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美学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计美学的分类

篇1

关键词:校园类社交网站;老同学;人际关系

一、研究缘起

自20世纪50、60年代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媒介观问世以来,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变化。80年代以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媒介论者的观点得到空前重视。1986年,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贝尼格出版了《控制革命:信息社会的技术与经济起源》,“开创性地提出信息传播技术具有控制社会的功能”[1],进一步提升了传播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力。进入新世纪,计算机互联网逐渐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方面。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E-mail、BBS、MSN、QQ、Blog、Titter、SNS等,各种便利、廉价、多元的人际交往方式层出不穷。基于此,我们可以推论:媒介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方式,进而在一定层面上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建构和维护。这便是本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近些年,以真实人际关系为基础,融合多种网络新技术的社交网站拥有了众多拥趸者。定位于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网站尤其受到追捧。这类网站尤以人人网为主导。人人网以实名制为原则,以建立个人主页为模式,集搜索、列表、发表、留言、分享、游戏等多功能于同一平台,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笔者关注的是,这样的网络平台能否有效地保持同学间的长久联系,能否在大家毕业后延续老同学的关系。这个切入点,能够从一个侧面对我们提出的推论进行验证,这便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参与式观察法

该方法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研究场所,最大限度地参与研究对象的社会活动,通过细微的观察,获取相关资料。现在,这一方法被愈来愈多地运用于互联网研究。研究者通过注册加入某一网络社区,观察并参与网民活动,由此获得社区结构、网民特征、行为特点等有价值的研究主题信息。

(二)访谈法

这是一种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的交谈,来搜集事实材料的方法。访谈法能够获得研究对象的思想、动机、态度、观点等心理方面的资料。

(三)个案研究法

这是对特殊或典型案例进行连续追踪,细致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对现实中某一复杂和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案例研究还可以使人们建立新的理论,或对现存理论进行检验、发展或修改”[2]。

本研究考察的是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提出的问题是:校园类社交网站能否延续老同学的关系。因此,已毕业学生的社交网站活动,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的研究思路分三部分。1.置身其中,宏观扫描整体概况。笔者于2011年3月注册了人人网,目前好友人数133人,其中95%以上是本人的学生。本人主要以进入他人网页浏览、留言或评论、发表日志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历时大半年的参与观察,应该说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2.选定对象,一一访谈,纵观了解原委。基于现有的网络人脉资源,笔者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按毕业年限,选定了三组访谈对象。2004级学生15人,毕业至今3年多;2005级学生10人,毕业至今2年多;2006级学生10人,毕业至今1年多。所选对象在地域、职业、网上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异质性。由于他们分散在不同地方,所以我们借助人人网上的留言功能,进行了访谈。3.确立个例,深入调查,微观展望。据笔者观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交网站用户采用手机界面登录。我们追踪了两位ipone手机用户人人网的使用情况,以期进一步预测技术革新可能带来的相应变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校园类社交网站的特点“聚众传播”

这种全新的传播模式,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聚合老同学的平台,构建了一个由媒介生成的可相互感知的场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使用者建构和维护老同学之间的关系。

“聚众传播”是学者基于网络传播时代提出的新概念。“聚众传播是指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基于自媒介体系建立的,融合多种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建立社会文化认同为目的的一种群体传播形态”[3]。“其中‘聚’不仅表示媒介、信息、传播方式的聚合,更表示同质化人群的聚合”[3]。聚众传播广泛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校园类社交网站的传播方式就是聚众传播。以人人网为例,目前,它的主体用户是2006年之后(2005年12月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正式成立)注册的大学生。人人网提供给每个实名注册的用户一个融合了多种功能的个人网页。用户通过真实信息和网站推荐,找到业已注册了人人网的不同时期的同学、校友,并可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好友列表,形成网上同学圈建立联系。通过个人页面上留下的信息,大家可以相互知晓对方的现状,还可以通过留言、评论、参与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人人网基于个人网页这样的自媒介系统,营造出一个可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可相互感知的特殊场域。它是聚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最大平台,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学生个人聚合老同学的主要平台。

据笔者观察,笔者的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人人网。即使毕业3年有余的学生,仍有近一半的人会不定期来人人网逛逛。其中的部分高频使用者表示,每天登录人人网已成为一种媒介使用习惯。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少数学生在大学时并未注册人人网,工作后,或是因为感觉和同学们联系少了,或是想找到些大学的余味和回忆,注册了人人网。从笔者访谈的35位毕业生来看,有一半的人坚定地认为,人人网会是他们维持与老同学长久联系的平台,而且越是新近毕业的学生持此态度的比例越高。毕业更久的学生,大部分因工作、家庭、社会生活、心理因素等原因,登录人人网的次数、花费的时间、自我表露相应有所减少。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说不准人人网能否成为维系老同学关系的长久纽带。但是,不少人还是表示,只要大家都在用,那么自己也会用。

人类媒介发展正在走向一个由个体创造文化、新闻和娱乐的“自媒体”时代。校园类社交网站正是基于“自媒体”系统建立的老同学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建立老同学的联系,延续老同学的关系。

(二)校园类社交网站的直接互动比较有限

校园类社交网站的用户更多是以“客观上接触”和“间接互动”的方式做到彼此相顾,老同学之间的直接互动比较有限。它只能在一个较低层次上实现关系维护功能。校园类社交网站的“聚众”效应和“交互”机制,能够带来广泛“客观上接触”的传播效果。在社交网站上,个人可以在主页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好友群。通过自动链接好友网页,可以第一时间将好友的各种更新,包括对“我”的回应,显示在“我”的网页上。此刻,笔者登录人人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网页顶端显示的两条提示:一条留言和一条日志评论,接着扑面而来就是好友们的各种信息。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11月20日20点37分起至21日20点40分,首页共显示72条最新信息,包括“状态”、分享视频链接、照片缩图、日志前文、网络参与活动等。由此,笔者获知了几十位学生的近况。笔者表述的“客观上接触”,就是指社交网站用户仅在自己的网页上,“邂逅”他人的信息。“间接互动”是指用户进入他人网页,仅做浏览而不做交流,网页上只留下访问记录的接触。

笔者访谈过的学生几乎一致表示,他们来人人网的主要目的是“看看”老同学生活和工作的现状。据我观察,“看看”的主要方式就是“客观上接触”和“间接互动”。访谈中S君坦言:“当我打开QQ扫一遍没有可聊的人,又去逛一圈淘宝发现常去的几家店铺都没有更新的时候,我的第三选择就是人人,并且我只浏览首页看一看好友们各种稀奇古怪的分享,以及开心不开心的状态或是看一看某些无病的日志,然后关掉。”大多数情况下,人人网的用户就是以一种没有预设、随机“看看”的方式关注着老同学。“关注”实质上是不能实现心灵沟通的,只能有限地保持一种联系。“关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以一种“围观”同龄人生活现状的方式实现自我确认。当然,校园类社交网站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直接互动。就笔者的观察来看,关系一向亲密的老同学互动较频繁;能得到共鸣的话题互动较多;结婚、生日之类的日子互动较多。关系一般的老同学只保持非经常性互动。相比普遍的“客观上接触”和“间接互动”,“直接互动”的数量就显得比较有限。总之,校园类社交只能在一个较低层次上维系老同学之间的关系。

(三)校园类社交网站是一个兼具私人性与公共性的半开放平台

随着使用者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他们自我表露水平日趋浅层化。从实际效果来看,社交网站更适合维持关系非远非近老同学之间的联系。

转贴于

自我表露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首先提出的。“他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4]。社会心理学研究把自我表露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等表层信息;二是个人对事物的态度、观点;三是涉及个人的人际关系、私生活、感情状况等深层内容。“社会渗透理论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4]。按照这一理论的观点,人们如果想要建立和发展与他人的关系,不仅需要持续地自我表露,而且自我表露的层次还应该一步步加深。

校园类社交网站是一个实名登录,兼具私人性和公共性的半开放平台。私人性表现在,它是一个“自媒体”。个人可以自由组织网上的好友圈,可以自主创作内容,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公共性表现在,个人主页上的各种信息,包括不设加密的好友留言都可以被好友圈中的任何人看见,而且还可能经由好友被好友的好友看见。好友圈中的任何人也可以在他人网页上发表各种评论。在校园类社交网站上,个人身份确定,失去了匿名特征,面对的又是认识或者有共同认识的人的人际圈,网络表达必然会有所顾忌。而当使用者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他们的网络圈子可能变得更加复杂,这时的自我表露尤其小心谨慎。

从笔者的观察来看,人人网上的自我表露大多属于第一层和第二层。有些学生在校时期,会写日志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自己的心情,特别是情感方面的喜忧和困惑。但是,工作以后,很少有人愿意敞开心扉,写日志展露自己的所见所感和心绪。不少人甚至放弃了日志表达,只是有时在“状态”栏里,简单地一下近况,或者上传一些近照。从内容上看,网上的往往是可众所周知的“好事”,比如结婚、旅游、与“名人”见面、聚会、吃大餐等。还有一些发表是自励性的话语、警句以及含义不明的只言片语。

从访谈的情况看,走入社会后的大学生,或是感到人际关系变得复杂,怕同事和领导看到,不愿在这个半开放的平台上过多自我表露;或是因工作或感情不顺利,不想披露自己的情况;或是忙于工作和组织家庭,无暇在网上表述太多;或是觉得年龄大了,心境变了,没有热情过多分享自己的事情。总体而言,毕业后的大学生人人网上的自我表达变少了且日趋浅层化。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人人网成为更适合关系一般的老同学相互联系的平台。学生们普遍表示,真正与自己关系亲密的老同学,主要还是用手机、QQ这样更直接的私人媒介进行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人人网上“转帖分享”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表达。有部分使用者几乎没有自我表露,个人主页上填充的满是公共主页的内容,他人的日志、分享的视频等。而“浏览分享”则成为用户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校园类社交网站正趋向集多种信息、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发展。用户对网站的黏度更高,使用亦更趋多元化,很多已超出了网络人际交往范畴。

(四)手机互联网拓展了登陆社交网站的新途径,智能手机进一步增添了用户使用网站的乐趣

经由手机媒体,可以稳固校园类这类网站原有的社区成员,进一步提高网站的使用率。这将成为保持老同学联系,延续彼此关系的新的路径。据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30日,中国手机网民数已达3.18亿。毋庸置疑,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手机互联网以其广在性、即时性、便携性、移动性的特性,成为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新的延伸。年青一代对手机怀有强烈依赖,对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都在逐步提升。2011年上半年,手机社交网站的使用率达到了41.1%。这个水平比增长较快的2010年下半年的36.6%,又高出了4.5个百分点。

人人网早在2008年3月,还是校内网身份时,就正式开通了手机版。手机人人网可以基本实现所有桌面人人的功能,而且使用起来更便捷、及时、自由。由于当时手机入网资费较高,成为使用者的一道门槛。时至今日,手机上网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上网资费不断下调,人人网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网站上大量的信息来自于手机,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量尤其显著。

笔者跟踪了两位iphone手机用户人人网的使用情况。C君,2005级女生,2007年7月注册了人人网。S君,2006级男生,2007年5月注册了人人网。截止11月25日,两人的主页访问量分别为13470人和13336人。两人均属于人人网较活跃用户。笔者统计了他们自11月10日至24日,15天经由iphone手机所的信息情况。C君共信息27条,其中附带文字的图片20条,“状态”5条且1条有定位显示,分享他人日志2则。S君共信息50条,其中附带文字的图片8条且均有定位显示,“状态”38条中转帖他人的13条,25条自写“状态”中8条有定位显示,分享他人日志4则。总体来看,作为上班族,两位的信息量是很可观的。他们都偏爱现场图片报道。在C君的中,有1组8张附带解说词的游览海洋馆的图片,给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的现场观感。S君偏爱iphone手机的定位功能,强调“我”的存在。两位表示都是在使用了iphone手机后人人网上的表现更为活跃。C君坦诚:“确实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便捷设备,发图发新鲜事都变得轻松简单,不一定非要用电脑非要等待笨拙的塞班系统缓慢的刷新,而且iphone的软件及时编辑功能很强大。走在马路上,蹲在厕所里,在外面随便某个地方,只要有WIFI或者三G网络,都能让我渴望的交际圈内人群了解到。这种及时互动非常具有吸引力”。无可否认,智能手机与社交网站对接应用,能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上网优势。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随时随地传递自己制作的内容,以定位信息报告现实状况,充满了娱乐性。可以预见,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推动校园类社交网站的使用率,这将成为老同学相互联系的新的路径。

四、结 语

站在笔者的角度,我要感谢媒介技术的伟大,赞叹“媒介——人的延伸”。原本那些早已毕业的学生们与我可能再无缘相问。但今天,在人人网这个平台上,我们清楚得感知彼此的存在,互致问候,互相交流。校园类社交网站的最大价值就是开创了建立同学之间联系的新途径。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由电脑和网络搭建的物理介质为中介的场域,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没有共同的身体在场,缺乏共同的经历和感受力。它只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老同学之间的表面联系,很难起到实质维护和加强老同学关系的作用。当大家的异质性越来越突出,当个人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他们难免会渐渐远离这个平台,守顾身边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 申凡等.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媒介功能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 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得到理论和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4(1).

篇2

关键词:体育美学 发展 中国

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与欧美相比起步较晚,但已初步形成特色。伴随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审美文化,正在焕发生态、绿色、人文的特性,倾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

中国的体育美学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但对体育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进展缓慢。而且,学科内至今仍然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在一度形成研究热潮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

(1)体育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内外体育美学界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身体美、运动美、个性品质美等,突出了作为审美对象的体育运动中的人,强调了客观性。第二,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侧重于对体育审美感受的研究,重视艺术在体育运动中的渗透和功用,主张体育运动艺术化。第三,认为体育美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体育的审美关系,从主客体两方面把握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

(2)多数学者认为体育美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客观存在、二是社会性、三是创造性、四是感染性、五是形象性、六是象征性。

(3)关于体育美及运动项目的分类,由于研究的角度、依据的标准不同,对体育美的分类也就五花八门。有的学者把审美意义上的运动项目分为7类,即测速类、测距类、计量类、计数类、评分类、冒险类、自娱类。有的学者按体育美的表现特征把体育美分为表演、“软对抗”、“强对抗”、搏击运动。有的学者按不同的审美形态分为优美类项目和壮美类项目。有的学者按不同的存在领域分为教学美、训练美、竞赛美、人际关系美、环境美。也有的学者按不同的项目分为体操美、球类美、武术美、田径美、游泳美等。还有的学者按体育的不同目的把体育美分为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健康美和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运动美。至今对体育美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4)对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有的学者对3者的含义做了明确界定,认为真是指体育活动必须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善是指体育活动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美则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领域中的感性显现。有的学者还详细论述了3者的关系,指出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5)对体育美感的探讨,在运动者与美感,体育美感的根源、本质、特征、心理要素、体育美感的价值形态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学者从运动者的角度探讨了体育美感的形成条件、主要特点和基本功能等。有的学者从审美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体育美感的产生和发展、基本特征和心理因素等。有的学者还对体育审美意识、审美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6)其他的不同意见还有身体美、人体美的内容和特点、运动美的含义和特点等。对于体育美学发展趋势和前景,预计体育美学将出现研究领域拓宽、实证研究加强、理论研究侧重、研究队伍扩大、研究方法更新等发展趋势。

阻碍我国体育美学发展的症结之二,是研究者忽视美学原理的学习。美学在20世纪50年代后曾在中国被斥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而打入冷宫。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思想文化的开禁带来了对知识的渴求,大陆掀起了美学的热潮,美学成为非常时髦的显学。体育界也是在这时接触到美学的。后来,人们发现,真正的美学与门外汉的想象存在巨大差距,学习和研究都需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即使不能读懂黑格尔《美学》和康德《判断力批判》,但为了掌握美学的基本原理至少需要认真读懂教科书。绝大多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者企图采用“无知者无畏”的方式前进,却不得不在深奥的美学原理面前望而却步,抽象思维能力欠佳且耐不住寂寞者纷纷知难而退,导致了美学热的退潮。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体育美学离不开母学科,一定要以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自己发育的营养。无视美学原理的学习,或试图绕开美学原理,把美学和生活中的疑似美感划上等号,给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硬贴上“美”的标签,凭空谈论这美那美,不讲美学原理,导致体育美学研究的盲目和呆滞,成为泛化的伪美学。

阻碍我国体育美学发展的症结之三,是与实际发展的脱节。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美学家注意到与体育美学有关的研究,而且发表了很有深度的论著。譬如对分析美学有相当造诣的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了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对身体因素在美学和美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加以强调,并表现出对太极、瑜珈等东方文化和思想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推崇,这不能不让长期忽视东方传统文化的中国体育界为之汗颜。美学对体育的关注,紧扣时代的脉搏,解决实际的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运动竞赛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到广泛注意,工程美学、技术美学在场地设计、广告布置等方面悄然渗入。美国的NBA、拳击比赛以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获得盈利方面的辉煌成就,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竞赛与观众的关系,用接受美学理论来研究,对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开拓体育市场,起到良好作用。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学人依然侈谈“本质力量对象化”之类的理论,自恋屠龙之技,龟缩于陈旧的象牙之塔,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无补。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体育,并使体育的审美价值与日俱增,在2008北京奥运会美轮美奂的场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体育美学难道还能袖手旁观?体育面向休闲时代,涉及的美学问题更多。体育美学帮助我们认识体育中的美,积极指导与体育有关的审美活动,促进身体运动技术趋向优美化和规范化,使人的身心日臻完善,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体育美学必须创新,对中国体育的未来做出审美意义上的价值判断。通过满足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特有审美需求来提高生活质量,赋予体育事业以审美理想,是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明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潘靖五.体育美学与哲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篇3

关键词:中职;课例比较;少教多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00-02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而课例研究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余文森教授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他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途径就是“少教多学”。其实,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同样存在着如何提高有效性的问题。下面就“同课异构”课例比较借鉴等,做初步探讨。

指向性明确的教学目标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两位教龄不同(五年以下教龄、五年以上教龄)的甲乙两位教师进行执教,内容为中职《服装设计基础》中“节奏”部分内容。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是将服装设计中的美学原则“节奏”的动感美转换成静态美,通过以色彩、材料、图形的变化达成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转换,进行服装设计思路的拓展,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两位教师在导课部分实现了教学突破,达到了目标指向性明确这一目的(导课方法比较见表1)。

上述甲、乙教师在导课部分,都能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思路灵活、形式多样。

手段之一是让学生欣赏两段不同旋律的音乐,在聆听中欣赏,在欣赏中思考,节奏的动感美与服装设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手段之二是让学生欣赏夏季女装实物的图片,达到对“节奏”美这种动感旋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教师甲没有抓住“节奏”概念“有规律、有次序、不断反复”的本质含义来帮助学生理解服装设计的知识,未能做好服装设计美学知识的对接,尚未有效触发学生服装设计的思维。

教师乙用几个图形线条符号(图示省略),来帮助学生理解“节奏”概念“规律、次序、反复”几个关键词的含义。图形线条圆圈,有些有规则分布、排列均匀,体现出有规律的节奏,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有节律的、舒缓的、和谐的美;有些则是无规律的,给人不整齐的感觉,但灵活而有变化。这两种都是节奏的表现。这样就能从“节奏”美的抽象思维美学原理转化成服装设计款式图形的直观形象思维上来了,为突破上述教学目标做好了有效的铺垫与对接。

技能教学融通灵性的讲课方法

讲课部分探析 (1)学情简析。高职学生在进校的时候缺少美术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他们对抽象的美学产生感受,就该化抽象的美学原则为直观的形象而加以融通,才能让之在今后的服装设计中迸发思维的创意。(2)教材特点。本节课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概念”、“三种表现”、“两个分类”、“六幅图”,不足300字。这样简单的教材,要将其变成一节40分钟的课,对教师来说确实是有挑战性的。(3)教学重点难点在于把握审美理论中的美学法则,用音乐的听觉去感受抽象的节奏之旋律美;把节奏美抽象的旋律感受,转换成服装设计直观形象的“图形”“色彩”款式审美,就要实现审美思维的转换,审美思维方式的转换是难点。

讲课风格表现不同 教师甲和教师乙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不同方法,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教师甲处理教材时根据“节奏”的不同分类,用相关的服装实物图片来解说服装设计中的美学法则“节奏”的理论知识,再为学生讲解比较高深的服装设计理论中的“推移式”、“重复式”、“彩虹式”等知识点,这就超出了本课要学的内容,学生往往不能深入了解。从导课到讲课,学生用时35分钟欣赏服装实物图片,课堂练习时间明显不足。教师甲突出强调了知识点的对接,而忽略了思维的转化,缺少课堂的灵性融通。教师乙处理教材时引导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中的美学法则“节奏”的理论知识,分别用了13幅实例图片来解说,如“下摆装饰”等都一一点到,将各种服装元素的“节奏”美体现都展示出来,接着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归纳,体现服装节奏的表现手法,如“纽扣、装饰点”等设计运用的实例,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服装美学理论素养,为学习抽象的服装设计美学理论,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服装款式设计图做准备。接着由服装实物图片转到服装款式设计图形,从抽象到直观,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一幅简单的“基本型”:线和图案的设计及木耳边等设计样例,供学生欣赏、模仿。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幅复杂的“想象型”设计草图,让学生有想象创意的空间,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从导课到讲课,所用时间不过15分钟,剩下大量时间(20分左右)让学生动手设计练习,这样就达到了“少教多(学)练”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讲课注重学生思维的转化,从抽象到直观,从难懂到易懂,知识点概括做到化繁为简,重在知识点的对接,更重设计服装思维方法引导,实现了课堂灵性的融通。

高明的教师在教学时,不但教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习思维方法。当然,一节课要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还要有精确的课堂练习做保障,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随时做点评,以保证学生课堂技能学习达到有效、高效。在本节课中,甲、乙两位教师的做法各自不同,效果也不同,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总之,教师甲、乙不同的教学课例,呈现了“同课异构”中各自的优势。尤其是教师乙在教学设计上围绕学习目标,在“节奏”的动感美到服装设计的外在静态美的思维转换上,重点突破,干脆利落,简单有效,针对性强,较多地体现了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实施的新课改、新课程理念——“少教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实践能力,也较好地凸现出中职学生注重技能学习的特点。因此,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学会课例比较,善于借鉴吸收,不断充实自己,是魅力教师修炼教学基本功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浙江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服装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臧立本.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课例比较[J].中学数学月刊,2010(5).

篇4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广告美学是研究广告中审美现象和审美规律的学科,是广告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是指导广告创作的基本理论,具有社会使用功能和社会市场价值,广告美学服从美学的基本原理。本文就学习和研究多位学者关于广告美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以期对广告美学的认知更加深化,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对广告美学多元化、互动化、人文化的理解。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广告美学著作方面

王世德教授的《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一书,理论根基深厚,立论高屋建瓴,是我国第一部正面论述商业文化学和广告美学的学术专著, 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思维缜密, 理论性强, 是这本专著的一个鲜明特色。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广泛借鉴现代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符号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此外, 研究深入细致, 注意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广告和商业的审美规律,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点。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来具体分析广告和商业中的审美规律, 这是本书的主题部分, 也是本书最有实践价值的部分。

刘泓在《广告美学》一书中认为,广告传播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播现象。面对广告传播的发展,我们显然必须在经济营销、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当中去寻求其美学意义的系统结构及其发展过程。这篇著作在讨论广告美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迁与广告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广告的社会责任与“消费美学”的崭新认识,同时,还分析了印刷广告、电波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等美学特点以及广告创意表现与广告审美心理等,并进一步展望了广告发展的当代美学趋势。

张薇编著的《广告美学》里介绍了广告美本质的多维透视、广告主体活动美、广告载体要素的组合美、广告美的价值功能、广告审美心理、广告审美意象的创构、广告的艺术形态学考察、广告美发展的动力学分析等。基础性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恒定性,正是这部分内容构成学科的基础,教材内容反映现实的前沿性发展,实现了教材基础性内容与前沿性内容较好的结合。将前沿性内容融入基础性内容的框架系统中。

(二)广告美学论文方面

宋顺清的《广告美学初探――从美感谈开去》讲述了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因为劳动促进了大脑功能不断优化,从最初的感觉、感知、潜意识,发展到能动脑筋利用、制作、使用生活生产工具,并模仿和辨别自然界及其人类行为,从而产生了喜怒哀乐等等复杂的情感。这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是伴随人们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行为而渐渐的发展变化的。美感是大众认知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美学与心理学是有必定的关联和影响的。

吴志翔在《广告美学:符号的创世纪》里写到:“传媒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地流变。哲学语言被稀释,以最简易、最媚俗的方式被理解和传播。”这是吴志翔这位学者的洞察和感慨。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发展。符号的隐喻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包括了一种价值上的傲慢和偏见。这种隐喻性最直接地从广告中扩散开来。广告形象是当今时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力符号。大众化的广告传媒把很多变成了可能,它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符号创世纪”运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可以说是“形象设计者”,他们在创造美妙的世界形象。

崔银河的《试论广告美学与受众审美接受》指出,广告就其本身来说有商业化、社会化或公益化信息传播的意图,与此同时也是有着明确的审美价值属性的艺术作品。策划广告的设计者人设计和创作广告作品的同时,也应该将其广告作品的审美切入点考虑其中,这样才会因其广告创意自身的独特而深深地吸引住人们的主义,才能使消费者因为对广告作品的独特而去喜欢上该广告作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化。

篇5

近年来,我国学界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审美文化恰恰与法兰克福学派所指的审美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学界极为严重的权利化、体制化对审美话语、知识谱系进行审美垄断,产生的不良影响就是审美的传统化、习惯性。因此,这就显得进行审美文化普泛化、民主化是极为必要的,这种方式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性、指责式对待审美文化的方式,而是更好地展现出审美文化的正值性。本文对这种审美文化进行相关描述,以期通过这种文化影响进行美学教学反思、调整,更好地适应文化情势的变化。

二、审美文化寓于生活

审美文化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合二为一地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现在进行美的评论、鉴赏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不同的人对于美有着不同的感知,但是美源于生活却不会遭受到反驳与评判。“人生艺术化”的这种观念表现出朱光潜先生对于生活的态度:人生应该像艺术那样,拥有完整、真诚、自然、豁达的品态。将人生艺术化,自己主宰自己的喜怒哀乐,脱离功利性充分享受生命的快乐。生存在人世间,要学着让自己活得欢乐,学会生活,欣赏生活,乐于发现生活点滴之处的美好,发现生命的意义,赋予生活乐趣。我国传统美学将审美与生存联系在一起,但是长期以来的审美活动仅仅局限于知识精英之间,只有文人雅士才能开展审美活动,市井小民无关乎审美。这就显得审美阶层性严重,权力化、体制化,就像悬在空中的月亮,美丽却不可触及。时代的变化带来了审美文化的普泛,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显现出审美文化的生活化,美的可及,美的广泛,美真正存在于生活点滴中。

三、审美文化对高校美学的挑战

由于审美文化的普泛化、生活化,使得高校美学教学受到了空前挑战。高校教学教务应该将日常生活中涌现的审美文化纳入教学大纲,摒弃长期以来存在于美学教学中的精英主义色彩,进行教学内容变更。高校普遍利用古典美学作为知识构架,将教学重心放在审美理论的教学之中,对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置若罔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化审美与审美生活化的现象愈发明显,这就迫使高校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与重要性,新编制的美学书籍已经将审美文化融入其中,甚至进行专讲。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对事物功能性的评价,转为审美评价,这就使得审美文化大量产生,同时,为高校美学教学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比对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的中国,发现一些相关联的因素促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改变。首先,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国自改革开放后慢慢远离“短缺时代”,在逐渐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产生了精神文化诉求,这种趋势使得马斯洛人性需求层次性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诠释。其次,迅猛发展的科技,生产过剩导致的产品过剩现象,在市场经济竞争性的基础下,提高了对产品审美化的要求,要求产品更加人性化,具有漂亮的外观,达到良好的经济收益。最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改善文化教育环境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们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人们审美意趣的培养,增强审美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随着审美文化发展趋势的凸显,显现出实用性美学的重要性,侧面反映出美学地位的提升。例如:衣服起初是人类为了遮蔽身体而创造的,这体现了衣服的基本功能,后来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人们对其进行改变,为了展现个性,衣服出现了美丑之分,显现出审美意趣,这就使得服装美学从纷杂的美学家族中凸显而出。当人类满足于生理诉求之后,产生了对精神文化的诉求,开始享乐生活,这就使得旅游美学发展起来了,人们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舒缓心情,得到精神放松,精神美学就是使这一放松过程中更具情趣与味道。这些实用美学进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存在于工艺品之中,寓于日常用品之中,这些变化使审美日常生活化,致使日常生活慢慢审美化,生活与审美不断交织在一起。鉴于当今存在的这种问题,高校应给予足够重视,即便已经进行部分变革,将这些常见现象收编进了教材中,可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是没有给予相应重视,教师仅仅将其作为边缘性教学补充。

四、有机融合审美文化与高校教学

随着审美文化在生活中的深入,凸显出大量审美文化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审美文化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国高校美学教学面临巨大挑战。仅仅注重将审美文化引入教学,意味着对审美文化的孤立,因为这种方式极有可能将传统美学与审美文化相剥离。我们要做到的应该是把大量存在的审美文化现象充分、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实现审美现实与传统美学理论相结合,以生活为基础源泉的美学能达到逻辑与实践相通。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通晓审美文化的大量知识,透彻理解审美文化现象具有的意义,进行美学教学时可以援例引证,使得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教师在进行美学教学美的分类讲解时可以加入对技术用品中极具高价值审美的物品,综合各方面进行讲解。设计精致、美丽、极具情趣的冰箱、沙发等生活物品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意义,甚至小小的一个桌面摆台都可能蕴含设计师无限的遐想。这些既具有审美情趣又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既能忽略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将它们划分为工业制品、技术品,又能分析其审美价值,将其作为工艺品、艺术品看待。这就要求美学教学打破传统的美学分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细化,将新变的审美现象加入分类,使得美学教学与现实相结合,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

五、结语

篇6

旅游美学是关于旅游美的创造、展开及符号化应用性型学科,属于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美学的范畴,直接相关于旅游学、美学与心理学学科。旅游美学以美的理念为基础,以审美客体的分类为主线,从审美主体的视角出发,研究审美主体之间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旅游美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真。真即真理、真实,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即“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是美的基础。就旅游美学教学客体的内容而言,追求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就教学主体而言,真成为对人性的关注,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的;将人看作完整的人,提倡让学习者主动投入学习、自主地相互帮助与公正地相互评议。

2.善。善就是合目的性,善是美的内核,孔子认为美取之于“仁”、老子相信“美恶相生”、荀子提出“美善相乐”等这些都从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探讨美。旅游审美心理问题,主要是研究审美主体的价值观问题,即是有关善的问题,“旅游审美给人们带来精神情感的愉悦,我们也应带着寻求精神情感的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旅游美学。”[2]

3.美。美的前提是真和善,但不是两者之和,美不是单纯的真,也不是单纯的善,美是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发现美、追求美与创造美,但是,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文化的人创造了不同的发现、认识和创造着不同的美。孟子提出真善美相统一的思想,即“充实之为美”,《旅游美学》课程就具有这样的性质,旅游文化活动的过程及其欣赏对象都属于审美文化的范畴。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旅游美学》课程中的应用

《旅游美学》课程的参与式教学体现为以案例为基本素材,以激励参与培养学生的旅游管理职业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通过设计参与、情景参与、实际模拟参与等,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到各种专业实践与实习活动中去。学生通过内在的兴趣与努力,在参与中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历练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多层面对接。在《旅游美学》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考试方法属于参与式教学法的一个侧面,尽可能地压缩基础知识部分的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另外,旅游仪式与接待言行考试与导游词演讲比赛等综合测试占40%,这不仅能综合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力、反应能力、应急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参与学科教学的动力。

1.设计参与。学生可以参与的设计包括需要设计、内容设计、目标设计、分组设计、活动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等。从《旅游美学》学科来看,对于部分教学设计,就有一个审美能力问题。如学习美的存在领域与审美形态问题时,是从自然美入手,也是先开始社会美的教学内容,这种设计源于主体对美的存在领域关注的厚重问题。因此,当学生参与到这种教学需要及内容的设计时,学生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成为什么。当然,教师是独立的个体,而学生由于人数量大,意见可能会不统一,但是,“众口难调”绝对不同于“众口不调”。教师应给予学生这样一种自主参与审美教育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设计中提高判断能力与审美能力。

2.场景与情景参与。《旅游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游戏、小品、实景练习等方式,尽力与学生一起创设一种专业场景,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扮演角色模拟并参与实际情境,展示所要解决的审美关系与矛盾;或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问题,模拟旅游管理者的决策方式,锻炼学生的解说、反应及应急能力。情景参与和角色扮演能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和领悟所涉及的“实战”问题,能让学生熟悉管理中的实际操作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将来求职以及处理实际事务做准备。

3.职业技能实习与训练参与。《旅游美学》课程的任务是学生能够具备从事旅游审美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职业素质。在职业技能的实习与实训中,倡导以“学习主体为本,以具体实践活动为根”的职业技能参与,学生参与到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凸显主体的就业与创业的教育目标。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旅游美学》课程中的价值与意义

从人本主义反观教学,学生就是教学的目的与出发点,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达成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之上,这正是教学的真正价值,也是参与式教学的真谛,可以这样说,参与式教学法创造价值。

1.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参与式教学法应以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为基础,在学生自我发展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并以此来实现教育对人的自主性的本真追求。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3]。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能够自由地发挥主体性即具有思想、道德与实践的特性,就能够发挥能动性。同时,我们还要强调主体性的自在规定性,否则,主体性就会失去人性的根据和基础,也就必然会以主体方式存在、思索、活动和把握世界的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因此,参与式教学可以使教学主体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每个人在其中形成与展现其主体性,进而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

2.达成学生自由平等的人文理想。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4]人类的历史就是从奴役中挣脱出来走向自由向往。参与式教学法强调自由参与、平等相处、达成共识的人文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本真追求。参与式教学法顺应人类的自然天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智慧和培养道德情感方面,都处于自由平等的地位,即你、我、他是一体的,每个人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主体在共同分享知识、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彼此相遇,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要义,自尊自强、尊重他者、接受差异,形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这种始于自由并指向自由的教育就是民主教育,民主教育通过对自由个体的塑造来实现健全社会的人文理想。

3.培养对话、交往合作的职业能力。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往是合作的前提。在《旅游美学》的教学实践中推动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对话是德国伽达默尔用以比喻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关系,认为对话是由双方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的交流,不是由对话者的意志决定的,因为解释本身没有止境。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讨论,将学、思、问、答联结在一起,使学生在参与中合作,满足表现需要、求知需要和发展需要,再次达成下一次对话。人存在的基本状态就是人际的,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学生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另一方面,在合作中达成对话,提高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自立能力。交往合作还可以激发成员之间的积极情感,减低人际间的疏远和孤独感。在合作情境中,学习主体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还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关注,锻炼了职业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篇7

关键词:人文价值;设计美学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059-01

设计作为传媒形式之一,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和欣赏价值观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求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人文价值的介入为设计美学提供了新的思考点与切入点,而且成为设计美学的新的价值标准。因此人文价值对设计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价值的内涵

人文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文化发展和创造活动的沉积升华,最终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包括了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人文的理解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代表理想的人性,即是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二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达到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

“人文精神”的广义是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之意,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中; 狭义的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中,它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的价值为重,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崇尚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主张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反对神学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今天,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指人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关爱人、尊重人、提高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存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价值在设计美学中的体现是物与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心与尊重;重视设计文化延续;提升设计文化品位;净化人类思想境界;提高人类精神素质。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是设计审美的最终结果。所以,人文价值引入设计,对创造含义深刻的设计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人文价值的审美特征

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科学,它包括了文化、社会、人机工程、环境心理等较广泛的学科领域。“设计美学是现代物质文化在哲学层面上的总结,他和人类长期以来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具有继承关系,设计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筑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一门应用理论美学。”因而,设计美学具有哲学思想和价值取向。高度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着重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高度重视艺术美、技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统一,着重体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

三、影响人文价值审美的相关因素

设计与艺术是同源的,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手工艺术家莫里斯说:“艺术不仅应该取之于民,也应该用之于民。”“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人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设计必须考虑人的主导因素,满足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一)人的因素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这是设计的本质,也是至今为人们所共识的概念。由此可见,研究设计就是研究人,研究如何满足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体现人的价值。人成为设计审美的主导因素。人文价值审美作为更高层次的精神审美需求是需要考虑人的心理等因素才能得以实现。一方面要求设计师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则要求分析目标受众的心理审美因素。

(二)文化因素

文化,由人类生存创造,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蕴含着丰富、灵动、完整的精神因素。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和习俗,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了解当地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设计产品是文化的载体,设计审美第一要考虑设计产品本身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象征性和精神功能,第二要考虑如何赋予设计产品自身的文化魅力,提升设计审美的文化力。“设计师直接设计的是产品,间接设计的是人和社会。”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定要树立起人文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文明进步,构建人类社会合理的生存空间。

四、呼唤人文的回归

上个世纪以来,由于某些科学部门及工作者过于强调价值的中立,强调科学的理性,强调自然的客观规律,忽视人的价值因素、道德因素,从而引发了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环保等恶性事件。因此,近年来,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兴起了对人文价值及伦理道德的探讨,传达出了对人的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呼声,许多行业出现了人文回归现象。人文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文与科学的整合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发展情况表明,最初的科学是从人文学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又成了人文的基础。设计美学是更加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的,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功能;人文价值使设计产品具有韧性,充满情趣。

篇8

[关键词]服饰美学 设计实训 课程设计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王琳(1964-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天津 3004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23-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或人物形象设计之类的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服饰美学教育或倾向于美学理论,或倾向于服装制作,总不能达到既兼顾理论学习又兼顾动手能力的均衡状态。

要做好服饰美学教育,有必要明确一下服饰美学的概念内涵。“服饰美学”是关于服饰的美的学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衣服,起遮蔽躯干的功能;二是佩饰和随件,起美化躯体而不是遮蔽的作用;三是化妆,包括文身、美容等,起修饰和美化的作用。服饰美学是服饰教育与美学的交叉部分,是美育在服饰教育中的体现,是美学中实用美学部分。

一、当前高校服饰美学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1.基本理论教育难以系统和深入。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讲解:纵向的维度包括服饰美学的发展历史,如中国的服饰美学史和国外的服饰美学史,服饰美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服饰美学变迁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横向的维度包括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服饰美学和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和影响,服饰美学和社会思潮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了解或掌握的,尤其是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论及服饰美的内涵和形式。

这些内容中,有的科目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如“人体形态美和服饰美的关系”,从服饰和人体及文化观念的关系角度探讨中西方形态美、人体美和服饰元素的关系,可以以一个阶段或一个知识点为重点,引领学生进入理论世界。“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美学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首先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这应该是整个服饰美学教育的关键和基础。”

目前的服饰美学教育中,这些理论知识只能蜻蜓点水,缺乏系统和深入,学生学起来一叶障目,难见泰山。

2.服装设计不能和服饰美学很好地结合。目前的服装设计课只是侧重动手操作,和服饰美学教育的理论学习“两张皮”,相互之间不能产生良性互补。服装设计对各种元素的运用离不开大量的模仿学习和借鉴,否则,设计就是无源之水。借鉴包括对中外的借鉴,也包括对古今的借鉴,这些都离不开史论的学习。

服饰美学教育应该贯穿在设计课的始终,它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课,它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方法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学生设计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服装设计的学习离不开对中外服装美学史、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的了解,从中可以吸收到大量的设计灵感和素材。

此外,当今服饰设计不能从美学相关学科很好地汲取营养。服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当广泛,如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符号学等均和服饰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它们的涉猎是服饰美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的关键。但学生们往往对直接动手的技能感兴趣,而对这些理论知识不当回事,这种倾向是不健康的。如,东方服饰较为保守、含蓄、严谨,西方服饰则大胆、随意、率性,风格的差异无疑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对服饰影响的体现。如果对东西方文化和历史没有相当的了解,则很难做到准确理解服饰方面的这些差异。

3.忽视服饰美学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当前服饰美学教育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搞教育,忽略了教育对人的影响。 “校园服饰文化是一种不同于大众时尚文化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时尚观念及着装观念等。透过学生的服饰,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应该体现出其应有的智性、素养、文明、青春等群体特征。而当前大学生的着装,大为青睐“酷装”,“各色掺杂的发色,曲直兼有的爆炸狮子头(姑且这样称呼它),大如书包的裤兜,露窟窿的牛仔裤都是年轻大学生的最爱,颜色也一改过去暗淡的灰黑,鲜亮橙色、粉色、蓝色、紫色成为新宠。夸张、独特、扮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标榜自我的一种标志,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个性与突出个人与众不同的品味。”可见,当前高校的服饰美学教育成果并未对校园服饰文化产生应有的良性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做好服饰美学理论课的课程设计、课时分配和教材选择。在课程设计时,将理论课程和基本理论课程按照学年或学期做好分配。确保服饰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系统性和深入方面做到位,课时的保证是最有力的手段。在做课时整体设计时,首先确定理论课和设计实践课的总课时比例,以55或46为宜。既防止专业教学因过多的美学理论学习而成为理论研究课,又防止因理论课时不足而成为纯粹的动手实践的“劳技”课。其次,确定好需要进入教学环节的理论课程,从纵横两个纬度选择合适的、能对设计动手能力起到切实指导作用的理论课。选择理论课程时做到精选,兼顾系统和深入,首选确保知识结构框架线和点上的课程,再选拓展知识面的边际性课程。

课时分配方面还需注意理论教学对整个专业学习的贯穿,而不能在某一段时间集中突击,和实践实训课皮肉分离,导致学生学理论时忽略实践,做实训时又忘了理论。

教师在选订或编写教材时,首先要选能对其他相关课程产生知识衍射作用的内容;其次要看内容设计的难易程度,偏重于理论研究的过难教材和偏重于普及性读物的过易教材均不太适合。在关键知识点上能深入进去,在知识脉络上又比较清晰,这样的教材较为适合。

2.做好服饰设计实训环节和理论知识点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有两种结合方式:一是以理论教学带入动手实践。这样的方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在理论知识点的关键环节上加入设计实训的环节,占用理论课的课时。目的是以动手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二是以设计实训带入理论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接近或等于工学结合,以设计实训为主,在关键环节上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嵌入。目的是让理论知识对设计环节产生引导作用,增加学生的设计自觉。

在实训动手和理论教学的结合这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的一个倾向是理论学习和实训动手分成两段分别进行,这样会导致学生前学后忘,顾尾不顾首。

3.加强服饰礼仪和校园文化教育。服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校风校貌有着直接影响。服饰和礼仪又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服饰就是礼仪的外在表现之一。良好的服饰代表了良好的礼仪素养,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做好高校的服饰礼仪教育,可以从几个途径进行: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礼仪文化的内容,并作为日常衣着实践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培育观念,校园里身体力行。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模范带头,从自身的礼仪文化做起。二是以活动推广服饰礼仪文化。通过开展服饰礼仪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晚会、主题征文比赛、主题走秀、主题倡议、主题设计比赛等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在校园里传播和推广服饰礼仪文化。三是将服饰礼仪纳入学生行为规范和日常守则,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内容,甚至可以纳入学生素质考评系统,与学生评优挂钩,和宿舍批评、考勤管理等一样,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约束力。此外,可以成立专门的服饰礼仪学生社团,在课堂内外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从而推动服饰礼仪知识走出专业、走向普及。

总之,当前高校的服饰美学教育还存在种种有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非专门的服饰类院校。在艺术类学院里,服饰设计如果只是其中一个专业的话,文中论及的一些问题就更为明显。这或者有师资不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课程的设计者和专业负责人要理清思路,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使美学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训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玉.服饰美学教育研究[J].设计艺术,2007(2).

篇9

关键词:桥梁美学;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实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U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3-0147-02

桥梁是人类依据自身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以其实用性、社会性和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至本世纪,桥梁以“新型、大跨、轻质、灵敏和美观”的特点呈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桥梁美学愈来愈受到重视,桥梁美学方面的处理已成为桥梁设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桥梁建筑的美学表现不是形、色、质的单一呈现,而是三者在美学法则的指导下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桥梁景观设计是桥梁美学的具体实施,涉及桥梁自身和周围环境各方面的总体美学考虑。当前我国桥梁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高峰期,为实现桥梁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桥梁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桥梁景观与景观设计

桥梁景观首先作为“景观”的一个子集,能够给人自然和艺术的美感,并反映了人、景观实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桥梁景观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功能美。

2.形式美。

3.与环境相协调。

4.桥梁景观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桥梁景观设计是以桥梁景观为对象,根据建设单位所指定的桥梁景观建设标准和要求、景区开发利用目标和要求、地区规划和环保规划等,结合桥型特点、交通特点、人文和周边环境特点,在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则对桥梁进行的景观创造和景观资源开发。

二、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桥梁景观设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越来越被重视。早在140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如图1所示)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它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善于利用地形、地貌,效法自然,使桥与景融为一体、互相烘托、相得益彰,获得了“如初月出水,长虹饮涧”和“奇巧因护甲于天下”的美誉。在上世纪50年代,围绕武汉长江大桥(如图2所示)的景观建设就曾发动建筑师、艺术家与桥梁工程师为一体的设计专班对其桥型、桥塔、桥两侧观景台以及硬质景观元素如桥栏、灯具、雕塑等进行反复比较设计,直至今天武汉长江大桥还以其独特的景观、耐人寻味的细部、完整优美的桥姿成为武汉的一大景观与城市标志。

而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桥梁建设活动急剧增加,使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尽管一些享有盛誉的桥梁美学专著面世及在很多大型城市桥梁中开始重视建筑艺术和灯饰夜景工程,也难使桥梁美学实践呈乐观态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尽管大跨桥梁和一些景观桥梁在美学上受到特别重视,但这多局限于感性层面,缺乏理性思考。

2.传统认为景观设计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使桥梁设计与景观设计相脱节即桥梁设计领域的“‘胖’结构、‘瘦’景观”现象,不仅使桥梁景观设计的研究偏于沉寂,且有关学科中的一些新方法也得不到结合。

3.行政力量对桥梁景观设计的干预作用太大,公众未发挥应有作用。

4.在景观受到强调的桥梁设计中,往往是主体结构标新立异而附属结构草草处理,桥梁各部分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

5.违背桥梁设计原则进行桥梁景观设计,诱发质量硬伤。如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或拱,使桥梁形式与结构不符。

6.缺少实用的针对大多数工程设计人员的桥梁美学与景观设计方面的理论。

现代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实用功能为目的,其强烈的形体表现力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桥梁景观设计不仅要保持对功能、构造技术、材料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传统,还应因时制宜,不断创新。此外,我国的路、桥设计和管理部门应完善机制,博览纵长,在设计过程中吸引更多的建筑师、地景师、环境艺术师介入,实现景观与技术、经济、功能的和谐和优化,从而提高景观本体的内在“素质”。

三、桥梁景观的设计原则

桥梁形态、风格迥异,环境多种多样,在桥梁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桥梁形态、材料、色彩和质感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桥梁与环境相协调,以达到“简洁明快、轻巧纤细、连续流畅”的效果。设计原则如下:

1.体现桥梁本身特性原则。桥梁景观最重要的是体现桥自身的特性,体现得越充分,则设计方案越成功。

2.保证桥梁使用功能要求原则。桥梁景观是在满足桥梁基本使用功能基础上视觉效果的升华,不能以影响桥梁的交通功能、通航功能和行车功能为代价来追求不切实际的景致,以免画蛇添足。

3.质量、安全至上原则。以桥梁受力为主体的艺术造型景观设计应不降低结构承载能力、结构刚度、结构稳定性和结构使用寿命。景观设计必须保证桥梁的质量和行车、通航安全。

4.以桥梁结构作为载体的景观建设项目。如夜景灯饰、涂装等不会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受力,不应受结构设计的限制,而应以充分发挥景观的美学效应为主旨。

5.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原则。桥梁景观应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使桥与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同时维护周边环境生态平衡,减少或杜绝声、光、电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尊重民风民俗并与文化背景相和谐的原则。桥梁景观设计也要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并与文化背景相和谐,从而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富于教育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快速发展,桥梁景观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并有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如江苏润扬长江大桥(如图3所示),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如图4所示)等均在继承中有了发展和创新,同时体现了桥梁结构和环境的和谐,增强了美感,成为桥梁结构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典范。

四、结语

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桥梁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其实质则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所引发的精神追求。新时代的桥梁景观设计需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拓展“绿色”桥梁设计理念,推动我国的桥梁设计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亚斌.景观桥梁结构造型设计与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6.

[2]席绪荣.桥梁景观的内涵研究[J].中国水运,2007,7(6).

[3]周超民.桥梁景观设计探析[J].房材与应用,2006,185(34).

篇10

作者简介:高寒(1990-),女,黑龙江虎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文字识别、可计算美学;

唐降龙(196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字识别、图像识别、中文信息处理等;

刘家锋(196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字符识别技术等;

金野(1979-),男,湖北咸宁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

基于图像分类的图像美学评价研究

高寒, 唐降龙, 刘家锋, 金野(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 150001)摘要:提出图像类别及图像内容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并由实验验证审美特征对于不同的图像类别体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因此确定图像类别对图像审美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的图像审美特征的着重点,建立专用于图像审美的图像预分类方法,并确定对各个图像分类有效的审美特征,通过已标签图像的数据训练,计算各审美特征的权值,最终建立起内部先分类后审美的图像审美系统。

关键词:图像审美; 审美特征; 敏感特征集合; 图像内容; 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4-0039-04

Research on Image Aesthetic Evaluation Based on Image Classification

GAO Han, TANG Xianglong, LIU Jiafeng, JIN Y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uggests the importance of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image content in aesthetics and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hat aesthetic features reflect different adaptability on different image categories, therefore, determines the impact that image class makes on the image aesthet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focus on imag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pecialized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image aesthetics can be established. After that, through training labelled image data and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image aesthetic structure that internal classification is ahead of image aesthetics can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Image Aesthetics; Aesthetic Feature; Sensitive Feature Set; Imag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智能化的程度逐步发展,计算美学(computational aesthetics)[1]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渐渐得到计算机各领域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美学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图像美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和萌芽阶段,目前为止并没有成熟的方法。各专家学者都致力于寻找带有创造性的,对审美评估具有重大影响的美学特征描述,也试图从人类认知方式上研究如何将计算机审美智能化。但是过多的特征描述会使审美评价结果中庸化,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从人类认知出发的各项研究都较为繁复,因为人的视觉系统本来就难于分析。

合适的图像美学描述[2]在对图像进行美学价值分析中具有关键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美学描述对图像审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经过研究分析,从国内外各学者的实验结果中,不难发现,对于不同类别的图像,影响其美学评价的关键性描述是完全不同的。

为此,寻找图像类别与审美规则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突破点,建立新的图像审美方式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1图像内容对审美的影响及分类设计

1.1图像内容影响力验证

本课题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图像内容对于图像的审美有着先验性的影响,不同内容的图像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各种类别的图像审美标准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接下来的研究将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课题中选取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特征进行审美计算,其中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各占约50%,能较好地反映图像类别与图像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能体现出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两大类图像特征在审美评价时对图像不同类别的敏感程度。对单一特征审美结果与图像标签的一致性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results with the image tags日景夜景静物人物对比度72%45%67%55%饱和度75%39%68%66%反色69%78%62%52%清晰度55%41%62%79%三分法则65%72%70%54%黄金分割61%76%74%61%对角线59%67%66%61%

表1说明对于不同类别的图像,各审美特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的审美标准与公认判断的审美标准大相径庭,因而并不应该成为这一类图像计算机审美的依据。同时,也证明了图像分类对于计算机审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内容的差异来帮助计算图像审美价值就成为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已有研究表明,基于图像内容将图像进行分类,作为审美评价的一种预处理是可行、且有效的。

1.2审美特征分析

目前,大多数对图像的分类方法都是基于图像检索的图像内容分类方法,重点在于“匹配”,而图像审美则更注重于什么样的图像内容会带给人更高程度的美学感受,这是基于图像审美的图像分类方法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已有研究对图像可提取的各种特征的分析可见,色彩是审美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可以从颜色分布,颜色对比,颜色和谐性[3]等多个角度对图像进行审美。这些特征对于评价彩色图像也确实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对于黑白图像,则完全没有作用,不仅浪费了计算时间,也由此降低了黑白图像其他特征所带来的审美效果。

除颜色信息外,图像的主体区域识别和理解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图像审美的标准。人在审美时对于不同的图像内容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作为图像审美的重要依据,需要从提取图像主体区域得到全面应用,以实现更科学,更符合主体认知角度的计算机图像审美系统。

为了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图像审美,图像主体区域的识别和分类不能只依托已有的用于图像检索或者图像理解的分类方法。由于计算机图像审美是一个全新的目标,就需要从以往的分类标准中,提取和构造适合图像审美特征并且能够帮助图像审美评价的分类方法。第4期高寒,等:基于图像分类的图像美学评价研究智能计算机与应用第3卷

1.3图像分类方法设计

经过对前文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各种图像特征的含义进行延展,可得出用于图像审美的图像分类首先需要给出如下几个目标:

(1)明确颜色信息的有效范围;

(2)更好地运用亮度元素;

(3)将有主体图像和无主体图像区别对待;

(4)依据大众的审美习惯,将图像主体划分;

(5)分类结果要具有一定的纠错性。

基于以上原则,可将图像分为如下几类:黑白图像、夜景、静物、动物(包括人物)、人脸、风景、无主体图像。分类方法详述如下:

(1)计算图像饱和度[4]如公式(1)所示,饱和度为零的为黑白图像分类;

s=0, if max=min

max-minmax+min=max-min2l, if 0

max-min2-(max+min)=max-min2-2l, if12

其中,max为RGB中最大值,min为最小值,l为亮度;

(2)计算图像亮度分布函数:

l=12(max+min)(2)

亮度较低的60%像素点的平均亮度值低于50,其分类为夜景图像。深色像素比例越高,图像为夜景图像的概率越大;

(3)用sobel算子边缘检测[5]进行前景背景分离,计算公式为:

Gx=-10+1

-20+2

-10+1*A, Gy=+1+2+1

000

-1-2-1*A(3)

提取图像的主体区域,无闭合边缘的图像为无主体图像;

(4) 对于有主体的图像进行内容识别[6],计算其主体属于静物、动物和人脸的概率,剩下的概率为风景内容图像;

(5) 若图像无明显主体,则将其内容定义为风景图像;

(6)对图像进行分类后,会得到一个7维向量,存储这幅图像属于上述7种图像类别的概率。

1.4图像分类结果处理

对于以上所提出的七个图像类别,待分类图像可能不仅仅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别。例如一幅图像是夜景图像的概率可能为0至1之间的任意数值,根据其像素亮度分布函数进行断定;若一幅图像有主体区域,则其内容为静物、动物、人脸、风景的概率和为1。待分类图像的分类结果为一个7维向量,记录这幅图像属于各个图像类别的概率值,7个数值的和基本上不为1。但可以将向量归一化,使7个数值的和为1。将此向量作为图像的预分类结果,即此图像属于各个分类的概率分布函数。

2图像类别与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研究

2.1图像类别对应的敏感特征集合确定

在进行图像类别对图像审美影响的实验时,每种图像特征根据已实现的研究都有一个基础模型,对于图像审美价值都可以附上这幅图像是“好”还是“坏”的标记。

人工分类完成,并附注了标签的图像用一种审美特征进行计算,分别记录所有“好”图像和所有“坏”图像用此审美特征进行评价所得的计算值,如果两个值有明显差异,证明此特征对于这一类图像的审美评价有影响;如果两个值差异较小,证明此特征对于这一类的图像没有审美帮助,因而不属于此类图像所对应的敏感特征集合。

2.1.1数值特征

(1)符合单调函数规律的特征

对“好”图像和“坏”图像的特征值分别求其平均,若两个平均值之差小于特征全部平均值的10%,则认为此特征对这一类别的图像没有明显评价作用,反之则将此特征加入这一类图像的敏感特征集合。运用贝叶斯最小错误率规则如图1所示,确定分类标准,即阈值。

(2)符合门函数规律的特征

对于这一类图像特征,需要确定两个阈值以作为上、下界。本课题中首先采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配合贝叶斯最小错误率规则进行阈值计算,但由此得到的参数并不准确和科学,且由于要确定两个参数,也要考虑这两个参数之间彼此产生的交叉影响。

经过分析和研究,决定采用以下算法实现阈值参数的迭代求取,具体步骤为:

(1)首先对所有“好”图像的特征求取平均值x;

(2)在所有图像特征分布中,以x为分界线,对小于x和大于x的“坏”图像特征值分别求取平均值a、b;

(3)坏”图像特征中心a、b与“好”图像特征中心x的差小于特征全部平均值的10%,则认为此特征对这一类别的图像没有明显评价作用,反之将此特征加入这一类图像的敏感特征集合;

(4)此时为迭代的第一轮,特征的上、下限分别为:

min1=0.5(a+x),max1=0.5(b+x)(2)

(5)以此分界线重新计算“好”图像的特征中心和“坏”图像的两个特征中心,再根据这新的特征中心计算新的阈值;

(6)迭代计算上、下限直至matlab所支持的精度,得到阈值minn和maxn作为审美的结果标准。

2.1.2位置特征

前景、背景分离可确定主体区域的中心,三分法则和黄金分割法则都在图像中确定了4个最优点,以突出物体与这4个点的最近距离作为图像的相应特征。

边缘检测得到的图像线性元素特征,可用直线距离计算函数,计算其与两个对角线的最近距离作为审美特征。

2.2特征集合的权值确定

对于已经确定的敏感特征集合,运用已确定的分类标准再次对图像进行审美评价,结果标注为1和-1;测试所有此类图像,统计符合此特征审美标准计算结果的图像所占总图像的比例,可得到此特征对于这一类图像审美的可靠程度。

统计图像分类的敏感特征集合中每个特征的可靠程度,归一化之后,再根据此向量值设定特征的权值。将全部七个图像类别的特征权值向量合并至一个矩阵中,则形成审美特征在图像分类前提下的权值表。

3功能测试和系统分析

3.1系统流程及实验结果

用于系统测试的图像共有200幅,分类的混合矩阵[7]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得出系统的分类评价指数如表3所示。

准确度错误率查准率查全率调和平均数74%26%79.1%68.6%73.5%

由审美结果的评估数据来看,本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模拟人类对图像的审美评价,其中得到的查准率尤其可观,即判定为“好”图像的审美结果就具有极大可能使用户感到愉悦。但同时查全率较低,则表示也有一部分用户认为审美价值较高的图像并没有被系统识别出来。

3.2系统不足分析

系统在呈现了对审美有效预测的同时,也仍有着不足之处。分析归纳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图像分类方法设计得不够人性化和精细;

(2)图像内容识别技术的限制;

(3)审美特征计算不够精确;

(4)图像好坏的分类标准确定得不够细致;

(5)图像的多元化理解和个人偏好造成的审美标准偏差。

4结束语

本文首先验证了不同类别图像在审美标准上的差异性,为图像审美课题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提出了专门用于计算机图像审美的图像预分类方法,拓宽了图像审美预处理的处理范围,进行了人性化的思考,加入了人性化的分类条件和方法,不拘泥于已有的用于检索和用于匹配的图像分类方法,为今后的图像分类课题也提供了参考。

同时,又建立了“先分类,后审美”的新型图像审美系统,针对以往图像审美特征的盲目堆砌提出了更为科学的审美机制,运用模式识别方法训练数据,得到符合样本规律的审美预测程序。经过验证,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对图像的审美评价,对于设计行业、摄影行业等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效用。

在本文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进行审美特征的计算和分析,对新提出的审美特征进行运用,则有进一步提高审美效果的可能性;若能更深入地探究图像类别、图像内容与审美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将有利于提高审美的准确性,并适当提高审美的预测能力。

参考文献:

[1]HOENING F. Defining computational aesthetics[C]//Proceedings of Eurographics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Aesthetics in Graphics, Visualization and Imaging. Switzerland: Eurographics Association, 2005:13-18.

[2]LUO Y, TANG X. Photo and 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focusing on the subject[C]//Proceeding of 2008 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 2008).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2008, 5324: 386-399.

[3]ZHANG Q, ZHAO C, GU Z, et al. A color harmony measure model with shape information[C]//Computational Sciences and Optimization, 2009. CSO 2009.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EEE, 2009, 1: 627-630.

[4]宋麦玲, 李欢. 一种基于 HSV 颜色空间的图像检索技术[J]. 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2007, 1(1):200-201.

[5]袁春兰, 熊宗龙, 周雪花. 基于 Sobel 算子的图像边缘检测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09, 39(1):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