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残疾人 西方特殊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概念是18世纪德国等西方国家在盲、聋哑、智力落后教育训练成功后,在19世纪初成立的异常儿童专门教育机构,出现了“特殊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本文拟立足特殊教育之狭义上的残疾人教育,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揭示西方特殊教育的内涵。 

 

一、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历史根源揭示 

 

当前,对西方特殊教育的起源有一个似乎不证自明的结论,即特殊教育源于普通教育,认为是“特殊教育是普通教育无法发挥其完全功能的自然产物或教育进步的表征”。然而,通过对特殊教育产生的根源考察发现,特殊教育具有政治思想、医学/心理学和基督教的深厚始发性根源。从源头上看,特殊教育并不是教育派生体系,而是随着政治思想进步和基督教、医学/心理学发展,与普通教育 结合而理性化的产物。 

 

(一)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思想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政治思想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及其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反映。政治思想作为核心的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特殊教育萌芽、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4~16世纪,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运动以来,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的权利、平等、自由、尊严、价值备受推崇,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修斯提出与生俱来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人的生存权利和法律平等思想,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在国家政治建设中,1775年美国《独立宣言》对“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予以强调和保障;1874年法国《人权宣言》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人权理论。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开始了对残疾人的教育训练,一些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家、医生、教师,开始开辟特殊教育的新时代。卢梭在《爱弥儿》中,从他的自然人性的观点出发,以人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观念提出,教育要遵从儿童天性,适应儿童的发展,并论述了盲人与聋哑人感觉器官代偿问题。狄德罗还专门著述《供明眼人思考的谈盲人的书》和《供健全人参考的论聋哑人书简》,论述残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问题。裴斯泰洛齐还亲自创办了特殊教育机构。可以说,文艺复兴以来,平等、自由的人权思想,为残疾人获得平等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残疾人开始具有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随着人权思想在国家政治地位中的凸显,1789年法国政府承认了莱佩的聋人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意志保障。其后,18世纪,西欧各国在政治文明进程中,纷纷建立国家行为的特殊教育学校或对个体行为的特殊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承认。可见,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二)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末的医学训练。医学解剖学的发展,以客观的生物学为依据,指出了残疾的原因与实质,为残疾人教育训练提供了依据。1614年,瑞士医学教授菲普拉特杰尔就曾对残疾作出分类。16世纪末荷兰人阿曼,在医生工作的基础上,对聋人开始语言训练,出版了《说话的聋人或先天聋人可会说话的途径》,1770年著述《关于言语的论文》对欧洲聋人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末法国精神病医生皮内尔,指出了智力落后的病态;依塔尔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他对野男孩维克多,采用设计环境、感官训练、医教结合等方法进行训练,其成功经验成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智力落后教育的基础。1840年瑞士人古根比尔建立了第一所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法国人谢根1846年发表了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智力不正常儿童的教育、卫生和道德训练》。洛克、孔狄亚克的感觉论提出让儿童学看、学听、学嗅、学尝、学触摸,

为感觉训练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洛克的认知理论和心理学观念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残疾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时,特殊教育实质上是医学/心理学医疗训练的性质和意义,主要由医生实施对残疾儿童的分类,以医学/心理学的医疗手段为主,开展医疗训练。法国人谢根甚至把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校命名为生理学学校,认为自己的教育训练是属于生理学的0。但医学/心理学的医疗训练毕竟具有了教育的雏形,鼓舞了医生、教师开展教育的热情,医学模式与思想深深影响着特殊教育发展,至今许多国家仍然使用医疗教育学的概念。 

一战后,医疗康复的概念正式进入了特殊教育领域,力求以教育训练的手段使残疾人被损害的机能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特殊教育的着力点是关注残疾人病理学的根源、行为特点及其矫正补偿方法。其假设是,残疾是由个体生理、心理缺陷所致,而缺陷是能够测量和诊断的,采用医学训练是能够治疗和补偿的。可见,这种医学模式特殊教育以实证/经验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在西方科学文化中被广为重视,并迅速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三)特殊教育源起于基督教精神的发展,具有平等、博爱、仁慈的道德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基督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影响着特殊教育的产生。在欧洲中世纪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无法科学解释残疾问题。对残疾人的产生,多从先验的神性之学给予解释,’认为是报应、魔鬼、撒旦等。尽管在基督教早期,残疾人仍被拒绝成为教会成员,拒绝对基督教的信仰,拒绝参加教会庆典,拒绝向上帝赎罪。但到11世纪中叶通过对旧教会制度的改革,教会思想逐步深人社会,并影响了社会政治制度。残疾人的教会教育开始作为个例不断出现,在早期残障人教育中,教会人士扮演了重要角色。16世纪末,西班牙修道士德乐翁成功地以小班级的方式教会聋童说、读、写。法国人莱佩在1729年至1930年获得罗马天主教士的第一个学位,他相信高僧詹森的教义至上主义,认为救济人类需要上帝的恩惠,并于1771年创办世界第一个聋人公共教育机构。至今欧洲一些宗教举办的聋校还以《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治好聋哑病人的故事作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经典表述。 

在西方,基督教是终其人一生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坚固的精神模子。特殊教育是与基督教有着深厚的渊源的。首先,西方人认为上帝是至美、至善的终极存在。基督教本身就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哲学思维,同科学一样是人们与世界交往的两大思维方式之一,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存。19世纪哲学家赫胥黎称宗教与科学是不可分的双生姊妹,牛顿认为世界的两本书是“自然之书”和《圣经》,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可见,科学与基督教是密切联系的,但它们分属于彼此不同的领域。科学认识只能限于现象世界,发现与回答“事实”,而基督教指向对人的终极存在的关切,给予和回答“意义”。正由于科学对解释人的终极存在的无能为力,而基督教以超自然、超自我的终极意识,使人超越理性和经验,凭借对上帝信仰获得终极关切。如同科学将理性内在于人性一样,基督教也将“上帝”内在于人性,最主要的就是给予道德的终极依据。康德阐发的道德律(实践理性),就将道德生活与上帝至善的终极存在的性质联系起来,认为“上帝的概念是一个从起源……属于道德学的概念”,“在道德上有必要假定上帝的存在”。涂尔干对道德机制的考察发现,对上帝的信仰,使得人们对世俗的东西和自我利益有疏离或放弃成为可能。为了维护共同的上帝,人们否定自我而关照他人,融人上帝信仰的群体,从而使人具有利他精神,这就具有了道德意义上的博爱、仁慈。可见,基督教孕育、增添着人们向善的人性光辉,从而也使得残疾人教育得以沐浴在人性光辉之中。其次,西方人认为上帝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且无所不能的。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皆是上帝的馈赠。人类对上帝既恐惧又敬畏,既热爱追求又保持距离,人既不敢僭越上帝,又不能放弃上帝。上帝的博爱、仁慈或惩罚是平等的,不会因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和财富多寡而有所差别。也就是说,在上帝面前,没有只升天堂不入地狱的特权阶级,也没有只人地狱不升天堂的弱势群体。于是在唯一的上帝面前,给最底层社会群体的残疾人带来与优势群体一样的平等地位——无论贫富、强弱、智愚,都同等地受到上帝的庇护、享有平等的权利,即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费尔巴哈认为,“唯弱者乃需要宗教,唯愚者乃接受宗教”,这在一定意义上指出了基督教对弱势群体的庇护作用。基督教认为人人有原罪,不能自救,人人需要在上帝面前忏悔、救赎罪过。上帝拯救人类、怜悯人类,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马太福音第二

十二章三十七节),这里蕴含着博爱的基本教义,即人应当自我完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忍耐。同时,还指出“人生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是要服侍人”(马太福音第二十章二十八节),所以要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用对他人的爱和自身的修行,取得灵魂的最终解脱。看来,基督教在给予人精神安慰和庇护、促进社会整合的同时,也带来了平等、博爱、仁慈的精神因子。残疾人弱势群体正是籍着这些精神因子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残疾人教育开始以传教士个人行为的个案出现。传教士一方面代替上帝向残疾人博爱施恩,救赎他们的罪过,另一方面把残疾人作为救赎自己罪过的途径,通过对残疾人的救济或恩惠拯救自己的灵魂。因此,特殊教育本身就是基督教精神的化身之一。同时,由于灵魂的畈依是漫长的,是某种彼岸的永恒的渴望。因此,博爱、仁慈作为人们灵魂皈依的自由之路也是漫长的。在16一19世纪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然,随着基督教的世俗化,平等、博爱、仁慈逐渐脱离基督教,开始成为抽象的精神存在,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精神意识里,进入到社会伦理。特殊教育也开始了理性化进程,开始向社会主流教育转移、结合,在组织形态上、观念上、技术方法上日趋理性化,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可见,特殊教育源起于基督教精神的发展,具有平等、博爱、仁慈的道德蕴涵。 

基督教、医学/心理学、政治思想进步是西方特殊教育产生的三个起源,蕴含着丰富的特殊教育内涵。通过对西方特殊教育起源的历史考察发现,特殊教育中的康复训练、缺陷补偿、平等权利、博爱仁慈等核心价值,在漫长的特殊教育发展长河中积淀下来,传承下来,成为特殊教育传统的内在基因,体现出稳定性、内隐性、可传承性、难以改变性等特点,这已成为特殊教育内在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展现着特殊教育文化风貌,反映着特殊教育文化心理性格。 

 

二、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发展过程分析 

 

西方特殊教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通过对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和比较,能更清晰揭示其内涵。 

 

(一)宗教/医学为主的前现代阶段、融入教育学体系的现代阶段、全纳教育的后现代阶段:特殊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关于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程阶段划分,有许多不同的标准。有的以人类历史阶段划分为古代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当代特殊教育,有的以认识论为标准划分为医学/心理学视角的隔离制特殊教育,以社会学为视角的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等等。笔者认为划分特殊教育的阶段应以其核心的本体论视野来看,因为本体论是对事物存在的内在根据从概念上的精确描述。从本体论视野看,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体内在根据主要有三个,即以宗教/医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以教育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以社会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这样,特殊教育发展可描述为经历了两次转向、三个阶段。两次转向为:由宗教/医学向教育学转向,由教育学向社会学转向;同时,相应带来的三个阶段为:宗教/医学为主的前现代阶段,融入教育学体系的现代阶段,全纳教育的后现代阶段。这每一个阶段不同的本体存在的根据,反映出每个阶段的内涵和属性特点。在这里,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时间和空间概念,而是思想认识的概念,体现的是特殊教育的本体存在根据,但由于思想的存在总是具有一定的传承、交叉,所以上述三个阶段往往也是存有相互交叉,同一时空内可能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无法严格区分。

宗教/医学为主的前现代阶段。特殊教育表现为传教士个体自发行为的“传教士教育”或“教会教育”,以及医生自发的“医疗训练教育”。“传教士教育”或“教会教育”主要以教会教规为主要思想和方法,在提供宗教的精神慰藉和庇护同时,尝试用普通学校的方法教授聋人说话以及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学生不多且多来自收留的残疾人,也有贵族子弟。学生除学习外,有的还要从事教会的勤杂工作。这时的教育尚未形式化,没有专门的固定的场所和教育体系、机制。如西班牙修道士德乐翁曾在贵族家中教授聋儿。医生个人自发行为举办的特殊教育,多是在博爱思想影响下,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对残疾缺陷进行医疗训练和康复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感官训练,提高感官机能。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本体上是以宗教/医学为存在的内在根据。在认识论上,把残疾人看作为身体病态的弱势群体,并以教育帮助作为救赎残疾人以及自己原罪的途径。一是朴素的上帝博爱、仁慈的救赎观,将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博爱,作为渴望上帝宽容、接受上帝恩惠,救赎罪过,畈依灵魂的途径。二是基于科学(医学)/经验主义视角,认为残疾是身体的病态,是能通过医学来测量和诊断的,把对残疾人的医疗训练、康复补偿作为提高残疾人生存能

力的根本。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多称为“医疗训练教育”、“教会教育”,不具备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实质。在近代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主义思想影响下,一方面由于面向身体生理机能的“医疗训练教育”,无法对增强人的主体理性能力,如创造能力、实践与生产能力、认识能力等知识理性能力及道德、意志、审美等实践理性能力作出回答;另一方面,上帝、教会本身已成为批判的对象,于是宗教/医学为主的残疾人教育开始向教育学转移并媾和,为成为一个教育学概念设下了前提性的逻辑必然。 

融人教育学体系的现代阶段。特殊教育秉承了博爱、平等、仁慈宗教精神和康复训练、缺陷补偿的理性精神,开始由宗教/医学向教育学转向,在与教育的媾和中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即教育的分支或属概念。特殊教育具有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形式,成为彻底的“显学”。还媾和了教育的功能特点和属性要求,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工具价值和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价值,体现出社会化要求和个性化要求的特点。外在表现为国家行为的特殊学校教育形式不断确立,且不断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对特殊教育做出了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意志,明确了教师、管理、财政、教育机构等基本要素,划分有关权利和义务,指出各自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培养体系、发展格局和基本途径等,特殊教育有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并成为一种专业活动,理论与实践有了相对固定和完整的体系、范畴和基本根据,特殊教育开始成为一个日趋完整的学科体系,现代特殊教育正式诞生。这时,特殊教育在形式上和思想上与宗教、医学开始分离并转向教育领域,在办学主体上由个体自发转向国家意志。在认识论上,经验科学分化独立后,如心理学、生物学及其他与残疾人相关的病理学的进步为认识残疾人和进行科学主义的特殊教育提供了支持,特殊教育得以运用经验学科的新成果进行检验。从科学主义出发,秉承了残疾缺陷为病态的观念,更重视面向残疾人的残疾缺陷为本质的教育,并以盲、聋哑、智力落后、肢体残疾、问题行为矫正等更精细的分类、更专业化的学科理论建设、更相对分离的专门教育实践组织形态等,将残疾缺陷用社会分工分类的社会学方法予以常态化、体制化、社会化,从而也不断强化和夸大了他们的残疾缺陷,并视之为区别于健全人的本质不同。在安置形态上,注重采取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的做法进行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本体上看,现代特殊教育是以教育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是教育领域的教育学概念,与普通教育相对立,具有现代教育的科学理性精神等功能属性。但正是由于教育属性功能的加入,同时带来了教育本身固有的社会分层机制,使得残疾人的社会分层分化加剧,从而产生社会歧视等效应。同时,面对工业大生产对教育培养人才的压力和教育对残疾人培养的某些无奈,以及残疾儿童培养难以适应大生产需要等实际,使得特殊教育面临着转向而与教育学分离的危机。 

全纳教育的后现代阶段。特殊教育在教育理性带来知识经验体系、推动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加重了他们命运的不幸,带来了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和主流社会现实生活的隔离、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隔离。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残疾人生存境遇的窘迫和局促及其生命意义的工具化、飘渺化、片面化,正是特殊教育追求理性化的恶果。这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秩序的位移,即人的生命价值被实用价值的僭越;同时,也是以健全人为主导的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压迫,是普通教育话语权对特殊教育地位的遮蔽。面对教育学对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无能,特别是对回答平等问题、人的尊严问题、社会适应等问题的无能为力,逐渐受到人本主义的质疑和批判,于是特殊教育开始由教育学向社会学转向、求解。在与社会学的媾和中,特别是经过高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洗礼,于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形成了狂飙全球的全纳教育思潮,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教育领域。作为对现代特殊教育隔离制的回应,全纳教育以激扬高涨的后现代话语和思维,将残疾人的缺陷视为人的正常差异。反对基于残疾缺陷的医学/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理性,反对隔离。在价值论上将博爱、仁慈、平等、人权、尊严、价值张扬到极致,高度彰显了人本主义的关怀。主张以社会学的视角,用民主、群体、合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并提出构建全纳社区和全纳文化,通过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残疾人教育。从本体上看,全纳教育是力图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学体系的概念,侧重用社会学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教育学的方法解决残疾人的发展问题,体现了特殊教育的人文社会意蕴和价值属性特点。 

 

(二)继承与超越:特殊教育发展赋予的新内涵 

面向人的差异并正确理解和尊重、运用差异的内在蕴涵。由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从前现代特殊教育阶段开

始,人们从科学(医学)主义出发,认为残疾人是“身体病态”的;到现代阶段,以隔离制教育等体制化的做法进一步扩大了人的差异,把残疾人视为异质的“另一类人”;再到后现代的全纳教育阶段,将残疾看为是“正常的”,残疾人是人类正常差异中的“同质人”,特殊教育的发展始终围绕对残疾人的缺陷差异认识这一核心。由此可见,面向差异并正确理解和尊重、运用差异,是特殊教育内涵应有之义。正确理解残疾人的差异,就是既要坚持残疾人群体存在的差异为客观事实的科学理性态度,又要坚持残疾人类存在的共性是主体的人、目的的人、自由的人的人本精神,实现二者的统一。尊重运用残疾人的差异,就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差异普遍存在的社会,并把残疾人差异的多样性作为促进他们之间、与健全人之间、与教师之间等进行合作、创造的重要源泉,特别是把促进他们超越自我、实现潜在价值与“新自我”作为教育的新视野、新命题。无论制度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活动设计等,都体现和顺应这一特点。当前,全纳教育提出尊重人的差异和尊严,维护所有人的人权,正是尊重残疾人差异的一个进步表现。正确理解和尊重、运用残疾人的这些差异,始终是特殊教育变革紧紧把握的一个主题。 

促进残疾人超越有限障碍、敞开无限发展可能的内在蕴含。西方特殊教育产生、发展无不立足缺陷补偿、康复,提高身体机能这一中心,体现了对自然存在缺陷的超越和对无限发展、实现自己价值的向往。然而残疾人生命体器官缺损或资质、能力的不足这一特殊性的“非正常状态”,使得本源于面向人的普遍特点的教育出现不适。教育与残疾人的差异有着先天的隔阂和距离。由此使得残疾人生命体器官缺损或资质、能力的不足这一特殊性与教育成为矛盾体。这是残疾人作为群体和个体存在的特殊性与作为类的存在的普遍性的矛盾运动的产物。但正是这对矛盾体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残疾人及其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动力系统要素。无论通过科技解决缺陷补偿,还是通过教育满足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发展性需求,减少自身自然存在的缺陷对发展的制约,始终是教育的一个核心的因素。西方特殊教育正是基于此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改造,能动地适应和改变着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性,而对特殊性的适应、改造又不断丰富、提升和推动着教育的进步,同时也彰显出特殊教育的独特本质,即把残疾人从受制于和被动适应于自然存在的缺陷,提升到超越自然存在的缺陷之上,使外在世界和自身内在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向残疾人本身无限敞开,并能自由地把握世界和自己。从西方特殊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看,经过科学主义特别是近代以来与残疾人相关的心理学、生物学等经验科学的检验,以及人本主义等社会科学特别是生物哲学的影响,残疾人作为“自然人”与“文化人”统一的社会存在,特殊教育不但要立足残疾人自身生物学意义上先天不足,弥补自身器官缺损等生命体机能缺陷的不足,还要面向更广阔的文化世界,用知识、经验、理性等进行文化补偿,即教育。文化补偿和缺陷补偿及其矛盾运动是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系统的一个要素。同时,残疾人在社会实践与社会关系中,作为对象性存在的“能动”与“受动”的矛盾统一,通过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超越障碍缺陷而趋向潜在价值的实现,使得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展示了其作为人所具有的能动性这一本质力量;而尊重自然存在缺陷障碍这一客观事实,使得特殊教育获得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存在和科学理性。当前,全纳教育提出的平等参与、回归主流,也预设了必须超越自身障碍这一前提,将促进残疾人超越障碍作为残疾人教育的题中之义。可以说,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有限超越障碍、敞开无限发展可能是特殊教育独具的人性光辉。 

满足残疾人发展性需要、提升其人本价值与意义的内在蕴涵。其实,这是特殊教育以教育学和社会学为本体存在依据的逻辑必然。从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程看,自从特殊教育向教育转移、媾和开始,教育一直是特殊教育的本体存在而成为内在本质属性。现代特殊教育阶段,由于教育属性的本质存在,使得特殊教育已不再仅仅停留于提高残疾人身体器官机能、满足其生存需要,而更重要的是面向和满足残疾人的发展需要。一者,从根本上看,教育本身是以知识经验传递和人格培育为主促进人提高主体能力的实践活动,特殊教育满足残疾人价值实现、创造成长等能动的发展性需要。是其作为教育事业存在的真谛之所在。再者,随着社会大生产的社会竞争的加剧,满足残疾人主体能力发展提高的需要,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之于残疾人成长内在规定的本质所在。第三,进入到后现代特殊教育以来,随着教育和社会的进步,不但特殊教育的教育属性极大丰富,而且特殊教育的社会属性也空前凸显。残疾人已不仅仅满足于主体理性能力提高,全纳教育中对自由、平等、人权、尊严、个性、价值、意义等精神家园需要的满足等人的目的性价值的捍卫。已开始成为特殊教育的内在要求。对残疾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实现内驱力的

篇2

1.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

2.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与评介

3.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4.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5.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6.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7.国外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及其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8.安徽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9.特殊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10.论特殊教育从人文关怀到行动支持走向

11.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其启示

12.从政策解读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构

13.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4.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实施背景、内涵与积极作用的探析

15.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可视化分析

16.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17.信息化视角下的特殊教育发展对策探究

18.宁夏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9.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及地区比较——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

20.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

21.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22.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23.中美特殊教育教师政策比较研究

24.新疆特殊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5.医教结合: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路莎一文的商榷

26.国内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研究现状与趋势

27.融合教育理念下的特殊教育财政:历史、现状及未来

28.“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基于复合型的内涵分析

29.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30.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31.西方特殊教育研究进展述评

32.美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33.特殊教育应是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先保障的领域

34.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新探

35.中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制度转型——福利政策体系化与福利提供优质化

36.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37.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

38.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9.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40.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研究

41.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理论依据、相关概念的探析

4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43.美国特殊教育师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44.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

45.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

46.吉林省特殊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

47.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思考

48.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研究

49.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述评

50.特殊教育学科体系探析  

51.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52.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53.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

54.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55.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

56.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

57.特殊教育设施布局需求分析与发展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58.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

59.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60.韩国特殊教育现状的研究

6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特殊教育的政策与实践走向

62.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人文关怀的视角

63.多学科合作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兼论“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发展政策

64.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65.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标准的演变和特点分析

66.中国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基于近十年《中国特殊教育》刊载文献可视化分析

67.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及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68.中国特殊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基于面板数据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69.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70.澳大利亚特殊教育师资与中国特殊教育师资的比较研究

71.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及现状研究

72.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非歧视性评估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73.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

74.美国特殊教育就业转衔服务解读及启示

75.隔离与融合: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与分析

76.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77.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律的特点及启示

78.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79.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80.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的家长参与

81.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82.特殊教育的循证实践取向

83.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现状与发展

84.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85.国内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述评

86.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87.关于四川、重庆等地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

88.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

89.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转向及其改革逻辑与重点领域

90.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热点领域与知识基础——基于CSSCI学术期刊1998-2013年文献的计量分析

91.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

92.韩国特殊教育法的演变及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9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职能的转变

94.质的研究范式与特殊教育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与倡议

95.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及启示——基于美国学科教师专业标准

96.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及政策建议

97.教育技术学范畴下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98.当代日本的特殊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篇3

 

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2014年,我国特殊教育相关多个部门经过协商,联合颁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其中,重点提出,“必须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1]这代表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即意味着此问题不但重要而且急迫。

 

所以,必须立即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便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解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区别于一般的教师,其必须要有专门的技能应对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为此,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但是,我国残疾人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残疾人学生的数量在逐渐上升,专业残疾人学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规模明显增大。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并没有同步大幅度增长,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截止到2002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为1:1257,这是一个严重失衡的比例,说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严重不足,特殊教育教师存在巨大的培养缺口。[2]这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巨大障碍。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总体水平一般

 

根据特殊教育相关研究部门的调查,截止到2005年,我国特殊教育在职教师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合计比例大约为21%,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53%,剩下的教师为高中甚至以下学历。从学历层次的比例看,其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学历在高中之下,这说明在我国现有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中至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特殊教育培养,他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会存在不足。而且,即使是学历合格的教师,和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

 

这些距离需要用实践去逐渐拉近,而入职后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快速积累经验,完成合格教师向优秀教师的转化,可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入职后的培训非常少,每年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可以接受在职培训。就业前的培训不足和入职后的培训缺少,导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总体水平长时间原地踏步,难以提升。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效能感不强

 

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认识上的误会导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效能感相对较低下。在社会上很多人眼中,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多是因为能力不足才会无奈选择这个行业。他们多会用一种异样或者轻视的眼光来看待特殊教育教师。天长日久,这些教师内心经过长时间压抑,心理会产生一定的阴影,这将会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排斥,逐渐难以认同。长时间不能从工作中获取成就感,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劳动的快乐将会导致教师对其工作丧失热情,进而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研究力不强

 

当前,特殊教育教师中很少有人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其专业化发展进行专门研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其教学任务只是按照课标的要求展开课程教学。而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任务,和自己并没有关系,不是自己职责分内之事。在此种认知的引导下,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很少人进行科学研究。其科研能力的薄弱限制了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阻碍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进步。

 

二、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起步较晚

 

相对于国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国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3]至今,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仅仅三十年左右时间,研究内容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比如,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有了初步的统一意见,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制定的解决对策有所偏颇。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解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截止到2012年,国内只有39所学校设置有特殊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有9所院校设置有博士培养点。这些学校每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总数不过几百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更少。[4]这代表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培养严重不足。同时,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非学历培训也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院校特殊教育的教师都缺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时间参加职业培训。到2013年年底,我国每年只有4%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参加非学历培训。因此,无论是学历培训还是非学历培训,其培训力度都显不足。

 

(三)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

 

特殊教育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一般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但接受新知识速度慢,有的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阴影;甚至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也学不会一个字,想要教出成绩非常困难,让教师看不到希望。而且,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认知也存在误差,他们多数认为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从事特殊教育教学。

 

这就决定了教师想要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有更好的耐心,对家长和社会上各类人员对自己的误解能以平常心面对。这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之进行开解和引导。而我国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并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配置。[5]特殊教育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

 

(四)特殊教育教师缺乏科研意识

 

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我国多数特殊教育教师都没有科研意识。在有的教师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教师,自己的任务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问题,和自己无关;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已经让自己精疲力竭了,感觉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也有的教师会认为自己不具备科学研究的条件,或者看别的同事也不进行科学研究,所以自己也不需要进行科研等。总之,教师总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激发科学研究的意识。

 

三、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很多概念,也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概念的内涵和问题还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天就能解决的,这需要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和一线教师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

 

特别是教育界的专家,要加大对此问题的研究,以便整理出系统的理论为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他们教学活动的进行指明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各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走弯路的可能,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保驾护航。

 

(二)增加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的比例

 

合理安排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现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准。(1)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在一起。学历培训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相对专业、系统的特教知识,而非学历培训,可以帮助教师迅速提升教学能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两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可以明显地提升特殊教师专业化的水平;(2)积极地展开网络培训覆盖。

 

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使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建立连接,相互交流经验;(3)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评估制度。必须从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培训的课时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对特殊教师培训进行评估,以便为特殊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提供保障。

 

(三)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干预

 

鉴于当前社会对特殊教师的认知情况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干预,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对于社会的有色眼光,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帮助他们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为其提供正面的解决途径;[6]理解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让他们的心理问题消失在萌芽阶段,不至于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心理健康。

 

(四)激发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意识

 

目前,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研究力度并不大,特别是一线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人数更少。[7]所以,动员广大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加强理论和实践的链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成为稳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基础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8]学校应为多采购一些登载有特殊教育前沿理论的书籍和杂志等提供适当的经费保障,让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多吸收这方面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知识的高度。此外,对于做出研究成果的教师,学校要额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同时,学校还要从精神层面给特殊教育教师给予激励,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如在职位晋升的时候,给予政策偏斜等。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igitalization Campus"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Zhang Feibiao

(Ningbo Yinzhou Special Education Center,Ningbo31500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igital campus"mea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ideas,put forward,such as multimedia,digital resources,construction,and network platform to build such detailed ideas,but for special education the special nature of students defect compens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chool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with a view to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Keywords:Digitalization Campus;Special education;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也不断的发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了现代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是指在数字化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管理、科研和教学过程当中所产生和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送和应用等,确保实现教学信息的最优化配置。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包括: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和日常办学方式等方面和普通学校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数字化环境的建设和设置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次,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包括视障、听障和智障等残疾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比正常学生的欲望更加的强烈,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在很多方面将能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再次,特殊教育学校具有自己的授课体系,不可能与普通教育的课程同步。因此,积极的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在特殊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特殊教育进行一定的弥补,对于特殊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创新思路

(一)建立起信息技术环境之下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在新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之下,要对传统的单一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积极的引导特殊教育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信息技术巧妙的运用到教学评价体系的分解和建设当中。

(二)将网络融入到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当中。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对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整合之外,更应该重视在教学活动课程当中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出信息网络资源的作用。就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可以在高年级中积极的开展“我的理想职业”等类似的主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借助网络工具,诸如在网络上收集、观看、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和当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然后通过网络论坛进行交流,在论坛上学生能畅谈自己的理想与人生,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积极的定位,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开展合作建设资源的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复杂程度也在加深,同时还考虑到合作低成本方面的考虑,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始趋于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开发。学校作为技术需求方,可以和相关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合作,与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与资源共建,共同来开发特殊教育资源,促进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向更加科学、系统与合理方向发展。例如,学校可以联合多所同类型的学校建立“聋校双语教学研究”为主体的网站,在其中提供各个参与学校所能提供的相关优秀资源,展示最新、最先进的教学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的促进各个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相互发展。同时,还可以联合政府部门,诸如教育部的基础教育司等机构,合作开发聋、盲、培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创新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实际上通过应用的方式来促进建设的发展也是“数字化校园”创新建设的一种方式。

(一)融入到网络教研,给教师的成长服务。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建立起以网络为平台的学校教研交流舞台。例如,开展网读活动,开展分学科的方式,由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提供和推荐相关的文章,之后确定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将之及时的到平台上。这样既能丰富教师的阅读内容,同时还可以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与思维空间,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间接的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还可以积极的开展诸如网写的活动,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教学体会等到论坛或者是自己的博客当中,供素有的教师交流。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活动具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撇开一些不必要的约束,容易形成学习团体,实现同伴互助,专家引导,有效的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融入到办公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数字化技术不仅给教学带来了变革,同时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办公带来了同样程度的改革。例如,学校可以在既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开发诸如Active Messenger类似的实时信息交流软件,实现管理团队之间的即时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与效果,进而形成一个快、易、好、省的办公网络体系。而针对于专项的事务管理,可以引进专业的电子管理软件来实现。诸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软件智能化的服务将能有效的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给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基本环境和保障。

(三)融入专题研究,补偿学生的缺陷。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给残疾学生的缺陷进行补偿。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难点,是整个特殊教学业界教学质量提高的难点。而学校可以通过积极的寻找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学生课外阅读之间的完美结合点来加以改善。例如,开发一种双语视频的阅读资源,教学过程中利用专业制作软件来制作出一种图文配手语的故事及科教视频资源,并将之存储到视频点播系统当中。学生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进行自我学校,多语言、多信息的环境支持下感受到轻松欢乐的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融合教育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 培养

分类号 G760

1 引言

融合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是融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融合教育强调儿童差异存在的合理性,确保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都拥有在普通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和教师有责任通过调整教育教学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宗旨在根本上与融合教育的理念是相符的。从认识到残疾儿童的独特需要,到看到各类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进而认识到人人都有特殊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对个体差异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像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尽管当前受一些因素(如经济发展、体制、社会接受度等)的限制,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我国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据201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义务教育段全国特殊教育学生随班就读人数已占到在校生人数的51.88%_2]。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学校也已不算少数。以北京为例,2012—2013学年北京市共有5616名残疾学生在1091所普通中小学就读,而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共有中小学1422所,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中小学占总数77%,而2007年的这一比例为47%。也就是说,随着融合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推广以及我国大陆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课堂,普通教育教师的教育环境、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这对普通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教育没有给予及时呼应,师资队伍的质量就会失去保障,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我国随班就读学校的实际教学质量并未像统计数字如此乐观,这些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我国普通教育教师对这种变化的适应水平并不高,大多数教师缺乏对随班就读儿童高效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有的甚至没有形成基本的对随班就读的高度认可和对特殊需要儿童充分接纳的态度;教师普遍担心自己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师资质量已经成为阻碍随班就读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普通教育教师在师范院校未学过特殊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不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特殊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在面对特殊需要儿童时常常不知所措,无力提供其所需要的特殊教育及其相关服务,不仅使随班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处于混读状态,日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教师本人也充满强烈的挫败感。普通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匮乏已成为制约随班就读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不突破这一瓶颈,随班就读的质量难以获得普遍提高,特殊需要儿童的平等教育权益也难以真正实现,也将违背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和目标。因此,使普通教育教师掌握一定程度的特殊教育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2007年,我国开始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期望通过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解决中西部尤其偏远贫困地区的师资缺乏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面临新的改革,为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培养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与环境;也促使部属师范大学从原有“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已有研究发现,虽然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整体认同水平略高,但是已有培养模式下免费师范生对课程政策、课程规划、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实施等方面满意度较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准教师”的养成阶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免费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生成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入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入职后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群体的教育态度、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未来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变革,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将特殊教育能力纳入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内容将成为必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融合教育推进之下,普通教师教育体系应如何呼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教能力的诉求,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行动重点。本研究聚焦于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生力军”的免费师范生,以期通过对其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借鉴。

2 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2.1 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结构及内涵的研究现状

分析教师的能力构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殊教育能力?什么是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国外研究者归纳了融合教师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障碍儿童相关知识;障碍儿童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有效教学策略;正确的班级管理与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要求新教师要具有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能力。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提出了对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六项基本要求,以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具体包括:教育者能够立即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在社区和学校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教育者应当接受充分的培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巧和信心来移除特殊儿童学习中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学习活动;教育者应当在健康、安全、成就感、对社会的贡献、经济能力五个方面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提高;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教育者能够通过职业标准和绩效管理了解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并同时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

融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究者认为,在融合教育中,任何教师都要能履行以下职责:①充分了解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能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②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支持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和适当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将每一个儿童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受益者;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某些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④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要鼓励发展正常和发展障碍儿童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也有研究者提出,为满足融合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得素质,即形成融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特殊需要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融合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融合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

孟万金等研究者认为应该打通“普教”和“特教”之间的分割,突破传统的普教与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素质结构的四个关键系统“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2.2 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结构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融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民主的教育观等)、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有关特殊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知识系统;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其中,融合的专业理念是整个能力结构的灵魂,指导和影响着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支柱,三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普通教师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 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融合教育的思想,即是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的新观念,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

首先,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社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教师是否具备对特殊需要儿童真诚接纳态度,直接影响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已有研究发现,普通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态度并不乐观,“普通儿童普通学生还照顾不了,哪有精力关照残疾学生”,这种消极的接纳态度必然导致融合教育的失败。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观,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教育价值观。融合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教无类”,进而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教育期望,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再次,树立民主的教育观。融合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且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与教育民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普通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民主的教育观,由封闭式单一性教育向开放式多元化教育转变,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体现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公平性、合作性原则;改革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2.2.2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掌握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普通教师需要掌握如下专业知识:其一,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对各类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的掌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其二,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融合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其三,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这是依法执教必需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等级资格相关政策,地方相关制度体系等。其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根基,如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

2.2.3 专业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融合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对教师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其一,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并知道如何向特殊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其二,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这也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其三,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性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其四,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特殊需要儿童大多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减少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融入班级环境。其五,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评估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估技能。其六,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教师的合作、共享能力被作为各国融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核心能力。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策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扮演中介者角色,使各系统之间有序融合运作,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 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行将为教师队伍引入大批优秀学生,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融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适当的教育,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

为提高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是确保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意识到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以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普及性教育,其辐射范围有限、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考虑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3.1 培养目标:融入融合理念,培养特殊教育能力

要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必须先明确其培养目标。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接纳所有儿童,不拒绝和排斥儿童,其内涵已远远超过特殊教育的狭义内容。随班就读是我国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对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师资先行,随班就读改变了普通教育对象的构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此时,教师教育必须予以及时呼应,才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为适应融合教育环境,在培养阶段必须纳入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应融合教育之需,各国均对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为目标;澳大利亚教师标准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多样性和差异性;瑞典要就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进行补充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满足教室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等。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保障我国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也应以“培养免费师范生具备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能满足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目标。

3.2 培养方式:整合多专业力量,实行多模式培养

“从普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倡融合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的目标、教育功能的又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定位的调整,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学界一直对从事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职前特教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性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其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确证。及对国外融合性师资职前培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且还设想和提出了符合本土化条件的具体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的安排方式、教学实习的方法和策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职前阶段的“准教师”特教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与此同时,在免费师范生政策推行下,其专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学校所能解决,而需整合多个学院或专业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培养模式,才是基于当下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满足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可行路径。

以美国为例,其在职前融合教师的培养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普通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二是非特殊教育专业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三是通过专业整合,创办专门的融合教育专业,参与后两种培养方式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种资格证书,形成“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制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英国也是融合教育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为更好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保证普通教师掌握特教技能,英国教育部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才能获得教育证书,对于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对其培养机制并不承认。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单证式的培养,即在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进行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培训。

无论是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还是单证制的培养模式,在准教师职前的培养阶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师教育项目是世界融合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鉴于此,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也需整合多专业力量,采用多种培养模式。比如,“独立模式”即由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各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辅修模式”由教育学院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中对普通教师特教能力的要求,设计非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由非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选修为辅修专业。“分段培养模式”,“3+1”、“2+2”等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先在是普通师范院系修读2—3年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掌握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再到教育学院修读1-2年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综合模式”即由教育学院和其他普通师范院系合作系统调整和结合特殊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系联合合作重新设计各类课程,组成系统的、互补的课程体系。

篇6

关键词:小学;特殊教育;培智音乐教学

现阶段,特殊教育不断发展,培智音乐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进一步提高培智音乐教学水平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本着创新与补偿的思路,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转变自身教学理念

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生在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决定应用传统“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模式根本不能达到培智教育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最终无法实现培智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1]。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有效打破传统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最终达到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

以《谁会这样》歌曲的教学为例,在组织与实施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教具,如各种各样的头饰,在教学中将这些教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之后引导他们去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在切身参与到模仿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于是更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感知这首歌曲的内涵,从而实现了寓教于乐,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就转变为了“启发式”的教学。

二、强化学生音乐感受

在针对特殊教育儿童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一般的简谱与五线谱都不容易被他们理解与接受,鉴于这一制约因素,我们应该用图谱去展现音乐[2]。在培智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整合图谱法,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学生感受音乐能力的培养,进而更加有效地表达音乐的内涵。

在小学特殊教育培智音乐教学素材中,一部分歌曲的内涵是比较深刻的,歌词也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所以难以理解与接受,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有效应用图谱实现歌曲的有效诠释。例如,在《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大雨点和小雨点进行表现。为了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小雨那欢快的感觉唱出来,可以在图谱上增加拍子,学生在观察生动的图片的时候,可以很快地理解歌词,同时有效地把握整首歌曲的节奏。

在培智音乐教学中,声音在强弱上的变化也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感受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辨别节奏的能力。例如,在《大猫和小猫》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运用粗的波浪线对大猫的声音进行表述,用细的波浪线去表示小猫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形成声音的曲线,进而实现对学生情绪的有效控制,之后在《大狗与小狗》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了。

一部分音乐当中并没有歌词,学生只是通过音乐的倾听进而发挥想象力去感知音乐的内涵与特质。针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图谱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例如,在《胖厨师和小老鼠》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厨房背景图案,然后根据整部曲子的特点去设计出更加形象化的图谱,可以用水龙头、菜刀、锅等图片去展现厨师在厨房中忙碌的场景。采用这样形象生动的图谱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感知得更加透彻,这对把握整个曲子的内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艺术,利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抒绪,其中存在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元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学生陶醉在音乐的世界当中。培智学生一般不会表露自己的特长,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去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例如,在《走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试着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世界的快乐,我们可以在教唱歌的同时,引导学生模仿小鸭子、猫咪走路的动作等,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的快乐,随着音乐边唱边跳,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现学生的特长,如可以发现哪些学生肢体语言上具有特长,哪些学生在音乐上具有天赋等。在挖掘了学生特长之后,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去培养学生,此时学生的努力将会得到充分的肯定,学生的情感将会得到最大的满足,情感由此得到了丰富,这样就会使得这些学生从自卑的世界中走出来,从而也就达到了培智教育的目的。

每一个孩子对于音乐的感知与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培智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更是非常特殊。如一部分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在学习中就会随着音乐拍手、点头。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对学生的这些动作进行限制,而是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去做个性化的动作,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挖掘学生的个性化潜能。

篇7

关键词: 医教结合 教育康复 人才培养 创新路径 对策

残疾人和正常人存在不同,但他们也具有生存权和尊严权。残疾人参加和享受社会生活的关键是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康复服务主要是指残疾人摆脱医疗设备的治疗,通过有关机构的专业人才进行相应的服务,具有承受功能复原和社会责任两方面的内容。

1.“医教结合”实践对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意义

最开始,“医教结合”是一种传统的说法,主要是指把医学方式和教育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主要限定在特殊教育、康复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教学相互融合及医学人才培养的范围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医教结合”成为特殊教育范围的专有词语,得到了很多特殊教育实践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国一些区域和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开始提倡“医教结合”的思想,并且把“医教结合”有效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国内对“医教结合”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医教结合”是现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和人文的相互融合是现在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医教结合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医教结合”需要和特殊教育的实际目标相联系,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区别性对待,注重理论的实际价值,注重其中的公益性作用。

2.“医教结合”框架下教育康复人才培养的策略

2.1加大教育康复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加强复合型教育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医教结合”的大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处理康复人才缺失和服务能力低下的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发现把康复和教育进行融合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之一,现在有的培养结构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实践和研究。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最早构建了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专业学科,在2013年又构建了教育康复专业,而且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合作,为培养具有康复能力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培养专业化教育康复人才的时候,特别注重学科的融合和渗透,专业构建的形式需要表现出医教结合的特点,在构建专业课程的时候,要把教育模块和医学模块通过2:1或是3:1的概率进行划分。教育康复专业主要是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的有效融合,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进行特殊教育的人才,而且要具有承担某项专业康复训练的综合能力。在培养教育康复人才方面服务面要广泛,不但可以在特殊学校、普通学校资源中心进行服务,还可以在康复中心或是民政福利医院等机构进行工作。再者,要增加普通特殊教育专业构建教育康复选修课程,培养具有基本康复能力的人才。

2.2培育多元的教育康复能力,组建均衡的教育康复人才队伍。

第一,加强多元化的教育康复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出了很多的康复训练设备,运用新的康复技术和康复设备能够有效加快残疾人的康复速度。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黄昭鸣教授所引领的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要实验团队研究的“启音博士”、“启智博士”等,在康复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推出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表明,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教学设备和康复设备,使得残疾学生能够进行针对化教育和康复训练。要让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等,进行“医教结合”实验,研究教育和康复结合的特殊教育形式,强化对特殊教育学校安排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的支持力度,使得残疾儿童能够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得到完善的康复设备的帮助。所以,在教育人才培养中要对学员进行康复技术和设备使用的引导,使得残疾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康复服务。第二,构建均衡的教育康复团队。我国现在的康复人才团队构建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不能顺应社会对康复的实际需要。我国残疾障碍的类型在不断变化,而残疾人康复专业团队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导致视障、听障等传统康复服务的工作人员较多,但是进行教育、心理和就业等方面的新型教育康复型人才大量缺乏。“医教结合”合理运用到康复实践中,不但要强化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的有效融合,还要注重教育康复人才具备专业化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把握相对应的康复技能,至少要对其中一项康复技能进行熟练的把握,特备是要强化对于智力康复技术的培养强度。

2.3建立教育康复人才专业成长的支撑平台。

首先,构建非医疗体系的康复人才职业资格认定系统。现在的职业资格认定系统中,教育体系中的康复人才不能得到医疗体系的康复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其中康复工作人员的资格不容易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定,所以不容易向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提供有效的帮助。为了保证康复行业的规范和完善,并且保证教育康复人才具备相对应的康复服务资格,国家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非医疗系统康复人才资格认定体系,教育康复类人才能够根据相关的等级资格考试,得到资格证书。并且,根据康复行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在构建相关的等级资格证书考试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突破资格制度的限制性因素,对资格进行定时的考核,对康复类人才的岗位条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构建符合特殊教育老师工作特征的考核评价准则和方式,老师职务评价更加偏重于特殊教育岗位教师,要保证康复类专业人员的顺利发展,为其构建一体化的工作道路。其次,根据国家要求,对特殊教育进行津贴补助,定时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并且对优秀的特殊教育加强宣传强度,针对有卓越贡献的特殊教育人才进行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张伟锋.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实施背景、内涵与积极作用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19-24.

篇8

特殊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编辑的《特殊教育用语辞典》对特殊教育的定义如下:“为那些通过普通的教育方法,不能或者难以达到与其年龄相符的教育的、社会的及其他水平的人们实施的教育形式。”特殊教育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广义的“特殊教育”,包括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或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个别差异特别显著的儿童教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二是狭义的“特殊教育”,通常包括对障碍儿童的教育,按其障碍程度、身心发展水平和理解水平,又分为视觉障碍(盲、弱视)、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听觉障碍(聋、重听)、言语障碍(哑、口吃)、行为障碍(或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和身体疲弱及心理障碍(自闭症)等。笔者所指的特殊教育是第二个解释。在当代,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简单的用结果评价起始或过程,而是追求教育的始终。在此意义上,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它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3]教育公平的本质应该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促进个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影响教育公平的师资配置的失衡

在人文主义社会背景下,社会文明高速发展,人道主义深入人心,特殊教育如今是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欠缺之处,其兴起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如今,特殊教育无论是在义务教育方面还是高等教育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就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特殊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特殊教育中,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对这些孩子发展的影响要比对普通教育中的孩子的影响大的多。因此,要促进特殊教育公平发展,就必须重点考虑特殊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这一关键性要素。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教师资源发展严重滞后,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大步前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开设特殊教育的高等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这些专业每年的招生有限,本科生每年只招50到60人。全国还有两所大专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4]每年我国培养的教师数量有限,使得特殊教育的师资数量满足不了现行的需求。残疾人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数量的要求比普通教育更高。根据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残疾青少年在校生总数为425613人。其中,5-14岁的残疾儿童人数为415992人,15-18岁的残疾青少年有9621人。若按现有在校师生比1∶4.3计算,则需要教师98980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的特殊教育的需求。[5]

(二)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质量不高

教师资质包括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数量,教师的最高学历和职称等。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不仅人数不多,而且缺乏专业知识,特教教师的资质偏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中经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教育或者培训的人数总比例较低,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普通学校尚低,在学历和职称方面有待提高。从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构成情况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专科毕业生近达一半,占44.42%;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的教师占54.9%,学历达到本科的教师不到一半,仅有44.08%;而研究生毕业的则更是凤毛麟角,只有1.02%。可想我国对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微乎其微。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硕士培养点不到十个,博士每年培养教师最多也就十几个,而且大都都是毕业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其余的特殊教育本科专科每年培养也只有数百人。再看我国特殊教育职称情况统计表,初级职称的教师(即小学一级及以下)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79%;中级职称的教师(小学高级)只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5%,其中只有72.29%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学高级)仅占6.63%,并且其中只有58.76%的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可以明显看出,特殊教育教师无论是在学历还是职称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分布不均衡

在特殊学校聚集和特殊学生较多的地方,师资反而相当匮乏,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人口密集的地区反而出现师生比严重失调的情况。根据上述现行规定的特殊教育师生比1∶4.3,从上表可以计算出目前没有任何地区符合这一标准。师生比(在校学生数/专任教师)控制在1∶4.4到1∶5范围的地区分别是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师生比在1∶5到1∶9.8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北、西安、陕西、宁夏。我国的特殊教育的师生比的平均比例(全国在校学生数/全国专任教师)是1∶9.8,以上的17个地区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他的13个地区严重偏离国家的平均水平。师生比1∶9.8到1∶20之间的省份有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还有几个地区的师生比小于1∶20,分别为江西、重庆、四川、云南。各地区师生比的严重失调给特殊教育质量的不平衡带来巨大的影响,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或者人口密集的地区都不乏存在严重失衡的师资配置,可想而知西部偏远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的师资质量又能有多高,这让特殊教育该如何公平发展,特殊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已严重阻碍特殊教育向公平化方向发展。

三、建议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殊教育的兴起势不可挡。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中,教育全民化的口号中,受教育的残疾人数量势必增长,质量务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积极为残疾人群争取更多切实的利益,充分让残疾人群享受到最大化的权利,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落到实处。特殊教育的教师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分布上,其配置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主要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使得特殊教育的规模难以扩大,质量难以提高,让特殊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现代化的大众化教育和终身化教育,对此,笔者提出一些粗略的建议。

(一)保障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权利,建立健全教师人事进出制度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很难获得教学期待,容易受挫,打击其工作主动性。因此,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各项经济、政治上的制度保障,建立合理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发挥职称评聘的调剂作用,否则特殊教育教的工作热情很难提高,教师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二)加强特殊教师队伍在学习培训、交流、资格准入等方面的建设

篇9

关键词:特殊教育 特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9-01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特殊教育(狭义)的关注,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也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特色路径,切实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实现对一个社会人的塑造。

1 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要高效运转,办出特色,一定要有切合本校实际的相关制度,方能保证学校的有序性和稳定性,从而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保障。

顺应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特色发展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逐步形成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与这一完整的教育体系相适应,学校要引入规范专业的测量评价机制。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全面客观的测量和评价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补偿治疗和教育)和行为(主要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训练,同时本着标准统一的原则,应该对学生进行连续性的测评,以便于教育手段的调整和实施,真正做到因时因材施教。可以说早期人格的塑造、教育的起点、中点(教学后的改进)、终点(教育最后达到的目标)实际上都需要借助测量和评价。

“办好一所学校就等于关闭一所监狱”,教育的作用可见一斑。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实施特殊教育的最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特殊教育的质量。

因此,教师要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课堂的规范教学。教师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集众人智慧合集体之力上好每一节课,实现教学相长。

学校应当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和交流,培训方式主要是采取学科专业加教育及特殊教育训练,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2 开创特色教学法

学校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创设情境,以情导学,以情激趣,以情育德,健全学生人格。

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如集体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为了满足学生的个别教育需要,教师或学校实行因材施教的个别教育计划。在个别教育中可针对优等生施行个别化培养和教育,强化其优势;也可对学习困难等学生制定相应的个别教育计划,培养自信和兴趣;其内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个别教育计划要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在个别教育过程中做好个别教育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及实施时间、过程、相关的辅助措施、教学效果等。

3 特色课程设置体系

3.1 开设选修课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本身需要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可以从实际出发设定必修课,辅之于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指文化课,这些课程保证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求,而选修课是开放而灵活的,学校针对学生实际设置生活能力培养课程、劳动职业技术教育、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及社交礼仪等课程。特色课程与文化课相辅相成,可以共同完成一个社会人的塑造。

3.2 启用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心理进行测试,接受师生的各种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形成信息的有效反馈,以便调整教育策略,做到早期预防和及时疏导。同时启动心理发泄室,实现教育和医疗措施的结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实际出发针对师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让全校师生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

3.3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课外小组的成立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学会合作交往,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组员由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共同构成,以兴趣培养能力,责任心以及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为适应学校特色课程的设置及课外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应扩充相应的图书资料,并对学生定时开放。

3.4 适时研发“校本教材”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依托学校自身资源和条件,研究特色课程、课外兴趣小组与课堂授课,研发校本教材,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5 寻求多种教育形式合作

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与普通学校开展联谊和共建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习常态儿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社会化。同时,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如工厂、电影院、博物馆、科技馆等都可以成为校外教育基地,可以和他们建立长期的联系,学生定期到这些基地接受教育。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教育、锻炼学生;另一方面促进他们更好地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全礼,李玉向.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概论[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3] 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云海.学校特色是打造出来的吗?[J].现代特殊教育,2012(Z1):127-128.

[5] 王伟,李松林.学校特色发展:实践模式与现实途径[J].中小学管理,2009(9):38-40.

[6] 王伟.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条件、问题与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09(6):37-40.

篇10

2003年,我县被列入国家残疾少儿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100个实验县之一,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因此适龄残疾少儿就读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到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另一种是随班就读。

1、在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①由于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目前只能容纳7个教学班,即80-90人的规模,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就读需求。②就读费用高。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虽然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课本费、住宿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但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各乡镇,又寄宿住校,产生了较大的就读费用。每名寄宿生一年的就读费用高达3000余元,其中伙食费约2500元,周末接送车费平均约800元(路途远的高达1000余元),尽管全部享受了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生每年950元,初中生每年1200元),但与实际支出费用相比,缺口还很大。特别是这类学生的家庭普遍贫困,有少数家庭一家几个这样的孩子,根本无力解决他们的就学费用。

2、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乡镇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和专业教学设备。加之目前的教育制度,大多仍然以追求排名和升学率为目标,部分教师将这些残疾孩子放一边,置之不理,导致这些残疾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3、高中教育。目前,我县乃至全市还未有一所聋人高中,学生毕业后,要继续求学只有到外地上高中。面对高昂的就读费用,大多数学生因家境困难无力承担,导致放弃求学转入就业。

在0至14岁的2800多个残疾儿童中,有60%(即1700人左右)的残疾人需要护理及康复训练,经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后,80%的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也极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县正规的康复类教育机构稀缺,专业训练人才缺乏。县特殊教育学校,虽承担着全县随班就读工作的巡回指导工作,但是其自身办学条件也非常有限,缺乏康复训练专业技术人才。

导致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职业技术培训难,职业技术培训专业人才缺乏。类似于康复训练,职业技术培训也需要专业人才。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培训,但是目前我县同样缺乏此类人才。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职业培训,就没有就业能力。

目前,我县还没有一所专业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导致这些残疾儿童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和入学前教育。

1、积极改善残疾儿童生活状况。一是我县残疾孤儿,除每月享受普通孤儿的生活保障570元外,每月还额外增加100元。二是我县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全部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同时比普通学校学生高200元/年。三是县妇联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儿童活动,如:2008年,组织100名爱心妈妈为全县150名孤残儿童每人编织一件新毛衣。争取贝因美公司的赞助,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儿童送去了价值近3000元的贝因美奶粉、营养米粉、葡萄糖。2010年,争取“多美滋奶粉”公司赠送价值3.5万元的多美滋奶粉和现金1500元走访慰问贡江镇孤残婴幼儿家庭。2011年争取“蜜儿餐”公益慈善项目,赠送14箱价值近2万元的儿童营养餐,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及县城部分贫困儿童食用,提高困境儿童脑部发育,提高身体免疫力。

2、开展亲情关爱活动。我县将每年6月定为“亲情关爱残疾儿童实践月”,县妇联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妇女,奉献爱心,充当残疾儿童的“爱心妈妈”,每人结对帮扶1名残疾儿童,每月走访1次以上,切实解决残疾儿童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给予残疾儿童亲情关爱。2011年,县妇联组织党员妈妈为全县贫困残疾儿童赠送了一张亲情电话卡、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和一个新书包,组织他们参观一渡,过集体生日;组织他们开展情感交流活动,与党员妈妈谈心,鼓励他们学会坚强地面对生活。

1、县教育局牵头筹建了扶贫助学理事会,先后募集资金600余万元,我县有20余名贫困残疾儿童受益。县残联每年为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资3万元,帮助贫困残障儿童解决学习、生活难题。此外,县特殊教育学校有45名儿童每年享受残疾人事业中央专项公益金助学专款2.8万元。

2、我县将特殊教育学校新建项目已于2010年列入__县重点建设工程。新建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占地24.9亩,建筑面积6425平方米,规划可容纳200名残疾学生就读和60名学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

3、2008年起,省教育厅争取到省

财政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投入达3000万元/年,为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专业设备购置资金和补充新校建设资金。目前我县特殊教育学校共争取到专业设备购置资金150万元;2010年,我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项目被省教育厅列入“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示范学校”,给予150万元的建设资金。3、国家非常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2008年11月,我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__”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方案》的改扩建项目,项目资金700万元(含设备配套资金80万元)给予全额拨款。

1、我县对肢体残疾儿童免费矫正手术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4名儿童已到省儿童康复医院进行了免费治疗。

2、2011年,我县民办了__县雨露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专门收训有孤独症、脑瘫等残疾儿童。目前有9名残疾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

3、2009年,我县争取到了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一辆价值19万元的医疗车落户我县妇保院,作为全县边远山区妇女儿童和贫困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急救专用车,在源头上降低残疾儿童发病率 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县特殊学校教育方面。需加快推进县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工程建设和加大特殊教育学校资金投入。2008年11月,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__”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方案》的改扩建项目。项目资金700万(含设备配套费80万),已于2010年10月下达我县。但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太大,预算与实际建设的存在时间差,与实际建校的支出还差距较大,缺口资金约600万元。根本无法满足建校所需。如能在专项资金中追加建校资金,提高设计要求,相信建成的学校会更完善,更贴近国家的建设标准。只有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建成了国家标准化的特殊教育学校,才能让残疾儿童受到专业的康复教育和就业指导,才能将我县残疾儿童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更好的建设幸福__,造福子孙后代。

2、随班就读工作方面。一是要给各乡镇中心小学配备专业设备,二是要配上专业的教师,三是可以在中心小学试点开设特教班,让专业教师享受特教津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在普通班教师将残疾儿童放一边置之不理的情况,同时也能调动起专任教师的工作激情,让残疾儿童得到更好地教育。

3、高中教育方面。高中教育是目前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建议至少每个市应建有一所聋人高中,以解决聋人求学的大难题。

按照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配备有关规定,特殊教育学校需要配备专业的康复人才,这些人才是“医教结合”的主干力量。目前,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学校都在尝试“医教结合”实验,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学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残疾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开发其潜能,使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实施医教结合体现了特殊教育的本质,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命题。医教结合要求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跨部门合作,还需要教育科研、教研、装备、远程教育、特教资源中心等各单位共同参与的方式,建立各部门分工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不断完善医教有机整合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最终形成“医教结合、按需施教、开发潜能、人人有所发展”的特殊教育。因而需为县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医疗康复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