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基本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管理基本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生产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1、供应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为了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克服传统供应管理模式中不合理的弊端,例如,采购成本偏高,库存结构不合理等。利用创新的采购管理模式,获得更多降低成本的优势,例如,利用集中战略管理模式,实现价格规模效应,优化企业成本、经营战略;利用JIT准时化采购模式,减少物资占用企业流动资金的比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物资的库存数量等一系列节省资金的、人为操控价格的的问题。
2、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阶段是消耗材料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这就要求领导者实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生产漏洞,充分调动相关责任人的积极性,实行班组考核制,记录、分析各班组劳动消耗情况,争取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比对各班组完成计划情况,查出原因与差距,不断的改进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销售做为企业经营的成果,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命运。为了达到理想的经营成果,企业会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其中赊销方式最为常用,不但吸引大量的客户、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的信用政策,严格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才能够充分利用应收账款的融资效应,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项目。
二、企业改善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永远少不了经济效益,如今的成本管理观念从传统的“节约”观念转向“效益”观念,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成本与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成本效益观念。成本效益已经成为支配企业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思想,为企业效益的提高制定有效的决策方案。为了让企业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在员工中宣传成本意识,让企业全员参与管理,培养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二)引进成功、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成本管理方面,西方国家的成本管理经验比较丰富,所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也相对于比较先进。我们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吸收和利用国外成本管理方法成功的经验,补充和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在实践中,通过客观的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作用,找出现在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及时纠正、补充。应用计算机成本管理技术,辅助成本管理人员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加强物质流向与消耗的控制,将成本控制与计算技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企业保障措施,确保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成本失真的原因有很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源头把好关,首先,要让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明确界定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其次,要加强和完善财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三者的经济监督力度和体系,纠正不实、虚假信息,检查企业会计资料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与安全。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业绩;资本市场;上市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L008);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1B230)
作者简介:刘长庚(1965- ),男,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收入分配、产权理论研究;王伟(1985- ),男,湖南隆回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收入分配、跨国公司理论研究;许明(1986-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收入分配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3-0090-07收稿日期:2013-06-07
引言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两权(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及随之产生的委托――关系。委托――理论认为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使委托人常常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牺牲人的利益,因此,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企业中的核心资源(周其仁,1996)。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框架。
外国学者对高管薪酬激励研究相对较多,Arawal等(1994)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成长性和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决定高管薪酬的主要因素。Cordeiro等(2003)发现市场指标、公司的多样化经营、外部董事的比例、公司的风险指标都与高管的现金薪酬显著相关。Mehran(1995)通过研究发现股份支付的高管薪酬与托宾Q比率①代表的企业业绩成正相关。Jensen等(1990)在考虑了行业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发现CEO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公司无法对高管进行有效激励。
国内学者对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也做了相关研究。陈学彬(2005)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薪酬与业绩薪酬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但中国商业银行的薪酬形式单一,只注重短期激励效应。陈震(2007)基于经验主义、理论和晋升理论对高管报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中存在着“隐性”的长期激励事实。宋增基等(2002)通过采用截面回归方法对管理者持股、管理者年薪与公司绩效进行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管理者年薪与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杜兴强等(2007)的研究表明我国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在制定高管薪酬时只对会计盈余指标有所关注,并不强调股东财富的变化,使得高管薪酬制定不科学,导致高管只注重公司短期绩效。刘哲等(2011)通过对2009年20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并未显现出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高管薪酬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横截面数据的静态性使其无法控制不可观测变量所引起的最小二乘估计偏差,致使模型估计结果往往不准确。(2)影响高管薪酬指标选取不充分。现有研究主要注重公司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而忽视市场、公司内部治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公司治理、发展能力、控股状态等因素,充分利用面板数据的动态性特点,试图深入解释约束条件下的公司业绩、资本市场特征与高管薪酬激励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假设
股东与高管签订的“报酬――绩效”契约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成本和道德风险。因而,公司业绩往往成为激励高管的主要因素。CEO的激励性薪酬与ROA等指标代表的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杜兴强等(2007)通过相关分析验证了ROE指标的变化对高管薪酬的显著影响。因此,笔者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指标成正比。
股票价格是衡量公司资本市场②特征关键指标,一方面能够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另一方面也与高管薪酬的制定密切相关。Siegel等(2005)通过对某些行业的研究发现股票回报率的高低对高管薪酬与员工间的差距有一定的影响。公司资本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可以看作高管努力的结果(耿志民,2012),高管薪酬也应以此为依据相应提高。因此,笔者提出研究假设2。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与资本市场特征成正比。
董事会以及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Jensen(1993)的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会影响董事独立性,偏离股东所需的目标,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规模较小的董事会对公司可以实施更有效的控制,能够有效防止高管人员因追逐个人利益而损害股东权益。因此,笔者提出假设3。
假设3: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内部治理影响高管薪酬的制定。
公司快速发展代表未来良好的盈利预期。因此,上市公司倾向于把公司的发展能力作为衡量高管业绩的重要衡量指标,公司发展越快,高管薪酬往往越高。因此,笔者提出研究假设4。
假设4: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与公司发展能力成正比。
行政干预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国有企业在承担扩大就业、确保物价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性任务的同时,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关系的有效性(陈冬华 等,2005)。当公司业绩下降时,往往归因于企业承担政策性任务,从而出现高管薪酬并不降低,甚至不降反增的情况。相反,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不会出现。因此,高管薪酬与控股状态存在密切关系,笔者提出研究假设5。
假设5: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与国有控股成反比。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5年~2010年湖南上市公司③公布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共剔除10家上市公司,包括唐人神(002567)、方正证券(601901)等6家2011年新上市的公司,ST张家界(000430)、ST天一(000908)、〖JP〗ST*天润(002113)等3家ST公司以及已被浙商集团收购的嘉凯城(000918),对剩余的54家湖南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以及16家上市公司历年年报,年报来自上交所网站(.cn)和深交所网站()。
本文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代表公司业绩指标,以每年年末股价以及不计红利的年个股投资回报率作为资本市场特征的业绩指标,公司业绩指标和资本市场特征指标是本文研究的自变量。选取公司治理指标、公司规模指标、公司发展能力指标以及控股状态作为控制变量。具体指标设置如表1所示。
篇3
1.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450007;2.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原工学院纺织实验中心“十化”安全教育法的理念、内容和实施效果,安全教育的理念主要在于安全教育自主意识的培养,由此而设立了适用于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十化”安全教育内容。
关键词 :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1 现状分析
中原工学院纺织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近年来,仪器设备数量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老设备并存,生产、测试设备并存,教学、科研设备并存,实验工作量的增加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增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环节上,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多环节相互促进,让受教育者乐于关注、主动接受,让主动教变为主动学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惯性意识,真正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2 安全教育体系构架
2.1 安全教育知识系统化。纺织实验中心安全教育的内容涵盖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三部分。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纺织企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高等学校常见的安全事故、纺织工程实验室中的危险设备、仪器设备的危险指数、典型的不规范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实验室安全守则和道德守则等。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事故危害及发生原因、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及其标识、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验室安全防护(包括防中毒、防火、防爆、防灼伤、安全用电、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
2.2 安全教育手册标准化。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这些材料虽然覆盖面广,但基本以通用型为主,并没有纺织工程领域方面的具体安全问题,因此对纺织实验中心的安全教育指导意义不大。另外,如果照搬纺织生产企业的安全教育资料,虽然基本内容对口,但纺织生产企业和高校纺织实验室差异较大,生搬硬套并不符合高校纺织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少、小样机多、设备更新快的情况。因此,纺织工程实验室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安全教育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系统实用的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方便学生自行查阅。
2.3 安全教育标识规范化。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摆放统一规范的安全标识牌。安全标识牌正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用途、价值等基本信息。反面的内容则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基于仪器设备安全进行的提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损害仪器设备;下半部分是基于人身安全进行的警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人体造成危害。
2.4 安全教育内容可视化。对于每台仪器设备,录制正确、规范、安全的操作演示;另外,为真实地反映纺织工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各种事故,在仪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使用辅助道具如人台、假发等再现各种危险动作,录制视频,从一正一反两方面开展安全教育。视频经系统编排放在网站上,方便学生自行学习。
2.5 安全教育讲座定期化。结合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安排2—4个学时的安全教育讲座,由纺织实验中心安全员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安全知识、规章制度、重点案例等,初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次安全教育讲座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学生们即将开展各种纺织专业的实习实验任务,还包括各类纺织品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此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有必要在他们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实习实验之前,对他们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6 安全教育资源网络化。纺织实验中心网站上的安全教育版块涵盖完整的安全教育资料,包括安全指导手册、仪器设备操作安全教育视频、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安全教育讲座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相关安全教育知识。
2.7 安全教育测评制度化。在学生学习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同时,建设相应的测评制度,规定每届学生进入纺织工程实验室之前必须在网上自行学习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源,并进入相应的考试系统完成网上考核部分,只有通过测评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2.8 安全教育监督全面化。在各实验室覆盖监控系统,可以在控制人员进出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预约使用、纠正仪器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追查物品丢失、监测实验室卫生状况等各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非工作时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以往实验室管理的时间盲区,通过监控系统的回放,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完整详细的视频信息,捕捉到各种直接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便于做出纠正和防范。同时,纺织实验中心还开通了“安全举报信箱”,对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强相互监督。
2.9 安全教育宣传普及化。每学期由三年级学生参加完第二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后,负责开展全院的安全宣传日活动,以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板报宣传,让学生自发组织、高度参与。另外,纺织实验中心还开展了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和意见征求活动,调查安全教育的效果,征集学生对安全标识、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指导手册、安全教育视频、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修改意见、合理化建议等。
2.10 安全教育意识日常化。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安全教育与考核监督,使学生不仅要“知”,熟悉并掌握预防事故的基本常识,而且要“会”,在“知”的基础上,逐渐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最终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3 安全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实践发现,“十化”安全教育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教育内容系统简洁,安全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安全教育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安全教育保障全面有效,安全教育意识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无止尽的工作,对每个单位或部门来说都一样,只要工作持续一天,安全问题就会存在一天。安全教育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同时也是无法取代的。今后还需要尽力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将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放射性实验室;安全教育;优化策略
0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场所[1],良好的实验环境和优越的实验条件也是一所大学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实验室被称之为是“大学的心脏”。随着我国高校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校近些年持续的扩招,实验室开放时间和使用效率不断增加[2],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会对高校的办学名誉造成严重的损害。放射性实验室更是理工类实验室中最为特殊的,实验对象一般具有放射性,由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无形射线,在非规范操作时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生物学效应,实验室内可能会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一旦发生污染和泄漏,将会产生更大的危害[3]。这些潜在问题的不断出现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放射性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更加清楚地知道有效地安全教育在维护实验室安全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1安全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具备放射性实验条件并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在实验员专业化、职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放射性实验室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1安全意识培养不足
目前,高校所进行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一般只是偏重于知识和方法的传递,却忽视了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高校往往看重科研成果,而忽视实验安全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因迫切需要结果,而刻意简化安全操作流程;还因每日重复实验,从而抱有侥幸心理,不进行规范性实验工作。
1.2教育形式陈旧单一
理论式安全教育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课堂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开始实验前了解实验室的环境以及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这虽是一种易于操作、空间限制小、受众人数多的教育模式[4]。但是该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效性方面也显现出了不足,很多学生在实验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相统一,存在“学归学,用归用”的现象;通过理论教育在学生认知意识中留下的都是文字痕迹,知识领域交叉之后很容易出现记忆模糊的情况。
1.3学习频数偏低
学习频数低是各高校放射性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高校安全教育培训普遍集中于学生首次进入实验室的前,而实验过程及工作后期往往并未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培训。由于放射性操作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很多方面异于常规化学实验,一次性的教育培训很难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长期工作后,自然逐渐忽视了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同时部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还没有完全掌握理论课知识和实验操作基本常识,这就造成实验过程中错误百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4培训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弱
放射性实验安全教育一般由实验员进行,高校实验员日常主要负责实验室管理工作,每年进行的授课机会较少,往往会缺少丰富的授课经验。加之实验员一般并没有充足的安全教育课时和系统的安全培训教材,导致部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同时,部分高校存在实验员专业素质较差及应急能力不足等情况,均会安全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对放射性实验室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2针对安全教育问题的优化策略
2.1采用丰富形式,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培养是现阶段安全教育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部分,教育中要引导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标准化的实验流程,注重“防患未然,安全当然”的教育目的,通过简单的安全教育循序渐进,实现实验技能与品格的双提升。日常安全教育宣传是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深入持久开展贴近放射性实验室安全文化是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的第一屏障。高校开展多样宣传活动:安全展板宣传、应急演练等。为增强学生应急救援能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编制放射性实验室安全手册,做到相关接触人员人手一册,以便随时翻阅、学习[6]。把安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师生自防、自救、自护能力,做到安全“时时讲,事事讲”,使学生在遇到放射性事故时能做到临危不乱、有章可依。
2.2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带来的新契机,建立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5]。制作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借鉴先进大学的安全教育资源分享到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源选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信息加强学习印象,针对放射性实验操作,借助动画视频了解到安全操作的动态过程,可以将射线作用、放射源使用中的错误操作及影响进行模拟呈现,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网络学习根本上倡导的也是自主学习,学生可根据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学习进度,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在此基础上,一些高校做了更多的创新:设置闯关游戏,游戏分为不同等级(代表不同难度的实验操作),分层次的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设置模拟实验,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将相关内容在程序中模拟,由学生操作,若操作违规,则模拟出相应的事故,加强学生的认识。教师则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确认是否通过考核。
2.3完善学习周期,增强教育实效
科学制定学习周期,是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温故知新,多次学习,不仅可以复习淡忘的知识,有助于对操作缘由、实验原理产生更深入的理解。重复学习中采用全新的教育形式,可增加现场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直接带入实验室中,切身认识实验室,现场演示剂量仪、表面沾污仪、手套箱等仪器使用方法,对于较为安全的操作,邀请学生进行现场体验,教师亲手矫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错误,通过可见可触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直接、快速掌握到相关操作技能。结合“互联网+、教学反转”等多种形式,由学生知识水平调整学习周期,使得学生在知识传递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保证达到不同水平的教学目的。
2.4重视教师培训,拔高教育能力
针对实验员、安全教育员要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高校要积极安排进修和资格考试,使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授课能力都能够得到持续的提升;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已经获得实验室安全培训合格证的实验人员进行考核复查。高校要逐步提高实验员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强其工作热情,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使实验员投入放射性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中,让安全教育课更专业、更专授。
篇5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是体现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出。如何加强实验室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实验室制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实验员队伍建设以及安全管理五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以期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绿色化实验室。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种种原因,导致其发展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如何缩小与公办学校的差距,首要任务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此外,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以及高等学校转型改革的提出,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室管理是民办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当前高校化学实验室面临的问题
在高校各类实验室中,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1],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室存放着部分有毒、易爆、易燃的化学药品,如果在药品存放、使用以及仪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当,可能会引发一些实验事故;此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废液、废渣,甚至一些新的化学物质也需要回收处理,否则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周围环境[2-4]。因此,如何对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化管理是值得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化学实验室为例,结合实验室自身条件对于如何实行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2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科学化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2.1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也是确保高校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5]。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实验室安全保障。目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化学实验室包括学生实验室三间、精密仪器室两间、天平室两间、药品库一间、玻璃仪器室一间以及实验准备室一间。为了确保实验室人身和财产安全,实验室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化学仪器管理和使用规则、精密仪器室管理条例、药品库管理制度、仪器赔偿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危险化学品管理方法等。化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实验室人员流动较大,为了有效保障实验室安全,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首先,每个实验室都配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在首堂课中,任课教师就向其介绍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仪器操作、药品处理及回收;此外,为了方便实验室仪器管理,要求学生实行“对号入座”,每位学生都有其固定的实验台和仪器柜,实验仪器实行“专人专管”,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前以及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记录本”、“精密仪器使用记录本”,登记仪器使用情况,对于仪器损坏者将按照仪器赔偿制度规定进行赔偿。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及完善,有力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进行实践教学与科研的基础[6-7],也是民办高校展示学校实力的有力窗口。化学实验室作为基础学科实验室,其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相对较高[8]。(1)为了保证仪器使用以及教学效果,必须有专门的实验管理人员对精密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在未征得管理人员同意的情况下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精密仪器室;(2)对于新到的精密仪器将进行分类整理入柜,实验柜都对应贴有标签。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于仪器损坏的学生要求及时进行赔偿。实验结束后教师清点仪器数量并检查是否破损,清点无误后入柜、锁柜;(3)保持精密仪器室的卫生,每周对其进行一到两次的卫生清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精密仪器,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及保养;(4)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建有仪器设备账目,每件仪器设备均贴有对应的仪器卡片,做到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5)在实验课开课前,实验室管理人员落实仪器到位情况,保证仪器的数量,确保所有仪器能够正常运行,实验课开设期间,实验员根据仪器实际使用情况补充必需仪器,实验课结束后根据本学期仪器剩余库存以及下学期学生仪器使用情况做出实验室仪器耗材预算。
2.3加强实验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化学实验室药品种类较多,并且有些药品具有易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化学药品在存放时必须依据各种药品的特点合理规划、科学分类。如何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使药品利用率达到最高,应做到以下几点:(1)药品库要由具有较高化学药品管理素养的实验老师进行专门管理,没有管理人员批准不得擅自进入药品库。此外,要根据各种药品各自的属性特点确定其保存方式,分类放置。药品柜要粘贴相应标签,大宗及危险药品要有取用记录;(2)始终保持药品库环境整洁,药品摆放有序。为了保证药品库处于阴凉、避光的环境,要定期对药品库进行通风,并做好卫生打扫、通风等相关工作的工作记录;(3)结合实验教学情况制定药品用量,对于易变质、易挥发的药品在保证实验用量的情况下尽量少买;(4)实验中产生的部分可再利用的化学药品,要及时回收利用。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要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2.4建立一支管理技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
一直以来,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就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9]。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展[10]。因此,实验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管理工作对于整个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必须具有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素养,科学定岗,责任至人;(2)实验室管理人员在保证实验室安全以及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应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可以进行诊断及排除,并不断学习新的现代化实验室管理技术,为建立科学化实验室奠定基础;(3)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对实验技术人员不定期地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并鼓励实验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实验室管理相关工作的进修和学习,积极去其他院校先进实验室参观学习,学习当前高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理念。
2.5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化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的前提。化学实验室作为多数高校的基础学科实验室,承担着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并且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大,如何保障实验室人员和财产安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1)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1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围绕“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这一中心思想,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管理法规及政策,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自查、自检制度,从而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依、有据可循,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12-14];(2)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任课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学校要不定期地举办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实验课授课教师要将安全教育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掌握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常识以及处理事故的方法和相关技能[15];(3)组织师生参加消防安全演习等安全培训活动,增强事故应急实战能力,强化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此外,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火源、电源管理,清除火灾安全隐患。
3结语
当前,面对生源的不断扩大以及有限的实验室条件与经费,如何使民办高校化学实验室得以高效利用,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以及完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仪器设备以及药品的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科学化、绿色化、规范化的化学实验室。
作者:苏红 冯俊娜 蒙淑翠 杜忠文 徐燕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红霞.美国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及借鉴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3):1420-1421.
[2]刘桂艳,谢乃新,赵竞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3.
[3]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2-156.
[4]王蓓,刘永红,张宜欣,等.化学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5-176.
[5]李丽清,王丽霞,李小燕,等.高校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之探讨[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38-140.
[6]贲毅,张勇,叶李艺,等.更新管理手段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76-178.
[7]傅强.浅谈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科教导刊(中旬版),2013(2):236-247.
[8]黄高峰,孙胜春,詹国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389-392.
[9]张家政.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13):29-33.
[10]罗斌.科学化管理高校化学实验室[J].江西化工,2012(3):126-127.
[11]黄坤,李彦启,孟少英.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145-148.
[12]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23.
[13]张百珍.高校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9(2下):122.
篇6
1.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底层物理网络、Internet各层协议。这些教学内容体现了由浅入深的教学思想,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这些教学内容,一方面充分地发挥这些内容的最大功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化解难点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迅速熟悉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夯实基础知识;(2)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质疑,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3)明确各个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4)反复强化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
例如,在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1)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料,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拓扑结构、功能、网络分类等基本常识;(2)建议学生划出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之处,并通过同桌互助、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解答;(3)就概念中的网络协议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因为这是本课程的一条教学主线。
2.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本课程是建立在网络教学资源上的,笔者认为,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探寻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即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2)注重学习过程的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3)注重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发展创新精神;(4)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视频、课件资源共享等教学途径,让学生随时能够接受课程的学习,拓宽他们学习的途径。
例如,在“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节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2)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网络连接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操作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3)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操作实验,笔者在实验中结合网络故障排除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
3.注重课外实习练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生成。网络实验室是实验操作的重要场所,笔者认为,该实验室应有课程专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需要。除此而外,该实验室还应该具有兼容的特点,即教师还要考虑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组网技术》)的需要,教师也可将设备分组来让学生完成实验。在软件方面,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模拟实验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和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想WindowsNT、课件控制操作系统等)。
笔者认为,在注重课外实习练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准备好与文本教学内容相关的设备仪器,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2)联系好学生实习的场所,如电脑公司、企事业单位等,让学生参观学习或参与实际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水平;(3)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本校整个网络系统,从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到网卡、网线、水晶头等各种组网设备,以帮助学生熟悉相关内容;(4)利用校办工厂,组织学生参与实习,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笔者组织了学生到所联系的公司进行实习。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练习,并建议他们做好实践的过程记录,另一方面,笔者深入到学生实习过程中,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实习表现给以综合评价。
总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该课程的教材特点出发,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强化课程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红.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训教程[M].海洋出版社,2004.9.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
[3]刘剑英,宋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4,(4).
篇7
【关键字】水污染;系统工程;应急机制;总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笔者供职于环境监测站多年,在日常工作中,深感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立法、行政管理、技术上进一步健全完善。
应建立协动的管理体制
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因为自身的技术管理的职能,建立了为自身行业服务的监测机构,除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如卫生部门疾病控制中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药品监督部门的药检所,农业部门的农产品检测中心,水厂的水质实验室。虽然各检测机构检测的主要对象不同,但实验的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和标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环境监测站应加强与当地其他检测机构的横向联合,共享实验设备资源,避免实验室之间的资源重复配置,加强学科间的互相学习。
应建立重大水污染事件适用法规或标准
我国宪法对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采取了最具普遍适用意义的措辞,但是没有关于紧急状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规定。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宪法没有相关规定,那么这项制度就不能上升到国家根本性原则规范,其效力也就大大降低。而专门性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则对应急处理措施的规定相对简单,其结果必然造成执行过程中认识混淆,行动各自主张。例如南水北调中线是最先建设的输水工程,其建成将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但是,作为一条远距离调水工程,虽然跨越多个不同的流域、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却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协调组织,其结果必然是频发的水污染事件在不同行政区划中出现了不同的认定,暴露出我国水污染应急机制还非常的不健全,以及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公民知情与参与程度不够等种种弊端。
应对雨污工程排放设计具有最基本的认识
雨污工程排放设计的基本认识点包括:
目前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排水体制的统一要求是雨污分流制,这种举措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见不同难题,但其设置是本着可持续发展和对子孙后辈负责为目的,所以对于雨污分流的任何投入都是值得的;
污水量预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基本常识。包括:
以城区雨、污水的有效排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为出发点,既要解决城市雨水排除、汛期排涝、污废水收集的问题,又要加强雨、污水的资源化,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划定排水分区,通过对规划区域现状排水体制的评价确定规划排水体制;
根据规划目标年的水量预测,结合规划区现状的排水设施和河道的排水排涝情况,研究确定规划区污水系统的排放体制、规划污水量及近远期实施规模;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平均日用水量预测污水量。居民生活污水、公建污水排放系数取0.9,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取0.85,污水收集率为100%。其中绿化、道路广场浇洒用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日变化系数为1.20,则可以计算出则平均日污水排放量;
确定污水处理厂、雨污水排水泵站的位置、规模和用地面积;
规划区再生水回用的对象主要为工业低质用水、绿化及道路广场浇洒用水,根据给水工程分质供水计算则可以得出再生水总用水量,污水处理厂出水经过再生水厂的深度处理,水质标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雨污工程排放的基本原则,包括:
坚持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原则;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排水工程现状,合理确定排水体制;积极治理污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根据地形合理确定排水分区,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规模及收集干管的走向;尽量利用地形坡度采用重力流输送污水,减少中途提升泵站的设置;雨水规划充分结合防洪排涝规划,利用地形及自然水体就近分段排放,以减小管径,降低工程造价;考虑到今后城市的发展,排水管设计应根据不同情况,留有适当的余地和机动性;在对原有合流制管网、设施和雨水调蓄系统进行复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状排水设施,合理划分排水分区,做到排、蓄、用相结合,使原有系统与新建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合理安排污水资源再生利用措施,合理确定回用水规模,回用于工业或做为水系景观用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二水源。
结语
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需要国家层面的介入,但同也是市、县监两级测站重要的日常工作。我国在加入WTO后,国内外独立检测机构介入监测市场,政事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实行分类管理。监测站要积极主动采取应对市场化的改革对策,一改等待观望的被动的消极状态, 分离职能,推行实验室认可,与国际接轨,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对环境监测市场化。
篇8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O4-3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专业,常常是理工科大学生进入大学首先接触的实践课,也是他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阵地,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享有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制度四个方面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整合进行探讨。
一、教学思想的整合
实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纽带,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提高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首要的是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改变,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实验教师,我们在本身的思想观念上要把物理实验看待成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而不能自己都以实验课为选修课,要加强对实验的重视性。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学生才能跟随着教师的影响,逐渐重视我们的实验课程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整合
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教育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较为稳定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并不是把教学方法进行简单地叠加,而是在正确运用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尊重教学规律,而形成的一整套稳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结构形式。
本人以前接触的甚至现在大多数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原理、目的、步骤被在黑板上板书得整整齐齐,老师先根据黑板上的内容一五一十讲解,学生也是单纯的随着老师的教鞭看着黑板听课,甚至讲解完毕,老师还要给学生进行一遍实验操作的示范,学生再自己动手按照教师所讲的方法做实验。在此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能够依葫芦画瓢,顺利地完成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再按照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给出学生实验成绩。这是典型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但是长期套用这种教学模式,是造成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陈旧落后,教学过程简单线性化,以实验数据位最终目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仍然是讲授与接受的关系,严重忽视了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功能。
我们要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根本,逐渐推行开放式、创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行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一种挑战以及改进。于此同时它涉及到多方面,诸如整个实验教学体系,需要重新优化组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实验内容,我们鼓励自主探究,结论可以多样化,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能力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要使传统的实验教学逐渐转变到开放性实验教学,不仅对教学的双方(教师和学生)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提高作用,这种模式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三、大学物理实验内容的整合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实施开放型和创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内容。然而这些实验内容并非简单凑合就能解决问题,实验内容的选择需要符合我校学生目前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要视他们的基础而定,因此大学物理实验内容的选定值得我们深思。
在改革实验内容中,最重要的是要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根据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行各门实验交叉、综合、有机整合、整体优化,增加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力度。在传统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物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自主实验,形成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基础性到科技前、的逐级提高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并在体系上形成了重基础、创新与研究并举、课内外齐抓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现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授的内容和中学物理重复太多,而近代物理和前沿知识实验太少进行内容的改变:一是重新找教材,二是改变实验内容,在内容中融入当前较为热门以及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或者教师自身教学和科研的掌握学习到的前沿知识,与学生共同探讨与学习,共同进步。
四、实验考核制度的整合
作为普通本科民办院校,我校所设实验数目多为与学习专业群相关的基础性实验,根据学生教学特点和课程教学要求,我校规定学生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确定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的比例,此处与理论课程的考核方法有较大差别。我们不能单纯的以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平时成绩,而应重视学生的预习以及当堂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要把平时成绩的50%进行细分,包括预习10%、操作20%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20%。期末考试我们不倡导全纸质试卷进行闭卷考核,也不效仿大多数高校随机抽取一个平时所学实验进行操作考核。我们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又结合平时成绩的特点,适当出一些由选择、填空组成的理论试卷,试卷内容主要侧重于常见仪器的作用、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各种问题处理方法,以及某些误差分析等。这种树木考核是希望加强学生对绪论课的掌握以及一些实验基本常识的了解。除了笔试,我们可以额外选择一个实验的一个小内容进行操作测验。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个实验的中心内容进行,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得出结果。
我们改善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平时实验成绩。加强实验考核,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是检验实验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为体现实验教学特点,我们应设计与理论课程不一样的考核制度,打破大学校园中"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不良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从具有进步的教学思想观念开始,采取先进的实验条件和开放的实验模式,还需要整合现行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现行的实验教学安排,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适合当今的人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验实训基地
消防安全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59-03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课程的增多,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师生经常聚集重要场所,其设施众多、服务功能多、机械性能复杂、人员往来频繁、电器设备聚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生命与财产严重损失。因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重点火灾防范场所,做好其消防安全管理是当前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消防安全管理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火灾危险特性、目前存在的问题、火灾预防的策略进行分析,试图为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火灾呈现的新特点
(一)电器设备发生故障导致易燃材料的起火是实验实训基地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实验实训基地内用于实验和技能培训的设备、仪器和本身实验需要的条件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为了保证实验室、机房功能达到所需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有的学校对建筑物进行改造及内部装修,在内部装修时大量采用可燃构件及木质、塑料及胶合材料,人为降低了建筑物耐火等级,导致建筑物比较容易引发火灾。同时实验实训场所配套用电设备多、功率大,用电线路多,并且大多铺设在装修夹层内,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自燃就会直接引燃装修材料起火。从实验实训场所已经发生的火灾来看,以下几种情况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因素:一是有的电器设备和电线选型不相匹配或使用劣质产品、设备,经过长时间连续或超负荷工作后导致线路发热,引燃绝缘体而起火。二是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用电线路长时间连续工作,有线路持续高温、风化和阳光暴晒的情况,导致用电线路老化加快,抗阻增大,发热自燃;有的实验实训基地使用不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劣质导线,绝缘保护层防护性能不达标,在相同的条件下,劣质导线容易发热升温,绝缘层被击穿漏电,引发用电线路短路起火。三是有的实验实训基地使用的配电控制系统可靠性能差,在用电负荷过大的情况下同,自动保护电气设备的功能失效,致使设备负载工作而引发火灾。四是违规乱拉、乱接电线和使用电器设备,电炉、电烙铁等,由于管理不善或操作使用不当,往往容易引发火灾。五是实验实训基地建筑物没有按防雷设计规范安装防雷系统,或者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系统运行不良等导致用电设备、线路抗雷击性能降低,当遭雷电闪击时就会起火。2013年5月12日甘肃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一实验室内发生一起火灾,据该教学楼工作人员介绍,火灾系电线老化或短路等导致。
(二)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比较严重。从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近几年来发生火灾的损害结果来看,其对生命与财产造成的损失都是比较严重的。这是因为:一是实训场所的设备、仪器多,并且价格昂贵。如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就有上百台电脑,一个汽车实训基地有十几辆汽车。一台实验实训设备,价值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以上。二是建设的投入大。一个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的建设都在上百万以上,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备和场所都将毁于一旦,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三是存放的实验成果和资料档案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此外,一旦发生严重的人员踩踏伤亡事故,牵涉经济赔偿问题,其财产损失更为惨重。2013年4月3日陕西西安某高校重点实验室突发大火。据了解这个实验室属石油部直属,价值上千万。
(三)扑救火灾和人员逃生疏散的难度比较大。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大多设在高层建筑大楼内。现代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内部功能多样化,客观上导致扑救火灾和人员逃生疏散比较困难。一是火灾蔓延速度快。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场所装修材料大多属于易燃物体,发生火灾后,这些易燃材料就如同火上加油一样促使火灾迅速蔓延,增加扑救难度。二是人员逃生疏散难度大。由于实验实训基地楼层多,垂直距离长,人员相对集中,且火灾具有火势迅猛,发展过程烟气温度高、烟气层厚度大、燃烧产物浓度高和烟雾蔓延速度快的特点,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给安全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三是火灾扑救难。实验实训基地建筑高达几十米,所以风力较大,且基地建筑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电线电缆数量多、线路布设不规范,万一失火,风助火势,灾情发展更为迅猛,因此,在组织灭火救援时面临诸多困难。2011年10月10日湖南长沙某高校本部化工学院做实验的理学楼四楼发生火灾,由于起火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屋顶为纯木质结构,火势蔓延十分迅速,大火烧了两个多小时,木制的屋顶也被烧穿。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部分师生员工思想麻痹、松懈,安全防火重视程度不够。虽然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都有了比较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部分师生员工思想麻痹、松懈、安全防火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漠视制度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违规操作,从而引发火灾,这是当前实验实训基地发生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最为危险的因素之一。2011年10月10日某高校化工实验楼发生火灾,事后查明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将实验药剂存放于规定的储存场所而引发生的。
(二)电气线路设计、安装不科学,易引发自燃。有的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特别是建造较早的学校,由于当时为了减少成本,缩短工期,往往不重视电气线路设计,不对电力负荷进行计算、论证,降低设计标准,导致电气线路安装不科学,有的线路严重超负荷,在导线长期过载工作的情况下,部分电气线路过早老化,有的管道线路受到破坏或移动,造成电路绝缘体破损漏电。因此,电路一旦出现故障,轻则保险丝熔化,严重时线路短路引发火灾。近年来,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发生的火灾大多是电气线路设计、安装不科学引发的。
(三)易燃易爆的实验物品存放、使用不按规定执行。易燃易爆等危险实验药品没有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分库存放,或无标识标示等,致使实验物品混存而引发火灾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发生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有的实验管理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对易燃易爆物品性能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到物品的存放、管理和出入库登记是防止出现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有的实验人员贪图方便,在实验过程或实验前后,不按规定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的实验物品,导致易燃易爆的实验物品混存后发生化学反应,引发自燃或自爆,从而发生火灾。
(四)实验实训基地缺乏必备的消防设备和定期检查。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问题,实验实训基地消防设备的配置严重不足,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一定的消防设备,但因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和定期的检查,已经失效的消防器材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换,在发生火灾时无法使用,从而延误了扑救的最佳时机。此外,有的院校没有根据不同的实验实训基地设备的性质要求,配置性能不同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导致消防设备和器材无法扑灭特殊实验实训场所的火灾。
三、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一是通过学校广播、电视、网络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到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案例警示来加深师生员工对火灾危害性的认识。三是加强师生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通过培训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火意识,学会逃生技能,掌握应对火灾的技能。四是对学校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专门的消防安全学习培训,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熟知消防安全基本常识,明确各自担负的法定职责。
(二)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具有严格的规定性,既能管根本又可管长远。因此,建立和健全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强力执行,是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的先决条件,是制约操作行为随意性的刚性要求,也是确保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由于在实验实训基地配备的设备多,类型不同,性能各异,是一个多种设备功能聚合的场所,也是一个装修配套材料多、耐火性能级别较低的场所,因此,各高职院校尽管在消防设计中都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但必须根据本校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定实验实训基地防火安全责任、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等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度。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一是有剧毒、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料等试验品的存储和使用,要有严格的规定,实验人员要严格执行。二是各种实验实训物品药品的存储应该选择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的橱柜;电气设备安装时要采用自动关闭联动装置;通风管道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难燃或非燃的保温材料。三是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电气安装规程的有关规定,并在重要场所安设火灾自动报警器,及时发现早期火灾。
(三)抓好消防教育培训,提高消防管理人员防灾素质和灭火救灾的技能水平。消防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的高低,灭火实战水平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是预防和应对火患的重要因素;教育培训旨在提高消防管理人员防灾素质、灭火技能和实战水平。高校应按岗位职责要求,一是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专、兼职人员和消关键部位值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业务技术和实战水平。二是通过举行消防演练、消防专项运动竞赛等活动,锻炼他们快速应对火灾的能力。三是邀请消防特勤人员来校组织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排除火灾隐患和处置火灾的能力。四是实行脱岗培训锻炼。派送人员到消防部队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参加火灾现场的灭火行动,在实战中感受现场,积累救援经验,磨炼意志,全面提升防范和灭火救援的技能。
(四)进一步规范实验实训基地的消防设备、器材的配备和管理。第一,按照实验实训基地性质的不同,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由于实验实训基地功能类别不同,使用的设备设施也不一样,在配备消防设备器材时,应针对不同物体起火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火场性质,按照火灾分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灭火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必须配备适用不同性质实验室的专用灭火器材。第二,规范实验实训基地消防专用器材存放。按照配置标准配足消防设备和器材,各种消防设备和器材要配备齐全,存放固定位置,保持完好状态,随时可取用,不许任何人借用或挪用。还应防止乱堆乱放,只重配、不重管理的现象。第三、落实责任,科学管理。学校实验实训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制定管理人员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层级管理,一级抓一级,按照管理的规范要求,明确分工,使消防管理人员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尽责,把预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加大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力度,通过对消防设备、日常管理和整改等的监管,准确把握基地消防安全状况,掌握引发火患因素,着力提高实验实训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以消防标识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标识化建设,规范实验实训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消防工作档案,通过对消防材料的归档立卷,详尽记录消防安全管理活动的各种数据,收集日常消防工作活动的原始材料,为火患查证和消防管理的分析研判工作提供保证,促进消防管理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强化消防安全检查,落实经常性防火巡查、检查,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种场所和重点部位进行火患排查,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整改,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总之,确保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消防安全意义十分重大,各学校应当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实训基地消防安全,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和舒适的实验实训场所,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葛冬冬.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3)
[2]任旺花.浅谈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谭明双.高校重点部位消防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2007(4)
[4]高明毅.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立项研究重点课题(24)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维护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机房,如何管理好机房,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成为每名机房管理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这个每节信息技术课都要使用的教学阵地,在设备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硬件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下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的基本常识。
一、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维护原则。正确的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原则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而不是等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之后才开始维护。为了使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度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也只有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够越来越便捷。硬件之于计算机就如同人类器官之于身体,所以要适时、适当地对其进行必要保养,而不要等生病之后再诊治,等到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处理就会非常麻烦。
2.环境清洁,检测具体的维护原则。据统计,计算机在18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工作时,其使用寿命最长,因此要对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进行必要的控制,过高的工作环境温度会使硬件老化的速度加快,而过低的工作环境的温度也会对硬件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计算机工作环境的温度,必须要将其置于空气流通之处,除此之外,还应该严禁将计算机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计算机工作环境的湿度最好要控制在40%~70%之间,过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会锈蚀或者损坏主板上的一些电子元件,从而引起短路;过于干燥的工作环境则很容易导致静电的产生,在有静电存在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使计算机无法开机。
二、计算机内接设备的日常维护
1.CPU的维护。CPU之于电脑就如同心脏之于人体,电脑一旦启动它就开始不停地运转,因此对它的保养十分重要,而在CPU的保养中散热又是最重要的。即便在风扇的保护下,CPU的温度也将随耗用电流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较高的温度将会使CPU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最终导致电脑死机,甚至缩短CPU的使用寿命。高电压容易使CPU烧毁,所以计算机一定要配备一个质量好的散热风扇。散热片的底层越厚越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储存热量,从而使风扇能主动散热。灰尘在CPU上积累容易造成其内部电路的短路,从而使CPU烧毁。在使用硅脂时要将其薄薄地涂在CPU表面内核上,过量的硅脂有可能会渗到CPU插槽和表面,最终造成CPU的毁坏。
2.主板的维护。目前的电脑使用的主板多数是四层板或六层板,所使用的布线和元件也都非常精密,积累在主板上的灰尘会慢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后的灰尘将呈现一定的导电性,可能会连接主板上不同的信号或者阻断主板上的电容、电阻,致使信号传输出现错误或者工作点发生变化而导致主机不工作或工作不稳定。我们在实际操作电脑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主机频繁重启、死机、开机报警、找不到键盘鼠标等情况大多数是由于主板上积累了大量灰尘而导致的,这时也许只要打扫机箱内的灰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
3.电源及硬盘的维护。用户在安装计算机时必须要保证其电源的牢固,每一个接口也必须要插紧,否则一旦电源发生漏电就必定会损坏计算机内部其他部件。在选购电源时,用户不能贪图便宜,一定要选择质量好、大品牌的电源,这样才能够确保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稳定、持续的电流。
计算机运行时,其硬盘也具有很高的转速,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有或多或少的震动,因此也必须要对硬盘进行维护。用户应该保证硬盘使用环境的清洁干燥,搬动主机之前应先让硬盘停止工作。此外,还应该及时将计算机中的垃圾文件清除干净等。
三、计算机外接设备的维护
1.显示器的维护。显示器是显示计算机内容的媒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好其维护工作。显示器的屏幕时时刻刻都在经受各种杂质或者灰尘的影响,灰尘的覆盖将大大降低其显示效果,从而对于用户的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计算机显示器进行定期除尘维护。除尘过程中也需要使用专业的显示器屏幕清理工具,不可使用水或酒精进行直接擦拭,这是因为酒精会腐蚀显示器屏幕,而水对除尘并没有较明显的效果。
2.光驱的维护。光驱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其中积累的灰尘会使光驱的激光头出现故障,致使光驱不能读取光盘或者使读取速度降低,所以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也要注意光驱的保养与清洁。一般而言,可以利用蘸酒精的棉签擦拭光驱,擦拭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酒精洒在激光头上。
3.鼠标和键盘的维护。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外接设备中比较常见的,其使用频率通常是最高的,因此它们也比一般的硬件设备更容易发生故障。但是在众多的硬件设备中键盘鼠标的成本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所以用户在维护时一般采取拆卸清洗的方法即可。
计算机使用越来越普遍,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计算机稳定可靠的运行,用户不仅要对软件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而且还要能在计算机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准确地对故障事件诊断和定位,以便使计算机的服务质量更高。因此,硬件维护技术便理所当然地成了计算机维护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总结
- 下一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