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历史教育; 功能;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08-00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必须全面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发展。因此,只有对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促进中职学生未来更长远发展。

一、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

对中职学校历史教育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增强其功能所具备的意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加强素质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才能真正为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提供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历史教育涉及的内容有文学、法律、政治、宗教、经济等多个方面,不但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视野,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更丰富的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理解力、判断力等的目的。由此可见,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对于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在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做人是首要任务之一,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才能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教育不但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还能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在了解合作、宽容、顽强等多种精神的情况下,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对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有着重要意义。

(三)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规律,对于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注重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对于让他们更正确的把握未来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给中职学生思想、行为、意识等方面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充分了解历史文化,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反省,对于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科学构建和谐环境

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科学构建和谐环境,对于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中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不够全面,他们没有比较科学的学习观念,因此,增强历史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坚强品质、知荣辱的优秀人才。

二、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方法

(一)注重学校德育工作与历史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中职教育中,注重育人为本原则的全面落实,将德育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置,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会做人和学好技能的完美结合,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就业率等的目的。因此,注重德育工作与历史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历史知识来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展“社会责任感”这个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自行选择参考材料,并利用网络、报纸、宣传栏等搜集更多资料,才能真正掌握更全面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爱国意识、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等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社会各种热点新闻的讨论,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等,如“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块领土”,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爱国精神,从而促进中职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二)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与历史教育的合理结合

在中职学生学习各种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将其与历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金钥匙”,对于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注重专业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如物理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对交通方面的历史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对旅游文化方面的历史有比较深刻的领悟,才能更好的为专业技能提升提供重要基础。由此可见,让学生对各种历史人物的经历有一定了解,并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和思想等,是将他们作为学生学习榜样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有着重要作用。

(三)注重信息网络技术与历史教育的科学结合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中职历史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元化,给中职历史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对于促进中职历史教育水平快速提升有着极大影响。由于网络具有较强交互性、广泛性和共享性等,不但能使中职历史教育的教学范围更加广阔,还能促进中职历史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最终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例如:通过微博、手机短信、微信等发送历史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等有着极大作用。

(四)注重学生就业发展与历史教育的完美结合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效率

也并非妄自菲薄,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尤其是学历教育已成风气的今天,中职学校的生存条件并不是很好:学校生源质量差;学生人数日渐下降,有些中职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人数比学生还多的怪象;教师队伍整体学起点及学历水平不高,后续进修动力和后劲不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不重视等,劣势很是明显。在学历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教育成了大部分学生的最佳和自然选择,只有极少数成绩落后、贪玩、家境一般的学生会选择中职。中职学校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人以上中职为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职学校尤其面临着怎样转型的问题。打铁还得自身硬,面对问题,我们要解决问题,而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作为一名普通中的中职学校历史教师,面对危机,我们能做的便是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水平,以及竞争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入职考试或高考中占据优势。鉴于此,笔者可以从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出发,寻找对策,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确实,历史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人这样形容历史学科对人生的作用:“学习了历史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成功的,或者失败的人生阅历,成功的,我们可以去借鉴,失败的,我们可以去避免,我们的一辈子实际上就相当于别人的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因此,我们读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以史明鉴。历史如此重要,但是在当前(上文已经提及)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历史教材的内容已经无法与当前的中职教学实际相对接

笔者曾经调查过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出于兴趣。再问不喜欢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理论性太强,动辄各种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叙述,让人疲惫。确实,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15岁左右,而他们进入中职学校的直接原因是成绩落后,这部分学生的共性基本上合适学习基础差,贪玩,组织纪律性较弱等。而中职的历史教材基本上和高中历史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承袭了高中历史教材的额编写体例,尤其是对于材料的选择上,几乎是一模一样。另外,叙事呆板、语言干涩、理论性强等因素都使得学生的学习举步维艰。

实际上,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才是历史的主体是,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参考教材,但是不能完全的复制粘贴式教学,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构建历史,并引导学生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些。

二、社会关注度也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

从2007年在山东等四省区试点开始,新课改在中国拉开了帷幕,到了2012年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新课改已经完全进入了高考阶段。在各级教育教学行政部门及广大中小学的推动下,新课改及其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在中国被接受,并被推广的如火如荼。尤其是其三大支撑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然而,就新课改而言,社会将更多的期待、包容、關注、支持给了广大中小学,甚至于大学,中职学校的新课改情况并不被大众所关注,这也就间接导致了部分中职学校教育资源流失、资金和培训不到位等情况。在教师教学方面,出现了心理学上的霍桑效应,因为社会期待或重视度很低,导致中职学校的课改效率大打折扣。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出现了明显的习得性无助效应,觉得反正没人在乎,自己做什么努力都是没用的。因为产生得了习得性无助,教师进而对教学产生了深深的绝望和悲哀,从而过上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推日子”式生活,得过且过。对于教师而言,正常上课已经是努力了,谁还在乎能课改及要不要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问题?

三、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对于历史课堂敬而远之的原因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一块黑板一张嘴”,填鸭式教学伴随了中国基础教育几千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听讲模式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然而,在当前的绝大部分中职学校,听讲绝对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还有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等都是当前不利于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消极因素。但是,我们得明白的是,中职教育当前本身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果做不好转型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高等学历教育是整个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作为一名中职历史教学,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己的客观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地想办法促进历史教学,以不变应万变。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就现在国家对于教育教学的投资力度来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且连接了网络。历史是个古老的学科,但是我们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实现历史和现实的链接,通过调动视觉、听觉等来实现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也是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要求的。

(二)参与式教学也是必要的途径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好是15岁左右,他们正处于乐于表现自我的阶段,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探究、质疑、辩论等方式将学生拉入到历史课堂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教师仅仅是推动者和管理者。显然,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可以通过同专业教师间的合作实现校本教材的开发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不是为了取代国家教材,而是为了补充相关材料,论证相关的观点。因为学生对于本地情况较为熟悉,利用校本教材就可以很好地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对接,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本土文化。

总之,在学历教育愈发普及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学校面临转型问题,其历史教学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笔者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也一定能以最快的速度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1]杨荣娟.翻转课堂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尝试.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年第3期. 

篇3

【关键词】校史教育 素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O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21-01

校史是学校校园文化和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是中职校开展爱国荣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职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对于提升中职生的精神境界、增强育人的校园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主旋律,都起着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要抓好中职生教育,提升中职生的素质,首先要抓好校史教育。

1 将校史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之中

校史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唤起师生高尚的人格追求、道德追求和专业追求,能够形成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学校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无论是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应该融入校史教育的内容,使校园文化变得有感有形,让师生在了解校史中感受文化,感悟人生。例如:建设并利用好校史展览馆;打造学校历史名人塑像;用学校名人(优生毕业生)和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命名校园道路楼字;在校园建造校史长廊;打造其它形式的校园历史人文景观;通过校史回顾开展解读校训、唱响校歌活动等等。这样既使校史教育有了丰富的载体,也使校园文化变得高雅而有有魅力。

2 把学习校史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

新生虽然对学校本身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肤浅的。因此,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让新生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了解学校已经取得的优势、成绩和荣誉,能够唤起新生的成就感和上进心,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新生们走进校史展览馆,感悟着历史的积淀和未来的使命,感受着创业的艰难和成就,很快就能给新同学留下这所学校历史悠久、独具一格的深刻印象,激发他们的爱校之情。

3 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独特作用

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可以使校史教育更加鲜活、更加丰富、更加有活力。对于各中职校来说,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校友们,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丰富、与社会有密切联系、与母校有特殊感情联系的群体,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资源宝库,是学校发展中完全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要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在校中职生以他们为榜样,积极进取,树立“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信念。

一是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和校园网对优秀校友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网络对中职生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团和网络在中职生中的影响力加强对校友事迹的宣传。

二是可以利用校友成材的事迹,激励在校学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友的成材事迹,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在校中职生而言,校友是学长,是不在编的老师。校友的创业历程、社会阅历、人生体验等是在校中职生的极好教材。校友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介绍自己成长的经验和教训,给成长中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同时校友们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对广大师生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对校友本身也是一个鼓舞。因此,可以邀请在社会工作中有建树的优秀校友回母校作报告、开讲座,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教育学生,激励中职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 开设校史文化校本选修课

学校应开展文化校史的研究工作,开设校史文化选修课,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这样让学生全面了解各历史发展时期的学校办学成就和教育理念,切身感受优秀人物的创业精神和教育思想,用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史料对进行素质教育,引导中职生学习前辈的优秀品质,崇尚高远志趣,追求职业人生。校史文化课要充分运用照片、音响、影视、图文资料,力求生动活跃,有吸引力。这样会使学校的历史文化活生生地再现于课堂,并深深印记在学生的脑海里。校史文化课使知校爱校不再是空洞的宣传或口号,学生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领悟,一定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与学校荣辱与共,一定能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5 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校史教育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92-01

一、学前教育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中的历史教学对儿童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学习历史具有三种重要作用:(1)儿童通过学习历史能了解国家的过去和历史的大事,接受传统的价值观,促进儿童的社会化。(2)儿童通过学习历史认识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形成自我意识和个体认同感。(3)儿童通过学习历史丰富社会知识,增强儿童的自行信心和进取心。

2、学前教育中的历史教学是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理论发表的重要资源之一,学前教育中的历史不仅包含对学前教育历史事件的记录,更包含对学前教育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叙述,它不仅能帮助教师深刻地理解过去,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深刻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

二、学前教育历史教学的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师对古今历史有着广博的历史知识,学前教育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将儿童教育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教师在历史题材选择上要有针对性,适度性。学前教育的历史题材既不同于小学历史教学内容,更不同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大教学力度:在儿童学习历史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让儿童了解普通人的成就,希望、梦想和失败,帮助儿童形成重要的观念和价值观。

2、历史的结构由时间、人物、空间、地点、事件等因素构成,教师在选择历史内容时应从以下几个因素去思考:时间是历史产生的前提,是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历史的内容多种多样,既有个人和个体的历史,社区和邻居历史,也有县州省和国家的历史,世界的历史,教师在选择历史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内型出发,设计系列主题:个人历史。关于个体的主题有:我的一切,我出生的那一天。关于家庭、学校和朋友的主题有:我的家庭,知道我们的祖父母,我们在家里做的事情,我成长的社区世界。关于社区的主题有;了解我们的邻居和社区中的人们,我们社区的一些地方,我们社区的历史场所,我周围的世界。日常事件,分享每日故事,关于我自己和家庭的消息,我们省里的人,著名的人,外省的英雄。我生活的世界;其它地方的朋友和人,世界上的名人,其它地方的传说,著名的地方,世界旅行等。

教师在选择历史内容时,要考虑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不应按部就班地执行教育计划,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倾听儿童的话语,关注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适时更换陈列的物品,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鼓励儿童去观察和思考。

三、学前教育中历史教学方法

1、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历史的动力,只有当儿童发挥好奇心和想象力时,他们才能掌握和学好历史内容;尽管“现在的时间、过去的时间、很久以前的时间”这些时间概念很难呈现在儿童面前,但儿童也能理解;历史涉及周围的人时,就变得鲜活有趣;运用故事,传说、传记等吸引儿童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访问博物馆和历史景点,培养儿童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儿童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教师运用提问艺术促进儿童对历史内容作出反应。

2、教师不仅要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历史的过程,而且要把历史教育和儿童的自身经历联系起来,如要求儿童在日历上划出已过去的日子,观察与季节相联系的变化,以帮助儿童深入理解时间和变化。另外,家庭也是儿童接触历史的一个重要地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如鼓励儿童访谈父母和祖父母,提高儿童的历史分析能力;通过日常生活,提交儿童的学校历史,如:昨天操场上发生的事故。

篇5

什么是历史知识?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时难免被忽略或误解。比如,常有人以为历史知识就是指历史本身所发生的事,从而把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混为一谈。从认识论的角度上去考察,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的关系,是客观实在与主观认识的关系。所谓历史知识,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正是历史认识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性质与特点。因此,人们在论述历史知识时,实际上是在论述对历史的认识;历史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实际上是在传授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学习对历史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这一概念。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西文中,“历史”这一概念至少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平时我们在用“历史”这个词时,常常是从比较泛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也就是把“历史”的这两种含义混用,比如大学的“历史系”,并不是指“过去”的系,而是指对过去进行研究的“历史学”的系。“历史”这一概念的两种含义,后一种是更为主要的,这是因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只有被人们了解和认识才有意义。马克思认为:“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所谓“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是对过去的主观认识。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知识。对“知识”的定义,比对“历史”的定义要更为单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由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③我国学者对知识的界定亦是如此,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所谓知识,就它所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④这就是说,知识源于客观存在,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但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简单重复。所以说,知识是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

现在,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历史知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即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反映。它以人类的过去为认识对象,是对这一特定的认识对象的主观认识。如果说有客观的历史知识,实际上是指客观地对历史发展过程所进行认识的结果,而不是说历史知识本身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知识的这种性质,正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的历史科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是史与论的科学统一,这也决定了我们所说的历史知识的性质。

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实际上还是泛指历史学科的知识。作为学校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的知识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绝对地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因为,学校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还要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国外的课程学专家认为,要从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角度上研究知识是什么,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知识应包含基本的工具;

(2)知识应便于学会任何学习;

(3)知识应适用于现实世界;

(4)知识应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认识的技能以及个人完善的观念;

(5)知识应由许多形式和方法构成;

(6)知识应使个人为科技世界作准备;

(7)知识应使个人为政治世界作准备;

(8)知识应容许个人重新获得旧的信息;

(9)知识的获得应是终生的过程;

(10)要在原本的价值上教知识。⑤

这就是说,教学中的知识要具有使学生能够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和性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某一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与相应的科学或学科的知识,往往是被等同看待的,“因而造成了由于知识和次要材料太多,致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过分繁重的情况”⑥,从而因知识的过于系统、严密和繁多,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就削弱了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对此,国外的教学论专家指出:“不能把学科视为‘适于儿童而剪裁的科学的概要的复写’那样的东西,它不是科学内容的简略化、淡薄化或缩约。学科内容是从科学中,遵照教学的目标、课题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那些可以传递各门科学、技术、艺术的基本概念的事实、知识与方法。”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也要具有能使学生进行学习、认识的性质。

关于历史知识的特点,我国的历史教学工作者已有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看法,诸如过去性、具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时序性、因果性,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这些特点中有些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具有的(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等),但基本上是属于科学的历史认识所具有的特点,或者说是历史科学的知识所具有的特点,这是符合我们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是对历史的认识这一观点的。然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既然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不仅具有历史学科的认识属性,而且要有使学生进行学习和认识的属性,那么,也就应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时空的确定性。历史知识既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曾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发生和存在的,而现在则不存在或只留下痕迹。要对这种历史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进行,这是历史认识的首要条件,正如列宁所说的“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虑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⑧这就是说,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历史知识必定会是错误的。对于已经发生并过去了的人类活动,只能根据现存的历史信息(例如史料)进行间接的认识。历史知识的这种时空的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其认识对象的特征和认识方法的特征。

相对的系统性。历史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历史知识的内容所具有的这种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认识上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关系。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每一个单独的知识必须置于整体知识的结构体系中才具有意义。但是,反映历史实际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系统性又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认识是有不同层次的,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也不可能是绝对完整的,只能是相对的完整。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就具有这种相对的系统性特点。

广泛的社会性。“人的个体的认识及其发展,是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人际交往,没有言语交流,没有文化影响等社会因素,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⑨历史知识也具有这种认识上的社会性特点,它是源于社会历史,反映社会历史,认识社会历史的,并且受着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就知识的来源、途径、方式等方面说,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也都反映出这种社会性特点。

潜在的发展性。虽然过往的历史是特定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历史知识就其内容和形式来说,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和绝对固定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发展性。一方面,历史学科的发展会促使历史知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历史认识本身是活动着的,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因此,历史知识的建构不可能是一次完成又终久不变的,历史知识可以逐步地扩展、深入,可以不断地修定、调整,可以进一步地充实、完善。

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历史知识特点,是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决定了的。这些特点对于历史课程的编制、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历史学习的指导等,都具有参考意义。

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看待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怎样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这些是教学理论中反复研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授受被看作是教育的中心,甚至把教育等同于知识的授受。这样,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过是知识的灌输。在新的教育中,不仅要考虑知识本身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知识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学习者的意义。”①0

1.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知识学习中的被动接受、记忆、背诵和复述,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激烈抨击,甚至知识传授的意义也遭到否定。但从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看,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能轻易否定的,而是要从新的角度上去认识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最近,由于更多地强调智慧训练,从而便促进了把获得知识看作一种有重要意义的目的这样一种观点加以高度重视的趋势。”①1布卢姆也认为,应该把知识“作为学习该领域的方法论基础,作为解决该领域里各种问题的基幢,甚至认为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基础①2我们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传授知识的意义,尤其知识在教学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如果我们不把历史知识看作是死的知识,而是看作对历史的认识,如果我们不是把历史学习单纯地看成是对书本知识的记诵,而是要学习如何全面地、客观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历史的和社会的问题,那么,历史知识的学习就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历史知识的传授就是开展这种学习的基本条件。历史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和全面完成,是以历史知识的教学为基础的;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掌握知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条件;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历史教学方法的采用,都与历史知识的授受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知识教学的这种基础作用上,来认识在中学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篇6

对当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效果的考察

为了对当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效果实施全方位、动态的考察,笔者以一些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为中心,对以下三组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一是近三年内到中学任教的毕业生,其二是近三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其三是在校就读的学生。经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目前高师历史专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和中学历史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的地方

通过对目前在中学任教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主要问题是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教学与中学历史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到中学“用不上”或需要的知识没有学到。具体而言,在高师所学的专业课程往往以两大通史为主,限选课或任选课所讲内容大多与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相关,因而专业基础知识在深度方面有余而在广度方面偏差,有些知识到中学根本用不上。现行中学教材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外,还涵盖了心态、人口、科技、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而高师历史专业大多没有开过这些方面的课,所以到中学后毕业生还需要给自己补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教育理论基础薄弱,教育技能训练不足。毕业生们普遍认为,虽然在高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但当时授课时数少,理论性又太强,所以大都没有用心去学。等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匮乏得可怜。在教育技能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课程设置,只是在教学方法课堂上进行过模拟训练和实习期间的短暂接触,教育技能较差。所以只好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自己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才能逐渐掌握一些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教育技能。

第三,对教学研究工作不得门径。一些毕业生反映,到工作单位后,学校领导鼓励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能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形诸文字,总结出来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但由于在高师没有经过这方面的锻炼,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即使在教学中有了一点体会也不知道该如何升华成规律性认识。

2.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近三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专业基础知识不系统,理论知识相当薄弱。

大多数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普遍认为,虽然高师院校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近年来学时被大量压缩,教师只能宏观上把线索和轮廓讲出来,造成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内容的空缺。所开设的选修课又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相一致,没有兼顾到知识的系统性,当然也无从弥补通史课程所留下的不足。史学理论方面的课程除了多年开设的史学概论、史学史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课程可供学习,加之对理论书籍阅读的不够,所以在读研期间深感理论方面的薄弱,只好再从头“补课”。

第二,没有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能力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

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在学习方法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以致没有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看书也不得要领,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在授课时,基本上采取“灌鸭式”教学,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设置一些相应的课程,以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急剧下降,也没有形成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专业思想不牢固,对基础教育改革情况不甚了解

通过对历史专业在读学生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历史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淡薄。这些学生最初报考高师时选择的专业基本上都不是历史,而是被调剂过来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专业自身内在的问题,没有使他们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另外,由于没有相应课程的设置,教育见习环节的缺失,大多数学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情况了解得不多或基本上不清楚,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基本的动力。

对当下历史专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问卷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不难看出,尽管近几年来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即现有历史专业培养方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这也许是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所在。那么为什么会有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呢?笔者在比照分析了一些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大多数历史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实施,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五对矛盾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1]因而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通过查阅部分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看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却相对迟缓,表现在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有:

一是针对性不强,学科体系不完善。目前一些高师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沿袭以往的学科体系,以两大通史为主再辅以一些选修课,教学内容仍以政治、经济和文化史为主,仍然是注重物质的传统历史观。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则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总体研究历史观,强调的是从政治、经济、外交、学习、社会、文化、心态等总体上进行考察。[2]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有些毕业生慨叹有些东西在大学根本就没有学到,到工作岗位后还要从头再来。

二是课程设置仍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对于教育理论和技能课重视得不够。多数高师历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仍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教育理论课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历史教学论等几门,涉及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基本上很少或没有设置。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近些年来实习工作大不如从前,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越来越有少,所以学生临毕业找工作时的教学能力很弱或没有体现出师范院校优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课程体系与学生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近些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招生规模,逐步在调整自己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试图向综合类院校靠拢,这在各学科课程体系方面有所体现。就历史专业而言,学生培养目标既要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教学型人才;又鼓励学生考研,培养研究型人才。一个课程体系,一套培养方案,却要培养出两种类型的人才,结果自然是无论在哪一个方面寻求发展的学生都略感不足,从而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

3.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

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要由教师作为支撑。目前的问题是,一些历史专业在教学计划里开设了很多课程,但却没有相应的教师来承担。如中外政治制度史是历史专业当中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有所体现。但笔者发现,有些高师的历史专业却没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该课。这对于学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另外,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旨趣爱好开设课程,并不把学生的兴趣或学生将来是否实用作为考虑的条件。这也就是造成了上面谈到的“学到的用不上,需要的没有学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了。

4.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

学分制是高师院校近几年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现在部分院校正在逐步完善或已经基本确立准备实施。由于学分制的不完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历史专业一般都设置了限选课、任选课等选修课,但这两类选修课的学分普遍偏低,又对学生选课做了方向、门类方面的限制,因而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5.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矛盾

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现,对于指导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纵观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学改革现状笔者发现,教学改革的研究理论的确出现不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也大量存在,但能结合自己专业的教学实际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院校却不多,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脱节的地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改革现行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

为了解决上述五对矛盾,进一步推进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试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教育接轨的同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师教育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目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课程内容要改变 “‘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5]据此颁行的课程标准和现行历史科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均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贯做法,增加社会史、科技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师范生将来从教时知识储备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上还是两个流向,一是到教学第一线承担教学工作,二是报考硕士研究生。为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些调整。在专业基础课修完后,课程可以设置成两大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一是研究系列。围绕着教学系列可以开设一些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专门史选修课,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增加教学实践的环节和时间,突出师范特色,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缩短参加工作以后的适应时间。围绕着研究系列可以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课程,为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两方面兼顾又有所侧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2.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完善学科体系

为了完善学科体系,使学生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的办法。如可以从别的院校聘请相关学科的教师来从事一些课程的讲授,或者从优秀的中学教师中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一线教师来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也增强了和中学历史教育实践的联系,使高师历史教学朝着更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方向发展。

3.学分制与导师制并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鲜明

学分制的推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实行开放的选课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配合导师制的推行,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选课的任意性带来的消极影响。既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要突出其专业优势,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

4.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力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进行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为了使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的成效,先期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的研究一方面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服务于实践。因而,及时的吸取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并运用于实践,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要立足于现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高师历史专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及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小碚.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55.

篇7

一、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性人才。据调查,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部分高校普遍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列为选修课。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在管理政策方面通常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具体开设中,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状况如下。

(一)可选的教材种类过多

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可选的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材种类过多,因此,在选择上并不统一。比如,有的高校所选用的选修教材以讲义为主或者由自己编制的教材作为主要授课资源;有的高校选择以文化教材为主的讲义教案;有的高校选择专业的历史类教材。这些教材大多都是由授课教师任意挑选的,其随意性比较强。

(二)设置的课时量无法达标

由于所选择的教材不一样,很多高校在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选修课时,所设置的课时量达不到标准。通常情况下,按照选修课的标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课时应该保持在16~30课时之间,但是,很多高校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课时量不足16课时。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

因为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所覆盖的信息量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考试主要以考查为主。比如,论文考查方法、书面考查方法、采用统一以试卷为主的考查方法及观后感考查方法等。

(四)学分是学生选课的主导思想

以学分为主要的选修点,具有如下特征:课程内容在以同等学分为基础的前提下,考核相对较容易且所设置的课时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按照学分的标准选课,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修满学分的目的,所以,在选修课中都比较主动。

(五)所选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习任务有冲突时,学生会选择请假或者退课;部分学生选修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但并不能保证遵循课堂的规定。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存在不重视通识类课程的思想,而这种情况也是大部分高校开设通识类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每个学校在选材上比较自由,学生给予的重视度以学分为主,对于这类课程的认识过于边缘化。如果要想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就要充分借助于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这个有利的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从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大力改革。

二、创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条件

目前,社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顺畅。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这为我国高校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技术资源和教学条件,同时,也为创新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一)历史文化研究兴盛

现阶段,历史文化研究逐渐兴盛,不论是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还是现代边缘化学科的历史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历史文化包括了众多丰富的知识,现代考古学、文物研究学及传统服饰学都与其关系密切,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历史学科,非常有意义。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兴起,这些有效的历史成果可以伴随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拓展历史文化知识最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现代科技非常发达

现代教育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科技时代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展比较完善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中通常都会配备电脑、电动屏幕及投影仪,学生可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优越性。此外,为了让不同2017年7月(下转第9页)的学校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高校教师已完全掌握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技巧。而且,很多高校教师依据实际需要制作了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这不仅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方便,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广泛交流。

(三)丰富的图书网络信息

很多年前,我国很多高校就普遍配备了图书馆。而现在,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图书馆内不仅配备了传统的纸质性书刊,还有非常丰富的检索资源及网络书刊,这些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四)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力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与国外先进的办学方案有力结合,让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的思想教育方针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力量。大部分高校都提倡要为社会培养大量综合性人才,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在新时代教育思想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巩固自己,高校以期实现通过通才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良好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上述内容结合了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和相互联系来阐述创新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是在教育领域中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更为历史文化通识课的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尤其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为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孕育出了非常成熟的条件。

三、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策略

由上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有利教学条件可知,只有对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实现创新与改革,才能使这类课程达到有效开设的目的。相对于专业历史课而言,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主要是从教学要求设置的角度来实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通识课,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高校学生相对与其他类学生来说,思想更成熟、更稳定,他们拥有较多的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正确评价与判断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文化通识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启发性的询问方式让学生从相关问题中联合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深入理解与思考。比如,以科举制度为主要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现代人才选拔制度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模式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便于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坚持其他专业知识与历史知识的相对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选修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来自于各专业。通识类课程从设置目的上来说,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是互补的,那么,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进行选编。比如,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文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授课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理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上要偏重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不仅便于打开学生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也可以大力提升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兴趣。

(三)坚持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

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相关教材方面,要注意所选教材的多样化和优质性。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遍应用为当代历史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用传统的纸质书刊资料,也可以选用多样化的电子媒体课堂。但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生受影视剧和网络视频的影响,对于一些传统的历史知识的了解非常模糊。同时,由于很多已逝去的历史场景通过普通的文字叙述方式不能给学生更好的启发,也根本不能让他们在脑海中呈现出比较具体的画面,更不用说与现代的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联系。而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将电子资料有效引入课堂,为学生放映一些比较有深度的纪录片或者是专题文献片,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知识的形象生动性,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拍摄的《金陵十三钗》就从侧面反映了的残暴肆虐,学生对这些远去的历史没有什么具体印象,但是,通过这些影片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真正状况;而老舍先生的著名作品《骆驼祥子》,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中优秀的商人时,可以列举“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具体发家过程,如果学生对这位人物不太了解,教师可以为他们讲解“红顶商人”的真正意义就是亦官亦商,他的发迹与当时清政府的主要人物、左宗棠都有很大联系。一个人物牵涉出更多的人物,不仅让学生们对胡雪岩智慧的头脑给予更充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们对当时清政府的实际状况和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实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近些年,有关清朝的片子比较多,这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音画效果。这些影片的观感性和可视性都非常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高校在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对历史都非常感兴趣或者对历史的某方面有很多疑问,并且很多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心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辩论、自由抒发自己对某件历史事件的真实想法,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只有讲授的实际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在某种思想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深入探讨。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思维能力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他们表达的想法也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可以潜移默化到其他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方式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方便了授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知识掌握状况,也对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五)灵活运用课外教育资源

课外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当前社会交通便利,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很多社会公共资源在逐一对外开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有效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他们参观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展览。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具有历史意义的玉器、瓷器、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及装饰等,然后在课堂中结合每个朝代的发展状况对这些参观后的展品进行论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写作用具,如笔、墨、纸、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的文房四宝,而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通过在布帛或者竹片上进行书写,可以让学生在室外利用一些简便的碎竹片亲自练习写字,再与我们现在所用的书写工具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写字既有趣又有意义。相对来说,课外的教育资源更直接、更充分、更有利用价值、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内进行灵活交流,不仅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在实际观察体验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也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更多综合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多样化人才。时代在发展,学生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巩固自己、提高自己。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鲜明特点,保持教学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动态性,从而真正做到切合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特点,达到真正服务于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目标。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内容广而丰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成为受到大学生广泛喜爱的课程,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发挥出通识教育的德育和智育作用,为社会塑造出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杨峻岭 单位:铜仁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颖华.论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J].牡丹大学学报,2011(7):111-112.

篇8

(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和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这里包括两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有的教师授课,还在搞满堂灌,唱独角戏,不能开展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没有互动,没有合作,感受不到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当成了简单的传声筒和教师话语的接收器。第二种模式是,片面地过量地依赖和滥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认为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不是教改。不管什么课程,都要使用电子课件。为此,教师都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成了绘画绣花、课本搬家,画蛇添足,或只是起到了代替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去解决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难以把该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好。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课件代替了必要的讲解和内容推演的过程。学生想做个笔记都不跟趟;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讲课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甚至成为累赘。更有甚者,有些学校评选精品课,不是看实际教学效果,而是看你有没有电子课件。例如有的老教师教了三十多年的历史课,教学上很受学生欢迎,桃李满天下,却因为没有电子课件失去了被评为名师的资格。可见,这样的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误导。事实上,在许多学校,虽然制作了许多精良的课件,但并没有也没有条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只不过把课件当做教师的一种表面的要求或作为评教条件的一种摆设而已,而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应用在教学上。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像以上这两种简单的教学方法都是违背教学宗旨的,起不到多少真正的教学作用。过后,没让学生学到多少有价值的知识。满堂灌式的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像看了一场枯燥的独角戏,而滥用教学多媒体课件仿佛就像学生看了一场图片的流动展览。

(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片面性和单一化

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的考察,高等院校历史课的考试内容,多以学生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的记忆性知识为主,缺乏对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一般只有填空、解词、简答、论述、判断等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分析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考查。考试题目的设计日益趋向于简单化、公式化、程序化;评价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在确定学生的总评成绩时,往往是只以一次或两次闭卷考试的分数来做定论,看不到学生的潜在能力。这种考评体系不仅弹性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而且学生还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激励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要想得高分,只能按老师讲课的内容或要点去做复习范围和答案。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阻碍了创造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越来越傻,往往是知识面仅限于教材范围的缺乏独到见解的低能者。

教学评价体系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问题。什么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就会引导学生怎样地去学习,单一化的考评体系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陈旧一套的教学评价体系就必须做到稳健而深化地改革。

二、高校历史课教学教改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与宗旨,为社会培养有历史知识和正确历史观的人才

没有改革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作为一种教育的动力应始终是教学管理着和教师的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要改进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现有的状况,思考出那些哪怕是比原先只前进一步或两步的想法。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校应加大历史课的教学改革力度。教师要克服以往过于强调知识深度、广度的偏差,彻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培养上来。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高校历史课教学中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把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等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历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师课程内容体系,强化道德与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以适应高校历史课教学目标的需要。高校历史课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标准、高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强化分析历史鉴别历史和应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应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现代教学技能,为其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学习历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学生本来就对这门课不喜欢,感觉没意思;二是头脑中对学习历史课的作用认识不清楚,认为所学的东西应用不到现实生活中去;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不能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兴趣,一是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设计好和应用好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和方;二是要加强学习目的与作用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兴趣;三是要做好课程内容设计,讲课内容要少而精。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力。例如,在美国的某个大学的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不是仅限于一本教材的内容。教师只起到指导答疑作用,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重点,并要求学生写作出分析文章或研究论文。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学习各种文献,从中了解到了各种事实和一些个人的各种观点,经过分析、判断、综合,从中得出有自己独见的结论。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能力,熟悉了学习方法和和提高了研究问题的能力。我们亦应借鉴美国历史教学的经验,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理和学习兴趣。

(四)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各方面的专家和科学家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跟中国的社会制度有关,也跟中国普遍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关。教师要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的长处,创造性地完善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为此,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教学内容规划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强化基础、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来设计。历史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的主要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社会制度优劣加以鉴别,说明历史变革的原因与动力。要学会从历史经验中找出对今天社会制度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东西。要学会应用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解读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的演变原因。教学时避免让学生记忆那些于能力提高无补内容。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动脑筋下功夫,要在坚持思想独立的原则下适当将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引入历史课程,丰富历史课程的活力和吸引力,例如,学习中国当代历史时,对取得胜利的原因怎样实事求是地评价问题,可以增加一些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发表各自的见解或写成论文。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无疑起到了推动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养成科学的唯物主义态度。

2、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也包括认知、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和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或多种手段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各种教学设施。并有因特网还能搜索各种资料和传递信息,就连个人的手机都可以上网了。这无疑给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都创造了方便条件。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中国近代史这课时,笔者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容易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进行具体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网络具有传递信息方便、快捷、普及等特点,如,在黑板上难以布置大量的作业题,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来帮助解决,网络不仅在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也可以利用来改进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

3、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建立日常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高。历史课的成绩评定应把能力考核放在第一位。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历史的的分析、评价和借鉴能力,其次才是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必要的历史知识多少。能力考本应以面试和论文答辩方式为主,满分可占总分数的60%以上。对必要的历史知识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的方式,闭卷考核成绩应占总分的40%左右。关于历史专业课成绩的考核设计,也可以分成过程考核和最后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和最后的考核,其分数比例也应为6:4左右。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疑问的能力,即有无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包括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解释、分析、评价的能力和应用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能力。使学生专业成绩的评定不局限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要把课堂上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语言表述、对问题探究的深浅度等发言情况计入平时成绩;把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课堂纪律状况计入平时成绩,最后得出全面、系统的学生成绩总评。这样,既可以克服一次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又可以及时监控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学习纪律,激发创新意识。

篇9

关键词:历史教育;文化;历史

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及历史教育也有了新的定义:历史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历史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延伸到历史教育,就是指历史教育并非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重要活动;历史课堂也是进行知识文化传播,包括历史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如何体现历史教育的文化性,体现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核心,却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历史教育中重视文化学习的意义

将历史课程看作为“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对历史教育理解的新认识与新提高,是历史教育意义的升华。历史教育中重视文化的学习,其意义在于:

(1)教育层次提高,学习范围拓宽。即历史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还融入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括音乐、哲学、自然、地理等。

(2)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史课程中贯穿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大了教育者以及学生对历史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关注与了解,有利于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将其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3)有利于学生建立并完善个人的人身价值。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历史与人类、历史与社会、历史与情感、历史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历史教育的文化体现

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而逐步产生并积累,包括人类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各种财富,满足了人类自身各种物质与精神生活得需要,承载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人类最真实的思想、生活感受以及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源泉。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人类文明的产物之一――文化,也有着与文化相同的历史作用与社会责任,其在文化教育中的地位不容代替也不可小觑。历史则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归根于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义,是实践的物质性和高雅的精神性的另一表现,是文化建设的使者。因此,历史具有文化性质,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历史教育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和人类的思想情感。一件历史作品进入受教育者的视野范围,给予其的第一印象也许是物质的,表现出得是立体或平面的物质制品,但是,追根溯源,谈到这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展现的却是这一时代、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

例如,被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莲鹤方壶》创作于我国春秋时期,造型奇特华美,装饰精美别致,充满了清新自然、新鲜灵动的新时代风格;顶作镂空莲瓣,中立一鹤,昂首展翅,形象自由活泼、生动真实,是春秋时期新兴封建势力蒸蒸日上、各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象征,代表了一种新时代的自由精神,新时代开端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作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如何欣赏美、鉴赏美、享受美,关键是引导学生透过其别致的造型与独特的装饰效果,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新文化、新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

因此,历史教育是学生文化学习的特殊途径,是学生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的有效方法。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历史进行比较、欣赏,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获得人文精神的洗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其次,历史教育可以使文化延续并发展。人类在其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取得的共同文化成果主要通过世界上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作品来表现。通过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延续性与发展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外,历史教育体现了人类精神文化。历史作品隐含了各种各样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这些又正是人文精神的反映。例如,书法课的教学。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因此书法课的教学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巧和简单的基本知识,更要通过对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书法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中所包含的中国艺术文化精神,那种借助线条自由尽性尽力、追求气韵生动、洒脱空灵、璀璨夺目的精神境界;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中艺术灵性与学问、修养、道德、品格并融会贯通、高度概括的观念和精神上的升华。这样学生可以从精神的层面上理解书法与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特别是,在这个日益物质化、人文精神落寞的时代里,具体文化性质的历史教育就是要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唤起人们对高尚精神的追求与热爱,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完善与发展。

3.历史教育中文化学习的途径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受此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那么,在当前的历史教育中,加强文化教育是非常值得提倡与重视的。如何在历史教育中加强文化的学习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

3.1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保护能力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就要实施科学教育,尤其是普及与重视历史教育。而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很难对文化做出深层次的理解与发展,往往人云亦云,缺乏创造和判断鉴别的能力。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国历史文化悠久,长期受到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道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以便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意识。

因此,除开设历史课程外,还以开展系列讲座,或开设相关文化课程的选修课,比如:自然科学、宗教以及民俗等,或是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帮助学生对历史作品的理解,加快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3.2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目前,历史课程课时少,学校老师重视程度不够是现在国内历史教育的基本现状。就以历史史课程为例,在美国大多数学校一门历史课一般占总学时的20%,而我国的一般仅占5%左右。因此,从整体上讲,历史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尽人意。

篇10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高中教材则用三章的篇幅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

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大家都知道,人的心理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智力因素通常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它们与智力活动的直接效果有密切关系;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余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信念等,这些因素虽然并不直接决定智力活动的成果,但它们的作用,却深刻地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程度、效率,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指向与成败。

学校历史教育要明确地提出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任务。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量大。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学习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二,学习历史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历史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故事性、强烈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效尤前人,做个品德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疑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修养,是当务之急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历史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恢弘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心有全史,胸存“底本”,这是对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制约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讲活、讲准。否则,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孤立的点的偶然聚合。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去。不通全史,只求专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者不可如此,教史者更不可以这样。胸存“底本”,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心有全史,不是靠东点西戳来拼凑“全史”的,要有一个扎实的“底本”。

熟读史籍,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要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原始记载,因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材料。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而应熟读一些中外历史的重要书籍,在熟读历史要籍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对各类基本史料的识断能力,通晓史籍、文献出自那种立场、观念的人之手,从而能驾驭史料,辨析真伪。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有改削,而每一次增删改补都引起一些历史教师的不适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一部分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们心无全史,胸无“底本”,对史料不熟悉。

有人采取下述程序,进行进修,得到了实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以编的《中国史纲要》为主线,以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或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为主教材,以东北师大编写的《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等断代史为第二教材,再选择几本近年来最新科研前沿专著,如赵恒烈、王铎全编的《历史教育学》,周发增、张显传等合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辅助读物,在此基础上,再究读中学教科书,一定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

此外,如有余力,还可以先读断代史、通史参考资料,辅之港台专著;进而读通史纲要,辅之以各种史学期刊,最后多涉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论著,然后再回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来,融汇贯通,启迪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就能使历史教学走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真正成为涵养素质,启动思路,展望未来的教学相长的生动课程。

第三,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改革开放时代,各类科学迅速发展,分支学科日益增多,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学、历史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和讲授历史。

历史教师上课要讲话,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非常主要。历史教学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之外,语言文学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哲学思想、政治学说、经济思想,历史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的历史,要引导学生学懂弄通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思想流派。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就很难讲清中国的“诸子百家”,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不懂经济学,也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师要学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通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学来讲授。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势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如讲原始社会,在讲到尖底汲水瓶时,可说明虽然他们不懂是重心原理,但在实践中已在运用。又如讲述鉴真东渡日本六次未成功,教师可结合当时还未发明轴承,帆是固定的,不能随风向变动而改变帆的方向,所以才屡渡不成;依此推之,空海入唐的遭遇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