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研究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环境史的学术界定
什么是环境史?对于这一问题,国外环境史学者给出了多种答案。环境史这个概念,第一次是在R纳什的著作中提出的,在书中他认为人类和居住环境之间存在历史联系,进一步说明过去和现在有一定的统一性和连续性。W克罗农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环境史探讨三方面内容:第一,特定地区生态系统下人类从事的社会活动;第二,人和自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关系;第三,环境政治和策略探究。美国环境史学会对环境史提出了这样的看法:环境史主要以人和自然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重在理解自然怎样向人类提供选择,如何设置障碍,人类又该如何改变生存的系统,在非人类的世界中如何缔造信念、价值观等,又怎样将政治、文化深刻的塑造,并提出环境史涉及范围广泛,包含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国内学者吸收借鉴国外环境史学者的思想,对环境史也做出了自己的学术界定。包茂宏在2000年发表的《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中,对环境史也提出了以下的定义理解:
环境史是以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为依据、以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应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针对人类发展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作用的一种探究;通过反对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改善当前环境失衡的境况,并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探寻新的发展线路即生态中心主义文明观。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对环境史进行规范性的定义,重视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为以后国内学者对环境史的学术界定奠定了基础。
此后,多位学者对于环境史下了定义,景爱、梅雪芹、高国荣等是其中的代表。景爱认为,环境史主要研究的就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探寻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过程中的得失,并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发展提供借鉴。梅雪芹在其著作《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中,引入解释德芒戎的定义逻辑,并以此来界定环境史学,认为环境史是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作用探寻,是历史研究的新领域。高国荣认为,定义环境史要注重涵盖环境史研究的丰富内容和现实意义,他认为环境史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环保运动的推动而引发,此概念是将生态学作为了理论基础,重点探讨的是历史上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此时自然环境就作为了一种社会中介,存在的这种社会关系也带有显著的批判色彩,是一种新学科。王利华引入人类生态系统作为环境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环境史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新的界定,最终将其定义为,环境史在现代生态学理论基础上,运用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对一定时空下人类发展过程做了探究。这其中,人类社会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对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反馈、相互作用、及协同演变的动态关系进行探究。
环境史作为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对它的认识和界定都处于一样的阶段,进行深入研究也需要一个过程。包茂宏在其后期论著中,以菲律宾森林滥伐史研究为例,阐述了环境史定义的狭义和广义之分。他认为环境史狭义含义就是对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历史研究,能填补之前历史研究中缺少环境内容研究的缺失。而广义的环境史是指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历史研究,不仅包含了狭义的研究内容,还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历史思路。周琼认为,定义环境史要摒弃人类中心观和自然中心论,注重界定环境的内涵,且应兼具区域性思维及全球性视野。他认为环境史兼具了整体共性和区域个性两个方面的特征,为此环境史定义可有广义、狭义之分。周琼最终将环境史广义含义定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生成、发展、演变和相互作用的历史,主要的关注点是人和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影响和变迁的历史,以对自然界和环境发展的产生原因、规律和后果开展有效的历史学研究;认为是对不同区域、不同分类生物构成要素的界定。
上述对环境史的种种学术界定说明,什么是环境史这一问题得到了中外环境史学者的重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及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观点众多,表述也不尽一致,但是总的共识是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历史的关系无疑是环境史研究的核心。国内学者对国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为环境史的学术定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环境史的学科理论
环境史研究兴起于国外,这一概念对中国史学界可谓舶来品,国内学者对环境史理论的阐述也借鉴了国外学者的论著和理解。国内学者首先大量发文介绍了国外环境史理论和观点,既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思考,又扩大范围至非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观点。国内学者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解释和总结,并开始创建尝试自己的环境史理论。
包茂宏总结国际环境史理论研究,最早尝试阐述了环境史理论,他认为环境史理论就是要找出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相互作用、因果关系规律。而这种规律要从具体、特殊事件的发生中抽象和总结出来。不然,环境史就成为了按照事件顺序排列的事件。当然,这个抽象和分析的过程要注重关系的复杂性,最终实现普遍和特殊的有机结合统一后得出的因果关系,也就是环境史理论。同时,包茂宏还对环境史理论发展对传统世界史的编撰思路产生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提出人类历史观会经历循环史观、进步和现代化或发展史观、可持续发展史观三个阶段;并重点对可持续发展史观优势做了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史观将人类回归到生态系统中,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以生态和发展这两个动态的标准作为人类持续性和断裂性的评判依据;还能从正确角度对科学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反对过度热衷科学,支持理性崇拜,实现对人类发展的重新评价;它将人类设定为历史的主角,以生态主义和全球主义为支点对历史进行组织,并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民族、国家和欧洲中心论实现了对传统编史模式的改革,将其警示和借鉴作用充分发挥,让读者更加清醒的正确理解现实问题。此后,他又连续发表一系列研究国外环境史学成果的文章,为国内学者提供给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对环境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侯文穗总结了国外学者对环境史的多种理论诠释,强调环境史与生态学的密切关系,分析指出环境史学者的生态学意识主要体现在他们研究历史的整体意识和人文情感上,认为必须对自然树立起尊重观念,并树立起人是自然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伦理意识,将人实现真正的回归。一个对环境史进行研究的学者自身是负有在历史中让自然享有不比人高,也不比人低的地位的任务。
梅雪芹在《环境史学论纲》一文中发展了环境史理论研究,提出用的唯物辩证法指导环境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梅雪芹首先分析环境史学如何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硬币的正反面作为比喻,认为一面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另一面,重点探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构筑的人类文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反思其中的反作用,来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随后,作者比照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理论,指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环境史中的理论和研究方向是完全符合原则的,能够实现对唯物辩证理论的贯彻,在中国环境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举,将唯物辩证法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从,从而形成环境史学派。梅雪芹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国内其他学者的重视和认同。李根蟠也曾撰文认为环境史研究完全可以从那里获得理论的支持和理论的指导,而的历史理论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史的学术实践获得丰富发展,并强调为了保证我国环境史学科健康的发展,的理论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王利华也认为马克思就曾多次强调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密切关联和相互制约,辩证唯物论的历史解释体系中其实已经具备了不少关于社会与环境双向互动、彼此作用的历史观念,非常值得珍视和发挥。
随着环境史的发展,环境史研究产生了从注重生态分析转为注重社会文化分析的趋势。王先明研究了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史取向,认为在人类生活的实践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造,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同一的,而不是分离的。因此,真正的环境史学不能不包含这两个方面。高国荣研究了美国环境史的文化转向,并对社会文化分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与此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构建,为此自然和文化之间存在没有很清晰的界线;自然具有变动特性,并不是一沉不变、稳定有序的。种族、阶级以及性别等人类相关的特性都在环境史的研究中广泛的应用,加快了与社会科学史的融合。
王利华对于环境史理论建构问题的思考深刻卓著,发人深省。首先,如前文所述,他引入了人类生态系统概念作为环境史的核心概念。随后,他又撰文倡导根据我国实际和史学传统,创建自己的环境史学理论方法体系,并就环境史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框架提出了全新的主张和构想,初步对生命中心主义概念进行了阐述。最近,王利华在《探寻吾土吾民的生命足迹浅谈中国环境史的问题和主义》一文中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申论。他提出生命中心论,用以调和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冲突,并主张把生命关怀作为环境史学的精神内核。对于基于生命中心论立场如何认识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作者强调如下观念:环境史是对人类不断拓展生存活动区域过程,并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反馈过程的一个研究;环境史研究要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了解和解说;环境史对不同阶段、不同文明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生态关系做了探讨;环境史凸显生命的价值,追寻生命的历程,可谓是生命史学。
由上述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环境史学科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国环境史研究进行了简述和总结,之后对中国进行环境学研究理论体系建设作了探索。在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因果变化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化,人与环境关系这一历史理论层面上的剖析和阐释愈见明了,我国的环境史理论的阐述和构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
三、环境史的研究方法
鉴于环境史研究对象具有多学科特征,环境史在开展研究时就不能仅限制在此学科中,必须实现学科跨越才能完成。对此,国内学者分别从跨学科研究的原因、内涵、运用等角度撰文进行了具体论述。同时,针对环境史独特的学术定义和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环境史研究的众多其他方法,为环境史研究扩大了思路、丰富了内涵。
包茂宏在《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中,对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最早给予论述。他提出跨学科探究是进行环境史深入探索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环境史本身涉及面广,累积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多个学科的一个继承。对环境史的研究,不仅要对历史学开展基本训练,也要掌握一定的环境和生态学知识。此外,人类是高级动物,行为复杂多变,因此环境史的研究上还要涉及到地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尽管涉及学科众多,但落脚点一定是历史学,历史学整合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并从动态上进行分析,掌握何时优势最优、困难最少。并指出,跨学科研究是进行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客观上同样存在难以融合的问题,认为环境史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工程科学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
高国荣在论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起因时,认为环境问题具有涉及面广、复杂性强且与多个学科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特点,且环境史研究要要大量的资料支持才能开展,这些都说明环境史的研究必须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才能顺利完成。王利华在对环境史跨学科研究进行内涵的具体阐述时强调,跨学科,指的是环境史的研究兼具了对社会学和自然学两大学科领域的研究,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将自然科学理论方法加以运用;其次,跨学科还有一层涵义:环境史涵盖了自然领域的多个方面,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库作为支持,因此在环境史课题提出后,需要多个学科的学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梅雪芹在分析环境史的时候,就合理应用了跨学科的方法,曾撰文就泰晤士河污染及其危害一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不仅要对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有理论知识掌握,还要熟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并能通过主题设定能针对性的进行深入、全面的拓展,这样的环境史研究才能获得成效。
篇2
关键词:背景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思想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交流、融合以及碰撞。这对于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正在不断的侵蚀着学生内心积极健康的思想。这两个方面都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成果
目前,国外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其中研究最全面、最系统的是美国。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其发展的200多年里,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面进行了认真持续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笔者将美国作为主要的关注焦点。美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一系列协会和组织报告。
美国教育委员会于1937发表了《学生人事宣言》该宣言将学生事务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解释和说明,使美国高等学校同意并且确立了文化学习的理念,同时它还要求老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发展,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为国家以及社会做贡献。在该宣言中,还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学生。这意味着学生观的转变:要把过去只注重学生的智力的观点转变为注重智力、情感、品德以及社会关系等全面发展的观点。
1972年,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自己的专著《明日高等教育的发展――回归学术》,该专著是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实施的“明日高等教育工程”的成果之一。在专著中,布朗对高校行政人员以及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重新思考教育目标的设定,要求他们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该专著还对所实施的工程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这本书也对学生事务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对学生事务的各方面进行了新的界定。
美国全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协会(NASPA)于1987年发表了《学生事务观点》报告。该报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报告梳理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影响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理论类型及其内容;其次,报告明确了学生事务管理的责任以及地位,提出了对其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第三,报告通过调查和系统的研究,为学生事务管理输入了新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以促进它的未来的长足的发展。
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和美国全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协会(NASPA)于1997年发表了《优质学生事务实践原则》的报告。该报告详细的阐述了原则的内容以及理论依据,并且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概括了其宣扬的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气氛;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事务的咨询功能,使得学生与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互动关系;第三,要为学生建构一个具有支持系统和包容系统的校园环境。
美国校园活动标准改进委员会(CAS)于2001年对学生活动发表了看法,指出:学生活动是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活动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其最终目标应是提升学生在校园内的全面的体验。同时,它也要求学校应把学生活动的范围由校园扩大到社会,达到更多的促进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目标。
2.国内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2到1993年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994年到2000年为第二阶段,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2000年之后为第三阶段,主要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由此可以看出,1982年――2000年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主要在学生德育,对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也主要为学生德育服务。然而学生德育仅仅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之一,因此这段时期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我国学者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较小。所以,笔者将收集资料的时间起点确定为2000年。
徐州师范大学蔡国春(2001)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研究了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通过双方之间的对比,得出了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和体制的不同特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市场影响大、机构独立性强和沟通渠道顺畅的特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和体制存在教育行政化成本高、沟通渠道繁琐和机构独立性差等特点(问题)。[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赵庆典(2004)利用比较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深入研究和了解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概况,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异同,提出了改进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加快理论研究的进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行收费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改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水平。[2]
篇3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课程性质的界定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基础课程,其中,实践性是这门课程的特征之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就是体现这一特征。而《天气与气候》有关地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多,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观测数据能力,记录并处理数据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44-01
新课改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理实验,并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有了新的研究进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应该属于广义的地理实验,包括室外实验和室内实验,主要让学生参与教师指导或教师独自进行,通过地理观察、观测、演示、绘制地图、参观、调查、记录等一系列的室外和室内实验,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一、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重视地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国际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1992 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把“发展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发展通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解决难题等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笔者分析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主要为地理观测、地理观察、绘制地图、实地调查,以演示、参观、记录等形式开展。
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能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测量,如:直接观测和记录天气或者画出一张有注记的地图并说明地形。而美国在1994 年实施的《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 1994》就已经提出“使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课程目标。美国不仅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地理实验的要求,还以不同的载体来呈现地理实验,通过教材、期刊、丛书对地理实验活动做出了充分地表达,使教师可以灵活选用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验。除此之外,美国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地球科学实验手册》,如加州地球科学教材配套编写的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earth science。由此可见,国外对地理实验的重视以及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规范。笔者认为,在规范我国的初学地理实验教学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天气与气候》这一章的实验教学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借鉴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让学生自己使用仪器去观测一天的气温、地温、降雨量,然后在计算机上制作出一天24小时部分时段气温、地温、降雨量变化情况表,并在全班做一场交流报告。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对数据记录、处理的能力,从而在与全班分享自己成果的同时,提高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国内研究进展。早在1956年,国家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初级中学一年级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地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03年,“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地理实验”的要求被明确写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才使得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校还没有从行动上给予地理实验教学以应有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显得更为困难。
根据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在中国知网里以“地理实验”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关于地理教学中的论文有165条记录,关于高中地理实验的论文有100多条(不完全统计),但是写初中地理实验的论文不到15篇,写“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不到20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论文偏少,研究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就更少了,说明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地理实验对教学开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没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关专家学者针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的论文是从 2005 年开始出现的,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徐宝芳教授、张卫青教授撰写了有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学地理实验的内容设计研究》、《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育功能研究》等,并成立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及建设研究”两个课题;2005 年之后,论文中渐渐出现了来自教学一线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地理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大量的地理实验教学实录及分析。近几年,不难看出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研究方面涉及甚少,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丞待解决。对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以提高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意义。这有待于部分师范院校专家、教授和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以弥补理论部分的不足;同时,广大一线教师还应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改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对《天气与气候》的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有待改善,使其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天气与气候》有关地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可以很好地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观测数据能力,记录并处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停留在分数的提高层面,更重要的是地理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有实验是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没有具体、细化的地理实验操作步骤,使得地理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同时,学生参与地理实验也是宏观的理论指导较多,实际操作时也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对此,要进一步细化、改善《天气与气候》地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当然,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还得进一步深入,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发挥理论知识的宏观指导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问卷调查的形式相结合,发现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进一步探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②再通过典型的案例教学,给出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时的建议及学生在参与地理实验时的建议。③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既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还需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更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样,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理实验来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坚韧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初中地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广大中学教师在实施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才能发挥好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信息技术”内容解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8):16-18.
[2]赵璇.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李芹.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 双师型;教学能力
一、文献数量及分布情况
1、关于“双师型”文献
截至到2013年1月,在中国知网上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将检索篇名设置为双师型,在社会科学Ⅱ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范围内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论文共1759篇。文献数量逐年分布情况如下:1991至1999年20篇,2000至2004年每年不足50篇,2005至2006年每年不足100篇,2007至2009年每年不足200篇,2010至2013年1月每年研究均超过200篇。这些数字表明人们对“双师型”问题的研究还在持续的进行着,而且逐年呈递增的趋势。这一方面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双师型”教师自身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探索空间。
2、关于“教学能力”文献
以教师教学能力为篇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所得到的高职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论文共30篇。从历年研究成果的分布来看,2004年至2008年间,每年的篇数不超过5篇,而从2009年以来篇数虽有明显增加,但还是不足15篇。这说明在学术科研方面还没有充足的理论为高职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指导。
3、在百度中搜索到的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关于“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自1995年至2010年主要有十部。
二、文献研究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国外的研究在中国期刊网上并未直接检索到以“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为篇名的文章;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题的文章也不多,从1994年至2010年共15篇,主要谈国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结构来源、培养模式、考核晋升制度、地位待遇等内容。文献篇目之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外的职业教育中没有“双师型”这样的概念,但他们培养出的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自身却已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原因如下:首先,国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具备了两个特点,即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训练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次,实训在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培养出的学员技能操作的本领很强。具体而言,国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分为职前职教师资培养和职后师资培训、进修与提高两类。职前在专门设立的技术师范学院、技术教育学院或可授予职业技术教师资格文凭(合格证)的教育学院或系的院校如综合性大学、普通师范学院、技术院校内进行职教师资,通过培训使即将踏上教学岗位的从业人员既具备理论教育知识,又具备技术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此同时,这些从业人员还应在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一至两年的实习,然后参加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获得职业技术学校任教的正式资格。职后培训分为个人进修和集体培训两种形式。培训机构一般是学校、国家设立的部门和大型企业;培训的内容既有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方面的知识,又有实践技能培训方面的知识;培训经费往往由国家资助,但在国家无法满足社会对职业师资的需求下,教育部门、学校就需与生产部门、工厂、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即企事业单位将理论实践的高尖人才输送给职业技术学校,以弥补学校师资不足。
2、国内研究现状
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结果为零,所以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论述最早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泰斗潘懋元先生在1996年提及的。他认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就是“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广义地讲,它也应该包括治学能力,即大学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研究治学规律、寻求最佳治学方法的能力。”而学者吕纪增和张予英则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这不仅强调了教学能力的目标指向,也突出了教学能力的效率取向。
2.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截至2013年1月,以教师教学能力为题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所得到的高职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论文共30篇。从历年研究成果的分布来看,2004年至2008年间,每年的篇数不超过5篇,而从2009年开始数量明显增加,但到2010年每年的篇数还是不足15篇,而2011年以来的文献也不多。其中最早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章是李春华和程君2004年在职业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一文。他们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学基本能力,还应包括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这说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突出能力。在随后的几年中,也有学者谈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能力的构成、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等内容,这都为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
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是伴随着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研究而逐渐展开的,另一方面“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管理体制、培养模式、策略等内容也为“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双师”最早的含义是于根元在《1991汉语新词语》中提到的讲师和工程师,或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的意思,主要运用于工科类专科院校的师资队伍。而最早提到学校要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是王义澄。他于1991年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的《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文中指出“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实践中,要建设一支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理论密切结合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年12月凌德麟《关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探讨》一文对国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政策及措施进行了论述。文章强调“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不仅是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也是大部分部委和省市地方所办的工科本科院校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这两篇文章指出了高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
1999年至2006年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还是沿用本科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按照提出的高职理论规范的那样去做,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得并不快。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并指出在师资建设方面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陆续有学者写出关于“双师型”教师能力的论文。
三、文献研究不足
从1995年至2010年间,15年来国家陆续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文件每次都要提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但其关键“教学能力”问题在已检索到的“双师型”论文中却很少提及。所以“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因素是什么?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成因是什么?解决的对策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艾咏梅,袁衍喜.国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7,(2).
[2]曹晔.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
[3]贺文瑾.国外职教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4]季春元,马维平.高职高专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5]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6]曾拓,李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7]祝文钢.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
篇5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 户籍制度 人力资本差异
1.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们认为理想的市场模式应该是完全竞争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市场发挥出自我调节功能,产生较高的效率。但是,1954年,学者克拉克・ 科尔(ClarkKerr)在其著作《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文中首先指出,劳动力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并提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Doeringer and Piore)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他们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这一理论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核心理论。
为了验证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在我国是否存在,我国学者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引入邓肯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作为划分指标,得出我国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市场分割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最终得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随着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的结论。(郭从斌,2004)王美艳通过统计计量分析,认为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在呈现下降趋势(王美艳,2007)。
也有学者在沿袭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包括完全竞争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非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朱镜德,1999)。类似的,徐林清将我国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农村就业部门、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城市正规就业部门(徐林清,2008)。王美艳在研究城乡劳动者的岗位分布和工资差异等情况时,将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四类,自我雇佣者、公有单位职工、非公有单位工人、非公有单位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王美艳,2005)。
针对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学者多将目光停留在对以户籍制度(张萍,2005等)为核心的制度性分割上。有学者认为,改革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由统销统购政策、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福利制度等共同造成。而随着制度的根本变革,这种分割也已经慢慢改善并会最终消失(蔡,2000)。对于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有学者进一步分析给出了结论。俞德鹏在给出了三个户籍制度产生的表象原因后,指出了最根本的原因――城乡发展不协调背景下的城乡利益对立,同时还指出中国的户籍制度还有浓厚的世袭身份制特征(俞德鹏,1995)。有学者通过对劳动力计划迁移数量的计量分析,并对改革后不同阶段北京市就业歧视政策变迁的实例分析得出结论:在改革之前是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求,改革后则是城市利益集团的影响得以维持。(蔡、都阳,2001)。
也有学者认为,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源差异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王美艳测量出外地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全部工资差异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57%。(王美艳,2005)韩秀华做了二元教育体制下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农民的教育投资、城乡职工在职培训的差异,并结合教育自身的特征等因素分析了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韩秀华,2008)。赵耀辉在对四川农村劳动力的实证研究中却得到了教育程度对外出就业影响的不显著性这一结果,并对这一特殊现象从外出就业成本的角度做了解释,包括劳动者受尊重程度、外出打工的临时成本、住房费用等维度的分析(赵耀辉,1997年)。
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弊端
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危害,学者的视角各不相同。学者们基于地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公平性视角做了不同的研究,包括地区发展的贫富差异、劳动者的工资率、劳资关系、保留工资率的差异等等。还有学者将视角放的更远,在探究如国企裁员困难的问题时,也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的影响纳入其中。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们偏向于流向收入高的领域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得以缩减,对于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流动与差异同时扩大的现象,学者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障碍的角度给出了解释(蔡,2005)。
有学者基于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等人的内生剩余和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和结构的影响――一方面刺激了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却抑制了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不受控制的增加,但是质量却与将来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徐林清,2008)。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自身发展的微观影响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王美艳,2005)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多项逻辑斯回归等模型,分析得出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者就业岗位内工资差异的39%,由歧视等不可解释因素引起。姚先国和赖普清指出,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包括户籍歧视、人力资本差异和就业的企业差异),还造成了劳资关系的差异(表现在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公会组织、晋升、培训、离职率等多方面),并给出了影响的比例,前者影响20%―30%;而后者影响70%―80%(姚先国,赖普清,2004)。田永坡使用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 年的职业介绍数据库,建立半对数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户籍制度是影响劳动者保留工资的重要因素,户籍所带来的求职优势会抬高城市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城乡就业率的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表现为使得城市劳动者的失业率高于农村劳动者,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田永波,2010)在对城市和农村大学生比较中,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分析,学者发现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使得人力资本大打折扣(张建武,崔惠斌,2007)。
李萍、刘灿在分析我国国企减员难的原因时将矛头最终指向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李萍、刘灿,1996)
3.解决措施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学者也基于其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对策建议。大多从制度改革上着眼,具体的改进措施有改革户籍制度(蔡等,2001;王美艳,2005;李芝倩,2007;田永坡,2010),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施城乡户籍一体化(王美艳,2005;李芝倩,2007)。有人进一步指出,改变户籍制度有赖于政府和城市居民的认识变化、以及城市福利体制的社会化(蔡等,2001)。有些学者通过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对外劳动力歧视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同时也给出了消除对外劳动力歧视的三个方法――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政府用法律与政策手段直接干预、增加外来劳动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王美艳,2000)。认为劳动力异质性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的学者则指出,应对农村教育实行倾斜政策,保证城乡教育质量大体一致,从而减弱城乡的劳动力异质性。(韩秀华,2008)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劳动力流动的风险(李芝倩,2007;徐林清,2008)还有学者指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地城市化虽然受到了一些负面的政策评价,但是其积极影响不应当无视,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李芝倩,2007)。对于农村劳动力可能对城市劳动力的威胁,有学者提出应当对城市劳动力给出经济上的补偿,而非制度性的保护(蔡,2000)。
4.总结与评述
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学者大多沿袭了经典的二元结构,也有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三元”“四元”论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学者多从制度性歧视和人力资本差异的角度给出解释,并针对各自原因的分析做了不同的改善建议。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不少,成果也颇为丰硕,但是基本上都是沿袭国外的传统理论,对于理论的创新不多。同时,还存在以下一些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分析,微观研究较为缺乏。由前述可知,学者往往从户籍制度、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分析和解释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问题。但是几乎没有学者研究过类似“外地劳动力的流入到底对城市当地的各种职业领域有多大的冲突”的基础性问题,也缺乏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和心理、行为的刻画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这方面还需加强。
第二,政策建议过多,实际操作性不强。不少学者在其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都提出了诸如“改革户籍制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性的建议,但是这些政策建议如何落实、以及落实的同时可能出现哪些附加效应或者负面影响、是否已有改革的地区、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都鲜有学者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三,学者大多认为人力资源差异与户籍制度等制度性问题作为两个平行的因素研究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制度性的歧视造成了不平等,其中也包括教育的不平等,二元教育的格局已经对城乡劳动力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韩秀华,2008)。那么制度性歧视和人力资源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怎样的,相关性有多大,剔除这样的相关性影响,又分别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有多大影响。这样的分析可以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来完成,此类有利于找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也是值得研究的。
第四,目前我国学者对不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差异还停留在沿袭国外经典及简单描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这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特征,有利于研究出更好的劳动力适配模型,从而对劳动力的培训、流动方向等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从而对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解决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而也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晋利珍.国内外学者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研究述评――兼论对研究反福利依赖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11(1),206-209.
[2]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6(11).
[3]蔡.中国城市限制外地农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4).
[4]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1).
[5]李萍、刘灿.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经济学家,1996(6),18-22.
[6]俞德鹏.论现行户籍制度和城乡关系的改革.中国农村经济,1995(2)
[7]张洪铭.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流动研究.博士生论文.
[8]郭从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8),43-49.
[9]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南开经济研究,2007(1).
[10]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7),82-90.
[11]徐林清.劳动力分割对农村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8(3).
[12]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保留工资决定.人口与经济,2010(5),20-26.
[13]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劳动力歧视的变化.中国劳动经济学,2007(1).
[14]张建武,崔惠斌.大学生就业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6),68-74.
[15]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 乡―城迁移理论.中国人口科学,1999(1).
[16]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就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5).
篇6
关键词 时间标度;网络结构;网络传播;动态演化
中图分类号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113-0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包含着个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这些复杂系统都可以抽象为由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网络,如生物学领域的蛋白质折叠网络、神经网络、生态网络、新陈代谢网络、基因调控网络以及社会、经济领域的互联网、万维网、铁路网、电力网和各种合作性网络等。近年来,对复杂网络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复杂网络系统的结构特征;二是研究各种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都有着某些特定的结构,网络结构对生物的演化和某些集体行为的出现起着重要影响。
现实世界的网络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小世界特征;二是连接度分布具有幂律形式。这其中国际上最主要的两项开创性工作是1998年Watts等人提出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和1999年Barabasi等人构建的无标度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是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平均聚类系数的完全连通网络,它可以通过将规则网络的边以一定的概率重新连接得到。无标度网络模型是一个成长型网络模型,生长和优先连接是网络成长的两个关键机制。
早期研究人员对网络结构的研究侧重于静态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即使是对某些成长型网络结构的研究,如无标度网络结构的研究,也主要是侧重于研究其达到稳定后的性质,较少考虑其动态变化情况。而对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主要也是把重点放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对传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上,较少考虑网络和系统状态的共演过程以及其中的时间标度问题。
在静态网络上研究传播动力学行为实际上是假设了结构变化比个体行为变化要慢得多。实际上,无论是物理系统还是生物、社会系统,时间标度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如凝聚态物理中纳米材料的生长,金融市场上市场变化和个体的反应,生物系统中个体、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这些过程中都存在时间效应。Kossinets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动态变化的社会网络结构,发现网络的演化不仅受其自身的拓扑特性的影响,而且与其所根植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Palla等人进一步研究表明,网络联结中个体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利于大的组织结构的稳定。
一直以来,传播动力学建模主要是在疾病防控和信息传输等领域作为检验理论和评价定量猜想的实验工具。近年来,疾病传播和意见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成了物理交叉学科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物理学家们关注传播与流通问题主要在于其中存在的相变特征,这些特征与传统的物理学研究中的逾渗、自组织临界等物理过程中的相关特征存在着共性。
对于物理学家而言,研究复杂网络的终极目标是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对物理过程的影响,而时间标度在复杂网络研究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异质性时间标度对网络结构演化和动力学过程影响的研究中,张翼成等人研究了少数者博弈模型中异质性时间标度对演化结果的影响,发现个体在策略变化、记忆长度、反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相变区域,其中的一些相变过程还可以通过解析分析得到。Roca等人研究了生物演化模型中异质性时间标度对集体行为的影响,发现在考虑了相互作用和选择过程中的时间标度后,系统的相变区域会有显著变化。Vazquez等人研究了计算机和生物病毒爆发过程中时间标度的影响,发现在引入非泊松分布的相互作用时间标度后,模型对病毒传播速度的预测更接近于实际过程。Vazquez等人研究了选举模型中异质性时间标度对公众意见和网络结构的综合影响,发现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相变点的位置与网络的平均连接度有关,而网络结构从完全连通变成两大不连通集团的过程中相变点位置与时间标度密切相关。Fort等人研究了病毒传播中的动力学问题,发现在考虑了时间的延迟效应后,他们所建立的物理模型能有效预测病毒的传播速度。Dodds等人研究了传染性疾病的扩散过程,发现记忆效应对疾病传播的范围有很大影响。Nardini等人研究了意见模型中意见扩散的动力学过程,发现不同的复制方式对意见扩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时间标度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深刻影响已引起了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传播动力学过程的理解,同时对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病毒和谣言等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有关网络传播的时间特征问题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系统研究异质性时间标度在网络成长过程中和成熟后所起作用的差异,研究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网络传播动力学过程中的时间特征问题尚很缺乏。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搜集现实数据,建立更接近实际传播过程的网络传播模型,那么,我们将能够发现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复杂网络中各类传播的时间特征和相关动力学,总结出复杂网络中的传播规律,从而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型的借鉴。
结合已有的工作,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研究网络结构演化过程中时间标度的影响。在成长型网络模型中引入节点的生长和消亡机制,其中随时间生长的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小世界网络模型中引入与时间相关节点间重新连接机制,考虑运用多种重连接方式的组合。重点观察不同时间段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在拓扑性质上的差异。
二是研究异质性时间标度对疾病传播、信息流通等的影响。将个体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时间标度引入到SIR模型、意见形成模型和生物演化模型中,重点观察异质性时间标度对传播和扩散的速度、范围,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和系统的稳定程度等的影响。
三是构建随时间演化的网络传播模型。将信息类型、环境变化、个体差异、人口变化等影响因素通过时间标度变量联系在一起,并赋予网络边一定的权重和传播方向上的差异。模型中网络结构和系统状态都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重点观察结构和状态之间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发生演化的,演化过程中是否存在着相变,长时间演化结果是什么。
四是对特殊类型传播的数值模拟。借助所建模型模拟病毒传播、流行病爆发、谣言扩散等过程,重点观察随时间演化的网络结构对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的影响以及与时间的相关性,研究病毒、谣言等传播的阻断策略。
在相关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包括如何选择符合实际过程的节点成长与消亡机制,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理论对传播动力学过程进行解析分析,如何设定好包含多种影响因素的时间标度变量以及边的权重的确定等。运用统计物理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复杂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其优势在于能使我们更好地从物理机制方面理解复杂网络系统中的传播规律,将传播过程中的全局性态和个体微观状态联系起来,使得所建立的网络传播模型不仅可用于传染病预防等研究,而且也可用于生物种群分布、新技术扩散、网络病毒传播、交通流问题等自然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在网络传播模型中引入时间标度变量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接近实际过程,通过数值模拟以及与现实数据的比较,还可以看到网络结构变化和个体行为变化之间更为深入、细致的关系,从而实现理论问题研究与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篇7
(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 广东 广州 5283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与培养规格基本明确,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但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避免重复开费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上层统筹;避免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加强课程开发整体构思;避免偷工减料质量不高,加强课程开发过程专业性;避免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加强教学条件和师资建设。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31-04
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密集了25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获批的公告,其中23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8 326亿元,项目投资周期多在5年之内。这意味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技能人才需求。目前,广东省已有超过15家高职、中专和技工院校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规模达到1 500人/年。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基本明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已经形成,诸多二线城市也已步入地铁时代。在已经批复的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2015年将建成线路93条,总里程2 700公里,远期规划则将超过1万公里。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数据,每公里线路需要技术和管理员工50~90人,其中,70%~80%为一线操作人员(技能型人才),包括从事设施设备检修和维修作业的维修工,以及从事客运服务的列车司机、站务员、值班员等。客运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站务员(售票员、厅巡、站台岗)、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等。这些一线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而线路运营控制中心(OCC)的调度(行车调度员、环控调度员等)岗位工作人员则一般需要具备本科学历。针对以上一线操作(技能型)岗位,诸多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车车辆等专业。高职教育和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应突出“高技能”,与中职教育相比较,则应突出“高素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应考虑到应用性(在掌握售票、行车技术设备操作等基本岗位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性(不能混同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旅客运输方式)、区域性(如广州地铁对粤语的要求)及延续性(职业发展路径,如站务员晋升至值班员、值班站长)等方面的要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 由于行业及其发展的特殊性,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很久以来没有统一归口管理,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采用的建设方案不同,选用的车型、供电方式、信号系统、运营组织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给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来严重的阻碍。另外,诸多院校还较多地沿用以前铁路运输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相互寻求合作,结合地域特点,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运营,便与广州地铁合作,进行地铁客车司机和车辆检修专门人才的“订单式”培训。目前,该校已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和香港地铁等多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总规模超过300人/年。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企业依照协议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范例,可供参考。譬如,深圳地铁通过公开选拔“订单”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全面参与教学管理、精心安排学生实习、考核验收等步骤实施“订单”培养,并通过设置论文制度、建立联系制度和企业文化渗透等措施加强“订单班”的过程管理,是比较成熟的“订单”培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地铁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已经在立足本地生源的“订单式”培养方面步入前列,并有辐射全国的趋势。
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 经过校企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多数学校意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考虑到了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行业资格标准,充分重视依据职业能力需求重新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个别学者推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介绍了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但并未付诸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改革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合作的程度仍然停留在举行企业专家参与的咨询会、合编教材、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或兼职授课、学生到企业参观等较浅层面,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尚未建立;二是理论上仍未突破学科体系的思维限制,课程体系改来改去,无论是增、删、合并课程,还是突出实践教学,仍然与职业能力的需求相差甚远,没有寻找到打通二者之间联系的技术路线;三是缺乏实践应用,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已经在机械、汽修、机电等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有部分经济、管理和服务类专业已在探索和尝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领域尤其是在运营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还很少。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应用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用广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国内的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行,几乎应用到诸如机械、机电、电子、化工、计算机、汽车维修、物流、会计、酒店管理、秘书英语等所有常见专业领域,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也有所涉及,如航空、建筑、高分子材料、火电、船舶、高速动车、楼宇智能化、审计等。但尚未发现(2009~2011年)在技工教育应用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表1所示为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专业及其所在学校;下页表2所示为主要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及其所属专业领域。
本土化实践和研究成果丰富 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通过项目合作、培训考察等形式被引进国内,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诸多学者就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学界已基本明确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实施流程和关键步骤。另有学者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深入探讨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理论要素、劳动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三者的联系,并分析了职业能力内涵,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随着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的推广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要素和实施过程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在教学保障体系、教学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工作页编写、教学项目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师身份转变与适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有的学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看法和建议,如傅新民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不适合一个专业以一种课程方案统一全国所有职业院校,但省级层面的统筹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陈贵方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实际出发,认为我国与德国国情不同,国家层面的统筹力度不够,企业实践专家的热情不高,课程开发专家只能起到指导作用,课程开发的主体只能是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虽然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总体而言,还存在缺乏上层统筹、重复开发、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偷工减料、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条件及师资跟不上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应避免重复开费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上层统筹 在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只有最后一个环节(课程方案的微观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由职业学校的教师团队完成,之前的所有环节均由“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统筹完成。与德国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所有的职业院校由一种课程方案统一并不可行。一方面,根据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规模和组成方式,难以完成所有专业的课程开发。因此,国家层面所做的一般多是以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给予学校原则性指导。而省级层面统筹职能的缺失,会导致同一地区多所学校各自开发同一专业的课程,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往往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也会影响课程质量。因此,有必要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学校联盟,从省级或区域层面进行专业建设统筹和指导。
应避免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加强课程开发整体构思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是一项由宏观到微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一个整体的构思指导下进行。由于缺乏上层统筹以及各自为政的局限性,再加上普通教师缺乏对专业进行课程架构的综合能力,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限,使得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存在先天不足。表现在往往就一门已有课程进行所谓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并没有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不少课程开发者对有关概念理解偏差,将“典型工作任务”理解成“主要工作环节”或“典型的工作环节”,甚至为设计学习情境而“寻找”典型工作任务,或者将实训课程中模拟性质的教学任务定义为“典型工作任务”,与概念本身的内涵相差甚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时,应整体构建、准确把握课程开发的技术方法。
应避免偷工减料质量不高,加强课程开发过程专业性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团队由于意识淡薄和能力限制,有些环节把关不严,加上缺乏整体构思,导致开发的课程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实践专家研讨会没有足够数量的真正的岗位技术能手实质性参与,或者会议流程没有严格按照指导手册进行;在调研环节,没有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或者问卷设计粗糙,数据分析流于形式;在课程设计环节,凭经验主观猜想的多,实际调研的少,甚至只是将原有课程中的名称改为学习领域课程的术语或凭教师有限的经验对当下的职业行动做出想当然的描述。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课程开发操作手册,加强调研、实践专家研讨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计等环节实施的专业性。
应避免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加强教学条件和师资建设 根据周春红和王启龙对广州和北京7所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模具设计与制造、给水与排水等6个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调查结果来看,学习领域课程的编排、结构和教师的工作态度等都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课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一是教学团队能力不够,教师数量、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不足;二是校本教材的开发比例较高,但教师参与度不高;三是实践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课程教学资源缺乏;四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手段传统,未能适应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需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训设备,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保障课程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公强.浅析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J].价值工程,2010(29):197-198.
[2]邓爱喜.订单班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地铁订单班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0(11):106-107.
[3]李瑞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35-136.
[4]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7):17-19.
[5]徐虎.关于高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10):287-288.
[6]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6):76-81.
[7]王建初,颜明忠.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理论诠释[J].外国教育研究,2009(7):78-81.
[8]谢承力,罗斌.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高职学习领域职业能力内涵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1-44.
[9]傅新民,袁秀娟.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核心内容及本土化改造[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123-124.
[10]陈贵方.学习领域课程本土化开发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35-137.
[11]高英敏,刘庆华,路建彩.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13-15.
[12]廖超平.《EDA技术》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探讨[J].科技资讯,2009(9):168-169.
[13]刘建潮,卞平,李顺军,等.“冲压模具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89-90.
[14]徐丹琦.高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2(8):52-53.
[15]陈贵方.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瓶颈与对策[J].江苏教育,2011(36):37-39.
[16]周春红,巫兴宏.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调查分析——以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0(4):13-16.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情境教学模式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
欧阳国文、郑怡飞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在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困惑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其实效性的途径及措施,他们主张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考试模式,等等。其措施得当,途径可行。
欧阳娟的《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一文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她认为复杂的社会环境,特殊的校园环境,部分领导和管理部门的不重视,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法等都是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李向阳的《高职教育“两课”效益现状调查研究》和檀江林的《对理工类大学生政治理论课认识水平的调查》都通过社会调查,用事实说话,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方面,的《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政治课教学的思考》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政治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针对性上,都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突出高职院校专业性强的教育特点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实效性不强。全面认识和研究情境教学模式,并把它应用于教学实践,是提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时效性的重要课题。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现在国内高校普遍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把教学模式创新提高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研究;二是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低下的归因研究;三是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四是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估。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开拓性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内容和模式还停留在实验和观摩阶段,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较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研究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属于一般性研究,即没有从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模式具有不同特点的角度来研究;二是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认识比较模糊,表述得过于抽象和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不够,没有形成针对当代高职院校特点的,特别是具有创新性较强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有所创新,只有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道路,才能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境教学模式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著作《学记》中所谓“善喻”之教,要在“道尔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式下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感到从容安逸,才有“和易而思”的教学情境。叶圣陶非常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意思是说,要营造出恰当的教学情境,并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感悟、想象、产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对知识和理论的亲近感。
在我国现代有关情境教学研究的成果也逐渐增多,较有影响的论著主要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从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境界说”和外语情境教学中汲取营养,从脑科学和心理学中觅取理论依据,以的反映论为理论反应,形成自己的情境教学观,并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目前已完成从单科情境教学到整体情境教育的过渡,他提出情境教学是“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了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的情境教学模式,后来以此为基础,全面拓展形成情境教学理论模式。
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认为情境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不像语言传递和实际训练那样要靠教师向学生直接提出要求或进行具体的指导,而是寓教学内容于各种具体生动形象的活动当中,其目的是创设理智、情感并存的意境,唤起学生的想象,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
范玉民、范天成主编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认为,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是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论文主要有:贺中元的《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文,对情境学习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黎彩虹的《“情境教学法”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一文,对情境教学模式做了有益的探索;殷密密在《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的尝试与思考》一文中说:“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还有一些散见于报纸杂志的其他有关情境问题研究的文章。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不少的教育家在他们的论著和实践中留下了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叫做“产婆术”,它通过提问使人陷入思维困境而反思,让学生主动思索、探求、获得问题的解决。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情境教学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起始阶段。”他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目的,制订教学计划;利用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杜威把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情境教学有了重大发展,把情境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当推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他在成人外语学校中首创了“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又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它是一种充满乐趣、舒适而高效的教学法。它把学习和唱歌(音乐)、游戏、演戏等活动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暗示教学的根由是情境。洛扎诺夫说:“什么是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就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谁都知道,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体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它以含蓄的间接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这种暗示是由情境提供的,情境是对人产生暗示信息的源泉,人们从情境中得到了多种多样的暗示,这种暗示不仅能使受教育者学得好、多、快,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的潜力,从而提高个体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习的需要,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因此,洛扎诺夫对情境教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在理论上解决了情境教学的根由,从实践上把情境教学推广到了全世界,充分展示了情境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达克沃斯(Duckworth,1993)这样描述她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教他们如何思考。”
美国学者Jaequeline Grcnnon Brooks等撰写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对情境教学方法作出了富有成就性的探索,并号召现代教师应该成为建构主义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改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他给学生编写了《大自然的书》,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充分利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他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
客观地说,国外对情境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开掘和借鉴。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在现代也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现今的语文、英语等文科教学研究中,情境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突破。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理论尚不够成熟,实践也还不够普及,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大力推广,让情境教学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时效性方面发挥其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祖嘉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傅道春编著.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张玉民,范天成主编.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廖和平.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求索,2004,(1).
[6]任启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0,(19).
[7]殷密密.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尝试与思考.中学教学资料,2005,(3).
[8]贺中元.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教育学,2005,(2).
[9]崔真.思想政治课中的情境式教学法.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10]林红霞.浅论高职生素质的系统结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15]那瑞琴,于民伟主编.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
[17]蔡炎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思考.黑龙江高教出版社,2005.
[18]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19]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1]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2]吕达等.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3]廖和平.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求索,2004,(1).
[24]任启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0,(19).
篇9
作者简介:屈琼斐,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社会学博士;舒忠梅,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计算机博士。(广州/510275)
摘 要: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发展课题。美国中学后教育数据综合系统(IPEDS)的组织形式、数据管理和利用方式可以对我国建设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参考。本文在详细分析IPEDS的基础上,从管理、研究领域、综合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美国;IPEDS;高等教育信息系统;管理;运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并提出要“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2012年底,党的十报告又强调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发展课题。
美国中学后教育数据综合系统(the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IPEDS)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数据资源库。IPEDS在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对IPEDS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数据利用方式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面临实现包括信息化的新“四化”,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在综合管理与发展、利用问题等各方面的思考。
一、IPEDS的组织形式
IPEDS是隶属于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下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项目,满足了描述和分析美国中学后教育的基础状况的需要。作为美国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一个核心数据采集项目和信息系统,IPEDS收集了每所参与联邦学生财政资助项目的学院、大学和技术职业学校的信息。1965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法》要求参加联邦学生资助项目的高校提交注册、项目完成、毕业率、教师和职员、财政、高校价格和学生财政资助等数据。
IPEDS的日常工作小组有8名职员,隶属于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四个职能处室之一的成人与职业教育处(PACE)。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四个职能部门分别为评估处(AD)、幼儿、国际和交叉研究处(ECICSD),初级、中学和图书馆研究处(ESLSD)以及中学后、成人与职业教育处(Postsecondary, Adult, and Career Education Division,PACE)。中学后、成人与职业教育处(PACE)的工作包括采集中学后学校的数据,开展关于学生财政资助和学生入学、存留、学业完成、中学后教育成果的样本调查,采集关于年轻人和成人工作准备需求的教育与培训数据。为了适应教育信息管理发展的新特点,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机构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分别经过两次大的机构调整。其中1986年的机构调整加强了教育统计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力度,增强了教育研究与评估的力度,新增设的3个项目组和处室是:统计标准与方法、数据开发,以及教育评估处,同时撤销了原来的教育状况处并将其职能归入初中等教育和中学后教育两个处室,以加强这两个阶段教育的监督与评价职能[1]。
同时,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下属机构中,与成人与职业教育处平行的其他部门也承担了与高等教育信息有关的工作。评估处(AD)对国家教育发展评估在国家层面及其与州的协同评估、相关数据收集等活动进行创造、设计、发展、执行并汇报。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副专员办公室直属的统计标准项目组(Statistical Standards Program,SSP)负责对中心、联邦和非联邦组织团体提供技术和统计上的支持,并对个人和组织因统计意图要求访问数据进行授权或许可。
IPEDS的运行模式与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相关,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体现了美国在市场经济下的利益驱动机制。美国教育部(USDE)没有被赋予直接对大学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州政府对州立大学通过大学章程行使职责。1965年《高等教育法》被认为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高等教育立法之一,其中第四条是学生资助(Student Assistance),规定了学生资助主要内容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分别确立助学金、学生贷款和勤工俭学三种资助方式,这是联邦政府第一次为中学后教育学生普遍提供资助。根据1965年高教法第四条的授权,对于加入并申请成为联邦学生资助项目的高校强制性要求提供IPEDS数据,这些学生资助项目包括仅提供给本科学生的佩尔奖助学金(Pell Grants)、联邦学生贷款等项目[2]。1965年美国高教法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资助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拨款的基本形式,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后美国联邦资助计划都以立法形式确立,美国目前大部分学生资助项目都起源于该法案。美国高等教育法案的第四条规定使得需要参加联邦学生资助项目的高校必须提交IPEDS信息。同时,美国高校的招生和学生资助机制中有很强的市场因素,联邦政府将国家资助直接发放给申请的学生。如果一所高校不是参加联邦学生资助项目的成员,其学生没有权利申请获得联邦政府发放的学生资助,这会让高校在招生上陷入困难,最后导致财政困难和办学困难。因此,美国境内的高校基本上都会自觉提交IPEDS数据。
据统计,每年有超过7500所高校完成了IPEDS的数据提交工作,包括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私立教会和文理学院、营利性大学、社区学院以及技术学院、美容学院等非学位授予高校[3]。
IPEDS数据系统的应用对象包括:面向研究人员和其他人员的IPEDS数据中心(IPEDS Data Center);面向求学的学生与家长服务的大学导航(College Navigator)网站,目的为增进公众对联邦财政资助和大学情况的了解,并为其他人群如州一级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提供服务(如为州提供信息服务的NCHEMS Information Center)。其研发机构是国家中学后教育合作组(NPEC)。IPEDS数据系统与国家中学后学生资助研究、中学后教师调查一起构成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中学后调查”,其中国家中学后教师调查系统形成的国家中学后教师研究(NSOPF)是对中学后教育机构的教师最全面的研究。
为更好地开发IPEDS的信息功能,国家中学后教育合作组(NPEC)作为研发组织,对IPEDS的深度利用提供了支持。NPEC是1995年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组建的非官方组织,包括了所有的中学后教育的相关部门,如财政部、中学后院校、对中学后教育数据有显著兴趣的组织和协会。NPEC的使命是提高中学后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及其比较和利用,这些数据支持联邦、州和与院校层面的政策发展。NPEC专家成员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IPEDS专家组和抽样调查专家组。其中IPEDS专家组有15人,包括来自各类高等教育协会组织负责人(如公立和赠地大学协会研究部主任、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协理副主席、美国州立大学协会管理关系和政策分析部高级研究和政策协理员、中西部高等教育协作组副主席),大学院校研究办公室负责人(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校长助理兼院校研究与规划办公室主任、路易斯安那社区和技术学院系统助理副校长兼院校研究与规划办公室主任、三河社区学院院校研究办公室主任、Strayer大学院校研究与评估办公室主任),大学管理者(如春田学院学术事务助理副校长),国家级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如美国教育委员会政策分析中心主任、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研究副主席)。抽样调查专家组的9人分别来自教育部、美国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委、大学(斯坦福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一个独立顾问 [4]。
与IPEDS相关的庞大机构和各类群体,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的组织基础,其运作机制构建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机制,并发挥了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的作用。
二、IPEDS的数据管理
IPEDS的数据管理采取了各种途径,从数据统计的规范性、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和数据应用的全面性等角度进行数据管理,奠定了其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数据管理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提高数据质量的在线调查、广泛公布、为尽可能多的人群开展数据服务等等。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来说,相对比较关键的是IPEDS数据标准、数据来源和深度利用等问题。
(一)数据统计的标准
统计标准是重要的信息管理基础。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标准与方法(Statistical Standards and Methodology)项目组设置在中心副专员办公室之下,其职责主要是:开发标准以确保统计调查、分析和产品的质量,对中心所有的标准方案进行商议和建议,调整对公共产品及其他中心产品审查和决定的进程,以及修订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标准。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在1987年第一次书写了统计标准,当时有21个标准被国会授权的教育统计顾问委员会正式承认。这些标准由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印刷并分发。1989年,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对最初的统计标准进行了一次彻底审查,结果在1992年有20个标准和2个相关指南被确定下来并一直使用到2002年。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存下来的标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然而,一些新领域的出现对标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最近一次标准修订活动开始于1999年夏天,经过了很多程序,包括经过国家统计科学研究院组建一支独立专家小组进行审查和建议并被采纳。直到2002年10月1日,《2002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标准》(NCES Statistical Standards)得以出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概念与方法的发展,调查的规划与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编辑,数据分析和评价或规划成果,评审程序的建立,数据,术语表,以及4个附录即种族与民族、输入、指标指南、调查主题 。[5]
IPEDS还通过严谨的定义对中学后教育数据进行规范,并成为权威的高等教育术语解释。IPEDS术语表给出了大约500个与中学后教育相关的术语,用于数据收集和分发。这些术语如:国外(Abroad),是美国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其他地区之外的地理位置;学术项目(Academic Program),是可使获得副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一级专业学位(作者注:即博士专业学位)的一个教学项目,或可计为申请以上学位之一的学分;学年,是这样一段时间,一般从9月到次年6月,通常等分为两学期、三学期、三季度,或4-1-4制(作者注:4-1-4 calendar system,即从9月到12月的秋季学期4个月,1月是为时1个月的短学期,2月之后到6月是第二学期的4个月);认证机构(Accrediting Agencies),是这样的组织或团体,建立了教育或专业的高校与项目操作标准,确定了标准符合的范畴,并公开公布他们的结论。[6]IPEDS术语表同时提供了关键词的在线检索功能。
(二)数据来源
IPEDS目前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管理性数据通过各州、学区和其他机构收集;调查数据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获取。[7]
IPEDS从7个方面对院校开展数据收集:(1)院校特征。院校特征数据是IPEDS系统的基础,包括基本的院校联系信息、学费和经费、用房,董事会的费用、控制和从属关系,校历系统,学位授予,专业类型,入学要求。(2)院校价格。IPEDS收集院校价格数据,涉及应届、全职、学位教育、证书教育本科学生。包括学费数据以及学生在校内外住宿情况的预算估测。(3)注册。各校学生注册情况不同,因此有各类注册数据,包括秋季注册、居民和应届学生注册、年龄数据、不重复的12个月人头数、教学活动、所有记录课程。(4)学生资助。IPEDS收集了每所学校各类本科生接受各类学生资助的数量,如全日制、大一学生、证书学历本科学生等类别,以及这些学生的平均资助率。最后作为《高等教育机会法》的执行结果,IPEDS收集并计算每所高校提供给两类学生的平均成本价格数据,即全日制、大一学生、证书学历本科学生获得的资助和奖学金,以及联邦学生的资助。(5)学位和证书授予(完成学业)。IPEDS收集了在证书或学历教育层次完成中学后教育项目的各类学生数据,其中专业类型分类依据非常详细的教学专业分类目录CIP编码系统来确定。(6)学生存留率和学生成功。其中,第一年保有率是测量学生一年后仍在其专业的数量,这个数据从2003年开始收集;而毕业率则表示院校的学术生产力。(7)院校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和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测量各类支持中学后教育的职员。由于中学后院校的职员体系差异性很大,IPEDS以三个方式测量人力资源:聘任岗位,分为全职、兼职、教师状态和职业行为;工资,包括全职教师,分级别、性别、教学年限、总工资数额和额外福利;职员,包括人口学和职业特征。财务数据包括院校按来源统计的收入,按分类统计的支出,资产与负债。私立和公立大学在财务统计上一般分别采用财务会计标准(FASB)和政府会计标准(GASB)。
国家教育统计中心采集并输入IPEDS系统的数据一般是年度数据,每所学校在秋季从7个方面根据模板在线提交。
关于IPEDS未来的数据开发,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要求国家统计科学研究院(NISS)召集调查技术小组和政策专家审查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目前和规划中的数据战略,内容涉及:数据使用的授权和方针,保护和访问数据的技术(如脱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各类用户群体和数据的使用。2008年国家统计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小组提交了报告,包括4个主要建议。
(1)所有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建立在有限数据库上,该数据库的创建运用了收集和编辑原始数据来进行数据交换。
(2)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许可下控制有限数据库的访问。
(3)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在可能情况下随时提供公共数据系统,该数据系统应用更合适的统计公开有限技术,并使用数据访问系统(DAS)手段。
(4)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为用户群体设计数据访问系统的用户界面。
其中,前三项确定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战略与实践[8]。
(三)数据深度利用
IPEDS的数据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主页上通过各种方式公布并满足各类群体的需要。为了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还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
国家教育统计中心通过数据培训,使IPEDS数据被更多人熟知和利用。IPEDS在主页上及时公布各类机构关于IPEDS的培训公告。最近开展的IPEDS培训是美国院校研究会(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AIR)在2013年3月至5月间的三个与IPEDS相关的面对面小组研讨,其主题为“用作高校公众容貌的IPEDS数据”与“IPEDS数据和基准:支持决策和院校效能”。研讨在IPEDS的数据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展开,由富有经验的参会者进行授课,由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提供资助,由美国院校研究年会和其他高等教育组织协同主办。
国家中学后教育合作组NPEC在IPEDS数据的深度利用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学后教育合作组的使命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同类院校比较、利用中学后数据与信息,用以支持联邦、州和院校的政策发展。两个专家组中的IPEDS专家组(NPEC-IPEDS)被赋予的特殊职责是为IPEDS的发展提出研究和发展议程。IPEDS作为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核心中学后教育数据收集项目,需要借助国家中学后教育合作组为中学后数据提供者、使用者和院校代表不间断地产出使用的新产品。样本调查专家组(NPEC-S)被赋予在评估研究方面提供高层次指南,包括国家中学后学生资助研究(NPSAS)、大一新生长期跟踪调查(BPS)和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B&B),以及其他调查和管理数据的收集。NPEC最近的近20多项成果和产品包括:(1)定义和报告IPEDS的专业性证明。一个工作小组研究了专业性证明以及他们如何报告给教育部的IPEDS。完成低于学士层次的正式课程学习并获得证书,是过去10年在高等教育中非常突出的现象,高校提供持续时间大约几个月到超过2年的专业性证明,证明个人获得专门的技能和知识并已准备转成劳动力。(2)对“大学导航”网站的研究反馈。大学导航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策划完善并在2007年9月开始启用,作为对中学后院校实施同类院校比较的基本资源,网站设计为帮助学生、家长和高中学校的指导顾问,包含了2008年《高等教育机会法》确认的一些细节数据要求。研究反馈提出如何提高数据的网络展示效果,以提高其使用价值。(3)为仅有研究生的院校提供IPEDS数据服务,包括确定这类学校的数据收集,评估各种数据收集方式的改变以满足学校需求。这些仅有研究生的院校只授予本科以上学位,学术领域多样,包括针灸、医学、法律、神学、商业和心理学。(4)定义什么是成功的中学后的准备基准。(5)针对州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引者信息中心。作为对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NCHEMS)的支持,国家中学后教育合作组为州或县的中学后教育管理部门发展基于网络的工具,这个信息服务工具要可下载并易用,方便州一层级中学后教育数据分析的分析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有兴趣的群体利用这个在线的免费工具。
三、IPEDS的数据利用方式
IPEDS的丰富数据积累服务于各个方面的人群,满足多方面人群的需要,如:研究者和其他人员可以通过IPEDS数据中心获取信息;包括学生和家长等公众从隶属的另外一个展示页面“大学导航”(College Navigator)的大学搜索主页查询信息;商业、工业、军事领域以及其他需要招聘具有特殊技术人才的机构可以利用在线工具拓展性地使用学位和证书授予(完成学业)等相关数据。
学位和证书授予(完成学业)数据也以完善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专业信息满足修订后的《柏金斯职业教育法》。这份1984年通过的法律将美国职业教育推向全民职业教育道路,之后经过2006年第四次修订为《2006帕金斯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法》,成为美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法的主要依据。2006年的修订强调了“以学生为主题的具体指标修订”,在该法第113条要求州与地方要公布各项状态指标,中学后教育阶段的院校成就核心指标包括:按照行业认可的标准,学生达到职业技术标准的数量程度;学生获得行业认可的证明、证书或学位;学生留在中学后院校就读或转读学士学位比例;学生实习、参与培训、就业的比例,尤其是在高技能、高薪、高需求职业和专业领域;学生参与和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后,在信息技术、科技、新兴高技术职业等非传统领域就业的情况。[9]IPEDS中关于学位和证书授予(完成学业)的数据,正好满足了这个条款的要求。
毕业率帮助院校满足了报告《学生知情权法》的要求。根据1990年《学生知情权与校园安全法》的要求,学校要通过国家提出下列统计和信息:保有和毕业率;对学生的财政资助的要求与限制;校园犯罪统计;运动项目参与率和财政资助;其他院校信息包括参与、认证费用和学术项目数据,对残疾学生提供的设备和服务,取消和偿还制度等。
(二)服务于社会,尤其是求学家庭
面向求学的学生与家长服务的大学导航网站建立于2006年9月,目的是为增进公众对联邦财政资助和大学情况了解所建立的资源网站。美国《金钱》杂志报道:美国联邦教育部“大学导航”网站被评为最好的搜索与筛选大学的网站[10]。目前该网站的大学搜索主页可提供的搜索项有:校名、地区、专业、学业等级、学校类型(含学制)、学费、本科生注册数、住宿情况、校园区位、入学标准化考试(SAT、ACT)成绩区间、运动队情况、延伸学习机会、宗教从属关系、特别使命。[11]“大学导航”面向公众的服务提供了便捷的界面和关于每个细项和填写步骤的解释与说明,精确的学校区位服务还提供了交互式的地图,对检索到的学校各个项目进行比较,并可以导出电子表格。
(三)服务与院校相关的研究人员
面向研究人员服务的IPEDS数据中心(IPEDS Data Center)主要为对高校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院校研究者提供了数据服务[12]。通过多年积累和及时更新的数据,研究者获取纵向、横向多个维度的数据,并开展各种研究。目前IPEDS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查找高校,允许使用者使用功能列表恢复IPEDS数据;比较单个院校,选择多所院校,并获得比较列表;单变量院校排名;单变量趋势分析;创建分组统计,可进入并选择多变量进行分析;在更广范围内产生对单个或多个院校的预估报告;下载调查数据文本,可简便输入到SAS、APSS、STATA等分析软件;下载用户数据文本,可简便输入到各类分析统计软件;下载IPEDS数据反馈定制报告,包括近年来一所或多所大学的PDF文本。
IPEDS数据中心的应用工具一直在不断被开发,最近的新工具是趋势分析(IPEDS Trend Generator),它是一个在时间维度上可以快捷看到IPEDS数据的分析工具,可利用该工具得到趋势图、下载数据以及在线打印;也可以选择如何在线展示数据,根据问题选择项按院校类型、学生类型或分州展示[13]。
对州一级的中学后教育管理者和院校研究者,NCHEMS信息中心是另外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该工具满足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制定和分析,提供州一级的及时的、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这对于完善的高等教育政策决策是非常有用的。[14]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的启示
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较高的水平上构建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的现代化,笔者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1.从管理上看,在当前国际高等教育信息管理和利用形式下,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信息的需求,建设一个能承载多元功能的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现在到了应该并有条件进行高标准研究、开发和建设的阶段了。
2.从研究领域上看,管理机制的设计和完善,综合数据系统健康运作、良性发展的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数据统计标准和操作办法、定义,管理和研究机构协调发展,体现以学生、教师、高校为本的服务理念等,都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自觉主动地参与并深入地研究这个领域,使之从院校研究角度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应用和实践领域。
3.从综合应用角度看,我国对数据的应用主要是谁用谁研究,尚未形成研究与利用各有专长、分工负责、有机结合的良性局面,往往管理者即研究者。为更深入研究,同时更专业地开展管理,有必要逐步培养高等教育应用研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专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4.从人才培养上看,高等教育学,包括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作为我国传统文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对学生的统计和技术能力培养较为忽视。国外教育学作为专业领域,通常是本科阶段为非教育学的文理科学生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再进入教育科学,有些教育学研究生同时会选修统计学和有关的副学位。如何面向实际,增强高等教育学人才的统计和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并在一定时期推动该专业人才以职业资格认证为方向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命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姜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机构演变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1999(5).
[2]Title IV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of 1965, as amended (20 USC 1094, Section 487(a)(17) and 34 CFR 668.14(b)(19)).
[3]IPEDS.http://nces.ed.gov/ipeds/.2013-03-01.
[4] http://nces.ed.gov/npec/panelIPEDS.asp.2013-03-01.
[5] NCES Statistical Standards.http://nces.ed.gov/statprog/2002/stdtoc.asp.2013-03-01.
[6] IPEDS术语表.http://nces.ed.gov/ipeds/glossary/.2013-03-01.
[7] 王春春.走向标准化的教育质量评价——访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评估部主任Arnold A.Goldstein[J].大学(学术版),2011(1).
[8] Alan Kar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Sciences Data Confidentiality Technical Panel: Final Report.February, 2011.
[9]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6.Status of Appropriation Bills, One Hundred Ninth Congress (2006).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10.
[10] 王晓阳.美国联邦教育部“大学导航”网站受到好评[J]. 世界教育信息,2008(7).
[11] College Navigator.http://nces.ed.gov/collegenavigator/.2013-03-01.
[12] IPEDS Data Center.http://nces.ed.gov/ipeds/datacenter/.2013-03-01.
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12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59 [本刊网址]http:∥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获取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我国高校历史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的接受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文献阅读能力有限、质疑能力不足等诸多弊端,因而,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激励他们的探究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历史教师肩负的主要任务,但以科研为重心的评价体系使得许多高校历史教师都将研究高深学问作为职业志向,造成教师对教学、教学改革的关注和尝试较少。当前,一些高校的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被忽视。正是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以讲述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问答活动上。这种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性、创新性和能动性,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宽泛庞杂。近几十年来,高校历史学科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大量涌现,但历史教学内容却较为宽泛庞杂: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史,通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材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而且还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社会史等多个门类,内容繁杂、面面俱到,讲授内容太多,学生自学时间太少、选择学习内容的余地较小,知识来源渠道单一,没有独立的特色。如受条件限制,历史最新研究成果、文化史和社会史等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这种内容宽泛庞杂、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无法满足历史专业教学的需要。与中学历史课相比,高校历史教学在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增加和扩展了史料和史实。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单一的闭卷式期末考试是我国高校历史教学采用的主要考核评价方式,试卷统一命题、一次考试便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书面考试的作用,而且考试内容多为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因而,对于以研究为本的高校学生来说,应摈弃与研究性学习不相适应的内容,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构建研究性学习活动体系,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究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历史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精髓,这些文献是学生积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资料来源,也是他们深入了解历史问题、培养其文献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古代汉语》、《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是我国高校历史专业开设的、与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历史相关的文献课程,这些课程是当代历史学家们最新研究成果的浓缩,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还为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提供了权威性资源,但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查阅、整理和阅读古代历史文献和世界各国文献原始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梳理出自己的观点。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早期历史研究存在许多推断性、猜疑性和不准确性,与西方独立意识和质疑能力强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顺从、统一意识较强,质疑能力不足。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发现,原来历史资料中推断和猜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然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埋头于教学研究的历史教师了解不够全面,陷于被动学习中的学生对此理解必然不够深入。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将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与教材上的观点相比较,以此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质疑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学论文写作能力。历史学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四年学习综合水平的直接反映,也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学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由于高校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和质疑能力较差,加之部分学生对写作基本要求、程序不清楚,不会搜集、整理、归纳资料,造成历史学论文质量普遍较低。随着网络的普及,毕业论文机械摘抄、利用现象十分普遍,这对科研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在阅读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意识和“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态度、方式方法和内部自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将自身角色从知识传播者、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推荐者,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按照学生“自主发展”的模式,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改变过去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无限的空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自主学习、自由表达情绪和思想。
(二)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建设,是育人为本教育观念的体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研究性学习特别重视课堂教学建设。首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删减与中学历史教材重复的知识和史实,改变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庞杂的现状,对前沿知识、研究新成果等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给予充分关注;其次,树立“授课而非授书”的观念,减少授课时数,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学习内容、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余地,如以三分之二的学时来讲授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则留给学生自主获取历史知识。其次,营建参与式教学体系。高校历史教学必须积极营建参与式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在自由、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体系主要由确立以“问题”为组织形式的学习主题、向学生提供选择阅读的资料、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等教学环节构成。在确立学习主题环节,教师重点讲授历史研究动态、历史基本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解决学习主题的基本方法;在向学生提供选择阅读资料环节,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和教学内容布置阅读书目,提供阅读资料,学生则结合学习主题阅读参考书目;在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学习成果纳入学业成绩中;最后,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讨论内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启发学生相互质疑辩论,总结讨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