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体育 伦理
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
从伦理学的基本矛盾“善与恶”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的矛盾。其实,不论课程改革的“善与恶”如何体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完整的学生而服务的,而造就完整学生则需要以和谐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进一步促进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出现的善与恶”,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则是解决善与恶的矛盾,更好的促进学生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而成为和谐的人。
二、为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原因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层面的笼统原因,但为何要这样,其精确的原因又是什么,则需要我们探究。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体现和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基础教育领域,要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科学的课程改革观,将公平与正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将促进、满足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支撑点。但在体育新课程推行之前,反观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把持着整个体育课堂,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各种运动项目高深的运动技能毫无差错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允许有任何的花样与创新。在这样没有区别的教学背景下,且不说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相同难度的运动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其它接触很少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对学生自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也会将他们培养成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平和正义的所谓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体育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将运动技能当做是体育学习的载体,但绝不是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关注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体育学习环境之中。
2.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公平、正义要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而且要在课程改革的结果中加以体现,作到“课程改革为人人,人人共享课程改革的成果”,课程改革不仅应当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缩小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保障不同族群、阶层的人群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从而扩大社会民主和平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体质健康”的单维健康观,形成了“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就意味着更加全面充实,旨在从里到外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要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作为。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误解,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将学生始终放在首位,任何事情都以满足学生为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也是有所选择性的,不能盲目的迁就学生,而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何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实践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相互尊敬和明智判断的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体系的合作者、社会正义原则的遵守者以及优良美德的践行者,成为和谐、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从而很好的规避那些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还只是一种
理想的层面,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伦理层面探索实践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平衡才能抑制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较低,这不仅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体育教学领域,不平衡现象非常之严重。比如,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堪称豪华一流,但在西部边远地区,很多学校不仅基本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没有,就连正规的体育教师也都没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课能够开展得好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要大力支持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经费问题,向这些地区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等等,努力提高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关注课程改革发展的不平衡并努力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各自的发展需要关照不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发达地区学校、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依据与标准,缺乏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其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颁布以来,已经推行了十年的时间。在推行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政府行政官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校体育专家,还是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都对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非适应性本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修订课程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体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组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似乎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且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发表任何导向性的意见。很显然,这种沉默的态度毫无裨益,只会伤害广大关心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那颗热情的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关注不平衡发展并相反设法去解决。
3.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开展。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多么繁荣,但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实践者,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承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使命,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就必须保障“课堂公平”,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而探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伦理本质,是体育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伦理责任与义务是藏于体育教师内心的一种潜意识,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这种潜意识,才能为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8.
[2]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3]彭泽平,姚琳.和谐社会与课程的和谐伦理指向——“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53-56.
篇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教学效果;有效策略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因此初中体育更加注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初中体育作为一门健康学科,将差异性教学与之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差异性教学的内涵
所谓差异性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差异的个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差异、生理上的差异、社会上的差异,还表现在智力方面的差异、以及认识方面的差异。差异性教学就是根据这几方面的差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制定积极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性教学的宗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和身体两方面,差异性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个体的自身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让个体参与其中,加强个体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从而培养出深厚的集体意识和个体情感,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体育运用差异性教学遇见的问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基于新课程背影的初中体育运用差异性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死板、固化
虽然我国素质教学得到了实施,但在推行的过程中,效果仍然不明显,这使得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和学习的过程,对体育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和好奇心,经常在体育课堂上出现散漫、各自为营的情况。例如:在学习初中羽毛球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双打对手,学生经常选择和自己关系好的伙伴一起进行合作和对抗,按照老师的要求选择好队友后,就可以解散。但是解散后学生大多三五成群的进行玩耍,也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教师也对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学生的学习羽毛球的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丧志了学习羽毛球的兴趣。
2.2初中体育教学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初中体育教学教师都过度重视户外互动,而忽视了对体育课本知识的讲解,自身素质和专业化素质不高,因此常常会出现随意旷课、停课的现象。初中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然后导致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水平不高,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思想。
3.运用差异教学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3.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与数、语、外等主要文化课相比,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更加明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差异性,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案,与学生形成良好、平等的和谐关系。例如:在学习初中篮球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将全班同学根据学习篮球的兴趣和差异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然后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训练和学习。又如: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要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制定教学制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措施
基于新课程背景对初中体育进行差异性教学在整个学校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还能提高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顺应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必然结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但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者不同的差异,例如:性别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差异、学习主动性差异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运用差异教学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体育项目,从而优化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例如:女生的柔韧度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力量和速度明显高于女生,教师就可以很据学生的这一差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因此女生比较侧重健美操、体操等项目,男生则会侧重篮球、足球等项目。而且男生女生在学习不同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也可以自由进行组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热情和信心,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和教育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学生之间不同差异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措施,基于此,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差异教学法既要看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存在的共性,又要根据其个性,因材施教,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身体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总之,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积极运用差异性教学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学校、初中体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军星.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初探[J].才智,2013(05)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间段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主观上认为,要增加语文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语文作业量,学生语文成绩就能提高。很多学校直接或者间接的增加语文课时,除语文早自习外,很多语文教师甚至利用学生的体育、音乐等课的时间进行语文教学。导致学生要面对很多的语文作业,造成题海战、疲劳战。这样通常使初中语文教师觉得超负荷运转,学生们更是苦不堪言,这样的一种语文教学学生不可能全面发展。
(二)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得讲,学生在讲台下处于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多数时候语文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形式,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失去了进行语言实践和训练的最好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容易觉得枯燥疲倦。学生在课堂上听的多、说的少、读的少、写的也少。长此以往,会直接造成课堂内损失的课业课外补,会给学生和教师造成额外的负担。
少数年轻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刚好相反,运用多种手段,甚至唱、念、演都用在了课堂教学之中,过分注重表面结果,忽视教学训练过程,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个人舞台,多数人的看台。
(三)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不合理
1、教师剥夺学生话语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一堂课中,为了顾及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面面俱到。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课文的讲解和分析上,造成课堂教学重点很难突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触及课文的思想内涵,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课文的核心。
2、忽视普遍训练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忽视普遍训练的重要性,让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极大限度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成就感。课堂上经常出现,启而不发,或者是优秀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座的局面。
二、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在备课上要花费更多精力,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更新和研究知识等。特别是对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挑战和压力是巨大的。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
1、认真研究和学习课本
教师上课的过程中,从容和自信非常关键。而从容和自信都源自于教师对课文的深入透彻把握和驾驭。教师在对课本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况下,上课底气会显的特别足,特别是教师对课本研究的越是深刻就越是不怕学生提出各种质疑,在课堂中无论是引领学生讨论或者讲评都会显的从容而自信。
2、研究教法
在新课程要求之下,课本会随着需求产生一些变化。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不能一味的采用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要通过引导,通过给学生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发诱导学生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学的出发点应当以问题为重点。
3、研究学生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不研究学生是不行的。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需求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研究适当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先择有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运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完成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学生提供帮助的时候不能主动的牵着学生鼻子走,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持袖手旁观的态度。应当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多启发,多引导。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认识,要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教什么,以及如何去教。要站在语文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教师应当重点把握从课文出发,从语言出发的这一最基本观点,不能偏离这个原则太远。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课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学生好的语言、要读好的文本必须要引导学生自发性的多读,多练习。课堂上可以选择让学生高声朗读,也可以让学生默读,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略读,也可以精读。
总结: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品,认真研究课文,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有效的教学。用端正的研究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甸起.语文教学反思的七种模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6(31)
[2] 成尚荣.语文教学应当有更高的追求――语文本色的坚持与追问[J].语文教学通讯.2006(13)
篇4
关键词:“1+X”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62-02
一、引言
我国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各种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人们在信息化急剧加速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个人的信息能力成为衡量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于2009年再次了《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为《基本要求》),其中明确作出了许多改革指导,将整个大学阶段计算机基础总体知识框架结构确立为“4领域X3层次”,并建立构建“1+X”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基本要求》对发展和规范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最权威、详尽的文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给他们普及计算机文化知识,而且对于他们掌握计算机技能也是必过的一道门,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文化素养,并且使他们具备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对加强他们的信息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为他们的就业之路添砖加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的通识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考虑,能够被动或主动地去接触大量的计算机知识,对他们计算机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拓宽思维,能够利用计算机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
二、“1+X”课程体系
针对湖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为科院)各个专业的特点,制定的“1+X”(以下称为万能体系)课程体系,其中,“1”代表“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除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各个专业之外其他十一个教学学院的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它将一些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比如软硬件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技术与应用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作为基础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整体素质;“X”代表“大学计算机基础Ⅱ”,作为大一第二学期的课程,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性质,选修适合自己专业的课程内容,比如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3dmax等。
三、所面临的问题
学校建有12个教学学院,40个普通本科专业,所以对于不同专业的新生来说,首先,随着生源地的差异,有些是在职业高中上来的,有些是普通高中上来的,这样的大背景就导致了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果不考虑他们的大背景,采取一刀切思路的话,很难践行以学生为第一受益人的教学目标。由于他们这种参差不齐的起点,给组织教学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题。如果实施一刀切统一授课的话,之后的结果就是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吃不了”。“吃不了”的这部分学生就可能会对计算机课程产生负面心理,比如畏惧、厌学等,而“吃不饱”的那一部分学生,就会抱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重复高中时候的内容,他们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会觉得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青春,一学期的课程学习结束后,他们发现从中没学到任何自己想要的知识。这就会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对于任课老师也会处于两难的境地:想深入不敢深入,怕没一点基础的听不懂;但也不能太过浅显。想做到两者兼得,却顾此失彼,劳心劳力还不受学生待见,最后落得身心俱疲的下场。
再者,科院目前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各学院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原来的模式就是文理科一刀切,文科不管什么专业第二学期都学数据库应用技术,这对于音体美的学生来说是个很艰巨的工程,而理科也是不分专业都学C语言程序设计。虽然对于计算机的依赖与日俱增,而且还不分领域,但是,不同领域的用人单位,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要拥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在各个学校都此起彼伏,如何将计算机这门技术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使它们更有效地在各专业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了主要的关注点。
四、“1+X”课程体系的具体应用布局
科院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决定运用已经很成熟的“面向(授课)对象,分类分层”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实行“先分类,后分层”的分类分层思路。整体分类是根据科院不同教学学院不同专业,以及各个专业自己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将要改革的课程整体分成3大类,即理工科类、音体美类和中文管理类。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类、文科类),并结合科院各教学学院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各分类方向的教学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分别选用合适的教材。分层是在每一类别中按学生入校时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进行筛选,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定义为公共基础教学层次,也就是所有学生都要参与的层次,按统一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软硬件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技术与应用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作为基础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整体素质,这部分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
第二层为各取所需层次,是有较高教学要求的层次,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在完成公共基础层次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领域,为了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准备了可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欲望的相应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3dmax等。要求各类别在这一层次上确定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文科类以办公软件、多媒体数据处理为重点;经管类以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为重点;理工科类以高级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为重点,辅以软件基础;艺术体育类以Photoshop、3dmax等多媒体软件应用为重点。
第三层次为特赦层,这一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免修的机会,科院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种通识课程采用目标管理的办法,新生入学后可自愿申请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入学考试(类似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模式),是按照课程考试大纲要求出题,考试合格者,或已经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并可以获得该门课程相应的学分。
五、“1+X”课程体系的效果
能更充分地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意义所在;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能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更好地发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都能有所进步。
六、结束语
采用的“1+X”的课程体系,可以更加灵活地把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作用在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体现。来自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要研究的问题的分析来源于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直接的受益对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不仅适用于所研究的课程,也适合于本科其他相似专业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炜,曾婧.1+X课程设置方法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6):12-15.
篇5
关键词: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分 (二 )课程设置上过于强调基础美术课程 与过分强调专业指 性 。
并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处在一个探索期 ,各高校所编写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呈现 出两个特点。
“美术教育”是美术学科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的专业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l9世纪的德国。高等 院校 的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是最近几年在原中等师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
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各科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美术课程在大多数普通院校课程设置 中都是在选修课 中出现的,课时量一般不超过32个课时。而美术课程在培养小学各科教师中的实际作用远大于其在课程设置中的定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 。以下就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的美术课程现状做一梳理和分析。
一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美术素养的目标和定位美术课是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课程 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1.美术鉴赏能力主要指的是对艺术的感知 、体悟 、迁移、想象的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情怀、品位、眼界、视野 。这一 目标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中具有前提性 、根本性的意义。
培养 良好的艺术修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感知力 、体悟力。
同时高 尚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必须在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无法想象一个对造型、空间、结构、色彩均无起码认识的人能真正欣 赏一件美术作品?培养较高审美鉴赏力,必需通过中外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来实现 。当然 ,在实践课 中,也要注意鉴赏知识的有机渗透 。
2.有了一定的艺术感知力,还得有相对广 阔的艺术视野及掌握艺术常识鉴赏的方法规律,才能真正让感性层面的认知升华为思想 、观念 ,体悟到艺术作品的丰富 内涵 。虽无法达到专业性的高度 ,但作为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应 比一般的本科大学生要更深 、更广一些。这是小学教育中的 “综合性 ” “通识性 ”等性质决定的。这一特性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之外,还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学习艺术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增强人文素养的过程,更是提升学生品格 、心灵、情操的过程 ,同时还是 “传承文明”的过程 。
二、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在构建美术基础课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配备都沿袭 了原中师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
(一 )对课程认识与定位的偏离 (师生们对课程资源 了解 的片面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层次的教 学,现阶段存在一个很大 的问题是师生对课程认识与定位的偏离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弱化美术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美术课在整个四年的课程设置中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这和课程设置的主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信息化 的发展 ,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求远远超前于课本上的知识。美术课应该从选修课提升为必修课 ,课时量要适当加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更为重要 的是应该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
二是美术课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多元性、交叉性。美术课成为一种综合型课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它 已经依托数码 、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传播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无不被渗透着 ,同样小学课程也是如此,不管是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都通过 “美术”的形式展现 出来,形成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
l_沿用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的模式。美术过于强调基础课程的作用,将基础美术取代其他一切美术教学。这是国内高校具有的一个共性问题。以绘画基础为主的教学手段 ,无疑对丰富美术的教学体系大有裨益。但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盲 目扩大绘画基础作用的倾向。我们必须明白绘画基础教学只不过是整个美术训练系统中的一个训练科 目而已。应该加大应用性美术的教学,如手工制作、设计、装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相当一部分院校,把美术课按照美术学专业的课程来上 。
过分强调专业性,课程设置上分的过细,如美术理论、静物、风景、人物等。因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前基本上没有美术基础 ,绘画性过强,学生很难接受。同时课时少 ,难 以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面临很被动的局面。
小学教育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的教学。是 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的一种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力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在专业美术院校出现的一些实验性涂鸦教学,对于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育应该突出交叉性。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是一门交叉性的课程。交叉性体现在绘画课的基础上可以有机的融入到其他课程里 。如英语课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可 以回避母语带来的干扰,又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舞蹈课的道具制作,语文课 中的情景创设等,数学课中抽象数字教学等都可 以与美术造型语言交叉进行。综合性体现在我们现在提出 “大美术”的概念。什么是大美术,是指突破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前提背景是社会 的信 息化发展 。如包装、舞台美术、广场美术;还有各种前卫艺术形式 ,如烟花,装置、电光等,美术呈现一种综合化的趋势,不能苦守基础绘画。
美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多元化的课程。
(四)师资队伍建设单一、落后。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应突出应 用型,而这种应用性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手工制作 (剪纸、泥工 、陶艺、综合材料 );二、电脑美术 (图像处理、课件制作、数码美术 );三、现当代美术形式 (包装 、影像、装置、网络美术)。美术课程的多维性要求老师要更全面。而 目前我们配备的教师基本都是美术学专业教师 ,只能教学绘画,或者只能教学设计。单一型的教师是不能适应课程教学的,急需合理配备师资。但这里面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一个美术课程不可能配备多个美术相关老师,需要我们整合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力量,不能单条腿走路。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应努力挖掘目前的美术基础课教学,手段和方法太过单一。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一缺陷,如幻灯、影像、多媒体,网络,这里面最有效地当数多媒体和网络,他可以综合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讨论法,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 自我评价;游戏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气氛中领悟所学的知识;综合训练法可以在基础训练后,让学生做综合练习。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
(六 )教学设施 的缺乏
小学教育 专业 美术课程教学设施建设严重滞 后这 是一个普遍性 的问题,所有新升本 的地方 院校 ,尤其是原中等师范升格基础上成立 的小学教育专业 ,都存在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针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设施缺乏的问题应该换个角己57度去思考。设施缺乏是个现实,但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的传播呈现出网络化 ,数码化。艺术或者美术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大美术的概念开始出现。不要总是认为美术就是要在画室里进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大型广场艺术、媒体、图书杂志、电脑网络、各种博览会等。当然作为地方性院校在这方面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这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要因地制宜。
三、 对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师,不仅在专业上要紧跟学科发展,工作中更要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才能适应课程 的要求,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笔者认为新课程对教育者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加强道德修养,形成严谨的治学作风。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 己”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 以教师 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美术教育者教别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而美的内涵首先体现在道德情操的美,只有一个道德修养 良好的学生 ,才能担当起传递美、创造美的责任。
(二)强化教育理论水平与专业 素养 。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基本 的素质。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美术教师只是教授绘画技能,忽略了教育理论对美术教学的基本指导作用 。很难想象一个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美术教师需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吸收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研究规律,找到有效的施教途径。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知识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 )教师要能够灵 活变换角色 ,促进教学 。我们处在 一个咨询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 ,如网络、杂志、各种展览等。美术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和传播知识 ,应该成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比如帮助学生制定适 当的学 习目标,选择达到 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技能、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有效的学习。
(四)加强专业合作,努力形成终身学习的 自觉性 。美术教师要加强同专业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更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变 自我封闭与孤立的现象 。作为美术教育者,惟有坚持与时俱进充分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 ,才能使美术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篇6
1.
排舞的概念
排舞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是用吉他与拍手的方式起舞,随后欧洲宫廷舞蹈与拉丁舞也逐渐与排舞融合,使得排舞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融入排舞中,使得排舞的风格多样,并且简单易学。排舞是一种既能提升舞者身体协调能力,又能提升舞者心肺功能的运动舞蹈。
2.
排舞的特征
排舞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舞,排舞融合了爵士、拉丁、恰恰、探戈、华尔兹等时尚的舞蹈元素,简单易学、风情各异,既能够独舞展现出舞者的个人魅力,也能与团体共舞展现团队合作的魅力。排舞的曲种多元化,排舞的舞曲可以有32拍、48拍等不同循环节奏组成,舞步可以根据特定的循环节奏重复,还能分为2个朝向与4个朝向交替旋转重复,使舞者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排舞运动简单易学,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与各个基础水平层次。
二、排舞的基础性
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了健美操、体育舞蹈,但由于其自身对学习者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的舞蹈基础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排舞融合健美操、体育舞蹈、民族舞蹈等各类舞蹈的流行元素,练习过排舞的学生在对其他课程内容的掌控上会变得较为容易。例如,排舞经常会使用到恰恰中的锁步、伦巴的游步,但并不要求舞者将恰恰锁步中的提胯完全到位,脚步也不需要完全绷住,只要求舞者在相应的音乐节奏中完成锁步的前进与后退动作,胯部适当地做出摆动的动作即可。对桑巴游步的要求也低于练习桑巴时的要求,初学者通过排舞练习初步恰恰的锁步和桑巴的游步,为学习恰恰、桑巴等舞蹈奠定基础。
三、排舞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基础作用
(1)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排舞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对舞者的身体负荷较小,不追求大量的运动量,舞者本身的体能消耗较于其他运动较少。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参加排舞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提升消化能力,缓解紧张情绪,调节学生身体的系统功能。长期保持排舞运动练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世界排舞协会认证的排舞舞曲多达300余种,其中难易程度不同。学校开设排舞运动课程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排舞班,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基础水平的班级,有利于学生对排舞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排舞风格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舞曲,在诠释舞曲的同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个性舞蹈。当代大学生都具有强烈好奇心,对新事物的兴趣浓厚,崇拜自我个性化诠释。排舞运动丰富多彩的流行元素的组合与变化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愉悦身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知识学习后参加排舞运动锻炼,将注意力从知识海洋转向优美的音乐与富有节奏的舞步中,沿着舞曲的节奏抒发内心情感,使身体的其他部分机能得到适当的调整与充分休息,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从优美音乐中感受到愉快的情绪,将学生疲惫的心理提升到最佳状态。同时,由于排舞简单易学,不受学习者基础水平的影响,部分零基础的学生能快速适应排舞的节奏与舞步,从中获取成就感与满足感,从中找到已逝的自信,使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7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问题;探索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对本专业学生实现对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良好的基础作用。其学习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可见一斑。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多数中职教师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此现象,我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探索与研究。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编写陈旧,不能充分契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如今,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授该门课程时采用的多是电子技术基础这一教材,这一教材虽然很好地阐述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典型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等诸多电子类专业学生应当熟悉掌握的理论知识点,但因为是由大学教材直接改编而来的,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习者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接受能力。
中职学生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成绩较为落后、文化素质稍微欠缺,更谈不上同知识层次水平更高的在校大学生相比了,这就使电子技术基础这一教材的编写远远超出了一般中职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范围。
2.传统教学方式盛行,不能很好地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探索实践中,我发现多数中职教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主要使用“板书+讲解+实验”的落后教育模式,即:教师先照本宣科地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一股脑儿地强硬灌输给学生,随后再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实验操作又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教师提前将实验的目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等事无巨细地一一讲解给学生,然后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一特定实验。殊不知,无论是在课堂讲解活动中,还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都更为侧重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及有效锻炼。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的宗旨在于培养具备高超电子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而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则仅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及掌握实践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理论知识点即可,并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范围做过多的要求。
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中职教师在教授电子技术基础这一课程时,应当恰当而灵活地使用教材,既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所给出的理论讲解知识点,同时又要对其中难度较大、知识结构陈旧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与删减。只有实现教材内容的创新整合,才能保证教材内容同中等职业学生知识水平相契合,才不至于因为难度过大而使中职学生失去对相该科目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如,在教学“多级放大电路”这一知识点时,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实际接受水平,教师只需要将其中蕴含的电子学定理直接讲述给学生,“电路对放大信号而言,属于串联关系,前一级输出的信号就是后一级输入的信号,多级放大电路总的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的总乘积。”这样一来,就不用再向学生详细讲解该定理的具体推导计算过程及验证过程,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与精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该定理的学习难度,有利于所教中职学生实现对该知识点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与记忆。
2.教学方式应侧重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传统而落后的“板书+讲解+实验”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子专业中职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优化模式及方式方法,既要确保其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实际教学效果,更要侧重于其对所教学生电子专业技能提升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其中笔者常用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及“案例教学法”这两大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如,在教学“集成运放的使用常识”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集成运放是否能完全取代交流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认真阅读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电子设备尝试进行探究性的操作实验,这样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实践探究过程也确保他们充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而这些都将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及时、有效地解决更多的工作难题。
再如,在教学“扩音机”的相关内容时,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了如下案例:某双声道扩音机的制造厂最近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产品质量危机:新来的工人因为对操作流程不甚熟悉,导致在安装过程中犯了二极管接反的低级错误。请问这一错误将会对该工厂制造出来的双生道扩音机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如果你是该工厂的负责人,你会如何避免工人再犯此类错误?
随后,便要求学生在这一案例的背景下,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与沟通。如此,便借助该案例的设置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思考方法,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借助自身所学的电子学理论知识轻松自如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难题。
总之,中职教师在教授“电子技术基础”这一课程时,既应正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同时,更要侧重于中职学生多实践、多操作的学习特点,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如此方能确保中职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的电子专业相关实践操作技能。
篇8
在香农提出信息论之后,信息论给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信息论基础》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信息论是学生理解与通信专业有关的专业课的基础,为此,国内外高校都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开始《信息论基础》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南京邮电大学很早开设了《信息论基础》的教学工作,2006年,该课程评为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选择了曹雪虹老师主编的《信息论与编码》 [2]作为上课的教材。参考书是傅祖芸老师编写的《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3]以及王育民老师编写的《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4]。本文主要讨论了本人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体会以及改进措施。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第二章主要是讨论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第三章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第四章是总结部分。
1 教学体会
在一学期的《信息论基础》的教学工作,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中,我的教学体会如下:
1.1 明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重要性,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论基础》的课程目的包括: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理解用随机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及其传输的实质;了解用信息理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信息论是其它通信相关课程的数学理论基础;信息论是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理论,信息科学大厦的地基; 信息论是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1.2 通过电子网络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上好本课程,我们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南京邮电大学的校内课程网络资源上,我们建立了《信息论基础》的电子资源。另外我们还给学生介绍了不少校外和国外的关于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信息论国家精品课程;MIT开放课程;stanford的信息论课程等。
1.3 通过加强课堂讲授的效率和课外的学习辅导,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我非常认真的备好每一次教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安排。为了解决学生课外学习中的难题,我认真批改每一次布置的作业,除了在课上讲授作业批改上出现的问题外,我要求自己每次上课提前30分钟到教室给学习答疑。另外我还鼓励学生通过Email跟我交流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提高学习效果。
2 改进措施
本部分将在课程考试中所反映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中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们对该课程试卷进行了分析,考试成绩比例分布如表1所示:
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改进措施:
1)继续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电子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树立学习典型,并采用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帮助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大家共同进步。
3)增加对作业辅导的时间和次数,提高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教学资源稀缺
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很多教师以教材为教学的主要资源,教学完全照搬教材内容,这也导致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长时间下去必定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多学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减少了英语教学的资金投入,学生能够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目标单一
正是因为英语教学资源的稀缺,导致英语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的知识,教学缺乏系统性,这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初中英语教师并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制订教学目标,这样无法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资源匮乏
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课堂教学成效有很大影响。但是,从很多中学英语教师人员结构来看,学校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现有的很多英语教师都是非专业教师,缺乏英语教学经验,而且很多英语教师的年纪较大,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能力较差,无法及时优化教学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很多中学购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很多英语教师无法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丰富英语教学资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英语教师要丰富教学资源,把各学科联系在一起,并把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开拓学生眼界。除此之外,既然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搜索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影像、歌曲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分层制订教学目标。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分层制订教学目标,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把班级内的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
3.加强教师培训
既然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对课堂教学效率影响较大,学校就必须认识到加强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教师参加专业化教师培训,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英语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使英语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不断外聘专业的英语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很多教师以教材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而且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的知识,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从很多中学英语教师人员结构来看,学校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分层制订教学目标。学校必须认识到加强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智忠.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3):34-40.
篇10
关键词: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工程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71-02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从理论上论述粉体在几何特征、堆积、物理、界面化学、机械力化学、粉体力学、流体力学、流态化等方面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粉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制备理论及操作过程等的理论知识,从而能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从粉体科学的角度,对粉状原材料的颗粒几何特征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正确的表征和合理的设计,为进一步学习粉体制备与处理工艺及装备技术奠定基础,使学生能从粉体过程工程的层面,掌握正确、合理地运用粉体材料制备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技能,从而培养他们进行材料设计、研究、开发和制备的能力。由于课程改革,本课程的学时数已减少为32学时,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却没有减少,因此,如何在少的学时数中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门课的知识成为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本课程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开设,这时的学生已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并且即将面临毕业论文写作,如何能将本课程的知识与学生的专业课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工程方法的训练,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各环节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一、理论教学中培养工程思维能力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作为《粉体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篇,其课程内容与材料、冶金、化学工程、矿业、建筑、食品、医药、能源、电子及环境工程等诸多领域都有极大的关系,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本课程作为大三和大四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讲解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的工程例子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1.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上课之前认真备课,熟悉课程内容,精通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清楚各章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通过相关的习题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和学科的发展动态提供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认识实习,选择一些与现实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工程问题进行引导、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例如,在颗粒流体力学章节的教学中,先以北方常见的沙尘暴的形成和传输为例,如果风持续的时间很长,形成悬移的浮尘能够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所经过的地区就会出现沙尘暴;当风速减弱到一定程度后,浮尘就会降落,该地就会出现降尘天气,说明颗粒的粒度、流体(空气)的速度是影响颗粒沉降的主要因素。再以颗粒在流体中的两种沉降方式: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为例,举例选矿生产中常用的重力选矿机和水泥生产中的离心选粉机,通过讲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颗粒在流体中的两种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在生产实际中根据颗粒的大小选用适宜的设备。例如,《颗粒堆积》一章是本课程的基础篇,涉及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的计算、等径球形颗粒的堆积结构,教师详细讲解应用较多的经典颗粒尺寸分布和堆积理论,让学生明白堆积颗粒系统中的颗粒尺寸分布在许多产品的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质,如气孔率、密度、强度等,而且许多工艺性质也取决于颗粒尺寸分布,如泥浆粘度、注浆速度、干燥速度等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讲述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性能和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影响;陶瓷工业中密实陶瓷与多孔陶瓷的制备与颗粒堆积与分布的影响,并布置学生课外通过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以及其他网络上的电子资源去查询“利用颗粒大小和分布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陶瓷注浆成型中颗粒大小与分布对成型密度的影响”,用PPT的形式进行课堂交流。这种交流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科研文献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强化对工程观念的检验和应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工程观念的建立和提升。
2.课堂教学注重工程方法训练。工程实际问题多数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而变得相当复杂,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还难以弄清问题的本质,在目前的阶段还做不到用严密的理论思维方式去解决,只能用工程近似的办法来解决工程具体问题。工业上处理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有数学分析法、实验研究法和数学模型法等。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将这些工程方法教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例如以流体在颗粒固定床层中的透过流动时压降的计算为例,对于有无数个颗粒构成的固定床而言,颗粒间的空隙形成许多可供流体通过的细小通道,这些细小通道是曲折而又相互交错、大小和形状也很不规则,流体通过如此复杂的通道时的压降自然很难直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求出。这时可引导学生借用数学模型法来解决。即,将床层中复杂的不规则的通道简化成一组管径为de、长度为Le的平行细管,细管的内表面积等于床层颗粒的全部表面积、细管的全部流动空间等于颗粒床层的空隙容积,将颗粒层内的实际流动过程大幅度简化,按这种简化后的模型,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等同于流体通过一组当量直径为de、长度为Le的细管的压降。简化后的模型根据圆管中流体定态层流流动时的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引入固定床流动摩擦系数λ′为模型参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来确定模型参数和检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康采尼或欧根公式计算床层压降,[1]就把一个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流体流动问题。学生在其中经历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认识,又掌握了一种实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二、实验教学中强化工程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环节,针对课程的内容而进行的验证、理解、巩固和提高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工程实验的方案设计、流程组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等实验能力。“粉体力学”是本门课的重点,粉体的流动性是粉体力学性质的最重要的表征。教师首先在教学中详细讲解粉体流动性的内涵以及各种测试方法,然后联系工程实际举例说明粉体的流动性在粉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比如,在粉末冶金、食品、制药、钢铁和农业等生产过程中,广泛涉及到颗粒物质流动,如工业上常见的筒仓卸料、传输、混合、流态化和固气分离等,把握粉体材料的流动特性,对于防止发生粉料堵塞、控制粉体内颗粒成分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水泥厂中许多操作过程都会涉及到粉体的重力流动。“粉体力学”实验中设立了粉体流动性综合实验(Carr指数法)和粉体剪切实验(直剪实验)。两组实验分别分成六组,每组两人,每组的粉体种类不同、粒径相同,或种类相同、粒径不同,要求学生按规定测试步骤完成实验后,比较各组的测试计算结果,总结出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学生通过实验自我总结出粉体流动性与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空隙率等因素关系,引导学生比较Carr指数法和直剪实验两者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不同,分析两者用于工程实际时的使用范围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可以将工程思维在实验环节得到强化和深化,变为学生自觉主动的习惯。
三、结合学院科技竞赛,应用工程思维能力
我院从2010年起每年组织“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全院大二到大四的本科生自由组合参加,竞赛旨在加强学生在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方面的综合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方案设计及动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教师在上课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并担任竞赛指导老师。这两届的竞赛活动围绕“轻质高强”材料制备,根据任课教师的研究方向,选定以多孔陶瓷为目标。首先由老师讲解,要求学生以所学的“颗粒堆积”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学生确定了有代表性的三种制备方法:颗粒堆积成孔工艺法、添加剂造孔工艺法,发泡工艺法。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全面考虑材料多方性能,综合比较几种方法后自主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并经指导教师修改认可后进入导师实验室进行原料准备、球磨混料、成型、烧结、测试等工艺,在实验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最终完成制备。学生对这种竞赛活动非常积极,因为比赛过程中,不仅要求同学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应用工程思维能力,勇于实践探索,将理论基础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使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这种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知识、自我设计创新科研性、自我制备的方式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