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标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新课标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局组织实施的人教版新课标PEP小学英语教材培训,在短短一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更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曹洁老师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新旧课标的相同与区别,帮我们梳理了整个新课标的核心所在,更利于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接着曹洁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人教版新课标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结构。这套教材分为A、B、C两个部分。A部分内容包含:Let’s talk(句型);Let’s play(活动 操练);Let’s learn(单词); Let’s do(全部动作反应法 TPR活动); Let’s make; Let’s sing 。B部分内容包含:Let’s check(单元检测)。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五、六年级是学习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巩固好学生基础的前提下求更好的发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词汇教学方面,曹老师建议要音、形、义结合,同时总结了如下四种方法:1、结合字母的发音教,教会能力;2、融单词于语句中教,强调语意;3、在交际性游戏中教,促进记忆;在任务活动中教,重在运用。呈现单词环节,曹老师建议音、义领先,形在后,强调语素--字母(组合)的联系,培养拼读能力。操练环节,老师也介绍了如下几种方法:1、请学生把单词与图片(实物)匹配;2、请学生边说单词边指课本上的单词或句子;3、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4、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5、Let’s do听听做做;6、给单词编号,教师说,学生指。
在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时,老师谈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段:1、请学生把单词与图片(实物)匹配;2、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3、听录音,手指单词跟读,眼到,手到,口到,心到;4、充分利用板书以及单词表的作用。
在上词汇课的时候,曹老师提醒老师们注意:a、分清单词的教学目标(认读?书写?),有针对性地处理;b、对单词进行精细加工,可分组或分层处理;可引入反义词、近义词、同类属词进行对比;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加深印象;c、单词先分别操练,再综合在一起操练,利用短时记忆的关键复习点强化记忆单词;d、强化认读能力;e、操练量要大,学生参与面要宽,词句融合自然,活动形式要丰富有趣。
对话教学也是让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因素,教学条件因素,环境因素等,让这一教学成为了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针对对话教学,曹老师也给出了几点建议:a、利用图片、多媒体及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呈现对话,在语境中整体感知并强化“注意”(noticing)目标语言结构;b、利用趣味活动强化认识并掌握语言结构;c、利用任务型活动,创设不同语境,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活动。曹老师还提到,课堂活动设计应注意由紧到松,由控到放。
下午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两位著名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频,让我们观看学习。我们看了两位著名英语教师的课很有挫败感,因为这两位老师上的课和自己上的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得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拉近这个距离。这两位老师流畅自然的教学语言、极强的和学生互动的能力、新颖的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能力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篇2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体育;健康;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21-1.5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许多体育教师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误解,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分内之事。
一、体育课改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教学内容过分围绕学生体育兴趣来安排。从表面上看,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有些教师把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或内容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譬如田径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耐力要求高、负荷量大的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所以有的体育教师主张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田径教学,然而平时的表现表明:学生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殊不知,田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
忽视基本技能学习和体能训练。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必要的技能教学和体能的训练。他们认为:体育课上只要学生能够动起来就达到了要求,而学生是否掌握体育技能并不重要,因此许多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游戏课等。
新课标明确要求: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毕竟很少,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体育课上的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获得体能和技能的进步、生活能力的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使每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
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能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等。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不少体育教师以为合作就必须分组,有时还错误处理成一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尚可成立,如果问题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种做法则极不可取。事实上,体育教材中绝大多数问题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违背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殊不知,有时候体育课堂上暂时的沉默,恰恰是思维的紧张与活跃,迸发出来的往往是富有个性的见解与独具创见的观点。
二、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尽管我们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课程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逐渐的被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所接受,而且,许多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都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贯彻落实新体育课改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和大的促进作用。
为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体育教材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的体育试验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三、建议
为了防止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理清观念、明确方向。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这是我们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否定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反它明确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体育课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领导,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要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对新体育课标试验两年来喜和忧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4(1).
篇3
学校体卫工作确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工作依据,加深对体育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领会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体育新课程改革,加强实验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满智慧的教育,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及业务素质。
(1)参加校内外政治学习,提高教师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树立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教育就是服务的教学思想,并有为我校体育教学的提高而奋斗不惜,奉献不止的崇高品质。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新教改的理论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看课、评课、开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体育新课改的理念来上课的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新教改协作组的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训练水平和管理能力。
2、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学生健康意识教育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做好一名卫生宣传员。
(1)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上从理论知识角度向学生传授卫生常识,一些流行疾病的防止;
(2)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知识讲座来督促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3、积极参与体育新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1),组织集体备课、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提高掌握运用新课程设计的能力!
(2),认真学习并制定学期、学年、单元教学计划!
(3),开展教学研讨课、公开课,加强组内学习交流;积极参校市和各兄弟学校的开课、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3、 抓好田径队、软式排球队,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学年安阳市的体育比赛项目较多,任务较重,要及时抓好运动选材和训练工作,采用科学训练,积极提高运动员的水平,争取更上一层楼!
三、工作安排
9月份 :
(1)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校队训练计划
(2)田径队、乒乓队、软式排球队开始系统训练
(3)各教师制定相关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方案。并进行理论学习。
(4)组织教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并写出心得体会。
10月份
(1) 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片新课改的交流活动
(2)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及骨干教师讲座。
(3)积极开展全校性新课程开课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
(4)组织学生进行应急逃生的演练。
11月份
(1) 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参加学校各业务培训学习。
(2)全校学生素质考核,作好分析比较统计。
(3)开展冬季体育竞赛,并选好各项目的运动员,进行集中培训。
(4)汇总学生素质测试成绩。
(5)组织学生参加排球各班对抗赛。
(6)组织学生学习“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12月份
(1)“讲师德、比奉献、塑形象”演讲比赛。
(2)“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安全知识讲座。
(3)排球发球、垫球比赛。
(4)长跑比赛。
(教育整理)
1月份
(1)学生身高、体重、视力测试并汇总
(2)结束学生考核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困境 途径 对策
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观念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彻底改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
然而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农村教育信息比较落后,没有过多的交流与学习,加上长期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和束缚,不少体育教师没有很好领会新体育课改的精神,因而难以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许多体育教师还在延续着老一套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以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寻找对策。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教育观念滞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认识不够。认为孩子都在家参加劳动,无需体育锻炼,认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项不“实用”的内容。认为体育只是“玩”,思想停留在学好文化课的陈旧思想之上,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原来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必然使一部分人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影响新课改的实施。这些都是片面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第二,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教学经费不足。新课程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挖掘校外资源,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增长经验的机会。但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虽然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但不少的农村薄弱学校仍然是一只哨子,一个皮球来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就很难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需要。学生对每项活动的兴趣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校备有充足的活动器械,才有利于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而现在学校的器材配备很难达到要求。即使有些学校能达到,也是为了应付上面的评估检查,器械标准严重不合格,体育教学中,有些器械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对于部分场地狭小、学生人数多的学校来说,要想上好体育课就更困难了。加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普遍经费困难,体育教学设施极不完备,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有的农村学生根本不知道“三大球两小球”,更何况单杠、双杠等。由于设备不完备,使有些项目的教学无法开展。
第三,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但目前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很难达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体育专业教师短缺,是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绝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缺少正规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教师,体育课由临时指定的几乎不懂体育教学的其他教师兼代,体育课无非跑步、打篮球等,形式单一枯燥。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需要进行教师培训,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培训不到位的现象。校本培训因缺少课程资源和学科带头人而实效不大。有些偏远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体育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领导重视不够,课程管理缺乏力度
新课程实施的在于校长的组织参与和引领。但是,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校长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还应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看试卷分数,看升学率,实施新课程是先进学校的事,是以后的事,有等待观望心理,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实施新课程是教师的事,组织管理是主任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无需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了解。由于校长认识上的不到位,使新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致使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处于被动地位。面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缺乏细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和掌握的也多是理论层次和观念层次的内容,而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研究不够,不能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发挥有效指导和引领作用。教师实施新课程多数属于“自由”状态。
二、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第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的课程标准把健康放到了第一位。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体育课课程的特点,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第二、转变教学行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体育课中是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教师充当着教学舞台的主角,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施展才华的场地。教学的表现为主体性缺失,以教师的主体性压抑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这样只会造成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却无味的学,中小学生是一个好动、好奇的群体。体育教师要接受“以目标引领学习的内容”的新观念,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可以以多途径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是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多给学生创造、互相交流、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参与性、创造性。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目标,让所有的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注意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三、充分发掘地方素材,改善场地、器材、设施。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作为体育教师要自力更生,组织发动师生开发地方民间项目(素材)。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可以自制沙袋、接力棒、毽子、铁环、呼啦圈、陀螺,利用废旧的饮料瓶子制作投掷物、保龄球瓶材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通过趣味项目活动,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达到“寓教育于娱乐中”的目的,还可以使人其乐融融,心旷神怡,催人奋发向上,陶冶情操。因此,作为学校,除了开展正常的田径运动会以外,还可以召开趣味运动会,开展新兴的体育项目,包括民间体育项目、游戏,开展趣味运动会,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推动体育新课程在农村学校顺利实施。
第四、体育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重建知识结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许多先进的体育设施、媒体被带进了体育课堂,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率。虽然农村学校可能不具备这么好的条件,但是作为农村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改革的精神实质,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掌握体育教学的各种专业和技能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新的信息,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精神和内涵,重建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智能型”的教师。同时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等;加强对农村课程改革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指导,多提供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体育教师也要改变思想观念,坚持自学自研,深刻体会新课程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篇5
关键词:农村 体育与健康 课程改革 困难 对策
1. 前言
2005年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以其具体的形态展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面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有近80%的学校在农村,超过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决定了我国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效果。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的效果如何?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农村学校实施课改的情况进行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新课程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2.影响农村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村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因素很多(见表一),主要有人力资源、体育教师工作环境、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场地器材、班额、培训力度、信息、体育教师积极性、经费、学校领导、教师的年龄结构等。因此,应针对以上几点困难进行干预及时做出有效措施。
2.1 人力资源的不足影响课改的全面实施
学校体育活动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实施中,体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专职体育教师更是严重不足。实施课改后,体育课时增加了但体育教师没有增加,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调查显示:在农村学校有40%的体育教师课时在20节以上,32%的体育教师兼有其他工作。大多数学校没法按课标开足、开全体育与健康课程。
2. 2 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影响课改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在劳动上的最大不同是与户外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调查显示体育教师待遇不公的较为普遍:65.6%的体育教师没有授课补助,87.5%的体育教师没有课余训练补助,75%的体育教师课外活动不计入工作量,45%的体育教师没有服装费,77.8%的体育教师晋升比其他学科教师晚,只有7.8%的体育教师课时系数与同年级的语、数、英教师相同,有70.5%的体育教师认为在学校地位比其他老师低。
2.3 新课改体育教师培训力度不够
调查发现:高中体育教师、初中体育教师以及小学教师三者相比较,体育教师参加过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比例分别为75%、48%和36%。农村体育教师,尤其是较为贫困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比例低。
我们对部分参加过新课程培训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体育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丢失和失真现象。一些教研员不能准确把握和传达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容,越到基层信息失真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尽管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但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无所适从。有的体育教师至今不知道什么叫校本课程,更不清楚校本课程的目标,开发校本课程就不知从何谈起了。
2.4 体育教师自身懈怠、专业知识欠缺影响课改的质量
在农村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课,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有些教师慢慢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上课就是测试或领着学生到操场玩玩,不出事就行。
调查显示:农村体育教师40岁以下的占61.5%,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科以上学历的达到91%,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代课教师占7%。在对这些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调查中,33.5%的体育教师在毕业后积极地参加继续教育,有25.8%的体育教师从未参加继续教育,41.7%的体育教师只是从杂志或报纸上获得专业知识的更新。这样的状况根本不能去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健身习惯和健身技能,更谈不上参与课改了。
2.5 场地器材、课时不足制约了新课改的推进
新课标一再强调“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保证学生开展活动的场地、器材。但目前农村学校这些课程资源严重短缺,调查中认为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的占4.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学校都拥有塑胶跑道、体育馆,而不少农村学校还是“一个哨子两个球”的体育课。由于应试需要的压力,体育课经常被挤占,一些课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教师不想也不敢上。球类课由于没有足够的球和场地,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大部分体育课都以上田径和玩为主,长期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失去了积极性,更谈不上课堂创新。
2.6 庞大的班额影响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实施
现在的县、镇学校普通的教学班人数一般在60―70人,有的甚至接近一百人,由于农村体育师资的缺乏,没办法采用男女生分班或个体差异分班上课。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学生的个数多,个体差异大,这种学习方式很难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
3.建议
3.1 改善体育教师的生存环境。
首先,应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理解,尊重和承认体育教师的劳动。其次,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在学校体育教师该享有的待遇也应该得到落实。第三,学校领导应改变传统以比赛成绩来评价体育教师成绩的观念,对在课改中表现好的要给予鼓励,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3.2 搭建学习平台,建立学习机制。
学校要给教师搭建一个学习平台,解决由于经费紧张限制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及时地引进学习资源。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在加快,对每个人来说具备再学习能力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敢于面对现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不向困难低头,努力把学习当成生命存在的方式,以课堂研究为阵地,向专业方向进攻。
3.3 加大场地器材的投入和开发。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投资,学校也要自力更生,改善办学条件。在学校教育经费短缺与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体育器材破旧和缺乏的状况,这时,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开发常用器材的多种功能,自制简易器材,自我改造场地。如山区学校可以依托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展攀岩、定向越野等项目。
3.4 对农村教师免费培训。
教师学历影响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学历较高的教师一般对新教材比较适应。而农村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提高学历的机会相对较少,各种在职培训收费较高,教师叫苦不堪。因此,应该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免费在职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而且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识,要符合教师的需要与特点,要加强送课、送教下乡的制度。
3.5 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运动项目内容的改造,创造条件,努力开发新兴运动项目,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依靠农村的自然条件,开发自然资源。同时,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筛选已有的优质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资源送到农村学校,并鼓励学校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参考文献:
[1]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范亮.新课改下的农村教育边缘化[J].上海教育研究,2006,1.
篇6
关键词: 新课标 农村中学 体育教学 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重视中学生的健康,把学生健康摆在首位,因此特别注重发展素质教育。目前农村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快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但是农村体育始终较薄弱,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中学体育较低的规范化教学水平,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场地器材匮乏,体育项目单一,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农村中学体育的顺利进行有着许多限制因素,例如当地的传统习俗,人们的社会意识,地区的差异,经济发展落后,条件有限,等等。
一、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
1.农村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所有班级课程表均显示有开设体育课,开课率很高,但是实际上,初中和高中的一、二年级每周均有2节体育课正常上课外,偶尔会出现其他文化课将体育课占课用来补课的现象,尤其初三年级,实际体育课上课课时严重不足,经常被其他文化课占用。体育课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口头描述,还要亲自做示范,如果体育课班级学生上课人数过多,而场地器材一定,那么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另外,中学生天生好动,由一个教师组织上体育课,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师上课面面俱到,学生好动又不能够听从教师的上课安排,很容易出现教学事故。
2.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得不到重视。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里,人们只注重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忽视其身体素质锻炼,认为体育只是一门让学生自由活动、毫无知识传授的游戏科目。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家长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学校的升学率,尤其在农村更是注重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认为它们是主课,其他是所谓的副课,导致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不到均衡发展,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
3.体育教师隐性缺编与显性超编并存。
根据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中学教师实际缺编制40多万。据调查,有些贫困乡的中学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理论和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一些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由于体育教师在学校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报酬少于其他主科目教师,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他们对待学校的工作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学生得不到锻炼,体育课失去应有的价值。
4.学校场地器材情况。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体育设施严重短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教育部规定,中学至少要建有一个标准的运动田径场、篮球场,配置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备,然而在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加上学校经费严重匮乏,体育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农村中学常常会出现尴尬局面,学校体育器材相对于学生是“僧多粥少”。
二、准确把握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一理念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提高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健康问题,培养学生锻炼的好习惯,强调将学生的健康始终贯穿于课程实施过程。
2.激发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保持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多功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
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受益。
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让大多数学生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合理开发农村体育课程资源
1.挖掘民族传统和民间体育活动的课程资源。
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和本土性,将本地有的而其他地区没有的体育资源挖掘出来融入体育课堂中,尊重农村民风民俗,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本土文化。各民族存在大量老少皆宜、民众喜爱的民俗体育,比如踢毽子、跳山羊、跳房子、板鞋运动、花样跳绳等,这些民族体育的器械简单,容易开展,深得学生的喜爱,它们有的可以直接引入课堂,有的通过适当改造再引入课堂。
2.体育项目与自然地理资源相结合并充分利用。
农村中学体育设施经费较少,体育设施缺乏,我们可以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比如皮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来踢,或是拿来投篮之类的。我们可以用废弃物制作简易体育器材。
3.充分调动积极性,进行开发与创造。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师资源,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交流的形式,传帮带,采用跨校兼课的方式,交流探讨体育教学。同时,发挥学生的才能,让他们挖掘生活与体育有关的经验,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学生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自己开发资源。对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使学生上课有更多的练习内容,例如将废旧的足球装入棉纱和沙子等制作成实心球,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木板、竹杠代替球网,在标准的篮球场边线安装多个不同高度的篮球框架,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使用。
四、以新课标为指导,优化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
1.以学生为主体。
体育课堂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体育学习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体育能够吸引的学生原因之一是竞技性,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安排一些游戏比赛内容。课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感到课堂上自己是主体,课上能够发挥主动性。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讨论,多尝试,不要害怕出错,多发言。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
2.提倡“三动一导”教学模,贴近学生实践。
“三动一导”就是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提高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课后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操作,家庭作业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方便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主动经历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学习方法,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还要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认识,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在交流和碰撞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样,讨论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有实际意义的有效学习方式。
农村中学体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力发展农村中学体育,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是体育工作者的责任。体育教师应思索并且认真分析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现状,在工作中研究和探索符合农村中学实际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为城乡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3).
[2]汪贺东,汪艳.“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现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
篇7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随机抽取89所市、市县级重点中学的140位体育教师,260所普通中学的260位体育教师,320所农村中学320位体育教师。本研究发放问卷136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1%,并采用了统计分析技术。在做好问卷调查的同时,我大量的走访了省、市、县有关单位和体育工作者,同时还专访了郑大体育学院及河南省教育厅体卫处、教学研究室等有关权威单位;另外我还查阅了有关的体育教改的资料和文章。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用统计分析法把影响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规划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进行。确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新课标实施的标准及如何保证新课标实施的条件。综合前南斯拉夫教学论学者鲍良克和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育理论,配合实现这一目标的系统结构由物质结构、人员结构、管理结构等。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子系统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断的相互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与智力教育是一样的,是一个系统的层次结构体系,每个体系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的每个部分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均衡性和衔接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的、合理的把握好每一个系统结构的关系并作合理安排,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正确实施新课程标准,多快好省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系统的运转正常,对系统中的各个结构进行认真的现状研究,对于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很重要。
(一)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物质基础结构
由于我省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还很落后,尤其是贫困山区的中小学不能够在体育设施上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在目前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保证和提供相对较好的物质条件,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对各级中学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经费投入等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重点学校完全能保证场地的28.1%、基本保证的:40%、完全能保证器材的:7.7%、基本保证的:32.9%,普通学校完全能保证场地的:36.3%、基本保证的:48%、完全能保证器材的34%:
对照1989年11月8日原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1990年3月12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的具体标准的置化要求,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重点学校场地、器材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基本能保证教学需要。而普通学校、农村学校由于缺少经费无论场地还是器材均不能保证教学需要。农村学校两方面物质基础更薄弱,70%的被调查者认为场地根本不能保证教学,58%的认为器材也根本不能保证教学。调查还表明,当地政府对于体育教育有不同的侧重面,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农村中学相比,场地器材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师及人员结构
调查表明,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大专以上学历80%,其合格率在70%左右;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但有些农村地区的体育专职老师还很缺乏,大部分是兼职教师。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偏远地区任教,主要是这些地方工资较低,条件落后。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师待遇的提高,这种状况正在逐渐转变;目前我省已经有40%农村学校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从职称结构上看,重点学校的职称大都在中教一级、普通学校教师职称集中在一、二级上,由于农村教师大都是兼职教师农村学校教师职称偏低,其原因多数反映认为学历起点低给职称评定带来很大影响。我们调查中学体育教师对待工作态度时发现,大部分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但也有少数教师事业心不强,并且以普通学校和农村学校见多。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到,这部分教师不热爱本职工作的主要原因,有的是嫌工作条件不理想,便得过且过;有的是嫌待遇底,在外面兼职;有的是上下级或同事关系不协调,持不配合的消极态度等。这些均不利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对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差距。
对中学各年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情况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进一步跟踪调查。从中可见,各学龄段学生绝大部分喜欢上体育课,但随着学龄的增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热情度有着下降的趋势。在对大部分学生问卷调查时发现不喜欢上体育课有几个主要原因:场地器材少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活动不方便,课堂组织单调、枯燥,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同学们活动的自由;课堂内容不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事业心较强,普通学校的较差。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超过76%,无所谓的14%,不喜欢的10%。对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学校是最好的,其次是普通学校,最差的是农村学校。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健康知识包括“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锻炼对生理系统的影响”、“怎样科学锻炼身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运动处方“等,体育知识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项目的基础知识,调查显示,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对这两方面知识的了解明显好于农村学生。
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通知精神,调查发现,河南省大部分中学班级学生人数严重超员,平均每班达到76人,有的班级学生人数甚至超过100人。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给体育课的组织到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的辅导根本无法有效地进行,学生也不能充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习自己喜爱的运动,致使上课效率、效果不好。
普通学校、农村学校班级人数相对较少,但师生比例结构同样失调严重,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兼职情况明显,其兼职有两种情况,即专职体育教师兼教其他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师兼教体育课,而两种情况的兼教都把体育课放在次要地位。
(三)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结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学管理是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为此,我们对教师制订教学文件情况,实施课程标准情况,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质量情况等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文件方面还存在有一定问题,虽然平均91%的体育教师制订有课时计划,而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平均分别占7%、40%、3%。但大部分老师不是按照教学计划去上课的,并且上课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是农村的学校甚至没有教材,40%的老师是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课的内容。农村中学46%的老师没有接受过新课标培训,不了解新课标的内容。
另外,不同的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相比而言,重点学校明显好于普通学校和农村学校,有些学校的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上不上无所谓。40%的受访老师的课被其它主要的学科占用过,尤其是快要期末考试时体育课大部分早早的都被停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教育教学管理者对体育课质量监督的力度不够,80%的学校体育课不参与学校正常的教学评比。
三、建议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师的培训,帮助教师尽快理清新的教育观念;灌输快乐体育的思想意识,让体育课变为同学们乐学、爱学的一门功课。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树立服务意识,真正的为学校体育发展服务。学校领导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使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口号落到实处。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要改变观念,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锻炼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改革体育课堂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学生乐于接受的。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李以章.系统科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篇8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的区域范围包括30所中学和30所小学的300名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其中中学体育教师180名,小学体育教师120名,共发出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7.4%,对调查中的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体育设施的现状分析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学校场地面积提出了明确规定:小学每学生不得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得小于3.32m2。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有了体育场地,才能为师生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调查显示,学校中有塑胶场地的较少,而非标准土制和水泥地面体育场地居多。体育场地与设施分布,中学与小学无正态分布,体育场地质量与现代教学标准要求相差较远,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场地的范围。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设施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规范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器材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发展,对新课标的实施也起到了阻滞的作用,甚至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是要有一支结构类型、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职称类别搭配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从调查的学校显示:(1)从年龄结构看,体育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学经验还比较浅。他们大多接受能力强,可以进行继续学习和培训,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广大年轻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教学骨干或带头人。(2)从体育教师结构看,专职教师中中学明显比小学要多,但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足,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和落后,体育教师的数量就更加不足。因此,不断充实体育教师队伍,是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3)从学历结构看,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都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渝东南经济落后,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不容易吸引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高学历体育教师也存在严重流失的情况。另外,学校自身也缺乏体育师资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机制,体育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见表2)
3.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实施体育新课标,依据体育课时教学计划教学,依据体育教案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调查显示:(1)以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以及现行的新课标调查表明,该地区城镇中小学明显好于农村中小学。同时也说明城镇中小学能完全或接近完全按体育教学大纲以及现行的新课标进行教学,学生能接受较为系统的体育教学。(2)以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教学活动落实者为“正常开课”主要是在城镇,农村体育课开课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那些农村的中小学和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较差,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场地器械缺乏,体育师资的不完善和领导的不重视,造成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从另一方面来看,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学校,体育课有被其他科老师占用的情况。(3)教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和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上课,据调查按体育教学进度和教案进行体育教学的总体情况不太好,城镇中小学好于农村中小学。其原因是由于渝东南经济落后,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因而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样,根本就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由此可见,渝东南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4.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完成课外体育作业的重要环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运动训练代表队、校内外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有10所学校有运动训练代表队,其余50所学校都是临时组织的。有运动代表队的学校基本上是在市区,在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没有。由此可见,区域经济是直接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而运动代表队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建议
作为地处我国西部的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经济上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导致中小学校体育认识层次上有偏差,特别是那些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由于渝东南三峡库区移民的搬迁,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又比较落后,造成人均教育经费下降,致使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无法跟上。
第一,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械,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制相应的体育器材设备,特别要注意与乡土教材配套的器材的制作,以此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条件。第二,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优势,培养青年教师。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促使有才能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积极引进优秀的高等院校体育毕业生,缓解目前师资队伍的断层现象。建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交流机制,缩小农村学校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之间的差距。第三,加大学校体育课余活动开设的力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第四,加强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新课标的研究与应用,努力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浩,等.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浙东北、浙西南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2] 王锡群,等.体育教育改革应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
[3] 董玉福,等.影响体育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大理学院学报,2004(3).
篇9
关键词 中小学 阳光体育运动 SPARK项目
一、美国全国性体育教育运动——SPARK项目
(一)SPARK项目简介。
现如今,肥胖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新一代的流行性疾病。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与健康有关的体育课程应运而生。美国也不例外地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中发展得最好的可以说是SPARK课程。1989年6月,一个研究小组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获得了一笔研究经费,开始改革、实施和评价小学的体育教学。该研究小组从当时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提出通过运动、玩耍和积极休息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促进学生终身健康的科学研究中,这个研究项目就是SPARK项目。 SPARK项目主要由3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学校体育活动,SPARK立志把学校的体育活动从“温和状态”提高到“活跃状态”,其宗旨便是要学生做运动的主人;第二个板块是把教师变成体育活动的引导者,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第三个板块是培养校外体育活动能力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二)SPARK课程的特点。
SPARK作为一个非官方的研究项目能得到美国联邦教育部的推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其独特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1.SPARK项目的内容创新性。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了调整,开设了山地自行车、溜旱冰、瑜伽等,代替了部分传统的体育项目;2.SPARK项目的终身体育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3.SPARK项目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可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适合的水平参与运动,使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长盛不衰;4.SPARK项目计划的综合性。计划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小学短休假计划、步行或骑车上下学计划等。SPARK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体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
二、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阳光体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大的进步,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对青少年体质调研的结果显示,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下降,城市肥胖学生明显增加,部分农村学生营养、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民族的未来。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开展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改的基本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2007年,“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简称阳光体育。阳光体育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具体说来,就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课外活动形式。
三、如何解决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体育教师的培训不够全面,思想落后。
对广大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体育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从美国SPARK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的体系可知,对教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完善的培训系统加上教师的自主成长,造就了风靡全美的SPARK课程,为美国体育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培训体系还需改进,还需要扩大视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促进体育新课程的实施。
观念決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SPARK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和课程的实施者,还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与学生一起锻炼,体验学生的角色。我国由于教师培训不到位,对新课标理解不透。需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加快角色转变的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目前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
(二)课程的开展受阻。
SPARK项目的优势之一就是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适合的水平参与运动。我国中小学的选课受到学校体育资源,即器材、场地和教师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短期内的投入也很难满足需求。新课程呼吁体育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将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弥补开展某些运动项目的局限,希望在将来,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体育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交相辉映。
(三)课程的开设应从小学抓起。
SPARK项目最先是在美国小学体育教学获得了极大成功,后来逐渐把研究领域扩展到3~6岁的幼儿和中学阶段。研究显示,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8岁。在这个时期学习运动技能,可用较少的时间和力气轻松地掌握和提高。但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质量不高,领导不重视,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是放羊式教学。这是阳光体育处于停滞状态的一个原因。因此,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的检验力度,这样才能使阳光体育真正发挥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四、小结
我国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病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解决的,这是长期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造成的,美国SPARK课程的成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的阳光体育教育方式是在美国SPARK课程的的基础上适应中国小学生的一种教育体制。但是由于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状况加之教师培训力度的欠缺、资金投入的有限,使得阳光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实行举步维艰。只有国家重视起来、教师行动起来才能让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丰富起来。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吸取中西方体育教学经验的精华,克服我国体育教育中的痼疾,全面提升我国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基本上局限于竞技项目、体能等生理指标为主,实行“一把尺子”的终结性评价,一些先天条件差的学生不管学习怎样努力,也较难获得理想的成绩,无意中伤害了这些“弱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而有些学生则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能轻而易举地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满分,也会使这部分学生失去进取的目标,不利于他们进一步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多元评价”理念,拓宽了评价的视野,丰富了评价的内容,改革了评价的方法。但由于有些业内人士,在解读新的评价理念时,说了许多过头的话,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使新课程评价改革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改革初期出现的较多不和谐的声音,部分“专家”在开设培训讲座或撰写的文章中对体育新课标解读上的偏差,误导了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导致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从原先的过分强调“一刀切”评价走向“教师随意打分”的另一极端,使一线体育教师无所适从,对体育教学改革也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因此,作为学校体育教学重要环节的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如何顺应素质教育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健康为第一要素”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是新课标理念下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 新课标理念下学生体育学习多元化评价方法的构建
依据体育课程性质、特点,以“多元评价”理论,充分凸现“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标教学理念,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出发,在原有的结构考核、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各结构考核的内容和分值进行合理调整,并把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体育卫生习惯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度、参与度、交往合作能力和情意品质等纳入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范围。
1.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生理指标的考核,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原省编《课本》本年级的标准执行,但其分值从原来的70%调整为40~50%。并实行单项成绩不封顶,允许学生多次补考的动态做法,促进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2.把原结构考核中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评价拓展为对整个体育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将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参与态度、合作、心理健康、卫生习惯、运动安全等作为考评内容。分值从10%提升到20%。实施学生自评与互评、组评和师评、学生家长等多元评价方法,并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逐步提高学生评价的比值。
3.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考查,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和笔试方式,而采用讲授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和考核,并结合学生平时运动和生活中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安全知识等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定。分值为20%。
4.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出发,把学生的兴趣特长纳入考评范围,内容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也可以是学生自选的,包括一些民间传统游戏,只要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符合健康要求均可。每学期可自选1~2项,分值为10~20%。
5.建立学生成长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的身体形态、机能水平、健康状况及体育学习、参加体育比赛经历。把参加校运动队作为加分的条件之一,凡参加校运动队的学生视情况给予5~10分的加分。
6.对平时上课认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但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而未能达到理想成绩的学生,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申请、师生评议采用“借分”的方式提高一个等级。
7.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等级以“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级为宜。并在期末对每位学生作出简短评语交班主任老师,一并写进该学生的“评语”中。
三、 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对学生体育学习起着积极的“导航”作用
1.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项参与性活动,只要认真参与并掌握一定的科学锻炼内容、方法和手段,体质就会得到增强,健康就有保障。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切合实际的、最公正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得到积极的、奋发向上的影响,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既有统一标准和要求、又有相对评价、过程评价等多元评价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的主体,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
2.人体生理机能发展存在非同步性,同一年龄段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合理调整结构考核中某部分的内容和百分比,适当降低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生理指标的统一标准评价的分值,有利于减少因生理发育不同步和身体素质差异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
3.过程评价使素质差的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使素质好的学生受到鼓舞、激励。同时也是对个别自侍身体素质好,不认真练习学生的约束、鞭策,使他们明白不认真学习、先天条件再好,也是得不到优秀的。同时,单项考核不封顶的做法,能使每位学生掌握1~2项适合自己长期练习的运动项目,形成特长,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服务。
4.课内、外结合评价,把考核延伸到课外、校外。只要学生认为考核成绩不满意均可“N次”补考,通过随时的多次评价,并将平时参加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以及社区体育活动作为学生的评价内容,有利于养成学生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5.每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心理倾向。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进行特长考核,有利于学生掌握1~2项有健身价值的、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满足渴望成功,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强化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生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必要了的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习提出不同要求,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异步达标”的教学策略。并将课的后半部分时间和空间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选择项目练习,通过“一主多选”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努力完成《课本》内容,达到《课标》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6.变原先单一的填鸭式体育健康知识教学形式为讲授法、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同时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出复习题,学生背复习题,考试考复习题”,学生考完即丢,起不到任何指导价值的陈旧的理论考查模式。相对应的采用自主探究、分组专题讨论、交流的形式,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我们结合08’奥运会,开展了以奥运为主题的有关专题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把体育卫生、运动安全、良好的人际交往(如练习中的合作配合、保护与帮助)等作为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之一。诱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增强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与友谊,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8.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体现教育评价的民主性、主体性,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和谐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