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原理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液压原理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常用工具的结构,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
3、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基本知识;
4、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5、绘制复杂零件图和简单部件装配图的知识;
6、通用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7、内燃机的原理和构造;
8、 编制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
9、复杂工件的划线方法;
篇2
【关键词】中职 液压技术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液压技术》作为中职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讲授课本知识,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少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技能。而传统的黑板、挂图式教学方法也已经暴露出其教学效果上的不足。基于对《液压技术》课程的实地教学研究,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们也找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作为这些教学方法却不是在液压教学的每个章节中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因而教学方法也应相应改变才能便于学生接受,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现场法。现场法可以安排在课程开始的第一章液压传动基本知识,选取企业中或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液压设备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案例,让学生现场感受一下液压的巨大功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感受学习《液压技术》的作用,做到学有目的。在工业现场就解决什么是液压技术、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的特点、液压技术的由来、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电教法。在进行第二章液压泵、第三章液压缸第四章液压阀及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时使用。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需要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动作过程及内部结构要求学生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过程需要学生理解。而这些内容要么看不到摸不着,要么含混晦涩难于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向学生展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灵活地对液压系统进行组合和拆分,把一个完整的液压统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几个液压基本回路,以便能够更形象的分析其工作特性与回路的功能,形象地描述某些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内部结构特点,那么老师便不必多言,学生也可轻易掌握教材内容,事半而功倍。
(三)实验法。在进行第二、三、四章液压元件的授课时,将学生带到实验室,通过观察透明元件结构,印证在多媒体教学时学过的内容并进行对号入座,然后再在液压试验台上设计一个简单的回路,启动液压泵,让学生亲眼看到液压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回路的液流方向,从而加深对所学液压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利用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简单回路将所学的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缸、各种液压控制阀)都包含在内,并且让学生亲自操作以加强记忆效果。实验法应安排在电教课上完之后马上进行,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教课的教学效果。
(四)拆装法。在学习液压元件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的理解,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液压泵及液压阀的拆装实验。通过拆装实习,不但可以搞清楚结构图上难以表达的复杂结构和空间油路,还可以感性地认识各个元件的外形尺寸及零件的安装位置关系,并且对一些重要零件的材料、工艺及配合要求获得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正确地选用元件,使用、安装和维修较复杂的液压系统。通过对液压元件拆装,学生将对常见的液压元件结构有进一步的认识,调动学习热情,从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在进行拆装实习时,老师应先讲解拆装步骤、注意事项,再进行示范操作,并适当地进行结构分析和拆装要领介绍。拆装时要向学生说明,拆装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弄通元件的工作原理,即主要部件在使液压元件工作时所起的作用,而不只是单纯地认识各个零件。实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检查,加以指导。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完成实习报告,以巩固实习效果。
(五)自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教材第五章液压辅助元件内容较多且杂,并非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自学法。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学生能掌握课本知识,训练学生科学用脑,还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学习方法,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学会分析、整理资料,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由于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会用到这些辅助元件,老师只需要答疑解惑,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搜索渠道即可,这样可以节省有限的授课时间。
(六)检验法。在进行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的学习时,通过电教法,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几种液压基本回路的大致情况,但是由于电教法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掌握”的要求。为此学习第五章要在电教法后让学生回到普通教室,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基本回路分别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当场在练习本上画熟,然后老师随机抽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指定回路并当场点评更改错误。
(七)实例法。教材的第七章为典型的液压系统,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在液压基本回路掌握熟练后,才学习较为复杂的液压系统。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先仔细了解一个典型的液压系统: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如图。
在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实例中可以有快进、工进、快退等工作循环。在讲述每一个液压基本回路是都可以把它放进这个系统中来对照,当基本回路讲述结束了,那么这个典型的液压系统也已经为学生们熟悉了,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整个系统掌握了,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复杂液压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践证明,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改革,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液压技术》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主动,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篇3
【关键词】操作方式 识读 机床电气原理图
引言:
在模拟电路板上进行“排故”,是中级维修电工必考内容。在教学中,学生对正确圈出故障范围感觉难度很大,经过分析发现,是学生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透彻。经过探索,本文作者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采取以“操作方式”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现以Z3050摇臂钻床为例,阐述以“操作方式”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步骤,供同行参考。
一、学生应具备识读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能力
识读电气原理图,学生应具备一些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包括:能识读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能理解每个低压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作用;掌握一些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单向连续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等;掌握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一些基本知识:能分清原理图的五大部分(电源、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能理解图面区域划分的基本知识(图区、用途栏、符号位置索引)。可在进行“排故”实训前,通过“装板”实训等途径,让学生具备这些识读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去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二、详细了解机床的主要结构、工作内容、主要运动形式
了解机床的主要结构、工作内容、主要运动形式的途径:到车间通过观看机床操作者的操作来了解;通过观看操作视频来了解;通过查看相关书籍来了解;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来了解。
了解机床的主要结构、工作内容、主要运动形式的作用:这是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基础,也即人们常说的读“机”。只有了解了机床的主要结构、工作内容、主要运动形式,才能知晓机床能做些什么,也才理解机床主要部件的运动形式,最后才能明确对电力拖动的要求。例如:Z3050摇臂钻床有液压泵电动机,只有知晓该机床有主轴箱、立柱、摇臂等三个地方需要放松、夹紧,并且该机床采用液压方式来进行放松、夹紧,才能明白主回路中液压泵电动机需要正反转;只有知晓主轴箱、立柱与摇臂不能同时放松和夹紧,才能理解控制回路中控制液压泵电动机正反转的交流接触器KM4、KM5都有两条支路,以及电磁铁YA的得电和失电的含义。
三、会操作
首先能认识模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并能将该元器件与电气原理图的元件一一对应。
接着应该了解该机床能做什么。Z3050摇臂钻床有以下功能:照明、指示灯、冷却液、主轴连续转动、摇臂上升及下降、摇臂旋转、主轴箱移动等。
最后能正确操作机床。如:需要摇臂上升,就要按下SB3并压动SQ2,主轴电动机M2正转;需要主轴箱夹紧,就要按下SB6,液压泵电动机M3反转等。
四、实例
现以Z3050摇臂钻床主轴控制为例,阐述以“操作方式”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元器件的认识、操作
在模拟板上能认识各种元器件,简单说出其工作原理、作用、文字符号,能正确操作元器件,并能将模拟板上元器件与电气原理图的元件一一对应,檎确操作、观察设备动作情况打下基础。
2、操作
这一步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操作什么,机床会干些什么?能正确操作机床。“主轴电动机控制”操作步骤:接通总电源开关QS1,按下按钮开关SB2,主轴电动机连续运行。
3、观察
观察对象及内容:哪些开关接通?哪台电动机运转?哪些控制电器得电?“主轴电动机控制”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有:总电源开关QS1接通,按下按钮开关SB2,交流接触器KM1得电吸合,主轴电动机M1连续运行。
4、工作原理
1)、“主轴电动机控制”主电路工作原理。通过操作,观察到总电源开关QS1接通、交流接触器KM1得电,主轴电动机M1运转,然后在主回路中通过电路图上方的“用途栏”等方法找到:总电源开关QS1、交流接触器KM1主触头(KM1得电吸合)、主轴电动机M1三点,并将这三点连接,就会发现只有唯一的一天路径,路径为:QS1-FU1-KM1-M1,这条路径就是主轴电动机M1的得电路径。当主轴电动机M1缺相时,故障肯定在这条路径中。后面再结合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就能分析出这条支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就明白了“主轴电动机控制”主回路的工作原理。
2)、“主轴电动机控制”控制电路工作原理。通过操作,观察到按钮开关SB2接通,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在控制回路中通过电路图上方的“用途栏”等方法找到:控制变压器TC的1号点及0号点、按钮开关SB2、交流接触器KM1等四点,并将这四点连接,就会发现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径,路径为:1-2-3-SB2-4-KM1-0,这条路径就是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得电路径。当启动主轴电动机时,发现主轴电动机没有任何反应,也即交流接触器KM1未得电,故障肯定在这条路径中。
五、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采用以“操作方式”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每台电动机以及每个控制电器KM的得电路径,为正确圈出故障范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效果较好,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马洪波.浅谈如何看懂生产机械电气控制原理图[J].科技传播,2011(03)
篇4
关键词:液压传动;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85-02
液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较强,与生产联系紧密等特点。液压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不断在工程机械、机床装备、冶金机械、塑料机械、船舶、汽车、航空等行业得到大幅度的应用和发展。但由于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求。论文结合我校在液压传动方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
一、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合理。目前在液压方面的课程主要分为《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两门课程。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且课时总数较少,无法具体讲授重点和难点。且讲授《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这两门课程为不同的教师单独教授,不能将这两门课程的相互关联分析透彻。同时随着液压技术和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电液相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当前的液压传动类课程和电气传动类的课程基本上是分开设置的,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液压与电气的相互交叉优势,且侧重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教学实践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多年来,实践教学平台依然选用专用的本科教学液压试验台,这种试验台的液压回路均已事先设计好,对学生而言只是单纯的记录数据,无创新可言。目前的本科教学平台设计的实验技术滞后于时展的技术,甚至部分实验手段和方法的原理也出现错误。比如液压动态流量的检测,大多本科教学平台采用容积式的流量计进行检测,事实上,由于容积式的流量计的动态响应较慢,根本不能检测动态流量。而超强的能力和素质对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筹码,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时,多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有的工程意识及能力。
3.教学模式偏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目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按自拟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照本宣科;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这些不利于学生对液压传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现行的教学仍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缺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与企业社会沟通和交流过少。许多工科院校在实践培养环节上存在较多问题,如与相应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不仅不能明确区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的不同;而且缺乏对基础设备、工艺装备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的了解,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自身的专业性不强。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相结合,将流体力学的各个基本知识交叉在《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内,并将电气传动中与液压课程交叉较多的知识点,全面提高实验学时数。液压系统由包含多种液压元件的各种回路组成,各种回路之间协调工作,完成液压系统的既定功能。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各种阀的开启、关闭和比例调节,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电气回路设计实现液压阀和液压回路的相应功能,因此液压传动的讲授还应与电气传动知识点相结合,真正地实现机电液一体化。
2.启发式、项目式与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液压元件》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新增课程《液压系统仿真和设计》在学生基本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只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结合教师精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课程的教学中,除配备有综合性系统实验支持外,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与现场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讲授与研讨(专题讨论)、讲授与自主学习(科研论文及宣讲)等综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调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将部分课堂放在实验室,讲解元件结构、原理时,直接使用实物,辅助动画教学,并让学生动手拆装,使学生对元件及系统设计有更为直观的理解,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增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科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增加课内实践教学学时,教学中安排丰富的设计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全情投入。设置讨论型、项目训练型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科研项目训练与学生论文宣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建设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性型实验等多个系列,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调控系统能力。建立实验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理论实验互动,能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设计中,注重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设置实验类型,通过基础层、综合层、设计层和创新层实验项目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为流体传动与控制等基础课程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为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的实验项目的全面训练,掌握本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掌握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拆装方法和工作原理,理解液压元件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学校液压基本回路的控制特性,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和写作实验报告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精神的目的。第二层次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学生通过提高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的训练,达到学生会自己设计实验内容,自组简易实验,实验后会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第三层次为设计能力与自主思考的培养。通过增加大量的液压实训模型,比如挖掘机模型、叉车模型、推土机模型、起重机模型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实际液压技术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其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层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层是对课内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训练,即由创新想法到创新设计,再到创新模型制作,最后形成产品创新的实践全程训练,培养学生提出自主创新课题、自主创新构思、创新设计和创新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制定实验目标,进而完成自主设计、分析、实践、总结与汇报等全部环节。另一方面,可组织部分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立志想读研究生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辅助教师做一些试验性实验,为后期的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以小组为单位增加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起指导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液压传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地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学生的实践环节和老师的科研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辉.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3,(1):202-203.
[2]左倩.液压传动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5):125-126.
篇5
【关键词】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液压元件
液压传动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在机械设备中被广泛采用,随着液压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压元件应用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其客观上元件、辅件质量不稳定和主观上使用、维护不当,且系统中各元件和工作液体都是在封闭油路内工作,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不象机械设备那样直观看的清楚,在测量和连接方面也不如电路那样来的方面。因此,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要寻找故障产生的原因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能否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排除故障,一方面取决于对液压传动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下面就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原则、方法及原因做简单的分析。
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原则
正确分析故障是排除液压系统故障的前提,系统故障大部分并非突然发生,发生前总有预兆,当预兆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产生故障。引起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规律可寻。统计表明,液压系统发生的故障约90%是由于使用管理不善所致,为了快速、准确、方便地诊断故障,必须充分认识液压系统故障的特征和规律,这是故障诊断的基础。
(1)首先判明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否正常,确定是设备机械部分还是电器控制部分的故障,如是液压系统本身的故障,同时查清液压系统的各种条件是否符合正常运行的要求。并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确定与该故障有关的区域,逐步缩小发生故障的范围,检测此区域内的元件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最终找出故障的具体所在。
(2)根据故障最终的现象,判断有可能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为了避免盲目性,必须根据系统基本原理,进行综合分析、逻辑判断,找到发现和处理故障的科学依据;建立设备运行故障分析表,对故障诊断原因及排除方法做出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有助于以后对故障现象迅速做出判断;并要具备一定检测手段,可对故障做出准确的判断分析。
(3)验证可能产生的故障原因时,一般从最可能的故障原因或最易检验的地方开始,这样可减少装拆工作量,提高诊断速度。
2 故障诊断方法
目前查找液压系统故障的传统方法是逻辑分析逐步逼近判断。此法的基本思路是综合分析、条件判断。即维修人员通过观察、听、触摸和简单的测试以及对液压系统的理解,凭经验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当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能根据故障的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列出可能产生故障的一切原因,再逐个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系统故障检测的盲目性和经验性以及拆装工作量,有条件的可通过一些辅助实验或检测手段来准确判断故障的原因。具体方法如下:
2.1 简易故障诊断法
1)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其中包括: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泵有无异常现象;液压油检测清洁度的时间及结果;滤芯清洗和更换情况;发生故障前是否对液压元件进行了调节;是否更换过密封元件;故障前后液压系统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现象;过去该系统出现过什么故障,是如何排除的等,需逐一进行了解。
2)看液压系统工作的实际状况,观察系统压力、速度、油液、泄漏、振动等是否存在问题。
3)听液压系统的声音,如冲击声、泵的噪声及异常声、判断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摸温升、振动、爬行及联接处的松紧程度判定运动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总之,简易诊断法只是一个简易的定性分析,对快速判断和排除故障,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
2.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
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找出故障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液压系统图分析法是目前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液压知识具有一定基础并能看懂液压系统图掌握各图形符号所代表元件的名称、功能、对元件的原理、结构及性能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有这样的基础,结合动作循环表对照分析、判断故障就很容易了。所以认真学习液压基础知识掌握液压原理图是故障诊断与排除最有力的助手,也是其它故障分析法的基础。必须认真掌握。
2.3 其它分析法
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往往不能立即找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和根源,为了避免盲目性,人们必须根据液压系统原理进行逻辑分析或采用因果分析等方法逐一排除,最后找出发生故障的部位,这就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查找出故障。为了便于应用,故障诊断专家设计了逻辑流程图或其它图表对故障进行逻辑判断,为故障诊断提供了方便。
3 液压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液压系统内部原因分析:
(1)液压元件结构设计存在潜在缺陷,或液压元件结构特性不佳,如滑阀在往复运动中易发生泄漏的液压系统故障等;
(2)液压元件材质不佳,制造质量低,留下隐患,易导致液压系统故障;
(3)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使用时由于液压功能不全,导致液压系统故障;
(4)液压设备运输、系统安装调试不当或错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等。
液压系统外部原因分析:
(1)液压系统的运行条件:即环境条件与使用条件,如温度过高、水和灰尘的污染等,易导致液压故障;
(2)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不当和管理不善:如未能按时保养、未能按期换油、未能按时向蓄能器补充氮气等,易导致液压系统故障;
(3)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突变:如密封圈老化失效、运行规范不合理、操作失误等,易出现液压设备事故及液压系统故障。
4 结束语
其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液压系统的各类故障并不是固定不变有规律可循的,而是表现在液压系统工作机构的运行过程之中。因此,只有了解了各类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才能在突况下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使其正常运行,保证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葛金印组编.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6
关键词:能力本位 液压与气压传动 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23-02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业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它具有其他传动方式不可替代的显著的技术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技术领域。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操作、装配、维修和管理等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据此,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特点是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是典型的工学结合课程。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基于能力本位,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训设备条件建设,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1 明确课程的能力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以职业能力为根本,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结合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需要,制定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操纵控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能读懂典型液压、气压系统图,初步具备分析一般液压、气压系统工作过程,诊断和排除简单故障的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该课程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专业教育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可以看出该课程必须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基本技能训练,才能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2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教思想,本课程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内容结构体系,突出“必需、够用为度”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改革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内容总体看,本课程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个方面,这两者有很多共性,教学中以液压传动为主,气压传动为辅。教学内容一共设计了六个模块:液压基础知识模块、液压元件模块、液压系统模块、液压系统设计模块、气压控制模块、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安装与故障分析模块。每个模块设计了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每个项目又设置了一定的任务,每个任务中均将相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力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此每个项目均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删除复杂的理论计算,降低理论难度,以实际应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内容组织上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明确任务和要求,在每个项目开始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项目任务分析,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这样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评价。
3 教学方法改革
在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贴合实际的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几种方法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3.1 查阅资料法
相对于机械传动和电力传动来说,学生对液压传动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实际应用的经验和体会。如何让学生尽快熟悉这门课程并认识其重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对于教师来说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在学习液压传动概述时,首先通过大量的录像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液压传动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其次引入大家比较熟悉的液压千斤顶的实例使学生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再次通过引入学生前期在实习工厂所见过的某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实例,使学生了解液压传动的结构组成及作用;最后,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应用及发展,并根据所整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样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查阅、整理分析专业资料的能力和市场调研的能力,拓展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锻炼了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3.2 一体化教学法
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必须建设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通过购买先进且接近工业实际的液压和气压实训设备,开发设计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实训项目。
篇7
[关键词]宽煤流自动采样机 精密度 优点 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TD9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99-01
1 研制原因
为了克服现有振动筛等较宽物料煤流无法采取物料横截面,造成煤炭采样误差较大难以有效指导选煤生产的情况,研制了一种宽煤流自动采样机,其不受振动筛物料质量的不均匀性影响,能够采取煤流的全断面,采样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 满足条件
2.1 能够截取煤流全断面;
2.2 满足采样频次、子样数目和子样质量要求;
2.3 采样能够自动控制。
3 基本原理
自动采样装置安装在末精煤脱泥筛的溢流口,依据杠杆原理,由液压站驱动液压杆,根据预定的采样时间周期,从运动着的煤流中获取一个横截面的子样,该样品在采样器向上运动到一定角度时,被滑送到煤样桶中,自动完成一个采样单元。采样时间的设置由PLC测控系统根据生产需要随机设定采样时间,且采样装置与脱泥筛启动信号自动连锁,系统具有自我传断、自我依据功能,
4 采样机构造
该宽煤流自动采样机由采样管、绞轴支座、推杆支座、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构成。采样管采用不锈钢结构,利用杠杆原理固定在振动筛排料口一侧,水平位置低于振动筛筛板150~200mm。液压推杆通过能够转动的推杆支座安装在支座上,由液压站驱动,行程开关控制其行程。
5 现场应用
在采样中,采样效果检查通常用采样精密度(准确度)来确定。采样精密度是测定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值越小,越接近于真值,反之亦然。
因此在采样机安装完成后,对其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做了两组试验,它们是:
由上表可计算采样标准差S:
准确度A=±2S=±0.36%
从计算结果看,自动采样机所采煤样接近于真值,达到了预期效果。
6 优点及其社会价值
6.1 对于宽断面煤流,能够采取物料横端面,采样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消除了人工布点采样由于物料的不均匀性而造成采样误差较大的缺陷。
6.2 适合于安装在人工采样条件困难、地点偏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及不能布置人工采样的地点。
6.3 自动化程度高、采样灵活、系统设计紧凑、结构简单、接线方便、运行可靠、有效防止堵料和撒煤的优点,其单元式结构使操作维修简便,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也便于现场的组合安装。
6.4 能适应水分大的煤种,采样效果好,完全可以代替人工采样(人工采样难度相当大),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6.5 自动控制部分具有多级参数设置修改功能、网络功能、自我诊断保护功能,抗干扰能力强,精密的电气控制系统可根据生产的需要,随意控制机械采样操作,完全排除了人为因素对煤样代表性的影响。
6.6 占用空间少、重量轻,能适应不同的物料。
6.7 适合所有运行设备宽断面排料口物料的采样,如不同型号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振动筛等设备。在同行业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7 结束语
宽煤流自动采样机的研制,获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它的研制和使用,使精煤的采样精密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有效的指导了洗煤生产,既提高了选煤厂的精煤质量和产率,同时也提升了该厂的质量信誉,为选煤厂的正常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曦.洗选煤技术实用手册.北京:民族音像出版社.2003.
[2]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475-2008
篇8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论断方法 功能跟踪筛检法 论断方法运用
一、液压系统的共性故障
液压系统故障是指液压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一旦排除液压系统就能恢复正常工作。
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随着使用时间而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故障阶段、正常工作阶段和寿命故障阶段。初期故障时间较短,发生故障几率较高。在此期间发生的故障多为调整不当。另外,设计不良和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不断暴露出来。通过调整和改进,故障会越来越少,从而转入正常工作阶段。在正常工作阶段中,只有偶然发生的故障。在液压系统长时间工作运转后,由于液压原件的磨损、腐蚀和疲劳等原因,使之进入一个新的故障阶段,即寿命故障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故障的几率越来越高。
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是诊断液压系统故障的前提条件。只有懂得工作原理才能对液压故障做出正确判断。否则,排除故障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液压系统共性故障的掌握,能缩小诊断范围,快速切入问题的要害。常见液压系统共性故障有七个方面:(1)液压冲击造成的故障。(2)气穴与气蚀故障。(3)液压卡紧故障。(4)温度升高的故障。(5)执行元件爬行故障。(6)液压系统振动和噪声故障。(7)液压系统泄漏故障。
液压系统中,各液压元件在密闭的油路中工作,管路内油液的流动状态和元件内部零件的动作情况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比一般机械、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更为困难。同时,液压系统的故障表现形式各种各样,规律不一。因此论断与排除这些故障,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的功能、构造、原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方面的实践经验。
诊断和排除故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熟悉和掌握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中的每一个元件都有其作用,必须熟悉每一个元件的结构及其工作特性。诊断故障前,要了解系统的容量、工作压力,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观察。然后,对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思考,再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步骤
液压系统的故障是由于系统中某个元件产生故障而造成的。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就是要找出发生故障的液压元件。
1.液压系统故障可以分解为流量方面的故障、压力方面的故障、方向方面的故障、一般机械方面的故障和电气方面故障五个方面。
2.审核液压系统原理图及安装布置图。了解液压系统的使用年限、使用环境、保养情况、以前维修情况等内容,并检查每个液压元件,确认其性能和作用,初步评定其质量情况。
3.列出与故障相关的元件清单,进行逐个分析。进行这一步时,一要充分利用判断力,二要注意绝不可遗漏对故障有重大影响的元件。
4.对清单所列元件按以往的经验及元件检查的难易排列次序。必要时,列出重点检查的元件和元件的重点检查部位。同时准备测量器具等。
5.对清单中列出的重点检查元件进行初检。初检应判断以下一些问题,元件的使用和装配是否合适;元件的测量装置、仪器和测试方法是否合适;元件的外部信号是否合适;对外部信号是否响应等。特别注意某些元件的故障先兆,如温度过高、噪声、振动和外泄漏等。
6.如果初检没有准确查出故障,就要用专门的检测试验设备、仪器进行检查。
7.对发生故障的元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8.在重新启动系统前,必须先认真考虑一下这次故障的原因和结果。
三、液压系统常见故障
1.工件爬行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流进或流出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的流量不稳定,出现间隙式的断流现象,使得执行机械的运动产生滑动与停止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爬行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对应措施如下:
1.1因为空气的压缩性较大,当含有气泡的液体到达高压区而受到剧烈压缩时,会使油液体积变小,使工作部件产生爬行。这样可以在系统回路的高处部位设置排气装置,将空气排除。
1.2由于相对运动部件间的磨擦阻力太大或磨擦阻力变化,致使工作部件在运动时产生爬行。这样对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等零件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要求;并应保证液压系统和液压油的清洁,以免脏物夹入相对运动件的表面间,从而增大磨擦阻力。
1.3运动件表面间不良,形成干磨擦或半磨擦,也容易导致爬行。所以我们在使用设备时应经常检查有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间情况,使其保持良好。
1.4若液压缸的活塞和活塞杆的密封定心不良,也会出现爬行。应卸除载荷,使液压缸单独动作,测定出磨擦阻力后,校正定心。
1.5因液压缸泄漏严重,导致爬行。应减少泄漏损失,或加大液压泵容量。
1.6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负载变化,引起系统供油波动,导致工作部件爬行。应注意选用小流量下保持性能稳定的调速阀,并且在液压缸和调速阀间尽量不用软管联接,否则会因软管变形大,容易引起爬行现象。
2.油温过高
通常油温升高会引起以下后果:
2.1使油液粘度下降,泄漏增加,降低了容积效率,甚至影响工作机构的正常运动。
2.2使油液变质,产生氧化物杂质,堵塞液压元件中的小孔或缝隙,使之不能正常工作。
2.3引起热膨胀系数不同的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变小,甚至卡死,无法运动。
2.4引起机床或机械的热变形,破坏原有的精度。
3.空气进入油液中
空气侵入到液压系统的不良后果主要有:
3.1使油液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致使系统产生噪声、振动和引起运动部件的爬行,破坏了工作的平稳性。
3.2易使油液氧化变质,降低油液的使用寿命。
解决措施:
3.2.1空气由油箱进入系统的机会较多,如油箱的油量不足;液压泵吸油管侵入油中太短;吸油管和回油管在油箱中距离太近或没有用隔板隔开;回油飞溅,搅成泡沫;液压泵吸入空气;回油管没有插入油箱,使回油冲出油面和箱壁,在油面上会产生大量气泡,使空气与油一起吸入系统。因此,油箱的油面要经常保持足够的高度;吸油管和回油管应保证在最低油面以下,两者要用隔板隔开。
3.2.2由于密封不严或管接头处和液压元件接合面处的螺钉拧得不紧,外界空气就会从这些地方侵入;系统中低于大气压部分,如液压泵的吸油腔、吸油管和压油管中油流速度较高(压力低)的局部区域;在系统停止工作,系统中回油腔的油液经回油管返回油箱时,也会形成局部真空的区域,在这些区域空气最容易侵入。因此,要尽量防止各处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各个密封部件均应使用良好的密封装置,管接头和各接合面处的螺钉应拧紧;经常清洗液压泵吸油口处的过滤器,以防止吸油阻力增大而把溶解在油中的空气游离出来进入系统。
3.2.3对于主要的液压设备,液压缸上最好设有排气装置,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参考文献
[1]黄志坚、吴百海.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精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张坚.液压故障排除400问.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3]黄志坚.液压故障排除速排方法、实例与技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4]郭晋荣.液压与气动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篇9
关键词: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199-02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传动知识、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内容。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概念繁杂,理论抽象,对于中技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而且是一门有一定理论分析且实践性较强的机电类综合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电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 现状分析
目前市场上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材内容还是以前中专模式的课程,只是难易程度上稍有差别,内容涉及到“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因此以往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
由于学校经济原因,《机械基础》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很多实验根本开不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日俱进,教学内容不新奇,所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无爱好。
2 新形势下大胆改革创新
(1)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机械中产生爱好。
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差,假如再照本宣科显然是很不适合的,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取舍,教材内容取舍原则:以够用、实用为准。例如根据学生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开始上绪论部分时决定不按教材顺序教学,上来就由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机器和机构引入机械念,简洁明了。
(2)改革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以“趣”激趣。“趣”,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沉浸于欢乐之中。槽轮机构是一种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在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它采用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②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问同学们:为什么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而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向后倒车?先让学生讨论。因为学生普遍对汽车感兴趣,讨论起来非常激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热情。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而模型、实物、挂图灵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的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离。
①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即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液压元件与液压基本回路这一内容,为了形象的说明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过程,用FLASH技术制作成动画,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液体的流动,通过播放、暂停、重放等方式进行具体讲解,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②自制教具,辅助多媒体。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不是对传统形式的全盘否定,而要找到传统和现代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时,以往教师会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教学模型,结合板书进行分析。但由于已有的模型尺寸不能变化,因此,学生无法理解机构之间的变化。如利用相关软件模拟机构中曲柄到摇杆的变化过程,则可弥补原有教具的不足。但若摒弃这些模型,学生会对电脑产生的结果表示怀疑。因此,自制了一个铰链四杆机构教具,讲课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了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便可得到三种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并能动态地表现出是否满足长度和条件。其中的基础是曲柄摇杆机构。这样就为如何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作了很好的动态补充。使学生在直观印象中把握了重点。
③使用生活事例子。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印象,如缝纫机踏板机构,还有人骑自行车时,也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又辅以电视录像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了汽车前的雨刮、摇头扇中的机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课堂效果。
(4)努力实现“双师型”改革,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现在提倡“双师型”的老师,一个教师,也是一个技师,既会理论又会实践。一位教机械教师若有丰富的机械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会受到学生青睐的,更容易对你所教的课程产生爱好。所以教师要真正下厂实习,真正参与工厂的生产装配过程,产品开发、工装设计才能提高水平,也只有通过在工厂的学习,才会知道所教学科知识中哪些是实用的或用得多的。当然,机械专业课教师下厂锻炼、学习,并非教师一人之事,而应当是学校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学校不要怕教师把握本领后跳槽,要充分相信教师的职业道德,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厂学习。
总之,作为任教机械基础的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本专业驾轻就熟,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法,并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适应新形势学好机械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一、实验室简介
展室主要布置一套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模型以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为蓝本缩小制作的,利用仿真模型的直观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多媒体演示的形象性。立体、完整、逼真的展现了整个矿井的全貌和井上、下各生产系统、矿井安全系统等相关内容。同时四周墙上张贴有安全教育宣传展板,主要有前言、公司简介、领导关怀、五大灾害、灾害防治知识、事故案例、新技术新装备、安全标识、法律法规、结束语等内容。
二、设备构成
现代化矿井模型由六部分组成: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系统、井下巷道布置系统、生产系统、安全系统、矿井灾害防治模拟演示系统、矿井环境安全监测系统。
宣传展板共计29块:光电展板24块,标语板5块。还配备了音箱系统、投影播放系统,可以实现电脑播放及语音演讲。
三、主要功能
该展室可以为初次下矿的学员建立起一个立体、完整的矿井空间概念。通过形象直观的灯光演示和语音讲解,能够使学员对矿井法律法规、案例事故、巷道布置、通风系统、地质、提升、运输等有个全面了解,进而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实训考核实训室,由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电气防隔爆示教板、井下供电及电气安全保护实验装置、心肺复苏模拟人、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煤尘爆炸实验装置、瓦斯爆炸实验装置等组成。
二、设备构成
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本模型有底箱、巷道、正常通风风流灯光、灾变风流灯光、喷雾系统、风机等构成。
煤尘爆炸实验装置:模型采用柜式结构,配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简单,美观大方。煤尘爆炸系统主要由燃烧部分、造尘云部分及通风排尘部分等组成。燃烧部分由石英燃烧玻璃管和加热棒构成;造尘云部分由料管、电磁阀、汽包等部分组成;通风排尘部分是由吸尘器、管路组成。
智能型瓦斯爆炸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由煤尘爆炸腔、瓦斯爆炸腔、瓦斯、氧气浓度显示仪、控制箱、计算机控制系统、气泵、操作台。
井下供电及电气安全保护实验装置:具有完整的矿井巷道布置系统和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布置矿井供电系统和地面、井下供电设备,并演示井下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此外还有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电气防隔爆示教板、心肺复苏模拟人、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
三、主要功能
1、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通过简单的巷道通风系统内的灯光演示出正常通风与灾变时风流的变化,说明矿井巷道内火灾对井巷正常通风的影响,也就是由于火灾引起的正常通风系统中火风压的作用使风流发生逆转现象。目的就是通过正常的风流(绿色灯光),灾变时红色移动灯光及烟雾等形象地显示火风压所造成通风系统中局部的变化的现象,能清楚地了解矿井灾变风流对矿井通风系统中局部风流的影响。
2、煤尘爆炸实验装置:使学员对煤尘爆炸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影响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粒度,浓度,温度及自身可爆性对煤尘爆炸的影响程度。
3、智能型瓦斯爆炸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瓦斯浓度、点火温度、氧气含量自动检测装置、大屏幕显示、倒计时起爆、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瓦斯浓度自动调节、自动喷煤、计算机控制起爆。
4、井下供电及电气安全保护实验装置:该模型设计了一个采煤工作面完整的巷道布置系统,布置了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光电模拟方法,形象地演示井下双回路供电系统和电器安全保护工作的基本原理。
5、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对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装置的基本原理常识要了解外,还可以动手实操操作。
6、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学员学习心肺复苏,是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急救基础知识。
7、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向学员展示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的负荷增加,顶板发生台阶式下沉等现象。
煤矿安全检查作业(连采掘进工作面)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布置有一套煤矿安全监测作业(连采掘进工作面)模型,该装置按实际掘进巷道缩小制作,采用锚网支护。巷道内主要模拟制作布置了机械化连采掘进的基本设备。
二、设备构成
通风设备配备了仿真风筒、双局扇。
供电设备配备了仿真多种馈电开关、供电电缆、电缆勾。
掘进设备配备了仿真连采掘进机、锚杆机。
运输设备配备了仿真履带式转载破碎机、梭车、胶带运输机。
照明设备配备了实际矿用防爆照明灯。
防尘隔爆设施配备了光电模拟水幕、仿真隔爆水槽、沙箱和实用灭火器。
安全设施配备了仿真瓦斯监测系统(监测分站和实际矿用瓦斯传感器)等。全部机电设备仿真制作,可模拟各设备的基本动作。
三、主要功能
1、了解和熟悉连采掘进工作面的基本机电设备布置;
2、模拟掘进工作面双风机相互切换的供风系统;
3、模拟供电设备相互闭锁的供电系统;
4、了解和熟悉瓦斯监测系统;
5、了解和熟悉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的安全防护系统;
6、模拟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演练;
7、模拟连采掘进机油、电路故障。
通过该装置的模拟操作实训,使学员掌握连采掘进工作面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作业的规程,进而增强学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矿井巷道掘进作业的效率。
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综采工作面)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布置有一套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综采工作面)模型,模型按照1:4比例缩小制作,所有设备均可实现模拟操作。可进行设备整体配套、生产工艺、设备结构原理及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二、设备构成
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仿真制作(大采高掩护式液压支架模型、过渡液压支架模型 、端头液压支架模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模型台),刮板运输机,桥式转载机,皮带运输机,乳化液泵站,控制操作台。设备列车模型(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各种开关)。
二、主要功能
通过观摩和实际操作,可使学员们对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布局、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有个清晰了解。进而掌握综采工作面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作业的规程,增强学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矿井巷道综采作业的效率。
煤矿瓦斯检查作业实训考核实训室
一、实验室简介
矿井通风实验装置主要依据实际矿井通风系统及其通风原理、并根据相似模拟理论而仿真模拟制作的。在该仿真模拟实验系统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与PLC相结合的自动控制技术,达到了系统的完整、仿真、可操作和实用性。
二、设备构成
巷道布置系统:工作面布置(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连采掘进工作面和掘进机掘进工作面采煤工艺设备布置,设备模型能动作)。
通风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矿井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即瓦斯、温度、负压、CO、风速等检测、监控,要求最新的监控软件)。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离心式风机、操作台、配电柜、42吋液晶电视、联想系列计算机、分站等。
三、主要功能
该设备可以实现:
1、模拟矿井通风系统。
2、进行风量、风速测定。
3、点压力、管道阻力系数、局部风阻的测定。
4、进行矿井通风系统中风量分配及角联网路特性测定。
5、进行矿井通风系统中阻力测定实验。
6、进行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模拟测定实验。
7、矿井反风演示实验。
8、进行矿井瓦斯及有害气体测定实验。
9、进行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演示实验。
10、风火压风流逆转实验。
11、进行“通风安全”、“矿井监测与监控”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功能。
通过实验装置主要依据实际矿井通风系统及其通风原理、并根据相似模拟理论而仿真模拟制作的。为利于教学实验和模拟矿井通风系统,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实训考核实训室
一、实验室简介
本装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等相关要求设计制作。适用对象是从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的人员。
二、设备构成
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主站、主机、管理工作站、服务器、瓦斯气体、UPS电源、电缆和各传感器等。
三、主要功能
1、各种传感器安全检查的实操实训;
2、信号电缆敷设安全操作的实操实训;
3、各种传感器安装安全操作的实操实训;
4、矿用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安全调教的实操实训;
5、矿用风速传感器安全调校的实操实训;
6、井下监控分站参数设置及安全操作的实操实训。
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本装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煤矿井下爆破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等相关要求制作。适用对象为从事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的人员、井下爆破工。
二、设备构成
炮眼布置的工作面模型、模拟炸药和模拟电雷管、发爆器、爆破母线、导通表、炮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
三、主要功能
1、安全准备。
2、装药,连线安全操作。
3、起爆安全操作及拒爆,残暴安全处理。
4、发爆器安全检查的实操实训。
5、电雷管安全检查的实操实训。
6、起爆药卷安全制作的实操实训。
7、进行装药安全操作(正向装药、反向装药)的实操实训。
8、进行各种联线(串联、并联)安全的实操实训。
9、进行爆破安全作业过程的实操实训。
10、进行全网络拒爆原因查找。
11、进行拒爆残爆安全处理的实操实训。
12、爆破过程的演示。
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爆破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等相关要求设计制作。能进行斜井提升的一坡三挡演示,信号闭锁功能演示。既能满足课堂实验教学的需要又可对提升机司机进行实操培训。适用对象为从事煤矿井下主提升操作的人员。
二、设备构成
装置按斜井串车提升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提升机、天轮、斜井轨道、上部车场、下部车场、矿车、阻车器、挡车器、提升机操作台、保护系统、声光信号系统等。
三、主要功能
真实再现了斜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布置及工作原理。能实现斜井提升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实验,并根据各阶段(起步——加速——恒速——降速——停车)的提升时间与速度绘制提升速度图。并能进行斜井提升的一坡三挡演示,信号闭锁功能演示。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斜井提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等相关要求设计制作。本设备提供了煤矿井下采掘大型设备以及井下“采掘机运通”各生产系统的模拟,如同身临其境一样,将各个场景立体呈现在学员面前。适用对象为从事煤矿井下特种作业人员(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
二、设备构成
采煤机操作实操考核系统、掘进机操作实操考核系统。VR头显、图形工作站、液晶电视、数据手套、手套定位器、工业无线路由器等。
三、主要功能
本系统以VR为表现工具,以煤矿特种作业实操内容为研究主线,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打造全沉浸式考试和作业环境,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井下实际作业环境及采煤机(掘进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工人们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安全地完成煤矿特种作业学习和考试。
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低压电工作业考核系统是以国家特种作业《低压电工作业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为依据,专门提供低压电工作业考核的设备。
二、设备构成
答题触摸屏、科目二实操面板、灭火器组件。设备可实现考试标准科目一至科目四的全部考试内容。
三、主要功能
利用先进的高科技仿真技术及智能判分系统研究出《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系统》,该系统用直流24V以下的安全电压,模拟驱动交流设备及配件,如系统上的交流灯泡,电能表等配件,考生所连接操作的配件均为交流220V环境下的真实配件。务求100%还原真实工作环境,但又100%杜绝触电隐患。将所需配件集中在系统中,合理布局,每个题目分别区分开,再配合考试软件的互动,解决配件众多不方便管理的问题。
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高压电工作业考核系统是以国家特种作业《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为依据,专门提供高压电工作业考核的设备。
二、设备构成
高压电工作业设备主要由10KV柱上变压器、10KV高压开关柜、刷卡一体机、考核触摸屏和灭火器组件组成。可实现科目一至科目四的所有考试。
三、主要功能
利用先进的高科技仿真技术及智能判分系统研发出《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系统》,在考试时完全达到操作真实操作步骤与方法,考试操作过程中系统或考评人员可以准确判断考生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要求,并且系统自动判分。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融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考核系统是以国家特种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为依据,专门提供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的考核的设备。
二、设备构成
整合型考核设备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答题触摸屏、实际操作台、灭火器组件。整合型考核设备可实现考试标准科目一至科目四的全部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