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QQ、微博、微信的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而传统媒体明显与这种传播方式不相符合,不能很快地使得信息进行流通,只有与新兴媒体的快速融合,才能加快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速度,进而使得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与转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交融地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播而传播,要以更加真实地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播。各类媒体要切实负责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进行客观、详细、负责的解读,使得更多的人能通过媒体来了解到传统文化。其次,利用新型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优势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转化。传统的媒体,大多数借助报刊、书籍等进行文化传播,要先对其内容进行写稿、编辑、修订、印刷等过程,慢而不可听,图像也大多不可视,妨碍了信息的流通速度。而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的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可以让受众即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传统媒体应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有效发挥媒体的即时性,更快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二、在媒体交融中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五、媒体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传承传统文化
篇2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传统文化 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家非常重视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传统文化资源,为读者更为快捷地获取传统文化提供便利。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定位于为教学、科研服务,认为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馆藏传统文化书籍偏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提倡,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增加了传统文化特色馆藏,然而,“重藏轻用”的服务方式尤为明显,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受技术影响并不畅通,借阅量偏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读者荐书、借阅、咨询等服务方面,信息技术相对滞后,使得馆藏资源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信息技术的资金、人力投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再生产及深度开发,使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二、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建设传统文化特色馆藏,打破“重藏轻用”的弊端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建设传统文化特色馆藏方面,应在“特”字上下工夫,结合地域文化和读者的需求,有选择地丰富传统文化特色资源,例如,立足于齐鲁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已经初步形成的原有特色馆藏,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利用自建或购买传统文化特色数据库,打破“重藏轻用”的弊端,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打破校外访问壁垒,使社会读者也能访问、使用这一网络资源,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利用校园网平台,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辅助传统文化传播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利用校园网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网站,拓展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开辟传统文化专题,设计宣传传统文化的栏目内容。例如,在网站上开设《诵读经典》栏目,使读者在阅览页面的同时,记住被诵读的佳篇名句。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开通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移动端APP程序,改善和优化传统文化电子资源,移动设备的运用将带给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使读者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3.开展线上、线下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例如,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渠道,加以引导,举办各种线下传统文化活动,例如,茶道、礼仪、服饰、手工等活动。线上平台通过引导读者参与线下活动,可以使平台获得稳定的读者群。读者通过参加线下活动,能更深入地切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通过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对读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端午节举办纪念屈原、划龙舟、包粽子等节日活动,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在教师节,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图书馆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优势,还可以协助教师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辅助教师做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的文献查询、利用工作。在服务于专业教师教学、科研的同时,还可以使图书馆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篇3
大学教育应当担负起两个方面的重任,这就是成才和“成人”[1]。即培养专业人才与完善个人品格的教育,成才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进行,成人教育则主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人生价值理念的主要途径,可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目前各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和价值教育,但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通常大班上课,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往往重视政治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2],较难深入学生内心并影响其思想行为,因而实际效果不佳。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同时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以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3]。对于价值观尚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的影响,其价值观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蕴含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精华,用这些对全人类都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思想精华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从灵魂深处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4]。相比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程,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多样的育人功能和重视实践的特点,更具道德教育和价值塑造功能,因此将传统文化引入思想道德教育中十分必要,可作为其补充和延伸。
二、我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方法和途径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作为一所有目标、有品位、有追求的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中华主流文化精神的兴学理念,把传统文化引入教育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完善的人格品质。我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院通过开设《国学选讲》课程,给学生传授基本的国学常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丰富其文化知识、陶冶其品德情操;在每个班级设立国学宣导员,利用晚自习时间吟诵传统文化经典;设立尊师节、尚贤节,通过学习先贤先烈事迹、开展祭拜先贤先烈活动,传承和弘扬先贤先烈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通过相关比赛和活动,积极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三、我院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举措
我院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别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较为全面广泛地丰富了成才成人教育的内涵。
我院从2011年9月开始开设《国学选讲》课程,主要讲解儒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儒家基本道德、自我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内容。上课前学生向教师行中华鞠躬礼,教师向学生回敬同样的鞠躬礼。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仁爱道义、礼貌尊重、忠诚信用、宽容理解、中庸和谐,懂得基本的做人原则、做事方法,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共事,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为将来工作和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学习、理解和感悟,我院积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每个班级设立国学宣导员,负责本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及指导工作。课外学习一般是在晚自习时间,由国学宣导员带领学生诵读《论语》、《弟子规》等传统经典,通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基本的认识。
为更好地将课内外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中,我院的各种文艺、国学社团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文艺、国学演出,并组织开展实地参观考察历史人文遗迹、祭拜先贤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先贤的品格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魅力,磨练其意志和品格,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阳光大气的品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从被动的学习接受到主动的探索求知,从思想上、行为上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质。
我院自从2011年9月开始将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设为“尊师节”,每年尊师节期间都会组织相关活动,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2014年开始,我院又设立了“尚贤节”,旨在学习和继承发扬先贤的思想智慧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理想情怀,引导他们立大志、做大事、成大才。通过课外学习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有了进一步认识,培养了他们高雅的志趣。
四、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
我院一直坚持主流意识价值和清醒办学的理念,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目前我们取得了如下的成效。
1、我院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不忘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办学宗旨与理念。2012年我院千名学子共同创造了世界上集体吟唱《道德经》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2、我院一直倡导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主流文化,在学院良好氛围的影响下,我院同学入选2013年“陕西好青年”。
3、我院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教育,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气氛。我院代表团获2013年“陕西省高校国学知识竞赛”一等奖,我院同学当选陕西省高校国学推广联盟新一届主席。
4、早在2011年,我院就将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设为尊师节,以此传达尊师重道,传承中华主流文化的理念。目前国家拟将教师节改为9月28日,在这一点上,我院与国家的思路和想法是一致的。
五、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展望
篇4
1.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在课外美术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在课外美术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课外美术资源的理解有问题。很多幼儿教师都将课外美术资源单纯理解为教材和教师技能技法之外的资源,但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美术课外资源种类丰富,内容繁多,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其次就是幼儿教师对于课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美术的课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有美术馆、博物馆等。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安排这些内容,使它们进入课堂,启发学生,会对幼儿的美术启蒙产生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教师在这方面做的有限。最后就是教师对课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现在有很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导致教师被迫开展有助于学生以后升学或得奖的课程,导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除此之外,很多幼儿教师忽视了消极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幼儿正处于成长重要时期,心灵未成熟,较脆弱。而且在幼儿心中教师的地位比较重要,教师的评价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的消极评价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使他们对美术产生厌恶。
2.幼儿美术教育使用课外资源的主要方法
2.1利用课外美术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
幼儿是影响人生方向的重要阶段之一,幼儿园的美术课堂就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最适合的地方。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可以使幼儿时期的孩子经常接触到新鲜事物,获得不同感受,从而能够从中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实现个性化成长。
2.2利用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虽然对于幼儿来说无法完全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美的魅力。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开展课堂活动不但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还能宣传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在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课外活动时,针对难以在课堂中实现的文化,比如皮影、京剧、越剧等,可以通过给幼儿播放多媒体文件,使孩子在声音和画面两个维度上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孩子的参与感,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动手性的课堂活动,比如剪纸、编中国结等。这些活动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使他们充分接触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他们对美的体会。
2.3利用自然风光进行美术教育
新课程提倡教师充分引导学生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而就美术学科的特殊性而言,其本身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再现现实生活,其范围极广,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到社会中人的各种特征,其中,自然风光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应积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去山坡,去林间,去海边,去田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捕捉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用自己的想象丰富现实的画面,使孩子能够在趣味中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教师依然将美术作为复制现实世界的方法,过于追求技能技巧,而完全忽略了美术的真正内涵。在艺术的世界里,创意和内涵才是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幼儿园不应该阻止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想法,而是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任务时可以摒弃以往的模式,而是采用开放式的任务安排,让孩子自己确定自己的内容、颜色、布局等,使他们能够大胆想象,在自由自主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非传统的美术材料,比如形状各异的石头、麦秸秆、海螺、树枝、贝壳等,让孩子利用这些材料自由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最终的作品结果,而是美术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调整强调技能化及标准化的倾向,而需要注意孩子的情感表现和个性,避免使用消极评价。
3.结语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8-0075-01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对于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下,世界文化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一种有效方法。
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所有文化都具有历史性的特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在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二)渗透性原则
当代学生的思想比较独立自由,如果仍旧对其采取灌输式教育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无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可并继承传统文化。
(三)综合性原则
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成一个整体,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反过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途径
(一)重视课程的融合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抱着应付的态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课程之间的融合,将传统文化带到课堂里去,改变以往仅仅重视专业知识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最好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同时也可以设置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手段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课堂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愿意主动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1.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要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板报以及标语等,也可以建设图片展览馆,展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图片,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软环境的建设,可以成立有关传统文化或者是校园文化的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每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生每天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会对其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高职学院要认清这种形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校园广播站的建设,每天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故事等;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将学生日常活动的精彩瞬间上传到网站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网站要定期更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学生在浏览网站时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同时,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用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三)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
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多年教育经验表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注重家庭教育,平时教育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更要注重培养其行为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家长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比教师的口头教育更有作用。总之,教师要引导家长与学校一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另外,高职院校要与一些社会机构积极合作,教育部门以及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避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时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之,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对学生的思想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在倡导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思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晶.基于地方文化视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26-128.
[2]袁锦贵.高等职业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345.
篇6
传统中医起源于民间,来源于民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特色[1\]。我国农村人口达8亿,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中医在农村的应用现状直接影响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为了了解传统中医在甘肃省农村的应用现状,笔者调查了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320名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程度、知晓程度、信任程度及传统中医的特点,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8年7月12日~17日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居民,被调查者中40~60岁为135人(45.15%),40岁以下61人(20.40%),60岁以上为103人(34.45%)。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随机抽样法,结合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从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程度、知晓程度、信任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09份,有效问卷299份,回收有效率为96.7%。
2结果
2.1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具有大学(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1人(10.37%),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有46人(15.38%),其余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2.2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治疗疾病是否可取的认识情况76.92%(230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可取,3.34%(10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不可取,19.74%(59人)的农村居民不知道传统中医。
2.3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治疗疾病效果情况的认识情况62.21%(186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中医治疗疾病效果好,7.69%(23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效果不好,30.10%(90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长期疗效好。
2.4农村居民患病后的主要就诊方式69.90%(209)的农村居民患病后主要就诊方式是西医,而仅有30.10%(90)的农村居民患病后的主要就诊方式是中医。
2.5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性质的认识情况68.90%(206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主要治疗慢性疾病,9.70%(29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主要进行调养,3.34%(10人)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可以治疗急性病。
3讨论
3.1存在的问题
3.1.1 传统中医在农村的普及与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程度、认识程度有关有19.74%的农村居民不知道传统中医,更不了解传统中医,这与农村远离城市,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有关。所有这些客观因素都限制了传统中医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同时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严重影响了传统中医在农村的传播与普及。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他们对传统中医的了解、掌握和理解。
3.1.2 农村居民缺乏对传统中医的信任76.92%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可取,62.21%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效果好,有30.10%的居民认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长期疗效好,但是尽管这样, 69.90%的农村居民患病后主要选择西医治疗,只有30.10%的农村居民选择中医。在居民的思想中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并且千百年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他们认为中医治疗疾病可取,效果好,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中医缺乏了解,缺乏信任而选择通过西医治疗疾病。同时农村居民缺乏对西药正确的认识,西药治疗疾病具有成瘾性,且副作用比较大,而中药没有成瘾性且其副作用小。有关资料显示:以西方疗法干预肝病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其患肝炎者死亡234个,在中国疗法治疗下的死亡者为1个。2003年SARS肆虐环球时,西医与中医不同的防治手段和治疗方法,其死亡率最高27%与最低4%之比,向世人昭示了中医药即使对付瘟疫(传染病),也较西医药具有较高的优势,而且愈后不留后遗症。
3.1.3传统中医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与传统中医的特点有关有68.90%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主要治疗慢性疾病,有3.34%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主要治疗急性疾病,有9.70%的农村居民认为传统中医主要进行身体调养。传统中医具有疗效奇特、天然无害的优势,它更符合生命科学,是人类医学的最高境界,但又有疗效慢,药物作用时间长等不足,当人得病后总想以最快的速度来有效地治疗疾病,没有想到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就选择西药治疗疾病,这严重阻碍了传统中医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
3.1.4农村缺乏从事传统中医的专业人员,阻碍了传统中医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永靖县各乡镇,有关传统中医的诊所和药店少,从事农村传统中医事业的人员就更少了。再加上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青年中医不能学以致用,而且现在有不少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未从事自己所学专业,逐渐改行,从事西医西药工作[3\],长期下去,从事农村传统中医事业的人会越来越少,传统中医在农村普及和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3.1.5中药药材和传统的单方验方的流失也严重阻碍了传统中医在农村的发展调查过程中发现:永靖县的各乡、各镇的中医诊所和药店较少,在这仅有的中医诊所和药店里面药物种类稀少,数量不多,且单方和验方掌握并运用的少,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这一地区的人们不愿意通过中医治疗疾病,而药物只能供给一些较为常用的,且不敢贮存得太多,否则就会使药物失效,影响其疗效,单方验方也因长时间不用而使其在不断的减少和流失。有关资料显示[4\]: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12 80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其中药用植物类11 146种,药用动物类1581种,药用矿物类80种,而目前规模化栽培药材仅180余种、可栽培药用植物仅400余种,70%~80%的药材品种来源于野生,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速了中药资源枯竭。中医中药来源于民间,在农村的种植范围最广,近年来,由于乱砍乱伐,森林面积的不断锐减,也同样造成了中药药材在农村的流失,再加上民间的单方验方主要掌握在老一代中医的手中,年轻人员对此知之甚少。
3.2对策
3.2.1加大传统中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教育。有资料显示[5\],有50%以上的居民接触过社区卫生科普板报专栏、宣传单、讲座、小册子,有50.12%的人每周通过电视观看2~3 h的健康知识,有44.10%的居民每周通过广播收听2~3 h的健康相关信息,有39.13%的人每周有2~3 h接触卫生科普宣传品,还有57.10%的居民家庭能主动购买医药卫生类报刊。群众最喜欢的医药卫生知识传播方式是电视、广播、报刊,电视选择率高达90.19%。由此可见,媒体是居民喜闻乐见,利用率最高的传媒方式。因此,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来宣传传统中医为主,以宣传单,讲座,小册子,报纸等宣传传统中医为辅。同时也可通过中医的保健和调养方面和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来宣传传统中医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认识和知晓程度。
3.2.2提高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信任度以家庭和居民为对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引导群众学习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知识,从中医的保健方面、中药和西药治疗疾病的性质、范围、特点及其相对的毒副作用方面对居民进行讲解,使得农村居民了解和掌握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和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理解西药治疗疾病的毒副作用和局限性,增加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信任程度,来促进传统中医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
3.2.3增加从事农村传统中医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在农村传统中医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中医在农村的宣传和教育主要依赖于这些专业人员,只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教育,才能够使农村传统中医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改善现有的农村传统中医现状,促进社会的发展。2003年1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凡毕业后自愿到农村服务的医学院校本科以上学生,可优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凡赴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服务的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这样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也可以促进农村传统中医事业的发展。
3.2.4保护传统中医文化,减少单方验方的丢失传统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但目前农村的传统中医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中医文化的保护,并减少单方验方的丢失,使得传统中医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3.2.5国家应加大对农村传统中医的政策,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以促进农村传统中医事业的发展开展针对农村传统中医事业发展扶贫工作,如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那样,采取有偿、无偿等方法,开展定向、定性、定量的适宜技术项目扶贫工作[6\]。只有国家加大和放宽对农村传统中医及其从业人员的政策,才能够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增加从事农村传统中医人员的数量,使农村居民了解传统中医、知晓传统中医、运用和发扬传统中医,才能够促进农村传统中医事业的发展。
农村是传统中医的发源地。加强传统中医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和发展普及,并改善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认识,增加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程度,知晓程度和信任程度,使得传统中医在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将传统中医事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杨锡忠.一个民间中医的呼声\[J\].亚太传统医药,2006,7:56.
\[2\] 罗铁辉,叶忠平.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发展农村中医事业\[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12(7):578-579.
\[3\] 肖卫国,田乃定.农村中医药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6(10):96-97.
\[4\] 孟宪军,刘顺航,王平.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5(28):463-465.
\[5\] 徐守旗,史新巍,唐芹,等.城市社区卫生知识科学普及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8(23):573-600.
篇7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 文化弱化 重构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4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信念和信心,涉及到个体、民族或国家对本身文化价值的接受、信任、肯定和推崇。培育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自觉传播、继承和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历史传统,使之在认同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通过对全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接触、比较和借鉴,为本民族文化的进步汲取力量;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反思,重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体系,重新成就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与弱化表现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作为民族的DNA,文化深入民族的骨髓,深刻记录着她的过去和现在,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便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涉及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首先,在意识层面上,文化自信以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为第一要素,指的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界定非本土传统文化的心理过程。对青年群体来说,唯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才会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二个要素便是多元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待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通过包容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正面评价其价值,完成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第三要素是文化忧患意识,指的是人们一方面要意识到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土文化安全,将其视作国家安全的保障;其次,在行为层面上,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素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体验。人们只有主动参与到跨文化交流行为中,才能切身感受到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第二个元素是文化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推动下,人们会产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借助对文化传承行为的参与,优惠积累和强化文化自信。第三个要素是文化创新。人们在批判与继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其加以优化、调整和创新,并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表现。第一,盲目跟从和复制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要素的跨国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文化在全世界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体系的渗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一些青年在对比之后,认为中国的物质富足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距,继而难以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文化自信显得底气不足。第二,对本土文化缺乏认知。对当代青年来说,由于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缺位。相关调查表明,很多青年在被问及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和古典文学以及传统礼仪和传统艺术时,显得十分无知,他们将这一结果归于“不感兴趣”“不了解”和“没有用处”。这样不但无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会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和坚守。当代青年担负着创造历史和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时代重任,需要时刻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果,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反思
当代青年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一群体对中国文化是否形成自信,不但涉及到他们对中国道路等关键问题的认同和坚守,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弱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对此加以深刻反思,以期发现对其进行重构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自觉的缺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当代青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性格开朗、充满热情和自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但同时青年群体的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在抗压能力方面尚显不足,对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理解与坚守,集体观念较为淡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更愿意接触西方文化,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生活等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甚至习惯了西方国家的语法体系与思维方式。不得不说,这种文化自觉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降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力和自信心。
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中,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诚信”和伦理道德“软约束”现象,让部分青年的信念出现了动摇,甚至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而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却相对缺乏。这是因为,随着西方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渗透,一些青年主动融入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未来发展也没有信心。
家庭氛围的熏染。在文化自信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氛围的熏染无疑是“距离最近”的。在青年群体面对文化自信这一问题时,他们父母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以免发生代际之间的文化失传和传递断层。但是,一些父母并未对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业方面,而这显然不利于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重构
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对青年学生所处的大学校园还是对其他青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应在教育、培养文化自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培养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所具有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在不断创造先进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担当文化强国使命的人才。
借助文化实践重塑文化信心。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感受文化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有两个途径:第一,间接途径。该途径虽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不足与限制;第二,直接途径。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可以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通过必要的形式保护与宣传传统文化,使青年能够参与其中。
借助新媒体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在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为文化自信的提炼和整合提供了契机。为此,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向青年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和屏蔽不良信息与恶俗文化。
篇8
目前,孝感的众多孝民俗文化资源正处于从遗产和文化的阶段向“产业化”过渡发展的时期,各种资源都有着矛盾的生存发展现状。孝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利用得好,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目前面临着一些困境。
困境一:怎样增强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护好传统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如随着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人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岁时节庆”逐渐有所忽视,岁时节庆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做大戏、皮影戏等庆祝活动了。这就要重视对孝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现在,孝感的民间文化艺术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大多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这种单一的培养方式,客观上导致民间艺术人才的“青黄不接”,一些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可能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因此,怎样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造,以增强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困境二:怎样扩大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利用和开发文化产品。
文化的影响既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也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孝感虽说拥有丰富的孝民俗文化资源,但名声随大,影响力却有限,就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这说明孝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尚需加大。目前,全市有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艺家协会、群众艺术馆、湖北孝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组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但活动不多且偏重于理论研讨。至今还没有一个社团专门研究如何利用孝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商品,政府职能部门及民间社团,对发掘孝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包括孝民俗文化资源在内的资源如何产品化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孝感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孝文化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对孝民俗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大,这就使得孝民俗文化发展的步伐缓慢,近年来,孝感地区的民俗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但基本上还停在简单的“参观型”为主,项目缺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如董永公园的旅游,几乎无一例外是参观场馆;农家乐旅游,大多也还停留在“住宿、餐饮”等浅层次的开发上,在孝民俗文化的利用上,文章还没有做足、做深、做透。
另外,具有孝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产品打造上主要依赖孝特礼品公司等几家小企业,资源尚未得到整合和很好的开发。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的“购”,一直是孝感地区旅游业的短腿。该产品的消费市场很小,再加上工艺品本身制作难度大、价格偏高、外包装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以及消费渠道不顺畅等原因,如玉石雕、木雕等一些工艺品很难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市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困境三:怎样推动形成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格局,打造特色品牌。
孝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不多,民企进入文化领域准人的门槛较高,因此,要解决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有序的市场准人问题;以及怎样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利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培育孝民俗文化领域的投资者,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是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的困境之三。
困境四: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政策的滞后,是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难点。
由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较大,政府由于财力,尚未进行大的投入。由于缺乏经费支持,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困难较多,民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现有的展示场馆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不大,影响力小,利用率低,缺乏全方位展示孝感民俗文化资源的高规格展示场馆。此外要形成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格局、打造孝感孝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等,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孝感市财政收入少,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也是很少的,近几年孝感市对文化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0.23%。民间资金投入文化发展的也很少。因此,如何吸引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是一个难点。
还有如何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民俗文化队伍。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要搞好孝感孝民俗文化的改造利用、宣传传播及产业品牌等,都要有一支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人才难得,如何吸引人才,更是一个难点。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承;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9-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1]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现状
中华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涉及,还涵盖了道德、礼仪、价值取向、思维形成等丰富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其中有一道高中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的客观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不足70%;均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35%;能讲出5个以上传统节日起源的学生只有25%;在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了解程度问题中,有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学生不足6%。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2.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情况
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关于是否应该继承传统文化,22%的同学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77%持中间态度;在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调查中:30%的同学认为节日放假可以更好地体验节日意义,70%表示无节日感受;有69%的同学喜欢春节,31%的同学选择了圣诞节。在古典书籍阅读方面,只有27%的同学愿意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47%的同学持乐观态度,32%持中间态度,21%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低,对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对文化传统有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学习途径情况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很多,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65%的同学主要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17%通过长辈讲述了解,还有17%的同学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1%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可见大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方式是书本知识,但事实上,书本上所教授的知识大学生吸收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过后就遗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过于狭窄,大部分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课余通过其他方法了解的较少。
4.大学生传统道德践行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追求。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渐渐淡化。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中国的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主要就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自习室大声讨论题目,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宿舍同学相处越来越困难,为各种小事儿大吵大闹等等。二是行为举止欠缺文明礼貌。主要表现为:不按顺序排队,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上课时大声喧哗,目无师长,公共汽车上不愿与老人让座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表现,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则是学习传统文化不够的具体行为表现。
当代大学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等,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原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而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一度认为是腐朽、古板的旧文化。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却不认为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是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利,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急于求成。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往往课程内容分散,学生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与学习,这就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与此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解惑这一层,对于学科的整体内涵,以及上升至哲学问题上的地方却极少涉及到。一方面当今的老师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自然地将以前的学习结构、框架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些老师对职业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的荣誉感不够,他们认为教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成就目标。
(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不同待遇。“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变得更加自私,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同时学校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大学生踏入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面对大学里多元的文化,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往往选择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民族文化无用的想法。
2.主观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富有民族特色。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历了被抛弃和重新拾起的跌宕过程,这一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认为《易经》是算命的,《孙子兵法》已经过时,阴阳之道只是迷信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早该被丢弃。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就更难积极地去学习。
(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如今,读书成为了一个找工作的工具,通往社会的踏板。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硕士点博士点数目、就业率等。[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铁饭碗早已打破,高的学历并不代表好的就业和高的工资,为了自己以后“长远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宁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考取专业的证书上,也觉得比读古典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古典乐器这些貌似毫无作用的东西更有实际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上,同志在讲话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就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变成一个时代使命,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1.对社会的建议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味和道德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认为是封建的糟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整体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
2.对学校的建议
(1)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遗址等就是很好的物质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讲:一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从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当地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活动。[5]三是学校在当地民俗工艺厂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建立文化自觉。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以及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团日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都可以将主题设为了解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院校也可以组织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社团,专门在每个传统节日组织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改革完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提高人文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重和增加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气质等。高校也应更加重视人文课程,加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投入,并提高此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大学生的建议
(1)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正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国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加深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牢记中国梦,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其精神,继承其精髓,是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2)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首先,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其精华。其次,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理解后,大学生应该发挥“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从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角度向周围的人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群众、更多国家都能修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谬解,从而对千百年来经时间冲刷却依旧流传下来的历史遗珠有着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3]齐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社会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R193;R2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2.004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对复兴传统文化、实现中医药学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民众的健康需求、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有关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不仅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不够细致深入[1]。文化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整体研究的一门学科,而整个中医药体系一直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2-3]。本文从文化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涵,从文化传播实现的4个条件入手,分析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1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而人则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研究文化传播,就不能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不能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其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文化传播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和享受。任何文化传播都是社会传播,是人的社会活动的过程,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文化传播既不存在也不能实现。文化社会学将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文化实现传播是有一定条件的,否则就无法实现传播,文化传播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个传播过程中看,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文化的共享性: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指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②传播关系:所谓传播关系,即社会关系,它是在文化传播中发生的关系;③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的中介;④传播方式:分为横向传播和竖向传播[2]。
2中医药文化传播内涵及其意义
2.1中医药文化传播内涵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理解中医药文化传播,可以概括3点内涵,第一,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人,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换句话说,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社会关系;第二,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对中医药文化的分配和享受;第三,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是依靠文化共享、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4个条件得以实现的,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其传播过程都将无法实现。综上所述,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在社区、群体及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有关中医药文化的互动现象。实质上,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有关中医药知识、信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等中医药文化内容的一种互动的社会活动。
2.2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从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人”“社会”两个方面总结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利于人们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健康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中医养生防病知识的普及,是获得健康的积极手段,中医药文化传播对人们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4]。其二,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具有深厚的文化联系,通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其中内含的哲学内涵、伦理道德要求等都会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5]。
3中医药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文化传播实现的4个条件即文化共享、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入手,分析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在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中医药文化认同危机仍然存在
近10年来,随着全球“中医热”的持续升温,中医药文化传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6],但社会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不认同的现象仍然存在。2014年某西医学者发起的“脉诊验孕约战”再一次将中医是否科学这一命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面前,同时也把中医与西医的较量推向了,一时间有关中医药学“不科学”“没疗效”“不靠谱”的质疑和反对言论掷地有声。这些不认同现象的本质是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缺少理解,而这种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危机出现又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传统文化土壤的流失,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汲取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而传统文化的沦陷使得整个社会群体缺少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给社会民众与中医药文化在理解和互动造成了障碍;二是在西方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学显然并不符合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思维、效率思维、还原思维,实验医学成为主流医学,相对于中医药学其占据了话语霸权地位[1];三是中医药学发展的自身原因,由于中医长久以来的劣势地位,也使得中医失去了临床阵地进行的系统实践,脱离了实践经验,中医药从业者的水平无法进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退化[7]。有些疾病相比西医疗效相对较弱,有些民众没有从中医中受益,自然不会对中医产生信任。
3.2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不健全
近些年来,中医文化的传播机制上是一种单向的政府主导下的传播,缺少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双向和多向互动[5]。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随后又印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的通知》[9],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对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及文化宣传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国家政府部门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仍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关系,是一种自我封闭的传播机制,政府部门往往根据自己的宣传意图,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并且传播内容过于专业化,忽视民众对中医药信息的接受度和理解程度,只将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和产出”,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社会其他组织和公众主动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热情并未被调动起来,只靠“传播者”政府的呐喊,不去关注“接受者”社会民众的需求,这样的传播机制不可能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3.3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监管不完善
近些年来,中医类养生节目、中医药类报纸、中医养生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了中医药文化面向社会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借助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论坛等新媒体技术传播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也正在兴起,很多中医学者、医药企业、医院、药店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在向社会民众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会一些中医药养生小常识,间接地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但在这些大众媒介和新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季度监测到的虚假违法中医医疗信息中,99%以上为变相广告,打着中医药幌子的违法虚假广告;2014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中医养生电视节目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10]规范性文件,这说明目前中医传播媒介中仍存在虚假宣传、误导观众的现象。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中医药学对治疗疾病、维护健康方面信息,其关乎人的生命及健康安危,所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及信息必须是准确的、科学的[11]。虚假、错误的中医养生信息如若被观众采信或应用,将会对观众的身体造成伤害,进一步降低中医药学在社会群众中的信任度,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阻力。所以,加强这些传播媒介的监管和传播内容的审查,对社会民众的身体健康,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建议
4.1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
只有得到社会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播才能实现。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应该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于理解中医药学语言及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社区、职场等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积极互动、采取各自擅长的方式方法,传播和宣传传统文化[12]。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能够给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一个更好的语言环境。第二,建立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文化共识。让社会民众了解到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体系,它们两者的智慧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13],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造福人类的,通过建立这种文化共识,避免出现用中医打击西医或用西医批判中医的现象。第三,切实提高中医药学的疗效。只有当人们运用中医药治疗和防止疾病产生预期或良好效果时,才会从心理上产生对中医药学的信任和认同,从而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正能量,进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医药学临床疗效任重而道远,需要从继承和创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保护中药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努力。
4.2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
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应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化的中医文化传播机制[5]。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中医药文化,受众是传播活动的核心,所以应建立以“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关系,要根据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不同的地域、年龄、收入制定各自侧重、全面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普及策略,减小认知差异[11,14]。第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传播机制。如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双向沟通机制,在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应该互相沟通;正面引导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积极影响和功能,需要大力宣传;及时反馈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公众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需要相应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作及时反馈;评估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成本和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5]。中医药文化传播以社会民众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本质及学习到中医药学知识为根本目的,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益,必须同时关注传播关系的两个主体,及时解决好在传播过程出现的问题,以确保中医药文化传播信息渠道的畅通。
4.3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监管和审查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和审查,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保障。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通过这种强制力手段对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进行规范,国家应继续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让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大对违反规定媒体的惩罚力度,坚决取缔一些打着中医药幌子为牟取暴利的传播活动,净化传播环境;第三,利用和研发先进的网络技术,过滤和监测网络存在的虚假中医药广告和信息,确定社会民众接收到的中医药知识和信息是科学的、真实的、实用的、权威的及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利的;第四,加强对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律意识,社会媒体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所以必须对所传播的信息尽到审查义务,避免误导观众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5结语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可以得出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是其传播的首要条件,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是其重要的内容,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是根本保障,同时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民众、政府部门、媒体行业、高等院校、医药企业等多方面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马洪瑶,魏鲁霞.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和演化逻辑[J].医学与哲(A),2013,(10):90-94.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出版社,2007.
[3]薛公忱.中医药的文化定位问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39.
[4]温长路.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若干关系的探讨[J].中医药文化,2014(3):62-65.
[5]陶林,张宗明.论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围[J].理论月刊,2015(3):70-73.
[6]赵海滨.从文化安全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0):54-58.
[7]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529-531.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
[1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
[11]李海英,段逸山.从盲目养生热谈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迫切性[J].中医药文化,2011(5):15-17.
[12]刘诗林.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现象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1):106-108.
[13]张其成.中医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J].中医药文化,2006(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