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甚至出现了以下误区:

1. 个人至上。以个人主义、小团体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与集体之上。

2. 金钱至上。崇尚拜金主义,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有些大学生甚至唯利是图,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享乐至上。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懒散怠慢,只知道吃喝玩乐,互相攀比,花钱大手大脚,追求高档次消费只求超前享受,不安心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 功利至上。这些大学生做事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为人处世以是否能给个人带来利益好处为出发点,目的不纯,忽视人的社会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走出高校后,他们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代大学生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向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各个时期历史使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们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价值观,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必然。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

(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身心和谐的社会建设者。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对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得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篇2

到了高中,经历了中考,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想要在高中时的暑假,去锻炼锻炼时,暑假又有一大堆的作业需要去完成,父母也是不赞成,在暑假这么炎热的日子里,去打工。所以,每次长长的暑假,就这样子在看看电视,翻翻书中度过了。回忆起,那时候的暑假,真是过的相当的悠闲,过的相当的自在,但也是相当的无意义的。终于,度过了难熬的高考,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也终于可以在长长的暑假里,好好的工作一下,体验体验除了,读书,考试,以外的真正的现实社会是 怎么样的。

总算得到了一份工作,虽然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能够得到实践的机会也是非常的难得 了。 分配到了自己的岗位,有了自己需要去完成的任务,一切,都在有条理的进行着。每天,正常的起床,吃饭,去工作的地方,然后,感觉手有点酸疼,腰也很酸疼,慢慢演变出来 的是自己的懒惰的性情。自己变的开始抱怨,开始有放弃的念头,有了,好好在家呆着,这样不是很好的 想法。

但是,是每天的习惯吗,还是骨子里的不想放弃,现在每天都还在坚持着,是的,如果,真的放弃了,那当初的种种努力不就只是些泡沫了吗。现实的工作经验,教会我,什么是坚持,什么是不放弃,什么是努力。对于,我来说,这个社会还太过现实,太过无法正确的融入,我的身上,带着太多稚嫩的想法,太多懒惰情。

但是,真的的工作,被别人托付一项工作,得到别人的信赖,这是件让人感觉超良好的事情,所以,即使很苦,很累,想要放弃,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己是被别人信赖着托付着工作,自己就会有了更多的动力,更多的力量。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真正学习的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阅历,也为将来从事任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很多东西都不懂,幸好有别人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

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创新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交错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竞争的焦点聚集在人力资源、智力水平、教育水平、知识水平的高低线上。大学生作为可能的人才资源,要以提高综合素质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关键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创新精神来克服社会发展条件下的新变化,才能使大学生在参与未来社会竞争中赢得胜利创造条件。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社会人力资源,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是在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里,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党和人民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同时,要求他们大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渠道的。第一,是通过“两课”教学进行。第二,是通过学生工作管理工作而进行。第三,是通过校园文化来进行。第四,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第五,是通过学校和家庭、社会联络而进行的等。无论是哪个渠道,都是以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为主的。这种教育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这既是方向又是任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是指高校在读大学生。我国在校大学生目前约有2000多万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更为突出,体现自我价值的心情极为迫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对象是一个有思想、有知识、感情丰富、思维敏捷的高层次人才群体。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要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的工作必须与和教育大学生、管理大学生、成就大学生地工作结合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最广阔的自我个性发展空间。

四、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处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要完成它所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其关键在于抓紧培养人的问题,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加强和改进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高校基本上采取了以“管理、控制和压抑”等方式的教育,使教育方法失去灵活性。到了新时期新的环境和机遇带给学生的多是民主、自由、公正、公平的思想,这种思想与以前传统的灌输理念反差很大,已不再是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方式。它无论从观念上、内容上,还是从方式方法上都不太适合当前的新形势,尤其不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为此,要以创新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转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教育机制,要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应与时代要求、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丰富科学发展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课堂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已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活动。为适应新时代、新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内容上进行创新,使得适应当前的开放性社会中成长起来到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信仰、价值观的改变趋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还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3.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⑴教师要从自我做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做到凭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去感染学生。大学生的求知欲强, 非常喜欢文化知识,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文化知识,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去研究,去认识和解决。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前提下,要抓住大学生的兴趣并把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想。素质是知识内华的品格,衡量它的指标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培养大学生人才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它帮助学生迎接时代的挑战,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⑶建立一支专职为主、教书育人、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滞后于迅速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在校大学生困生比例日益增加, 大学生在价值观问题上的困惑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高校改革中利益受到触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工心态失去平衡,出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稳,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遇到了新的问题。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大学生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学校教育机制需要明确办学方向,积极探索与师生交流沟通,为广大师生服务,并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的观念。

总之,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这样就能形成高校、大学生自己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而形成“大气候”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坚持走以教学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道路,达到以科学研究和教学最终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高校有培养高级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其中科学研究工作是高层次办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给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而且以人才工程来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先进生产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围绕着有利于党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让大学生通过教育进一步了解到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当前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而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发展生产力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在进行此工作的时候要持发展的观念、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好先进生产力的促进派。

参考文献:

[1]武建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的探索》,《山东少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7。

[2]刘孟学、陈 普:《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理论导刊》,2004.2。

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角色定位 大学教师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即,学生已经进入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随着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变小,焦躁不安的情绪在备考学生中迅速蔓延。面对此情此景,作为负有责任感的大学教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传授知识,培养有文化的大学生仅仅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塑造健康人格俨然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教师职责的一个必要补充和延伸。大学教师不仅要履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且要肩负起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导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

当前,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在资源配备、学生管理等方面却相对滞后。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导致某些在校大学生形成了不健康心理;从贫困家庭、下岗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比同龄人更多的负面情绪;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等客观现实都使得当代年轻学子承受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世俗化,事业抱负和社会责任感降低,依赖心理较强,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盲从等心态,抗击挫折能力差,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要么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要么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尚未建立起一套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和紧急干预机制。

那么,谁能够在中国高校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套机制的时代大背景下,担当起“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的职责呢?大学教师责无旁贷。

为什么大学教师具有担当起这个职责的优势呢?一是与专职心理咨询师相比,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优势。进入大学校园,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是大学各专业课程教师。发现不好的苗头能够及时处理。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会受到心理咨询室的空间限制,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在轻松的环境中交谈。二是与校园内其他教职员工相比,我们在角色定位上占有优势。在中国“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的熏陶下,大学生离开父母,自然地将教师定位于长者,被认定为值得尊敬和可以信赖的人。同时,学生受对专业教师学术水平的敬佩、仰慕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愿意把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迪者,当面临难题时愿意将教师视作可以求助的人。以自身职业上的客观优势和学生信任的心理优势,大学教师理应珍惜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大学教师要不辜负这份信任和责任,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具体来讲,心理健康的大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恋爱观;具有劳逸结合的工作态度,拥有充沛的精力,充分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自信却不盲目;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无克制的发作,时刻保持一个正面的教师形象;具有成熟的交往心理。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将贻害广大青年学生,难以胜任对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实践。

一般情况下,大学专业教师没有接受过“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培训。所以,在面对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或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发现有反常行为的学生时为了能够表现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大学教师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避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产生误区。

误区一: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

在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形成准确的角色定位。学生是主导,教师只起“辅导”的作用。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是自身经历的的陈述者、情绪的体会者,教师是经历的聆听者、情绪疏导的辅助者。即把焦点放在寻求帮助的学生身上,教师的工作是耐心地倾听,以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在叙述者渴望得到建议的意愿表达暗示或者明示下,及时对其诉说进行概括和分析并给出建议。

误区二:教师心理咨询师是万能的

教师以其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人格力量受到学生的信任,但是,教师心理咨询师也不是全能的。我们的能力也是有局限的。我们可以和蔼可亲地面对学生,以自然的亲和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困难,就学生的困难提供建议和启迪,但是,我们不能独断地替代学生作出选择和决定。面对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困难,最终还必须依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实际的困难。

面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现实,大学教师以其特质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大学教师既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又可以将在教学中建立起来的师生的平等友好关系作为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主动寻求帮助的良好心理基础。所以,我们坚信:大学教师有能力完成好新时代特殊背景下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小鲁.从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高教探索,2006.02.

[2]刘郁.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初探.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摇新疆高校?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摇校园风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95-02

新疆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即民族文化多元性,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势必会极大地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校园行为和价值追求,所以在不同民族师生员工中坚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风尚作为不同民族文化、信仰间的交流平台,崇尚健康、崇尚主流文化,尽量避免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增进各族师生相互了解、促进新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

一、以核心价值体系规范校园行为,引领校园风尚

以作为指导思想,引领高校校园风尚,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养成,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因为,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只有培养青年,才能开创未来。大学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最佳阶段,它教育的广泛性、密集性、深入性是大学生一生再难于遇到的,即所谓的“黄金教育”阶段。新疆高校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各族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疑惑做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的社会思想共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和规范大学生校园行为,崇尚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在科学信仰、文化素养、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上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奋斗目标,引领高校校园风尚,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和广泛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当代大学生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是引领和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中央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下,对新疆高校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要用摸得着、看得见的事例来教育引导学生,广泛开展与新疆发展有关的主题报告和讲座如“新疆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绩”、“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全国对口援建的举措”等,引导新疆青年大学生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美好新疆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以及刻苦学习和投身于新疆大发展的勇气。始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付出与回报、奉献与索取、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使大学生能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立足岗位和实现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引领高校校园风尚,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必须形成培育校园文明道德风尚的内在动力。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努力营造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校园风尚;要广泛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校园风尚的一面旗帜。将文艺汇演、悦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课外名师讲座等课余活动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要通过营造和谐、健康、积极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引导大学生知荣辱、明善恶,促使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坚定地理想信念,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努力拓展教育形式,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发挥新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共青团组织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我们广大的团员青年,向着我们目标前进,能够帮助我们广大团员青年,在流言、在非议、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识别、判断和运用科学价值体系的能力。任何时候,共青团组织都要精准定位,有针对性开展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倡导大学生学习、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诸多优势,高校共青团组织是由大学生中优秀分子组成的青年群众组织,青年团员比例较大,从校、院、系到班级的系统组织结构,能做好组织保障;还有,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学会是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校,团日活动是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各学院分团委、各团支部要利用好每周的团日活动,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2.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依托,促进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风尚。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从数量上看,学生人数又占有绝对的优势,如果大学生在一种文明向上、宽松愉悦、竞争创新、协调有序的校园中学习、生活,那么他们的身心就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恰恰就能给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实现个性和谐发展的空间。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数量多、种类多、辐射面广,已经成为高校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团体,并在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例如:如“理论信仰社团”、“竞技类社团”、“歌舞类社团”、“兴趣爱好类社团”、“实践公益类社团”等,通过积极有效的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在自愿参与的活动中得到情感与思维情操的陶冶,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它不但能从科技、文化、艺术、娱乐等方面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重要的是能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能在这些社团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通过“青马工程”、“志愿者协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等举办的“研读原著”、开展“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新疆地方史民族理论政策”知识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各族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对新疆各种社会思潮的鉴别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掘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都有很好的效果。

3.以重大纪念日活动为契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结合和利用重大纪念日活动,国庆、五四青年节、“12·9”活动、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等开展系列活动,凸显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学生参观自治区博物馆和各高校所在地的博物馆、革命故居,了解新疆历史和地方史以及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感受新疆老一辈革命家为新疆的解放、建设、发展所做的丰功伟绩,也可以从新疆的历史文化中体会和感悟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发展,感受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进”工作从单一的课堂教育走向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的阶段,内化为各族大学生的自觉认识,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4.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风尚。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公共课之余,通过踊跃参与第二课堂的创新活动,促使自我成长、自我提高,锻炼能力、培养优秀品质。高校团委及大学生联合会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创新、“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新疆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增强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的理解和认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实现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塑人格、做贡献”的目标。

实践证明,以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校园教育活动形式,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大学生在心理上易于接受,感情上易于沟通,行动上就趋向自觉。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担负着价值导向的重要使命,新疆环境的特殊性更使得新疆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对校园文化时尚的引领,担负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的价值认同,担负着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建设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6

校羽毛球大赛在下安体育馆顺利举行并落幕。这次活动协会上下大多数人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赛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早在开学之初,协会就已开始着手准备,奕君起草了拉赞助的策划,然后我和雅萍及她的外联部多次前往世豪、博晟等拉赞助,奕君又东奔西跑到小叶电子以帮其发传单的形式拉到了一些赞助。之后昊飞在场地和经费问题上多次向校团委、校社联、校体育组进行申请,最终获得600元左右的比赛经费以及下安体育馆羽毛球场地在4月16、17日两个上午的使用权。程骏的技术部看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给力,但作为比赛裁判的他们确实很辛苦,那些日子他还当起了我的司机,载着我去看球、试球、买球,也成了比赛的搬运工。锦婷一直忙于奖状、表格等各种文件方面的工作,还要准备她的专四。政福带着他的宣传部连夜地赶出了海报。

发首先击中球托球时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另外发球员"在击球的瞬间,球与球拍的接触点及整个球体均要低于发球员的腰部,整个拍框必须明显低于发球员握拍的手部。

在宣传、报名方面,很多人牺牲了他们午休等课余时间,到教室去写黑板宣传以及定点报名,报名结果不理想就接着摆点…比赛那两天,在大家的积极协调配合之下,比赛顺利结束了。在此,我要谢谢你们,谢谢大家的努力!

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运动会不仅是竞技的赛场,更是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要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赛场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超越自我,永不言败;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全面提高,共同前进。在各项比赛中,我们不仅要赛出风格,赛出友谊,更要赛出水平,赛出成绩;我们不仅要勇于争取第一,更要敢于向赛会记录冲击。让我们在拼搏奋进的赛场上,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梦想,充分地展示自我的风采!

但是,这次活动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协会的部分人积极性较低,没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以至于在宣传、报名、比赛期间人手紧缺,影响了其他一些工作的正常安排,削弱了整个活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为特色大胆尝试了各种模式以辅助教学。注重听力与口语的培养,比如组织学生用英语表演《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等话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让同学们作各种各样的游戏以告诉他们注重团队精神。并且组织同学们到户外一起大喊英语。

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协会所有人员能够积极参与,继续努力,争取羽毛球协会更辉煌美好的明天!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不同的时间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篇7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针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的不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式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从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

1.健全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体系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经过企业发展,收到实践检验而积淀下来的,是与整个企业的环境是和谐统一的。当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引入现代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导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完完善职业教育思政体系。体现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将本土化了的西方企业管理文化、及优秀文明成果直接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减轻因文化观念冲突所带来的震荡,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2.补充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凝练形成的一种文化,它能够引导企业的内部员工遵循组织发展的目标,并且形成具有一致性与规范性的行为方式,从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实现员工正能量的合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命题下,国内的优秀企业文化针对企业内部成员思想开展的,遵循“寓教于乐、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等各种理念,让企业员工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融合个人价值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借鉴到职业院校学生思政工作中,可以启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补充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二、企业文化融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以企业战略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大学生在求学阶段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关乎到他们人生发展方向与价值实现,当前复杂的社会中,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坚守,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之主体素质的差异,大学新生面对这种选择表现千差万别。通过将企业战略目标文化引入,开展目标稳定和目标动态调节的学习与教育,让这些学生能够通过企业经营目标的理解和内化,制定合理的人生目标,引导其确立远大目标,强化成人、成才意识。

2.用“忠诚、奉献”等企业核心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企业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去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借用到学生思政工作中,就是牢记高等职业院校负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充分考虑我们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变化,价值日益多元,个人主义和功力主义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而迷失自我,通过将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运用忠诚、奉献等优秀企业价值观去引导大学生认清使命,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帮助其把成才之路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积极奉献,在为国奉献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价值。

篇8

我叫朱国文,是机械分院10级中锐汽修2班的团支书兼副班长。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参加了分院的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的了许多。既有关于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也有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思考。感谢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对我的教育。虽然时间短暂,但它让我成长了许多!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深刻的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方法等,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听了本次报告会的心得体会和我在今后工作当中的学习计划。

优秀的学生干部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二是素质拓展,服务热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在同学中有很大的威信,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有突出的工作成绩,能起到骨干和带头作用。起码的政治素质,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政治为经济服务;要有高度的政治理念。还记得刚开课,何书记为我们上的就是共青团的历史与新时代的使命。对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还有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新进工作者和模范榜样。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等。都是以服务人民,并且在自己的一生中作出贡献,国家所以兴旺,人民所以幸福!班级发展亦是如此,团结一心,积极奋进,班级才能健康发展!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与技巧”这个主题中,罗兰英老师也讲到了许多重点。作为班级骨干,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对班级凝聚力有着十分厉害的关系。身为班干,首先自己要带头干,率先干,尽早干,高效标准的干,齐心协力的干。对待同学应该要具有恒心,信心,包容心,热心,平常心的基本要求,把握好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提高自身能力,合理的工作方法,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来完成每一项工作。

随后,黄忠春老师主讲的“如何做好一名学生干部”让我感触颇深。有位学员说我们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大学生骨干聚到一起就是一场群英会,我们这批学员便是如假包换的“黄埔二期”,当时倒不觉得言过几何,可后来越琢磨越感到心虚。试问我们真的可以拍着胸脯向大家承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老师和同学们放心”么,恐怕每个参加培训的学员想要这般豪言壮语都还为时尚早,眼下值得我们深思的反而应该是扪心自问,我们在哪些地方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切实弥补不足。我们身边不乏那些整天把“无聊”、“真烦”、“太没意思了”等话语挂在嘴边的同学。每个人正是通过自身的付出与劳动才赋予生活以充实理想的意义。目标:做一名称职的学生干部!

欢声笑语和忙碌困顿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本次培训短暂的学习过程,为期七天的培训虽然不可能对我们从思想理论素养上完成脱胎换骨的全新转变,但它所带来的启迪我们认清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敢奋发有为的导引思路确是极其明晰的!让我深受鼓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拒绝一时惊艳

塞满理想背囊

见证威仪远航

乘风破浪正适时,当挂云帆济沧海,相信这颠灭不破的至理:明天是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

中锐汽修2班

篇9

(一)国内公益创业及其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公益创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在不同程度上承担起了社会公益责任并不断寻求发展。本世纪初公益创业理念传入我国,公益组织、企业精英开始关注公益创业。公益企业在中国应运而生,并开启了第一拨公益创业潮。2006年第一家以解决血友病患者生存和治疗为主的社会企业“剪•爱”剪纸在重庆注册成立,之后一批公益创业项目先后起步。2010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北极光—清华”首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大赛,湖南大学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论坛。与此同时,南都公益基金会、LGT公益创投、心苗基金、浩盈创投等一批公益创投项目先后落地,助推公益创业向前发展。2011年24家基金会共同签订《公益与商业合作九大行为准则》,2012年11月《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196号)首次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范围、程序与监督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健全领导体制、发展服务载体、加大经费投入等提出了具体意见,为公益创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了《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报告》,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紧迫形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发展时期,社会问题和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公益创业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模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公益创业发展浪潮的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日益受到高等院校重视,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股动力。就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言,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使命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管理技能等在内的系统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公益性和社会使命感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大学生思想的独特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寻找新的载体,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公益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公益创业理念尚待培育、公益公信力比较脆弱、政府购买服务刚刚兴起,社会影响力投资才露尖尖角,资金、人才缺乏,政策法规不完善,理论研究滞后,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内涵尚未界定。公益创业(SocialEntrepreneurship)是个舶来概念,国内研究也仅限于理论探讨层面,实践过程也大多与慈善活动、志愿服务、公益创投以及传统创业有关,关于其实践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大学生如何理解和区分志愿服务、传统创业与公益创业的相似与差异呢?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是两个概念,各成体系,在价值理念、主要特征、发展现状等方面有着显著区别。但两者均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征,同属公益事业范畴。两者主体均为有公益理想或公益兴趣的大学生。从两者的发展趋势看,无论是公益创业还是志愿服务都需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如何迅速、有序发展,如何整合资源、有效持久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命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善于学习而且要求努力实践,不仅具有创业精神而且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更应该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而且还能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事实上大学生公益创业既专门针对传统的竞争市场,又拓宽了“市场”的概念,超越了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市场交换价值,嵌入了公益性和社会性。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将传统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社会理想与职业准则相结合,道德规范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拓展了传统创业概念,是对传统创业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时展的必然。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要依靠青年的力量,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要从大学生教育入手。从需要到满足,再到新的需要新的满足是接受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永无止境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需要的态度和趋势,使这不仅成为人类活动的原动力,而且也成为推动人类活动的持续动力。但是,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认知心理和目标选择。从1997年算起,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各地区、高校实际情况的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这些年,被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评价机制尚未形成,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资源匮乏,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所需还有较大的距离。上世纪90年代,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但2011年“郭美美”事件让国人对于公益慈善与商业的结合变得敏感、质疑甚至排斥。公益慈善事业在十字路口徘徊。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尚未形成。接受美学认为,只有“蕴含着作家独特的发现与创造出使读者有出乎意料之感”的作品,才能使读者兴高采烈,兴趣倍增。这就表明,教育活动只有蕴涵着创造性、新颖性,让学生有出乎意料之感时,才能“超出、校正”学生的“期待视野”,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创业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产生了公益创业新生态,将创业理念延伸至公益慈善领域,拓宽了创业实践范围,丰富了创业精神内涵。但对于一种新的投资理念和模式,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实证的研究,对于新的市场参与者,还需要系统的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迪斯第一次开设和讲授社会创业课程以来,国外公益创业教育在十余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相继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哈佛大学商学院招收第一批公益创业博士生也已走过九个年头。但是,我国公益创业理念的引入几乎与高校自发探索创业教育在同一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对创业教育的关注,高校试图通过创业教育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但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导致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误区。如今,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同时要兼顾社会利益,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还有实现社会价值,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重的问题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还没有进入人才培养体系,社会缺乏了解,高校比较陌生,师资问题突出,如何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贯彻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针,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不仅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路径,还需准确把握高校在公益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性、创新性特征决定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丰富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用积极而富有创新的方式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二是公益创业的公益性、社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必须体现公益性,必须以社会责任意识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价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胸怀天下、关注民生、能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人才。(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物质利益是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经济根源和物质基础,人的行为与利益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从事不同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本身独立而独特。不同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先天条件和后天习性造成了个体或群体的接受能力。“从中外教育史上来看,教育对象个性特点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以及在智力、思想、道德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时代的青年在思想、道德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不如当代青年表现得如此明显。”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就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心理动机,主动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往往更多地与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有思想进步的需求,有就业创业的需求,有成就理想的需求等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和关注这些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新趋势,行为新变化,遵循和把握行为利益相关规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必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实际上是一个由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持续不断探索均衡关系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职业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领域,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路径。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现实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结构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内外压力,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其前提是正确认识自我,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在选择或接受公益创业之前就应当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自己兴趣的创业方向,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同时,注意鼓励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个持续创新、适应和学习的过程,把创造和维持社会价值作为使命,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内化价值观念,培养健全人格。

篇10

火红青春献海西

燃烧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缤纷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雨涤青松,春华秋实,团徽闪耀夺目的光芒,赤诚书写未来的诗篇。青春为使命燃烧,热血为海西激荡。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行,红旗下的我们,热血浇铸激情,蓝天下的青春,担起建设海西的重任。

充满激情的海西是短暂青春最壮美的舞台,青春的岁月里唱响与海西共奋进的颂歌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正处在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省也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这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迫切要求,更为广大青年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近年来,我省大学生胸怀祖国,心系海西,积极投身海西建设,勇于实践,在平静、平凡、平常中践行了服务海西的责任,在社会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奉献青春和才华。“服务海西”社会实践活动已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成为新形势下我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在海西建设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肩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海西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成就事业。实践是锻炼青年能力、提高青年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展示青年才华、实现青年抱负的热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化作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

近几年,建设海西的过程中,收获固然很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要改变这一状况,促进我省各项事业和谐健康发展,需要广大青年以青春、以智慧、以热情、以学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海西建设出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所以做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奉献青春智慧,投身海西建设,勇敢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我们要把投身海西建设作为学习进步、不断发展的崭新起点。

现在,我们还不能立即投身到建设海西的行列中,我们只能要作好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的准备,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积极地接触社会,经历风雨、拓展视野,在不断完善自我、投身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实际经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根植海西沃土,汲取精神养分,我们的生命之树必将枝繁叶茂,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