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英语 探究性学习 问题 对策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把启发当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英语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启发学生,就是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殊不知,启发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定在引导学生迅速学会思索,主动接收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规律性东西的能力,在本质上仍然属于接受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则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其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本质上是建构主义学习。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诚然,在探究性学习中离不开教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但这种启发和引导不是把学生引向某一特定的结论,而是对学生探究的适当帮扶和思维的校正。
二、重专题探究轻渗透探究
专题性探究是独立于课本内容之外进行的专项课程探究,渗透性探究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探究。重专题探究轻渗透探究,其实质是拔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研究性学习应以渗透性探究为主。因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内涵和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仍然是一种学习,形式上是探索、研究,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他们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因素,组织好课堂探究活动。当然也不反对组织适当的专题性探究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特定知识体系等探究活动。
三、重教师探究轻学生探究
探究时,教师未能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未把课本读通读熟,还没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就抛出问题开展探究,以致学生的探究不能进行或不能深入。有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探究,但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展示学生探究思考的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也有的在探究问题设计上过于琐碎,没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究,效果不高。重教师讲轻学生思考探讨。所有问题都是老师提出,学生没有发现,没有质疑,总是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探究思考,思维停滞、萎缩。教师讲授多,学生探讨研究活动少;死记硬背多,探究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探究的交流方式上,大多局限于师生问答式的单向交流,缺少学生的小合作和全班集体深入探究,课堂气氛显得沉闷。
四、重形式活泼轻实质效果
主要表现在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体现“小组之间也有交流”的形式上了,但是小组探究存在着合作滥用或者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其实,科学探究真正要强调的是“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嘴上的“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积极地投入思考。一个富有启发性问题、一个富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后,课堂上可能很寂静,但此时学生的头脑也许是“动”得最激烈的时刻。
以上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策:
1.把握标准,提高素质
因为仅有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来执教,才能保证具体实施。教师的观念应该完全转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上来,尤其要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理论的学习,提高认识。要切实提高教师自身驾驭探究性学习的综合素质,同时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是合作者而不是预设者。
2.用活教材,精心设计
用活教材,应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编写意图、研究学生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对书中的材料实施大胆取舍、补充有针对性的相关材料,加大信息量,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同时不拘泥于教材,着眼于知识的应用,充分调整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方案并配置多种预案,同时要加强课堂调控能力的锻炼。
3.着眼创新,勇于探索
探究性英语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同样,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也要着眼于创新,勇于探索。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师先讲解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新知识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掌握,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英语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英语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英语思想清晰和条理化。要积极探索教师指导方法的多样化,追求教学效果的理想化。致力于构建一种旨在促进富有个性差异的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形成性评价,让教师在课堂上真正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聚焦于教室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质与量。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2
关键词:就业难 研究生学习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04-02
毋庸讳言,这几年我国地方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不论在学科建设上,还是招生数量的增加上,都是历年来发展较快、取得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我们已有目共睹、达成共识,不必赘述。为了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针对自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在就业难情况下研究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肯定的是我们的研究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否则他们不会通过应考的方式读研究生,因为考试会给人带来压力与痛苦、承受这样的压力与痛苦是为了将来有一个较好发展与获得较高收益。所以对我们研究生的基本判断是:他们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且绝大多数都应该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但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与面临的就业压力,往往急于求成。在一定程度上就像历史上的庞涓与孙膑都拜鬼谷子为老师,庞涓就还没有学到与学好鬼谷子的真经――《孙子兵法》,就急于下山,最后结果被孙膑所灭。我们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急于求成。主要表现在:
1.入学后,没有规划或说没有战略。对自己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应该做什么、应在哪个学年、哪个学期完成什么任务,心中无数。表现在:在低年级应该学好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而他却在忙于了解专业课;到高年级应该学习专业课而他由于基础课如英语达不到要求而补学英语,专业基础课没学好到学专业课时他又忙于学习专业基础课。
2.急于积累工作经验。在上研究生期间没有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业上,而是急于到社会上打工。有的在上课之余打工、有的打工占用了上课时间。结果考试时自己什么也没学下,致使考试作弊的事时有发生。研究生参加一个平时的课程考试都还作弊真是新事件。
3.不是用心去学、去研究。即不是真学、真会、真正掌握某门课程、某个专业最为本质的东西,而是学习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文凭。学上完了、自己也忘完了。最后给人的说法是啥也没学下。
4.没有带着我们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即学会了但不会学。表现在理论不联系实际、或不会联系实际、联系不上实际。读书死、死读书,成为了书呆子,好比看完红楼梦就觉得自己心口痛。
5.对于硕士论文草率从事。一些同学由于上课期间打工,导致专业基础不好,难以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一些同学的认识还停留在上学就是上课、不上课了好像就不上学了,自己不会学、不会捕捉或捕捉不到好的问题去研究。在研究生的一年半课程结束后,无所适从;一些同学做论文期间静不下心来去做,功夫下的不够,到时候匆匆忙忙东凑西拼,用最拿手的复制与粘贴完成论文。
6.社科类研究生中,女同学占有很大比例。许多女同学受不正确的“女博士是第三类人”及“有个好工作不如有个好丈夫”的影响,在学业与事业上缺乏远大抱负。
二、在就业难情况下研究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管理权限下移。研究生学院不再进行具体事务管理而主要是把好入口与出口及平时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的管理方式。这有利于各学院据自己实际情况在信息较为对称情况下进行科学管理。
2.在学院对研究生的管理上,如何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是篇大文章。在各个高校,对学生的管理通常主要都是由学生工作处与校团委来进行,学生工作处与校团委通常是直接召集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来安排任务、布置工作。如何使学生管理者、教书育人者、教辅人员与后勤服务者协调配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呢?在学院来说除私下多沟通外,就是通过每周的党政联席会统一思想,再在周二的教职工会议上将有关情况通报与汇报给教职员工了。所以在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上,后勤服务,安全稳定问题上如何能够协调配合、分工合作?这既要求领导能够知人善任,又要求在知人善任后有明确岗位职责,同时又要求学院领导在强迫性选择下要主动协调。
3.在对研究生的日程管理基础上,作为研究生来说主要任务是学习、研究与创新。学习、研究与创新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的指导,我们通常有句话叫做“一套师傅一套法”,就是说不同的师傅教法不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法。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但矛盾除特殊性外都有其普遍性。你比如:针对上述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作为导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擅长与爱好、兴趣与特长。在准确了解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这些情况后,让每位研究生为自己制定出三年的学习规划,导师根据每位研究生的情况认真修改。因我们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考的是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有的学生是跨专业考试且跨的很大。你比如有的学生本科学数学、上硕士学经济学,这样的学生与本科就是学经济管理类的考生三年的学习规划肯定不同,跨专业过来的学生应修什么课,有的需自修,自修什么课?导师都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给出相应修的课程。同时自修与上课时应做好读书笔记,导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现在学生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电子网络时代了,网上什么都有还做什么读书笔记呢?需知道:读书笔记记的是你自己的学习收获与体会,自己在某一时刻有所体会,若不很快记下来,过两天会忘得一干二净。到写论文时,啥也想不起来了。马克思是法学博士,在做律师时遇到了经济问题而使案件没法辩护,由此在图书馆边学习经济学的著作、边记读书笔记,《资本论》就是根据马克思的读书笔记整理而成。
4.针对学生急于打工积累工作经验的问题。我们应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读研究生与你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三年后你的优势是什么?是你的工作经验比你没有上研究生同学的工作经验多吗?非也。那你的优势只能是:我能够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并上升到理论上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原因;根据产生问题原因,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你大学同学或多年从事某一组织管理的领导只知道那样做,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做?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你进行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你读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你毕业的时候能够针对某一组织或社会中存在的某一方面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给其组织或社会带来效益,还发愁这一组织或社会不愿要你就业吗?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的。
5.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上研究生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研究,学习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上学期间的实践:一方面是为了解社会,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带到学校去分析、去思考即带着问题去学、去研究;另一方面可到实际部门看看具体如何去做,他们的设备、流程、产品、管理与我们学的东西是否一样,是我们学习研究的东西落后实践,我们学习研究的知识在实践中还未使用,还是我们在课堂上、书本里学的东西太抽象到实践中一看就很明白了。总之,上学期间的主要矛盾是学习研究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一般的学生来说:上学期间的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学会、会学、学好与创新理论;而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是要用上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或所创新的理论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6.关于女研究生受不正确思想影响的问题。社会已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家政服务越来越规范化、三口或四口之家会成为你一生中相处最长的时间,女同志已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女同志事业的成功应该与男同志不存在差异。至于说“女博士是第三类人”那是一些人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至于女博士不好找对象那是一般男人不敢去找,女博士主动去找你的如意郎君,成功的可能性应该是较高的。至于说“女同志有个好工作,不如有个好对象”,那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一种说法。为什么好工作与好丈夫不能同时拥有与兼得呢?所以应该教育我们的女研究生放下这些包袱、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在学业与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一定能够获得事业爱情双丰收。
7.关于毕业时的考博、考公务员、到企业、事业单位应聘、子承父业与自己创业的关系。笔者认为:这五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毕业时要抓住每个机会:既要考博、又要考公务员,考试应该是我们研究生的优势。博士与公务员哪个考上都挺好,两个都考上了再权衡与取舍;都没有考上也没关系,由于在考博与考公务员中积累了深厚知识基础,到企业或事业单位应聘时,主考官很可能被你丰富的知识所征服,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若应聘再不成,也没关系,由于你较高的学识对你不论自己创业还是子承父业都会有较大益处。
总之,我们的研究生应该是社会的栋梁、应该有远大理想、长远规划,要带着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去创新,正确处理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事业成功与恋爱、婚姻的关系,相信我们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与文明做出较大贡献。
篇3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重要特性
2.1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所选择的学习目标、方式、内容都是自主的。
2.2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研究性学习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和体验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由于受到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限制,对于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与广度,对于研究性学习缺少持久性。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日常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做好前期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方法培养工作在平时日常教学中常给学生讲科学家研究方法和我们要做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相似,同时告诉学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哪些。通过教师的点拔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兴趣,知道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下一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要将班上同学进行合理分组(考虑男女、经验、家庭情况、学习态度等),因为有的课题需要独立完成,有的课题需要合作完成。
3.2做好课题的选择工作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兴趣还决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持久度。如果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做了一段时间,却发现问题多多、无从入手,没有结果,肯定很沮丧,肯定找不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一般让学生完成4-6个课题。该课题的优点是:学生兴趣高、简单、素材好找,体现了从化学到生活的课改理念。第二种课题为结合课本知识型。如《结合课本知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并对如何防止铁生锈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以下要求准备三组实验,并完成下列内容(试管可用透明瓶子代,无蒸馏水用热开水代,将试管放在火焰上加热片刻即得干燥的空气)。对于这两个课题的选取即方便了教学,又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素材有学习的方向。由于课堂上要提问、表达、交流、展示,学生参与的积极高。本课题学生参与率达96.2%.班上53人有2人没做。第三种课题为:结合生活、科技、热点型。我安排的课题为:《什么是低碳,如何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1)什么是“低碳”;(2)如何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3)根据你对“低碳”的了解请对家人、朋友提些建议。因为是热点课题,电视、媒体、广告都在宣传,素材非常丰富,查阅资料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成效好。第四种课题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父母工作单位、家庭环境)提出,教师进行审核、指导。指导方面主要考虑:调查研究的素材、资料是否容易查找,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如:有个家住在三农轻质碳酸钙厂的学生申请了这样课题《石灰石的变化,及产品价值的提高》考虑其父母都是这单位职工,调查方便,数据、报表来源准确,我同意这课题,并让家长配合,效果很好。
3.3做好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必须抓好过程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醒学生时间性,所有的课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否则会影响学生间的交流、展示、相应课程的学习和教师评价,平时多督促,也能提高学生做研究的积极性。②做好抽查工作,抽查学生完成表格、调查资料的情况,有利于调控研究性学习进度,同时进行阶段表扬,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做研究的积极性。如《xx家庭柴改沼气的调查报告》时间长要认真做好抽查工作,当然在抽查中也容易发现存在问题,教师根据存在问题做好导向工作。如有的资料与课题无关,就无需深入,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更容易获取素材、资料。如有次抽查也发现学生5天的生活垃圾都一样,我就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
3.4做好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评价研究性学习学习课程应有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应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已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他是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常利用2-3节课让学生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许多同学对自己在活动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都有反思性评价。常听到学生说:查阅资料阶段很认真,细致。形成结论完成报告阶段没有认真写。当然教师对能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同学都应进行鼓励性评价。
4.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果与反思
4.1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后,我感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方法更加得当,知识面更广,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4.2更可喜的是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放2个纸箱专门来回收废纸、塑料瓶了,还向学校要求将垃圾箱分成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同时有几位同学还联系收废品的每天将学校收的废品卖出,并将钱捐给学校家中困难的同学。
4.3初三面临中考时间紧,开展课题数量不够,质量上还需提高。
篇4
关键词:孔子 教学观 研究性学习
孔子,一位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和当今被称作西风渐进的研究性学习,乍一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大家为提倡研究性学习,总是会大批特批传统教学模式。把一切都归咎于传统教育,似乎一言以蔽之,说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轻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究。但是细究来,回顾我国的教育界鼻祖――孔子的教学观,你不难发现其思想精华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即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发端于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存在问题,从而产生困惑与求解的愿望,进而促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展开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思维的动力和契机,促使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技能去探求问题的解法。这和孔子的学习观正是不谋而合。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思、习、行”并重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动脑筋,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教师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起学生足够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诱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取向的自主性学习,是一种探究发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创造性学习,是一种没有教练学生照样能在游泳池里学会游泳的过程。总结当今对传统教法的批判,不外乎:一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的教决定学生的学。总是极端化,或者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或者流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不能兼顾。二是重视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学术上不允许有相异的声音、不同的论调出现。生活中有长者意识,认为教师是神圣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天经地义,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给学生个性自由发挥的氛围,不能给学生智慧成长的自由空间。过于强调统一,为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可是这在我们的老祖先那里,并不存在这样的流弊。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仍不失为理想指南针;他因材施教的原则与今天以人为本,主张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特长的发挥不谋而合;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仍然是后人的楷模。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让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它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在新的时代中,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些什么?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去探究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孔子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继承和创新并举。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各种学习方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广义上是指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狭义上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各门课程,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我体验、理解和运用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不把问题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通过教师启发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下面主要针对高中人民版的历史教科书展开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一、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搜集历史课题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
高中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有关某一重要课题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再把研究的结论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撰写下来。一般来讲,论文要有它的研究意义,要有明确的论点,分析及论证都要有依据,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学生自己的见解。
2.撰写有关历史题材的小型社会调查报告
学生围绕某一历史课题,组织开展走访或是实地调查等有意义的活动,将搜集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撰写出来。活动的进行不能盲目,组织者要事先选定调查的地方和对象,并做好各项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或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辩论
组织辩论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有正反面的历史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各持一个观点,以正规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教师不能任意的将课题视为辩论课题,被选中的辩题一定要具备可辨性和适中性,是学生都比较有兴趣或是比较重视的历史问题,但必须要求这一辩题不偏向于任何一方,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4.适当地采取试教法
试教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给大家上课,从“学”转变为“教”,在“教”中学习,做到真正的“教”“学”相结合。历史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扮演自己的身份,把一些指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给其他学生。但是学生一定要重视每次的上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分析好教材,找齐所需资料等。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收获。
5.自办报刊,尝试编写历史性事件
在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后,可以让学生尝试“成为”一名编辑或是记者,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和编写。学生不但可以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选取一个视角进行编辑。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也让学生明白掌握历史事件阶段性的重要性。
二、高中生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选取的历史研究课题的范围过于广泛
由于学生以往都是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其还是有些生疏,不能很快适应它。因此,学生在选择或制订课题时盲目不合理地选择了一些大范围的研究课题。一个较大范围的研究课题,由于它的文化范畴较为广泛,学生很难把握住它的教学方向,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搜集资料有一定难度
历史具有过去性,历史学科不像那些物理学科,可以通过做实验来获取所需结果。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需的资料很少有实物资料,一般都是以文字资料为主要参考资料,影像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获取资料的方式只能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叙述或是图片资料,然后分析出与之有关的知识点来。
3.学生历史知识薄弱,无法掌握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
篇6
关键词:研究 素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38-02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在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内地,要真正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并非易事,究其原因,除了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外,主要还是教学观念的陈旧。我一直从事美术教育专业班基础素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摆脱老师教学的束缚,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经过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把自主还给学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或许有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在创新课题的教案上我记下了这样一句话:研究性学习就是如何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我在实践中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点理解。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改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或许是自己以前的教学太传统了吧。虽然自己年龄不大,但教学也总有跟不上趟的时候,因为我一直接受的是传统模式的教学。所有为我们教学的老师都要求我们严格按其方法步骤,严打基础。我们的基础确实不错,但却缺少创新意识。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创新意识的缺少让扎实的基础无用武之地。多年的教学模式让我无法打开自己的思维,创作基本与我无缘,我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走这样的老路。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去改变着自己的思维,也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对研究性学习在素描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思维。惯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解决。问题的设置很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如果我们完全放开,让学生去提出研究课题,教师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可能难见成效,或许不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课题中,问题的设计比较考究,老师还是应该把关和引导。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阶段,从而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学习课题,采取“目的性研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是完全可行的。所谓的“目的性研究学习”主要是围绕学习目标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是我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对本学期素描教学拟定的课程设置。(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将本学期的一个总课题变成了三个子课题,每一个子课题又分成了三个小课题进行教学。这样由一个较大的教学内容就变成了九个小的课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难度要小得多。内容也更具体,目标更明确。大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的可操作性,下面以一个小课题(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的表现)为例进一步谈谈研究性学习在素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石膏头像结构素描在专业的美术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上而启下。学生有了素描静物写生的基础,同时对该内容的学习又是在为学习真人头像打基础,所以选这个课题作为我们研究学习的课题意义深远。
为了完成研究课题,我将学生学习过程分成了五个阶段,即:准备学习,开始学习,正式学习,完成课题,深化课题,意在让学生有序地进行研究。
1 准备学习
这个阶段,老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思考。这是学习的准备阶段,主要是从思想上、学习态度上以及知识的上进行一些准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如提出课题: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的表现。提出课题后,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目标是什么?不同的学生目的有可能不一样,有的学生因为升学而学,也有因为爱好而学。因为目标不同,所以要求也相差甚远。要达到这个目标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人物头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如何才能够提高造型的准确性?线对形体的影响有多大?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那些知识准备:解剖知识,画石膏头像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用线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知识上的欠缺,积极准备课题的学习(根据自己的不足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准备)。
2 开始学习
这是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的阶段,老师的作用在于与学生一起讨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讲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在“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的表现”这个课题中,通过一些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接下来就开始训练。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画面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造型方面存在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究其原因:问题可能出在造型方法上,也有可能是出在画画的步骤上,鼓励学生去思考。这个教学过程以交流、讨论为主,讨论教学永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3 正式学习
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加以方法上的引导和研究结果的监测。还有学习进度上的把握。如果我用一个最为恰当的比喻的话,这个过程中的老师不再是一块铺路石或一个台阶,让学生踏阶而上,老师应该是一排护栏,其作用是不让学生掉进路边的泥潭。这和以前的教师在角色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交流,学习的时效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4 完成课题
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完成课题,老师再对学生的课题完成情况加以点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主要从学习方法方面给以总结性指导。课题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我们下一个课题的研究和学习,子课题是应该具有连续性的,只有这种成体系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有扎实的基础。同时,由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对上面这个课题的学习中,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不断发现问题:形,方法,步骤,结构,线等,并逐一解决,最后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分析评价――完成情况如何,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一定的建议。
5 深化课题
这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是老师指导学生形成方法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比教授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教学观念。长期坚持,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自学能力的真强,这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现代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学习能力可能成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学习内容完成以后,我都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总结,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也包括一些做画的体会。这是一个对课题进一步消化的过程。本课题完成以后,学生可以总结出一套如何表现石膏头像的方法特别是画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的方法。这些对于下一个课题的学习是最好的知识准备。这里我想强调一点的是,方法总结应该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老师不宜代劳,否则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书本知识才可能转化成自身的能力。
通过这五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一个课题基本完成。从这个教学实例来看,研究性学习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张宏.素描[M].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 本科早期阶段 研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倡导研究性学习,借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开拓和创新能力。目前多数大学生仍然只习惯于灌输式学习,忽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缺乏独立筛选信息、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不善于思考与反思,缺乏主动质疑、自主探索精神,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此情况之下,短期或间断性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习效果亦会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模式逐渐转变成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式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本项研究是本教学组经多年探索、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结果,旨在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前提下,探究出一条适合培养当代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途径,为大学生完成各种角色的转换寻找一条出路。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从2005年至2009年,每年选取大学一年级临床专业本科生20人,自愿报名,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届同专业的其他学生20人作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
对每届学生的研究均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大一下学期,此阶段各门基础医学课程刚刚开课,可以利用课堂及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医学基础期刊杂志,尤其是与所学课程相关的各类文献,同时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第二阶段,大二上学期,聘请图书馆专业教师教授学生文献检索方法并实践。第三阶段,大二下学期,学习综述撰写的方法,并确立大学生科研课题,撰写课题申报书及综述。
3.检测指标
(1)综述撰写情况
综述撰写技巧、写作水平及入选《医学生论坛》情况。
(2)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情况
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答辩、立项及科研情况。
(3)考取研究生情况
2004级、2005级和2006级三届毕业生考研情况。
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各组资料比较用t检验。
二、结果
1.综述撰写情况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培训,实验组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文献的查阅方法,能够利用图书馆及校园网数据库检索信息,懂得如何分析、判断、取舍信息及对信息的管理利用,掌握了综述的内涵及写作技巧,而且经过与指导老师的多次探讨及修改,多数学生的文章被本教学组采用,刊印成册。对照组虽然也学习了文献检索方法,但因缺乏目的性和实践性,学习兴趣不高,而且缺乏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写作水平受到限制,综述被采用的较少(P
2.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情况
经过大量阅读各类科学文献,学习撰写综述,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实验组学生基本具备了科研思维能力及科研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分组(5人1组)、选题、撰写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书及申报答辩都很得心应手,表现出了较好的科研素质。所申报的课题多数通过答辩,获得立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3.考取研究生情况
实验组中只有2004级、2005级和2006级三届毕业生。由于多年的科研训练,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具备了科研能力与科研素质,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多数学生选择了考研。就已毕业的三届学生而言,选择考研的学生在复试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因为他们有过科研经历,且已发表多篇文章,有的面试老师评价他们的水平已达到研二学生的水平,考研通过率较高,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名校录取。而对照组有的学生因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而在面试时被淘汰。
三、讨论
1.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
本学院为了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学院范围内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资助项目,从2004级开始,在每届学生读大三年级时,通过联系指导教师、报名、初选及答辩等程序最终立项,获得一定金额资助,课题时间1年至1年半。考虑到即使大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医学知识,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在申请课题、做课题过程中都会有一定困难,也会给指导教师带来不便。因此,在大一下学期伊始,通过自愿报名方式成立科研学习小组,分阶段给予一定的科研能力培训,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立项,并完成科研任务,借此培养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使其成为习惯,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乃至终生。
2.开展此项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听从教师指令,缺乏反思和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对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对一切都感到新鲜而又陌生,从高考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却又进入无所适从的盲目状态中,大一上学期就是在这种状态中度过的。学期结束后,多数学生都感到了大学生活的无聊、人生的盲目和未来的渺茫。此时亟需有人为他们开启引航灯,带领他们走出迷雾。
大一下学期各门基础医学课程,如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均已开课,利用这段时间帮助学生逐渐走出困惑、重新树立信心和目标、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最佳时期。从谈心、交流思想到发现并培养兴趣,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状态,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学习本专业的意义,逐渐让学生重新找回自我,并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科学文献,开始接触科研。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献阅读,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医学各专业的内涵,继而请专业教师为学生讲解科学文献的检索、查阅及综述、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相关文献,并尝试撰写综述。然后经师生反复讨论、修改,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查阅专业资料的方法,学会了撰写综述,培养了分析、总结能力,为下一步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观察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学生主动了解事物的感知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亲眼观察了科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亲身体会了科学实验的内涵,实地发现了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想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存在问题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对科学文献主动查阅的愿望,并产生自己要创新的渴望,这就是科研的萌芽。在申报大学生课题过程中,每个组员逐渐具备了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意识到只有通过集体的努力才会取得真正的成就。经过培训的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时积极性极高,兴趣浓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合作愉快,课题通过率较高,而且科研过程较顺利,情况也很好,有的被重要或核心期刊发表,说明第一阶段的培养得到了初步成效。从2004级到2006级学生考研情况可以看出,因具备科研经历并发表多篇文章,在考研面试时占有明显优势,在读研过程中也表现了较高的能力与素质,而对照组虽然有的学生也通过了考研初试,但在面试时因缺乏基本科研能力而遭淘汰。从招收硕士研究生单位反馈的信息即可说明对实验组学生多年的持之以恒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3.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要通过英语、计算机考级,同时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做大学生课题确实困难重重,实验组学生倍感压力。但从报名伊始,他们就已做好心理准备来迎接这一挑战。虽然中途有个别人因种种原因退离小组,但多数学生都能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利用早、晚、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做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了效率,在实践中学会了统筹规划,学会了面对压力。
指导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日常工作外,也参与到了学生的活动当中,这无形中增添了繁忙与劳碌,这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菊,邹璇.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转换[J].长江大学学报,2009,32(1).
[2]张晓,王有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专业承诺、成就动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里学杂志,2010,18(12).
[3]汤卉.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4]肖祥彪.中西生命哲学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展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12(5).
篇8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生;选题;引导
当前我省高中阶段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 并新增了《研究性学习基础》这门课程,这一课程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较为新颖,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皆是处于没有实践经验的探索阶段。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基础》这门课程的实践价值,教师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课题,并向其介绍研究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现笔者将针对中学生完成课题工作展开相关探究。
一、从选题角度引导
1.从客观角度而言,对《研究性学习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研究性的活动,亲身感悟探索问题的实践过程,体验研究问题的层次感,同时也能启发他们对社会、人生、自然界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激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并帮助他们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选题是尤为关键的。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更能让学生在课题选择的思考中提高理性思维的品位,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课题是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开始,是探究问题的根本。对此,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完成课题的选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课题,因此在引导其完成课题时应从具体可感的问题着手,尽量避免选择范围大且空洞的课题。
(2)尽量选择形象生动的描述课题,力求让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兴趣;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范畴内选题,避免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空洞、乏味。每个课题小组成员各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确定一个更具可行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3)引导学生思考所选择的课题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即所选课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选择课题要抓住问题的症结,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题研究中做到有的放矢。
(4)必须从创新的角度选择课题,对于前人已有所研究的课题应予以舍弃,以防课题研究的雷同以及研究意义的缺失。
(5)从微观处选择课题。从本质上而言研究课题就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应引导学生从耳濡目染的社会现象和身边小事中选择课题,以此凸显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例如,学校将实体围墙改造为阳光式栅栏围墙后,附近饭店员工抓住商机将盒饭送到围墙外向学生出售,这一幕被一位正处在寻找课题阶段的高一学生发现,并高兴地说:“我的课题找到了――外买盒饭与学校食堂饭菜的调查 ”。
(6)选择的课题应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虽然课题的选择应从微观角度出发,但应反映当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以及重大事件,这样才能凸显所选课题的研究价值。有一个课题组就是把热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路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调查”。
2.课题既可以是教师确定,也可让学生自行选题。如果让学生自行选题,教师一定要认真引导,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选好的课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和遴选。对于存在问题的课题,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学生,并告诉学生课题的选择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及重新拟题的建议、思路,以此保证选择的课题具有研究价值。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否则,在引导学生选择课题时往往只能从空泛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空洞抽象的意见,让学生摸不着边,从而对其研究课题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课题选择中,教师一定要根据高中生的具体情况来引导其完成选题。具体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教育学强调任何教学工作都必须考虑学生的信心、积极性、思想状态、学习目的等诸多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甚至决定着学习的成功与否。林格伦曾说过:“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布鲁姆也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魔力,唯有让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方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令其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成功。”可见教师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内在潜能,让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选题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兴趣势必要考虑其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如果选题的内容与其心理特点、认知结构相违背,学生经过努力却难以达到目的,则会令其产生挫败感,学习的积极性将大幅下降,甚至会因此而讨厌课题的研究。因而,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引导时,一定要充分结合他们的心理因素和认知结构,这不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课题的选题,更能激发其对课题研究的兴趣。
(2)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育学认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是增强其学习动机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机。因而,在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选题时,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太难会让学生在挫折中产生自卑感,太容易会让学生感觉课题的研究毫无实用价值,二者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选择的课题应难度适中,让学生通过认真的研究能自行完成,并且还应充分考虑到课题的实用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因为只有研究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题的价值,才能让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成就感。
二、从心理角度引导
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心理不够成熟的高中生来说,课题研究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因此,教师从心理角度加强对学生课题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可如下操作:
1.教师要帮助课题研究者树立必胜之心。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课题研究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少学生对课题产生了畏惧心理,在研究课题时开展各项工作总是缺乏自信,表现得较为悲观,从而对课题研究步骤的顺利实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教师须从心理角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其充分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课题研究。只有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上树立了足够的信心,才能令其圆满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2.教师要帮助课题研究者形成战胜困难的坚强品质。这是成功研究课题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课题的研究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遇到诸如此类的难题,没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只有那些面对困难,依然沉着冷静,并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去探寻解决难题方法的人才能有所成就。因而,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研究课题时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才能在课题研究上有重大突破。
3.教师要引导课题研究者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课题研究不是个人的工作,必须依靠每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一方面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有效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合作意识,没有合作意识,任何工作都将踯躅不前。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方能在工作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此外,还应让学生明白在合作分工时要彻底抛却过于依赖的思想,发挥自主性,并主动帮助合作伙伴解决遇到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在学习中认真负责、主动沟通、通力合作的态度,并能主动维护与合作伙伴间的良好关系,形成较强的交际能力,从而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须让学生明白课题研究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一项需要多人通力合作的集体性学术工作。让其深入理解课题参与者的合作对于课题的顺利开展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此强化其在课题研究中的合作意识。
三、从技术角度引导
课题选题工作完成后就进入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开展课题的研究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或到实践生活中考察,获取经验性的认识,以此完成课题撰写需要的信息资料。可是作为教师是不可能整天和学生待在一起引导其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只能就其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引导,之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究问题,撰写论文和相关报告。教师从技术角度可如下引导学生:
1.根据课题的中心列出提纲挈领的纲要,避免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的总纲领从微观角度列出更为细化的纲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
2.学生在搜集文献资料时,一定要记下文献资料的类型(论著、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期刊论文、网络文章等),出自何处。使学生掌握如何从网络上搜集资料的方法,告诉他们怎样在中国知网、万方网等学术网上下载所需要的资料。学生搜集资料时应坚持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即学生对搜集的资料不能进行主观上的更改,而应保持原貌。此外搜集的资料不能过于单一,应体现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3.针对课题研究内容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社会调查、名人访谈等,以此保障课题研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倘若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结果对课题研究帮助不大,应引导学生通过其他的方法获取有效材料。
4.在课题研究中要形成灵活机动的思想,不能过于死板,如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课题纲要存在问题可大胆进行修改或补充。
对高中生而言,教师的引导在其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能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否有教师的引导决定着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引导工作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引导意见,方能让学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理念从全新的角度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引导,助其在课题研究中取得建设性的成果。但是教师的引导并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从选题、心理、技术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掌握研究课题的方法,其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搜集文献资料,深入社会调查,开展研究工作。学生终究是课题研究的主体,各项研究工作还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完成。教师的引导仅是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中学教学研究的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03):55-56
[2]周翠萍.关于改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1):78-79
篇9
【关键词】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编写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一、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
(一)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乡土地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正确使用探究方法,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从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例如: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苍南广大农村面临一个普遍的现象:农村生活污染明显呈上升态势。针对此现象可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农村目前生活垃圾污染的状况?学生通过调查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在讲授《土壤》这节课时,我带学生去野外观察,亲自动手,剥开土壤的剖面,让学生明白本地区红壤和水稻土不同之处,学生可以通过亲身调查,得出结论。
(二)将乡土地理加工成的案例结合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较为熟悉,感性的乡土地理信息编成的案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又促进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热爱家乡的情怀。如:在讲授“城市区位的选择”我以崛起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农民城——龙港镇为例,三十年前还是一个破败的渔村和一片杂草丛生的滩涂,如今变成一个繁华的城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编写案例,寻找影响龙港镇发展的区位因素,学生就能很好的接受。再如新教材《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这一课时,我以“苍南的九寨沟——莒溪碗窑”为例,让学生明白山区聚落形成与地形密切相关,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二、乡土地理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少对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不需要教师去开发新的地理资源,教师通常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对教师而言,乡土地理资源不知如何去教,更不知如何去开发与整合,这样乡土地理资源就难于在课堂中有效的融入,因而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乡土地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师生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只停留在表面
在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内容和素材上看,大部分教师偏重于知识点的运用,而忽视了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与融合。从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主体来看,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从乡土地理资源的载体形式看,偏重于文本资料,而对其他形式的载体形式不够重视。很多的时候,学生对乡土材料的运用只能够编写出浅显的“素材文本”,而未能形成经典案例。
三、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相结合教学策略
由于乡土地理环境对于生活在本乡本土的高中生来说是亲身可感触的,对于地理学的相关知识,他们是可以实地调查探索的。有效地将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对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进行探索,总结出以下策略:
(一)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精心选题
从乡土环境中筛选出研究课题能反映当地的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等重大问题,其研究成果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当地普遍关注问题,容易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其科学的结论、合理的建议可为当地政府采纳,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选择许多优秀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譬如在教授“旅游资源”时,教师可选择更为贴近的身边地理资源,不妨列举苍南的旅游名胜:玉苍山、石聚堂、望州山、玉龙湖、渔寮沙滩。在讲“中国的农业”时不妨结合一些我们身边的例子,如马站的四季柚;鹤顶山的高山云雾茶;岱岭乡的蘑菇;半洋村的马蹄笋等等作为研究性课题。
2.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达成目标
可以利用乡土地理的区域性、空间性、开放性,让学生亲身实践,达成目标。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积累,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等。如:在讲授《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时,我以 “世界矾都——矾山”作为例子,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研究影响矾矿工业区位?矾矿衰落的原因?矾矿整治的措施?学生围绕此问题进行调查,学生要搜集、整理矾矿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只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接受,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仅限于书本知识间的迁移,学生体会不到地理知识的实际价值。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把地理的学习从教室拉到了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不仅善于观察、社会调查访问、收集和整理资料,更乐于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认真务实的科学观,提高团队精神。如在苍南马蹄笋生产基地——赤溪镇泗安村,调查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集体力量,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车间,了解实情,分别从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生长的习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完成苍南泗安村发展马蹄笋的可行性报告,被温州安盛马蹄笋有限公司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解决问题的时,学生需要寻找资料,探讨对策,寻求最佳方法,这样无疑让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4.合理评价,促进发展
教师应对学生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给予鼓励和帮助,通过对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都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每一个阶段都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去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编写,教师并积极参与
乡土地理资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与接收,将地理学科领域从有限的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可感的生活地理资源中去,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转化,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乡土地理资源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增强了案例的实用性。案例编写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选择一些典型的材料进行加工
首先是通过学生写小论文。如新教材的部分活动题作为写小论文的素材,如“城市交通环境如何的改善”,学生可以利用苍南县城目前的交通情况,编写案例。学生先了解灵溪镇的交通图,以及车站的布局,指出主要交通干线,如:104国道,温福高速公路,过境干道,温福铁路,以及客运中心,城南车站等。这样学生通过地图作为载体,联系课本所学知识,指出灵溪镇交通的状况,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其次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编写案例。如对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进行案例编写。以自己所在的乡镇为对象,让学生设计问题,然后逐一落实。如:矾山镇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有37863人,外出人口15546人,外迁人口占总人口百分之四十左右。针对此现象设计一些探究,学生可以自行设计问题,通过抽样调查。如:山区流动人口迁出与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流动人口对迁入区或迁出区经济发展产生如何的影响?流动人口的迁入对本地区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什么影响?调查结束后,最终让学生写成案例,学生在编写案例时就基本掌握了“人口迁移”这节课的基本内容。
2.案例情景创设
案例情景的选取是授课的基础,是问题设计的载体。教师要对所授内容熟悉,把握重、难点和前后知识联系,在充分研究学生后选取背景材料,并且要在课堂教学时对一些目的性不强、相对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适当取舍。材料的出示要以文字内容为主,也可以结合图片,但最好紧扣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关注热点,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将材料改写,力求以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教学内涵。
3.案例问题的合理设计
传统教法往往只注重传授结论,而案例中的问题更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案例设计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形成获取丰富的地理表象,再通过分析、综合、判断形成理性思维。因此问题的设计就成为案例编写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钻研教材与学生实际。其次是充分结合案例背景材料。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师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如下问题。
(1)矾矿兴旺区位优势?
(2)矾矿衰落的原因?
(3)矾矿应如何整治?
(4)矾矿的环境污染的成因和治理?
(5)尾气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及处理办法?
……
这样就能把本节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又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师要亲身参与案例编写
案例的编写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师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编写的案例往往对教学作用更大,并能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老师应该起先锋模范的作用,不仅要教会学生编写案例,同时自己也要参与编写,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一节中,根据苍南夏秋季节多台风,教师分析台风频繁影响我县进行较为全面分析,为案例编写提供重要素材,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然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并为案例编写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正日益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施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仍需广大地理教师细心呵护。每一次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案例的编写,都可能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并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此,敬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古伟侨,浅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10
[2]黄汉阳、林少丽,结合乡土地理案例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以潮汕母亲河韩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3]耿文强,基于乡土地理引课素材的运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01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存在问题 探究性学习 学习探讨 总结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56-01
1 关于探究式学习模块的研究
在当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块中,探究性学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与当下的高中素质教学的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对探究性学习方案的更新,有利于学生的核心创新素质的提升。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整体教学体系的贯穿。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块,更加强调学生的信息的处理、整理、归纳及其反馈,更加注重学习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的结果。通过对探究式学习体系的健全,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型、探究性学习性、体验性学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当下地理教学模块中,让学生进行良好的地理知识学习的体验,保证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学习发展意义的分析,保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
在探究性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到自身的教育角色,并且积极进行角色的转变,通过对研究型学习模块的优化,进行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这需要教师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在当下研究型教学模块中,学生的自主性是必要的教学模块,教师要进行组织及其指导的辅导。教师需要进行不同引导模块的协调,保证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健全,充分进行学生的研究动机及其兴趣的探索,进行学生的良好的研究课题的选择,在该模块中,教师要做好指挥作用,保证学生的良好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模块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得到提升,教师除此之外,也要进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也就是教师要深化课题研究的步骤,进行整体研究性课堂的进展掌握,保证针对性的点拨及其帮助,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跑题情况的出现,从而提升其综合教学效益,这同样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引起各位地理教师的重视。重视研究性课题的进展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帮助,以防止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跑题现象。
2 探究性学习方案的优化
2.1 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
在当下探究性学习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该途径的应用,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的优化,从而满足当下地理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模块,进地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在当下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地理趣味性地理问题的研究,保证学生的良好的问题情景的营造,保证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及其探索,保证学生一步步的接近学习目标,进行探究目标的选择。
通过对学生的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引导,教师可以诱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的良好氛围的营造,保证其民主性、宽松性、和谐性。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学生的感官参与提供的机会,保证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及其互动,让学生进行理论及其实际的联想,进行个性的弘扬,保证主体地位的发挥,保证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提升,保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体系的健全,进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保证学生的自我表现机会的提供。
在当下地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比较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各种地理事物及其现象的分析,进行地理事物发展模块及其趋向模块的分析。又如进行复习等值线专题的开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知识点的知识,教师可以进行等高线、等温线等的联合比较,让学生进行读图技巧及其规律的分析,进行某一专题的围绕,进行不同对象的独立探究。通过对比较法的应用,进行地理事物现象及其联系的分析,进行地理事物的发展模块及其趋向的分析,进行地理事物的本质探讨,保证其积极的创新及其优化。
2.2 探究式学习模块的更新
在当下地理教学模块中,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的地理资源的应用,比如进行多媒体、图片等的结合,展开辅的教学,进行地理教学主体的积极设计,保证不同模块的教学手段的结合。只有进行地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才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性的学习,通过对直观教学模块的开展,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的心理共鸣,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状态的保持。
在当下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课题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针对学生的熟悉领域进行分析,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的控制,教师要保证自身的教学吸引力及其教学内容的可探讨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是非常有好处的。在地理问题提问过程中,要进行问题的层次感、难易度等的控制,保证问题的示范性的控制,保证学生的自主研究水平的提升。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升,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通过对研究式学习体系的健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不同模块的研究式教学模块的开展。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究性学习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掌握学习的钥匙,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永不落伍。
3 结语
通过对研究式学习体系的健全,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做好引导,保证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块的开展,进行问题的探究教学,保证学生进行资源的积极学习,保证对先进学习工具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解决方案的选择应用,保证小组协作能力的提升。小组成员间、跨组间、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多样化,利用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探究式学习使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参考文献
[1] 罗璇清.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文教资料,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