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30 14:5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问题

篇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对策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他们无法在父母身边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当前社会的复杂性,很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会用物质和金钱来弥补自身对孩子的亏欠,长此以往,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并且长期的物质奖励代替精神鼓励的做法也让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健康。其次,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孤僻,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亲情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父母不在身边,当前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受到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上很多监护人没有有效地履行职责,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十分不端正,加上父母从事工作性质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会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提升和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从留守儿童实际出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课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德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要以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主要依据,对相关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整合,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通过竞赛活动、团队活动等对留守儿童的集体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另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榜样人物、实际案例促使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二)改善农村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对留守儿童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须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进。首先,要对学校的活动条件,如操场、校园图书馆和阅览室等进行改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硬件条件。其次,要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图书资源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软件条件的革新,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完备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首先,要强化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让乡镇、村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具体要将学校周边的小环境进行整顿和清理,关闭学校周边的不合法网吧、游戏厅,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杜绝留守儿童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另外,家长和监护人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身作则,对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是解决当前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又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改进思想德育内容和方式,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在社会环境方面要强化宣传工作、调动各方力量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培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苗小强,李淑霞.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传承,2010(15):157-162.

[2]杨晓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前沿,2014(Z8):161-162.

篇2

2、错误的地点。如果孩子的错误发生在公众场所,人流很大。孩子任性的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来抗议。这时候你会让步吗?当然不能,就算再多人围观,妈妈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能让孩子拿住妈妈的秉性,否则以后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3、心太软。很多孩子知道了撒泼耍赖不行后,就开始装委屈、卖乖,妈妈看到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心理防线马上被攻破了。很多妈妈就会吃软不吃硬,开始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再说吧。建议妈妈不要心软,被孩子打乱你的立场和计划。如果你总是心软,孩子就会认为你说的话只是空话,没有任何约束力。

4、外人求情。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和其他人就会说孩子还小,等以后长大了再说。这些人说点好话,圆圆场,于是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孩子犯了大错,就不能任凭其他人来劝解,妈妈就放弃这个育儿的机会,一定要让孩子明确的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5、妈妈的心情。当孩子犯错了,妈妈的心情好,就对孩子法外开恩;妈妈心情不好就对孩子罪加一等。孩子不是我们的出气筒,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先让自己静下来,平静的去对待孩子的成功和失败。

6、父母双方不统一。当孩子犯错后,爸爸一个说法,妈妈一个说法,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论夫妻双方看法是否一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统一口径。最忌讳妈妈禁止的事情,爸爸带着孩子偷偷的玩了。

篇3

美育意识淡薄不仅表现在校方队美育的重视不够,还表现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不够。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大多院校的教育理念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旨在就业的需求。职业技术院校大都秉持就业先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授课主要是让学生爱好并熟练掌握一些特殊的技术技能,就可以轻松应对毕业时的工作问题。从就业的角度看,用人单位不仅限于获得一个简单的人力资源,更要求所用人才具有创造精神的真善美合一的化身,能够融入并建构企业的品牌文化,掌握“直觉的知识”。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讲,诸多的人文素质课,比如美育方面的课程,通常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选修课,课时量少,随意性大,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全凭少许学生的兴趣和意志来参与。原本美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有品位高质量的美育老师更是少之甚少,如此稀缺的授课老师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只能授之于美学理论之相关枯燥的哲学辩题,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很难在实践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的学生即越来越少,选修课也只是半途而废,任课老师也只能作罢。应该说,美育的教学工作对任课老师要求很高,深厚的美学理论基础是基本,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职业技术院校审美教育活动开展甚少,某些院校甚至对审美教育相关活动根本置之不理。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审美能力严重匮乏。那么,出现许多学生面对设计图纸可以在技术上津津乐道,却在品赏上哑口无言也不足为怪了。

纵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很难与主流文化和主流审美观念融合,大都流于形式,不过是把美育把美育当作学生课外活动链条上的可有可无的填充,草草了事。在践行国家在文化审美教育政策方面展开工作被动而拖沓,为吸纳商家赞助,将商业娱乐引入校园,重热闹的外在形式而不在意活动的教育本质和功能。审美教育以感性娱乐为基础,“把感觉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但本质在于理性知觉的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在进行庸俗的商业娱乐活动,虽然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感性刺激和娱乐,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是其对于学生背后的审美感官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譬如,正流行在全国各个学校的骑马舞,源自于韩国歌手PSY《江南Style》(GangnamStyle)里的舞蹈。此舞蹈简单易学,采用一种挖苦、嘲弄的手法,制造搞笑效果,引起广大观众的喜好,然而,其在制造搞恶的笑料同时,不仅否决了大学生的审美理解,更会使学生产生道德模糊的意识。大学生如果长期追求这种庸俗感官娱乐,满足于快餐式的低俗审美文化和标准,就会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弱化甚至扭曲,以丑为美,在道德素养上更是一种无形的冲击,难以树立学生崇尚善良的仁义道德。

职业技术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美育教育方面只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学工工作的中心似乎局限于对学生道德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和引导,在美育方面并无大的施展。《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提到:马克思不仅有美育的思想,而且丰富和精辟,这毫不奇怪,在他的全新的一般世界观指导下,他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也提出了全新的艺术观。……个人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也毫无疑问占据应有的位置。因此,作为对职业技能院校的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美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素质、观念,而不是把他们培养为一个简单的“工厂机器”。如今,90后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热情好动、奔放自由,大量说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不仅政治化倾向严重,而且难以满足90后学生的心里接受需要需求,并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学生的心里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审美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让美的感受和需求融入他们的心中,构建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或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他的人生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技术精湛,专业精通。然而,在情感认知和道德规范上却犹如一张白纸,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从长远角度来看,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的缺失对于中国人才的健康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美”是多样丰富的,这就要求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应该追求多途径、高效能、全方位的综合效应,从具体的现实出发,尽可能开创适应职业技术院校90后学生并被其接受的方式方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和教育的现实工作中。

(一)设置审美教育必修选修课

要想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程度,从校方领导、教师,到学生都必须加强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审美教育的理念,增强审美教育的意识。审美教育理念应遵循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类实践活动原则。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在保证德育课时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美育课!对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将美育课程设置为一门必修课难度较大,但是成为一门必修选修课却是有可行性的。在美育课程选择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开设单纯美学理论课程,而是应充分地将艺术、美学理论、美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学习美学和美育理论,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美的对象特征和规律以及审美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通过实践来表现真正的美。这就对审美教育的授课老师从思想、学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师资短缺,院校若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或许可以从政工系统中培养一部分专业师资力量,既节省了成本,又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高标准高水平地构建一支美育师资队伍,树立审美意识,将美育在潜移默化中参透到教学中。大教育家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专业老师也应注意自己的审美修养和意识,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并影响学生的观念,如理工科类学科,讲究对称对称美;技术类学科,讲究整体和谐美,比例美。如此稍作延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丰富规范校园文化活动

“美是难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结如是说。但是,美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具体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存在!因此,我们感受美和接受美的教育触手可及的同时也难以形成规范!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排除功利性,不为就业,不为私心,囊括美学文化的追求,高尚的人格和情感特质、精品艺术的鉴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科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高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活动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载体,展示美,表现美,学生在其中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并激发他们创造美。因此必须长期并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美包围整个校园,处处都是美的气息感染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审美意识的教育

篇4

关键词:习惯 教育 素质

一、习惯教育的内涵

所谓习惯教育,是指在思想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长期的学习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尤其是个体本身的领悟,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习惯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二是习惯教育本质是培养良好习惯与道德品质的教育。其三,习惯教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学习习惯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思维(包括心理反应)习惯的教育。二、习惯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

现在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习惯教育就是一种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这种观点并没有深人习惯教育的内核,很容易陷人纪律教育和理论说教的泥潭。我认为: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看成是一种习惯教育,这是量的积累阶段,而只有真正地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化为一种思维品质的教育才是质的飞跃;学习习惯的教育是行为教育的一个部分,这种观点易于抹杀学习习惯教育的特殊性,而且对于学生对象来说,课内和课外、学习和生活是对立统一的概念,既有很大的不同,又有内在的统一习惯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习惯的教育。它即是关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发生作用,而且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二部分是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我们可从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分解为四个方面:生活行为规范、劳动行为规范、交往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即为人处世的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负责任的态度等方面向中小学生提出要求。

第三部分是思维(包括心理反应)习惯的教育。这是习惯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前两个部分注重从实用和行为层面讲,则这一部分是从思维和方法上讲的。这是习惯教育的质的飞跃。而在实际教学中,这是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的。

思维规律具有科学性,因而可以进行理性分析,这是开展思维教育研究的前提,也正是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教育,力图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的教育

具体说来,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一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维品质,二是人文素质方面的思维品质,三是科学研究、实践能力的思维品质。

世界观方面。我们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原理。从根本上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并且认识到世界是可以利用和改造的。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老师个人风格的不同和课程编排的多序以及具体科目篇目的多义性,使得学生思维和意识上存在混乱。“人之初,性本善”,联系当前的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法,就易陷人唯心主义的感性的泥沼。当然,这里从审美方面和文化遗产的层面来看另有价值。

人文素质方面,即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思维习惯,善于从身边小事时时处处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塑造他们的尚真尚美尚善的情怀。一棵秋天的老树,植物学家是实证的,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环境、树龄等;经济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经济价值;人文主义者却是审美的,看到的是它的造型,它的不屈的昂扬的生命力。还是《我的呼吁》`《祝福》这些课文,我们要从里面看到人类的向善情结,即使现在仍有战争暴力,天灾人祸。但是,要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前进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这一点对于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尤为重要。也正是这些深人灵魂的品质教育,教育工作者被称为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科学研究,实践行为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下列习惯:

1、严格遵守规则和程序,努力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思维习惯。学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课上使学生明白这些科目是严密的,具有很强的数理逻辑性,从而养成遵守操作规则探求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习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我们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可以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并且培养学生努力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

2、求新求异思维的培养

3、实践行为能力的思维习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重事实不唯说教,不信口开河,不人云亦云,不盲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盲目的不加规范的思维易使思维走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思维具有模糊性和难以把握性,不进行实证训练就不能很快地深入事物本质。数学界有一个世界级难题是尺规三等分角,提出好多年了,还是没人能够做出。再如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陈景润也只能求证到1+2。因此我们要抛弃主观臆断,培养实践思想,即万事从零做起的思维习惯。这一点,闻一多先生也说过,别人是说了不做或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不说或是做了再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用事实说话”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四、素质教育从习惯教育抓起

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传授,完全的传统教育是什么,是要深人到为什么和怎么样。在这种教育下,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角度说素质教育和习惯教育是统一的。素质教育应该从习惯教育抓起。素质教育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这样才能抓住素质教育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教学的严格计划和统一标准;注入式教学是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以统一标准的笔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类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很少考虑到传授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层次和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学校培养什么人才,社会就得接受什么人才的局面将不存在。当今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身体健康并善于与人合作。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彻底地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习惯教育的教育观,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根据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引导学生先天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把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能力和习惯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最重要的不仅是知识,还应当有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训练以及掌握和消化知识、创造性应用和发展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最终使这些学习成果内化为一种思维品质和稳定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红燕.创新教育的魅力.中国教学纵横.2009.12

篇5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范围内流动人口规模超过2亿,随迁子女或称流动儿童也超过20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转型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直面教育症结

从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趋势来说,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呈现下列特点:

第一,城乡人口流动的现实与现有制度安排之间的不协调,是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计划经济时代限制人口流动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相关安排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严重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具体实施以区县为基本单位。高等教育按省分配名额统一招生。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分权机制中,对于非户籍人口也不存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在这些制度安排下,随迁子女由于不具有流入地户口,其受教育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将长期存在,东部沿海大城市矛盾将最为突出。从趋势上看,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已形成并会长期存在下去。绝大多数目前在城市的随迁子女,已经不太可能回到农村。对于东部沿海大城市,由于其对外来人口的巨大吸引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异常突出。

第三,各地区针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呈多元化发展,民工子弟学校将长期存在。许多城市规模较小,人口流入不多的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以公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并不突出。而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人口流入热点地区,公办学校不能完全满足随迁子女的需要,民工子弟学校仍大量存在。各地对于民工子弟学校也采取了非常不一样的政策。

第四,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区普遍与以前相比取得相当进展,但缺乏与义务后教育之间良好的衔接。由于义务后教育的非强制性,导致许多学生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后就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或者在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进入社会,引发诸多家庭社会问题。随迁子女严重缺乏上升通道。一方面,尽管各地已经纷纷开始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但在“北上广”等热点地区,短期内随迁子女实现异地高考前景仍不乐观;另一方面,随迁子女在职业教育、职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也被忽视。 寻求教育出路

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流入地政府解放思想。大多数流入地政府只看到人口流入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如义务教育开支上升,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等,从而消极不作为,甚至采取一些做法试图将流动人口挤走。这是非常短视的。

事实上,只要应对得法,人口流入对于一些发达地区未必是坏事,特别是在那些户籍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地区,源源不断流入的人口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流入地政府必须将随迁子女当作“自己人”,把他们的义务教育和未来的工作生活等问题当成城市自身的问题,而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积极行动,是可以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有所作为的。否则,城市发展的未来堪忧。

根据我及合作者的研究和观察,现提出下面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首先,未雨绸缪,长远规划。政府决策应将潜在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放在一个相当的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于教育等方面的规划仅仅考虑到户籍人口,而忽视了潜在的非户籍人口流入。例如,在发展城郊新的住宅小区时,应预留学校用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也应该考虑到人口流动的因素。例如,对于当地计划大力发展的产业,可以对随迁子女进行培训,使他们的就业需求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相配合。政府可以成立跨部门的流动人口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规划与人口流入相关的工作。

其次,厘清财政收支两条线,进一步强化流入地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流入地公办学校应该而且也已经成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许多地方公办学校对于随迁子女的开放力度仍然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的不对应。因此,政府应将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明确对应起来。如此,则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方法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突破目前地方政府普遍不愿意花钱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困境。

再次,加强政府补贴与监管力度,着力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鉴于公办学校目前不可能全部满足随迁子女的需要,民工子弟学校将长期存在。因此,切实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件非常重要且迫切的事情。

基于我们在上海的研究表明,通过政府补贴和监管,民工子弟学校的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提高。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关闭了市区和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工子弟学校,而对郊区的一些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民办转制,并开始提供生均经费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购买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学位,再提供给公办学校一时无法消化的随迁子女。对于9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和11所公办学校的长期比较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学生的成绩差距在2010年和2012年间缩小了一半。上海的经验表明,通过政府补贴和监管,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完全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一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最后,全面消除制度壁垒,鼓励而非打压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不仅仅存在于教学质量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其在现存体系内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成绩一样的情况下,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进入上海初中的机会大大低于公办学校的随迁儿童。民工子弟学校是低端的民办学校,在生源、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都先天不足,如果在教育体系内部再受到歧视性对待,期望其在随迁子女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和持久的作用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们提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针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特殊优惠政策。

篇6

教育中的惩戒是为了改进学生的错误行为必然产生的教育措施,是合理的。对维护教育秩序和引导学生进步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打骂不是惩戒教育,并且在法律上是禁止的。

首先是从法律依据上看。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学校不得对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然而,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化,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的权利”。这两个条款确认了教师拥有对学生的惩戒权。

中国1990年就签署了联合国1989年制订的《儿童权利公约》。其中第19条为:1.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犯。2.这类保护性措施应酌情包括采取有效程序以建立社会方案,向儿童和负贵照管儿童的人提供必要的支助,采取其他预防形式,查明、报告、查询、调查、处理和追究前述的虐待儿童事件,以及在适当时进行司法干预。

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打骂儿童都是绝对违法的。现代法律确认了儿童的公民权。其公民权包括了人身权利是他人不可侵犯的,反应了现代世界对儿童人权观点的进步。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 政府 家庭 学校 社会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成因

自本世纪初,许多有志农民为改善自家生活状况,纷纷涌入大中城市寻找工作,这些人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这些儿童在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远离父母,得不到本应享受的天伦之乐,受不到应受的管束,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的年龄基本在12到18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也正是人一生当中的叛逆期。由于他们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思想与行为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当行为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校正,形成了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放纵型;另一类是自卑孤僻型。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其实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靠学校和教育部门,其实它牵涉到学校、社会、家庭和政府四个方面,我们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政府方面。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方面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一是政府要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使农村留守儿童能有学上、上起学。二是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合理流动,采取配套措施,让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能接受他们的子女进入城市,并能接受该接受的教育。三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在农村实施合班并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兴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校成立相应的教学机构,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2.家庭方面。家庭是一个人尤其是儿童少年成长发展必要的也是关键的环境,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方面,具有任何机构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作为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首先要转变认识观念上的误区,认为自己抛家别业在外打工挣钱,只要满足了他们物质上的需要、让他们有学上就算尽到了一个做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

3.学校方面。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应是主要力量。对于如今的学生,除两个假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作为教育的主要方面,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单纯的智力素质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第二,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老师要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接近他们,并组织学生形成一个温暖的家,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情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第三,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建立起留守儿童教育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安排专门老师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近几年我县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显现出它的作用。第四,利用现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指的是年龄在6~18岁之间,父母或是其中一方长期在外务工,留在户籍地由父母其中一方或是由委托人照顾的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是行为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如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文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相关问题,以期望能够有效缓和农村儿童教育问题。

一、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1.社会转型因素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转型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在社会转型中,农村家庭被分成留守家庭与流动家庭两大类。而由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的转移,依靠劳动力生活的人们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出现大批的留守儿童。

2.农民文化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农村文化发展较慢,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给社会带来了十分复杂的影响。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大部分思想比较落后,封建迷信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农村人的思想依旧停留在鬼神之说上。而6~18岁的儿童正是逐渐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年龄,但是在充斥着低俗影视作品和封建迷信的农村环境中,儿童不仅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会对其身心造成伤害,十分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1.法律和法规的完善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想要从根本解决,必须依靠政府对户籍相关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且还应该关注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待遇水平。再者,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措施,让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农民能够将自己的子女带进城市,并且享受和城里学生平等的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2.通过法律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留守儿童在留守的过程中,没有父母陪伴在其身边照顾,无论是通过委托人照顾还是由家里老人照顾,都会一定程度地给儿童的身心带来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儿童不仅失去家庭的监护,就连教育权益、人身权、发展权等都很难得到保证。长期下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就不再是教育问题,还会转变成社会问题。因此政府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通过法律的手段建立健全儿童合法权益的监护体系,用法律来明确监护人应该履行的职责范围,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3.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

农村经济环境是导致大批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想要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首先要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大部分的农民会因为农村难以维持生计,进而选择外出务工。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着力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环境。比如,通过招商引商的手段在农村兴办工厂,让当地的农民进入工厂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得日益严峻。如今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首先,政府要完善相关的配套优惠政策,并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留守问题的合法权益。再者,政府要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篇9

关键词:忻城县;农村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一、引言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出,广西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口更多的是“386199部队”,其中表现明显也最为让人担忧的就是大量的留守儿童问题。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还不够健康成熟,其所处的境况和环境却令人担忧。笔者在广西忻城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比较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选取忻城县作为此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典型案例。文章以广西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调查、实地调研,梳理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忻城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以忻城县为例

为深入了解忻城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笔者与“千千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合作,展开了忻城县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以走访为主,电话访谈及QQ交流为辅。在调查走访阶段,一共选取了150份问卷作为样本,其中分为调查问卷一和调查问卷二:问卷一是与儿童的交流,一共调查了90份;问卷二是与儿童监护人的交流,一共调查了60份。实际有效问卷142份,回收率达到94.6%,问卷回收率比较高,质量也比较高。此次的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如下:

1.家庭状况

(1)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生活占35%,与亲戚朋友生活占2.5%,与爸爸或妈妈一方居住占55%,与其他人居住占7.5%。

(2)监护人对其留守儿童生活关心多占23.3%,学习关心多占26.7%,生活和学习都关心占43.3%,不关心占6.7%。

(3)监护人与其留守儿童经常交流的,自己主动占32%,孩子主动占8%,互动占22%;一般交流占24%,很少交流占12%,不交流占2%。

(4)留守儿童调皮或犯了错误,监护人一般会体罚占17.5%,训斥占22.55%,置之不理占12.5%,耐心教育占27.5%,其他态度占19.95%。

(5)留守儿童心中理想的家庭:父母都在家占67.5%,单亲在家占17.5%,和其他长辈住占15%。

从上述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不完全调查中发现:忻城县留守儿童与隔代长辈或父母一方居住占大多数,但是留在农村的监护人往往对这些孩子关心不够,缺乏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远远不够重视。

2.学习状况

(1)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一般会学习、看书占30%,运动10%,上网、玩游戏占10%,看电视、闲着无聊占27.5%,在村子里跟朋友玩耍22.5%。

(2)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求助老师的占25%,求助同学占32.5%,求助监护人占15%,自己解决占27.5%。

(3)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认为是自己平时不够努力的占60%,认为是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的占22.5%,认为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占17.5%

(4)留守儿童的老师家访和私下谈心情况:常家访、常谈心占12.5%;不常家访,偶尔谈心占22.5%;常家访,偶尔谈心占12.5%;不常家访,偶尔谈心占10%;不家访、不谈心占42.5%。

(5)认为父母外出会影响学习占37.5%,不会占35%,认为学习无所谓占27.5%。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自主性较低,课余放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很少,在学习上很少会向老师和留守监护人求助,出现学习问题容易自责,且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自身学习影响较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原因

1.经济发展落后

忻城县所辖农村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地形地势复杂,且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民除了耕种几亩旱地再无其他副业收入,为了生存,剩余的青壮年劳力不得不走出大山,去城市谋求生路,这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埋下隐患。

2.家庭教育断层

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之间的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极度缺乏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

3.学校教育无力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成绩较差,二是老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关心少。且忻城县如今留守儿童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要独立生活,老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实在无力同时兼管。

4.社会教育缺失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除了电话、微信和QQ等网络平台在农村也开始逐渐普及,留守儿童与成人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酿成多起少年刑事案件,农村犯罪率逐渐低龄化,造成了社会安全的隐患。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政府方面

政府首先要着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推动乡镇企业的设立和发展,试点并推广农村特色种植养殖模式,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小工业”的发展。其次,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生活环境。最后还要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推动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让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学校。

2.家庭方面

父母是学生最重要的人生导师,要重视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家长首先要树立起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尽量为留守儿童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其次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应该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联系,不仅是对学习,生活方面也要有详尽的了解,及时掌握孩子的各方面动态。最后,家长们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子女做好榜样。

3.学校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主要承担者,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立足于学校。首先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的教学精神,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加强教育与培养,发掘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生活及辅导教师。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对儿童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最后,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有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公益讲座,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辨别能力,提升法律观念与道德修养。

4.社会方面

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城乡二元体制

中图分类号:D4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16)01-0275-03

作者简介:罗杰(1988—),男,彝族,云南丽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为改善自身经济条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由农村走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留给老人代管、亲戚朋友照看或送入寄宿制学校。于是,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伴随打工潮的出现自然产生。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2013年5月10日,全国妇联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自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以来,国家相应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全国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辍学率也多年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分布不均,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诱发了诸如少年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我国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产生。因此,本文尝试从教育公共政策角度剖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同时探索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受教育状况堪忧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在初中教育水平以下,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未经过扫盲培训。他们虽重视留守孩子的教育,但无力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人员逢年过节回家或周末有空打电话对孩子开展的家庭教育也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状况的询问层面。同时,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有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低,无力辅导教育孩子。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主要以私立学校为主,办学环境较差、教学人员较少,招收的学生又较多,学校课余只是负责照看孩子的安全问题,起不到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教育资源有限,分布不均衡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分配政策偏重将教育资源分配到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所能配置的公共教育资源极少,使农村地区除国家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外,得不到更多教育资源来解决体制、历史等因素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现行户籍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限制,不能进入城市的公办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在农村的公办学校或私人寄宿制学校就读。

(三)缺少各方关爱,学生易误入歧途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很难与父母团聚,无法体验亲情的温暖。同时,留守儿童又与代为管理的老人或亲戚朋友存在感情上的代沟,导致其与正常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差异。时间一长,他们往往容易产生寡言孤僻、偏执暴躁等性格方面的缺陷。另外,儿童的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多变性和可塑性,良好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才,但不好的引导却会让孩子误入歧途。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情感上的关爱,留守儿童容易受社会中不良环境的影响,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染上吸烟、喝酒、赌博等恶习,更有甚者还会被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参加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性原因

(一)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人力投入、教育经费投入等。人力方面,我国农村中小学的生师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中小学的生师比,说明我国在教育的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倾斜于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人力投入不足。2009年,我国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达到122310935.4万元(占GDP3.58%),全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仅为44205028.8万元(占GDP1.29%)。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教育经费支出计算,2011年农村小学的经费总投入为27230002.2万元,农村中学的经费总投入为16975026.6亿元。从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上看,我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虽然我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但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城乡二元体制却没有被废除。城乡二元体制下,孩子的受教育问题首先要受到户籍的严格限制。虽然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在保障农村孩子就近上学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城市的中、小学总以学生户口不在本片区、学校教育承载能力已超负荷等借口推脱留守儿童就近上学,严重阻碍了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城市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同时隐性拉大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三)教育政策不健全

当前,我国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法律法规完善进度较慢,而且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政策法规只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宽泛的界定,没有具体的操作要求、问责制度,使教育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效率大打折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从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讲,我国没有出台相应的教育政策对资源配置方式、配置均衡情况等进行硬性规定。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把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到城市,而将少量的教育资源分配到农村,造成城乡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出现巨大的“南北差异”,导致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发展。

(四)教育政策执行效率低的影响

近几年,国家为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继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特岗教师计划、志愿者支教、希望工程、农村孩子免费午餐计划,等等。这些有益的尝试或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部分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但是,由于教育事业的过度行政化,也使许多教育政策在经过复杂的层级传递后发生实质性变化。例如,农村孩子免费午餐计划。在西部一些较偏远的地方,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中央财政支付用于提高孩子免费午餐的专款被截留一定比例,用于修建翻修学校教室、购买教学设备等。教育政策执行的低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总量与结构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在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教育经费增长机制,扩大教育财政性支出,增加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保障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其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结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最后,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对农村地区的人才投入,改善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学历层次结构,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人才队伍,逐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对高品质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打破教育的户籍壁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应出台具体的政策或法律,取消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户籍限制。同时,对巧设名目收取农村留守儿童转校费、借读费、捐资助学费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公办学校或私人学校,进行监督查处,规范基础教育秩序。同时,探索城乡中小学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的试点工作,缩小城乡基础教育事业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事业均衡,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完善教育政策体系,规范教学活动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离不开政策保障,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体系不健全,亟需加以完善。政府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管方面的政策立法,出台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儿童教育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监管权利与义务,并配套出台相应的奖惩政策,保障政策有效执行;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政策,科学合理配置公共教学资源;出台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奠定人才基础。

(四)提升教育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公共政策执行效率低,一方面与政策执行程序复杂有关;另一方面,与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贯彻好国家相应的教育政策,政府一方面要精简教育政策执行程序,并对政策执行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使政策执行在阳光中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及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领会政策精神和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提升教育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基础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刘欣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政策问题浅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5):50-51.

[3]张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探讨[J].教育导刊,2010,(2):29-31.

[4]杨静慧.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3):65-72.

[5]李鑫.留守儿童政策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