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安阳河;环境影响;效益分析;水环境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14-01

1 安阳河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安阳河是流经安阳市区北部的一条河流,从1991年开始治理,至今已完成了市区西段、市区中段、市区东段的综合治理任务。主要工程项目包括河道堤防、3座橡胶坝、污水截流治理、洹滨南路建设、平原路桥建设以及沿线征地拆迁、路灯亮化和两岸绿化等。

2 环境影响评价

市区东段河道,特别是高速公路两侧河岸坍塌,凹凸不平。河道左堤残缺,由于沿堤乱建房和堆存垃圾,不仅影响行洪安全,同时环境也遭到破坏。印染厂、造纸厂等污染源的污水排放,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沿河群众的健康受到了一定损害。

东风坝以上市区段治理后,修建了洹水公园、河滨游泳场,沿河新建的绿化带,水面游船的增设,美化了城市,净化了空气,环境大为改观。

通过本次市区东段的河道治理,沿河林带、草坪、河滨大道等建筑的修建,使市区人均绿地占有量由原来的3.43 m2增至5.36 m2。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美化了市容市貌,于曹橡胶坝修建后,与殷都坝、东风坝形成梯级坝,蓄水后可形成36.18 hm2水面,使水质得到淡化,补充地下水源,增加水上景观;污水截流工程的实施,截流污水4万t/d,可使每年1 375万t的污水截流于东区污水处理厂,避免了污水直接排入安阳河乃至污染卫河造成的危害。随着水质污染问题的逐步解决,沿河群众的健康、生活环境得到保护。

3 效益分析

3.1 社会、环境效益

安阳河治理主要是减少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属社会和环境公益性质的建设项目。治理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确保了安阳市区、京广铁路、107国道、殷商文化遗址和京珠高速公路的防洪安全,减少了受灾机会,保证市区经济的发展。

安阳河河道治理后,打开了洪水出路,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河道边坡和两岸植树绿化及水面面积共99.763 hm2,对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梯级坝的形成,补充了地下水,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安阳河的治理使安阳河市区段洹的绿化长度达到10.13 km,可促进古城安阳的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也有重大意义,安阳市将会形成一个独特的休闲、娱乐场所。

洹滨南路、平原桥的建设,完善了东部道路路网结构,改善了该区域的交通,还将带动道路周围的建设及土地增值,推动了经济发展。

3.2 经济效益

安阳河市区经济效益费用比1.224,净效益7 443.10万元,内部经济回收率8.98%,敏感性分析(投资增加10%)益本比也达到1.113,内部经济回收率8.03%,从经济分析看,是合理可行的。因此,要加快对该段河道治理的步伐,通过治理将造福安阳人民。

4 综合评价

安阳市区东段综合治理工程是改善我市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形象建设工程,是增加城市防洪能力的需要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安阳河市区经过治理后,必将进一步增加我市的防洪减灾能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改善我市的水环境,塑造优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并带动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相关的发展,拉动我市经济的增长。同时可形成水面36.18 hm2,加上河道两岸绿化带共形成绿地98.825 hm2,将构成我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全市人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5 河道水环境保护建议

5.1 加强河道水资料保护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和法规,大力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保护河道水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严格实行污染废水的达标排放,对超标排放的工业污染源要坚决进行严格处理,并限期达标排放,制止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倾向,把污染控制在源头。

5.2 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

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规划、设计、整治安阳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好安阳市的城市绿色景观体系,保护好安阳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建立起环境与发展的综合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健全生态示范点的检查考核制度,以确保生态保护政策得到正确实施。 (编辑:王昕敏)

Analysis of the Impact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nyang Rive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roject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Sun Xiaoyong

篇2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市、镇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我市“三三三八”发展战略,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体系标准和《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稳定和谐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

二、工作目标

按照“巩固、提升、拓展、延伸”的工作思路和力争省市城乡环境建设一流的目标要求,提升企业城乡环境治理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面貌大变样、环境大改善,提升节能减排,保持并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三、工作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的领导,使此项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特成立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具体工作要求

1.加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监督推动作用。达到企业的污水、有害气体、废渣等工业垃圾的整治、处理指标降到最低,搞好厂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2.督促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按规定关闭高耗能企业,大量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加强生产管理。

3.组织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专题活动。围绕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活动,大力实施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等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努力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节能减排劳动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业节能减排。为企业节能减排献计献策,努力降低生产能源损耗。

4.强化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利用宣传栏、厂内厨窗、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表彰本企业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在职工中形成我参与、我出力、我分享,人人争做树文明新风,保护环境的保洁员和监督员的良好氛围。

5.工会组织要在广大职工中倡导文明生活方式,革除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职工中以开展“做文明职工、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为载体的活动。要求职工做到“三洁、三美、六不”(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工作环整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谈、不乱仍垃圾、不乱到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6.营造良好氛围,增强责任感。工会要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创文明集镇”活动的重要意义,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积极自觉参与城乡综合整治,创造整洁卫生、秩序井然、天蓝水秀的城乡生产、生活、工作环境是惠及你我他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营造一个优美文明的乡镇,是每个职工应尽的义务。

篇3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为搞好“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我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苟晓蓉同志任组长,副局长杜康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二、职责明确,督查到位

为搞好“五乱”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工作,我局一是制订了《“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做到行动有具体内容,有具体时间安排;二是制定了《各股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标准》;三是做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日志,做到责任落实上墙,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全力支持,密切配合

为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在经费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筹资3000元用于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对所挂包的街道及农村,做到随时掌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态,及时解决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加强问题交流力度,在参与、配合、指导开展城乡环境治理中对发现的问题随时与社区衔接,交流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四、整治有力,效果明显

在我局及街道的密切配合和努力工作下,“五乱”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负责的街道公共区域“牛皮癣”基本消除。二是街面基本整洁无卫生死角。三是车辆停放有序。四是临街店铺牌匾安放规范。

五、下步打算

为深入推进“五乱”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更好地完成省、市、县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部署,下半年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进一步加大“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

2、按照工作计划继续派专人前往挂联街道及农村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

3、继续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件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好事。

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责任、健全机制

根据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年)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编制了《乡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我村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年度工作要求。明确了近期的目标任务,以实施“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居民行为规范工程、建设秩序规范工程”为重点,以开展创建文明乡村、卫生乡村、环保模范乡和园林乡村、环境优美乡村活动为载体,切实改善城乡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推动我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责任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自然村,签订责任书。制定了《“门前五包”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标准》、《马安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细则》、等管理考核办法,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提高清扫保洁人员的工资,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机制。

(二)注重实效、强力整治

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组织我村7个村干部、11名清扫保洁人员和志愿者40余人,对马安村的公路沿线以及鄱阳湖的周边垃圾,及卫生死角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清理活动,共清运垃圾140余车,整治卫生死角50余处,清理“牛皮癣”120余处。按照“属地负责”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各村民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到位率100%,共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200多份,“门内达标”责任书100份,在农村开展了“三清”工作,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严格治理“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和秸杆乱烧”的现象。同时在各自然开展了最清洁、清洁、不清洁评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开展了对学校周边环境的专项治理,出动执自查人员30人次,对辖区单位、居民住户、公共场所进行春秋两次灭鼠、灭蟑和环境消杀活动。除“四害”灭鼠工作通过了省爱卫会的达标验收。认真开展了全村的污染源调查工作,按要求完成了各项调查任务,

民房道路美化、亮化、净化等工作情况: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村庄卫生标准。

一、村庄整治情况

1、村庄改厕、改水率达100%。村内主干道已全部实现硬化。

2、修建垃圾池10座。

3、洁净能源、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100%,太阳能普及率30%。

4、村庄内的道路两旁、水塘四周、屋场空地、住户庭院种植了桂花树、广玉兰、四季青、桔树、树苗,绿化面积近千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完成工作;

1、村里每户都建设化粪池,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奠定了基础;

2、胡勇自然村已建下水道7500米。排头戴工程在待建中;

3、以前我们村是吃鄱阳湖的水现在我们共花费10多万元打了个深水井,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三、组织专人负责,分工如下: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1、各自然村都组办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板报(墙报),完善和制定了《马安村村民文明卫生公约》、《马安村村民文明卫生公约》。

2、狠抓街头宣传活动,环境综合治理义务宣传员共50余人次举行了“爱护环境、规范行为、我是马安文明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同时以片区为主,综合治理观念做到深入人心。

3、以小学生为主动点,积极的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并要求学生要把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宣传到自己的家长、兄弟、姐妹,大家一起来做文明开放的马安人。

4、召开村民会议,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到家喻户晓,做到人人参与。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家里。

(四)公共场所。全村农村养猪户基本上实行了拴养和圈养,禁上敞放家禽。规划区内企业全面达标排放。

(五)马安村周绿化面积300多亩,共15000株。

(六)狠抓干部教育

切实抓好村干部的宣传教育。自去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以来,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胡永自然村,排头戴自然村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提高认识,增强参与的自觉性,起好表率作用。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及《市民行为规范》纳入干部与群众关系和蔼相处的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如胡永自然村的人行道硬化、路灯安装,下水道直排,氧化塘的建设,排头戴自然村的垃圾池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2、无经费来源。村委会无收入,严重缺乏经费。

3、村民爱卫保洁和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村民教育难度大。

4、长效机制建立难,特别是保洁员的安排。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和压缩一切非生产性支出,挤出资金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落实责任,确保进度。安排分管领导和专人对进度进行督查。

篇5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全市现有清、协管员、公益性人员189人,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10余万人次,分布在雒城镇各社区居委会搞好辖区小街、小巷、居民小区清扫保洁。各乡镇党委、政府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及时研究制定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相关文件下发到各社区,并召开了各社区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要求各社区单位认真落实工作职责,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日常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年终考核挂勾。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意见,要求各单位建立和完善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修订了管理制度,对清、协管员工作职责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为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用制度管好队伍

全市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各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行问责制度,并与各单位签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切实加强清管员、协管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好专业队伍的骨干作用,更好地搞好我镇各社区小街、小巷、居民小区、楼、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强了协管员、卫生清管员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并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强化内部管理,突出工作实效,上下配合、齐抓共管、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制度管好队伍。各乡镇的卫生清管员、协管员分布在城区、场镇各个社区,所在社区结合辖区内的实际路段情况,划分好卫生工作责任段,明确各卫生清管员的清扫保洁范围,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做到人员落实,工作责任段落实,实行上班时间全日制保洁。并对他们的工作质量每天实施不定时检查,督促他们认真搞好责任段的清扫保洁工作。在做好清扫保洁过程中,还要做好责任段市民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卫生的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市民卫生公约,进一步增强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城市卫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卫生清管员、城市协管员的工作质量,同时接受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和社区专干的检查考核,兑现当月工资报酬,从而加强了这只队伍的内部管理,提高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效率。

四、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和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关于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天蓝、地绿、水清、家洁、城美”的环境目标,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和各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具体操作下,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曝光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实施方案。各乡镇统一思想,明确该项活动的重要性,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按照工作部署,逐步实施,不留死角。形成了党委班子牵头,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负责人包片包组,将日常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年终考核挂勾,镇环整办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安排、协调良好的工作局面。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乡镇机关干部和各社区干部、清管员战酷暑、冒严寒,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打了一场硬仗。特别是雒城镇环整办的同志,贡献了无数节假日。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佛社区“两委”一班人想办法、出主意,使佛山小区环境菜园变花园、旧貌换新颜。中山、金雁、汉口、桂花、佛山等社区都积极主动协调上级部门解决辖区内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这期间市在雒城镇举行了集中治理“三乱”工作会、雒城镇也举行了集中治理“三乱”签字等一系列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的活动。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期间雒城镇共投入经费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专职人员工资﹚。召开专题会议20余次﹑张贴标语100余张,悬挂横幅20余条,报送相关信息100余条。。全镇各社区居委会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专栏共计143期,及时清理乱贴乱画“牛皮癣”标语73056条,清扫楼梯护栏灰网20975处,清扫绿化区181160处,清扫路面80993处,清除各种垃圾10000余吨,疏通阴阳沟阴阳沟24816米,按时按要求全面完成了各社区环境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在各社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作量大。政府所在地雒城镇常住人口达15.5万余人,流动人口5.5万余人,居民小区多。加之配合职能部门开展“门前三包”清理、车辆规范停放,涉及工作内容多、范围广,工作压力大,人力不足。

(二)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三)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

(四)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由于各种垃圾多,社区无法清运;辖区内护城河的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社区无力解决。保洁工作难。

六、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三﹚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常抓不懈、步步深入,一抓到底,逐步实现治理工作全覆盖;

﹙四﹚加强队伍管理。组织好清管员队伍按照“全日在岗、随时保洁”的要求开展工作,组织辖区内的居民骨干、居民小组长、社区志愿者及部份低保户,对辖区内卫生死角、“牛皮癣”、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对我镇城乡环境进行集中治理。

篇6

一、切实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周建初为组长,分管领导王小明为副组长,学校相关行政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活动的领导。

二、开展相关工作

学校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的文件精神,深入查找、整改存在的问题,找准薄弱环节,突出整治重点,使学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加强宣传动员,使环境治理精神深入人心。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牵头,教导处、总务处、工会等部门,积极做好思想发动、宣传造势等工作,让全校师生能全面了解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二)认真组织开展,让环境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1、少先队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发挥了学校传播文明的社会功能,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大力宣传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增强了师生的公益意识、卫生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各年级各班的配合下,学校开展了文明卫生专题知识讲座,加强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和习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卫生、文明观念,增强节约、环保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陋习。

各年级各班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宣传“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卫生校园”的主题班(队)会、黑板报专栏,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卫生习惯。学校还积极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向家长发放了活动倡仪书,让学生写家信等活动,让学生影响和带动家长、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治理中来,以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

2、坚强学校卫生管理常规管理工作,做到了每天“三扫一捡”每周一次大扫除,每周一次通报评比,保证了学校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少先队组织制订了教室、公共区卫生打扫评分细则,认真开展了班级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竞赛活动。每天下午集合和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通报等。

3、认真做好办公室、功能用房的卫生治理、评比。学校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办公室、功能用房进行了包干负责,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校行政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在全校教师中发出了“人人参与、看我行动”的倡议,让每一个老师自觉的养成教育、巡查、动手的习惯、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环保和节约意识,为学生作好表率。

4、学校行政和值周教师定期检查校园内外脏、乱、差现象,并且和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及时沟通,联合动手彻底清除了卫生死角,消除了乱贴乱画乱涂,加强了校园环境基础建设,绿化、美化、净化校园。

5、建立健全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确保了伙食团和生活区洁净卫生,基本做到了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尘、无油渍、无污物、无异味。

6、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排查了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了安全应急预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7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为切实改善我系统环境卫生面貌,提升形象,结合实际,现就我局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的

以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为载体,建立健全城乡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使我市城乡环境面貌得到彻底改观,实现城乡环境整洁、优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

二、整治任务

(一)对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清扫责任区,责任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要做好日常清扫、监督工作,确保无卫生死角,保持路面清洁。

(二)做到“院内自治”,动员和发动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做好本单位内部及其职工、家属自身环境综合整治。

(三)掌握全局工作动态,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要求报送整治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局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将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心。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落实部署具体工作,做到任务到人、目标到人、责任到人,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全面完成此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任务。

(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股室、粮站要明确此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全力以赴投入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科学有效的推进整治工作,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强化督导,严格问责

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领导深入一线督促指导,对工作不力、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实行问责。

(四)强化宣传,积极营造

全民参与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标语、墙报、会议、宣传资料、报纸等媒体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培养树立典型,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自觉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组织领导

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篇8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民;生活品质提升

一、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1],环境之美首当其冲。也多次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随着农村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对创造清洁、整齐、优美城乡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条件,是顺应群众期盼、践行群众路线的民心工程,对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一个地方城乡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群众的生活品质,还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的成效,关乎对外形象。

二、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1.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伴随着的是垃圾数量日益增多,由于部分群众自觉收集垃圾的意识尚未养成,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往往是道路沿线村民随意丢弃在路边,等着公路养护人员、卫生保洁员上门清理;河、溪沿岸村民将垃圾随意堆放江边;住在村中的村民则将垃圾倾倒在房前屋后,等着天长日久自行腐化[2]。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卫生意识欠缺,导致政府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无法实现,进而影响农村环境。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先后建设和购置了一批基础设施,但是客观上仍然存在数量不够、覆盖面不广等现象[3]。同时,由于乡镇清运力量薄弱,部分偏远村庄垃圾清运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许多垃圾卫生死角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等互相混杂,加上人力、财力和精力等因素制约,造成垃圾无法转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

3.财政支持保障不到位。由于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卫生保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目前多数主要靠上级拨款。但是考虑到农村地区广大的面积和人口,考虑物价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仅靠财政补助的经费,远远无法应付卫生保洁开支,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资金压力很大[4],无法做到全域保洁,客观上导致了农村环境差。

4.监督管理考核有待增强。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监督管理考核机制是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乡镇一级政府忽视监督管理考核,在督促、激发保洁队伍方面力度不大;考核中对模式化的常规内容较为重视,在以村为主的保洁模式下,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往往以集中整治应付突击检查,环境卫生管理不够常态化、精细化。

三、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建议

1.要深化宣传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农村环境治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要通过行政化的推动,充分调动广大人们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要通过宣传标语、墙体广告、倡议书、广播等方式,对环境整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式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晓整治、关心整治、融入整治,做到全民发动、全民参与。要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不等不靠,攻坚克难。要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户的评选表彰,引导和支持农户开展“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群众自治,细分卫生责任区,规范和约束群众行为,巩固农村环境治理成效。

2.要在市场化运作上想办法。每个乡镇要制定规划,科学选址,建设、添置垃圾收集设施,延伸收集终端覆盖范围,真正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运行体制,实现增点扩面。要结合各乡镇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市场化工作新机制,鼓励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服务外包,使得环境卫生工作业务上更专业,责任上更明确,管理上更有效[5]。

3.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建议采用县财政补一点、乡镇财政出一点、村出一点、村民自己出一点“四结合”的资金筹集方式,实现运行经费的正常保障[3]。同时,还应激发和提高保洁人员工作热情,适当提高保洁报酬,结合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更多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众克服“难为情”思想,积极参与卫生保洁工作。乡镇要加大环卫设施投入,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打实基础,要集中整合其他项目资金,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爱心人士等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方式,参与农村环境治理。

4.要健全制度强化督查。各级政府要明确责任主体,分阶段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要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机构作用,重视常态化、目标化管理,彻底走出抓一阵好一阵、松一阵坏一阵的怪圈,实现“建一片、成一片,管一片、美一片”的效果;要坚持疏堵并重,引导居民守法经营、规范经营,对乱摆乱卖、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引摊入市,还路于民[6]。同时,还要加大督查力度,采取日常巡查、专项督查、舆论监督等形式,严格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对整治的每一阶段、每一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常态化督查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督办、限期整改,督促工作落实。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作为奖补资金、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文斌,颜毓洁 《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生态经济(中文版),2013 (4) :184- 188

[2]邱福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自然科学:文摘版, 2016 (6) :00115-00115

[3]浦江新闻网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013年5月20日

[4]史小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财政思路与对策》《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 ,33 (7) :21-24

篇9

一、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和林业绿色通道工程意义重大

今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发展大局,立足打基础、利长远,从解决既关系当前发展,又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了实施全县城乡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和林业绿色通道工程这一重大决策。这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县水资源有效保护与优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我县城市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涉及县境内大小河流15条和马踏湖湖区,河流总长度214.84公里,总投资8.5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大寨沟河道、邢家镇锦秋湖人工湿地和引黄供水工程。林业绿色通道工程完成县城东南外环路、张田路、寿济路、唐华路以及大寨沟总计45.6公里长的高标准林带建设,林带宽30米;同时,还实施了新建2万亩和补植完善4.5万亩农田林网、新建和更新0.65万亩速生丰产林、村镇绿化、林木种苗、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由县林业局统一组织施工和管护。全县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和林业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合力扶工,建设工业强县,我县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在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我县境内水资源和水环境也形势严峻,工农业生产用水面临较大的压力,由于水资源供给不足,马踏湖湿地面临萎缩、水质恶化的危机。因此,以水为核心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从今年开始对城乡水系进行综合整治,为城乡群众提供健康、安全、宜居的水生态环境。这项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从打基础、利长远高度为*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做的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民生工程,全民拥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能全面提升*的生态功能。对城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疏通全县河网水系、加大治污力度、引黄补源、恢复湿地功能、提高中水利用等措施,把城乡水系建设成河网密布,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北水乡。林业绿色通道工程在*主要骨干道路建设起高标准大型防护林带。这两项工程能全面提升*的生态功能,为城乡群众提供充满健康活力的生态环境。

三是能提升*的城市品位,提高对外开放能力,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县城城区"一环、一河、一带、多水面"的水系生态景观规划建设和绿色通道建设,把县城建设成城中有水、城中有绿、水绿环抱、景色宜人的人水、人树和谐的生态发展区,从而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县城南部和西部的开发,创造优美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拉动全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加快城市化进程。

四是能提高*的森林覆盖率,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生态保证。结合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对水系进行综合绿化和林业绿色通道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是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基础。通过植树造林提高*的森林覆盖率,把绿色留在身边,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二、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和林业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特点

通过对城乡水系综合整治的首期工程--大寨沟治理工程和林业绿色通道工程施工现场的调研视察,让人们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提出的认真、专业、务实工作作风上,决策超前、举措有力,是站在历史、现实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来作决策、定目标。

(一)规划科学完备,准备工作充分

县委、县政府从全县生态水系建设的全局着眼,坚持规划和设计两个超前。为全面做好城乡水系的综合整治,去年县委、县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的水系生态进行了科学规划并召开了论证会,制定了"治污与治河同步、水系与绿化景观同建"的原则,规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对全县河道和马踏湖区进行综合整治,逐步使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和马踏湖湿地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达到"安全整洁、水清岸绿"的生态效果,将*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江北水乡。规划的制定为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今年工程的顺利开工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部门积极努力,工程标准高、要求严、重点突出

全县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由县水务局牵头具体实施,林业绿色通道等六大生态工程建设由县林业局牵头具体实施。今年以来,县水务局和县林业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措施得力,以认真专业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工作项目精心研究,分解落实,责任到位,机关从领导到职工,全身心的铺在项目建设上,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开展。县水务局在施工中认真负责、敢抓、敢管,从严、从细严把工程质量关。尤其是河流水系综合整治的一号工程--大寨沟综合整治工程,工程量大,施工任务重,县水务局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严抓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县林业局及早行动,找准绿化工作的薄弱环节,选准工作的切入点,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了春季林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和工作项目的有效落实。同时,财政、公安等部门及果里、唐山两镇党委、政府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认真扎实,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工程占地镇全力支持工程建设,及时解决土地征迁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占地村顾全大局,牺牲局部利益,及时签订占地协议、拆迁各种地上设施,不给工程出难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开工。总之,全县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和绿色通道等生态工程建设开局良好。

三、对全县生态人文和谐建设的建议

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全县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和林业绿色通道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目标宏伟,事关长远发展大计,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全县政协委员和政协组织倍受鼓舞、倍受振奋。通过调研视察,感受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脚步,更感受到了*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

全县生态水利和生态林业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为此,县政协建议:

(一)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工程的连续性

各有关部门、镇要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工程的连续性,使全县河流水系综合治理既要开好头、起好步,特别是要按照施工要求和县委确定的完工时间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大寨沟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速度;也要做到早订计划,早定措施,做好其他后续工程建设,确保全县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环环相扣,及早实现生态人文*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工程

大寨沟综合治理工程作为全县城乡水系的首期工程,城建部门要及时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和两岸建筑物的规划开发,及早制定治理后的大寨沟关乎措施,做到治理与管理同步。同时,要做到城市规划与水利规划有机结合,体现亲水、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把大寨沟打造成集蓄水、防汛、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景观示范区。

篇10

一、项目基本概况

2016年度我市纳入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的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区县。

二、资金补助情况

按文件要求,我市完成50个村庄农村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每个村庄安排经费8万元,共获省级补助项目资金400万元。拨付资金主要用于垃圾房、清洁房、生态垃圾池、垃圾坑、运输工具等农垃设施设备和“五有标准”及“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上。

三、项目进展情况

(一)制定方案,推进项目实施。

各区县制定本区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将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列入实施方案内容。对民生项目分别制定《关于下达农村生活垃圾民生工程实施项目的通知》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二)分解任务,开展摸底调查。

各区县治理办分别按照各自的实施方案,对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分解任务,明确目标和进度。其中,重点对省专项资金落实的8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摸清底数,掌握了实际情况。

(三)注重成效,推进项目实施。

召开方山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实施工作会,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积极推进设施建设,拟投入资金1万元左右,新增竹编新型垃圾箱8-10个;拟投入资金1.23万元,修建垃圾池6个。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市)处理”原则,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即由村组环卫人员每周定期将垃圾收集池和清洁房的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按标准分类,并进行生态化处理,对无法进行生态化处理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在每周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由镇环卫人员负责将中转站中的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

(四)广泛宣传,惠及广大群众。

各区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家庭;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垃圾治理知识传单,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从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存在问题

(一)区(县)财政压力大。

由于上级补助经费较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主要还是由区(县)、镇乡政府财政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的积极性。

(二)项目建设进度不均衡。

由于各级政府财力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均衡,部分工作进展缓慢。

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