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财务处理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财务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电算化财务处理

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会计实践;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其速度快、存储量大、数据出路能力强、编制报表简单、分析数据准确等,从多方面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和财务处理方式,并进一步优化会计信息分析,促进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方面发展。

一、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以及信息化运行的重要性

1.整体含义的具体把握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解,主要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融入现代化的技术特点,通过财务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对各种财务状况实行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是当前财务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更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各个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了各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增加了财务管理上的透明度。因此会计电算化在实现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二、分析会计电算化发展在当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认识不够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是解决财务工作复杂、繁重的相关问题,并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需要有强大的认识,有些企业在电算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上不够,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管理应用到每一个细节的财务管理之中,停留在手工操作、肤浅认识的基础上,在财务管理中,没有真正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2.保密意识不强

操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容易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操作管理不严。实际工作中因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或者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而造成的会计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由于在lnternet上任意访问或下载导致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致使系统崩溃和网络瘫痪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3.软件功能不全

在会计电算化的现代技术应用上,需要有软件的及时跟进,在会计软件应用中也常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为防止数据的丢失,在备份的同时也使很多医院不敢放弃手工记账,这样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1]。如再遇到某些售后服务不及时的软件公司,那么会计电算化进程将被大大放缓。

三、探讨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数据处理方式与财务处理方式的改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数据处理能力和财务改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数据处理方式中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多个环节,对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财务报表和会计分析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对信息处理的及时需要以及集中处理、自动化应用的程度等,都优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财务分析能力多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对整个财务处理程序有了全面的提高和技术含量的提升。

2.会计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组织体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很大的改变,对于组织机构中形成的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的不同组织形态,就会要求不同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不同组别的人员构成,就需要更高的财务处理能力、信息化技术、财务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网络知识又要熟知计算机财务管理,对于会计组织和人员素质都有了很高的具体要求。

3.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

在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发展之后,就会改变以往的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的模式,尤其是数据局处理的能力增强,对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应用范围增大,改变以往人工技术的繁琐,减弱了人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控制行为,减少财务管理山的人为控制因素,减少由于主观原因带来的各种腐败更不良现象[2]。在内部控制程序上,通过计算机专门的程序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渠道。

4.财务软件系统的不断完善

选择一些有实力、比较成熟可靠的软件,财务人员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3],及时反馈给软件公司,使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财务软件的完善是一项需要长期、持久不断投入的工程,不但需各企业领导的支持更需要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四、总结

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背景下,会对会计实践带来更多的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也要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从多方面提升信贷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更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含量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财务管理能力,服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许增.浅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10(03).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了现代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使得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然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依然处在初级运用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定义及发展实况

(一)基本定义

会计电算化也被称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其指的是在运用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高新计算机作为工具,收集、整理、存储、分析以及传输各种会计信息的一种人机系统。会计电算化作为现代中小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涵盖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服务、培训、法规制度、管理会计业务等全部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够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会计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以及反馈的准确性,提高企业会计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效果。因此,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会陈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1]。

(二)发展实况

现阶段,虽然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普及应用,但是其发展并不平衡,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或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型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程度更高;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或经济效益偏低的中小型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程度偏低。虽然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系统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该系统的安全机制并不完善,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等方面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多数企业只在财务部门运用会计网络系统,无法和企业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无法获得企业外部信息。此外,我国中小型企业所使用的会计软件主要有商业购买以及自主研发这两种,其中商业购买的会计软件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重要方法,然而因为会计软件开发并不相同,具有不兼容性特征,所以造成各种问题的存在。在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所运用了不同的会计软件,使得会计处理功能也存在着差异,同时无法及时掌握企业的外部信息。

2 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我国中小型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不强、融资渠道简单、操作简便、规模小、经营管理灵活、转型容易等特征。但是正因为上述特征,导致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三方面问题[2]。

(1)财务处理流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流动量较小,资金规模较小,且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这使得财务流程更简单。而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财务流程越简单,工作规模就小,越无法推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此外,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依然采取的以往的旧体制、旧管理模式,使得电算化运用局限在财务、工资以及报表这三个模块上,并没有在企业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加以运用。虽然我国部分中小型企业已经采取了会计软件,但是此软件多是运用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并以单机运用为主,只有少数企业在所有会计核算工作中全面应用会计电算化,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手工记账工作模式。正因为财务流程的不统一,使得制单管理方式以及会计核算方式并不相同,最终出现会计数据的失真问题[3]。

(2)管理流程: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以以往的会计记账模式为辅,会计工作人员、管理模式以及操作规程等都会发生变化,各种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应急和保密、会计职责细化和监控等发生冲突。这要求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过程中,创新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是中小型企业采取的是混合型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形同虚设,岗位分工不明确。

(3)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后,在国家政策以及企业产品生产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显得更加重要,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会计工作人员在具备扎实财务知识以及核算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几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唯有这样才能够将灵活运用各种财务软件。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依旧使用的是传统的软件进行工作,在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后,对各种先进软件并不了解,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出现软件操作问题,将无法应对[4]。

3 我国中小企业改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对策

因为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要求突破各种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性对策,以此改进会计电算化工作。

(1)构建财务处理流程。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财务流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即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记账凭证。在采取财务处理流程方面应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原则一:所建立的财务流程应确保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并能够简化财务核算工作,还能够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原则二:财务处理流程应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核算数据。原则三:财务处理流程应和本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管理要求、生产特征以及业务性质等诸多方面相符[5]。

(2)贯彻落实管理流程。财务作为中小型企业的重要经济命脉。因此财务管理对整个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极为重要,而财务管理流程则更为重要。这主要包括了销售费用工作流程、销售核算工作流程、成本核算工作流程、税务工作流程、固定工资核算流程、出纳岗的工作流程、主管岗工作流程以及内部审计流程等。上述工作流程的贯彻落实,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规避各种风险,履行各种经营责任等提供了有力数据信息。因此,中小型企业应落实各种管理流程,帮助该企业摆脱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3)全面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人员管理应作为关键因素。对于财务人员应加强技能培云以及职业道德培训这两方面入手。中小型企业应结合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特征和要求,明确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会计技能。此外,中小企业还应遵循持证上岗的基本原则,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业务处理能力[6]。

4 结语

中小型企业要想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就需要从财务处理流程、管理流程以及人员素质这三个方面入手,执行完善的措施方案,建立内部监控机制,改进硬件技术,确保网络安全,做好外部审计监督和管理。而我国财政部门应加强政策支持。唯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益,实现会计电算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浅析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02):229-230.

[2]李志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11(14):454-455.

[3]石振丽.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12(12):434-435.

[4]王雅,曹雪,李媛媛.浅谈会计电算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09(08):322-323.

篇3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电算化的起步晚,真正发展进步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很多企业对电算化工作的认识还不全面,部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仅仅是为了减轻工作者的负担,甚至没有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这样的问题导致了企业获得的会计信息是不全面、不及时的,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收效甚微。例如,有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员工职位安排上存在缺陷,甚至还是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系统,系统的管理者和维护者权责不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也没有明确规定,维护体制也不完善,甚至档案管理方面数据收集和使用也存在很多问题。

2.财务处理程序不规范

在企业财务工作中会计信息的输入和提取使用的处理都要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但是我国企业的财务处理程序仍旧不规范,为了眼前的利益随意进行财务工作,虽然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账务处理流程都进行了改进,但还受到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影响,工作流程仍旧摆脱不了旧的体制的影响。

3.会计电算化工作者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企业中的电算化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工作人员晋升而来,他们只是经过了简单的短期培训,对新型的软件认识不深刻,他们掌握的仅仅是简单的机械知识,采用固定的模式操作软件,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少了灵活性。并且很多的电算化财务工作者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不够全面深刻,日常工作中只能简单的应对核算工作,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上则无能为力。财务工作者的思想和知识也很难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脚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财务软件质量欠佳

财务软件是一种软件产品,不仅有硬件设施,还包括软件,目前的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也是风格迥异,立足点都是企业的实际需要,资源共享性得不到呈现,这样的数据得出的会计信息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财务软件的质量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有重要作用。会计软件质量还包括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目前企业的安全工作也存在很大漏洞,网络环境中,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其保驾护航。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

首先,企业领导和财务负责人要重视会计电算工作,深刻认识到会计电算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争取将会计的电算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去。在思想上做好准备,转变传统的观念,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接着要健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让会计电算化人员适应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完善职位安排体制,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和维护应该分开进行,权责明确,企业要建立完善其电算化的操作程序。

2.规范财务工作程序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工作程序非常混乱,要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规范财务工作程序。将手工会计完美的转换到会计电算化,企业要改进有关的会计制度,对原有的工作程序进行修改和重新规划,企业还可以向软件商和咨询机构咨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做好数据的转换工作,规范财务工作程序,财务工作程序要有章可循,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做到安全存储、使用快捷。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很多企业重视硬件设施的配置,对人员的培训却是草草了事。但是实践中因为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的欠缺,所以做好企业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者仅仅会使用财务软件,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得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会计电算化工作一旦在操作上出现失误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必须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离岗和在岗培训两种方式,在培训技巧技能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培训之后还要设计电算化的考试,鼓励企业工作员工去考取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证书,这样讲培训的内容和实际工作相联系,不仅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我国企业的财务软件市场可以和国际接轨,规范财务软件,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因素,会计电算化工作者有意或是无意造成的会计信息的泄露,二是,软件自身的不完善。针对第一种原因企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第二种问题则需要从硬件技术入手,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企业可以建立网络中的会计信息岗位,建立相关的措施,时刻警惕网络病毒和电脑黑客,宝贵的信息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审计工作也要做到位。企业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实名验证以及数据的保密工作等等,在进入正式系统的时候需要输入正确的口令,甚至可以加入指纹识别。

篇4

关键词:集团企业 会计电算化 建设

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的日益成熟,我国集团企业数量与日俱增。集团企业由于其规模特大、下属公司分布区域广泛、日常业务频繁,尤其需要会计电算化这一财务处理的有效工具,同时有效利用其网络化的特点,将分布于不同区域的下属公司的财务处理结果交由总部汇总,有利于总部对公司全局的了解,有利于集团企业针对不同的情况快速的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对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集团企业尽快地、有效地建设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界定

会计是运用货币价值形式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如何及时、系统、准确的为经济决策部门提供会计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手段是各不相同的。在当今社会进入电子信息的时代,如何将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中,是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会计电算化”这一词,是1981年8月,在长春“一汽”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学术讨论会上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会计处理质量、促进会计职能的拓展和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减轻会计工作强度,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手工记账时需要根据业务发生的所有凭证进行审核整理,经过复杂的人工计算,然后将数字一笔一笔地登记入账。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输出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机所具有的高速性和准确性,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为了使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计工作的重点必须从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事中监督控制力面来。而要实现这―职能的转变,会计人员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整天埋头于手工记账、算账、报账。采用电算化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会计人员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经营管理,使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对数据来源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又可以始终得到控制,这就在许多方面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错易漏等问题,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为拓宽会计职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促进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会计管理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对会计核算手段的改革,同时也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管理体制乃至会计理论等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信息的重要部分。实现电算化后,通过计算机可以迅速地将各种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地传送到有关部门,以便实行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相关部门进行规划与决策,其作用是明显的。这就要求会计管理体制要适应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调控和管理也必须采用计算机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实施起来,尤其是集团企业,为了及时了解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更是在会计电算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结果总是因为种种问题而不尽如人意。

1、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足,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有些企业自实施会计电算化以来,绝大多数的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往往还是定位在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帐的水平上。但是,对于会计电算化记帐后产生大量的重要的综合会计信息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能够有效地利用会计电算化产生的丰富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而且,会计电算化产生的信息对于企业来说,也是进行财务决策事前、事中控制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于会计电算化产生信息的不够重视,使管理者动摇了对会计电算化作用的信心,从而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

2、会计电算化跨地区网络化建设不完善

绝大多数的集团企业,其下属公司通常处于不同的区域,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跨地区网络化建设,可以将不同区域的下属公司融入集团整体的财务系统当中。但是,集团企业的下属公司其会计电算化,往往只是简单为本公司财务核算服务,没有与集团总部的会计电算化联系成一个统一的系统。造成了会计电算化在集团当中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处理中心,在服务于整个集团财务业务方面贡献不足。

3、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

集团企业其下属公司较多,所以其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较复杂。首先,由于各下属公司所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不同,使集团在对其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针对不同的软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这造成了内部控制的高成本;其次,企业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要对会计电算化进行有效地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对会计核算和计算机知识都比较熟悉,而我国目前这种人才还比较稀缺;最后,计算机系统由于其自身的恒定缺陷,导致其会出现一些人为因素无法控制的事故,这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三、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1、加强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意识

会计电算化建设必须从人员做起,这是建设会计电算化的基础。针对网络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诸多不安全因素,企业加强各会计电算化负责人对软件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使其掌握对计算机病毒和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恶意攻击的防范措施。对于特别重要的财务数据,要建立有效地备份机制,并组织相关人员对保存介质进行严格的保护。

2、提高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对于会计手段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人员是有所认识的,但真正行动起来,又有了不同的想法。为提高会计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应通过汇报、培训等手段,让管理人员了解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信息处理的快捷和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帮助,增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同时,还要强化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生产信息的敏感反应,要意识到这些信息对了解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是有重要作用的,是进行财务决策的基础,避免会计电算化仅仅成为集团的“计算机算盘”。

3、加强制度建设

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由于其使用范围较大,需要从总体上制定一套有利于集团整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同时要对各下属公司的会计电算化建设提供指导性规范,防止各下属公司的会计电算化成为上述的孤立的处理中心。对于具体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来说,集团应当统一订购各下属公司使用的会计软件。各下属公司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开发的特点,设置好相对稳定的会计岗位,明确其职责范围,并建立健全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障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电算化有序进行。

4、积极培养集团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上述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象,集团应当加强对集团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培训,系统地讲授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效率。同时,应当在工作中培养电算化管理人才,集团公司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大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的管理和维修以及系统的扩展好坏,影响整个集团会计工作的运行。企业应根据计算机管理人员或财会主管现有知识基础,根据他们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机会进行知识培训。既可以在财会管理人员中通过进修学习计算机知识,也可以在计算机专业人才中通过学习财会知识来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认为其在会计电算化建设方面存在着管理人员认识不足、网络建设不完善、内控不健全、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会计电算化在集团财务核算及财务决策当中的作用,本文从相关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会对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建设提供有用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温更新,《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2] 余兰兰,《企业集团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设立之初探》,审计与理财,2005.1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大中型企业 问题 具体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前提,将企业日常业务中需要处理的与财务相关数据通过特定软件进行处理,进而生成符合会计准则标准的信息。会计电算化成功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会计,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在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普及程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无论企业的大小,所处的行业如何,基本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大,自身资金的雄厚,综合实力较强,所以电算化的应用基本达到了90%以上,而且应用的领域和程度都较深,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的理解要比一般企业体会的深刻。大中型企业不但使财务软件的大部分功能都得到了基本的使用,而且以往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比如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素质,会计信息的保密措施等等,基本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本文作者通过实际考察,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困扰着企业自身电算化应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果得不到重视,从长远来看,将制约企业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中坚力量的大中型企业,如果发展的不好,也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大中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高层领导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关注程度不够

尽管大中型企业有着雄厚的资金力量,配备了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软件与硬件,并且招聘了素质较高的财会工作人员,但是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一些领域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功能模块重视不够。一些管理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简单的取代了手工会计操作,即只重视财务软件的账务功能,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以前手工会计的核算程序与方法转化到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他们没有认识到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工能对企业的重要性。大中型企业往往业务相对复杂,所以都配备了较高级的财务软件进行日常工作处理,但是,企业对其应用都主要是集中在这几个模块,一是账务处理模块。即根据原始的会计相关凭证和数据,按企业自身设计好的会计科目,对凭证所载的具体经济内容,进行记录、分类、计算、加工、汇总,输出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及其他辅助账簿、凭证和报表。二是固定资产核算模块。一般大部分的工业制造业企业都会涉及到这个模块。企业主要是将其用于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比如一般企业都会通过该模块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账簿,录入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计算,查询及打印输出,编制转账凭证等等。三是工资核算模块。工资核算模块以计提发放职工个人工资的原始数据为基础,计算职工工资,处理工资核算。 该模块应具备自行定义工资的项目,选择分类方式,灵活修订工资项目,调整职工个人基础资料,定义工资计算公式如代扣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进行汇总计算。

对于财务软件所涉及的具有分析和管理功能的其他模块,比如:成本核算系统,销售核算和财务分析等等。又如:劳资人事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企业在这些领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中型企业甚至直接就省去不用,其实,我们能通过相关的财务分析得出许多对管理有意义的结论,比如通过财务分析系统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得出有意义的数据指标,进而评估企业的相关业绩,指导企业进一步开展工作。现在大企业有许多都采用ERP信息管理系统,企业通过会计电算化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通过劳资人事管理系统进行的管理数据分析也是属于ERP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重要来源之一。

二、重视实务操作,轻视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引进了大量的会计专用处理软件,但是企业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将目光简单的放在具体操作中,很少有静心研究电算化理论,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甚至一些大企业的财会人员出现了具体操作能力都很强,而理论知识却很薄弱的尴尬局面。

大企业本身业务流程复杂,如果重视财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相信一定能对电算化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理论的发展,将会反作用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说理论和实务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外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理论的重视程度上要比我们国家做的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国家的大中型企业要想发展的顺利,走出国门,在这一问题上态度必须要有所转变。

三、部分单位财务软件系统选择不合适

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往往各有各的特点,这些往往体现在单位具体涉及的业务、自身运营模式的差异性。比如:管理者在选用企业配套的财务软件系统时要意识到自身发展的新形式新状态。现代企业往往会采取计算机技术来处理经济业务,比如通过网络来进行大量设备的采购,支付形式采取电子货币的形式等等,传统的财务处理软件往往需要升级,否则就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要求管理型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要适应企业发展新形式的需要。有些大中型企业往往出于成本控制的角度,采取成本较低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这样,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有些功能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企业整体的运行也不是很协调。

四、大中型企业在电算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的管理者根本上对会计电算化重视起来,大力支持电算化的发展

一方面要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模块的重要性,加大对先进会计电算化软件研发与采购的资本投入力度,并且及时的完善相关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和普及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知识,提高企业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视力度,转变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固有看法,使企业员工对其具有的高级功能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领悟。企业也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管理制度,形成稳定的内部控制环境,全力保证会计电算化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要加大会计电算化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

企业不但要重视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意识到理论的发展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作用,由于大中型企业实力雄厚,有着较强的综合实力,因此,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有意义的方法,比如聘请有水平的高校教师来给单位相关学院进行理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和单位员工一起探讨会计电算化相关理论,研究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背后的深层次宏观问题,专心的进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同时,针对单位自身配备的软件系统运行状况提出新课题,在相关的基础知识上,做出大胆假设,使财会软件的功能得到不断的升级和完善,更好的适应企业的相关业务,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日趋趋同,要求我们的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中在保持自身的特点时,也要参考国际的变化情况。

(三)要注意财务软件选择的合适性

大中型企业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具体落实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软件的选择,切记不要片面的过分强调管理型财务软件的通用化,要注意比较不同财务软件的差别,尤其要注意其管理功能模块的不同,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加强财务软件和其他软件行业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可以找相关专家进行评估,比如聘请专业人员来评估企业的操作系统的特点,进而评估财会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匹配性。只有通过将财务软件和企业其他相关软件的合作,才能实现并建立一个可行的全面的管理型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小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王岐.会计电算化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会计,2010

篇6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影响。

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需要针对新的特点制定相应新的工作标准,这些新的工作标准,也构成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面对日茸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加快制定有关针对性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等标准以及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安全已不是企业内部所能完全控制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发展使审计风险中包含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日益复杂化。由于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控制下,固有风险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网络会计模式的开放性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会计资料被非法修改和窃取的可能性增加了,会计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贝和篡改、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竞争对手截取和恶意修改等使得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性控制难以保证;同时,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也在危害着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控制风险更难确定。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会计资料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修改起来不留痕迹,因此舞弊行为较难发现,从而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现代审计是以评价内部控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即审计人员把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 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 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 牵制力下降。如在手工方式下, 内部控制中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等一系列核对控制措施, 基本上都是由手工处理完成的。但实施电算化后, 凭证即是帐,帐即是凭证, 二者的区别不过是数据排列方式的改变而已, 也就是说不存在帐证不符的问题。会计系统内部的这些控制, 尤其是程序化控制,是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CPA )认为: 如果客户在其会计系统中使用了电子数据处理,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审计人员都要充分了解整个系统, 并能识别和评价系统的基本会计控制的特点。因此, 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 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目标、应有的内部控制及审查方法。程序化控制是指在编写应用程序中由计算机执行的控制, 其审查实际上是对系统应用程序控制功能的审查, 一般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文秘站:)控制的弱点, 审计人员要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被审单位提出。

(四)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审计线索非常清楚,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整个财务处理过程由不同职责分工的人员来共同完成,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签字,这些书面资料为审计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就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审计线索进行顺查或逆查、详查或抽查。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磁介质,这些磁介质上所存储的会计资料不能为肉眼所直接识别,修改不留痕迹。同时,由于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业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之后,全部会计处理均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生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了、消失了。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不完全适用。为此,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要留下充分的审计线索,使审计人员能顺利完成审计任务。例如,要留下每笔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当前余额。暂存文件,则应拷贝,以便查寻。

(五)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技术的改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手工系统的那一套审计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的目的。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等方面,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六)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手工条件下,审计内容主要是对人的审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确定,结果也较直观。在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下,审计人员应该从查核财务会计报表及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到被审计单位所用信息系统是否合法、合规和第一次输出的信息是否真实、正确,以及当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或经过系统维护后,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上。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可靠性的审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数据流程图对经济业务流程的描述是否正确;

2.审查系统设计是否科学、模块的划分是否合理;

3.检查系统对输人数据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检测,系统的输出是否满足目标的要求;

4.审查处理过程及程序对处理过程的描述是否准确无误。

(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1.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

2.合理配置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

3.在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正规知识的教育,除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之外,还要开设计算机辅助没计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三)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审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不可缺少的 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计报告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具有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自动编制整理功能等。通过这些功能,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问题,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应用会计软件的资格进行审查目前,国际上审计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即把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降低审计风险,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舞弊的手段,也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科学的内控制度的有效途径。

(五)采用新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线索。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防止假账真作,非法篡改程序等舞弊行为产生,还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会计账务处理进行测试和检验。根据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方法,具体有以下方法:

1.计算机联网审计。联网审计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进行审计,为审计部门利用计算机通过审计线路来检测财务部门计算机财务处理的全过程,随时检查处理账簿的正确性、合法性。其特点是具有不受时间限制,效率高的特点,并保证了审计的质量。

2.重新处理法。为审查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是否正确,使用原来的程序和数据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监督下,重新处理一遍,看其是否与原来的结果一致。

三、针对不同会计标准出具审计报告

(一)对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和“审计意见”段。应分别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__(单位名称)管理层的责任”和“XX(单位名称)财务报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的文字表述。

(二)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中,上述“按照? ”、“已按照? ”应分别改为“按照2003年以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和“已按照2003年以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

(三)对执行其他会计制度的企业出具的审计报告巾,上述“按照? ”、“已按照? ”应分别改为:“按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或XX行业会计制度,下同)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和“已按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 ”。对于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段相关表述则应作相应变更。

四、使用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一)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比手工系统复杂得多,使得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深入和广泛。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术。因此,必须建立一支计算机审计专业队伍,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1.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及计算机审计技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审计软件的应用和维护,从而能够胜任新的审计工作。

2.应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系统开发人员,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知识,使他们也加入到审计队伍中来,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员。同时要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

(二)给审计人员以工具软件的强有力的支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计算机审计的手段方面有两种做法:一是由专业人员或软件公司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审计人员的任务是经过培训会操作这些软件;二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借助软件工具来完成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应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因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规模会日益庞大,审计工作的任务、内容变得更为复杂、手工难以实现有效审计,使用计算机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

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是对亏阿基行业的一次巨大改革,电子会计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形势与情况比较好,新的会计电算软件的应用正在使简单的会计核算向综合的会计管理转化,但是在它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会计电算化是近几年兴起的,在现代的大部分会计人员中,多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的培训而来,对于电算化的掌握与运用不够透彻与灵魂。因此,大部分的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水平还是停留于手工会计核算的层面,对于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不在行,这就难以胜任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突出地表现为对于财务软件应用方法的掌握不够熟悉,对软件的认识存在局限,不能及时排除软件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这些问题都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障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不断提高,更新知识结构。

(二)管理软件系统内部衔接性差。在当今的财务软件中都注重在财务处理与报表管理方面的开发与利用,而对其他的功能的开发力度比较小,所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需要先人工地核算后再进行输入,不能实现自动转换,这样的情况使电算化软件的利用的效率不是很高,内部的衔接性差。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其管理的内涵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财务、生产、销售、等的藩篱,涉及到了企业价值链的许多环节,但是目前的电算化软件的技术却落后于企业管理的发展,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内部之间的子系统信息的共享性差,各个部分之间的信息流动不畅同,财务提供的信息单一、滞后,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三)会计制度没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财务工作的各个放面都发生了变化,从账户设置、登记方法到账务处理,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和新出现的情况来重新制定新的会计制度。在许多企业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制度混乱,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造成会计档案的损坏,或者是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造成企业信息的泄露。企业在发展中不能只重视软件的使用而忽视财务会计制度的同步发展,财务制度的滞后会影响软件的使用与发展,最终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我国不少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重视性不够,这使其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1.开发的软件由于不全面的考虑,造成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实际工作脱节,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差错;2.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操作者的失误或者违反操作程序而会计资料丢失;3.由于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与互联网相联系,因此一旦不小心就会出现病毒侵入的现象,如果使用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就会造成死机等严重后果;4.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舞弊行为不易发觉。会计电算化的无纸操作使数据的修改、删除不留痕迹;5.会计档案的形成与保管存在风险。会计档案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长期的保存会出现字迹模糊、褪色的现象,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这要求会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可以通过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会专业中增设计算机的课程,还可以让在职人员进行财会知识的进修与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功能。要想让会计电算化充分发挥其优点,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努力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功能,增加其管理模块的性能,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功能外,还应加强会计数据分析功能,为各层次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样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所以要尽快地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这样企业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三)加强会计制度的管理。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会计制度作为一种意识而存在,一定要发挥其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地就是要不断地完善会计制度,使会计制度的发展跟随实际工作的步伐。对于会计档案的管理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档案要及时归档,存储磁盘要好好保护防止刮擦,另外,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也要做到位,防止泄密。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密,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与保密性。1.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实行分级授权的管理,保证计算机里的信息不会随便被浏览;2.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于重要的信息可以进行备份,保证信息资料在出现意外时不会全部消失;3.增强网络的防范能力,互联网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是也给自身带来了许多的风险,例如,黑客攻击、木马病毒等,为此,要增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加密硬件、软件,设置系统口令等等。4.实现双套保管,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实现纸质档案与新型档案的双套保管,并且尝试向磁介质载体的过渡。

结语:以上的问题是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和及时解决的,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的发展,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的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秀娟. 会计电算化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对策[J]. 财税会计.2013(04)

篇8

(一)会计电算化的背景

某矿产销售有限公司以往在做会计工作时,是运用人工会计记账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1)人工会计记账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公司销售情况计算大量的数据,并把原始凭证归类,再进行人工记账、登账,并做报表,加大工作的难度与强度,而且工作效率不高;(2)财务手工记账并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导致工作上容易出错;(3)公司记账的内容比较繁多,工作任务重,而且公司的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管理。公司针对以上三种情况,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企业的会计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开始决定实行会计电算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状况

该公司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时,首先要考虑会计电算化是否可行,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企业的经济环境与内部条件做具体的分析。公司领导对会计电算化非常重视,因此该公司开始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培养本公司的会计电算化人才。(2)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特点,财务部门为会计电算化做了系统的设置,具体为:系统管理员1人;系统操作员2人;系统维护员1人;系统审核员1人;会计档案管理员1人。

二、某矿产销售有限公司运用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常见的技术性问题

公司财务人员用会计电算化做业务工作时,常常出现计算机运行速度慢、系统登录不顺畅等现象,导致会计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比如说在录入数据时,财务人员还没有保存录入的数据,计算机就出现死机的状态,导致之前录入的数据全部丢失,还需要重新开机重新录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问题

系统管理员职责缺陷。公司在推广会计电算化时,出现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系统管理员由会计主管来担任,而会计主管又不熟悉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假如计算机软件出现问题,会计主管不能独立解决,只能找专业的电脑技术人员来解决。但是在岗位设置上分工不是很明确,造成了系统内部混乱的局面。(2)系统操作员权限不全面。公司中一些普通的财务工作应该由系统操作员来完成,但系统操作员又没有财务工作方面的权限,因此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工作,比如,公司的系统操作人员在结账后,发现存在差错但自己又没有权限更改,还需要系统管理员进行操作并更正。(3)系统维护员的设立。在中小企业中,有很多公司并没有设立系统维护员这个岗位,如果公司的财务系统出现问题,都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来解决,如果电脑出现问题,也必须请专业的电脑维修人员来解决。(4)会计电算化存在安全隐患。财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如果操作不正确导致会计材料丢失,或者电脑遭受病毒的侵害,给会计资料带来安全风险。

三、针对技术性问题采取的对策

会计电算化在使用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全面了解财务软件的实际应用,购买软件时,要选择符合公司财务部门工作需要的软件,要从公司信息管理的角度考虑,让其他部门都能通过共享了解到公司财务部门的状况,使会计电算化更好的为公司会计工作服务。除此之外,公司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要定期为计算机做维护与保养,充分解决计算机运行速度慢及死机等问题。

四、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设置

中小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时,要培养一批既能掌握计算机知识又有会计基础的相关人员,这样既能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能及时处理财务软件所出现的问题,使会计工作顺利进行。

(二)系统维护员岗位的设置

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系统维护员是很重要的,它既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也要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能以及对软件的维护。

(三)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

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很多部门,因此需要培养具有知识结构的人才,完成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工作。首先要培训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财务人员担任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责,所以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养。

(四)会计电算化中安全隐患的应对

会计电算化在运行过程中是存在风险的,公司要根据相关财务规定,定期检测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避免计算机的账表出现错误,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当天的经济业务内容,通过会计电算化做财务处理后,要备份当天的财务数据,并且要做双重备份,妥善保管,在对计算机磁盘的资料做备份时,需要定期翻录,给公司的会计信息带来安全性与完整性。会计资料生成后,不仅可以用激光打印机打印,还可以用电子账簿来进行管理,提高会计资料保管的安全性。另外,公司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定期为计算机做保养与维护,防止病毒入侵,影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正常使用,公司还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五、结语

篇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系统也发生着巨大变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做账受了到会计电算化的巨大冲击,并且影响范围甚广;本文简要介绍了手工做账和会计电算化,分析两者异同及各自优劣。并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系统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异同比较分析

一、手工做账

(一)手工做账的基本流程

首先依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并根据没有错误的原始凭证进行编制记账凭证,另外还要根据凭证登记等各类明细账和总账账簿。最后根据相关的内容编制进行财务的报表。月末明细账与总账核对,要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手工做账的优缺点

能够更全面的学习会计知识和做账能力,手工做账不易忘记,对报表的纠正能力很强。同时缺点也很明显,工作量大,步骤繁复,费时易出错。

二、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是将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结合的方式在会计工作之中进行应用,即,用电子计算机来代替人工处理会计工作,从而能够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人工在处理会计工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工作就会更为客观,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运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以及计算精度交稿,并且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进行运算和数据处理,而通过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会计工作,可以让会计凭证的天蝎、会计账目的登记等工作更为的标准化,从而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备份作用。会计电算化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最为明显的就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因为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会计工作,就很容易让电子计算机感染到病毒,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外漏等情况的出现。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也存在缺陷,主要有:一是原始数据操作准确性要求极高,因为一旦原始数据输入有误,计算机无法自动识别,只会用错误的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工作,最终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这会给企业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二是对控制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高。在会计电算化中电算功能和其它知识的集中导致职责的集中,有些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同时又能够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这无疑增加了出错和舞弊的风险;三是对会计档案管理提了出更高的要求。在电算化中信息来源于数据和程序,并保存在各种存储介质上。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数据就可能被擅自改动,而且被改动的数据不会留痕迹,所以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三、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的异同

(一)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的相同点

第一点:系统目标一致,不论是手工处理会计工作还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去处理会计工作,都是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状况越来越好,能够给予企业管理层提供客观的数据来方便其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点,遵从会计法则。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和会计电算化都是必须严格的符合会计处理规范,从而做到在流程和制度上尽可能避免很多会计处理问题。第三点,会计电算化和手工做账的方法是一致的,而且都是遵循的是一套会计理论和方法。第四点,基本功能一致。手工记账的方式和会计电算化处理方式具有五个相似的功能。它们是:会计信息的记录、存贮、加工、传输和输出。这五个功能均是和快报表相一致的,而都是反应的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经营情况,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的不同点

一是运算工具不同,手工会计使用的是算盘、计算器等,工作量大,运算速度慢,不能自动存储。电算化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和对于结构的存储能力;二是信息的承载方式不一样,手工做账是以纸来作为载体,不易保管,查找比较困难;电算化数据保存在存储设备中,数据可备份多份保存,易保管,查阅方便;三是簿记规则不同,在传统的手工做账方式之中,一般是要求日记账和总账需要进行定本来进行处理,在发现账目出现错误的时候一般会通过画线的方式来进行更正。而电算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之中,一般数据都是不能够进行自行更正的,如果需要更正也需要对其进行冲销凭证和补充凭证。这样可以留下改动的痕迹为审计追踪提供线索。手工系统利用各类账簿相互牵制和校对数据信息准确;而电子计算机只要输入数据准确,就能得到正确结果;四是账务处理的程序不同,手工会计一般有四种,即:记账凭证财务的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财务的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的财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但是这些都有共同的弱点就是重复转抄和计算,这就难免带差错、人员、环节的增多。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模拟手工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第二种是全自动处理程序,就是有一整套标准化的会计凭证可将经过电脑自动识别凭证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再在计算机内以“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辅以成本核算模块程序。最后由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定义输出需要的信息;五是会计行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手工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电算化会计是在完成传统会计职能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管理职能上,更有效的为企业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参与经营决策;六是会计人员岗位分工不同,手工会计岗位有出纳、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岗位。电算化系统的工作岗位有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系统审核员和档案管理员。

四、结语

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中占很大一部分,并且多是综合性的指标。首先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加速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其次,地区行业间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可以使大量的经济信息资源能得到共享,这将极大的提高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所以,会计电算化它不仅是会计的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当今时展的必然。不过手工做账也不会因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毕竟小规模企业不适合也没有必要采用价值不菲的财务软件,这是对公司财力的一种浪费。

参考文献:

[1]崔永艳.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梁冀男.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方式比较[J].经贸实践,2015.

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农村财务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81-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会计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是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型向管理型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已初具规模,然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稳定的焦点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

一、会计电算化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影响

1.有效消除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提高了农村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可信度

会计电算化是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层面上看是农村会计管理水平落后,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比较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必须符合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操作规范,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受到有效监控,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错账和假账等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同时对村干部在职期间的一切经济行为进行全程控制,离任审计等,即可随时监督控制村干部不按政策规定乱支、乱花、乱送等违法违纪行为。当前部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透明度不够,公开程序、内容不规范,是造成部分农民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往采用手工记账的方法,难免会产生一些易出错的弊端,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出纳账、会计账都在网上进行账务核算,增加了群众参与管理透明度。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自动生成各村财务公开榜,经加盖镇审计专用章后,到各村进行公布,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2.保证各项村级财务制度落实,提高村级会计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由于是计算机自动记账、转账,生成报表,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已经运行会计电算化的乡镇来看,平均每名会计能管理10个村左右的账务,减少了村级会计人数,减轻了农民负担。此外,利用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共享程度高以及可以通过联网实现财务数据传输等特点,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共享程度,有利于上级及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加强了上级有关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控制。

3.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监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微机管理系统设置了自动提示功能,能够及时提醒应收款的项目、时间和数额,提示及时催收,对各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一目了然,使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得到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会计电算化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促进、互为联系

会计电算化把计算机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不仅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与此同时,在财务部门配备了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客观上为实现财务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广大财务人员树立了会计电算化的观念,培养出一批批既精通财务管理理论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财务人才,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财务管理软件的成长,在社会上初步形成了一支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的队伍,并培育了一些知名软件开发企业。为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软件基础。因此,在建设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客观上为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为此会计电算化与农村财务管理的融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联系。

二、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应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96%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其中比较规范的村达到了60%以上,有30多万个村实行了村会计委托,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快速推进,已经有9 457个乡镇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涉及17万个村,效果良好。但对于全国600万个村来说比例仍然非常小,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计算的原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许多农村领导干部往往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其实就是用电脑来代替人工记账、做报表、没有其他的作用,未看到其对会计职能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更有甚者,认为目前农村所处的环境并不缺乏劳动力,因而也就无须另外花钱去购置硬件和软件。还有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当作树立形象的一种手段, 而对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是不了解或不重视,因此并没有真正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农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会计工作相对比较落后,与城镇会计人员相比,农村会计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不高、信息不灵,培训和进修机会很少,现有的会计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严重影响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此外自配备电脑后,各乡镇依据相关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脱离了手工账,但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账务系统管理混乱。

3.缺乏有针对性的财务会计软件

由于利润可观,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然而面对农村会计工作开发的会计软件却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农村财务工作的软件。有许多会计人员是靠师傅带徒弟这样培养出来的,他们往往对会计专业中的一些术语感到费解,以会计科目为例,在农村企业中,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是常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而是以土地、山林、水库、池塘等这些资源。而现行会计软件难以满足需要且不规范,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这也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推行受到限制。

4.基础工作薄弱、资金不足

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差,从会计账簿的登记到账簿的装订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与规范相比多数做得都存在差距,并且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还存在理解上的出入,这给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形成很大的障碍。同时实行电算化要进行计算机硬件配备、购买软件和有关的辅助设备(如不间断电源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和耗材,这些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合计起来少则一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对农村企业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往往一时难以承受。

三、推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1.政府要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政府的正确引导是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农村工作的领导者要自觉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加强对农村会计电算化意义的宣传,重点宣传会计电算化在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财务公开质量、提供准确、及时会计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各级管理部门认识到电算化对农村经营管理的深远影响,并在资金、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有关部门增强责任感,使软硬件厂商认识到无限商机,主动加入,使广大使用者了解其意义,热情投入这项工作,从而为加快村组织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切实加强农村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

会计电算化需要既懂得会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就农村而言,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还比较少,因此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都可以,同时要加强培训内容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使培训对象对会计电算化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会计岗位的人员进行各种类型的操作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降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故障率;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不间断培训。

3.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村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否顺利进行。农村的会计核算业务相对简单。一般没有工资核算的要求,固定资产的数量与种类与也大大减少,但农村一般都有土地、山林、鱼塘等承包业务,农村会计人员对会计专业术语较少使用,因而普通会计软件的操作界面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比较费解,因而建议能开发一些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易于操作的会计软件供他们使用,加强会计软件的输入控制功能,防止不合要求的数据进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另外在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软件时,最好先在条件较好的乡镇试行一段时间,然后再推广使用,以点带面,全面普及。同时要与软件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当设备或软件出现问题,或是单位对软件提出新要求时,能得到相关的人员指导和技术支持。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离不开必要的软件、硬件设备,各级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加大对农经站的资金投入,帮助购买会计电算化设备、财务软件,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在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重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减少技术性,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辉.农村会计电算化着力点该放在哪[J].农村财务会计,20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