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

篇1

本文探讨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以学生为本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由于学生都有个性和需要等千差万别,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现课程的个性化,人本化,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改的教学课标提出,化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培养能力和方法,同时情感态度等教育也不能缺失.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学化学课程设置看,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开设不同形式的化学课程供学生选修,已成为一种趋势.

例如,美国虽然1993年颁布了《国家科学素养基准》,并在1996年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但它们只是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和怎样实施,就由各学校自己决定了.从化学课程的设置来看,在美国不仅不同的中学各有特点,而且同一中学也有开设几种不同要求的化学课程,从而最大范围地满足了学生在化学知识方面的不同需要.英国很多学校的化学课程和教学形式的设置也都由学校自己制定,因此各学校的化学课程设置也各有特点.日本在教育上虽然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但设置化学课程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几种课程,其中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纯粹的接受式学习已经落后,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慢慢地发挥了其优点.看课本、看视频、听教师讲解学习等是接受式学习的形式,这一直都是最基础的.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文字材料、科学实验等进行研究,获得数据,发现问题,学习知识,这是另一种发现式学习,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部分.美国在1993年出版的教科书《社会中的化学》,全书共有8个单元,其中就有21个“你决定”的探究性内容,等于说平均每个单元就有2.5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对每个问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就是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的体验式学习.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通过对事物情感以及问题的反复研究与探索,反复练习实践与亲身感受,发现事物的内部知识,从而能从中学习和体会到某些不能用语言讲解而得到的知识,然后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习惯,并形成某些情感.近年来网络化学课程开始在一些国家盛行,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学生可以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进程,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习方法.这些化学课程都体现了多样化的改革趋势.

三、课堂教学开放化

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鼓励学生敢于表现与表达,还能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能在思维和探讨、合作与学习中学习知识.即可以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等,以实践讲解和感受等多功能形式教育学生,使教育质量最优化.同时也能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思想碰撞,这都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如果在课堂营造一个真实化的情境,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科书《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第三单元里,关于“食盐的电解及有关化学产品”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工厂实际生产的真实情境,学生要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这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环境中更乐意去融入和研究,更容易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里应用.

四、网络教学普及化

篇2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传统的课程结构绝大部分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目标而忽略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吸取传统课程优点的基础上,今后的课程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的知识结构,也应重视非知识结构,如情态性的结构、身体技巧性的结构,从知识的领域(知识和智慧)和情感的领域(美术价值观、审美观)结合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美术课程结构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一方面,充实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扩大美术作为视觉领域的内容,绘画、工艺和欣赏相互渗透,日趋整合,单纯的绘画概念正在消解,电脑绘画、工业设计等内容已经或正在编人课程内。一方面,日愈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教材的乡土性和地域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当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性,美术课程整体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教师 教学方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24-01

1.前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为了推进国民素质教育,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课程通过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数学教学变成开放性、多元性和基础性的学习过程。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设置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提供有所侧重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以及推理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展开,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却并不乐观,一些老师不能把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生也在不断变化的课程内容里茫然,家长表现出的则是对孩子文化课成绩的担忧。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的办法,也需要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以下通过涉及新课程改革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维。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具体,任何岗位都需要操作者具有高度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技能可以学习,但是思维方式需要长期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就是基于当前的社会现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方式。

其次,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也随之改变,原有的以分数为主流的评价方式自然要有所改变。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综合性的增添自主创新、思考分析能力提升的得分点,将学生的个人能力转化成分数,以此来鼓励学生尽快的接纳,适应新课程,不要因学生成绩一时的略微下降而放弃改革,应看到改革后的新课程对学生长远的正面影响。

然后,要注意授课资料的准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范围的增加,教师需要各种辅助道具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子课件、各种教学视频以及其他辅助设备。此外,教师还应从自身做好准备,进行丰富的数学相关知识储备,避免在开放性授课过程中出现无法把握课堂讨论方向的状况。

此外,还应该注意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大多单以成绩论成败,学生压力大,面对挫折时心理脆弱。在新课程改革后,应将师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以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新知识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不惧失败,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

最后,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将现实中的事物增添到数学理论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在具体化的讲解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印象。同时,教师不应将课堂变成自我演讲的地方,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讨论的气氛始终主导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索出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吸收。

3.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执行对象是学生,执行主题则是教师。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实现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深刻认知的前提下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和家长,真正意义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成功。作为一线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应努力寻求趣味性的教学,摆脱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适当的将理论拓展到相关实际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3.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社会实际生产中,各学科之间交叉领域增多,大多数的科研领域都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也不能够仅仅满足于数学方面的钻研,应该不断学习与数学领域相关的学科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系统,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片面的观点,丰富的学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师的授课风采,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3适当利用新媒体教学

当下学校的硬件设备都足够先进,适当的利用PPT、宣传片等新颖的手段进行教学,课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讲解内容,有利于学生跟随授课教师的进度学习。但是不要过度依赖新媒体,应以教师自身为主,不可因使用电子课件而疏于板书和随堂互动。

3.4增强课堂互动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就是推动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学思考习惯。因此课堂的互动应作为主要形式进行推广,在教授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注意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但是应注意不要因气氛的活跃而忽略知识的讲解,知识讲解是教学的基础。

3.5改变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制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考试取高分之外的个人素质,因此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体制应该予以摒弃,提出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分数占一部分,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个人表达能力等均应在评分的考虑范围之内。同时注重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评分系统的改善中来,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

4.结束语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新课程改革。同时,作为人民教师,更应该通过提升个人素质、探索新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观念的方式,支持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当前已经有了足够的推广经验,期盼在今后能够有更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参与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来,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和策略的引导下,体育课程在管理、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院校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教学论”,没能较为全面地传授“课程论”。我国师范院校因此我国教育改革主要开展的是“教学改革”,没能积极地提倡“课程改革”。正是由于我国是在不重视课程论的情况下开展了课程改革,所以这种改革是局部的,不彻底的。

“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传统的课程已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应将各种科目静态和动态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进程和时限,正确区分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弄清改革的侧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

二、体育课程的发展体系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应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体系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是以学科进行编制的,编制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单一的体育课程模式会出现一些问题,制约着体育课程的发展。因此,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1)综合性原则: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对原有学校课程中的分科课程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的综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运动形式,重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生活技能和人际间交往的能力。

(2)均衡性原则:依照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相应的规范要求,使课程类型和内容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3)选择性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差异、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建议,规定详细的学习内容选取原则和范围,选择相应的课程类型和结构,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和文化特色,体现课程开发的思想;合理的增设选修课程,正确处理选修和必修的关系,合理正确的选择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2.加强体育活动课程教学实验,探索多种体育活动课程教学模式

体育活动课程教学实验的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他学科以课程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的理解是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只有实现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两类课程的试验中,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活动课的作用,不能把它的作用无限扩大,特别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如何确定活动课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考核与评价等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在试验中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其规律。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对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总结出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不断完善改革措施,使体育课程满足教学的需求,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力生.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2]陈海啸,黄力生.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21世纪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

篇5

论文摘要:兼职教师是中职护理专业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和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兼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确保实现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追求,彰显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特色。

论文关键词:兼职教师;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状态。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弥补实践和应用性课程教师不足的问题,还能带领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一、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中职护理专业,主要培养中级技能型、服务型护理专业技术人才,更需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当前中等职业护理专业课程却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和谐。

1.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

教育内容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育内容作为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载体,两者之间必须相符合,才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因此,当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后,必然要求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筛选,课程结构进行重新整合。

2.课程与注重技能培养不符

培养劳动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显著特点和职责所在。学生专业技能必须借助相应的教育内容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获得。因此,当企业用人单位在对人才选用的观念上发生了转变时,必然要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重新调整。

3.课程与课程发展趋势不符

社会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与之相适应,而教育现代化又呼唤教育观念和内容现代化。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它的发展应符合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求我们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当前中等职业护理专业课程中的诸多方面不符合企业对人才选用的新观念,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对当前的课程内容、结构、实施形式等方面进行重新调整和改革,使两者相符合,促进职业教育快速稳步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性

2007年5月,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护理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该计划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注重强化专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计划明确提出要注重强化中职护生的专业能力训练,故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应凸显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新增设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生活护理技能项目、生命体征的观察和维护技能项目、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能项目、诊疗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方法项目等,从而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1.有利于重新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

兼职教师来自校外企业及社会一线,熟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分析行业的变化及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程度和不能满足的具体内容、本校毕业生与其他学校同专业毕业的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出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性建议。

2.有利于课程结构模块化

模块化的的课程结构,不但能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受教育者的需要。护理专业实践性很强,课程改革应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是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开发。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熟知各岗位工作群的具体工作要求,能打破护理专业课常规的学科体系,在课程的重新整合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实用、适用、够用”原则,体现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3.有利于综合实训项目课程的开发

项目课程建设是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使课程的学习内容,而且课程的学习方式和课程的学习环境都发生根本性转变。

综合实训项目课程的开发,对中职护理的师资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决定了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不仅需要理论学识丰富的专职教师,也需要实践知识扎实的兼职教师。职业学校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兼职教师,才能在课程改革中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内容及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科学制订课程实施计划,并有效加以实施。兼职教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熟悉行业前沿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兼职教学的形式反馈给所在的学校,不仅改善可专业教师紧缺的现状,而且改善和优化了师资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还可对进一步的课程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4.有利于应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实践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兼职教师可以从护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来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来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问题及应对措施、合理评价等几个环节,来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并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了初步地链接。由于兼职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没有学科体系的僵化束缚,他们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及时改进护理教学,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护理实践,满足医院对护生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转贴于

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

1.制定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强化筛选意识

选聘兼职教师时,要尽量聘用正在行业企业、产业部门负责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技术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能工巧匠。聘任前要组织面试,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术水平及单位工作业绩等。在综合考评合格的基础上,签订聘任合同、发放聘书,同时明确兼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责任、培养和待遇等事项。并且要和兼职教师的工作单位做好沟通和协调,保证其兼职教学的时间。对兼职教师的考评资料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学校应分配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使兼职教师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达到改善师资结构、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实际效果,彰显职业能力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专任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教育水平

聘用的兼职教师要根据起专业特长,编入相应的教研室。教研室要制定1-2名专任教师,对其教学工作进行辅助和帮助。使兼职教师尽快树立中职教育理念,明确教学要求,在规范的教学框架能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校内专任教师在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能获得来自临床一线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典型案例、一些护理新技术和新进展、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护理服务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在相互合作过程中,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提供服务和帮助,提升兼职教师“主人翁”意识

对兼职教师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要为兼职教师搭建与学生、专任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们沟通的桥梁,让兼职教师逐步容入学校群体之中,消除陌生感,坦然任教。校方要指定专任负责兼职教师的生活服务,及时了解他们在办公、交通、用餐、休息等方面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兼职教师感受到,他们也是学校的一员,把在学校兼职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4.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灵活聘用制度

建立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和其他专任教师的意见,了解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

通过学校督导老师的听课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定期考核,对教学考核优秀或在教学方面有创新、有特色,尤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发挥其重大作用和影响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发放荣誉证书,并在兼职教师档案库中备案,作为续聘的优选对象。同时要将兼职教师的表现反馈给其所在工作单位,也作为其晋升、评职的优先条件。对教学工作不投入或教学效果不好的兼职教师,学校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提供帮助,如经再次考核不合格者,校方可采用委婉的方式,予以解聘。

5.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专长

加强与兼职教师的沟通,深入了解各兼职教师的优势和专长,校方要设法为兼职教师创造各种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各施其才,尽可能让他们充分享受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幸福感。

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职业技能鉴定中,可让兼职教师参与训练计划及标准的制定、实践训练指导,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的实践经验、职业技能专长和拥有的行业进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成绩。

在推进和深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方要主动吸纳兼职教师进入到课题组,在工作中,要多多听取和吸纳兼职教师的建议,把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拥有的行业新技术、新进展、新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尤其在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课程建设中,要吸纳兼职教师所提供的典型案例、职业情境、先进的企业文化,将其转化为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项目,凸显中职教学特色。

篇6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1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1.2 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

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1.3 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4 教学立体性框架得到进一步构建

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向课前课后有效延伸: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习,在课后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延长课堂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2.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2.1 强化自身学习,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形势,不能坐井观天,而要开放眼界,及时补充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

2.1.1 认真学习教学刊物

初中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教学刊物,从中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经验,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1.2 经常浏览教学网站

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教学网站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建议,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浏览初中语文教学网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从中搜集习题课件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2.1.3 积极参加教学研讨

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感悟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将其消化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2.1.4 深化教学改革,充分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教学改革是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动力,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1)注重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许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明显,按照班级生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引导,侧重于在重难点方面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基本型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交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难点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指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兼顾学生差异,促进整体成效提升。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差异,教师一定要通过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差异要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着眼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提问,还包括语文练习、语文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全体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部动起来,得到最大化发展。

(3)注重电教手段运用,丰富语文教学过程。将电教手段作用发挥出来,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补充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的内容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通过生动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单纯的文字转变到丰富的视频信息之中,以这样的信息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2 强化资源整合,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效

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成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2.2.1 开发读写活动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开展以多读多写为主要目标的读写专题活动,通过设置读写课、制订读写计划、开展读写竞赛、举办读写展览等形式,为学生营造爱读爱写的浓厚氛围,积累丰富的文学底蕴,夯实语文学习基础。

2.2.2 开发兴趣小组资源

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朗读兴趣小组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提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抽出时间给予技巧指点,帮助学生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3 开发网络载体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借助网络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将网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与同学之间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与网络的资源作用。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并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成效。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对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是师范生关键能力体现的主要所在。通常可以将这种胜任能力划分为两个内容,其一专业能力,其二非专业能力。包括学习、认知、沟通、知识素养、心理承受等方面的能力,都是胜任能力的内容。在高职师范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以及适应社会化发展中,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前需要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之下,加强对师范生关键能力结构的认知,同时以此为方向,推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优化,为高职师范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关系

1.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基础。基于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推动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一切课程改革必须真正落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方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将会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成败。高职院校师范专业是未来教师的重要培养场所,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式以及方法的转变和创新。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连接点。从时下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看,存在着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脱离课改实际需要的情况,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探索意义重大。通常认为,在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需要建立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之下,紧紧推动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职业操守等三方面的提高。

2.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驱动力。面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背景,教师面临巨大挑战,由此要求在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需要重视不断的尝试和创新。随着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持续进行,使得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进而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开展,使得高职院校改革能够更加凸显时代的发展,从而促使学生从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实践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传统教学通常注重知识的传授,通过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开展,使得高职院校课程安排更加注重知识和能力掌握过程,包括价值观、情感元素、方法方式等。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让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四年,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另外也让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实现了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3.正确认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对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是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这不仅仅是未来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师范生技能的重要内容。师范生需要拥有一定的关键能力水平。通常在培养师范生关键能力方面,主要从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职业操守等三个方面开展培养。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才意味着师范生关键能力得到了提升,师范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当其未来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才可以切实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也只有掌握了以上的关键能力内容,才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发展,从而为今后优秀教师的培养奠定条件。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下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1.课程结构调整方面,坚持创新课程模式与增加实践课程。当前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想要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学生关键能力提升效果,离不开合理的课程结构。所以,需要从培养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这一目标出发,充分重视对课程结构的科学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课程结构安排和优化方面。具体来说,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创新课程模式。从时下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看,存在着向普通高职倾向的情况,不只是基础宽泛,而且模块较为灵活。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给予足够的关心,课程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抓住工作逻辑的引导作用,进而加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两者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模式创新过程中,课程体系方面既要考虑普通文化课、专业学科课,也要关注工程项目课、综合实践课等,这些将会服务于学生关键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关键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职守的强化提供便利。第二,增加实践课程,同时保证实践课程能够匹配理论课程。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实践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所以通过实践课程的完善,一方面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此,实践课程体系创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实践课程设计的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可以采用校内实践、岗位锻炼、社会实践、技能比赛等等;其次需要让实践课程紧密联系理论课程。基于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注重最后学年里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空间,使得学校在第一学年开始就能够重视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巩固和提升理论知识,进而。强化自身的关键能力。

2.工作流程改革方面,坚持引入岗位专家与丰富教育内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紧紧围绕师范生关键能力开展。从未来师范生工作流程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进而帮助师范生对关键能力形成更为科学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方面,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需要广泛要求岗位专家的进入。通过岗位专家的积极参与,使得师范生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有效准确地向教学内容渗透,这样,首先能够推动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更为全面地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其次可以帮助高职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岗位职责、专业素养拥有清晰的认识。具体层面讲,教学内容设计环节要求岗位专家从师范生的岗位特点、岗位群工作任务、关键能力等层面出发,针对较为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的工作项目等进行明确,指出在这些项目、任务中,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需要具备哪些,需要如何和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进行对接等,以此适应时下社会岗位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要求。第二,推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从时下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具体实际情况看,往往学校对关键专业能力能够充分的重视,然而却忽视了其他方面在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没有看到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所以,当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紧紧围绕社会能力层面、关键职业操守层面,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为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条件。从具体工作方面,首先,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在教学内容增设方面,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其次,高职院校理应注重丰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和关键能力紧密结合。不管是学生专业素养,还是专业知识,这两种教学内容方面都必须加强对工作可行性、具体增设内容的情况深入分析,进而清晰明确,同时在内容呈现方面也需要保证方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这些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另外,在增设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避免因为教学内容的增设,从而产生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负面效果。

3.评价机制完善方面,坚持走向全过程性与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情况进行准确和科学反映,离不开完善的评价机制。完善的评价机制,将会为调整和改进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提供帮助。所以,在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方面,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注重评价机制走向全过程性。基于传统培养工作来看,关于高职师范生培养方面更多强调的是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但是从当前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所包含的范围看,具有较大的覆盖面,不仅仅是有关键专业能力,同时也包括关键职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等。因此,在评价机制方面简单采取考试为主、以成绩论结果的形式,显然无法紧跟目前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需要。所以推动传统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已然不可忽视。这一过程中,作为高职院校,既要对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实训报告等进行充分的关注,还要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生活表现等等,从这些方面出发,进行重点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使得评价机制能够逐步向全面化过渡。第二,充分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通过第三方评价主体的引进,将会更好地推动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使得在关键能力培养方面更好地对接社会岗位现实需求,同时让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可以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优势。为此,在当前评价工作方面,需要将岗位专家、社会单位、行业协会等各种第三方评价主体积极引入进来。通过这一评价方式,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能力,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行业发展需求情况、岗位胜任力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关键能力加以有效评估。尤其是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这是目前第三方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对象,是重点内容。通过第三方评价主体的引入,不仅使得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评价结果走向客观性、准确性,也能够使得当前在培养目标方面可以顺利实现。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按照课程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教学工作,全面有效促进教学成效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建议进行简要论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2.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3.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1.精心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去应付随时出现课堂应急事件等,这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去分析学况、教材及如何去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我们教师必须要明白自己为何要上这节课,这和传统教学中的“深挖洞”不同,新课程倡导的,是立足于培养人文素养的全新教育理念。从这一根本点出发,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要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自己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来进行落实。如此,才能在教学流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才能把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来进行落实。教学中应该指明每一节的中心教学目标,即分层次的知识、能力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有所取舍,不必面面俱到。一切教改的核心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所以设计好每一节课的中心教学目标是关键。

2.创设多种有效的活动。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具体表现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多种有效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探究:多数以问题趋动为主,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思考性、挑战性。互动:突出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合作:小组分工,通力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欣赏:倾听或观赏与本课有关的影视作品、音乐和图片。演出:通过角色扮演,再造学习场景,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动手、动口:书写、朗读一些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名言警句,感悟其中蕴涵的感情、意义。开展一些活动:交流、讲故事,举办辩论赛等。

篇9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1999至2009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1999至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86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一)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二)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篇10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 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 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 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