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美学的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计美学的认知

篇1

【关键词】认知负荷;教学媒体设计;教学效应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1-0050-03

认知负荷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John Sweller提出以来,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认知过程和教学设计框架的一个主要理论。在教学媒体设计时,设计者常常忽视了工作记忆有限容量的性质,给学习者增加了不必要的认知负荷,也因而阻碍了他们的有效学习。认知负荷理论不仅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学习过程,还能为教学媒体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从而构建出适合学习者工作记忆加工的学习对象。因此,教师有必要自觉地将认知负荷理论应用到教学媒体设计中,积极探索减少认知负荷的教学媒体设计方法,使学习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也正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 认知负荷理论简介

1 认知负荷的概念含义

认知负荷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以来,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其涵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我们一般倾向于将认知负荷定义成: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心智活动所需的全部心智能量。可以认为,认知负荷的概念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①有限的工作记忆仅能处理一部分信息;②存储知识的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并可用来克服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③图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常被用来通过重组信息元素,把低水平图式合并成高水平图式的方法来构建知识,以降低工作记忆容量;④图式无论多大或多复杂,在工作记忆中都被作为一个单一个体来处理;⑤图式可以自动化并且可以在无意识下自动进行处理,而不需要工作记忆的有意识参与,因此降低了工作记忆容量。[1]

2 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负荷理论主张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与容量无穷的长时记忆是相互关联的一体。因此,教学设计必需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为依托,将设计的原理及规则建构为适合工作记忆的加工对象:图式或记忆组块。[2]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应给学习者施加精确水平的认知负荷,使其进行图式的建构。换言之,教学设计者应当确保在进行教学时,学习者的工作记忆负荷不会超载。概括而言,认知负荷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①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很难同时加工多种来源的信息;②如果学习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学习者的工作记忆所能加工的信息容量,那么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将会丢失;③如果要学习的知识所引起的认知负荷相对较低时,那么教学设计所引起的认知负荷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弱。反之,这种教学设计所引起的认知负荷对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④长时记忆系统中储存有大量的图式,这些图式能被提取到工作记忆系统中,并可以作为单个元素进行处理。所有的信息在进入长时记忆之前,必须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加工。

3 认知负荷的分类

认知负荷可分为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首先,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的内在特性即材料内部元素的交互性水平所决定的,它不易被教学设计所改变。因此,学习材料的不同,元素间相互作用水平也不同,也因而对内在认知负荷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低交互性的学习材料,由于在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其他元素的情况下,就能被理解和学习,因此认知负荷较低。而高交互性的学习材料,由于需要学习某些元素并同时理解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因此认知负荷较高。

其次,外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及学习活动本身的缺损造成额外的认知加工活动所致。在通常情况下,外在认知负荷加重学习者的心理能量,降低学习效率。特别是,当内在认知负荷较高时,外在认知负荷有可能导致学习者认知负荷过载,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时,可通过教学设计来优化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或学习者的活动,以此来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最后,有效认知负荷指与图式建构和获得以及图式自动化过程的努力程度有关的认知负荷。与外在认知负荷相似,有效认知负荷同样受到教学设计的影响,但外在认知负荷对学习起干扰作用,而有效认知负荷能够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要控制好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增加学习者的有效认知负荷,同时保证总的认知负荷在工作记忆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即不造成认知负荷过载。[3]

二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认知负荷理论对教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提出一系列可用于减少外在认知负荷,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效应。这些效应归纳为:目标自由效应、样例效应、完成问题效应、分散注意力效应、形式效应、想象效应、独立交互元素效应、元素交互效应、变式效应、专业知识反效应、指导隐退效应、冗余效应等。[4]其中,有些教学效应能对教学媒体设计起到指导作用。下面将逐个解释这些教学效应及给出其在教学媒体设计中应用的例子。另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观点,在内在认知负荷较大情况下,研究如何减少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下面给出的用于减少外在认知负荷的教学媒体设计方法,只有在内在认知负荷较高的情况下使用,才具有较好的效果。

1 分散注意力效应及其应用

在理解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信息源的材料时,由于这些信息源相互所指且分布在材料的不同地方,学习者必须综合各个不同的信息源,不断在材料中重复“寻找―匹配”的过程。这种频繁“搜索”不但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而且给工作记忆增加了工作负荷。例如,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设计者有时在阅读材料后附上生词意义注释。由于文章和生词注释是分开的,因此,在理解材料时,学习者必须在文章和生词注释之间来回“穿梭”,这种不断“寻找―匹配”相关信息的过程增加了学习者的记忆负荷。依据认知负荷理论,消除分散注意效应的办法是整合材料中相互所指的部分,以减轻认知负荷。

根据分散注意力效应产生的原因,在教学媒体设计中要将带相关内容的媒体以整合方式呈现,这样才能够使学习者较有效地获得信息。例如,对于包含相关内容的文字和图表材料,可将相关的文字材料放在图表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促进学习者对图表内容的理解(如图1所示)。对于只有图表的的学习材料,也可适当地在图表中加入说明性文字,尽管这样会使信息源增多,但却让学习者无需在工作记忆中对图表进行语义联想及猜测,也因而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2 双重感官效应及其应用

认知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记忆至少由两个信息处理器组成。这两个处理器一个处理听觉信息,另一个处理视觉信息,且以部分独立的方式运作。因此,通过使用两种处理器,可以扩大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容量并增强工作记忆效率。为此,认知负荷理论主张采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模式输入材料,以减少或降低记忆负荷。同样,已有的实验结果也表明,采用“视觉――听觉”双重感官形式输入材料的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视觉形式有效得多。[5]

在教学媒体设计中,如果同时呈现相关的文本、图像、动画等教学媒体,各种媒体信息就会相互竞争视觉资源,造成学习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各种信息都得不到有效加工。依据双重感官效应,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将文本信息以声音的方式转换到听觉加工渠道,以减少视觉加工渠道的认知负荷。例如,在讲授动圈式拾音器的工作原理时,同时呈现动圈式拾音器的图形和文字讲解材料(如图2所示)。为了理解动圈式拾音器的工作原理,学生须综合两种材料,在图形和文本之间分配视觉资源,这种频繁的“搜索”过程给工作记忆增加了额外的认知负荷。此时,可根据双重感官效应对该媒体设计进行改进,即将文字材料改用声音方式讲解。当然,如果将图形改为动画,而文字材料改用声音方式来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3 独立交互元素效应及其应用

在呈现认知负荷较高的高元素交互的材料时,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些认知负荷较低的独立的元素,然后再呈现完整的材料。该效应对教学材料的呈现顺序和教材中章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有指导的作用,即元素低交互的材料先呈现,元素高交互的材料后呈现,这也符合学习者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学习规律,也因此减少了外在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根据独立交互元素效应,在教学媒体设计时应注意向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的顺序,即:先简单后复杂、先部分后整体。例如,在讲解扩音机的工作原理时(如图3所示),先分别呈现前置放大、混合放大、推动放大、功率放大等组成扩音机的各部分的教学信息,然后再呈现各部分如何共同完成扩音过程的工作原理教学信息。因为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学生理解扩音机的工作原理就不会再有困难。

4 元素交互效应及其应用

学习材料内部元素的交互性水平与想象效应相关。当使用低元素交互的材料时,想象效应消失,当使用高元素交互的材料时,想象效应又出现。想象是学习者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根据元素交互效应,在教学媒体设计时应适当给学生呈现一些复杂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这种高元素交互材料的呈现不仅要适量,而且还要以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做基础,否则易给学习者造成学习困难。

5 冗余效应及其应用

虽然整合材料中互相所指的个体信息源可以减轻认知负荷,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但这需以各种不同信息源不能被单独理解为前提条件。由于处理冗长文字和图表会给工作记忆增加认知负荷,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信息源中的任一个能够被单独理解时,整合包含多余或重复信息的学习材料并不可取,会造成冗余效应。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消除冗余的信息。

依据冗余效应,在教学媒体设计时应避免呈现无关的或带有重复教学信息的媒体,以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例如,在说明某学校高一年级各班的人数时,如果同时用表格和文字材料来描述(如图4所示),就会造成冗余效应。因为表格的信息已不解自明,文字部分的说明显然是多余的,所以删除文字说明部分,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认知负荷。另外,在媒体设计时还要注意减少许多装饰性的信息,如界面中突然出现的动画、声音等,因为这些信息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三 结束语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外在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都要受到教学媒体设计的影响。在内在认知负荷较高的情意下,教学媒体设计应尽可能地减少外在认知负荷,从而使学习者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认知负荷理论对教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提出了一些旨在减少认知负荷,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效应,其中有些教学效应对教学媒体的设计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教学媒体设计中,教师可依据这些效应进行媒体的选择、呈现及编排呈现的顺序等,以减少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心德,王小康.认知心理学视野中的认知负荷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07,29(3):11-15.

[2] 常欣,王沛.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5,28(5):1115-1119.

[3] 张建波.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51-53.

篇2

关键词:1990年代以来;美国;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机制

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成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教育体系中非常活跃的部分。在美国整个教育系统中,成人教育是规模最大、办学形式最灵活多样、涉及内容最广泛的一种教育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革,成人教育有了质的发展。社区学院不断地为广大成年人提供新的信息、扩充新的知识,使他们能够达到新技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美国的成人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成人教育体系之一。

一、1990年代以来美国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机制发展与完善的社会背景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高科技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以及快速传送新技术的信息网络的建立,使得美国大多数工作岗位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雇员的培训、再培训和再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这也使成人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其不再仅仅是那些有条件的成年人追求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而变得日益与成人的工作息息相关了。

第一,工作岗位日益计算机化。随着计算机在美国的普及,且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作岗位,因而成人接受计算机培训的人数呈增长势头。

第二,由于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换代,一个人现已掌握的劳动技能很快会被淘汰,对于诸如大学教授、医生、建筑师这样的专业性职业者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终身受用,而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第三,快速的技术更新造成了新工种的产生以及旧工种在性质上的变化。仅在1996年计算机应用及软件、通信和娱乐新技术领域就产生了40多万个工种。很明显,新工种集中在那些对其职工学历要求更高的领域。不仅新工种要求更高层次的教育,老工种也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对从业者的学历还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事实表明,一个公司的人员素质是该公司最具竞争力的因素。高素质的雇员队伍不光意味着雇员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更需要他们在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方面有所增强,以便他们能够自行解决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对成人教育及职业培训的具体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出台新的策略以促进成人学习者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发展。

二、1990年代以采美国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机制发展与完善的实际状况

(一)多类型的教育形式

美国社区学院以社区为依托,又充分服务于社区,把为正规大学的预科教育同为社区服务的各种培训结合起来,以开放性办学来满足当地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教育需求。例如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学院成人教育有四种形式:一是转学教育:这类学生主要是没有考取一般四年制大学的,先在社区学院学习1―2年,然后到马里兰大学或其他大学攻读学士学位,他们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是被承认的。一般每个社区学院都有几个相关大学,承认其学分并接受其学生,这种教育方式给成人创造了到大学深造的机会。二是大专类教育:主要是两年制大专生,学分修满后可以获得大专学位。例如蒙哥马利学院就有45个学科可授予大专学位。以上两种为学历、学位教育。当今的美国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作性质、手段和内容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出于自己谋职发展的需要,感到有必要重新回到学校学习。1996年有资料表明,25岁至35岁的美国公民的平均工资,受过高等教育比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男性高出57%,女性高出60%。这就使得约有1/4的美国人通过成人教育来重新获取学位。

另外两种为职业证书教育和短期培训。这是美国成人教育中颇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取得学历文凭是受教育者的主要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美国成人教育强调的是“终身教育”。现在,人们参加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文凭,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目前,美国每六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在学校进修或攻读学位,且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最近的调查统计,在总共六种成人教育活动中,人们更多地参加与工作有关的课程和个人发展课程。参加与工作有关的课程占成人总数的23。1%,参加个人发展课程的占成人总数的22.8%,参加中等教育后学历文凭计划的只占9.4%。这类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灵活性,主要反映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上,一切满足学生的需要。二是快速性,从信息反馈到开班,时间很短。如接受职业证书教育的学生在蒙哥马利学院可以通过几个月或一年的学习得到一个专业证书,可以授予30种不同的专业证书。该学院还设有60多个短期培训,涉及建筑、印刷、汽车修理、舞蹈等。在社区学院,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实习驾驶汽车、操作电脑,妇女在进修烹调技术。

总之,社区学院综合性教育职能适应了成人的多种教育需求,广泛灵活的课程设置原则使成人教育内容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更相适应。

(二)广泛多样的专业及课程设置

社区学院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开设各种专业,招收人数根据劳动力的客观需要量来确定,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初级和中级专业人才。进入90年代,由于时代的巨变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社区学院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专业设置及教材等方面根据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它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的重任,相当一部分教育内容是为在职人员进修提高或者补习某种课程和训练某种特定技能服务。西北理工大学地处美国科技城硅谷,学校就以培养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为主,在专业课设置上直接针对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因此学校毕业生受硅谷企业欢迎。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社区学院在确保我们有技术熟练的工人来帮助商业界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所有机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与加州好莱坞影城相邻的Fullenon社区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专门设立了电脑动画设计的高级研修课程,为影城培训应用人才。

有些教育直接与企业联合,共同负责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协作的途径有二:一是社区学院根据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可在本企业内修完的各类课程,甚至提供全套学位课程。在这些课程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分之二是学分课程;二是由企业和社区学院共同授予学分和学位。社区学院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职业技术特色。如商业管理、财会、办公室行政、音乐科技、环境治理、电器工程、计算机、学前教育、汽车维修、医护等。此外,社区学院还有为满足特殊人群需要举办的多种教育。譬如对老年人进行的体育、保健、营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死亡的教育;对退休人员进行如何写遗嘱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对聋哑、畸形等残疾人进行特殊需要的教育。显然,如此多样而具体的课程内容保证了美国成人教育实现多方面的目标,满足各类学员的需要,促使成人教育充分融人美国社会生活,并产生重要影响。

(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课堂可以设在校园内或社区办公楼中,主要采用黑板、投影、电视录像等方式,每个教室均备有投影仪、电视机及录像机。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提问题,教师也总是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此外,课堂讨论及分组讨论等方式也应用很广。

2.电视教学。电视教学有两种方式:实时方式及非实时方式。实时方式使授课端及听课端均有摄放像设备,教师讲课时学生可在异地同时听课,并可随时通过摄像及通信设备向教师提问题,教师即席解答。如海洋社区学院在3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里投资600万美元建立电视教学中心,在面向社区实施教学时,通过电视教学手段,实行主课堂和分课堂同步教学,同步双向交流。先进一流的教学设置和手段为成人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非实时方式类似于我国的电视大学。

3.网上大学(UOL-University on-Line)。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美国的网上成人学校和网上教学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在美国东部已有近30所社区学院建立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E―mml,或WWW这些Internet网上工具来下载教师的讲课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通过E―mail向教师提问题。许多授课内容采用了多媒体动画方式,例如物理学的振动问题,可以用2阶数学方程来描述,代表了一个弹簧拉长松开后,来回震动的物理现象。屏幕上通过一个动画来直观地显示出改变方程参数后弹簧振幅及频率变化的效果,使得学生很容易理解方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网上大学的考试方式一律采用集中笔试或口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成人教育领域利用因特网、卫星等先进的通讯技术,使成人参加教育活动在时间安排、内容选择、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更加灵活。成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大大方便了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在职人员学习,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因此在成人领域才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但是这类网上大学所设学科是有限制的,对于一些实践性极强的工程类学科,这种方式难以推广。

(四)严格的教师任用制度

1.教师任职资格和选聘程序。获得教师任职资格除符合联邦各州政府教师资格证书规定的条件外,特别强调要具有实践经验。国家规定,要成为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学土以上学位,并对所授技术课程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及最新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际经验,还要求有当顾问和独立判断与研究的能力。实际上,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都有着相当高的学历。1998年社区学院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分别达61.7%和20%。他们来校不仅要接受聘请委员会全体成员的面试,提问考察,为师生作学术报告,还要与师生广泛接触,与系主任、校长面谈等。面试结束,委员会根据标准与需要投票表决后正式聘用。

2.教师任期制。美国社区学院实行教师任期制,一般包括短期合同制和终身制申请权两种。短期合同制是根据学校需要及教研经费的情况、教师工作质量,每年签订合同决定去留。拥有终身教职申请权的教师按规定一般在校任教5―6年后可以申请终身任职。未获终身教职者,或得到来年再次申请的一次性许可,或得到正式通知不再留任。并且,在教学、科研上卓有成效的人才能成为终身教授,他们的工作稳定,但薪水比合同制教授低。

3.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制。社区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技能,重视理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所以社区学院都普遍聘请社区内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他们讲授的课程实用性、针对性强,并且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增强了办学的针对性。聘请兼职教师的费用相对较低,1995年兼职教师所占的比例为61%,1997年已达66%。

篇3

[关键词]口腔正畸美学;矫治;颌面部;临床教学;美学教育;美学认知

1口腔正畸美学的理解和认知

口腔正畸美学源于美容牙科学,其评价标准与规律符合美容牙科学一般规律的同时,又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1.1正畸美学的范畴和内涵更加广泛:Sarver把口腔正畸美学归纳为解析面部美学的宏观美学(macroesthetics),涵盖微笑美学理念的微小美学(miniesthetics)和研究牙齿美学要素的微观美学(microesthetics)等三个范畴[6]。可以看出,口腔正畸美学不仅关注牙齿、牙列和牙龈形态的细节,也关注唇齿位置,并且更加关注面下1/3高度、上下颌骨的发育关系,面部正侧面整体形态等面部美学的内容。因此,正畸美学不仅包含牙列美学的概念和内容,还涉及对面部形态特征在动、静态状态下的整体美学评价,以及面部美学评估中黄金比例的应用;此外,面下部比例、鼻面角、颏颈角及许多其他与面部审美相关的比例和角度研究也是面部美学定量评估的重要部分[7]。显然,口腔正畸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入,也更加生动具体。

1.2正畸美学评价指标的相对模糊性:尽管美学概念和美学评价标准相对宽泛,但在涉及牙体修复美学和牙周美学等领域,人们仍然试图用相对确定的数值来衡量和界定美学标准。例如,目前广为流行的前牙美学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软件,就把前牙宽度比、前牙高度、前牙色泽、牙龈弧度和高度等描述牙齿细节的数值作为美学标准加以运用并体现在微笑美学设计中。与之相比,颜面美学的定量测量则更多地体现在侧位头影的硬组织分析中,而软组织形态受动态特征影响明显[8],且审美方面受民族、区域、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等主观方面的影响更大,因此涉及颜面美学的评价指标仍然相对模糊。

1.3正畸美学目标的预测性与长期性:正畸矫治除了可以对排列不齐的牙列进行矫治以改善牙齿微观美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上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引导或改变颌骨的生长方向,对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和调控。多数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往往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高峰期,具有较强的颌骨生长潜力。对上下颌骨的生长和发育进行合理的引导,可以改善颌面骨、面下1/3甚至整个颌面部的外形特征。因此,这一宏观美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和一定的可预测性。此外,这一正畸美学目标的实现是随着颌骨的生长发育逐步完成的,有着相对的长期性。这也是口腔正畸美学与美学修复的主要差异之一。

1.4更加强调功能与美学的协调稳定: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是美观、协调和稳定。因此,口腔正畸美学也更加强调在通过正畸改善功能的同时,实现美学目标的协调和稳定。通过正畸治疗可以逐步实现颅面与颌骨、颌骨与牙列、牙列与牙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稳定,与单纯的牙齿美学相比,口腔正畸美学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可调控的范围更大,因而,也更容易实现口腔功能与美观的统一,从而促进二者的协调稳定。

1.5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以实现正畸美学:正畸治疗可使牙齿在生理性矫治力的作用下,在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内进行旋转和移动,这为牙齿美学的改善和实现提供了更丰富的实现手段。通过正畸矫治,在牙齿美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牙齿间隙的调整、咬合关系的协调和改善等方式,在一定基础上为牙齿美学的实现提供了更为符合生理并有效的途径。

2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实施

如前所述,口腔正畸美学能在更广泛的颅颌面区域实现功能和美学的统一。指导学生始终把握口腔正畸美学的标准,对于正畸矫治的设计、治疗和矫治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口腔正畸专业课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和深化对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2.1树立发展学的观念,以发展的观点预测正畸美学变化:如前所述,口腔正畸美学目标的确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预测性,其变化趋势和程度与患者的个体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实施中,首先应树立发展学的观念,在掌握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发育特点,进行合理的矫治设计。例如,对于口呼吸习惯引起的前牙深覆盖患者,在治疗设计时即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错牙合形成的机制,由于张口呼吸习惯导致颊肌张力增大,唇肌松驰,引起上牙弓宽度不足,切牙唇向倾斜,继而导致前牙深覆盖。在此基础上,分析上下颌骨、牙弓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生长发育状况、骨性关系等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在矫治过程中充分观察牙弓关系、颌骨关系的变化,让学生充分了解面部生长发育在矫治中的作用。

2.2以功能为中心,实现功能和美学的协调:正畸矫治中,功能的协调是稳定和美观的基础,如果脱离了功能基础,再高要求的美学目标都是不稳定的,都可能随着牙颌功能运动而复发。在指导学生进行诊断设计时,始终强调从功能角度出发,在符合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追求最佳的美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正常牙合标准时,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正常牙合的特征,更应该理解这些特征与功能的关系。同样,在理解和掌握静态下的咬合特征基础上,还应理解在动态的功能运动中牙、牙列牙合关系,在牙合-颌骨-颅面系统整体协调统一的条件下实现牙、牙列乃至颜面部的美学[9]。基于对功能的深入理解,实现功能的美学的协调和统一,这是口腔正畸美学目标实现的前提。

2.3美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美学标准的掌握:正畸美学与牙体美学修复相比,涵盖范围更广,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此,正畸美学首先也应满足一般审美中的对称均匀、单纯齐一、协调反差、比例匀称、节奏韵律、秩序和谐等常见表现形式[10]。临床治疗中,正畸医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美学原理,还应具备丰富的颅面、牙颌解剖结构知识及对容貌美的理解,将美学思想贯彻在整个矫治理念、矫治设计、矫治过程和疗效评价中。对每一位具体的患者结合审美意识、审美要求及具体条件,将性别、个性等要素具体加以体现,维护和再塑面下1/3高度和形态,使治疗后的牙列和面部外形既有良好的功能、美观、稳定,又具有动态美、魅力和个性,把牙颌畸形矫治从单纯的牙齿排列,提高到创造容貌美的新层次。

2.4正畸诊疗训练中美学目标的确立与实现:在制定矫治方案时,应基于美学的矫治设计与医患沟通,相对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预期,充分了解患者对面部美的理解和正畸审美心理状态对矫治结果的期望,制定切合实际的正畸美学目标[11]。还应看到,正畸诊疗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对牙齿、牙合曲线、咬合、颌间关系的逐步改正渐进地实现矫治设计的美学目标。短时间的牙颌变化可能不一定能即刻实现美学目标,甚至由于牙齿的逐步排齐出现暂时性的美学效果变差。因此,在正畸诊疗临床培训中,着重训练学生对治疗过程的预见性以及对最终治疗目标的整体把握,不因一时的牙列形态变化影响诊疗过程中的决策;始终确立和强化美学目标,向美学矫治目标逐步逼进。依据美学评价指标评价每次复诊的美学变化,逐步树立牙颌变化与颜面部美学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实现最佳的美学矫治效果提供保证。

2.5计算机辅助美学评估、设计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口腔美学的评估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12]。随着数字化牙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放射技术、3D摄影及相关软件程序的应用有助于全面分析软硬组织的数据;也使得数字虚拟三维排牙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还应看到计算机技术远未成熟,与传统人体测量学和头影测量的对比研究,存在缺乏大量正常数据库,无公认客观的面部标志点等不足[13]。因此,正畸美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保持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渴求及对新兴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努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技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这一新兴技术的热情和兴趣,为将来在正畸临床中不断实践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美学评估、美学设计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篇4

关键词:数字艺术 设计美学 人与物 功能与形式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艺术在艺术文化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诸多艺术家以及设计师都竭尽全力通过数码“工具箱”来获得自身创作的新灵感。他们想要获得效果更佳的表现效果和创作途径,而且他们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理想。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高度融合以及协调了艺术设计者、艺术对象、艺术材料、方式和途径手段、艺术理念以及传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各种艺术元素实现了互动,并使得表达出的新审美特质与传统的艺术特征存在着诸多差别。

一、设计美学内涵

(一)研究对象

在设计美学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涵盖了艺术设计所面向的总体范畴。通常情况下,它的范围涵盖了以下内容:设计产品所具备的美学性质,这囊括了设计美学的性质、组成、分类、艺术风格以及设计美学所蕴含的创造性、文化意蕴以及形式美等;设计过程中的美学事宜,包括在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设计师自身的地位和重要性,设计师所具备的艺术修养、审美理念和情趣、艺术特征、设计模式,与社会审美品味、科技、来自市场方面的需求信息、生产制作和形式法则等;在产品消费领域所要求的美学事宜,这就囊括了消费心理、文化、自身背景、时代流行趋势和风尚、民族消费心理和消费信息回馈等;部门设计美学包括了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美学;设计美学史,包括设计风格、设计心理发展史和部门设计史等。

(二)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

在设计美学领域,最为重要的三对关系是人与物、功能与形式以及主观创造性的产品设计与约束性的客观生产条件之间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这是美学立论的基础。在美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艺术家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高度重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人性化的艺术设计得到了充分体现,“宜人化”成为了美学艺术设计的根本原则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设计美学高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然而设计美学不能将这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变得过于绝对。对设计美学而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物的和谐是最高境界。

2.功能与形式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对非艺术品来说,功能是它的本质特性,产品功能是实现功利的基础和根本。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存在很大区别,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设计还要追求功利。设计出来的产品,除了用于欣赏之外,还务必具备某些功能,满足某些需要。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也不能过于忽略设计形式,这是由于形式还体现出了对产品本身所要求的精神需求,忽略了形式等于否定了人的精神需要。

3.产品设计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产品设计和艺术创作存在着很大差别,艺术创作的自由比艺术设计要宽泛得多。艺术设计也有自由,但是和艺术创作相比,艺术设计的自由度要小得多。这就要求设计师不得不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面对和处理更多的客观约束,高明的设计师总是善于将客观约束转变为主观上的设计自由。

二、数字艺术与设计美学的结合和发展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字艺术时代,综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当代设计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设计介质、设计行为的同时,也要求了对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新的设计形式和设计方式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专业界限,当代设计已不再局限于比较单一的学科专业范围内,而已经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数字技术将图像、声音、文本、动画、音频等多种元素或形式进行整合,丰富或突破了原有的设计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当代设计还越来越注重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当代设计者不仅从与之相邻的学科内获取知识,甚至从与之相远的学科领域去研究和探讨设计问题。传统的学科界线被冲破,行业间的界线也在数字空间中逐渐变得模糊,设计者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以外知识,电子学、艺术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地理、心理学、音乐、摄影等相关学科的成就被综合运用到设计中。

在以往的人类审美体验中,一种艺术形式往往只具备一至两种审美体验的特性。如绘画的意象感,音乐的沉浸感等。但是,数字艺术时代新兴设计形式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如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设计、新媒体艺术,这些设计形式基本都综合了文本、图形、图像、音乐、视像、动画等元素,丰富了人们的视听及互动感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数字艺术时代下的新设计形式则通常具备审美体验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如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具备“三感”特征,指的是沉浸感(innnersion),构想感(imagination),交互性(interaction)。虚拟现实的审美特征早已包含在“三感”之中,尤其是沉浸感。人类社会中的绝大部分审美体验都可以在虚拟现实作品中得到体现,是人类审美理想在数字化时代的综合体现。

此外,数字艺术时代特有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设计特征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思维,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思维。如网络的出现改变和促进了信息的传递,给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创造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设计者可以在网络上跨地域进行协同创作,设计作品的主体和客体在一定意义跨越了空间。而在另一方面,这种类似于电影的假定性真实的思维方式,带来了设计精神及审美愉悦体验的超越,使主体与客体混淆在数字艺术中,获得了极度的和欲望的释放。

三、数字艺术时代的设计美学特征

数字艺术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运用不仅对设计自身审美经验产生了冲击,同时也对设计主体客体间的面对方式进行了重新建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设计表述方式、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变化,新的设计理念也持续不断地拓展了新的空间和社会文化、设计学科之间进行了重新的整合。

在数字艺术时代,设计表述方式、过程的重大影响和变化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设计主体的设计者认知与表述

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信息的膨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认知效率。同时,技术信息及艺术信息的有效传播促进了边缘设计主体的衍生。计算机的操作才能加上艺术才能仿佛才是数字艺术时代的必须。软件版本的快速更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设计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认知。一方面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新时代下新的要求和挑战。

从传统手绘到数字手绘,从二维手绘到三维手绘,从单一手绘到全面手绘,设计表现过程中的表述方法对作为设计主体的设计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及变化。无论是软件的进一步改良改进还是硬件性能的进一步攀升,都在强调设计者在自我的认知行为及方式上要加快速度。早期在印刷文明影响下成长的设计主体往往缺乏必要的设计应用软件操控能力,而专门从事软件开发运用的专家又缺乏艺术的精神,这是我们常常能看到的一种情况。

(二)设计客体认知结构的变化

数字艺术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是一个视像的时代。信息的膨胀无论是对设计主体还是客体都有着同样效果的影响,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造成设计客体的审美趋向复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设计客体的审美。并且,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便利性改变了既往“劳动即有收获”的结构,大量的免费的设计资源、设计资料、设计理论能使更多的设计客体转化成设计主体,再加上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俨然就是一个设计者。

另外,设计新形式的出现也构成了设计主客体的共同参与,许多诸如网页艺术设计、网络游戏等需要共同去构建一个整体。

(三)设计表述形式及技巧的进一步拓展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也越来越适合设计表述,新的设计形式也随之不断涌现。同时,运用于设计表述的技巧方式也不断得到突破。从传统的二维空间表现,到设计者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三维空间效果的表达,再到能将复杂的思维空间、动态空间直观而形象的表现出来,在今天似乎已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会有更多的表述形式及技巧涌现。

(四)既有审美经验的攀升与忧思

数字艺术时代下设计介质、设计行为、设计工具等使得当代设计具有了区别于传统审美标准的新的审美形式。在新标准和新形式的诉诸下,又对数字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感性的影响,理性的提升,而理性的形式又在不断招呼感性的内容。在严谨的审美态度下,设计者必须提高自我的审美注意。艺术的价值应是设计师富有的艺术才华和设计思想,只有重视创造性思维的拓展与能力的提高,才能设计出富有艺术魅力的有意义的作品。

篇5

1.色彩教学的理论基础。现代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的理论基础源自瑞士色彩学家、画家约翰内斯·伊顿的色彩理论,伊顿通过研究色彩的各类属性,建立了一套严谨、科学的色彩体系。

2.色彩教学的目标。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色彩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理属性及美学属性,为各设计专业课程在色彩领域的认知和表达作一个基础的铺垫。

3.色彩教学的环节。在艺术设计的色彩教学中,关于色彩认知能力的培养,几乎都来自两门课程——《美术基础》中的“色彩”部分和《设计基础》中的“色彩构成”部分;关于色彩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当中都会涉及。而表达所需要的知识点在这两门课程中没有完全具备,造成在色彩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4.色彩教学的内容。以色彩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美学属性为主要教学内容,训练色彩认知与表达能力。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有关色彩的化学属性和美学属性中地域性色彩美学的部分。

5.色彩的应用。在基础课程中,设计造型基础中有关色彩观察能力、色彩审美训练、色彩造型能力与色彩表现能力的训练都与色彩的应用有关;以中国传统文化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图案、装饰也大量涉及了色彩的应用;以设计史、设计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论为主的设计理论基础中关于色彩的内容也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在专业课程中,视觉传达、环艺设计、工业设计三大领域都和色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没有中国传统民族色彩体系在现代艺术设计教体系的建立,色彩教学就不完善,体系就不够完整,未来的色彩设计也将缺少丰富的源泉和华彩的乐章。

二、中西色彩认知和表达的异同

1.西方色彩的认知方式

在西方理性探求世界本原和发展的过程中,将色彩的研究和对光等自然现象的研究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的漫长岁月中,色彩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象征意味还很浓厚。例如“在基督教中,金黄色被用来象征上帝和者;红色是圣化的色彩,象征上帝之爱和流血牺牲;紫色是上帝圣服的颜色,在世间,又是表现一种王室、教皇的色彩;绿色象征着诞生和希望;蓝色则是天国的颜色,又表示信念、真诚和贞洁”等。①有关色彩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阶段:以固有色为主的自然化阶段;以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三位一体的自然化阶段;以条件色为主的主观表现化阶段;以色彩原理为主的色彩构成阶段。

2.中国色彩的认知方式

中国绘画的各个领域,大都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弱化和排除了光的存在以及对光的描述,在此状态下的色彩基本还建立在“有限的”自然色彩范围,甚至还存在较强的象征性和用色的程式化倾向。“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挂”是区别的意思,意味着色彩的不同,或者说色相的不同是色彩表达的主要功能。如“画春山设色须用青绿”②“藤黄……旧人画树率以藤黄入墨内,画树干,便觉苍润”③“朱砂人物肉色及调和衣服诸样黄色,以其鲜明愈于赭石多多也。”④古代绘画技法丛书中都表述了或者是明确“规定”了具体的用色范围、部位和颜料(色相)。然而,“它表述了一种东方式的色彩认知特征:较之眼睛所见之色而更重心象之色。”⑤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主流绘画色彩体系的特征。

由此可以表明,中国色彩的认知是多元思想体系下,以实际需求为契机而逐渐发展产生融合形成的,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与之对应的色彩表述方式。

三、色彩教学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1.以西方色彩观为主的色彩认知表达体系为主

现将此体系描述如下:①以色彩的形成原理和光与色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介绍和分析了色彩的形成和概念;②进一步分析色彩的属性、色彩的体系,阐述了色彩与人的视觉和生理关系;③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实践证明;④设计领域的应用。在四个层面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练习。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在原有教学体系中,融入本民族和具有代表性的其他民族色彩观念下的色彩体,以便更加完整、全面地学习和应用。

2.以中国色彩观为主的色彩认知表达体系为辅

在以中国色彩观为主的色彩认知体系中,首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①扩展色彩的多样性;②增加色彩的感知性。在中国各个地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所处环境、地域和历史人文的差异,导致了对色彩的多样性感知;③融合色彩的象征性。关于色彩的象征性认知方面,在原有体系中有不同程度的阐述,但是过于零星,不够完善;④探索色彩的文化性。

事实上在有关色彩的全球化的使用中,完全是融合而多元的,但相对在教学体系中并没有凸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习和应用的脱离,影响了色彩表达的终极进程。

结语

色彩的认知和表达,始终建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色彩的教学体系也应建立在涵盖多元体系的基础之上。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的合理应用也势必在完整的架构中凸现多元化特点,如此才会形成色彩之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保留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必要的,在现代设计色彩教学体系中,贯穿这一思想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注释:

①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455页.

②唐岱.绘事发微·春山.

③(清)王概.芥子园画传·树干.

④(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

⑤牛克诚.色彩,在中国古代的认知与表达.艺术与科学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一、艺术美学的发展和促进来源于普通的生活中

1、艺术美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艺术美学发展不是空想,不是光怪陆离,是有所依据的。不论艺术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是作者从何种角度所发现的美,都是存在着一定的生活依据的。人们通过在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所见所闻,最终有所感悟,产生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艺术一定是与人们能产生共鸣的,而原因就在于其本身就源自于生活,那么他们在感受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认同感,因此,艺术美学源于生活。艺术美学之所以最终会被称为艺术,被称赞为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表现的出色。生活中的一个有一个经历,普遍而平凡,但最终能从每一个经历中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并不多,艺术美学就是将一个个经历中所体会的美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表现的层次更高。源于生活是艺术美学的形成基础,而以一种更高的层次表现出来才能备受推崇,所以艺术美学高于生活。

2、工业设计即是良好的立足于实际生活中

而工业设计毫无疑问就是一种以产品为核心的实用性体现。源于艺术美学为基准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并不能良好的产生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作者对美的认知阐述,但是工业设计毫无疑问必须是以产品实用性为基础的,任何工业设计要是最终影响到了产品的实际使用,毫无疑问会立即被市场所淘汰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所以实际上工业设计就是对于实际生活的体现,而良好的将工业设计能够更好的理解,了解人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将会是艺术美学作品创作的基础,唯有真正的深入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会有更加发人深省的感悟,自然就能创作出更加引人共鸣的艺术作品。

二、与艺术的融合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世界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

人类在不断的进化和发展,从猿到人,从石器时代到当前的发达社会,在生存状态逐渐得到了保障之后自然就会更加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设。艺术美学就是一种先进精神的表达。将艺术美学良好的体会在生活实践当中毫无疑问将会更好的提升人们精神境界。通俗点来说,就是熏陶对人们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不断的沉浸在一个艺术的环境中自然就更容易培养出一种艺术的气质。所以人们在注重精神建设的同时自然就会更加注重艺术美学的发展,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良好的融入艺术美学毫无疑问将会更好的契合当前市场。

2、工业设计中引入艺术美学的重要性

设计美学就是良好的将美学原理运用到设计领域当中,也是一种对于工业设计和艺术美学的良好融合。工业设计作为产品升级换代和设计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良好的使用设计美学进入到工业产品设计中无疑能更好的打开销路。多年来实践证明,人们己不满足于习惯的造型样式,实用、便宜又适合生产的许多设计在一次次经过市场的验证和筛选后被不断淘汰。而良好的将艺术美学的诸多理念和操作使用在工业设计当中,使得一个个工业产品在不损失其实际功能的情况下也能良好的保留一定的艺术性,虽然比不上那些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但也能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结束语

篇7

    目前,将认知科学成果与美学研究相结合已经在美学原理的阐述方面取得相当积极的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美的事物由何而来”的问题做出了科学化的解释。这一科学化的解释一方面为回答传统美学核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另一方面证明了认知科学对于美学研究的有效性。

    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事物为什么是美的?为什么有的形式能引起美感,有的不能;同样的一个形式,为什么可以在此时是美的,在彼时是不美的。

    以往的研究常常是绞尽脑汁地要找到事物或其形式中蕴含的“美本质”或“美属性”,找到形式表现中美的规律或法则。但两千多年来毫无结果。因为,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形式都可能是美的;同样,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形式也可能是不美的。表明,寻找“美本质”或“美本身”的努力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行不通的。应用认知科学的美学研究则可以合理地解释这类疑难问题,揭示出事物形式与情感反应之间联系的建立过程和机制。

    所有事物(包括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都是内质与外形的统一体;其内质可以具有一定的功用价值,其外形是内质功用价值的表征、标识。人在把握一个事物时,对事物外在表现信息的知觉与对事物内在利害价值的感受在时间上是几乎同时的,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事物内外两方面因素所形成的刺激引发不同脑区的同步振荡,在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中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事物[1]。即,事物的内质信息和外形信息可以在大脑信息加工机制的作用下,在生物学层面上形成非常稳定的神经联系。这种神经联系一旦建立,人自然而然地会将事物外形信息同事物内质的利害价值视为一体。

    人对事物外形的知觉经验可以“内化”为脑内的知觉结构,就好像是事物外形在对大脑的知觉结构加以“刻画”。如果知觉经验足够深刻,就能刻画出相应的“形式知觉模式”。于是,经由形式知觉模式,作为客体的事物外形就同主体的知觉建立起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再遇到具有类似形式的事物,经由知觉而进行的识别和判断可以更加迅速,更加准确。

    形式知觉模式的作用还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事物的内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就会引起人的好感;缘此,这一事物的外形也能通过知觉过程引起人的好感,相应于这一事物外形的形式知觉模式就同好感建立起联系。以后,一旦见到与形式知觉模式相匹配或相类似的事物形式,就会直觉性地形成好感。这样,作为客体的事物外形又经由形式知觉模式的中介同特定的情感反应建立起联系。最终形成了“事物形式—知觉(形式知觉模式)—情感反应”的连接环路。在这一前提下,人只要知觉到与既有形式知觉模式相对应的事物及其外形,就能直觉性地产生相应情感。

    近期有一项实验研究可以间接地证明这一点。意大利都灵大学和国家神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借助一系列实验,训练实验鼠将不同音调的声音、闪光或醋的气味同由电击造成的不良刺激相关联。在声音关联实验中,将声音与电击刺激相关联。这样,实验鼠由电击刺激形成的恐惧就同特定声音相关联,形成对特定声音产生恐惧的记忆,形成知觉与情感的捆绑反应[2]。表明,当大脑储存情感记忆时,会将感官信息即形式知觉模式与情感信息捆绑在一起。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儿童在医院被护士打针时会感到痛疼,因而形成了对护士服的知觉模式。在这种知觉模式及情感联系作用下,儿童往往一看到医院中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恐惧,吓得哭叫,甚至一进入医院就开始哭闹。

    事物与知觉的连接机制使得人的具体情感态度全方位地同事物各构成因素相粘连——既粘着于事物的内在功用之上,又粘着于事物的外形表现之上。事物的内质可以经由利害性需求的满足而引发肯定性情感,被称之为功利性的;事物外形可以经由知觉即形式认知而引起肯定性情感,被称之为美感。在审美中的表现是:于人有害的事物就引起否定性的丑恶感;于人有利的事物就引起肯定性的美感。例如,长期以来,狼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危害性的、不利的;因此,狼的形象是丑恶的,不能被审美。随着社会的发展,狼对人的危害性越来越小,而狼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已经成为需要人类来关照、来保护的对象。狼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有利性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于人有利的事物。这时,狼的外形就同肯定性情感相关联,狼的形象也可以被审美了。

    二、美学对认知科学的呼唤与期待

    如上所例,认知科学与美学相结合,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但在目前,认知科学界还没有从美学研究的需要出发进行研究,也没有进行过审美方面的实验;美学对认知科学材料的运用往往是间接的、原理性的,缺少直接回答问题的科学证明。随着认知科学美学研究的深入,需要设计出专门针对美学研究的实验。这对美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例如:

    1.关于审美活动的利害性与非利害性

    这一点,关涉到对审美活动本性的认识。美学研究的一项公认成果是,审美是非功利的。那么,人体中是否存有非功利的审美中枢?目前的认知美学研究只能利用认知科学的成果提出一些似说,认为:人体中不存在专门化的审美中枢,但存有利害意义中枢和形式表现中枢,这两个中枢的激活状态就决定了人是否可以处于审美状态。

    根据人类认知活动的特点,可以推测:动物及人类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了两大类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外在表现形式构成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内在功用价值构成的信息。事物的内在功用价值同人类机体的生存状态直接相关,为生存所需要;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则同事物的内在功用价值相关,可以为动物及人类寻找生存需要提供有效方式。从人对事物加以认识的功能和目的看,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象事物相应于机体生存需要的有关信息,寻找被生存所需要的功用价值。具有功用价值的事物内质相当于同人的生存需要相关的刺激物;事物的外形则是这一刺激物的信号或表征。

    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特性是:面对所接受的信息,要对其各种因素加以抽象分解,然后分类传送,分别存放,逐级加工,最终整合。认知活动的特点造成了对动物来说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脑中枢。而对美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是:相关研究证明,脑内神经元对事物的物理性信息和意义信息是能够加以分辨并区 别对待的[3]。可以认为,事物内在的利害性意义信息和外在表现形式的物理信息都是被分解处理、分类存放的,由此形成形式表现信息中枢和利害意义信息中枢。即,在大脑认知结构中形成相互区分的两大类中枢区域:一是统摄利害意义信息的中枢,一是统摄外在表现信息的中枢。

    这两大类中枢的结构和功能可在猴脑研究中得到部分证实:猴脑中,有一些专门对事物外形特征(例如食物的外观或味道)加以反应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各司其职,其中,一些神经元仅对食物的外观起反应,一些仅对食物的味道起反应,一些既对外观也对味道起反应;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对食物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动物的动机状态;即只有当猴子饥饿时,这些神经元才对食物的外观和(或)味道起反应。动物对食物的外观和味道作出的自发反应和行为反应与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密切相关[4]。对猴子来说,食物外形信息是对事物利害价值的表征,因此,只有当猴子产生利害性需要时,这些外形信息才能引起猴子的注意;猴子的利害需要状态应该是由专门的一些神经元加以掌控的,即存在着利害中枢,专门对内在意义、利害价值进行加工,加以反应。

    如果允许实验猴充分吃饱,眶额回皮层停止对食物的形状和气味的放电,显示出神经反应下降,表现为与食物的被享受价值的消失相一致(动物不再注意食物)。与此相反,大多数脑的其他“奖励神经元”(请注意,下丘脑与杏仁核例外)对此情境则保持恒常反应,即对味觉刺激的“感觉性质”而不是对“感情性质”进行编码(Roll, 1999)。说明情绪刺激(饱食享受)和感觉刺激在这里得到区分[5]。

    这个观察和实验表明,脑异的神经元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枢。从类别上看,一类是对事物外观形式起反应的,一类是对事物内质利害价值起反应的。对实验猴来说,食物的形状和气味就是食物利害价值的表征,与事物利害价值具有等同的意义,因为实验猴还不能把食物的外在形式信息同其内质利害价值抽象地分离开来。所以,实验猴在吃饱之后,利害需要即行消失,食物形状、气味对利害价值的表征作用也即行消失,相应的利害中枢不再发生反应,不再放电。但是,在知觉中枢方面,实验猴对食物形状和气味的感觉依然存在,依然能对食物的外形进行知觉性质的加工。说明,在实验猴的前额叶(眶额回)皮层中,既有对事物单纯外形加以知觉的神经中枢,又有对事物利害表征性(即外形的利害意义)进行加工的神经中枢。不过,在实验猴的脑中,这两个中枢还不能完全抽象地相分离,因此,猴子不具备审美能力。

    根据上述材料,美学研究需要这样的实验:面对同一个事物,人处于功利性需求状态即不能审美时,脑内呈现出一种反应状况;处于无功利性需求状态即可以审美时,脑内呈现出另一种反应状况。出现了功利性需求时,对事物外形的知觉同功利中枢相关联,而在审美状态下对事物外形的知觉就不同功利中枢相关联。或者,功利性需求得到满足时,情感呈现为一种模式;在非利害状态下形成审美情感时,脑区激活部位呈现为另一种形态,不与利害中枢相联。如果这一情形得到实验证明,就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审美状态及审美注意的神经机制。而利用脑成像等相关技术进行这类实验,似乎是可行的。近日有报道,美国的科学家们在研究大脑扫描成像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让测试者“观看”到自己大脑思维中的动态图像,形成令人惊讶的“读心术”[6]。

    2.关于美感与的本质性区别

    这一问题对于认识审美活动的特性也至关重要。目前,人们只能通过体验来感受并表达与美感的不同。但仅凭经验的说明毕竟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化的美学研究应该有确切可靠根据。在此,认知科学美学也是根据经验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做出一个假想:和美感的根本区别即在于机体内部的情感体验是否同利害性感觉中枢相连接。

    如上所述,人对外界的认知可以区分为两大类途径:一是对事物外在形式的知觉,一是对事物蕴含利害价值的内在感觉。形式知觉和利害性内在感觉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神经中枢,有不同的神经通道,形成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由利害性认知方式所引发的情感有专门的生成途径和神经联系模式;南形式知觉性的认知方式所引发的情感也有专门的生成途径和神经联系模式。很可能,正是情感的生成途径和神经联系模式的特殊性造成情感体验的不同。

    对情感的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可使我们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或推测:机体内部的每一种状态都向大脑中的评估控制系统发放带有特定色彩的信息,引发具有特定色彩的情感体验。有什么样的机体状态和感受,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有多少种机体状态和感受,就会有多少种情感体验。在基本情绪基础上,可以形成复合型的情感。复合型情感体验同复杂的对外在环境的认识相关,也同复杂的对内在机体状态的感觉相关。

    复合型情绪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引绪的通道或神经模式比较多,每一个通道或神经模式都有自己的色彩,多色彩交融在一起就形成带有复合色彩的复合型情感。这种情形对我们的启示是:很有可能,受到观念和意识调控的利害性感觉中枢能够根据认识的状况而发出种种神经信号,调节皮层中的神经活动,引起相应的行为和体验。心理学家卡西奥泊(Cacioppo)认为:

    一个刺激可以引起一个基本评价,这一评价的结果就决定了个体是趋近还是回避,同时也会导致个体产生生理上的变化。虽然在最初的评价中躯体内脏反应并不一定发生,但却会随着从情绪特异性的激活到无差别的激活这一连续体上激活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会与来自躯体内脏的感觉输入一起并行传人脑内。而成年人则可以对这些躯体内脏的变化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最终就导致了特异性的情绪体验[7]。

    人的每一种认识、行为都有特定的神经活动模式;传送到评估控制系统引起情感反应时也会有不同的模式,从而引起色彩各不相同的体验。由此推想,利害性生存中枢和形式知觉中枢都有自己独特的传输通道和神经模式,发放具有自己色彩的信息,引发不同色彩的感受和体验。人在与事物构成认知关系时,既能知觉到事物的形式因素,又能意识到事物的利害价值。事物的形式因素和利害性因素各以自己的通道对评估控制系统和大脑皮层形成刺激。通道的模式不同,表现的色彩就不同,感觉和体验也应有所不同。在利害性状态下 ,生存利害性居于优势地位,利害性色彩成为主色彩,而且非常的浓重,其他色彩都被覆盖,被遮蔽,人只能体验到利害性情感。当人没有利害性需求时,机体处于无利害状态之中;这时,利害性的主色彩不复存在,形式知觉通道及其模式的色彩才能得以彰显,使人形成美感体验。打个比方,由形式知觉带来的情感体验相当于月光,由利害需求带来的情感体验相当于阳光。当日月同辉时,人们感觉不到月光,只能感觉到阳光;只有当阳光不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月光。

    以上阐述虽然符合认知科学的基本原理,但却由于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而只能停留在假说阶段。美学研究非常需要认知科学协助解决这样几个关键问题:(1)人体非利害状态的存在虽有心理经验的证明,能否也得到神经科学水平上的证明?(2)利害和非利害状态下,当前知觉信息同已储存信息的联接方式及范围、作用是否不同?即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有何区别?(3)审美情感与一般利害性情感在体验上的差别是否能有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方面的实证根据?等等。

    3.关于儿童审美心理研究

    按照认知美学的原理,审美是经由形式知觉而形成美感的活动,需要以具备完全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前提,以便在知觉到事物时,能够把事物的外形和内质完全地抽象开来。只有在这种认知方式下才能形成非利害性的愉悦感即美感。如果是这样,则不具备完全抽象思维能力的儿童是不具备一般审美能力的,因此不能进行审美,或者说不能形成审美的情感体验。但是在生活中,一两岁的幼儿也会说“好看”、“漂亮”等话语,似乎可以审美。

    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应该符合幼儿智能发展的一般规律。儿童的自我意识是逐步形成的,一般要到两三岁时才能将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事物区分开来,懂得什么叫“我”。“儿童认为非生物客体也具有各种生命客体的特征,如有思想、观点、愿望、意图和情绪感受能力等等,就像他自己一样。……这是由于幼儿不能区分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如对幼儿来说,事物的名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梦是看得见的物质的动画片,而思想是一种音调(“在我头背后的一张嘴向头的前面的一张嘴讲话”)[8]。如果不能区分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当然不能区分事物的本体与其符号。在这种智能基础上,不可能有“形式”概念,也不可能形成经由形式知觉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但是,这毕竟只是逻辑的推论,还缺乏直接的实证材料。我们需要从美学角度设计相关实验,看看幼儿的实际知觉和情感体验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弄清一些具体的现象和问题。例如,当儿童说到“漂亮”时,其感觉是否与成年人的审美感觉具有同样的性质?儿童是怎样识别“漂亮”及“不漂亮”的?如此等等。这种实验及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对儿童的思维、智能及内心世界有深刻的了解,也可以在审美机理方面提供更充分的根据。

    三、审美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

    总起来说,审美是经由形式知觉而形成愉悦的活动。审美活动时主体的身体机制是人人相同的。如果把审美过程中大脑对审美信息的加工机制比作计算机的工作,则相当于说,人的审美有基本一致的程序。应用同样的程序,输入不同的数据就会有不同的运算结果。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形式知觉模式暨审美眼光,形成不同的审美观念。这就构成了各人在审美时的具体数据。相当于说,每个人都在共同的审美程序之下输入自己的数据,审美程序运算的结果,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审美体验。在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可以形成大致相同的知觉经验,即有大致相同的审美数据;因而可以有大致相同的审美体验,表现为共同的审美旨趣和审美对象,被称之为“共同美”。不同的生活环境及个体独特的经验构成特殊的数据,因而各人有不同的审美体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审美旨趣和审美对象,被称之为“差异美”。

    美学原理的研究首先是发现审美的机制,即人人相同的审美程序;然后是发现各不相同的审美数据怎样造成千姿百态的审美体验。从这一美学原理出发,利用对审美程序的了解,可以设计出会审美的机器人。它有着像人一样的知觉机制和情感反应程序,只要输入相关数据,就可以模拟出人的审美状态和审美体验结果。

    如果把审美功能加入到仿真机器人中,可以使机器人更加逼真、更加人性化,从而更易在社会中应用、推广,被消费者所接受。还可以利用审美机器人来预测人的审美趣味和发展取向,例如检测艺术形象、广告内容、产品外形及包装样式等等带有审美性的物品在消费者眼中可能引起的审美反应。

篇8

    目前,将认知科学成果与美学研究相结合已经在美学原理的阐述方面取得相当积极的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美的事物由何而来”的问题做出了科学化的解释。这一科学化的解释一方面为回答传统美学核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另一方面证明了认知科学对于美学研究的有效性。

    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事物为什么是美的?为什么有的形式能引起美感,有的不能;同样的一个形式,为什么可以在此时是美的,在彼时是不美的。

    以往的研究常常是绞尽脑汁地要找到事物或其形式中蕴含的“美本质”或“美属性”,找到形式表现中美的规律或法则。但两千多年来毫无结果。因为,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形式都可能是美的;同样,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形式也可能是不美的。表明,寻找“美本质”或“美本身”的努力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行不通的。应用认知科学的美学研究则可以合理地解释这类疑难问题,揭示出事物形式与情感反应之间联系的建立过程和机制。

    所有事物(包括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都是内质与外形的统一体;其内质可以具有一定的功用价值,其外形是内质功用价值的表征、标识。人在把握一个事物时,对事物外在表现信息的知觉与对事物内在利害价值的感受在时间上是几乎同时的,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事物内外两方面因素所形成的刺激引发不同脑区的同步振荡,在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中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事物[1]。即,事物的内质信息和外形信息可以在大脑信息加工机制的作用下,在生物学层面上形成非常稳定的神经联系。这种神经联系一旦建立,人自然而然地会将事物外形信息同事物内质的利害价值视为一体。

    人对事物外形的知觉经验可以“内化”为脑内的知觉结构,就好像是事物外形在对大脑的知觉结构加以“刻画”。如果知觉经验足够深刻,就能刻画出相应的“形式知觉模式”。于是,经由形式知觉模式,作为客体的事物外形就同主体的知觉建立起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再遇到具有类似形式的事物,经由知觉而进行的识别和判断可以更加迅速,更加准确。

    形式知觉模式的作用还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事物的内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就会引起人的好感;缘此,这一事物的外形也能通过知觉过程引起人的好感,相应于这一事物外形的形式知觉模式就同好感建立起联系。以后,一旦见到与形式知觉模式相匹配或相类似的事物形式,就会直觉性地形成好感。这样,作为客体的事物外形又经由形式知觉模式的中介同特定的情感反应建立起联系。最终形成了“事物形式—知觉(形式知觉模式)—情感反应”的连接环路。在这一前提下,人只要知觉到与既有形式知觉模式相对应的事物及其外形,就能直觉性地产生相应情感。

    近期有一项实验研究可以间接地证明这一点。意大利都灵大学和国家神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借助一系列实验,训练实验鼠将不同音调的声音、闪光或醋的气味同由电击造成的不良刺激相关联。在声音关联实验中,将声音与电击刺激相关联。这样,实验鼠由电击刺激形成的恐惧就同特定声音相关联,形成对特定声音产生恐惧的记忆,形成知觉与情感的捆绑反应[2]。表明,当大脑储存情感记忆时,会将感官信息即形式知觉模式与情感信息捆绑在一起。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儿童在医院被护士打针时会感到痛疼,因而形成了对护士服的知觉模式。在这种知觉模式及情感联系作用下,儿童往往一看到医院中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恐惧,吓得哭叫,甚至一进入医院就开始哭闹。

    事物与知觉的连接机制使得人的具体情感态度全方位地同事物各构成因素相粘连——既粘着于事物的内在功用之上,又粘着于事物的外形表现之上。事物的内质可以经由利害性需求的满足而引发肯定性情感,被称之为功利性的;事物外形可以经由知觉即形式认知而引起肯定性情感,被称之为美感。在审美中的表现是:于人有害的事物就引起否定性的丑恶感;于人有利的事物就引起肯定性的美感。例如,长期以来,狼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危害性的、不利的;因此,狼的形象是丑恶的,不能被审美。随着社会的发展,狼对人的危害性越来越小,而狼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已经成为需要人类来关照、来保护的对象。狼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有利性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于人有利的事物。这时,狼的外形就同肯定性情感相关联,狼的形象也可以被审美了。

    二、美学对认知科学的呼唤与期待

    如上所例,认知科学与美学相结合,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但在目前,认知科学界还没有从美学研究的需要出发进行研究,也没有进行过审美方面的实验;美学对认知科学材料的运用往往是间接的、原理性的,缺少直接回答问题的科学证明。随着认知科学美学研究的深入,需要设计出专门针对美学研究的实验。这对美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例如:

    1.关于审美活动的利害性与非利害性

    这一点,关涉到对审美活动本性的认识。美学研究的一项公认成果是,审美是非功利的。那么,人体中是否存有非功利的审美中枢?目前的认知美学研究只能利用认知科学的成果提出一些似说,认为:人体中不存在专门化的审美中枢,但存有利害意义中枢和形式表现中枢,这两个中枢的激活状态就决定了人是否可以处于审美状态。

    根据人类认知活动的特点,可以推测:动物及人类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了两大类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外在表现形式构成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内在功用价值构成的信息。事物的内在功用价值同人类机体的生存状态直接相关,为生存所需要;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则同事物的内在功用价值相关,可以为动物及人类寻找生存需要提供有效方式。从人对事物加以认识的功能和目的看,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象事物相应于机体生存需要的有关信息,寻找被生存所需要的功用价值。具有功用价值的事物内质相当于同人的生存需要相关的刺激物;事物的外形则是这一刺激物的信号或表征。

    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特性是:面对所接受的信息,要对其各种因素加以抽象分解,然后分类传送,分别存放,逐级加工,最终整合。认知活动的特点造成了对动物来说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脑中枢。而对美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是:相关研究证明,脑内神经元对事物的物理性信息和意义信息是能够加以分辨并区别对待的[3]。可以认为,事物内在的利害性意义信息和外在表现形式的物理信息都是被分解处理、分类存放的,由此形成形式表现信息中枢和利害意义信息中枢。即,在大脑认知结构中形成相互区分的两大类中枢区域:一是统摄利害意义信息的中枢,一是统摄外在表现信息的中枢。

    这两大类中枢的结构和功能可在猴脑研究中得到部分证实:猴脑中,有一些专门对事物外形特征(例如食物的外观或味道)加以反应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各司其职,其中,一些神经元仅对食物的外观起反应,一些仅对食物的味道起反应,一些既对外观也对味道起反应;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对食物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动物的动机状态;即只有当猴子饥饿时,这些神经元才对食物的外观和(或)味道起反应。动物对食物的外观和味道作出的自发反应和行为反应与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密切相关[4]。对猴子来说,食物外形信息是对事物利害价值的表征,因此,只有当猴子产生利害性需要时,这些外形信息才能引起猴子的注意;猴子的利害需要状态应该是由专门的一些神经元加以掌控的,即存在着利害中枢,专门对内在意义、利害价值进行加工,加以反应。

    如果允许实验猴充分吃饱,眶额回皮层停止对食物的形状和气味的放电,显示出神经反应下降,表现为与食物的被享受价值的消失相一致(动物不再注意食物)。与此相反,大多数脑的其他“奖励神经元”(请注意,下丘脑与杏仁核例外)对此情境则保持恒常反应,即对味觉刺激的“感觉性质”而不是对“感情性质”进行编码(Roll, 1999)。说明情绪刺激(饱食享受)和感觉刺激在这里得到区分[5]。

    这个观察和实验表明,脑异的神经元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枢。从类别上看,一类是对事物外观形式起反应的,一类是对事物内质利害价值起反应的。对实验猴来说,食物的形状和气味就是食物利害价值的表征,与事物利害价值具有等同的意义,因为实验猴还不能把食物的外在形式信息同其内质利害价值抽象地分离开来。所以,实验猴在吃饱之后,利害需要即行消失,食物形状、气味对利害价值的表征作用也即行消失,相应的利害中枢不再发生反应,不再放电。但是,在知觉中枢方面,实验猴对食物形状和气味的感觉依然存在,依然能对食物的外形进行知觉性质的加工。说明,在实验猴的前额叶(眶额回)皮层中,既有对事物单纯外形加以知觉的神经中枢,又有对事物利害表征性(即外形的利害意义)进行加工的神经中枢。不过,在实验猴的脑中,这两个中枢还不能完全抽象地相分离,因此,猴子不具备审美能力。

    根据上述材料,美学研究需要这样的实验:面对同一个事物,人处于功利性需求状态即不能审美时,脑内呈现出一种反应状况;处于无功利性需求状态即可以审美时,脑内呈现出另一种反应状况。出现了功利性需求时,对事物外形的知觉同功利中枢相关联,而在审美状态下对事物外形的知觉就不同功利中枢相关联。或者,功利性需求得到满足时,情感呈现为一种模式;在非利害状态下形成审美情感时,脑区激活部位呈现为另一种形态,不与利害中枢相联。如果这一情形得到实验证明,就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审美状态及审美注意的神经机制。而利用脑成像等相关技术进行这类实验,似乎是可行的。近日有报道,美国的科学家们在研究大脑扫描成像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让测试者“观看”到自己大脑思维中的动态图像,形成令人惊讶的“读心术”[6]。

    2.关于美感与的本质性区别

    这一问题对于认识审美活动的特性也至关重要。目前,人们只能通过体验来感受并表达与美感的不同。但仅凭经验的说明毕竟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化的美学研究应该有确切可靠根据。在此,认知科学美学也是根据经验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做出一个假想:和美感的根本区别即在于机体内部的情感体验是否同利害性感觉中枢相连接。

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探讨在当代中国科学构建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出发,展开阐述了在当今视觉传达美学标准混乱的状况下如何构建更科学、更优良的美学观,在此基础上积极展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视觉传达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作为一个新型且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和行业,在自身发展表面繁荣的掩盖之下,其实呈现的是美学标准的混乱缺失和美学价值的良莠不齐。“内美”的缺失,必然制约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状态,最终影响其学科及行业的生命力甚至扼杀之。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不仅是视觉传达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走向真正繁荣的当务之需。 

 

一、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的发展现状说起。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所有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但从狭义范围来说,今天视觉传达学科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认知的“平面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尚无准确的外延和确切的定义,故而我们对其现状的分析先从其较为严谨的狭义范围说起。从形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构造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部分。构造形态包括字体、标志、插图、设计影像、电脑图形、动态图像和设计编排;应用形态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一体化(ci)设计和多媒体传达设计等。这些形态之中,对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大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构造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形式,广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风格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传统风格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本土气息的设计面貌。而此类风格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成为此类风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则沦为守旧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来风格 

外来风格类的作品,吸收借鉴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斥喧嚣着浮躁前卫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风格 

其他一些风格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风格的蚌床,充满着探索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即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然而这些视觉传达的早期形式虽然存在于我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或行业体系的形成却是在西方社会,我国的视觉传达学科和行业体系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而来的。 

移植而来的学科生命体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混乱的反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原有的内在美学标准部分丧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学标准尚未确立。基于此,是中外混杂之下的美学标准的混乱。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门类,其内在美学体系的混乱,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乱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内在规律。而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契机,加剧了其混乱发展,也为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形成准备了一个充分的酝酿期。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我们首先需要对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刻而清楚的透视,之后,再根据其实际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修正各种混杂的观念并使其形成体系。 

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如前所述,处于一个假性繁荣的阶段。其“繁荣”是·由于当代社会的商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是商业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假性繁荣”则指它是在一种中外设计观念混杂、设计风格混乱、美学内涵半缺失的状态下取得自身的自发发展的,缺乏科学美学观的指导。特别是商业视觉传达方面,其商业味道渐浓,形式感越来越强,内在的文化艺术性则日渐缺失,艺术形式沦为商业目的的载体。而这些,都是美学观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认识到并承认这个现实之后,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事实,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丧,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态接受这个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态度去理清现状,纠正其不良倾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美学观。 

由前面可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界多种风格并存,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也有外来风格的,还有其他自发形成带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风格。多种风格并存向来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格局,我们不可能抹杀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础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个风格类型内部促进其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不要过多地去扼杀新的尝试和追求,设计界同绘画界一样,历来就是在各种风格的激荡交替中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的。但并不是说要受众纵容和忍让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谓无益的尝试,而是在坚守视觉传达的文化艺术性的根基上,仍然坚持真善美的原则,简化和美化视觉传达的语言和外在表现形式。在传播各种社会、商业信息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载体,使人们更乐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携带的内在的各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鸦片性质的消费观的传播。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良性诱导,以其内在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清华,来协助创建科学和谐、秩序盎然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三、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之前景 

 

构建科学的美学观,首先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成为有根基、有内在生命力的学科体系和行业体系,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视觉传达设计最终要在当代中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相结合,与世界设计相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和风格特点,并在世界设计领域确立一枝独秀的地位。 

其次,构建科学的美学观,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环境范围建立起科学的、优秀的视觉秩序,消除视觉污染,美化视觉环境。在科学的美学观的正确引导之下,中国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必将成为一种优秀的设计门类和行业,在社会范围内起到优秀的文化艺术诱导作用,在美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对视觉环境和精神氛围起到优化建设作用。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中国视觉传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取得一个优化、长足的发展,走进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真正繁荣的生命阶段。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奢侈品 设计美学 消费心理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三大消费群体,与日本相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购物高消费市场。奢侈品展现了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尊贵、自信的心理情感。奢侈品牌也是对高贵和前卫新潮的生活观念引领。

随着消费者的年轻化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加上奢侈品材料、加工工艺和制作技术的飞速进步,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促使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审美需求趋向个性化,奢侈品美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通过奢侈品设计美学的造型、工艺、材质和色彩等外在形式美研究,分析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从而提升奢侈品的设计美学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潜在心理需求。

1 奢侈品的概念和特征

1.1 奢侈品的概念

奢侈品是一个主观性和相对性较强的概念。广义上定义为:“极致舒适且挥霍的生活调性,非必需品的、心中渴望的、昂贵的或是稀有的商品。”而在国际上常用的概念是:一种超出消费者基本需求之外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性的消费品,也称为非生活必需品[1]。

1.2 奢侈品特征

奢侈品产品有以下几个特征[2-3]。

(1)优越的品质。经典的设计,考究的用料,超凡的工艺成就卓越的品质。引领时尚潮流,使消费者获得愉快的审美享受和内心的满足感。

(2)稀缺性。奢侈品源于自然、技术、限量生产等的稀缺性使得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它,凸现其尊贵的特点。

(3)昂贵的价格。高价是优质的代名词,正因为高价才使得购买者获得独有的心理成就感。

(4)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设计理念、深厚的品牌文化、传奇的经营方法、历史的考验等等使得奢侈品具有独特的诱惑力。

(5)非必需品。奢侈品的价值在于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感而非仅仅其使用价值。

2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的本质特征:设计美学旨在探索和总结艺术设计的审美规律和美学内涵。设计美的本质在于自由地追求物质外观的变化和释放艺术精神的审美,可以说具有改变生活功能的设计活动从本质上反映出来的审美特性都带有精神游戏的性质。设计美学不仅要追问美是什么这类纯粹形而上的美学问题,同时还必须解释物质为什么需要设计,艺术设计为什么能够增强物质形态的审美度,怎样使物质形态达到人所喜爱的那种样子。由此说明设计美学非同一般美学的显著特征,它是把与物质相对应的精神现象设法回到物质上加以审美化表现[4-5]。尽管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终究却是与向往精神自由的境界相连接。因此,设计是借助物质载体进行精神寄托的自由象征。设计与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设计美学必然包涵技术美、材料美、结构美、形式美等要素[6]。

3 消费心理

消费者心理特征:奢侈品带给消费者除了产品本身以外的实质功能性价值以外,更多的是美学产生的情感上的附加价值。如形式上的协调、一种良好的型态、或是其它具有吸引力的特质[7]。人们在消费领域中具有一种情感需要,而其中表现的方式之一即为审美需要。

人的审美需要反映在消费过程中,表现为要求产品有美感,消费者对于美的事物有一种天生的偏好,产品美丽的形式表现能够带给消费者情绪上的享受。奢侈品赋予更多的设计美学涵义,能够发挥使人们想起其它愉快事物象征符号的功能。而美感则是最直接勾起人们温暖、愉快回忆和经验的呈现。具有以下特征[8-9]。(1)追求自我实现的消费心理;(2)炫耀性消费心理;(3)从众性消费心理;(4)模仿性消费心理;(5)情绪性消费心理。

4 成都市奢侈品市场调查

不同的品牌服装有不同的服装设计风格特征,无论是形式美、色彩美、材质美、结构美上都有其独特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特征,根据成都市奢侈品消费市场的香奈儿CHANEL、迪奥Dior、LV女装等三个品牌为例,重点研究这三个品牌的设计美学结构造型和设计风格特点[11-12]。

4.1 设计风格

(1)香奈儿CHANEL服装(图1),兴起于20世纪初,人们厌倦了拖着带有裙撑、腰垫和僵硬裙摆气喘呼呼地赶路,也看厌了繁琐的花边和巨大的帽子,CHANEL服装给整个时尚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为女人们开创了一个尽情舒展肢体和展现优雅的广阔空间。它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刚柔并济的特点,将柔软的面料和男士服装的设计语言进行结合,塑造出独特经典的CHANEL女装,整个服装结构简练、合理、实用性很强。从祖母到孙女,CHANEL的经典套装为每个女人带来精致的奢华梦想。

(2)迪奥Dior女装(图2)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巴黎女子上着笨拙的“盒子式”平肩裙装,下着平地鞋。在颓废与无奈中怀想“优雅与富丽”,而Dior女装在此时推出的“新风貌(NewLook)”演绎了战后人们对“和平”和“美”的梦想与期盼,圆润自然流畅的肩线,丰胸窄腰宽臀,急速收起的腰身凸显出与胸部曲线的对比,长及小腿的裙子采用黑色毛料点以细致的褶皱,极富传统女性的优雅服装赢得看世界女性的芳心。

(3)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图3)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崇尚精致、品质、舒适的“旅行哲学”,作为设计的出发基础,提出了“从零开始”极简哲学理念。LV的服饰风格视觉识别性较强,衣服的大胆用色是路易威登的显著特征,靓丽动人花卉图案的设计,则被流行的时尚界誉为经典之作。

4.2 结构造型

香奈儿CHANEL女装(图1)所示,整体感觉成H型用直线构成方形轮廓遮掩胸、腰、臀的曲线,形成较平直的服装外形轮廓。以对陈的纵向分割,又叠门设计以及双排扣,带样等前胸装饰手法来达到外观平直的效果。有轻松、高雅、简练的感觉。将女性化设计语言与男性化设计元素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以及平整柔和的肩部造型设计,更加平易近人。而迪奥Dior女装(图2)所示整体感觉成X型,通过强调服装肩部的平款,袖冠部的高耸,中间部位的纤细和下摆的宽大,形成强烈的宽进对比的效果,有性感、华美、优雅的感觉。整个服装肩部造型较为宽大,袖山设计相对较高,袖肥合体,较为紧身,整个肩部感觉非常具有女性化特征,性感、成熟。路易威登LV女装(图3)整体感觉成A型,以夸张下摆,收缩肩部为主要特征。裙子强调紧腰阔摆使肩部适体,视觉上给人以稳重、优雅、浪漫活泼的效果。

结语

人们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及认识,因消费者的审美及消费心理而有所不同。奢侈品利用卓越的品质与设计品牌文化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带给消费者美学结构性上的价值。通过对奢侈品设计美学分析,使消费者的美学意识和审美心理形成统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促使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审美需求趋向个性化,情感认知趋于理性化。

参考文献

[1]文庆.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J].今传媒,2011,(06).

[2]汪轻舟.关于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心理的探析[F].中国商界,2011,(01).

[3]邢唯.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09,(12).

[4]刑庆华.设计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4).

[5]刑庆华.设计美学与哲学美学的时空叠置[J].2008,(05).

[6]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7]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8]司金銮.消费心理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

[9]贺髅.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心理特征分析[Z].消费导刊,2009,(04).

[10]陈醒诺,邱松.浅谈设计在构建奢侈品牌中的作用[R].里昂证券亚太市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