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教育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掌握;配合;全面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也听到,有的学生因为一些小的矛盾大打出手,重伤他人。这难道仅仅只是学校教育缺乏监管力度吗?不,我认为更多的是学生的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内心缺少关爱,以至于学生表现出叛逆的行为,这就是没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所产生的后果。学校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家校教育相结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需求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而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问题上,作为老师,我们要让家庭教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途剑充分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我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弊端,与老师紧密配合,抓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家访是家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老师也应注意,家访是让家长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尤其寄宿制学校。老师应实事求是,不能“报喜不报忧”,更不能夸大学生在校所犯错误。家校教育相结合,尊重彼此,加强沟通,共同育人。这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二、家校教育相结合,共建有效教育平台

多给孩子灌输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好的习惯成为立身之本。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却没有站起来的勇气。家长与老师时常交流,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将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与在学校相对比,时常督促学生的学习,深刻理解“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真正内涵。

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培养人,感化人,让人明理,懂得分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爱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只要用心去教育,去爱孩子。我相信,孩子的将来不会偏离大的人生轨道。而做到这些,不是仅仅家长或者老师一方可以做到,需要配合,共同为孩子建造一个好的教育平台。

三、家庭学校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老师和父母必须做的。家校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对每一件事充满好奇心,无意中看见一些不好的行为可能会去模仿它。这就要求学校与家长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环境好了,学生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对孩子以后独立走向社会有着巨大的帮助。

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和学生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沟通是架起家长与学生内心的一座桥梁,只有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不断沟通,交流,才能知道学生的需求,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家校结合有助于学生均衡发展

自古英雄多磨难,没有经历生活的挫折,怎么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孩子终归要长大,独自走向社会,这就需要他们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积累一些经验。首先,学生应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听不得一点批评,即使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去改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学校教育恰恰公平公正,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会及时指出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孩子犯了一些错误不要对孩子失望,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当孩子获得成功时,和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及时的鼓励他们战胜挫折,奋勇前行。当我们真正地换位思考,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点点滴滴,去见证他们的成长。我们就能和孩子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结合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只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学生一定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贡献者。

参考文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赵洪程.《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山西教育,2011

篇2

因此,对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现象进行一些心理和教育分析,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且能使我们从中透视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挖掘其教育价值。

一、教师绰号的背后是学生与教师的人际交往的需求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学生在学校里,除了与同学建立伙伴关系外,也渴望与学校中成人社会的成员——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扩大自己人际交往范围,以满足自己基本的心理需要,因而表现出对教师的积极关注。他们时刻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必然表现出种种鲜明的特征,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学生善于发现老师的典型特征,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给老师起绰号也就是很自然的事。如果学生对教师失去兴趣、漠不关心,就不会去注意教师的各种特征,也自然就不会给教师起绰号了。如某校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马老师,被一群高中学生封为“马儿”,常有些男生在身后高唱“马儿啊!你慢些走,你慢些走哦”。可见教师的各种绰号都是学生对教师积极关注、渴望与教师交往的结果。

二、教师绰号是教师典型特征在学生心目中的反映

通常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电脑李”、“化学张”等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黑蜘蛛”、“安南”、“刘罗锅”、“冬瓜”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研究”等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李逵”、“孙大炮”、“刘姥姥”、“炸弹”等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油条”等等;也有结合教师几个方面特征起的,如:“大头鹰”、“花鱼(老师姓于)”、“田鸡(老师姓田)”等等。例如:我校一位教师被学生封了个“熊猫”的绰号,这位教师的确体形较胖,个子又矮,还喜欢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黑马甲,走路慢腾腾,戴着一副大黑框眼镜,对学生说话和蔼可亲,为人客气。“熊猫”绰号的确代表了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另外,像“孙悟空”、“黑猫警长”等绰号都代表了这些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典型的形象。

三、教师绰号是师生关系的晴雨表

从教师绰号中,我们不难解读出教师与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许多绰号反映出积极的师生关系状况。如:“博士”、“老头儿”、“熊猫”、“冯巩”、“观音”等等。像“博士”就说明学生对该教师学识渊博的尊敬。有许多则反映出师生关系紧张的状况。如:“狱长”、“黑猫警长”、“本·拉登”、“秦始皇”等等。这些绰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与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学生们力图以此描述他们与教师的关系,同时通过这些绰号舒缓紧张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起到宣泄的作用,有时也是学生受到挫折后的逆反心理表现。

四、教师绰号反映出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在成人社会中,虽然起绰号是一个普遍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交往双方密切的人际关系,但是也有很多忌讳和讲究,不是随便就可以起的。只有在人际关系发展到相当程度、大家地位平等、互不计较,不会伤彼此自尊时,绰号才会显得亲切,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在不平等、不对称的人际关系中是不能起绰号的,特别是下对上。那些个性要强、很虚荣或有忌讳的人也是不能起绰号的。我们成人对这些一般都有较为深刻的内心体验,觉得是社会生活常识。而对青少年来说,这些则完全是陌生的,即使有时认识到,但也没有内心体验。在学校里,许多教师为了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自然不喜欢被取绰号,更何况在我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还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因此,学生们给教师起绰号,特别是起一些带有贬义的绰号,嘲笑、挖苦、捉弄教师的行为,正是他们天真幼稚、单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好奇、取乐,根本考虑不到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没有考虑教师的内心感受。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分析教师绰号中折射出的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教师对待绰号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态度

学生给教师起绰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需求的饥渴,反映出他们迫切要求与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绰号的流传便说明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声。绰号代表了教师给予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面,代表了教师最典型的特征。它是映射师生关系的现状,蕴涵许多教育与心理活动讯息的学生心理作品,透射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绰号不仅是学生送给教师的“礼品”,而且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任何不理智、不冷静、简单粗暴的处理不但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且暴露出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的一种霸权主义,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不对称性,是社会人际关系不平等现象在学校里的缩影。正确、理智、冷静、积极的态度不仅符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的教师形象,而且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

其次,教师要掌握绰号的分析方法

对待每一个绰号教师要学会正确分析,梳理出:绰号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和背景;学生起绰号过程中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要;师生关系的现状与成因;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反思的地方。如“西门庆”绰号,反映出该男教师与女生交往过频过密,与学生交往的范围过小,局限于少数女同学,没能扩大到全体同学。男生们也非常渴望获得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自然对现状产生不满。它暴露出该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不足,没有平等地分配师生交往的机会。这也是该教师今后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狱长”则反映了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于严厉,对学生有太多不必要的限制,是对待学生冷淡、蛮横、无情态度的形象描述,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生动写照。

再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

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生命主体,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同时他们又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个体,需要获得成熟的社会成员——教师的帮助。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宽容地对待学生,绝不会动摇他们在学生心目中作为一名成熟社会成员即师长的地位,相反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戴。对待教师绰号,教师不冷静、不理智、简单粗暴处理,折射出教师作为一名成熟社会成员即师长不成熟的弱点,暴露了教师虚荣的心理,也暴露出教师真实的学生观,反映了师生关系不平等、不对称的一面。

最后,教师要把握教育机会,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发现学生给教师起不文明的绰号后,教师可以专门抽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和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要以轻松、宽容、和蔼的态度在班上对绰号进行仔细分析,公开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教师,都有发展不完备、不成熟的地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都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教师也应该坦率地告诉学生教师对自己绰号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分析绰号给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培养 素质教育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学习态度也有好有坏:理想、目标各异。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学好学坏反正都是出去打工的,何必这么认真?面对一个班65-70人一色男孩子,如何使他们有健康心态,努力学习呢?我认为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事在必行。

一、端正学生思想,进行理想教育

(1)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思想是支配人的一切行动。还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有伟大的目标。”是的一种思想就是一种动力,为了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且有理想,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讲名人成长的故事。譬如,、他们在年轻时是怎样做到有理想、刻苦学习的,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一代伟人。

(2)接着讲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努力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苦难,自学十几年现已是一位硕士研究生,并掌握5-6门外语,还成了一位专业女作家,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成了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3)还介绍了我国亿万富翁李嘉诚的“淘金史”,现在虽然他家产过亿,却不忘对子女的教育,要子女学好一技之长。何况我们呢?更要学好本领。

(4)目前我省下岗分流人员多,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我们文化知识没学好,专业技能又学得不扎实,怎样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呢?再说父母省吃俭用,寄钱供我们读书,企盼我们早日成才,而我们不珍惜虚度光阴,又怎样对待起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然后又请学习成绩好的正讲他三年前在外地打工的情况。他感慨地说,由于自己当时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又差,没学好,老板和同事都瞧不起他,他甚至常受欺负,所以他发誓一定要重返校园,好好学习,珍惜在校点滴时间,抓紧时间用心学习。我选用身边典型例子进行现身说法,给同学们教育震动很大。由于采取多种方法,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消除了失落感、自卑感,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对于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我要求学生一学期至少上五次台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让学生自拟。由于范围较宽,要讲的内容就多,知识面也就广,在不起眼的分分秒秒中,在轻松愉悦中就获取了知识,培养了他们求知的兴趣,也相应的增加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觉得自己蛮不错的。

(2)除了让学生演讲外,要求学生练钢笔字,因为字写得好与坏,也是一种交际与素质表现之一。所以学生每周至少练字2页,字写的不好的同学,你喜欢哪种字体,就买一本字帖仿写,等掌握好了框架之后,然后脱笔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那些字写得好的同学就进行表扬,并请他们讲讲字为什么能写好诀窍讲给同学听,经常把学生写得好的字互相传阅,并张贴让更多的同学欣赏,这样一来同学们书写的字普遍提高了,比批评的效果好得几倍,因为通过自身的与他人比较,看出了自己的差距在哪。如吴伦丰、吴伦金等他们书写字就很棒。

(3)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每上一课书,除备教学要点外,还备教学方法,如何讲解使学生愿听,听得明白,感兴趣,学了一课书后,学生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并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我们大道理不用说,学习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学习是一个人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由于采取方法多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高,让课总有一种愉。

三、捕捉学生闪光点,培养他们自信

(1)我当过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对顽皮的学生。当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缺点是,我不嫌弃他们。除了严厉批评外,个别的与其交谈,并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应该怎样做才对,并告诉他们中国是个法制社会,应以法律来规范自己言行,不要因小失大……并把生活中的事例讲给他们听,每隔一段时间给他们讲讲法律知识,并让他们鉴别,这样做给他们触动很大。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时,就表扬、鼓励他们,要他们就是这样继续做下去。老师就是喜欢这样的学生。那些顽皮的学生还不好意思地说:“我从未得过表扬,只是在批评中长大…….今天还是第一次得到老师表扬,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篇4

在我国,家庭教育早已登上历史的舞台,主要体现在“育德”方面。战国时期(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 “孟母教子”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证实。由于学生家长素质层次不齐,造成孩子们家庭教育千差万别,家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而家庭教育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唐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韩愈,于贞元十八年,著《师说》广为流传,其中的 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阐明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因而,从古至今 “育人”的职责 主要由学校教师来承担,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才是教育的主阵地。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社会上普遍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工作业绩,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制度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师考核方面仍偏重于智育。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迅速推进,基层小学班级人数在70以上的大班教学越来越普遍,可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却越来越不尽人意。于是在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平时工作繁杂的教师更是整天忙于学生的学业辅导,无暇顾及德育方式研究。在“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一系列教育法律的出台、实施,使得有些家长总是以教师体罚教育学生为理由来找教师的麻烦,因而多数教师面对“问题学生”似乎显得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综合因素,加速了当地小学教育“重智轻德”现象的形成。学校教师在工作上片面追求小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并形成了激烈的“成绩角逐”,似乎从小学一年级就已提前开始“高考倒计时”。因而,除了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之外,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学科,甚至连品德课也成了主课老师的辅导课,“育德”工作在校内已名存实亡!

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和日趋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只是某一领域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只是普通人,而不是万能的“神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师抓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家、校共抓孩子教育。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格局;是新时期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的真实反映。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自古以来,家长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综合素养及教育方式,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成长、未来发展的命运!那么在我国基层教育中,特别是我们武都城区,这个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小学生家庭教育又如何呢?下面是武都城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据调查显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方面,有57%的家长只是偶尔和孩子交流;34%的家长能做到经常交流;还有9%的家长不与孩子交流。在家长教育方式上,仍然有64%的家长用打、骂来教育孩子,而36%的家长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认识方面, 43%的家长认为自己没多文化不会教育,35%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22%的家长认为工作忙顾不上教育孩子。

从图1数据显示可知,多数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不多。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多数又对教育理解有误区: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有57%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来源于家长不配合;26%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来源于繁杂琐事多。

从图2数据显示可知,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与烦恼是家长不配合。

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对教育认识不全面,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因而造成家、校教育思想不统一,出现家长不配合教师工作的情况。武都城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它是当地城市和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

如下图3所示:武都城区有65%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好习惯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不理想。

据我走访、调查的几个学校,从校内观察,学校德育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校外观察所见: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校内恰恰相反!校内行为表现很好的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却很差。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校内的环境卫生很整洁,学生言行举止很文明;而在校门外附近的地面上到处是垃圾成堆,时常听到有学生说出粗话、脏话;在公交车上抢座位、乱丢垃圾等现象很频繁。小学生校内外的言行举止不统一。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何在学校外作用不大?

有人说在校内有老师监管,校外没人监管;也有人说,在校外反正大家都乱扔垃圾;在公交车上也没有学生主动让座;在校外打骂、说脏话不但没事,而且玩得开心!难道我们的言行需要时刻有人监管吗?当然不是。养成教育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慢慢内化,只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小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它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武都城区人文环境很复杂,不良恶习的负面影响直接冲击着小学生所受有限的正面教育。如何保护小学生减少或免受不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呢?我认为,应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错,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校教育,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庭教育是小学生重要的德育途径,它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替代的。如今,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有条件,总想把孩子送到昂贵的私立学校,希望通过择校让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其实,他们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问题”,这是错误的观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私立小学教育也属于学校教育,它不能等同于教育这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更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无私的关爱与耐心的教导。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才是孩子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时期,当地小学教师在重视校内德育的同时,做好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不要因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而影响孩子的成长输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进而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为了给当地小学生尽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使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在基层这片贫瘠的教育土壤里茁壮成长,作为当地教师在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德育途径。我们应有直面教育现状的勇气,勇于承担并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首先,校领导要重视小学校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学校育德工作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改变“重智轻德”教育不良现状。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既要考虑培养高智商的人才;又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应考虑大多数提早步入社会的学生,应先教他们学会做人。随着基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迅速推进,小学生德育意义尤为突出。

小学生德育具有“及时性、时效性”,应从小抓起。当地小学德育意义远大于智育,学校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德育为先、智育并重”的思路来抓小学生教育。从小学习良好的仁义道德,从小掌握基本的道德认知技能,从小学会辨别和认知善、恶、美、丑等言行举止,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其改邪归正。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环境中,假如等到学生不能考入高校再回头给他们育德,就好比让一棵已经长歪了的大树再重新让它长直是不可能的一样!

综观我国小学教育,但凡知名度很高的名校都既重视学生校内德育工作,在育德方面都做的很出色而全面。比如“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西安大雁塔小学、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等等,这些名校无不都在倡议和实施育德育人的教育思想。

然后,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如今,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现在有些知名度很高的学校,很重视学生家庭教育,在学生入学时不是考查学生而是考查家长的综合素质。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武都城区小学的教育现状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江南小学、东江小学、钟楼小学等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大约有65%以上是从农村转入的,这些小学生家长,多数一边陪读,一边打工。对于孩子的教育虽然很重视,但自己在家不懂得很好的监管和教育,或没时间监管,以致孩子在校内外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等都不是很好。有的家长甚至不主动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这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众所周知,莲湖小学,特别是实验小学,先不说这些学校的学生生员来自哪里,但是学生家长中大约有65%以上的是工薪阶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但很重视而且在家很会监管和教育。所以,这两所小学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当地其他小学!

其次,努力做好校内与校外德育的衔接工作。

(1)学校创建有效家校交流的体制、机制,实现家校交流的有效性;(2)学校要创设有效家校交流的平台,为家校交流提供便利;(3)教师要改革、创新与家长交流的态度和方法,构建和谐家、校联系氛围;(4)开好家长会,实现家、校交流的全面性和普遍性;(5)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创设校外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篇5

当前,如何提高职专生道德素质,是众多管理者和教育者积极探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笔者根据目前职专生的自身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看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1、必须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让他们懂得,在我们社会,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是为他人服务的,相互服务是人之间新型关系的一个基本内容。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宁,很大程度上是同各种岗位工作者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尽忠职守密切相关的。

2、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崇高的理想必须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必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要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要让学生懂得,要把自己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如可以教育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教育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与同甘苦共命运,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道德教育只靠思想课的片面认识,注重挖掘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拓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可以在学校开展、勤俭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反对奢侈浪费,禁止学生抽烟、喝酒、女学生禁止涂口红、佩戴金银首饰、穿袒胸露背的奇装异服等。

1、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靠职业道德课是不够的,要让所有教学分担教育任务,在各科教学中全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育人效果。比如,专业教师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反复强调会计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会计人员直接同金钱打交道,处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特殊位置上,不仅要掌握各种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更需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和专业精神,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特点,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带领班学生春游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感情去体会美,让情操得到美的熏陶。祖国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绿,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蓝,……借此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爱惜祖国山水,做环保的卫士。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努力创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美丽的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以及家肖像使学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比如,我们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做文明学生,树文明形象”活动,要求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及仪容仪表,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文明用语口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引导宣传。班主任会同学生科对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此项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效果很明显,它有利于严肃校风,整顿校纪,规范校貌,使“树文明形象,做文明学生”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要求。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把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的基础,也是职业学校的显著特点,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实践为落脚点。只有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职业道德标准的意义,并予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他们更好、更多地观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转化为行为。比如,我校教务处组织学生参观汽修厂,了解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事迹,我们还请已任经理厂长、修理技师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 用其亲身的经历论证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进步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的道理。这些生动、直观的报告加深了学生对钻研务、提高技能的必要性的认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对职业道德的深层次认识。

篇6

1引言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有着特殊的市场,因此,笔者认为:品牌制胜的理念在农村小学教育领域同样适用。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稳步落实,一家几个孩子的情形在我国已不多见,加之,许多农村家长“城市学校教育质量要优于农村”错误理念的逐步传扬,导致农村小学教育适龄人口生源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无疑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以文献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试图从家长满意的角度来探讨农村小学教育品牌建设策略,构建农村小学家长满意度的基本模型,对农村小学教育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农村小学教育推进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2.1 农村小学教育应对生源市场危机的必然选择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稳步落实,一家几个孩子的情形在我国已不多见,加之,许多农村家长“城市学校教育质量要优于农村”错误理念的逐步传扬,导致农村小学教育适龄人口生源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无疑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市场将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转变为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将会有更大的选择学校的余地,农村小学争夺生源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因此,树立品牌意识,创建自己的品牌形象,必将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吸引生源的重要手段。

2.2 农村小学教育自身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

目前现状来看,不能否认,农村小学教育相比城市小学教育缺乏办学实力,更确切的讲是缺乏品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农村小学教育应积极培育自身条件,树立品牌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自身特色,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品牌建设是农村小学教育获得竞争优势、打造自身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

3 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测评-- IPA分析模型

3.1 IPA分析模型概述

IPA分析模型即重要性一满意度分析模型,是于20世纪 70年代由Martilla首先提出,是顾客满意度研究经常采用的模型之一。

IPA分析模型是一个二维矩阵,根据重要性的总平均值和满意度的总平均值作为分隔点,划分出四个象限[1]:第1象限为优势区,表现为高重要性高满意度,需要继续保持的要素;第2象限为维持区,表现为低重要性高满意度,供给过度的因素,暂时也无需优先发展;第3象限为机会区,表现为低重要性低满意度,无需优先发展的因素;第4象限为改进区,表现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需要予以改进的要素。如图l所示。

依据IPA分析模型对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进行测评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首先构建一套合理的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

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家长依据实际对问卷的各个指标的表现性与重要性如实进行打分;

③以指标重要性为横轴,表现性为纵轴构建IPA坐标系;以各指标表现性以及重要性分值为坐标值(根据回收问卷整理分析得到的各个指标的数值在坐标系中进行标注);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选用特尔菲法确定测评指标,具体实施为:首先遴选该领域10位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判以及修改。依据专家的修改意见以及反馈的重要程度打分,确定了最终的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3.3 实证研究-以菏泽市牡丹区为例

笔者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运算,根据研究需要和变量性质,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法、配对样本 t检验统计方法。本研究中,设显著性水平为0.05。

根据表1所构建的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IPA方格图,如下图2所示。

落在Ⅰ区的指标有C11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C41教育、教学工作、C51思想品德等3项,表明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小学家长对这三项教育指标满意度认可程度较高,属于继续努力(Keep up the Good Work)类因素。

落在Ⅱ区的指标有C12落实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C31任用与管理、C22制度完善程度等3项指标,即上述3项指标对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重要性低、表现性好,属于不宜刻意追求(Possible Overkill)类因素。

落在Ⅲ区的指标有C21领导自身建设、C52知识能力、C43总务工作等3项指标,表明上述3项指标对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重要性低、表现性差,属于低优先事项 (Low Priority)类型因素。

落在Ⅳ区的指标有C32培养与提高、C53兴趣爱好、C42体卫艺工作等3项指标,表明上述3个方面对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小学教育家长满意度重要性高、表现性差,属于重点改进 (Concentrate Here)类因素,是目前成都市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曾经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2]”。农村小学教育品牌是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小学学校的品牌对于学校向规模和精品发展,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教育供求关系来看,家长是农村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外部顾客,本研究从家长满意的角度来探讨农村小学教育品牌建设,构建农村小学家长满意度的基本模型,对农村小学教育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7

任何教学都需要进行测评,没有测评就无法衡量学生的学业;没有测评,教师就失去了收集信息的渠道,从而无法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在英语教学中,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终结性评价,这种测评体系重结果轻过程,重定量轻定性,形式较为单一和呆板,其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在教学中寻求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步伐并不像讨论那样来的容易。在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具有相对灵活,且教师自相对较大的特点,为教师摈弃传统的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即应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测评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一、形成性评价的形式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来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等。这4种评价模式中,由于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相对于教师而言,不具有可控性,或者说其评价信息的反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通常带有检查性质,因此,暂不予讨论,本文将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生自评 所谓学生自评,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诚信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学习信息、学习态度等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并把该评价列入课程测评体系中。在学生自评中,必须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而且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相对客观的评分内容及标准,然后逐渐建立一套自我评价的方式和技巧。毕竟在自评初期,学生对该门课程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境地,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或修改各项评价标准,如讨论并确定优秀口语表达的标准、学习态度标准等。自评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自己的优缺点,并确定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当然,自评并不排除教师的点评,当教师收到学生自评的信息,明确学生的特点和动向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他评,这种他评不是由具有相对权威的教师做出的,而是由朝夕相处的同窗做出的,是同学间根据该名学生的综合表现(如缺席次数和迟到次数、课堂表现、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情况、与同学合作的情况等方面)去考虑的。在学生互评中,沟通技能、合作技能、诚信品质是学生相互评价成功的关键。因为只有彼此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学生间的这种相互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对于他评部分,笔者建议可以根据开学初的座位安排和自愿组成学习自助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平时课堂的观察和各成员讨论学习的情况进行评分。此外,还可以由同宿舍的或者班级的其他同学根据对该同学的观察进行打分,当然,也有人可能主张为防止学生间关系紧张在他评过程中采用匿名制,对此,笔者持反对意见。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理应指导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他人,这也是尊重受评对象以及促使其进一步提升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享有知情权的需要。另外,互评也是让学生意识到“同伴文化”的力量以及友好气氛下学习是一种享受。所以,为了实现学生在“阳光下”互动,在他评中理应需要组长或评价人的签名确认。 (三)教师评价 从根本上讲,教师评价也是一种他评。这种他评建立在教师具有相对权威的地位基础上。教师的评价一般具有终局性,在课程的测评体系中也占有较大比重。教师的评价包括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分和对学生综合表现的打分。当然,教师的评价不是孤立完成的,需要和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既要参与学生的评价活动,如任课教师要根据自评和他评情况进行一定的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还要对学生的各种活动以及综合表现做出客观评价,从而完成整个测评过程。

二、影响形成性评价信度的因素 测试信度也称为测试的可靠性,指的是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也就是说,测试的成绩是不是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语言水平。比如说,如果使用同一测试在对同一测试对象(即受试者本身没有变化)进行数次测试时,受试者的分数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则说明该测试缺乏信度。测试的信度与测试的效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只有信度较高的测试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信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可靠性与全面性成正比,信息的全面性要求收集到的信息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包括评价对象在有效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形成性评价能够切实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进展及学习需求,进而能够切实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相长机制的形成。但是,形成性评价能否有一定的信度保证,值得商榷。 (一)学生自评与他评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诚实程度 在自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了解自我,或者可能会出于自我防御心理而掩盖了自己的真实倾向。在他评过程中,评价人可能基于同学关系或者其他因素,出于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而不愿表达自己真实客观的意见,从而使评价信度受到影响。 (二)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影响评价信度 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可能相差较大,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所采用的标准也可能不一致,即便是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时间也可能由于一些非评价性因素(如学生的性别、外貌、人际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亲疏等)而判断标准不一。 (三)外部功利性驱动影响评价信度#p#分页标题#e# 在当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或任何一位老师愿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不佳”记录。另外,当学生知道“自我反思”及“对同学的评价”会影响到学生评优评奖以及将来的前途时,其评价信度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三、对形成性评价信度影响因素的修正 从根本上讲,形成性评价如果不解决以上信度问题,就无法保证测评体系的客观性,那么无论建构怎样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如何实施,都必将无功而返。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 (一)建立学生诚信记录档案 由于形成性评价需要诚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诚信度,可以建构学生诚信记录档案。教师应该要求被测试者不要按照“社会的期望性”进行回答,而要按照“真实的自我”来回答,并且告知学生该记录是学生真实成长的一个见证。另外,该诚实档案的记录在网络环境下是公开、透明的,可以进行“公示”,评价结果在客观上受到舆论的监督,这必将敦促学生进行充分反思后才递交子自我评价,使其三思而后行,不能敷衍了事。当然,即使出现与实际状况差距较大的结果,教师也不需要多加指责,但是要对学生进行较为委婉的指正。要尊重学生,保护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相信他们随着对形成性评价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个体认知的不断增加,其信度将逐步提高。 (二)建立评价标准的学生参与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 测评设计者应该清晰地梳理教与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过程,尽可能的穷尽教学因素,这样才可能制定出相对科学和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减少非评价性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的订立必须群策群力,实行民主制,因此,笔者建议由教同一课程的教师组和学生共同研究制定,毕竟测评教师具有思维的局限性,而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参与,可以明确测评的要点,使测评更全面、更可行。另外,还要鼓励测评教师的自由裁量权,当然,其自由裁量权必须依据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赋予其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在于动态管理,因为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教师为了因材施教,可以通过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来学生引导,比如对那些学习态度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就可以使用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测评,对其进行侧重处理。 (三)建立形成性评价与外在的大型测评得分的相关性分析机制 在目前形态下,对于评价之外的功利性利益对评价信度的影响问题,可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从实质上看,学生内部的评优评奖是对学生诚信度的一个考查,因此,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诚信予以改变。所谓影响信度的捆绑利益问题以及关乎学生未来的前途的评价在当前看来,还是建立在外部的大型测评之上,对中学生而言是期末考试、中考、高考。从本质上来看,形成性评价的信度问题就是形成性评价与外在的大型测评得分能否成正相关的问题,只要两者成正相关关系,那么,所谓的捆绑利益都将得到解决。因而,在教学管理上,建立形成性评价与外在的大型测评得分的相关性分析机制是形成性评价动态修正的一个必要条件,切实分析外在的大型测试得分与形成性评价不相关或成负相关的因素,从而使其最终形成良性互动。

四、结语 虽然可能由多种因素影响形成性评价的信度,但就像很多大型测试并没有因为写作、口语的评分信度较低就放弃这些题型,同样也不应该因为形成性评价的信度问题而放弃这一不错的评价方式。

篇8

一、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德育工作。

在实施“三结合”育人工作中,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而社区德育和家庭德育却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三教一体,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计划是由学校提出,统筹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活动。通过讨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研究德育活动的开展,对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家长的评选等,一方面及时反馈了各方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另一方面把学校的要求传达到社区和家长,使学校的计划安排得以落实。

二、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文明建设。

社会文明需要大家参与,文明氛围要靠大家共同营造。根据小学生各年级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知、情、意、行心理过程的转化规律,以及学校德育中心工作常规性的特点,形成一系列的教育体系。学校成立“爱心家庭”即成立爱心志愿服务小分队、爱心艺术队、爱心互助小队、爱心热线、废品典当行。以爱心教育为主线通过爱心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友爱互助、勤劳节俭的美德,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学校大队和中队开展“七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责任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敬重心献给老师、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为)和五小公民活动(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家庭做“小卫士”,在独处时做“小主人”)。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每月一个中心内容,坚持不懈,不断深化。

三、建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

这是学校联系、沟通家长的桥梁,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家长委员会成员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又把广大家长的意见迅速反馈给学校,使大家取得共识,形成合力。

四、健全和谐协调的学校德育长效机制。

(一)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由于师生和谐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前提,所以必须走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误区,进而构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和谐的德育机制。

(二)是理论讲授与行为实践的和谐统一:由于知行统一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所以必须拆除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藩篱,进而构建理论讲授和行为实践相统一的德育机制。

(三)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由于环境协调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保证,所以必须筑起连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桥梁,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五、家校联谊会。

为了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为了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组织了“同学习、同欢乐、促成长”家校联谊会,家校联谊会上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文艺节目,一方面促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为创建和谐家庭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家校联系,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联系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家校联系卡。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校;新常态;内部控制

2016年,随着山东省省委巡视组的进驻,省内31所高校接受了专项巡视。巡视中暴露了各类财务管理问题,如:工作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不规范、违规l放津贴补贴、财务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益和效果,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影响高校公益性目标的实现。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工作刻不容缓。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意义

1.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高等教育学历已逐步成为公众追求的基本学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财务管理环境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能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2.关系到新常态下高校转型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高校能否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思路、积极发挥财务主观能动性,直接关系到新常态下高校转型升级的进度和步伐。

3.高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高校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

1.财务人员工作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层次参差不齐

此次巡视中发现,部分高校财务人员职业归属感不强,个人利益主义较重,责任意识淡薄;专业胜任能力参差不齐,财务继续教育和日常培训学习较少,知识体系更新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部分人员仅仅满足于做完本职工作,创新性和思考性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2.财务管理不规范,专项经费管理混乱

某些高校存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和实施不到位的问题,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党费管理混乱,收缴不及时、不足额,未进行专户核算;科研经费管理存在漏洞,过期发票给予报销,大宗科研物品购置未附清单,经费列支费用与项目不相关等。

3.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违反规定报销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干部违规取酬、超额取酬,劳务费发放名目繁多、标准不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公务招待、公款报销、公车使用等违反规定报销现象频现,屡禁不止。

4.财务监管不到位,内部控制缺失

财务监管形同虚设,对重点人和重点事监管不严;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完善,内控意识薄弱,制度实施不到位,甚至有私设“小金库”现象发生。

三、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秉承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信念;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充分掌握信息化知识,积极稳妥推进轮岗工作;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争取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术够强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

2.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整顿专项经费管理混乱现象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严格遵守预算制度和财务管理规定,财务管理活动执行多级复核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项经费管理教育活动,建立了定期核查机制、责任追究制,确保今后专项经费管理工作严谨、规范、专款专用。

3.规范津贴补贴发放行为,严把审核、报销环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规范津贴补贴的各项政策,杜绝利用公用经费发放津贴、补贴,禁止以各种名目滥发奖励性补贴、通讯补贴和节日补贴;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肃财经纪律,严把审核、报销关口,集中整治违规报销行为,杜绝违规行为再次发生。

4.确保财务监管落到实处,推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明确监督职责,由专业监督人员进行定期监督,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监督制度进行有效的改进;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监督和激励有效结合,将审计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力度,实现外部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更是高校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校各个部门、各类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之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中医院校;传统保健;养生;体育教学;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6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64-02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保健和养生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是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姿态、呼吸以及人体的意念来调节人体机能,进而起到一个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1 现阶段,中医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的体育大多都是以技术教学和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在特色的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慢慢显示出来,经过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

1.1 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过分注重运动、体能和技能的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方法过于单一,乏味,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

1.2 没有考虑到学科间的融合贯通,利用中医院校的特点,将传统养生与保健知识和体育结合不深入。

1.3 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导者”。

1.4 没有重视体育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消弱了学生的积极性[1]。

2 我国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的特色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更是历史悠久,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它融合中庸和谐以及整体把握等等一些理论和思想于体育之中,因此我国传统的体育能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我国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注重预防,有防患于未然的特点。另外也强调整体,形神具养。例如,传统保健体育中的一些运动,武术、太极等等,大多都要求人和自然相融合,强调动作的顺畅和谐,让人达到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天地人合一的境界[2]。

还有,我国传统的体育养生与保健注重实践,强调动静相互结合。也就是说,体育健身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在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以及竞争压力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的特点,正是强调了顺畅和谐,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因此可以缓解人们的焦虑,在帮助人们锻炼身体的时候,也保持了精神的健康。

3 如何加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教学

3.1 传统体育保健与养生强调适度和适时的运动 适度,即是刚柔相济,满足医学中的有氧、安全和适量的原则;而适时,则是要求运动要遵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原则,注意运动的时节、地点以及人体自身的特性[3]。

例如,人们在运动的时候,心率的最佳次数为120-140次/分钟;春季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不适合做一些激烈的运动,而人们也应该晚睡早起,相反,秋季,正是适合锻炼的好时候,人们则应早睡早起,时常进行室外运动。

3.2 结合中医院校的专业特性,以及现在的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探索和实践,将我国传统的体育保健、养生和中医院校现在的体育相互巧妙揉和,深挖中国传统保健与养生的内涵。

3.2.1 根据中医院校的学科特点,把我国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知识引入体育教学中,并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3.2.2 和武术专业相互结合,利用其师资力量,将传统保健与养生的相关知识制定一个教学计划,作为教学内容。同时普及一些传统的项目,例如太极拳和太极剑等。还有,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气功、易筋经等等。

3.2.3 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时代性,选择一些易于开展同时适合年轻人的保健与养生运动项目。

3.2.4 结合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特有的教学方法。另外,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生学习。

3.2.5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结合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专业的教材可以让学生清晰知识脉络,更好的学习。还有,利用体育第二课堂,开展一些保健养生方面的活动,加强学生的锻炼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一些武术表演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思想;一些比赛则可以增加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等等[4]。

3.3 加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教学的益处

3.3.1 将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项目加入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了太极、长拳等等项目,掌握了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

3.3.2 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知识内容深邃,有趣,并且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传统体育的兴趣。另外,一些相关的比赛让学生巩固了学习内容,也传扬了国粹文化。

3.3.3 加强传统体育保健与养生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得整个的体育水平有了显著的升高。

3.3.4 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和体育相互结合,完善了体育健身教学体系,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了全面发展的人才。

4 小结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对于我国传统的体育专业来说具有伟大的意义;而强化人们的身体素质,更是体育教育的最初目的。因此,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教学,为我国体育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挥巨大的作用,更是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努力。加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教学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J].体育与科学,2010(1):64-66.

[2] 粘文静.对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保健与养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青春岁月,2011(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