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1 18: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4)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蔡明
(5)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的人文素质培养——探孔望山石刻雕塑对美术课程的教育意义唐杰
(6)老师的微笑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剂闫淑芝
(7)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朱宝明
(8)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王小军杨柏林
(9)兴趣倾向灵动空间丁训琴
(10)怎样写好教学小记柯贤国
(1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王淑艳
(12)与时俱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张俊鹏
(13)扣关键字词,品语文浓香——《麋鹿》教学片段评析王玉婷
(14)班主任教育管理应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刘艳
(15)开启职校生心灵之门刘玉蒙
(16)未成曲调先有情张敏
(18)发掘课本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梁登山
(19)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探徐文广
(20)小学生厌学的探源与对策赵锁庆
(21)用“新”为文出奇制胜——例谈话题作文新技法邱颖
(22)减负途径小议韩延刚
(2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陆常波
(24)新课改下,语文备课如何走出困局袁桃红
(25)地理复习中盲点的突破李喜童
(26)对症下药,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陆其勇
(27)改变英语课堂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刘琳
(28)发在《希望月报》上——快乐的本源——兴趣徐继娟
(29)老教材新理念——活用现行聋校教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气赵素芳
(30)如何处理好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徐乐
(31)论反思在政治备课中的运用施凯贤
(32)论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中“主题图”的运用张龙
(33)浅谈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陈冼丽
(34)浅谈英语学习中的“亲其师,信其道”陈曦
(35)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丰富的情感李玉功
(36)如何提高数学中考复习的几点小策略陈红霞
(37)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董建兵
(38)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最喜欢张天斌倪玲羚
(39)小学英语课堂中语法教学之探讨张晓明
(40)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张秀平
(41)乡土美术欣赏课程程序的探索邬孝娟
(42)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张秀军
(43)《认识比》——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谈丽萍
(44)苏教版三上《动物名片》习作教学设计与分析周新霞
(45)关于算法多样化的几点思考刘敏
(46)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马凌云
(47)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刘志吉
(48)爱的奉献——一个辅导员老师的真实写照王克莉
(49)师生换位的实践与体会胡长华
(50)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胡玉洁
(51)在泥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谢卫平
(52)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李放
(53)以泥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王其志
(54)教与学关系的辨析尚德俊
(55)高中地理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有感初中升学不考地理的弊端韩惠民
(56)关注音乐课堂中的“沉默者”——浅谈长尾理论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刘景亮
(57)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品德教育张宝芳
(58)语文课堂流淌出的音乐王秀玲
(59)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初探宋亮
(60)“中奖”之后……郭玉晶
(6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王玉华
(62)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冯志勇
(63)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陈美和
(64)以情感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包淑芹
(65)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李刚
(66)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张雅静
(6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四部曲”张亚芹
(68)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浅谈小组合作学郡德
(69)不批全改——作文教学的新尝试潘琴
(70)乘着创新的翅膀翱翔课堂乔善娟
(71)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王祥
(72)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体育课的几点思考姚立
(73)关于语文教师的几点思考夏春忠
(74)数学阅读——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华晔
(75)结合时事搞好考点讲析辛月明HttP://
(76)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李磊
(77)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刘海丽
(78)提高教学扬长避短——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田甲
(79)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邵志强
(80)培养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探究石锋
(8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王慧
篇2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道德教育
一、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
1.安全理念的灌输
由于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所以中小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对学生安全理念的灌输是为了使学生们消除对自然灾难的畏惧,所以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中就包括锻炼学生们在面对地震、火灾、龙卷风等灾难时从容不迫的良好心态与避难自救的措施。不仅如此,由于近年来,日本的交通事故一直在逐渐增多,为了避免中小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安全教育就变成了学校一项十分看重的教育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唤醒起学生们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提醒学生们平日生活中注重安全的重要性,以防学生们发生一些意外与不测。中小学生安全理念意识的教育主要是在保健课与道德课中举办。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老师会教授中小学生们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以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事件为例子,让学生们自己对危险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就在举例中锻炼培养了中小学生们应对危险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并且具备了在危险中自我保护与判断危险的能力。
2.供餐教育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富裕后,就导致了人们的饮食健康问题,比如:挑食择食,肥胖症,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营养补充不均衡等等。为了能使中小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掌握有关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日本的中小学因此开展了供餐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日本中小学供餐内容越来越丰盛了。日本学校供餐的形式主要分为完全供餐与补充性供餐两种。其中,完全供餐是指提供学生们米饭,面条等主食与相应配菜的供餐方式,而补充性供餐是只为学生提供牛奶与配菜的供餐形式,少数学校还有第三种供餐形式:只供应牛奶的供餐。日本的大多数中小学以完全供餐为主要的供餐方式,而学生们也十分愿意接受学校的供餐。与其他国家供餐教育有非常大的不同,日本中小学供餐不仅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相应的食物,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与其餐饮的习惯来为学生进行供餐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在供餐时,班主任老师会为学生进行贴心的供餐教育,老师们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对中小学生们进行供餐教育,并且活跃就餐的气氛,对学生们就餐时的礼仪与习惯加以教育与指引。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育的供餐教育在日本得到了十分的重视,学生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收到了手把手的教育与指导,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由老师在供餐时间与中小学生们一起用餐,更加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们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
3.药物使用与防艾滋病教育
上世纪90年代,存在在年轻人使用兴奋剂等药物使用频繁人数增加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与担忧,因此日本文省部决定加强对中小学生们关于药物使用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什们对药物的使用能有正确的看法与态度,推进学生们对健康的认识,从而让学什们注意到身体健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但如此,日本年轻人患艾滋病的人数也在每年的增长,文省部因此下令对青年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普及活动,并且要求学校教育学什们对艾滋病正确看待方式,使学什么不要对艾滋病患者抱有轻视的与鄙视的眼光与态度。学校艾滋病防御知识的普及课程通常会安排在保健课或者道德课中进行。
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即是培养中小学生们能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保持着自己良好高尚的品行与时时刻刻保持对他人尊重的良好对待他人的态度,并且拥有自己的个性,愿意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不断地拼搏努力,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了实现这一道德教育的目标,日本就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对中小学生崇高理想与高尚品德的培养与教育。由于不同年龄与年级学生对知识能力接受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更好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教育。低年级的小学生被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能够自己对事情做出判断,并且初步了解社会方面的处事原则与为人之道。到了中年级,学校则要培养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制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更加轻松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们明白他们背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能时刻保持这上进心,为了成为社会优秀的一员而奋斗一身。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多的,学校还会和家庭与社会联合起来共同为中小学生们的教育而奋斗,使道德教育在中小学中非常成功地开展。
1.专设的道德课
在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中,道德课一直以来都是一门核心课程。开创专门道德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加系统地,全面地使学生们对道德知识进行掌握与理解,也方便老师们对学生们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能使中小学生们对道德课感兴趣,并且愿意接受道德教育,学校十分关注对于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们一起进行简短的话剧表演,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在道德课上不会感到枯燥,而是非常期待道德课的来临,从而达到了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
2.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开展道德教育
日本的中小学除了重视学生们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还将道德教育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社会中锻炼自己,通过在社会上的实践经历,来锻炼他们对道德的判断能力,从而使道德教育更加全面与实用。此外,学校与家庭联合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也有许多种,中小学会在家庭中开展对学生们道德学习的调查,评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当众表扬,以激励大家更努力地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给家长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与教育备忘录,以寄托家长们能够督促学生们保持着良好、有进取心的学习心态。
参考文献
篇3
本文不拘泥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力图从世界背景看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并尽可能地依据具体数据来说明观点,从而鲜明地区别于我国很多学者在介绍外国私立教育时所常用的定性方法。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为教育决策提供些许相关决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这句话既明确了国家政府对我国民办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对民办学校的“补充”功能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然而,这里的“补充”是维持民办学校现有办学规模的补充,还是允许其适度发展的补充,尚无明确说明,只能等待《条例》的“实施细则”来作出规定。而本文可作为“实施细则”的一个小小的注脚,因为我国民办学校规模的预测和确定,不能完全忽视国外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和经验。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报告》里的有效数据。所谓“有效数据”,就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数据,也有九十年代的数据。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一个时期的数据,则不在选择之列,因为无法作前后对比。在这一原则下,笔者选择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数据和7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中等教育的数据。数据均为同一个指标,即私立学校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通过对这个比值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将得出几点结论,并将结论作浅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国私立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本表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初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美国,1980年的比值为11%,而1992年的比值为10%,其变化特征为下降,尽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初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53个,占54%;有所下降约有28个,占28.6%,而没有变化的有17个,占17.3%。
(3)表明:国外的私立初等教育,尽管在各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但发展和上升的势头是明显的。
释读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26.5%;在5~9%之间的有17个国家,占17.3%;在10~24%之间的有34个国家,占34.7%;在25~49%之间的有11个国家,占11.2%;在50%以上的国家有10个,占10.2%。
(2)比值在25%以内的国家有77个,占78.6%;在50%以内的国家共88个,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数国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规模都在25%以内,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种补充。
三、78国私立中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中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比利时,1980年的比值为64%,1992年的比值为66%,其变化特征为增加或上升。
(2)在7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中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42个,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个,占37.9%;未发生变化的有5个,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围而言,上升势头是明显的。
(1)博茨瓦纳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个百分点;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个百分点。
(2)增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9个国家;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4个国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个百分点之上;如果与表2相比,则可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的变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区分布而言,升降幅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除孟加拉国、斐济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国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数前10位的国家中,除斯里兰卡和希腊未发生变化外,其它国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从表7与表3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一些,例如就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数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则由48%上升到62%。
(1)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7个国家,约占9%;在5~9%之间的,有14个国家,占17.9%;在10~2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33.3%;在25~49%之间的,有19个国家,占24.4%;占50%以上的国家有12个,占1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内的国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间的国家有40个,居三分之二多。
(3)如果按照10个百分点划段,那么则发现:10%以内的,有23个国家;11~20%之间的,有17个国家;在21~30%之间的,有12个国家;换言之,多数国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30%以下。
(4)可以发现:多数国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规模要大于私立初等教育的规模,因为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25%以上的国家,仅占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规模超过25%的国家,约占40%。
四、结语
自1980年至1992年,私立初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有28个,占98国的28.6%,私立中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共31个,占78国的40%弱。由此我们可从反方向得出:世界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明显的。私立中小学教育继战后初期的大发展而曾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那么为什么八十年代以来能够出现这种反弹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增加教育服务的品种,扩大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而选择的背景,自然是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的反映,以及人们对公立教育信心的不断下降。因此,鼓励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这里的鼓励不是以牺牲公立教育为代价,而是尽可能的创造适度竞争的氛围,以带动公私立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如果说传统上私立教育的发展往往是与宗教因素、个人行为相关更多的话,那么这个时期政府行为的日益凸现则是其突出的特点。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个百分点;格林纳达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个百分点。
(2)在变化最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增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有8个,降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仅有3个。
(3)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5个,占98国的15.3%,说明多数国家的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之内,私立初等教育变化的相对平稳是明显的。
(4)就地区分布而言,增降幅较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亚洲,很少出现在欧洲(东欧除外)和北美洲,说明这些地区的私立教育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公私立初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两组比值代表了两个极端,虽然就统计而言,它们都不在常态分布范围之里,但12年间未出现较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机构与其环境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2)这些国家的比值,无论是特殊的高,还是特别的低,绝大多数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尽管上升的幅度多数在两个百分点之内。
篇4
艺术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艺术教育的教化作用和道德规范作用;在我国,也早在商朝时期就很重视礼乐教育,故有“殷人以乐造士,其学为瞽宗”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艺术教育,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反而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今很多乡村中小学只重视主科教学,忽视艺术教育或者根本取消艺术教育。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并加强关注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真正推广和实施。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他的意思是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这一观点说明了艺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建议“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以艺术的灵感来激发科学的想象力”,这些都表明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农村人口居多的我国,艺术教育自然也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小学教育 必要性 教育方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发展是在继承先前的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发展也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文明基础上而发展至今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引导其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其爱国情感。同时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着的精神内涵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一.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明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文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早在汉朝时期就已文明海外,使得邻邦国家来学习。然而曾经的文明与辉煌由于种种原因,流传到至今面临着中断的危险。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成长在文化多元时代,这使得其从小便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的12月24前后校园里的橙子和苹果特别受欢迎,因为这天是孩子们喜欢过的洋节---平安夜。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青少年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却知之甚少。
基于以上考虑,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学龄段的孩子从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不能让我们的文明在孩子的头脑与记忆中只是一片模糊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与发扬下去。
2.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需要。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国内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更为混乱,价值取向更为迷茫。在加上社会上一些良莠不齐思想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因而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多种价值观存在,在多种价值观众必有一种价值观为多数民众所认可,成为一个社会中所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规范,这就是核心价值观,顺应时展的要求,我国提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因而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让其了解与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雨后春笋兴起,各地纷纷编制适合本地的国学教材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实践与积累中创造出来并流传至今的精髓,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代哲学思想、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制度等。但是目前中小学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单一的经典内容,因而在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只选取一些古代经典文献,而在经典文献的选取上,有多以《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教育的内容为主。忽视其他内容,比如传统民俗礼仪,传统的艺术鉴赏等。
2.传统文化教育师存在的问题。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基因的教育,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火热的进行,但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师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存在200万的缺口。一方面传统文化专任教师缺乏,虽然一些学校有传统文化教师,但大多数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但由于两者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而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老师的国学素养也令人担忧。在学者顾青、吴魏对一些学校做的调查问卷显示“63%的老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名字、74%的老师没有读过论语.....”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现状,使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结果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提升国学教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与课程不统一。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增设科目;二是融入相关课程。前一种途径即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并编制相关教材,并由专门教师教授。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要求教师国学背景知识深厚,但若把握不好度,则是变成单纯的灌输教育。第二种模式是指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学校课程中,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逐步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任课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也应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目前对于采用何种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两种模式都有使用。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教材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让中小学生接受和传承哪些传统文化,因而要慎重。目前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弟子规》、《三字经》等为主的蒙学教材。传统经典类和选编类。
三.提升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1.全面理解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历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多彩纷繁,不仅有使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使用至今,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四大发明等等。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选取也要全面。既要包括以诗词为主的古代文学,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也应包括古代艺术、古代风俗礼仪和古代技艺。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中小学的影响不同。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管理者和教育者首先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要能区分出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愚孝等糟粕思想,要坚决抛弃。
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充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缺口。解决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紧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即设立国学教师资格证制度。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从制度上解决传统文化师资短缺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学教师资格证在设计和操作上,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报考人员上,应适当的扩大报考人员群体既可以包括应往届毕业生,也可以包括在职教师。第二,加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目前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实施状况不统一,既有单独设立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也包括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学校已有课程。情况参差不齐,但共同的问题是教师国学知识缺乏。因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在教师进修方面,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帮助相关学科教师,比如地理、历史、思品和语文教师,挖掘本学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国学素养。
3.丰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全国25个省区,共500册的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经研发完毕。也即前面提出的选编类,并不是一本经典的内容全部包括,而是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与此同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为各省加入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内容。该教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阶段,并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统一,但是对于如何开设,是单设课程,还是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尚不统一。笔者以为在国家统一规定教材标准的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开设相关课程,将单一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一方面,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增设专门传统文化课程,但此类课程的开设不能做量的评价,也不应纳入考试体系。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利用语文课进行诗词的鉴赏,利用思品课进行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等。对传统文化教材中的内容,由于时代变迁,有的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因而需要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出符合时展要求的解释。
4.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因而利用传统节日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可以增进青少年对于节日内涵的理解,同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计较热衷于过西方的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受到年轻群体的忽视,因而利用节日热别是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和习俗教育对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但利用传统节日教育既要注意节日的精神内涵,也要尝试将传统节日与时代因素相结合,将传统节日中不适于今天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除了传统的知识普及即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也要从天文学的角度对去进行解读。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更要告诉学生屈原的爱国故事进而引导学生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爱国精神进行现代解读。同时要避免方式的单一化,要注意方式的灵活多样,利于学生接受。比如角色扮演、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朗诵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廖婧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探究,2015(5).
[2]胡晓丽.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模式与原则[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注 释
篇6
择校在美国一直存在,只要学生家庭愿意,到处都有私立学校供家长选择。从20世纪开始,私立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数量大约为美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7%以上,过去的10年内一般为10%~11%的比例。
美国的公立学校提供择校机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校改革(Alternative School Reform),90年代后逐步发展到学区内择校(在本学区内公开或者有名额限制的招生)、学区间择校(根据跨学区学校间的协议交流学生,一般有名额限制,但是不用额外承担费用)、公立学校学生凭学费券(Publicly Funded Voucher)申请私立学校、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和虚拟学校(Visual School)等择校方式。
但是,并不是美国各州都提供所有这些选择。2003-2004学年,美国4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大约有3200所特许学校,学生数占全部公立学校学生的1.7%。另外,只有佛罗里达州、缅因州、佛蒙特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6个州提供学费券方式择校。学区内和学区间的择校方式在71%的西部学区、63%的中西部学区、44%的南部学区和19%的东北部学区存在。
美国的磁石学校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兴起,一开始主要为降低各个学区种族隔离和仇视。之后,转向了创建特色课程、重视备考大学、强调激励学生,有小规模高中、高科技高中等形式,在校人数不断增长。
虚拟学校是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技术传播知识的学校,美国目前有22个州设立了虚拟学校,有16个州至少各有1所虚拟特许学校,学生数4万~5万人,但是起点在高中阶段。
除公立和私立择校体系外,学生家长们还有家庭教育(Homeschooling)可供选择,家庭教育在美国50个州都属合法。美国当代“家庭教育”运动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80和90年代迅速增长,在1999-2003年间,学生人数从85万增加到110万,大约占在校生比例的2.2%。
二、美国择校的趋势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在2006年11月28日发表了《择校的趋势》(The Trend of the Use of the School Choice),通过对美国1~12年级学生在1993-2003年间的数年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3年,美国大约1250万中小学生选择了指定公立学校以外的学校,其中740万学生选择的是其他公立学校,510万学生选择的是私立学校。
第二,公立学校的学生数基本不变。学生上指定公立学校的比例在1993-2003年间呈现下降趋势,直接到指定的公立学校上学的学生从1993年的80%下降为2003年的74%。但是同期自主选择公立学校的学生比例从11%上升到15%。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的是自己选择的公立学校,其中初中和小学生比高中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家长获得过良好教育的以及家庭收入超过贫困线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完整家庭的学生比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居住在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
第三,学生选择私立学校的比例相对稳定。由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公立学校的经费,而私立学校的学费来自于学费、杂费、私人捐赠,所以私立学校的费用也限制了生源,学生只能来自能够负担得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一般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其收入远远高于中等家庭。私立学校也区分为教会学校和非教会学校。在1993-2003年的10年内,私立教会学校的学生数稳定在8%,但是非教会私立学校的学生数从1993年的1.6%增加到2.4%。
第四,搬家是美国家庭保障孩子就读名校的一个重要手段。数字显示,为就读公立学校而搬家比起为就读私立学校而搬家的家庭较多:28%的上指定公立学校的学生家长和19%的上自主选择公立学校的学生家长说是因为孩子教育原因搬的家。相比之下,只有8%~9%的私立学校学生家长因为教育原因搬家,但这可能也跟大批私立学校的住校制度有关。
第五,对比上指定公立学校的家长,择校学生的父母对学校有更高的满意度,其中上教会私立学校的父母满意度最高。在2003年,54%的上指定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64%的上自主选择的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77%的上教会私立学校的家长和72%的上其他私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可喜的是,1999年至2003年动态的数据显示,家长对指定公立学校的满意度在提高,1999年的非常满意率仅为49%,2003年已经达到54%。
三、美国政府对待学生择校的态度
1.政府从法律上规定如果学校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则学生有权择校
“择校”一直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2002-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提出了六个具体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增加教育灵活性及地方机构的权力,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及更多选择机会,这一规划的目标是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据2004年美国政府对于《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① 中关于选择公立学校的解释:如果美国公立中小学不能满足各州的教育标准,不能确实提高学生成绩,则需要提供给学生父母更好的选择方案,包括送孩子到其他学校的选择。这样,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制订了当一所学校处于提高阶段(School Improvement)②、整改阶段(Corrective Action)③、重组阶段(Restructuring)④ 三种状态的时候,学生家长有权为孩子择校,或者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额外的教育服务,如课外辅导、延长上学时间、假期补习等。
2.美国部分州提供开放式录取政策,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在开放式录取(Open Enrollment)政策下,某些州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本州内的任何学校,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问题:不适应大班上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方式异常、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或者某些学生欺强凌弱的时候。学区内择校和学区间择校是开放式录取政策的两种形式。但是只有州政府将本政策确定为硬性类(相对于某些州的自愿类)时,学区才必须提供此选项,美国有16个州要求学区必须允许学生在学区间择校,28个州允许学区自主选择。
3.美国部分州政府提供学习经费,减轻学生择校经济负担
美国部分州的方式是通过学费券(Voucher)来提供学费支持,州和地方政府拿出经费,根据该学区的学生平均学习成本确定学费券的价值,学生家长通过交付学费券来支付所选择的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的学费,不足部分自己承担。
美国也有部分州允许学生通过给私营组织捐赠来获取奖学金,或者给予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庭减免税收额度的形式来降低低收入家庭就读私立学校的费用压力。
四、美国建立择校体系的优劣争论
美国择校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公立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反对者认为自由市场竞争的理论不适用于教育领域,允许择校会适得其反,反而伤害更多的学生。主要的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意见
第一,择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毕业率。大量研究显示这是择校的明显效果,或多或少都能刺激学校向好的方向改变。
第二,择校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特别是在那些评估为“提高阶段”的学校的学生。
第三,择校有利于鼓励教学创新。择校带来的竞争压力促使学校不断尝试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成功的实践经验也很快就能在学区间传播和学习。
第四,择校能够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随着学校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学生和家长能够找到更加匹配(match)的学校,保证学生未来成就的最大化。
第五,择校能够创造一个鼓励所有的教育机构不断提高的环境。通过提高择校的规模和质量,能够创造学校间的竞争压力。研究显示,存在真正竞争的学区能够带来积极影响,但是如果学区内存在某些较差的学校,其他学校的创新压力就小得多。
第六,择校能够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有关数据:平均私立学校的学费大概为4689美元,而同期公立学校平均学生费用为8830美元。如果每个公立学校的学生得到的学费券价值是平均费用的60%,即5298美元,州政府就可以节约3532美元。
第七,择校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为“高中后”(Postsecondary)教育做好准备。目前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不能满足毕业后面临的社区学院、大学等的基本要求,择校将进一步解放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
第八,择校能够降低种族和收入差别造成的歧视。美国很多市内学校面临来自种族歧视、贫富不均等问题带来的法律压力,法庭不断要求学校消除这些问题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择校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能够在学区内外的更大范围,甚至全州内找到合适的学校。
第九,根据美国教育部2006年的一份分析报告,有超过2000所公立学校5年以上不能通过年度评估,其中包括纽约市、洛杉矶和芝加哥等一些大的学区。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有些通过年度评估的学校也仅仅达到最低的评估标准。根据2005年美国国家教育情况评估报告(2005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来自低收入家庭的8年级学生中,32%在数学上低于基本线,29%在阅读上低于基本线。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每年4400亿美元的公立中小学教育经费,美国政府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择校自由。
2.反对意见
第一,由于私立学校提供择校机会给公立学校学生的同时,私立学校需要遵守如安全、财务、非歧视等条件,随着大批公立学校学生涌入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将失去独立性和活力,逐步成为“非常规”公立学校。
第二,在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会因为文化程度、精力、能力等原因不能掌握学区内外学校的全面情况,仍无力择校。而不得不留在原来学校的学生,会因为学校经费的减少(由于提供免费交通设施给转校生等)而受到伤害。而某些富有的家庭则逃离本学区学校,反而加重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平等。边远地区的学生也没有多少学校可供选择。
第三,择校中的学费券和奖学金方式基本上就是在给私立学校送钱。因为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已经将他们的后代送到私立学校,而那些低收入家庭要么不能确保被录取,要么不能支付学费券以外的费用。已经有研究数据表明使用学费券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第四,虽然在200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学费券择校项目的支持判决,但是在2006年1月,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以“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应该保证全州学生拥有一个公平、安全和高质量的自由公立学校体系”为由取消了该州的奖学金择校(私立学校)项目。由于美国各州宪法的不同法律背景和历史,择校项目仍然面临着法律挑战。
注释
①《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于2002年成为法律,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所有的孩子有一个公平、公正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保证学生达到各州的学业标准。基于此目标,该法建立了年度适度进步评估制度,通过抽样或者选取全部学校学生在数学、阅读等方面的成绩评价公立学校的表现,也有其他如毕业率、上课率等参考指标。适用于所有的公立学校,但是各州的标准各有差异。
②如果某个公立学校连续2年没有通过评估,则被确认为进入需要“提高阶段”,连续2年通过评估才能取消。
③如果某个公立学校在进入“提高阶段”后2年还没有改善,则被确认为进入需要“整改阶段”。
篇7
教师培养:县以下是关键
2006年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至今已满10年,目前,情况进展距离计划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份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目前的情况是,至少在中小学教育中,科学素质教育的推动乏力。在剩下的最后5年时间,如再无大力推动举措,计划目标或许会落空。
根据调查,《纲要》推行10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适龄劳动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很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这些,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纲要》规定:实施科普工作,需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纲要》中提出的“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的科普教育内容,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并不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校中,差距更大。
教育部门有必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教师。
“笑傲江湖”PK“星球大战”
曾经伴随着推广传统文化的声音,武侠小说和传统戏剧都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就连《三字经》和繁体字也借着国学和书法的名义走进课堂……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旗,向中小学生灌输过去的东西。而面向未来的科幻文学作品,一直不能走进中小学课堂。
只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才会意识到教材改革的意义。2015年12月,由北京市景山学校编写的初中六至七年级语文、数学教材共8册,已通过教育部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订,并正式申报八至九年级的教材。这是首套由一所中学自己编写、经由教育部审订的教材,可在全国推广使用。参与语文教材编写的景山学校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透露:该校编写的4册语文教材,呈现几个新的特点:尝试在语文教材中纳入了科幻作品,选编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刘慈欣获得世界科幻文学雨果奖之前,就已经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激发学生想象和读书兴趣”为主题,还选用了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作品、《哈利・波特》作品中《大难不死的男孩》等,为的是努力抓学生的兴趣点。
这种编写思路借鉴了美国中小学的一些做法。近年来热映的美国科幻电影《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都是美国中小学课堂上讨论的话题。一开始,美国的教师发现学生在操场上热聊科幻电影,于是就在课堂上引入讨论科幻电影的环节,以此普及物理学天文学知识。
近几十年来的中学课本中,一直没有科幻小说。现实是,中国有多少武侠小说,美国就有多少科幻小说。美国中学课本有很多科幻作品,有400多所大学开设科幻课。当美国的孩子在《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片中长大时,中国的孩子正在《笑傲江湖》一类的武侠片中流连忘返。当发达国家的孩子们打开面向未来的想象大门时,中国的孩子们却被封闭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城堡中。毫无疑问,中国孩子的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整个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我国教育的土壤中也曾有过科幻文学的一席之地。早在上世纪初,梁启超和鲁迅都提倡科幻,他们或创作,或翻译,为中国科幻做了拓荒性的工作。1904年,一位笔名荒江钓叟的作者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连载于上海的《绣像小说》。这是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开端。此后,中国科幻作品时兴时衰,磕磕碰碰,恰如蹒跚学步的幼儿。科幻作家罗金海说,“科幻中世纪”在中国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目的:让孩子看得更远
2014年底,在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天文学人才现在依然非常缺乏。天文台和各天文馆每年都招不够人!”在一系列天文工程和探空计划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郭守敬望远镜等大科学装置的大规模建设和深空探测工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天文事业,对人才需求旺盛,而科研人才的缺乏也更加凸显出来。
朱进说:“当下天文学人才的匮乏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天文学专业科研机构的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天文学科普人才的严重缺乏。而后者更容易被忽视。”
随着近年来天文科普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推广,天文学教师的短缺则更为明显。相关调查显示:在北京天文馆所在地、天文教育推广最为深入的北京市西城区,全区也只有两名具有天文专业背景的老师,绝大部分天文课老师由地理或物理老师兼任,个别学校,天文课程甚至由英语老师教授。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学科中,天文学是目前唯一没有被列入我国中小学正式课程的学科。“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如果天文学没有在这些必考科目内,那么在紧张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只在自然或是地理课程里接触少量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对天文这门学科缺乏了解和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认为:“天文学应当成为社会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它在回答人类的最基本问题,是能够提高公众科学意识、介绍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的最好工具。”朱进认为,中小学开设天文课,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天文兴趣,“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天文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也大有裨益”。“我们的天文教育确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拥有全国统一的体系来推动科普教育,这其实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明显优势”。
“并非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天文专业的学生,但每一个人都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天文却是非常必要的。”朱进说,天文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能够让人把目光投向宇宙,看得更远,它能给孩子更多的启发和好奇心。这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地方政府应更多介入
科普教育涉及面很广,在没有材的情况下,各地教育部门只能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开展科普教育。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基层科普教育方式。
山东省潍坊市市区有100多所学校,每年有3.5万名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下,全体学生轮流到潍坊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活动,到2015年底,已有40多万名中小学生去过实践基地。这所实践基地,从2001年开始,就一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国家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材,也没有专业老师,所以这十多年来,基地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自己开发实施了200多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在2014年国家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极大鼓舞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效果维度检测表达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内涵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是指运用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加以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从性质来看.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从实践关系来看,它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结果之一,既是运用研究成果的产物,又是表明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
一般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1.主题聚合性
效果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自然的衍生物,与课题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课题研究假说正确与否、实践价值大小的重要证明。具体地说,研究者对课题的认识与实践是效果产生的基础,是引发效果的根本原因。效果的内容反映的是研究者对课题涉及的核心问题实施教育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课题的价值、意义,反映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合理程度。
2.客观有限性
效果是研究所引发的实际变化。这种变化是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相关的,是有限度的,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的产生、维持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实践干预。在实践中所采取的措施是相应的结果产生的重要前提,研究措施的科学性、实践性的有限性决定了效果的客观有限性。因此,任何效果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科学程度、实践程度呈正相关。离开了以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实践为基础的一切效果是虚假的。
3.具体可测性
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获得,并运用数据、文字、事例等表达出来的。在实践中,它直接反映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的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对应素质、参研教师的思想观念与施教能力、学校的管理与风貌等方面,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或运用工具测量明确相应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维度
明确效果究竟从哪些方面来体现,是全面收集和展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界定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既包括变化的主体.又包括变化的性质、内容、程度等,其中明白变化的主体是前提,把握变化的性质、内容是核心,测定变化的程度是关键。具体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1.问题解决的方式与状态
问题解决的方式作为直接促进研究主体、客体发生实际变化的具体思路、手段,是研究假说的实践化。因此,运用研究所得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产生的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之间的差异当属效果的范畴,是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运行状态、运行结果,体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成熟程度,是其他效果产生的重要基础。
2.实践对象的变化
实践对象(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或教师,因此,这里通常是指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或教师)发生的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变化是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体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或教师后.学生或教师的素质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发展变化状态,它包括学生或教师的认识、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力、所达到的结果等。它是效果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研究的实践干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体现。
3.研究主体的变化
研究主体(即研究者)因课题研究而发生的变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内容。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状况来看,它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作为具体实施研究的研究者这一主体.即教师的变化;一方面是指作为研究的组织者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反映的是教师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专业成长状态。一般来说,参研教师的与课题相关的思想观念、施教行为和能力、研究行为与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变化是他们在参与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所引起的,是效果的直接反映。这种变化往往能够迅速地转化为改造教育实践的实际生产力,有机地融入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变化反映的是学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因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发展变化后而发生的相应的管理层面的变化、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等。通常,这种效果除了直接表现为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提升及学校文化的发展外,还有可能转化为社会评价,如有关部门对教师、学校的各种肯定、奖励等外在表现。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检测
效果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判断研究实践所产生的实际变化,其核心是鉴别。它是对效果进行客观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检测的任务在于对发生变化的全部主体、全部内容及其达到的程度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
(一)原则
1.求证性
课题研究所产生的变化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变化常常是研究者预先设计的、期望顺利达到的;消极的变化则是研究者希望克服的或者避免的,可能是出乎预料的。检测韵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将检测结果与研究方案中的事先设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效果检测应当包括证实与证伪两个方面。在检测过程中,应当鉴别这种变化与研究的实践干预特别是研究的具体措施之间存在多大的相关性,是否真正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全面性
研究效果常常可以通过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全面完整地反映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对检测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效果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变化的内容和主体的全面判断、衡量。从内容来看,它应当覆盖研究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全部外延。从主体来看,它应当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因此,其检测应当从课题本身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科学的检测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测定其变化。
3.客观性
研究的效果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了解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并将其与研究措施进行归因分析是对效果做出客观判断的重要基础。检测过程中,对于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应当借助于一定的科学工具和方法、手段作用于检测对象,引发其反应,做出初步的内容判断,进而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明其真伪,做到去伪存真,从而在内容与程度两个维度完成对效果的实事判断。
(二)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检测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听、看、查、测、议等,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考证类和复现类。
1.考证类
考证,即从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入手,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其基本原理是“事实一判断”,即通过对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后,对其实践性、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相关判断。考证的关键是判断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并揭示这种因果关系。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听、查、议。
听,主要是听取研究者的汇报,了解研究者的所思、所做,了解研究者的工作与课题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考查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查,主要是通过查阅研究者保存下来的过程性、实践性研究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在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而判断效果是否真实可靠。
议,主要是对研究者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与分析,去伪存真,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地考证,将与研究无关或者关联不大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的内容剔除,进而判明其实际变化,分析真实的实践干预与实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2.复现类
复现,即在一定的情境中再现实践干预可能引发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其基本原理是“刺激一反应”。即通过在特定情境中呈现事先设计的某些刺激,引起受测者的反应,然后分析这种反应与研究措施的关系。复现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合理的检测情境。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测、看。
测,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研究所作用的对象进行测查,以了解其变化及其程度。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测量工具的设计。一般地说,测量工具的内容应当以研究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将核心概念所界定的外延具体化。对于内容的表达,要力求尊重受测对象的发展水平,注重检测目的的合理隐藏.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验对象的实质变化。对于结果的处理,要注重合理运用统计分析。
看,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活动进行观摩考查,了解研究所作用的对象在特定方向、特定内容上达到的程度。现场活动观察的实质是一种情境检测,它的关键是要将情境自然化,通过自然化的情境考察受检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受检者在日常活动中的真实反应。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听、看、查、测、议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交织在一起作用于检测对象。因此,要重视不同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的互相印证,以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表达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泛化
将效果泛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经常容易出现的_个问题。其实,教育科研是课题承担单位的全部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题研究仅属于教育科研的一部分。因此,某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仅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可以估量的,而不是无限扩大的。这种有限表现为它所涉及的主体有限、内容有限、程度有限等。在显示效果时,必须要选择那些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措施与结果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内容,即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变化结果。否则,会使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与结果之间牵强附会,留给别人“课题研究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印象。
2.避免夸张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效果与实践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因果关系,研究实践是研究效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进行显示时,研究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效果有所夸张。这种夸张既可能表现为夸大,又可能表现为夸小。其中,夸大更容易出现。它常常源于研究者的功利性目的或“教育科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观念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有意性。夸小则常常是由于研究者对效果的承载主体、内容等的认识不足或检测的工具、手段的设计的缺陷而导致对有关效果的忽略。在实践中,避免夸张,一是要防止将其拔高,即将变化的程度、变化的内容无限制地扩大;二是要防止只报喜不报忧,回避甚至于美化研究中出现的消极变化。任何夸张,只会损害研究的真实性。
篇9
近来,同济大学推出“苗圃计划”,把全国7个省市的20所高中列为首批试点中学,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这些中学对接,建立兴趣小组、实验小组或特色班。教授们走进基地“育苗”,对学生集中开展能力培训。
此前,也有一些大学推出中学创新实验班。
而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学与高中的这种衔接,已经比较普遍。
这些现象,带来了教育哲学的变化,引发了新的教育命题,那就是,用大学精神贯通中小学教育思想。这是一个功能性的创新话题,是一个寻找教育规则,培育大学倡导的特色人才,引领教育思想变革而生发的教育现象;同时,它还是一个探索教育目标与价值规律,使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贯通连接,更好地体现价值的连续性,重新规划大学精神和中小学价值取向二元分离的状态,创造大学精神与中小学内涵特色联盟互动的教育观。
大学文化战略贯通中小学发展的文化方向
大学建构文化发展战略,使命有三:一是落实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文化育人”的要求,为自身理念长远发展而展开的精神运动;二是为完成文化兴校的精神使命,为大学精神与高中、初中、小学理念无缝对接,创造一种思想贯通的新途径;三是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德育为先等诸多新理念、新思想,闯出一条文化兴校的新路。
大学创设文化发展战略,重在用教育的时性和人文性,压倒社会浮躁短视的功利性,用文化的方式形成独有的话语权,既体现“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气概,又创造一种用大学精神贯通中小学教育思想的文化范式。
大学文化战略与中小学教育的文化方向在对接的过程中,大学独树一帜的思想体系涵育出更多的“小大学”。它用教育精神导航发展方向,远离掐尖之弊;它用文化育人的思想,远避唯智唯分的功利取向;它用特色品质展示价值,远离急功近利的浮躁之象。
大学精神生成的文化发展战略,使未来考入大学的学子,从小就受到大学精神的启蒙和熏陶,使大学的精神成为学子的追求,使青少年的文化冲动、创新情感和这所大学的校风、学风结缘。
运用大学文化战略影响基础教育的文化发展方向,是创新大学个性品质的精神。大学在引领中小学办学思路时,首先自己要确立独特的价值取向。人们为什么会对某所大学心向往之,从根本上讲,还是对这所大学精神价值的认同。同样,大学选录的学生,也要在崇尚大学的教育精神和信奉大学独特理念的人群中进行选拔。如此选录标准,自然会起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用大学精神贯通中小学教育思想
大学,是使人明德远行的动力站,也是体现文化育人、以文养心的文化场。然而,以往的大学精神,大多以一种“概念化”的口号式形态出现在校庆或活动仪式的宣传场面上,宣传过后,很少有模式化的实践体系。
其实,中国大学不缺少精神,而缺少一种文化的认同感。北大有“爱国创新”的精神,清华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南开有“公能”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济大学有“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大学精神建立起一套大学、中学、小学在教育思想上相结合的文化育人路线图,是为了丰富中小学的教育特色,促进未来大学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尤其是在部分大学开始自主招生的今天,同一所大学将在几十所甚至几百所中学选拔自己所需要的学生。而与此同时,一所中学又要接受不同层次的大学的选择。当一所大学在对多所学校进行生源选拔时,由于缺少事先文化意义上的标准,其选拔的盲目性在所难免,往往以分数为指向。而中学生由于中学期间没有事先的思想准备,因而上了大学以后显得后劲不足。
当一所中学面临多所大学的选择时,正是继承多元文化的不同气质,形成中学多样化兴趣活动小组和社团组织,开发学生个性和培养能力的精神教练场。而中学要适应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指向,既要在学校文化战略中表达目标价值,又要体现多元文化范式,要让学生在思想自由的氛围里认识真理,提升生命质量,在多样化的氛围中选择高尚。
大学的文化个性与自信
古人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今天《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德是办教育的共性,是第一位的。
篇10
表现
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起到先导、引领和服务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教学科研的这些功能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第一,教育科研对素质教育的助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总体上层次较低,水平不高;二是中小学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提高自身素质的系统研究。这使得教育科研对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非常有限,教育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
第二,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育科研应当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有效指导;但在实践中,教育科研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比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这一理念在不同学科中又该如何体现?这需要教师通过科研的方式,研究如何解读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的教学基本问题。但是,当前中小学有关课程改革的课题,不是题目太大、笼统抽象,就是缺乏学科特点和针对性,不能有效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教学矛盾和问题。
第三,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教育科研的宗旨是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但真正倾情教育科研、用心研究教育问题的学校和教师并不多。一方面,许多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科研成为装点学校门面的“花瓶”;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参与科研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把科研简单地看作是晋级评优的工具,忽视了科研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这就使得科研和教学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是科研,教学是教学。这样的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太大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教育科研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彰显出来。教育科研在本质上具有求真、求善的功能。但许多教师对参与科研缺乏足够的热情,他们虽然具有“埋头拉车”的黄牛精神,却缺少“抬头看路”的反思意识,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点灯”,缺少智慧工作的职业境界和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则更小。
第五,教育科研对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独特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育科研始终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的,学校要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就要倚重于教育科研,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和办学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牌。但许多学校只把科研当作一种摆设,既不通过科研的途径去深入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和办学优势,也不通过科研的渠道去系统地思考学校发展的未来。因此,尽管许多学校课题甚多,却始终未能找到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
第六,教育科研对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既是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生命力之所在。然而,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每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可谓成千上万,围绕各类课题撰写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更是不计其数,但真正属于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并不多,能转化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更少,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悲哀。
原因
一是认识问题。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产生了无用论、万能论、应付论、神秘论、花瓶论、包装论等诸多怪论。这些怪论要么彻底否认教育科研的作用,要么无限夸大教育科研的作用;要么完全被动应付,要么太过重视以至作假;要么把教育科研当负担或娱乐,要么把教育科研当作追逐名利的跳板和方式。这些错误认识,既忽略了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又忽视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条件,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浮躁风气和学术腐败,严重偏离了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产生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而且产生了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
二是能力问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最基本的要求有两条:一要有问题,二要懂方法。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不熟悉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这使得他们参与教育科研遭遇知识和方法的“瓶颈”。同时,还有许多教师对参与教育科研缺乏信心和热情,认为搞科研是专业机构或专家的事情,自己充其量是个“教书匠”,搞科研搞不出什么名堂,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科研的关注和投入。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教研员都是“半路出家”,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研究能力也非常有限,其对科研的实际指导能力还比较欠缺,这也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的实际成效。
三是管理问题。当前中小学科研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科研管理起始环节的立项管理,存在把关不严、指导不力、立项失范等基本问题;其次,作为科研管理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存在过程缺失、跟踪不力、监管失度等主要问题;再者,作为科研管理保障环节的组织管理,存在科研制度不健全、人员更换频繁、引导教师不够、科研规划不准、经费投入不足、成果缺乏转化、“包工头”现象日趋严重等实际问题。可见,管理问题是导致教育科研成效低下的最重要原因,并体现在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之中。
四是评价问题。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如何评价课题设计、进行结题鉴定、评选研究成果等,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科研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会直接影响到科研的实际成效。目前,教育科研在评价方面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立项认定存在把关不严、管理不善、指导不力等基本问题;二是结题鉴定存在指导不力、检测粗糙、结题走过场、结题方式欠妥等不良现象;三是成果认定存在重认定轻导向、重形式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厚度”轻“深度”、重人缘、轻实效等错误倾向。
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转变观念是提高科研成效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坚持“唱响一个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三个结合”的科研指导思想。“一个主题”即教育科研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两个转变”即由重理论向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转变,由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日常教研教学相结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须端正科研态度。我们既要关注立项课题的研究,更要关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常态研究,把科研当成一种教育生活,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问题,从学生那里获取研究动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积极实践,有效推广,教育科研的成效终会得到体现。
第二,准确定位,正确导向。准确定位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不是指向新规律的发现、新理论的生成,而是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技能,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应倡导求实、求真、求新、求善的科研价值取向。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是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找准问题,科学选题。只有找准有意义的问题,才能形成有价值的课题。如何找准有意义问题呢?问题必须是自己的、确实存在的、目前尚不知道答案且有重大科研价值和教改意义的。找准问题只是科学选题的第一步。要做到科学选题,必须注意课题研究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要小、切口要小、步子要小,课题研究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选题有一定新意。
第四,确立标准,完善评价。衡量教育科研成效,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把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发展作为衡量教师教育科研的最终标准”,引导教师把“改进工作”和“提高自我”作为参与科研的现实追求目标。
第五,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强科研规划,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方向性保证。基层科研规划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依据学校的工作现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根据区域教育发展需求,拟定指向区域教育重点和难点的重大课题,进行招标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强化科研管理,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根本保障。从管理角度讲,学校既要从组织领导、人员经费、制度措施等各方面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又要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过程监控,从立项申请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评审都必须全程跟踪和指导。
第六,加强培训,优化策略。加强科研培训,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核心环节。在教师培训的思路、内容、方式与层次上,都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同时,应注重研究策略的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在本质上是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研究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第七,改进方式,改善文风。在优化研究策略的同时,我们还应倡导科研方式的多元化。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常见、最规范的一种形式。而根据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基础和教学实际,采用课堂观察、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经验总结、教学后记、教育BLOG 等更为灵活有效的形式,往往更能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而文风也是影响科研成效的一个客观因素,提高科研成效,我们应倡导朴实的文风。
第八,甄别成果,积极推广。衡量科研成效大小,关键要看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只有那些能够改善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研成果,才应该受到肯定和表彰,才需要进行推而广之。如果研究成果仅仅局限于结集论文、获得奖项,而不能够推广成一种经验和有效做法,那么这种研究应该说是失败的,没有实际价值。”因此,我们要善于甄别科研成果,尤其要注重科研对实践的改进和指导功能。当教育科研确实取得较大成效后,应当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