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沿革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历史沿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历史沿革

篇1

关键词: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引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那么什么是物理演示实验呢?物理演示实验是通过对具体物理现象的展示,从而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中的现象,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探索真理的能力。趣味性、直观性是物理演示实验的两大特点,通过物理演示实验,我们可以把瞬时的、不易分辨的或难以理解的、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无法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以及定律转化成直观的、清晰的、持久的物理图像或数字电信号,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的物理定理、定律、法则等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记忆。在物理实验的演示过程中,不仅会用到大学物理中力、热、光、电、磁的知识,还会用到近代物理学中原子、量子等知识,甚至可联系到科学前沿领域,这对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奠定专业基础,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国外高校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十分重视,如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加利弗尼亚州立大学以及马里兰大学,都做得十分出色,这三所学校不仅建设了完备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网站,而且演示实验项目数量多,其中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示实验总数多达660多个,北加利弗尼亚州立大学的演示实验总数多达437个;种类全,涵盖力、热、光、电、磁各个物理学领域;选材广泛,且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实验项目都有一定的应用性。很多实验仪器并不是很复杂,但演示效果却非常显著。如在北加利弗尼亚大学的力学演示实验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质量标准、长度标准的含义,教师取来两个分别为1kg和1磅的黄铜棒及一个米尺进行演示,为了让学生理解矢量加减的含义,教师用几根自制的棒子来演示。[2]近年来,我们发现,随着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国内一些高校对大学物理的学时不断缩减,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正常理论授课外,学生还要进行分组实验,所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学时几乎被砍杀殆尽。且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持“有没有无所谓”的想法,甚至于在整所高校中不设置演示实验室,这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困扰。教育部在《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物理课程应具备演示实验(实物演示和多媒体仿真演示)的内容,其中实物演示实验的数目不应少于40个。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人才培养的问题时说:“要增加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需要的是很多会动手的人。”而事实上,从学校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多只是空讲理论的书呆子,毫无实践经验,更不具备创新开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我院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大学物理课程不能只讲抽象的理论,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科研创作能力。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学平台。

3开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的必要性

3.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应用能力。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即可在理论教学,也可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教学功能与作用。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来学习物理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演示实验能起到激发兴趣、促进思考、加深理解的作用。

3.2与其他知识联系紧密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不仅仅与大学物理相联系,其中还会涉及到机械、电气信息、化学、环境等专业的知识,同时也与科技发展的尖端领域相联系,如磁悬浮地球仪、激光监听试验仪、磁悬浮(跳环)实验仪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紧跟当代科技发展步伐,,密切联系工程生产生活实际,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原理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而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发展正是众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技术产生、成长、发展的基础。

3.3提供科研创作的平台

大学物理实验课不仅仅可做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还可以做为文科学生的选修课,因为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创造力、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受专业限制的,这无疑鼓励了更多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改良实验仪器,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大学演示实验的报告会,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信息含量,还可以推荐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并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去。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声、光、电共同作用的奇妙世界,带给学生的是新奇和震撼,能够创造浓厚的物理氛围,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同时,更有充足的时间和技术条件允许学生自行操作,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给饶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动手的天地。图1为我院学生动手设计的LED星空旋转时钟的效果图,该实验项目已被推荐到由省教育厅举办的大学物理实验竞赛中参赛。

4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授课时,提前1~2周的时间,将演示实验项目做成表格发给每名学生,学生可在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上标注上记号。然后利用教材进行自学,也可以去网上寻找相关知识,并整理出来备案。这样学生在上演示实验课时,就不会毫无头绪、茫然无知。而且学生通过课下的调查研究,对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涉及到的物理学原理进行自主式学习,这样学习的效果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很多学生会因为某个理论知识内容没有理解而来请教教师,在教师讲解的同时,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充满了渴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往的演示实验课程常常是教师自己演示,学生只是用眼去观察,结果学生只看到了现象,却抹杀了其动手能力。我院在演示实验课堂中,不限制学生的动手欲望,在保障学生和仪器的安全的情况下,几个学生为一组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辅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奇思妙想,教师要适时引导。如在做旋转系列演示试验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环形轨道中上升到同一高度。但当旋转频率过大时,两个小钢球极易脱离轨道飞出伤人。教师可针对此实验的弊端,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对实验仪器进行改良。我院学生将其环形轨道改装成一个U型管,完全避免了本实验仪器的弊端。再比如,辉光球中的惰性气体可否更换种类,梦幻时钟的时间日期可否实时更新,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极富吸引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图1中的LED星空旋转时钟,就是学生对梦幻时钟进行改良,从而实现了时间日期的实时更新。

4.3展示设计成果

学生上完演示实验课后,教师要布置给学生书面作业和设计作业。书面作业是以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实验项目为主题展开讨论,写下心得体会或创作灵感的小论文。设计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设计出一个实验展品,无论是实验仪器还是小发明创作均可以,号召大家随地取材,如有的学生将二手电脑中的零部件拆下来做实验。并定期举行成果展示会,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设计能力,同时也充实了我院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为学院节省了一部分资金支出。

5结语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课堂,也是学生实践演练的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实验仪器,可以动手改良实验仪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仪器定期进行检修,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我们还可以推荐一些同学参加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比赛,甚至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习、思考、动手、再学习,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的。这样的学生毕业后,由于其各方面知识的平衡发展,完全可以适应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成为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路峻岭.物理演示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元杰,陆果.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汪文明.中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9-12.

[5]关寿华,郑建洲,张萍.开放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238-240.

[6]卢荣德.大学物理数字化演示实验教学平台[J].实验室的探索与研究,2006(4):56-57.

[7]周菊林,李蓓,周华林.加强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103-105.

[8]郭力,石少波.演示实验制作促进动手动脑的大学物理探索式学习的改革尝试[J].大学物理,2010(3):50-54.

篇2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电类专业;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有限学时内提高教学效果[1],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好的训练和培养。目前,由于国内大部分高校存在实验设备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大部分高校对工科所有专业开设同样的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2]。鲜有高校针对某一类工科专业或某一专业开设特定的物理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另外,物理实验室也存在仪器较为陈旧,实验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实验教学形式较单一等现象[3-5];除此之外,高校由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减少学生的基础课时,造成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削弱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这些原因使物理实验教学难于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探索更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以电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电类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和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探讨了电类专业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1各专业特点

1.1课程结构特点

电类专业在理工科高校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国内理工高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类专业包括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微电子技术等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从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方面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且具有扎实基础、宽广知识面的、宽口径就业的高级人才[6-7]。电类专业即与“电”相关的专业,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如电路分析、电子线路、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通信理论系列课程,如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天线、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系列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基础必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工实验等。国内有不少高校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影响作了较深入的研究[8-10]。得到了扎实的基础课程理论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基础课程的开设及内容选择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工科专业的课程任务较重,各学科课时也显得较为紧张,特别是目前大学教育呈现宽口径就业人才培养的情况下,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在压缩基础课程时间的前提下,如何设置基础课程,结合各工科专业需要,选择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工科各专业教研教改的探索方向。大学物理实验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全国理工高校仍采用各专业统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模式。这种情况严重脱离各专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因此,结合各专业后续课程研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探索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1.2就业方向及要求

近年来,电类行业快速发展,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如沐春风[11],如华为、中兴、UT斯达康等知名企业给电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而且是诱人的高薪职位。因此,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前景较好。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分为研发职位、非研发职位以及其它职位。研发职位包括硬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非研发职位包括电气运行与维护、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等;除此之外有部分电类毕业生也走上公务员、教师、管理等岗位或继续深造。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岗位对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随着高校培养电类人才总数的增多,各类企业对该类人才需求相对减小,因此高校必须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需求。这种竞争力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必须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知识和大学物理实验和电工实验技术,所以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更有效,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各类实验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物理实验是基础的基础,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基于教学内容分类模式研究不同专业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多样化,新专业、热门专业层出不穷[12]。受高校硬件条件和师资条件影响,针对每个专业定制特定的物理实验教学项目并不现实。因此,把同类型的专业按大类开设相应的物理实验教学项目是一种较优化的方式。所以我们以电类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探讨物理实验教学项目与内容的改革。

2.1实验项目的改革

改革前,我校理工科专业的物理实验课时共64学时,包含绪论课学4学时,共2学分,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开课。全校理工科专业的实验项目相同,也即所有理工科专业必须完成相同的20个实验项目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改革前后的实验项目同样分为基础实验(A类)、综合性实验(B类)、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C类)。但实验项目和内容突出“电“的特点。在保证课时不改变的前提下,拟对减少电类专业的实验项目,但深化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开展探索性实验项目教学。减少实验项目的目的有二方面:一是改变以前教学中各实验项目平均用力的现象,导致每个实验内容完成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是虽然减少实验项目,但每个实验项目的内容加深,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研究改革后的实验项目,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如表1为改革前后的实验项目及学时数。为了更好地结合后续专业课程,深化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增加了霍尔效应的应用及基于霍尔效应的漏电开关设计的探索性实验,而且把探索性实验作为电类专业学生实验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学时共为12学时。

2.2实验项目的选择依据

实验项目和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为与电类专业后续课程相关,有利于毕业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电类“的特点。如示波器(包括数字示波器和模拟示波器)是电子技术、医疗检测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测量仪器之一。它能直接测量电信号或能转化为电信号的物理量的波形。电类专业的后续课程电路分析、电子线路等课程均要用示波器检测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该实验项目的训练,掌握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测量电信号和分析电信号波形的方法。电类专业毕业生走上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仍需用到示波器检测电子设备的信号波形。因此,开设示波器的基础实验项目能起到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又如巨磁阻效应在硬盘存储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巨磁阻效应的发现,改变了硬盘的读写方式,巨大地促进了硬盘的存储密度,使硬盘的存储容量以MB字节计到GB到TB字节计的飞跃发展,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巨磁阻效应现象及其基本原理,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传感器,它可直接测量磁场或磁场的变化,而且测量数据非常精确。根据磁场的变化还衍生出位置传感器等等。因此霍尔效应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类的电子产品或其它工业,如手机、汽车等。因此增设霍尔应用的应用及基于霍尔效应的漏电开关设计的探索性实验项目,旨在深化电类专业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实验教学项目改革体现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让物理实验内容更好地成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

2.3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总结,也是教学效果的反馈之一。因此,一个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成败的体现之一。改革前的考核方式采用实验报告评分制,但每个实验报告权重一致,最后得到平均值,然后再转化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五级制。改革后,为了体现实验项目要求和实验内容的难易,简单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分别标为A、B、C类等级,A、B、C类等级的权重分别为0.2、0.3、0.5,然后将全部实验报告分数采用A、B、C类等级的加权平均算法得到一个平均实验成绩,(1)根据公式(1)的加权平均值,将平均成绩转化为五级制等级。采用不同权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突出实验教学改革后的重点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突出教学内容背后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二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与后续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另一方面存在实验项目过多,不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过多的基础知识和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因此,结合后续专业课程的特点和需求,探索不同专业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以电类专业的物理实验教学为例,研究了电类专业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并在部分电类专业作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保证学时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实验室已有的实验仪器和专业后续课程,并突出“电”相关实验的特点,减少实验项目,但深化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并增加了具有研究性的实验项目: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及基于霍尔效应的漏电开关设计。通过探索性研究实验项目,深化学生的知识基础,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物理的积极性,同时强化了电类学生对霍尔传感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这种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学科教学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志君,隋成华,徐来定.物理实验模块式教学改革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4:20-24

[2]陈志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6(18):133-135.

[3]王合英,陈宜保,孙文博,等.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41-144.

[4]姜蓉.大学物理实验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探究与实践[D].湖南大学2014.

[5]崔连敏.MATLAB可视化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6(1):104-107.

[6]李瑞金,周孟然,张小兵.电气类专业校企共建“工作室制”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2):158-161.

[7]李秋,刘重轩,袁观娜.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70-71.

[8]闰守峰,杨文光,刘海生.工科后续课程对高等数学需求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1):111-112.

[9]周庆新,杨光崇,杨英.CDIO模式下高等数学与理工专业其它后续课程的教学探讨[J].大学数学,2011,27(1):26-28.

[10]陈爱喜,邱万英.对我校工科物理后续课程的拓展设想[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12):193-195.

[11]谭万禹,孟祥萍,张红.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力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78-80.

篇3

Abstract: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teaching of physic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ing mode reform.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问题;建议

Key words: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innovation capability;problem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51-02

――――――――――――

作者简介:王会峰(1977-),女,山西晋中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物理与物理教学。

0 引言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实验课程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精神的创新精神。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管是基础性实验还是综合设计性实验,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都是几乎一样的,都是学生根据教材预习,教师对照仪器讲解,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提交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失去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享受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学生没有失败的机会,没有失败中自己寻找成功之路的经历,也就无所谓经验,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模仿了一次实验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快就被遗忘了,因此好多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越来越淡甚至很反感,因而使大学物理实验课的重要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发挥。

1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以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教育改革。比如专业的重新设置,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开设和力度的不断加大等,均体现了国家、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意义的认识。工作作了不少,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离理想却仍旧有不小的差距,为什么呢?创新能力的主题是大学生,国家、学校、老师能做的大部分是改变环境,创造条件,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比如大学物理实验现在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目的就是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可是结果呢,和其他实验没有多大差别。我认为我们还要更深刻地理解创新能力这个概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之后,要在每节课,每个课题中进行落实,否则前面做的也只是摆设。

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上述三种观点,尽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能将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清楚。本人认为创新能力即通过获取的知识、技能、经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产品,新的理论均是对所发现问题的分析解决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分为了两个部分,即对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获取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这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尤为明显。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和技能获取能力。实践教学过程能够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模仿完成并写实验报告。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不讲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教师讲解并示范,学生就省去了思考的必要,有的学生甚至做出了实验结果却对原理似懂非懂,学生很少有机会碰到问题,即使碰到问题也首先想到找老师,并没有去分析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对此,我们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和2011级试验班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改革尝试。

3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我们对实验项目的安排尽量与理论教学进度保持平行。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理论。另外,对于基本操作训练的实验放在前面,以保证后面实验的顺利进行。此外我们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首先,我们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注入式”转变为“放羊式”。大学物理实验每周两个课时,我们在这之前和实验室协调,结合学生的时间,找两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预习,严格讲就是预做,在针对实际实验仪器进行理论预习,并做必要的操作预习。这次预习老师也会到,但是不讲解,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进行实验,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适当提示。这样学生通过预习,对理论得到很好的掌握,同时没有老师的示范讲解,学生也有了时间和机会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和经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其次,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也从过去的以实验报告和到课情况给出成绩改为对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查,另外对于理论和实践能力很强的同学,我们鼓励其做扩展内容,比如分光计测光栅常数等。

再次,实验报告也从原来实验总结选做改为必做,及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项对本实验的总结,学生写出发现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并对类似问题进行总结。

另外,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做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实验时,问我们先做二极管正接好还是先做反接好来启发学生思考并发现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特点。实验仪器利用率极高,我们三四节做,前两节也有人做,所以老师也不确定仪器是否都良好,一些仪器的问题可以请学生想办法帮忙来解决。二极管是否良好很是关键,所以就分别让两组学生现进行检测,完了再进行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也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此课程的兴趣。通过观察发现,但凡自己独立解决过一些问题或帮老师检测过仪器的同学,表现出对实验的热情都很高,而且实验报告也写得科学规范。

4 结论

从教学效果和与学生的座谈及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应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好,但是,要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全面推行,还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参加大学物理实验的学生人数多,加之老师及实验室时间的原因,每个人都进行一次预习并不现实,不能很好地预习,就没有时间和机会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以各种渠道达到预习的目的,以各种形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改被动模仿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晶.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0,03.

篇4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考试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以实验为基础,在培养理工科相结合的科技人才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基础实验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因为目前的高考模式以及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新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地经过物理实验课程的训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相对都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寻求一条更能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掀起了建立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的浪潮,申报并建立了省级或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出台了相应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借此契机,我校也于2005年成立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并被批准为江苏省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对照相应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特别是对仪器设备与基础设施的投入显著加大,基本上达到了建设标准,满足了我校学生实验的需要,并于2007年上半年顺利通过省级实验示范中心验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各个环节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增加了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然而,看似建设了一套相对合理的教学模式,但很多学校反映其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虽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压力或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够,没有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敷衍了事。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们认为,应该从大学物理实验考试方面入手,以增加他们的压力和动力,对实验考试作必要的改革。目前各学校物理实验考核的模式不一,我们必须找到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合理有效的考试制度,也就是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之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实验考核进行合理的改革,特别是对于我们二类本科的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讲,学生的本身素质及对自己的要求相对稍差一些,对实验的态度不是高度的认真,从而导致实验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及改变对实验的态度,我们对实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制定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并采用以操作考试方式为主,附加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增加操作考试占实验总成绩的比例。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还激发了一些优秀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创新性,使实验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下面针对我校在大学物理实验考试改革方面的情况,包括改革的背景、操作考试的模式、主要实施过程及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等作一简单概述。

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改革的背景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来说,首先要弄清楚所涉及的很多知识点的实验原理;其次要对实验仪器能够正确操作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够正确处理;最后就是对实验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以期能够获得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但根据以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不尽人意。我们认为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在学生对实验压力和动力不够的情况下,应该用考试方式来调控,以考试成绩为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考试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各高校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考试情况各不相同,考试方法不尽合理,实验成绩评定趋于简单化,一般多以笔试为主,学生只要在考试前突击记忆和简单的模仿,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失去兴趣,实验态度不够认真,实验时拼凑数据、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实验报告的无压力现象。因而目前的实验考试模式应该改革,让学生把对实验的着重点放在实验过程本身,要让学生真正做有所得、劳有所获。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实验考试方式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提出由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以操作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误差分析能力及报告撰写能力,并运用到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成绩评定办法

以往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主要是采用平时的成绩与期末的笔试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基本上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占30%。再转换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一般来讲,只要学生平时能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考前好好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基本上都能够顺利过关。这种实验成绩评定的简单化实际上无形地挫伤了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没有太多的压力,态度不认真,不能很好地去掌握实验的相关知识,很大程度上重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走入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恶性循环。实验课学生成绩的考核与理论课考核有很大不同,应充分体现实验课程的特点。实验的目的在于全面科学地考核与评定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考核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考核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性。为此我们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定重新定位思考,进行积极的改革,根据调查研究,对大学物理实验总成绩的评定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并经过两年的实践,效果明显。

(一)平时成绩的评定

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由实验预习、课堂操作、实验报告等三部分成绩组成,占实验总成绩的50%。

1.实验预习

为了做好大学物理实验,学生首先要预习实验并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前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并提问,给出相应的预习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这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否弄懂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课堂操作

课堂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在实验课堂的表现,包括操作是否认真、规范;数据测量与记录是否准确;是否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能否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否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以及实验的态度与精神面貌等。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给出课堂操作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也是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整洁、完整;数据处理是否正确;思考题回答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实验创新的思想和观点等,占平时成绩的50%。

(二)期末操作考试成绩的评定

期末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使学生平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我们采用了以操作考核方式为主,并附以部分实验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增加了期末考核的分值比例,占总成绩的50%,这也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具体实施方案:(1)完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实验项目后,确定实验操作考试项目和时间,采用学生抽签的方式,学生抽到哪个实验,就进入相应的实验室,按我们事先准备好的考核试题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45―60分钟)完成。(2)每个实验组一般安排10名学生同时考试,并安排3名教师共同监考,监考教师经常交换考查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试卷完成情况,每位教师当堂给出每位学生的操作成绩,再取3位监考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学生的期末操作成绩。(3)对于实验具体操作过程考查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优秀(90分以上)指能够独立正确的按操作规程熟练操作,结果很准确;良好(80―89)指能够独立正确的按规程较熟练操作,结果较准确;中等(70―79)指能独立正确的按操作规程操作,结果准确;及格(60―69)指基本能按操作规程操作,结果基本准确;不及格(60分以下)指不能按操作规程操作,经常出现错误,实验结果有问题或明显错误。根据平时总成绩与期末操作考试成绩按分值比例进行最终实验总成绩的计算,并转化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上报教务处。

例如: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实验考核中,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考核试题和要求:

(一)实验基础知识考查

1.本实验在测量微小力的过程中用到什么传感器?

2.在实验过程中测量表面张力采用什么方法?

3.写出实验过程中最后所依据的理论计算公式。

(二)实验操作要求

1.用小砝码对传感器进行正确的定标。测量数据记录到下表1。

2.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及读数。测量金属圆环的内外径,数据记录到下表2。

3.正确使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测量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数据记录到下表3。

(三)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简单处理

1.

试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仪器的灵敏度。

2.

金属圆环的外径D1=_______,内径D2=_________。

3.

测量温度下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____________,

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_(t=24.3时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四)对该实验有无改进或创新观点

这样的试题样式基本上涉及每个实验的绝大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在操作考试时,直接要面对教师的严密监考,心里总有一些压力,故采用这种方法以后,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态度明显转变,都能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积极思考,严谨操作,明显促进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实验时能够真正做到正确、严谨、完整和规范,同时推动了大学物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能够更好地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实验考试制度及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实验成绩评定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学好物理实验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做到积极预习、认真操作、独立思考。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发展创新思维。两年的考试改革,从总体上讲是成功的,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目标,使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于2007年下半年在我校接受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考试改革等方面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虽然我们尝试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考试中应该引入一些设计性实验以及如何来建立设计性实验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等,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亚林,周在进.大学物理实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03).

[2]刘力斌.大学物理实验考试改革初探[J].大学物理实验,2003,16,(03).

[3]宣学新,俞立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2,(4).

篇5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一门独立设置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学员入校后接受系统实验技能和创新教育的开端,更是一系列专业实践训练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是其它理论课程所不能代替的。在高校里接受良好的实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学员的科学素养、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物理实验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全面开设的必修课,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物理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较少。通常整个实验过程基本是对实验讲义所述内容的重复,实验结果都在意料之中,缺少了进一步探究的过程。而且,不少学员认为实验内容过于空洞,与社会实用技术差距较大。因而,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缺乏独立思考和参与的过程,很难激发其自身的创新思维。

(二)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任务分配不均匀。 教师依然是实验教学中的“主角”,而学员只是“配角”或者干脆就扮演起了“群众演员”的角色。在实验理论和动手操作上大部分乃至全部都由教师全权,学员不愿动脑思考或是动手操作,甚至不清楚实验目的及其相关的理论依据。

(三)现行的实验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大部分教师仅仅依靠学员的实验报告内容进行考核作为该课程成绩的评定标准。这样就无法避免一些学员为获取高分而不独立完成实验的现象,无法真实反映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由于部分高校教学经费不足,致使一些实验仪器过时陈旧。学员很难把握仪器的使用尺度,外界的环境因素也会对仪器的精确度造成很大影响。加之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水平有限,不免还会出现实验项目和实验手段老套单一的现象。

(五)实验室不完全面向师生开放,学校教学自我封闭。由于先进实验设备价格昂贵、易损坏,有些学校不愿开放这些实验室,只是作为装饰学校的饰品,只可远观不能近取;还有些学校自恃有一些优秀的实验教学方法,不肯与外界交流。

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加阻碍了学员自身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一)更新观念,注重实验教学。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学员可以及时掌握物理学中的新概念、新技术和前沿科技的发展动向,提升自身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教师、学员以及学校都必须更新其观念,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相互弥补。

1、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目标。教师是学员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要调整教学目标,不断改变其教学角色、教学作用和教学方法。学生始终是中心体,教师应确立“为学而教”的教学思想,不应一味地甘做“雷锋”、“父母”角色。应当创设不同的实验教学情景,引导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并完成物理实验,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帮助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创新教学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保持这些知识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以及实验内容的优化性。

2、引导学员调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汲取者。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应当循循善诱,不妨让学员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富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实验器材,培养其对实验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要引导其主动获取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理论知识,积极思考这些知识在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激发其自我拓展延伸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改革课程体系,实现物理实验内容的现代化。在21世纪的知识体系中,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单一的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已无法满足培养优秀人才所必需的条件。因此,要有机地将其他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条件、有目的地增设一些与前沿科技密切相关的实验,如低温超导体、液晶技术、光纤技术、激光全息照相等。真正使学员做到与时俱进,成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全新全能人才。

(三)优化实验器材,先进实验设备,全面面向学员开放实验室。基于实验器材老化、实验设备破旧落后、先进实验室封闭的现象,学校应该积极为师生配备一些新的、先进的、符合当今实验教学的实验仪器,全面开放实验室。教师和学员也要尽量避免损坏实验器材,真正做到规范使用、操作实验设备,爱护实验设备。

(四)派遣实验先进小组去往兄弟院校、企业单位、科研机构进行实验交流。通过与其他科研单位实验学习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及时更新知识信息,还可以加快学习先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积极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在学习体会之余,也可以将各校富有特色、优秀的实验教学模式传授给他人学习与借鉴,这样有助于更多学员在毕业后能更好的发挥才能、服务社会。

(五)科学使用师资力量,完善实验考核方法。在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做到由同一教师进行讲授和指导。若条件限制时,一定要关注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彼此在教学上相辅相成,真正做到“理论服务实验,实验证明理论”。在实验考核方面,应把考核重点放在学员自主创新、动手操作以及思维拓展等方面,从实质根本上锻炼学员实际联系实验的能力,提高学员的科学素养。

篇6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

在各种教育理念中,核心应当是教育质量观的问题,我们可以谈论各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一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就又回到了传统的质量观上。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瓶颈之一。本文认为,要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质量观,确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即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相对质量观。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高等学校物理教学的任务要求,应制定新的多元化、分层次的大学物理系列教学大纲。新大纲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绝对质量观到相对质量观及从一元质量观到多元质量观的转变。

1.梳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了课程体系,改革了教学内容,进行了课程整合。梳理了现行大学物理教材中的约700多个概念和50余条定律、定理和原理。通过分类和比较,对近30%的与高中物理内容相重复的部分进行精简压缩,提高讲课起点,使学生感到内容新颖,有学头。同时,针对扩大招生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模块式教学方式。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过程中,也考虑到各专业方向不同,其所需物理课的学时也应有差异。在保持物理体系的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删减大量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内容,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发展脉络的了解,加强其对科学观念、物理学思想的深入理解,使其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其逻辑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对物理现象进行非物理思考,对非物理事件进行物理思考。

2.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先进性

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比,教材建设总是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前沿性。通过穿插、渗透和拓展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物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为物理内容“增肥”。如在讲到光学部分内容时引入液晶显示的原理、光纤及其应用等,讲到电磁感应部分时可探讨一下磁悬浮列车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等,使学生感觉到高科技并不高不可攀,其基本理论就在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在重点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也向学生适当地介绍当今物理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学生对科技前沿问题很感兴趣,会提出各种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从中也对学生进行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3.强调实践教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知识层次学生、几大不同类型专业方向的特点,编写了系列的、多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根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质量观念的更新,确立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结果表明教学效果很好。如讲到光学部分的光纤通信时,可以告诉学生宽带技术的应用的确使得传递信息的速度大大增加了,但这还满足不了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要求,为此目前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如全光网络、量子通信等来适应科技的发展。这样讲授又启发了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的欲望。

二、不断优化现行教学方法

1.知识结构法教学

知识结构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内部联系。运用知识结构法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把所学知识结构清晰牢固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中,即使有所遗忘,也只能忘掉具体知识的结论,依靠知识结构依然可以重新构思出来。掌握知识结构,重要的是还能够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获得的态度和方法能较好地迁移到未来科技和社会实践中去。

2.发现法教学

发现法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启发性教学方法,“发现”的本质是进行“再发现”,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发现和创造新的科学理论或科学概念,而是把前人的发现创造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加以改造,加以精简,引导学生沿着简化的思维路线去“寻找”解决方法。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探索得出问题的结论。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思想的结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法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能使学生既看到物理原理的实用性,又能逐渐学会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原理和规律分析求解实际问题。通过提问启发思考,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动量原理,建立碰撞模型,用数据说明问题,对碰撞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冲力进行定量估算,使学生对物体产生机械效果的条件有具体的了解,加深了对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的实际理解。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变枯燥的理论教学为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教学

我们提倡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要实现教学互动,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需要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解难点,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本事,而且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本事。讨论课是大学物理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课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热点问题往往会引发学生们进行相当热烈和较为深入的讨论。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并不在于通过这一活动交给了学生多少既定问题的答案,而在于通过这一活动给学生拓展了多大的自主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天地,在于引发了学生多么强烈的自主追求和创造的冲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我们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是科学有效的,很好地适应了新时期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11-0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体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训练学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形成实验设计思想,等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这门课程的开端,“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是实验课正式开始前实验理论的集中讲授,是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教学领域的先导,是构建实验教学的重要平台,它不仅在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发现、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及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对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如何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在以后实验中养成习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绪论课是在正式实验课前安排2~3个小时集中讲解,但由于绪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多、繁杂、抽象,因此导致绪论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从而致使紧接着的实验教学面临诸多困难,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慕课相关理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高效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

一、“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绪论课是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第一步,绪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并进一步影响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的正确程度。目前,虽然很多院校对“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教学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对实验绪论课学习兴趣不高

不少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实验和自己的专业相去甚远,感觉这门课用处不大;另外,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最初的定位是利用仪器动手做实验。因此,对绪论课上实验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绪论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绪论课内容繁杂、量大,学生很难及时消化

实验绪论课的教学内容繁杂、量大,主要包括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测量基本方法、误差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评定、有效数字保留、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等基础知识,内容繁多。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些公式、概念及重要名词,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导致部分学生对绪论课中的内容掌握不理想,从而使后续实验数据处理的问题较多。比如,有的同学在数据分析中只计算了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而没有计算误差;有的同学虽然计算了误差但不完整;有的同学数据处理公式的使用条件不对,不分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还有的同学有效数字不正确;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在绪论课上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数据处理方法,一方面因为对绪论课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绪论课中的数据处理知识繁杂,内容太多,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学生对后续实验预习效果不好,实验报告质量不高

一般在“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上应强调物理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比如,在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要有书面的预习报告;实验结束后,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处理数据、分析误差,完成实验报告。但学生对这两部分的完成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比如,在预习时,学生往往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了实验报告纸上,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预习,而对实验原理、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学生数据处理方法选择不当;有的学生误差计算有误;有的学生没有对实验的结果分析讨论;等等。总体来讲,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

二、“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绪论课的教学,以达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分析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并以考促学,引起学生重视

在绪论课上,教师首先应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做一些简单介绍,明确该课程的立足点是学生进入大学接受系统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对培养学生用实验手段去发现、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联系学生所学专业,简单列举一些实验的相关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另外,以考促学,在期末考试中,考核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其中,绪论中要求掌握的误差分类及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等理论将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对绪论课内容的重视,为以后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利用校园网络,借鉴慕课理论,实现实验绪论课重点内容随时重播

实验绪论课的教学内容繁多,有些公式、概念及重要名词很抽象,难以准确辨认,导致部分学生对绪论课中的内容掌握得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将绪论课中理论知识模块化。比如,将实验基本程序和要求、测量基本方法、误差分类及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数字、数据处理、基本仪器的调整等每一个知识点作为一个模块,由相关专业教师录制成视频,上传到校园网,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校园网,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查看、复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在绪论课上,通过演示和学生讨论如何预习及完成实验报告

针对学生实验预习效果不好的问题,我们在绪论课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带着问题预学物理实验,在预习中一般应解决几个问题: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涉及了哪些物理原理?实验的最终测量量和直接测量量的关系如何?实验条件有哪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等。如果带着这些问题预习,等这些问题答案明确了,实验框架也就已经成型了,实验预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作为学生接触物理实验的第一堂课,绪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整个“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对教师都至关重要。通过绪论课,既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又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不仅基础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和实验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敏,何龙庆,张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9,22(1).

[2]郑玉.浅谈如何上好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J].甘肃科技纵横,2013,(6).

[3]肖立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5,(06).

[4]杨中娟,赵玉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况及探讨[J].科技信息,2014,(15).

[5]刘方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浅析[J].才智,2014,(22).

[6]刘璐,李端勇,张昱,余雪里,祝丹.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析[J].物理通报,2015,(12).

[7]李晓东,郭研.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4,(35).

[8]王欣,王勇,马宏,刘晓军.从争辩到思考――实验教学中的讨论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S1).

[9]苏春燕,高谭华,叶靖莹,展德会,刘雪梅.新建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以大学物理实验为例[J].大学物理实验,2016,(01).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内容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121-02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是理工科大学生入门的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上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来说,开好大学物理实验课尤其重要。然而多数独立学院照搬母体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没有实现因材施教,效果不太理想。

一、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教学内容陈旧,选择和编排缺乏特色。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是封闭的,多沿承母体院校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内容缺乏现代性,跟前沿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不利于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阻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创造性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其次,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的设置多以经典物理中的验证性试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严重不足。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验证性实验设备造价相对便宜,课程开设成本较低;其二,学生理论基础有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难度较大,可能使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但是过多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预先得知实验结论,会导致学生失去自己研究探索的兴趣。

再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普通物理理论课程脱节,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很多独立学院大大压缩了普通物理的课时量,加上学生本身的基础有限,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对实验内容压缩讲解,或者干脆不讲解。而且,实验课和理论课往往独立开课,存在脱节现象。另外,由于实验设备、师资等限制,各个专业所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往往也是统一的,没有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殊需求,在物理实验中鲜见与专业紧密相连的实验内容。

最后,传统授课方式较为被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较为统一,即课前预习、课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同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课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由于课前没有看到实验仪器,学生在预习时基本是机械地照抄书本上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疏于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互动较少,学生也只是照着教材上的步骤方法进行实验,甚至实验表格和部分数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在实验中缺少思考和探索,这制约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让学生产生物理实验不能使自己学到真正的技能的想法,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实验项目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而且多数学生对实验课程感兴趣,这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动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项目,增加实验项目与学生专业的关联度,以适应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实验内容时,我们应该根据当前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当前实用型的新技术和新技能融入实验项目中,如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磁控开关、利用等厚干涉实验检验表面粗糙程度,等等。我们的实验教学内容应该由浅入深,有梯度,具体的实验内容应该包括绪论、预备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和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近现代实验,还可以引入仿真实验,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环境,弥补学院昂贵的近代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缺陷。

另外,还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例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要侧重开设力学和电磁学的实验;针对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要侧重开设电磁学的实验;针对信息专业的学生,要侧重光学和电磁学的实验,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配合学院的专业课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由于大学物理实验是全院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所以在一般教学中,实验都是实行大循环模式。实验课和理论课一般都是单独开课,因此理论和实验往往存在不同步的现象。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内,为了让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帮助教师授课。而且应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实现对照实验仪器的预习。

另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体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分层教学。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实验课――绪论课的教学,应该侧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课的程序,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入门。预备实验课上要以学生动手为主,帮助学生温习中学阶段的某个实验,熟练绪论课上学到的数据处理方法。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方法、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训练。此时教师要讲清楚实验原理和要求,重点突破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等,并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习惯。综合性实验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性实验教学阶段往往是对整个课程的总结和考核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创新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也往往是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

(三)改进器材教材,提高实验效果

很多独立学院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都跟母体院校一致,或者选择其他院校的现有教材,然后根据自己学生基础勾选一定的实验项目。这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但是由于不同院校的实验仪器参数并不完全一致,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容易混淆。再者,教材中往往规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学生大部分都照搬教材上的程序来做实验,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本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参考其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编写校本实验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已知的步骤有意去掉,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突出重点内容,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和研究。独立学院也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更新实验设备,添置近现代实验仪器,以提升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也要打开思路,将实验室现有资源合理整合,开发出更多、更新、更具吸引力的实验项目。

(四)改进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高校的课程评价基本上都是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即使参考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一般不高于4:6。但鉴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基础实践课程,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有些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强,我们把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提高到6:4。按照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撰写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具体包括出勤情况、实验认真程度、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数据处理情况、课后思考题回答情况等。期末成绩则包括两方面,一是答题,主要涉及实验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实验技术等方面;二是动手操作,采用抽签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做过的一个实验项目,或者分成小组完成一个设计性实验。实践表明,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够督促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表现。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这给我们的实验教学带来了契机和挑战。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立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才能改变目前独立学院物理实验教学困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为学院人才培养贡献应有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桓林,王永良,郑丽.大学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6).

[2] 孟祥秋,马岩,于金召.基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2,(6).

[3] 朱娴.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篇9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12-02

一、前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和理论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1]。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各学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任务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可以说,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科学创造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也与21世纪高校应培养知识型、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要求相一致[3,4]。所以高校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建立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识不足。目前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学生就业重要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就加强,否则就会被忽视,物理实验由于与各专业所学专业课没有直接影响,而且不能直接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所以学生认为花在物理实验上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学习英语、计算机来得实惠,这种实用主义至上的学习观念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是当前高校急功近利思想的一个直接反映。就连部分院校的领导和老师也有这种思想,对实验课的潜在影响明显认识不足,从思想上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这种现象对于地方性院校尤为严重。

2.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合理。大部分地方性院校一方面教育经费不足,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实验课时压缩,所以实验课都是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做实验大部分都是按照教材上或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实验步骤重复操作,锻炼动手能力有限。在选用教材时,地方性院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尽量选用国家推荐教材,而这些教材大部分都是国家重点大学的老师所编,适合国家重点大学,而对于地方院校不一定合适,往往是本校开设的实验教材上没有,教材上有的实验本校又无能力开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僵化。在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验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死板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由负责人事先安排好实验内容,且一个层次教学内容相同,没有考虑专业的不同和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是实验管理人员准备好实验仪器,实验任课老师在黑板上讲解清楚实验原理,拟订出实验步骤,甚至还设计好数据记录所需的表格。这样学生不用动脑思考,只需要按照教材或老师拟订好的实验步骤去做,就能成功地测得数据,完成实验。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很大成度上抑制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考核方式不合理,过程监督不到位。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主要以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为主。所以学生不管实验做得怎样,只要写好报告就可以得到高分,最后取得好的实验成绩。所以这种评价考核方式显然不能完成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监督,反而使一部分学生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使学生认为平时实验认不认真做没关系,只要把实验报告写好就行。有的学生为了得到理想的数据,还会任意篡改实验数据或抄袭别人的数据,严重违反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所以加大过程监督,改革考核方式十分必要。

三、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塔里木大学物理重点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改革经验,对地方性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1.加强制度约束,体现实用性。经过对地方性院校部分专业老师和学生不重视大学物理实验现象的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物理实验现有的内容安排不合理,对学生后续专业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培养作用不大;另一原因是大学物理现有的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没有起到约束作用。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如果想让学生重视大学物理实验,不能靠任课老师宣传物理实验多么重要,而应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和完善考核方法,比如在实验成绩中将学生做实验的情况考虑在内。以塔里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为例,实验成绩分为四部分:课堂纪律(10%)、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50%)和实验考试(20%)。从实际情况来看,实验效果明显好转。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切实能通过物理实验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和专业老师自己感觉到物理的用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理实验的偏见。

2.自编教材,分层次教学。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高校应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教材,如果现有出版教材不妥,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物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组织本校相关老师编写教材。塔里木大学利用大学物理重点课程建设的机会,编写了自己的教材。该教材对实验室无法开设的项目进行了删减,将正在开设的或实验室有仪器但没有开发出来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教材既满足了学生实验的需要,也大大减少了实验教材中那些无关的内容,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该教材受到学生的好评。

针对物理实验内容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针对理论课程中重要概念定理安排相应验证性实验,并且最好是刚学完理论知识就到实验室做相应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个层次是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让学生课下自己设计实验,经过老师把关后到实验室自己组装加以验证;第三个层次是适当开设大学生创新试验,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简单实验研究,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素养,也打开了老师科研的思路。塔里木大学的相关老师实践了这一教学层次: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利用电学方法检测农产品的品质等,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3.丰富实验教学手段。针对实验教学方式固化的问题,应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将网络虚拟实验引入教学中,使学生课下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对实验的预演练,进实验室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操作实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很多时间,以便保证有更多时间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可以将计算机引入实验,学生可以利用某些数据处理软件分析计算实验数据,提高了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任课老师也可以将实验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共享,这样就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实验原理等内容,以便节约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4.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目前实验课的考核一般采用物理实验理论知识考试加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操作考核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不能真实衡量学生做实验的效果。可以通过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条件动手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最后根据老师评估来进行评价;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物理理论知识,对现有实验仪器或实验内容进行改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平时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到实验室具体实践。

四、结论

针对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塔里木大学重点课程建设改革实践,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改革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爱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1,(21):191.

[2]张敏,何龙庆,张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9,22(1):100.

[3]肖令平.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09,(17):256.

篇10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5(C)-0154-01

前言:物理学是高新技术源泉,物理实验更是物理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解决了物理学史中很多问题,物理理论原理和定律的产生都与物理实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成为物理学两个分支,但是理论上再完美的推理或假设,要成为人们所承认的公理,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而且物理实验在教学中还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优势。

一、大学物理实验现状

高校大部分实验室附属于教研室,实验课程也较多附属于理论课程。从目前实验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目前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2、实验内容安排不够合理,过于强调基本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实验较少。3、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机械。4、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实验室设备过于陈旧,缺乏现代化手段。5、实验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实验室存在教师学历较低、职称较低、技术力量不足、教师职业倦怠等现象。

二、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几点思考

1、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因此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必须扬弃。实验教学的定位本身要更新观念,把创新教育作为基本目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主导作用。每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学工作者首先要重视物理实验,也应该使学生从一入学就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2、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根据不同层次或不同院系的学生,开设必修和选修实验课,保证实验教学效果。在物理实验内容上,必修实验课应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合理安排实验时间。选修实验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主要安排一些提高性、延伸性的实验内容。此外,实验内容的设置应尽可能使学生早接触本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尽量体现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特点,力求体现最新科技成果。除课程计划内的实验活动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或参加各类竞赛,设计实验项目,制作和改造实验仪器设备,使学生尽可能早地参加科研项目,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尽可能结合实际项目进行,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3、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实验成绩考核,单纯的操作或笔试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会忽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准确性的研究。后者更不利于对学生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做到:第一,强调综合性评价,关注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第二,强调多元性评价。第三,注重正面性评价,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4、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近些年来,一些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不断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然而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却不够大。不仅要规范管理实验教学,还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搞好实验室建设,推进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面临的难题是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所以加大投入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学校应该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按平均两位学生拥有一套仪器配备的标准配备到位。尽可能采用接近现代科学技术与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的最新产品,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奠定基础。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行组装实验系统,再根据自行搭建的系统测量出实验目的和内容所要求的结果。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真正搞好实验教学工作,使得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取得应有的效果,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现代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师已越来越多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促使实验教师对实验课的研究和改革,深化教学改革思想。要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实验课表安排,特殊情况要按教学管理规定办理串课手续。为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推进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良性互动。6、构建现代化的创新性实验室。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应该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尽可能采用接近现代科学技术与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的最新产品,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奠定基础。现代化实验室是采用新的理念和措施建设光、机、电和算结合型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实验室。构建现代化的创新性实验室不仅可以完成实验课教学任务还可以充分配合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和生动地理解课堂上所学内容,增强自身学习兴趣。

结语: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园地。大学物理实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重视与不懈努力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在现有的高校教育体制中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