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合式教学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

篇1

关键词:高职;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日益广泛和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已经逐步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变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如何充分有效地整合传统教学环境和网络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和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混合式教学(BlendingTeaching)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主张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1]。混合式教学包括教育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有利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也能够将传统教学和网络资源有效地结合,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力以及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1]。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首先对已有的混合式教学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混合式教学设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总结了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混合式教学理论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黄荣怀教授研究了将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阐述了混合式教学过程由四个关键环节组成,介绍了在混合式教学里教师的角色转变和新的能力结构以及虚拟学习环境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作用[3]。汪琼教授指出混合式教学并不一定要求在网络上传授全部课程,也需要一些配合传统教学的部分教学资料或活动。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2混合式教学设计方式

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致分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2.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知识为重点,注重教师如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和MOOC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创建MOOC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模块、教学实施、测评反馈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将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模式。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对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课件进行学习。将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该模式在写作的各个阶段强调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3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系统看作学生学习活动的序列,教师和学生分角色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活动为导向的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选择和设计学习活动,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知识。以计算机基础课为例,设计了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采用“知识类型分类和教学目标分层”的教学设计方法,并通过各种小组活动的开展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3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数大学和高职院校对混合教学优势的认识逐渐加强,都相继开始实施混合式教学,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的方面有:定义、模式、策略、原理,但对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影响因素、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研究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操作方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研究的比较多,在实践方面研究的比较少。第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影响了教学质量。第三,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并行,致使学生自主能力下滑。第四,盲目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增加了认知负荷和学习压力;第五,现有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力的提高有所限制,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参考文献:

[1]杜淑娟.论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开展[J].教育与职业,2011,(14):83-84.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微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53

0引言

F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更新换代速度快,网络媒体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不能否认的是在学习方面,我们同样受到了网络媒体的深刻影响。英语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于网络的微课开始变得流行,传统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大班授课制,即由特定的教师在固定的教室中展开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提前备好课,在安排好的时间里向学生讲授本堂课的重难点,与学生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过程也无过多的思考。

教师扮演的是传道解惑者的角色,同时还需维持课堂纪律,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大班式教学更是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并没有大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死板,不够灵活。基于上述原因,将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2微课

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公开课在网络媒体上日渐盛行。微课作为当前流行的传播知识的手段,迅速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被借鉴到课堂中也数不胜数。国内不少研究者也展开了对微课的深入研究。首先最重要的是对微课的定义,比较经典的定义有: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郑小军则认为:“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由上可知,微课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同时还与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微课的独特性在于:

第一,具有明确的主题: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由于各种限制,课程主题不一定非常明确。但微课不一样,微课强调清晰明确的主题,逻辑性强,同时它还可以重复学习,温故知新。

第二,交互性强,便利高效:计算机媒体网络的盛行,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家就能与世界各地展开交流,微课的存在让我们在家也能学到新知识。

第三,丰富多样的资源:微课利用图片视频,各种各样的素材结合到知识中,让学生体验到资源的多样性,便于提升学习兴趣。

第四,浓缩精华,广泛传播:微课没有强制性的时间安排,学生能自由选择时间,且各种主题的新知识都可以涉猎,所以学生的接纳程度高。

3混合式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混合的,那么混合的是什么呢?混合的是学习理论,综合学习资源,归纳的是学习方式,整合了学习风格。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混合,混合了网络资源与课堂资源。混合式教学混合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混合式教学既能突出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凸显网络教学的优势,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加之大学生处于人格稳定期,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混合式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积极探索学习,能够有目的地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充分利用好混合教学模式,能够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4微课与混合式学习

微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是一致的。微课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它也激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协同完成知识的接纳。由上可知,混合式学习模式也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微课的特点是将学习内容以网络媒体为载体进行传播,便于学习和存储,同时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再加上微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聚焦学习的知识点,能够将空闲时间加以有效利用。同样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需要借助微课加以快速传播,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混合学习所主张的自主学习相一致。

5基于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第一,充分的课前准备。基于微课的思想,想要设计开发出符合大学英语特点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大学英语老师应该做的是事先做好充足准备,做好周密的计划,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内容做到最佳化。在做好上述一系列准备后,对于微课的录制和后期剪辑方面也要充分关注,最后呈现良好的视频,并将其传到资源库,后期方便大学生的重复学习和观看。

第二,混合式学习内容。混合式学习内容该如何确定,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传统的教学内容繁杂冗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基于此混合式学习内容应该要思考的是如何将知识点精炼,以精炼的语言传播最核心的思想,同时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当然还需要考虑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微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迅速掌握知识。

第三,课后评价。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能更好地带动教师的教学热情,评价指标有大学生参与该微课的时间和次数、学生的反响程度、课后讨论是否积极等等。

6优化设计大学英语微课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策略

第一,教学理念的创新。混合的是学习理论,综合了学习资源,归纳的是学习方式,整合了学习风格,不是故步自封,而是打开大门,将资源分享给所需要的人,加快知识的传播。同时需要做到的是加强大学英语教师思想的转变,接纳并展开微课的设计与应用,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微课课件需要得到改善。传统教学中需要制作课件,微课环境下也是需要制作课件的,那么课件的设计是否合理也关乎着教学质量,所以微课的课件也需要进行优化,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有详细的了解,并区分教学的重难点,分清主次,当然对教材的领悟不是死板的,而应该根据情境来灵活应用,总的目耸侨绾巫畲蟪潭鹊厥寡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在课件制作中也应该充分挖掘课外资源,引入新颖的事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当然课件中除了引入还得有适当的总结与概括,便于抓住知识点。微课制作中引入的技术也需要有适度的把握,总而言之,微课制作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生为根本,以技术为辅助手段,制作最佳的微课课件,达到最佳的效果。

就上述提到的微课制作,具体介绍一下微课的制作方式,微课视频录制第一种采用专业的摄像机或者是Dv又或者是能录视频的手机来录制微课;第二种方式是采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屏幕内录,例如: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等;第三种是利用相关软件来剪辑合成微课;第四种是随意结合上述的方法来制作视频。

那么除了录制视频外,微课真正的制作过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需要明确微课的主题,才能展开接下来的内容;其次是将微课中将要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划分;之后设计教学内容;在明确上述步骤之后制作精良的课件,计划如何拍摄于录制;正式进行拍摄与录制;接着进行剪辑和编辑;最后将微课资源进行共享。

第三,强化混合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实现了多方面的转变,首先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从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者、课堂纪律管理者转变成设计者、传授者。其次学生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新知,自主学习、学有所用的观念逐步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再者,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个老师面对着几十个学生的固定教学,而是多方面手段齐驱并驾,例如手机、电脑等的应用。教学内容也逐渐变得短小精悍,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以最佳的面貌传授最优质的知识。评价方面也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成绩,而是可以量化的点击率,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都纳入到教学考评。

总而言之,基于网络媒体发展的微课流行趋势只增不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而用更是极大的创新,将来这种模式会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可行措施。综上所述,在微课教学模式背景下,结合混合式学习模式,优化大学英语有效资源设计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成效,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3

关键词:Moodle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

1概述

目前,高职学院主流的教学主体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要求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其意义在于将学生在网络上的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上的教学相融合,是多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媒体的整合。因此,基于Moodle平台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混合式教育模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一个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MS),是一个免费开放源代码的软件,以社会建构主义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的缩写,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在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知识。Moodle平台有主要三个方面的功能:课程管理、学习管理和系统管理,其中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教学组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评价组织等管理;学习管理包括:记录学习情况、下载学习资源、开展协作活动、测验与作用等;系统管理包括系统模块管理、课程管理、模块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参数设置。Moodle平台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种用户角色。其中,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搭建Moodle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可分为课程管理员和网站管理员。课程管理员负责课程的创建和管理,网站管理员负责对Moodle平台进行配置和维护。教师角色中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是按照权限不同来分的。主讲教师可以组织教学活动,建设教学资源,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可以为学生分组,添加或注销学生,可以授权辅导教师,可以设置课程“密钥”。辅导教师不能参与课程设计,只能组织学生的管理成绩、课外讨论、查看日志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指定教师时,如果不特定教师编辑权限,该教师就默认为辅导教师。学生角色可以在线学习网络课程资源,参加在线测试,在线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学习心得写在自己的博客上。学生可以建立一个在线档案,包括照片和个人描述。

3基于Moodle平台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是指融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应用方式来进行教学的一种策略,它结合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下面以《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为例来介绍如何基于Moodle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3.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主要指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课程的教案、课程的课件、实训指导、教学大纲、复习题、拓展资料等。随着慕课的兴起,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中,教师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慕课放在Moodle平台上供学生课余时间观看。既方便了课堂上未听懂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也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了预习的资源,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操作性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下面以《Java程序设计》中《类和对象实现》一节为例,说明教学内容的设计。

3.2.1教学目标

3.2.2知识目标

①类与对象概念与特征、属性和方法;②类与对象的关系;③定义类的语法;④创建类的对象,使用对象的步骤。

3.2.3能力目标

①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分析类和对象特征;②会创建和使用类和对象。a教学任务“人”是社会主体,日常生活中要想描述一个人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体重、家庭地址等信息。任务要求在计算机中使用Java语言对“人类”进行描述,并用Java代码实现,最后打印出人的信息。b实训任务第一,编写一个电脑类,属性包括品牌、型号,方法为显示电脑信息,并测试类;第二,编写一个手机类,属性包括手机品牌、手机型号,方法为显示手机信息,并测试类。

3.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Moodle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或者提出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测试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创建一些趣味性话题,鼓励学生参与并给予加分奖励,同时还要在Moodle平台中跟踪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给出反馈。下面以《Java程序设计》中《类和对象实现》一节为例,说明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前:将教学课件上传至Moodle平台,供学生预习。课中:①(10分钟)利用Moodle平台中的“测验”功能,针对上创建一套试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②(30分钟)利用课件和案例演示讲解本次课知识点。③(35分钟)布置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④(15分钟)总结并布置作业。课后:创建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总结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可根据每个学校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明,胡春春.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式网络教学平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熊小梅.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02).

[3]唐春玲,蔡茜,张曼.基于Moodle平台的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网友世界,2014(5).

篇4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已经遍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人教育等各种教育领域和教育的各个层次。本文借鉴已有的混合式学习研究成果和美国K-12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成人高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推动混合式学习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混合式学习在成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成人高等学校;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基于信息化的学习更加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实践。《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继续教育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这种将线上的在线学习和线下的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已经在高等院校中逐渐流行起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很明显,其灵活、便于实现、能够整合复杂的多媒体和技术等特点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2]因此,开展在成人高校的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是促进成人高校信息化教学开展的重要抓手。

一、什么是混合式学习

在《地平线报告》里,对混合式学习简单界定为“在线学习和面授学习最佳实践相结合”。混合式学习起源于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分为三个部分。定义的第一部分是在线学习部分:和传统的教育一样,混合式学习也是一种正规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至少有一部分在线完成,并且进行在线学习,学生自己控制时间、地点、进度,可以自行定义先学习什么后学习什么,不必按照老师给的顺序进行。定义的第二部分是面对面的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一部分是与老师面对面完成,也就是在家庭以外完成,同时这个地点和完成过程要接受老师的监督。定义的第三部分是一种整合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或科目时,学生要一边进行在线学习,一边进行面对面学习,要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并行,保证学生能够整合两种方式的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的学习一起体验学习内容,实现学习效果。[3]

二、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情况概述

从研究情况看,最近几年混合式学习在中国不断地被提及,并在各种教育领域和教育层次进行实施,研究涉及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人教育等。其中,成人高等学校是应用混合式学习的重要土壤。关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分为两类,其一是混合式学习本体研究,包括基本概念和理论、应用策略和模式、环境建设、技术等;其二是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从文献散布的区域来看,国内更加注重混合式学习本体研究。而混合式学习在学习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是体现推广应用现状和检验研究混合式学习成效最直观的方法。当前混合式学习应用涉及学校中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企业培训、成人学习中的应用四大模块。[4]近年来,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尤其是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实践研究呈现增长态势。而成人教育作为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其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二)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

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在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K-12混合式学习的在线教育注册率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在美国K-12的课堂教学中,基于不同的学习组织、不同类型的学校的认识,基于在实施混合式学习时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混合式学习分化出多种形式。最终,混合式学习被归纳为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虚拟模式等四种主要类型。其中,转换模式是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习,包括学习站转换、实验室转换、个体转换和翻转课堂。转换模式针对一门课程,学生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安排表进行学习,学生在按照教师安排好的不同的学习模块间进行转换学习。这些安排好的学习模块,不能都是课堂教学或实践模块,至少要有一种是在线学习。[5]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将线上和线下学习有效地组合在一起。美国多方教育机构的研究表明,混合式学习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5]

三、在成人高校中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策略

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因此,在线学习必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高效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更加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面授教学仍然是实现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更适合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6]

(一)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条件

成人学校开展混合式学习,从学校的供给角度,至少需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支持,才能保障混合式学习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能够通过一个网站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采用WEB标准和自适应网页技术进行设计,以适应访问端设备的技术和显示要求。[6]采用这样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在线上呈现,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远程终端设备完成混合式学习中的线上学习部分。这里所指的在线上呈现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线下的课堂教学内容,它是按照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结构重新组合而成的。它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线上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线下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其次,需要一个基于学校级别的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分析与评价。基于课程级别的学习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积累了大量和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数据。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新一代功能更强大的基于学校级别的学习管理系统将会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平台,核心功能包括个性化学习、学习分析、咨询、学习评价以及无障碍访问等相关的内容。[6]这样的学习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以开展有效的线上学习,更主要的是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全程的记录与智能的管理。这样的服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估,有利于学生自身根据评估结果安排自己的课程学习进度,有利于教师根据所有学生线上学习的评估结果安排线下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校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放和管理同一课程,进而更有利于学校对在线教学的统一管理。最后,需要建立基于工作室模式的教师课堂教学服务。与传统的教室教学不同,工作室模式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与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不同,工作室模式不是对理论的验证,而是强调“实践中学”。这样的实践环境,场地更开放,教学内容符合职业要求,教学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实际的社会化产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实际的作品、工作进行检验,学生需要创新才能完成相关的内容。通过工作室这个特殊的教学场地,学生需要掌握、运用学习的知识,参与完成实际项目,既是训练、完善单项专业技能,更是综合应用专业技术。[7]由于学生已经在线上完成了对课程所需知识的学习,线下学习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而在工作室环境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开展,而是基于项目,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室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成人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模式

参照美国K-12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成人高校的混合式学习可以采用两种学习模式。

1.翻转课堂和个体转换

翻转课堂是将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两个学习过程翻转过来。对于一门课程,学生在家里不是按照传统教学那样完成家庭作业,而是进行在线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传统的通过老师讲授或学生活动来学习知识,而是做作业、完成任务练习,老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个体转换是指在学习一门课程时,每一个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个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任务。[5]在成人高校中,采用翻转课堂和个体转换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并没有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学生还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门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将原来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变为远程地在线上学习知识,而在课堂上学生参加由教师面对面指导的练习或项目,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由教师制定的个性化的任务清单。这种教学模式,线上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由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线下,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下学习的过程,学生应用线上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翻转课堂和个体转换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校而言,可以对同一专业或者同一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按照学习班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与管理。对教师而言,需要提供一门课程的线上学习资源,同时需要提供学生线下的练习任务或项目,需要对在线下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但是不用关注学生所在的年级。对学生而言,可能会跟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按照教师的要求,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或项目。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成本并没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习惯也没有被打破。对于刚刚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成人学校,采用这种方式更有效。

2.菜单模式

与个体转换不同,菜单模式是基于学生自主的选择性学习,也就是“私人订制”。学生完全通过在线的形式自主学习一门课程,然后在学校进行与课程有关的项目学习、任务实践。授课教师就是在线教师,学生可以在学校、在家里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5]在成人高校中,开展菜单模式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完全转变为咨询者和服务者,由学生自己订制学习规划,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某个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安排只是表示学校为该专业提供了哪些必要的学习课程,教学安排中的学期和进度不再重要,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学生喜欢哪些课程或者课程中的哪些内容,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适合学习哪些内容,就可以先学习哪些内容,从而实现了根据“菜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的顺序。采用菜单模式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校而言是一种挑战,需要学校的管理体系能够对在校的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性的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不再是班级方式的,而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的管理。对教师而言,在必须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或项目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练习的任务或项目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满足一个学生独立完成的需要,方便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对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课程间逻辑关系的了解程度都比较高,以便能够比较恰当地选择学习的课程和顺序。当然,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协助和指导。采用这样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学校的教学管理需要智能化,教师和学生的习惯也完全被打破。开展这种模式的混合式学习,只有一门课程是不行的。它需要整个专业,甚至整个学校都有混合式学习的基础以后,才能有效地开展。

总之,在成人高校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趋势,是发展的必然,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模式,是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在实际教学中落实的重要过程。

作者:马开颜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2]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ELI),北京开放大学(BJOU).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中文版:16.

[3]迈克尔•霍恩(MichaelB.Horn),希瑟•斯泰克(HeatherStaker).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1-36.

[4]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胡艳.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2):25-31.

[5]石小岑.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的多元化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1):53-60.

篇5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MOOC;应用型本科;人文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13-04

MOOC时代,在应用型本科进行混合式教学,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立足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使网络教学成为课程的有机部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需求,极大地照顾学生主体个体学习多样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混合式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能降低教师重复性教学劳动成本,激发教师积极研究教学规律,使之乐于进行教学改革,体验到教学成就,提高教学质量。还可缓解实际教学中时间冲突、教室紧张、师资薄弱的矛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混合式教学有坚实的理论支持和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实践基础。通过在“文学与人生”公选课中进行混合式教学尝试,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混合、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评价上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混合,也可以是课程设计上的混合,混合几种网络课程或专题,重新组建新课程,既是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引荐,也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走向终身学习。

一、混合式教学与MOOC时代

混合式教学研究较为成熟,西方惯从学习者角度称之为混合式学习,最初出现在企业培训中,因为应用广泛、使用灵便遂广为人知,影响深远。“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teaching)就是把面对面学习(Face to Face)和数字化学习(Online Learning 或E-Learning)两种学习模式有机结合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模式。”[1]英文中混合式学习最常见的表达有“Blended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Hybrid Learning”、“Blended E-learning”、“Mixed-mode Instruction”[2]。混合式学习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师的混合,即课堂教师(校本教师)与网络教师(网络课程主讲名师)的混合;二是学习方式的混合,即课堂中集体学习(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与网络上自主学习(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混合;三是教学资源的混合,即视频资源、文本资料、讨论答疑、试题试卷等等素材的混合;四是学习评价方式的混合,在线学习的整个过程性考核和学习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的综合。混合式学习集中了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灵活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学生探究知识的无限丰富性的优势。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网络资源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混合式将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目标直接对接,实现了课程目标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

混合式学习理论建立在认知主义、动机理论及信息整合论的基础上,汇聚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精华。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自由的学习,认为学生是有探究动机和研究兴趣的,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自发的学习、渗透的学习和自我评价,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学生主体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主体认知能力和教师的引导帮助紧密相关。学习的目标就是意义建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是混合式教学研究的技术指导。何克抗教授认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3]。

混合式学习是对MOOC时代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反思。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规模在线课程教育。MOOC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把在线学习、社交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理念集成为一体,将教育从工业化时代带入数字化时代[4]。MOOC一经出现,就被热捧,立刻登上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高校的网络平台。人们痴迷于16万人同时学习的巨大规模,迷醉于“让知识成为人类共同财产”的无私奉献。MOOC结束了一流高校只重科研忽视教学的局面,将高校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推向了聚焦点,成为人们再一次关注的热点。博耶指出,大学更长远的目标是鼓励出现一种教学与研究并存、多学科整合与应用的局面。将xMOOCs放置在世界观众的公共领域中,将会迫使这些机构除了口头上重视教学以外,还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他们的核心使命。这才是真正的MOOCs革命[5]。MOOC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了高校教育研究和教学模式的革命。托马斯・弗里德曼说,“没有哪样事有这么大的潜力,能让我们重新构想高等教育”[6]。

MOOC提供了大批量精品课程资源和风格迥异的明星教师,为混合式学习创造了更为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快乐学习成为可能。从MOOC三大教育平台Audacity、Coursers、Edx的教学模式和运行模式来看,配合传统教学,拓展学生视野,课外课堂混合型的教学模式是今后大学教学改革趋势。混合式学习的课程内容与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按知识点或篇章或人物分节进行,每节课程时间大于10分钟小于传统课程时间。其优势显著,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多元;学习方式更加自由自主;学习渠道更加便捷畅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重视在线学习和传统教学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7]。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也曾预测:在 2020 年之前,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大多数的课程都将以混合学习或者网络辅助学习的形式存在[8]。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因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师资和教学硬件等资源、提高选课人数的上限、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要求较自由等积极因素,已成为许多高校丰富公共选修内容的一种选择[9]。洛阳理工学院的庞亚俊还将混合式学习引入体育教学中。

二、应用型本科人文公选课教学现状

(一)人文公选课的课程目标

人文与“科学(sciences)”相对,与实用无涉。日常人们说的文科(与理科相对),狭义的人文学科包含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历史学等范畴,这些都是经典的人文课程。当然在人文学科漫长的发展史中,逐步分离出社会学科,随着学科精细化发展,又有许多模糊和交叉的人文科学。人文与科学不同,科学教人“求真”,人文教人“求善”“求美”。人文关注点是“人”“人性”“理想的”人性,以及关于为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课程和作用[10]。人文课程是享受课程,人文课程是关于美的课程,文人课程是关于“是是非非”的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的课程。人文课程通过一个个隐喻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又生机勃勃,源远流长。“人文素质的关键是感情和情感”[11]。

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学生学习并习惯于工程物理的数据分析、逻辑推演的思维方式,其课程也是以专业应用为主,设置特点既不要求像研究型高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不似高职院校的“够用”就可以,是两者之间坚实的理论基础,准确实在又不过深[12]。人文公选课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精华,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学生文学审美情操的任务,在应用型高校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不仅是对当今唯实用科学的纠偏,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体系之一。应用型本科人文公选课的课程目标应区别于人文专业系统性、学术性、前沿性的课程标准,从人文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角度来重新审视,从思想评价、学术评价转移到个人评价和感受评价,服务于人的情智健康及全面发展。“应回归人文学科道德评价,审美情感的特殊性” [13]。人文公选课要在课程大纲中体现出对人文情怀的关注,突出情感熏陶,审美追求等的价值评价内容。针对应用本科学生特点,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人文课程设置的经典性适当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自主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考评方式的过程性将直接影响着应用本科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发展、健全人格培养。

(二)人文公选课教学现状

笔者从2011年担任网络公选课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美”课程助教起,一直关注同类高校公选课的课程现状及发展。课程模式上有网络公选课和传统课堂两种课程组织形式。网络课程质量高,但是对学生学习自控力要求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国内几家公司开发课程,开始免费试用,后来有偿使用。尔雅课程视频,相关电子书、PPT、试题库等等资源丰富;网易公开课课程视频数量充足;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涵盖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各层次的课程资源;教育部爱课程网络课程相关资源正在建设完善中。目前教育部爱课程免费在各校试用。从开设来看,基本上是从已开放的课程中选择一部分,给学生选课。完全E-Learning学习,师生可以在平台上互动,参加网考。网络课程优势明显。都是省部级精品课程,课程教师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有感化兴发的教学魅力。不足也是明显的,就课程来说,很多课程基本上是专题类、微课程,课程体系小巧,要想深入学习某方面内容,需要学习多个课程。就教学方式来说,师生缺少面对面的互动,有些学生不习惯。就教学评价来说,无法确定观看者是否真正学习,在线网考难以防范抄袭作弊。

传统课堂的公选课现状是课程数量少,质量低。笔者调查江苏同类高校, 2013、2014年开设人文公选课仅30门左右。课程质量低表现在:一是课程标准不明确,学科特征不突出,没有层次性。公选课方面的研究鲜有立项,缺少关注。二是课程师资薄弱,公选课教师基本上是各学院稍有研究积累的教师兼任,课程的体系设置、拓展的深浅,问题挖掘的精准与模糊都与教师个人兴趣与学力相关,少有强有力的课程组协同研究。课程教师几乎没有培训进修提升水平的机会。三是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规模巨大,教学形式上以理论教学与鉴赏影片教学充斥课堂;大班教学,学生规模较大,基本上160人一个教学班,学生选课学习少交互平台,讨论的层次较浅,缺少自主学习环境。

三、人文公选课混合式教学策略

在应用本科进行人文公选课混合式教学实践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相关课程实践基础,从已经开发的课程来看,人文类课程最为充足,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各类MOOC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知识模块整合。未来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是自行组织的,内容模块是基本的学习单元,内容的完备性和可变学分使模块更加灵活。知识可以被做成一组内容模块并定义学习顺序关系图, 我们可以连接各个模块使之成为一门课,甚至可以直接用一组模块定义一个学位或证书, 模块化使教学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14]。目前就已经开发的开放共享课

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来看,教育部爱课程视频公开课文学64门,哲学22门,艺术37门,历史42门;网易公开课中文学课程123门,哲学15门,艺术39门,历史45门;尔雅微课程“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课程70门,“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课程22门,“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课程51门(数据统计截至2014.5.12)。这些课程多为专题形式,课程集数少,多在10集以下,课程按知识点分章节,每节课时间20―40分钟。可以进行课程整合,组建新课程。课程师资,可以结合学校进行团队协作,可以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搭建混合式教育平台,也可以结合选课学生人数选择适当的讨论时间地点。

以应用型本科普遍开设的人文公选课程“文学与人生”来说,这是一门是跨越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课程伴随现代大学教育体制建立一直至今,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文学与人生”被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多所院校开设。从民国时期吴宓教授在清华大学开设“文学与人生”选修课,提出“情智兼修”课程目标[15],内容多涉及哲学,到今天朱寿桐在大礼堂为学生讲授“文学与人生”,课程中穿插著名学者、作家的学术报告。上海大学“文学与人生”主讲教师有王晓明、董丽敏、孙晓忠等多名教师。台湾大学彭镜禧教授策划的“洪敏隆先生人文纪念讲座”之“文学与人生”专题,分别由方瑜、陈辛蕙、张大春、彭镜禧四人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个方面与人生的关系发表演讲等等。尽管课程内容不同,结构体系相异,组织方式也因地制宜各有特色,但是其课程目标都旨在以文化人,“怡情养性”[16]。

在分析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相关MOOC课程、师资、学生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第一,优化组合课程内容。“文学与人生”课程2学分32课时,11次课(第一次导论课2课时,其余3课时/次),借鉴多种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爱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超星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精品视频网络课程,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组建新的交叉课程。课程综合了众多课程的共性与课程趋向,通过人生文学的学习鉴赏培养一种文学的人生态度,给人生以诗意栖居的空间。课程引用了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诗意人生五典型》(8集)作为必学内容,引用了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六大名著导读》、北京理工大学公开课邵泽辉老师的《中国经典话剧艺术赏析》等部分作为选学内容,并提供20门左右的相关课程供学生参考收看学习。

第二,混合线上线下、校内外的多名教师,自建师资队伍。课程由主讲教师、主题教师、网络教师等多种师资组成。网络课程教师都是著名专家学者,课堂教师有中文专业、哲学专业出身,主题教师也是2000年前毕业于复旦和南大等名校的博士研究生,各有专长,各具特色。主讲中文专业教师,具有长期的教学实践,主题教师分别在“先秦诸子人生智慧”、“儒家文化”方面有所研究,由他们承担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传授最新学识,分享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思想启迪。组团施教的做法目前在各高校中比较通行。湖南文理学院“文学与人生”课程主讲由4名教师组成,复旦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由3名教师承担,其他课程或者名家系列讲座类多以2人及以上教师承担。

第三,采用线上教师导读、线下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讨论汇报穿插其中的教学方式。首先,分层教学,确保基点。因为是全校公选课,学生会因为课程设计、实习外出等活动不能及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此采用分层次的教学,确保学生不因没有到课堂学习影响成绩评定。学生可以在公选课MOOC平台查看课程公告、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材料,比照要求,自行学习补足课程学习空缺。其次自主学习,自由学习。网络课程的优势在于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可以随着自己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另外给学生相关主题的不同学习素材,不同风格的教师,学生可以随着自己兴趣自由选择素材和教师,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讨论问题的设置上,要有一定的再现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按问题来分组,可以按年级分组,也可以自由组合。自由讨论不仅可以检验学习状况,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最后,群体学习。学生可在课程QQ群中相互咨询,相互帮助,参与到课程中来,重视同步交流,获取更多有意义的学习经验[17],形成共同学习的群体,在群体中每个人的智慧与潜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挖掘。

第四,采用平时成绩与学习汇报、论文写作相结合的他评与自我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增加过程性考评,课堂上记录学习情况,指导督促学生观看视频,整理学习笔记,侧重语言表述类考评内容,鼓励学习内容再现反馈,激励学生反思批判。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份学习报告,并且当众宣读学习体会,锻炼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气质。适当的监督策略,对于一些离开教师目光就不能自主学习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选择机会,从兴趣入手,调以信心,督促其完成网络课程学习任务。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在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潜力得到了发现和鼓舞,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分析判断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开了门径。在传统课堂面对面的学习中,师生思想得以交流,性情得以感发,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师更易得到教学成就感。

首先,坚持灵活的课程原则。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一种思维方法,受到一点课程启发,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有一定涵盖面和灵活性,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与机会。课程须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允许学生进行选择。既可以保证通识教育所追求的知识广度,又可以一定程度上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课程计划的弹性,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18]。

其次,教师应注重现有MOOC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融通与衔接不够。MOOC推出大量的短课程、微课程,这些短小的课程需要串联融通才能成为有机的知识体系,教师要熟悉MOOC课程中教学内容、知识模块、个性创作、教师风格,才能将之合理整合成有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不同课程的内容侧重点不同,课程教师讲课的风格不同,在导论课介绍课程安排和课程目标时都要能融通衔接,合为一体。有时各自风格差异,会出现主题不集中,各自为政的现象。

再次,注重网络平台的建立与课堂讨论不能有机结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借助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开放课程等等MOOC免费课程资源,开发建立公选课混合式教学平台,将教学进程放在平台上,让学生随时可以查询。有效利用QQ群、微信平台都能达到及时通知公告,师生自由探讨等目的。混合式课程学习改变了学生在教师监控下学习的习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在网络自主学习的同时,要适当穿插课程讨论,中期的互动讨论可以及时了解学习进度,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网络教师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的想象,对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也是一种督促。课程学习过程要寻求合适的课程助教,协助教师组织讨论,安排分组,协同学习。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因为相关课程的网络共享资源处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另一方面也是混合式教学实践目前面临的课时分配比例、资源的交互、学生规模、内容结合等诸多问题的具体表现。但是在MOOC时代,网络课程风行天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进行人文公选课的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2]Charles D.Dziuban.blended learning[J].Educause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2004,7.

[3]汪燕,郑兰琴.实践、反思与交流:聚焦国际混合式教学研究――第三届混合式教学法国际会议综述[J].现代

远程教育研究,2010,(5).

[4]吴剑平等.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5-117.

[5][英]约翰・丹尼尔;王志军,赵文涛编译.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

程教育研究,2013,(3).

[6]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线课程掀起高等教育革命[EB/OL].(2013-02-01)[2013-09-15].http:///

opinion/20130201/c01friedman/.

[7]赖显明.网络教学:普通高校网络公选课教学的新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8]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

版,2010,(6).

[9]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10]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2).

[11]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1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13]魏饴.略论“文艺鉴赏”人本中心课程建设[J].中国大 学教学,2013,(11).

[14]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 教育,2013,(20).

[15]吴宓;王岷源整理.清华文丛之三:文学与人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

[1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 2012:161.

[17]D.RandyGarrison,NormanD.Vaughan.Blended Learn- ing in Higher Education:Framework,Principles

篇6

【关键词】资源;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42―06

一 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习方式,在教育信息化广泛提倡和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既是教育实践的探索点,也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在网络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合式学习,李克东教授将其定义为: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方式。[1]混合式学习不仅能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时间,弥补课堂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而且能支持学习者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美国滨州大学校长认为,单纯的课堂讲授和网上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而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2]然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它离不开精心地设计和实施,因而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相应的成为了混合式学习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所在。教学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的行为,那么如何基于资源进行有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呢?

二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在一个“Blended Learning:What Really works”的课程中,Matt Donovan和Melissa Carter[3]指出:开发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在适当的时候(Right Time),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Right Mix)为适当的学生(Right Audience)施行教学。运用适当的混合方式需要考虑学习地点的设置,信息传输技术,时间的安排,教学策略和绩效援助策略等。

Badurl Khan[4]提出的混合式E-Learning结构(也称Khan八边形结构,如图1所示)阐述了混合学习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他认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机构、教学要素、教学技术、学习界面设计、评估、管理、资源支持、伦理。从这八个维度可以看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在设计混合式学习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这个模式可以指导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

Josh Bersin[5]认为混合式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1)识别与定义混合式学习需求;(2)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3)根据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设施(环境),确定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4)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该过程是混合式学习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分析国外关于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原则、方法、过程和要考虑的因素,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核心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内容传输技术和方法来呈现教学信息。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中,混合式学习要为学习者创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而资源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活动(主要指课堂和在线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结合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2所示。

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初始能力和学习风格,而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分析又可以使设计教学的人员得出达到混合式学习效果所需的资源,尤其是关注到在线学习所必需的资源。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主要针对前期分析中得出的混合式学习中所必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出多媒体化原则,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开发出为达到学习目标所需的资源后,就需要设计运用这些资源传递教育信息的教学活动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教师运用资源开展教学的活动,学生借助资源完成课堂目标的学习活动,而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则要设计出教师提供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学生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学习实施、评价和修改:混合式学习实施后,需对其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然后把信息反馈到前期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活动设计中,再对整个学习模式进行修改。

三 混合式学习在“多媒体设备使用和维护”实验中的实践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加强 “985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启动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即为首批入选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全校大三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每周各一次,为时共8周。

本研究以该课程实验课的一个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为个案实践对象,按照图1的过程模式基于资源进行了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探究。

1 该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6]教学设计的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按照图1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开展设计时,作为该模型的第一个环节――前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该实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分析来自于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风格,然后依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和重组。

学习需求分析:2010年11月份对《现代教育技术》14班5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往实验学习现状、本实验学习现状、实验学习需求。调查结果:①67.9%的学生想在本次实验课的学习中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高实验学习效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②46.4%的学生认为以往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一般,原因是实验课时短,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延伸课堂教学时间;③60.7%的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感兴趣,希望以课堂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本实验;④71.4%的学生希望在网络学习时能提供充足的多媒体化资源。根据学生的需求本实验可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学习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是公共必选课,因此50名学生来自于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美术等十几个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较大。这里,将从文科、理工、艺术三类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技能和学习风格进行分析。

1) 文科学生

文科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偏弱,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努力程度往往被教师鼓励或别的暗示所决定;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有些学生会对复杂的操作知识有些排斥。

2) 理工科学生

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强于感性思维,逻辑思维较强,动手能力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较强;理工科学生惯于独立思考,在学习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运用理性思维,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能够较快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对操作性知识非常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究,但对理论知识重视不够。

3) 艺术类学生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理想信念淡薄;个性鲜明,感情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主义缺乏;艺术类学生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学习个性化较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不愿意投入;由于有大量实践活动,如比赛、训练等,影响了其课堂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主要介绍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具体的使用流程和不同情境下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并会简单介绍简易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部分。

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专题将从混合式学习目标分析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b.能正确开启和关闭系统中的各个设备

c.学会调节液晶投影机的梯形失真、光圈大小以及聚焦

d.能使用视频展示台将透明胶片、正片、负片以及书本等材料正常投影出来

e.会使用控制面板将电脑、影碟机及视频展示台三路信号切换,分别投影到银幕上

②过程与方法

f.通过课前观看本实验教学视频和实验指导书,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一般过程

g.通过在线学习、传统课堂学习和学习支持卡片使用,能体验到混合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h.能够意识到混合式学习的意义,培养自主在线学习的习惯

i.通过课上自由练习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通过前期对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的分析,为了传递教育信息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设计和开发了本实验专题混合式学习所需的资源,如表1所示。

(3) 基于资源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及实施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学习环境是必需考虑的一个因素,它包括信息资源和工具。前期设计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而课程内容是开展教学并达到学习目标的基础,因此必须合理有效的运用设计好的资源。在本实验中课前教师通过QQ群平台上传预习资源,学生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QQ答疑解惑;课中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课后教师通过QQ群上传复习所需的巩固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博客工具写关于本实验学习的反思日志,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活动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本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将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用的资源及设计意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课前:教师提供资源,学生在线自主预习。

教师通过QQ平台上传视频类资源(多媒体教学课堂实录、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操作、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的使用)、Word资源(实验指导书);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在线自主学习,提前预习本实验。本活动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 课中:教师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

a.问题导入

教师针对本实验学习内容,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PPT资源展示要导入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现在你要给学生上一节课,本节课你需要向学生展示一张照片,一张DVD光盘,一个多媒体课件和一张负片胶片,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你要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是:借助具体的问题,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需2分钟。

b.告知学生实验的学习目标

教师运用PPT资源介绍本实验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本活动需2分钟。

c.教师运用学习卡片,以引导、讨论的方式讲解实验

教师借助图片资源(学习卡片),以引导的方式讲解本实验的3个知识点: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构成及功能;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流程;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及简单维护方式。并在讲解中和学生穿插讨论3个问题:投影出来的画面模糊应该怎么办呢?视频展示台画面无法显示什么原因呢?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发现中央控制主机已不能使用,仅有视频展示台、手提电脑与投影能用,但又想展示电脑中的课件资源,怎么办呢?学生对照学习卡片听教师讲授实验知识,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设计意图是:教师的系统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实验知识;应用学习支持卡片有助于学生对照实物识记和理解;讨论能集思广益并拓展学生思路。本活动需30分钟。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操练

学生运用图片资源(学习卡片),结合上述讨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的动手练习教师讲授的实验知识。教师辅助学生自由操练,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过程和维护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活动需21分钟。

e.总结

教师运用PPT资源总结本实验内容,并针对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解决办法。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并讨论关于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有整体性的认识。本活动需5分钟。

3) 课后:学生在线自主复习并反思

教师提供Flash资源(实验自测题),学生进行自我测试,针对学习不足进行巩固复习,并在博客中写关于本实验的学习反思,内化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在线答疑解惑。设计意图是:巩固学生对多媒体实验的知识。

(4) 混合式学习评价

本专题实验学习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让其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能改进学习习惯,如表2、表3所示。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反思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改善教学,如表4所示。

2 该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效果调查

本实验学习结束后,针对混合式教学设计应用效果对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表5是部分访谈记录。通过访谈发现任课教师对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它延伸了课堂的教学课时,课下学生借助资源进行的自主学习能缓解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压力。

此外,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以问卷的方式罗列出本实验中涉及的8个知识点,设计成选择题进行测试。调查结果:8道题中的5道题正确率超过了60%,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浏览学生的博客也会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因为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在课下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弥补。

四 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将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要考虑如何将学习所需的元素进行适当的化合,以产生想得到的反应,[7]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Miehael E. W.(2002)认为好的学习效果需要一流的教学设计。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以提高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可操作性;并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一个实验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开展了其应用效果的行动研究。实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过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混合式学习实践的开展,但也要指出,相关成果是否具有普遍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5] 刘志文.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Matt Donovan, Melissa Carter.Blended Learning: What Really Works[J].CLASTD.2004,(2).

[4]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6] 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16.

[7] 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72-75.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BAI Wen-qianLI Wen-haoCHEN Bei-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is a learn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face to face instruc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It not only expands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and extends teaching time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supports the learner’s self-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However, the advantages of blended learning is not just happen,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arefull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o, this paper presents a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model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Then author uses this mode to do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equipment’s using and maintaining"special topic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nd carries out action research of this mode’s application effect. Empirical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nd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guide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s carring out.

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resources

篇7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大学英语;内涵与特点;组织与实施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末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兴起了一股E-learning浪潮。国际上曾经展开了“有围墙的大学是否将被没有围墙的大学(网络学院)所取代”的激烈辩论。但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们认识到E-Learning虽然能够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功能,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取代学校教育。随着E-Learning崇拜的逐渐退潮,一种探索把传统课堂教学与E-learning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即所谓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展现出新的活力和优势。

混合学习是在网络学习的发展进入低潮后,人们对纯技术学习环境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混合学习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起来,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国内外教育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内涵的理解不尽完全相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定义和特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归纳起来,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涵与特点:其一,混合式学习首先体现为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混合学习以多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适应不同课程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教学方法以“主导―主体”双主模式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学生不再被当成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成为认知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成为在一定的环境中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其二,混合式学习不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简单结合,而是教与学多方面的融会贯通。它包括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教学媒体、教学材料与教学资源诸要素混合使用等。其三,混合式学习体现为多种学习资源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资源来自于不同的媒介,可以是来源于传统课本等印刷品、光盘、磁带、手机、互联网等。学习者借助于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其四,混合式学习的核心内涵是对教与学的所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以实现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一是以人为本,选择合适的学习风格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二是从实际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模式和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用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学习效益。其五,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混合。混合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混合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和E-learning不同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者不但可以在教室学习,也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是上课听教师讲解,可以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其六,混合式学习极大扩展了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教学信息通道的选择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适应。混合式学习的教学信息传递通道包括了教室、虚拟教室、基于Web的课程、印刷品、光盘、视频、电子邮件、电话、电子绩效系统、软件模拟、在线协同、移动和无线通道等。这些信息通道的扩展,无疑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效率。

三、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由于课程性质的差异,不同课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必然各有其特点。混合式学习在英语课程中具有广泛应用的空间,这是语言学习的特点决定的。教学实践证明,英语课程非常适合推广混合式学习模式。

首先,混合式学习推动了学生在英语应用中来掌握语言。语言学习的理想途径是在随时随地的实际应用中完成,如果学生的语言学习缺乏这种真实环境,教师最好能够创造出仿真的模拟语言环境。混合式学习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英语学习的仿真交流环境。混合式学习可以有效改变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课,课后单调地一个人默默背单词、读课文、做习题的学习方式,使英语教学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推动学生课后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语言应用与交流,推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无限延伸,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挖掘运用教学资源,积极主动地消化和分享学习内容,更加自信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

其次,混合式学习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混合式学习克服了传统英语学习中死记硬背式的单调学习方式,为学生扩展了更为丰富的课外多媒体语言练习资源,创造出师生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学生有条件接触地道英语资料,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并愿意在英语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再次,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养成依赖课堂依赖老师的习惯。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面授机会减少将促成他们反思自身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的自主学习精神。

四、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1.重视英语课程混合学习资源库建设

目前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设施普遍非常先进完善,为英语混合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融合网络学习和多媒体课堂学习的混合学习平台上,不管学生开展的是基于资源的自主探究学习,还是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都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库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开发与设计出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库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学习资源建设的第一步工作,是教师搜集大量各种形式与介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录像、CD-ROM、电影、各种视频短片、动画、听力资料等,为学生课外在线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读、听、说学习材料。学习资源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匹配性;二是学习资源内容与学生英语基本教材的相关性;三是生动与趣味性。

2.做好英语课程混合学习资源的分类整理与学习链接

学习资源库建设决不是把电子学习资料塞进资料库就完成了。为了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库的辅助学习功能,方便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资源库建设的第二步工作,是教师将这些网络与电子学习资源进行认真科学地整理与分类,并且根据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按基本教材章节进行合理链接。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进程非常方便地找到对应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达到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的交互,提高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便捷性与积极性。

3.加强混合学习的顶层教学设计

混合式学习不是教师提供了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就会自动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混合。混合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教师必须做好这种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通过这种合理的教学设计推动学生达到混合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将每一章节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分成许多学习任务模块,确定哪些内容在课堂学习中完成,哪些内容与练习在课外学习中完成。教师特别需要设计出具体的课外学习任务,网络作业评估方式,作业检查与成绩评定方式等,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完成课外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包括教师制作微课的方式,分解本章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课外学习内容。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如何用最优的媒体(或媒体组合)呈现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最佳模块(或模块组合),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4.重视课外师生互动与学生间互动

混合式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下课后很少参与过问学生的课外学习。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上课”与“下课”的界限被打破了。混合式学习要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混合,首先必须做到教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混合,教师课堂面对面教学与在线交流的混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师生课堂互动,更要重视师生在线互动。通过网络实时和非实时交互,教师在线时间不间断,让学生能够随时“见到”老师,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回答学生提出问题,督促与引导学生课外学习。其次,要注重学生间互动的组织与引导。可以指导学生组合成几个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承担,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增强在线学习氛围。就学生间互动的具体形式而言,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在线即时交流方式,教师以及学习小组可以根据每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主题,设计全班或者小组的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即兴微话剧、三分钟演讲、辩论等活动,吸引学生通过互动在仿真环境下应用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语言的习得和学得。

参考文献:

[1] 郑静.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 唐良玉.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

篇8

[关键词]C#程序设计 混合式学习

[作者简介]徐超(1980- ),男,湖北红安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可信软件;葛红美(1982- ),女,河南滑县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软件工程。(江苏 徐州 2211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产品引导,三层递进’模式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YC6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纷纷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尤其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式已由在传统教学课堂改为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利用各种多媒体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师生的关系由“传递—接受”改变成“主导—互动”的关系,改革效果良好;然而在取得一系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课堂学习效率高,学生掌握知识快,而在课后,学生不复习,完成作业效果差;由于得不到教师很好的引导、监控,有问题也不能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造成学习困难,因而失去兴趣。计算机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多课程项目任务是由学生课余时间完成的,因此,本文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思想,意在改变这一现状,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思想,最早是由我国教育学家何克抗教授提出。何教授认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就是“课上”与“课下”相结合,“课前”与“课后”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传统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整个过程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与监控作用,又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自主灵活地学习。这就是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学习在国外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开发的WebStudy混合式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听课、与教授在线交流;目前该系统已经成为该校学生必备工具。卡内基梅隆大学提出一种“Cloud Learning”平台。在该平台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上传到“Cloud Learning”平台中,可以与多人一起在线讨论、在线交流;同时,该平台与美国多所大学图书馆直接相连,可以在平台中分享各种学习资料,查找各种文献。澳大利亚教师马丁·多基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立一种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odle,使学习系统有了理论支持,更加系统化。还有一些知名企业如微软、IBM纷纷在大学里建立开发式、互动式实验室中心,使学生在网络学习、自主学习方面有了基础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国内,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也在积极建立,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建立6000门左右的高职精品课程,2006年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致使网络化学习已经初具模型。最近,各高校又纷纷进行重点专业群的建立,其目的将课程资源与专业进行规划与整合,强调教师的引导与监控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将重点研究两个问题: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拟设计一种适合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方法;以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C#程序设计”为例,展开具体应用实施。

二、应用研究方案

(一)教学思想模式的应用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多数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即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采用启发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从职业岗位能力出发,进行项目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也获得了学生好评。然而却忽视了课后学习的作用,很多学生课堂上掌握良好,但课后并没有复习巩固,没有得到教师课后“互动”,掌握的知识点很快忘记,始终在“被动”的学习。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把课堂学习与课余时间(网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着重体现了“主导—主体”的教学思想,即“预习”课前,“主导”课堂,“主体”课后的教学模式。

1.“预习”课前。课前,教师要“课前预习”通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任务,提供上课素材,学生可以在线查收任务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展开研究;以自主学习为主,也可以组成小组、制订任务实施方案,分工完成,最后将方案提交教师审批;课前预习结束。整个环节占课程单元20%。

2.“主导”课堂。课中,主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与监控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在课堂上自由地展开研讨,共同探讨问题,这种授课模式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对于新知识点教师要进行讲解与分析,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共性问题,要演示其步骤。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每一个学生在课前做好大量的预习工作,课堂上学生的讨论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最后学生还要进行作品展示,互评等。整个环节占课程单元50%。

3.“主体”课后。课后,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指教师要布置课后任务,巩固复习。同时,要将授课视频及PPT上传在学习平台中,以便学生复习。学生收到课后任务后,对课堂的知识点可以参考视频及PPT再次复习,完成课后任务后,在线提交给教师,教师在线“监控”,并对学生完成情况给分。整个环节占课程单元30%。

以上这种授课模式就是混合式学习具体的表现形式,这种方式打破传统上只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不重视课后教学的模式;是混合式学习“主导-主体”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教学平台模式的应用

混合学习方式应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教学资源库涵盖的内容丰富,是以课程为核心建立的管理及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建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进行个人性化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各种学习模式的实施:如协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专题讨论等学习模式。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交流持续积累课程相关的知识库,为现在学生和后续学生提供答疑和指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不断地提高。

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学习平台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导学、教学大纲、案例分析、教案、课件、思考练习、疑问解答、作业提交等内容。同时要具备以下特性:能够提供完整的网络教学管理工具,实现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教学设计要关注理论、策略、手段三个方面;能够提供多种教学策略设计,智能课件转换,教学栏目自定义,极大地方便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提供课程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衔接,提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能够运用互动工具促进学生参与协作、讨论评教等模块,实现协作式学习;能够自动建立班级、提供以班级为单元的学习、交流的环境,为个人或组织开拓个性化学习。

三、面向“C#程序设计”课程的应用

(一)课程介绍

“C#程序设计”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是核心课程,它的前续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课程;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项目开能力,能够熟练使用C#开发平台,利用C#语言,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设计、编码、调试与封装,具备软件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开发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方案

1.课程规划的应用。本文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落脚点,从软件工程师的岗位能力出发,将源于软件企业的开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贯穿于课程中;并构思了5个案例任务,从最简单的用户登录管理子系统设计起,用户界面管理子系统、用户数据管理子系统、用户报表子系统、直到最后用户子系统的完成。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解决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项目下有不同的任务,使每一模块知识化整为零,在课程最后利用综合实训将所有任务知识串起来,即企业人力管理系统(MIS)。

在具体教学单元过程中,采用“预习”课前,“主导”课堂,“主体”课后的教学模式,以课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主窗体的制作”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前“预习课程”通知,学生收到任务后,以上网、查看书籍等多种方式进行资讯,并制订项目开发计划;课堂上教师针对项目中“菜单栏、工具栏、任务栏”等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后,然后学生按计划进行项目开发,最后相互点评;在课后教师布置一个同步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主窗体制作”,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提交完成,期间以留言、在线问答等多种形式与教师互动。

2.教学平台的应用。针对“C#程序设计”课堂的特点,建立教学资源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公共资源三方面。在学习平台中,教师管理包含:课前通知、疑难解答、作业批改;学生管理包含:任务浏览、在线问答;公共资源包含:课程导学、教学大纲、重点难点、案例分析、视频讲解、思考练习等内容。教师和学生都有各自的登录权限,教师可以“课前预习”通知,查看学生留言,在线批改作业等功能。学生接收“任务通知”,在线与老师互动,在线提交作业;在“公共资源”中包含该门课程的所有参考资料,学生可以借助该资源自主学习,遇到问题随时在线与老师互动,老师也可以进行点评、监督,起到“监控”作用。

四、教学效果与评价

我们根据“C#程序设计”具体课程,面向2010、2011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约1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掌握程度、模块实现、拓展项目、学习自主性、参与程度、教师互动等10个方面。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8份,回收率为98.1%,有效率为100%。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C#程序设计”进行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是可行的。既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与监控主导地位,又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自主灵活地学习。

本文针对“C#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主要贡献在于: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分析与评估,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计算机专业核心“C#程序设计”课程为载体,搭建混合式教学资源学习平台,进行了混合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具体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规划与定位,对教学过程单元的实施进行了改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彭艳妮,刘清堂,李世强,等.混合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4).

[3]石小云,肖伟.Blending-Learning与创新人才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4]王德平.对高校“概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6).

[5]徐超,葛红美.“产品引导、三层递进”模式的项目化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2(17).

篇9

“慕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但是教育创新发展滞后。”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指出,究其原因,一个是目前慕课还在传统中进行成长。一个原因是在线教育的主导者与主创者还在传统教育中成长,对互联网后天补课。展望下一步,互联网原住民们不仅要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受众、学习者,更要成为真正的互联网意义下的新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杨斌表示,他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目前看造福很多,也对教育公平有帮助。他认为,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和阶段,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追求更加效果。

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杨斌表示,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们身上。这些青年,不是掌握了而是生就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

清华的尝试

2013年10月10日,清华发起建立全球第一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致力于以互联网技术探索解决中国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问题。短短三年,清华慕课已经上线了196门,位列全球大学头名,而学堂在线有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0万的注册用户。清华大学开展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试点121门次,逾26000人次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正式学分。

2015年5月,清华启动了我国第一个混合式教育学位项目――“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有64所高校基于清华的慕课开展学分课程学习认证,学校依托学堂在线将清华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了中国更多的地方。同时,清华与法国国家慕课平台、西班牙电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签署协议,向非洲、南美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以更贴近的语言文化,推送清华的课程内容并筹备推出学分认证与学位项目。

针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机会不公平这些全球性问题,清华乘互联网技术之力在探索、贡献。

沿这个方向、维度线性地走下去,应该是要聚集更多的资源、更多课程上线,推动更多教师使用慕课并与翻转课堂结合实践混合式教学,更多院校认定学分,更多些保质保量的混合式学习学位项目。

“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对的。”杨斌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意义很大,目前看造福很多,也对教育公平有帮助。但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

对教育要重新定义

近日,在新浪的《2016年度在线教育用户白皮书》中显示,2016年用户安装平台类、外语类在线教育APP略有增加,其它各类与去年持平。与去年相比,男性关注考试类产品人数增至37%,增长了5%;女性关注平台类产品人数增至51%,增长了9%。

不同城市的用户,有不一样的关注偏好,一线城市用户更关注幼儿教育类和外语学习类产品,占比32%;二线城市偏爱平台类和外语类产品,占比52%;三线城市雨露均沾,各类产品人均使用率占比在25%左右;而四线城市则对中小学类产品情有独钟,占比43%。

用户基本在碎片时间使用在线教育产品,占比45%。而选择使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考试问题,所占人数分别为58%和55%。

因为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中小学类APP使用率较高,我们对比了休息日和工作日用户24小时使用率。工作日的活跃度基本是早上6点―8点之间,下午4点―10点之间。而休息日从早到晚的活跃度都比较高。

用户真正关心的点是:教学内容、是否可离线下载、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具有互动性。而很多产品并没有满足用户需求,夸大宣传,用户认为在线教育产品的不足之处主要有:缺乏互动、用户建议不能及时回馈、很难系统的学习、内容品质得不到保证。

教育不只是教学,或者课程。获得学分几乎成了慕课上的单一目标,获得学位提升了修读慕课的动力,但也引发了质疑。杨斌点出其中最核心的一条。

杨斌认为,“接受教育获得学位,是否就等于修读课程获得学分的总成?大学的成绩单,是否就是大学对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呈现?如果把这些课程的学分叫作硬学分的话,是否大学授予一个学生学位的时候也在衡量着他修读、经验着的另外一种软学分?而这些软学分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会是什么?”

一种习惯的“老人家式”的回答,也许会是co-curricula,或者extra-curricula的课外的东西,也许不是互联网擅长的,这也注定了校园生活在大学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也因此甚至有人预测未来的大学教育中,“硬内容”的部分,以课程为主,肯定是在线会占上风;而大学应该更多地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以人际体验(high-touch)来延续大学的生命。

“我想提出一种更为颠覆性的视角,也想引起更多的批评与讨论。”

随着AI和VR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原住民成为学习者、受教育者的主体,随着虚拟社群的舒适度超越现实社群,那些“生活体验”的部分,那些情境性的部分,那些人与人之间所谓的面对面的互动,真的不是互联网的胜场吗?真的还能区分出online-offline的重大分别吗?

“在巴黎会议上,EDX创始人要我预测2050年的大学将是什么样?我开玩笑说,经过了2016年,没有谁还愿意对未来做预测。但实际上开玩笑之余, 我的回答是,知识传授不再会是其中的主体。”

“这个回答显得有些风淡云轻,但其实却可能是个原子弹。想想今天的“互联网+教育”,是否主要聚焦在了知识传授上?学习成效的提升是否主要寄托在了旧有的课堂形式的互联网化平移?而大学的功能曾几何时就只包括知识传授这一条。”

所以,“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的路径,其实也是很自然。回顾第一辆汽车像极了没有马拉的马车;第一份电子报纸只是传统报纸的电子原样呈现,连排版方式都因袭旧制。而目前的慕课中,老师讲授的方式、内容编排的方式、作业考试的方式等都还是老式的旧制。脱胎于此,尚未换骨,这种像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路径依赖,可以理解,但迟早会被颠覆、打破,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和阶段。

所谓范式转移,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追求更加效果。

篇10

【关键词】MOOC资源 卓越工程师 英语写作 混合学习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笔者所在学校于2012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冶金、材料、机械、电气4个本科专业被列入该计划。到2013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增专业7个,共11各专业,笔者承担其中3个专业(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及矿物加工工程)的教学任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强调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在这一培养过程中,英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卓越班学生选拔主要是以专业素养为主,虽然参考了英语高考成绩和大学英语入学分级成绩,但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仍然很大。

“慕课(MOOC)”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有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到各个角落,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好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陆等设计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包括四种典型的应用模式及其一般应用模式,用以支持教师能够优化使用慕课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帮助更多的教师聚焦自己学校内的教学模式改革;大部分文献均为看法,而非实践。

国内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工学科中,河南师范大学牟占生、董博杰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目前各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都在探索一种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综观国内外研究,把MOOC资源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极少,进行MOOC课程资源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查到相关文献。本文在混合学习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OOC课程资源开展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学习的设计模式和实施策略,并在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实践。

二、核心概念

1.大规模开放在线(MOOC)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国内有人将其音译为“慕课”。MOOCs是由加拿大教育学家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两人2008年完成秋季在线课程CCK08(the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之后创造的。

自2012年以来,除了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和面向K12的Khan Academy,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各自的MOOC,德国有Iversity,法国有FUN,英国有FutureLearn, 澳大利亚有Open2Study,而我国有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截止2015年全世界慕课的学生注册人数已接近四千万,各平台上的慕课总数约为3700门。慕课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大学英语混合学习的设计提供的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2.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混合学习。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具体考察以下两个问题:

(1)慕课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卓越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2)卓越班学生对慕课课程资源应用于英语写作课的看法如何?

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笔者所教的两个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及矿物加工工程,所有受试都参了国家四级统测,两个班的四级统测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班被分到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实验班(27人)和矿物加工工程被分到没有利用MOOC资源,只进行正常课堂教学控制班(30人)。在本次实验前,实验班的学生被告知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是为了帮助提高他们的写作成绩。因为学生们对MOOC资源充满好奇,他们对此充满了期待,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参加一项实验。控制班的学生笔者按照正常的教学。

3.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卓越班学生对MOOC资源的认知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认知问卷区分了从“完全不了解”(1)到“完全了解”(5)。

(2)期末测验。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控制班都参加统一的卓越班大学英语(4)的期末考试,对比两个班的写作平均成绩,来检测实验的效果。

(3)访谈。实验结束时在实验班抽取了6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较为详细地了解学生对MOOC资源的态度,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效果如何等等。

4.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实验过程。实验从2015年2月下旬持续到2015年6月中旬,共计16周。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教学方式,具体步奏如下:

(1)笔者一直在坚持利用国内外MOOC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网易公开课上利伯缇大学公开课:英文写作,该课程难度不大并且讲解非常清晰,最关键的是课程的主题除了导论和总结外涵盖了记叙文写作、描写、说明、比较、分类段落写作、定义段和议论文7个写作视频,每个主题的讲解视频仅为10分钟左右,比较适合卓越班学生。因此实验材料为7个利伯缇大学公开课(英文写作)的视频。

(2)由于实验班学生英语成绩差距较大,因此把27位同学分为6组,其中3个小组成员为5人,另外3个小组成员为4人,每个小组由一位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辅助教师检查其他组员的学习情况,并组织讨论。

(3)由于卓越班的大学英语(4)课程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非单纯的写作学习,因此实验的进行只能是每两周进行一次。

第一周,笔者给学生详细讲解了要如何进行MOOC视频的学习:教师每两周把视频发到和学生联系的QQ群中,由于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因此要求所有学生听抄下视频的内容,并认认真阅读,找出视频里面自己认为好的你并对自己有用的写作技巧。然后由组长在课前组织小组成员讨论,讨论的内容为听不懂的地方与及各自学到的写作技巧。

第三周上课时间,教师就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检测,对小组中听不懂的地方给予指导,再由各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各小组所学到的写作技巧,但是每次汇报的同学不能是小组中同一位同学。然后当堂布置一个与视频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留出5-10分钟小组内部讨论如何进行布局和谋篇,要求学生把观看视频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写作中。小组内讨论完毕后,由学生组与组之间交换写作思路,开拓大家的写作思路。

第五周、第七周……第十五周除了视频内容不一样外,课堂教学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第十五周教师对参与实验的3位组长和3位组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5.数据收集和分析。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控制班都参加统一的卓越班大学英语(4)的期末考试,考试所有学生试卷均为卓越班四位教师交换批改,为了保证试卷给分的公平公正,教师不允许批改自己班学生的主观题。考试作文成绩分析采用SPSS 20.0。

四、结果与讨论

1.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效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但是成绩提高不是十分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对混合学习这一模式不太熟悉,课外学习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对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看法。总结访谈内容,学生对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看法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第一,学习者通过听抄视频材料,感到自己听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是学生的评论:

“我感觉以前很怕听抄,老觉得自己听不懂,写下来更难,但是有了小组讨论,我感觉有了点信心,大部分我能听懂了。”(学生4)“听不懂的可以看字幕,挺好的。”(学生5)。

第二,学习者通过混合式学习,认识到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评论:“以前上课就是带着课本和耳朵来听课,现在课前看视频,课上交流,学到的东西多了。”(学生1)

第三,学习者通过混合式学习,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评论:“通过看视频,我知道了我的写作模式和国外写作模式的区别,以前老师都是叫我们背模板,背了好像用不上,现在有感觉了。”(学生2)“说实话,我讨厌写作,因为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怎么写,现在经过提前看视频,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我有话可说了。”

总而言之,测验结果和访谈结果表明,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好处。学生自信增强了,对写作的恐惧在慢慢消除,学会了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与同学的互动,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然而,学生访谈提到的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能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这是笔者没预料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这方面的研究。

五、结语

本研究是对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探索性研究,也是把MOOC课程资源应用于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大胆的尝试,旨在探索在面对众多优秀MOOC资源时,如何对资源良好的运用,为今后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出一条全新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型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王陆,张敏霞.基于慕课资源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4,(7)23-29.

[3]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Coursera 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