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

篇1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哲学基础 方法论

纵观比较教育的发展史,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比较教育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19世纪末哲学思潮的兴盛,比较教育方法论的萌芽也埋下了哲学的种子。其中,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比较教育方法论都有着其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堪称是在哲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开出的几朵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生命之花”。下面,具体探讨这几朵“生命之花”及其与“土壤”之间的关系,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同仁为比较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更添几树“新枝”。

一、实证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论

1.实证主义哲学概况介绍

在所有的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里,实证主义无疑是最早运用于比较教育实践之中的。当时英法等国正初步发展实证主义学科,而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基于之前的认识,制定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准则。他强调使用自然科学方法论来建立“实证的社会科学”,认定其主要的任务是“要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1]他又提出:“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从那些以往社会现象中寻找,而不能从那些个人意志状况中去挖掘。”“必须区分事物的原因和它所实现的功能,而且应把原因问题放在功能的前面去考察。”[2]两项准则确立并推广之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红极一时。

与此同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教育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在那个时代里,生命力最强的莫过于实证主义了。由此,实证主义的特点很快与比较教育领域融合。很快,一大批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成为实证主义的忠实拥趸,这其中更是不乏安得森、胡森、诺亚和埃克斯坦这样的比较教育名家。[3]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开始风靡全球。

2.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作为那个时代里的“一枝独秀”,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首先,通过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目的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寻求各国教育的普遍规律,在于揭示各国教育的普世价值。其次,持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比较教育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大都主张采用量化法,他们认为,唯有如此,方能保证研究的效能。由此,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开始纷纷通过以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揭示命题的经验基础,以此获取真理。[4]可以说,实证主义在比较教育的历史舞台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其利弊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人文主义思潮与人文主义方法论

1.人文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实证主义风靡后的19世纪末,人文主义学派开始进行反击。这其中以狄尔泰为代表。狄尔泰在《精神科学导论》中提出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区别,并指出:“前者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是僵死的、无意识的,研究的目标是要找出自然界物体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偶然性和意义;后者研究具有历史性和目的性的人类行为及其精神活动。由于人的自由意志,它是独特的,偶然的,所以人类行为既无规律,也无法预测。”[5]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方法论最看重的就是“理解”二字,并把“理解”理论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贯穿了整个人文主义的始终。“理解”理论即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

2.人文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人文主义曾经在比较教育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其治学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知识进行研究,而是对知识进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属于个人的,[6]并无规律可供推广。一般来说,人文主义者比较注重历史分析,他们通常将历史情境置于一个更高的位置,要理解教育,首先就要理解历史情境。相比于其他一些教育因素,更让人文主义者关心的是人的本身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国际社会和平,以及防止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偏狭的地方主义倾向等方面的作用更值得看重。[7]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1.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初见端倪。其起始于欧美,以工业社会为背景,以批判否定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多元、否定中心和等级、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崇尚差异、推崇创造、[8]去掉本质和必然。其萌芽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2.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一般说来,比较教育研究者更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现象,如学生个体、个别学校等的教育问题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与比较教育融合后,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这在比较教育的历史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这种尝试,一方面肯定了比较教育自身研究范式的文化多元性,另一方面,针对某一具体文化背景中的教育问题,它能进行深度研究,还能防止用单一理论文本解释不同地域的平面化分析现象,最终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自身方法论的科学性发展。[9]

这即是说,后现代教育理论虽然未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在比较教育等众多领域内却早已经出现了采用后现代主义方法进行的论述,且数目之繁、类型之众,皆有迹可循。而后现代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应用与发展,与其能促进比较教育众多因素的迁衍也密不可分。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理论之外,还有很多哲学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比较教育的发展有了哲学上的依据,比如,相对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等。这些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均丰满了比较教育的哲学理论羽翼,充实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框架,为比较教育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法]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3.

[3][4]Philip G.Altabach,Gail P.Kelly.New Aproache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M].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73,85-86.

[5][6]于杨,张贵新.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6,(9).

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大学生;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上半叶和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及其哲学思潮。自70年代后迅速流行,至80年代后半期则成为一种时髦的哲学流派而风靡欧美等其他国家。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主张多元论。后现代主义主张用多元性反对统一性,以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取代确定性。其次,反对中心主义。现代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则坚决反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人只是存在的邻居。再次,推崇平等对话。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不应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的托管人和守护者,而不是自然的主人或主宰者。最后,反对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否定和批判。后现代主义主张用非理性打破理性的统治地位,它认为理性不能作为普遍规范,理性必然会限制人的个性的发挥,束缚人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只有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才是真实的。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一种否定性和批判性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倡导人与自然的和协相处。但也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即片面宣扬个体自主性和否定一切的错误观念,夸大个人意志的作用,否定辩证历史主义的认识论,必然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产生。所以,当前的后现代主义还不可能取代现代主义,只是作为对现代主义的修补而存在,目前它也不可能是为人类的自由与幸福寻求明确的出路。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大学生追政治观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各方面受到了西方社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给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带来多重影响。部分青年有意无意地接受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放弃信念,不讲操守,以反主流文化为时髦。这些使大学生们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的排斥,也使他们对当今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怀疑。中国现在坚持的是一元制,可是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们对一元制产生了怀疑,有些学生对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认识模糊,认为实行什么制度不重要,只要国富民强就行。虽然这种政治观体现了大学生爱国动机的一面,但是,假如对这种政治观控制不好,势必就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利,从而影响中国正在深化的改革。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离

在追求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中国的大多数大学生都不加思索地接受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反传统、反权威,导致他们是纯粹的现实主义者。大学生们正是吸收了这些观点,导致他们极力地追求个人利益,个别大学生将自我价值放在首位,他们不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当然也不可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从精神上来丰富自己,他们之间互相攀比;甚至有些同学以一个人金钱的多少来判断某个人,来判断是否和这个人交朋友。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他们还摒弃了中国的一些传统的精神,比如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他们认为,这些精神对于他们来讲已经过时了,是“老古董”了。比如“范跑跑”事件,出这样的例子不稀奇,稀奇的是这样的事发生以后还有很多赞同的声音,就让人感到稀奇了,而大多数赞同的声音是来自大学生的,可见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偏离。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后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基础主义的,他的怀疑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虚无主义导致他们否定一切,他们认为社会上是不存在绝对的道德、绝对的权威,当然更不可能存在崇高的理想。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思想不可避免地会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消极影响。中国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盲目地追随着后现代主义,以至于他们对什么事都抱有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放弃了自己以前所要追求的崇高理想。不追求、不思索、麻木不仁,这在他们的学习中有充分的体现,现在好多大学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六十分万岁”,他们认为只要及格就行,再高的成绩都是没用的。可是我们国家要的是“四有新人”,而“有理想”正是“四有新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大学生作为我们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更应该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后现代主义思潮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反”,他的反理性主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大学生们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强化了自己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也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的产生。如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自私自利,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实惠;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丝毫没有责任意识。这种人生态度在他们生活、学习、恋爱等方面都表现出来了。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扭转大学生的思维定势,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激情,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应当充分肯定。但是,如前所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怀疑精神、反抗意识,与当代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渴望参与和行动在某种意义上刚好合拍。其实,不少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知之甚少,难以辩证地、历史地、批判地借鉴和继承。与后现代主义文化一样,靠直觉而不是靠理性判断事物,大学生只知道他们喜欢就够了,并不追究喜欢背后的原因。基于此,我们认为,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日甚一日的冲击和不可避免的影响,应该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杨楠,王东,刘洪波.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德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6.03.

[2]万美容.试论当代青年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作用[J].青年研究,1999.06.

篇3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现代性;生涯发展哲学;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65 — 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各种思潮激烈震荡,制度改革如火如荼,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我们要继续进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灌输;另一方面,各种文化思潮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必须对这些思潮带来的诘难给予回应。我们以带来这种诘难的最强大力量之一——后现代思潮为例说明。

一、后现代思潮的诘难

后现代思潮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渗透到哲学、艺术、历史、语言等诸多领域,影响深远。实际上,如果要从哲学史上追溯其渊源,又不免有学者要回到古希腊了。笔者认为,就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镜子”而言,这个渊源从尼采那里表现得才是尤为明显的。尼采提出,“上帝死了,一切都是可能的。”这标志着作为传统社会守护者的基督教伦理道德,甚至于可以更加广义的说古典伦理道德已经瓦解。尼采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这个瓦解的过程进行了绝妙的说明,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因此,在没有了天国的终极完美者和监督者之后,一切就变得相对了,那些以前不能说不能做的事情也就变得可能了。而后,沿着尼采的道路,利奥塔、德勒兹、德里达、罗蒂等后现代主义大师进行了深入的发展。如果用学术语言准确的来描述后现代思潮的基本特点,势必包括: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言中心主义;2.反基础主义和本质还原主义;3.反整体主义和同一性;4.反中心主义和确定性;5.反理性主义和传统的真理符合论。为了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在后文中,我将以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本本”进行通俗阐释,在此先不深究。在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儒、道、释元素与一起,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现代思潮的闯入,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自身进行批判反思,另一方面,那些“苍蝇蚊子”,也会随着“打开的窗户”飞进来。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功。具体而言,后现代思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诘难至少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们的职业生涯是否需要规划。后现代思潮认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必然的,从来都不以逻各斯为中心,例如,教育背景、成长背景乃至于个体素质极其相近的人,不见得最后都能取得一样的成绩。正如后现代主义大师、影视明星周星驰所讲的那样,“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由此可见,人生的成长并没有什么规律性,也不是依靠理性就可以进行规划的,既然如此,还要规划吗?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人生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规划也就是选择了一种可能性,那么势必会导致其他的可能性丧失,这是否值得呢?或者一旦选择错误,是否反倒会束缚人们的发展,乃至于贻误人生?

二是假设人们的职业规划是应该的,那么是否应该按照“套路”去规划呢?我们知道,无论是帕森斯的特制因素论,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是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人性假设。也就是说,他们的理论体系是以某个假设作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后现代思潮打破了中心主义,以多中心实际上是无中心取而代之。在他们看来,一切事物不过是像文本一样的东西,现代性的理解方式是用尽全力去揣摩文本作者的思想,实际上这却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作者所想是一回事,表达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另一方面,读者有个体差异性,这直接决定了他对于文本理解的独特性,而这种理解本身与作者无关,个别的后现代主义者索性认为读者的理解不仅与作者无关,与文本也无关。他们甚至于希望作者写完文本之后就立刻死掉,否则只会干扰读者的创造性理解。按照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都是基于某个中心的,现实却是那个中心并不存在,因为人总是独特的、复杂的,因此按照“套路”去规划很明显是不可能的。

三是假设各种规划理论是科学的,也是颇为有益的,可问题是无论个体也好,环境也好,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何能用这些基于线性思维的理论去应对非线性的变化呢?后现代思潮提示我们,我们传统的对于世界的整体主义理解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事实应该是,整个世界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碎片拼凑起来的。这种拼凑的复杂程度和我们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机制复杂程度一道都是令人感到极其困难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它是由很多的部分所组成的,其中充满了形形的变化,并且由于其面对的对象是作为最复杂客体的人,因此,这种规划的可能性更是变得极小了。

四是假设这些困难都被证明是可以克服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人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持有类似的乐观,他们说这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早就预见到后现代主义的强烈批判可能导致整个社会都崩溃,于是想出了一系列的办法来重构文化。可结果是后现代主义的瓦解方式是致命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解救这种致命错误的根本方式成为了求助于所谓的神,也就是“返魅”。职业生涯规划被假定是可能的,然而,虽然我们能看到这结果,但未必会了解这个过程。这就好比中医一样,我们看到的是病人吃了“树皮草根”之后,疾病痊愈了,可是,这些树皮草根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却始终是个谜。如果是因为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了作用,那么萃取之后为什么效果就不同了呢?职业生涯规划既然被共识性的认为是颇为有效的,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才会是有效的呢?会不会出现短期有效而长期却有害呢?又会不会出现压制创新等莫大的罪过呢?

后现代思潮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提出的诘难,归结起来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就像费耶阿本德所说的那样,对于人的发展而言,不是一定要这样,也不是一定要那样,而是“怎么都行”!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应

面对后现代思潮所带来的诘难,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就真的毫无办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当前的情况看,后现代思潮虽然是现代性的一面“镜子”,但并不能全面超越现代性,只不过是反映了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们的迷惘。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虽然后现代思潮所带来的某些启示确实是能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却肯定不会瓦解职业生涯规划。本文试对此作出一些简单的回应:

回应1: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规划之中,不规划本身也是一种规划,只不过这种规划是以“任意发展”作为规划内容的。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能否进行规划的问题,而是选择做何种规划的问题。在这里,第一个问题就被取消了。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的实质是选择,既然是选择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当然,这与主题并没有直接关系。

回应2:历史经验证明,与其被动规划,不如采取主动,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后现代思潮虽然是反历史主义的,认为历史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偶然,但却不能否认很多历史事件是重复出现了的。既然是重复出现过的东西,并且一直还在重复出现,那从维护个人利益出发,即所谓的人的感性出发,就应该首要的引起重视,因为这一个总比那一个出现的概率高些。主动规划由于带来的好处仿佛要多于被动规划,并且世界上那些不按照寻常轨迹发展的英雄们数量少之又少,因此,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也应该进行规划。

回应3:规划套路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多元化不足为奇,后现代思潮认为特定的理论总是以特定的假设为中心,不足用之。但是如果从整体上看,恰恰是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愿。原因在于多种理论的出现意味着多个中心,因此,解决后现代主义者的所谓反中心主义的根本方法在于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个诘难提示我们要重视百家争鸣,要重视学习各种理论,切记“万能主义”的危害性。另一方面,人总是要在人生路上往前走,这是毋庸置疑的你不可不接受的底线……你的人生总该是你所满意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过,多知道一些其他的道路对你肯定会有所启发,否则,那就不是个性而是偏执。因此,知道别人是如何规划的,而后再批判性的进行你自己的规划,似乎要更加稳妥一些。

回应4:变化的东西总是有的,甚至于也可以说,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但是不变的规律也还是有的,即使是相对的不变,那也可以接受。那些不变的客观的规律除了被运用和驾驭之外,没有办法改变,因此,对于变化的东西持宽容的态度,积极应对,而对于不变的东西尽量去了解和掌握。例如后现代主义者虽然反对语言中心主义,但是他们对于语言问题极其重视。罗蒂、德里达、利奥塔等人都是受过严格的分析哲学训练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也有一些不变的规律,例如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二十岁的时候还像七岁小孩一样思维常常令人不可理解;再如谁也不会否认必要的学习的重要性等等。因此,掌握那些共同的东西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于是更高的要求。

这些回应不过是抛砖引玉,要在真正意义上驳倒后现代思潮的诘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一些问题是需要随着时代、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解决的。不过,有一些基于后现代思潮诘难的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方法应该首先被运用到现实中去。

三、完善后现代语境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针对后现代思潮的某一点冲击进行回应常常是暂时性的,也不能够在系统的意义上使这种自我完善达到最好的效果。并且,这样的零敲碎打未必见得总是必要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整体地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防御能力呢?在解答这一问题之前,笔者认为,应针对后现代思潮诘难,首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一些工作。

以哲学反思为前提。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使学生了解“我为什么要工作”,“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往往是哲学反思式的。并且,这种反思应该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以便从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过去我们常常容易陷入对于具体规律的专深研究,而往往忘记了一般规律的重要性。后现代思潮无论其向什么学科渗透,但首要的它是一种哲学思潮,所以它是从根基上对这些问题提出质疑。反驳它的最好方式当然也是哲学式的。另外一个角度,哲学反思有利于人们提升思维能力,明白基础概念,会强有力地坚定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决心。

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依前文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复杂性的过程。复杂性的问题当然不能从简单性的思维方式中得到解决。当前,随着协同学、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一大批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于复杂性的问题分析和研究进入了更深的层面。职业生涯要渐渐地向复杂性科学靠拢,吸收其先进成果,并进行“本土化”的融合工作,以期取得良好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回应后现代思潮的诘难的杀手锏,就是要以复杂科学为基础,通过打破本体复杂性和认识复杂性困境,以最终实现规划的目标。

以心理学方法为载体。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其目标在于描述、解释、预测以及帮助控制行为。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常常以心理学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这是适当的和必要的。因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与职业生涯规划是如此的息息相关,以至于我们经常把后者作为前者的分支来对待。当然,心理学的研究毕竟有其局限性,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相对而言,要具有更多的综合性特征,例如其对于就业市场信息的分析,心理学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以心理学方法为载体,但是心理学从来都不能一个人战斗,也必须吸取其他学科的营养。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旨归。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当然是个体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灌输的需要。例如,鼓励学生赴基层就业,主要的考虑便是能够平衡区域差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另一条路径,使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也在一定意义上缓解就业压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生命线”的战略高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要以这样的高度看待自身的历史使命。以此为旨归,职业生涯规划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帮助过程,而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性。这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都是思想政治教育。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哲学反思的前提、复杂性科学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旨归等要素,对丰富后现代语境下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整体上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防御能力也大有益处。然而,要想有效应对各种思潮的诘难,只有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彻底化、体系化,有科学的理论内核和保护带。这样一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显得很有必要。后现代语境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核心也应该是构建“生涯发展哲学”体系。

四、构建“生涯发展哲学”研究体系的必要性

后现代思潮的诘难,辩证地看,既具有负面效应,也具有启示效应。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深入思考,拓宽思路,抵御侵蚀,不断完善。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和能力,以武装头脑,一切诘难都是纸老虎,是可以战胜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真正意义上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精学深,学以致用,不断地在理论中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构建出 “生涯发展哲学”研究体系,有效回应各种思潮的诘难,从而也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何谓“生涯发展哲学”?冯友兰先生指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这一论述的内在含义是,哲学研究不是“构成性”的,而是“反思性”的。并且,哲学不能与人无涉。相反的,哲学研究是以“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的问题”为核心的。这里的人包括了实践的维度,即主体的客体化与客体的主体化。对于而言,这种反思绝不是纯粹理论性的“经院式”的,而是以实践作为首要观点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生涯发展哲学定义为:以生涯发展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应用哲学,是系统化、科学化的关于生涯发展规律及其实践把握的学问,是对传统生涯发展理论的高层次梳理、反思和扬弃。具体而言,生涯发展哲学要研究人的成长规律、职业发展规律、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实践把握等一系列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道德教育 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进入我国的西方社会思潮非常多,对我国人民及其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思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风靡于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人文与哲学思潮,对人的地位、人的思维、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提出了诸多创造性的观点,对我国广大青年及其道德教育产生了诸多的冲击[1]。我国现代化已经行进到今天,很多现代文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消极性,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兴趣。因此,研究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在简述后现代主义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多重影响,并提出如何趋利避害地推进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以期为当下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行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作为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思潮,来自于对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思潮的反思[2],内涵丰富多彩,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

1.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现代主义在给西方世界带来科技发展、知识增长、财富增加和人类进步等诸多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诸多灾难和悲伤,比如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导致人文精神信仰的迷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反思现代主义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它在批判现代主义的缺陷和弊端的同时,对现代性与现代精神本身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重构[3],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和理念。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事物的具体性、有限性、变动性和人类科学的暂时性,强调思维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具体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特征如下。

一是反对理性至上与科学至上,提倡重视人的非理性和情感世界。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的一系列伤害,提出了我们应该反思单一地崇尚理性和科学,多关注人类的非理性和情感领域的东西,反对知识霸权。

二是坚决反对中心论和一元论,主张世界应该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反对统一性和同一性,提倡个性化与差异性。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的恶果,提出了我们的世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是强行的统一化和同一化;人类自身也应该是多样化,有着自己的个性,应该是有差异地发展。

三是反对权威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对人类的压抑和束缚,提倡人类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带来的权威思想,主张人类应该是自由为本性的动物,反对对人进行禁锢和同化,主张解放人类,还人类以自由之身。

四是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下现代社会各种失范失序的现象,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团结、相互关心。

从以上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想展现了一种后现代哲学思辨的特征,彰显了一种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也具有一种后现代美学的特征,彰显了回归自然与回归人性的理想愿望和人们的实际诉求,彰显了个性化、价值多元化、情景性和非理性等众多的思想特征。

2.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正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具有以上诸多的特征,这种思潮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4],具体如下:一是从思考世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新方式,那就是从和谐、多元的世界去理解整个人类和自然世界;二是从教育视角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我国整个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三是从哲学视角来思考,后现代主义思想为西方哲学世界提供了关注的新天地和新领域,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四是从理论发展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其他思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理论视野。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诸多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对我国道德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的对象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注重个性发展、德育模式要强调受众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和师生互动、要求教育方式要更多地采用道德对话的叙事方式行进、要求道德教育的评价要多元化思考等等[5]。除了这些积极的影响,也还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评价和教育方式带来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影响,比如促使道德教育课程开发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垄断发展为今天的多种课程开发主体,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多种课程的格局;促使道德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世界的训练;促使道德教育内容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转为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种综合型的学习内容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理念也由单一的灌输政治思想理论发展为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从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发展为包括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方式等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方法日益多样化,传统与现代教育方法相融合,呈现一幅多元化的方法体系运行状态。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后现主义思想对道德教育客体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6]:其一,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是多元的,认为应该尊重个性的差异性,反对单一的思维方式。这种主张非常契合喜欢张扬个性和自由创新发展的青年群体,这极大促进了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品质的培养发展。其二,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应该和谐文明和平等相处,这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宽容、团结、协作、合作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促使道德教育的教育者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改变自己的教育内容等。

三是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倡导一种人与人相互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这对道德教育领域中过去教师占据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平等化,应该互动交流。

四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现状,引发了道德教育目标的积极变化,使之转变为更多关心教育客体群体内心世界的发展情况,致力于培养心智健全的人;同时,促使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改过去单一的功利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

五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倡导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反对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这就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说教式变为采用一种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和方式,积极推行师生道德对话和生生对话的教育形式。

六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要关心现实生活世界和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和危机,这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视域更多将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作为教育内容,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意识日益增强。

2.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想除了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积极的正面影响外,也具有诸多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道德教育的内容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去中心论和多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中提倡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和践行,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提倡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思想世界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表现在促使他们信仰世界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表现为过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和缺少社会责任感,喜欢叛逆和过分追求标新立异。

三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包含了诸多消极的东西,比如片面反对科学和理性、反对统一性、主张价值观多元化等等,这些对我国道德教育以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和认同。

三、回应后现代主义思想,推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上可知,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喜忧参半,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7],这些都是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行进中必须要注意的。总的说来,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影响和挑战,努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将之作为我国道德教育获得新生的契机,从而推进我国道德教育不断改革发展[8]。

积极构建科学和人性兼顾、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与理念,推动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这要求我国道德教育吸取后现代主义的人性化思想和克服其过于非理性化的思想,坚持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取向,兼顾个性化发展和共性教育价值取向,将我国道德教育纳入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9]。

积极整合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复合型发展。这就要求在我国道德教育行进中,我们务必要建构一种兼顾师生作用的新型关系,使“权威德育”向“人文与生活德育”转变;积极整合道德对话式的教育模式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融合起来;积极整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形成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式。

从教育内容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坚决避免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负面思想,让学生将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区分开来,让主流价值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思想,将理论教育和生活世界紧密结合,一起融入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教育目的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积极将道德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转变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道德教育目标,推动我国道德教育素质化发展,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建构一套兼顾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优点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反思现代性的一种社会思潮,为我国道德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可喜可悲的变化和影响,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启示。这是非常值得我国道德教育积极回应的时代课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只有辩证对待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诸多影响,有针对性地建构起道德教育世界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永远闪烁着道德伦理之光。

参考文献

[1] 刘贤礼.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8).

[2] 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高校理论参考,1994(6).

[3] 潘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0(5).

[4] 梁斌.后现代主义缘起及其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求索,2013(12).

[5] 林雯月.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 胡侠.新时期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7] 张玲,杜朝举.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5).

[8] 解如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德育改革[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4).

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高职院校体育 课程改革

On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in Post-Modern Perspective

CHEN-yu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China, 325035

Abstract:Since the 1960's,post-modernism,as one of tha major theoretical ideas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is characterized by opposing rationality, promoting pluralism, str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tolerating uncertainty. Such thinking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PE programs has a very unique value.But it sets a trap for it. However, the post-modern rational thinking for P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llege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the direction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and make a wise choice.

Key words:Post-modernism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诞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思想界,它是在批判现代主义强调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影响日益显现。诸如改革进程中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提倡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和民主化教育、探索体育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接、倡导体育课程的校本性地方性和实用性、重视课程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强调课程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性等,这些都是后现论特征的体现。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过分用体验代替认识,用生活取代科学,用“研究”、“发现”取代“传授”,用“能力”取代“知识”的现象[1]。因此,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后现性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加快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1、后现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是错综复杂、褒贬不一的。尽管后现代主义发展时间不长,流派众多,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其相对共同的价值取向,比如后现代提倡超越理性,主张世界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其几个主要思想特征可归结为:

批判科学理性。后现代主义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既批判科学理性的权威,又批判追求终极真理的哲学观,体现了否定性思维的倾向。在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反对教师的权威作用”。[2]这为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创新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提倡世界多元。后现代主义强调真理的相对性,由于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人在主观认识上的差异性,所以人们要从多个视角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即便是同一实体,也应当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存在。而改革进程中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尊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朝着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前行已是不争的事实。

主张对话交流。后现代主义认为任何霸权性的话语都将使人的思维受到压抑,必须打破权力话语的霸权性和思维一元论,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对话交流和不同观点的展示,突出交往双方的和谐关系。大力提倡教育民主化,强调建立平等和谐交互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正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今后努力的方向。

容忍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他们批判基于分析思维和逻辑建构的方法论,[3]对于不确定情况具有高的容忍度及适应力,其核心价值是摸索、探寻,制度的空间伸缩性很大。一切体育教学活动都是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统一,预设是为了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展教育活动,而生成则体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因此,容忍不确定性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体育教学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及平衡问题。

2、后现代的诺亚方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被拯救

篇6

一、后现代主义及其艺术思想

何谓“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它隶属的范围是什么,乃是见仁见智。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说:“后现代主义不是穷途末路的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主义的新生状态,而且这一状态是一再出现的[1]。”在利奥塔看来,“后”字就代表着转换、接替和连续,那么就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之前的方向转换到了另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新方向就要求与一切旧的、过时的传统观念决裂,西方传统的“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即“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开创一个全新的思想解放和自由的世界。“以‘主体-客体’为基本思维方式的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乃科学和理性的哲学前提,‘主体性哲学’同科学和理性有不可分割的联系”[2]。哲学观中的科学与理性至上是现代主义的主旨思想,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主要体现,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领域也呈现出现代主义的特征,它们都力图表征个性的解放、人性的觉醒与心灵的自由。但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现代主义逐渐偏离其原有思想理念,开始显现出过于表现主体、轻视客体的特点。基于现代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发展,后现代主义呼之欲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声音,与现代主义形成强烈的对比,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冲击和超越,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前瞻性的哲流和文化特征。作为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产物的现代主义,它自身包涵着丰富的内容,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统一性、真善美、博爱等是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对现代性的否定和超越,并意图彻底许多旧范式、旧传统、旧思维,提倡建立一种新范式、新观念、新思维。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它们阻碍了思想的解放和人性自由的发展,并认为现代主义的诸多领域如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都要彻底颠覆。尤其是艺术领域,后现代艺术旨在突出思想解放和人性自由:第一注重形象性,尤其以人物形象作为其表现形式;第二注重人道主义,亦可称为新人道主义,因其更加关注人权、人性与和平;第三注重多元化风格。这些特征说明后现代艺术要一切具有现代性艺术特征的存在。

二、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异同辨析

现代主义以科学、理性和人性自由作为武器解构了上帝及其权威话语,它给人类带来了思想解放。现代艺术建立的根基是对科学技术的信仰、对客观真理的坚定。出于对这种理念的解读,西方现代艺术都不由自主地将科学和理性作为其作品的创作原理。各种风格迥异的画派,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印象画派等,它们都体现着现代艺术的主题,西方各个画派将艺术与科学、真理勾连,满足感官的愉悦,充分展现视觉上的形式美。它追求一种逻辑性和条理性,亦即追求至臻至纯的美,并崇尚完美的秩序。然而,理性至上的原则忽视了人的感性和本能等非理性的方面,把人只是片面地理解为理性的主体,因而现代艺术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绘画领域的艺术革命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时代主流,即由传统的现实主义向表现主义发展,在原有突出主体的基础上对之更加泼以浓彩,并越来越重视表现自我。现代绘画不提倡传统的写实主义,而力求将自然物体形象解体,以主观元素呈现出几何图形或切面。毕加索是现代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风体现了强烈的革命意识,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对西方现代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绘画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抽象艺术也较具话语权,它对艺术要反映现实的观点持否定意见,要求艺术呈现出非客现性,而非具象性。这样的思想直接导致了现代艺术脱离大众生活,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理解和欣赏,只为少数专业人士所解读。随着现代艺术自我性、抽象化的发展,使世人理解范围也愈来愈少,加之其一味标榜自我和个性化,这时在后现代主义大背景下,后现代艺术思潮骤然兴起。后现代艺术是对现代艺术的反思,“后现代艺术源于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并由此发展成为一种另类的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它代表了公众意识、多元价值和创新精神,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3]。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对人类的启蒙是不彻底的,现代主义用新的观念代替了中世纪的旧观念,“科学”“理性”“人性自由”成为其权威性语言。利奥塔把“科学、理性”等称为“大叙事”,他认为这些大叙事阻碍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思想的活跃性等诸多小叙事的发展,因此要现代主义的权威,发展小叙事,开创思想解放运动。他认为艺术要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表达,应该影响和引领社会多种领域的思维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力争追求彻底的自由,要求艺术从科学的、理性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达到彼此无别的至高境界。这样,艺术的审美价值不再作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思想意图的表达成为追求的目标。

被称为“后现代艺术之父”的法国艺术家杜尚说,最好的作品是生活本身,他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应该为思想服务。显然,这里体现了一种艺术的生活化、哲理化的观点。后现代艺术各种派别的目标都是追求思想的自由和解放,认为艺术审美的特性即自由创造,应该从视觉领域转移到现实性的生活领域,这种思想的解放随着艺术的发展更加深化和明确。若把现代艺术称之为“为艺术而艺术”,则后现代艺术可谓“反艺术的艺术”。西方现代艺术一味崇尚视觉美和形式美,脱离大众生活,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欣赏;后现代艺术则反叛旧传统,反对传统的阻滞性、一成不变性。现代艺术(以绘画为例)展现了一种视觉美,纯粹追求形式美;而后现代艺术则反对这种形式美,强调思想美、心灵美。现代艺术从形式美入手,讲究尺度比例协调、整体匀称和谐,着重视觉感官上的好看,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悦目;后现代艺术美的概念与现代艺术有较大的差别,它是以思想、心灵上的自由为主旨,也就是思想美,这与后现代艺术倡导思想解放、心灵自由遥相呼应。现代艺术的专门化即为艺术而艺术的趋向只能为少数专家所赏识;后现代艺术深入现实社会生活,人们看到的是生活化的艺术。以杜尚为例,他在美国展览会上把一个签了假姓名的陶瓷小便器展览了出来,并把它命名为《泉》;达芬奇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杜尚给她加了胡须,这些怪诞的作法通常世人很难理解,但深究其中的意蕴,我们可以体会到杜尚反叛传统的强烈意识。他倡导艺术要有浓厚的思想性,能表达人的生存哲理;现实生活中,杜尚更偏爱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地方,他的生活方式也是随性洒脱,这也真正映照了他的名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艺术品。从杜尚生活化的艺术和艺术化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透视他所引领的后现代艺术思潮的进步性。然而,在后来的后现代艺术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极为消极、极端的现象和行为,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提倡人性自自、传统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后现代艺术中充满了暴力、刺激、荒唐的内容,并过分地张扬个性,“后现代主义消弭主体性,并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怎么都行’使艺术创造没有了审美价值,缺少了深度和内涵”[4]。有些所谓的后现代艺术践行者为了展示他的思想,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不吃不喝,不与世人交流;有的赤身祼体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以此来表达他的生活艺术的无拘无束。这些行为与艺术存在的真正意义相背离,扭曲了艺术之美的真正内涵,也使艺术失去了审美意义,更不能体现后现代艺术倡导的人性彻底启蒙、个性自由、思想唯美的原则。

三、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困境

后现代艺术引领了现代人的“思想自由”,使其得到了彻底解放,同时它又使人陷入了困惑和迷惘。后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解构得足够彻底,但它所建构的新的艺术体系尚不够成熟,其中夹杂着极端和消极的元素。近代西方打破了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桎梏,开创了重视理性的先河,对思想解放、人性自由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真正流传下来的艺术品都蕴涵着客观化和形式化的内容,艺术“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艺术家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正像科学家里各种事实或自然法则的发现者一样。……在艺术中我们是生活在纯粹形式的王国中,而不是生活在对感性对象的分析解剖或对它们的效果进行研究的王国中”[5]。艺术的本质性和内在性意义被人们逐渐忽略,艺术的外在性和客体性被彰显。后现代艺术,尤其是“行为艺术”体现了人的本质属性、自然欲望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它的主旨就是高呼思想解放,使人类实现充分的自由。

后现代主义者提倡彻底的思想解放,其重要手段就是解构。在他们看来,现代主义的统一性不利于事物和思想的多样性发展。利奥塔所提倡的否定共识、打破同一、多样发展的观点可被看作现代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解放和彻底启蒙的钥匙。他提出的发展小叙事,打破大叙事的观点有利于现代人认真审视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具体的环境与背景下选择恰当的道路。后现代艺术极具想象性、创造性、革命性和新时代性,它们构成了新的艺术形式,标明了人们要与旧的艺术相决裂、向新的文明前进的意向。作为“新表现主义”画家格哈特•里希特的绘画风格无拘无束,绘画种类多元化;还有美国的“涂鸦艺术”“装饰艺术”等,这些都是时代的结晶,是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社会在发展,艺术在进步,对待后现代艺术的态度应持客观的立场,既要看到它积极进步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后现代艺术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科学”“理性”“人性自由”3大主旨的彻底解构,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潮流的开始,但是后现代艺术又让世人感到思想困惑,以至于让人无所适从。以后现代艺术超现实风格为例,它只是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其表现对象常常脱离常规,因而这种艺术只能使作品本人才能理解和体会,有时甚至其本人也不知表达的意蕴,只是随心所欲,想如何就如何。

后现代艺术家脱离现实猎奇的心理特性,致使作品缺乏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纯粹为创造而创造。他们抛弃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表现技巧和必要的艺术形式,随意涂抹或随心所欲地“创作”,结果与艺术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使作品传达具有不可交流性和神秘性,呈现的是一种随意的、非理性的艺术作品,因而必然脱离后现代艺术旨趣的轨道。后现代艺术提倡人的自由化和艺术的多元化,这些理论观点都无可厚非,然而它抵制共识,只承认异议,这是不可取的。利奥塔主张共识只是讨论的一个特殊状态,并不是目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一种极端思想,它脱离了现实的具体情况。他所谓的大叙事要给小叙事让路的价值观在某些问题上是可以肯定的,也是艺术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异议是在共识的前提下发展的,多元性也是在统一性的基础上良性进步的,没有统一性就没有多元化的存在和发展。辩证法认为没有统一性就没有多样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多样性有利于艺术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保持艺术的丰富性,但多元化必然有共识和统一性为前提,多样性的存在必须承认统一性。后现代艺术倡导的多样性发展至“模糊”艺术的地步,它主观上旨在反传统思维方式,而客观上却把艺术脱离生活,讲究纯粹的思想美,而完全抛却了现代艺术的感性美(行为艺术就是体现之一),最终未能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西方后现代艺术所倡导的‘生活艺术化’,特别是所谓‘行为艺术’‘身体艺术’之类,……只是在表面上表现生活的艺术化,而丧失了艺术之心灵美的本质”[6]12。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在某种程度上超越日常生活,是表达心灵思想的手段。艺术不能脱离生活,人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把艺术和美推广到生活即生活艺术化是对的,但生活艺术化也有高低层次之分,真正的艺术作品就是高层次的体现。后现代艺术的“行为艺术”“人体艺术”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之美,它否定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人对美的价值感到思想混乱,它“从根本上消解了一切带有总体性倾向的终极希望和伦理担负,借助具有精神分裂特征的欲望魔镜只能照出一个破碎性的人学空场”[7]。因为它从本质上颠覆了艺术和美的神圣性,并未建构起适应现代艺术发展的美的体系。

篇7

关键词:绘画;艺术作品;培根;感觉;图像;身体;现实;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弗朗西斯·培根在20世纪的英国画家之中是十分独特的一位,他的独特不仅在于其性格和生活的孤僻,同时也是由于其作品的面貌极为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不但在20世纪如此,在今天看来也依然独特。培根早年当过室内设计师,直到1944年之后才专门从事绘画,然而,在现代主义时期,培根的作品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直到70年代之后,他才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画家,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他的作品不断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创造出千万美元的天价,成为继安迪·沃霍尔和毕加索之后价格上涨最快的艺术家。为何这位在现代主义时期不被重视的画家,在今天却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对象?或许原因就在于其作品之中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在当时并不能够为现代主义的艺术标准所理解和接受,但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美学趣味盛行的今天,其作品开始变得可以释读和接受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根的绘画作品,在今天仍可以被理解为是当代的,这不是说他的作品在今天仍然继续存在并受到关注,而是指其作品中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带有当代的文化意义,也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说,其作品中包含有某些当代绘画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图像的使用、身体的再现和现实的表现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培根作品中所具有的当代绘画的特点,讨论这些特点是有意义的,它不仅能让我们理解培根作品的含义与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思考当代绘画的面貌和特点。

1981年法国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写了一本专门讨论培根艺术的专著《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他在书中提出:“是绘画,以它的线条-色彩体系,以及它多功能的器官——眼睛——而发现了身体的物质现实性。”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他强调了绘画中形式的本质性存在,即线条-色彩的体系,这些因素是绘画再现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要素;其次,他指出了形式的存在与身体的感觉在构建一件作品的时候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形式本身并不能够独立建立起画面中再现的对象,而是在此过程中需要身体感觉的介入和支撑,只有如此,才能够呈现对象的物质现实性。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培根在绘画中对图像的使用问题,他是通过形式与感觉共同作用来实现对图像的转化和使用的。

培根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一个图像的来源,即来自于摄影照片,他所收藏的照片内容极为丰富,包括人体运动、医学、战争、电影海报、剧照、古代大师绘画作品的印刷品等等。当然,画家使用照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19世纪后期以来,很多画家如安格尔、库尔贝、德加等都使用照片来做画,早期艺术家使用照片的目的在于为画面提供准确的造型参照和获得更为真实的现场感,但培根对于照片的使用却与众不同,他不是为了逼真地再现照片中的形象,而是试图通过照片获得感觉的真实,照片中的“偶然性”、“片段性”和“真实性”是唤起培根感觉体验和判断的重要因素。培根曾说:“我总是希望画出的肖像距离坐在我面前的真人很远,但是我又总是以非图解的方式显示他真正的面貌。”培根对于照片的使用是捕捉照片所带给他的感觉,他所要描绘的不是照片所显示的对象的表层外形,而是试图将捕捉自照片的感觉记录到画布上,他所说的“真正的面貌”就是感觉的面貌,是艺术家对于对象形象体验不加修饰的直接记录。培根作于1945年的作品《风景中的人物》是其早期作品的典范,这是根据他的朋友艾利克·哈尔在伦敦海德公园骑在一只椅子上的照片创作的,画面中具象的描绘只有衣服的领子和袖口等地方,甚至都没有画出人物的头部,但整个画面却在呈现出照片的瞬间性和片段性效果的同时带给人强烈的感觉震撼。其他类似的作品还包括作于1957年的《对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护士的研究》,培根根据电影的黑白剧照描绘了画面中尖叫人物的形象;1991年的晚期作品《三联画》中左右两侧的形象分别来自一期《通讯杂志》的封面以及培根自己的一张头像照片,中间画面中的男性形象则借用了著名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所拍摄的《运动中的人体》系列照片。

培根对摄影图像的使用方式构成了其绘画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点所表明的问题在于:当代绘画的语言已经从客观再现对象外形的“描述性”语言转向了对感觉的表达及其形式呈现的探索,由于在参照照片的使用过程中,这种感觉的呈现带有了瞬间性与片段性的效果,因而也就具有了某种当代图像化生活视觉经验的特点。

从画面的内容上看,培根的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人的描绘,而且其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是五官不清,形体不明,扭曲、变形的身体是其画中最为直接的描绘和呈现。他的早期作品中,人的身体还描绘得比较完整,到后期,很多作品中的身体都只是身体的片段,比如《对人体的研究》(1982年)、《三联画》(1991年)等等,在培根的作品中,对身体的再现是与其力图真实再现感觉的艺术主张相一致的。身体不仅仅是人的精神思想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在人的感知过程中不断运动与变化着的身体,身体的感觉成为了人的感觉活动中最为本质性的存在。传统哲学中的身体往往是被思想所压制和束缚的,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即认为身体的存在是由思想与意识所决定的,然而,在当代哲学思想中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当代哲学思潮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就是身体转向,最早是尼采开始将身体作为哲学的中心,此后在其影响之下,不少哲学家都从身体、本能、欲望这些方面展开研究与思考,在当代哲学思潮中,身体已经“既是哲学领域中的研究中心,也是真理领域中对世界作出估价的解释学中心”。培根的作品对身体的再现恰好体现出了这种对于身体的强调,他不是把身体作为人物形象的外观来描绘,而是直接作为感觉的载体来表现,在他的画中,无论是完整的身体还是片段的身体都是如此。

《两个人体》(1953年)、《床上的人体三联画》(1972年)、《对人体的研究》(1982年)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培根在画面中所表现的都是直观的人的身体,但却并不是写实的描绘,而是一种带有变形、夸张和扭曲的身体,甚至,他描绘的目的也不在于对身体本身的形式表现,而是身体在此刻所体现出的感觉。应该说,培根的绘画中这种从感觉出发对身体进行的表达方式是现代主义的艺术表达逻辑中所没有的,但却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方面,他对身体的强调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手法自身的变化,同时也是与整个哲学与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向这些更为宏大领域的变化相契合的。

在培根的作品中,除了对图像的使用、身体的强调之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很多观者对培根的作品无法理解,认为只是夸张的变形和抽象的实验,实际上,培根的作品所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形式的变形和实验,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直接的现实关照,只不过很多情况下这种关照的暗示是隐秘的。比如,在他早期的作品《绘画》(1946年)中,雨伞下的人物是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首相张伯伦,他是二战初期英国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画中对张伯伦形象的表现似乎显示出培根对于绥靖政策所带来的战争“残酷现实”的反思;他著名的《仿委拉斯贵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1953年)也有一定的思想所指,因为培根是一个狂热的无神论者,将一个美术史上经典的教皇肖像表现为狂暴的呐喊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是宗教和教条对人情感压抑之后的发泄。除此之外,培根的作品中还有很多是直接表达自己情感与欲望的作品,比如《乔治·戴尔的头像研究》(1966年)、《8月三联画》(1972年)、《黑色三联画》(1973年)、《1976年的三联画》(1976年)等等,这些作品所表现的都是他对于密友乔治·戴尔的感情,乔治·戴尔于1971年自杀身亡,这些作品所表达的都是对这位密友的怀念,尽管画面中的人物同样也只是扭曲的身体的片段,但就感觉的呈现来说,却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压抑、怀念和死亡的感觉,成为“残酷的现实”最为真实的表现。

篇8

关键词:课堂;生命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9-0008-03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1]教育应是生命化的教育,那么,课堂教学就应是生命化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以及人格魅力,以致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学生通过课堂在学习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应逐渐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本真价值就在于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学生生命价值不断完善与自我发展。“生命化课堂”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本质认识的飞跃,彰显了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关怀和人文关怀,反映了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呼声,更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本体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化课堂教学,我们必须从它的理论基础来了解。

(一)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在德、法等国为了反对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潮而产生的,它的根本精神就是“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生命的完整性。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狄尔泰(W.Dilthey)、齐美尔(G.Simmel)和法国的柏格森(H.Bergson)等。由于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一思潮的哲学家们在理论上往往存在一些重要区别,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派系。尽管如此,但不同生命哲学家之间仍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把生命看作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与领悟,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过程;他们把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看作是具有活力,或者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他们认为哲学所探讨的不是世界物质或精神本源,而是内在于并激荡着整个世界的生命[2]。

狄尔泰是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在生活中、历史中彰显的,生命是在体验、表达和理解中存在着的,生命的意义与真谛不能依靠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认识,只有经过解释和理解才能去把握[3]。而齐美尔认为,生命的意义不能只由人的主观理解去感悟,生命个体要亲自去体验与创造。由此,提出“生命比生命更多”和“生命超过生命”两个概念,即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与创造。为此,从生命哲学的视角来看,生命化课堂教学提出要求改变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调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由教师灌输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与感悟生命,进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及自我实现等。由此,在教育中有人本主义教育观,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完整的人,把自我实现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人进行开发潜能、完善人格等的培养;2.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指突出情感、价值观、道德品质、人格发展的重要性。3.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价值观的形成。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生命化课堂教学应在课堂教学中以“人”及“人的生命”为出发点,教师应关爱每位学生,关注学生的独特性,进行个性化教学。课堂中教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挖掘每位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情感性、主体性、完整性。

(三)后现代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批判现代主义强调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主张世界是多元的、开放的、不确定的。后现代知识观,是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知识观,是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反思与超越,反映了人们对知识新的理解。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有以下几个特征:1.知识的开放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开放的、多元的、不断变化与生成的。知识的开放性体现在它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而不是对封闭、稳定的意义系统的客观反映,知识是多元的,任何人都可以有对它的理解,知识是过程而非结果;2.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存在与实际情境中,是主观与客观、个体与外界相融合的生成过程。由于主体原始的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和智力结构的不同对其知识的认识也不同;3.知识的相对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或者一种假设,这种解释和假设不是绝对正确的、确定的,而是猜测的、可证的。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来看,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课堂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生成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与知识相遇,让学生在与知识的对话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让学生从知识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彰显生命的自主性

人是有生命的,生命给予了人去探索、去认识、去追问的机会,认识世界、求知外部世界是人的本性,每个人在求知中获得生命的舒展与获得生命的意义。生命化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究外部世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正如巴赫金所说:“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参与进去。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4]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再单纯是掌握知识的认知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学习,个体生命全面彰显与丰富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求知欲、创造欲的满足,在这种生命满足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在生命自主性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健康成长。

(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多彩生活中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立个体。生命化教学课堂反对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提倡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倡导生命的个性化。为此,生命化教学课堂主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一小步进步都要做到给予鼓励,宽容学生的失误,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进步,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关注生命的生成性

人与动物不同,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动物的特定化,使动物的生命是“完善”的,“达到了完成”的。正因为它是“完善的”、“完成了的”,所以是确定的、限定的、无法发展的。人的未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这意味着自然界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的自由[5]。人的未特定化,意味着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人的发展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生命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做是处于不断变化的个体,教学中不应该预先设定僵硬的目标去限定学生,而是基于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与创造力,使得学生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与升华。

(四)完善生命的整体性

生命是人存在的最基本形式,然而人是一个多重生命的复杂生命体。人的生命总体可以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为此,生命化课堂教学中要关照到学生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自然生命是最基础的,人的心智、道德、人格等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所以在生命课堂上不能无视人的自然生理生命的发展。精神生命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表现为个体的完美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为此,生命化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完整的生命化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社会生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6]。把“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目的,开始注重社会生命,为此,生命化课堂教育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命,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可以以社会实践课堂的方式进行教育。为此,为了造就全人,在教育中必须坚持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平衡,以人生的美满圆融为目的,在实际生活中去实现天人物我的和谐。

三、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多元性、生成性,为此需要个体生命主动调动自己的体验去活化与内化知识,创生与丰富公共知识的结构,使得知识与生命相连接。叶澜教授认为,这个联系的过程就是生命如何在实践中主动运用自己的各种经验、体验,让知识活化的过程。”[7]基于这样的知识观我们把必须确立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1.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学生通过参与与体验,增加知识的新想法与新内容,或者体悟到某种解决问题的新策略。2.课堂教学所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全方位的提升。3.课堂教学是发生在学生自身与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过程、互动交往过程和沟通合作过程。

(二)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

1.课堂教学目标要多元化

生命化课堂要求完善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整体性具体有知、情、意、行等各方面,这就要求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多元化,整体性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于让学生乐学,可见这三个维度指向了生命的完整性、和谐性发展。为此,生命化的课堂教学目标应以追求生命的完整性与和谐性为目标。

2.课堂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生命化课堂教学应关注生命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首先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现实化。使知识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与体验知识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营造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感受知识的魅力,理解人与知识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与价值观,提升生命价值。

3.课堂教学过程要交往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为本位,教师独白式的授课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是教师一味的知识搬运的过程,缺乏师生交往与对话,学生的自主性被压抑,学习成了机械的灌输过程。生命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主构建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要不断进行交往与对话,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对知识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心灵,鼓励学生敢于有创新思维和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生命化课堂教学力图建立民主、平等、理解与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生命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2]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8.

[4]李衍柱.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1:(2).

[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5-88.

篇9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学、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开始重视空间,空间转向研究思潮逐渐形成,所谓“空间转向”即指“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空间和空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理论思潮逐渐自觉地成为人文学科重要的研究范式。

“空间转向”理论思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背景,总体来说,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危机,二是人们时空体验的转变,三是西方哲学传统观念的转变。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受重大挫折,以往辉煌的社会化大生产受到挑战,与此同时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历史大背景下出现危机,城市结构性矛盾层出不穷,城市在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巨变;另一方面,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整个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改变了人们时空的体验与认知,全球化促使区域性之间的联系加强,资本、商品等的流通不再受空间的限制,特别是通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与世界各个地方的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人类生活在同时性的时代。在现代性社会,时间与空间逐渐被压缩,形成了新的空间与时间状态,“强大的发明潮流, 集中聚焦在加快和快速的周转时间上。决策的时间范域(现在已经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分秒必争) 缩短了, 而且生活方式的风尚变换迅速。这一切伴随了空间关系的激烈重组、空间障碍的进一步消除, 以及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地理形势的浮现。这些事件, 引发了强烈的时空压缩的感受, 影响了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每个面向”。[2]哈维的分析,一针见血、深刻独到的阐释了现代社会人们时空体验的转变。在思想方面,面对现代性以及都市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西方哲学家们不断找寻新的哲学来试图解决,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逐渐蔓延社会的各个领域。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权威,试图打破二元对立,反对传统历史观,以往统治社会理论研究的历史决定论被消解。

在这种深刻巨变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空间转向逐渐成为新的理论范式,这不得不提法国哲学家们所作的努力,他们主张用后现代的态度对待空间问题。法国向来就有讨论空间的传统,著名思想家卢梭、伏尔泰等人就有对地理、城市主义等相关内容的描述;亨利・列斐伏尔率先提出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与社会关系之间互相形塑――空间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物理空间而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福柯则重点探讨了空间与知识、权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知识与空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阐释:一方面,知识改变空间并实施权力;另一方面,知识的空间化是福柯观察到的一个重要趋势,因为可见性是一个基本的知识形态,正是因为空间上的可见性,权力才得以实现。所以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度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3]可见法国哲学对空间转向的影响。经过法国思想家的努力,空间转向逐渐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对整个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

二、 新世纪之初的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叙事

随着“空间转向”思潮的逐渐深入,在西方学术流变的范式影响下,电影理论也有了自身的转向,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影空间,研究内容从电影空间的造型设计到电影空间的叙事特征,再到电影空间的后现代表征,空间在电影叙事、表意、表征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以空间为主导的电影也越来越多,如公路片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出现。公路片能够充分展现人与空间的流动性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影片往往以主人公的一段旅程作为主要叙事线索,展现人物的思想变化、情感历程等等,公路影片中的主人公们大多以逃亡者的身份出现,为了逃亡,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在公路之上穿梭,从一个地方逃亡到另外一个地方。公路上奔腾的汽车是流动的,人物命运也是飘荡的、起伏不定,这样的叙事情节多少表征着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电影中的空间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元素,电影里始终都有空间存在。

就中国而言,90年代的大陆电影受法国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相关空间理论的影响,开始重视电影对空间的表征,呈现出混杂、多义、繁复的空间景观。在这些电影中,独立纪录片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左右,中国大陆掀起了新纪录电影运动。中国独立纪录片与新纪录电影运动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因为新纪录电影运动的兴起,才造就了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吕新雨教授认为:“新纪录运动是指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出现于中国纪录片界的一次具开创性和革新性的创作风向转变,由此开始,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开始脱离开此前以电视台为主要阵地的‘电视专题片’画面+解说模式,而具有了显著的‘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风格和独立电影的纪实品质。”[4]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独立电影,继续秉承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纪录电影的精神,客观、真实地展现自身或宏大空间中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活世界,并借助DV新媒介,试图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的独立纪录片,在不断开拓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呈现他们所关注的底层人物和边缘群体的所在空间,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时的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速的现代化提升了综合国力,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往往游离于主流以外。于是,独立纪录片导演们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底层社会和边缘人群。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记录与创作并不带有政治目的,他们采用“去政治化”的方式进行客观记录,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独立影像书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创作者的主观书写,也是他们在对生活的记录和观察中重构自我的一个过程。但是展现既是解构,通过呈现底层社会及边缘群体的生存空间及生活状态,就是在一定意义上解构了主流社会影像下的生活,进而也表达了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空间是社会性的,它包含着一定的政治性,对不同空间的占有及拥有的空间生产能力是社会地位、所处阶层、代表权力等社会关系的体现。这个时期的独立纪录片导演们也越来越注重表现空间,出现了一批以空间为主导的独立纪录片,如贾樟柯的《公共场所》、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王兵的《铁西区》等,这些影片存在着很多相似特征:

一是展现记录的都是底层人物的生活空间,且远离城市,处于边缘地带,如《铁路沿线》记录的是一群在铁路周围流浪的人们。铁路往往处在城郊地带,铁路只是被人当做交通工具,很少有人会关注铁路周围空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公共场所》呈现了大同市郊区里的一个小火车站中的候车室,处在矿区里的汽车站,一辆公共汽车,一个小餐馆,它由废弃公共汽车改造而成,还有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它既可以被人当做台球厅,也可被作为舞厅,总之它承担了多种功能。生活在这些空间的有中年人、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各色人等在这些空间里逗留。透过这些空间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判断这些人的经济状况及学历水平等社会信息;周浩的《厚街》则记录了东莞一个小工业城镇里发生的故事。

二是底层人物的生活空间是狭小的、脏乱的。不管是他们的居住空间或是公共空间,与大城市主流空间相比,这些空间是狭窄的,其环境多少都有些脏乱。王兵的《铁西区》中的《艳粉街》属于铁西区的一个棚户区,这里的房子是破败的,街道两旁散落着生活垃圾;《铁路沿线》的生活环境这里也无需多言。这些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叙事成为了展现人们生活状态、所处阶层等社会状态的重要表征。

在公共空间的纪录上,以空间为主导的独立纪录片所展现的公共空间主要是街道与交通。电影的本性是物质世界的还原,纪录片里所展示的是现实的生活空间,街道是空间中的重要类型,克拉考尔曾说:“街道就其广义来说,不仅是转瞬即逝的景象和偶然事件的荟萃之所,而且是生活流得到必然表现的地方。”[5]《铁西区》中的艳粉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街道:一群失业工人聚居在艳粉街上讨论如何发财,还有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女聚在街道谈情说爱,面对下岗潮和老工业区的衰败,每个人多少都有些迷茫;作为即将要拆迁的棚户区,每个人也有着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忧虑。周浩的《厚街》也有很多拍摄街道的镜头。其中有一个画面是一对男女站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来回张望,不知道该干些什么。镜头中的人们是迷惘的,面对911事件带来的经济萧条,大量工厂倒闭,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不知何去何从。街道承受了焦虑,并且在试图慢节奏的化解焦虑――来至封闭的空间政治的焦虑。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的那样,空间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在当时的社会,底层人群并没有多少话语权,社会也并没有为他们提供多少表达诉求的渠道,居住在厚街上的人们大都是流动人口,作为社会边缘人物,他们在主流意识形态面前没有反抗能力。如果说街道是静态的,那么与交通有关的场所则是动态的空间。《铁路沿线》中,镜头中的火车始终在驶向远方,从来都不会为车外面的流浪者停留,与交通有关的空间从来都是流动的。如果说现代城市是规划的、理性的,那么流浪人群显然是规划之外的,流浪的人大多是贫穷的,有些还是精神病患者,他们并不是福柯意义上被规训的人。火车内外空间差异显示了社会群体内部的阶层、经济等社会关系的差异。影片铁路旁流浪的人有很多都是孩子,他们都有着悲惨的遭遇,家庭贫困、母亲改嫁、还有的无家可归,生活总是那么不安定。时间对于他们没有多大意义,时间、空间只是文明社会建构的产物,这是一个异次元的社会,与主流文明社会背道而驰,这里的空间是脏乱的、异质的,时间是静止不动的,它被现代文明所遗弃。

此外,居住空间也是重要的空间叙事类型。居住空间使人们较为私密的场所,在这里更能展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差异。正如包亚明所说:“空间的竞争,是社会竞争的主要征象。也许,居住空间的差异,最能昭示社会的阶层差异。空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地成为社会等级的记号,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地刻录着社会的不均等伤痕。不同的阶层,一定会占据着不同的空间,但是这些差异性的空间本身,反过来又在生产着这种阶层差异。”[6]《铁西区》的艳粉街是将要拆除重建的棚户区,相当于城中村,这是一个比乡村高一个层次的实体空间,这里居住着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他们没有土地,一旦失去工作,就成了飘荡在城市中的流浪者,他们居住的空间是狭窄的,破败的,一间间平房表征着这一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所处阶层。于是,为了争取自身利益,棚户区的居民与开放商明争暗斗。结果可想而知,最终人们在这场博弈中失败,只能在大雪中,扛着自家的门板,穿过已成一片废墟的艳粉街,失望的离开自己的住所。空间与权力、资本的交织在这里充分的得到印证。艳粉街这一命名便承载着权力的意味,它被主流社会的人以这种命名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艳粉街里的居民以及社会状况也随即被呈现。空间是具有生产性的,处在底层的人们,他们不具有生产空间的能力,在空间面前,他们是被动的,只能接受其他利益群体的空间安排,这样的空间反过来继续生产着这些底层群体的社会关系。从棚户区拆迁到楼房,看似是空间居住环境的改善,但艳粉街的社会关系以及它所造就的社会阶层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不同的居住空间有不同的功能,空间本身也是异质性的。

结语

新世纪之初的独立纪录片更加关注人的周围环境,并从中窥探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甚至是整个社会状况,企图用这一视角来展示他们眼中的现实。同时,这也表明了中国独立纪录片逐渐有了“作者性”的意味。新世纪之初的中国,社会飞速发展,每天都在剧烈变化之中,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享受发展带来福利同时,也身不由已的受现代化的裹挟,尤其是对于社会底层群体来说。这一时期,独立纪录片对他们所处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叙事,深刻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情景,同时表征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一系列社会关系,从侧面给予人们警醒,引发人们对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强乃社.空间转向及其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1(3):14-20.

[2]黄少华.哈维论后现代社会的时空转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3):13-17.

[3]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6(2):34-46.

[4]王婧.中国新纪录运动语境下的独立影像观念探究[J].当代电影,2013(7):114-118.

篇10

[关键词] 企业组织边界;后现代文化;部落营销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43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071- 02

0 引 言

企业组织边界问题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管理学议题,作为企业组织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组织边界一词最早出现于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认为,企业边界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的对比。如果市场的交易费用小于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则企业边界扩张;如果市场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则企业边界收缩。这段话引申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边界为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内部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点。目前对于企业组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4类:第一大类是认为企业组织边界并不是确定的,许多学者认为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种半市场化半科层化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弥补企业与市场两种独立组织结构的不足,有助于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吸收资源并增强灵活性、降低风险。但李怀斌(2004)认为客观存在的企业边界应有三重。一是企业内的法律边界,由企业所有或自有的资源要素构成,包括科斯所说的边界或上述母公司内外边界所涵盖的各个企业。二是企业外的经济边界,由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群体和其他可利用资源构成,包括上述集团外边界的各个企业。三是企业外界,由市场各个要素和一切资源构成,包括各个完全独立而且与本企业无固定关系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大类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组织边界问题,如虚拟组织、中间组织、行政组织、行业组织等边界问题。第三大类主要研究组织边界存在、确定和突破问题。第四大类影响组织边界因素,目前主要集中于研究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因素对组织边界的影响,而对文化因素对组织边界的影响缺乏关注,尤其是未曾有人研究过后现代文化对组织边界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理论空缺,本文以深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的部落营销为例,探索性揭示文化因素通过改变营销范式,进一步改变企业组织的边界。

1 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20世纪60 年代,并于70-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最先来源于艺术和文学批评理论,但是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刻,发现这一抽象的名词对于整个社会生活都适用,包括哲学、心理学乃至社会情境。在社会情境中,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风潮并不是独存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波击和影响到了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市场格局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着新一轮洗牌,不确定性、模糊、速变使得人们感觉到未来不可控制,强烈不安使得人们不再轻易对他人建立信任并做出承诺,而这与后现代人生活游戏规则相吻合。在后现代人生活游戏中, 明智的策略是,使每个游戏变短,使游戏缩短意味着:警惕长期的承诺;拒绝坚持某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不再献身于唯一的职业;不再宣誓对任何事、任何人保持一致与忠诚;。而在这种客观环境背景下,为了避免今天的投资变成明天的负债,人们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已经无法跟上现实变革的速度,人们不再相信“科学”的实用性,反理性、反权威的思潮此起彼伏。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去旅游、求学或定居以及欧美影像、报刊涌入我们的生活,欧美的文化和价值观,特别是能彰显个性的后现代文化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具有这种后现代主义特征行为的人存在于不同的阶层和年龄阶段,但以八?后和九?后的年轻人为主,在学校里,他们不再将前人创造出的知识奉为“金科定律”,上课的时候对老师讲授知识不以为意,有些时候对那些经过严格论证和推理的知识体系具有强烈的排斥和厌恶的情绪;性格上,情绪化、感性、自我意识强,他们行为较多地依从于自己的直觉和感受,较少受到他人经验和劝说的左右;生活中,他们追求一些超现实的东西,对那些不真实的东西抱有极大的兴趣,如虚拟网络、科幻电影等。价值观上,追求享乐主义,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对物质具有强烈欲望,很多时候追求商品本身就是目的。同时,琳琅满目而又良莠不齐的商品充斥于人们生活,加上黑心商家一次次的欺骗,人们的消费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不再被营销者各种营销手段所迷惑,消费者势力更加强大,要求企业按照他们的意愿生产和销售。

2 后现代消费及部落营销

后现代主义消费正是这种后现代主义文化渗透的结果,反理性、超现实、享乐主义、善变都体现在后现代主义群体的消费行为过程中。首先,在后现代消费群体中,消费者处于主动地位,而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消费者是主体,他们不仅通过消费这种商品来表达自我,与其他消费群体区分开来,同时在这个消费群体中,商品能表达他们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是接纳该商品的唯一理由,他们不再是营销者创意的跟随者。其次,在这个消费群体里,消费商品不仅是为了得到商品的功能性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认同,很多时候商品成为是一种联系群体成员的纽带,群体成员因为具有相似的情感而消费相同的产品,因消费同样商品而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最后,消费群体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因对消费商品情感或爱好相同而聚集在一起,但消费群体中的成员会因对商品的情感发生变化而离开,同时消费群体也会有自己生命周期,有些消费群体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些则会非常短。这种由后现代的消费群体的组成,通过相似或者相同的消费活动获得认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并形成独特的部落文化和部落礼仪的消费群体称之为消费部落,这些消费部落注重消费体验、符号象征和情感依赖,它比现代社会中的正式组织或文化权威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因此,直白地讲,对消费部落展开的营销活动称之为“部落营销”,指导营销者如何对“消费部落”建立品牌或者进行其他营销活动的一套基本原则是后现代营销范式的重要内容。

3 后现代消费文化如何影响组织边界

依据李怀斌(2004)对组织边界的划分,后现代消费文化对企业组织边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经济边界上,即影响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群体和其他可利用资源构成,包括上述集团外边界的各个企业,而不是以产权为依据划分的法律边界和企业外界(由市场各个要素和一切资源构成,包括各个完全独立而且与本企业无固定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一步说,后现代消费文化对企业经济边界的影响主要是指企业外部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消费行为而使得企业经济边界发生了变动。

根据李怀斌(2004)对企业经济边界的定义,企业的经济边界的扩张或收缩取决于企业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获取资源的多少,即获取资源多,企业经济边界扩张;获取资源少,企业经济边界收缩。而企业获取资源量的大小由两个方面制约:一是外部利益相关者蕴含的资源量的大小,二是获取的难度。消费者作为企业外部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本身蕴含的资源量是无限的。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企业利润的最终来源,企业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以期达到赚取利润的目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终点。虽然消费者本身资源量是无穷的,但是在一定经济水平和营销努力下,消费者释放出的消费能力,或者说是企业可开发的消费者资源则是有限的。另外,消费者资源的获取难度不仅与社会当前的营销技术水平有关,还与消费者本身有关,如消费者自我意识程度、消费者受营销者营销活动影响程度,以及与营销者合作意愿程度等。影响消费者释放出的消费能力和获取消费者资源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后现代文化视角,分析后现代消费文化对企业经济边界,特别是对消费者释放消费能力和营销者获取消费者资源难度的影响。

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后现代消费群体表现出的反理性、超现实、善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营销者获取消费者资源的难度。后现代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反理性,使得营销者无法遵从过去循规蹈矩的营销策略,其不按常理出牌的消费行为明显增加了营销者进行营销活动的难度;而其超现实消费理念对营销者营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天马行空般的消费需求使得营销者必须突破常规,拥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满足消费者愿望;后现代消费群体的善变又进一步降低了营销者对其行为的可预测性,使得营销者营销策略必须富有弹性,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消费者要求的多变性。因此,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会被企业的营销者及其营销行为所轻易左右,营销者要想获得其合作难度明显超越从前,由于营销者对后现代消费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减弱,降低了企业从消费者中获取的资源量,企业经济边界也呈收缩的趋势。同时,后现代消费群体的反理性、超现实又给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机会,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对物质狂热的追求,甚至对某些商品追求本身就是目的,这种享乐主义理念释放出巨大消费能力,增加了企业可开发的消费者资源量,明显扩张了企业的经济边界。所以说后现代消费文化对企业经济边界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营销人员可开发的消费者资源量,扩大了企业经济边界;另一方面降低了营销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可预知性和可控制性,缩小了企业经济边界。可见,企业扩大经济边界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突破后现代消费文化所带来的营销阻碍,获取后现代消费群体中释放的巨大消费能力,而部落营销为企业营销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后现代群体的反理性和善变透露出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较低的与营销者合作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消费群体对企业营销者和营销活动信任度的降低,不再轻易受企业营销活动或信息所左右。针对这一特点,部落营销的企业一改昔日高高在上、引领消费者的做法,而是放低身段,成为一个个后现代消费群体(部落)活动的支持者,参与到消费群体中,根据他们所需要的、所想表达的生产商品,取得了这些消费群体(部落)的信任,让他们相信企业的商品能够帮助他们诠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绪或精神,使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对企业及企业产品保持高度的忠诚。同时,实施部落营销的企业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后现代消费群体所释放出的消费能力已超越过去所有普通的消费群体,虽然他们行为难以预测,需求变化多端,但是正因为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情绪化,使得他们在消费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少(特别是价格因素),只要能够表达他们情绪和欲望就好。其次,企业成为消费群体的一部分,直接聆听消费者的声音,获得的消费者信息是最真实、可靠的,是其他途径获得的信息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部落营销突破了后现代消费群体给营销者带来的阻碍,降低了企业获取消费者资源的难度,最大限度地发掘了消费者的消费潜力,稳定了企业消费群体,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收益,从而扩大了企业的经济边界。

4 理论贡献及未来研究方向

企业组织边界作为研究组织结构重要的组织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推理演绎方法,依据李怀斌(2004)对企业组织边界的划分,探索性研究后现代文化对企业经济边界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响下的消费者的行为,分析部落营销如何突破营销阻碍,取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降低企业获得消费者资源的难度,获得丰厚的经济利润,从而扩大企业的经济边界。未来研究需要从目前实施部落营销的企业中获取数据,证实本文的推测,进一步提升该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 李静韬,译.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2.

[2]林志扬, 林泉. 未来企业的组织边界会消失吗?[J]. 经济管理, 2007(3):28-33.

[3]张冉. 行业协会组织边界与组织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基于价值网络的分析[J]. 财经论丛, 2007(5): 90-95.

[4]刘小玫, 童亮.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跨组织边界的知识管理初探[J]. 现代管理科学, 2008(10): 57-59.

[5]李怀斌, 于宁.企业边界漂移假说及其经济学阐释[J].经济研究参考, 20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