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篇1

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乡镇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农牧、畜牧、林业局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就督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流和反馈,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指导于安排。

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上在重点工作落实中,能够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有的放矢的推动工作,呈现出工作思路清晰、安排周密;干部责任到位、措施得力;认识到位,谋划早;思路清晰,方向明;重点突出,切口准;作风扎实,合力强的特点。

对下一步工作,一要广泛宣传发动。要带着感情去宣传,去动员,去工作,乡上要把会议开到村里去,村上要把会议开到社里和农户家中去,尽早让政策进社入户,要彻底解决补助政策调整后部分干部和群众不适应的问题。

二要细化工作措施,努力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偏差,确保稳打稳扎推进农村工作。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要看上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上半年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关键就看是否有良好的开局,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制定落实工作的方案,倒排工期时限,严格过程控制。要建立纠差纠偏和周汇报讲评、月通报排名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三要严格工作责任,完善考评制度,激活乡村两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要建立工作责任到岗到位制度,建立责任网络和“134”工作责任制。建立分类分层细化管理制度、全程联合考评制度和末尾否决追究制度。

篇2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推进新跨越、建设新*”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突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工作主题,紧抓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农村工作关键,动员各级组织和全市人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前半年我市遭受严重干旱,局地霜冻,进入七月份后局部地方又遭受冰雹、暴洪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全国性的农资价格上涨,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和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速位列全省后三位,夏粮减产7.6万吨,给确保全面完成年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带来压力和挑战,一些同志对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形势滋生了消极悲观思想,随着八月份气候趋常,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秋粮播种面积日趋扩大,一些同志对完成年内任务又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思想。立足现实、再鼓干劲,努力提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确保年内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会上,*书记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形势,统一认识,坚定完成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目标任务的信心。

关于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刚才,七县区政府和市直农口各部门,在交流发言中做了客观分析。7月16日市委召开的各领导小组工作汇报会上,张书记从①、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来抓,主导产业开发和劳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②、坚持把整合资金,兴建项目,做强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来抓,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③、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关键措施来抓,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④、坚持把抗旱减灾促粮增收作为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有力地维护了农村大局稳定;⑤、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来抓,乡村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等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了抓项目、求突破、树典型、促落实的整体要求。7月下旬,召开的市委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和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又发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年内各项目标任务的号召。对照年初计划和两个会议的精神来分析,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形势我感到可以有三句话来概括:整体趋好,农时关键,任务艰巨。

整体趋好。自6月18日以来降雨较多,各县区及时进行了翻耕改种、复种,秋粮面积比上年增加24.*万亩,同比增长9.06%,复种粮食面积增加19.8万亩,同比增长7.52%,秋粮长势良好。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猪、牛等存出栏量和禽蛋及牛奶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止七月底,牛存栏量,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1.39%和4.03%,猪出栏量同比增长1.23%,果园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产面积稳步扩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大,同比增长41%,农民现金收入稳中有增,元至7月份达到1207.34元,同比增长12.5%,

农时关键。当前是秋田作物和果园生长的关键期,也是肉牛育肥的关键期;主要的大宗农产品即将进入收获期和销售旺季;秋播在即,结合秋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谋划产业结构布局迫在眉睫;梯田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项目资金集中到位,项目建设进度进入关键期。

任务艰巨。农业和农村经济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农业增加值前半年完成8.9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下降8.8%,只完成全年计划的28.7%;乡镇企业增加值前7个月完成27.22亿元,同比增长10.31%,占计划的60.5%;粮食产量:夏粮总产27.06万吨,比上年减少7.63万吨,减产21.98%;农民人均纯收入:至7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1207.34元,同比增长1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完成全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当前的形势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说占据天时是因为近期降雨较多,秋田作物长势良好,对完成全年的粮食产量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对果树、牧草、蔬菜等经济作物生长也极为有利。占据地利是因为今年以来,肉类、果菜、粮油等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涨幅较大,对完成全年的农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极为有利。说人和,是因为全市上下对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的学习不断深入,对市二届全委扩大会议和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形成了政风和顺、作风扎实、社会和谐,以新的发展为党的十七大献礼的大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关于今后几个月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各县区和市直农口各部门在交流发言中都谈了很好的打算,总体感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但是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来衡量,按照当前的工作进度和发展趋势来分析,按照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要求来比较,差距还很大,困难还很多,为此我们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完成全年农业增加值31.3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44.6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的目标任务,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突出三项重点

1、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主导产业培育、农产品销售和劳务输出上下功夫。要确保完成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计划,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努力实现以秋补夏。同时,结合秋播搞好结构调整,重点突出果树、蔬菜等基地建设,持续作大草畜、果菜两大主导产业和药杂薯麻等特色产业。二是拓宽渠道,搞好农产品销售。围绕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设施较为先进、功能较为完善、交易较为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不断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建设,改善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产品运销。要重点在对外销售上下功夫,采取参加订货会、展销会等形式,运用农民信息之家等网络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加大优势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扩大订单销售,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三是抓住当前劳务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加强与大中企业和输入地的联系,扩大劳务输转基地,组织好赴新疆拾棉花等短平快劳务工作,努力增加劳务收入。四是抓好政策兑现,全面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国家对农民的各项政策性补贴资金如数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坚决杜绝挤占、抵扣、挪用等现象发生。

2、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在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上下功夫;一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扩大种养规模,努力增加优质产品商品量,尽快把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果品生产要完成绿色食品基地,出口备案基地和GAP示范基地的验收认定任务,苹果优果率提高到55%。牛产业要以培育专业村、专业大户,发展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品种改良,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强化疫病防治,千方百计扩大基地规模,增加符合标准的优质肉牛商品量。全年肉牛饲养量达到93万头,出栏率提高到42%。二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要多渠道多形式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着力解决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特别是针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要帮助引导企业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形式解决资金困难。要充分发挥平凉金果和平凉红牛两大集团的作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年内完成“平凉红牛”商标注册。搞好市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三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认真宣传和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推进规范管理,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的作用,支持依法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对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一些项目,可以委托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各县(区)要扶持发展一批运行规范、对农户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在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基础配套上下功夫。新农村建设要继续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重点搞好10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设。一是科学规划。要发挥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导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要求,确保完成5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发展产业。要立足各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准确进行产业定位,下功夫抓好产业项目覆盖到户工作,打好群众增收的产业基础,切实解决注重住宅建设、忽视产业开发的问题。三是基础配套。突出抓好乡村道路、自来水入户、广播电视覆盖,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借鉴城市社区发展模式,配套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突破四个难点

一是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今年新争取的项目投资量比去年有明显增长。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对乡村道路、安全饮水、能源开发、农民培训等项目,超前谋划、精心论证,建立完善农业项目库。下半年要紧紧围绕产业开发和农民增收,重点抓好平凉红牛、平凉金果两个集团基地建设和农村沼气、旱作农业示范、旭康公司改扩建、静宁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在全市重点工作汇报会上,张书记代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提出的今年农业方面争取项目资金的预期目标是在去年5.47亿元的基数上达到9.8亿元,力争达到10亿元。这个目标不动摇,要全力攻坚。

二是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做好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在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取得新进展。更加注重通过市场运作上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上项目,激活民间资本上项目,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的项目建设机制,尤其是对一些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建设,着眼于激活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利用他们的积极性投资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整体质量效益的提升。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完成一个1000万元以上、副职必须完成一个5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任务。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充分发挥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切实觖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篇3

一、以普法教育为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制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

实施依法治县,必须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法律常识的普及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75万,幅员面积4673平方公里。人多地广、社情复杂的实际,给全县的普法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坚持集中教育常抓不懈,一以贯之

针对普法教育战线长、层次多、内容广、要求高、组织难等特点,加之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普法对象占90%的实际,在普法工作中,我县采取“三集中”(集中领导精力、集中学习时间、集中骨干力量)的方法,每年都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县、乡、村三级干部,以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具体实施部门,组织律师和法律专家对普法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开展普法工作。几年来,共培训普法骨干3000多名。每次集中培训教育,我们都以贴近农村工作、生活实际和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教育。通过开展这些实用内容的培训,保证了农村普法对象学法来得了、坐得住、学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使全县农村真正有了一支懂法队伍,解决了农村一系列实际问题,控制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治安的全面好转。

第二,围绕“五个落实”,认真抓好普法工作。

一是组织落实。根据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县、乡两级法制建设领导工作机构。首先,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和副组长的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依法治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各乡镇也都按照县里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组织,定期例会,及时向县里汇报工作情况。全县普法工作形成了层层有组织,层层有领导,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好学法制度的落实。全县制定并落实了县、乡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法制学习,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周末下午学法,工商企业岗前班后学法,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每月一次学法等制度,这些普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学法积极性,促进了普法工作的开展。三是重点普法教育对象落实。在整个普法教育中,我们在狠抓执法人员、企业厂长经理、青少年学生这三个重点对象教育的同时,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分期轮训,请法学教授举办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每年,我县都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做出明确细致地规定,提出具体要求,有力地规范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带动了全县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四是抓好辅导教师的落实。为了提高普法教育质量,县里组建了以县政府法律顾问为主的法制教育讲师团。同时,各乡镇、各单位也都配备了相应的普法辅导讲解员,深入农村、机关、学校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五是参加学习人数落实。每次组织培训,我们都按照计划要求,严格抓好参加学习人数的落实。以上五项措施的有效实行,普遍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为快速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为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

一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自年,我县就把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作为深化依法治县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着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正确执行,有利于监督执法权力,有利于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的原则,通过采取明确执法主体,提出执法要求,落实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在全县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实行执法责任制。这个思路确定后,我们采取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办法,组织各级执法部门完善执法程序,整顿执法队伍,健全内部考核办法,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对整个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经过几年的实践,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有利的争,无利的推,徇情枉法,乱施处罚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执法环境逐步改善,执法责任制初见成效。在实践中,我们又针对乡镇各执法站所与上级主管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存在“断层”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实行执法责任制要横到边、纵到底,向乡镇执法单位延伸的办法,在各乡镇也全面实行了执法责任制,切实解决了“断层”问题。二是认真理顺执法权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进一步理顺了县直各部门与各乡镇执法机构的关系,重新界定了县直和各乡镇执法单位的权限,做到了不失职,不越权,严格认真执法。三是狠抓了执法队伍整顿和执法人员培训工作。恢复县制几年来,我县每年都要开展1-2次大规模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尤其是年,针对恢复县制以来我县行政执法队伍中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一一进行了排查,最后确定了以培训、考试、考核、发证为突破口,先后分三期集中对全县1100名持有《省行政执法证》的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最后,经统一闭卷考试,仅对706人保留了执法资格,对其余资格不合格或考试不及格的394人取消了执法资格。通过这次清理整顿,不仅肃清了我县行政执法队伍,也使我县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彻底解决了执法监督“断层”问题,使执法责任制上下吻合,全方位动作,全面理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执法主体与执法相对人之间,部门内部各执法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有效地规范了执法人员的行为,改善了执法环境,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了执法部门的办事效率,使全县执法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迈进。

三、以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以专项治理为补充,把依法治理落实到各层面

第一,努力抓好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

实行依法治县以来,我们把狠抓行业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县的又一重要环节,着力狠抓了农业、教育、卫生、水电、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在农业方面,坚持以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为主要内容,依照农民负担条例,依法建立了一整套农民负担总量控制,定量限额,规范管理,取之有度,用之合理的管理体制,通过依法治理,农村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如,我县镇村一直坚持依法管理各项事务,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已连续15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没发现一起人员修练事件,被评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在教育系统,认真开展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建立了教育教学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县教育局针对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校向学生乱收费的现象,专门成立了法制科,依法坚持开展经常性地治理工作,并把学校收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依法治理工作落到了实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第二,认真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突出问题集中治,普遍问题综合治,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的思路,近年来,按照上级部署,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围绕稳定市场,平抑物价、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工作,依照市场管理、价格管理等法律法规,组织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医药、卫生等执法部门,开展经常性地打击假冒伪劣专项治理活动。自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打假12次,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近300万元,捣毁了长春岭土炼油窝点,依法制裁了各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力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税收专项治理,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类偷、抗、欠税行为,减少了税款流失的漏洞。三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采取制定规范,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推行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具体,管理规范,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篇4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手段。为此,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发展县域经济这个中心,始终坚持以深化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基础,以基层行业部门三项治理为重点,以严格行政执法为核心,广泛、脚踏实地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步一个新台阶,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工作水平,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法制化进程。下面,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把我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和作法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以介绍。

一、以普法教育为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制教育,努力提高群众法律素质

实施依法治县,必须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法律常识的普及和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县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的农业县份,全县人口74万,幅员面积4673平方公里。人多地广、社情复杂的实际,给全县普法加强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第一,坚持集中教育常抓不懈,一以贯之。针对普法教育战线长、层次多、内容广、要求高、组织难等特点,联系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普法对象占90%的实际,在普法工作中,我县采取“三集中”(集中领导精力、集中学习时间、集中骨干力量)的方法,每年都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县、乡、村三级干部,以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具体实施部门,组织律师和法律专家对普法骨干集中力量进行培训,开展普法工作。几年来,共培训普法骨干3000多名。每次集中培训教育,我们都以农村工作、生活实际和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教育。通过开展这些实用内容的培训,保证了农村普法对象学法来得了、坐得住、学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使全县农村真正有了一支懂法队伍,解决了农村一系列实际问题,控制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治安的全面好转。

第二,围绕“五个落实”,认真抓好普法工作。一是组织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并将其纲领和奋斗目标写进了宪法。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为此,根据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需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县、乡两级法制建设领导工作机构。首先,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和副组长的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依法治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各乡镇也都按照县里要求,建立健全组织,定期例会,及时向县里汇报工作情况。这样就使普法工作在全县形成了层层有组织,层层有领导,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学法制度落实。全县制定并落实了县、乡两级党委每季度进行一次中心学习组学法,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周末下午学法,工商企业岗前班后学法,三年级以上学生每月一次学法等制度,这些普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督促了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学法积极性,促进了普法工作的开展。三是重点普法教育对象落实。在整个普法教育中,我们在狠抓执法人员,企业厂长经理,青少年学生这三个重点对象教育的同时,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分期轮训,请法学教授举办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等手段,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近期,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四五”普法期间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作了明确细致地规定和要求,有力地规范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带动了全县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四是抓好辅导教师的落实。为了提高普法教育质量,县里组建了法制教育讲师团,以县政府法律顾问为主。同时,各乡镇、各单位也都配备了相应的普法辅导讲解员,深入农村、机关、学校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五是参加学习人数落实。每次组织培训,我们都按照计划要求,严格抓好参加学习人数的落实。通过采取以上五项措施抓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不仅普遍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也为快速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为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自1996年,我县就把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作为深化依法治县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着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正确执行,有利于监督执法权力,有利于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的原则,通过采取明确执法主体,提出执法要求,落实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在全县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实行执法责任制。这个思路确定后,我们采取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原则,组织各级执法部门完善执法程序,整顿执法队伍,健全内部考核办法,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对整个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经过几年的实践,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有利的争,无利的推,徇情枉法,乱施处罚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执法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执法责任制初见成效。但在实践中,我们又感到,乡镇各执法站所与上级主管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存在“断层”和监督不力问题。于是,县里又及时提出了实行执法责任制要横到边,纵到底,向乡镇执法单位延伸的办法,切实解决“断层”现象,在各乡镇也全面推行了执法责任制。二是认真理顺执法权限。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进一步理顺了县直各部门与各乡镇执法机构的关系,重新界定了县直和各乡镇执法单位的权限,做到了不失职,不越权,严格认真执法。三是狠抓了执法队伍整顿和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几年来,我县每年都要开展1-2次大规模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尤其是2000年,针对恢复县制以来我县行政执法队伍中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一一进行了排查,最后确定了以培训、考试、考核、发证为突破口,先后分三期集中对全县1100名持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最后,经统一闭卷考试,仅对706人保留了执法资格,对其余资格不合格或考试不及格的394人取消了执法资格。通过这次清理整顿,不仅肃清了我县行政执法队伍,也使我县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彻底解决了执法监督“断层”问题,使执法责任制上下吻合,全方位动作,全面理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执法主体与执法相对人之间,部门内部各执法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有效地规范了执法人员的行为,改善了执法环境,增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力度,提高了执法部门办事效率,使全县执法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迈进。

三、以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以专项治理为补充,把依法治理落实到各层面

第一,努力抓好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实行依法治县以来,我们把狠抓行业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县的又一重要环节,着力狠抓了农业、教育、卫生、水电、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在农业方面,坚持以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为主要内容,依照农民负担条例,依法建立了一整套农民负担总量控制,定量限额,规范管理,取之有度,用之合理的管理体制,通过依法治理,农村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一派安定繁荣的大好局面。如,我县新万发镇新农村连续14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没发现一起人员修练事件,最近被确定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在教育系统,认真开展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建立了教育教学各方面管理制度。县教委针对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校向学生乱收费的现象,专门成立法制科,依法坚持开展经常性治理工作,并把学校收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第二,认真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按照突出问题集中治,普遍问题综合治,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的思路,近年来,按照上级部署,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围绕稳定市场,平抑物价、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工作,依照市场管理、价格管理等法律法规,组织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医药卫生等执法部门,开展各类经常性地打击假冒伪劣专项治理活动。自1996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打假12次,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近300万元,捣毁了土炼油窝点,依法制裁了各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保护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开展税收专项治理,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类偷、抗、欠税行为,尽量减少了税款流失的漏洞。三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采取制定规范,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推行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具体,管理规范,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篇5

同志们:

根据县委、政府年初的工作安排,我们紧紧张张地进行了1天半的农村经济工作观摩。大家在观摩中顶风冒雪,亲眼目睹了各乡镇去年重点工作的新发展情况。应该说,这次观摩活动,是对2005年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我们既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色、新亮点、新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刚才,各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观摩情况,作了简要的工作汇报;县四大家有关领导也分别谈了这次观摩情况的感受体会,并对下步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观摩情况及大家的发言,我也谈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正确估价去年工作

从这次观摩可以看到,自去年4月份全县农村经济工作观摩以来,各乡镇都能够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抓重点、创特色、办实事,各项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化了项目支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乡镇都能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加压力,明争暗赛,全力推进。从这次观摩看,各乡镇都新上了一批骨干项目,基础好的乡镇有新发展,基础差的乡镇也有新突破。特别是上港、城郊、城关、溧河铺、新甸铺镇上的项目多,个头大,如城郊乡的华星公司扩建、嘉元公司投产、溧河铺的华裕公司扩建、上港的亚星公司、新甸铺的爱顺公司等规模较大,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同时,在入驻工业区项目上,上港、新甸铺、前高庙、樊集、王集、城关、沙堰7个乡镇完成了工业园区项目入驻任务,特别是前高庙、樊集、王集实现了零的突破。溧河铺镇创新了园区管理新模式,在镇工贸园区成立了园区办、设立了党总支、工会和警务室,管理比较规范,创优了发展环境,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特色农业取得新进展,产业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各乡镇都能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围绕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农业龙头组织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以蔬菜、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建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园区、专业村、特色小区。尤其是城郊乡以嘉元脱水食品公司和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搞好了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五星镇在扩大甘蓝等大宗蔬菜种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现有日光温室的利用率。新甸铺、溧河铺、前高庙、上庄等乡镇在畜牧业发展上通过龙头带动和联户养殖,探索了规模饲养的新路子。城郊、新甸铺、樊集、歪子等乡镇积极创新造林机制,为我县通过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初验打下了基础。王庄、沙堰花生生产与加工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花生产品加工集散中心。

3、基础建设得到了新加强,集镇面貌明显改观。去年以来,各乡镇都在集镇建设上做文章,实施绿、洁、畅、亮、美工程,建管品位有了新的提高。相对来说,新甸铺、歪子集镇建设力度大、品位高、环境美,基础设施较为配套;王庄、沙堰、王集、上港等乡镇拓宽投资渠道,实施集镇改造开发,品位不断提升;施庵镇利用地处油田的区位优势,进行了市场开发建设。在县城建设上,城关、城郊两乡镇积极配合,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为改变县城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各乡镇公路、农田水利等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全县完成乡村通油路210公里,不少乡镇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部分村实现了自然村通油路。文明新村建设也有了新起色,新甸铺镇白湾村、上港乡果园村的文明新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这次观摩,大家明显感到,农村道路得到了改善,沿线树木成林,乡村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4、注重了机制创新,改进了工作方式,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升。各乡镇都能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实行龙头带动、市场拉动、能人引领、区块突破。这些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已经在各乡镇形成了经济发展活力。溧河铺等乡镇的联户饲养、王集等乡镇的集镇开发建设,以及部分乡镇在招商引资上采取的新举措,在工作方式进行的新探索,都值得学习借鉴。

回顾去年以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肯定和发扬。

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突出工业主导地位。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和农区工业化之路,以工业带动农业、促进三产,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就必须靠大项目拉动,靠做强工业来推进经济大发展。不管从农业自身发展看,还是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必须做大做强工业。从去年我县财政收入看,全年乡镇总收入1859万元,城关、城郊就达970万元,靠的是工业;去年财政增长在10%以上的城关、城郊、上港、歪子、新甸铺、溧河铺6个乡镇,究其原因还是工业项目多,对经济的支撑力较强,所以说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工业不行,必须牢牢把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把开放带动作为主战略。我县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自我积累十分有限、发展层次偏低,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自身发展,很难摆脱小、低、散、弱的被动局面。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实行大开放,通过借助外力尤其是外地大企业、大财团、大客商的力量,才能有资本上大项目,有高新技术上好项目。

三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培育区域主导特色。这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各乡镇也一直在这样干。我们xx这些年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才形成了棉纺织、蔬菜、畜牧三个主导产业。

上述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乡镇之间工作进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有的乡镇整体工作平衡发展,速度较快;有的乡镇单项突破,效果明显,但有的乡镇经济增长点不突出,能反映当地工作水平的闪光点较少,有的亮点标准还不高,反映的闪光点不亮,缺乏特色。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工作思路不明晰,不能正确把握县委、政府决策重点,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实际和特点,工作着力点不准,重点不突出,工作无特色,效果不明显。二是工作措施不得力,思想不解放,工作方法不多,措施不硬,讲客观多,讲困难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少,工作主动性、创新性不强。三是创先争优意识不强,等靠观望思想严重,习惯于按步就班,随大流,工作标准一般、措施一般、效果一般。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反思,加以整改,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版权所有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力组织实施,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发展方针,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着力在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集镇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不动摇,实施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是突出支柱产业,着力调优农业品种、结构和模式。要围绕菜、牧、棉三大支柱产业,瞄准“全国棉纺织工业基地县、全国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全国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基地县”三个“国字号”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强力培育,精心组织,不断提升农业整体水平。蔬菜生产重点巩固好精细菜、春瓜秋菜以及甘兰、洋葱、土豆三大基地,扩大主导品种规模,推进区域化种植;畜牧生产着力发展联户饲养和小区养殖,积极发挥养牛担保协会作用,拉动畜牧业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同时,积极建设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唐白河沿岸的花生生产基地。

二是拉长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棉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工农良性互动,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棉纺织工业要积极引导棉纺企业向中下游产品延伸,突破浆纱、染整瓶颈制约,加快织造规模化发展,不断拉长链条,打响xx棉纺织品牌;食品加工业要重点培育壮大粮油、蔬菜、畜禽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转化增值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机械、包装、淀粉等配套工业,进一步培强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区工业化步伐,推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把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现有加工龙头、农民经纪人队伍、销售龙头的作用,实现与农户的对接,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同时,要加强培训,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都要以工业化为基础,靠工业化来拉动和实现,而加快工业化,必须靠招商引资,靠项目支撑,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坚持争取项目、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相结合,努力形成并保持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工作劲头和局面,不断增强大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今年对乡镇的考核以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三税增长为主要指标,年底算帐,以奖以补,激发乡镇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版权所有

(二)实施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建设新农村,还必须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我们工作的又一重点,扎实推进。

一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以“三下乡”及广播、电视、互联网入户等为载体,积极搞好移风易俗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县农村公路至少要开工建设300公里,各乡镇要加大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尽快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同时,每个乡镇都要积极探索,创新载体,严格标准,至少集中建成1—2个文明新村样板村,做到干净、卫生、洁净生活(包含路灯架设、绿化、改厕、使用自来水、太阳能等)。三是坚持集镇建设、管理并重。各乡镇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搞好集镇改造建设,完善集镇功能,发展集镇经济,力争各星级集镇在原有基础上上档升级。

(三)统筹推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进一步树立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切实搞好公共服务。要不断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密切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工作,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和社会矛盾的快速反应和调处机制。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保障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前不久,我县一月内连续发生二起安全事故,根本原因是思想上麻痹大意,工作上有漏洞,落实上有死角。在下步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进一步加强各类隐患的日常排查、整改力度,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留死角,坚决防止事故发生,努力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打造平安xx,实现和谐发展。

三、转变职能,改进方法,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一是巩固乡镇改革成果,实现乡镇职能转变。各乡镇要通过机构改革,实现职能转变,找准政府定位,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篇6

农业、林业、水利、气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统计等各涉农部门大力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县委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依托乡镇市民学校以及全县农村党员电教示范点等,积极组织农民开展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综合素质。县建设、公路、水利、农业等涉农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向“三农”倾斜,电网改造、农村等级水泥路建设、“六千”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农村转移。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技110为群众提供果树、食用菌、畜牧养殖、大田作物的生产技术、信息等。148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开设“法律服务现场咨询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五个百”(宣传百条法律、受理百人咨询、调处百件纠纷、援助百位群众、服务百家企业)的工作目标,分发法制宣传材料,接受法律咨询,积极援助外来人员和弱势群体。劳动局积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全县累计转移4.2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55.3%,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4.7%。宣传部把基层文化中心户阵地建设作为为基层服务的一项重要载体,在全县农村建立50个县级文化中心户和近100个镇级中心户,把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纳入基层文化中心户建设中,各部门积极配合,大力宣传法律政策,推广农业科技,传播先进文化,丰富文体生活,带动扶贫帮困,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2、以“十大宣传员”为骨干力量,整合资源、靠前服务。

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在提请、主动服务”的要求,县委宣传部把为民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重新分类,按照个人自愿、基层推荐、部门把关的程序,建立了时政宣讲员、文体辅导员、新闻信息员、文明督导员、心理咨询员、科技指导员、法制宣传员、网络传播员、旅游推介员、经济服务员等“十大宣传员”。宣传员大多生活在农村,活跃在基层。他们利用自身的素质和影响,走乡串户,在为群众服务的同时适时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理性看待生活、生产中面临的问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发展经济,改变生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益。科技指导员刘福林2003年在岩溪镇创办××首家集水产试验、指导、推广、培训为一体的水产技术服务部。他热心为养殖户提供免费水质化验、技术指导和培训。2006年9月,圭前村老叶家的8000尾倒刺凌晨2点突然异常浮头。老叶急忙向刘福林求救。刘福林二话没说,拿起增氧剂直奔老叶的鱼池。经过一夜的忙碌,终于挽救了老叶的损失。两年来,刘福林为养殖户免费提供水质化验2000多人次,诊断鱼病5500多例,为养殖户节省费用16万元。在他的帮助下,岩溪镇养殖业持续升温,现发展到池塘养殖3920亩,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像刘福林这样的科技指导员,在××有184个,他们举办各种实用科技讲座,接受群众技术咨询。时政宣讲员戴坤益十多年坚持不懈骑车进村入户为群众放映电影近1000场,被群众称为“流动的电影院”。他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事,用身边的新人新事,自编自演了100多个方言顺口溜、三句半、芗剧清唱、故事诗在放映前后“加演”,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给农民带来欢乐,也宣传了党的政策。一个个新生的事物、一条条贴心的政策,通过老戴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的快板演绎,传播到群众心中。

3、以拓展便民服务内容,确保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时效性。

一是拓展生产。××县积极发展郊区型、生态型、出口型、高效型的现代农业,连续三年抽调100名机关干部,组成全面建设小康工作队,进驻20个重点村,选派16名中青年干部驻村任职,下派两批共60名科技特派员和流通乡镇长助理,聘请185名村级农民技术员,加强对农村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由“苦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名优水果、优质茶叶、畜牧水产养殖、生态型食用菌、速生丰产林等六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高到35.6%,农副产品加工率达35%。新种速生丰产林11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速丰林生产基地。二是拓展政务类服务。主动为群众办理计生、土地、林业、户籍身份、婚姻、低保、流动党员等证件、手续,以及服务企业工作。如坂里乡在今年夏收夏种大忙时节,组织20余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宣传访视和办证服务活动,为育龄群众办理各种证件70余件。三是拓展应急类服务。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动服务范畴,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排查,特别是针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用工、矿山开采、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注意抓苗头、抓防范、抓调处,充分运用治安调解、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手段,依法处理和协调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切实把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四是拓展社会。把服务延伸到文化、法律、工商维权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县工商局增加“12315维权进乡村”工作内容,在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红盾维权站(岗)”,条件尚未成熟的聘请“农村工商联络员”,协助工商部门及时处理消费纠纷。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村维权工作站34个,消费维权岗6个,聘请农村工商联络员80名,08年成功调解41起消费纠纷案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51208元。

4、以创新监督机制为工作核心,使社会联动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检查监督是落实110社会服务联动责任的一项重要措施。××县110社会服务联动领导小组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对110社会服务联动单位的监督。一是组织监督。县联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动单位工作汇报会,及时了解运作情况,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联动办经常下单位检查了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联动单位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热点问题。邀请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采取视察、暗访、测试等方式对联动单位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外部监督,有力地推进110联动的工作。二是新闻监督。不定期组织记者对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进行追踪报道,增强110社会服务联动单位的责任感。今年,市110联动办组织对我县社会联动工作进行调研,深入公安、供电两个部门进行走访,对他们的优质服务高度肯定。三是社会监督。为了加强对110社会服务联动的监督,县110联动办制作了110社会服务联动单位服务卡,发放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并设立了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县联动办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反映,征求意见,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各联动单位。四是自我监督。各联动单位也加强自我监督,努力做到“六有六公开”。“六有”即有组织领导机构;有能及时出警出勤的队伍;有联动服务的项目、内容等具体要求;有求助投诉电话;有考核制度;有必要交通、通讯设备。“六公开”即:服务项目内容公开;服务程序公开;出警出勤时间公开;完成时限公开;求助投诉电话和监督电话公开;收费标准公开。

成效:

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县110社会服务联动在服务“三农”工作、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县抽调了24名有农业科技专长的干部和4名擅长搞流通的干部分别作为“科技特派员”和“流通乡镇长助理”,并选派了100名县乡干部,组建了20支小康建设工作队,进驻20个重点村。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农村建设工作。服务一线的干部采取各种措施,做好示范引导,搞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郊区型、生态型、出口型和高效型农业,形成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茶叶、食用菌、畜牧水产、速生丰产林等效益农业和优势产业,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2、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社会服务联动工作向农村延伸后,基层干部从以前的行政指挥命令为主向提供服务引导转变,使广大干部热衷于与农民交朋友,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化解农村矛盾,为村民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条“心情通道”,干部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今年4月份,陈巷镇消费者薛女士到一牙科诊所修补牙齿,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牙缝合处有裂纹、脱层现象。当地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接到求助后,工作人员一边联系医院口腔科相关人士介入诊断,一边召集双方仔细了解情况,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牙科诊所向薛女士赔礼道歉,同时一次性赔偿经济损失630元。事后,薛某逢人总是竖起大拇指夸“12315维权进乡村,得益的是咱们农村老百姓。”

3、转变农村思想观念。科技特派员下到农村后,积极开办科技讲座、提供科技咨询,强化对农村的科技培训,并扶持一批农村专业大户,通过他们的发展成长,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加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他们根据各村实际情况,与村两委共同努力建设经济特色村。有的村创建生态型食用菌基地1.53万平方米,一年菇季每平方米获收入43.62元,为该村菇农增收225万元。有的村引进技术,提高茶叶质量,每公斤售价提高10元以上。有的村大力推广“四合双交叉”早季冬瓜立体搭架种植新技术,冬瓜亩产值由原来的700多元提高到1930元。通过引导带动,使广大农户开阔视野、转换脑筋,把注意力放到科技致富上,“”、封建迷信等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体会:

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是惠及千家万户的事业,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110社会联动各部门、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110社会联动规范化建设工作细则》和《××省110社会联动考评细则》的规定,进一步健全联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实效和水平,不仅要把它作为为民服务的“民心工程”,还要把它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工程”来抓。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110社会服务联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社会联动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不断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推动联动工作的健康深入发展。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本部门的联动工作职责,保证24小时接受群众的报警和求助。有条件的联动单位,要把联动工作推向乡村,拓宽服务领域。特别要保障“治安、供水、供电、交通、伤病者急救、消费者投诉”等方面做到群众满意。县联动办要充分发挥联络、协调、监督、检查的作用,及时协调联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涉及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形成人人都理解、关心、支持联动工作的良好氛围,把人民群众参与110社会联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信息刊物和宣传车、宣传栏等媒介大力宣扬社会嫌动工作中救急、救难、救险的典型事例和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弘扬社会正气和文明新风,使联动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报警求助常识的宣传,努力减少骚扰电话进行专项治理,对恶意拨打报警电话、触犯法律法规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必要时给予曝光。

篇7

一、关于**等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等五个试点镇大多都为老建制镇。而且均为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先后被确立为省乃至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近十年来,它们抢抓机遇,乘势快上、强化改革、加速发展。客观上已成为所在县、市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扭带和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缩小了城乡、工农差别。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城镇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这五个镇均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先进单位”。

1、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制定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为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上述五镇根据《**省小城镇“十五”总体规划》,结合各自实际,都调整、制定了自己发展规划,为本镇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镇投资5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家来镇实地考察,研究制定规划,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县城规模10万人口,设计了50年不落后的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地提出了城镇建设发展方略,即:“改造旧区、开发新区、全面推进、共同发展”。明确了近、远期城镇建设发展目标。**镇投资10万元,对本镇的原来规划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调整,与此同时,按照环境园林化、街道柏油化、住宅楼房化、管理城市化的“四化”标准,建设小城镇。在执行规划上,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坚持做到宁可不建,也不乱建。各镇在实施小城镇规划中,都能够严格执法,对无视总体规划,挤占红线、标准较低、不分功能和私建、乱建,都强行制止、严格处罚,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2、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赋予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

从199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鼓励和扶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若干政策》、《关于加快省“十强镇”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意见》。应该说,这些政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上述五个镇所在县(市)党委、政府不失契机,不折不扣地落实了这些政策。具体说向镇里下放了五项权力:一是下放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权。县(市)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由镇委、镇政府负责实施,除建筑工程参加县(市)建设部门组织的公开招、投标外,其它各项工作均由镇政府直接管理;二是下放了财税管理权。各镇财政都自设金库,与县(市)财政之间严格实行分税制,超收分成,赤字不补,充分调动了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三是下放了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凡在镇域内建设的项目,镇政府与县(市)政府享有同等的立项审批权,凡是县(市)政府能够立项审批的项目,一律下放给镇政府立项审批;四是下放了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权。镇委、镇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由镇委、镇政府根据需要研究决定,只需报县(市)有关部门备案;五是下放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权。凡是县(市)企业、事业单位在镇境内的,能下放给镇里,下放后对小城镇发展有利的,一律下放给镇里。除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外,其它行业驻镇企、事业单位全部放给镇里。既扩大了镇委、镇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镇与县(市)之间的利益关系,镇委、镇政府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借助这些政策的落实,各镇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实施了财税、户籍、城建、土地、教育、卫生等项综合改革,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整体功能增强。

在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镇始终都坚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整体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重点围绕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舍得投入,建成或改造了一大批道路、桥梁、供水和排水、市场等设施项目,增加了镇区绿化面积,城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昔日萧条、破烂景象正在被繁荣、整洁、规划有致的形象所代替。***镇按着城镇总体规划,投资2,500万元,新建一条长3000米,宽40米,双向三排车道的吉港大街。建设了环城外环路及主要街巷路,完善了路上、路下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建立、完善了农贸、轻工、牲畜、建材、煤炭、车辆等七个专业市场。其中,肉牛市场已成为东北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城镇基础建设的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建筑、运输、建材、饮食、服务等行业解决了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在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扩大内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发展支柱产业,壮大镇域经济。

各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从本镇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并初步形成规模。***镇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立足资源,突出特色,积极培育了养牛、造酒等六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工业推动农业,城镇推动农村”的发展之路。**镇充分利用本镇资源,发展重工业,先后引资10亿元,新建了**水泥公司,两个企业已成为**镇支柱产业,推动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镇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处畜牧养殖厂,该厂投产后,效益相当可观。**镇2002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9.55亿元,全口径财税收入4,18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914元,成为全省小城镇发展的排头兵。

5、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在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五个试点镇还有一共同点就在实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他们既注重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又十分注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入手开展工作,用城市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各镇加大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普九”义务教育工作全部达标,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巩固率达98%以上。镇卫生院达一类标准,普遍开通有线电视,计划生育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各镇内基本上形成了事业兴、人气旺、商气浓、二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就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而言,应该说,经十多年的实践,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各镇分别成为国家、省、通化市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各方面指标和工作均居全市乡镇(街)之首。客观上已成为***市西、东、南部区域经济中心。但严格地讲,按综合改革试点镇要求,和上述试点镇比,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试点镇领导有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改革发展意识不强,实施小城镇建设积极性不高,工作存有短期行为;二是上级赋予试点镇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不到位。如试点镇应享有部分县级经济审批权始终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工作出现严重两层皮现象。城建项目管理、审批等权限还没有放下来。驻镇企、事业单位管理权限不明确,今天放权,明天上划,随意性大,镇级管理权限不稳定;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发展;四是管理人才短缺,政府及所属部门管理人员思维方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现代思维意识和现代管理城镇能力;五是缺乏科学规划。据了解,只有***搞了简单的建设发展规划,其深度和水平远远不够,***镇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建设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无所遵循;六是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项制度尚需改革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了经济基础的微观改造,又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按上级的有关要求,借鉴兄弟试点镇经验,搞好小城镇建设,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现象”。强化改革,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三、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两元经济结构和加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工作存在的差距,参照兄弟试点镇经验,建议在今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坚持做到”六抓”。

一是抓思想。就是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是认真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市镇两级主要领导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此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二是抓领导。根据兄弟试点镇的成功经验,试点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亲自抓负总责。要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抓在手上。试点镇的事不仅仅是镇里的事,也是市里的事。因此,市、镇两级主要领导要自觉把小城镇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版权所有

三是抓重点。目前看,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总的原则应是抓好国家级试点镇带动省“十强镇”和**市试点镇,指导一般镇的综合改革工作。实行重点突破,梯式推进的工作模式,力争把全市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是抓落实。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吉发[1995]22号)、(吉政办发[1997]1号、(吉办发[1999]36号)、(吉发[2000]7号)等文件精神,要不折不扣地给予落实,使试点镇真正做到有权有责、权责挂钩。市直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局,彻底解决政策不到位问题,理顺市镇之间关系,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具体说,市委、市政府应给试点镇下放如下权力:(1)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2)凡镇内市属企、事业单位管理权(垂直管理部门除外);(3)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管理权。包括建设项目审批、工程监理,独立执法等权限。

五是抓考核。为确保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顺利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试点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度,部门联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建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引入竞争机制,将试点镇综合改革,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总目标,年度任务,阶段性成果纳入到小城镇建设考核内容,强化考核标准,实行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