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问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问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问题研究

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于当年试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此《纲要》在对高校体育的课程性质上明确表明: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身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进行素质教育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由此看出《纲要》中的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其指导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将体育与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的人联系在一起,标志了高校体育教育人文意识的觉醒。由于在新的《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面临许多难题与困惑,如体育观念因循守旧,课程体系内容固化,教学过程单一,大中小学“一贯制”的体育课程形式等,使得从《纲要》试行几年来的效果来看并不乐观,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关注欠缺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为高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具体地考虑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实际需求。在《纲要》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在原来的竞技项目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群众体育及健身体育等的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反映出了高校体育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但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任务方面仍然过于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这种体育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缺乏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人格,是指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和独特的个性品质。其基本品质表现为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就是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是以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据,在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自律、能动和创新等品质的社会主体。免费论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体育实际需要对于教学的主导性;二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独立和创造性。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张扬个性,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还原体育本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就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在现实体育教学中,由于选项课的出现,多数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开设学生喜欢的课,满足学生的上课需要,使得大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了相对自由选择的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上课内容,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张显。免费论文。但受原有的课程本位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基本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教学手段也是鲜有创新,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没有得到真正充分发挥。

三、缺乏对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课课时是两学时。然而这一周一次体育课的运动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进行自我锻炼习惯,而事实是现在高校中很多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是每周一次的体育课,长期坚持参加课外自我健身的学生仅占一小部分。曾在2000年国家体育局对大学生体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于是于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高校大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为《标准》。此《标准》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解决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保证其增强体质的前提条件,有32.2%的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35.2%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有32.6%的学生极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在课外其它时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而同样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极少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是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的。导致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近些的各高校大量扩招使得现有体育教学设施的严重匾乏以至影响到课后体育的实施,同时场地不足也造成学生没办法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淡薄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他们大多数不能在课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这主要源于目前大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仍片面强调体育增强体质的目标,强调技能的掌握,并没有真正把“健康第一”思想放到首位,缺乏对学生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同时,向学生传授健康意识和自我健身思想,使学生树立起自我健身意识,传授一定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能自觉地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校期间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离开校园后进行终身体育关键因素。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总结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体育从属于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使人身体健康和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拥有好身体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国家性。免费论文。因而高校的体育目标更多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三基”和集体主义、协同思想与进取精神的教育,强调体育的社会功能与政治作用。正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制过分地强调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追求把个体塑造成社会所需要的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把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理解为传授知识而存在的体系,从而使得体育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一大批身体强壮的青壮年来为社会服务,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也就成了一个培养场所,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就只是简单的“身体教育观”,并且这种观点在人们心目中己经是根深蒂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只能够沿着铺好的道路向前走,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师徒相传”的接力赛式的人才,忽视了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感知、认知、精神、情感、意志、愿望等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较为片面的结果,只把体育看作是同人体生理活动有关的事情,体育只是一种达到社会、政治、经济等目的手段,即体育为政治服务,忽视了人的身心和谐对于生命健康的价值,忽视了体育“以人为本”的人本属性。

参考文献:

[1] 左海燕. 2008奥运理念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 甘肃科技, 2010, (02) :207-208,212

[2] 高斌, 秦纪强, 费战斗.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与改革研究[J].内江科技, 2010, (01) :49,8

篇2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重视。它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体育教学更是如此。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加以改进,从而保证农村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 初中体育;教学

一、观念陈旧

现如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教学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老旧模式,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数量和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比较偏远,观念更新的速度比较慢,还无法真正明确体育对初中生良好发育的重要意义,使得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据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认为语、数、外等所谓的专业知识才是教学重点,体育教学没有必要。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初中生的体育课时越来越少,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

二、教学目标混乱

教育教学目标是保证有效教学和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授课的行为规范。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所有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要以正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但是,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大多缺乏健全完善的目标计划,没有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加强锻炼,尽可能的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一味的追求速度,这样一来教学不仅不能够为学生服务,反而变成了他们的负担,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下降,无法发挥体育教育的实际功效。

三、农村条件限制

目前,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学校对初中生的教育教学考核已经不仅仅包括数、理、化,体育成绩也是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体育锻炼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是促进有效学习的基础。因此,城市初中的体育设备正在不断建设完善中,塑胶跑道、单双杠、篮球场、足球场等设备一应俱全。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偏远,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分配不到位,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师资力量匮乏等因素,都使得其体育授课水平受到了限制,无法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形式单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新课改正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学生日渐提高的教学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体育教学形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农村体育教学依旧是以往的单一模式,教学内容片面,课堂活动少,不注重学生的反映,使课堂变得乏味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缺乏乐趣。

五、针对以上四点的解决方式研究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一定要找到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能力素质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保证其他知识顺利学习的基础。对此,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育思路。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学校可以加大培训力度,让教师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宣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即积极引进城市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授课,与他们建立兄弟关系,并派遣有能力的教师到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学校进行沟通交流,转变教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我,利用业余时间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准确设定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是完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缺乏有效的目标保障就会导致教学的无序性,使教学秩序出现混乱。因此,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找准体育教学的定位和方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目标设定,明确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状况,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放松他们的心情,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达成教学目的。

(三)改善农村的体育教学设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村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靠良好的氛围来保证实现的,而体育健身设施的完善建立就是其氛围创设的基础。为了尽可能的达到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内在诉求,达到有效健身的目的,农村初中学校一定要改善健全体育基础设施并进行完善建立。对此,学校可以联系周边的企业工厂,与其建立关系,尽量引进资金进行建设。另外,党和国家也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进行授课教学,并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完善设备建设。

(四)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授课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很容易按照对教师的喜好进行学习,而以往的呆板教学形式也不符合学生的内在诉求,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对体育教学缺乏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变“单一课堂”为“活跃课堂”,采取丰富多彩的手段进行体育授课。例如,在进行竞技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向学生展示人体的骨骼构成,告诉学生每项运动项目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采取活动教学法,比如接力跑、两人三足游戏、体育知识问答竞赛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顺利教学。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体育教学的不良因素,教师和国家政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郁莉.新课程标准下无锡市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265-38

[2]王庆然.新课标视野下长春市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765-239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教学问题

一、湖北地区土家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掌握程度偏低,教学课时明显偏少

为了了解中学生对土家族舞蹈的学习掌握情况,笔者随机选择了一个班进行了调查,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能够基本掌握土家族舞蹈的的中学生人数比例较低,仅占全班的33.6%。能够完全掌握的比例更低,仅占全班参与土家族舞蹈学习学生总数的5.8%。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初中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多,集体项目占的分值最少,很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都不太重视,这种功利性导致土家族舞蹈的课时偏少;在初中,土家族舞蹈每周1次课时,而到了高中土家族舞蹈便成了任意选修课,基本上形同虚设。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土家族舞蹈的课时与大纲不符,严重偏少,学生学习情况也比较糟糕。

(2)学校的领导重视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恩施这个相对偏远的城市的多数学校将目光紧紧地盯着学生的升学率。因而,作为小三门的体育课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实施起来就不要的尴尬处境。学校领导之所以不够重视土家族舞蹈在内的体育课教学,这与现实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没有升学率就没有生源,就无法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学生前来就读,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少,如果达不到所招的人数,那么学校很有可能就会被合并。这是学校领导最不想看见的。所以如何提高生学率,大力提高升学率成了学校领导最为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靠边站。

(3)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我国实施了大学生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外地大学生来到恩施执教,他们普遍对恩施的人文风俗情况不甚了解,更别说当地的土家族舞蹈了。庆幸的是,当地的民族舞蹈已经成为体育中考考试的必考内容。为此,他们不得不学习这种地方特色的舞蹈。土家族舞蹈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舞种项目,由于新来的支教大学生对这种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发挥。

(4)“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的困扰

在恩施,重文轻武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这是应试教育的异化的表现,这种现象是教师为了培养一位能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而做的不懈努力,所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得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哪怕是耽搁了身体健康也在所不惜。正是在这种‘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的钳制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受到了排挤,被安置于遗忘的角落。

二、改进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教学的策略

(1)增加少数民族舞蹈的授课课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

授课课时不足,体育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舞蹈不熟悉,不了解是影响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按要求适度增加少数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时数。与此同时,加强对从事少数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的体育教师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顾励学校领导重视少数民族体育舞蹈在内的体育课教学

基层教育局应鼓励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并将体育教学纳入学校办学评估的评价体系内容之中。通过评优、评先等活动鼓舞基层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校领导应认清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形势、大格局。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体育舞蹈作为学校体育文化的一部分,理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

(3)加大师资力量人才引进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面临中学体育教师和舞蹈教师紧缺的状况,恩施市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虽不能投入巨大的财力来吸引中学体育舞蹈教学人才,但完全可以通过改善教师待遇来留住人才,因为每年都有大批资教生投身于恩施的基础教育事业,恩施应抓住这些机会筛选人才和培养后续师资力量。在教师数量和教学质量两方面来发展恩施的体育教育事业。

(4)加大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力度

从走访调查的结果来看,恩施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是存在问题的,笔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出路。第一,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并结合学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第二,体育组要切实起到作用,引导教师在科研、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发展。第三,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件进行预判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寻找解决措施。第四,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人员要完善器材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白体育器材的使用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场地(器材)应用的作用。

(5)购买教学用具,修缮教学场地器材,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恩施体育教学条件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体育教学条件差则是教学必须的教学器材和场地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投资力度,购置必须的教学器材,以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陈廷亮,安静峰,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篇4

关键字: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阶段

【中图分类号】G420

一、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1.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而语言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下去。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淡化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责任与义务重视语言文学,珍惜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

2.自身能力的需要

汉语言不仅培养了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旨在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它不仅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还加强了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国民的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3.时代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遍地设立。我们要把握这一时机,努力学好自己的母语,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

二、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目前,对于汉语言文学这一课程,很多中学老师上课方式呆滞死板,他们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一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很多时候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倾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开发与利用。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同时,还存在课本知识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忽视对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中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中学阶段的课堂大多枯燥无味,很多老师只是机械化教学生汉字的读法与写法,讲解课文逐字翻译,学生根本产生不了兴趣。中学阶段的语言教学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加之教学中欠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课堂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就逐渐被剥削,致使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教学目标。

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时代在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教师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他们的需求。然而,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有限,他们不能够创造性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不能积极的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中。教师总是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汉语言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化的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走,自己并没有独立思考,造成学生仅能单纯地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1.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各不相同,其学习兴趣与动机也不同。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合理的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1)兴趣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兴趣相应的安排教程。如室外教学,教师可以举办演讲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这类课外活动,一方面寓教于乐,另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快乐的。

(2)分层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发展潜力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学生也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与时间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

(3)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领导为辅,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为主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更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如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给学生创造一个集视觉、听觉与感觉一体化的汉语言学习氛围,利用情境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汉语言文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的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如互动式教学、活动化教学、情景剧式教学等。

3.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中不仅只是一个领导者、一个组织者,更应该是学生坚强的后盾。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能够带动整个学校的学习校风,而且能够使学生爱上这个老师,从而爱上这么汉语言文学这门课,对推动整个教学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中学各高校应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使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结语

汉语言作为我们的母语,与我们生活和共组息息相关;同时作为我国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汉语言文学传承与发展下去。中学阶段的汉语言教学对整个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中学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晓欢.浅谈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途径[J].科学与财富.2011(10)

[2]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3]田玲.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篇5

摘 要 本文研究的与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从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校有效体育教学概念和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四点,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 概念分析 教学建议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也开始逐渐进入了相关人士的视野,而如何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界定

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据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而开展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包括了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维度的内容。

其中,有效率通俗点说就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间的比。如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大大的投入(时间、精力等各个方面),而最终却只获得了很少或是很小的教学产出,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不是有效率的,也就不是有效教学。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学概念中的有效率,追求的实际上是在一定教学投入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最大教学产出的问题;其次是有效果。效果实际上是由一定的行为而产生有效的成果。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果,实际上就是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而获得的教学成果,通常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进步和发展来进行衡量;最后是,有效益。其实也就是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获得教学收益情况、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情况以及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所指的不但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能够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个人与社会的需求想契合,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成为有效益的教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在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中,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者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标准和要求,实际上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且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在构成学校有效体育教学这一概念时缺一不可。

二、要实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开展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其科学与否、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因此,在学校有效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要确保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首先就必须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决定了有效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要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体育需求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因此,在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时,为了确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同样应重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充分考虑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本校的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来制定具备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信息的载体,虽然与教学有效性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但是两者仍然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有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虽然不一定就能够确保有好的教学成效,但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却一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同样也是影响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之一。

鉴于此,在针对学校有效体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同样需要对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进行分析。通常来说,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不但应注意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组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还要注意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决定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通过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当所组织和选择的教学内容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水平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最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是因为: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仍然很难实现的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和打击,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过低,学生无需付出努力或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够轻松完成,那么学生的体育潜能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展,而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也就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因此,在组织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确保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组织和选择难度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水平的教学内容,不但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有所提升,同时也不会因过难的内容影响到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体育任课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来切实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并培养一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理念。因此,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否,也同样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

具体来说,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应注意关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重视体育任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有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才能够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来更好的完成体育学习和训练活动,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三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多向互动其实就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所进行互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就会由普通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的过程,转变成为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参与过程,从而成为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也就是说要注意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以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成效,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目的。如:尽量想办法减少维持秩序的时间,增加与教学相关的师生互动的时间;减少学生练习等待的时间,增加练习时间等等,均是提高教学时间有效利用率的方式。

(四)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是让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进行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够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或是学习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发扬或是改进,从而借此来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而简单来说,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不但要重视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还要注意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多元性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例如: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不但要考察学生的进步情况,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共同入手才能够让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保证,并进而为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障。

有效体育教学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它的实施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尚志强.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决策民主化

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只要讲究民主化,不仅管理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为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在每周召开的行政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人员,分管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研究,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三是涉及全校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人员与相关人员一起拟出决策草案,交由校委会讨论或召开教师座谈会予以修正后通过。这样的决策过程发挥了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汲取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尊重了各个层面的民利,也加深了学校教职工对决策的理解,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执行规范化

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每个职能部门都要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尤其是各层面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必要时,在执行过程中如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内容要予以公示。领导者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学校管理者只要把这些抓在平时,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三)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应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上。一是教师自评,每节课的反思,每学期的工作小结,每一学年的考核,教师都要写出总结或述职报告;二是学校内部的互评,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和各边村小学及教职工之间的互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四是上级部门评。多元评价的前提是深入检查调研,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只有深入课堂,深入平时,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公证性。

二、小学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能在无形中熏陶、感染学生,起着桃李不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学校在整体布局上追求创新。意蕴深远的标语,独具匠心的特色绿化园地,温馨典雅的走廊、墙砖,别具一格的个性宣传牌,各具特色的室内设计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无不折射出师生创新灵感与艺术文化交融的璀璨。另外,学校还在文化内涵里渗透创新。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区分别设置了科幻画、想象画,并配有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温馨提示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学校倡导班级文化建设以一班一风格,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创新特色文化,倡导不拘一格,个性化的班级形象。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在重视校园硬件环境文化建设和创新教育内容展示的同时,学校更加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和校园文化内涵的积淀,依靠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型的管理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味。学校将创新教育融入校园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发展和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不仅可以在校园广播里,增添校园特色音乐,浸润师生心灵;还可以精心设计小学校园文化手册,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美设计收纳其中,深刻地阐释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及文化内涵。

(三)课堂建设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生成的主渠道。首先,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从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人手,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诱导、熏陶学生,逐步生成创新人格。其次,拓宽教育渠道。学校鼓励学生多读书,制定各年级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章,让学生多积累。最后要坚持学创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智力活动为基点,把创造思维训练落实于日常中,强调平等的师生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助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长知识、增智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小学教育管理的模式

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方向标。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要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主动意识,打破以前管理中出现的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平时的情绪变化,不要让他们有奴役的感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把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发展,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管理者平时加强对教师的尊重,使人性化与管理制度相配合。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平时应该多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因为一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最了解,管理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更好进行。此外,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坚持为了一切的学生。

其次,建立科学的测评办法和合理的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师测评办法往往是采用学生的成绩来考核教师,这种测评办法是有缺陷的,应该摒弃这种测评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独立自我管理能力,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学习作为评价标准。同时采用评分制,这里包括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评分,使教师真正发现自己在授课和其它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小学的管理者要更加注意放手让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去探究一些新的小学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第三,针对一些青年教师,他们不缺少专业的知识,而是缺少实际的授课经验,要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将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和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结合,总结出更为科学的授课体系,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由于小学教育存在它的特殊性,所以小学阶段的课程设计要合理,既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为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又要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得到保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必须保证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着眼于儿童心理阶段和生理发展的特点,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出发,积极构建适合小学生的新课程管理体系。小学要进行人本主义的管理,还要注意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互相之间的结合。过去的教学管理比较注意服从,这样在教育管理之下,会让一线教师容易产生消极应对心态,从而无法获得尊重和满足,在工作过程当中就不容易进行配合以及服从。而人性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被管理的一线教师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和一线教师平等地进行交流,进一步地取长补短,在情感上进行互动,最终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制度令行禁止,一线教师更加配合以及服从。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更注意发挥一线教师的工作自主倾向性,并且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后促进这些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管理者要更多地对教师理解以及尊重,最终以人性管理配合制度化的管理,促进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可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策略

一、 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国内外各个国家都是这么强调的。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也是如此。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以如何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比起其他学科,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明显的优势。

1、 体育学科是学校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

从幼儿园到大学,学校一直开设体育课,也是唯一一门开设时间长达十几年的必修课程。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中,学生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可以连续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2、 体育课程的外显性决定了其优势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各种意识和言行一般不是通过口头表达出来的,而是从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来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体育学科本科就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

从幼儿园入学之初起,学生就与体育教学息息相关。体育课程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和较强的思想性,它处处与人的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要完成一项体育运动,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耐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三、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些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表现出片面性、边缘化的倾向:

1、 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中偏重于身体素质练习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说教和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2、 在学校德育培养和教学中存在着重视思想方面的教育,对道德品质行为教育重视不够;同时存在重在说教,忽视身教,教育效果不高,影响不理想。

3、 实施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日常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体育德育方面的教育、体育文化教育的现象,尤其是以竞技体育的教育教学为龙头,忽视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

以上种种现状决定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的。

四、 如何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 了解体育课的性质和结构,全方位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程是一个包括身体、思想、智力、情感和态度在内的综合学科。职业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可以锻炼健美的体格,培养耐心,提高思想觉悟,并充实智力活动,提高社会适应力。要想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就要了解体育课的性质与结构,结合学生的身体优势,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比如说让学生在冬天里进行冬季长跑,考验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

2、 严格执行体育课程纪律

课堂纪律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保障。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课堂纪律教育,通过贯彻课堂纪律和常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教育,逐渐培养学生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游戏和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

3、 采用多样性的教学组织方法

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同时还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利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侧手翻、倒立等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完成学习目标,在篮球、排球活动中,也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以此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 结语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且细致的工作职业院校的教师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学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利用体育学科鲜明的动态性和群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孝辉,曹春城.高职院校“三段式”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2007.

[2] 董永成.体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学科教育研究,2007.

篇8

【关键词】 体育教育;人才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55-01

体育教育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中学的体育教育承载着强健体格、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却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强健体格的塑造。在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状况,专家分析是由于学生体育锻炼不够,体育锻炼在时间和强度上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为此,本文研究并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水平、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要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来展开。虽然新课改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论,但如何将其进行落实实施,很多学校研究的还不够,并没有在实质形成以“健康第一”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模式。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侧重“技能教育”,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实。

(二)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刻板

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发展和尝试。此外,还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老化、简陋、现代信息技术很少使用等现象。

(三)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落后

体育课程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是这门课程良好开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遇到风雨天则不能使用;有些学校田径场设置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不符合田径场规范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很多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缺乏维护管理,很少进行相应的更新,甚至出于应付的目的,只是配备简单的设施以应付检查,而在广大农村中学,体育器材一直以来严重不足。

(四)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学能力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难以将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付诸实践的主要原因,便是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滞后、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理论功底较薄、教学和科研经验不足、对教育思想、观念的理解跟不上时代步伐等等。因此,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二、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中学体育教育方法的转变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要求广大体育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转移到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上来。单纯的体能训练不能代替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总体目标。要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现代中学体育的根本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活跃体育课堂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首先要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变体育教学过程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趣味性与情景性相结合,多运用电化教学,把声、光、像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身体运动感觉充分融为一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

此外,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加强体育重视度,加大投入,完善体育设施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应将体育提到一个能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的层次上来。只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资金支持才能达到应有的层次和规模。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大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首先要完善队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使之成为趋于适应工作需要的合理的学术集体,同时做好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体育教学业务研究,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学术活动。制定激励和竞争机制,切实落实体育教师的各种待遇制,加速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群体迅速成长壮大,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使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新形势;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的实用性很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目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要发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原因并且努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应该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度,这样才能纠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教学成果才会显著。

一、汉语言文学简介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人们通过学习汉语言,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文化。从现代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不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多看重物质生活,享受着金钱给人带来的愉悦。就这样,人们认为汉语言没有理工科的实用性,渐渐地忽视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这种社会大氛围下的影响,学校也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有所忽略,减少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经费,在培养汉语言文学老师这一方面越来越松懈,这些都致使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一直提不上去。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足

学校放松对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的培养,教师对自身素质和专业性的松懈,导致汉语言文学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老师们减少在相关学科上的钻研,自身学习的不够使得教学能力不高,学校整体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低下。

(三)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这不具有创意,而且教学模式十分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上,教师常常不够灵活,这跟实际的教学需要不相适应。除此之外,现在许多青年教师习惯于借助多媒体工具实时教学,但是忽略了汉语言文学的内涵。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较为枯燥难懂的学科,现在的学生朝气蓬勃,十分活跃,他们认为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学科是一些比较陈旧落后的东西。因此,他们对待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不起精神,不感兴趣。

三、新形势下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首先,校方在选聘教授汉语言文学的教师时,要提高用人标准,严格筛选,这样才能选出素质与能力较高的老师。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进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必要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关考试或比赛,对老师近期的学习能力进行考核并评出有进步的教师。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进行学校之间的教学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校领导要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

既然学校领导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不重视,认为这门学科对学校的发展没用,把精力都放在实用性的理工科上。那么,学校领导就应该转变观念,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汉语言文学科研小组,专门致力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环境并停止汉语言文学教学老师手中的其他行政事务,让他们一心投入与相关教学工作,不受干扰。

(三)革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

教师以及有关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寻求改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不断开创出新颖而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通过引导和启发,挖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又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让同学们在交流之中获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这其中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要意识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主动地学习汉语言文学,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确是比较传统而枯燥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尽量将低沉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一些,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把本来枯燥而且难懂的学科变得通俗易懂,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这门学科。

(五)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

现在各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不太科学,课程安排得过于繁杂,紧凑,学生学起来广而不精。因此,学校要让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科学与合理,规范相关体系。

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应该与之相辅相成,融入时代潮流,而不应该一味地停留在过去。总之,社会各方都有责任与义务,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提供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如此一来,我们的汉语言文学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挥它的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渊源流传。

【参考文献】

[1]江艳丽.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李向凡.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5,09.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研究

因为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汉语言文学课时,通常会要求学生将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积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这些韩汉语言文学常识,但是这只是汉语言教学应该达到的一个目标,还有另一个目标被完全的忽视,即文学素养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尤其是在教学方式上,很多学校的很多教师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非常累,同时学生对语言文学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

1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语文科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但是因为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往往变得功利化,而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存在的附加价值。对于中学生来讲,这一阶段,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成型的时期,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再加之,处于叛逆时期,引导不当很容易误入歧途,而汉语言文学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端正其生活态度,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学素养的人。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现如今的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功利性太过明显,知识单纯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常识,致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汉语言文学课,而久而久之,汉语言文学课也失去了它应用的价值,尽管在中学时代,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的主要目标是能够让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汉语言文学知识,但是学校或者教师不应该将全部的重点都放在此,而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比如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

现阶段我国中学的课改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包括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课改中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常识记住,并且要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逐渐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汉语言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具有文化内涵。

优秀的汉语言教学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独唱,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学与学生之间利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以此营造出更具文化气息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能够有足够的交流,因此对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拘谨,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力,而学生却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教师过度依赖先进的教学手段,而没有认真备课,只是上网下载相关课件,完全失去了先进设备的教学价值,因此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提高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举措

2.1 明确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基础,因此要想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突破困境,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广大教职员工依次为标准进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正确教学理念应该包含一下几点内容:首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次,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再次,体现出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合作式教学方法或者是探究式教学等;最后,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环境。上述这四点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但是不能脱离主体。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以实施。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教师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获得了好的效果。作为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时刻以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为原则,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2.2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语言深层的语言规律。例如,互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体会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并在师生共同学习解疑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3 教师一定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涵盖文字、文章、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如传统式的诵读、现代化的多媒体欣赏等。何种教学手段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教学手段。我们不应一味地批评传统教学手段,只要应用得当,还是很有用处的。具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他们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仅仅以考试或分数论成败。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来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

2.4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文素养转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大部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还是知识讲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一方面会造成教师备课累、上课累;另一方面学生听课累,记笔记累,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大学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文言文知识,教师往往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而这对于语言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注重语言素养的教学,渗透文学,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切实做到从思想上塑造学生,发挥文学教学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当前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因为现阶段我国的中学语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钱旭.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浅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7).

[2]杨建祥.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