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治理的问题与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治理的问题与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文化治理的问题与反思

篇1

关键词:城镇化;乡愁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段表述与传统的官方语体颇有差异,感性而诗意。此表述一出台即引起广泛关注,随之引发了各界关于乡愁的讨论,这种关注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对城镇化道路的反思。

一、乡愁的涵义及意象

历史上,乡愁总是和社会变迁、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等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无奈、哀愁和怀旧的思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落后的交通条件使那个时代任何远离故乡的行为都显得极不寻常,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不愿背井离乡,漂泊异乡,即便是在外功成名就,总是要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当今的农民已经习惯了南征北战,东拼西杀,或半工半耕候鸟般在城乡之间迁移,或家庭分工,老幼在家,青壮在外已经成为当今农民的生活常态。精彩的外部世界,引得无数农村人主动或被动地离开故土,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日渐萧条的农村似乎难以唤起农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农民对故乡的留恋。“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价值取向被冰冷的现实消解,传统村落被各种小区取代,熟人社会被陌生人社会取代,乡风民俗被各种城市文化取代,传统有机的宗法社会和礼俗社会被法理社会取代,乡愁似乎只是文人墨客对土地的黄昏唱的最后的一曲恋歌。

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对乡愁的讨论骤然升温,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说法最能概括乡愁的意象。

1. 乡愁诞生于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连。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农业社会的规章制度、生态农业技术、乡风民俗等无不蕴藏在乡间,城镇化必然使乡愁无处安放(周国平2014;刘奇2014)。从这个角度看,乡愁其实也是一种乡恋,所谓“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礼失求诸野”体现的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田园庐墓、小河炊烟、牧童短笛、乡规民约、熟人社会、崇尚自然、勤劳朴实等是我们对传统社会的表述,也是传统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具浪漫色彩的想象,然而这一切都已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渐行渐远。

2. “乡愁”其实是“城愁”。这些研究者从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既回不去又留不下的群体的精神困惑,进一步延伸到让农民真正立足城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好社会认同的现实层面(刘奇2014;田思思2014)。

3. 乡愁是一种社会文化焦虑,体现了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那个最真实自我的眷恋,对它失去的忧伤,对寻找它的一种焦虑,对企图用它来疗伤,来关怀自己的一种渴望。“乡愁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一种情绪”(旷新年2014)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是我们每个人的乡愁。

二、留住乡愁之于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一方面意味着原有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升级,另一方面,意味着传统村落的大量消失,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学者、人文学者、历史文化学者的深深忧虑。

从感情上看,乡愁是一种高贵的情感,人类不能只有物质的生活,更要有诗意的栖居。乡愁既包括对过往的追忆,也包括对未来的向往。乡愁的存在会使人们更加理解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大多数人认同乡愁的存在意义,认为没有乡愁的城镇化是断根的城镇化(张孝德2014)。同样,没有获取在家乡外安身的资本,“距离”彼岸的故乡于他而言只有“乡悲”而无“乡愁”(耿波2014)。

比较有代表性的可能要属叶一剑的《乡愁里的中国》、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等,这些著作的特点都是作者亲身体验城镇化给乡村带来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层面、价值观层面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消失、无法回去的故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还有学者从丰富城镇化的内涵角度看留住乡愁的价值,认为不能留在乡愁的城镇化是缺乏内涵的。城市的发展不限于扩张和更新,如果一座城市在日新月异的改造和更新中将城市文化与历史清理出城市,城市将失去记忆的城市,从此也淡漠了乡愁。熊培云说,没有对历史宽厚的接纳和对前人智慧劳动的尊重,忽视人类生活在文化与记忆之中,忽视人对过去与未来的高贵怀想,那么现代化就会淘空意义,沦落为了一种庸俗的拜物教。

其实,对乡愁的讨论也是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再反思。近代以来,资本以无与伦比的能量把众多乡村卷入其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碰撞的结果往往是乡村消亡,传统湮灭。荷尔德林说过,“人类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乡村的终结不但使众多现代人产生一种乡愁无处安放的哀怨,而且使大量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归于湮灭,这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对一个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大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乡愁”一词的运用,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更有对现代化必须烙上中国特色的自信。党的十以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相继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总书记强调,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必须留住乡愁。

那么,城镇化建设如何留得住乡愁?

其一,如何看待传统村落。现代城市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城进农退”城市化,以与自然对立和对乡村排斥为理论基础,因此,乡村的消亡是必然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天大约有300个村落消失,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500多万个村落消失了”。、贺雪峰等人的研究表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中国人的价值在于衣锦还乡,多数农民的人生价值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得到认可承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有几亿人生活在乡村,都市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个挣钱的场所,他们的生活价值和人生意义仍然需要返回村庄来获取。没有了村庄,乡愁便无处寄放,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尊重数亿农民的生活选择。

民风民俗、村规民约、古道家风都是和村落共生的,载体变了,优秀文化如何传承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中要为乡村发展留出空间,尊重亿万民众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让一些有故事的村庄继续留存,让乡风民谣代代传唱。城乡发展本应并行不悖,没有了乡村的映衬,城市也会失去生机。

其二,城镇化是谁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能否实现,对中国的城镇化太重要了。行政权力决定下的城镇化必然造成优质资源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并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所以,新型城镇化应该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因地制宜,使大、中、小城镇各放异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其三,新型城镇化应该能够安放乡愁。所谓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要跳出以往那种片面靠权力意志推动和高资源投入的城镇化思路,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避免大拆大建,避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强化软环境建设,打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和谐环境,否则,再繁华的城市也无法安放人们的乡愁。协调城乡冲突,重建美丽乡愁,实际上是能否走一条包容式发展道路的问题。

三、以留着乡愁为契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如果能以留住乡愁为契机,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城镇化建设,参与乡村建设,无疑将是一举多得的良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乡村改革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好处,但同时也埋下了乡村治理危机的种子,在城镇化潮流的激荡下,多地乡村处于离散状态。一是由于乡村集体经济瓦解和农业税取消带来的国家与村民关系松散;二是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村庄基础结构离散;三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传统价值坍塌,价值离散。乡村离散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大到乡村党政建设、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到乡村环境治理、村容村貌,小到家庭是否和睦、老人赡养、儿童教育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乡村如何治理也是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徐勇、郑凤田、姚洋等学者主张把村民自治看作是国家政权建构逻辑的必然走向,认为它是国家权力主导的现代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提出“县政、乡派、村治”结构治理模式;温铁军、党国英、李昌平、吴理财、于建嵘、李凡、素颜臣和周绍金等学者则主张实行乡镇自治,构筑以农民自治体和农民组织为基本架构的乡村农民组织制度;曹锦清、贺雪峰等学者注重从乡村内部机制研究乡村治理结构。但归结到一点,没有村民的参与,任何治理都会大打折扣。因此,能否动员起民众参与是乡村治理成败的关键。

之所以可以把留住乡愁作为乡村治理的契机,是因为,其一,乡愁是人所共有的,也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留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诉求可以打动许多人;其二,留住乡愁是最容易切入的,它不需要大拆大建,只需要对原有的风土故物保持必要的谨慎和敬畏即可。中国自古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没有彼岸观念,但祖先情结、乡愁情结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皈依。迅速发展的城镇化使现代人离家越来越远,人际关系的紧张与疏离、日益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让现代人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愁不仅仅是农村人的,更是我们所有人的乡愁,留住乡愁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02).

[2]郑风田,李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中国基层县乡村治理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5).

[3]温铁军.如何进行新一轮农村改革[J].山东农业,2003(03).

[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进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7(06).

篇2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新农村建设;农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94-01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梁氏认为,“西洋”是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国是职业分途的社会。“西洋文化”涌入中国之后,中国的“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已被破坏,使沿袭数千年的中国社会组织构造崩溃了,而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又未确立,从而导致极严重的文化失调,这就是近百年来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故梁漱溟主张从民族、文化的改造出发,着眼于中国农村,力倡乡村建设。且梁氏于1931年~1937年在山东省邹平县进行了乡建试验,取得了卓著的成果。

一、乡村建设理论的缘起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是一个以社会为本位的建设方案,他把中国问题的症结归于文化的衰弱。于是以振兴儒家文化为旨归,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梁漱溟始终认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括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之所以从农村着手,则因为“中国原来是不像国家的国家,没有政治的政治,国家权力是收起来不用的,政治是消极无为”。所以中国建设不能走自上而下的路,只能从社会运动做起,最直接的则是从乡村建设开始。梁氏认为,旧社会构造崩溃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的家族伦理的失败,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因此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就着力于传播科学技术,并培养农民的团体精神,以儒家文化中的精义来塑造梁漱溟心目中的“新农民”,它是中国固有的精神内核与西洋文化长处的沟通调和。

二、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践模式及其评价

在乡村建设的具体组织方式上,梁漱溟主张师法古代乡约制度(其核心纲领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规,患难相恤”),实行村学乡学,以求“行政机关教育化”和“社会学校化”。主要方案有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以谋求乡村的发达。总之,这些方案旨在实现“政教富卫”的合一。总体看来,梁漱溟的教育教育理念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科技文化教育与社会伦理教育并重。其乡村建设的构想是一个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的混合体,充满了儒家的理想色彩。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是针对当时农村的具体实际,采用综合改革、综合建设、综合治理的方式对某一区域进行试验和实践,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只能获得暂时的、局部的效果,综合建设是不可能彻底、完全推广实行的。梁氏后来也不断地自我反思,他认为乡建运动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使乡村工作有行政化的趋势;二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因为乡建运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此外,也由于当时战乱纷飞,民生凋敝,不能给乡建运动提供一个安定的大环境。但不论如何,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富民自强的有力尝试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主张乡村自治,强调农民自教、自救和自卫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的主体意识,培育了农民的民主精神;此外,梁漱溟主张乡建运动走综合改革、综合治理和综合建设的道路,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促进农村行政、管理、教育和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些乡建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推崇的就是梁氏一贯主张的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来壮大农村经济力量的改革方案。

三、乡村建设理论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梁漱溟之所以会重视农村合作运动,主要是他认识到了中国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即与西方的新教伦理不同,中国人秉持的是一种家族伦理。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而非阶级对立的社会,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之间并没有截然的身份区隔,且阶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由此导致国民阶级意识的薄弱和参与集体生活的积极性低下。基于此,梁漱溟主张要将散漫的农民经知识分子的领导逐渐联合起来,达到经济上的自己自足和自卫自立。这对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深刻的启示。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下,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来有效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规避巨大的市场风险将是必然的选择。当然,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的的发展不能单单只靠上级政府的扶持或是仅仅只靠农户的自发组织,而是需要草根精英的推动。这个精英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有超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不过当今所谓的草根精英并不完全同于当时梁漱溟所竭力号召到乡建运动中去的知识分子,因为当今新农村建设所呼唤的这些精英本身就来自于农村基层,他们相当于旧社会中的乡绅。草根精英可以将上级政府的推动力量和下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统摄为一股强大的合力,他们是乡村合作运动的轴心。草根精英可以充分调动了上下两级的积极性,整合了上下两级的力量,这就克服了当年梁漱溟所抱怨的“上动下不动”或是八九十年代农村中出现的“下动上不动”的尴尬局面,所以新时代的乡建运动呼唤草根精英,这是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方略的继承和创新。

总之,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对乡村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都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作了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梁氏的乡建理论和实践模式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梁漱溟全集(第2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梁漱溟全集(第5卷)[M].山东人民出社.1992

篇3

一、当前农村组织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组织化的社会基础。尤其在农村,要在尊重农民权利、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之上把农民组织起来,因为“现代的个体都是权利主体,它们之间因权利而平等,彼此之间的联系只靠契约建立。为了实现权利,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和普遍的社会交往成为必需”。。然而,在我国,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我国农村社会,非正式组织的数量少、种类单一。有学者把我国农村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正式组织包括乡(镇)党委、乡(镇)政府、村支部、村委会等;非正式组织则主要包括宗(家)族组织、宗教组织、农民自发的维权组织以及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等”。。然而,就我国广域的农村社会和庞大的农民数量而言,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的数量显然很少,组织种类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第二,从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的发展趋势上看,一些组织出现衰微趋势,而一些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不稳定、不成熟。首先,就农村社会中的宗族组织而言,虽然宗族组织和宗族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仍会在以后很长时间影响基层农村社会,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民工潮的出现,因为农民再也不会被固定在生他养他的血缘和地缘社会,宗族势必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千年基础”,因此,宗族会不断地瓦解,不断地浑蚀其固有的劣根性。其次,对于农民的维权组织来说,只能算是一种临时性的组织,它为维护农民的权益而成立,一旦所要求的权益得到解决便自行解散。至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它产生时间短,所以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成熟,而且数量也很少。只有宗教组织在农村社会迅速复兴,填补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农村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教人数不断增加,但即使这样,宗教组织也没有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导组织。

第三,就正式组织而言,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组织的治理效能不理想,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功能。首先,从国家与社会层面上看,由于农村实行和体制的解体,以及国家在农村推行“乡政村治”,农民开始自我管理,实行村民自治,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逐步分离,尤其在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以后,村民自治组织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难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已经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运行。其次,从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运行机制来看,“村两委”相互掣肘,影响村级组织的有效运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样,“村两委”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就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在这个问题上,抱怨是双重的,党支部方面认为村级直接选举削弱了党的领导,村委会方面认为组织法不落实”。加之“组织体系的制度化水平不够,组织运作的规范性、统一性、灵活性还都很差”,因此,“从改革之初到现在……一套真正体现乡村经济社会内在要求的组织体系还远没有建立起来。……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组织体系的适应性提高,也没有有效地保障乡村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最后,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组织与村民的关系上来看,农民对村级组织的疏离感加剧了。“从乡村生活的观察出发,我们没有办法得出基层组织对于农民的服务越来越好、农民对于基层组织越来越亲的整体判断。相反,农民和基层组织的疏离感加剧了。”这已经被一项“农民对村组织、村干部的信任程度”的调查所证实。

从一些数字可以看出,村民对村组织和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集中在“有点不可信”和“有点可信”之间,村民并不怎么信任村干部和村组织;更严重的是,在农村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一些村干部腐败、不检点的行为也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信任甚至是反感。因此,村干部和村组织在村民中的威信并不高,其管理活动依靠的不是权威而是权力。农民对村干部和村组织的不信任,大大地阻碍了“村两委”组织功能的发挥和乡村治理的效能。但是,“客观地说,基层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大而积极的,但比较而言,在治理方面的努力就差强人意。或者说,目前的基层组织体制,如果说在动员和组织经济方面是有效的,那么在改善乡村治理方面,是基本不相适应的。所以,改善乡村治理,首先要反思和检讨的,是改造基层组织体制”。“基层组织改革必须有大动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在的任务是要再造基层组织体系”。再造农村社会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二、农村(民)组织在农村基层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为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创造了非常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要在现有的农村经济政策的空间里改造基层农村社会基础,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在农村社会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这有利于促进基层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首先,在基层农村政治建设上,农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的成长,有利于农民利益表达和民主参与过程的有序化、制度化和对国家权力社会监督的机制化。从民主管理的角度看,农民组织可以平衡农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制约基层政权组织的权力,防止强势群体侵犯农民权益,“必须让社会中的主要利益团体联合参与政府组织,以此来防止任何一个利益团体可能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利益集团”。。从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格局的深刻变动,农民的利益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许多社会矛盾和经济纠纷,就需要农村有相应的解决机制。而单个农民的利益表达和诉求就显得“软弱无力”,在整个政治参与体制中处于劣势;而且,作为单纯原子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容易带来政治参与的失序和低效,需要农民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建立与国家政权的联系通道。从农民组织的公益性来看,它会更多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关注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统筹社会各方,兼顾弱势群体,发扬民主,实现社会公平。广大农民应该组织起来,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结成各式各样的农民组织,集中农民意见,代表农民利益,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对话,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以增强农民与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博弈能力。

其次,在基层农村经济发展上,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向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转型;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经营的有序竞争,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宏观组织。应该把原子化的农民个体结成代表农民权益的组织,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也可以以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社、农民互助协会等形式,参与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贸易和流通体系建设中去。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和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电话、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传输工具在农村的使用,农村市场服务型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这些中介组织在市场营销、信息服务、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等方面提供了许多便捷服务,有利于农民r解市场信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规模,避免盲目生产}在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在基层社会和文化建设方面,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对于农民个体来说,一方面,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以及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控制的减弱,使得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产生对各种社会组织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农民自发结成各种组织,如生产帮扶组织、特困户救助组织、儿童上学接送组织等。这些农村社会组织在社会互助、公共援助、社会福利、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进行生产,大多数农村家庭很难备足各种农具,很难具有足够的资金、技术,或因家庭劳动力不足等原因,程度不同地需要各种农村组织的帮助。除了在物质利益方面需要实际帮助以外,农民在体育、卫生、文化和精神等方面还需要组织实体,以便于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卫生活动、文化活动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农民的社会情感需求,也能满足他们的精神信仰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乏有迷信活动、非法宗教活动以及违法活动。所以,我们要对农民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婚育观,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既然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那么,就应该给予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在基层社会的活动,提高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水平。

三、国内有关乡村治理理论和农村(民)组织对乡村治理结构的影响

国内理论界对于乡村治理理论的研究以及乡村治理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大多是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出发,立足于解决乡镇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而很少有专文从尊重农民的权利。

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的视角,提出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影响,而这恰恰是解决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所在。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村问题,而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在于改造农村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农民的联结和组织方式。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组织化水平低、农民居住分散以及农民群体具有散漫性的特点,乡村治理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各种农民组织,再造农村基层组织化的社会基础。理由是:

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各式各样的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使这些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心,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治理,实现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一方面,社会中分散的利益按照功能分化的原则组织起来,有序地参与到政策形成过程中去;另一方面,从这种制度化的参与机制中,国家权力获得了稳定的支持来源(合法性)和控制权”。在经济上,这些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的经济管理,可以把乡镇政权从繁重的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切断了乡镇政府作为“谋利性政权人”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这些组织参与乡村社会的政治民主建设,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样,乡镇政权可以从传统的政治管理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而它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是服务的直接供给者而是调停者、中介人甚或裁判员”。这样就切断了上级政府可借以利用的压力型体制的通道。在社会文化建设上,农村组织和农民组织可以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和互助活动,实现农民的自我教育、相互合作和相互援助。这样,乡镇“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了网状管理系统”。乡镇政府与农民组织及其他社会主体就能以平等的身份,通过对话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

从国家对农村社会政治整合的转型来看。由于实施城乡一体化和“工业支持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农村战略,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整合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以农业税费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为标志,国家对社会的整合开始由“汲取式整合”向“供给式整合”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维护农民的权利和自由,保护农民权益,对农村社会应该采取新的整合方式,挖掘基层社会的内在潜力,为乡村社会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提供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借助于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外在力量的推动,使农村社会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具有坚实的社会组织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组织在基层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农民的各种权利,以便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显然,上述的治理结构必然涉及到乡镇政权改革的未来走向问题。从现有的对未来乡镇改革的各种观点来分析,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解决乡镇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在实际生活中,乡镇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一方面反映出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艰巨任务,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数量庞大、农村生产水平低下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所形成的黏滞性给治理带来难度;还因为我国以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到现在也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而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理顺乡村社会的各种结构和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新的政策、措施会不断出台,各种新的情况也会不断产生。所以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调适过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所采取的立足于解决乡镇现实问题的乡村治理路径,都难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因为随着一个问题的解决,难免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同时又产生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乡镇问题,就要寻找产生乡镇问题的根源:农民组织化水平低下所造成的弱社会。

篇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地区制造业比较与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法提升河南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河南省A股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知识管理的特征、本质和运行机制

全球会计治理及启示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路径考察和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要——《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评析

试论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契约自由与限制

强制要约收购中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也谈“媒体审判”——论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

行政法视角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问题研究

论纳税评估的适法性

英汉虚构位移结构分析

老调重弹,抑或突出重围——论徐贵祥创作现状及其困顿

青春·寻找·悲剧——贾樟柯电影主题词浅析

工布藏族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切实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试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

CPI体系研究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阶段与数量分析

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途径分析

通过BAB旅游电子商务模式整合河南省旅游资源

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创新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帕累托改进和分税制改革

如何提高我国管理会计的地位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乘数反思

金融市场风险测度的实证研究

论票据抗辩——以我国《票据法》规定为视角

国际货物买卖中所有权转移统一立法刍议

在合同实践中运用意思表示错误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对刑事诉讼模式定义的比较性辨析

河南省高科技企业进攻型专利战略研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关于民间舞蹈文化遗产的传承自觉策略研究

二语写作中词汇多余错误的定量研究

积极稳妥地化解乡村债务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财政对策构想

稳步推进河南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

选择性益处、企业协会活力与经济治理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银行服务顾客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我国纳税评估制度的缺陷及优化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扩展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生态位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

我国刑罚模糊裁量的弊病与对策研究

论特别窝藏犯的民事责任

论拍卖过程中的法定优先购买权

新破产法中管理人制度的缺失与完善

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

略谈元结对周敦颐的影响

英语中换喻修辞格的语用特征及翻译

篇5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反思——基于民族教育的视角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教师自我意识的生成与培养——兼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层拓展与发展导向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研究

对提高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思考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欧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趋势探索

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新时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策略

“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办学之道研究

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

高校学士学位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

加强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巡礼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

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

论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新变化

挪威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及启示

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让园本培训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契合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课桌文化的狂欢化特征与疏导机制

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

孙铭勋乡村幼稚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教学

论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

建国六十年来德育导向的演进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

大学英语教学秘书的工作定位与职责

撰稿规范

对农村教师缺乏与素质提升的多维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高师教师身心素质可持续发展

师范生“对话”素质探析

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

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定向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

当代中国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衔接

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品味爱情篇章塑造健全人格——以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大学为例

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欠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篇6

论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创刊及改版

延安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容分析及其对当代社会结构的启示

基层党建工作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庄坪物业处为例

地方党报应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平民情怀

媒介视域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发展现状研究——以《南方周末》与《中国青年报》为例

教育公平视角下对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思考

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之我见

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思考

浅谈营造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良好环境

基于管理学人性假设的有效课堂教学思考——以延安大学为例

新学员队列训练方法有效性探析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安康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二语词汇知识结构框架研究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新思考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

老子“自然”观对现世的启示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

进一步发展延安乡村旅游业有助解决“三农问题”

论新时期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对教学载体道德性的反思

论教育法的价值在教育法体系中的地位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学业落后学生的研究

大学生依恋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

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基于当下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态探微

幼儿园告状行为的案例探析

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

如何理解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融

身心和谐:人生意义的追寻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基于临界点税率的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筹划研究

构建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论会计学与统计学的相互关系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及其经验

延安时期秧歌运动概观

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浅思

执政理念中的系统方法论探析

从传统发展观到和谐发展观

弘扬传统节日礼仪文化彰显西安当代城市价值

运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三农”问题

对延安市退耕还林(草)成果巩固的思考

探微我国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网络的特征、价值分析——与企业、市场之比较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依据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浅谈西部大开发与教育滞后问题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毕业生求职面试应注意的自身潜在影响因素

电大分校建设管理县教学点的认识和实践

浅论唐宣宗

《孔雀东南飞》反封建意义浅探

篇7

各位副区长分别汇报了各个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从汇报情况来看,刚才。大家在工作推进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应予以充分肯定。下面,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对全区1-5月份工作的总体评价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每工作一段时间。寻找差异,理清思路,非常必要的认为,全区1-5月份的各项工作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地推进,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提出的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思路,一是区委、区政府依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正在逐步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和实践。去年以来,针对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托资源之富、交通之便、气候之宜、人文之优的资源优势,结合成为第七个主城区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总结全区各项工作、凝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编制了宏伟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四横六纵”交通路网上发展四大板块、打造五大产业、构筑六大核心增长极的整体工作构想。从今年前5个月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可以说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的区情实际、完全顺应了百万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实践证明,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一个区域始终处于混沌状态,工作思路不明、工作机制不顺,将会延缓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指导工作时,必需先要理清思路、选对方向,唯有如此,才干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在正确轨道上快速推进。

正在成为推动全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前几天,二是广大干部蕴含的工作热情和推动加快发展的工作干劲。有位同志对我说,随着全区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切身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塑造者。从快速发展的现状来看,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助推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作为管理层,有责任在更长时间内坚持着这种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同时也只有把广大干部的这种工作状态不时延伸和放大,才干推进区域加快发展,才干实现区域加快发展。

良好的工作习惯正在养成,三是广大干部正在生长。制约发展的瓶颈正在突破。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上,曾经反复强调,通过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会使一批有能力、能干事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这是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要清晰看到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正在政府系统逐步形成。干部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升、习惯的养成,将会对一个区域发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曾经表扬过一些经济部门的干部,已经会用专业的经济语言表达微观经济工作,用专业的经济管理方法分析微观经济,这是巨大的变化,为这样的变化,感到欣慰和欣喜。因为,只要如此坚持下去,不只会使广大干部驾驭微观经济的能力不时加强,而且会使全区各项重点工作、难点工作得到快速推进。比方,申店村、蒋家村等城中村改造正在稳步推进;大道将于年底通车,完全打通大西安的南北中轴线;一小依照名校的要求,正在加紧建设。这些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也必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成果是为了激励士气;查找问题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最近,对于1-5月份全区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是应该肯定的但在肯定成果的同时。就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必需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抓矛盾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一是重点工作不突出。抓工作要学会抓重点。这样才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游刃有余地开展各项工作,这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之一。虽然我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蓝图,提出了发展四大板块、培育五大主导产业、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的宏伟目标,但都是宏观层面上的安排安排,具体到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从1-5月份的工作来看,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重点领域的突破上效果还比较差。比方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方面,虽然制定了三带三园八基地”建设规划,但是重点区域布局上、核心区建设上都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比方在工业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基础单薄、产业规模不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优化工业布局、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培育壮大产业等工作思路还不明晰、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工作主动性还不强;再比如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上仍然没有取得突破。这些重点工作都亟待我认真研究,突出重点,加快推进。

抓重点就是抓事物发展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二是难点工作尚未破题。从辩证法来讲。抓难点就是抓问题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点工作还没有破题,比方在旅游产品的打造方面,翠华山景区打造国家5A级景区如何去做,打造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如何去做等等;比方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子午小城镇如何提升改造,滦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如何建设等等;比方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如何去推进,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推进等等;再比如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从哪些方面去创新管理和服务,各级政府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等等。这些难点工作政府都有安排,各乡街和部门也都在做,但是很多工作还都浮在面上,还都停留在规划讨论阶段,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没有真正破题。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也是每一个干部应尽的职责。近期在一些惯例性工作中仍然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三是惯例工作不到位。政府工作是由大量惯例性工作组成的做好惯例性工作是坚持政府高效运转的基本要求。比如工作,滦镇鸭池口村村民连续6次上访,封堵环山公路,市上去集访,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关负责同志要认真分析反思,包抓领导要亲赴一线处置,绝不能使乱象延续。再比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由于工作不到位,一度排名全市最后一位,区政府已进行过多次批示、安排和检查,但从整体工作情况来看,虽有改观但进位不明显,虽有安排但工作效果不够,虽有治理措施但落实不力;从所处的区位来讲,扬尘治理工作没有理由落在全市后面。对此,有关负责同志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四城联创、环保、建设、执法等部门研究治理方法,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工作效果。惯例工作不时出问题,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具体表示,也是全区发展愉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各乡街和部门要牢固树立用心工作、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抓具体、抓反复、抓结果,努力发明一流工作业绩,努力实现追赶跨越。

全市十三个区县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四是特色工作不鲜明。当前。要领先进位,要保持先进,必需有特色工作。没有特色工作就没有发展主动权,没有特色工作就不能实现率先发展;没有特色工作也说明我工作规范太低,说明我荣誉意识不强。各级各部门必须在突出重点工作、做好惯例工作的同时,着力在提升特色工作上下功夫,发明性地开展工作,做出特色,创出亮点,不时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二、对全区下一步工作的总体要求

实践更需不断创新。目前,发展无止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通过政府的干预不时扩大经济总量、坚持GDP平稳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新形势下政府工作的核心所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需着力提升以下工作能力,全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迫切需要我努力工作来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需要有驾驭微观经济的能力,一要加快提升驾驭微观经济的能力。目前我区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滞后的市考指标。微观经济的驾驭能力只有在发展微观经济的实践中锻炼才干形成。因此,各乡街和部门要紧紧围绕抓好经济建设,不时增强驾驭微观经济的能力;要加强经济指标的监测、预测,加强经济指标算账、统计;要相互协作、挖潜补漏、应统尽统,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确保各项市考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

迫切需求我通过加快建成一批重点项目来改善经济发展状况,二是要加快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全区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脆弱的产业基础。迫切需要不时培育产业来增强产业发展实力。目前,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既说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亟待改变,更说明走出产业基础单薄和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刻不容缓。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需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我尽快突破瓶颈、解决难题。各分管区长及各部门在开展下一步工作时,三是要加快提升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短缺的公共产品、滞后的公共服务。必需明确哪些问题是瓶颈问题、哪些问题是难点问题、哪些问题是重点问题,并逐一理清工作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去年以来,国土和规划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其中国土分局大刀阔斧地拆除了一批违法建筑,打击了一批违法占地行为,有效规范了全区依法用地秩序;规划分局通过努力,使西部大道片区5.3平方公里的规划胜利获批,文化广场片区2.5平方公里的规划顺利通过市规划局评审,为全区实施乡村开发建设提供了保证和依据;实际上我每拿到一个规划,就是取得了一个项目的合法性,开辟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统观全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瓶颈仍然主要是土地和规划方面的制约。下一步由根民同志和东明同志牵头,相关部门的同志共同参与,组成专业攻坚团队,全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规划和土地难题,加快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全区各乡街和部门都要注重加强土地和规划问题的研究,不时提高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千方百计推动加快发展,确保各项既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必需走城市化、城镇化之路;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四是要加快提升管理乡村的能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通过乡村化和城镇化途径来实现。目前,区的乡村管理方式粗放、管理规范低下,都是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求不相适应的迫切需要提升乡村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对西街高起点实施了提升改造,加强了规范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而扬尘治理工作目前依然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措施不到位,以致在全市排名靠后,这集中流露出乡村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乡村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目前的发展阶段,广大干部必需学会从管理农村向管理城市的转变,不时提高管理乡村的能力,并通过加强乡村建设管理来强化全体市民的乡村意识,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变,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乡村化进程,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

三、下一步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阶段性工作事关具体任务完成,一是要处置好久远工作与阶段性工作的关系。久远工作涉及全局发展。都非常重要。必需分清哪些是久远工作,如转变发展方式、培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和社会管理创新等都是久远工作;同时也要分清哪些是阶段性工作,如“三夏”防汛、征兵等都是阶段性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纠偏、考核评价的工作方法,处置好久远工作与阶段性工作的关系;对阶段性工作、惯例性工作,要掌握工作特点,依照既定的工作机制、工作顺序把工作做到位、做扎实;对久远工作要认真谋划,深入细致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推进,一项工作一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发展效果。

既要整体推进,二是要处置好面上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面上推进与重点突破是相辅相成的推动区域发展中。更要注重重点突破。当前我面对的工作很多,必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工作上,通过实施重点突破,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重点项目取得新成效,带动整体工作取得新跨越。

不可能每项工作都走在全市前列,三是要处置好一般要求与特色鲜明的关系。政府的工作非常庞杂。但是必需有特色工作。如果在做好惯例工作的同时,各位副区长的分管工作中能有1-2个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的亮点工作,如果全区每个乡街、每个部门都能有1-2个在全市特色突出、排名靠前的亮点工作,那么就会在全区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局面。因此,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处置好一般要求与特色鲜明的关系,增强争先意识,提高工作规范,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8

未来景观设计实践的维度

CITYIF规划云平台

人性化的城市雨水景观设计对策

关于中国“风景园林学”的5个问题

Coyoacan企业园区景观设计

重要却被低估的景观功能——提升专注力

健康的城市生态与健康的人

对城市边缘地区景观管理的反思

氛围:景观设计中的质量、感知与时间概念

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

从能效城市到能效者——5A规划途径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法

当低碳与生态技术遇见景观建造

最佳实践:中国南方地区首个被动式住宅

为提升雨水质量而设计的绿色基础设施

权力、文化与审美:当代城市景观中的三重“幻象”

中国华南地区低影响开发设施典型案例分析

在新数据环境下探索城市秩序的可持续内涵

为城市体检——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建筑师的元符号:建筑制图如何借鉴大数据可视化

《为未来而设计——80人眼中的可持续世界》节选

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愿景与传统

“公共政策的力量:‘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沙龙纪实

与地方政府的对话:镇江市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化腐朽为神奇——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探索

绿色等于健康?建立高密度健康城市研究的实证基础

论城市绿色景观对大众健康的影响机制及重要研究问题

亲自然的景观设计对改善健康与福祉的作用

以儿科医生的视角诊断城市环境:访谈理查德

弹性乐清: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和景观基础设施

以国际视角审视中国乡村景观与可持续城镇化

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回顾

应对中国经济模式转型的城市建设:适度与留白

古代水利基础设施比较研究对新兴城市的意义

春秋冬夏——北京百子甲壹宋庄工作室的景与观

景观设计行业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理性教育:香港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设计论文教学体系

寻找定位的挪威设计——挪威2013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参观感悟

合金:通过熔入制造能够相容的新材料

中外无异——关于中国设计市场的新思考

土壤:水系统中被忽视的向度

基于自然过程的人工干预下的水系统生态设计

浅析现代企业园区中的植物景观营造形式

让城市更绿——绿色屋顶和绿色立面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两位创新型设计师对城市的深刻思索

规划师应该去了解的另一门语言——地质遗迹与古生物研究

篇9

关键词:乡村规划 生态体系 两型梦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在中国急剧扩张的城市正在吞噬乡村,村民为了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工厂里谋得更好的工作而纷纷离开乡村,乡村将是未来城市消费的奢侈品。在中国传统的乡村凝聚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对乡村的保护规划,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之根的固本和养护。

1:乡村的魂―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长达6000年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文明都不能与之相比。西方历史上的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等文明已经成为历史,人们这样评论他们的过去――“只要人类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片沙漠。现今的中国不仅没有成为沙漠,而且这片土地还在支持着中国走向另一个新时代的文明――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风起云涌,湖南的乡村建设即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集中起来说,就是不少地方或多或少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新城市建设”。如果按照今天有些县市的方法与路径来进行乡村建设,速度越快,投入越大,收效会越小。有的地方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问题。

现今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将目光投向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且应延续这条古道,同时又必须增添一些当代的文明元素,关键这些元素不能喧宾夺主,因继承与发展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乡村体系―人与自然生态

一个村庄有一个完整的村庄生态体系。乡村建设的原则:生活第一、生产第二、市场第三。在作乡村规划的时候,规划需本着生命和生态的三个“家”原则――鸟类的家在树上,人类的家在地上,水生物和微生物的家在河边。

如孙君老师言:“城市人以人为本,农村人以自然为本;城市人靠借据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农村是靠诚信与土地来维系着人与人的关系;城市人过节乡村游,农村人过节城市游;城市人还在追求生态住宅,而农村人出生就拥有生态家园;城市提倡人与自然要和谐,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千年之久;城市是动态的,农村是静态的。”

农村有非常之多的优势,就如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初期那阵,是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地。一些偏远的农村,远离尘嚣,可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是城市人们梦想的绿色家园。都市近郊的土地,价格直追市区,因交通运输之便,近郊的绿色有机蔬菜、农副业加工业、水产养殖、民俗旅游、周末度假等,暗藏着无限生机。

我们在进行乡村规划时应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工程方法,从乡村当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出发,设计与实施适宜当地的生态农业模式。

3:乡村建筑―保护每一个时代的文化

农村的古民居,老家具等已成为都市人追逐时尚的对象。现在城市社区、豪华别墅,都在再现农村田园风光,可是众所周知临摹的古民居和田野风光是无法与自然乡村相提并论的。

乡村规划项目不是拆旧房、盖新房,不是推销城市已普遍化的电器和汽车,而是让新农村与就农村并存,新文化与就民俗并存,时尚与传统并存。

瓷砖房作为新时代农村建筑的代表,是现代文明的符号。我认为在乡村规划建筑改造时我们在保护古建筑和老居民住宅的同时应保留瓷砖房这一时代的文明而非一味的否定拆除。让时代的年轮在乡村建筑上折射出不同年代农村的更进变化。为这快速发展的时代的人们保留一些可追忆的事物。

4:两型乡村―湖南浏阳市蕉溪乡水源村

水源村隶属于长沙市浏阳市蕉溪乡,地处浏阳城区和工业新城之间,距浏阳城区10千米,距工业新城14千米,是连接浏阳“一市两城”的纽带。东南与太平桥镇接壤、西南与洞阳镇相邻、西北与高升村搭界、北临常丰村、东接蕉溪村。村域面积1928.35公顷。全村共有5475人,1575户,属于特大型的村庄。

村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地属丘陵。土地肥沃,植被茂盛,层峦叠翠,有山有水,山水相映,环境优美。民风淳厚朴实,宗教文化浓郁。村域西北部邻近风光旖旎的万丰湖,浏阳之美掩映在这碧波荡漾中,给过往客人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城市居民到此来垂钓休闲。水源村距大浏高速公路、长浏高速公路出口分别为7km和15km,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从水源村走大浏高速至大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仅需40分钟车程,与周边景区联系密切。

4.1“两型”及“两型乡村”概念

“两型”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型的根本内涵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两型村庄要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地,确保耕地无抛荒;喷灌、滴灌、渗灌等实用型节水技术推广普及率要高于20%;农膜回收利用率高于65%,农药瓶、化肥内包装回收率高于95%;推广实用沼气、节煤省柴灶,清洁能源使用率高于50%;每一个聚居点按规定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实行生活污水简易处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土壤养分、重金属、农药残留合格率高于90%。此外,农户四改(改水、改厨、改厕、该圈)率要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100%覆盖。

建设“两型乡村”,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新的理念。因此,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劳等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建设“两型农业”,全面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

4.2湖南浏阳市蕉溪乡水源村规划核心亮点

在“资源的整合、思想的统一、工作的责任和科学的方法”思想的指引下,以新农村建设的落地为根基,把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具体化。

水源村在坚持集约用地的原则下,根据湖南地方特色,对村的布局采取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形式,依地形地貌特点,形成多个自然村庄,各自然村庄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保留湖南特有的乡村风貌景色。

4.2.1贯彻村干部始终参与性和提高村民的积极性

如何让水源村的历史文明和现有资源文化转化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文化,转化为经济,转化为水源人们的奋斗目标。经过前后多次的入乡住在村民家中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整个村调研和走进村民家近距离的聊天询问,我们认为既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那我们的项目就应该围绕为农民做事开展。而农民最听村支两委的。

4.2.2根植“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来对水源村进行规划

在乡村规划中最难的是文化与精神的内容,是规划的生命所在。我们总结出目前中国大多数的乡村规划都是基于用城市的概念来设计乡村,没有该村庄的思想和生命基础,特别没有本土文化的根基。在做水源村规划前我们不断读取国内外乡村规划的经典案例并反思,吸纳好的规划思想结合水源村的地域特色进行规划文本思想的设计。人、自然、建筑、精神、文化是一个生命体,只有独立的规划和建设,系统就不存在,新农村建设也就难有完整性,就谈不上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村民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主体,因为我们要建的是农民的新农村。

我们通过对水源村的交通区位的分析,以及水源村周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确定水源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休闲观光农业为基础,借助万丰湖生态旅游的发展,重点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结合旅游发展的主线,充分整合村域内旅游资源,依据发展需求增加村庄内旅游配套设施如交通、住宿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环境治理:提出农村生活污水、猪粪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的具体措施,从技术改从技术上对村民进行指导,思想上灌输生态文明意识,提高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从而从根源上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建设一个水源村人民喜欢的、符合实际的、环境和明风优美的新农村。

(2)村容村貌营造:近期通过改水改厨改厕、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达到饮水安全、村容整洁、居住环境舒适等“两型”村庄建设要求,提高村域整体形象。

(3)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农田水利等各项基础设施,为水源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4)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引导农民搞好土地流转,盘活和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5)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和科学的政策引导,建立水源村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全力提升传统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农副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水源村产业的升级,达到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目标。并将此目标根植在维护水源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上,让产业发展成为促进水源村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中坚力量。

(6)景观塑造:对万丰湖周边的建筑进行整治改造,重点对庙嘴等邻近319国道的建筑及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在满足环境友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和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整体提高的背景下再鼓励村民自行参与结合万丰湖片区旅游的发展,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7)为水源村的建设提供一个村干部合理的引导规划和村民自主参与的可落地文本和图纸,达到建设的投入收益最佳点,减少重复投资与建设。

4.2.3建筑改造保留时代的文明

针对水源村的废弃的古建筑在村民的记忆话语中对其进行修复和完善,对老的土砖废弃建筑进行保留修缮作为村民活动室等场所。对已有的数量众多的瓷砖房进行保留和细部美化。让人们穿梭在水源村中能看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现代所留下的时光痕迹。让村民们拥有美好的回忆。

从水源村现状独栋建筑分析,具有湖湘建筑普遍建设的坡屋顶,但建筑立面较为单调,变化较少,其建筑特色并不明显。若将独栋建筑放到一个整体中来分析,村域内主要视线轴上的建筑统一为白墙红瓦的建筑风格。青山绿水、白墙红瓦,相互映衬,亦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也别有一番乡村风味。因此在村民住宅设计规划中,尽量避免整治规模太大并减少整治资金的投入,住宅建筑仍以“白墙红瓦”为其主要基调。

从总体进行规划和远景描绘后,建筑的实体改造我们将在水源村进行挨户挨家的具体指导和设计,由村民参与建设具有村民自己愿景的美好家园。

总结

一个时代有自己特定的文明与信仰,同时又含有特有的困惑与挑战。水源村正在“三农问题”这样一个特定的大背景下,演绎着一场文明与现代和谐的新农村的革命。我们要将乡村的规划实践转化成为一种爱国和道德伦理的运动。呼吁农民自身的智慧、创造精神和主动性。在跟随党的农村规划建设大的时代背景下,为湖南地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谱华章。

参考书籍:

[1]孙君.农道:没有捷径可走的新农村建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

[2]孙君.专家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权威解读.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篇10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1. 学师德规范,强理论内涵。我校定时、定点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时事报告,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师德行为规范,学习“感动中国”“最美教师”等先进事迹,开展“学典型,赶先进”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让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 践师德行为,扬社会正气。我校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教师践行高尚师德。如开展“微笑做教师”活动。教师带着好心情进校园、进课堂,做到微笑面对学生,微笑面对家长,微笑面对同事。再如开展“百师访千家”活动。全体教师零距离走进社区、走进学生家庭,贴近学生心灵,使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用心沟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3. 评师德楷模,树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践行师德行为的过程中,我校适时挖掘、归纳、提炼师德典型的真案例、真事迹,通过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师德演讲”和“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积极树立身边的师德典型,深度挖掘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在舆论导向上,大力宣扬身边师德典型教师的真事迹,展现学校师德建设新风貌,以身边人、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促使高尚的师德在校园内变得可亲、可近、可学。

二、提升教师执业素质,塑造专业化教师团队

1. 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角色定位。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备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世界观,以学生为本,做到立德树人。教师是一名教育者,更是一名学习者,只有明确角色定位,才能自觉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整体素质,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2. 精深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职业承担着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双重使命。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校利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方式,开展全体教师业务通识培训、学科教研组研讨、专项技能提升培训与考核等。在新知识爆炸式发展时代,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大力兴起,学生掌握知识的渠道无限扩大,这就更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拓宽知识面,真正成为文化的传承者、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求知的引导者。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 提升专业素养,践行减负增效。首先是提升教学能力。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层面,我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大练兵”,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技能,努力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其次是提升科研能力。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改和教研工作,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同时,大力支持教师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第三是提升反思能力。反思是提升教师执业素质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校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育叙事,并将优秀作品汇编出版,将教师反思行为作为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关键。

三、创新常规管理模式,构建长效机制保障

1. 机制创建助力教师成长。一是优化教师评价制度。我校创设有利条件提高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职业荣誉感,如在派出进修与培训、科研立项、职称评聘与晋级、绩效工作考核、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评优评先等方面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良好的评价和用人导向机制。二是优化教师成长档案。抓紧年轻教师“1358”培养工程,即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熟、八年骨干;抓实中青年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双提升工程;抓牢老教师示范引领“传帮带”工程。通过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细分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首先是网络平台。我校充分利用国培、海西教育、校园微信教研等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其次是展示平台。依托校园网站、教学比武、教师技能大赛、教学基本功训练与展示、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案例编写、微信教研等活动,为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研讨的渠道,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第三是交流平台。健全校本教研制度,通过邀请名师到校讲学、外聘专家进校指导、派出教师跟岗学习等形式,扎实开展教学研讨,不断拓宽教师的文化和知识视野。第四是教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叙事研究,形成问题即课题意识,推动教师申报各级课题,创建学校“名师工作室”,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保障。引导教师不忘初心,在追寻教育足迹的路上继续前行,树立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信心,养成及时总结归纳的习惯,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偏远乡村教师留守意愿不高,城镇教师交流动力不足,城乡交流实效不强。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探索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得来”的激励机制,也要创造有利于农村教师“留得住”的机会结构。

2. 男女比例失调,中小学教师中难觅男儿身。男教师逃x中小学引关注。调查发现,挣得少、社会认同感低等是男教师逃离中小学校的主要原因。由此,间接导致中小学男生的女性化倾向,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中小学校女教师较多,她们的生育意愿与学校稳定的教学秩序也出现冲突。如何稳定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师待遇及职业吸引力,大力引进男教师是关键。

3. 职称制度改革,未能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教师职称评审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不足,许多达到条件的教师没有参评机会;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已到职称“天花板”;年轻教师因指标限制,职称低待遇差等,都影响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多年,如何切实有效地发挥职称制度的作用,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引起教育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