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性学习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2010年以来各省市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来看,以上分析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各地备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笔者在近年来的持续追踪过程中也发现,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又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甚至是里程碑式的进展,使笔者产生了撰写《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题新走向与备考建议》一文的想法。而这,不得不从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39题(以下简称“39题”)这道“横空出世”的好题谈起。可以说,39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凸显高考评价功能,为高考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注入了新的血液,开启了新的篇章,树立了新的标杆。
一、例题及答案
某校开展“我为社区献一策”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一组同学撰写的调查报告。请在横线处按要求填写内容。
某小区“潮汐式”停车方案调查报告
1.调查背景
某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未规划停车位,且无专门物业公司管理。近年来,“停车难”成了小区居民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居委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第一阶段,应部分居民要求,居委会将小区绿化用地改造为停车位,但遭到另一些居民的强烈反对。第二阶段,居委会计划引入外地的“潮汐式”停车经验,与附近不对外开放停车位的写字楼达成协议:夜间,小区居民可以在写字楼付费停车;白天,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可以在小区付费停车,利用“错时停车”共享车位,盘活闲置资源。但这一计划公布后,担忧、质疑也随之出现。本调研小组受居委会邀请,对小区“潮汐式”停车方案展开调查。
2.调查过程
(1)文献查阅
①相关报道,如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1分)
(2)访谈及问卷调查
访谈对象:居民、_______、_______。(填写其他两类访谈对象,2分)
问卷调查结果:
“潮汐式”停车方案居民意见统计
3.结论及建议
(1)本报告对该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做法的评价是:(3分)
(2)鉴于“潮汐式”停车方案涉及多元利益主体,本报告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区的民主管理,为此提出3条建议:(6分)
参考答案:
2.(1)文献查阅(示例):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研究成果,如相关论文。
(2)访谈对象:居委会、业委会、街道办事处、党员代表、志愿者代表、政府规划部门、社区民警、专家等。
3.(1)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积极解决“停车难”问题,发挥管理居民公共事务等作用。第一阶段,居委会根据部分有车居民意见将绿地改为停车位,没有遵循民主程序、听取多方面意见。
(2)本题可从引导居民参与决策、实施民主管理、完善监督的角度作答。如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示例:居委会可以通过张贴公告,使居民了解“潮汐式”停车方案的相关信息;通过召开居民会议等形式,及时沟通、协调不同居民的主张和利益诉求;制定具体停车和收益分配细则,完善方案。居委会可以组织居民成立停车管理小组,实施“潮汐式”停车方案,实现居民自我管理。居委会和停车管理小组应定期公开、汇报停车方案实施和收益使用情况,自觉接受居民监督。
二、核心素养解读
2016年9月13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而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要具化为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根据思想政治课标修订组专家的讲话精神以及《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笔者按照“构成要素”、“基本内涵”、“主要表现”进行整合(参见下表)。
结合上表,我们可以看出,39题主要考查了法治意识(妥善处理有车居民和无车居民的矛盾,创建和谐社区,需要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理性精神(妥善处理有车居民和无车居民的矛盾,需要关注双方合理关切,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契合点)、公共参与(妥善处理有车居民和无车居民的矛盾,需要掌握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与方法)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从评价角度看,与其他核心素养一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同样是不可直接观测和度量的。这意味着高考命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难度极高、挑战极大。难能可贵的是,39题给我们初步揭示了学科核心素养类试题命制的一般步骤: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动态生成问题,指向核心素养答案走向多元,引领评价改革。
所谓情境,是由人的认知、感情、意志、行为和个性等主观心理因素及生产生活场景等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与活动主体内心体验和感受呈高相关性。素养的形成、发展及检测,均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60辆。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39题创设的某小区“停车难”情境,来源于生活实际,让考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停车难”给小区居民带来的困扰,如有车居民在小区找不到地方停车的痛苦、对晚上停车到写字楼可能增加费用的忧虑,无车居民对小区绿化用地减少、写字楼里的上班族白天到小区停车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以及带来安全隐患的担心。通过“感悟角色”“体验冲突”“换位思考”,为考生接下来探究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f调小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展示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那些离学生生活太远、虚假空泛的情境,是难以达到39题的效果的。
情境为展示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舞台,而接下来的问题设计则成为考核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必须基于情境生成,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精心设计,否则,前面已经创设的情境就会形同虚设。39题紧密围绕同学们对某小区“潮汐式”停车方案的调查研究,设计的问题涉及考生在调研中获取什么文献、采访哪些对象,对改小区绿化用地为停车场的方案如何评价,该小区的民主管理怎样改进。这些问题的设计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考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能整合优化书本知识,储备和调用书本以外的知识,是很难解答好这些问题的。可以说,对39题设问解答质量的高低可以客观地检测出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层次。
尽管这些年高考命题改革力度越来越大,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高考选拔功能被强化、评价功能被弱化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考还是“挑错”考试,标准答案往往独一无二、至高无上,因而,高中教育始终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39题让我们惊喜地看到,答案的设计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走向多元,如文献的类型、调查对象的选择,让考生有很大的选择性,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给分。再如完善小区民主管理的建议,既有书本知识的整合,也有生活知识的运用,提供的建议多达5种(这还不包括阅卷专家组针对考生答题情况拓展出来的其他合理建议),考生只要答出其中3种就可得到满分。这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开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当然,这种多元化的答案设计也给高考阅卷工作带来一定压力。笔者在和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扬州大学吴星教授探讨这一问题时,他坚定地认为,为了中国基础教育光辉的明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能因为可能加重高考阅卷负担,而停下探索和实践“答案多元化”、引领高考评价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全面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脚步。
三、研究性学习试题备考建议
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正式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会暂时不考核学科核心素养。相反,笔者认为,以研究性学习试题为首选题型考核学科核心素养将会成为过渡期高考命题的“兴奋点”。针对39题所呈现出来的新动向,对备战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1.对照主要表现,提升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自觉加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提升。本文在前面绘制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图表揭示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以及每个构成要素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其中的主要表现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我们是否具有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R、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对照主要表现,结合自身实际,客观评价我们的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并有意识地加以提升,是解答好考核学科核心素养类试题的治本之策。
2.关注生活实际,养成思考习惯
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这既是保持试题鲜活灵动的要求,也是考核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学生尽管“身在校园”,仍要“心系天下”,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双向结合,即在学习理论时,不死记硬背,而是自觉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观察生活时,“看热闹,更要看门道”,自觉运用所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39题所揭示的小区“停车难”问题,可谓司空见惯。然而对有心人而言,他既可以用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的做法来验证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又可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为完善“潮汐式”停车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篇2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cademic master degree in medicine of China.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10 respondents including 550 supervisors, 550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110 exper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11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esigned from course load, coverage of knowledge, frontier of content, content and pattern of core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elective courses. Results 430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supervisors in which 417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75.8%. 513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which 46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3.8%. 99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exper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which 93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4.5%. The total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0.2%.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89.6%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urse load could meet the demand; 37.4%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verage of knowledge was wide; 44.3%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frontier of content was average; 77.5% respondents supported the modulization of core knowledge courses; 56.3% respondents considered that the range of elective courses should not be limite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curriculum system for academic medical master degre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for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ectly in China. Therefore, setting educational goal should be accurate; necessary knowledge should be the core of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further expand scope of knowledg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strengthen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during the reformation.
3.3 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覆盖面
课程内容设置关乎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对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造与完善及知识创新应用能力[12]。美国研究生课程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究知识、发现新问题[13]。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Clinics,AAMC)资料表明,美国有26所医学院校完全彻底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或实行以问题为基础模式,或实行人体器官系统模式,或实行整合模块化课程,或实行社区基础模式,或实行混合模式等等,其课程名称和设置已与传统名称大不一样[14],大致可以分为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15]。我国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16]。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学高校研究生学位课程开设量比较充足,但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和各专业课程涉及的前沿进展则并不能完全满足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框架,公共课程的设置上除政治理论、英语外,还应开设生命科学研究工具性、方法类课程,通过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学会如何做研究[17],核心课程应突出研究生开展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所应具备的交叉知识和前沿进展,专业课程要有本领域发展起源、历史、现状及最新研究的知识和技术,选修课程则实行开放性选修策略,体现宽泛而自由的原则,研究生可结合自主学习和科学兴趣选修。
3.4 为研究生构建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框架
当前,更多的科研工作不再局限于本领域而是从其他学科中寻求突破思路,获得创新灵感[18]。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储备力量,是突破科研瓶颈的主力军,当前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研究生必须要做到能够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实现创新不落伍。在美国医学高校,普遍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跨学科的核心课程,如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医学科学基础》[19],研究生入学后通过高强度集中学习,很快能够掌握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打破以学科开设课程的壁垒界限,开设跨学科领域的生命科学核心课程,为学生构建必备的知识框架,全面了解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知识、前沿进展和实验技术,促进交叉学科知识融合,开拓学生眼界,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灵感。
3.5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作为影响研究生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提升研究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2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高强度课程教学始终作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提供大量专业课程供研究生选修,导师也资助研究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公共课程和核心课程可采取高强度集中教学,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讲座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为主,辅以前沿问题、重难点问题和学术争鸣问题为选题的探究式研讨。同时,还应举办各层次和类型的高水平学术交流、研究生创新论坛和暑期学校等系列学术活动,扩展学术视野和知识面,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1-24]。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打好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最基本的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知识的教学内容,辅以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改革,不仅为研究生构建开展科学研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熊玲,刘芳,李忠.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93-96,118.
[2] 梁珍淑,刘忠,李昌模,等.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究[J].中冶金教育,2015(6):14-16.
[3] 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医学科技发展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3):191-193.
[4] 汪霞,卞清,孙俊华.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0-34.
[5] 田红旗.基于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背景下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18-22.
[6] 李莉.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5):56-57.
[7] Kevin FM.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Looking back,Planning ahead [J]. JAMA,2012,307(6):619-620.
[8] 蓝丹,李登峰,高宗燕,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1):5-6.
[9] 陈h,翟月.21世纪以来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7):104-114.
[10] 章丽萍,金玺,顾建民.研究生课程建设:从理念到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3(7):66-70.
[11]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92-94.
[12] 胡春平,刘斯伟,许烨婧.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105-111.
[13] 马舜,陈工.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及其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16(2):94-99.
[14] 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4):16-18.
[15] 崔爽,段丽萍.浅谈美国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108-109.
[16] 岳昌君,吕媛.硕士研究生创新精神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6):20-25,112.
[17] 宋远方,李艳丽.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钻石模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7-10.
[18] 安江,邢花,郭莹,等.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31):27-30.
[19] 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等.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3):466-469.
[20] 李泽.基于研究生教学特点的LPC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6):16.
[21] 王苹,唐燕.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137-140.
[22] 尚立芝,季书,曹珊,等.基于COPD中西医基础研究对研究生实施PBL教学[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113-115,119.
[23] 姚珍松,唐永超,江晓兵,等.仿真模型模拟操作联合模块式教学法在研究生学习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6):45-47.
篇3
研究性学习是什么?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它是指学生针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是一种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或策略。从狭义上来理解,也叫研究性课题活动,是一种专题的研究活动,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学习或生产、生活实际中依据自身能力选择和确定研究性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操作,用主动探究的方法去实践知识,获取知识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探索过程、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与旧的教学理念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受过去时代影响,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全才”教育,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短短几年的有限时间内去掌握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成就。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被动地接受间接经验,对大量知识缺乏体验与实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学以致用。虽然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看似效率不错,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知识量不成正比,学生缺乏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违背了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性学习,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通过研究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知识理论与科学技术、社会及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强调知识理论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研究性学习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打破人为的学科限制,促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例如:学生可通过“研究电梯中的失重现象”这一研究性学习,真正地去乘坐电梯实践,去亲身体验失重感、漂浮感,去真实观察压力或拉力的变化,使学生对宇航漂浮感同身受,不但更深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也解决了太空中宇航员为什么会有漂浮状态的实际问题。
二、开放性: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
在我国,由于多年来的高考影响,教育模式僵化,学生不但是死读书,还读死书。其学习对象往往狭窄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学习空间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学习的内容不但单一封闭,而且被编书的专家们从生活实际中抽离出来变成了生搬硬套的考点,学习的形式也基本是被动记忆和理解,缺乏主动探究,其结果就是学生难以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多元问题。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打破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首先,其内容很开放。面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针对不同问题会有不特定的知识体系。可能是针对某单学科的,也可能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可能侧重于实践应用,也可能侧重于理论验证;可以是学校提供的统一课题,也可以是学生在浩瀚的生活资源中的某个兴趣点。其次,其学习空间和形式也开放了。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家里进行,还可以走上街头进行;可以是教师引导,可以是独立研究,也可以是多人分工协作。例如:在“身边的摩擦力”这一研究性学习上,研究对象开放,可以是拔河的摩擦力,也可以是穿衣的摩擦力,可以是动摩擦,也可以是静摩擦;研究方向也多元,可以是摩擦力产生的因素,也可以是摩擦力的生活应用;研究方式也灵活,可以实验验证,也可以理论探讨。
三、自主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篇4
【关键词】社会实践 公益教育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开展的意义
公益事业是当下中国呼吁全民开展的活动,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表现,而我们当代大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思想与观念,所以公益教育在大学里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是高校教育一种崭新的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学校内和书本里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公益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与观念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对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培养起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明确自己的定位,避免了学生思想的空虚,与此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内在价值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学生思想的体现模型与价值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通过给学生提供各样的活动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公益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社会公益思想得到升华,陶冶自身情操,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坚定的信念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是对学生进行公益教育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明确当下社会形式,丰富自身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实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公益活动开展的问题与现状
1.公益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当下社会,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处在初级阶段,高校公益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保护区宣传,和当地政府开展合作等等,自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目前的公益实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些高校的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浅显的尝试阶段,也有许多高校的公益活动开展看起来红红火火,但是实际活动的实际效果与理想的目标差距很大。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无法完全体现。造成高校公益活动的形式化,实际效果差,无法使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缺乏社会公益活动锻炼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2.公益活动开展的 资金问题
高校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高校单方面的决定与组织,虽然高校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公益教育得到了社会与政府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多的支持。公益活动的特性是无偿,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自然也是无偿活动,这就造成了物质方面与资金方面的短缺。全国的高校教育经费中并没有为公益活动的开展设立额外资金,这就意味着,开展公益活动的费用需要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承担,这会很大程度上 打消学生与高校对公益活动开展的积极性,极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公益教育的效果与实行。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其次是社会实践,因此学校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也是一样。
三・如何更好的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实践
1.公益活动创设要体现时代性,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
高校的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的开展,必然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就需要高校肩负培养现代化人才与高综合素质人才的使命,公益活动的创设方法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禁口时代的脉搏,才能与时俱进,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较强的可持续性,才会被当代大学生认同并参与进来。所以在公益活动的创设上我们需要以当代大学生为主导,联系现实情况,进行开展活动,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响应。
这些社会公益活动无一不是当下最热门的公益活动,与时代息息相关,以活动为媒介,传递正能量为目的,开展一些列的公益活动,不仅调动了当代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使其在参与中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
2.搭建制度平台,拓宽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服务受众
首先高校应尽快制定针对公益活动的管理机构职责、指导教师职责、活动管理制度,解决公益活动多而无序的状态,理清管理主体与责任主体,完善分工,落实责任。其次在调研中,常见高校开展活动以慰问养老院、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服务对象单一,并且在服务单位,也有可能出现高校扎堆的现象出现,特别是以雷锋月尤为严重。因此我们提倡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可以将服务受众扩展到周边社区、中小学、医院,以义工志愿者的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扩展服务受众,高校组建志愿者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公益教育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学会团合作。
3.加深公益活动中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篇5
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多元评价,评价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保持学生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身体、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体验,养成学生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关于评价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评价比量化评价
更有积极的作用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对方法和态度的要求越突出。在科学发展初期,社会需要“百科全书”式的人才,社会发展的缓慢掩盖了知识获得与应用的时间差。而今社会高速发展,知识获得与应用的时间差已成为不能容忍的差距,以至有可能所学知识尚未及应用便已过时。教师不得不转而认真思考“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答案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愿望,用终身学习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他在某些具体知识和运动技能上有所欠缺,将来是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的。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教育过程里,没有能够培养起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自我锻炼能力,那么,他这一欠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是难以补偿的。因此,中学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在于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吸取新知识的愿望,并学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习惯和自我锻炼方法,形成一种有利与进行终身身体锻炼的习惯。学生投入到一个课题或一项运动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掌握学习方法和体验学习乐趣的过程,其实开展好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终身的,因为学校体育教育也有为终身体育服务的一面,所以最好能把评价分成多个阶段来进行,这样就更具有客观公正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强调阶段提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进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在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中,要注
意区别对待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
的平台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其成果呈现形式的。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潜质的不同,在“研究性学习”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如何善于发现和发扬这些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用传统的统一的标尺去衡量所有学生,把许多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体验和创造表现扼杀在统一的教学要求之下,是“研究性学习”评价最关键之处。在“研究性学习”中评价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系到设立“研究性学习”的意图能否实现。在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当教师确定了学生要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的时候,就比如技能的跳高这个项目,一个班的所有学生都要做这一个运动项目,围绕这一课题开展技能的学习和其相关扩展知识的探讨,但有的学生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和其他的同学有了差距。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差异,发觉和应用鼓励的、积极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比如在一次课中设立跳高姿势创新单元评价,就是看哪位同学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能做出或者描述出自己想到的跳过横杆的方式,然后教师对同学的动作和描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就不同与以往的单一的知识技能评价,使不同身体条件的同学在同一个基点出发进行比试,保证了评价的公正性,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研究探讨的积极性。
3 体育与健康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必须要注意引
导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研究型教学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研究型教学是与创新性教育相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1]。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2]。教学过程则是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交流会话等环境要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研究型教学实践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具有以下的特点:工程实践性强;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本身发展迅速。结合课程特点,深入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后来又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诺等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而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它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逐渐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2]。
1.1 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2]。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人内心的,而是在与外部作用的过程中在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3]。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出现新的假设。另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1.2 学习观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构建并生成意义的过程[4]。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自己知识,为“理解而学习”是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目标。学习者通过构建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记住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5]。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受到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积极构建知识。学习活动要发生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学习活动发生后,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研究型教学实践
2.1 设计课程教学流程,规范课程教学六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情境”“协作”以及“知识主动建构”,基于该理论指导,根据“科学引领工程、工程引入教堂、教员在研究中教、学员在实践中学”的教学理念,以“知识、素质、能力综合培养”为课程目标,设计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规范了课程的讲授、教材、作业、讨论、实践训练、考核等课程教学六大要素,使每个环节都有实施依据和具体实施方法。
2.2 采取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解决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学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的问题。突出专业基础教学的综合性、系统性,体现现代仪器及测试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联和完整性。
“点”指以课程教学六大要素为单元,课程重点讲授核心知识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内容宽而新,以仪器学科的应用为大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基本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线”指以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科研训练体系为三条主线,探索研究型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理论型课程教学单元构成,强调对传感器基本原理的掌握;实践课程体系由基础型、综合与研究型实验构成,强调通过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开放研究实验的锻炼,培养创新意识;科研训练体系由课程设计、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构成,锻炼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面”指以教学科研结合型的教师队伍和学科的整体实力来铰链点与线,建设立体化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注重先进性和科学性,将最新军事应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训练,接触科学前沿。同时让学生接受教师研究和教学文化的熏陶及严谨的学术作风的浸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同时对教学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实施“从单元构建系统,从系统细化到单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贯穿传感器原理、结构及应用这一主线,设计了一套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进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不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方法不同,对不同传感器的特点,具体的教学手段也不同。
2.3.1 按不同课程内容实施不同教学模式
该课程内容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典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以及典型参量的测试。在学期开始的基础理论部分,采取“以兴趣为核心”的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和亲身感知的事件中由实践到理论、从工程实际到科学理论认识传感器;再分门别类讲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采取“以问题为核心”的方式,从科学到工程,引导学生对传感器工作原理进行探究,根据工程需要对科学问题进行提炼;课程后期,典型参量测试部分,采取“以案例或课题为核心”的方式,从科学到工程,从单元构建系统,进行设计学习。教学进程表和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3.2 针对不同传感器设计不同的教学手段
不同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如电感式传感器部分,差动变压器灵敏度特性是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是“先做实验,主动探究”。先讲授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而对特性部分不予讲解,接着布置实验内容,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电压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时灵敏度不变”这一规律。学生在自问为什么时,会主动根据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公式作进一步推导。压电式传感器的教学思路是“搭建支架,分析比较”。两种典型的压电材料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由于其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性,所以两种压电式传感器在稳定性、灵敏度、价格和抗干扰性方面有很大区别,学生只要掌握了压电材料的基本特性,即可自己分析得出两种压电传感器的特性。如计量光栅,教学思路是“创造情境,丝丝入扣”,包括以下几步:(1)以学生熟悉的测量转速光电传感器为例,提出是否可以用光电传感器来测量位移。(2)大家分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把光电传感器中的开孔圆盘拉直变成开槽板,并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张均匀刻槽的纸,现场演示了学生的思想—这是光栅的雏形。(3)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即测量的精度、实际系统中光电接收元件的安装等问题。(4)讨论并改进方案。学生的方案提高精度可以通过减小槽的距离,进一步让学生分析这种思路的技术可行性和难点。于是引出用2块光栅交叠,并请大家伸出双手演示著名的“莫尔条纹效应”。至此,学生已经基本明白了光栅数字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基本原理。(5)配合演示动画,让大家分析光栅的特点。
2.4 多元化、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该课程涉及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对测试系统的设计,评估学生的能力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教学评价系统遵循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研究学习过程的知识获取(如传感器原理)、探索研究(如测试技术应用与最新发展)、思维创新(如测试系统设计)等要素为评价因子,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考核重点从获取知识量向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转移,形成多元化、全过程“合格+拔尖”的综合评价系统。最后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卷面成绩、课程设计综合评估。作业包括课本习题/调研报告、资源检索等,作业可以通过网络提交。第一次课的作业是请学生跟踪调研新型传感器、测试技术或测试系统发展动态,后续的课堂中,适当安排些调研比较充分的学生做汇报、研讨,教师再进行点评。课程中期布置了课程设计、自行车测速系统的设计,不限传感器类型。每个小组上交传感器设计说明书,并根据条件实现传感器部分或全部环节的制作。各小组代表发言,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小组成员可随时补充,其他组学生可随时提问,对相互间的不同观点可据理力争,甚至驳斥。最后,教师再逐一点评,和学生一起评价出最佳设计奖。这种研讨课的教学效果超过了预期设想。每组选用了不同的传感器进行测速,设计方案五花八门,并从传感器选型、电源、安装、成本、误差分析、实用性等方面全面分析,考查学生全面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情况以及分工、合作、沟通的能力。
3 结束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型教学,迎合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的学生人数激增,并且作品质量有很大提升。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生搬硬套,如何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迅速发展、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的情况下,探索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继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文成.研究型本科教学探析:衍进、内涵、措施[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4-68.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6-80.
[3]王晓鑫.试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心理学取向: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35-36.
篇7
大家早安。非常容幸能有机会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意见。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政治大学有幸主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我刚才看到福建省教育厅放在本次论坛宣传资料里的第三届论坛照片,心里觉得非常温暖。当时,来自海峡两岸50多所大学的校长集聚在政治大学,就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交换了意见。还记得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很多校长谈到了许多例子,其中有一个问题得到了大家高度的共识,那就是如何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主体性。
今天,我想延续这个主题,探讨一下最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教科研的国际性与主体性。我们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谈到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主体性,希望能够为两岸的大学教育、高教科研发展找到一个根基。如果我们失去了中华文化的脉络,“长出来”的知识就是不真实的,没有办法真正地依附在这块土地上,并成长得更加强壮。这几年,两岸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确实花了很多钱。因为有重点经费的支持,所以两岸都在不断追求研究卓越,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竞争。我们可以从数据中清楚地看到,两岸的期刊论文篇数在大幅度地增加,国际学术参与度也在逐年提升。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目前我们能够列入科技领域全世界前十名的领域越来越多,这部分内容我就不再赘述。正是大家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我们能够列入世界百大排名的学校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也正是因为高教配合国际化的进程而不断向前发展,海峡两岸才对国际生有更大的吸引力,有越来越多的境外生来到海峡两岸就读大学。
在高等教育研究各项指标得到持续改善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几个严重的挑战。第一个挑战,大学排名和评鉴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期刊论文以英文的发表为优先,学术多元价值与本质未被重视,忽视人文社科研究价值。第二个挑战,学术成果非常强调国际发表,学术研究欠缺内在动机与在地关怀。很多的学者可能发表了非常多的学术论文,但是距离解决社会问题还是很遥远。第三个挑战,研究视野不够宽,未见新领域或创新理论、学派形成。第四个挑战,相对来说,教师们真正能够落实大学本科教育教科书编写的意愿低,大家之作尚待努力。第五个挑战,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过度地强调特定地域的学术研究。第六个挑战,科研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虽然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的论文和专利数持续增加,但真正能够转移给产业界使用的比例偏低。在台湾,我们看到大学高教的快速进展对人们的生活是“无感”的。因此,我觉得这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在今天的论坛上共同思考。以台湾为例,我们的基本收入中,工研院约占10%,中研院约占5%,大专院校约占1%。换句话说,政府花了100块钱给教育机构,教育机构能够转移给产业界的是5块钱,这种落差也是我们今天所关心的命题。其实,台湾这几年不断地在反省。台湾治学盛产,但治学应用稍差,真正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情并没有因为台湾资讯科技的进步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在追求高教科研国际化的同时,建立高教科研的主体性,是我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我觉得有三件事情值得大家努力去做。第一,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换句话说,海峡两岸大学所做的基础科学要能够转换成为应用研究,智慧财产转换成为产品,另外再加上商品设计,带动更多新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科技创新的价值链。如果我们只有前端的基础科学,没有其他业务或其他活动的配合,那我们的知识对于在地的影响将是非常薄弱的。
第二,建立人文观点的科技创新。也就是说,科研的题目有上千万,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做研究,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从学者的立场来看,最新的学术研究课题值得我们去追寻;但是从国计民生的观点来看,在地问题的解决才更值得我们去投入。我觉得,能够从人民真正的需求出发,通过新产品、新服务创造出新的价值,为人民增添福祉,这才是科研未来努力的方向,而非只是或专利申请而已。科研虽然是一个学术的探讨,本身没有价值的探讨,但以人为本,创造价值,应该说是我们从事科研的同时应该注意的。
第三,建立以大学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各国纷纷提出创新方案,期望能为国家注入新的成长动能。为了让民众得到实际的帮助,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区域型经济体快速兴起。区域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主体,创新路径成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创新的动力和源头,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大学应该责无旁贷,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大学与研究机构可以运用丰富的知识资本和人文社群,开放校园,引导外界参与,吸引外部资源投入。以大学为核心的都市再生计划,进行在地生活实验,激发创意、创新与创业的能量,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形塑地方特色,成为世界各国探索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真地思考大学如何镶嵌于知识城市之中。每所大学所承担的使命不同,正如各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愿景不一。此外,大学所产生的影响不应局限于科技层面,更应对商管服务系统与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影响。大学与城市必须更仔细地检视,在知识经济下的优势策略与彼此共同的目标,大学与城市必须同心协力,针对不同议题发展可行的合作模式,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科研成果的转换,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城市的发展。政府需要重新检视资金运用的弹性,找出大学、当地政府及各次级区域间共同合作的诱因。大学与区域连结的面向可以扩展至所有活动,例如提供终身学习课程,协助开发知识密集型就业机会,辅导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并愿意留在当地发展。OECD鼓励大学积极参与区域及城市发展。从2005年开始,OECD就主张大学在传统的教学与研究任务之外,强化在地的连结,对区域作出具体贡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9个国家、29个区域完成了大学参与区域发展计划的调查与报告。
接下来,我想简单地说一下大学参与区域创新的推动策略。第一,想象――让我们一起勾勒未来。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是创新最大的动力。世界各国均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基层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诉说完整的故事,共同勾勒未来。大学是由富有活力的年轻人组成,应该积极参与梦想的形塑,更应扮演创意的守护神,让创意成真。我们看到世界上很多区域和国家都在不断努力地与本地大学、居民合作,对未来做更好的规划,例如芬兰、澳大利亚。2009年,因金融风暴的影响,台湾政治大学与其他学术单位合作,召集了100位年轻朋友,做2025年台湾产业力想象。
第二,实践――发展以大学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所有的梦想都应该得到实践,否则只是空谈。几年来,先进国家均倡议大学镶嵌于城市脉络,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引擎。大学和产业、区域间的合作不是基层的生产合作,也不仅限于实验室间的研发合作,而应提升到区域发展、城乡创新的全面合作。各国或地区应鼓励大学建立生活实验室,共同想象未来生活,勾勒整体形貌,协助寻找各项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以创意的方式加以展示,并作为沟通平台,建立进一步实践推广的基础。生活实验室以使用者为中心,能够考虑到多元生活的脉络。在世界上,生活实验室做的最成功的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艺术与技术实验室(MIT Media Lab)。过去的20年里,该实验室一直都扮演着探索未来生活的角色,在健康、能源等领域都有着相当成功的表现。实际上,欧洲生活实验室网络遍及全球,目前有320个生活实验室,分布在46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科研解决方案。比如,芬兰、比利时、瑞士等都有具体的基地,结合大学的科研进行试验。
第三,试点――大学与地方联手。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更要与地方合作,并结合本地的人文脉络,融入社区进行生活实验,共同打造创意基地。大学应与地方政府携手合作,积极改造闲置空间,同时对大型科技项目研究成果进行在地实验,增加城乡创意元素,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让每一个城乡都成为创意城乡。我们可以在全世界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芬兰赫尔新基-维基生态城、奥地利盖星(Guessing)再生能源城、日本北九州生态城、美国芝加哥绿街道计划、韩国松岛未来生活创新服务实验区等。这些都表明科研不仅是一种学术的产物,同时是一个新时代,或者是我们未来生活的一个形塑。它会让人“有感”,让大家觉得科研是跟人在一起的。
第四,整合――建立跨领域合作平台。创新常来自边陲,最好和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它又需要进行跨领域的协调整合。因此,设计一个“跨领域、跨专业、跨部门的协调整合机制”,建立公共信任,重点支持大型创新专案,同时促进所有创新参与者彼此间的互动、流动与共同演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谁来整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我个人觉得,大学责无旁贷,可以在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学里有一群有知识且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具有专业的执行能力,有一批愿意为社会付出的教师。如果这件事情做的好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带动大的区域创新。当然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出一种新的区域创新系统公共治理机制,将是在未来的大学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
篇8
关键词 关联主义;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9-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程体系2008(CF2008)》指出:非计算机专业要确立以应用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要以应用为目的和主线组织教学。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据调查,有86%的学生表示喜欢该门课程。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1)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够,如文科学生更喜欢文档编辑、图案设计,而理科学生对Excel等数理统计软件更感兴趣;2)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实际的需要[1],如教材还在以Office2003为中心的时候,Office2010早已为大家所接受;3)缺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于大班教学无法完全满足个别学生的特定要求,所以课后自主学习成了学生提高自我的法宝。
2 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关联主义的耦合性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西蒙斯认为学习是一种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的动态过程,关联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整体[2],可以定位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3]。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数字时代的入门课程,有新陈代谢快、内容跨度广、知识碎片化等特点,与关联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实践观、创新观等核心观点[4]有高度的耦合基础。
知识观 关联主义认为,知识是一种组织,并非一种结构,知识由普罗大众创造、传播、修改、完善、更新甚至扬弃。同时,西蒙斯引入知识流的概念,并把知识流与知识网络组织比作石油与石油管道[5],特定的知识流总会给时代淘汰,但其流通的管道却永不过时,所以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深化,更应该充实通道的建设。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流具有普遍性、多元性、片段性、时效性等特点,单单依靠强硬记忆无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合适的学习通道尤显重要。
学习观 关联主义注重学习通道的建设,希望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和知识网络。学习网络结点可视为外部结点,是形成信息和知识源的结点;知识网络结点可视为内部结点,学习者通过心智的调整、重塑来反映新环境和新信息,保持知识的时代性、持续获得经验以及创造新知识。一般认为外部结点可以是人、书、网站、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源[6],内部结点则通过个人的思维能力来反映。由于计算机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需要新的学习理论支撑,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构建增强型的个人学习网络(通道),可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者主体地位、激发学习者兴趣、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的特点。
实践观 关联主义认为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施,仅仅了解知识的变革、明白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针对相关问题选择有效的工具与手段,就是一种决策的能力。更进一步,关联主义认为培养决策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正是基于这种决策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这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也是相互吻合的。
创新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迁移、学习的扩展[7],关联主义体现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力。关联主义认为创造能力是指看到现有思想或概念之间的新联系,建立新的现实的能力。创造能力包括构建、改革、创造、解构和再造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正是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目的。
3 研究性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基于关联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建立在互联网所提供的时空平台之上,互联网能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有效组织、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关联主义对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鉴于关联主义的内涵,本文提出研究性学习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本研究利用IE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以B/S(Browser/Server)架构来开发“计算机文件基础”专题网站。这样一方面通过成熟的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在课堂内外轻松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基于关联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组成要素分析如下。1)学习者:学习者处于中心地位,性别、年龄、地域、学习方法、学习交互、运用媒体的能力都不尽相同。2)专题网站:专题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为学习者提供共同的学习资源,展示学纲和学习任务,支持学习者注册。3)社交网媒:学习者通过社交网媒获取资源、分享资源、与其他参与者协作学习,建立有效的学习通道。4)群组:基于事先分配的任务,群组研究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感兴趣的问题。5)RSS聚合工具:学习者通过微博、论坛、QQ群等聚合相关信息,达成共识。6)课堂讨论总结:分小组表述相关研究成果,接受并回应质询,实时交流,激活新思路。7)教师:充当指导员及裁判角色。8)协调员:收集群组讨论信息,调配人力资源,处理群组间的交流问题。
4 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具体情况,以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2级(1)班的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时间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每周安排4节课,笔者将其划分为“课题准备、课程简介——确定主题、成立小组——研究实施、建立通道——总结交流、共同提升”4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前两节课在星期一,后两节课在星期四,中间有三天半的时间供学习者搜索研究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正好为学习者建立有效学习通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课题准备、课程简介 1)教师利用教材、PowerPoint等多媒体介绍课程内容、学纲;2)教师以专题学习网站为平台,从教学单元选择若干可研性、目的性、创新性都比较高的课题供学习者选择;3)教师介绍课题的基本要求、研究目的、研究规范和已有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者深入思考问题。
确定主题、成立小组 1)学习者初步了解课题、讨论课题,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和个人兴趣确定研究课题;2)小组内部第一次交流讨论,明确课题重难点,推选负责人(协调员),以及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具体任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研究实施、建立通道 1)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分工查阅资料、检索信息、寻找信息源,达到建立有效子通道的目的;2)回到课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有效信息、筛选有效信息源、建立较为完善的学习通道;3)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验证相关实践操作,检验学习通道的效度,共享学习通道的利好,并回应第一次讨论时候明确的重难点;4)小组成员全面掌握课题内容的学习通道,在此基础上反思重构,建立个人内部的知识网络结点;5)小组负责人记录研讨成果,整理成文,并上传专题学习网站,供其他小组阅览学习以及质询。
总结交流、共同提升 1)各小组自由安排成员表述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学习通道;2)全体组员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回应质询,分享学习心得与学习通道;3)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4)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促使学习者更进一步思考问题;5)教师对小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点评,肯定学习通道的建设,并预告下一教学单元的有关课题。
5 结语
基于关联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强调学习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1)班的学生普遍取得较大的进步。据调查,该班97%的学生通过了2013年7月份的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93%的学生对基于关联主义的研究性学习较为满意。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反映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海洋越来越浩繁[8],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甄别信息建立有效学习通道的决策能力和知识迁移重构的创新能力。目前基于关联主义的学习理论还处于探讨发展的上升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来证明,笔者将在后续工作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皓怡,李秋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12-14.
[2]张汇芬.关联主义学习观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4):33-35.
[3]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4]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联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5]西蒙斯.李萍,译.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6]陈君贤.关联主义: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表征的新取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9(8):19-22.
篇9
关键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研究性学习 现状分析 调查
一、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1]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及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认识到竞争的复杂性和群体性,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这种过程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养成学生不断质疑、反思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要求。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阜阳市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临泉县、界首市和亳州市部分初、高中的体育教师和初、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和数据。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体育教师卷。学生卷设计了17道题,均为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两种。内容涉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运用及了解情况;体育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及效果;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顾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及建议等方面。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368份,有效率95% 。体育教师卷设计了18道题,均为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两种,内容涉及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关注程度、了解情况及运用状况;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顾虑、困难及效果;教师对体育研究性学习的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改善的方面以及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等方面。共发放问卷78份,收回75份,有效率9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及运用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程度不高。体育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非常了解”的只有8%,60%的教师只是“有所了解”,近32%的教师表示“听说过”或“不了解”。当问及教师对研究型学习的理解与实践的关注程度时,78%的老师只是“偶尔关注”。59%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只是“有所了解”,29%的学生只是“听说过”。对研究性学习“非常了解”的学生寥寥无几。这说明很多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课标宣传、执行不是很到位,进而研究性学习在老师中的宣传、执行就很不理想。
在接受调查的师生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运用情况很不理想,主要是偶尔运用。关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情况,79%的学生表示老师是“偶尔运用”,“经常运用”不到7%。和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基本吻合,被调查的老师在教学中“偶尔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占78%,但在问及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时,67%的老师表示“非常赞成”,33%的老师持“赞成”态度。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运用情况不佳,但老师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是持肯定态度的,这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课标,开展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2.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认识情况
关于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是否有帮助,被调查老师认为 “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分别占20%和60%,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分别占16%和68%。可见,运用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方面不管在老师中间还是在学生中间是有很高的认同度。关于以学生小组的形式来组织课堂对提高团体协作能力的作用,所用的老师均表示有帮助,甚至是有很大帮助;8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或有很大帮助。但问及学生“小组成员强调其互助合作的精神,你认为你的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近60%的学生表示一般或不好。
3.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效果反馈
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效果,问卷中从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主旨:体验过程、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相关学科联系及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这四个方面来体现。根据统计结果来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研究型学习实施的效果更多持一般态度。如对于完成研究性课题让学生体验“过程”的艰辛和欢乐的体验程度,63%的老师感觉学生体验到的艰辛和欢乐程度一般;11%的学生感觉很好,35%的学生感觉好,感觉一般和没有体验到过程的艰辛和欢乐的学生分别占46%和8%。关于改变学习方式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学生及老师更多持有一般态度。关于加强相关学科联系方面,87%的学生和78%的老师均表示有时或很少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4.研究性学习实施困难及原因
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体育研究性学习的运用情况不理想及实施效果整体表现不佳,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同时老师和学生在体育研究性学习中也有其自身的一些顾虑。这些共同导致了体育教育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实施困难。在教师的调查问卷中问及“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困难有哪些”(该题的设计是多项选择)。根据统计结果来看,老师提及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65%的老师认为自己缺乏有效的运用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指导,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稍显力不从心;二、60%的老师认为是学校缺乏资料、设备等资源,难以保障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三、50%的老师认为学生探究、动手操作能力差,难以保证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老师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何顾虑”(该题的设计是多项选择)的结果统计中居于前三的分别是:所有的老师都担心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学生学不到东西;86%的老师担心学生“一放就乱”难以管理;71%的老师担心指导成果难以体现。
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是“你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何顾虑”(该题的设计是多项选择)。统计结果中位居前三的分别为:84%的学生担心学校搞形式、走过场;73%的学生担心得不到很好的指导;67%的学生担心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达不到研究高度。此外,担心影响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担心查阅文献困难或调研有难度;担心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等方面都占有比较高的比例。由此对照教师提及的困难发现师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谋而合,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四、建议
1.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前提
好的教学模式若想得到充分的应用,首先必须转变参与到教学中各个人员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它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同时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从体育老师的角度来说,实现教学观念的六大转变是关键,即:“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由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由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由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2]从学生角度来说,应彻底摆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的束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总之,只有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才有可能得到最终的实践。
2.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运用过程中,虽说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并建构知识的过程。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实施主要是看体育老师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否被学生所接受、认可,并使研究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教师能否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师能否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等等。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过程中,仍需要体育老师的进行系统的活动设计和适时的引导与启发。可见,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这要求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机智和自我调控能力、自学和科研能力。此外,熟悉网络,拥有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
3.学校的支持与保障是基础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超越,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学校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以保障其实施。诸如:进行合理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加大投入,提供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和教学所必须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尤其是进行教学资源系统和操作性强的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保证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探究学习活动所需的便利的上网条件与充足的时间;建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性学习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顺利地运用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制.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学习环境;学习品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42-1
高一学生进校后经过1个多月的高中生物学习,在学习品质和行为上是否已有显著的改变?高二选科分班后的学生与高一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否有显著区别?
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高二物生组合班的学生希望校园内多一些有关生物的文化建设;高二物生班的学生对校本课程表现出更强的兴趣。
在生物实验方面,高一高二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一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验,尤其是教材上安排的实验,而高二物生班的学生有不到一半接触不到生物实验,理论学习占据了生物课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是跟高考的压力有关。
在主动关注生物信息方面,高二物生班的学生更胜一筹,他们平时会主动搜索或者阅读有关生物的新闻和杂志,而高一的学生只是遇到这些新闻时才会关注。
综上所述,高二物生组合班的生物学习环境更优于高一学生,对生物信息和实验都表现出更高的兴趣。
对学校生物学习环境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策略:
1.加强校园生物文化建设。
我校作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校园内柳树成荫、竹林成海、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这样的生物资源,校园内的生物文化可以更加浓郁。
我校开展的“校内植物资源调查”确认了校园内主要植物有82种,并查出了它们的科属分类。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将这一课题继续深入下去,如“校园主要植物挂牌”、“校园高大植物认领”、“校园环境标语征集”、“植树节环保标志设计大赛”、“班级绿化大赛”等,增强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和生命安全意识。
2.加大“生物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力度。
目前我校开发的课程有《生物与健康》和《生活中的生物》。根据调查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对校本选修课都比较喜欢,但高一仍有18%的学生并不喜欢校本选修课。
高一是建立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与生活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潜力巨大。学校的校本课程可以参照大学选修课的模式,由任课老师单独开设一门校本选修课,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校本选修课的类型,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也能给任课老师一个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笔者建议高中生物可以开设的校本课程有心理健康类的“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高中生男女交往的原则和底线”、“现代家庭伦理”、“青春期的人际交往” “生殖与健康”等。
3.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调查发现,高一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有一定关系。因此要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对生物教学充满激情。激情,是修养、素质、能力的积淀,满怀激情的生物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高一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生物不感兴趣,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唤醒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如尽量多地安排生物实验、开设有趣的生物校本课程、开展有意义的生物研究性学习和生物兴趣小组,还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与生物有关的活动。
4.生物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合作学习的一个根本要素是每位学习者促进同组成员完成任务的欲望。
我校在新课背景下也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年级所有班级的课桌都按照6人一个小组排列,在教室内形成秧田式分布。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小组成员之间实行捆绑考核,教学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高一年级的课桌按照传统的行列式排列,以作对照。
调查结果表明,高二学生中有41.5%的学生在小组中发言积极、紧扣主题,相对于高一学生中的13.8%有了明显的进步。高二学生中有18.9%的学生更乐于倾听而不愿意发言,这个比例在高一学生中达到了32.3%。
可以看出,高一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改变,仍然停留在初中时的那种学习方式,不愿意参与小组讨论,而高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更习惯于小组合作讨论式的学习。说明我校推行的课堂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5.生物研究性学习。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高二学生对于“什么是生物研究性学习”知道得多一些,而高一有近1/3的学生对此知道的很少,但是对与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却表现出了与高二相同程度的兴趣。
这表明,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校开展的生物研究性课题有“生活垃圾的处理”“校内河水污染的调查”“测定细胞液浓度”“转基因食品安全”等课题,这些课题进行了开题、展开、结题等环节,研究性课题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 上一篇:农业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 下一篇:实验室5s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