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绿色化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细化工绿色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精细化工;研究分析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必须要将绿色化工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化工生产中。本文针对绿色化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其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和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以及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等特点,同时具体阐述了精细化工具备的装置规模小、种类较多和生产装置具有多功能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密集度高等主要特点,提出要积极应用浅析微化工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以及绿色分离技术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等建议,希望对提升绿色化工生产效率有所启发。
1绿色化工的的特点概述
1.1“零”排放无污染利用。绿色化工技术实现的精细化工装置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对每一个可能产生的产品及规格都进行更加充分的吸收及利用,保证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零污染。1.2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有效利用,绿色化工不仅要考虑是否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的是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健康性和绿色性,以及是否符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3绿色新型。生产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零排放”和使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用绿色新型生产技术,比如近年来的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生物发酵技术、无毒、无害可再生的催化剂技术等。
2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
2.1装置规模小。精细化工装置要比一些石油化工等行业相对小很多,但是国内外的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有不少的精细化工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2.2种类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是通用型精细化工产品,一些专用品种和定制品种不断出现及丰富化工市场,即使是类型相同的产品,也会出现多种规格的特点,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多种品种和型号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加。2.3技术密集度高。化工产品的形势更加多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研发工作也要符合市场需要,所以其中的开发周期往往相对较短,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开发周期也越来越长,所应用的开发成本也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其中的精细化工的产业技术密集度也得到提升。从技术密集度方面来讲,以机械工业技术密集度指数为100,则精细化工中的医药可达到340,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率较高,比较容易推行绿色化工技术,同时也是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的前沿。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绿色化工技术推广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与精细化工行业。
3绿色化工技术及应用浅析
3.1绿色催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先进技术大大促进了绿色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有机合成工业借助仿酶催化剂、固体酸碱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催化剂大大促进了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比如现在人们都是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来对传统催化剂进行强化优化,保证整个催化反应过程更加高效合理,使得每一个反应条件更加适宜于进行催化工作,保证整个生产环节向绿色方面进行转换和发展。可以这么说,未来反应过程节能要依靠绿色催化技术的进步。3.2绿色分离技术。化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化工装置的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和高效,精细的化工装置相类似于其他的化工装置一样,其分离技术的应用也往往更加普遍而多样,但是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像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树脂吸附、分子筛吸附、微波萃取等分离技术是发展迅速的几种主要的绿色分离技术。他们往往具备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这种绿色分离技术在一些医药、农药、香料、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积极广泛的应用。3.3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针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共享,大大促进了整体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的加速进步。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在手性药物、部分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都提供了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取代了一些高温、高压、高污染的传统化学合成技术,如电氧化、电还原、电取代、电聚合、电裂解、电环化、电耦合等。
4结语
总体来说,工业经济不断发展,针对化工发展来说,必须要将绿色化工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化工生产中,在此基础上首先要把握绿色化工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和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以及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等特点,科学把握精细化工的装置规模小、种类较多和生产装置具有多功能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密集度高等主要特点,积极应用及应用浅析微化工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以及绿色分离技术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等绿色化工技术,促进绿色化工生产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越,孙晓伟.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30):131-131.
[2]李泉城.绿色化工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12).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黎能明,熊昌敏.浅谈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5.
篇2
关键词:物联网;供应链;绿色化;博弈论
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使企业能长久地生存与发展下去,很多企业加强了供应链管理。同时,企业粗放式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挥霍导致了资源的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很快成为了广泛关心的中心。将环境因素加入到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了物联网,它能对每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控,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物联网背景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张佶(2010)指出,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和电子产品编码技术能消除在纺织行业中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断层。李建伟(2011)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具体运用与优化。王曼和邵锋(2011)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和电子产品编码技术在供应链中工作的原理,指出了建设物联网存在成本过高等五大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桑娟萍(2012)指出,物联网可以快速反应并满足顾客需求的个性化,提高监控水平,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智能集成化和高度敏捷化。尚培培(2013)等指出,通过EPC技术可以对不合格的牛肉溯源追踪。桂波(2011)分析了竞争战略、物联网战略和供应链战略的匹配程度,指出了我国构建物联网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措施中指出,建立物联网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使物联网绿色化。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射频识别技术和电子产品编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应用。物联网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反应速度,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智能集成化并从技术水平上使得监控水平得到提升,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建设物联网成本过高需要政府的扶持。在物联网对环境的影响方面研究比较少,也忽略了消费者对供应链的影响。消费者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及所使用产品安全性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但消费者不愿付出较多的额外成本购买低环境影响产品,所以政府需要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的补贴。
本文通过分析物联网对供应链绿色化的影响及政府监管部门、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策略对供应链企业物联网建立的影响,降低传统供应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物联网对供应链绿色化的影响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指的是将任何物品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与物联网连接进行通讯,不仅能实现智能识别、定位、实时监控,而且能实现企业可视化、透明化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对供应链运行环节的检测
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应的传感器,对产品及产品所处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系统就会发出警示,促使人们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三)物联网对供应链运行环节的监测
从原材料的供应商到最终的销售商,所有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在产品所处的各种环境布置传感器,随时监测产品制造、运输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是否超标。同时,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上也要布置传感器,监测产品本身是否受到污染。一旦发现数据超标,系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损失。
(四)物联网对供应链产品的溯源
使用物联网后,每个产品都有唯一的标识,通过标识能够对所需物品进行快速的识别并记录其从采购、加工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的所有信息。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根据标识对产品溯源,查询产品的来源、加工、物流、污染与被污染的所有信息。
根据上述分析,物联网可以融入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设置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和监测,提醒人们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哪些行为会对产品和所处环境造成污染,经过工作人员处理后,降低对产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将物联网加入供应链可以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
三、物联网背景下政府、供应链企业、消费者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一)模型假设
假设1: 博弈的参与方——政府、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经纪人。
假设2: 博弈的行动顺序为:政府—供应链企业—消费者。
假设3: 政府对供应链企业建立物联网进行监管为行为策略Z1,成本为C1,概率为P1;若供应链企业不建立物联网,政府需要进行号召为行为策略Z2,成本为C6,概率为1-P1。
假设4: 供应链企业建设物联网为行为策略Q1,的成本为C2,收益为R1,若处在政府的监管下还能得到政府的补贴W1,概率为P2;若供应链企业不建设物联网为行为策略Q2,运营成本为C3,收益为R2,若处在政府的监管下,会受到处罚为A1,概率为1-P2。
假设5: 消费者的行为策略X1:消费者接受建设物联网的供应链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为C4,间接收益为R3,获得政府补贴为W2,消费者接受一般供应链企业提供的产品成本为C5,间接收益为R4,概率为P3;消费者行为策略X2:消费者不接受任何产品,概率为1-P3。
假设6: 0≤P1≤1;0≤P2≤1;0≤P3≤1。
(二)政府、供应链企业、消费者三方博弈的收益矩阵
根据上述假设,建立物联网环境下政府部门、供应链企业、消费者三方博弈模型,用收益矩阵表示如下表。矩阵中按行别表示政府部门、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的收益。
(三)政府部门、供应链企业、消费者三方博弈的均衡分析
通过收益矩阵可以得到政府部门、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采用不同策略的期望收益。
政府采取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EZ1(P1,P2,P3)=P2[P3(-C1-W1-W2)+(1-P3)(-C1-W1)]+(1-P2)[P3(-C1+A1-C6)+(1-P3)(-C1+A1-C6)]=P2P3W2-P2W1-P2A1+P2C6-C1+A1-C6
政府采取不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EZ2(P1,P2,P3)=P2[0P3+0(1-P3)]+(1-P2)[P3(-C6)+(1-P3)(-C6)]=P2C6-C6
供应链企业建立物联网的期望收益为
EQ1(P1,P2,P3)=P1[P3(-C2+R1+W1)+(1-P3)(-C2+W1)]+(1-P1)[P3(-C2+R1)+(1-P3)(-C2)]=P1W1+P3R1-C2
供应链企业不建立物联网的期望收益为
EQ2(P1,P2,P3)=P1[P3(-C3+R3-A1)+(1-P3)(-C3-A1)]+(1-P1)[P3-(-C3+R2)+(1-P3)(1-C3)]=P3R2-P1A1-C3
消费者接受产品的期望收益为
EX1(P1,P2,P3)=P1[P2(-C4+R3+W2)+(1-P2)(-C5+R4)]+(1-P1)[P2((-C4+R3))+(1-P2)(-C5+R4)]=P1P2W2-P2C4+P2R3-C5+R4+P2C5-P2R4
消费者不接受产品的期望收益为
EX2(P1,P2,P3)=0
对博弈的三方各自来说,当采用不同策略时所得到的期望收益相等时,便达到了均衡,通过这点可以确定出P1、P2和P3。
当EQ1=EQ2时,得到
P3= (1)
当EZ1=EZ2时,得到
P2= (2)
当EX1=EX2时,得到
P1= (3)
从(1)可以知P3是关于W1、A1、P1和C3-C2的增函数。其他函数值不变时,W1增加,供应链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更愿意去建设物联网;A1增加,供应链企业为了避免政府的惩罚,会建设物联网;P1增加,供应链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同时避免惩罚,也会建立物联网;C3-C2增加,即不建立物联网的成本比建立物联网的成本增加得更快,或是不建立物联网的成本比建立物联网的成本减少得更慢,供应链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会建立物联网。在上述的情况下,市面上在物联网监控下的产品数量会增加,消费者购买相应产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同时也可以看出,P3是关于R2-R1的减函数。其他函数值不变时,R2-R1增加,即供应链企业建设物联网比不建设物联网收入增长得更少,或是减少得更多,这时供应链企业将考虑不建设物联网,市面上相应的产品也会减少,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
(3)可以转化为
P2= (4)
可知P2是关于R3-C4、W2和P1的增函数。其他函数值不变时,R3-C4增加,消费者接受物联网监管下的产品收益增加时,消费者会购买相应的产品;W2增加,由于接受物联网监管下的产品会获得政府的补贴,消费者会更愿意购买相应的产品;P1增加,消费者获得补贴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在上述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物联网监管下的产品,供应链企业建设物联网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从(4)还可以看出P2是关于R4-C5的减函数。其他函数值不变时,R4-C5增加,即消费者接受普通产品的收益增加时,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普通产品,因此供应链企业提供的普通产品增加,建立物联网的概率就降低了。
从(3)可以看出P1和P2成正比,即政府进行监管的概率和供应链企业建立物联网的概率是成正比的。A1增加,供应链企业会更加倾向于建设物联网,因而政府也会更倾向于监管;如果政府仅考虑经济利益时,不监管的概率会增加。目前,由于建立成本和运营成本的问题,很少有供应链企业会主动建立物联网,因此要促进物联网的建设与实施,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引导和监督。
四、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通过物联网的实施,可以促进供应链的绿色化。通过使用物联网的实时检测、实时监测和溯源的功能,供应链企业可以掌握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化,从而保障生产低环境影响的产品,同时降低传统供应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
二是设置相应的政府奖励和处罚会促使供应链企业建立物联网,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通过对政府、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行为策略进行分析,得出供应链企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为了获得政府的奖励及避免政府的惩罚,会提高建立物联网的可能性,通过物联网在供应链中的实施,降低了供应链企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三是存在的问题。从长期看来,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相应的产品价格体系,加入物联网后供应链运营成本的核算与降低等。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博弈的结果,对政府设置的奖惩适用性、实用性进行分析,以提高供应链企业建设物联网并实施的可能性,最终实现供应链绿色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佶.物联网技术在纺织行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10(09).
[2]李建伟.物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11(08).
[3]王曼,邵锋.物联网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2011(05).
[4]桑娟萍.关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商贸,2012(01).
[5]尚培培,林国龙,马占鑫.物联网环境下食品供应链安全探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07).
篇3
1传统领域与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趋势
传统领域包括染料、农药、医药中间体、涂料等行业。染料行业要将毒性较大容易致癌的品种淘汰,发展清洁化程度高、不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品种,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总量。农药生产企业规模更加大型化,农药毒性危害小、残余量低。医药中间体要在中枢神经、抗高血压、抗癌、头孢菌素等方面大力发展。涂料要向着性能高、污染性小、能耗低的方向发展,提高环保型产品的生产比例。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包括胶黏剂、饲料添加剂、皮革化学品、塑料助剂、造纸化学品、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剂、生物化学产品、橡胶助剂等,这些领域都要向着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
2倡导绿色精细化工,加强环境保护
2.1发展能耗低、污染小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我国的精细化工生产工艺以及设备水平都较为落后,精细化工产品产量的提高受到阻碍。应该将落后的生产工艺以及设备淘汰,在原来的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原材料加工的转化效率,降低能量耗损量,将生产工艺中产生较严重污染的环节剔除,将绿色环保技术融入其中,购进能耗低环保型密封性能以及安全性能高的新设备,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2采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生产原料精细化工产品繁多,原材料来源广泛,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可以循环再生的原料,将原来利用率不高、不可重复再生的原料替换,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能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
2.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首先,提高国家以及科研单位对精细化工的重视程度,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政府为精细化工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引导银行、外资等的资金注入。其次,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可以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的技术交流以及合作,科研单位的技术如果不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就只能“纸上谈兵”,企业将其先进技术及时引进,在科研单位的带动下,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再次,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诸如功能树脂等高科技产业在精细化工行业中的比例,对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进行调整或者淘汰,让整个精细化工行业向着绿色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2.4注重废物利用,增加经济效益精细化工废物产量较多,如果不注重治理,就会对环境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比如在染料中间体对甲基苯胺的生产工艺中,这是一个还原过程,此过程会产生较多的废液,可以让其中的硫酸钠和NaOH进行反应,生成具有经济效益的硫代硫酸钠产品,有效的解决了污染问题。这种将废物重新再利用,生成新产品的治污且增加收益的方法应该大力推广。
3结语
篇4
精细化工即“精细化学工业”,原意是指在化工产品中具有产量小、价格高、纯度高等特点的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主要涉及的部分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精密分离等技术,其产品价值中有30%来源于技术,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精细化工与一般化工(基础化工)的区别在于,后者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从石油、煤炭等资源中提取原料,经过简单地加工成中间品,用于其他类型产品的生产。一般化工产业的优势在于生产量大、市场需求稳定;而精细化工所生产出来的一般都是化工成品,相比生产规模而言,更注重对技术的更新,以及填补化工产品的市场空白领域。
2我国精细化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数量多、规模小是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的主要特点,一方面是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的更新速度太快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建设能力有关。基础建设能力薄弱,无法形成经济发展规模化,反映在产品方面的特点是,精细化工单品需求量少、生命周期有限,市场对产业的推动影响不明显。
2.2创新性不足、生产力薄弱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存在隐忧,主要表现在企业形式复制和产品同质类生产等方面;过多地依赖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和模仿,造成国内自主创新力不足,整个行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在生产力方面主要涉及设备、工艺,甚至原料也需要进口。面对持续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这种缺陷很显然不符合我国精细化工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
2.3经济投入大、管理水平低精细化工企业的建设和扩张模式缺乏科学性的论证,国内在构建精细化工企业的过程中,缺少对管理的认识;按照一般企业构建的形式,投入大量资金,用来建设基础设施、购买设备和原料等,但却容易忽视配套设备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管理水平不足的一个表现在于,我国的精细化工企业中普遍缺少研发部门。研发部门的工作未必都是实现创新,更重要的是满足设备和技术的本地化运转,促使整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同时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针对市场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市场营销的工作缺乏专业性。
2.4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化工产业是世界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同时也是一种高耗能的产业,随着近年来精细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相应的造成了很大的生态环保压力。针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不得不说国内的化工企业存在很多的弊端,而精细化工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类型,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更多。由于精细化工企业一般较小、厂点分散、产品成分复杂等原因,在废水、废气和废物等方面的排放不仅数量大,而且成分很难处理,在治污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企业角度来说积极性不高。
3精细化工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原则
3.1市场导向原则更新速度快是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特点,不仅仅反应在对新技术的敏感性上,同时重点反应在市场需求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战略原则,简单地说,是选择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培养灵敏的市场嗅觉,将自身的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整个企业高效运转。
3.2灵活转变原则与传统的化工产业不同,精细化工企业本身属于技术资源密集型产业,它的生存是不依赖于产品生产的稳定性的,而是需要保持创新的稳定性。因此,在针对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需要重视灵活转变的原则,积极发现市场、改变产品格局,从市场化工产品的丰富性入手,尤其是一些冷门化工产品,往往是精细化工新产品开发的空白点。
3.3全面考虑原则一般来说,精细化工产品具有最终实用性的考量,即作为一个整体性商品在市场上销售。这就导致很多精细化工企业过度在意自身原料的最终产品附加值,而忽略了中间生产环节的价值。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全面考虑新产品开发战略,因此,在不断降低下游产品的成本,将中间环节的产品推入市场。
篇5
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领域。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多亿人的生存与生存质量与精细化工息息相关[1]。近年来,精细化工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化学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当今,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因此,精细化学品化学成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
传统教学方法,仅仅采用“一人授课——多人听讲——期末考试”的单一形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古板,授课效果也受到限制。于是,针对传统的授课方法,并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本专业调整的新培养方案基础上,对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1 优化教学内容
在确定教材时考虑了“精细化工”的学科特点,它不同于基础学科已经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很快,产品更新迅猛,先进工艺改进速度快,用一本教材很难详细论述,同时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其发展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编讲义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有利于教师在讲课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将科研心得贯穿于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参考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农药,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及农药方面的内容。
由于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却有限(仅32学时),因此,在教学上应着重阐明具有原理性、方法性、规律性、创新性、代表性和前沿性的内容,略去不必要的生产工艺技术细节,注重培养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为未来发展构筑宽厚的专业基础,获得广阔视野。
2 采用多媒体教学
精细化学品涉及的领域广,传统教学法“粉笔+黑板”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还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和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动态的问题形象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达的方式多元化”。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引入最新动态和相关图片,部分工艺流程利用Flash进行效果渲染[2]。
3 实行开放授课
由于精细化学品这门课程内容较多,涉猎领域广,单独一位老师难于样样精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邀请别的教师来客串讲课。这样可发挥各位老师的研究专长,结合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及动向,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提前接触各位老师的课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分小组分课题进行调研,并作报告
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发展迅速,更新频繁,为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掌握精细化工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寻找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作调研报告的方法[3]。每个单元都留有2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讲。讲解内容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己选择相关的感兴趣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利用课下时间,分小组搜集材料,并形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报告后,其它同学和老师可以自由提问,并进行讨论。这样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即将就业的学生如何准备专业知识及如何展现自我。
5 精心选择课内实验,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课程内容以及实验室设施情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上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时有限,我们设计了薄层层析板的制备、液体香波的配制、市售胶水的制备、抗氧剂双酚A的合成、环保固体酒精生产工艺五个实验。这五个实验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实验,学生在制备完成后可以得到实用的产品,更有成就感。
6 带领学生进入工厂观摩学习,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为使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本课程还设计安排了工厂实习的机会。联系当地精细化学品的公司,带领学生参观生产线,了解实际生产过程的设计、流程及经营、服务等一条龙的生产销售过程。这种实习过程既能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经过以上改革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以前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但毕竟教师才是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更好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应用复合型精细化工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旭红.精细化工的发展与展望.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6
化工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在短短百年历史中,化工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人类的预想,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化工发展中最严峻的问题是化工产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对促进化工产业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化工发展现状分析
化工产业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财富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现代经济形态下,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关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决不可竭泽而渔,以环境的毁灭换取经济的短暂发展。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化工发展的方向逐渐的绿色化工、精细化工、环境友好化工等方面发展,这就要求化工生产中必须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能够将低质化原料、废弃物进行再次的加工、改造,使其成为可用之物,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要得到良好的控制,并能体现出化工生产的节能、降耗,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一过程必将漫长而曲折。一方面,受当前科技、技术水平影响,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于化工生产的社会效益重视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当前,化工产业产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是普遍现状,这就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致使产品积压、资源浪费,同时反复、重复的生产模式影响了生产企业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造成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外,化工产业发展中,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效果过于关注,而对于化工产业技术的进步、新科技的推过应用等关注不够,造成了化工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日益加剧。
二、化工发展的趋势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化工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朗,化工生产与生物、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多种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形势,例如以生物为基础的生物化工,以物理、生物等学科为基础的能源化工等,这些化工发展的新途径对于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以精细化工发展为例,一方面,精细化工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使商品的经济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同时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且产品的更新换代快,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商品的需求,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另一方,精细化工技术要求较高,商品的性能好、质量稳定、使用价值高,不但促进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改善了资源初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缓解了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1.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解决化工产业发展中资源约束的基本路径,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循环经济使一些低质的、废弃的材料得到了科学利用,改变了粗放加工造成了资源紧缺、资源浪费的状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也使依靠资源为发展基础的经济转型为依靠科技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从本质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此外,基于化工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念,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是工业时代解决化工生产与社会发展矛盾、环境保护矛盾、资源紧缺矛盾等的有效途径,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得到保障。
2.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化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全面的、深入的认清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化工业发展的实践实事求是的制定经济的可循环发展策略,提高经济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前化工业发展的动向,科学、准确的预测化工业发展的未来途径,以超前的眼光看待化工业的发展和其发展中各种矛盾的解决,提高化工产业发展的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第一,树立绿色化工理念,从思想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观念,推进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提高化工产业中对于水、土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例如,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液态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减少化工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中小企业,提高化工生产中的科技技术水平,优化化工生产工艺,缓解能源枯竭与能源需求的矛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三,完善化工产业的政策保障,健全相关法制、法规,强化化学工业管理,全面、充分的做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前期工作,推进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大力研发应用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促进绿色化工、环境友好化工的发展。第四,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应结合规划,一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使循环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具体化,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实现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促进化工生产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篇7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4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产值和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对外贸易增速明显加快;石油和化工市场总体平稳,产销基本顺畅,价格保持稳中上扬态势;行业投资平稳增长。
产值创历史月度新高。截至4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5601家,当月实现总产值7162.22亿元,创年内和历史同期月度新高,同比增长4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表示,中国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于5月底出台,其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石化产业要在科技创新六大领域抢占世界制高点,从而促进石化产业在持续绿色环保的基础上,走出新型科学发展道路。
李寿生认为,中国石化产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另一方面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两方面转变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这也是“十二五”期间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
据悉,2010年石化各行业产值增长迅速,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减少,受到《石化振兴规划》的鼓舞,整体呈“前高后低”的趋势。截至2010年末,全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3.67万家,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的12.7%。
受益于节能降耗和转型升级的大好形势,“十二五”期间,石化自动化仍然具有不错的市场机会。
如在传统的煤化工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期间,传统煤化工业产品的集约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向下游的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行业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目前的任务是完成示范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大型规模的二甲醚、炼制油、甲醇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
精细化工对资源依赖少、环境总量影响较小、占地少,市场需求广泛以及与下游相关产业配套紧密等特点,合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企业作为下游产业链的定位目标,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石化项目建设方面,自动化行业将获得巨大商机。如,天津石化产业将实施中俄大炼油,中石化聚碳酸脂等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中海油开采扩能及中俄合资1500万吨炼油等项目的建设;浙江将新增15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油化一体化项目、台州炼油一体化等项目;四川以调整结构为主线,大力推进炼化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磷硫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等,将重点培育10个产业园区。
业内专家表示,“十二五”时期,石油和化学工业仍需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增强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引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篇8
笔者:2012年,开磷集团生产经营工作创造了什么新业绩?
屈庆麟:过去一年,开磷集团紧紧围绕贵州“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主战略,以增强开磷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取得了经营发展提速、转型升级加快、影响力提升、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的好成绩。
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66.80%;现金流入242亿元,同比增长49.60%;期末资产总额292亿元,同比增长26.63%;全年完成投资总额30亿元,同比增长4.35%。企业全年生产磷矿石突破600万吨,无水氟化氢、季戊四醇、“三硝”等一批氟硅化工和煤精细化工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煤-电-磷”、“煤-电-化”一体化热电联产、氯碱化工项目和大水工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矿山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改制上市工作取得突破。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6.27%,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12.87%;广大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笔者:过去的一年,企业在改制上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屈庆麟:2012年,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了重组改制上市原则性方案的制定,并报经贵州省国资委批复,召开了职代会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二是完成了开磷控股集团的组建,经贵州省国资委授权,开磷控股集团成为开磷公司和开磷集团的股东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三是与开磷公司股东就整体上市、部分剥离的原则达成了一致意见,依法完成了开磷公司剥离辅业资产的转让和收购;四是完成了土地资产清理工作,明确了土地归属相关手续的办理;五是完成了矿区东翼探矿权价款除上缴国家20%外,其余价款均作为国有资本返还到开磷控股集团。重组改制方案的全面推进,为开磷集团进一步实施股份制改造创造了条件。
笔者: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开磷在技术创新方面将有哪些作为?
屈庆麟:结合开磷实际,我们将以促进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充分发挥各子公司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别是要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系统内部联合,实施协同创新,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前沿领先技术,并不断将前沿技术、新型实用技术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说,我们要加大精制磷酸科技攻关工作,突破磷精细化工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探索氨和磷、氟相结合的精细化工产品新途径,将剑化公司建成硝基、硝硫基化肥新产品研发基地,把开磷遵义碱厂建成开磷发展氯碱化工的人才基地和生产含氯产品的试验基地;矿山部分要结合“绿色矿山”建设和深部开采,抓好通风、排水和矿区深部三维地应力场分布规律与岩爆控制技术研究。同时,按照建设现代化矿山的要求,企业要抓好大型无轨设备在井下采矿各工艺环节的应用,彻底实现主要工艺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篇9
(一)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未来五年,我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化,积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力争在汽车新一轮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赢得主动。大力引进电动汽车新原材料研发。在规模上,密切关注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的扩能改造项目,力争实现现厂区内及周边扩能。在技术上,我区将鼓励成立工程研发中心,为新能源、新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做出技术支持。依托广汽本田的发展壮大和增资扩产,发挥驻区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力量,带动汽车零部件和机械零部件产业发展,延伸汽车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支柱作用的东部汽车产业基地。计划到2015年,本田年产量达到48万辆,工业产值达到717亿元;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发动机装配产能产能52万台。
1.做大产业集群,延伸汽车产业链
发展产业集群,可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工业在经济方面的波及效应能达到本身产值的3-5倍,整车对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带动比例也可以达到1:1.7,我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依托广汽本田的发展壮大和增资扩产,带动汽车零部件和机械零部件产业发展,延伸汽车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支柱作用的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引导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将适合的产业置换资源优先用于引进二、三级汽配或汽车整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等下游产业项目,充实汽车产业链;培育建设汽车及零部件采购中心,构建以电子商务平台与销售店相互支撑的汽车营销体系和物流体系,形成“汽配—整车—销售—维修”一条龙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汽车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我区汽车产业投资区域主要由云埔工业园区片、南岗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将军山机械交易城等园区组成,总面积6平方公里,计划建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集各类汽车零部件的制造、销售、配送于一体,为的汽车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密切关注瑞典斯堪尼亚重卡华南区营销售总部及培训中心(首期投资额约500万欧元,年营业额20亿元)、日本小松机械华南区营销售总部(首期投资额2000万元,年营业额10亿元)、中集车辆华南区营销售总部(首期投资额2000万元,年营业额10亿元)等项目的洽谈及筹建,重点研究汽车和石油化工两大产业的结合点,拟定招商方案和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有目的开展对位招商活动。加强汽车配套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战略研究,规划在现有产业和产业基地条件下,适合我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汽配项目。研究策划好广本以东地块,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拓展空间。做好将军山中国(国际)机械市场将军山机械交易城的项目筹备和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已有东风汽车、重汽、粤松、合力叉车等27家知名品牌企业入驻园区,400家零部件客商达成租赁意向,招商工作取得开门红,作为我区加快产业升级73个重点项目之一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打造建设成为国内最大,集商贸、金融、物流、会展、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机械产品商贸园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2.提高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的数字化创新与设计水平
我国汽车产业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提升全球化竞争的一个里程碑。在知识经济社会来临之际,作为创造要素的创新和设计,都要实行全数字化,这对于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创建工作关系极大。
我区要重视推行数字化的创新和设计工作,重点是:提高计算机的各种辅助技术的发展(CAX),特别是提高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CAE)的深化工作;加深计算机工程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水平;加强基于分布式网络数据管理系统运行的建设;搞好基于柔性制造工程执行系统的建设;有条件的可以加速电子商务的步伐等。
3.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目前,区内的广汽本田正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以天赐高新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动力汽车锂电子电池用功能性电解质规模化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动力与储能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机械科学研究院在机械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及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也有较强的实力和前瞻性的规划。这些都是我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引进电动汽车原材料研发、生产项目,探索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良好条件。
(二)石油化工行业。
我区现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等数家规模与技术并存的石油化工企业。
石油化工行业目前有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区级工程研发中心,未来我区将重点支持赫尔、天赐、鹿山等化工企业的研发项目,并设立相应的工程研发中心,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工作。计划到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煤焦制氢装置产量达到10万标立/小时氢气,柴油质量升级项目中,新建项目产量达到200万吨/年,改造项目产量达到1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产量达到20万吨/年。此外,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鹿山化工有限公司正在计划上市,未来五年,我区将积极引导并支持这两家化工企业的上市,并鼓励其他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开拓创新,做强做大,争取在这个行业再有两三家企业上市。
1.优化石化产业集群
未来五年,我区石化产业以产业集聚、优化提升为核心,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绿色化工”和精细化工为目标,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待石化改造装置全部投用后,石化实际具备一次加工原油157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原油的加工能力翻了一番,并初步具备世界级炼油企业生产规模,可进一步带动下游的精细化工及配套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精细化工
围绕广石化炼油产能升级、乙烯扩产,不断延伸、完善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支持广石化新上高附加值项目,共同推进旧围、新围、合庆围搬迁工作,着力打造生态环保型先进产业园区,带动全区制造业优化发展。加快建设姬堂化工产业基地,整合区内化工企业资源,找准现代化工与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的结合点,以原料化工、精细化工、高级塑料产品加工等为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精细加工产品,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级塑料—终端产品”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规模扩张、结构升级,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与现代化工两大产业联动发展。
依托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热熔胶粘剂及胶粘制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项目的研发,推进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在功能胶粘剂、功能木料、弹性体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西气东输和国内城市管网天然气置换煤气等各大管道工程建设为契机,打造华南地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培育清洁新能源产业。依托市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锂离子电池用功能电解液和太阳能电池封装热熔胶膜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3.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链
促进广石化从“大炼油?小化工”向“绿色炼油?深细化工”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提高环评力度和质量,促进企业将发展方略建立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与环境要求相吻合、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使整体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模式与环境相协调。未来五年将进一步开发和推广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技术,淘汰污染严重及能耗物耗高的落后工艺。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增产清洁燃料和“绿色”石化产品,加强对污染物的治理和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炼油和石化工业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开展广石化周边精细化工园区建设的前期论证;完成广石化“炼油完善配套及环保治理项目煤制氢装置”扩能项目;支持赫尔普化工有限公司“重整芳烃抽余油综合利用(溶剂油装置扩能改造二期)”及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背膜”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招商重点主要是建立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该基地位于石化以北,总用地总面积约700公顷,其中,石化化工区和炼油区现有厂区约365公顷;化工区以北地块及化工区和炼油区之间地块约250公顷,远期视建设需要可扩大至330公顷。园区拟依托广石化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以“环境生态、技术高新、产业精细、效益聚集”为理念,高起点、严要求做好园区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工和化工关联产业等用户覆盖率广、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入园项目应以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为准入条件。
(三)电子信息产业。
未来五年,我区将继续扶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第一,重点建设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平台,打造以区重点行业为重心的专业信息平台,积极打造东部电子商务集聚区;第二,以七喜电脑、智光电气、晶华光学电子、广元科技、大凌实业、三洋汽车电子、精工电子、西铁城(务冠)电子等企业为依托,壮大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提高电子产品生产能力。第三,加快推进网游动漫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推动动漫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创意园”,奠定和巩固“创意园”作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地位。
1.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卓越网”项目、“中经汇通”项目、“中易网络”项目的规模、资源优势,争取在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网上服务的B2C领域抢占先机。进一步拓展B2B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以专业市场升级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专业市场信息化和标准化,健全专业市场公共信息体系。围绕国际物流园区的发展,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培育宝供物流、南方物流等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由区域平台向全国平台升级。支持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应用,充分借鉴化工交易中心平台建设的经验,争取未来五年内,再建立2到3个行业信息平台,将我区打造为东部电子商务集聚区。
2.强化电子信息制造业
以七喜电脑、智光电气和晶华光学电子等企业为依托,壮大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3000万完成通讯电源项目,实现新增年产值2亿元;投资7000万元用于变频调速器的制造,预期完成新增年产值3亿元。到2015年,年产笔记本电脑30万台、手机年产600万台、开关电源500万台、通讯电源1万台、变频器6.5万台,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1.16亿元完成3000kVA高压大功率变频项目,投资1.16亿元;投资约15亿元,完成节能关键设备项目,两个项目实现增产值11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晶华光学电子限公司将继续扩大产能,精密光学镜片年投入达到500万元,可实现30%的效益增长率;投资2000至3000万,建立建立新型光电仪器生产基地和完成高档镜头生产线,预计可产生3至5亿元产值,到2015年,晶华光学电子预计可以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
3.构筑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目前,我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构建我区动漫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动漫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动漫产业,是我区动漫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动漫企业进驻,带动一批国产动漫开发公司逐步壮大,推进国产动漫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原创动漫产品,并积极推动原创动漫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依托国际玩具礼品城,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动漫形象相关衍生产品,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扩大我区动漫形象的市场影响。同时积极整合全区动漫企业、教育、文化、科研院所等各种动漫产业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我区动漫产业快速发展。
(四)船舶行业。
我区的船舶制造业拥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拥有规模不等的造船企业数十家。未来五年,我区将强化船舶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推动企业发展游艇研发设计等高端船舶产业。预计到2015年,中船造船有限公司年产将从目前的80万吨载重达到100万吨载重的造船能力。工业产值达到81亿元,“十二五”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0亿元;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8艘53万载重吨,实现工业产值43亿。
1.推进船舶工业设计的数字化进程
未来五年,我区以提高整个船舶行业的数字化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加大各类应用软件的研发、推广应用的力度。在消化、吸收国外造船集成系统(TRIBON、CADDS5、NAPA、MARS、HANA)和大量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化造船的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信息集成系统(含CAD/CAM/PDM/CAPP/ERP/CIMS),并在造船行业全面推广应用;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大量推广、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扩大行业服务范围,在船舶建造方法、工艺流程、车间物流仿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个具有我国造船工业特色的虚拟仿真系统;突破敏捷制造数字化技术,为造船企业动态联盟的建立提供信息平台;完善测试手段,建立成熟的测试流程,推广服务范围,成为行业软件测试基地;完成行业内主要标准、规范、代码、物料编码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等共享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促进数字化造船的进程。
2.完善船舶装备配套产品
完善文冲船厂、船厂等造修船基地建设,形成造、修、配一体化产业格局,实现造修船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品,加快发展以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上油气工程保障服务系统、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为重点的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品。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区将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引进船舶设计、船舶维修、船舶销售等配套服务商家,重点打造船舶零配件批发市场,争取吸引更多的商家进驻我区。
(五)电力行业。
未来五年,我区电力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是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联系,辐射带动市电力设备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是通过清洁生产,完成电力企业的节能降耗。依托国内电力行业清洁生产的成熟经验,完成本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并力争建立相应的CDM项目,走出一条清洁生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双赢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之路。推进电厂等重点电力企业新上扩能改造项目,利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厂。
计划到2015年,我区电力的龙头企业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量达到340000万千瓦时,工业产值达到14亿元,投资50亿元,扩建两台超临界600WM机组,比原总容量增加100MW,降低能耗约20万标准煤/年。
(六)食品饮料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继续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拉动、技术推动,发展以啤酒、软饮料、方便食品、食品风味配料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建成统一扩产项目及喜力啤酒项目。扶持发展冷链企业,构建冷冻品交易市场,培育我区食品行业新亮点。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未来两年,将投入1.14亿元开发蛋白基调味料,项目完成后可生产10个以上的蛋白基就调味料产品,年产9000吨,销售收入为30000万元,实现利税14000万元,公司将实现工业产值7亿元。预计到2015年,统一企业有限公司,饮料与方便面产量达到3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计划投资1.95亿元新增一条无菌生产线,新增工业产值5亿元。喜力啤酒项目是我区2007年引进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75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目前已开始试产,在未来五年,将全面推进二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年产啤酒20万千升,是迄今市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啤酒项目。
(七)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要把握住当前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四维成像、智能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利用区内现有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力发展及创造条件引进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产出效益好的智能产业项目,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等清洁能源,功能胶粘剂、密封胶等高分子材料,铂金钢新材料、物联网、高压变频调速等电气节能技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家电数字化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孵化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或标准。积极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充分利用我区被列为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试点单位的有利条件,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国产软硬件的应用,促进自主创新国产软件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1.全力以赴创造条件推进“双转移”
实施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优化我区产业结构。打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加强政策指引与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为参与转移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和融资扶持,对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处理好各相关方的关系,防止的发生,专人负责跟踪,定期进行总结,以提高转移效率和质量,为我区产业转型优化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完善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实现“双轮驱动”
“双轮驱动”是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驱动的双轮,推动现代产业向前发展。第一,要大力发展包括汽车、现代化工、船舶制造等产业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重大成套和技术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我区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第二,把生产业作为重心,提升其发展地位,把它作为核心产业加以培育扶持,是推动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三,要加快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大力建设我区现代产业核心区,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优势产业链。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突出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发展投入。
1.加大民营企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引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建立一个研发平台、成长一批科技人才、催生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良好局面。加强对企业上市辅导,支持骨干民营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推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鼓励企业自创品牌,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大力配合市实施自主创新,在产业引导、项目安排、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商标的龙头骨干民营企业。
2.全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我区将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新电子信息、智能产业等方面为战略发展重点,进行重点扶持。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2011年到2015年,每年区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开发的核心技术取得专利、成果实现产业化、市场前景好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发展私募基金、中小企业互助担保、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推动高新园区内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系统。
(三)整合招商资源,优化营商环境。
1.加快招商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充分调动驻区企业的积极性,引导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招商向资源综合利用型转变。积极并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引进资金密集、自主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以及国际知名企业的区域性总部进驻,利用大企业及企业总部的品牌效应,提升竞争力。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健全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加大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工作力度,提高招商国际化。
2.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积极培育内资及民营企业,吸引更多的国内知名民营企业落户,鼓励民营经济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不断增强其拉动效应和规模效应,促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要进一步明晰招商思路,并从招商对象、招商策略和招商渠道上具体把握,促进相关企业进驻我区发展。
3.招商策略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要根据我区的环境承载力,包括工业区布局、生态环境,制定产业准入标准,编制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二是建立评估体系,确保引进的企业效益好、税收高、有市场前景。三是与广本联动,减少信息不对称性,降低招商的风险和成本。四是培养骨干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效应。五是拓展项目发展空间,梳理广园东以北、丰乐路—石化路之间900亩用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孵化基地,以及乙烯厂区以北至科学城之间700亩用地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
引入自主创新、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促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是我区招商工作的有效策略。结合区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招商引资的知识产权指标,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优良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促进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由区知识产权局、区经贸局联合开展实施政府投资项目、政府资助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审查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或意见。
4.招商渠道
一是招商部门要紧密依靠广本采购部门的支持,与广本120多家一级供应商保持联系,掌握动态,跟踪服务。重点争取在我区设立新厂,并以此吸引二、三级供应商。二是与广本、广汽集团建立沟通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服务配套程序,依托其提供上游厂商的信息,宣传我区园区建设情况和招商政策等。三是委托区内专业招商公司和国外招商公司,依托其资源和专业优势开展招商。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打造一个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的平台,集聚一支勇于创新的科技人员队伍,产出一批优秀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形成传统产业升级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互动并进的现代产业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企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技术创新体系。
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民科企业,鼓励骨干民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民科企业与国家、省、市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合作,在设立分支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大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提高大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行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引导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科技攻关,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创新能力。
(五)推动技术改造工程。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信息化制造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未来五年,把加强技术改造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坚持两化融合的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发展向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设立专项技术改造财政补贴资金,加大对省、市技术改造项目的配套补贴力度,促进形成清洁、节约、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以规划为先导,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政策为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以企业为主体,择优扶强。
(六)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一是针对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特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提高产业内整体管理和研发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引进我区在汽车、化工、造船、电力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我区的技术研发团队,提高我区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能力。
篇10
实习单位:
指导老师:
实习目的:
经过大学三年的理论性教育,使我们对生物制药这门学科有了理论上的大体认识,在大三下半年学校安排了我们实习。实习是在校大学生唯一一次接触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机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良好过渡,走向工作岗位的入门之课.实习让我们了解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找到了工厂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小量操作的异同.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学习到各工厂的许多技术细节,掌握了生产的基本工艺原理.这次实习提高了自己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受益非浅,达到了实习的效果.
实习地点: 盐城龙汇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盐城龙汇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开发和生产高技术含量的医药原料、精细化工产品和农药中间体为主业的股份制民营化工企业。几年来,公司秉承科技服务绿色的发展方针,全面致力于环保生态型,国际趋向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技术方面,公司在不断壮大自身科研力量的同时,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后盾。产品方面,公司紧跟国际环保潮流,使多个先进的科研成果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三氟甲基亚磺酸钠、2,3-二氰丙酸乙酯、2-氯-5-氯甲基-1,3-噻唑、七甲基二硅氮烷、2-氯-5-甲基吡啶、2-氯-5-氯甲基吡啶、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相关产品。并在拳头产品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技术优化,首先在国内实现产品含量90%以上的规模化生产。质量方面,公司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汇集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是公司的战略方针。龙汇公司将始终秉承科技服务绿色的发展方向,愿以全新的经营理念,优质环保的产品和良好的商业信誉服务社会,并与各界同仁一起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共创未来!
实习内容: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生产工艺
2-氯-5-氯甲基吡啶(简称甲维盐),商品名procloim(banleptm)。是一种超高效绿色杀虫剂。2-氯-5-氯甲基吡啶是由阿维菌素经化学半合成而得,阿维菌素系列产品在医药、农药、兽药领域广泛应用,被誉为是继青霉素之后的又一次药物革命。而从阿维菌素B 1a出发,经化学改性合成的甲维盐,与母体阿维菌素相比,活性提高了10-1000倍,具有超高效、广谱、近无毒、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特点。被业内认定将取代其他杀虫剂成为21世纪杀虫剂主导产品。甲维盐杀虫剂目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已广泛用于粮食、经济作物和蔬菜害虫的防治。甲氨基阿维菌素是通过抑制害虫运动神经内的氨基丁酸传递使害虫几小时内迅速麻痹、拒食、缓慢或不动,且在24-28小时内死亡,是目前最高效的绿色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的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有效渗入施用作物表皮组织,因而具有较长残效期。对防治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螨虫、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有极高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与其他农药无交叉抗性,对于其他农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仍有高效。在土壤中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
目前,国内甲氨基阿维菌素的生产能力达到150~200t/Y,产品的含量不等,多为60%~70%、另有80%、90%、95%等几个标准。甲氨基阿维菌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41-146℃,溶于丙醇和甲醇中,微溶于水(在PH=5-6的水中的溶解度为300ppm),不溶于正己烷,对紫外光不稳定,其产品需要遮光、密闭保存。
阿维菌素的结构式中含有三个-OH,这三个-OH 分别是C″4-OH 、C″5-OH、C″7-OH,其中只有C″4-OH和C″5-OH发生变化,因C″7-OH不活泼,其结构不发生变化,加入保护剂将C″5-OH进行结构保护,使之不参加反应,加入氧化剂将C″4-OH 氧化成C″4=O,将所得的氧化产物用醋酸异丙酯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胺化剂进行胺化反应,反应完毕得到亚甲胺基,再向其中加入还原剂得到甲胺基以上得到的是含有带保护剂的甲胺基,然后加入脱保 护剂将C″5-OH的保护脱掉,得到含量低的游离甲胺基,然后将得到的低含量的游离甲胺基进行洗提浓缩,得到高含量的游离甲胺基,最后加入苯甲酸在一定的溶剂情况下得到高含量的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国内2-氯-5-氯甲基吡啶有两种生产工艺路线,一种是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作为保护剂,用草酰氯作为氧化剂。再用CH3NH2作为胺化剂来合成甲胺基阿维菌素的工艺路线,另一种是氯甲酸烯丙酯作为保护剂用二甲基亚砜,四甲基乙二胺和苯基酰二氯共同做氧化剂,再用七甲基二硅氮烷作为胺化剂来合成甲氨基阿维菌素的工艺路线,由于第一条工艺路线在实施时有一定的难度:原料不易得到、收率较低、反应控制条件苛刻、工艺流程长、产品质量较低,所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厂家是用第二种工艺路线生产。其生产关键技术在于氨化、还原、脱C5-OH保护工序。
现国内厂家已经突破了此关键技术,各生产厂家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生产技术水平基本相当,竞争十分激烈,价格也由2003年12000元/kg降到2005年的3500元/kg,已处于微利阶段,但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以阿维菌素计2-氯-5-氯甲基吡啶的总收率已达到75%,远远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技术水平(文献报道中收率为55%),这充分显示国内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最近出现了阿维菌素经过生物酶法,转化为2-氯-5-氯甲基吡啶的新技术,并且取得一定效果,如果此技术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将大大提高产能,且生产安全,环境污染少。我国的小麦、蔬菜、烟草、棉花种植面很大,且鳞翅目害虫发生危险较重。目前国家在禁用或限用一批高毒、剧毒农药,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高效生物杀虫剂,以特有的环保功能,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政策。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市场前景被行业内专业人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