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篮球运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篮球运球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篮球运球教案

篇1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50-02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市教研室体育科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教研活动。增城市体育科教研员柯老师曾经讲过:"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松散型的学习形式,公开课只是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思考、交流、研讨的平台,是一次学习与探索、总结与锻炼、促进与提高的机会。听课评课要反映教师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求与愿望,重过程轻结果,通过对教学现象的分析评议,获得启示,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近几年菊泉中学的以生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课堂取得突破性成效。由其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的"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绩。菊泉中学近几年中考体育的体育成绩也续步提高:菊泉中学"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前后体育中考成绩对照。2003-2007(体育中考总分40);2008-2012(体育中考总分60);2010-2012年菊泉中学实行课改"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体化前后体育中考成绩对照表1:

上述成绩取得,是结合我校当前实际情况("三小特色":场地小;小班制,每班40人;小组合作学习)。学校场地小是问题的关健(我校在校生804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平均4.09平方米∕生。)。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市教研员的指导下每年中考体育成绩越来越好(表1)。加上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特点,将育人、育体、育心有机结合,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突破。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下午2:30本人关浩良在增城市教研员柯汉基的指导帮助下主持一节: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具体做法如下:(1)前期工作市教研员、专家到校调研,看体育与健康课的"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没有推广价值和教育意,再指导完善进行推广学习。(2)本体育科组人员集中时间对:敖劲争老师的体育与健康公开课进行多次听评课。确定课的内容:篮球运球。(3)关浩良指导敖劲争老师撰写体育与健康课的新课程标准:篮球(水平四)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4)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安排。(5)人人参与听评课,专家点评:精益求精、各有所获。具体做好如下几点:

1.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安排表: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安排,主持:关浩良;总指导:柯汉基

1.1 时间: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下午2:30

1.2 地点:增城市菊泉中学

1.3 内容:1、课例观摩:篮球运球;2、体育课堂教学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1.4 活动准备及分工安排。

(1)前门接待、签到、发资料教案和水(徐锦润、林潮辉)时间:14:00-14;30

(2)后门接待、签到、发资料教案和水(陈钜华、陈丽芳)时间:14:00-14;30

(3) 前门指挥车辆(唐峥嵘、钟叔)时间:14:00-14;30

(4)后门指挥车辆 (庄老师、保安) 时间:14:00-14;30

(5)上课音乐播放 (钟伟民);音响和电源准备(唐峥嵘)

6、场地舞台摆设(关浩良、徐锦润、钟伟民、唐峥嵘、陈钜华、敖劲争 )

(7)听课用登、矿泉水(徐主任、唐老师)

(8)录像拍摄(高佬);学校拍摄(庄老师)

(9)横幅准备:(1)增城市初中体育七年级篮球课例现场观摩(庄老师)(2)增城市初中体育教研会议(关浩良)

(10)接待贵宾专家组(王文胜、钟伟民)

(11)器材收集和搬台(徐锦润、唐峥嵘、陈钜华、七年级(2)班)

(12)医务组:陈俏瑜、吴连笑、关浩良、新塘医院医生

(13)突发事件处理组:(王文胜、徐通、吕成坤、钟伟民、关浩良)

1.5 活动流程

主持:关浩良;总指导:柯汉基

1、下午1:30-2:30协助同行学校车辆进入菊泉中学(体艺科).

2、下午2:00-2:30嘉宾报到、接待、资料发放(体艺科).

3、下午2:40-3:25敖劲争老师上增城市初中体育七年级篮球课.

4、下午:3:35-4:15评课和专题研讨。

(1)、菊泉中学王文胜副校长简单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课改情况同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开展情况。

(2)、敖劲争老师自评本次教学

(3)、专家教授点评(钟卫东、柯汉基、梁敏球)

(4)、专家组总述

(六)、嘉宾退场、活动结束、安全回家。

2.指导撰写体育与健康课的新课程标准:篮球(水平四)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2.1 (水平四)八年级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习篮球的基本知识,学会拍、运、传、投球、上篮技术的基本技巧,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篮球运动的思想。

(2)使学生在安全情况下:跑、跳、投等素质得到锻炼,提高,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解决困难的方法、及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1)运球的基本技术;(2-3)学习及巩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4)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5)复习及巩固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2.2 篮球(水平四)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篮球单元运球教学(运球)。

(1)指导思想:本设计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篮球教学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篮球的运球技术。

(2)学情分析:篮球运动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特别在新塘地区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运动水平方面,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男生比女生的力量和灵敏度好,喜欢突出个性,本课设计让动作技术掌握较好的男生教动作技术掌握较差的女生,既能培养学生个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激发与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2)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及勇于探索,协调合作的集体精神。

(4)教学内容: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

(5)重点难点:重点:平稳控制好手中篮球;难点: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触-引-弹拨球的时机。

(6)设计思路: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运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通过篮球运球练习发展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使学生们容易掌握动作技术。2)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他们的他新能力和合作精神。3)本次课在关心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平台,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7)教学流程: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热身运动(徒手操、慢跑)——分组运球体验——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学习——集体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分小组研讨巩固运球能力——个人展示——创新展示——运球接力赛——放松、小结——师生再见。

(8)生理指标:平均心率:100-120次/分;练习密度50%-60% ;强度:中偏高

(9)安全措施:1)充分做好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护踝关节。2)注意同学间的距离,相互礼让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3)教师注意观察,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2.3 菊泉中学《体育与健康》篮球课教案(水平四)

班别:初一(2)班人数:24女22男;课次:第一次(新授);时间:2011.5.27地点:菊泉中学;指导老师:关浩良; 执教:敖劲争

(1)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步掌握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3)在分组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加强同伴的交流合作,学生主动学练,有兴趣,有创新,敢于表现自我。4)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和集体精神。

(2)教学内容:篮球——熟悉球性、运球重点:平稳控制好手中的篮球 难点: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触-引-弹拨球的时机 。

(3)教学过程:课堂常规

(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热身运动(徒手操、慢跑)——分组运球体验——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学习——集体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分小组研讨巩固运球能力——个人展示——创新展示——运球接力赛——放松、小结——师生再见。

(4)课的导入:课堂教学常: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2)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3)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5)激发兴趣:1) 使机体器官机能兴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的自主组织能力;3)徒手操:(2)、慢跑。

(6)学习与体验1:1)体验运球动作,提高学习兴趣:请一位同学演示运球动作;提出练习要求;全班分四组体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观察语言鼓励。

(7)学习与体验2:1)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了解与运用熟悉球习:讲解、示范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2)球性练习:双手拨球、腰绕环、胯绕环、运球;3)基本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抬头平视;4)手型: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触球;5)手按拍球动作:运球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和手腕做曲伸动作,用手指柔和的按拍球;6)球的运行:原地运球时,按拍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

(8)学习与体验3:小组成员间探研运球方法相互学习:1)原地、行进间运球,个人展示1、讲解分组运球的练习方法.

(9)身心放松:做好放松运动,达到身心恢复的目的:1)自编操;2)收拾器。

(10)师生再见生理指标安全措施:1)充分做好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注意安全保护踝关节;2)注意同学间的距离,相互礼让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3)教师注意观察,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平均心率:100-120次/分;练习密度50%-60% ;强度:中偏高

(11)课后反思(教师自评)

篇2

体育教学模式受体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左右,融知识,技能形成,情感体验,身体锻炼和人际交往为一体。小编精心收集了五年级体育课后反思,供大家欣赏学习!

五年级体育课后反思范文1本课以体育新课程为理念,结合五年级同学的特点,在教案的总体上以求实,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练习手段,练习难度和评价标准,这样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体育游戏,通过游戏规则的要求,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

根据四年级学生特点和学生需要,我安排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形式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我这堂篮球课就是要通过体育与健康篮球运球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这堂课主要围绕着篮球的运球练习,提高学生的球性和控球能力,最后安排了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上完课后学生的反应是有点累,但是却很快乐,原因是他们每个人都在课堂里通过学习有所收获,体验到篮球运动的兴趣,所以他们很快乐。

整堂课学生练习的积极非常高,在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体育课后反思范文2在这次课中,首先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为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我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所采用的引导、鼓励、表扬、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从整体看课前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材的选用、设计,都很成功。

在游戏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达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游戏中安排了同学们特别喜爱的跳绳运动和跳过人索桥游戏。用竞技的形式,将这两项结合起来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牵引着四十几位同学的心,这样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都吸引过来。将复习内容安排在游戏中:一是起到巩固的效果;二是辅导个体差异的学生;三是无形中形成了积极的练习作用。其次师生的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练习欲望。在游戏、学习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相长,让学生也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在游戏和放松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主动、积极地和同学们共同练习,主动参与,既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又发挥其引导学生的作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练习密度加大,这样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再者我注重学生“三基”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注重学生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且更要让他知道为什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是直接关系到动作质量的好坏,小学体育教师的技术、技能,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至关重,所以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也不容复视。第四学生对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加强:

1、教师的语言应接近学生的年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加强课堂的组织。

五年级体育课后反思范文3在最近执教的五年级体育课《篮球》后有了点滴感受:

首先我觉得,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课和他们头脑中一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当然,体育课是教育,应有一些较正规的教学内容。(如队列和一些技术学习等),这无可非议,如果此时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生硬就会使这种落差徒然增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慢慢地疏远体育,上课处于被动状态,越是高年级越明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

其次,转换教师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节课上,我大胆地做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做课堂小主人的特点。教师则是指导者,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整个40分钟,90%是由学生支配,学生去参与课堂上的问、谈、议、实践,学生们三人一组,五人一伙,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不仅对于具体技术动作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也很是融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似乎一下子缩短了很多。这也无疑给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了寻求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篇3

关键词: 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 设置 开发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突出职业特点。根据职业特点开发出针对性强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理念,这是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工科类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开发,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相结合开创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

一、开展工科类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

每个运动项目特点的不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当前社会不同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对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应考虑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能适应职业体能要求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编写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运动项目的职业性、实用性、健身性的特点,如此才能真正地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职业工种的操作姿势的不同。分坐着、站着、走着,以及身体活动部位,等等。

2.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职业工种的操作动作的不同。分快速或慢速、紧张或不紧张、大幅度或小幅度、对称或不对称。

3.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职业工种的操作活动的性质的不同。分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频率、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感觉器官的负荷、心理负荷和神经肌肉负荷、动作单调性、思想过程的紧张等。

4.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不同职业病的不同防治方法。如保健按摩、矫正操、放松训练及编排专门的运动处方。

二、开展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一)加强教师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编写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案。

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职业的人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不同。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特点,找出学生职业所需要的一般素质的内容,再找出能够提高一般职业素质的体育教学内容。其次要根据专业核心职业素质要求,定位体能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发展要素,设计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每个专业编出相应的篮球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教材要有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力求使学生通过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的教学,学有所得,练有所获,真正对学生职业技术和技能的学习提高有所帮助、终身受益。

(二)加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体育教师要了解高职学生的职业需要与身心特点;研究选用实效性强的篮球教学内容;了解职业病知识,预防与纠正职业病技能,养成牢固树立的终身体育的思想,等等,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与传统篮球课程相结合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的选择。

在实施原选项课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篮球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与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所必需的身体姿态、一般身体素质、核心身体素质、篮球课程运动技能、拓展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训练,如:形体训练有利于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篮球运动有助于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学生对空间距离的定向能力。

(二)学习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的理论知识。

理论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与所从事的第一职业密切相关的体育知识,职业病的防治,以及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项目的选择,依据职业特点与身体条件的不断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根据职业病的特点,掌握有针对性的医疗体育、养生保健的知识与方法和预防、纠正职业病的方法。

(三)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1.形体训练,它既能全面锻炼身体,又能有重点地雕塑人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姿态。身体的姿态练习的主要内容有立姿的练习、坐姿的练习、行姿的练习、组合练习,使练习者在掌握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同时,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2.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的主要内容有各种跑、跳跃、投掷等练习。

3.职业岗位核心素质包括特殊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根据不同职业体能的特殊要求进行训练。

4.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运动技能训练。

5.职业非智力核心能力的拓展训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探险,风险高,有专门的场地设备和培训师,收费昂贵,它面向个人高素质的培养。例如:越野识途、负重行军、攀岩、激流划艇、山地滑雪、高空绳索、伞翼滑翔、生存者竞赛等。另一种是体验性活动,其风险较小,利用较简便的器材,自行组织带有游戏氛围的活动,它更多注重团队精神,增强解决问题、决策和沟通的能力。例如:信任后倒、协力坐起、架桥过河、抢占轮胎等,比较适合在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训练、校运会、夏/冬令营中开展。

6.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运动疗法。如站姿类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运动疗法: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等。

四、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核心技能教学内容的开发

在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核心技能教学内容的开发中,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要求。技能的学习必须贯穿“终身受益”的理念。

(一)篮球独门绝技。

1.个人自娱自乐绝技,如用指尖转动球。

2.个人娱乐表演绝技,如个人原地头顶球,头顶球走动、上下台级,等等;个人杂耍球:如一人随音乐节奏蹦跳运球。

3.各种篮球技巧练习等。

(二)适宜于自娱自乐的篮球游戏。

1.一人原地、移动中杂耍两球。

2.个人自娱篮球,如多角度投篮,不同距离的投篮,闭眼投篮,等等。

3.依据不同人的身高升降篮球架的高度进行投篮、扣篮。

(三)适宜于共同参与的游戏、娱乐表演和集体接力赛等篮球游戏。

1.传接球游戏:两人两球传接球,多人多球传接球等游戏。

2.运球对抗游戏。

3.结合多种器械的篮球游戏:跳绳“传球”游戏,绕障碍“运球”游戏,等等。

4.集体接力赛:运球接力赛,迎面传接球赛,绕障碍运球赛。

(四)适宜于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的花式篮球练习。

1.花样运球。

2.花样传球。

3.花样投篮。

(五)适宜于展示个性、张扬自我的单项竞赛。

1.单挑比赛:“一对一”单挑。

2.冠名比赛:单挑王、得分王、三分王。

(六)适宜于小团体组织的比赛。

1.三人制篮球比赛法,即“三对三”篮球比赛。

2.“3+1”篮球比赛法,即“三对三”篮球比赛后再加赛“一对一”单挑比赛。

本文对高职工科类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有待于不断开发和完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敏.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101-102.

[2]徐成娟等.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形成的作用[J].科教纵横,2007,(6):204-205.

[3]陈功立等.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71-75.

[4]杨.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1,(2):36-37.

[5]张相林.试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6,(3):130-131.

[6]翁惠根.金融系统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对策研究[J].金融教育,2005,(7):63-64.

篇4

一、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分类

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按照责任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学校直接责任事故;②学校间接责任事故;③学校无责任事故。当学生发生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时,应当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即学校、教师、学生在事故中是否承担责任,谁有过错则承担相应责任,无过错则无需承担责任。

(1)学校直接责任事故――指由校方的原因造成的学生伤亡事故,即事故的发生与校方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于这类事故,显然学校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的责任。

(2)学校间接责任事故――指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当事学生之间(如学生打架引起伤害),或在学生本人(如不小心在校受了伤),或者其他一些非学校的因素(如校外春游活动)等等。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学校由于某些过错或措施不力,客观上为事故的发生或伤害提供了条件。对于这类事故,我们认为主要应该由肇事方的法定监护人或肇事方承担主要责任,学校也视具体情况承担部分责任。

(3)学校无责任事故――指学校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因而也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事故。

二、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一)【学校直接责任事故】案例分析

(1)某学校塑胶跑道破损,某学生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被破损处绊倒,导致肘关节骨折。

(2)某学生有先天性心脏病,已告知学校,因上体育课未穿运动鞋,被老师罚跑时突发身亡。

(3)某学生体育课上自由活动时,从单杠上摔下导致股骨骨折。

(4)某学生体育课上把排球打进厕所,被老师体罚时摔倒造成手臂骨折。

上述案例是由于学校没有提供安全的运动场地设施,或者体育教师没有尽到安全教育和组织管理的义务,或者是由于体育教师的体罚引起的伤害事故,学校需要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二)【学校间接责任事故】案例分析

(1)某中学生体育课玩“跳山羊”游戏时,头着地摔在水泥地上,顿时昏迷、抽搐。老师发现后,只是对其做了简单的掐人中穴处理,结果回家后因颅内大面积出血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不治身亡。

(2)某班学生体育课练习行进间运球时,与突然闯入篮球场的其他班的学生相撞,造成鼻梁骨折。

(3)体育课自由活动时,两名学生打架造成其中一人骨折。

上述案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意外或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发生的,但是由于教师的救助措施不得当或者是教师没有尽到安全监管或教育的义务,因此对伤害事故承担相应的部分责任。

(三)【学校无责任事故】案例分析

(1)体育课上,学生排队跑步热身时,一学生处于一时恶作剧,把前排另一学生推倒,造成肘关节骨折。

(2)体育课上,学生小新和小松打篮球时,小松不小心将小新撞倒在地,造成小新左臂骨折。

(3)在足球运球绕杆课上,学生李某因球速太快,想踩停足球时,不小心摔倒受伤。

上述案例都是学生个体之间偶然间发生的或者是在具有风险性的对抗性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和老师已经履行了相应的职责,无法对伤害结果做出预见,因此不承担事故责任。

三、学校应尽的安全责任及保障义务

在司法实践中,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可以细化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安全教育义务――包括对体育活动场所的安全教育,使用运动器械的安全教育和体育活动本身的安全教育,需要具体并细节化,不能是笼统的。

(2)组织管理义务――对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场地设施、消除隐患,采取适当的预防保护措施。

(3)指导保护义务――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及规则的指导,关注学生动态,采取及时有效的安全防护及保护措施。

(4)通知救助义务――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紧急的救助措施(送医务室、医院等),及时通知家长等。

四、体育教师的安全工作职责

针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和对学校应尽的安全责任及保障义务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减少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和体育教师的权益,我们体育教师应做到以下的安全工作职责:

(1)制定工作计划、教案时要有保障安全的各项措施。

(2)每学期初体育科组要有安全专题会议。

(3)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或提示。

(4)对特异体质学生要清楚明了,在考勤表上有标记。

(5)对学生的运动鞋、服做出明确的要求。

(6)每节体育课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7)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8)关爱学生,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篇5

一、运动技能培训,体育教研的底蕴

体育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性。体育教学以室外环境为主要教学场所,室外环境干扰的因素很多:学生不易控制,体育活动中师生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生之间的接触除了语言还有身体之间的接触,教师传授技能需要“手把手”地教学,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大脑思维,更需要身体的操作与大脑的思维有机配合,这些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独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有着多方面的规范、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而在我们的组内出现的并不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每个体育老师所熟悉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并不一样,掌握的项目和特长也各不相同,由此,更要针对体育教学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规范和补充。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把这些技能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为基础教学服务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教材技能,第二类为教师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特色所进行的校本教材技能。

1.基本教材技能教研。每学期普及培训2~3个基本运动项目,突出进行一大类学习。突出培训是由组内这一项目做得比较规范的一位老师来进行动作指导与培训,比如,在进行篮球教材培训时,就由擅长篮球运动的老师担任培训,从原地运球的手型开始,脚的站位、运球动作、节奏等都要一一过关,在原地动作过关后再组织大家进行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运球上篮等对小学生所要进行教学的篮球系列内容,这个教与学的过程需要一个学期的不同阶段的教研活动时间来巩固,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让组内每一位老师都能对篮球的基本技能有一个规范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这个培训的过程对于组织培训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教学技能的提升,培训前自己动作的规范,讲解与示范的技巧,怎样梳理这个教材,这是一个帮助自己提升对教材进一步理解与提炼的过程。另一种基本教材的培训则是研讨性培训,这类教学技能都是我们各自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但又没有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时,大家会把这些教材拿出来进行研讨式培训。比如在进行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因为规范动作中最后用力时后蹬腿有一个前迈步制动的动作,而在教学中,小学生因为腿部力量不足,向前迈步往往会造成重心降低,出手偏晚、角度偏低等现象,于是我们把这个动作拿出来进行研讨培训,最后在不断尝试、实验中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讲采用“并步式”蹬地缓冲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连贯地完成投掷动作,还能有效地保障实心球出手的角度和速度,确保学生更好地体验投掷教学中的全身协调用力。

2.校本教材的培训。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得有特色,必须要有学校的校本教材,我们学校的体育目标是让学生在小学的六年中良好地掌握“双6”技能。第一个“6”就是六套操:健身操、形体操、武术操、室内操、绳操、广场操。第二个“6”为一大球、一小球、一个圈、一根绳、一个毽、一个游戏。这“双6”的技能是对学生要求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老师要求的。每学年都要换一套新的操,从选音乐、编(选)操到培训,都会由体操专业的老师来负责完成,把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教会,都能跟着音乐做是培训老师的任务。技能中还有“一根绳”,从跳绳的基本动作到创编、收集、整理各年级的花样跳绳都由另一位老师负责,同时在每个学期还会组织大家进行各自所任年级的花样跳绳组合动作的培训学习,帮助大家掌握好所要传授的技能。学校建了壁球馆,我们一起学壁球。市里培训了慢速垒球,派出去学习的老师就要回来进行专项技能的培训。校本教材的培训,不仅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能熟知学校的校本教材的研讨方向,也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来完成校本教材的教学。不过校本教材的培训不仅仅包含学生所要掌握的体育技能与方法,还包括了我们在业余训练中比较缺乏的运动训练方法,还有新兴的、民族的、区域特色的项目都是要培训的项目。

二、多元理论学习,体育教研的灵魂

体育老师碰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写不出文章来或是写文章很难下手,这个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理论知识的缺乏,所以理论学习也就成了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让理论知识真的为老师所用,只有做到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每一位老师,所以我们的理论学习第一种就是“传达式学习”。组内老师参加了市里或省里的各类培训或会议后,就由这位老师作为学习的主讲人,向组内老师传达新的教学动向或是教学理念。比如,2013年4月杨老师参加了省里的一个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听了几节课,回来后,由杨老师先领悟外出培训的精神,准备好一节课,让大家观摩后她再把省里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些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指导,这就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了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第二种理论学习是由组内老师按学校共读网要求如期上传优秀文章,对于上传文章组内老师必须在阅读后跟贴发表自己的学习观点,以此来达到学习的交流。第三种是专题性研讨性学习,由教研组长确定研讨主题,并在网络讨论群内公布,给每位老师思考一定的时间后,大家在网络上针对所提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是书本上学习来的,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学中领悟出来的。或是教研组一起观看教育新时空中的精彩课堂,边看边研讨,通过老教师的及时点评让新老师们明白教学中的亮点亮在哪里。第四种是“金点子”教学经验交流学习,教学中经常会有突然闪现的火花,让我们的教学比预设的要精彩,哪一位老师有教学中自我感觉非常好的方法时,我们就会利用下班前的十分钟来分享这个“点子”。比如一个游戏的改编,让学生用垫子做“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时的技巧,可以避免学生奔跑时的不安全,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又高。交流我们自己教学中尝试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理论的学习。第五种理论学习方式是订阅“专业类杂志”,从这些专业的杂志上学习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体育组每位老师除了订阅《江苏教育》外,每人都订阅了《体育教学杂志》,针对杂志上的好文章相互推荐作为深度学习内容。除了第一种理论学习方式外,其他方式都不需要老师们集中在一起,只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学习的这个过程,避免了大家抽不出共同时间来学习的问题。

多元的体育理论学习形式,能避免形式单一的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无味,也能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其中,更多地发挥出各自的主体性。正是有这样的多元化理论学习作基础,组内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总结案例,每一位老师都有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

三、深入活动研讨,体育教研的拓展

学校的体育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组长的工作,它是需要学校每一位体育老师共同去面对和承担的。所以学校重大活动的研讨也是教研方式的一种。比如,“学校阳光一小时活动”安排,这个关系着全校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保证,关系着以后每一天的大课间活动状况,关系着学生体质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所以在撰写方案前体育组老师要做的是一起到体育器材室里整理器材,看一看学校现有的器材量和即将开展的活动需要,然后再一起进行研讨:各段时间的分配、各个年级的内容安排、组内每个老师所要承担的工作,学生活动安全措施的保证、路线场地、体育器材的管理等等。有了初步的方案后再讨论分工:找音乐、布置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写方案一直到活动真正施行,针对问题进行调整等,这就是一次的研讨活动。虽然只是一次研讨活动,但因为每位老师的参与,从整个过程中让大家都清楚了阳光一小时的活动流程,知道了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也让老师们明白每一项内容的选择,都是要结合到学校的体育特色,为学校的“双6”技能服务的,同时这些活动又是真正能让学生体质健康,让所有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的活动。诸如此类的研讨活动一个学期不会少于3次,学校各个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学校体育节的承办,每学期学校所要开展的如跳绳、踢毽等的常规小比赛,都需要每一位老师积极参与研讨来达成的。

四、做实“同课异构”,体育教研的创新

篇6

摘 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本论文从以生为本的内涵出发,在促进小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以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小学体育 分层教学 分组教学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充分尊重这一客观规律,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体育课堂自然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中主动自觉,进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里,感受小学体育课的魅力,感受掌握体育项目技能的成功和乐趣,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提高身体素质。

一、“以生为本”的内涵

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具体来讲,就是将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在教育教学中,通过知识的讲解传授、文化传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以生为本,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一)从班级学生的体育层次的实际出发

以生为本的前提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在一个班级任教的开始阶段,教师要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素质层次的差别,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体育素质相适应,才是最恰当的。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即以教师传授知识和扮演的“独角戏”为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问题解决的引导者,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生为本,注重分层教学

(一)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学生的体育天赋和能力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别来进行分层教学。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把分层教学的具体步骤体现在备课内容当中,精心设计教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在体育课中都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说,在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学生双臂力量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学生酷爱锻炼,有很好的基础,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做出示范给大家看;而对于那些从来都不锻炼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一下就能提升到很高的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酌情降低目标。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在体育训练课中积累了自信,并喜欢上这些体育课项目,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过于单一,极易造成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因此,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是衡量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标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还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说,仅仅一个简单的集合站队都能采取不同的策略,一般常规的集合队形是男女各两队,一共是四列横队。但是每次站队的队形都一成不变无疑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队列方式,也可以是男女混搭的队形,每堂课都会有一个新的队形出现,而且每一个队形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创新设计出来的,学生课堂的主动性自然就很高,特别是在下午第一堂课,完全改变了以往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之,教师的教学策略的适时改变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四、以生为本,精心组织教学

(一)以生为本,进行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是提高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进行情景式教学。特别是在上室内体育课时,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就体现了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运用视频和影像资料进行体育场景的再现,如雅典奥运会时刘翔跨栏夺冠时的场景,注重对教学气氛的营造,使学生对田径体育项目的神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德育的内容有效的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要求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仅是身体方面,还体现在体育道德素质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二)精心组织分组教学,提高积极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导向下,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可以尝试着把不同体育能力层次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体会到体育训练的成就感。教师要采用引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尝试体育训练项目的兴趣,使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充分的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要求,避免要求过高而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让学生摆脱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体育训练课。

五、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精心布置场地器材

体育教师在布置相关器材和场地的安排过程中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保证场地布置的安全性,其次,要根据年龄的特征和体育能力的差别来布置相关器材,在安排布置场地过程中要做到新颖创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场地的布置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并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下,教师教授体育训练的动作要领过于死板,学生难有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教师有效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动脑,努力创新。例如,在篮球运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游戏。当学生学会体前运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启发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新花样,也可以模仿喜欢的NBA球星的运球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模仿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乐在其中,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体育素养得到了提高。

六、以生为本,教师要提高动作示范的实效性

动作示范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法,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其中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如何“授业”,标准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检验体育教师专业性的重要标准。教师的动作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印象,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富有个性美的示范动作,不仅在教学之初可以用到,而且在学习新动作的时候也可以用到。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感觉困难的技术动作要进行分解示范,也可以在上体育室内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每一个示范性的技术要领进行逐一讲解,直到学生领悟为止。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的体现,就是让体育课教学过程和效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能力层次,因材施教,不仅注重学生体育训练能力的提高,也要注重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也是新课改理念的精髓所在。以生为本体现在体育课堂中,要做到持之以恒,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荆军体.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启发作用[J].体育师友.2010.04.

[2] 黄利东.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