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历史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的历史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的历史发展

篇1

关键词:大学理念,西方发展,启示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界讨论大学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的一种进步。大学理念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指引着大学未来的发展,也间接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一、 西方大学理念发展

(一) 洪堡(1767-1836)

威廉.冯.洪堡是普鲁士教育大臣,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1810年创办了柏林大学,当时被誉为现当代教育之父。

洪堡大学理念:

1.大学是一个学者的社团,是一个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学术机构。免费论文。洪堡继承并发展了中世纪把大学视为"学者的社团"的传统,认为大学是有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研究者的社团。在洪堡看来,大学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那里不应再有教师和学生,而只有"独立的研究者"(教授)和"受到指导的研究者"(学生)。

2.“学术自由,细想自由”是洪堡大学改革的两个重要原则,他认为大学教师的职责不是重复教条和管式法条,而是鼓励各种学说和学派讲学强调师生追求的真理不必顾忌权威和实用问题。

(二)纽曼的大学理念

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纽曼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大学理念,其主要有:

1.大学是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即大学是知识的集中地,有时也是讲授知识的中心。在纽曼看来,巴黎大学作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关键就在于它容纳了并教授了所有的普遍知识。

2.大学的目的是提高人的优雅品行,从而提升社会的格调。免费论文。他认为在大学里,人们可以开阔心胸,因为这里气氛和谐,格调清新,可以培养出品位高雅,富有教养的绅士。

(三)弗莱克斯纳的大学理念

弗莱克斯纳提出了有别于纽曼的新大学理念,其观点主要有:

1.他认为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随社会的风尚,喜好乱转。

2.大学是一个独特的研究机构。免费论文。 他认为,对于知识和思想的保存与发挥,在大学里的性质和科研机构是不一样的。对于科研机构来说,由于仅仅或主要关心这一点,所以可以算作是一件事情;而对于大学来说,是不同的工作。

(四)范海思的大学理念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示”以及“把整个州交给大学”计划,即“威斯康星思想”,不仅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推向社会的中心”,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创造和特色。

(五)赫钦斯的大学理念

赫钦斯受永恒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大学应当实施永恒的自由教育。这种自由教育强调人格的完善,品位的高雅,闲暇的从容等等。他认为当时的美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唯一目的,而大学促进人性完善的传统理念已经被抛弃。所以,赫钦斯认为大学应当给学生一个自由心灵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职业的培训。

二、 对我国大学理念的启示

(一)大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大学理念形成受利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因此,大学理念的存在只具有相对性,而不存在绝对性的大学理念。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理念不断创新改革,被赋予新内涵和职能,中国大学理念也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国情不断创新,而不是搬照西方固定办学模式,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改革大学办学理念,让每所大学都体现出独特性。

(二)大学理念应服务于社会

当今社会,大学不再是单单学术研究结构,而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将来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与大学学术研究有着同样重要的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应通过基础研究促进科学知识、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而正是这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改善人类健康。大学应以他这种基础研究服务于社会。现代全球化竞争的优势就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的基础研究。而这些都离不开大学。

(三)学术上崇尚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德国洪堡的办学理念,创造了德国洪堡大学的辉煌。也受其思想的影响,在就任北大校长是就提出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很好的的管理榜样。学术自由是指大学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不受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扰,理智选择自己教学,研究,发表学术的权利,而当今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发展依然受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无法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所以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应使大学独立于政治、权力、商业、利益和技术市场之外,让高等教育在享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才可以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营造良性的学术环境,并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获

取更多传世性作品。

总之,中国现代大学理念是中西方大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为了创造一流的世界高等学府,中国需借鉴国外先进大学的办学理念,如“学术自由,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等,使中国的高等学府教育在不久将来引领世界潮流。

[参考文献]

[1]张学书.大学理念历史与现实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2008.

[2]谭树明.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J].高教探索,2005.

[3]芦文慧、袁广林.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

[4]谢延龙.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

[5]张晓玲.大学含义演进与大学理念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

[6]周佳.走向实践理性的大学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7]漆向东.中国近代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的发展[J].江苏高教,2007.

[8]李少华.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制度[J].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

[9]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10]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

[11]邢宝君.试析大学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2004.

[12]和飞.大学理念的嬗变[J].高教探索,2005.

篇2

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dxp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篇3

人才。

关键词:内涵式;大学物理;实施方案

当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大学物理”课程的讲解仍然是采取很多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堂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效地组织教学,但教学形式单调、陈旧、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能传授给学生学科前沿知识,阻碍了知识的更新与拓宽。为了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就不能简单地丢掉传统的、经历了弥久考验的经典教学模式,更不能一味地固执于传统教学模式。

如何在实践中把大学物理经典模式的优点再次充分利用,然后再加入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新成果手段来增强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是当今大学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和极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创造出更适合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我们事半功倍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此次内涵式发展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案有如下几点:

一、课程讲授的方式上重点进行探索

一是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教学过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精选内容,加强近代物理前沿与科研成果的紧密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物理学的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复杂问题可以直观地模拟、演示,通过动画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三是理论讲授与物理演示相结合,建立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分室,购进一百多个物理演示项目装置,

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的内部变化以及将这种变化变为可视和可操作控制的实验过程。

二、着力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一线老师的教学水平

大学物理教研室一贯非常重视对新任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现已经实施了导师制、助课制、研讨班制、试讲制等一系列措施,获得了显著成效,令年轻教师都能够迅速站稳讲台,成为讲授大学物理课程的主力军。拥有这样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学术各有专长又相得益彰、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教学队伍,为该课程高水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考试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高教教学改革项目

大学物理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考试改革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如何出题更科学、更能发挥学生的水

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今后我们在考试方面的改革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向应用能力集中。大学物理教研室拟在考题中加大专业性应用试题,如工程力学题、光学知识在化学和生物专业中的应用等等,以充分体现学生学完大学物理以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考试是创新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考试,不只是对教学过程简单反馈,而是对教学的方向和理念等具有评价和指导意义。为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大学物理教研室拟在考试中推行加分制度:学生学科竞赛、创新获奖、发表本课程专业论文及写出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等,可以申请加分,经院部核实审批后直接评定成绩免考或加分,报教务处备案。

通过此次对大学物理经典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和讨论,我们拟在全校各个理工科专业实施一系列可行而且高效的改革措施。从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到学习之后知识的考查,从教师能力的培养到制度体系的完善,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

高,还可以活跃学术思想,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力,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将不仅仅影响大学物理的学习,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庄榕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兴垅,罗颖.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大学物理,2010(1).

项目资助:

黑龙江大学2012年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探索

篇4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 思想政治理

论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34-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不能仅仅限于理论上的认知,更应该重视行动上的实践。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不断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时间保障不足、教学经费短缺、组织力度不强、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以及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等等。

(一)时间难以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而忽视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之类不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课程不甚重视。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合班(2~3个小班)上课,难以协调各个班级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牺牲双休日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又难以与实践基地协调。因此,时间问题是首要的问题。

(二)教学经费缺乏。相对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有专项实践教学经费的,开展实践教学也往往是因为经费不足而被迫取消。没有教学经费保障的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行事,最终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计划荒废乃至流于形式。

(三)组织力度不强。高职院校一般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也没用相应的规章制度。由于没有专人负责实践教学,仅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不可能保证大规模覆盖全体学生。此外,没有组织保障的实践教学活动,其实施难度较高,效果不佳。

(四)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少。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都是很有特色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少。有的学校有1~2个实践基地,有的学校没有实践基地。稳定的实践基地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有的学校名义上建设有挂牌的实践基地,但是实际投入使用的频率很少。这种实践基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更需要重视实践基地的利用。

(五)考核体系不科学。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合理的实践活动,就难以形成科学的学生实践考核体系。反过来,没有科学的实践考核体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实施实践活动的难度增大,就会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学生甚至领导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经济开发区开展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也要根据学生职业素质需求而定,不同的专业需要有所侧重,也需要不同性质的实践基地。众所周知,经济开发区往往拥有各类单位齐全、发展探索需要高校技术支持、组织实践的难度小等诸多实践教学资源。

(一)经济开发区内拥有各类不同性质的单位。经济开发区是一个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城区,如同所有城区一样拥有完整的机构设置,配备有不同性质的单位,当然也有许多企业。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经济开发区的这种优质资源开展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探索需要高校积极参与。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不少创新型产业、不少高科技产业往往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探索的过程中,这些都需要高技术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力量集中的基地,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服务于开发区的发展。尤其是某些领域的高端技术方面难题,高职院校的专家教授可为其排忧解难,也是其价值的现实体现。

(三)距离近,组织实践教学难度小。坐落于经济开发区的高职院校,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十分便利。一是经济开发区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颇多,可以为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诸多便利;二是距离近,可以大大节省实践教学的经费;三是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

三、依托经济开发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和经济开发区丰富的实践资源,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互利双赢的良性关系。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更好培养适合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更好地依托经济开发区丰富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开发区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教学资源,高职院校便于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经济开发区的繁荣。这样互利双赢的良性关系,就会让双方都乐意为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继续努力,保持着良性的循环。

(二)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和考评机制。实践教学方案和考评体系是顺利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软件。每年都应该有长期的实践教学方案,包括实践主题、内容、地点、时间(大概)、人数,等等。每学期还要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这要依据现实情况作微调。同时,根据每次不同的实践主题所制定的考核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三方面,构建更为科学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能够真切受到实践锻炼,也能保证公平评价每位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三)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既能够为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方向,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同时实践基地的固定的教学资源也会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内容设计。有了稳定的实践基地,教师就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有了稳定的实践基地,师生就不用考虑实践场所的选择问题。总之,建设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会大大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定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了校企合作的良性关系,有了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和考评体系以及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那么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定期开展活动。从总体上看,每学期都应该开展1~2次实践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看,每位学生每学期应该参与至少1次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既考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也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长此以往,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会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属于素质教育类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经济开发区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着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既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教育精神,也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的表现。只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冷舜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2]余永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开发,2009(11)

[3]胡树祥,谢玉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类型的新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1)

[4]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2011JG12)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软实力 制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45-02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很多大学生不仅努力学习各门课程知识,努力获得优异成绩,同时还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以证实自己的“硬实力”。但往往很多人忽视了自己软实力的发展,造成了目前有些大学生“软实力”过软,这给自身发展带来了阻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状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 长期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弊端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与进步,但这种改革一直滞留在宏观层面上而微观效果不大,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软实力”的提高。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这就造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重智育轻德育、重“硬指标”而轻“软实力”的结果。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虽然教育管理者口头上不得不说要大搞素质教育,但他们仍推行应试教育。搞好应试教育,工作好做:以分数为硬指标、铁证据,省心、省力,认为搞素质教育麻烦。进入大学后,因为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性人才,大学教育者和学生一直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和学习工作。近年来,随着大学生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倾向性更为严重。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各个大学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尽力向专业课程倾斜,而把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人文精神的一些基础课砍了又砍,很多高校甚至违反了国家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这些人文课程极度压缩,这就使我们的高校教育功利色彩浓厚,学生只注重那些证书,而不太关注道德、合作、奉献、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 大学生自身修养欠缺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今大学生在优越的物质精神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下成长,加之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教师、家长、社会带来的过度压力及教育的局限性,造成广大大学生各种问题日益增多,面对挫折不能理性对待,以不恰当或极端的形式表现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以自己为中心,缺乏生活的磨砺,抗挫折能力差。当代大学生已经是“90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受到亲人的关爱和呵护,自己的要求总是轻易就能够满足,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使他们有些人极度自尊,甚至是自负,只能面对成功,不能应对失败。如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没有及时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有了不及格,就会觉得无颜见父母,此时其应将压力变为动力,奋起直追,可他却躲避父母,甚至逃课上网麻痹自己。在2013年3月份媒体就曾经报道过吉林大学学生沉迷网游,吃住网吧四年不敢回家,当初他是以647分的高考分数考进这所重点大学,是全村人的骄傲,谁也不会想到他毕业后竟是这样的结局。有的学生遇到了感情困惑,轻率地选择自杀,完全不考虑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学生因一念之差而犯下错误,感到万念俱灰,自暴自弃。

当代大学生缺乏思想深度,责任意识淡薄。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简单,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每天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校到学校。这就使这些大学生极度缺乏社会经验,对人生的真谛、究竟什么是生活、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认识,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导致他们容易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进而思想偏激,行为偏颇。如有的人看到了社会上有人贪污腐化,他就会说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看到市场经济存在假冒伪劣,他就会得出结论:老实人吃亏,是没有能力,不诚信的人头脑灵活等。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而多,而对自己的要求低而少,追求个人名利和享乐,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三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多种传媒的高度发达,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他们还要面对各种西方思潮的冲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有必要。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渐渐形成这样一种意识,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利益是最高标准,一切向钱看,钱成为衡量人生的重要标准,把衡量市场经济的标准无限放大。这是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我们要从严治理精神污染,提高文明程度。

如果社会上的精神垃圾太多,学生会受到严重的“污染”。有时学校的教育很难抵得上现实的社会教育。从家庭到社会,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这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贡献。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理论深度不够的问题,也必然导致与市场经济旧道德观念冲击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道德领域的真空。这种矛盾反映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出现思想的混乱、迷茫甚至产生错误认识。

篇6

一、基本态势:民间投资异常活跃效果显著

(一)民间投资规模扩大。据统计,2006-2008年临湘市民间投资额每年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2008年已达23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9.4%。对临湘市GDP的贡献率也从2006年的53.25%上升到2008年的61.38%,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鼓励“全民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海螺水泥、兆邦陶瓷等也入驻临湘。本市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小打小闹的投资和经营方式,投资上百万上千万的项目日益增多。如江南油脂、富食村、“十三村”等民营企业。

(二)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民间投资由一、三产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深入。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出租、转让、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有远见、有魄力、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民间投资者,为县域民间资金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逐步由家庭经营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向非生产性的文化教育、IT等行业拓展,涌现了如智远电脑、文武学校、创意电脑等一批民营企业和私立学校。目前,民间投资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在一些领域已占据主要地位。

(三)民间投资主体多元。近年来,民间投资主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出集体经济大幅度减少,股份有限公司、私营、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迅速崛起,竞相发展的格局。调查显示,近年全市民间投资中,股份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投资比重占近八成,成为民间投资的主导力量。

(四)民间投资效应明显。调查显示,民间投资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动脉”。据统计,2008年,全市民间投资企业上交税金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占财政总收入的21.15%,2008年民间投资总额分别占全社会投资和全市生产总值的68.85%和33.33%,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达80%,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近二十个百分点。二是社会就业难题的“减压阀”。随着国有经济的淡出,县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天下,临湘市民间资本主要投向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行业,因此,民间投资企业已成为地方就业的主渠道。三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催化剂”。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临湘市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达到40家,除少量解散关闭外,绝大多数通过产权出让,破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兼并、租赁和承包等方式,剥离了不良资产,注入了民营企业的优质资产,实现了民营化经营,不仅使国有企业改制成为现实,也使不少濒临破产的企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四是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投资领域。水利、集镇改造、学校、旅游、体育设施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间投资,在财政很少投入的情况下,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也催生了一批明星小镇,临湘市羊楼司镇还是国家城镇化建设试点乡镇。

二、主要问题:民间投资流向和流量不尽合理

(一)生产性投资少,投资明显缺乏后劲。临湘市是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有钱就盖房”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调查反映,大多数居民将积攒的钱,除一小部分用于正常的生产开支外,首先考虑的就是用于私人建房、购房及相关非生产性投资,而对于有一定风险的生产投资不敢更多地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民间投资缺乏后劲。

(二)投资结构集中,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民间投资一般看重的是投资能快速回报,而又容易上马的短、平、快的项目,相当一部分投资还停留在资源的开采和简单的粗加工上,深度加工的能力不足,特别是一个好的项目和好的资源别人投资后,看见他赚了钱,便一哄而上,出现区域内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临湘市相继上演的“苎麻种植热”、“砖厂热”、“小造纸热”等,均以投资者损失惨重收场。

(三)投资总量偏小,规模效应难以形成。民间资本个头小、分布散、实力弱,独立投资能力不足,加之缺乏能够聚集民间资本集合投资的平台,因此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与民间资本无缘。民间资本大都投向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所以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小,规模效应难以形成的现象。临湘市个体私营企业中,注册资本金在500万元以上仅占14.57%,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资本金在50万元左右。

三、制约因素:民间投资的生存环境不优

(一)投资观念滞后,民营企业素质偏低的束缚。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中国人长期以来的理财观念比较落后。2009年7月末,临湘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42.16亿元,年均增长率多年来均在两位数以上,加上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国债等有价证券,这笔民间金融资本相当可观,若挤出10%的储蓄资金用于投资,全市就是4.2亿元,投资潜力巨大,但居民投资欲望却不强,据储蓄问卷抽样调查显示,闲置资金首选“储蓄存款”的居民占比高达78.5%,其原因主要是供子女上学、防病、养老等。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在资本原始积累初期大都采用个体业主制、家庭制、合伙制的管理方式,不可否认,在当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管理方式就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和束缚。与此相连,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上主要凭借经营者的个人经验,受经营者知识结构、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局限,较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二)行业限制较多,准入门槛仍然过高的障碍。从政策层面上看,目前民间投资仍难以享受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的待遇。行业准入限制较多,束缚了民间投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民间投资主要投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而这些行业基本饱和,竞争激烈,投资盈利的空间有限,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抑制,无人愿意进一步投资,而民间投资意愿强烈的投资收益较高的银行、保险、电力、铁路、城市建设等行业,大都有垄断、半垄断色彩,民间资本还很难顺利进入。

(三)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的制约。世界银行调查认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劣势是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民间投资发展的瓶颈,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制约了民间企业的投资能力。从间接融资看,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随着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明显增强,银行对其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惜贷”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信贷支持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但总体看仍杯水车薪。据调查,临湘市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仍然不到20%。从直接融资看,民间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机制还不完善,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利用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票据融资等方式弥补资金缺口。因此,民间投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或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此类融资由于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政府服务缺位,投资外部环境欠佳的困扰。在法制制度环境、信用环境、企业生态环境、信息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都相应出台了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但有些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在具体的落实中还存在走样现象,在税收、用地、用人等方面与国有投资不能一视同仁;有些政府承诺了的,兑现不了,失信于商;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成本增高;社会上吃、拿、卡、要等随意侵占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投诉又得不到及时、公正解决,使不少投资者产生“上当受骗”感觉。同时,适应民间投资特点的信息咨询、技术支持、法律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也不健全,这些都困扰着民间投资的扩大。

四、对策建议:创新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一)营造投资氛围,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实力。一方面,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现资、消费理念。投资也是广义消费的一种,投资消费是积累财富的消费。进一步加大“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将富裕资金以股份或入股等形式经商办企业,以营造投资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个人储蓄部分转化为投资,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应引导民营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明晰企业产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培养成熟的民间投资主体,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放宽准入限制,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刺激民间投资,增强经济活力,关键在于全面有序地开放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切实给民间投资者以“国民待遇”。1.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外,其余行业和领域都应放开让民间资金投资或控股经营。2.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产业都应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3.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以及教育、金融、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性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4.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并放开产权交易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入场交易。5.积极鼓励具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民间投资发展“瓶颈”。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为民间投资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创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尽快推出创业板,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直接融资,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是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第四是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借鉴国外政策扶持、援助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用财政拨款和企业参与设立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难问题。

(四)加大财税支持,扶持民间投资快速发展。一是要转变政府投资思路,借民间投资补“短板”。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扶持可以更多地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间资金共同投资项目,这样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把民间投资调动起来。二是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整合、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享受的各种税收减免政策,对民营企业也应一视同仁。如鼓励民营企业安置国企下岗职工,用税后利润扩大再生产给予优惠;对新创办的民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民营企业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短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等。

篇7

一、课题来源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据CNNIC于2008年1月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示,我国网络购物者从年龄来看以18~24岁的为最多(43.6%)。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伴随着大学生这支网购主力军网上血拼后涌向大学校园的,是每天成千上万个快递包裹。出于校园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不少高校都作出规定,禁止快递员入校送货,因此,大门外堆积如山的包裹、在地摊中“大海捞针”般寻找包裹的学生几乎已成为一些校园的门口一景。学校门口总是会有很多快递员来收、发快递包裹,挤满了学生,而这个时间往往又是人流高峰期,所以很容易造成交通上的拥堵。校门外每天乱糟糟的快递包裹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

面对学生说起遇到拿快递的麻烦事,也是满肚子牢骚:收到短信或电话就不敢出去办事了,必须乖乖准时去取。碰到上课考试就更不能按时拿到包裹,而且快递公司的人还不高兴,遇到包裹多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丢件的事情。

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包裹处理的主要特征,如何解决快递公司点多而杂、不稳定性大、宣传力度不足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取货时间紧的问题。提高快递公司送货效率以及提高快递公司的利益,方便学生退换不满意的网购物品,使大学生更多参与进网上购物之中,更轻松、更方便、更随时的收发自己的包裹,让网上购物更进一步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因此我们准备在校内成立“大学生包裹收发站”。

二、预期目标

将大学生包裹收发站作成一个产业化、规模化的公司,提供给大学生优质的服务,方便快递公司收发货物,提高快递公司送货效率,方便学生随时收发包裹,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可逐渐建设为智能化的包裹收发站)

三、项目实施方案

1.在西安市范围内做一个市场调研报告,调查各大高校大学生的网购情况以及快递公司运行经费情况,评估其可行性;

2.在确保快递公司自身有最大利益化的情况下,与快递公司达成协议;

3. 协议达成后,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运行程序(如:中午12:00-13:30,下午5:30-6:30、晚上9:00-10:00,送货方式:上门取货,送货上门);,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包裹到达后能有序的签收和发送;

4. 在本校成立“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并在本校的网站上以及宣传栏里做一定的宣传;

5. 确保将包裹安全的接收到“大学生包裹收发站”;

6. 本站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包裹到达后能有序的签收和发送到同学们的手中;

7.在本校包裹收发站运行成功的情况下,选择2-3所高校作为试点,联系其高校的创业协会或其他社团,创立更多的“大学生包裹收发站”;

8. 逐渐推广至全市全省以及全国各大高校。

四、市场调研评估运行情况

1.调查方案

1.1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

1.2调查方法:

通过口头询问,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1.3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生、研究生)。

2.调查结果

2.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各特征分析

2.1.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性别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略多于女生,男生运用网络的频繁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对于一些网络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好于女生,这可能是导致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多于女生的原因之一。

2.1.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年龄特征

现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8~24岁的范围内,而18~22岁居多。经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要多于大一、大二,并且网络购物的次数同样要对于低年级。因此可以看出,网龄于进行网上购物同样有着一定的影响,高网龄的人群同时也是进行网购频繁的人群。

2.1.3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支付力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花费大都是来源于家庭的供给,因此,大学的消费水平也必须与其家庭情况相符合。大家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集中于600~150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必备的一些花费外,才会去考虑进行一些额外的消费,网上购物相比较市场而言价格较低,这就更加证明了学生的消费主要来源于网络。

2.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原因分析

2.2.1不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

调查显示,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其不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并不是不会,或是对网络购物了解的比较少,多数原因集中于其对网站的不信任,怕受骗上当,质疑网络的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等都是在消费者进行的时候才能切身体会的。因此,诸多原因的存在让很多人不愿意尝试进行网络购物。

2.2.2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

通过访谈,多数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人表示,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多是看好了其便利的特性,网络购物更方便,更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品信息。

3.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选择

3.1获知渠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获知购物网站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网上广告、网络连接、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相近,所以消费趋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结论

1.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巨大

虽然经济条件约束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无法开展更多的网络购物活动,但进入社会后,他们将成为中高收入的人群,其购买力也将有所提高。因此,大学生的购买力不能仅是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应该将目光集中于其终身价值,固定的收入将提升他们的消费力,他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市场已形成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多数人对于网络依赖性较强。而在网络购物的人群中,大学生又占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之间的宣传与交流必将促使进行网络购物的人群扩大。

3.购物首选网站高度集中

大学生购物首选的网站多会集中于几个网站,例如:拍卖网、淘宝网、易趣网、卓越网等。由于这几个网站的知名度高、信誉度高,这就促使了大学生将购物的首选网站定于其中。较清晰的品牌意识是大学生在网站选择方面的主要决定因素。

五、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包裹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快递行业的服务的满意度,我们调查小组对快递行业满意度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报告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46份,回收率84.6%。在回收的846份调查问卷中的有效问卷712份,有效率84.2%.现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得出大学生对快递行业的整体评价,进而发现问题,修改大学生包裹收发站的设计做出调整,并对大学生包裹收发站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从上图可以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网购人数比较多,没有网购的人数比较少,主要是由于没有网上银行或者不相信网上的物品质量。网购的人数主要分布在5―10次之间,说明很多学生经常网购,但是并不完全依赖网购。

从上柱状图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老品牌EMS使用率是最高的,其次是顺丰速运,申通排名第三,其它的快递企业还有中通、天天、韵达、圆通等。

大学生使用快递的考虑因素

大学生用户选择的选择方面受影响的因素是方面的,但主要有价格、服务速度、服务态度、服务个性化等因素。

①快递服务的快速响应

快速反应性是影响快递企业客户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快速反应性既给企业运营创造更大的空间,又给客户创造时间价值,缩短客户的业务时间,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由调查分析得出,在企业提供上门取货的前提下,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上门取货的速度较快,方便大学生,35%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接受的企业上门取货的服务速度太慢。从整体来看,一部分企业需要大学生将物件送至营业网点。

由调查可以看出,快递企业的送货速度满足大部分的大学生的送货需求,还有些对快递公司的送货速度不够满意,快递公司从送货速度上是满足了大部分顾客。

②快递费用

快递费用是继服务速度之后第二大影响大学生满意的因素,大学生在愿意支付的成本范围内希望能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成本是反映大学生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一般物件,快递企业的收费主要集中在10到20元的区间上,而一般的个人用户近七成的人认为现阶段的快递服务价格适中,认为稍贵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总的来说,顾客普遍接受其服务的费用。仅有百分之五的人认为所支付的成本比较便宜,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所支付成本尚有一定的缩减空间。

③快递选择用途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快递选择中,网购占据大半的市场份额。而且其中多是大学二年级及以上的同学,邮递包裹和收发文件也拥有39%的市场份额,还有稍许其他的选择业务。总的来说,网购快递的业务应该成为快递公司需加强重视。

3.总结

通过的调查,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快递成本基本在顾客预期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还有压缩的空间。根据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觉得快递费用需要改进的比例则超过6成,高居快递行业多个需要改进项目的首位,快递费用的适中程度仍然偏向稍贵,相对顾客而言,要真正满足顾客对快递成本的要求,快递费用仍然有需要压缩的空间。

2.快递企业单方面追求快递速度的高效性,容易忽略了在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快递速度在令人满意的快递指标评价中占五成以上,是众多评价指标满意度最高的,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关于货损货差的理赔问题的处理反应速度较慢,经常出现拖款甚至把责任推向顾客一方的现象。所以,在快递的快速响应性方面,高速的送货速度以及拖拉的售后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容易造成大学生满意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服务态度不尽人意,专业化水平不高,投诉率偏高。从综合数据不难看出,快递服务的几大重要的指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货物实时跟踪”都需要改进的比例都超过五成或者接近五成,综合服务专业化程度还不能满足顾客消费需要成为了投诉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鉴于以上结论,我们“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在实现快递费用的精简、服务态度的提高、处理投诉和售后相关服务的效率以及速度与质量双保证的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而立足于大学生,切身体会其客观需求与主观愿望亦使得“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以及成果,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六、营销方案

1.与快递公司的协商谈判关于可行性、安全性等问题;

在初期的调研中,经过与多家快递公司的交流,依据其与其他单位合作或依靠自身派送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协商,并以一定的试运行期为限,通过为其免费配送和收件,力求以零失误赢得认可,为后期合作铺垫道路。主要在包括了价格、物流走向、货物数据整合以及快递公司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协商谈判,就多项内容与快递公司达成了一致协议,使得项目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另外就实行合作后的更多方面的可能性问题,提前进行沟通,以达到后期的双方互信与双赢合作。

2.收发室的确立问题

在校园内宿舍楼或后勤工作区租一间工作室,装修的简约,简单,大方,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暖色调为主,针对大学生,可以选择符合大学生生活特色的元素投入,打造一个温馨而不失现代气息的包裹收发站。

3.工作人员的安排问题

工作人员主要以勤工助学的形式招聘学生,基本内容主要需要管理好物流网络系统,在前线快递公司区域件到达后安排自己人手分件为小区域派送,做好网上派收记录,另外,在此前提下,要开发校园网域性业务,做好财务进出帐单。在物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可以实行按校园区域或宿舍楼定点收派件,妥善安置取件时间,以期避免校园收发件的滞后性等问题的出现。

在以上阶段,均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分配,并对各岗位实行责任监督,以确保整体流程进行的顺利。

七、营销结论

目前部分学校一般有两三处快递收发点,基本都是设在洗衣房、书店、报刊亭。而且每家只一家快递业务,各家分布较为分散,学生收发件还是不方便。每所高校的学生数量都逾万,据调研每日进出校园的的快递量近800份。但仍呈供出快递服务不应求的状态,代收包裹一般解决的仅仅是三分之一的快递量。而且一般代收快递接收点的共同特点是都把快递收发作为“副业”、储存面积小、领取快递时间安排较为集中、货物安全无法保障,任然和快递公司基本一样,只是取快递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为了达到项目计划目标,“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必须在做好大学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就快递、包裹等的收发条件和目前市场的走势进行确定性分析和研究。收发站可以采取试运行、特色推广等等新型模式进行扩大化的宣传推销,借助其“服务大学生”的定位把自身打造成一个拥有巨大信誉度的品牌,辐射周边市场。

根据调研分析,目前大学生包裹收发站的开发建设市场占有份额为:

1.战略核心型市场---本校大学生网购人群主体,份额占80%;

2.重点发展型市场---周边相关服务单位人员或者居民,份额占15%;

3.等待开发型市场---特殊可抵达区域,份额占5%。实现项目的完成和推广。

意义:

借助“大学生包裹收发站”项目的筹备、投入和开展以及日后投入运行的过程,提高自身对自主创业的适应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就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能力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决校门外每天乱糟糟的快递包裹堵塞校门,为学校的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解决学生碰到上课、考试、外出不能按时取包裹的困惑;减少丢失包裹的比例,减少纠纷;

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非专业素质 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观念、专业品格等在内的相应的专业素质,而它同时具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性质,又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并继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它涵盖了观念、品格、方法、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层面的诸多内容,其中观念是核心,品格是关键,非专业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重要载体。就支持大学生的和谐发展而言,非专业素质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等特征。

一、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实,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然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场所。”而“(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业教育已不仅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且重知识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弊端,也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分别占65.9%、56.8%和54.5%,而专业和外语能力只占47.7%。这表明在人们追求和谐发展和成功的过程中,非专业素质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实现传统知识教育转化为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和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非专业素质缺失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我想得比较多的还不是技术进步使人类所直接面临的危险,而是‘务实’的思想习惯所造成的人类相互体谅的窒息,这种思想习惯好像致命的严霜一样压在人类的关系之上。”教育理应承载着职业和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而在当下,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高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教育的工具性功能和目的,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和冷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人的价值的提升和培养健全的人。表面上看学生得到了知识,实际上却很少受到终身受益的教育。他们在道德、政治或宗教方面的学识未必比最愚昧无知的人强多少,在认识世界的方式、同他人交往的深刻意识方面,也鲜有独立、独到的见解,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表现也难如人意,他们将来很可能就沦为技术团体唯命是从的工具,成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

2.不具备鲜明的就业竞争优势。“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即将参与就业竞争的学生而言,他们所应具备的“器”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后者更为关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竞争优势更强,更受欢迎。受现在工厂化流水线培养模式的制约以及传统专业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严重失衡,在就业竞争中都只能过分倚重专业素质,就业支撑点和亮点单一,因而就业可控空间与岗位能力差,就业难以及就业满意率低就不足为奇了。

3.无法满足和谐发展的需求。实现和谐发展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和谐发展的基础,不仅有赖于我们掌握了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或几技之长,更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预见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等,而这些均属于非专业素质的范畴。纷繁复杂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都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厚此薄彼的传统专业教育观念和方式,已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学生和谐发展。如果不努力加以改进和弥补,和谐发展的良好愿望很可能落空,或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在观念上要实现“专业能力本位论”向“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的转变。狭隘的“专业能力本位论”是以单一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教学核心,无论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还是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个体测评等,都几乎无一例外地更多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视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表达和交流能力等非专业素质为附属性、辅的东西,表现在实践中就是重职业、轻人生,重知识、轻心智,重技能、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这就导致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发展后劲,不仅自身提升需求难以满足,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之间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甚至也是致命的。”消弭这些缺憾,填平这样的鸿沟,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专业能力本位论”,并牢固树立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执行,这样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学生的和谐发展也才有更加厚实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篇9

我县目前环境治理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排污治理力度,积极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来促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化宣传,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宣传对象上,不但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而且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宣传,教育他们做到守法经营、达标排放,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还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在宣传主体上,除了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利用有效方法广泛宣传外,还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优势,对环保执法环保维权等方面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出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三是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在继续落实好“三同时”、排污许可、环评等制度的基础上,对全县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加大治污力度,有规划、有重点地解决一些环境问题。在执法上,加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坚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篇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紧密联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联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建设“一流院校、一流专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三个陕西”的能力和水平。

用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先,要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其次,要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学院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第三,要立足于国家骨干院校形成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基础与优势,以完善二级院系“混合制”办学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凝练和培育院系“四个一”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为载体(确立一个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个典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一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产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广泛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增强学院服务“三个陕西”建设的能力。

用协调发展理念推进教科研协调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办学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学院各项建设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同步发展,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结合,校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和产业联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和历史文化融合”的理念,按照“一流院校、一流专业”标准和要求,编制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一章八制”和学院治理结构。坚持和突出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力量建设一流专业,打造重点优势专业,形成关联度高、互为支撑、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协调同步,教学、科研、管理协调同步,着力解决“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现象,实现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用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大学校园建设

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教育的视角出发,校园的环境建设,可以分为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建设。用绿色发展理念,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校园、智慧校园”作为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按山地校园、历史校园、景区校园、开放校园、信息化校园、无障碍通行校园的标准和要求,确定建设目标和路径。紧紧围绕绿色、智慧、低碳、节能这一核心,加快老校区改造步伐,完善新校区功能设施建设,推进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加强绿色校园建设,遵循自然规律,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低碳循环,科学进行绿化,将绿色环保、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育人效果,努力增强学生绿色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实现人与校园建筑的和谐统一。

用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开放办学和教育国际化

五中全会提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用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建立职教联盟与推进教育国际化,不仅能够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选择性教育需求,而且可以加快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进程,是多赢之举。一方面,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能够提升毕业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开放引进高素质创新创业团队、行业能工巧匠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改善师资结构,建设一流的“双师型”人才队伍;通过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汇聚优秀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投入,缩短改革和创新周期;立足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开展教育服务输出,推进双向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多层次、宽领域、全口径的对外开放态势,不断提高学院开放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通过深化校企、校校联系与合作,扎实做好协同创新、协同培养、协同项目,以国际化视野,积极推进国际化步伐并实现新突破。

用共享发展理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谋划人民福祉。一方面,以白鹿原大学城高校联盟为依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白鹿原区域教育体系,完善从幼儿园到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服务体系,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按照省政府赋予的职教研究和职教师资培训职能,联系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中学、职业中专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和培训活动。同时,把学院事业发展同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拓展教职工成长空间和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上,认真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努力营造学院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