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方美学设计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在的服装设计理念,简约主义成为设计师推崇的一种设计思路,这是一种以简单造型设计为主,倡导理念与禅意美学相互影响的一种设计思路。是将禅意美学中“佛”家表象以现代设计美感来体现。这种设计体现出科学、简约,有效,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舒适之感。简约主义是现代艺术风格的一种,其艺术表现,深受服装设计师的青睐。这种设计理念不同于享乐主义奢华概念。在服装设计上几乎没有过多的进行修饰,以简单实用为主,所采用面料也是以天然环保为主,很少采用刺绣、镶嵌、繁琐工艺,以纯真质朴的自然美来表现。日本著名设计家三宅一生是简约主义服饰设计师,被誉为服装界的意境大师,他的设计理念以回归自然,自然衣着为目的,在他设计的服饰中,自然界的纤维织物成为专用面料,在他思想营造下,禅意美学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他将服饰之美与禅意精髓进行结合,使得他设计的服饰作品充满了自由洒脱的个性风格,满足现代人追求无束生活理念的性格。
二、“禅意美学”在个人形象设计上的体现
在艺术设计范畴中,人物形象设计位列其中,这是通过艺术包装,将人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合理设计,以其达到设计要求,形成风格各异,特点独特的不同造型。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有的人物设计标准和特点。在东方,因其文化理念与西方差异明显,特别是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巨大影响,禅意美学的设计理念成为最具东方特征的设计思路。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去除华丽的外表,坦然的处世态度,内敛的人物性格都能将“禅意美学”进行展现,使得人物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呈现出最原始的自然形态,将一个经过净化、荡涤污垢后的人物形象烘托出来,展现出东方独有的人物性格之美。我国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起步较晚,一开始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一味简单模仿西方思路和步骤。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崛起,具有东方思想特色的“禅意美学”成为彰显东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设计元素之一,在经过古老深厚文化底蕴推动下,这种禅意美学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为表现东方传统人物性格最真实体现。
三、结语
篇2
引言
虽然中国逐渐成长为全球汽车的消费和生产大国,但中国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汽车文化,无论是在汽车的设计生产上还是在汽车消费使用领域。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设计生产上仍然处于借鉴和摸索的阶段。与国际上著名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汽车在设计上缺乏自己的风格特色。
汽车设计的内涵是文化
在汽车设计中,文化的输入从根本上决定了设计理念和独特的造型。汽车设计的起源在于独特的需求加上独特的元素与文化,如雷克萨斯汽车,每一辆雷克萨斯的灵魂与精髓就在于L-finesse.,这个词传达出了雷克萨斯独有的设计文化定位,它的含义是先和精妙的样式与美感,表达了雷克萨斯想要的设计矛盾体及引人入胜的简洁。寻找出适合自己的独特设计文化理念是最根本的,而这些设计理念与文化往往来源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客观存在,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力量和营养。设计发展是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设计,古典与前卫设计都是相辅相成演变的。设计的本质是将文化物化的方式。汽车设计应在发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汽车的造型设计。而传统文化属于传统元素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范畴。
中国传统元素分析以及如何应用到汽车造型设计中
我国的传统造物方式讲究以形写意,形神兼备,注重表现整体的气势。传统的器物造型设计物在形的基础上要有所蕴含的意,进而传其神韵。形意神共同塑造物的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传统造物这种手法进行汽车设计,从意与神的基础上进行汽车形的塑造。
中国传统元素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不仅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还包括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可以把中国传统元素细分为传统文化思想元素,传统艺术美学元素 ,传统具象符号元素。以文化思想元素作为设计理念的源泉,结合传统艺术美学手法,运用具象符号元素,从而确保汽车的造型整体体现独有的中式美感与风格。
传统文化思想元素
独特的设计文化与理念,才能诞生与众不同的汽车造型,比如现代汽车的流体雕塑理念,宝马的flame surface 等。这些设计哲学与理念往往根源于本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干就是儒,道,佛文化,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儒家的言志,道家的游心,佛家的禅宗等人文哲理延续下来的文化现象均对当下中国汽车设计理念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例如,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应到汽车设计中,汽车设计的兼容性考虑,出发点要从人,汽车,都市空间,自然环境等。细致的考虑会衍生出更多的细分市场,进而促进汽车的研发设计。如smart 紧凑型SUV车型的诞生。
传统艺术美学元素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感性和理性间,拿绘画来讲,中国画注重的是写意、追求精神内涵、偏抽象。中国绘画造型上注重神韵,构图上讲究意境,运笔铺色讲究虚化,留白的技巧应用。如英菲尼迪灵感来源于中国山水画,车身曲面变化飘逸,线条流畅,极具东方美感。
传统具象符号元素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多元文化,衍生出了众多体现文化内涵的具象符号。这些符号元素为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了源泉。比如,雕梁画栋 轿子 风筝 胭脂扣 旗袍 丹凤眼 折扇 梅兰竹菊 饺子 明式桌椅 飞天 青铜器 玉器 瓷器 饕餮纹 如意 兵马俑 脸谱 剪纸 窗棱等等。
这些可以应用到汽车车身细节的造型设计,比如进气格栅,轮毂,大灯等。如广汽传祺的进气格栅就采用云纹,极具独特中式美感。
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应具备的文化哲学理念及造型语言特点
汽车的外饰设计主要考虑有车身线条布置,车身曲面变化,汽车整体姿态等。我们在这讨论的是三厢家用轿车。经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分析,我觉得中国汽车在造型设计中应体现的文化哲学理念及造型语言特点有:
灵动飘逸
车身线条流畅, 洒脱,张弛有力,区别于因严谨而略显得呆板的线条语言。
虚实相生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与实的结合与对比,使车身曲面的变化丰富,有层次感与空间感。
典雅稳重
车身曲面变化柔和,整体姿态饱满圆润,具有体量感,并凸显尊贵大气。
中庸和谐
汽车车身整体给人平和的感觉,线条语言夸张与内敛统一。车身姿态比例均衡、车身细节如进气格栅形式等采用柔和的折线处理手法。还要考虑汽车车身与城市空间的和谐。
新的时尚潮流和工艺材料为我们结合传统元素来造型提供了更多的方向,我们要恰到好处的把握传统元素的运用,结合当下流行的设计理念与市场需求,就可能寻找出属于中国特色的汽车造型语言。
结语
我们的设计师在学习先进设计理念时,也应注意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学,哲学,艺术的修养。中国的汽车工业应把握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智能汽车等汽车变革时机,确立自己的设计理念,结合新技术进行原创设计,从而塑造具有中国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风格的汽车。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张家祺(1963-),男,汉族,天津市人,副教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理论;
篇3
东方文化
如果说西方是理性的功能主义至上,力求精确,那东方就颇有些感性的暧昧,难得糊涂的空灵意境感。重感悟,好自然,追求天然之趣,且有着深刻哲学思想的东方文化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东方文化主要是指欧洲以东的亚洲地区,包括部分非洲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它是与西方文化相对应的,且历史悠久。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工艺历史,从石器时代具有形式法则的彩陶图案开始,再到殷商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漆器,秦砖汉瓦,以及简、厚、精、雅的明式家具的出现,几千年的中国工艺美术积淀,无论是从审美还是技艺角度来讲,都给中国当代的工业设计留下了光辉的瑰宝。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中国风”近些年已成为热门话题,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传统元素被挖掘和使用,例如水墨丹青,生旦净末丑脸谱,皮影,青花瓷等,但大部分的此类设计还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符号化图案的挪用和简单的沿袭,如果在设计中过于强调中国特色,而没有进行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其设计也会是陈陈相因缺乏创造力的。
东方文化在日本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日本长期受到西方的统治,二战前其设计一度处于模仿状态,这和今天是各国加工厂,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国极为相似,但经过战后日本对西方的模仿内化和对本土文化现代化的演绎,日本已步入设计强国之列,如何做好民族化的现代设计,值得我们去探索学习。
细腻的感触—对自然主义的追求
对自然主义的追求是体现东方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拿日本来说,一个国家的宗教意涵必然体现了它的文化,神道教是日本最普遍的,起源于日本史前时代的信仰和习惯,对自然崇拜,信奉万物有灵论,一花一草一木皆有灵性,故而衍生出顺应自然,接受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雅致观念,而这种对自然主义的追求也深刻的反应在它的工业产品中。
一方面体现对在传统手工业工匠精神的坚持,对自然材料朴素本色的尊重,利用手作琢磨,唤醒物料自然的灵性,和中国明清时代的审美特征有相似之处,讲究物料本身的自然美和特色,在大工业化生产的当代,比起自然材料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现代化的玻璃钢筋等不同的人造材料,但仍应保留细腻的匠心,去感受材料,挖掘材料的性格,在日本工业设计大师黑川雅之看来,工业材料也有它们要传达的情感信息,例如:有知性透明美的,犹如清澈的晨曦般的铂金,从内部传递出火焰热度的铸铁,还有柔软有弹性的硅胶,能够把如人体肌肤的触感、如微生物的透明感和如机器人的未来感融合在一起。他的GOM系列就匠心独运的使用了橡胶为主材质,使生活物品也具有了人体般的柔软的触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一方面,是对自然极简美学的认同,柳宗理说:True beauty is not made, it is born naturally.看似平淡的话,却让人深思,正是抱着这样的美学,柳宗理才有了蝴蝶凳这样浑然天成的作品。自然主义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渗透到作品的形神之中,与人机功能完美衔接,形素雅不做作,神散发独特的东方魅力。
深刻的思悟—对哲学理念的营造
一个成功的设计,不仅意味着充分满足了使用功能,而且使用方便,舒适,也是丰富的知识载体,完美的精神功能的体现,充满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风格内涵。日本的设计师善于思考,以含蓄暧昧的东方思维,创造出有深度内涵的设计理念,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设计体系,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它们都是浸润着文化诞生的,故而充满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情。
以日本原生态的“无印良品”为例,它拥有日本追求俭朴之美的传统思想背景,在减少浪费的简朴和毫无装饰的朴素当中去发现美感和价值,原研哉把它的产品定义为“这样就好”而非“这样很好”,所以它的设计与浮夸华丽背道而驰,都围绕着简单朴素来表现,故而他提出来“空”这个理念,与禅宗的思想不谋而合,空即是满,是最大,能容天下,产品理念与文化哲学相得益彰。从设计的本源—解决问题出发,沿着本民族生活方式的路线探寻,找到与文化的契合点,升华到哲学思想的境界,深化到产品的骨髓,最后造出我们眼前这些平实真挚的物,这种深入浅出的造物方式,想来也是“无印良品”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
营造有文化哲学的理念优点在于表里如一,有所想,有所为,同时它亦是坚持的,坚信这是深思熟虑的设计产物,用文化积淀作为后盾也能耐住时间的检验,无印良品的理念也是极具东方感性认知特色的,一种思路资源,感觉资源,这种资源也同样广泛存在于历史悠久的中国。
启示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日本虽全力向西方看齐,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当中,这既是民族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立足世界之林的必要条件,首先,东方设计既要融汇西方的先进技术,又要保留东方神韵,在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结合中寻找平衡点,当然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文化的融合还是基于功能主义之上的,不能本末倒置。
其次,民族化的设计应当是从本土生活中走出来的,过去中国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现在中国的生活方式存在什么问题,再根据时代的发展、世界的进步来猜想未来的中国可能存在的生活方式,我想这是发展现代中国设计的重要思路,也正如洛可可志于推广中国设计的上上品牌负责人贾伟所说,找到中国人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上上之道。近来黑川雅之签约上上品牌,是国内设计品牌首开先河与和国际大师进行合作,也推动了中国设计国际化的发展。
篇4
关键词:道家 审美特征 慢设计 体验
检 索:.cn
Abstract :Taoist’s inaction theory is different from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s thinking. Taoist ideology has many commons with the spiritual philosophy of slow design. In this paper, I will explain that Taoism reflected in the slow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aoist spiritual.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 to propose that desig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ring some cultural’s value added to productions.
Keywords :Taoist,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low Design, Experience
Internet :.cn
自工业革命以来,效率优先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在高效第一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意大利人Carlo Petrini推动的“慢食”风潮席卷全球,并扩展到各个领域。“慢设计”便是“慢生活”运动衍生出的一种设计理念,也是“慢生活”概念在设计创造中的贯穿体验。它是对当今快节奏、快效率生活价值观的一种反思以及对现有设计模式的重新思考。慢设计理念虽然兴起于欧洲,这并不代表其理念内涵都来自西方,其打破狭隘的时间结构来获取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的设计理念与我国传统道家“无为”的思想追求有共通之处,两种思想理念虽然在产生时间、空间上有较大差异,但是却又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慢设计理念
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AtelierPeter Zumthor在《Anything Goes,But Slow》一书中提出。它区别于1998年Donald A.Norman所提出的让产品易于使用、高效使用的典型设计目标,但又不等同于让设计低效率。它是设计师与消费者在快餐式生活过程中的一种伦理觉醒。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它从可持续发展设计中演变出来,并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被体验化,除了强调人、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外更注重人们心中非物质的精神需求,提倡人们用“慢”下来的时间体验生活的本质。
慢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与使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它强调设计师在随性的感知状态下进行创作,而使用者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慢设计的真义是在喧闹的生活中停留片刻,冷静的找到自我,放弃名利的追求,随心的享受时光。就像喝茶一样,泡茶的方式不同,你从中体会的情感也自然有所差异。有的人无法理解直接在杯中无任何过滤的泡入茶叶的饮茶方式,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率”的生活方式,但是喝茶包饮茶却体验不到茶叶舒展开以后沉入杯底的过程。当你为了躲避茶叶而放慢喝茶速度的这个饮茶过程便是“慢”体验,你在“慢”下来的时间里品茶、思考而不是为了解渴一口吞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慢设计对于设计者来说是在遵循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产品内部加入文化附加功能,让产品拥有发人深省的“慢”内涵,已达到深层效应;而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附加功能的体验使其“慢”下来去思考、去体会生活中美好,从而形成一种与周遭世界的情感交流。慢设计产品都是经过设计师深思熟虑出来的创作,它可能没有让人惊叹的外型,但是它们的内涵都拥有让人内省的哲学精神。
二、道家思想及审美特征
道家学说源于春秋末期,发展于西汉初期。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主张以精神自由为人生理想的“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修养生息。“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一种论述宇宙本源与人生论的形而上学抽象哲学。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论侧重宇宙本体论,通俗的来说道家思想讲求“回归”,将“道性无为”作为道家的人生哲学。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老子二十五章》,)这段经典道家名言便道出道家思想的精髓:以“道”来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通过对道的领悟回归人的自然本真的人生论。
由于道家思想是对宇宙本体论的探究,出于宇宙辽阔、人类渺小的感叹,其美学建立在生命架构上,将审美落实在自然之道上,以回归自然为人生追求,以精神自由为人生理想,以清静无为为人生态度,以朴素、无为无欲、清心寡欲为审美的至高境界和终极追求,表现了“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与“自然美、本原美、朴素美、淡雅美”的审美取向。总体来说,道家的朴素与淡雅的特性决定了道家审美哲学对清静无为境界的追求。
三、道境在慢设计理念中的体现
“慢”设计理念所依托的传统文化一直游离在道家与佛家禅道之间,到目前为止没有权威的理论界定其理论依据属于哪家思想。通过对慢设计理念与道家思想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慢设计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它的理念与道境思想有许多契合点。首先,慢设计的美学区别于西方艺术美学,属于追求人格自由的中国哲学美学;其次,道家“忘世”的人生智慧与慢设计“慢下来”体会美好的精神理念一脉相承,它们都提倡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暂停”片刻回归人的自然本真,享受“无为无欲”的人生,属于追求清静无为的道家美学。
道境是道家审美的终极追求,道行无为、素朴清静,达到道境。道境思想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慢设计理念中,但“素朴”和“清静”两大道境特征也表现在慢设计理念中,并能在慢设计理念中找到理论依据。
(一)素朴之气
“气”乃生命的内在,万物的本源,在道家看来,气即生命之道。王弼曰: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者,莫若守朴。(注:王弼《道德真经注》。)“道”是对宇宙本原的论述,因此,在道家看来,最高的美是“素朴”无为之美,“素朴”本性决定道家以“朴素”为美的审美追求。道之朴体现本原、纯真之美,此乃道性之美。“慢”运动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快”生活下价值观的反思,而慢设计的理念则是引导人们回归素朴与本真。慢设计提倡少但好的理念,抛开设计中外型、符号等基础性因素的规定,规定的要素越少,想象的空间越大,与老子所言:“少则多,多则惑” (注:老子《道德经》)不谋而合。因此,在慢产品设计中,追求简单的外型、质朴的材质、本原的色彩,拒绝华而不实的表象吸引,只为“合乎目的”而设计,这便是慢设计所追求的审美,而这种以自然美为度量标准的人为美也是道家的审美希望达到的“素朴”境界。
(二)清静之韵
“韵”乃一切事物内在的情趣及意境。道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自由的关注与思考。老子曰: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注:《老子十六章》。)道之“静”体现出道境体验的心理过程,其“静”的特性决定了道家对清静无为审美境界的追求。在静中体验无为是一种顺物自然、循道而行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心境。慢设计不是简单的反对快设计,而是从中寻找一种心灵解放的方式。在设计中,设计师不盲目追求现代设计中提倡的高效易用的原则,追求原生态的体验方式,希望使用者在其体验过程中,有那么一刻能够“顿悟”,倾听心灵、关怀生命、享受生活,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我相信生活的最终目的是真正的享受它”。(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慢设计中所强调的对精神自由的绝对追求的设计理念正是融心于道,归根于静(注:《老子十六章》)的道境思想所追求的。
四、道境在慢设计产品中的诠释案例
产品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其拥有文化做内在支撑。因此,在中国的慢设计发展中由于其理念特性被灌输进大量传统文化思想,也增加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慢设计产品往往以“低”科技面貌出现,不被科技所左右,不随潮流而改变。在慢设计中,设计及科技大不及产品内在体验,它们没有浮华的外表,通过设计师的品味与对日常生活的察觉将设计中的内涵传递给使用者。
在中国产品设计中,“半木”家居产品被认为是慢设计的代表之一。“半木”的设计朴实无华但却有种偏执的温和气质,初见不觉,就看让人动容。半木不仅是一个品牌,更代表了一种“慢”生活的态度。半木家具多以简洁而朴实的线条充满其中,它没有繁琐的装饰,也没有绚丽的色彩,它以最单纯的方式表达道家文化的素朴特质。“取半舍满”,这是半木的哲学,设计师认为“半”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带来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这便恰如其分的体现出“道境”的清静之韵。在图1和图2中我们会发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半木的每间作品都传达出对家的眷恋、对静的渴望。在喧闹的城市中,我们都渴望有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可以让我们放慢前行的脚步,跟自己、自然和世界对话与思考,而半木便是那个静谧的角落。
五、结论
设计的发展促使设计者一次次的思考设计的意义,而设计的产品则投射出我们对自己以及世界的认识。慢设计是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对自身生活的深刻反省,道境是西汉时期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将慢设计理念与道家思想放在一起分析无疑不是一场古今对话。根据分析我们发现,无论在什么时代,对素朴之美与清静之境都是人们的追求与向往。再加上世界审美由西方走向东方,慢设计以及它所代表的道家境界之美逐渐被国外人们所认可,而慢设计也用简单明确的形式使中国人们从中体会我们早已陌生的道家韵味。慢设计的兴起,促使我们从生活中任何一件产品的角度出发重新发现人本身,并去关注人、自然、传统、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慢设计的发展,则需要设计师在细腻与敏感的感受生活的同时,认清道家文化传达的审美形式与意境,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理解慢设计理念,而且给产品带来更多的文化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坚.道家审美的终极追求[J].广西师范学报,1999.
2 费艳青.产品“慢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
篇5
>> 论原研哉关于“白”的设计理念 对原研哉“白”的设计理念的认识 以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为例,浅谈设计的美学力量 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赏析 简论原研哉设计理念中的东方美学传统 “设计中的设计”之原研哉 原研哉的设计之道与道 浅析原研哉设计的美学特点 原研哉:设计应隐隐透出批评的味道 原研哉 设计在于文化的自信 原研哉,延伸设计的地平线 原研哉与日本设计中心 原研哉平面广告设计理念研究 和原研哉一起追寻“设计中的设计”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再设计的岁月静好 从原研哉的作品解读“似少而多”的设计魅力 探析中国道家思想与原研哉现代设计的结合 由原研哉引出对于本土性设计的研究 负空间:留自在原研哉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印象派”的原研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论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论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侯敏")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原研哉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也是国际级的设计大师,其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着日本这一时期在平面设计方面的成果。原研哉于1982年致力于平面设计,随后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成为备受瞩目的设计大师,在平面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原研哉作为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主张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平面设计传播到全国各地。他说;“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避免的。”这都表明了他的立场,并不赞成盲目的追求国际化,而应保有自己的本土特色。他将东方的禅意哲学思想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提倡设计的简约化,大家对他设计的简约、虚空、再设计等理念评价很高,无印良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因此对原研哉设计理念的研究,可以对日本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元素;平面设计;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121-02
一、原研哉的生平
原研哉,出生于1958年6月11日,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家喻户晓的无印良品的意识总监。
作为在全球瞩目的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于1982年投身于平面设计。他在立冈山操山高等学校学习期间,就对平面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自己的课余时间,他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当时设计师们的艺术作品,并开始决心从事平面设计。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考入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当时日本最为权威的艺术设计学院,在那里他学习设计学和设计符号学,师从井周太郎,在学习期间通过他不懈的努力,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武藏野美术大学硕士学位。在他入学的第二年,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开始设计“Nikka CIDER”的包装。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先后接任米其林轮胎公司的企业广告设计艺术指导,设计白兰“Alembic”的包装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他对当时的平面设计大师的借鉴和学习,少有自己的个性,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于是他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平面设计风格,开始借鉴永井一正和田中一光等设计大师的设计风格,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民族化融入进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对平面设计的热爱和他敏锐的观察力使得他的设计在1998年的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的手册中展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民族与国际接轨,获得了一致好评。在这时,他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之路。
二、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日本是一个好学的民族,这与它的文化起源是分不开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在公元 7 世纪到公元 9 世纪,主要学习中国的文化,明治维新之后,向德国人学习先进的工程技术,学习英国的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加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日本的平面设计也是,在学习外国优秀的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民族元素,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日本设计。日本传统的平面设计与现代的平面设计是有区别的,它是基于日本传统美学的,与宗教、信仰和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是日本传统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产品设计,更多的是文化的体现,这点在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无印良品的设计,省去了所以不必要的设计,甚至去掉了商标,极其简洁,体现了朴实的品质,蕴含着日本的传统文化。
原研哉的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利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在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将日本的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将日本传统的禅意精神融入到设计中。禅学最初从印度传入中国,又经中国传入日本,经过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与日本文化相融合,对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日本的民族性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禅文化注重简约、摒弃形式,这在原研哉的设计作品里都有体现。原研哉曾说过,他认为文化的关键本质乃是“本土Locality”,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全球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应该与历史和地域共存,这是文化的本质。只有在不破坏文化本质的前提下,将它搬上国际舞台,它才能绽放光彩。
原研哉追求设计的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这种“空”和“白”都和日本传统的“禅”有关,原研哉用符号和象征性的方式表达他的“无中生有”的空灵境界。原研哉认为在生命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白”的,随着长大而变得浑浊,“白”是基本的、简单的、纯净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颜色,这都体现了禅意。“空”体现了日本的禅意,这和日本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室町时代,日本发生了战乱,持续了十年之久,很多历史名城都被毁坏。在那次变故之后,人们开始醒悟,他们发现生活中完全不需要那些华丽奢华的东西,可以满足生活需要就好。也在这一时期,“禅”的概念从中国引入日本,人们意识到没有那些奢华的东西,物质上虽然十分匮乏,但精神却十分充实。原研哉将日本传统的禅宗思想中的“留白”在设计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大部分的设计作品都采用单一的白色,除了不可缺少的元素之外,其它的空间都留给受众自己想象。他的设计作品虽然采用了很多白色,但并不会给人单调感和冷漠感,相反让人觉得这一切本就应该这样。
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在无印良品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的品牌理念是这样就好,与商业社会的刺激消费背道而驰,它的品牌中蕴含着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禅意,不娇柔做作,质朴纯粹。无印良品的设计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去迎合消费者喜好,而更多的是去激发消费者的思考,引导消费者,带有一定的教育目的。作为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用一种零杂质的眼光去审视无印良品,去审视自己的设计。无印良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极简,它去掉了商标,省去了一切不必要的设计,颜色也是一样,最后简单只剩素材和功能。无印良品的商品上也很难找到标记,在店里,它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黑色,都是产品的主色调。这都是他的“空”和“白”的设计理念的体现,都是日本传统的禅宗思想的体现。
三、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对设计界的启示
日本设计在国际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都离不开日本国内政策的支持。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初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扭转了发展中出现的错误。中国处于设计的转型时期,如何将各国的经验变成我国设计发展的推动力,需要设计师们进行探索。我们应该向成功转型的日本学习,日本设计受战争的影响起步较晚,从一开始的照搬照抄发展到今天的独具特色的日本设计,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发现,田中一光和原研哉对日本本土文化的探索最为深入,原研哉又是对田中一光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设计师,研究他的设计理念对推动我国设计的发展和促进我国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意义。
文化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没有特色,它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各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才使得文化各具魅力。比如2008年的申奥标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奥运精神的国际性,还有表现它的运动特质,还要结合中国的民族特征,它将这些因素和谐的融合到了一起,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展现了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原研哉的冬奥运节目宣传册也是如此,将日本的本土文化应用到他宣传册的设计中去,在突出奥运精神的同时,向人们展示了日本的本土文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出色的设计必须要是与众不同的,必须是有代表性的。在原研哉和陈绍华的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将本国的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引用,而是将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图案,它本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再与当代生活和审美观念相结合的。每个时期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传统元素也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产生新的形式。没有文化价值,传统元素只会是一个简单的图案,丧失了它的魅力。保持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审美需求进行创新,彰显它的当代魅力,彰显中国精神。而不应将传统元素作为一个标签,只是迎合一定时期内人们的需求。只有让传统元素展现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这样我国的设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日本设计的发展与它们民族的国情是分不开的,日本是一个在保有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善于向别国学习的民族。二战后,日本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别国的文化交流,将外国的经验转化为本国设计发展的动力,在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独具日本特色的设计之路。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比日本更为丰富。这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灵感源泉,也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在全球化背景下,单纯的模仿很难在世界设计之林立足,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但是应注意,在探索中国设计本土化的道路上,不能只是表面的应用,应该表达的是中国精神和思想,而不是简单的中国符号。这点需要向原研哉学习,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并没有非常具体明确的日本元素,但他作品中却无不流露出日本风韵,这是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在学习别国先进经验的同时,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四、结 语
篇6
关键词:餐饮空间设计;现代;中国风;设计理念;探究
“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存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饮食。现代中式风格的餐饮空间设计往往以“文化”和“精神”为设计主题展开联想和构思。设计师向顾客营造和彰显的不仅仅是某个就餐环境,更是一种饮食文化渊源和民族精神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继续不断进行激情碰撞,需要我们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支点,不断尝试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以求在餐饮空间设计方面获得发展和完善。
1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业就是以餐饮产品为经营对象的经营行业。餐饮空间的分布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部分:对外餐饮空间和对内餐饮空间。对外餐饮空间是我们餐厅空间设计的主体,是顾客的用餐空间;对内餐饮空间即为餐饮产品的加工制作空间。而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目的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前提下,考虑到业主和顾客的双重需求,将以往单一的餐饮业转变成为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综合行业。
2 传统中式设计内涵
传统的中式文化内涵发源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这种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发展完善。早在先秦时期,儒释道三家就有理论学说阐述了不同的美学思想。从汉唐时期讲究的富丽堂皇到明清时期的精致秀气,中式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同。不过今天的中式风格一般偏向于明清时期的风格,自然随和,古朴庄重。结合上述的美学特征和设计理念,我们应当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过程中,摒除有悖于时代的空间布局与美学架构,在设计中不拘于形式和格局,更为精准地探求中式风格中传统美的精神实质。
3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中国风表达
3.1 传统色彩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色彩对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意义颇深。阴阳五行学说中黑、白、红、黄、青等“五色”组成了中国古代的“正色”。“错彩”同为中国传统色彩的主要使用方式。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形象,不仅是生理性的、物质性的,更是心理的、观念的。黑是肃穆,白是高雅,红是喜庆,黄是权势,青是质朴,紫是高贵……这些传统色彩不仅在中式餐厅的室内装饰使用广泛,在民族传统服饰和古代特色建筑中也经常出现。黑与红的浓重尊贵、青与白的古风韵致、“错彩镂金”的纷繁华彩……色块的交织碰撞间,美不胜收,震撼人心。
设计风格的变化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除了传统色,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亦不乏时尚流行色的使用。传统色彩和流行色彩的搭配,只要不脱离餐厅的经营目的和特征即可。
3.2 传统装饰
室内装饰同样能够体现浓郁的中国设计特色;室内装饰不仅包括空间内的装饰物、家具,还包括空间的顶面、墙面和地面装饰。传统装饰图案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隐喻作用,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从家具窗棂上的万字图案、卷草纹样,到房梁柱子上盛开的莲花、牡丹抑或是岁寒三友,从室内精雕细琢的福禄寿喜,到龙凤呈祥,我们都可以看到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文化;这些典型的中国传统元素造型营造出了古香古色的艺术氛围。
中式餐饮空间中,顶面、墙面以及地面的处理一般比较简单。顶面用往往引用传统样式的软天花、藻井和轩顶,墙面一般用木框划分出雕刻饰画的门窗结构,地面较常采用小条砖、乱石地、石板等铺砌来传递中式意味。简化后的中式家具、字画、古玩等装饰品,使用得恰到好处则能引人入胜。
3.3 设计理念
中式风格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涵,可以概括地从“精、美、情、礼”四个方面来表现。
第一,精。“精”,外化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在品质。精致的餐饮空间设计文化要求设计者必须从客户的心理和生理层次来进行考虑和设计,注重细节品质和格调品味,在小处彰显人文关怀,在大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书法字体竹木雕制的特色菜单、精雕细琢的红木栏杆、纵横千里的中国山水画卷、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无一不匠心独运,体现出典型的中国韵味。
第二,美。“美”,体现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审美特征。餐饮空间设计所营造的用餐气氛应当与该店饮食特色相符,引人注目,使人印象深刻,并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享受。例如:川菜馆子以麻辣口味为主,一般空间设计活泼明快,红红火火,带有浓郁的巴蜀特色;而东北馆子的空间设计一般以浑厚古拙来体现东关风情,再加上一些东北特色元素,如大红花布、热炕头……
第三,情。“情”,概括了中华餐饮文化的社会心理功能。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主题餐厅,设计师采用以情动人的设计思路,细致入微地考虑到方方面面,尽量在短暂的用餐时间和有限的用餐空间内满足客户不同的情感需求,在不同的主题餐厅利用不同的空间设计来营造时空感,招徕顾客。
第四,礼。“礼”,规范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饮食活动。“礼”是一种约束,一种秩序,更是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餐饮空间设计中但凡涉及中式元素,一定会遵循这种“礼”的精神。餐厅玄关处要避免直接从门口看到客人,有避煞之意;包间名称一般要取得吉祥雅致,朗朗上口,生活中以花卉名称与词牌名为多;上座后面的背景要布置得更为隆重,以示尊重。
4 结语
中式风格餐饮空间的设计不是用餐空间内各种中国传统元素的简单堆叠,而是在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进行创意性结合后营造的有机整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领域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式风格的运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国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作用都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将成为中国餐饮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媒介。
参考文献:
[1] 朱广宇.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装饰艺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黄滢,马勇,贾方.宴遇餐饮空间[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 蒋霞.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家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
[4] 王雪林.中国古典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5] 戴力农.中国风、从传统到现代的中国室内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7
摘要:如何很好地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通过创造性的个性反映其艺术共性,这是装潢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篇8
2014春夏设计亮点
首先,此次新品中款式设计更加细致,颜色搭配更具活力。从设计上来看,2014春夏新品较往常更加简洁、细致,具有线条感、真实感,在黑白的基础色调上,更多地融入了当季的流行色彩,比如海蓝、祖母绿等,赋予了产品更多的活力。
其次,系列组合更加合理,故事主题更具内涵。2014年春夏产品除了一如既往地延续了TEDELON品牌“大气、雅致”的风格外,更多地体现了产品的故事主题内涵,各系列在结构上采用了并列的概念,以有意义的数字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比如,567代表是周五、周六和周日,925代表9 To(2) 5,简单明了的数字形象地展现了各个系列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季产品中,设计师们围绕时尚流行元素,别具一格地开发出了四个小故事主题:“温莎领”、“拯救地球”、“户外活动”和“星期五”。
最后,初步开发了太子龙的专属面料,手感更加舒适。纵观世界大牌,凡是能在服装界有所成就的品牌,无一不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有一款让人们认可的面料,而开发出一款独一无二的面料一直是TEDELON品牌努力的方向。在太子龙的2014年春夏产品中,设计师们根据流行趋势,采用了化纤混纺的轻质面料,它剔除了以往天然纤维为主的棉麻混纺面料易皱的致命弱点,质感更轻便,面料更舒适。
立足现今做长久品牌
对于一个品牌而言,它最大的靠山莫过于消费者的信赖,假若一个品牌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它就必须立足消费者,做到“有口皆碑”,因此,一个长久的品牌,就需要常常立足现今。
TEDELON作为中国男装行业的佼佼者,为抓住消费者的需求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最终成为了国内男装时尚流行趋势的引领者。
曾经,TEDELON以“新龙精神”为服装业创造了时尚东方的神话,在解构现代时尚美学的基础上,以中国元素为研发主题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时尚中国”系列产品,唤起了现代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热爱。2012年,TEDELON首次清晰地提出“雅致人生”的品牌理念,倡导将雅致的生活态度贯穿整个研发设计过程和营销管理领域中。而今,从TEDELON 2014年春夏新品会上的新品来看,它一如既往地秉承了“改变自己,雅致人生”的设计理念,再一次从产品款式和设计上进行创新,将“雅致”的理念深刻渗透进服装设计中,赋予了服装极强的文化韵味。
让世界责任起来
TEDELON男装,从初生之日起,便一直试图通过产品展现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和东方境界的儒雅大气,一直致力于研发TEDELON自己独一无二的面料,似乎这也是长久以来困扰中国男装行业的难题。面对这一点,TEDELON以“改变自己,雅致人生”为设计理念,摒弃现代时尚潮流中繁杂的设计手法,讲究细节的巧妙点缀,追求和谐自然的色彩搭配,希冀能够将男人儒雅的气度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时尚潮流中。
此外,太子龙董事长王培火明确指出,TEDELON需要有能够承载品牌品质的面料,大力开发独属于TEDELON的面料也一直是所有太子龙人的梦想。经过一代又一代太子龙人的努力,在2014年春夏新品中我们终于看到了专属面料。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太子龙不断融合时尚品牌的概念,并紧随当季国际时尚潮流的步伐,打造出独具风格、时尚潮流的全新款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篇9
关键词:无牌胜有牌 “无”设计中有设计
中图分类号:J813.1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一、无牌胜有牌
“以小见大,无中生有”是道家的精髓。《老子》中说“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在无印良品的理念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无牌胜有牌。
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日本市场名牌盛行,消费者品牌意识非常强烈,无印良品却反其道而行,提出无品牌的概念,这在当时相称前卫。在当代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打上了各种标签,品牌背后所包含的是基于社会阶层和虚荣心理的消费价值观,这常常掩盖了人们对物品的真实感受。而“无印”的生活理念恰恰与之相反,它摒弃一切外在“标签”,不断简化:拿掉商标、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包装、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提醒人们去赏识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还物品以本来面目,将使用者从外在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达到一种更接近于内心自我、更接近天然的状态,这也恰是禅悟所追求的真我境界。无印良品由最初提供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逐渐发展成通过设计理念、美学主张、素材的选择、流程的检点、简洁包装、形象宣传等方式,来创造和推广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今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 一个将“禅”作为核心理念的品牌,之所以在日本乃至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大行其道,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禅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入日本后得以发扬光大。禅学目前在日本有非常广泛的市场,研究者众多。而当代西方人,尤其是知识界,对禅也兴趣浓厚,把它作为人生与科学的哲学,认为禅悟真正代表了东方关于精神自由的智慧。这也是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得到认同的文化基础。在所有无印良品的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品牌标记,即便在衣领后面也不设商标---至多在衣服上贴一张透明胶带纸标明尺寸,并在试衣时撕去。对于厌倦了追求名牌和奢华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无印良品的主张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这种不要品牌的做法,却使得在日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如有人看到一个没有商标的用品就会预测,“这是无印良品吗?”由此,无印良品巧妙地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品牌差异化:世界被人为地分成了两极,一极是所有的品牌,而另一极就只有无印良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刻意追求低调反而成为著名世界的“No Brand”(无品牌),达到了“无牌胜有牌”的境界。它已经超脱了商品品牌的局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品牌,这也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三流的品牌卖产品,二流的品牌既卖产品又卖服务,而真正一流的品牌却是在贩卖着一种生活方式。
二、“无”设计中有设计
原研哉,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无印良品(MUJI)设计总监,也是日本具有世界声望的设计师之一。从2002年开始,原研哉介入到无印良品的设计工作当中,他所设计的《无印良品》的招贴,采用“虚无”的概念来表达内涵。在几乎“无”的简约风格中凸显出丰富的想象之“有”。就如同一张白纸,它是最原始状态的“无”,也是最丰富境界的“有”。一个象征着虚无的容器为核心广告,给受众提供了这种想象的空间。四组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视觉的冲击力,广告画面中按照上下二分之一的位置将画面分成了两边---天和地,天地相接与一条地平线,地平线之上空无一物,但又蕴涵所有。因为从地平线出发,可以看到天地间所有的景象,画面右下方向出现一个黑色人影,人与地球的关系也得到了一个趋于极致的体现 。当一个人站立于地平线上就显得卑微而渺小,整个画面空旷无限视野辽阔,使观者心境平静。广阔的天地和微弱的人类在画面中构成对比,观者犹如身临其境,全身心的驰骋于这天地。无印良品的标志简单的印在画面上,低调而和谐。
“通过尽可能简单的设计,创造出适用于各种生活环境及任何人群的东西,让18岁的小单身和60多岁的老夫妇都觉得‘这个挺好’,”原研哉曾说:“这就是无印良品的质量。”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产品外形单调,与时尚和潮流无关,无印良品一度被称作“无设计”。但使用者从中却发现了日常生活中无形的舒适,越来越多的人从而认识到什么才是设计的本质。
结语:
篇10
关键词:装潢艺术 理念 中国文化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 上一篇:制药工程专业评估
- 下一篇:农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