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061-01
如何在学校中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切实做好教学工作,现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点看法。
一、中小学生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抓教育应从小培养起,作好基础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说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从小积累他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从小就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每个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信息学在今后将得到重视,而信息学已被列为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科目之一,被称为国际信息学奥赛(IOI)。国内通过逐级上升的形式来选拔这方面的人才,而它所针对的就是学生。那么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国际、国内要举行这样的竞赛呢,关键就是提高人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和对信息知识的掌握,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的能力。而信息学竞赛的体制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说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势在必行。
二、对信息技术教育施教者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的施教者,也必须有一定的信息素能力,若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不丰富,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他不能指导学生学习,不知道那些知识该学,那些知识不该学,致使部分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甚至会使学生误入歧途。
课堂的四个基本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而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教师在信息知识方面有丰富的“资源库”,也就是说,信息素养能力高。那么通过教学媒体的体现,科学的组织好一堂课,可想而知,一堂课下来学生吸取的效果肯定不错,可以说成功率是很高的。教师作为施教者,导航者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现在的网络教学使传统的教学传播方式失去了原有的那种活力。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恰好解决了这方面的困难,而且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最为可喜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标。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本注重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性,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固定且呆板的教学模式,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说教师必须在这方面作好施教者的导航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锻炼以题海战术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的素养至关重要。
三、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导航者,应该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涉及到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很难接受,大脑每天都处在急度的紧张状态,除了算题还是算题。现在想起来,许多学生的两膝还会发颤,根本就不用谈什么学习兴趣了。而现在与以往不同了,在教学中引进了多种信息技术的产物,如多媒体,远程教育网,都使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俗话说:“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单一色调简单重复容易引起大脑及层的抑制”。多媒体的引进,使传统教学模式很快淘汰,多媒体以它的图、文、声三者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另一方面,学生对新事物都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多媒体教学的引进无疑会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理解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图像、文字、声音的方式来作一解释,显得就很逼真,且还形象。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容易接受,且不易忘记。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会产生创新思维结果,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国际信息学奥赛(IOI)和国内信息学奥赛(NOI)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在信息教育中,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这无疑会敞开学生广阔思维。
四、要有一个信息主管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实践,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语文本来是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陈旧,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动力,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其丰富的色彩,吸引人的动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在创设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播放了《美丽的西沙群岛》的光盘片断,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动感强的画面使学生仿佛来了西沙群岛。然后自然点题,引出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无边无际的大海,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活泼可爱的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还有千奇百怪的美丽贝壳,庞大的海龟……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得出的结论作小结,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例如课文《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的句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可理解为“抖动”,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在进行说话训练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从感知——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信息技术对课文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帮助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了解,对课文的理解。因为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不丰富,对于有些课文所涉及的背景资料如果缺乏基本的储备。对课文的理解则可能出现障碍,而教师适时的背景介绍就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四、减轻学生在课文难点处理解的坡度对突出重点有益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文、情、景等审美因素,利用信息技术CAI课件科学的、艺术的进行审美教育,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和自我展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在教学中利用CAI或创造听学效果,或设置视觉形象,让美的情境感染学生。
篇3
关 键 词:创意 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 理性思维
创意,或者说创造力,在今天的中国已经被提高到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集团都在要求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意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也蕴育着巨大经济效益。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已经从技能、技巧等具体知识的培训转到了对设计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创意思维的培养上。然而,目前我们的创意思维的培养却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创意以及怎样去创意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着偏差而收效甚微。其问题在于:一方面,把创意当成天马行空似的玄想或灵感光临的被动等待,使创意变成了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神秘事;另一方面,让看似好的创意远离具体的设计课题而变成了为创意而创意的游戏。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在现代设计比以前更加复杂和更综合的语境下,必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重视科学理性思维。
因为,第一,创意应该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灵感突然爆发,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是设计创意的内在要求。第二,现代艺术设计比以前更加复杂和更综合。这使艺术设计实践不仅是艺术创造行为,更是科学的,理性的抉择。科学理性思维也就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意是理性的选择结果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创意不是灵感的突然爆发,而是理性的选择结果。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者索耶在他的著作《人类创新的科学》中写道:“灵感源于积累而非灵光乍现……实际上是将过去的观点全都推翻了。许多人认为创造性是一个人智慧的突然闪现,这种‘魔术般的’爆发是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思维的精神过程。但我们深入研究发现,当你展示你的创造性时,你使用的大脑部分与平时琢磨怎么绕过交通堵塞没什么两样。”①
今天我们把创意放到了一个非常绝对的地位。似乎只要有了创意就可以解决一切设计问题。但创意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有创意?似乎没有真正被思考。事实上,我们更多地只是从结果这一端来看创意,而忽略了创意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积累、选择和判断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创新思维是信息重组。创新思维是没有预成的规则的,它要突破思维定势,对巨大的信息流进行筛选,对各种信息的复杂关系做出判断,进行新的组合。可以说,“选择是灵感思维和创造性功能的灵魂。”②如今的设计也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像广告策划一样,设计是一个对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理性判断、明智抉择的过程。创意就是在这些过程里通过积累、选择和判断产生的。策划大师叶茂中曾经说过,策划80%是靠腿,20%靠脑。
“提起创造性思维,人们往往会忽视逻辑思维,认为它的‘理性’与‘创意’格格不入。实际上,逻辑思维的分析、推论对设计的创意能否获得成功时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逻辑思维中常用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艺术设计可以得到理性的指导,从而使创意具有独特的视角,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引起受众的共鸣。”③
创意既然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么,在强调创意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则必然是其内在要求了。
二、当代设计学科的新发展要求设计具备科学理性思维
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要求设计师具备很高的科学理性思维能力,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
1.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表明其多学科综合的特点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似乎更多着眼于艺术性的思维逻辑和形式美的创造。然而,现代设计已经变成了关系的设计、事理的设计和交互设计、从产品设计演变到服务设计。“艺术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④“……设计立即变成了一个比不久之前更为复杂和更加多学科的活动。”⑤
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建构清楚地显示出现代艺术设计学已经是一个结构大、涉及面广、多学科关联互动的开放的学科体系。什么人因工程、知觉理论、消费心理、材料科学、传播学等。然而这些学科已经融入我们的设计教育,所以,我们也必须重视对科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曾经是包豪斯的宗旨。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意识到:“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用情感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⑥柳冠中先生关于设计学的“事理学”理论(将设计视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即为事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实践中认识的能力,从对‘物’的设计提升到对‘事’这个系统上——这是中国设计教育应思考的方法。”⑦
然而,在我国依然存在着艺术院校的设计与工科院校的设计的严格区别,一些大型企业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工科院校,或许直到现在他们才开始意识到:“艺术院校的学生有着与工科院校学生不同的优势”。一方面,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表明其多学科的综合性新特点;另一方面艺术与科学结合是必然趋势。所以,李砚祖先生说:“设计的当代成就和未来是由艺术与科学统合的程度而决定的。”⑧(转第39页)(接第59页)可见,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思维模式必须予以改变,培养具备科学理性思维的设计人才是提高我们艺术设计水平的必由之路。虽然,理性的功能主义和国际风格被后现代设计所诟病,但是当代的艺术设计事实上却并没有也不可能抛弃理性思维。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发端的包豪斯基础课程就开始了这样的思维。在由纳吉和阿尔贝斯所执行的基础课程中“采用感应的方式去设计,让学生去调查、探究和实验”⑨远不像我国当前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所理解的仅仅是“三大构成”的简单的视觉形式的训练。
过去有些观点认为,艺术是形象思维,艺术设计也是形象思维,甚至开玩笑说学理工的人的脑子是方的,因为他们要求准确的数据,严密的论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不甚相关。现在看来是应该改变这样的错误认识的时候了。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设计师具备科学理性思维。
3.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正表现为艺术思维与科学理性思维的结合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一样,艺术设计不只为具体的设计课题提供形式解决方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高科技条件下,艺术之美才得以彰显。不管是物质还是非物质设计,都不可能只依靠设计师直觉和灵感。就拿视觉传达来看,从任务确立到市场调查、信息摘取,从数据分析到设计表达等环节都必须是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图形也不是随意生成的,而是“非常理性又不排斥感性的形,即是具有科学特征和语言特征的符号系统……图形符号的样式和表达方式不是由艺术感觉决定的。而是由信息本身和理性的规范决定的,这里不是不要艺术及感觉,而是这种艺术和感觉必须与科学和理性结合。”⑩如今,各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前沿探索无不是基于艺术的感觉与科学理性的结合。从产品的设计到服务的设计,从物质产品到人机界面,视觉传达的不仅是形式和色彩完美的图画,而是像地图一样合理科学的信息表达系统。室内设计和建筑方案也不是去研究如何画效果图,而是集中与灯光、空气、时间和几率的研究和表达。陶瓷设计研究在理论层次和技术层次上揭示瞬间与光亮……这些在以前都是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而今天却是艺术设计必须面对的课题。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科学理性思维对于现代设计的必要性。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出真正有创意的设计人才就应该改变旧有的观念,把科学理性思维纳入到艺术设计思维之中。只有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创意能力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是理性的、科学的创意设计。
注释:
①[EB/OL].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02205965.html. 2007-06-12/ 2007-09-25.
②陈明.灵感和直觉心理现象的协同论阐释[J].甘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P96—98.
③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32—233.
④同上P20.
⑤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
⑥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李为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0.
⑦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J].北京:装饰,2005.1.P006—009.
篇4
【关键词】学习支架;支架式教学;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40―04
教育技术公共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师范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培养师范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评价信息以及把信息运用于教学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策略、增强信息意识、加强信息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较多,包括的知识面比较广,几乎涵盖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内容,而课程教学时数相对有限,所以每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信息量很大;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面向全校的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学生人数比较多,采用大班授课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另外,部分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学习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真正目的,不了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何帮助,对所学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因此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将支架式教学引入到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中,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以期改进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
一 支架式教学简介
1 什么是“支架”
支架(Scaffold)原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脚手架就是工人们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或柱子等,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撑架构[1]。根据这个建筑隐喻,伍德(Wood,Bruner&Ross,1976)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2]。普利斯里(Pressly,Hogan,Wharton-MeDonald,Mistretta,Ettenberger,1996)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3]。
2 对“学习支架”的理解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1934)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教师如何以助学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提供了指导,也对“学习支架”提出了意义明晰的需求说明。维果斯基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个发展区存在于学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之间(Vygotsky,1978),是学生需要“支架”帮助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区域。
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或某些有用的资料)的帮助,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学习过程被内化)。当教师发现学生能够有能力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时,撤去支架。
学习支架的形式多样,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教学任务。从其表现形式看,学习支架可以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除了这些可设计的学习支架外,学习支架还有更为随机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4]
3 支架式教学的涵义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5] 如图1所示。
支架式教学是人们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之一。支架式教学的进行,是利用学习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有用的帮助。
4 支架式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6]
按照学习支架理论,支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而且是通过“学习支架”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会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其中在评价形式上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是具体采用什么评价方式,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都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而不是机械采用。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出,学习支架的建立存在于每一个环节中,而且以上几个环节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而是相互交错,互相促进,相辅相成。[7]
二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设计
1 课堂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
从理论上来说,支架式教学是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内容多课时少,应用支架式教学存在一些困难。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向学生发送的信息和学生向教师发送的信息不均衡,尽管如此,本文试图结合教育技术公共课部分知识点,将支架式教学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中,探讨如何有效发挥支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进行探索可以在课后进行,学生独立探索所应用的资源也大部分来源于课后,所以一般是教师提前提出问题,课后搜索资料,讨论再回到课上进行(也包括在课后)。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课堂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8]
图2中,从教师指向学生的粗黑剪头代表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支架,从学生到教师的细黑线剪头代表学生的反馈意见,学生之间的细黑线剪头代表学生之间给予的学习支架,学生的学习支架还可以从图书馆、网络自己寻找。
2 课堂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案例
课程内容:学习教育技术的意义(某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过程)
学习教育技术课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习教育技术课程的意义,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学生学好本门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兴趣是第一位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本门课感兴趣了,了解了学习教育技术的意义,才有学习的动力。但是按照学校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对于教育技术的知识了解甚少,只是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所以只是在不同程度上了解或者掌握了部分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这只是为技术方面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理论层面上,由于学生通常在大学三年级才涉及到教学设计类课程,所以在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也几乎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想立即让学生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直接向学生讲授其意义,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基于以上考虑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设计上以问题为出发点,更易于切入主题,且应从学生的切身条件出发予以引导,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学习教育技术课程的意义。
(1) 创设情景,建立支架
中心问题的提出:假设我们将要或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 引导学生思考。
支架一:过去教师如何教学?此问题对于每位学生讲都有话说,因为学生在小学甚至是中学阶段所经历过的,知道自己的老师当时是怎样教学的。
支架二:社会发展了,作为一名教师又应该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思考,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得出应该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等等,教师逐步引导到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支架三: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应具有怎样的教育技术能力?为什么?教育技术能力的涵义是什么?
教师给与引导: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9]
2004年12月1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从四个层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要求: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意识与态度:即能从教学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一种将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意识与态度,另外一方面要能够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技术与方法、促进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即理解掌握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须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即能够开展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科研活动等,以及能应用技术与同事、家长、学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的合作与交流;社会责任:即能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10]
教师提问:对比一下,看看我们都做到了吗?做到了哪些?
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发现自己离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得出没有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很难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达到此目标,如何培养我们的教育技术能力?
学生讨论集中意见。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技术,学会备课,并将学到的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
教师:这只是教育技术能力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公共课来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公共课能学到什么,能达到什么目标,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并告诉学生如何学习教育技术课程。
(3) 独立探索。教师建议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一些中小学教师,得出一个教师从业后的需求,加深理解。并推荐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可利用的资源。
(4) 协作学习。整个探索过程可分为独立探索和合作进行,通过有目的地调查,探索,协商、讨论,得出较为一致的意见,从而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看到课上的学生活动,对于课堂进行的效果及学生的讨论情况可以做一下简单的点评。
当教师觉得学生对教育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后就可以进入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系统教学了。前面虽然用了较多的时间去讨论,但这样会使学生真正了解学习此课程的作用,并引起学习的兴趣。
通过支架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学习支架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学习支架的设计和使用上应该注意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学习支架应用应视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定。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问题、建议、图表等学习支架进行教学,同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对理论透彻理解;对于媒体的制作和使用部分的内容采用范例式支架。第二,学习支架应用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而灵活多变。学习支架的形式多样,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依据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合学生的形式尝试应用于教学中,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第三,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只有将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教学时才能贴近学生,增加教学的关联性,学生才觉得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为日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教学提供有利的帮助。[11]总之,学习支架的应用应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设计出恰当的形式。本文只是对支架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难免会有不当之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逐渐得到发展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朱琳琳.关于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探讨[J].教育导刊, 2004,(10):4-10.
[2][3]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3,(11):18-21.
[5][6] 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91-92.
[4][7][8][11] 吕爱杰.学习支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保存地点:南京师范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
作者:王建虎,古丽娜·玉素甫(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小学教育专业是新疆自考热门专业之一,仅新疆某知名社会助学民办学校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招收的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总数近800人,为新疆教育师资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随着新疆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疆教育的迅猛发展,基础教育对合格教师的刚性需求呈增长趋势,客观上刺激了越来越多的自考生投入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里来,关注和探索这些学生的专业成长是新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自考小学教育专业考试科目加入师范生必修课之一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来,对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也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新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的师范生素养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推进,教育技术课程因各种原因逐渐成为教师与学生感到较为困难、吃力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诸多自考科目中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最难通过,且感觉有些失望的一门课程。笔者从自己的近7年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助学实践困惑出发,就新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的途径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课作为普通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类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合格教师的任务。自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在每年的4月进行,7月还有一次补报补考机会,这就意味着自考者每年至少有一次的考试。尽管如此,学生的考试效果并不如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屡遭尴尬,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越来越呈现出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
(一)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既定的专业标准规划
目前,自考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所遵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4月制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自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1999大纲”)。1999大纲详细规定了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未来教师需要系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目标是为了“培养考生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要使“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教学媒体的基本特性、教育应用,掌握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新要求”[1]。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2]。标准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每个标准同时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提出了要求。较之1999大纲,2004年的标准更能反映我国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准确定位。1999年的教育技术课程在专科阶段的小教专业是选修课,并将其与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并列以供选择,很显然,教育技术在自考小教专科还不足以成为“当代教育的制高点”(陈至立),并不是小教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从1999大纲看出,教育技术能力目标维度主要采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体系,而标准则采用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的四维分类,在不同的分类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已迥然不同,继续使用1999大纲很显然脱离了教育部既定的专业标准规划。
(二)现行教材内容体例背离了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行的教材内容体例是根据1999大纲编撰而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我国教育技术界对现行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教材围绕“教育技术概念”体系、“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等三个部分展开。毋庸置疑,这三部分内容,至今依然是教育技术的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第三部分“教学设计”的教学普遍得到学生的喜欢和认可。然而概观整部教材的教学,作为自考生考本的教材却不能全部让学习者买账。例如,在助学过程中就有学习者说:“初听现代教育技术,眼前一亮,但随着学习的推进,不禁失望,现代教育技术并不现代”,“它和许多乏味的课程一样,很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笔者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后学生说“时间好快,期望下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行教材内容体例安排大而全,仅第一和第二章就出现教育技术概念14个左右,使得教材囿于概念的界定与罗列。教材内容的陈旧,让课程总是活在枯燥而非鲜活的历史里,例如,在讲到“投影视觉媒体”时,学生们面对教材上的投影器直发呆,问其原因,答曰:“似乎在老电影里见过……”幻灯片、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更是纸上讲技能,学生会问:“我们将来会用到它们吗?”还有诸如电视系统的连接、电视机及录音机的原理、电视系统连接、软盘,window98操作系统以及每种媒体后大篇幅的优缺点等,都很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的情景,脱离学生现在及未来工作的实际,在学生屈服于考试命题者对此类知识的乐此不疲时,学习者必然会产生厌恶的情绪,更别说带着兴趣和热情去学习探索及创新了。“知识是过时了,但是考试会考,所以你们得记”,这句话成为笔者在助学复习时被质疑时无奈的选择。因此,自考教育技术已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背离了“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3]的新人才培养要求。
(三)以应试为目标的助学偏离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心
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了进一步规范教育技术的行业标准,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于2006年4月推出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考试大纲》,强调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为目的,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认证体系,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最终实现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4]。很显然,该大纲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重要目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有效而规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而是在于造就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教师。但是在“以一考定成绩”的培养格局不能创新的背景下,追求应试和成绩必然成为助学教师和学生的无奈选择。同时实践部分的考核也逐渐简化,降低并异化为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力的考核。笔试和实践考试都偏离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心。笔者曾经试图在新课助学前期介绍引入新的课程内容及新技术培养,因为没有机会和条件动手,纸上谈技术,PPT上讲技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能力上不去,从一开始的新鲜降回了原点,紧张的复习更加淡化了学生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重视及学习的积极性。
(四)贫乏的资源环境远离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属性
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现代,一方面是理论的现代,而另一方面是技术的现代。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属性告诉我们,教育技术的教学是有一定的资源环境要求的,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然而,笔者在参观调研了新疆几所小学教育专业助考学校后看到:大部分学校或者助学机构的教学是在普通教室进行的。自考生所占有的最有利的资源就是大部分教师是正在就读的硕士研究生,即人力资源。教学所需的硬件环境,即使有,教育技术课程能够加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也是有限的,技术的习得只能让位于各式各样的讲座或者活动,生均资源是比较匮乏的。
二、原因剖析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5]。当滞后的大纲、教材、被扭曲了的助学及不对称的资源配置综合支撑着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时,小教专业自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堪忧,该课程逐渐走出我们当初设置该课程的初衷并落后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制度的原因,也有现实的人为的原因,只有准确地定位和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为我们制定相应的对策找到依据。
(一)自考教育游离于高校教育之外,导致目标制定滞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等三大内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对自学教育的定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课)、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要求相一致”[6]。小教自考在新疆采用的是主考院校负责、社会助学及自考中心相结合的方式,但高等学校在介入自考教育时,并没有将其当做正规学校教育看待,而是将其圈起来,设立诸如成教学院、网络学院之类的机构,实际上是将自学考试置于正规教育的体系之外,当高等教育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时,自考教育的改革往往被搁置起来。当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发生改变时,并不能引起自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的主动变革,目标的滞后也就理所当然,这也导致教材内容更新的不及时。
(二)教材的更新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机制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直接体现,教材更新是教育改革推进的必然结果。现行教材的内容陈旧落后,缺乏时代性、国际性和最新的教育思想和信息,理论缺乏应用的实际土壤,这正是因为教材的更新缺少长效运行机制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教材,尤其是应用很强的现代教育技术类教程,不同于著作,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有其生命周期,适时地更新教材也是保持现代教育技术之现代性的重要保证。
(三)助学组织唯考试而教学,缺乏话语权和自我创新力
笔者通过助学实践发现,当社会助学组织将自考生集中进行助学教学时往往能让自学者找到学习的集体归属感,中途退学及完全自我学习的自学者普遍感觉学习困难,这说明助学机构在组织自学者学习方面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实质上,助学组织已承担起了正规高校教育的大部分角色,如教书育人、组织就业等。因缺乏政策制定的话语权和学历授予的资质,往往是助学机构处境尴尬,教学缺乏自主权。当教育技术的课程实施对助学机构提出环境诸如实验设备、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时、助学机构并不能自信创新、独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新路,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考试依然是其原点和终点。在“唯考试论成败”的现实面前,助学机构只能选择服从。以应试能力为核心,以高效通过考试为重点,以顺利毕业为目标的助学现状是必然的归宿。
(四)高校在改革中独享现代教育资源,缺乏社会服务及资源协调能力
正规高校一方面掌握着自学考试的生杀大权,同时又在教育改革中独享着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社会助学机构与自考者相对处于弱势。国家教育改革投入的大量现代教育资源,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并不会因为哪一个机构在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而自动流向该处。私营、民办的身份和属性使其发展缺乏了很多底气。与此同时,正规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也没有发掘和彰显其公共的属性,社会服务意识的狭隘,各自封闭的资源利用以及资源配置及协调能力的不足,使得在培养小教自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时无法形成合力,最终结果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需要“回笼教育”的“半成品教师”。
三、应对策略
现实的困境并不能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成长,尤其是当前新疆正处于全疆人民投入在跨越式发展的大好背景下。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为新疆描绘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蓝图,而跨越式发展和长治教育基础在教育,关键是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还提出要以人为本,“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来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7]。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育课程、高效的教学、掌握先进技术的教师、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等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教育技术学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研究的。可见本课程对当前新疆教育的重要性。
新疆的基础教育领域正缺少大量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懂得和善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双语人才,这对自考小教专业的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笔者认为,自考小教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地方,抓住机遇,及时改革,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积极构建适应新疆的小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的自考教育“无论是从其特点,还是从其定位看,它都不可能,也不宜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才是它的发展方向”[8]。职业标准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的基本依据,也是设计新型课程的首要环节。标准相对于教师而言是施教的依据,相对学生则是指南。民族地区教育因其复杂的背景,其评价体系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存在地方适应问题。目前,试行的2004《标准》可以作为构建性的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新标准”)的蓝本和依据。新标准应基于新疆特殊的发展时期和地域文化背景。在能力指标设计上,尽可能多地考虑新疆本地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因地制宜地增加一些符合新疆信息化教育的能力要求,如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能力水平、双语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共享及使用等,力求新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能与全国保持同步,又能突出特色,服务于本地的教育的发展。
(二)多元参与,采用更加灵活的教材编制途径更新教材
在教育部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准以后,有关部门根据其编写的《教学人员教育技术培训大纲初级》,组织专家出版了两套试用教材。自考教材由于其特殊性,目前还没能做到“一纲多本”,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和统一,这更加增加其编制的高要求和高质量。教材的编制可以多方参与,能够让专家、助学机构助学者、自考出生的小学教师、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专家共同提出新教材的编制意见。同样让教材既能反映标准的普遍要求,同时又能兼顾自考教育的特殊性及地方属性。同时,支持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源。此外,建议良好的教材更新和适应的长效运行机制,使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属性永葆现代。
(三)创新考核形式,重视小学教育师范生能力的考核
在教材更新的同时,考试机构及主管院校还必须改变以往重知识记忆轻实践的考核形式。在考核内容上,既要突显理论的价值,又要重视实践的意义。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命题的导向作用,对自考生的自学和社会助学进行导向。命题应该明确考核目标,考什么,怎么考及考的价值是什么必须明确,不能让考试者感到繁难复杂,出现比记忆、抠字眼或玩文字游戏及无助于学习者能力提升的无效考试。其次,重视能力的考核,规范和扶持有能力的助学组织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创设条件、协调好助学组织的“利”和自考者的“力”的平衡,让自考者获得真正的能力。
篇6
实践说明,科学家们选择和使用教育技术主题、方法论、数据收集工具、样本和数据分析工具的现状与趋势,能够为我们未来开展有效的教育技术研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坐标系。另外,确定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设计趋势能够为判断该领域的结构是否稳固、良好提供理论依据。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不断有教育技术研究者对教育技术研究趋势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一般是影响较大的论文和教育技术领域的权威杂志。例如,2015年几位土耳其研究者选择了2002年到2014年发表在两本高影响力的SSCI杂志《英国教育技术杂志》和《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上的近千篇论文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教育技术前沿的现状和趋势。这一研究通过研究设计、研究主题、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几个维度展开。
研究结果发现,最初最普遍的调查研究方法以“文献阅读法”和“实验研究法”为主,少部分采用“混合研究法”。而近年来,“定性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更受欢迎。研究主题以教学设计和学习环境为主,也有小部分是文化问题和认知学习等。
近十年七个最重要的教育技术研究主题
近年来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技术研究主题的趋势。研究者把近十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约87个进行了逐步的整合。例如,在线学习替代开放学习;Wikis、社交媒体、播客、Webquests和博客归入Web 2.0;视频会议归入计算机工具;回忆、情绪、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归入认知和学习风格;元认知归入自我调节,社会学习理论归入建构主义理论;论证型学习、故事讲述学习、情境学习、基于任务的学习、基于探寻的学习和灵活的、反思的、实验的、批判的、积极的、交互的学习归入其他理论分类;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基于计算机的评价、基于纸质的评价组成评估分类;评价分类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评价、情感评价、课程评价和网络评价;历史和文化归入阅读、内容分析;学习分析、伦理、普适计算、自适应学习、机器人技术、学习障碍、反射、数字原生代和焦虑被划分入其他类别。最终形成七个最重要的研究主题,即学习方法和理论,学习环境,教育技术研究,在线学习,评估、评价研究,教学设计和其他主题(如表1)。
当前研究最热门的主题是学习方法和理论、学习环境及在线学习,且前两者呈现规律性上升的趋势。研究者比较关注面对教育中出现的新技术和范式转换时,应怎样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虽然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关于媒体和方法重要性的争论一直在持续,然而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这也正是学习方法和理论及学习环境研究近年来受到热捧的原因。
同时,认知的、协作的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经常被拿来作为学习方法和理论的基础。认知学习关注个人怎样学习并提出相应策略,如元认知学习、心智模型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和基于脑科学的学习。由于新世纪对个人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使得教育中相应地更加重视合作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线学习、教学设计和ICT整合的研究是可以代表教育技术根基的热度话题,而且在线教育在许多国家很受重视。因此,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对技术整合的政策支持,推动了ICT整合的发展。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变迁
在所有使用的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法使用次数最多,其次是定性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及其他种类的研究方法(如表2)。因为研究者想要使用定量研究验证新的假设和新技术,所以定量研究法的使用最多。广泛使用定量研究法的原因还有一个,即研究者认为定量研究法的结果也许可以在一定的人群范围内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此外,定量研究法相较其他研究方法,具有省时、省经费的优点。因此,在定量研究法中,准实验研究法使用频率最高,且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施真实验研究法调查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2008年后,真实验研究法的使用次数明显增多。另外,非实验研究法中比较法使用的最多。在实验研究法中,准实验研究法使用最多,而案例研究法在定性研究方法中所占比重最大。
相较上面提到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法所占百分比很低,其中三角测量设计使用最普遍。尽管混合研究法的使用频率很低,但是其中三角测量法的实践意义显著,它可以弥补分离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所产生的不足,确保收集数量丰富的数据,增加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也许是因为混合式研究方法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纵观所有研究方法,混合式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仍然很低。不过近年来使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呈上升趋势,也许将来使用会更多。
在其他种类研究方法中,文献阅读研究法出现次数有升有降,这与新技术出现时建立相关理论模型有关。由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影响因素,建构稳定的理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可能会导致理论研究数量增多。一旦关于某个理论知识的文献达到饱和点,研究数量就会随之减少。
在数据收集工具领域,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有问卷、文献、访谈、成绩测验、态度/知觉/个性测试、选择评价工具、观察等,其中最常用的四种收集工具为问卷、文献、访谈和成绩测验。
在研究中的样本选择领域,选择样本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目的性及便利性,极少一部分选择随即样本或者整群样本。一般情况下,群体容量以31~1000和101~300的选择频率为最高,而最常用的样本容量是31~1000,这既可以保证获取数据丰富有效,实施难度又不会太大。
在数据分析方法中频率、百分比、表格、均值和标准差使用比例最高。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和T检验是最常用的推论技术。频率、百分比、表格和内容分析是最常用的数据分析类型。频率、百分比和表格常用的原因是由于它们适用于所有的研究方法,而内容分析方法常用于定性研究中。质性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内容分析法。推理分析使用较少,原因可能是推理分析过程复杂。
未来研究建议
基于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前沿的现状和趋势,启示我们在未来教育技术研究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ICT作为当代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教育领域应用更加广泛。ICT与教育的整合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对ICT政策研究较少,缺乏相关实践研究,因此建议未来教育技术研究关注ICT项目研究,推进ICT政策科学化进程。
第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形成了丰富完善的基础理论系统。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研究不足,因此未来研究需更加关注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
第三,数据收集工具中的选择评估技术有助于丰富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最近正在逐渐增多,未来应用可能会更加广泛。
第四,考虑到管理者和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包含这些样本群体的调查可能会为教育进程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因为未来教育研究中应该关注教育管理者和家长的作用。
篇7
摘要:混合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在操作上是对媒体的适当选择和组合,但在深层次上则是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运用混合学习的理念,将新技术与传统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能够大大提高培训的绩效,为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供有益的思路。
在教育、培训实践中,人们通过对1"rlearning应用的反思,提出了混合学习(blendedleanring)概念,并率先在企业培训领域中出现,将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案来解决。混合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ofline)的混合,在操作上是对媒体的适当选择和组合,但在深层次上则是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川,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绩效。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传统的企业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共同点,主要目的都是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受训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且培训对象都是在岗人员,因此,应考虑到培训对象在时间、地点、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多样性要求。因此,混合学习原理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是值得尝试的。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对象是高校教师,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培训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科专业繁多,各学科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和信息素养基础各不相同,在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起点和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因而必须在培训内容上下功夫,因材施教,吸引教师参与。二是高校教师身兼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不统一,这就要求在培训形式上动脑筋s增加培训的灵活性,以适应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
二、培训内容及现状分析。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服务教学为宗旨,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软件技术、多媒体硬件三个主要部分。尽管我们一直强调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但在实施上却仍然停留在就理论谈理论的层次上,对于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内容虽然理论性强、较抽象、难以操作,但应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多媒体软件技术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教师参与积极性较高的部分。针对软件品种多样,教师需求各不相同的特点,有些学校采取了初、中、高级分类选择培训,但无论是哪一阶段的培训,也都只是新增了知识,而在内容深度上挖掘不够,因而经过培训的教师对各级内容大都只是人门或是一知半解而已。
多媒体硬件方面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热情较高但使用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在多媒体教室的日常应用层面上,培训的方式以实际操作演练为主,教师学会了操作的步骤,但排除故障和应变能力仍然较低。
三、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可以大胆尝试应用混合学习原理来指导培训,具体说来:首先,从培训者和培训对象来看,混合学习强调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的基本思想川,符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特点。作为培训对象的教师都是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他们对自己参加培训的目的十分明确,态度也很积极,应该充分利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培训的主要任务从“训”转移到“培”,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加强指导,实现最优化教学。
其次,从培训目标的实现来看,混合学习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既需要利用自定步调的E-leaming、软件模拟、在线协同等现代化通道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需要教室、印刷品等传统通道来弥补E-leaming的不足。只有通过合理运用面对面和在线学习两大基本通道,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才能高效地开展基于技术和基于参与者的培训,实现“主导—主体”指导下的基于指导和基于发现的培训。
最后,从绩效技术来看,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混合学习的思想是通过选择、组合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最优化方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必然也应当考虑到教师的投人产出比问题。此外,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教师学会对媒体进行选择和组织,而作为传递这种方法的培训本身理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
笔者认为,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可以考虑采用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分类培训模式,将培训分为三大类:基础技能类(软硬件具体知识)、理论一技能结合类(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和策略等)和综合应用实践类(与教师课题相结合的综合实践)。基础技能类培训的目标是使教师掌握各种软硬件的具体技能;而理论一技能结合类培训的目标则是深人理解理论,并实现理论、技能的内化和综合;综合应用实践类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在实际的课题实践中认识到与教育技术专家的沟通与协作的必要性,学习和掌握协作的方法,使具体实践问题得到解决。三类培训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各大类内又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学员可根据自身需.要在各大类各模块之间进行选择和跳转。如在基础较差的初期,学员可选择基础技能类课程进行学习,然后在理论一技能结合类了解和尝试一些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策略方面的内容,如发现自己某些设计的实现还欠缺某些技能(如动画制作、音频编辑的方法等),这时,学员可再返回到基础技能类的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各类别中分别运用混合学习的不同应用模式进行培训,即基础技能类采用技能驱动模式开展培训,将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同培训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理论一技能结合类则采用态度驱动模式开展培训,将传统的面授培训和在线协作学习结合起来,如通过对某一教学案例进行深度剖析,结合分组协作的方式尝试运用已有的理论、技能合作完成某个单元或某些内容的教学设计或课件的设计、制作;综合应用实践类则采用能力驱动模式开展培训,利用专家与学习者的共同活动,通过在线式进行互动以获取隐性知识,并将培训的目的融人参训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扩大实践培训的效能。
5.培训的具体操作方法。主要包括:
(1)训前测评。对首次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或测试,由培训人员给出指导性参训意见和计划。训前测评可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指导其进人不同的分类、模块学习,是实现最有效学习的基础。
(2)具体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笔者结合多年培训的经验,依据上文提到的培训模式分类,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式进行了列表,如表1所示。根据各大类、模块学习内容的差别,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组合来进行培训。如基础技能类,大部分学习内容由学员通过视频点播、网络课程自主完成,面对面的培训和指导仅限于个别内容,且只有学员有需要时才参加;而对于理论一技能结合类的课程,则要先依据学科专业不同进行分类,让学员听取与自己学科专业相近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讲座,再通过与相同、相近学科专业学员的在线协作和讨论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并形成相关产品。
(3)评价和考核。测试和现场制作作能结合类各模块考基础技能类各模块考核可采用在线或完成相关操作相结合;而理论一技则可采用小组内成员互评与小组协口即核作产品综合评测相结合;综合应用实践类的考核,可采用提交小论文与提交课题相关产品相结合的形式。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者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都比较大,可以考虑采用学分制,将每个学习模块都设置相应的学分(其中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并根据各模块的教学周期,定期开展考核。通过各模块的考核,学员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培训单位可依据学员取得选修和必修学分的情况,颁发和出具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证明,以供职称评定或其他途径之用。
6.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支撑条件。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具有培训时空的无限性、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及培训绩效的显著性等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发挥和实现需要一定的支撑条件:其一,思想上重视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前提条件。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以学员为主体的,这就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进一步做好教育技术的群众化工作,提高学科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同时,我们还应帮助主管教学领导加强对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深层次理解,明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使培训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其二,硬件设施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物质基础。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面对面培训与学员在线自主学习的结合,因而,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来负责根据混合学习原理,分析需求、制定计划、实施培训、组织评价;其次要建设或利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培训服务,保证学员在线自主学习、在线答疑和讨论等在线学习渠道的畅通;最后应尽可能创造更加方便、快捷的校内外网络硬件环境,保障培训的正常进行。
篇8
【关键词】叙事;叙事研究;范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论文编号】 1009―8097(2010)06―0015―04
近年来,叙事研究在许多领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仅从研究数量上来看它已经成为最为人们热议的研究方法之一,在教育技术界也有许多相关讨论,特别是以Blog为代表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了教育叙事的形式,是教育技术学科对叙事研究的独特贡献。在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争议之处,如教育技术界中有一些学者认为虚构的故事也是叙事研究,因此像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倪焕之》、《庄子》里的一个个小故事、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都是叙事研究的典范。但也有学者反对将教育叙事过度引申,针锋相对的指出诸如《倪焕之》这样虚构的故事不是教育叙事,叙事研究应该有作为研究方式所必然具有的规范、程序和要求等。①这种观点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对叙事、叙事研究本质认识的模糊,那么叙事和叙事研究是什么呢?逻辑上又是什么关系呢?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试图对叙事、叙事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梳理,深入分析其属性及意义,以更好地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对于叙事研究的应用。
一 对“叙事”的重新解读
叙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含糊的概念之一,研究者往往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这使其内涵远超出了人们的惯常经验,教育学界对叙事的界定同样有颇多模糊之处,试着解读这些略显晦涩的定义或许会侵蚀一些原初隐含的意义,但对于明晰我们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剥茧抽丝后,我们发现,人们统称的叙事基本包含着两个维度的含义:一是作为言语成品的名词的“叙事”(story),还有一种是作为行为过程的动词的“叙事”(story telling),虽然人们在谈论的时候往往是把二者放在一起,但从不同研究者对叙事的定义上还是可以看到对行为过程和言语成品的不同侧重。
有学者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1]。这里强调的是叙事的各种存在形式,反应的是一个名词的“叙事”,这个叙事的形式可能是口头的语言,也可能是符号的文字、图片、影像,甚至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行为(如行为艺术者就是通过具体的行为向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与这种认识类似的定义还有:叙事指叙说按时间先后顺序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2];narrative(叙事)主要指被叙述出来的东西,因此是一种事实而非活动。[3]这些界定里的叙事突出的是讲述的内容,如果我们叙事(story telling)分成“叙”(tell)和“事”(story),那么这里研究者主要强调的是名词的“事”(story)。
另有学者概括地把“叙事”定义为“讲故事”,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格中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发生的事情[4]。这里,突出的是“陈述”的过程。当然,这里的陈述既包括客观的对世界的认识,也包括主观的对世界的推理、建构,因此有研究者说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5]在这种界定中,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经验的表达方式,是讲述的过程。与这种认识类似的论述还有:叙事就是指把一些独立的信息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叙事无外乎就是两部分,一是选择,二是组合。[6]叙事,归结到最基本的内核及操作定义,就是“叙述”“故事”。教育叙事即是教育当事人或教育研究者“叙述”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7]这些界定中的叙事突出的是一种过程,强调的是“叙事”中动词的“叙”(Story telling)。
综上所述,叙事至少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即“行为过程或言语成品”,正如马毅飞、刘永福对叙事定义所界定的,叙事是“在特定社会教育文化语境中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以故事形式来表现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系列性教育事件的行为过程或言语成品。”②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们的说话、写作等表述的过程都可以称为叙事,同样教师的讲课、思考、写作也都是作为过程的教育叙事。同时,人们以故事形式所说的话语、写作的文本等也都可称作叙事,教师所说、所写的文本就是作为言语产品的教育叙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只是方便分析我们才把叙事按侧重点不同分为这两类,实际应用中叙事研究者往往并不对叙事做如上分解,而是不加区分地使用叙事这个概念的,毕竟讲述的过程和讲述的内容本质上是一体的,没有故事就没有讲述的内容,没有讲述的过程,故事也无从谈起。
二 叙事研究意蕴的深度分析
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虽未明确对叙事做以上名词、动词两重维度的区分,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却能明显地看到由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引发的两类不同研究取向。分析教育领域中的叙事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对(名词的)叙事进行研究和通过(动词的)叙事研究这两种,虽然二者都称为叙事研究,都表现出一定对边缘的关注,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有明显的不同。
1 对叙事进行研究(research about narrative)
作为言语成品而言,叙事是指教师身边的“小事儿”,那些与教师、学生等个体的生活意义相沟通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等都是这种叙事。在传统教育研究中这些具体的经验往往是在研究者视野边缘的,有学者直接质疑“这种以春蚕自我吐丝喃喃自语似的方式,记下来一大本教育故事的流水账并以此去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准备有效地解决,只能是天方夜谭”。[8]以往的研究者更愿意去探索比这些小事更宏大、更体系化的理论,更喜欢去关注那些更符合逻辑的、更有条理的实验结论、调查报告等。但叙事的提倡者却表达了对传统宏大叙事的怀疑和对这种边缘琐碎经验的强烈关注。他们并不笃信处于传统教育研究中心的体系化的教育理论和严密的教育实验,反而对这种研究内容的有效性表示出一定的警觉,有学者直言教育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态在理论表述中往往容易在可编码的修辞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抽干和掏空,以致出现理论面对实践推动的尴尬境地。[9]
因此,与以往强调“科学化”、“客观化”的教育研究相比,这种叙事研究强调把关注重点转向学校日常生活,让抽象的教育概念退至幕后,回到教育事实本身。在这里,这些作为言语成品的小的教育叙事本身是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叙事研究就是对这些小故事进行研究,叙事研究者认为这些小故事与宏大的理论与严密的教育实验、教育调查等有同样的学术意义和分析的必要,而且这种来自生活的叙事的引入,可以提供给教育研究更鲜活、更丰富的内容。这里研究者可以从一个中学校长若干年的工作笔记中读出一个学校发展的轨迹,从一个老师讲述的具体故事中,挖掘出教师信念这个抽象的话题。因此,这种叙事研究是“对叙事进行研究”,它本质上仍是一般研究范式的,讲求方法的系统、追求结论的科学。遵循这样的研究取向,叙事研究过程也是一个由一个弹性框架构成的系统过程,它与一般“科学”教育研究是同构的,都是从确定问题出发到研究文本的系统过程。③这里的叙事(如教师的故事、日记等)往往只是研究过程的资料和数据,是完整的研究的一个环节,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但这样系统分析也需要遵循学术规范、需要研究者接受相当的学术训练,实际上远不是一种一线教师容易掌握的“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也容易脱离实践异化为干瘪的理论,因此一些学者转而求诸通过叙事进行研究。
2 通过叙事进行研究(research through narrative)
作为言语过程,叙事是那种不符合“学术共同体”规范的“讲故事”。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述说、描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文体不限、结构不限、话语方式不限。在传统教育研究中这种零散的话语方式是难以为学术共同体接受的,而规范的学术话语又不大容易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掌握,所以教师往往在事实上被剥夺了表达教育经验的可能。叙事提倡者对“规范性”表达的有效性表示出一定的怀疑,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研究照搬学术性研究的模式,用基础研究的思维方式与规范来要求教师,没有考虑教育者的实践智慧。因此,应该鼓励教师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10]。这种叙事过程通过赋予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言说其经历的权力,宣告了他们的声音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
而这种叙事的研究意义体现在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两个方面:就叙事者而言,在故事的讲述中,他实现了个人对教育问题的反思;而就听故事者而言,听者沉浸到故事情境中,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与讲故事者的视界融合,构建起自己的理解。这种个别化的理解赋予了叙事“研究”的属性。当然,这里的“研究”不同于传统教育研究对“研究”的界定,它是一种依靠哲学的沉思、艺术的直觉、宗教的皈依以及生命内在的觉醒等追寻教育的意义的“研究”,是一种“行动――感悟”式的研究。[11]通过对“研究”的重新解读,叙事的行为(tell)有了研究意义。“通过叙事的研究”强调叙事过程本身就是研究,反对把教育叙事与叙事研究分离,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哪怕是讲述虚假的故事也是研究。
但这种对研究的范式转换并非毫无争议的,激进的反对者否定这种叙事的研究意义,仅将教师叙事视为一种通过反思促进专业发展的实践,[12]还有学者明确表示不遵循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的叙事不能称为叙事研究。[13]温和些的学者建议取中间路线,使用叙事探究(narrative inquire)这个词语表示那种新“研究”[14]。④另外,梳理关于叙事的著作可以发现,许多学者都是将叙事视为那些不能适应“科学话语”的一线教师、青年教师的一种经验表达方式,鲜有提倡“专家”、“学者”用叙事来表达自己经验的,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叙事研究作为研究方法在一些人潜意识里是一种“次等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掌握了“高级研究方法”的学者、专家不屑于采用的。在一定意义上,这种争论源于两种研究范式的“不可通约”,这种对叙事研究的“低估”源于对叙事研究范式的不理解。事实上,叙事倡导者所说的“研究”与反对者口中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同义语,二者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都有截然不同的取向,如果不能把握这种范式的转换,就可能产生许多问题。
三 教育技术领域叙事研究的省思
根据上述两分的思路审视教育技术领域的叙事与叙事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叙事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关注名词的关于叙事的研究,即对教育博客、教育论坛留言的深度分析;另一种是动词的作为过程的叙事,即博客写作、论坛留言等具体行为。而后者往往是人们更为关注的,我们谈到的“叙事”大都是与教师博客的写作(Blog Writing)、BBS虚拟社区上的交流、讨论等具体的行为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对叙事研究的讨论也多是从“通过叙事进行研究”的角度展开的,在实践中强调教师基于网络的叙述,鼓励教师把他们自己的教育经验用博客写作、论坛留言、个人网站经营等形式说出来。而教育技术的独特意义往往体现为技术提供了叙事的场所,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博客、BBS、WIKI等技术手段门槛低、交互性强的特点支持教师的“讲述”,这种基于网络的讲述既方便了教师个体的倾述又能更好地与同行分享交流。[15]
教育技术领域中流行的“通过叙事研究”沿袭了这种研究范式的优点。通过在网络上叙述自己的故事,教师的教育智慧得以显现,教育理解得以深化,既丰富了我们的理论,又引导了我们的实践,值得继续关注。但这种研究范式转换也容易带来认识上的模糊,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叙事研究比较极端的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不理解“通过叙事研究”这种研究范式导致的是对叙事研究的矮化心理,还有一种是过于夸大这种研究范式产生的对叙事的“研究”性的泛化情绪。在实践中,这两种极端取向都有所体现:例如,有人不理解叙事研究对于“研究”的转换性解读而不敢承认叙事的研究意义,因此虽然认同博客写作等叙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但怎么也不明白这种写作为什么能成为研究。还有人虽然一再赞扬叙事的研究意义,却又徒劳地试图用传统的“信度”、“效度”等术语为叙事研究的合法性辩护。另一方面,又有人完全为应付任务而杜撰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故事、或在博客上写一些完全跟教育生活无关的絮语放在网络上,并以为这样无主题的乱写也能是研究,从而使研究陷入“怎么都行”的误区。为避免这两个极端的错误,在进行这类叙事研究时我们要注意两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并坚持叙事研究的立场或范式:叙事就是研究。哪怕这种叙事可能片面、主观甚至不真实,但因为其增进了叙事者和倾听者的理解,因此就是一种研究。这种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研究是不一致的。仅就讲述故事的真实性而言,站在“通过叙事研究”的研究范式看,一系列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也可能有促进作者、读者理解的研究意义,也可被称为叙事研究。正如卢梭虽然并没有真的教过一个叫爱弥儿的孩子,但也不影响他的著作《爱弥儿》激发了一代代教育人对人性、对教育的思考,我们不能说卢梭的做的不是教育研究。因此,我们不能以网络叙事可能缺乏真实而怀疑其研究意义,在实践中还要继续推动教师基于网络、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同时,若是有其他研究者站在另一个立场对教师博客的真实性提出怀疑进而否定这种叙事的研究意义,我们也应清楚这种争议的缘由,不必怀疑更不要因此陷入范式的“不可通约”引起的无结果的争论。
其次,我们也应该以反对者的批评为警戒,避免把叙事的研究的意义无限扩大。具体来说就是要时刻注意保持对叙事的“真实性”追求。虽然叙事研究并不讲求一般意义的信度、效度等而是追求一种“个人的解释”,但这种“个人的解释”必须是以研究者“求真”的态度为基础的。还是以爱弥儿为例,虽然这个人物是不存在的,但故事的叙述确实建立在作者真实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从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是能看出作者对教育过程的真实追求的。相反的,虽然有心人也可以从《山海经》、《聊斋志异》等传奇中读出教育的味道,但由于这些故事明显缺乏求真的态度,因此不能算作叙事研究。若把这些怪力乱神的故事也视为研究,将故事讲述者视为教育研究者势必使教育研究过于弥散以至于相对化、虚无化――如果任何实践都是教育研究那么就没有教育研究了。可见,虽然我们不能以真实性作为判断叙事研究的标准,但讲述者是否追求“真实”却是区分叙事研究与一般叙事的根本标志。此外,从形式上看叙事研究的叙事与文学叙事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一般头绪简洁,不会出现过多的心理刻画,要避免夸饰和过多的渲染。更为重要的是,在搜集材料、剪辑材料和议论点评的背后,需要作者具有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宏大叙事”的理论修养的。 [16]总之,叙事者可以对故事进行加工,但这种加工应该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对“深刻”的追求,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畅想。这就要求我们在自由叙事的同时,还应有意识的加强理论修养,使我们的叙事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解释。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叙事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叙事进行研究”的研究形式。一些教师仅仅满足于讲述的过程而不去反思故事深处的教育意义,他们在博客上讲出自己的故事后就再不关注这件事情了,而提倡叙事研究的学者也不大去考虑如何把教师个人的现场文本,教师对教育现象的个别解释转变成研究文本,缺少对教师博客的分析与形成结论。这使得许多教师博客或者成为一般生活的流水账,或者成为一种缺乏支持的信息孤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鼓励研究者以博客、网站等为研究内容,探究文本深处的教育意义,帮助写博客的教师对自己的叙事反思、整理,使自己的叙事从现场文本走向研究文本,深化自己的认识,丰富我们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施铁如.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8-93.
[2] 陈振中.论教育叙事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9):30-33.
[3]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3.
[4] 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8.
[8] 段晓明,陈荟.走向生活体验――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29-32.
[6][13] 柯政,田文华.对叙事和叙事研究的另一种叙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10-14.
[7] 蔡春.“叙述”“故事”何以称得上“研究”――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5-130.
[8] 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5-10.
[9][10]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 2003(2):22-27.
[11] 柳夕浪.“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
2005,(1):52-57.
[12]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
比较教育研究,2005,(6):28-32.
[14] 胡惠闵,陈桂生,王建军.教育叙事研究中的“叙事”与“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4):31-32.
[15] 黎家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4.
[16] 鲍道宏.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16-19.
注:①参见:韩丹等.教育叙事研究――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深入发展的捷径〔J〕.中小学电教.2005,(10);马周周,《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J].电化教育研究,2007,(9);严家怡.从《种树郭橐驼传》看古代教育叙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4)鲍道宏.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②马毅飞,刘永福虽然对叙事进行了“言语过程和言语成品”的界定,但在后续研究中却没有保持这种对言语过程和言语成品的区分,而是直接把叙事研究视为对“言语成品的叙事”进行研究,忽略了“言语过程的叙事”从而误读了叙事提倡者“叙事就是叙事研究”的根本含义,而得到“叙事与叙事研究内涵不同,外延也不同属,叙事的属是过程,而叙事研究的属是方法”等相对较粗放的结论。参见:马毅飞,刘永福 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逻辑关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5).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装备;高中美术;电子白板
1引言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教育教学带来重要支持和帮助,也促进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进程,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美术课堂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方式,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涵,为美术课堂教学带来重要发展契机,也为学生美术素质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2明晰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重要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形成重要技术帮助,其应用发展空间巨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运用,最大限度发挥其技术功能,以信息技术装备为主导载体,为课堂教学带来重要直观展示机会,帮助教师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美术教师要用心体会与感悟信息技术给美术教学带来的正面促进作用,要努力转变思想意识、强化具体实践尝试,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转变思想观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功能及灵活的手段等资源优势,为现代课堂形成重要助力,同样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形成有力冲击,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支撑和帮助。要从思想上实现转变,认识到信息技术装备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学科教师要带头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切实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对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教师能力及学生综合素质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主动为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创造有利条件[1]。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性,积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运用与设备维护,更好地发挥现代技术装备的功能作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要积极参与到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认识到提高学习主动性,不仅能掌握现代信息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科文化素质的培养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配备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要以基础设备作为前提,它是信息技术运行的最基本保障。基础设施包括基础平台及学科知识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硬件及软件两大部分。基础平台是软件运用的基本保障,它又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如楼房、功能室等关联设备;另一方面为计算机、白板、投影仪、网络硬件、音箱等附属设备,这一类是所有程序及软件运用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了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学科资源有机融合,必须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在美术教学中要配备美术信息技术教室,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学软件,还要有一些辅助配套设施,如绘图仪、现代美术资源库,用以进行现代美术课堂学习与训练。这些基础设备会耗费较多财力、物力等,需要设立专项资金,尽可能让各项硬件指标达到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保障程序的正常运行,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效率。提升设备运用实效受传统教学及学校实际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学校由于受当地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思想认识等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基础设施薄弱也就不能保障信息技术软件的正常运用,基础建设不达标也可能导致许多新技术装备功能发挥不出来,影响到实际教学中的整体运用。也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关设备,在实际运用中却流于形式,出现现代技术与应用严重脱节,严重影响到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功效的发挥。要结合具体美术教学实际,完善信息设备管理制度,如设备管理制度、信息技术装备后续维护管理办法等,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2]。
3加强现代信息装备与美术课堂整合
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对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道德情操以及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在身心及思维发展方面呈现特殊性,可以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强化与美术课堂的有机整合,对高中生的艺术能力培养及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明晰资源整合要义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块画板外加几张美术挂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形式单一,易产生枯燥厌烦感,学习效率自然也不会很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习兴趣,更不要说提升艺术能力,发挥美术课堂的艺术感染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其鲜活的画面、个性的动画与文字、动态的视觉,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教学手段。在美术课堂中灵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Windows中自带绘图软件、金山画王、艺术字天地等专业美术绘画软件,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也利于学生个性潜质和美术能力的发掘与培养。教师要结合教材、学生及教学手段实际,加强研究分析,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将每一节美术教学要点与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既让学习要点得到充分展示,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到美术专业知识,并逐渐养成相应的艺术及信息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灵活运用,提升效率美术课堂教学中视觉效果最为重要,学生也最易受到新鲜事物的感染与熏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尽最大可能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3]。在备课环节,教师要选用恰当的信息教学手段,如视频展示要用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与视频格式要兼容(如flv、mov、afs、mpg等格式),展示图片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图片处理功能,也可以用专业图片编辑软件,还可以用实物展台进行投放。学生动手实践的专业课,如绘图制作等,可用电脑自带的绘图软件,也可以用专业的绘图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金山画王等,无论运用哪种操作软件,都要提前进行相应软件的准备,如下载安装与调试等,确保相关软件在教学活动中正常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互动学习设计,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如网络共享、网络虚拟空间、互动学习教育平台、课堂学习虚拟空间等。教师通过交互平台将教学要点进行演示,学生集中统一观看,非常方便快捷。学生还可以将课堂的个性学习成果通过网络科技手段与其他人共享,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能第一时间观看与评价。学生还可以将作业存放在平台空间中,教师及时进行批阅点评及推介。多样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及个性发展,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对科技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要想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较好发挥出来,需要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展开多元专业性教学设计。信息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对教师展开专业培训至关重要。但有些学校配备了专业信息技术设备,由于缺少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水平的发挥,也影响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此,要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需要从不同方面给出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主题培训引导教师进行学习,学校要邀请相关人员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特点、具体功能及运用进行学习,软件的具体操作,包括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信息的相关操作,常用的班班通工程中的电子白板、鼎易实物投影、PPT演示文稿等具体操作,也是重要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运用,再通过开展多种课堂活动进行强化,如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运用活动讲课、说课等,还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新教师的汇报课、小组集体备课等途径,让教师加大运用信息技术的力度,促进美术课堂信息化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汲取外地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与美术课堂教学融合的经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将信息化美术课堂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注重技术装备的后续维护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属于现代高水平科技产品,在运用过程中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才能更好地将设备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用。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具体实际与设备特点,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对出现的异样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对于硬件本身问题要进行调换或维修,对于软件程序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新或重装。在设备长期不使用时,要将设备移至安全、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长时间潮湿的空气侵蚀设备主体,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篇10
【关键词】ACTION模式;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64一04
一 引言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命题。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支持与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保障。因此,近年来,我国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资源建设的动力主体包括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个体等,这些动力主体分别在政策驱动、市场利益、社会文化及价值实现等动力来源的驱使下开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再一次将优质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推到了一定的高度。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2]因此,研究如何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展开主题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该规范中的CELTS-4l便是教育资源建设规范。(2)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开发研究。研究者大多是基于某种新技术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设计研究。如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基于Web Service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库体系。(3)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何克抗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类型、管理、技术标准、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以及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对我国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祝智庭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动力主体、动力来源、动力作用模式、实现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动力机制。(4)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研究。研究者从政策性调控机制策略、科学的投入规划机制策略、技术保障技术策略、质量监控机制策略、管理服务机制策略及应用创新机制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5)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如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资源在高等学校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等。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究。但是已有研究大多数是单纯地从教学资源建设的这一具体内容切入,较少将教学资源建设置于教学系统甚至是教育系统中进行审视,即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教学资源设计的研究。ACTION模式是系统地指导远程教育中媒体选择与技术应用的有效方法,因此,论文提出在ACTION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开展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工作。
二 ACTION模式
1 ACTION模式的基本内涵
ACTION模式是由托尼・贝茨在《技术、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一书中提出的,其中A(Access)一方面是指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是指机构和学习者角度考虑媒体使用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c(COST)是媒体和技术应用的成本效益;T(Teaching and Learning)是指在某种技术支持下会发生特定的学习活动,以及技术如何支持这些教与学的活动;I(Interactivity and User―Friendliness)是指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O(Organizational Issue)是指在技术和媒体应用中组织与机构的协调:N(Novelty)是指技术的新颖性;S(Speed)是指技术应用中,内容传递的速度。
本文主要选取ACTIONS模式中的A、C、I、T四个部分,即分别从教育资源获得的便利性、成本效益、教与学因素及交互性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进行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
2 ACTION模式之于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
(1)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由于信息时代的教育是基于一定的媒体技术开展的,因此,技术的可行性及便利性是ACTION模式中的基础条件。同样,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中所涉及的技术及平台的便利性同样重要。
(2)强调教学资源的成本效益比
ACTION模式的提出者托尼・贝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便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远程教育研究,因此其提出的ACTION模式中也突出了成本效益这一经济学元素。这说明,ACTION模式是从教学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教育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因素,确定如何在教育中采用媒体技术。将成本效益的理念引申至教育资源的设计中,其成本便是教育资源设计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而效益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利用该教学资源开展学习的学习效果、教学资源的覆盖面等多个方面。
(3)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是ACTION模式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媒体和技术如何支持远程教学活动。对应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就是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充分分析该教学资源可以应用于哪些教与学活动之中。这点突出了媒体、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教与学这一理念。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从如何实现教与学最优化的角度进行。
(4)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
ACTION模式强调应用于远程教育的技术及媒体所能提供的师生交互,这是对由于师生分离状态引起的学习者缺乏学习支持及归属感等方面的教学及情感补偿。数字化教育资源虽然并不是完全面向远程学习者设计及开发的。但是混合学习已经成为我国从高等学校到中小学普遍采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要强调资源所能提供的交互,为混合学习中的在线学习部分提供良好的交互支持。
三 基于AOTION模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策略
1 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
根据ACTION模式中的“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要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我国的各类政策性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一系列“十二五”质量工程项目,更是在践行者教育资源共享这一理念。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及便利性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阶段,提高其可获得性及便利性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分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传播对象
根据教育传播学相关理论,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及受教育者是组成教育传播过程四个基本要素。而教育资源则涵盖了教育信息与教育媒体两个方面,即教育资源是面向受教育者的教育信息及相关媒体的集合。因此,明确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受教育者的教学媒体偏好等设计与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教学应用,教育资源的应用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浏览学习与教师的编辑再利用。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阶段,要采用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资源,以保证学习者获取资源后浏览的便捷性,同时教师获取资源后能够较方便地进行编辑再利用。如,SAP、MATLAB等软件是土木工程类课程进行工程建模分析及工程绘图等常用的技术工具;统计类课程常采用SPSS、SAS等数据处理及统计软件。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优先选择相关专业、课程常用的软件。
(3)开放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呈现方式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呈现要体现开放性,即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需注册登录、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便可以方便地访问教育资源,实现真正的教育资源全面共享,而不是处于条件性的、半开放共享。但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资源中部分资源未能做到开放与共享。如,2009年度的72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37门课程因为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找到网页、网址修改、用户没有被授权等原因而无法正常访问。因此,完全开放的教育资源呈现环境与方式,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2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最小代价率原则
ACTION模式强调成本效益比,而我国目前的教学资源设计中出现的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就是由于没有系统地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所致。因此,根据ACTION模式中的强调成本效益比,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时要体现最小代价率原则。根据媒体选择的最小代价率原则,一种媒体或者信息被选用的可能性与其能够提供的效能成正比,与使用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成反比。因此,在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所要开发的教育资源的成本/效益比,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教育效果。如开发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案例,若将其作为网络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其受益面则会大大超过单独的视频案例本身。因此,同样的一段视频案例,当其融入开放的网络课程中时,则具有更高的效益/成本比;再如在进行动作技能教学时,开发动画资源要比拍摄动作视频付出更多的人力资源,效益/成本比相对较低。
3 数字化教育资源要服务于教与学的最优化
根据ACTION模式中“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如何服务于教与学的最优化。
(1)体现学科内容、教学法与技术的整合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Content Knowledge,TPACK)是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最新阶段采取的整合模式,是整合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后的新知识,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必备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教师具备TPACK知识,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连接体的教育资源,必然要掌握TPACK知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科内容、教学法及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体现学科内容、教学法与技术的整合,并不是指三者的分别罗列及简单叠加,而是要体现每个学习内容如何与技术及教学法融合起来。
(2)加强教育资源评价和审查标准,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根据上文中的同类研究述评,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关于教育资源的技术规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实践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在如何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方面仍需加强。这方面较为突出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精品课程等综合性的教育资源的评价,而对于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实验资源、媒体素材等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中对各类资源的基本要求属于此类的研究,但仍需深入、细化。因此,建构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是提高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强调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协作共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2.0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从独立开发走向了协作共建,从小部分人的设计开发走向了凝结群体智慧的设计,群体动力在其中得到了最大限度发挥。群建共享的特质也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资源永远在不断被修改、更新与完善。这与之前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旦开发完成之后,便长时间固定不变不同,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多元的交互原则
ACTION模式提出要加强“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要体现多元交互原则:
(1)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者之间的交互
我国的教育资源开发者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中大多起政策性引导的作用。因此,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开发质量,首先在源头部分进行强化。加强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各方机构的之间交互,建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教育资源的建设质量。
(2)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交互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开发者可以为学习者利用教育资料进行学习提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要注重师生交互功能的设计,如常见的课程论坛、留言板,或者引用Blog、Wiki、SNS等Web2.0工具为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创设交互的平台。
(3)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基于教育资源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交互方式,学习者针对教育资源进行总结、分析、交流与讨论,能够更广泛地分享个人建构的意义,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对教育资源新的理解。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不但要注重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更应该支持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Web2.0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资源的者,也可以成为资源的学习者。无论是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还是资源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