[11]。像这类具有深层含义的网络表情符号几乎不存在于西方,因此在跨文化网络交流中,我们可以减少具有隐喻等具有深层含义的表情符号的emoji表情的使用,尽量使用emoji等网络表情符号的表面含义进行交流。

篇6

关键词:音译;准则;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06-01

音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译者就采用了音译。音译指的是一种旨在保留原文化词的发音和指示意义的翻译方法。自此之后,音译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并被完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音译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深深烙上了所在文化的烙印。由于各国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某种语言中所表达的内容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此时,人们往往借助音译这一手段,弥补语义上的空白,完成双语间语义表达的互换,音译词便由此产生。这些音译词不仅丰富了本族语言,还对本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就是在音译词大量产生的同时,其中的不规范因素也日渐凸显。例如:在姓名的音译过程中,把Rocky译成洛奇后,就无法让人联想起这位拳击手像岩石(rock)一样坚强的含义了;在地名的音译过程中,像Virginia(佛吉尼亚)等地名,它们原来的含义里面具有浓重的殖民色彩,但是在译后就完全消失了;在商标的音译过程中,把Extra译为益达,这似乎符合中国人的语感,但不规范,因为从音译角度看并不符合音和音之间的相互对应;还有在术语的音译过程中,如把penicillin译成盘尼西林,可以看出音非常对应,也具有词感,但不突显文化色彩。

所以针对此类问题,译者在音译时应该遵守以下准则:1.准确读音 音译必须以准确的读音为标准,译者既要遵守原语的发音规则又要遵守译语的发音规则。对于汉译英来说,我们要遵守《汉语拼音方案》。因为搞不清楚原词的发音就硬译,必然造成错译。比如在汉语里面有些字在作姓氏时读音就和平时不一样,“单”应译为“shan”等。2.弄清词源 译者必须追溯一些词的最初发音和拼法才会有利于音译。如“菩萨”原语为“Bodhisattva”而不可译为“Pusa”。3.约定俗成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有些词语已经有了固定的音译名,并且也已经得到普遍使用,比如有些根据粤语或闽南语的音译。4.准确回译 汉语中音译过来的词在回译成英语时要恢复其在英语里的原来形式,而不能用汉语拼音拼写。如“纽约”应为“New York”。

如果音译能够在以上各项标准下进行,定会对文化的传播起巨大作用。音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手段。音译的产生是基于填补了文化空缺的需要,同时又促进了文化交流。不妨以中国为例,看一看音译与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被外国媒体誉为“形象大师”的国务院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赤字”,他呼吁中国要振兴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他说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成为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正如大家所知,英语文化对我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中国的语言和其文化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所以中国译者要借助音译来传播中国的灿烂文化。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曾泰元以《牛津英语辞典简编》第五版为语料库,对现代英语里的汉语外来词做过一个统计,得出的数目是约360个,其中直译的词汇约300个。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音译词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里占了很大份额。这些词汇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并且这些词语与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相比数量实在是少之又少。可是我们怎么才能使数量增加呢?音译作为一种基本的翻译手段,在处理这些特色词汇方面最能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而且也能引起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译者应该借此使越来越多的中文词汇进入现代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明财富,也创造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文明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文明介绍到世界上,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当今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也使得我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变得越来越方便。但是如何在当今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音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就要求音译工作者在遵守音译准则的前提下大胆使用汉语拼音音译中国特色词汇,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推广到全世界,以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方小兵.专有名词音译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2.

篇7

1、价值观的区别西方文学著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对主人公阿喀琉斯的个人英雄主义进行了极大的渲染,并特别歌颂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英雄精神。但是在东方国家,阿喀琉斯的行为是无法被人理解的,尤其是阿喀琉斯由于个人的尊严遭到挑战而拒绝参战并导致军队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因而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将会影响到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会造成错误的文学导向。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应该对这类问题进行巧妙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降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

2、风俗文化的区别风俗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因而风俗文化有着历史的味道,是对一个民族内涵的具体再现。同时在这些风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意识、个人价值取向以及处世态度等都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从而共同形成了一个民族风格。例如,对于中国而言,“红色”是一个富有喜庆意味的颜色,代表着吉祥、欢快等褒义含义。将“红色”翻译为英语时就是“red”,然而“red”一词在英语背景下就有一些负面含义,如“seered”表示的是一个人大发雷霆的样子。因此,中文的“红色”与英文的“red”在内在含义上不是对等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这些内涵的差异化将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从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之所以要做文学翻译就是为了便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但是如果不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内含有效地剖析出来,那么将会与原来的宗旨背道而驰。

3、的区别信仰是人们实体化的一个精神支柱,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主旨,而这些主旨又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在西方,是自由的,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其中很多人信奉上帝。而在东方国度,有的人不多,且大多数以信仰佛教和道教为主。在西方作品中常见到引用《圣经》中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而在东方作品中常展现的“超然物外”以及“普度众生”等态度则是借鉴了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而这些东方思想文化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是十分晦涩难懂的,他们甚至很不理解这种思维想法。与此同时,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信奉的宗教都有着一种神圣的心理,是他人所不能够亵渎的。因而,在做文学翻译时,应该巧妙地处理对的理解,针对不同的民族应该采用不同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虽然文化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承载体,但是它也可以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流传,并且应该如此。但是由于语言以及地域理解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现在翻译打破了这层阻碍,加速了文化的流传,并且也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面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化,文学翻译其实深受影响。第一,文学翻译受限于文化。翻译其实是对文学作品的一次再创造过程,只是这个再创造的过程要“因地制宜”。“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其中就包括文学。其实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纸质体现,将文化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因而文学里面流淌着文化的血液,那么文学翻译也应该遵循文化的发展模式。从而,现在的文学翻译受限于不同的文化体制,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再创造出合适的文学作品。第二,文学翻译中目的语言信息的完整性。原作品与原文读者之间是存在一种天然的默契的,而这种默契的形成是由于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这种默契是不会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因为两者在文化交流上存在障碍。为了越过这些障碍,翻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例如,在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的、风俗习惯等处加上相关的详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同样地,对于译文读者而言有些信息是不必了解的,可以有意地删除,或者通过一定的语境加以诠释。

三、在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文学翻译的要点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这也是在“跨文化”现象中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翻译者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巧妙处理这一冲突,减少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在理解上的出入,增强文化传递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如何处理两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一个难题,同时也会影响到文学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因而,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

之所以要做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因为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记载着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因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而这也是读者真正需要汲取的营养成分。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首先确定该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保证在翻译的过程中意思传达的准确性,降低思想传递的误差。然而作者思想的表达是蕴涵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因而要保证将文化背景植入到翻译过程中,从而确保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然而,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恰当把握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通过运用语言的力量充分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从而体现出文化交融的魅力,并且加快读者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于译者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是一个拦路虎,而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闪光点。借助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运用语言的魅力,根据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原文作者的文化进行有效的传递,而这个传递的过程就依赖于译者的再创造过程。

2、注重不同文化特征的体现

篇8

P键词:新媒体;社交行为;文化交流;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新媒体社交平台对社交行为的影响及趋势研究”(湘教通:2016-28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分析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6日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成熟,传统的人际交往正在发生改变,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媒介,而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调查问卷和现阶段国民社交情况,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间的相互影响,就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价值取向、正确且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交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培养阵地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衡量的一般标准。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是社会行为模式。

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一个人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在金钱或财富的创造上,也要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上;不仅要看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要看他创造的社会效益;不仅要看他对经济的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观可分为理性价值观、美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等。

(二)价值取向差异分析。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影响着价值取向。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受其影响的人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现实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自我实现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受其影响的人注重和谐,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三)新媒体对价值取向的影响。新媒体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网络成为现实的延伸、虚拟与现实并存互融、共生互补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不再只是处在虚拟的层面,它已经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交往关系,重构社会的话语体系、组织模式,产生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理解认知系统,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构建的方式和强度。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思想得到解放,随着视野的扩展,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身边事物,价值取向也开始发生转变,加上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人们对物欲的需求更加强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往往用过度的物质消费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功利主义观念渗透到精神生产当中。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交流

(一)多元文化与文化认知。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复杂、信息流通发达、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多元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特定时代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在信息高速流通的当今社会,人们之间交流的距离日渐缩短,这就导致了移民文化的产生,某个国家或民族的新移民的到来往往会对原有存在的社会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多元文化也相应产生。

人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研究得出体会、感知,记录下来变成了文明,同一思维模式下,文化通常体现出民族的、地域的或特定人群的特点。认知的本质即是人们对来自外在世界的刺激做出选择、评估与组织内在的过程,文化不仅提供了解释认知的基础,而且引导人们选择与归纳认知的对象,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即是对已有文明做出选择的过程。影响文化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年龄、社会角色、价值取向、、教育、地域环境等。

(二)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与包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各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相互接触会产生相互竞争和对抗状况,这便是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价值取向冲突、政治文化冲突、冲突。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俞思念的《文化与宽容》一文中指出“文化的本质与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文化的宽容是文化的跃迁”,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除了冲突,还会相互包容,文化的冲突与包容是相对的,这两个过程均带来了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产生。

(三)新媒体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新媒体社交环境下,人类社会开启了全球交往的新篇章,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冲突的范围也被扩大,无论是在空间地域上还是内容上,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交往和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化的冲突也开始由地方上升到全球,由个别内容扩展到文化的各个领域。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被增加,随着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征明显地凸现出来,激发了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民族文化特殊性的诉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发生着猛烈的碰撞,由此引起文化上的冲突,而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冲突的发生将更具有经常性和普遍性,在强度上也更加深刻和尖锐。全球化跨越了地域和国界界限,极大地扩展了各国文化交往的空间。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行为

(一)社交心理及行为的具体表现。健全的社交心理可归纳为平等心理、真诚心理和认同心理。平等心理的人注重自身修养、谦虚待人、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待人宽容。真诚心理的人待人真诚,不因权利地位私欲而变得虚伪和残忍。认同心理的人在社交中利用彼此相似之,从而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类人善于消除隔阂、融和气氛。然而,人在后天受诸种社会因素影响,容易铸成畸形的社交心理,称之为“妨碍社交的不健全的社交心理”。比如骄傲嫉妒心理、自卑冷漠心理、自私自利心理等。骄傲嫉妒心理的人非常自负且心胸狭窄,看不起别人,又不许别人超过他,唯我独尊,容不得别人说个不字。自卑冷漠心理的人不追求自身价值,时时看不起自己,对周围人事态度冷漠,他们适应能力差、悲观厌世、遭受挫折不易振作。自私自利心理的特点是一切从我出发,为一己之私可以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会采用各种欺骗手段。

(二)社交行为策略。人们在社交过程中应该时刻本着真诚、善良的心,社交活动是一种互惠,任何交往都不能只为自己不顾他人,我们要坚决摈弃社交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在社交生活中,我们应该在朋友孤独时解除他们的寂寞,失志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被误会时给予理解和同情、成功时给予认同和肯定等等。社交双方在交往时应处于同一心态,对某人某事某物有共同的认识和情感倾向,那就很容易靠拢、融洽。如果情绪相互感染,达到比较强烈的程度,就会产生共鸣。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交结果,一定要找到能产生“共鸣”的话题来交谈。

(三)新媒体环境下社交行为特征。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经过高频次的互动交流,原本关系为弱连接型(现实社交中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好友发展成为了强连接型(联络频繁关系密切)的好友。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对象具有易得性,新媒体社交平台可以通过通讯录自主选择好友的添加或者不添加,也可以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而结成好友关系。

四、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联动模型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价值取向、正确且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交,应当考察新媒体环境下社交过程的知识要素,而新媒体社交平台是人们进行社交的重要渠道,价值取向与文化交流是社交过程中会涉及的两个方面,为如何正确进行社交提供重要思路。本文考虑新媒体环境对人们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以及社交行为的影响所持的基本假设是: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人们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同时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这三者之间也在相互影响,进而影响新媒体环境。具体来说,新媒体对三者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同时,三者也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社交行为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一)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对社交行为的作用机理。新媒体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以及行为方式均产生显著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交往的社会媒介系统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促使人们构建新的社交环境。新媒体利用新的平台把传统大众媒体的各种类型综合起来,实现复合型且无边界的传播。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群体的多样化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社会各方面信息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得以全方面的传播,包括正负面信息的互动性传播,人们的思想心理、价值观念也因此发生改变。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而价值取向是介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价值取向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价值取向对社交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交思想以及社交行为本身两个方面,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体现人的社交思想,一个人价值取向是否正面决定了他在社交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是否合理,人们将自己的社交思想传递给他人,影响他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价值的判断,实现价值取向的传递和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以社交行为为纽带的价值取向的传递链。

(二)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交流对社交行为的影响脉络。文化交流可以通过直接沟通、间接传递信息等多种方式来传达信息和交流,比较常见的有通过传统交流方式(如面对面式的交谈沟通、报纸、电视、书本等传统媒体工具)来快速直接地进行文化交流,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文化交流通过社交平台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人的社交行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大量的亚文化影响,比较显著的便是不假思索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是一种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新媒体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更是演变成一种时尚并且冲击着传统文化。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快餐文化”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快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也是新媒体社交与传统社交的碰撞,通俗小说与流行音乐等的风行、正统文学作品的低落,人们的社交行为变得华而不实,归根结底,新媒体社交环境下的文化交流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了其社交行为。

(三)社交行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文化交流分析。社交行为、价值取向与文化交流是两两相互影响的,社交行为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在社交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等沟通交流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社交的另一方,其中信息的传达就是人价值观的表达。社交行为深受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由于受各种地域等多种非人力因素和人为因素,如人本身的个性气质等所影响,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出来,文化可以通过人可触碰的任何物体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来影响人的认知,人的社交行为很多时候是人对事物认知的一种阐述和内心价值体系的表达,从而文化多元化的特质直接影响社交行为。

五、结论

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可通过价值衡量一般标准以及价值取向差异,分析了解新媒体环境对价值取向的影响,通过将多元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出现前后的情况对比,得出新媒体环境对文化交流的影响,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社交心理以及行为的变化得出社交行为的特征,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总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价值取向正确且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交。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习语转换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10-02

一 引言

我们知道汉语语言博大精深,同样,英语语言也丰富多彩。两种都是高度发达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大多具有鲜明的形象,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习语的使用使语言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由于中英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不同,加上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语法结构、修辞特点及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有些习语的运用给人的联想和感受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习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含义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如何处理习语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指在英汉转换中保留原来的形象和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意义和色彩完全对等的习语是不多见的,很多带有强烈的政治意义,明显的西方民主、地方、历史色彩的习语也采用了直译法。用这种方法处理习语,把西方习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可以充分传播原语的文化,扩大读者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和丰富文化交流。例如,英语中的black horse(黑马)的典故出自英国作家本杰明·狄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小说描写了一场赛马。比赛时,训练有素的良种马一直遥遥领先,不料快到终点时,一匹从未引人注意过的黑马却如离弦之箭冲过看台夺得冠军。从此“黑马”一词不胫而走,用来形容异军突起,爆出冷门的实力难测的竞争者。类似的习语还有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be 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等。

三 替换喻体

替换喻体的处理方法类似于直译但不同于直译。替换喻体是指在译语中找到一个与原语中大体作用相同的形象比喻来替换习语。一般来说,当原语中喻体不为外国读者所熟悉或难以理解时,可以考虑用此种方法。例如,英语中有一个习语“drink like a fish”。英国是一个岛国,当地居民最早以航海打渔为生,所以对鱼非常熟悉,认为鱼的数量是无可比拟的,如果一个人善饮的话,英国人会形容他“drink like a fish”。对之相应的汉语恐怕只能是“牛饮”。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中国人在耕作时多使用牛,理解牛善饮的中国人有了与英语习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却寓意相同的“牛饮”。与之相反,中国人喜欢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如果对一个英国人说“Big cities are increasing like bamboos in China”,他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英国没有竹子,甚至连“bamboo”都是外来词,自然不能理解雨后春笋是什么样子了。相应地,英语中的“mushroom”表达了相同的含义,因此,此句应改为:Big cities are mushrooming in China。类似对应的习语还很多。例如: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a black sheep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 at all(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四 意译

有一些原语中的习语无法直译,否则会使得读者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在原语中找不到与其对应的形象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习语“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若译成“口含银匙出生”就不好理解,因为中国人不太懂西方风俗,而译成“出身豪门”就一目了然了。又如,习语“take French leave”,若译成“像法国人那样离开”会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原来这则习语源于法国人的习俗,16、17世纪时,法国人出席宴会不向主人辞别就擅自离开,显得不懂礼貌。从此,“take French leave”流传开来,意指不辞而别,类似需要意译的一些习语还有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You can no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世事两难全),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无视事实)等。

五 直译加注释

英汉比喻中有些民族文化特色很浓,用直译、替换或意译都不是很恰当,但又有必要保留原喻体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那些涉及地名、人名、历史故事、典故的翻译,往往需要说明它的历史背景和出处以后,才能充分表达它的意义。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中国人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非常熟悉,若把此成语译成“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意译成“imitating others”也不妥当,这样原文中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色彩荡然无存,无益于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因此,比较妥当的方法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His shih captivating but produced the opposite result.)”

这样就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译加注释可以充当文化传播的桥梁。而且,随着被译成外文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读者对于异域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他们愈加渴望了解异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和各类作品中的习语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因此,译者可以在习语翻译中尽量反映文化背景,经过若干年的文化交流,读者通过阅读熟悉了习语典故,便可不加注释。如Aladdin’s lamp(阿拉丁的神灯),表示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的东西;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表示后患无穷。这些习语已经成为丰富汉语语言的多彩部分,不用注释,人们也知其来历并且用之恰当。

六 结束语

在具体的翻译中能否处理好文化差异和保留原文的形象特点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当然,翻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读者接受异域文化的过程是动态的,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应该是变化发展的。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习语的直译或直译加注释可能会成为主要手段,因为这样有助于传播原文化,有助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扩大读者的视野。

参考文献

[1]王俊梅.浅析英语翻译中的误区——习语[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3)

[2]郑春华.从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的翻译[J].考试周刊,2010(38)

篇10

关键词:身势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方式,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身势语作为无声却更加形象的沟通方式,有时充当着比语言更加重要的交际功能。

身势语有肯定、强化、补充、重复、辩驳或替代语言的辅助功能,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增强表述力度,行使语言交际所不能行使的功能,进而传递特定的用意。

身势语先于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最初形式。一般认为,人体语言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初见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是人体语言研究全面发展的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来,人体语言学研究的范围日渐广泛,而且不断向其他学科渗透,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⑴。

宾西法尼亚大学伯德惠斯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 30 %左右。美国相关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态度和情感时 ,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 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非言语交际方式有许多, 因其主要与身体动作有关, 往往被称为身体语言(body-language)⑵。

只依赖于话语自身的言语特征并不能充分的推导和理解其言外之意,还应观察和分析说话人非语言的体态特征。因为说话人的意图有时不是单纯的通过言辞表达,而是通过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的变化等综合因素来传递的。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对方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在交际的同时透析对方的身势语,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方的意图,更加有效的进行沟通,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例如: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异;在目光接触这一方面也有许多规定:怎么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长时间,看什么人;在某些场合,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无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愉快,但是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侧目;做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大相径庭,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料不到的反应等等。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含义。

二、身势语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身势语具有内涵丰富、连贯性和变化性强、以及可信度高的特点。(1)身势语可以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使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层次地接受多种信息。(2)交际双方只要处于沟通范围内,彼此之间的身势语信息交流就能不断地进行。双方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视觉传递给对方,传递阶段性和连贯性的信息。(3)身势语大多都是实际心态的体现,基本上是人们在相对无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增强了交流信息的可信赖性。因此,身势语在人际沟通中有着语言行为无法替代的作用⑶。

身势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是情感的表露;是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双方交流的纽带;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动作、姿态、目光、表情和接触等等。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每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国难以完全参透。因此,为了更有效率的跨文化交流,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 等身势语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三、身势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及运用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指由眼、唇、面部肌肉等变化而显现脸部的情感表达。面部表情具有是随意性和自发性的特点。与目光比起来,表情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另外,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外露,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西方人比较豪爽直白,七情六欲都能表现出来。

2.目光注视

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