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数字文化的发展前景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镜像、移动储存、光盘等方式,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的数字资源库,以互联网的无线连接传输为平台基础,数字视频的采集传输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这才叫数字文化。数字文化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资源和数字技术服务等基本内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群众文化的新界面,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手段。全面认识数字文化,走进数字文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文化有利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数字文化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全面认识世界,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数字文化推广和运用,可使群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文化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数字文化不受地理和区域的限制,可以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数字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乐的需求,信息共享工程是群众文化工作心得交流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把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不断传输到基层人民群众中,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有利于推广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知识、医疗保健知识,为农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的需求;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文化道德素质的需求。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行共享工程,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是基层文化事业增强了活力,充实了服务内容,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促进了文化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成为文化工作的新亮点。
3.数字文化有利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味,数字文化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生活方式,是全新的生活理念。真正做到座拥一席地,知晓全天下。荧屏装地球,俯瞰全世界,时刻关注着世界各地的变化。鼠标一点,畅游在法国的香榭丽舍的大街上,也可以陶醉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古典名曲中,也享受工程式赛车带来的和刺激,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加了生活情趣,提高了生活品位,增加了幸福指数。
二、乡镇信息共享工程的现状
目前,信息共享工程以及数字化建设方面相对于经济建设明显滞后,造成信息共享工程以及数字文化建设滞后原因,主要是由于各个地区认识上的差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造成的。如今我们的信息共享工程以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一,由于受地区经济能力以及文化差异的限制,乡村未将共享工程列入议事日程,没有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共享工程的必要性。对于数字文化了解甚少,认为数字文化带来的直接受益少。许多乡村有效的工作机制尚未搭建,信息共享工程的发展存在缺人员、缺技术、缺资金等。以我市为例,全市乡镇基本上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而村级只有79家,大多数是一根线、一台电脑,放在书记或村长办公室,要不放在大厅,既没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也没有专职管理员。这样的现实状况,距离上级的要求,相差甚远。
2.信息共享工程技术平台尚不完善,由于所处地区不同,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边远地区山高路远,传输技术和数字文化服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制度管理、资源整合、服务机制上差距,造成的技术水平较低,也是阻碍乡村地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3.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不平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推广与建设,构建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达到进村入户,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现在乡村共享工程的推进确实存在着不平衡性。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共享工程的推进,出租,外包,变成变相的网吧,收取一定租金,这种个别现象也是存在的,有悖于我们办事的初衷。全面整体推进乡村服务网店是共享工作的重点,只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均等地享受到数字文化带来的精彩和便捷,才是政府推进信息共享工程的最终目的。
三、提升乡村信息共享工程, 着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
信息共享工程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内容,是落实文化惠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亮点。要使工作出成效,有成绩,必定要有一套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一套切实可行考核激励机制,一套因地制宜监督措施,来推进信息共享工程。
1.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是推进信息共享工程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专门班子,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认识,明确重点和意识。将信息工程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年度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设立奖励机制。构建市、乡、村信息工程框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2.加强技术平台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是推进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数字文化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服务。资源建设始终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省份中心、市中心要依托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环境,建立电子阅览室,为群众提供绿色上网空间,并积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为乡、村基层服务点提供硬盘、光盘并提供技术服务。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为群众开设电子书刊、专题知识讲座以及影视作品等。同时,采取深度链接的方式,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高层次文化单位、适合文化共享工程的互联网数字资源纳入文化共享工程网站的整体服务框架中,丰富信息工程以及数字文化建设的内容。着力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并尽可能提供全面共享。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文化
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农村文化也是乡村旅游产生的主要动因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乡村旅游是富民产业,可以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功能,则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和服务设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进步。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对乡村文化的负效应也逐步显现,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协调互动发展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效益最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农村文化的繁荣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效益最高,这是因为“农民也是活生生的人,温饱解决之后,就需要有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市场经济及现代价值使农民传统的生存价值边缘化,农民作为生活主体的地位,被一种强大的外来力量所压抑和排斥,他们已经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因此,他们有着证明自己人生意义的强大需要。……有了农民内在的需要,外力只要稍一推动,稍一组织,农村文化建设就如星火燎原一般,成了气候。”…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农村地方戏曲的复兴,传统仪式的再生。新农村建设应关注农民的文化需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着力进行先进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吸引农民、聚焦农民、活跃农民、教育农民,这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经之途,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
2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这就需要在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推动非农产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业在非农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旅游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活动,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行的过程中,融入到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开放和交流可以促使农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居住场所、生产行为等蕴含着极具价值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提高,农民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通过提升农民对自身当地文化的热爱,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有助于革除乡村陋习,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文化力的提升又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在文化建设上对农村进行“反哺”,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树容村貌的改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修养,促进农村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和谐发展。
3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赖于新农村文化的繁荣
农村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浓郁而纯朴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来到乡村旅游的都市人群而言,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农村文化的体验价值。旅游过程中,游客们倾心于充满亲情文化和闲情文化的休闲家园,陶醉于生熟相济、张弛有致的心理体验,远离城市喧嚣释放心中的积郁,在乡村的宁静与平和之中追求情感和人格力量的升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乡村物质环境的外在条件,更有赖于农村文化人文内涵的特色彰显。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实施,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村建设已经来临,工业化、城镇化会动摇农村文化的根基,不能因为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消磨了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资源的共享也不应该致使城乡文化趋同。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就必须深入挖掘农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元素,不断提升农村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将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文化的负效应
随着农村开放的加快,乡村成为基于传统的农业文化、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文化以及基于信息社会的后工业文化的汇聚之地,多种文化的交汇、碰撞加剧,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对农村文化实施自觉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将显得被动,乡村文化格调和品位的异化和迷失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逐渐凸现,造成“公地悲剧”,导致乡村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使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乡村性被削弱,使乡村旅游的重要竞争资本品牌受损,从而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旅游业本身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并不存在必然的反方向关系,但是乡村旅游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负效应所产生的突出问题不容小视。
1 冲击传统价值观念
这种冲击首先来自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称采借。乡村旅游带来了文化交往,旅游地的农民长期不断地接待来自于城市的旅游者,城市的文化观念持续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农村文化传统的根基产生了动摇。同时由于乡村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发达经济所孕育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的弱势文化冲击力很大,容易促使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靠拢,导致乡村特色逐步消失。其次是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引发了市场化的深入,也引发了乡村文化的一些微观变化:“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严重,商品买卖交易方式正在改变……此现象看似无足轻重,实则不然,它对当地朴实的文化风范是一种腐蚀,对当地文化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悲哀”这不仅损害和贬低了旅游地的文化形象,也侵蚀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村文化价值观如果是建立在单纯经济利益驱动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就会发生背离,农村文化赖以维系的淳朴民风、和谐人际关系将不复存在。
2 造成“文化孤岛”现象
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农村文化中的许多元素被开发出来舞台化、商业化,出于适合表演和旅游者观赏兴趣的需要,文化活动的内容被压缩,节奏加快,采借了大量外来文化的旅游文化已经不能表达农村文化本义,“虽然它的形式可以愉悦旅游者,但它的内核则注定是僵死的东西。所以旅游在这里所能做的,恐怕只是将民族文化变成一种僵化的旧日世界的冷冰冰的图画而已。这些图画孤离于社会,成了一座座孤岛……仅仅具有商业的价值,供人们尤其是旅游者在闲暇中把玩娱乐。”脱离了所依托的原真生存环境,割断了文化的历史和社会延续性,农村文化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屈从于经济原则,文化活动表演化 使农村文化过多趋向于商业用途,导致失真和扭曲,可能使之变得虚假和肤浅,降低了农村文化价值,农村文化面目全非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它,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农村文化传承面临着挑战,而旅游作为一种强大的外界力量正在加速农村传统的结构,丧失乡村魅力的文化变异将无法修复。
三、建立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协调互动发展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尤其提到要着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就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要通过旅游活动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农村文化借助乡村旅游焕发生机,使乡村旅游成为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渠道,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协调发展。
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政府主导是协调农村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关键,杭州、成都等地的多村旅游实践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动介入。为此,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强调旅游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当中,积极稳妥地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要大力组织培训和宣传,在乡村旅游从业者中普及现代旅游的基本理念;要重视旅游的文化影响监测和控制,加强监管,从整体上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要组织和开展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主题活动,塑造和突出农村旅游地的文化形象。旅游管理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形成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中有所作为。
2 树立共赢取向鼓励多方参与
各种力量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建设新农村文化存在着利益可协调的结合点,多方利益的整合、协调、共赢,可以使旅游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少到最低。政府是倡导者、管理者和协调者,通过推行相关政策措施倡导乡村旅游文化导向,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地方形象,政府借助企业的经济力量和有效的市场原则,借助行政手段协调和组织社会的各种力量壮大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企业是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通过相关运作将乡村文化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为提高产品质量赢得竞争优势占领客源市场,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必经之途;农民是乡村文化的承载者,受益于乡村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改变,完成乡村文化的自我选择,使得乡村发展更具可持续性;而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则是乡村文化建设实践的指导者、评估者,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促使乡村文化价值化。
3 促进同质与异质文化的有机结合
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或者是消费文化。对于一种文化的理解,以对其熟知为前提,没有对文化的同源性的最起码共识,就不会理解和接受这种文化。乡村旅游开发“要求以乡村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感受为追求,以城市生活为实质…这里需要的是改造过的乡村,改造过的自然,原汁原味只是外表,是符号,是文化象征,本质还是城市生活。”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应做到服务同质化而旅游吸引物异质化,将服务观念、服务技能、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等等都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有机整合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诸多文化要素,寻求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转换和合理连接。这就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加强规范和引导,少开发、多利用。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努力突出主题、追求文化差异,在经营中加大智力投入、突出文化含量,进一步增强乡村景观和环境的文化表现力,提高旅游产品的新村文化体验性。
篇3
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营建良好协调的村庄文化,增强文化建设,提高村庄综合竞争力,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我镇村庄文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艰苦与成绩,发展村庄旅游,是城乡兼顾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的重要内容。
乡村文化建设几点思考
村庄文化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一是县委、县政府加速了“文化强县”建设措施,为我们加速推进村庄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为我们加速村庄文化建设增加了内涵能源;三是近年来文化建设本身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色文化发展呈现了好的势头,这为我们加速村庄文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根基。但新村庄文化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需突出一个“新”字,要有新招子、新作派、新气象、新面貌。这就要求村庄文化必须加倍重视自发创新,完成文化内容、文化形势、文化方法的创新,尽力找准契合点,不断打造新亮点,能更好地满足村庄大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乡村文化的自主创新:
把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完成文化自发创新的原动力。致富奔小康是新村庄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最急切的希望。所以,村庄文化建设必须很好地与农民致富奔小康联合起来,尽力拓展文化发展的空间,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村庄文化建设要自动顺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要,突破文化活动即是唱唱跳跳的成见,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长,在满足农民大众文化娱乐需要的同时,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司法、市场常识,让村庄大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要积极领导、搀扶农民发展村庄特色文化财产,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领会到文化的价值,从而引发他们在新村庄文化建设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丰富内在,增强活力,使之成为有力的宣传手段。
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村庄文化自发创新的最好切入点。村庄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的甚至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文化接近农民的认知方法和审美习气,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发掘村庄现有的、本身身旁的奇特的汗青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本,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官方文化活动和精神产物,可使他们在休息之余不出村就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陶冶。应用特色文化展开村庄文化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坚持其脍炙人口风格的同时,充分其内容,创新其情势,付与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流传先进文化的载体。应用这类“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完成村庄文化的创新,大众最容易接受,也最乐于介入。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展开生态旅行县开发,丰富汗青文化资本,争取在5年内构成一条欣赏性强、内在丰富的汗青文化旅行带。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开发我镇独具特色的万国寺等汗青文化遗产资本,让广大大众可以或凭借本身拥有的资本前提积极介入文化资源开发,在村庄经济发展和文化提高两个方面间接受益。
以队伍建设推进村庄文化的自发创新。首先,要继承落实好村庄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尽量地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实在地增强对村庄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的才能,尽力树立一支思维、政治、文化、业务素质强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同时,经由流程制度上墙,使人人都能自发遵守,稳固下层文化队伍。其次,要大力增强农民专业文化队伍建设。农民是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是文化建设的新力量。只要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大众的文化需要,提高村庄文化自发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农民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也有利于施展典范示范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村庄文化建设、介入村庄文化建设。
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显著的影响是本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因为开发程度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逢迎旅客的需要。有些处所特别是晚期开发的村庄,将本地的民风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类功利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村庄文化的失真和歪曲,失去了原真性的村庄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只使旅客不能真正熟悉和懂得村庄文化,久而久之,甚至本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懂得和继承都存在严重问题。
淳朴民风受到冲击。旅游活动中的文化树模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尚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村庄。抵挡旅游者生活方法和价值观点带来的不好影响,侵蚀和污染才能较弱。因为经济好处的驱动,质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腕甚至是巧取豪夺、坑蒙拐骗,惹起旅客的激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气平和也被冲破,经济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于依附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动方法。
篇4
(一)乡村规划先行,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
要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建设的管控,留住X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好美丽新X。
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二)文化建设先行,在乡村文明上见行动。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家风家训征集、晒晒我们的好家风、家风故事会等活动,以好家风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坚持“除陋习”、“树新风”相结合,从整治丧葬陋习入手,从禁止“黄赌毒”着力,向优秀传统文化借力,强化道德教育作用,加强孝善教育、家风教育,推进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推进乡村文明大行动,力促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三)产业优化先行,在转型升级上花心思。
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亮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水系为韵、以花卉为媒、以投资为要、创新为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使农业品牌成为“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大、别人大我好、别人好我精、别人精我极品、别人极品我唯一”。把产业培植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让X特色变为现实。
要抓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并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做好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休闲农场、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让农村产业的发展愿望变成现实;按照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拓宽小农户增收空间,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建设先行,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待遇水平,解决后顾之忧,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去。其次,大力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制定一些务实、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进大学生村官、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的本土企业家、退伍的老战士等回乡发展产业。第三,通过产业吸引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持,好的产业有丰厚的利润,就会吸引资金进入,人才就会随着资金流动而进入。第四,乡村振兴帮扶,机关单位、院校主动介入,结帮扶对子,对乡村振兴开展针对性指导和帮扶。第五,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经营、管理的本领,提升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协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五)生态建设先行,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
篇5
关键词:新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49-0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
一、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说来,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令人担忧。“早上听鸡鸣,白天听鸟啼,晚上听狗叫”,这是许多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社会所提供的文化公共产品不足,自己又无一定的经济实力购买文化商品,因此文化生活贫乏、孤单和枯燥,给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太多的时间和太大的空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来自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理念极力要用都市文化来取代农村文化。同时,各种低俗和消极文化也乘虚而入,侵蚀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大量民歌无法得到传承,传统节目也在渐渐消亡,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2.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发展缓慢,农业弱势地位难以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尽管是复杂和多因素的,但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市场经济及现代价值的侵入,使农民传统的生存价值边缘化,农民作为自己生活的主体地位,被一种强有力的外来力量所压抑和排斥,而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3.国际文化竞争日渐激烈呼唤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速。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和著作,鼓励美国将其现行的文化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提供理论根据。他们断言,文明冲突不可避免。并公开宣称,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人类社会最终都要走向美国的模式,历史将把所有的人都塑造成抱有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与个人至上的人。这就无疑与我们中华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针锋相对。
不仅如此,文化还作为世界经济竞争的软实力,日益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国外许多大企业,进入中国并取得竞争地位就是依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优势。农业是中国的弱势产业,又是中国的命根子;农村是中国发展的难点,又是中国发展的希望所在,是中国政治经济安全的大后方。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农村,农村不仅要抵抗国际竞争的强势冲击,要在强大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稳定并赢得发展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具有我们民族时代特色的农村文化,增强中国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实力,抵御国外强势的文化侵蚀。
二、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样要三大文明一起抓,既要有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环境面貌等硬件建设,更要有农村文化、村风民俗等软件的要求,还要有基层民主等政治文明建设。因此: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主要标准之一。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文化的推进,就不可能真正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2.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是互为作用的有机体。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为农村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不可否认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文化反过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良好的民风民俗、邻里关系等文化内涵将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投资环境。
3.农村文化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主要力量。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文化将以自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农村的生活习惯、邻里关系、村风民俗,在继承历史的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吸收当代文化健康科学的因子,推陈出新地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三、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应从四个方面来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的建设。
1.重视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瓶颈。首先,要强化文化职能部门的独立建设。过去县乡两级文化部门很大程度上是“养人”式的文化运行体制,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中,特别是乡镇七所八站由于机构的精简,文化站早已是名存实亡,致使乡村文化体系“空壳化”运转;其次,转换乡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从政府行为上看,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不仅难以像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一样看到高楼大厦的崛起、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财政收入和显著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因此沿行的文化体制一向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府考虑的还是房屋规划、公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投入。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这种怪现象: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却长期依赖政府。“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送去的“文化大餐”却往往很不合农民胃口,农民并不领情,以致“来了就热闹,人走就茶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因此,唯一的对策只有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广泛活跃的文化中介组织的重要性,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当地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将政府力量作用于社会力量,将时代资源嫁接于传统资源,才能使政府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唤醒农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2.重视选拔高素质的乡村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在文化建设体制进一步理顺的情况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村的高人、能人、强人和文化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更应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分子,他们应该集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活动“专家”于一身。有这样的身份和本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就能够纵横捭阖、得心应手。这给选拔乡村两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乡村干部培训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通过传授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让他们去编织农村文化绿洲,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6
例如:我县农村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占有相当比重。一是农村文化大院稀少而简陋。如我县17个乡镇的503个农村文化大院中,70%以上的大部分村文化大院硬件设备简陋陈旧,配套内容稀少,服务功能有限;阅览室书籍古老、数量有限,新刊物、杂志廖廖无几,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以科技求发家致富的需要。二是建设“新农村”不是建“新村”。有的地方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解为建设新村运动,急迫地要把价值无穷的古村落、古建筑等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柝除,使这些农村丧失了地域性、民族性、个性和艺术特性,乡村文化生活贫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保护农村文化的根脉。注重对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千万不要把“新农村”变为“洋农村”,变成完全城市化的“新村”。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凡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接受文物部门的评估,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三是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由于长期缺乏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相当一部分乡村文化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文化事业的发展滞后且不平衡,乡村文化设施已不能维持开展正常文化活动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大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广大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和新的变化,如何改变农村文化局面,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摆在我们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前应当深思的重要课题。在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文化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建设美好家乡的豪情壮志,推动城乡“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之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是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政府要针对乡村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的现状,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制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将农村文化设施硬件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原有的已不适应要求的文化设施,进行扩建、改造和修缮。与此同时,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等公益文化设施要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为广大群众服务,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多方筹措财政建设资金,积极鼓励社会、企业、个人等各种力量投资办文化,拓宽文化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改善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先富起来的农民,培养他们文化建设主体意识,让更多的农民自觉出资、出力、出工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用先进文化思想占领新农村文化阵地。
二是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文化主管部门要始终把“文化下乡”作为一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任务来抓,鼓励各文艺团体在农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文化在农村生根、开花,增强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流动舞台“送戏下乡”、“千村千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到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乡的豪情壮志,表达他们拥有富裕生活的喜悦之情和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农村文化专业户、文化热心人、文化纪经人等不断涌现,且日益活跃,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从而使广大群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转移到建设美好家园上来,乡村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不见了。干事的人多了,闲散的人少了,干成事的多了,无事生非的少了,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广大农村的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争取资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要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机遇,制定详实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在广大乡村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和历史文化名村、民间文化之乡的申报工作。会同宣传、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一道,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建设。
四是以人为本,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如采取以会代训、实地辅导、相互交流等形式,对乡镇文化站及村级文化专干、文艺骨干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与乡镇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制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对农村文化大院常年进行业务辅导,以点带面,从活动开展、场地建设、人员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方位开展服务,从而使村级文化大院的档次和服务功能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团体组织,壮大和稳定民间文化人才队伍,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各专业门类的人才群体。
五是典型引领,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文化的要求,宣传、文化等部门要把服务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为重点,适时创新形式和内容,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农民、贴近新农村建设的文艺作品,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破除陋习,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俗,逐步形成和谐文明的农村新风貌。注重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宣传,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篇7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篇8
一、xx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素有“梅花鹿之乡”和“农民画之乡”美誉的xx县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一颗明珠。它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属“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是着名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绿化先进县”。县域面积2522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8万,其中农业人口近28万。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xx县的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健康的发展势态。
1、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
近几年来,xx县以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为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县乡镇文化站建成率达100%。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该县立足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文化服务,将组建各类文体社团、协会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作为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县有文化中心、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14个乡(镇)已建设农家书屋229个,文化大院229个,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建设全覆盖,并在229个行政村都配设了文化志愿者。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78处,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达28万多平方米。
2、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农民文化生活越来越精神。
xx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能人层出不穷。多年来,一些农村文化能人依托自家庭院或村级活动场所,自发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文化大院应运而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下,全县文化大院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县委、政府一直关注民间文化的发展,把发展群众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组建各类业余社团、协会、演出队伍,把文化大院建起来。一是整合文化资源。引导各乡镇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书屋,充实文化大院的内容。利用村委会闲置房屋或公用场地,通过整修粉刷,绘制文化墙,建成文化大院、活动广场。小四平村利用村中闲置的一块低洼地,平整出了1500平方米的广场,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二是整合人才资源。发挥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和建设文化大院,带起一个甚至几个村的文化活动。北屯基村的“张家文化大院”集中了戏曲、书法、绘画、舞蹈等各类人才,常年开展文体活动,涉及周边多个村组,吸纳聚集和涌现出了众多的文艺人才,形成了“能人”建大院、大院出“能人”的良好机制,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是不断加大投入。县财政与文化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上,顺势推动,通过政府采购集中为文化大院配发秧歌服、音箱、锣鼓镲唢呐等器材,吸引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用最简单、最普通的活动方式,让老百姓跳出健康、舞出快乐。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类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组织500多支,常年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农民有近5多万人。这么多的队伍于劳作之余排练节目,在节庆或农闲时进行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受群众欢迎。现在农村文化大院已经成为了各村村民的娱乐健身、学习休闲的好地方。我们在对xx镇的调查中,了解到该镇活跃着神鹿艺术团、中老年艺术团、喜洋洋秧歌队、火苗健身舞队、太极拳、广场健身操队、诗词协会、读书协会、农民书画院等30多支队伍,每支队伍都在50人以上。每当夜幕降临时,参加文体活动的人们,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手舞足蹈,欢声笑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幸福生活,与围观欣赏的群众喝彩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一提的是xx镇的神鹿艺术团所演出的文艺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主要是针对个别群众出现的封建迷信、不赡养老人、邻里不团结、赌博、酗酒等陋习和群众中涌现的文明新人新事来编排节目,所表演的内容在群众中有原型,深受群众喜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像小四平镇的小阳村、那丹伯镇屏风村、南屯基镇的张家大院在村干部和文化带头人的组织下,纷纷建起了农民秧歌队、广场舞表演队、二人转小剧团等。只要“喇叭一响”,男女老少齐上阵扭起大秧歌、跳起广场健身舞,全村的村民都积极来参加,已经成为村里主流娱乐方式,使得各村多年来没有发生治安案件,邻里关系更加融洽,整个村组在一片和谐中快乐的生活着。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文化惠民”措施的深入实施,让全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xx县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必需看到,当前的农村文化发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存在地区差异。在调查中,xx镇、小四平镇的总体情况远远好于拉拉河镇和三合乡,在xx镇湾龙村我们不仅看到该村有报栏、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村民活动广场,而且该村还建有健身路径和篮球场。另一方面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发展不平衡。我们在调查村组里是否有文体队伍的问题时,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比如南屯基镇、横道河镇、xx镇基本上每个村组都有2-3个民间文艺体育组织;而文化基础条件不好或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组,如二龙山乡、大兴镇等,一个村里只有1支文体队伍或者只停留在庭院活动中。
二是免费开放资金尚未到位,缺少文体活动设施器材。国家要求乡镇文化站每年免费开放资金不少于5万元,应由县级配套的25%资金始终没有到位,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乡镇文化站的正常业务工作及开展活动。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村组一级的文化建设,至今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对各乡镇村级文化设施调查中,目前现有的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器材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群众需求和农民的“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有的文化大院虽然配发了音响、乐器和服装,建设了文化大院小广场,但对于更多的农民群众需求(比如一个村有多个组有秧歌、健身舞蹈队)还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更高的要求。
三是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人才。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范围不广泛,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有的乡村开展活动,也只是平时组织农民扭扭秧歌、跳跳广场舞,或三五个人搭个土台子,唱一唱戏,农民在劳作之余从事较多的活动是看电视。调查中发现,与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大、参与热情高相比,农村文化培训工作尚未跟上,农村文化人才缺乏、素质不高、成员年龄老化等现象在许多乡镇存在。尽管现在有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已配备了乐器、音响、灯光、电脑等文化设备器材,但由于缺乏懂得使用专业人才,而使这些文化设备器材闲置。另外大部分的文化带头人专业素质低下,活动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可提供的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针对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积极推进城乡互动。一是要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快推进落后乡镇村级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一些群众基础好、建设积极性高、符合项目建设场地要求的村组作为重点示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点。建设内容包括一个标准的小广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公共服务楼、组建一支或多支农民文艺队伍和健身队伍。二是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薄弱乡村组建文艺组织扶持力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壮大农村文化大院文化队伍。三是加快推进村级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通过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2、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参与度高了、主动性强了,工作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一是切实发挥好村级文化公共平台作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民俗和各种文化节等节日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竞赛活动,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县文化广播站、文化馆、艺术团和民间文艺团体的“传、帮、带”的作用,深入农村与农民观众同台演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样的演出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演出活动的积极性,又使农民在娱乐中受到了潜移默化教育。三是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五好家庭、文明户、模范夫妻等文明创建活动,用农民亲身经历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促进文明新风进万家,这样的文明创建活动既增强了活动的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9
关键词:乡村公共文化;现状;新路径;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但在广大的乡村,精神文化服务一直贫乏或空缺,服务内容也非常单薄。因此,必须敢为人先,敢于探索,寻求一条符合农村实际、适应发展形势、为广大村民服务的新路径,并建立服务保障机制。才能持续地向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公共文化才能迈上正规化发展轨道。
一、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
目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还停留在一个初步阶段,虽然各级文化部门对此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农村面临覆盖面广、需求复杂、层次多样,无法在短时期内得到全面兼顾和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物质生活的提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优裕,村民对文化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渴望空前高涨,开始关注于乡村公共文化。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主政者在管理上用力不均衡:主要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经济建设上,对文化建设并不热衷。因此造成广大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的局面,也挫伤了村民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众多的行政村建立了公共文化阵地,比较富裕的地区,建设标准还很高,拥有文化戏台、休闲广场,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了平台。但我们应看到,多数行政村仍旧处于“三无”阶段:无固定的活动场所、无专业的服务队伍、无配套的资金支撑。
农村因地域文化影响和多元化的文化吸收,即使是一个乡镇当中,不同的行政村也存在不同的文化特色,甚至出现“一村一品”。部分保留下来和挖掘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例子。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娱乐优势,群众的文化需求极其广泛,故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能“一刀切”。只有因地制宜,给予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一系列乡村风味的文化服务项目。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初探
如何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径,是事关今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着眼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共性研究,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创立政府主导、群众自主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一是在发展城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应当有步骤地把农村也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二是政府主导和引导相结合,一方面能主导公共文化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能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指导。
延伸服务触角:多年来,万安县宣传、文化部门以“文化直通车”、“千场戏进村”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链条拓展至村,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补充。甚至采取“农村点题,文化做戏”的形式,由村民和县里直接沟通。这种公共文化需求的菜单式发展,把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及时反馈到文化部门,便于公共文化活动安排。二是文化资源的相互流动,要把各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队伍发动起来,和周边的村进行交流。三是还要把博物馆等举办的图片展等文化服务形式放到农村进行展览,加快流动图书室的图书更换频率,让更多集中在县城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能在村里进行快速流通。
招训协管员:为加强乡村公共文化队伍管理,打造一支“生根发芽结果”专业文化队伍,填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缺陷,万安县决定在全县行政村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协管员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选聘,任期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可续聘(其中党团员占总数60.66%,45岁以下人员占 68.3%,高中以上学历占63%,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者占39.2%),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了提高文化协管员的综合素质,担当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重任,县里着力抓好业务培训。从2011年开始,我们每年都由县文化馆(剧团)对村级文化协管员进行轮训,主要开设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形势与任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农村非遗的保护、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采取电脑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图片展示、座谈、到实地参观学习、问卷调查、测试等教学方式。现已组织培训班6期,培训120人。
打造特色品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要挖掘地方文化特点,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虽然文化部门对特色文化非常重视,也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保护应该把这项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去。平常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练、表演,使之得到传承、发扬和创新。
篇10
一、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生活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竹镇作为南京市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之一,在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竹镇镇政府深入挖掘江苏省百家名镇、少数民族镇、南京市千年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不断丰富竹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统筹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成效显著。依据调研材料,本课题组将当前竹镇农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勾勒如下。
(一)村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依据调查,竹镇农民家庭中物质性硬件普及率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已达80%,手机普及率达92%。而文化产品则严重匮乏,书籍(子女上学用书)和影碟占有量较高,为40%左右,报刊占有量为20%,杂志为18%,乐器为10%,体育器材为13%。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重器物,轻文化”的特征,文化产品严重偏低。
(二)村庄文化性互动严重衰退,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现个体私密化
从文化的受众来区分,可分为公共性的互动文化和个体性的享受文化。依据在竹镇的调研,村庄内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组织,相互串门闲聊的互动已较少,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闲聊互动还较多,而73%的年轻人偶尔或者很少闲聊互动,其活动的区域主要在镇上或市区,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上网、听音乐或看电视,见表2。
(三)个体娱乐休闲方式单调,内容空洞,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据调查,70%的村民反映消遣时无事可干,40%的村民反映空虚、心烦、没有精神,55~56%的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为麻将或打牌,而麻将或打牌发展成赌博性质的活动占了20%左右,有15%的村民参与过地下活动。在村里总能看到不少人聚拢在一起打麻将或打牌,而因为赌博或导致家庭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破裂的人数有8%。
(四)农村出现信仰真空,地下教会组织呈现蔓延态势
尽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信仰却出现了真空状况,传统的信仰观念正在被市场经济瓦解,在这种情境下各种“东方闪电”、“顶头教”、“地下基督教”等组织乘虚而入并逐渐蔓延开来,这些组织往往具有组织体系,传播途径具有隐蔽性,而其造成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
(五)民俗文化活动变化不明显,有些内容变质异化
竹镇的民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从家庭层面来看,清明祭祖、婚丧嫁娶甚至是宗族仪式等活动还有增强的趋势,但在民俗活动也存在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面子竞争和内涵淡化等方面。例如,村庄赶人情比例极高,红白喜事办宴请的超过90%、考学当兵办宴请的超过70%、老人做寿办宴请的超过70%,人情往来频次多,花费大,成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仪式尽管形式尚在,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正在变得淡薄。
二、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竹镇文化供给主体来看,目前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有政府、市场,还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如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组织)等。根据调查,课题组认为三种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一)政府的文化供给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给的主力军,但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重视“供给”,而轻视“需求”。调查发现,在竹镇文化公共品的供给中,政府在“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上投入较多的经费与精力,为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且经常为村组举办“送电影”等活动。但从问卷数据及访谈材料来看,村民对供方的举措并不十分满意,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在“文化活动站”、“体育场地”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方面。可见,政府供给内容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错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给的效果。
其二,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作为考核村庄文化建设的一项指标,“农家书屋”成为每一个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产品的标志物,也是政府提供文化产品的阵地。在此,农民理应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实际运行中,多数书屋或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或是书籍拿走无人归还;因而,无法满足有阅读要求的村民需要。这一现象彰显了政府作为文化供给主体重视“硬件”(强调场馆、阵地建设)轻视“软件”(组织建设、组织保障)的偏好。
其三,重视“送文化”,轻视“种文化”。政府作为文化公共品供给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习惯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门主导的、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的必然导致以 “国家”为本位 排除“农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挤压“乡土文化”。调查发现,农民对政府的“送文化”缺乏兴趣,而对文艺下乡、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较为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更感兴趣,但这些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真空地带。
(二)市场化的文化供给分析
根据调查,农村文化活动市场化的供给主要是用于婚丧嫁娶及各种人情仪式的乐队、剧团或表演团体等,节目内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运转和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团体不规范,档次难以满足需求。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市场化乐队一般规模都较小,以几个固定演员为主,活跃于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表演着基本雷同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进,其节目的创新性与新颖性丧失。可见,这样的文化供给主体提供给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创新的“老一套”;消费方的农民也必然对此日渐失去兴趣。缺乏规范、档次不高成为农村乐队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节目导向性不强,有低俗化倾向。目前,在村庄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农村乐队较为活跃,但其节目内容呈现“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镇农村乐队演出中常见的“侄子戏婶”、“祝酒闹馆”、“傻子拜寿”等节目无不充斥着低俗、肉麻、搞笑的动作与语言;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不分,均以搞笑低级庸俗的情爱、小品等节目形式进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乡村原有的伦理价值,污染了乡村文化生态。
最后,加入面子竞争,难以形成好风气。尽管农村市场化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上述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缺陷,但在他们仍活跃在村庄场域中,成为家家户户红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调查发现,村民办事之所以请乐队是基于两方面的心态:一是面子问题,不能“人有我无”失面子,要做到“人有我有”挣面子;二是寻找心理平衡,在意邻里相亲的舆论评价。
(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分析
民间文艺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具有明显的准公益性,其活动类型包括农闲时的文化休闲、社区文艺晚会、体育健身项目等多种类型。当前两种文化供给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间团体供给文化的困境:体制支持有限,后劲发展不足。调查发现,在政府与市场文化供给主体之外,还存在着来自村庄内部与外部社会的文艺人才自发创办的文化组织。这类民间文艺团体多半是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实际运行中,民间团体遇到了资金筹集缺失、功能定位不准及与乡村两级组织关系失调等困境,其发展后劲不足就成为必然。
第二,村民自组织供给文化的困境:暂时维持运转,无法有效成长。在竹镇农村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准公益性文化供给主体——村民自发组织,如篮球队、健身舞队、秧歌队等。村民自组织成员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与需求而组成的, 其活动内容体现村民文化生活的诉求。但由于经济实力、内部组织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村民自组织无法有效成长。
第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调查中发现,问及为何民间团体与村民自组织的发展会陷入上述困境时,90%村民将原因归结到村“两委”与村党员队伍身上,认为村“两委”缺乏魄力、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的形象写照,也凸显了民间文艺团体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三、南京市统筹文化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21世纪以来,南京市在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提升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南京市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照“三个结合”路径,采取“四项措施”。
(一)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具有价值性、社会性与政治性。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文艺形式传播输入时代传统,如民族精神、八荣八耻、四有公民。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多彩的贴近农民现实的文化活动方式来感染农民、教育农民、启发农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简言之,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其应有之义。
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发挥村民消费文化产品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政府作为农村文化供给主体要克服“城市化思维”,用“种文化”来替换“送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蕴含在农村各类文化活动中,让村民走出文化消费的边缘地带,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名副其实的主体者。
三是有利于增强村民福利,维护村庄秩序。从上述可见,当前村民闲暇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改善,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仅有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是内容单调,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乡村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感与幸福感,摆脱当下文化活动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从精神层面,提高村民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发挥乡村文化增强村民福利与维护村庄秩序的功能。
(二)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结合”
其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克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 件”现象,必须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电影院、有线电视广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但当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阵地建设应有的功能发挥。目前,既要抓好区、乡(镇)、村三级文化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关系重塑,又要抓好民间文化组织建设,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政府导向与市场培育、扶持、规范相结合。从以上对竹镇文化供给主体分析可知,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来自政府、市场及民间三个主体。因此,要打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思维习惯,学会接纳市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尤其是对目前市场文化主体运营与模式上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问题,予以培育、扶持与规范。换言之,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形成协作多元主体共存局面,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设中政府主体的“效率黑洞”弊端,又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壮大与规范化。
其三,政府财力支持与民间及村民自发组织相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多元供给主体中的另一极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民自发组织,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诉求与适应村民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性支持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长能力,无力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这就需要区、乡、村三级组织从财力与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同时吸纳农民、村庄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来整合社会资源,来补充政府和市场供给中的不足。
(三)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四措施”
第一,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从六合竹镇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为此,省市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落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的税收返还政策;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应积极争取来自省市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同时释放与鼓励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团体投资赞助文化事业。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短板,从而逐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平台。
第二,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机制涉及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改变当前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姿态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其次还需要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分类治理、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民文化需求指标、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行动能力、经费保障机制和“阳光”使用机制等,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加大扶持,进一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的灵魂与保障。因此,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挖掘、保护与培育那些熟悉农村生活与民风民情的乡土人才;他们多才多艺且生活于村庄热爱这片乡土,对他们加以引导与培育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力;二是引进外部文艺人才,建立当地文化建设与外部文艺人才的长效互动机制;同时发挥村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是自觉维护村庄道德价值、传播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环节。
第四,创建品牌,进一步创建特色民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丰富多彩、贴近农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发掘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沟通市场机制与农民文化诉求,打造一批真正属于农民的文化品牌;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扶植一批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孝道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培育一批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产业经纪人,通过整合培训、评比,逐渐做大做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参考文献:
李祖佩.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中州学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