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企业融资
(一)融资的概念
融资就是指资金的融通。从狭义上来讲,融资就是指融入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资金,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作;从广义上来讲,融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的融入,另一个是资金的支出,具体来说就是资金的双向流动。企业就是依照自身发展运营状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为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筹措资金。
(二)融资方式
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是通过购买股票和之安全等金融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就是直接融资,一般来讲就是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主,在集中投放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是资金双方通过某种金融工具所形成債务关系的融资方式。另一类就是间接融资,这一融资手段 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有偿的融资关系,金融机构在其中起到调剂作用。
(三)融资特点
(1)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融资频率较高
(2)比较依赖银行贷款
(3)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自备资金较少
二、企业融资的主要困难
(一)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体现
1.融资渠道方面
如金融机构借贷、发行债券、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融资渠道都是高要求、高门槛,基本不对中小企业施行政策倾斜,这些融资渠道是为大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所使用的,导致企业融资方式只有依靠银行贷款单一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小企业用于做担保和抵押的资产较少,不能够进行借贷、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融资。
2.融资条件限制
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但是由于企业具有低的稳定性让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加之企业的规模较小,对于收集资讯和市场分析的投入较少,就更容易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资金储备不足,没有可以用于抵押担保的抵押品,因此,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
3.融资期限和数量的限制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有融资的期限和数量上的限制,数量体现在5-20万元,和融资期限在6个月到24个月,有这些限制都是因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4.融资的成本较高
企业融资的年利率在四成到五成,有较高的年利率,导致融资成本增高,使得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发展停滞的危险,导致企业转战向民间融资转移选择融资,但是月利率高达3%,而且民间融资一般以半年以下为主。
(二)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原因
企业经营不善,经济效益较差,自身资金储备又较少,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生产技术能力较低,企业规模较小,这种种因素导致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就是中小企业有很多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的情况,企业的信用状况较差,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企业。
2.我国金融体系的原因
(1)金融体系结构失衡。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中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企业信贷融资中占主要地位,相对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对于信誉状况良好,企业经营状况好、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放贷,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少之又少。
(2)直接融资渠道闭塞。前文分析过直接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占的比例较小,这是由于非正规的债务集资面临非法集资的风险,所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筹集资金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直接融资渠道闭塞,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阻碍企业的融资,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3.我国政府的原因
(1)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小。地方政府偏向于扶持大型企业融资的壮大,对于中小企业繁荣扶持力度较小,主要表现在,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不支持,还处处设置障碍,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但是对于大型企业融资却一路绿灯。这也是由于大型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多于中小型企业,能够提高政府业绩。
(2)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管理缺失。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农商行。农商行等由地方财政部门或大型国有企业设立的,作为地方独立的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主要受到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但是由于政府对其引导工作的缺失,导致地方金融机构也为大型企业而服务,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不到位。
三、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加快自身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度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这都离不开中国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融资面临直接融资渠道闭塞,间接融资手续麻烦且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贷款,但是中小企业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说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容易管理,能够做到开源节流,可以强化企业管理、节省企业不必要的开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想要得到彻底解决,企业自身必须重视自身信誉度的建设,提高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使得企业融资便利,同时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拓宽自身融资渠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细化和复杂化的倾向,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式发展的情况,实现企业转型,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以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市场经济动向,有效规避经济风险。
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中小企业通过向民间借贷。职工参股、向其他单位借贷、找个人借贷等多种方式扩大融资渠道。
(三)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调节者的角色,对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政策干预。如政府提高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施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大力扶持,政府对于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问题时,要出面采取一些调控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中小企业的壮大发展,政府的干预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笔者在文中涉及到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个大板块进行论述。企业具有发展规模较、市场竞争力也较弱、企业自身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资本风此案较高等问题,但是中小企业还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国家和政府也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也要有危机意识,在危机来临前采取正确的措施,规避风险,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度,拓宽自身融资渠道,抓准时机,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亮.探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商论,2016,(14):68-69.
篇2
关键词:商业地产;融资渠道;发展趋势;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CPI的持续居高不下以及追求国际化和时尚化不可遏止的潮流,都给中国的商业地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成长空间。近些年,在商业地产在整个房地产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的同时,资金短期化和单一化,总量缺失,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商业地产大步发展的瓶颈也愈发明显,困扰着中国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们。
一、我国商业房地产的特点与难点
(一)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是商业地产开发尤为突出的特点。国内开发的购物中心,体量一般在十几到几十万平米不等,可以包含多种业态形式和不同的经营内容,如商品零售、餐饮、娱乐等;开发建设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且一般还要经过2-3年的建设周期,因此,资金问题成为了开发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以较为常见的商业地产项目——大型购物中心为例,投资一个超过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平均需要1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周期较长,通常15年才能收回初期投入。因此,任何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能否进入商业房地产市场,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其筹措资金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使用资金的本领。
(二)商业房地产收益方式多样。主流的商业房地产经营多采用开发商整体开发,项目统一经营管理,以收取租金为投资回报形式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商业房地产项目将其中的住宅、公寓、写字楼等物业的底商、商业街区整售、散售,零散经营。
(三)商业房地产经营难度大。首先,商业房地产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租金收入,而能否获得租金很大程度在于物业本身的情况状况和物业价值的提升。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商业项目鳞次栉比,商业竞争趋于白热化,商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其次,商业房地产周边的经济环境、交通状况、客群状况、居住人口的变化、政府的相关政策都会对商业地产的经营和收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再次,商业房地产“养商期”的存在也使开发商在开业前期随时可能面临调整和亏损。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加大了商业地产的经营难度。
(四)商业地产整体运营中,商业是核心和本质,项目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商业运营的成败。商业房地产运营主要由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资本运营三块构成。地产开发是基础和表现,没有主要包括拿地和建设的地产开发,附着其上的商业运营则失去了必要的基础和载体;资本运营是线索和目的,商业地产运营的各环节都由资本运营实现耦合,并且任何商业项目都是以良性的资本运营为最终目的。因此,对于商业地产而言,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商业房地产融资现状与需求背景
(一)目前,我国商业地产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商业地产自筹资金比例较低
我国房地产金融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融资比例高。二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比重过大。三是融资渠道单一,以银行信贷为主。
目前我国商业房地产资金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商业经营者自身的积累和传统的外源融资方式。开发商自身资金积累主要是指开发企业自身的资金和以企业为基础的股权融资,前者积累过程相当缓慢,而后者目前在我国利用有限。传统的外源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信托投资、承包商带资承办等,其中尤以银行贷款为主,是向商业银行贷款。据统计我国商业房地产开发银行贷款已经占到了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资金的70%以上。
(二)商业地产开发商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房地产开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特别是大型商业设施的依赖性更强,动辄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一旦出现商业经营差、利润下降,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就会造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银行的金融风险。而商业银行也基于风险的考虑,对于提供资金的数量和使用期限都有严格的限制,并偏向于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能因为缺乏金融支持而出现大的波动。因此,迫切需要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一道探讨拓宽融资渠道。
(三)在我国商业房地产更多地向资本市场融资必将是未来的融资趋势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方式中,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少,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融资数量明显偏小,商业地产企业就更小。目前,我国商业地产企业中只有极少数实现了在证券市场上上市融资,难以满足需要长期资本的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就不能保障我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按照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形成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在我国商业房地产更多地向资本市场融资必将是未来的融资趋势。
现阶段,开发商融资越来越难,为了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分散资金风险,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开发商资金紧缺的问题,我国亟待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房地产开发融资体系。
三、商业地产融资渠道的探索
篇3
关键词:融资渠道 融资 拓宽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银行和担保机构为控制风险,保证盈利而嫌贫爱富
金融机构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了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鲜有银行敢在这一领域涉水太深。
2.政策性担保机构缺失,造成了中小企业担保无门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必然会要求中小企业在提供了足够的抵押物或者担保之后才敢放款。但是银行的门槛高,担保公司的门槛一样不低。现在国有的担保机构基本上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成了国资委下属的企业,控制风险,保证盈利同样成了他们的经营目标。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今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中要求与银行审贷标准基本相同。客户对象几乎与银行重叠,无法对那些不敢贷款却真正需要担保机构担保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在中小企业组成的金字塔结构中,目前只有那些处于中间层次的企业可以获得担保,对于大量的处于底层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几乎不会施以援手。
3.目前的金融体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银行和担保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保证盈利,纷纷提高自己的门槛,这是一个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但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育比较健全。非银行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多,中小企业70%的资金是通过直接融资得到的,只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我国由于金融体制的限制,直接融资这条路很难。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在海外,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不仅仅依靠银行的贷款,很多时候获得风险投资或者创投的帮助,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很难获得这样的融资。现在的创司只是看中比较成熟,能上创业板和证券市场的企业,其短期目的和利益性都很强。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
1.构建信用担保体系
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优者,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运用必要的政策支持,创造条件重点打造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抓紧制定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补偿,鼓励机制政策,推动信用担保评估和行业自律制度,引进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发展。
2.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
针对大银行远离中小企业的现状,可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管理成本,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
3.完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中小企业板开通以来,为部分中小企业筹资提供了可行的渠道,但由于受到发行条件、政策和市场的约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尽快推出三板市场和国际板,使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及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是解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
三、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分析
企业的融资方式可从融资主体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可以区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企业依靠自有财产投入来满足发展及投资要求。外源融资是指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中小企业自然将目光投向外部,向外部筹集资金,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一个新企业的建立初期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当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则可以利用外源融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内源融资是企业最基本的融资方式。企业之所以可以进行外源融资,取决于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第二层次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企业内部职工集资、民间集资或借款、短期拆借、企业投资公司(基金)投资或贷款、借券融资及股权融资等。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担保融资、信托融资等。
从企业规模分析,小企业受自身条件所限更多地偏好于直接融资方式,以民间信贷包括企业间借贷为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由于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主要寻求间接融资方式,并以银行贷款为主。规模较大,持续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以股权融资为主。从企业发展阶段分析,在创业阶段,企业主要依靠直接融资,在发展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在成熟阶段,企业则又会选择高一层次的融资方式,开展大规模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源比间接融资更广泛,但是各种融资方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而间接融资方式则受到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和金融信贷政策的限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房地产;房地产企业融资;融资渠道;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79-03
房地产企业融资,是指发生在房地产经济活动中的,通过各种信用方式、方法及工具为房地产业及相关部门融通资金的金融行为。广义的房地产融资指的是筹集、融通和结算资金的所有金融行为;狭义的房地产融资只是指其中的一环,即专指资金融通行为。
房地产一般的开发过程,都需要巨大资金的支持。项目启动的初期需要资金,完成拿地、规划、设计等开发前的准备工作;开发阶段需要工程建设资金完成项目;处于发展期的企业,为扩大再生产,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各项资源储备。由此看来,如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如何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是投资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一、我国房地产融资现状
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房地产价值的提高而逐渐演变的。房地产价值较低的时候,房地产企业自己就可以筹集开发所需的全部资金,几乎没有房地产企业融资需要;随着房地产价值的逐渐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必然存在资金投入集中性和来源分散性的矛盾、资金投入量大和每笔收入来源小的矛盾、投资回收周期长和再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矛盾。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贷款,在房地产企业融资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贷款方式的优劣、开发风险的大小和开发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融资成本的大小。经历多轮宏观政策调控之后,商业贷款越收越紧,在目前银行对房地产行业严控贷款的形势下,近年来国内房企对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房地产直接融资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开拓融资渠道,拓展房地产信托、企业债权、房地产股权私募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新型的房地产融资业态,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化是房地产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房地产业直接融资趋势具有多方面的好处。第一,分散了银行的风险。房地产企业通过直接融资使得资金来源多元化,就避免了把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转嫁给银行。第二,有利于减轻实物性房产投资的压力,把资金吸引到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端,有利于缓和供求矛盾。第三,把民间投资引到房地产领域,也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现状分析
1.银行贷款。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主要是定金及预付款)两个方面。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资金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整个过程。银行贷款实际上支撑了房地产开发经营周转的主要资金链,我国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很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商业银行会加强贷款风险的审查措施,使得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中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比例逐渐减少。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可以说,以后多数房地产企业是难以继续依赖银行贷款进行开发的。
2.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信托一般是指以房地产及其相关资产为投向的资金信托投资方式,即信托投资公司制定信托投资计划,与委托人(投资者)签订信托投资合同,委托人(投资者)将其合法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房地产投资,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或购买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或进行相关的房地产投资活动。
信托制度的优越性、灵活性以及独特的财产融资功能与权益重构功能,使它成为最佳融资渠道之一。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信托主要是由信托公司兼营的一种业务,其主要工作是房地产资金信托。从长期发展来看,应成立独立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为房地产开发、收购、买卖、租赁、管理等各环节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适应房地产行业特点提供长期性融资模式。统计数据可见,2013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信托环比增长12%,可以预见,今后信托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里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3.股权融资。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股权融资是房地产企业与资本相结合的理想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再融资,即采用增发配股、可转债等三种融资方式可从容化解各种宏观金融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上市融资分直接上市融资和间接上市融资两种。直接上市融资的金额比较大,但是上市的门槛比较高,比如负债率不能高于70%的规定是很多企业不能选择直接上市融资。加快股权融资发展要加大股权融资比重,降低目前入市的门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短期内,这些条件不会有很大变化。更多的房地产企业选择间接上市——买壳上市,买壳上市需要大量现金,目的是通过增发、配股再融资资金,但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很好的项目和资金进行置换。而拥有大量现金和好的项目都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很难具备的,所以我国房地产企业走上市这条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4.债券融资。房地产证券是房地产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也是房地产资金筹集的一条重要渠道。房地产债券较一般债券收益相对较高;与股票相比,又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有较高的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企业债券成为企业外部融资优先考虑的方式,债券融资额往往是股票融资额的3到10倍。而我国的房地产债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债券融资额总量方面,远远不及股票融资额。目前只有少数国有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而民营房地产企业,即便是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对债券难以问津。房地产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证券市场的改革力度,完善房地产金融法规,为房地产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房地产企业要立足于国内证券市场,向海外证券市场拓展。
5.房地产股权私募基金。股权私募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房地产股权私募基金是股权私募基金的一个分支,属于产业基金的范畴,定向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基金。另一方面,他也是房地产投资基金的一种,和其他投资基金一样,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将投资者拥有的资金汇集成基金财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投资于基金合同确定的领域,以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获取收益,并返还给投资者的集合投资方式。房地产私募仅仅这几年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在发行数量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北京这些地方增长特别快。与此同时,私募基金投资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这些基金都在规避拿地环节,而现在,从前期拿地到后期持有型物业投资,乃至全产业链都有地产基金介入。此外,如何开展与地产私募基金等长线资金的合作十分重要。
6.其他方式。房地产企业的海外融资增速很快,一些大的品牌房地产企业到海外低成本拿地,一些中小企业到海外IPO、融资。2012前9个月,海外融资一共才400亿,而当年第4季度就有200亿元,2013年第1季度就达到了300亿元,可见其增长速速之快。除此之外,企业间通过兼并融资、股权整合实现融资、扩大产业的案例,在这一两年也越来越多。
民间投资同样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现在的民间投资也在发生一些新变化:首先,由于限购、限贷政策,投资住宅的纯投资性需求已经大为减少。其次,原来一些民间资本是买住宅,现在却转投到了其它方向。大致情况是,50%左右的资金投到了比如能源、高新农业、科技等领域;剩下的50%资金还留在房地产,但投资已经出现分化,一是买商业地产,二是买证券化产品,三是到海外买房。值得注意的是,和实物买房相比,这几年证券化投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买信托、投私募,还有通过银行的理财进行投资。
三、优化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
我国房地产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因此,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信贷入手调控房地产市场可以取得根本性的效果。我国目前银行贷款规模过大,金融压力与风险加大,必须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的条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抵押贷款的审查,避免资金过多的流入房地产开发市场,造成投资过热。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正在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其次,随着间接融资的总量及门槛有所限制,实现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特别是直接融资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房地产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变。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再融资,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房地产项目资金需求方面的压力。
近期关于金融系统的一系列事件冲击着人们的眼球。继2013年6月银行系统“钱荒”之后,国务院下发“金十条”,提出要“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预示着房企未来融资难度可能随之加大。国内市场“流动性”趋紧,美联储亦透露或终止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因此房企不应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要朝着股权私募、基金、发债、海外融资等多平台发展,给自己上多重保险。然而,资金池并非越大越多越好,如同穿鞋,“合脚为宜”。融资方式必须保质保量,在确保资金来源充足安全的前提下,房企应优化负债结构,适当降低负债率,同时需要提升对资金投放效益的分析能力,力争实现利息成本最小化和资金效益最大化。
最后,要健全关于房地产融资的法律法规,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完善。涉及房地产开发的法律规定少,且不够具体。在执法过程中难以把握合理的尺度,增大了交易成本,并产生严重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投资的市场配置失灵。
由此可见,中国房地产市场融资渠道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预示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由初期的比较粗放、雏形的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将形成一个多元化格局。
参考文献:
[1] 秦虹.房地产投融资格局已现多元化[J].房地产世界,2013,(07).
[2] 陆海飞.我国房地产融资问题刍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3] 马艳萍.房地产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0,(27).
[4] 张健.房地产投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苏南地区;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94 -02
苏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该地区技术基础好,经济基础雄厚,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2013年推出了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该平台主要解决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存续时间、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机制、股权明晰性或缺乏主办券商推荐等各方面的不足,苏南地区能够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无法挂牌新三板,这些企业无疑是缺少了一条可行的直接融资的渠道。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缺少资金的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苏南地区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金缺口大
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规模小、自身抗风险能力弱;高新技术开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自身资金的原始积累、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大部分小微企业维持其正常运营的融资需求都不能保证。根据调查苏南地区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平均流动资产为6000万元,平均流动负债仅为2600万元,平均营运资金缺口高达3400万元,融资需求巨大。
(二)融资金额较少且期限短
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无需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间接融资是小企业取得融资的主要途径,而银行贷款又是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在银行贷款这一融资途径上,所调查研究的7家小企业在2014年度的融资总额为5千万,而同期的中型企业贷款额度为2.87亿元,仅为后者的17.45%。并且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全部为短期借款,不存在长期借款,无法为企业提供长期发展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三)融资渠道单一
小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较少,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小企业的担保方式仅限于个人连带责任保证,而大中型企业则有其他诸多担保方式,如股权质押、个人连带责任、关联公司连带责任保证、房屋及建筑物 、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抵押等,这一点使得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上较大中型企业更为困难。
二、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能力弱
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上均弱于同行业的中型企业。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公布数据的7家小型企业和6家中型企业年报数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型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而小型企业仅为1.8%。同时由于它们的标准差非常接近并且较小,这就进一步说明小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从流动比率看,中、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都较好。中型企业的该指标为2.4,总体上可以既保证充分的偿债能力又保证良好的资金利用效率;而小型企业该指标则达到4.5,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低下,或是难以借到借款使得负债额过低,从而增高该指标的数值。中型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为小微企业的270倍,说明中型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明显强于小微企业。
(二)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底子薄,缺少有效担保
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14%;而中型企业该比例仅为1.23%。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意味着可以用于担保的有形资产过少,缺乏有效担保物意味着融资可得性降低以及融资双方所承担的风险上升。根据新三板公布的相关数据可知,中、小企业在担保方式上具有较明显差异。中型企业能够通过股权质押、个人连带责任、关联公司连带责任保证、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多种方法进行担保,而小微企业往往无担保或由公司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及其亲友等承担个人连带责任保证。由此可见,小微企业缺少有效、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是其缺乏担保。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主要由公司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及其亲友等承担个人连带责任保证,而连带责任保证是一种责任较重的保证方式,即意味着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均负有全部清偿的责任,实际上是保证人放弃了可以享有的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在债务到期时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偿还,因而加大了保证人的风险。小微企业在获取长期贷款上更为困难,调研数据显示,部分小微企业不存在长期借款。可以看出银行在长期借款方面对中小企业存在差别对待,小企业不仅可获得的借款金额明显较少,而且单笔期限更短,这无疑是加大了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三、解决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利用新三板,发展直接融资
自从201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扩大至全国后,新三板以挂牌门槛低、成本低、审核效率高,成为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股份转让、定向融资的有效选择。因而未挂牌的企业应该积极了解新三板,努力作出调整,积极向该平台迈进。 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是建设新三板市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而,已经成功挂牌的小微企业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从上面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利用新三板直接融资并不多,还有很多企业仍然以银行贷款等间接方式进行融资。小微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以及市场实际情况,积极调整适应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是拟IPO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有力跳板,截止2014年5月有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IPO成功转板至主板或创业板,这也为有能力的企业提供一种思路进一步拓宽迈向资本市场的道路。
(二)发展关系借贷,稳定间接融资
关系型贷款是专门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独特融资服务的贷款技术,金融机构通过投资而获取客户的专有性信息,然后根据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全面互动关系对投资的收益和前景进行评价。
由上文可知,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处于弱势,银行并不了解小微企业,这样企业就很难从银行借到钱。小微企业为使银行了解自身,往往通过与银行发展业务关系实现,通过向银行购买一些服务,小微企业借此将信息传递给银行,使银行对其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虽然小微企业在向银行购买一些服务时付出了一些成本,但是可以得到以下收益:首先使银行通过业务关系了解小微企业,提高贷款的可能性;其次,借此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提高信息的通达性以及银行对企业的贷款监督效率,从而使得对抵押担保品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下降;最后,小微企业能够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意味着银行对其资质的认可,企业的声誉以及信用度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利用互联网金融,拓宽融资渠道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社交网络、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对支付结算、资金融通等金融业务进行深刻变革而产生的新兴金融业。“互联网+”的正式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作为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带动“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有助于不被传统金融机构看好的小微企业寻找融资契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些小微企业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筹集资金。目前涉及融资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P2P 借贷、众筹和基于电商平台的小额贷款,其中P2P 借贷模式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的业务,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国内主要的电商平台都已开展此项金融服务。截至2014 年6 月底,阿里小贷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1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逾80万家,其交易额和发展速度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通过互联网金融拓宽融资渠道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在融资需求、融资渠道与担保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小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新三板,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关系借贷,稳定间接融资;利用互联网金融,拓宽融资渠道等多种途径来解决苏南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小霞,曹舰.基于P2B的安徽省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9).
[2]徐洁,隗斌贤,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4).
[3]建红. 基于发展视角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关系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
[4]徐龙志,敬丽华.经济转型背景下江苏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6).
[5]刘世钦,帆,汤静.江苏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调研与解决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3,(07).
作者简介:
郑琰,女,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
篇6
关键词:短期融资债券 企业 作用 融资策略
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使得短暂退出金融舞台的短期融资债券重现融资市场。截止2006年底,仅仅出台不到两年时间的短期融资债券累积发行296只,金额达到4093.1亿元。企业在银行间融资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不仅为自身吸引了大量资金,也拓展了我国企业的融资途径,极大丰富以发展了我国融资债券市场。时至今日,短期融资债券仍然以其强大的优越性得到大、中、小型企业热捧,在其融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 短期融资债券概述
1.1定义
金融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中,资金融资机构或部门需要直接到市场上融资,借贷双方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比如股票融资,本文中所探讨的短期融资债券也是直接融资债券中的一种;在间接融资中,借贷活动必须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先由银行向社会吸收存款再贷方给需要资金的机构或部门。
短期融资债券(Super CommercialPaper,简称SCP),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市场参与程度高、受认可程度高的非经融企业,依照规定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利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短期(一年以内)资金的直接融资方式。
1.2特征
短期融资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的机构投资人;发行价格应以市场为基础,并采用簿记建档集中配售的方式确定;滚动发行,实行余额管理,确保待偿还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40%;发行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65天。
1.3优势
短期融资债券具有以下几种优势:发行规模不受限制。发行机构或部门可是在央行标准的发行限额下,根据自身资金需要自行灵活地确定发行规模;筹资成本以其他融资方式相比相对较低;虽然发行期限较短,但发行期限较为灵活;吸引资金的能力较强,筹资数额比较大;操作流程比较简单;发行期间和期后,可以提升发行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2 短期融资债券在我国发行现状
短期融资债券自2005年发行,当年年底就有61家企业累积发行了共有1400多亿元的短期融资债券。在往后几年间,短期融资债券呈现逐渐上涨态势,到了2011年年初,短期融资债券一年发行量已经基本达到了300只,金额达到上千万亿元。反观企业债券中的其他融资方式(中期票据、企业债等),则远远赶不上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规模。
从发行主体角度来看,发行机构或部门的行业背景趋于多元化,既有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所有制可谓十分多样化;从发行管理角度来看,短期融资债券实行滚动发行、余额管理,发行日期、发行价格和发行规模的选择相对较为灵活;从短期融资债券中介服务方角度来看,其建立了竞争和淘汰机制,通过市场机制选择中介服务机构;从承销商角度来看,除了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外,一些证券公司也具有承销资格;从风险角度来看,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建立了发行信息披露、后续信息披露等一些列信息披露系统,使投资者能够快速、准确获得发行机构或部门的相关信息,金额对投资风险进行合理判断和正确识别。
3 短期融资债券在高新企业过程中的作用
高新企业主要从事一些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医药技术等经营活动,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需要大力资金给予支持,确保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才能保证日常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行。除了国家给予高新大力支持外,企业本身也会通过有效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企业融资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选择股票融资也可以选择债务融资,且在债务融资中比较偏好短期融资债券。究其原因,在于短期融资债,券在融资过程中有着重大作用。
3.1拓宽了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融资渠道
短期融资债券发行以来就以其强大的优势在短期流动资金筹集方面得到企业的青睐,原因在于其创制了一种新的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对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的依赖度,大大拓展了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融资渠道,也成为了企业短期融资的主要途径。尤其,允许民营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使得发行主体日益多元化,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对市场开放程度也有巨大的提高效果。
3.2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资金,被称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液”,因而,应有低成本资金,企业也就成功了一半。由于间接融资方式风险相对较低,企业融资几乎都是采取银行借贷这种保险的间接融资方式,使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市场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债券、股票等形式的直接融资在融资市场所占比例甚小,完全不利于直接融资市场进一步发展。因而,当短期融资债券这种融资成本低的直接融资债券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广大企业的青睐,徐徐拉开了企业通过债券形式进行融资的大门,利于调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比例失衡的现象。
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成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中介机构费用;发行登记费用;发行兑换费用;支付给投资者的费用等。2011年,某高新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利率为4.55%,而同年银行贷款利都在5.5%以上。由此可见,短期融资债券发行成本相对较低,在融资过程中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益处。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即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其实质就是对中小企业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微观主体。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强位弱势”地位。资金约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大量中小企业无法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来提升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商业性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票据贴现等融资形式还没有广泛应用,一般中小企业融资多集中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于直接融资。(2)融资成本过高。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单一和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只能借助于银行和直接融资,并且由于在借款过程中的手续问题,借款过程时间过长,因此,在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间的融资的结构性失衡决定了融资的复杂性大,融资成本高。(3)依赖非正规的金融渠道。由于受到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方面的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约束。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虽然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往往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但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要求。但民间借贷的成本过高,风险性较大。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对策
(1)完善政府职能,充分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第一,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可以算是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标志。但《中小企业出口法》、《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配套法律也未能得到及时的制定,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保障又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首要环节,因此应尽快出台这些法律法规。第二,尽快建立财政援助、税收支持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许多项目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资金较紧张。财政援助体系的重点应放在贴息贷款及政府优惠贷款这两方面。第三,逐步健全我国信用体系。社会信用环境水平低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商业银行因无法准确识别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而普遍对中小企业实行“慎贷、惜贷”;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安全性的考虑,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定为较低的信用等级,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尽快地建立一个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已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必要环节。(2)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环境。第一,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融资能力,就必须尽快转变原有的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拍卖等多种方式,加快搞活中小企业改革步伐,实现产权多元化。第二,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信誉度。银行对中小企业慎贷、惜贷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佳。第三,转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在当前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较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应放宽眼光,积极拓宽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在可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的融资方法。(3)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第一,完善银行信贷机制。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机制较为单一,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采用相同的审贷模式,甚至条件更为苛刻,手续繁琐,时间较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时效性急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完善信贷机制,以高效、便捷、快速的服务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第二,加强金融信贷创新。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现代支付服务体系,积极灵活运用各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配套服务,借助商业银行的网络优势和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其所需的相关服务。(4)推动资本市场建设。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拓宽直接融资方式无疑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中国证监会应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篇8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家颁布了一些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法规政策,政府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所在
(一)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及成长过程,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从直接融资方式来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空间极为有限,利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在我国,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只有大型企业才可能满足其需求。从间接融资方式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也过渡依赖银行贷款,但是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又顾虑重重,不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除了明显偏高的利息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融资费用,同时还要受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等。此外,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杂,条件苛刻、审批时间长,又存在大量不确定的额外费用,这就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从银行一般的操作规程来看,一些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盈利能力较差,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只愿意提供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但是多数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少,也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人,所以也很难获得贷款的支持。
(二)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业务还不到位
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方式层次较低,除贷款要求外,中小企业在结算、咨询、理财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中小企业在财务设计、融资及资产运营中,由于存在融资能力差、交易成本高、信息不透明、技术创新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自有资本与信誉成本较低等特点,许多财务与融资问题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力解决的。因此,中小企业对融资服务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元化的。而从目前来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除了份额不高的贷款外,其他中间服务远远不够。
(三)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背景十分复杂,不仅与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有关,也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和贷款管理体制密切相关。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大幅度地减少了信用贷款数量,绝大部分贷款都需要抵押或担保,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弱,许多中小企业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担保单位,从而也影响了银行贷款及时进入中小企业经营之中。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思路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任何单项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应从主、客观等方面共同采取措施逐步改变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在遵循国家政策前提下,只要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兼顾社会和自身的经济效应,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受到政府的保护。政府要多出台有关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重点扶持劳动就业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公平竞争,促使中小企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金融机构应对中小企业放宽贷款政策
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及时取得贷款。首先,银行应该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尤其是对私营中小企业的歧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寻找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我国目前提供贷款的机构仍然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非公有制融资机构并没有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对中小企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适应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应建立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扩大贷款的质押范围,增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灵活性。有关部门应帮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等,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银行结合其中间业务的发展,推出方便实用的融资手段,也是一条可行的融资渠道。如搞一些票据融资、保险融资和信托融资等。
票据融资。票据的签发过程也就是中小企业一种信用工具的产生过程,票据通过流通转让,实现了票据的汇兑和信用功能,完成了中小企业管理的直接融资。
信托融资。国家出台的《信托投资管理办法》等,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信托融资的融资成本和操作成本相对较低,适合规模小并且自身抵押资产少的中小企业融资。
保险融资。保险公司推出的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可以转移银行的部分风险,提高赔偿比例,增强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信心,也将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由国家、省、市三级机构组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创建的初期应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风险较大,银行不愿意对其提供贷款。如果政府能够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那么,中小企业这种融资困难就能得到较好的缓解。所以,政府有必要成立相应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坚强后盾。同时也要借鉴美国的信贷担保模式,制定相关准则和规范,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四)拓宽中小企业贷款途径,选择合适的小额贷款方法
小额贷款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小组贷款和个体贷款。小组贷款通过小组向小组成员发放贷款,贷款由小组成员互保,成员的信用审查一般都由小组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完成。个体贷款是由贷款人直接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直接向借款人放款。其优点是可针对借款人的需求,灵活调整贷款的金额、期限和还款方式。
篇9
关键词:金融脱媒 经营模式转型 业务创新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金融脱媒”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金融脱媒”一般是指资金不经过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而从供给方直接输送到需求方,从而造成资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使得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有所降低。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金融的管制逐步放松,资金的配置越来越依靠市场手段,各种提供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金融创新工具也不断推陈出新,多种金融业务的提供使得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融资决策有了更多的选择,对银行的资金依赖性不断降低。
目前,我国银行业同样面临着“金融脱媒”问题的困扰。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既是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为银行业务创新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本文试图从分析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的表现入手,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主要表现
在我国的融资体系中,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而信贷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直接融资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个人的资金运用除了银行存款外也有了更多的运用渠道。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面临着严峻挑战。在现阶段,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降低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宽。许多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而部分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创业板进行直接融资或者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直接融资规模的增加对银行的贷款规模有显著的替代效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起,企业通过境内或境外上市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比例越来越高。至2005年底,通过股票发行融资量已占全年总融资量的6%。而由于直接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企业直接融资额的不断增加,贷款在融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85.1%降到了2005年的78.1%。2005年,企业短期融资债业务的推出,对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业务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由于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实行备案制,其准入和发行比一般债券和银行贷款快,融资成本也低,因此对大中型企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005年累计发行各种短期融资券142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5年全国各项新增贷款额18273亿元的7.8%,人民币新增贷款的27%。
(二)多种金融工具使银行存款不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唯一选择
随着我国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个人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除了传统的股票、债券、基金及保险产品外,近几年来,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各类信托计划及银行自身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也极大的拓宽了居民的理财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的储蓄存款。从1999年至20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的结构变化可知,从资金来源来看,储蓄存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从1999年的48.38%下降到了2005年的46.70%。而储蓄存款中,活期储蓄存款占比增加较快,从1999年的24.60%增加到了2005年的34.59%。与之相反,定期存款的占比却不断下降,从1999年的75.40%下降到2005年的65.41%,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表明近几年随着居民的投资渠道不断增加,居民相应减少了定期储蓄存款,增加了活期储蓄存款,以便在时机恰当时投资于其他资产。
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建议
“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使得长期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迫使银行必须改变原有的依靠企业贷款获取利息收入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目前仍面临着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偏弱、资金缺口巨大、不良贷款比率偏高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不及时调整策略,则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陷入被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分流了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在目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业务经营模式,以应付不断深化的“金融脱媒”现象带来的挑战。
(一)在负债业务方面,拓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
居民及企业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从银行业的资产业务上看,金融脱媒不可避免地带来储蓄分流,存款的流失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及其他资金的补充,将会产生流动性危机。另外,银行也将失去资金运用所带来的利差收入。因此,为应付金融脱媒带来的储蓄分流,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拓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就越迅速。因此,同业存款及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将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创造符合客户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型理财品种,主动吸引客户资金,实现产品型负债。由于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而传统存款的目的只能满足客户的单一需求。因此,要吸引客户的资金,必须善于把握客户需求变化的趋势,不断创造符合客户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理财品种。实践证明,各家银行开发的一些新型理财产品、投资性避险产品及年金管理产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通过主动借入负债,可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进行同业借款和票据融资,还可以通过资产回购,发行金融债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二)在资产业务方面,开发新的贷款业务品种
努力扩大商业银行的可贷款对象,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不同学者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上,商业银行还是因为风险大、成本高不愿意做、贷款“垒大户”现象依然是普遍的做法。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大企业能够顺利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对银行的融资需求减少。商业银行必须开拓新的市场。中小企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但长期以来,其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与其所获得的信用资金的市场份额严重不成比例,因此,注重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创新产品,是扩大商业银行可贷对象的重要手段。关于贷款与风险控制的技术问题,可以参考有些银行的现行做法,比如将贷款整体打包给小额贷款机构。小额贷款机构不是存款机构,但是小额贷款方面的专家能帮银行做零售。另外,由于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管制,银行的风险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弥补。
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三)从资产负债综合角度来看,推行多形式资产业务
资产证券化是美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做为商业银行的一种特殊融资手段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资产证券化是指一个实体将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识别的现金流收益集合起来,并转移给投资者,从而达到融资目的的一种融资方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有效的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可以综合协调资产和负债的平衡。一方面,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化解由于存款短期化和贷款长期化而产生的流动性问题,转移由于利率波动而产生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选择性的购入市场上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可以增加资金运用的渠道,对资产和风险进行优化配置。
我国资产证券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启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试点至今,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行了30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99亿元(两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探索。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证券化试点的资产比较单一,主要为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或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做为试点产品,两家试点银行更注重产品发行的成功,因此选取的资产均为长期优质资产,这种优质产品的证券化不能满足银行分散风险的需求,因此,还不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二是目前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交易仅限于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仍然是相关产品的主要投资者,投资主体单一化的局面与债券市场日益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结构极不相称,不利于分散银行系统的风险。同时与资产证券化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及监管标准仍然不够健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从短期来看,金融脱媒现象给银行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是贷款需求不足与资金供应相对过剩的矛盾。在这一时期,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不足。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来调节资产和负债结构应是趋势,商业银行必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发展,积极利用好资产证券化工具,推动经营模式的全面转型。
参考文献:
1.吕耀明.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3
篇10
江河湖泊分布范围广泛,湿地类型多,面积大,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除此以外,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冰雪旅游开发最早的省份。在冰雪旅游方面有着优厚的地理资源,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长达5个月之久。此外,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赫哲族鄂伦春族的生态文化资源,是目前为止现存的可供考察的原始渔猎文化形态的“活化石”。除了上述的自然资源以外,黑龙江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在黑龙江的历史上,建立了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所以说黑龙江省不仅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使得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禀赋。这些文化都使黑龙江文化产业丰富,可开发资源比较多。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主要资金渠道
在黑龙江文化产业改革之前,主要是依赖政府的拨款,所以资金渠道比较单一,难以发展扩大。为了保证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了文化体制改革。自从文化体制改革以后,黑龙江省不断的拓宽文化产业资金来源,不断的寻找各种各样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来看,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还增加了直接融资、外商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从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财政投资,第二部分是社会投资。具体如下:第一种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也是黑龙江文化产业资金渠道的主要来源方式,随着发展步伐的不断增大,国家逐渐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也就随之加大。国家对黑龙江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关注,对黑龙江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大,通过最近这几年的投入对比,发现每年国家对黑龙江文化产业的投入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七以上。所以说国家对于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比于其他投资形式,国家投入的特点是投入大但是收益低,短期利益不明显,所以一般都是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第二种就是社会投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直接进行融资。现如今,文化产业备受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类型公司上市了,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板块。文化产业类型的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来促进文化产业的推广、宣传,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这种社会投资的方法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资金渠道的一个辅助渠道,而且社会投资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
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融资的主要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多元化融资情况已经基本建成,但是仍然不能有效推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政府投资方面,政府投资力度较小。在社会投资方面,虽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渠道,但是投资额度过小,难以满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国家财政拨款的问题,国家财政拨款在最近几年确实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需求。而且国家文化产业在我国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很小,没有超过百分之零点四,跟其他发达国家不能比较。就跟韩国相比,韩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就很大,韩国在2000年,对于文化事业的投入不到百分之一,到十年以后,投入是2000年的十倍,而到2013年,韩国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又创新高。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会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除了资金的支持以外,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产业链,除了国家财政的投入以外,还需要其他社会环节的投入,所以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保证社会投入的权益,促进社会资金投入的加大,增进黑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速度。其次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融资中其他渠道的融资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融资难度大,资金投入小。譬如说企业的直接融资,第一就要面对的是如何在保证文化产业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已有的资本市场来获得发展的资金,这是现如今文化产业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第二就是目前的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并没有独立的自,大部分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无法独立决策,这也是现如今文化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企业缺乏创新理念,思想单一,就难以获得成功。综上所述,社会投资融资难度大,融资规模小,根本无法满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需求,不能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这也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一直很难有大的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四、支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对应的改进措施。首先,用国家财政拨款做好基础性工作。基础工作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工作做得好,后面的发展才会更加顺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环境,规范黑龙江文化产业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规范的黑龙江文化产业市场,这也是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二,加大文化产业产品的创新工作,文化产业是传承下来的,但是不能死守,应该在文化产业的精髓之上进行创新,变成更适合我们现在发展的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再次,是加快文化产业的信息和资本的共享,尤其是政府、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应该建立一个文化产业信息共享的平台,保证各个单位都能及时得到消息,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后一点是政府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型引导基金,从而引导社会个投资部门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融资方式相比于几年前来说,已经丰富了很多,但是还存在着融资规模小的问题,所以就要拓宽融资渠道。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加文化产业市场,并且不断的进行创新,寻找适合文化企业发展的模式。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应该适当的降低文化企业的门槛,引导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培养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有助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应该给予社会其他渠道对于文化产业的融资,给予和国家企业一样的待遇、资金资助以及其他的政策支持。
五、结束语
-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 下一篇:护理主管相关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