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篇1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通过各种软件,硬件创作平台,对艺术创作理念进行描述和实现,最终完成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追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根据数控机床的原理,将用绘画笔代替数控机床上的刀具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平板绘图机,从此便打开了由计算机辅助绘图仪代替人工绘图的历史大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艺术形式更为普遍且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发展形态。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种创作的,例如已经相当成熟的数字绘画艺术、数字影像、3D动画、数字音乐等艺术,都是依托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众所周知,大多数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领域本质上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例外。用专业一点的术语来讲,数字媒体艺术采用了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段——数字化,并且将这种创作依托互联网技术,使得艺术接受者或者说欣赏者通过网络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艺术世界,这一全新的艺术世界本质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不难归纳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些基本特点。1.1数字媒体艺术依附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这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数字性”。不管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基础还是作品的创作质量,都高度依附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数字技术的发展程度基本上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程度。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不再像传统艺术那样,完全依赖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意和艺术家将自己的创意通过自身动手物化成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一句话概两者的差异性就是传统艺术更多的是“人的艺术”,而数字媒体艺术更多的是“技术的艺术”。1.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可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基于数字技术存在,然后依托互联网呈现给这一艺术的欣赏者,这一点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一样。除了这个特点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传统创作艺术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交互性。传统的艺术创作具有很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即艺术家们创作,创作的结果呈现给作品的欣赏群体。数字媒体艺术则使得依托数字化技术创作出的产品往往能够和欣赏群体产生交互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有过点击、打开网页的经历(网页设计和开发是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你每进行一步点击鼠标的操作,界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响应,如点击打开一个视频的播放键,那么该界面就会响应你的这一操作即播放视频。这种交互性大大提高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欣赏者的参与积极性。1.3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很好理解。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尤其是在现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呈现过程是通过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呈现给大众的。

2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阶段

2.1计算机自动绘图成为可能。在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时提到过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仪代替人工绘图的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绘图机,这一历史性的发明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它实现了由人创作到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自动创作。这一发展阶段中另外一个具有突破性发展的要数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伊凡•苏泽兰提出的使用键盘等输入设备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一系列绘图等操作,最终在计算机屏幕上输出所绘作品的绘图模型。特别是最终这一理论模型称为世纪可操作的技术之后,为后来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一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自动绘图,但是这一阶段创作的图形仍然是以二维为主,并且还未使这一项技术可以成为艺术家们通用的创作手段,就更别说在大众中发展开来,当时能够操作这一技术进行基本绘图的只能是那些技术研发人员。2.2发展与应用均走向成熟。虽然说在第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的人员中大部分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作品还是以平面几何图形为主。但是第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为后期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贡献,因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模型已经成型而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后来个人计算机面世,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性支持。有了这个技术支持,制约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就是它的“艺术性”还不够成熟。随着大量研发人员投入到新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系统的研制中去,成果以突破了之前的二维创作限制进入到全新的三维创作时期最为突出。三维创作的大门被打开之后,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大批的商业性图形图像设计和排版软件面世,数字媒体艺术也进一步影响到传统的美术绘画领域,促进了计算机三维动画迅猛兴起。随着计算机动画的不断向前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还渗入到影视制作领域,尤其对影视特效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阶段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已经非常成熟,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互联网的认识首先要意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个虚拟的世界。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正是因为它借助了互联网的这个平台并且依托高超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创作,让数字媒体艺术在现如今这个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世界大放光彩。互联网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大众化。随着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上得到普遍应用,而且随着具有更强交互特点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现如今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都使得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大众化普及提供了条件。以上是从纵向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有了这三个阶段的了解,就可以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进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此外,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大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在这样一个依托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包括日常几乎每个人都要用到的网页信息浏览、各种游戏的娱乐、网络动画的欣赏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体现。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在数字绘画、数字印刷、数字影视制作、影视特效、虚拟现实艺术、数字音乐、新媒体与数字装置艺术等方面均有卓著成就。

3数字媒体艺术的五大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应该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数字化”,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实现数字化创作手段的五大技术支持:文字的数字化、数字图形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网络与通信。3.1文字的数字化。文字是人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最基本的信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存储文字信息,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对文字进行编码。最早的编码表示美国的《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简称ASCLL。常用的汉字编码采用GBK码,共收录了21886个字符其中汉字21003个。后面又出现了Unicode统一编码,从理论上讲Unicode编码能够覆盖几乎任何语言的编码表。解决了文字的在计算机与人交互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存储与转换的问题,就要考虑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将文字信息输入。最早的文字输入方法是键盘输入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文字的输入方式也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例如智能手机中的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3.2数字图形图像。数字图形图像是指由图像输入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并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是绘图、照片等。除了数字存储的特点外,数字图形图像的另外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图形图像的色彩,色彩不仅要求强调色彩的亮度、色调、饱和度等基本属性还要注意不同的色彩空间。3.3数字音频。数字音频是相对于传统的模拟音频而言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音频是一个表示声音强弱的数字序列,通过计算机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设备以二进制数字组合的方式记录和编辑声音,实现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最终以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当需要这些音频信号时,计算机还可以将存储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然后输出用户所需要的音频。3.4数字视频。同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之间需要转换实现,数字视频也是需要将传统的模拟视频通过一定技术实现转换为数字视频。设计原理同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之间的转换一致。3.5网络与通信。网络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更加注重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在上文已有介绍)。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交互性”要很大程度上以来网络的这种“技术交互性”。最早的移动通信是依赖无线电的发明,如今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G时代。

4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数字时代新兴的媒体形式,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媒体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就斐然。有些人会惊叹其发展的成就,陶醉于欣赏颇丰的艺术成果,有的人却发出了反对的声音,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并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高度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能够进行艺术创作吗?如果计算机能作画,那么要画家干什么?诚然,科学技术人员现在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将自然界或者真实世界中的物象模拟得十分逼真,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从美术创作方面也只能说是美术创作上写实性绘画的成就。艺术的灵魂是创造,而创造的灵感来自于哪?肯定是来自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意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创作冲动。因为有了创意,创作才成为了可能。其实创作就是将创作者的思维和意识物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技术手段是永远不可能代替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创作的。数字媒体艺术同样不例外。我认为,认识数字媒体艺术千万不能只片面的认识到其“数字性”的特点,同时还要把握其作为一门艺术的“艺术性”。这不光是艺术家们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的把握应有的认识程度,也是在如今数字媒体艺术更加趋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对大众的要求。时刻要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离不开人的审美意识才是我们对数字媒体艺术本质把握应该持有的态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深入领悟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艺术特征?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说明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离不开数字媒体本身的特征。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经典艺术相比是缺乏规范的,比如,在数字媒体艺术是带着娱乐性质的,例如,很多网民在网络上进行网络艺术创作,创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自己和他人。数字媒体艺术还有一个特点是:从审美的角度讲,数字媒体艺术吸收了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特性,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传统艺术的传播及艺术表现形式。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媒体传播形式的深刻改变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更加大众化和平民化,这就引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单向的由创作者到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更加鼓励人们参与进来。这种双向的参与是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比如:人机交互的发展。

作者:潘威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国艺术美学;新媒体;艺术审美

就我国目前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专业人员在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的时候,不断借鉴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创意理念,不断汲取有利于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创意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新媒体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将传统的美学理念与新媒体艺术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从美学视角下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以此来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1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经历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而总结出来的。新媒体艺术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社会的各种思潮来作为发展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当下社会对哪一方面的美学类型表现出兴趣,新媒体艺术就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而真正将这种社会思潮形成系统的理论则是由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泛媒介论”,该理论的提出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脚步。在该理论被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理论基础支撑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这也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

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主要依赖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候,艺术的传播主要媒体比较单一,表现形式也有较大的局限性。然而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媒体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具有较广的传播途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够较为全面的将新媒体艺术的内容展现出来。

2 新媒体艺术的全息性审美

2.1 多媒融合带来的艺术变革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媒体艺术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入,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艺术媒体更新变化的整个过程就是人类的艺术史,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艺术自身发展中,多媒融合是一项必然要求,它不仅反映了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而且也反映了现代艺术发展回归到艺术本原的过程。在人们刚刚接触到艺术的时候,由于人们对艺术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凭借主观意识来对艺术进行诠释,从而导致艺术的意象构成具有片面性和原始性,不能将其特点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的采取方式来诠释艺术,能够将艺术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

2.2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就我国目前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有很多,而审美体验的综合性主要指的就是将所有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更加深刻的将艺术表现出来,带给人们韵味体验以及张力震撼;其次是审美过程的交互性,这里所提到的交互性,主要指的是艺术审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种类型的人,即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交互性指的就是三类人的交互合一,三者几乎是共同进步的;最后是审美情境的虚拟性,在新媒体艺术中,很多事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让人们感知的到,因此,人们如果想要在真正意义上领会艺术中的美,就必须要有审美意识,善于挖掘艺术中所潜在的美的因素。

3 中国艺术美学与新媒体艺术全息性审美的关系

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中国艺术美学理论成为了重要依据。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依据,主要崇尚的就是“天人合一”,这种理念也正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这种理念在我国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从审美方式来看,中国艺术美学所崇尚的是物我为一的思想,主张“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的内心体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中国艺术美学博大、多元的审美理念,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美学参照和理论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将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应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时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媒体艺术审美也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促进新媒体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当下社会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梁良.新媒体艺术审美之我见[J].时代报告,2011(09).

[2] 陈敏南.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J].求索,2010(08).

篇3

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和重要性

1.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

连接性:超越时空限制、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电信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使用者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找寻远方的信息档案,渗透到各国文化中,产生新的社群。

互动性:无论是显示在屏幕上的多媒体、机械操控的系统或环境式结构,使用者或关于经由作品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定义。艺术家不再是创作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

1.2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他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联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并产生新的社群。

艺术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艺术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新时期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在融合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其中,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新的形势体现出来。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载体,能准确地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不再是一种艺术,而渐渐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艺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发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将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中,文化将会成为人们交流的重点。只有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可以使人们对新媒体艺术更加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琢磨,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选择、诠释它。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对艺术领域有所影响,对其他领域也会有所影响。

2 新媒体艺术与中国

有关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研讨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面向新媒体艺术的本土化梳理,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本无国界。在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它虽不乏本土化的特质与闪光点,但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论是西方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及艺术观念,对中国的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在影响的基础上)不断认识、理解、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算起来不过二十几个春秋,但它却和产生它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声、光、电和IT产业一样,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的起点。”

3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思考

新媒体为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观念思想、行为方式,也为艺术带来了一些弊端,某些艺术的创作逐渐被大众同化,逐渐变为“快餐”、简单、无脑,可供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少。因为对个性的追求,人们对自己的喜恶也愈发明确,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个人口味。如果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可能在接收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差异选择更多的垃圾信息,从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无法收获有益的资源。

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艺术本质的偏离,从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感进行思考变为单纯为表现客观事物的技术样态,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思想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各种想法纷至沓来的时代,对与错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准或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又是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4 新媒体艺术的展望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探索。1996年,在杭州美院举办了名为《现实与影像》的国内第一个录像艺术展;1997年,北京出现了纯粹的个人录像艺术展。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点。

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编辑设备的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在各种大型艺术展览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新媒体艺术的身影。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联结性与互动性。联结并融入其中,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对中国艺术家来说,新媒体艺术也是将本土化与全球化进行融合的渠道。21世纪,影像与媒体必然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和理解方式。没有媒体艺术家的存在,中国的艺术就无法真正进入世界,无法为世界艺术带来鲜明的血液。

篇4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学;设计思维;创新

1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为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冲击和改变。新媒体艺术在展示空间、建筑、环境艺术、观念艺术、多媒体技术、数码摄影、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交互体验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正由于新媒体艺术的不断演变,其范畴也在不断扩容。设计作品在作品呈现上由单纯的物质加工、介质单一、材料多、能耗大、交互性不强,逐渐向体验性强、注重科技感、参与性。结合先进社会思潮和生活理念,运用模拟、展示、交互,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多方面注重设计作品所发挥的实际效果。从表现和应用上对于设计作品的真实性、实用性、丰富性进行了更多的延展。传递更多复杂的、前瞻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信息和想法,能够将无生命的、未加工的物质转化为设计作品,并给予它们以未加有的功能和样式。从而使得设计作品具有复原过去,反思当下,模拟未来的作用。

2设计思维的特点和演化过程

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创新过程。它强调以观察力、学习力、执行力,把想法、理念,进行视觉化、原型化的处理,在研究人的行为和审美心理影响,消费者心理需求上,对于人对设计物的心理反应,设计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意志和人们的心理预期。设计作品作为媒介能否让人们、设计师以及社会三者之间产生共鸣的心理探索、思考、意义和价值。包括对社会、环境、舆论产生的影响最终进行设计作品的创作和商业目的

可以说,设计思维的变化使得设计作品有着不同时代的特征和发展使命。新媒体艺术在设计观念、设计理念、变现形态、技术手段、评价方式、形式创意上对设计作品重新建构。那么设计思维的影响也势必与其相互融合。设计思维在研究方法上有以实验为主体的从下至上的方法和以理论性展开为核心的从上至下的方法,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意义论和制约论方法。新媒体技术手段使得设计思维的规律、方法或技法可以突破局限性,即使在不确定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范围内可以从实际操作上进行更升入的探索。设计思维反映了设计的本质,新媒体艺术可以将现有资源很好地进行整合,让设计作品引发人们的联系和思索,更具有实用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若要更为全面地体会到新媒体艺术的演化和转变对于设计思维的深层次影响,我们可以从新媒体艺术和设计思维的发展上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可以大致概括为:先期启蒙、兴起和流变时期、扩容和普适时期、深入融合发展时期这几个阶段。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同时设计思维进步也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设计思维,设计作品在早先受制于社会生产制度,社会等级,消费基础等客观经济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因素。以手工制品,工业制品等能耗高、耗材大、制造工艺低端、设计理念也并未体现人本思想的作品为主。对于作品的品质、理念、风格、变现形式、协调程度要求参差不齐。作品有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平淡朴素的设计观点,依托着自然生活,以单一、合理、雅致的基本目标进行呈现。之后,伴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以及基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新媒体技术的保障和设计思维的转变引起人们对设计作品在人类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问题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对于设计作品进行了有效的更新、重塑、开发。这是设计思维进步的表现,设计作品可以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机,人与自然,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设计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纬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设计思维的再次演化在消费观念,社会舆论,百姓生活,商业活动,文化交流上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近几年来,设计思维也与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工业制造2025,互联网热潮的兴起,美丽中国概念提出等等指引着设计作品要向着可持续、智能化、互联网化迈进,这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开发、资源的重新整合、创新观念与审美意识的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作品应该大胆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非物质的材料和素材进行组合和创作。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将各种的可能性进行组合,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设计能力,而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也向虚拟时空和非物质化发展。传统的审美思想、审美经验基于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技术下拓展出一种概念、形式、内涵重构的境界。这也是对于设计思维的更高层面考验。

3设计思维在新媒体艺术下的影响

作为设计工作者,要认识到设计作品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立足人类。同样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形式的美感和审美也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艺术其实就是把生活和社会的素材用设计和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具有实用的功能,也有审美的功能,并且通过设计承载了社会意义。新媒体艺术起到了充分整合生产资源为设计服务的作用。同样,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要具备时代的特有烙印的设计思维。例如,批判性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批评、历史意义批判、审美批评、道德批判、社会批判、现代主义批评等等。揭示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它应该是真挚的、感性的、理性的、给人带来启发和感动。设计思维应该从当代的角度表现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特点。能够产生概念的合成、思维的翻转、事件的还原、物体的抽象、范围的扩张这些设计思维的多维度提升,新媒体艺术所获得的当代艺术身份,也是这种人文理念的产物。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已经深入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技术、经济、文化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国,虽然新媒体艺术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支持,然而在对社会经济文化还没有发挥像西方新媒体艺术那样巨大的作用。它要真正与中国当代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思维以及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日益走向成熟、迈向大众的过程。

篇5

关键词: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交流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1]。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2]。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3]。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4]。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3] 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07.

篇6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人文价值;探索

新媒体艺术作为时代艺术的主流形式,在艺术中有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与传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艺术是以人文观念为基础的,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新媒体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的新兴技术。要想更好的探索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就要对传统艺术进行研究。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及重要性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

虽然新媒体艺术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将其理解为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这种艺术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表达先进的艺术观念的,现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主要将计算机和电路传输连接在一起的艺术。其不仅包括光盘,还包括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及网络广播艺术等。现在的新媒体艺术是以研究为对象的,其利用的是现代化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电脑、网络广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手段,作为艺术作品主要创作材料,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独特观念,事实上可以将其理解为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总称。因此,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概念还会有新的内涵,同时也会有新的艺术家作品出现,为新媒体艺术增添新的色彩。

(二)新媒体艺术重要性

艺术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艺术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新时期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在融合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其中,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新的形势体现出来。新媒体艺术用这种先进的手段展现出来对现在的艺术实践和程序的过程是比较重要的,是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新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的。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的艺术的载体,能准确的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其不再是一种艺术,也渐渐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人们要想更好的掌握新媒体艺术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还需要将其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艺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发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将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中,文化将会成为人们交流的重点。同时新媒体艺术所担负的使命也将会越来越重,不仅担负着连接现实世界的使命,还担负着与数字世界接轨的使命。只有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可以使人们对新媒体艺术更加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琢磨,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选择、诠释它。新媒体艺术正以一种新的态势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使艺术和其他领域进行有效的交流,还促进了艺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对艺术领域有所影响,对其他领域也将会有所影响。

二、人文价值与新媒体艺术的联系

(一)内涵上的交叉与学科体系的相对独立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可以将不同的载体融合在一起,科学与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当这两种理念共同作用于我生活的同时,科学与艺术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但是人文观念和技术观念在这一时代却显得相对融洽些,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文观念和技术观念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确定性的问题,要明确艺术与科学的概念,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只有明确的区分二者概念,并时时关注科技的新趋势,不断的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扎实的人文基本功前提下创作出更新、更优秀的作品来。

(二)二者互为交融和相互促进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只有融入人的观念及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仅靠技术对其进行完善是比较空洞的、缺乏灵魂的作品。新媒体艺术的是艺术家在确定自己风格之后,以传统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再用技术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才形成艺术创作。如当代的舞蹈艺术就是通过舞蹈演员用最传统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再通过电视镜头将其保存起来,在满足现实大众影响的同时,也能对后世有所启发。它打破了传统的以书画、壁画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上了现代化技术,使舞蹈艺术更具直观性、真实性。舞蹈的编排是艺术家个性、思维的产物,其所强调的是创作的人文观念性。而电视媒体将舞蹈艺术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舞蹈艺术更加生动活泼,因此,传统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是人文观念和技术的统一。如果艺术家只就传统艺术进行创作,而不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加工修饰,那么这种艺术只能称得上是艺术。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逐于技术,没有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活动,那么艺术只能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而缺少人文性。在新媒体创作中,人文观念和技术性观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将传统的艺术和新技术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更好的发展。

三、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

(一)人文价值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体现

真正的艺术是思维和技术结合,艺术作品创作蕴含着人独特的思维,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而仅以技术的形式完成的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的艺术。只有将艺术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诠释新媒体艺术。如2010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就使用了新媒体艺术,广州亚运会相关状况通过记者实地采访,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以网络的形式传播给大众,真正的实现一人一媒体。以互联网的方式播报新闻和信息传播,不仅信息源广、姿态多样,还能迅速、及时的向全球传播。此外,这种信息传播途径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改。这种新媒体艺术不仅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亚运会赛事相关情况,还能提高媒体传播效率,同时也能将艺术创作和技术结合在一起,诠释出新媒体艺术的价值。

(二)新媒体艺术中审美人文价值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文化传媒时代,在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将文化资源跨地区配置和文化作品跨领域的营销态势,是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人们常将市场和消费机制也渐渐的融入到审美和艺术领域。在新时期内,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不仅仅是少数的专家和学者的责任,广大的群众有了参与评价的权利,如通过新媒体艺术传播的电视剧、电影,其收视率的高低是需要人民大众参与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可以实现的。但是在评价的过程必须要适度,只有对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使真正的美学得以实现。以道家学术为例,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能够超越现实的美。道家认为现世的美是有限的,无所谓美丑。只有追求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真实的美,才是永恒的美。从中又可以看出道家的审美观是以朴素、不加修饰为审美的价值原则的。常生活审美大众化的今天,审美的视野不应该再集中于事物表面上,而应该向更深层次递进。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新媒体艺术正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新媒体艺术不仅推动了艺术领域的发展,还促进了其与不同领域的合作,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于生产生活多个领域。要想使新媒体艺术发挥更好的作用,还要对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以便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 2010.(08).

[2] 李宏梅.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媒体产业[J].国际学术动态.2009.(01).

[3] 汪海波.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现状[J].艺海.2010.(09).

篇7

关键词:艺术;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设计;探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艺术与数字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并产生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重点主要在知识结构、美学理论等方面,因此我们就需要透彻分析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进一步发展。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概述

新媒体艺术与成品艺术、身体艺术、装置艺术以及大地艺术都不相同,它是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合成艺术,并且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凸显其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对于艺术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大,并对其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艺术形式的繁荣提供了契机。在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对于艺术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并且数字技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空间。到了九十年代,“数字艺术设计”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之后到了二十一世纪,由于数字影像、网络技术等数字行业的迅速崛起,“新媒体艺术设计”应运而生,并且新媒体创作人才逐渐成为了市场需求的热点。

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特征

(一)科技性

站在传统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美术、音乐、戏剧以及雕塑等艺术门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文化习俗、主观意识以及审美意识,通俗来讲就是艺术设计的不断创新以及发展需要人的主观意识来推动。然而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现代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这就使其发展并不是全部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其影响也十分巨大。以现在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为例,将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应用其中可以使其具有便携性,不仅方便其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还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带来了积极影响。

(二)虚拟性

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其本身并不是应用实物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其艺术设计的作品、理念都是建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当中,然后通过数字化设备,将理念付诸实践,以此来完成艺术设计,因此这就使得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虚拟性的特征。从现代新媒体创作人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见到,无论是二维平面,还是三维立体图形,其设计理念都是来源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当中,并且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创作者的创新思维,使得这些艺术设计超出了现实感,变成为超现实主义的精密作品。当然,无论对于哪种艺术来说,其创作灵感都不可能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尽管新媒体艺术设计是虚拟的,但是同样也需要利用生活灵感创作作品,从而使其设计具有一定的生活元素,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进一步的发展[1]。

(三)互动性

从传统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其呈现方式单一,并且人们对于这类作品需要秉持着“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原则,导致作品缺乏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互动性。然而从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作品来看,这些作品通常都是具有双向性的,并且这类作品可以利用自身技术的优势,实现与欣赏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此来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为欣赏者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新媒体艺术设计由于数字技术的优势,可以更好的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从而为世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我国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媒体艺术设计认识不足

要想新媒体艺术设计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就需要充分了解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例如在数码艺术设计方面、计算机艺术方面等等。此外,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现代艺术和数字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因此就使得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许多其他艺术学科不具备的特点,比如合成性、时代性、跨学科性以及实用性等等。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我国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并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对其看法与传统艺术并无差别,这就使得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较为缓慢,并且也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由此可见,正确的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缺乏专业人才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由于对新媒体艺术设计认识的不足,就会导致相应人才培养的滞后,从而制约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媒体艺术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使得相应人才只能够掌握动画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只了解视频、音频的设计历程,并不具有完备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满足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一)创作范围更广

艺术设计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在传统艺术的设计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创作者付出较大的精力和时间。并且由于艺术创作的性质所致,使得创作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发生严重失误就需要将作品全部,重新进行创作,这样不仅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对创作者的精力和体力更是巨大的考验。但是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由于这些作品的设计都是基于虚拟的网络环境,因此创作者就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采用修改、撤回、还原等方法对作品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修改,使作品趋于完美。此外由于互联网的优势,创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创作灵感,从而使创作范围更加宽阔,不仅如此,创作者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其作品进行推广以及传播,从而使艺术作品为广大人民所了解,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3]。

(二)创作思维的分散与创新

在进行新媒体艺术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创作上的资源整合,比如创作的表现方式、工作组织、设计理念以及合作形式等等,以此来打破传统的艺术设计惯用形式,实现突破。在设计过程中,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导线,使整个创作会更加趋于人性化,从而让艺术创作中的创作思维更加分散,以此来不断的创新,使艺术设计拥有更为开阔的设计思路[4]。

(三)艺术创作手段多样化

在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创作者是设计活动中的主导者,不仅是在传统艺术中,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也不例外。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创作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调整作品的比例或者是尺寸,亩使艺术作品满足不同数字平台的传播要求,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比如科技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等。但是由于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就需要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星.艺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若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102.

[2]康凯.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57-59.

篇8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信息设计变革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而信息设计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与传统静态设计理念逐渐分离,在设计的表现形式、设计媒介、设计手法等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转变,从而以更高层次,满足人们日常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巨额需求。在转变的过程中,高效地利用科学新技术、新闻媒介传播等方式,这也是传统静态设计模式的提高和延伸的方法,积极迎合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信息设计改革和社会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艺术下信息设计的现状及分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其军事应用成为技术改革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迅猛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需求从而积极对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可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信息认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及信息传播。然而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世界人们迎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时代,伴随着数字化信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设计的快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条件,然而在新媒体艺术背景下主要以数字信息为主,以新媒体传播为辅的信息设计理念,成为迎合当代艺术发展主流、引领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

(二)动态标志下的信息设计理念特征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艺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在追求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对视觉和审美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特别是动态标志已成为当今世界及国内信息发展的主流趋势,从而进一步加快信息设计与动态标志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素、多维空间的设计标准。目前,动态标志已经从图像、图文等模糊性传统静态设计视角向人类五感转变,而信息设计者们在融合科学技术的设计理念中,添加人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设计元素,从另一角度刺激人们提高对信息量的日常需求,并使其设计理念具备完善的识别系统,为人们带来清晰、易懂、易操作的信息技术。遵循动态标志设计理念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动态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二、新媒体艺术与动态标志信息设计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一)以动态标志为例的信息设计理念

在动态标志设计理念中,应对所设计信息的应用对象、应用形式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及掌握,而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动态标志的使用度,是否满足人们日常信息需求及其接受能力、审美意识,进而设计出新颖、独特、表意清晰的信息,遵循标志设计理念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配备精美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信息设计变革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而信息设计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各种新媒介终端日趋新颖、时尚化,图标表现形式也日趋千姿百态、快速而多变地传递着各类信息。标志设计得以打破以前平面印刷的局限,从静态单一的视觉效果变为有质感、空间、互动等特效,有多变化的和不规则的视觉冲击效果,进而使动态标志信息对人们从视觉上的吸引,实现新媒体艺术下动态标志信息的层次感、动态感等多元素变化。

(二)新媒体艺术下动态标志对信息设计改革的影响

篇9

关键词:艺术;技术;跨媒体艺术;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2-0110-07

引言

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先生说过一段充满哲理而广为流传的话:

“每个人都生在一个地方,那是他的乡土,成长到青年时期便会萌生远行的愿望,要到四方去,远方去,甚至定居下来,在异地长大;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另一种思想会慢慢萌生起来,和远行相反,是回归。然而,回归和乡思不同,乡思是一种情绪,一种忧伤;回归是一种认识,一种成熟,是生命的完成。”

对于艺术史研究而言,熊秉明先生关于“远行”与“回归”的这一论述颇具方法论意味。一方面这段话关涉人在不同时期的存在状态,是人这个存在体的两种情感性体验方式;另一方面,艺术成其为艺术势必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最终脱离开非艺术而“远行”,而艺术在本源意义上是解人性之谜的,换句话说,艺术最切近人之存在,因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与人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的关系。在这种“远行”与“回归”话语的情境中思考人与艺术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艺术的“远行”成就了艺术,它是一种针对非艺术的“离开”、“越出”、“超越”;然而诚如海德格尔所言,“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怀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初……”也就是说,“远行”终究需要“回归”,否则难以亲近本源;这种“回归”是更高程度的“离开”、“越出”、“超越”,一种在“远行”基础上的、返回本源的“回归”。本文拟阐释艺术从“远行”到“回归”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回归”之后跨媒体艺术的形成和特征,以及这一背景下艺术教育所应当具有的“跨界”思维方式和方法特点。

一、艺术的历程

艺术的“远行”与“回归”,使人类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前艺术——纯艺术——后艺术”的历程。

在“前艺术”时期,“艺术”无处不在,与日常生活相互交织,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之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艺术”乃人之存在的方式当是题中之义。这一阶段因为更强调“艺术”与手工艺、技能、规则、一部分的科学等的关联,“艺术”更接近“技术”,或者可以说,作为人之存在方式的艺术在其发生之前就已然与技术有着自然的、内在的逻辑关联。

塔塔尔凯维奇在《古代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一词的用意,无论是在古代或中世纪,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比它在今天通行的用意来得广泛;它不只是包括美术,并且也包括手工艺。绘画是一种与裁缝同等的艺术,不只是技巧性的产物被名之为艺术,举凡生产技巧的本身,规则之精通与专业性知识,也都被名之为艺术。其结果,不止是绘画或裁缝可以被视作艺术;文法与逻辑也可被视作艺术。因为后者也正是一种规则,一类专技。像这样,艺术一度拥有较为广泛的用意,其所以较为广泛,则是因其将手工艺与一部分的科学包括在内的缘故。”塔塔尔凯维奇的这段话表明“艺术”概念的界定是复杂的,而究其根本,则是因为“艺术”本身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而非“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因而,“艺术”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它还是能“变化”的,由此它也不会停滞不前。在这种发展变化过程的始源处应该是人类的劳动,因为只有人才需要艺术或艺术的属人性,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在人类最初的劳动中潜在地包含着艺术的萌芽,它是真正意义上“艺术”的准备阶段,黑格尔名之为“艺术前的艺术”。这一“前”意味着“艺术”并不纯粹,它还和人类的生活、劳动纠缠在一起,如古罗马学者昆体良对艺术的“三分法”中就有“生产性的艺术”一说。柏拉图也把艺术理解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他在《智者篇》中说:“一般说来,只有两种艺术……农业和畜牧业及肯定与被采集或铸造(我们称作器皿)的东西有关的艺术,及模仿的艺术——所有这些都属一类,都可以用一个名字恰当地加以称呼。”而在中国古代,“艺术”泛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后汉书·伏湛传》李贤注)“六艺”即儒家所谓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的统称。“艺”的本义指涉稼穑、播种等农事,更有甚者,艺术成为“洒”、“扫”、“应”、“对”这四种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显然,这个阶段的“艺术”是与人类的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是不纯粹的,它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跨界”,艺术与技术、审美与实用没有分离。

“前艺术”时期之后,“艺术”由于自身的“远行”,进入“纯艺术”时期。

“艺术”要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势必不能停留在生产性的人类活动阶段,它需要“远行”,需要“离开”、“越出”、“超越”,不断地纯化自身,彰显出艺术性因素,直接的结果就是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技术”的分离。如果没有这一次分离,仍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严格的“纯艺术”。比如在“前艺术”时期,舞蹈的创作与欣赏“在原则上是不能分离的”,人人“都通过自己跳舞来体验舞蹈”,而在“纯艺术”时期,更多的人则是通过观赏来体验舞蹈,这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观众之意识上的要求;就“纯艺术”本身而言,如音乐和文学(诗),前者由乐音构成一个自足的世界,是人的“纯粹的情感对象化形式结构”,完全不依赖物象,技术性因素几乎显露不出来(依据器乐的在技术上较明显);而文学(诗)语言则更是这样,它使文学成为“一切艺术的心象化”,这是艺术自身的需求。通过分离,艺术性、审美性得以彰显和纯化,我们几乎不再注意艺术的技术性因素,艺术美化人的生活。当然,艺术(审美)并不是不要技术,只不过更多地关注其艺术性因素而遮蔽了技术。这样一种分离实际上是其属人性的内在要求,即一步一步地脱离开物质性而朝着精神性方向发展。这个阶段从宏观的角度看,是一种纯粹审美的定向,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人把它理解为艺术品,这实际上是转移了论题,混淆艺术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如说“梵高的艺术”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梵高的艺术作品;又比如把艺术理解为一种认识方式或观念,如克罗齐关于艺术是直觉或直觉的成功认识的言论,以及杜尚及其之后的现成品艺术、行为艺术等。我们在这样的理解中看不到技术性的因素,或者可以说审美的因素占据主导而遮蔽了技术性的因素。

由于艺术的发生关乎人之存在,是人的创造性之良证,因此艺术“远行”的前提在于人之存在,人的“远行”引领着艺术之“远行”。那么,人又为什么需要“远行”呢?简而言之,自从人类谢绝了大自然的恩赐,选择做人,就已然践行着“远行”,他必须终其一生为自己找到一种强有力的、恰切的证明,否则难以成人。当人之“远行”确立其为人时,他必须不断地“回头看自己”,为“我是谁”找到一个答案,因而只能通过返观,才能看清自己,才能认识自己。这种“返”实际上关乎着反思,是人这一有意识动物的特权,否则生命难以完成和成熟。

到了现时代,艺术开始“回归”,从而进入“后艺术”时期。

随着人类审美感知的拓展,艺术本身也发生着变化,开始“回归”的历程。比如随着技术发展而来的摄影、电影、录像、电脑艺术、多媒体艺术……这时,技术性作为一种看得见的因素再次参与到艺术当中来,不过已经不同于“前”时期的技术了,它更多的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来。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个阶段,艺术的发展中都隐含着一条技术发展的暗线。这种概略式的勘查使我们可以说,考量艺术变革的力量,我们绕不过技术这个因素;技术甚至有可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否则,海德格尔也不会发出其著名的“技术之思”了。

在“后艺术”时期,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艺术新门类的发生、发展和繁荣,使得技术性因素受到重视,甚至成为我们反思“艺术”本身的促发力。同时,这些新的艺术门类不断地模糊着生活与艺术、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都进行着跨界的实践,生活与艺术的合流成为现时代的主要特色。因为只有这样,人性的诸多丰富性才能现实地展开,也才能在现实境遇中找到更多的关于人之为人的证明。生活与艺术结合的越强烈,人之为人的证明才会越有力,“做人”的选择才会更显其独特的意义,艺术之审美也才不会成为乌托邦而与现实脱节。“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艺术化”、“生活美学”、“伦理美学”、“艺术人生”、“人生艺术”等词语的流行成为这一时代特征的有力佐证。这样一种“回归”,是人的“一种认识”、“一种成熟”、一种艺术“生命的完成”。艺术在技术的引领下而与生活在现代的再次结盟,这一高阶段的“回归”,也是一种“跨界”。

二、跨媒体艺术

“艺术”的“远行”与“回归”所带来的艺术之“前艺术——纯艺术——后艺术”的发展历程表明,我们处在“后艺术”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艺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获得了高度的确认,人能够泰然(在海德格尔意义上)地重返被遮蔽已久的“生活世界”。其实,“生活世界”早已存在,比如前艺术时期人的存在状态。相反,在纯艺术时期,这种“生活世界”被遮蔽了,只能通过相应的阐释才能彰显出来。历史地看,“生活世界”的本身也存在着“远行”与“回归”。

前艺术时期,处身“生活世界”的人与“世界”交往的方式在于借助技术而通过媒介,只不过,那时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媒介比较单一。从各历史时期运用的媒介——石头、木材、铁铜等,我们可以肯定媒介单一这一点,甚至可用某种单一的媒介命名某一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同样,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艺术”所运用的物质媒材也是比较单一的,如陶器、瓷器、温林多夫的维纳斯(与生殖崇拜有关)的材料是粘土,甚至从事这样制作的人都有专名,如石匠、陶工等。进入纯艺术时期,技术发展的同时遮蔽其技术本身的因素而彰显其作为艺术性技术的质素,艺术的媒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艺术顽固地坚守自身领域。比如雕塑,不外乎大理石、花岗岩、铁、铜等,在罗丹博物馆收藏的6600座雕塑作品中,虽然包括陶土、石膏、瓷、青铜、大理石等材料,但在观众眼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是青铜和大理石的材料,如《青铜时代》、《加莱义民》、《沉思》、《吻》等。曾有人说,罗丹常常孤独地迷恋着一块大理石材,细细地揣摩、静静地盘算着,直到能从大理石材中幻视出形象才动手,由此可见一斑。而绘画也不外乎帆布、各种颜料等,如被誉为“美的艺术”的西方古典油画等;建筑不外乎石头、木材、钢铁等……可以说,各艺术门类只在传统意义上“经营”着自己,丝毫没有所谓“跨出去”——越界的行为和念想。

到了目前的后艺术时期,艺术媒介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则践行着对自身传统的僭越,如多媒体艺术、电脑艺术、棉花雕塑、绘画与行为、影像的装置……在这一阶段,艺术的专名更多的仰仗于媒介,甚至看一眼某一艺术门类的专名就可以知道该类艺术之所属。我们可以具体看看的新英文书法作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作品在一个新英文书法教学的教室(空间)装置,从上往下悬挂一幅四米五乘四米的巨幅书法作品,并像油画布一样紧绷在一块特制的木板上,而这个巨大的木板就放在整个教室(空间)的正中央,旁边有几张特别订制的桌子,桌子上架放着新英文方块字教科书和描红练习本,墙上也挂着教学挂图,观众很容易地就可以参与到这个作品中来。有些时候还配以影像教学装置,观众可以根据影像的引导进行新英文书法创作与体验。这就改变了艺术家作品只供观赏的模式,而这个作品本身对于熟悉书法的中国人和不熟悉书法的外国人来说都属于“跨界”。再比如利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完成的电影《阿凡达》、《丁丁历险记》等,在其精湛的3D技术与华丽的视觉效果后面掩藏着的是艺术自身的“跨界”,以及人的视觉能力的“出越”边界。

“远行”与“回归”过程中的“跨界”所引发的艺术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向度,一为艺术本身,一为人自身。人之存在并不是抽象的、干涩的,而是稳稳地扎根于“大地”之上,与世界共在。纯艺术的阶段割裂了人与世界共在的关系,我们只能在艺术中体验艺术本身所敞开的世界,如海德格尔对凡高《农鞋》的解读那样。艺术若要摆脱这一状况,就必须“跨界”。“它应当深植于一个更为理性、更为综合的知识平台之上。这个平台是在技术的拓展中探研文化研究、艺术创造的新坐标,在人文反思和批判的不断变异的诉求中返身来促进新技术的拓展。”在理性知识平台引领下的“跨界”并没有忽视技术和艺术的关联,新技术的产生也会导致新兴艺术门类的发生。

后艺术时期的这一趋势可以用“跨”字来标示其特征。“跨”字意味着“离开”、“出离”原来所属而进入一新领域,意味着一种对原初的“超越”,同时,“跨”字也指涉着原初领域与新领域(两者即“界”)的“交通”与“交互”。从这两层意涵中所引发出来的是艺术对单一媒介的质疑和否定,亦即对单一性的怀疑,所肯定的是对“多”种媒介融合的认同,亦即对多样性的张扬。法国思想家雅克·阿达利在论述“迷宫”的历史演变时,曾指出“迷宫”在所谓的理智时代是备受非议的,因为“迷宫”所代表的是一种对曲线思维的认可,而所谓的理智时代则高唱着“直线和进步阶梯”的赞歌。雅克·阿达利的判断可谓对当前时期艺术的特征一语中的,也就是说,媒介、媒体之“跨界”强调曲线思维,强调交流领域内的“迷宫”。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雅克·阿达利在《智慧之路一论迷宫》一书中所反复征引的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等例子上见出端倪。由此可见,对“跨界”的阐释,所意谓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关于媒体、媒介的新思考。而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整合原有的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及艺术策划和管理系,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举措,则可以视作是这一观念的具体实践。

毋庸置疑,关于艺术之媒体、媒介的哲学思考始终脱离不了人之存在的方式,如果说“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关于媒体、媒介的哲思理应纳入这一生活方式中。可以说,现时期之“跨”媒体艺术正好对应着现时代人之为人的需要,因为人需要在世界中展开其属人的诸多可能性、丰富性,“前”艺术时期生活与艺术结盟的浅尝辄止与纯艺术时期的审美乌托邦,都不能满足人之为人的需要,而后艺术时期的生活美学、伦理美学、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恰恰能适应了人之为人的需要。这可以视作是目前艺术发展中“跨界”的精髓所在。

三、艺术教育的当代性

这一“跨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所引发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能使我们重新认识何为艺术教育的本源。而现时代新兴媒体艺术(其更大的范畴是“跨媒体艺术”)的发展已成为衡量各国艺术教育水准和创意产业活力的重要指标这一形势,也迫使我们思考什么是艺术教育的动力源。我认为,目前艺术教育应关注如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艺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而新兴媒体、媒介的出现促发着关于人之为人的新思考,那么,艺术教育应注重人的哲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得受教者“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人之为人的根本。同时注重对受教者艺术思维的训练,使之明确艺术教育并非“通过艺术而教育”,而是“为艺术而教育”,也就是说艺术教育只能是以艺术为目的,这一目的也即人的目的。艺术与人在哲学层面上“融通”了。

其次,跨媒体艺术在根本上契合了教育之本源意义,因为“教育”之意涵本身所指涉的就是如何展开人之为人的诸多可能性、丰富性。而原初的“教育”意味着“通识”,随着艺术的发展,教育或艺术教育越来越细分,最终局限了艺术教育之于人的全面性发展。应有的态度是对艺术教育或通识教育的“回归”,这也是艺术教育“远行”之后必然的归宿。

再次,跨媒体艺术之“跨”的特征意味着艺术教育本身也应该具有“跨”的特征,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能只是培养艺术家、艺术工作者(这一点目前在国内很明显,甚至艺术教育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它应该致力于让受教者“活得更像一个人”。同时,跨媒体艺术之“跨”的特征也意味着艺术教育必须符合当代人的需要,也即艺术教育必须具有当代性,而这一当代性所指涉的即是跨媒体艺术。因此,在跨媒体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当代性之间会形成一种解释学的循环。纵观目前国内的艺术教育,可以说,对这一“解释学循环”的运用鲜见,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美术学院成为了国内第一个运用此原理的艺术院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学院”。

最后,艺术教育“主体”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亦即不是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而是一种建立在主客分离基础上的新型主体关系,具有主体间、交互的质素。这样一种“主体”在解释学循环的语境中,是有“前理解”的,艺术教育要看重这种“前理解”,否则很难恰切地“理解”跨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精髓。这种“前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在良好的引导下扩大其范围,且尽量避免其本身所带有的消极影响而超着积极的方向努力。比如学生主体在接受艺术教育时,很多老师会对之“格式化”,然后以传统的方式实施,其结果最终只能如机械复制时代生产的产品那样,这就已然违背了教育、艺术教育的本性——让人成为有文化之人。可以说,艺术教育对“前理解”的看重,是艺术教育创造性的根本,它同样关乎着艺术教育如何是当代性的,这也是跨媒体艺术与艺术教育之“解释学循环”的题中之义。

实施以上四点,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亦即明确学生是艺术教育中的“最重要的资源”,而教师则应致力于引导、激发、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学习的能力,最终促成学生作为自我学习者的共同体的形成。就目前国内可以实施的艺术教育项目看,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走在了前列。前者以《“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为代表,围绕“有机体”概念展开,以“超一出离一出越有机”的勃勃雄心去探求艺术的边界,同时又借艺术为媒介来梳理物质世界的多个元素,并与人类之精神活动形成诸多触碰点,在“超-出离-出越机器”、“超-出离-出越城市”、“超-出离-出越身体”、“生命政治”几个前后关联的衍生板块中完成对各领域内“可见”与“不可见”景观的创作性表达。“生命政治”则对微观与宏观意义上的“身体”作探究,将一个社会历史层面上的概念融进人们的具体生活与生存体验中,在当代背景下与人对自身状况的关注相呼应。同时,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研究的“超有机谱系考”,则由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学生、学者所实际操作的文献研究工作,从历史文献中梳理出关于课题项目的重要文字片段与图像文献。

后者以“五谷杂粮”为目标,实际上是站在思想资源综合化、教育方式多样化以及基层和现实关怀的立场,最初只是让学生读读柏拉图,由此而形成了一些与政治、社会治理模式相关的实践和创作,而这些实践与创作奠基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强调将学生身体经验和集体记忆带人与特定社会情境的碰撞之中,谋求它们双方的同归于尽和重新结晶,而在创作模式上则糅合行为艺术、事件艺术、偶发、表演性装置、多媒体表演以及实验戏剧领域的多种手法,它与当代艺术教学相结合的集体即兴创作过程带有教育戏剧的性质,它的持续的参与意识则带有明显的社会戏剧的追求。两者尽管“面相”不同,但都是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吸取教与学的营养(有别于目前国内比较传统的艺术教育,可以说是一种“远行”后的“回归”),追寻均衡健康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源泉,本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力图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空间中拓展疆域,建立一个更大的学生自我学习的共同体。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在“跨”的特征意识引导下,展开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注重反思,教学上“走出去”,“返回”生活现场,结合自身体验,抽绎出适合艺术创作的因子、元素,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艺术教育的当代性。笔者曾在一次座谈会中听到说,目前中国是最具实验性的,而以上艺术教育的方式无疑也具实验性表征,实际上艺术教育的当代性也可以称为实验性,因为它最契合我国目前发展的特征。

篇10

        新媒体艺术的范畴是与时俱进的,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目前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在当今社会它已经广泛地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成为最具潜力也最有开发价值的艺术品种。

        新媒体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数字化展示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数码影视、计算机界面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艺术上的应用主要有数字图像艺术、影像艺术以及虚拟现实的互动艺术三种类型,它们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段,但同为新媒体艺术,它们又有许多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多维性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从石器时代的彩陶到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襌衣,从纯手工制作到工业革命的机器大生产,从外在的美的追求到内在的艺术文化精神,从初级的视觉感官到高级的审美理想境界,人类对于美的认识是在生存意识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伴随着技术与艺术的交织,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人类的美学历程终究走到了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新媒体艺术作品除了继承传统艺术美的合理内核,还集成了三维空间和四维时间的因素,甚至还有触觉和嗅觉。不变的,是对人类审美理想的传承,变的是作品的媒介材料和作为媒介材料的独特属性所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

        从媒介材料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艺术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天然媒介时期、人工媒介时期和现在的数字媒介时期。

在以往的概念里,物质媒介作为构成艺术创作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不但直接规定着艺术的分类乃至艺术作品的审美风格,而且也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思维活动和技术操作。然而在新媒体艺术框架下,这种物质媒介载体正在被一种虚拟的数字媒介方式所替代,并有可能发展成某种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二、非物质性   

        在新媒体艺术语境下的数字媒介,为人类创造出对传统媒介形式来说不可能的视觉形式,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经验。传统媒介形式对于表现人类那种近似荒诞的悖论或者如梦似幻的心灵情感体验往往捉襟见肘,而数字媒介却正在使用这种神秘莫测的心灵世界实现为某种可感知的真实的视觉存在,使这种内在的可能性成为某种外在的现实性。这并不一定是现实,却真实可感,于是人类那些奇妙玄幻的精神世界通过数字媒介非物质化的在新媒体艺术中存在和展现了。非物质化在于,它不是分子或原子的排列,而是比特或字节的排列。学界把这种以比特作为基本单位所展现的虚拟世界称为非物质世界或数字化世界,以区别于现实世界。在非物质世界,数字媒介可以复制现实世界,更可以打破桎梏,让时光倒流,让人与其他生物对话,重历虚拟人生,超越时空的旅行等等。数字媒介所构筑的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没有空间、重量的限制,因而可以把一切想象到的理念发挥到极致,然而归根结底却只是发生在小小的显示器里,这种操作和效果之间的强烈对比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

         三、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不难发现,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它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连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连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产生新的社群。 

        交互性是实现受众置身于环境设定的纽带,是新媒体艺术作品人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互性的本质其实是“劳动创造美”,通过受众的积极参与,感同身受,新媒体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知被发掘出来,这是传统艺术作品所不能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