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历史与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历史与文化

篇1

1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班级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以班内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体现出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凝聚力问题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趋于独立是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缺失。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5%的同学对班级不满意,对班级内同学的团结情况满意度也不高。

1.2以宿舍代替班级,忽视整体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行政班级将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的概念将逐渐被淡化。课程班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等特点,而学生宿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特征。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其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以宿舍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

1.3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引导

新生入学之后就要进行班委的民主选举,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宿舍的人或者是一开始辅导员委派的临时负责人。而一个班级开始建立的班委会对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开始时仅仅依靠同学们的民主选举,就会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给予指导。

班级干部因为处于学生干部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忽视,在培养上也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有些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有些不能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导致缺乏工作威信;有些因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班级建设难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动摇。

1.4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载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成员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班级集体成员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自主支配的自由空间,班级概念淡化。

2构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模型

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班级文化模式,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大学班级文化模式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大学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对班级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对班级内涵的积极拓展和对班级功能的充分发挥。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其作用在于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协调班级各方关系,调动班级各种资源来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倡导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是有效地进行大学班级管理的软环境,要求班级以先进文化为共同追求,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强烈的感情投入,形成管理模式中各个要素良性互动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班级文化为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级活动为班级文化的塑造提供了载体。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3.1构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班级凝聚力建设首先需要关注班级价值观氛围,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任何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者指出,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班级成员对其认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文化进行选择,从而获得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3.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一个突出中心就是在班级里面要建立学习氛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风;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

3.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特别是对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校班集体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

4实施效果

笔者以我校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班主任与班委会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有余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班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4.1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1) 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创造全班同学接触与彼此了解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提高同学关心班级、热爱班级、培养集体意识奠定基础。以工业工程2009级3班为例,2010年具体活动项目包括: ① 举办中秋节晚会,元宵节煮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温暖活动,每逢节假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② 组织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鼓励大家都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 郊游活动,天气好的周末,大家集体到缝针山、神农山等地进行春游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开始逐步了解并体验到班级团队活动的快乐,从开始的强制参加逐步过渡到自愿参加,集体意识在同学中开始得到强化。

(2) 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能源学院2010年12月份的班级文化建设大赛,以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为主题,即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让各个班级的同学选出自己班级的班歌,设计出代表自己班级风格的班风,制定出班训和班风。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制作PPT,进行比赛,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积极性。

(3) 寝室文化管理取得成果。寝室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了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丰富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源学院特举办了“迎百年校庆,创和谐宿舍”有奖征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也是同学们展现自己宿舍氛围的一个机会,同时给宿舍评定相应的星级,激发学生建设宿舍文化的热情。

4.2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以工业工程2009级2班为例,针对原来班级中存在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但渴望改变现状的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班委和班级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之下进行了改造和重塑。

(1) 班委选聘和工作配置。通过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职责和能力分析,将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具体表现在通过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重建、工作分析,明确界定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每个岗位所需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同时制定明确的选聘程序,采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包括: ① 通过对应聘同学申请表的分析,关注同学个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②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加应聘者进行面试,根据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编写基于胜任力的面试题目; ③ 采用情境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最后选聘合适的人选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2) 对班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和班主任负有培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责任。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班委的工作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一是放权,让同学们去组织各种活动并负责相应的管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班委和同学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让他们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成长。通过以上工作,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班委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3)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班级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在组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是权责明晰的具体体现,工作分析是组织成员绩效考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好工作分析是每个岗位设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为了避免班干部职责不清给班级干部带来的诸多不便,应明确班级干部工作职责,为每个班干部制定工作岗位说明书。2009级工业工程2班班长职位说明书见表1。

(4) 对班干部的考核实行360度考核的办法。对于班委会成员来说,对其主要的考核目标是衡量这一学期对自己职责的履行程度,是否完成了岗位工作说明书中所要求的任务,是否实现了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目的。工业2007级3班为了全方位对干部考核,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取得了显著效果。

4.3创建学习型班级

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可以熟练获取、创造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处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建立学习型班级并非易事,但是一些班级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工业工程2009级1班为例,采取的措施及结果如下。

(1) 组成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包括体育小组,主要负责组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运动会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英语兴趣小组,负责四六级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专业兴趣小组,负责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讨论等;文娱兴趣小组,负责班级各种文艺活动与院系文娱活动的组织工作等;计算机兴趣小组,负责提高成员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计算机类的活动,同时负责督促大家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兴趣小组成立后,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开展各种讲座、小组讨论等。

结果如下:① 充分发挥班级中具有一定特长与兴趣的同学作用,引导每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有利于同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② 对活跃班级氛围,引导同学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强化。

(2) 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专业兴趣,班主任利用星期天晚上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职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专业指导工作。包括介绍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专业学习内容基本构架、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等;为了教会同学进行假期调查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班主任专门收集了相关资料,组织编写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报告的范文等。

(3) 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符合同学们年龄特点的同学录网页、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通过QQ传输信息,为班委会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同时所有同学又可以在此沟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同学生活,雅到文学历史,俗到明星八卦,这些都加强了班级成员间的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5结束语

经过以上实践,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不仅应该在社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依然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明. 简析大学和谐班级文化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 赵小剑. 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消费导刊,2007(4).

[3] 于音,许勤周.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2).

[4] 温恒福. 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 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 赵雁,龚尤圣,等. 依托柔性开放式动态管理,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6).

篇2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海外实习 ; 跨文化能力

一、海外实习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催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通过诸如公派留学、合作办学、海外实习、海外游学、暑期学校等方式,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同志曾说过:“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国际理解教育,培养跨文化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Steve Kulich教授强调21世纪将是我国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海外实习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

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缺失在海外实习中的体现

随着我国大学生参与海外实习人数的猛增,部分学生或因违反企业规定被辞退、或因违反所在国法律被遣送回国,或经受不住考验提前回国。海外实习既为大学生提供了跨文化能力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

(一)中国大学生缺乏规则意识

案例1:一名大学生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实习,从事餐饮投递服务。某天,他免费给了从事服装工作的另一位中国学生一些食品,后被公司监督员发现,考虑到他们两人刚刚进入这个实习项目,公司警告了他们。

案例1反映出中国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当中国大学生参加海外实习后,身处一个“规则社会”之中,不按照规则办事,就很容易遭受规则的惩罚。国外企业一般都有明文的企业规定,有一套办事流程,一切必须依规则而行。没有遵循企业的规定和流程,就会导致了被终止实习等不良后果。

(二)中国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案例2:一名中国女学生在美国某公司实习,一天,她以生病为由请了病假。在病假期间被同事发现在迪斯尼乐园中的其它地点游玩,被举报后,公司立即终止了她的实习。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导致当今中国诚信状况堪忧。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不容乐观,如考生作弊、学术抄袭、简历注水等屡见不鲜。相对而言,国外更重视诚信,对不讲诚信的行为的处罚也更重。

(三)中国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案例3:一名女中国学生在美国某主题公园实习,她的工作是照顾小孩。一天,由于熬夜,她在工作中一直很困倦。当小孩的父母在接小孩时,发现该女学生已睡着,立即报告了公园办公室。结果,该学生被遣送回国。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做的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 总体而言,国外尤其美国特别重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案例3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无论何种理由都不能成为不负责任的借口。

三、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般认为,通过外语课堂中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将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和素质。“因为语言和文化本来就没有明晰的分割,而且也不容许分割”。 随着人们对跨文化能力的深入认识,开始注意到“外语能力并不等于跨文化能力”。跨文化的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授和理解,更需要在真正的异域文化环境中体会和掌握。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能力培训课程

掌握好外语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条件,为本文化与异文化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而跨文化知识的涉猎则是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为有效的、积极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上海大学针对海外实习学生遇到的文化冲突及跨文化能力缺失问题,整合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校外跨国企业的高管等师资力量,拟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中国未来领导精英之外企高管谈跨文化管理与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学习应对与化解文化冲突的方法,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做好海外实习与交流学生的行前辅导

在实践中,学生出国前的跨文化知识、经验及案例教育对学生帮助非常大。上海大学在每批学生出国学习及实习前,都会召开行前辅导会,除介绍外事礼仪、学籍变更情况、选课退课及学分认定等校内安排之外,还会对学生进行终止实习案例介绍,避免学生在学习及实习过程中发生违法违规现象。同时,我们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案例进行讲解,传授跨文化知识及沟通技巧。在我校招毕办的指导下,上海大学海外实习交流协会通过海外实习论坛、海外实习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海外实习归来同学与广大师生分享海外实习经历、经验、收获,交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提供海外实习、游学等多种出国交流机会

海外实习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完全的异域环境,既是检验跨文化能力的“试验场”,也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真课堂”。上海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通过海外实习、暑期学校、国际交换生等多种形式,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国门,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上海大学目前有近百个海外实习和交流项目,包括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海外游学项目等。2010年,参加各种项目的学生达735名,足迹遍及美国、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

参考文献:

[1]庄恩平.跨文化能力: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J].外语界,2006(5):80

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听力教学;能力培养

引言

即将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和平台,也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多项实验结果显示,了解目标语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听力材料的理解率。听力理解的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单项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且是解码与意义的再一次重新立体构建。在此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起着同等的作用。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语言和文化的教授比例不均衡的问题;其中听力教学尤为突出,课本练习中单纯语言知识练习,比如词汇和语法句型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词汇、语法,甚至只单纯地讲授解题技巧等,并没有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听力材料中所隐含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国际意识,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跨文化教学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1.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现状由于高考的重大压力,大学生在入学前的英语课程主要以读写为主,片面强调书面考试的分数,因此相比较而言,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比较薄弱。而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却主要由教师播放录音材料,学生针对材料进行答题,教师公布答案,重复播放录音材料,在答案处重点停顿。如果遇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或段落,教师把录音的文本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再重复播放录音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录音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跟听单词,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兴趣,听力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只能通过播放英语电影来吸引学生,而在此过程中又没有任何文化内容的讲解,导致听力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学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也失去教学的动力。2.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拥有能够和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的能力。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思考方式自然也不同。比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截然相反的概念。这就要求交流者同时了解这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限于国内目前的教学及学习条件,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结交外国朋友以及观看英文影视剧目等都可以被看作跨文化交际的一种体现。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彼此依存,彼此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产物。因此,语言的构造包含某种程度的文化内涵,语言的使用也要遵守一定的文化规范。语言能力的水平并不能代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水平。

二、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

语言是文化外在表现形式,两者不可分割。如果对英语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储备,就会极大地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笔者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初步探讨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听力教学中的影响。在《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每一册书中都有这样一个模块“GlobalView-points”,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使用者针对每个话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其中《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的一个单元中提到了各国的饮食习惯。如果首先介绍东西方饮食文化喜好和禁忌,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比单纯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一些饮食方面的单词要有效果。同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不同国家的饮食资料,分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同时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

三、听力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策略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材料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1.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导入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听力材料的相关内容,适当增加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便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听力材料,更深层次地帮助其了解相关文化知识。2.主题式跨文化渗透语言学习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不应过分依赖教材内容和标准答案。因此,可以利用以跨文化交际知识为主的英语教材,开展主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资料和渠道,丰富课堂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学习增加学生参与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3.注重英美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用中国眼光学习和分析西方文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介绍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需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合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感知和敏感性,促进跨文化能力的形成。

结语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端复杂的思维过程,学习者不仅要运用原有的语言知识,还需要把个人的经历、文化背景及其他文化知识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增强其文化的感知度和敏感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同时,可以利用以跨文化交际知识为主的英语教材,开展主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增加学生参与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颜静兰.外语教师开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韩晓蕙,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4,(3).

[3]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4).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7.

[6]束定芳.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趋势[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

篇5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71-05

收稿日期:2012-06-14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衡阳旅游资料翻译理论与实证研究”(11C1119);2010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衡阳旅游资料翻译研究”(20101D038)。

作者简介:陈艳君(1978—),女,湖南益阳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一、引言

大学外语教师(下称外语教师)是大学外语教育的保障,培养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既是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育的需要又是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外语教师是沟通学生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桥梁,其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强弱将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其最终的文化习得及运用。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外语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师普遍存在知识面过窄、功利导向过重、人文陶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过弱等缺点[1],外语教师惯于侧重词汇语法等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社会文化因素。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建构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长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目标语文化的价值体系。因此,对大学外语教师进行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跨文化理解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已经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努力,但是对跨文化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仍显不够,对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养成的研究更加缺乏。首先,理论上我国学者在多元文化之间有“重存异轻求同”的倾向,没有充分意识到两种甚至是多种文化之间的相同相似点对成功地跨文化交际和理解更具指导意义,更少有学者将本土语文化从全球化视野下去加以考察并将其纳入跨文化研究范畴[2]。没有了本土语文化的研究何以称得上跨文化研究?这种重灌输目标语文化轻融合本土语文化的倾向应当警惕。其次,受由研究“教”向研究“学”重心改变的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具体到跨文化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将更多探讨焦点定格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上,而对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能力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文化觉醒与文化自觉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结合我国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现状,对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从研究者所使用的概念术语来看,学者们采用得多的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意识”等。笔者则采用外延更广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作为关键术语,指外语教师在文化觉醒与自觉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学中两种文化(或曰“跨文化”,即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异同性的认识和辨析,将其活化于具体外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外语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关系和差异的认识,最终达成两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间的交流、融通以及把握其本质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文化觉醒: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

篇6

关键词:文化立场;大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1-0028-07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普通也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的表现方式”[1]。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而且是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2]。自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学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以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的主客关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的双主体关系以及以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为基础的他者性师生关系三个阶段[3]。然而,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动态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也就是说,随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变革的需要和时代的特征,因此,不断地以新的视角研究和反思师生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理性追求。

一、引言:师生关系研究的两种倾向及其启示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师生关系领域的研究存在两个明显倾向:第一,是研究领域的基础化倾向,即当前师生关系的研究,多指向于基础教育领域,在笔者所搜集和整理的1994至2012年间的共计4285篇相关研究中,针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占据了绝大比重;第二,是研究内容的化和趋同化倾向,在所有的相关研究中,师生关系的意义、构建策略和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研究等三大领域几乎占据了研究的全部内容,尽管研究者们有时候是采取不同的研究视角入题,但研究的最后大多是殊途同归,研究的结论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当前很多的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还是在打“战”,对于师生关系的本质与核心问题鲜有触及(参见表1)。

师生关系研究的两种倾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首先,当前针对师生关系的研究都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应该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相对较高。在今后的师生关系研究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笔者看来,师生关系研究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所致,其一是与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相关,新课程改革呼唤的是教育领域的整体性变革,师生关系的重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应给予关注;其二是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生与教师都是具有独立意识和完整人格的成人,能够独立处理好彼此关系,大学的师生关系似乎自然而然的应该是和谐美好的,似乎也就缺少了研究的价值。实际上,随着高校迅速扩张,高校师生比例发生变化,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与此同时,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困难。由此,不论是基于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还是基于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研究大学师生关系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命题。

其次,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不能再单纯地研究意义与策略等的内容,而应该以一种更为独特和深入的视角对师生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师生关系模糊与隔阂的原因等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以一种更为完善的视角来看待师生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深层次的根源或许还是我们对师生关系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

审视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与规律,可以从多元化的视角入手,本文之中,笔者试图探索文化立场中的大学师生关系,以期为审视和重构大学师生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根本上说,大学的师生交往,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互动”关系,大学中教师与学生按照自身的文化生态规律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交往之中,文化力是推动大学发展和师生进步的重要力量[4]。由此,从文化的角度探索大学师生关系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可能。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所能搜索到的文化维度师生关系的研究不过十篇左右(参见表2),这在相对庞大的师生关系研究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微乎其微,这也在客观上表明,笔者所进行的探讨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行为。

二、反思:大学师生关系的两种中介及其革新

师生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加以维系,审视和重构大学师生关系,必须要从维系大学师生关系的中介入手。从当前的情况看,维系大学师生关系的中介体系主要有两种,即知识中介和情感中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两种中介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危机,这也正是导致大学师生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5],由此,需要以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视角来反思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并构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中介。

(一)“知识中介”衍生的师生关系危机

师生关系产生于人对于知识的需求,它是以知识的传输为中介建立起的一种人际关系。然而,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知识中介”却逐渐成为衍生师生关系危机的温床,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知识的商品化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扭曲。高等教育实施付费入学,其所受到的市场经济冲击与影响比基础教育更为明显,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也就相当于与大学签订了一份契约,学生通过交付学费来购买教育产品,大学向学生提供以教师授课、批改作业、考核为主要方式的教育产品。教师作为学校的交易人,也开始将自己的授课行为视为交易的一部分。有个别教师甚至出现了“论价施教”,学校给多少钱,就教多少课,对教学不抱丝毫热情[6],这不仅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必然会给师生关系带来消极影响;其二,以知识为中介,容易造成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师霸权,因为知识中介下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非双方自愿的,具有施舍倾向和功利色彩[7]。这样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往往会沦为一种冷冰冰的教学模式,一种单向度的“你讲我听”的模式,学生与教师缺乏良好的沟通,自主表达的意愿得不到尊重,生命自主意识得不到加强,民主平等的追求得不到满足,师生关系自然难以融洽;其三,以知识为中介,在当代社会面临特殊的危机。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取的途径更加多元;另一方面,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和品格的成人,大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已经超过教师,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度的输出可能性遭到挑战。与此同时,具有独立意识的大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不再单纯地“照单全收”,而是越来越勇于提出挑战,这样的特性在当今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以知识为中介来维系大学师生关系,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二)“情感中介”面临的双重尴尬境地

罗杰斯通过研究指出,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在教学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由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去构建师生关系,主张将真诚、理解、尊重、民主、平等的理念融入师生关系之中,主张情感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基础[8]。以情感为中介维系师生关系,有助于消除纯粹的知识中介对师生关系造成的工具化、功利化扭曲,但是在高校之中,情感中介的落实又面临着双重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其身心成长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物质化、功利化;热衷“非主流”,张扬个性;依赖父母,抗压能力弱;早熟且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9]50-51。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谈何容易!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明明很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是却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并不欢迎自己,不接受自己,自己的很多行为有“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感觉,久而久之,教师也就不再主动与学生亲近;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看,高校教师的工作与中小学教师不同,他们无需坐班,有课则来,课毕则归,并没有很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而这种交流和沟通正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同时,由于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弊端,特别是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过于聚焦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而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甚至对于来自学生的沟通意愿置之不理,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成为师生关系的障碍,也在客观上暗含了以情感为中介维系大学师生关系的局限性。

三、审视:文化中介的大学师生关系及其可能

基于上文的分析,不论是知识中介,还是情感中介,其本质上都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10],高等教育的现实、师生交往的现状使得两种中介在高等教育的体系中都不足以成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由此,有必要从一种新的视角去构建维系师生关系的中介,在笔者看来,从文化的维度去审视和重构师生关系,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将文化视作大学师生关系维系的纽带不是一种主观的臆造,而是建立在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文化本质以及师生关系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反思之上,是有着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

(一)大学师生关系蕴含的文化本质

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这一特定的文化机构中作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和生成者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关联和互动。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人类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和创造文化的重任,文化传承和创新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1]。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身份,是大学的灵魂[12]。“只有从文化的视野考察高等教育,才能较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13],同样,只有深刻认识到大学师生关系所蕴含的文化本质,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知识中介”、“情感中介”的师生关系理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在传统的工具主义教育观下形成的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它把师生关系仅仅看作是一种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弘扬的是师生关系的工具性价值和外在价值。在这样的价值观和理论氛围之中,大学的文化内涵枯萎了,大学师生关系的文化性被忽略了,大学师生之间呈现严重的疏离和“荒漠化”趋势。

把大学师生关系认定为多维复杂的文化关系,师生关系便不再是个概念,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工具,而是把大学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其本身就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大学的师生关系,不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根本内容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而是一种立体的、多维度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交往”,是生命主体之间全方位的关联和互动。这一过程如果缺乏了文化的浸润,如果缺少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教育的本质就难以彰显,师生互动的意义就难以实现。所以,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其文化性,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化性[14]。

(二)大学师生关系病态凸显的文化冲突

当前对于大学师生关系的病态,学界已经做了一定的探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合笔者的亲身体验,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往缺乏导致大学师生关系淡化。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交往越主动、交往频率越高、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越积极,交往主体彼此的关系就越密切。调查显示,现在大多数高校师生都普遍感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淡化,这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这种变化给师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教师学生往往还不知道彼此姓甚名谁。教师们普遍认为,前些年教的学生印象深刻,可现在的学生毕业时还觉得“面生”是常有的事;而学生则认为除了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接触的机会稍多一点外,其他任课教师只是上课时见一面,课后便很难再“见面”。 这种即时性的、露水式交往,显然难以形成深刻而有感情的师生关系。

第二,利益驱使导致大学师生关系俗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相互交往的功利意识日趋加强。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培养人才的基地,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和感情,而不应是物质利益或其他。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师生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人际关系趋向经济化成为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入党、评优、就业等学生工作都被打上了经济的烙印,经济基础成为增进师生感情的砝码。这种师生关系中没有责任与义务,是典型的“社会交换型”师生关系,即以交换为目的的师生关系,一般无感情成份,实际上是利益的交换,这是师生关系的严重扭曲。物质利益的趋势导致师生关系庸俗化,给纯洁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应该为人师表,但是,这样的关系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第三,制度缺陷导致大学师生关系虚化。从当前的情况看,两方面制度的缺陷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虚化。其一是高校的教师管理制度,特别是教师评价制度。当前高校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往往注重教师的教学成效、科研成果和师德师风,而对于教师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往往很少涉及,几乎没有学校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师生交流规章制度,在现实中也很少将师生关系作为考核、评价和管理的一个指标,也很少将考核、评价和管理作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子,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缺乏与学生主动交流和沟通的意识;其二是高校教师的招聘制度,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不同,他们立足的根基是专业上的优势,在所属学科领域有一定专长的人很容易踏上高校的讲台,他们中的很多并没有像中小学教师那样经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我们的大学教师只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中的很多由于没有经受师范教育的专门训练,他们不仅不知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必要性,他们甚至还难以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知识的巨人,教学的矮子”在高校之中并不少见,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良好大学师生关系的形成。

大学师生关系的诸多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于大学规模的扩张或是社会多元化的冲击等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其实深层的原因是大学师生文化价值观的失落,对文化即人自身存在方式的藐视。教师和学生作为各自群体文化的持有者而相对独立的存在,不同类型文化的隔阂使得他们往往仅仅能够注意到自己群体作为“人”的存在价值,而忽视对方作为“人”的存在价值。由此,实现文化沟通,达成文化共识,是构建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必要基础。实际上,当前的很多调查研究结论,也已经证明了文化的共性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必然选择,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是师生共同的呼声(参见表3)。

四、重构: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的文化实践

破解大学师生关系危机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实现师生的文化融合,而文化的融合是难以自发实现的,这个过程有赖于良好的沟通以及建立在沟通之上的理解和尊重。通常来说,沟通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融入某一个共同体,习得它的文化,逐渐从这个群体的走向核心,也逐渐被这个群体接纳,在群体中获得安全感;另一方面,沟通是一种跨越不同共同体的活动,如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等。这种跨共同体的沟通实现了不同价值理念与诠释视角之间的碰撞,很可能会激活群体的深层价值反思[21],为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升华创设了天然的条件。

对于大学师生关系,我们所要倡导的沟通,显然是第二层意义上的沟通,这种沟通便于师生双方走进彼此的圈子,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不仅有助于师生双方的互相理解和尊重,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这样的沟通,需要三个环节的配合作用:

(一)教师要破除文化霸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离不开彼此的理解和尊重[22]。现代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在实践中有赖于教师自觉消解由于身份、年龄、知识和传统等因素生成的文化霸权,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为教师始终是师生关系的主体,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起到主导作用[23]。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师生关系上,更渴望“师友式”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最不乐意接受传统的“家长式”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民主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明确,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师生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24]。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意识、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要创设学生和教师面对面讨论的机会,使双方在讨论中提高,在交流中丰富知识,达到共同进步和相互了解的目的[25];其次,教师要从思想和行为上摒弃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代之以“引导”和“启发”,把学生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同时赋予他们相应的义务。特别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文化反哺的重要意义,突出学生作为文化系统核心因子之一的重要地位;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克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师生关系异化的可能性,努力成长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关注、关心、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关爱,从学生那里获得尊重、崇敬[26]。以智慧的方式教导学生,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知识的魅力,这样,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的感染下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学生要走出文化藩篱,主动促成师生文化融合

要建立良好的大学师生关系,学生也必须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理解和明白教师的思路与要求,达成师生精神境界的和谐一致。现代大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应该说,在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视域中,学生作为文化接受者和传承者的角色是相对受到重视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这种重视加剧了教师的文化霸权和师生关系的紧张。学生不仅仅应该从学校和教师那里学习已有的文化,更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创新自我、创新世界。要做到这些,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品质和自由权利。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自主意识和独特个性,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者,而不必受制于他人;其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师生交往中主动出击,达成师生之间的文化融合。一是在生活中变被动为主动。随着高校扩招,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小,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作为学生应该体谅理解教师。学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去找教师,与之交流,不仅是言语,更多的是知识、思想、经验。二是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要学会逐渐摆脱被“喂”、“灌”的局面,要积极主动地去吸取知识。特别是要改变传统学习观念,学会使用网络等各种方式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在认识中变被动为主动,正视自我、正视教师,既尊重教师、尊师重教,又把教师作为平等的“引导者”对待。既认可和吸收教师文化中的精髓和先进理念,又能够充分保持自身群体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基本性质,学生应当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主动、积极、大胆地和教师接触和交流。

(三)学校要强化文化意识,营造利于沟通的良好氛围

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发生在学校环境之中的,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隐形的影响,由此,学校要逐渐形成文化意识,努力营造利于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

首先,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师生沟通的主动性。一是要拓宽学生的考核评价途径,形成一种“立体管理、多方评价”的格局,让更多的任课教师加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之中,可促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二是要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教师不仅要看其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和师德师风,也要看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是否真正关心学生,能否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就是要将师生关系情况纳入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之中,只有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师生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同时要注意改革学生评教制度,引导学生恰当地评价教师,消除师生间因评价不当造成的误会和冲突[27]。

其次,拓宽沟通渠道,提升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多元化的沟通渠道是增进师生文化融合的基础性条件,学校应该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畅通的沟通渠道,在沟通方式上,可以采取面对面沟通,如借鉴高校“校长接待日”制度,设立“师生沟通日”等,以便学生课后的沟通;也可采取书信沟通,设立“师生沟通信箱”“课程教师专用信箱”等形式;还可采取电讯沟通,包括使用电话、手机短信等电讯设备进行沟通。另外,应该注重“师生论坛”等网络沟通方式。拓宽师生沟通的渠道,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最后,打造沟通文化氛围,确保师生沟通的持久性。在建设校园环境时一方面需要学校增加建设投入,组织师生义务劳动,建设美丽的校园,以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率先表率,以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自觉主动融入到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对于师生关系构建来说,打造沟通文化尤为重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师师、生生之间能够时刻梳理沟通的意识,及时交流思想,消除误会,增进感情,并将沟通交流的风格延续,有利于形成师生沟通的长效机制。

大学文化在大学办学治校及其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忽视,大学文化的重要性使得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中国大学诸多现存问题应该从大学文化中寻找答案[28]。“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呼唤师生的共同成长,取决于师生之间对话和沟通[29],而这种对话和沟通是以文化的融合为前提和基础。文化是人最本质的生存方式,文化视野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人际关系,而是内涵丰富的文化关系[30]。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真正将文化作为师生关系的中介,才能革除师生关系现存的种种弊病,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才能真正从理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

[2]王丽荣.良好师生关系与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76-77.

[3]柴楠.基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的师生关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5):77.

[4]刘国新.论高校文化力的特点与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2011(1):68.

[5]李嘉玮.论后现代转换中的师生关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2):39.

[6]荣凤杰.在知识中“共在”――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56-158.

[7]詹丽萍.论文化生态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12(1):139.

[8]杜晓梅.情感和谐是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J].教学与管理,2012(6):64.

[9]袁明峰,钟淑永.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10]谢镒逊.困境与超越:解构哲学视域中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育导刊,2012(1):16.

[11]贺善侃.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看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J].思想理论研究,2011(6):13.

[12]眭依凡.大学与大学文化[J].求是,2004(8):49-50.

[1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4.

[14]傅定涛.文化维度的大学师生关系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4-18.

[15]罗萍.处理分析理论视野下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形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29-31.

[16]王金霞.大学生喜爱的高校教师人格特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70.

[17]邹强.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97-100.

[18]姚叶.过去的大学师生关系与现在的大学师生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0(2):65-68.

[19]汤瑞华.平等互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3(1):76-80.

[20]潘杏萍.浅析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1(5):122-123.

[21]王熙.以沟通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9-23.

[22]张君.浅议关心理论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57.

[23]左占伟.对师生关系属性及特点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6):77.

[24]李红春,王大方.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

[25]邱秀芳.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J].教育探索,2012(1):128.

[26]佟雪峰.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感情投入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2(4):34.

[27]王芳亮.学评教机制下的师生关系异化及矫正[J].教育学术月刊,2012(3):63-65.

[28]眭依凡.大学文化理性与文化育人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6.

篇7

大学英语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正因如此,为了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掌握必要的国际交际能力。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文化的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礼貌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他们在交往中采取的礼貌策略也不尽相同。大学英语教师在和外籍教师或外籍学生进行的交流中,如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将直接影响交际质量,构成跨文化交际失误,引起误会、不快,甚至是冲突。因此,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要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具有跨文化教学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自己本身要具备跨文化意识,还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首先要对不同文化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社会风俗、交际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与语言的理解和交际有关的文化因素有敏锐的感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目的语的交际文化有所了解,并鼓励学生体验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文化交际转为有意识的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把英语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便在未来的交际活动中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只有大学英语教师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才能把这种观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方法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三.学校要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跨交际能力培养的培训工作

学校要高度地重视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工作,为了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及时改革现有的教学大纲,增加跨文化能力的专业课程,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了解对外英语教育的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将其作为考核教师任职资格的主要标准。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安排培训在职教师的特色才艺课以及文化知识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才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很优秀,并能适应海外工作环境,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端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人才。

四、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力度,有关师资培训部门应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指导措施,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重跨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上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导向,使外语教师实现由教学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使跨文化教学的研究走向系统化。

五.让多数高校外语教师直接到目的语国家进修学习是不现实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主动地接触目的语文化,如利用原声影院、卫星电视节目来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感性认识。再者 ,鼓励高校教师阅读大量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是一个社会的全景图,是社会生活的万花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教师们也可以增加有关目的语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

结束语:由此可见,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跨交际能力是我们国家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教师跨文化知识,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只是对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几点简单的分析,如有不足的地方,请各位同仁给与改正和批评。另外,由衷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人士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蔡植瑜,邹慧民;第二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康莉,李艳,高松晖;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深层障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敖玉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孙玲玲,莫海文;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篇8

【关键词】儒家文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一、儒家文化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90后”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竞争、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诱发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90后”贫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深化“90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寻和创新“90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高校不得不深思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生命线。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精髓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此种社会环境下成长的贫困大学生首当其冲。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核心,是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心理诉求,加强及确立传统文化教育,使贫困大学生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儒家文化思想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指导学习生活的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促进实效性势在必行。

二、儒家文化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1.以儒家文化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意义是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开发贫困大学生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儒家文化在维护贫困大学生心理平衡、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提升贫困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终极关怀等多处蕴涵着深刻思想根基。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适当渗透这些经典思想,有助于贫困大学生正确的理解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感情,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身心,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他们尽快融入社会。贫困大学生也是民族的未来,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以儒家思想塑造贫困大学生人格魅力

儒家坚持的是性本善的人性观,追寻的是内心的自觉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以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遵循。这样儒家就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儒家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贫困大学生人格至善至美;儒家追求求真务实,以“乐群贵和”作为处世之道;儒家文化崇尚实际,儒家主张“经世致用”,自己的行动态度要适度,避免极端言行。

中国儒家的思想人格是君子,即成为有知识、有才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这些思想传递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能量,是贫困大学生塑造人格魅力的有力杠杆。

3.以儒家文化修炼贫困大学生内心的和谐

儒家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儒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儒家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通过认识的转换和个体的积极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

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儒家思想将其概括为君子不器和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对待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儒家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对社会关系方面,儒家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特别可贵的是儒家对待怨恨主张以直抱怨坚持用公平正直来报答。先秦儒家这种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贫困大学生来讲,仍不失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当代贫困大学生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儒家这种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人的心灵的和谐,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4.以儒学之智慧化解贫困大学生人生的困惑

贫困大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应该先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其次是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在目前贫困大学生里受推崇。再次是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忽视群体关系,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经常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听到“郁闷”、“无聊”、“孤独”等词语。儒学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儒家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和谐气氛。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还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三、儒家文化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

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贫困大学生“知、情、意”不平衡,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照和疏导缺失,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贫困大学生心理疾病甚至极端行为的产生。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形、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

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原因而言,贫困大学生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原因。“90后”贫困大学生基本上都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低。这些单一的生活经历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是形成贫困大学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吸取儒家文化的精华来重塑贫困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化解他们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关心问题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比如说网恋引发的系列心理疾病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特别注重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贫困大学生要谨慎对待网友、网恋。用儒家文化“安身立命、乐天知命”教育贫困大学生珍爱生命;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激发贫困大学生增强耐挫能力;用“修身之道”使贫困大学生人格至善至美;用“忠恕之道”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通过宽容、沟通和双赢和谐人与人的关系;用“经世致用”教育贫困大学生“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塑造贫困大学生理想人格;用“中庸之道”使贫困大学生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四、结语

儒家文化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逐渐成为集百家之长的正统,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环境。儒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儒家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儒家文化的契合点,对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儒家文化运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国良.儒学视角下高职生读者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J].网友世界,2013,5(上).

篇9

关键词: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且在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等知识时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观察几何图形寻找等量关系。

对教材的处理:增设了对图2的扩展,省略了课本上用面积建立等量关系的分析。

二、目标分析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重要性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使用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发现几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建立方程组,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运用方程组解决问题,并验证解的合理性。

(五)分层作业,发展深化。

作业:

1.某单位为了美化环境,准备将一块长方形的草地,设计分成9块长和宽分别相等的小长方形(如图所示),如果最大长方形的宽为45m,请求出小长方形的长与宽。

2.教材36页第2题。

四、方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1.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

2.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老师设疑诱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

3.通过学生动手参与,积极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学法分析。

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观察、表达、类比、概括的方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初步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施、学生自备八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思路:探究性活动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确实做到学以致用,学会创新,还可以通过这类活动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变革。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小组学习等方式,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具体表现为: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类比(与已有的知识);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新的问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篇10

一、认识价值观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对于价值观学者们是这样定义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是最深层的文化,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Samovar 和 Porter 认为: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戒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的和反面的,等等。文化价值观确定什么是值得为之献身的,什么是值得保护的,什么会使人害怕,什么是应该学习的,什么是应该耻笑的,什么样的事件会使人们团结起来。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观指导人们的看法和行为。由此可见,价值观决定人们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

任何语言文化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他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在交际中人们的语言和行为是文化的表层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的折射。也就是说,价值观不同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语言和行为的差异。

中美两个不同的文明模式孕育出来的以价值观为内核的文明因子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鲜明地表现出来。从总体上说,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是在两个不同的文明模式中生成出来的。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背景、政治制度、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使人们持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差异。

美国是一个“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平行关系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他们认为人先是个体,其次才是群体,因而个体价值高于群体价值。个人权利、个人解放、个人成就、个人领域和个人隐私都被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首先,由于过分强调人格的独立、个性的张扬,在人际交往中显得人情冷漠。他们我行我素、独来独往,也不关心、不过问别人的私事,也不愿意别人来关心和过问自己的私事。如在跨文化交往中有“七不问”:年龄、体重、婚姻、收入、信仰、政治、心理偏好等。所以人们常常以天气作为谈话的开端,如:Nice day, isn’t? Horrible weather we having. Great weather for swimming. 其次,美国这种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文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在交际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人们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着眼于眼前,强调个人利益是惟一现实的利益,并以此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在这种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表现出了强烈的时间观、金钱观和效率观念。认为:Time is money. Money is everything and ererything is for money. 哪怕是探亲访友、走访邻居都要计划、要预约,不提前到也不迟到等于不浪费人家的时间和金钱。在美国这个以个人主义为基本价值观的社会里,个人权利的维护也得充分的体现。在公共场合美国人认为大声说话或喧闹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因此在餐馆、剧院、车内谈话的声音保持得很低。在教室上课、集会、讨论时,哪怕是一群人普通聊天时也应该保持一次一个人说话,否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或是对别人讲话权利的侵犯。他们的这种个人权利的实现还体现在对“平等”的追求。即使是长辈对晚辈,上司对下司,教师对学生在实施指示性言语时必须遵循策略准则,以尽量减少语气的强迫性。在请求别人做事时常常采用间接、委婉得体的语言,如:I was wondering if you can turn down the radio?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 the dishes? I’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lend me a hand.

中国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国家,主张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把个体看成是集体的一员。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对个人的约束。人们信守的价值观是“谦卑”、“谦逊”,即把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要“贬”和“谦”,把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要“抬”和“尊”。如:他们有意贬低自己,说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贬低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物品。为了强调集体,常常用集体人称代词“我们”、“我们的学校”而不用个体人称代词“我”、“我的学校”;这种不突出个人、个性的文化特点造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请客吃饭总爱说:手艺差,菜做得不好,请多包涵,对别人的真诚赞扬也说:哪里,哪里,还差得很远。在交际中人们对“隐私”的概念十分淡漠。对于家庭、婚姻、子女、工作、收入等的询问则体现了对对方的关切。

可见,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交往的交际语言和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就能了解对方的信念和所抱有的态度,就能预测对方的交际言行,从而为将要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作好准备,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二、提高学生对价值观和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1.重视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学习。过去只重视语言知识、语言形式的英语教学方式一去不复返了。首先作为英语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英语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化差异有深刻的造诣,不能只限于熟知课本内容,应该涉猎教材以外的知识,并积极创造机会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对英语学习的旧观念,学习外语不能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考试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而是要把英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可以鼓励他们搜寻美国文化交际中一些细微而有意义并与本族文化迥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引导他们去挖掘隐含在这些表象里的价值观,也可以反过来,系统地整体地探讨美国文化价值观,并理解持有这些价值观念的人所必然出现的文化交际言行。

2.加强对本族文化价值观的学习。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在2006全国“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说:“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学和文化背景的认识。结果是学生既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又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没有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也就不能应付他们面临的实际工作。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 设置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和比较研究的课程,以求培养出既有语言表达能力,又有文化修养和独立批评精神的优秀学生”。

除了教学观念造成的对文化背景尤其是本族文化价值观学习的忽略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有一位社会学家说过:我们遵守它们(社会交往中的约定俗成)――但只在难得有人违反了它们时才会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由于本族文化已根植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理所当然,一般人自然不去研究它也不去反思它。过去认为只有涉外人员、只有跨出国门的人才有机会介绍中国文化。而现在不仅有更多的人可以出国,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几乎人人都有机会介绍、解释和宣传中国文化价值观。但是正如张隆溪教授所说:很多学生对本族文化尤其是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This may be a major reason why many of our graduates are not well equipped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because such communication presupposes a good understanding if your own culture so that you may intelligently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comparison and the exchange with other cultures.”,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连自身文化都不能准确地解释的话,那么就不能进行文化之间的比较,就不能保证文化交流的完成。

因此,大学英语除了开设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概论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以便能系统地传授美国与中国知识文化,探讨隐含在两种不同文化表象里的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本族文化价值观,即对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产生与演变,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还能使用英语清晰、得体、准确地介绍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对文化价值观的敏感度,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此外,改变课堂模式也是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目标的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课堂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班教学利于组织课堂活动,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表演等从而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