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思维的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思维的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思维的的培养

篇1

一、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 教师的创造意识不强,教育理念陈旧;2. 幼儿的创造潜能未被挖掘,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的能动性欠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的思维模式是固有的,1就是1,2就是2。如,老师问: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绿色、黄色)有孩子回答说:黑色、彩色;老师问:坦克在哪里行走?(陆地)。有孩子回答说:可在水上行走等等一系列类似问题时,老师们都会有耐心地给与肯定与否定。一类是教师们都有了初步的创造意识的创造教育理念,而现有的课程却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性思维。如,材料提供的单一性;说教式教学占比重较大;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陈旧、时代感不强。

二、 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念和创造能力是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做到:1. 增强实施创造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2. 树立正确的实施创造教育的角色观、职业观。3. 提高对幼儿心理指导、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的能力。4. 具备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发展意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

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使需要得到满足,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有趣的数字

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欣赏有趣的“数字图画”,对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幼儿通过观察、分别系,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幼儿在创造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创造与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数字图画2幅,笔、纸张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图片一:大公鸡,请幼儿观察,吸引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客人,你们看是什么?(大公鸡),对这只大公鸡与你们平时画的大公鸡有什么不同?

小结:平时我们都用线条绘画,这幅画是由数字组成的,没想到数字也能画画。

2. 出示图片二:小兔,请小朋友分别指出小兔都有哪些数字组成的,讨论数字变成多种形态。

小结:把数字形态改变,可以组成图案,把它形象化、趣味化。

3. 在观察图二小兔中各个数字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

知道变形数字6用了3次,分别做了小兔的头、身体,明白根据不同要求,数字可以多次变形和使用。

4. 组织幼儿讨论,进行发散思维,互相启发。

例如:一个0和八个1画成太阳;四个0和一个1可画成糖葫芦;两个0、两个7和一个3可画成眼镜等等。通过互相启发,请小朋友大胆地表述,尝试自己的创意,教师给予鼓励、肯定。

5. 请幼儿自己创作“数字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6. 幼儿游戏“猜猜看”,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可开画展或在自然角投放橡皮塑造实物,请其他班的幼儿及家长参观。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孩子们发挥创造力、施展想象以及动手操作这一舞台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当你用孩子们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再会因为无所事事感到无聊,而造成一些“麻烦”。

三、 鼓励 、尊重 、开发

首先,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有自信心,能平衡好自由与必要的约束之间关系。不过分拘泥与此而失去灵活性,在一定的界限内给予孩子创造广阔的天地,尊重他们、宽容他们、期待他们,做他们的朋友。在西方,家长们不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么好、多么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这一天是否快乐,人格是否得到尊重,兴趣是否得到了满足,思维是否得到了开发,是否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有小发明,小创造。当然,不是西方文化完全就好,中西文化差异很大,国情也不尽相同,我们只有扬长避短,取其精华,才能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其次,要尊重孩子。尽己所能,让她或他得到应有的教育。如果遇到特殊孩子,也要特殊来对待。我们的家长要转变观念,要做到既是孩子的家长,也是他们的朋友,蹲下来与孩子一起,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重视孩子们的人格,重视素质的培养。作为幼儿园,要积极做好家园工作,积极开展开放日、家长半日活动、观摩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可让家长直接学习各种指导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篇2

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学特有因为的精确性,抽象性,逻辑性可以帮助幼儿概括地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幼儿获得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幼儿的数学和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分析

皮亚杰认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其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文化的传递和后天的学习经验对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建立影响不是很大,他认为幼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

(一)掌握数概念,数概念是幼儿开始积累数学感性经验首先遇到的问题之一,掌握数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要会数数,还要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顺序的大小,理解数的组成和守恒,掌握数的读写法。因为幼儿年龄小,身心都在发育中,要在不断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概念。

(二)找差异,给孩子两个同类相似的物品,让他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如,两支笔,看长短、粗细差异,形状差异,颜色差异等,也可以找物品的相同点,孩子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观察,比较,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这种训练可以为今后进行数学学习及科学探索打下基础。

(三)认识时间和空间“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相当重要的概念,较难透过口头告知的方式,让小朋友从中得到启发。父母只得多费点心,配合孩子的成长,利用它所熟知的事物连结时间观念,帮助他了解时间的意义、运用孩子可了解的语汇,及规律作息,以便顺利进入抽象的时间概念并融入生活之中。对于空间的认识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就是一个好机会。如捉迷藏。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出现有关位置的词汇: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等,孩子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语言的描述加深认识,这时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绘画可以开拓空间认识能力。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手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如飞机在天上飞,画在纸上时飞机就要画在纸的上方;水在桥下流,画画时水就一定要出现在桥的下面。家长在和孩子对话时,要注意使用“空间词”这个语言工具,使孩子了解两个物体间的空间关系。

二、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

1.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

2.以“趣”导航,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助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合理的游戏设计情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如:在教幼儿学习分类时,与其让幼儿坐在位置上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几何卡分类,不如带幼儿一起扫“落叶”在教室撒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背面有算式的“落叶”,然后将幼儿分组,要求各组动脑将“落叶”合理拾成几堆放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他们在游戏中发现可以将同颜色的树叶堆在一起;可以将同一形状的树叶堆在一起;也可以将算式的答案相同的树叶堆在一起,在此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自主参与,不同水平的幼幼儿均能得到练习,提高,使得他们的个性、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3.营造赏识氛围,激发幼儿自信。自信心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能力,而赏识氛围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它是建立自信心的“孵化器”因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因为这种环境能让幼儿有安全感,从而使他们产生思维与创造。其次要建立一种激励、鼓励、感化和召唤的环境。这种环境能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有利于他们产生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机会。

4.在操作体验中发挥幼儿主动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操作活动是联系幼儿周围环境和心理结构的一个较好的纽带,幼儿只有通过自身的各种操作实践活动这一纽带才能独立、自主、自发地获得有关数学感性经验。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探索式的操作方法,幼儿在认识三角体的基础上进行“图形拼搭”操作,幼儿并不能预知组合出什么图形,而正是“未知”吸引了幼儿,促使其主动作用于单一图形的材料。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图形组合,通过主动探索,将未知变已知发展了幼儿思维;同时在拼搭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释放了创造力。

篇3

关键词 幼儿 数学思维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Ways of Fostering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WANG Mingx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In early childhood mathematics teaching, an important purpose of teaching is to develop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good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to better help children learn math knowledge, which for their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skills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foster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posed ways to foster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Key words children; mathematics thinking shills; way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关键便是要使幼儿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了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而在幼儿教学中对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易于幼儿理解的形象知识,针对幼儿时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要在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应当全面了解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和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1 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界定

1.1 数学思维能力概念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该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成分包括数学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要素。由此可见,数学思维能力在概念上来说本质是一种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一定仅适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数学思维能力运用的例子。①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主要是针对数学思维能力组成中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分别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由这些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性数学能力。

1.2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指幼儿时期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也幼儿时期的年龄特点有着很大关系,幼儿时期是逻辑思维萌发的初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而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主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就是通过适宜的方法,培养幼儿各方面的数学能力,如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对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初步能力培养的阶段,在幼儿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具有这一特点。②

2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数学智力

首先,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有助于提高其数学智力,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智力进行良好的开发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数学智力作为幼儿综合智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数学相关问题的基础,因而对于幼儿数学智力的培养也是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③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实际也就是开发幼儿数学智力的过程,幼儿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理解,并且还会进行相关的想象、创造,这就会促进幼儿数学智力的开发。同时,在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提高幼儿数学智力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大脑潜能的开发,特别是对左脑潜能的开发。

2.2 有助于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是较为抽象的,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幼儿也无法理解这些数学知识。而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便于幼儿理解的形象内容,这就有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幼儿在拥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之后,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以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去解答数学问题,并且还能以数学创造性思维去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概念转化为自己的理解。④因而可以看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掌握抽象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下对抽象知识的转化也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2.3 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来说也是如此,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是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会针对幼儿的天性,如游戏天性、对于新事物好奇的天性等等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去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可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再有,当幼儿具备一定数学思维能力之后,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获得一种满足感,在这种兴趣驱动之下,幼儿会不断地自主汲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3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3.1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已经提到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也应当注重对于幼儿兴趣的激发。而要激发幼儿兴趣,则应当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宜的方法。例如幼儿普遍具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天性,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幼儿放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卡通人物或动画片。⑤通过像幼儿提问的方式,问题应当结合数学知识。例如“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吗?如果熊大和熊二某一天阻止光头强砍树,上午阻止他砍了8棵树,下午阻止他砍了17棵树,那么这一天熊大和熊二一共阻止光头强砍了多少课树?”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激发出幼儿的兴趣,并且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3.2捕捉幼儿教学活素材,拓展数学思维的空间

捕捉幼儿教学活素材也就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对幼儿开展数学教学,根据数学教学要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拓展,而拓展内容就可以选择生活中各种事物。在捕捉活素材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幼儿能够接触到并且产生认识的生活事物,如食物、家庭生活用品、植物、动物等等,并且要注重其数量关系。⑥例如教师可以向幼儿这样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如果你们家有4个人,每个人一天吃1个苹果,那么一星期你们家所有人吃多少苹果?”通过捕捉幼儿教学活素材,让幼儿对数学产生这样的理解“数学是紧密联系生活的”,从而使得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这便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3.3 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幼儿数学思维意识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在游戏制定上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利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且拓宽幼儿数学思维意识,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游戏中。从这一角度来说,游戏教学也是幼儿数学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在开展有效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数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游戏,或者通过适当的方法增强幼儿在游戏中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如在做老鹰抓小鸡游戏中,表面看这个游戏与数学知识联系并不大,但是教师可以这样对幼儿提问“小朋友,现在有几只老鹰,几只小鸡呢?如果抓住1只,还剩下几只呢?”这些都是结合数学知识开展有效教学的有效方法。

3.4 关注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关注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当前幼儿教学中的要求,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中,也应当重点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幼儿,和幼儿进行充分的互动。而关注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也不是对幼儿放任自流,而是通过一些有利的启发、引导、规范等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自学能力。在幼儿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会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则会询问教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幼儿小课堂,让幼儿轮流当老师,教师提前布置相关教学内容,如学习加减法,在课堂上引导幼儿,让幼儿在课堂上讲解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4 结束语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数学智力,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提高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幼儿数学能力培养中,也应当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核心,灵活捕捉活素材,开展游戏教学并且注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对于良好地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注释

① 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232-234.

② 陈琳.浅谈幼儿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75-176.

③ 许洪媛.幼儿数学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70-74.

④ 李传江,胡晓蓉.幼儿数学生活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6-29.

篇4

关键词:创新思维;数学活动;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76-01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意义在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注意到,最基本的数学结构和幼儿运算思维结构之间有着非常直接、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抓住幼儿阶段大脑发育的黄金年龄,根据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幼儿简单数学知识,还要教给幼儿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为其以后的系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做幼儿创新思维的培育者

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再把知识囫囵灌输给幼儿,而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幼儿创新思维的启发者和培育者,留心并重视从多方面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创造条件。

1、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的创新思维

创造型的教师不仅为幼儿营建一种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民主氛围,还喜欢使用更为灵活更有试验性的创新方法,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的创新思维,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探索活动。

2、教师要善于启发和激励幼儿的创新思维

教师善于抓住幼儿瞬间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火花,及时鼓励、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由此及彼,有点至面地思考问题,达到触类旁通,拓宽思路。幼儿的创新思维就会在激励的环境中得到训练。

二、创设创新思维形成的条件,培养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当幼儿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他就会忘我地追求它,探索它,表现的主动积极。我们把抽象的数学教育变为形象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从“老师要我学”变为“我想学、我爱学”。激发他们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参与活动主动性,让主体意识调配他们自身的智力和操作活动,从而激励幼儿自觉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推动幼儿积极地实践。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思维情趣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有趣和好奇的环境中,才能激起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是他们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数学活动融入生活情趣,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既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激发数学活动的兴趣。

2、质疑问难,引导幼儿求异思维

古人云:“学贵质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有疑则有知。在其它分类活动中,幼儿逐步探索还可按物体的材料、功能、物体之间的联系等进行分类,答案越来越丰富。幼儿在质疑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3、巧设创新思维提问,设置思维空隙

教师要善于应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喜欢数学活动的兴趣。幼儿在教师多次设置的思维空隙里穿越、动脑筋,不断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变枯燥为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幼儿不仅爱学、会学、渴望学,而且在学习中不断掌握新方法。

三、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途径

1、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前提

为幼儿创设一个能自由操作、探索的愉快、有趣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开展活动与表现机会。在幼儿的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从成功和失败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耐心去启迪,引导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同时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景,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同伴的讨论来提高知识,解决问题。对幼儿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支持,对其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应看成是一种探索中的看法,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启发其自悟,决不给以简单的否定,以保护其创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多向性。

2、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创新思维

游戏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语言和动作,利用儿童好动、好胜的心理,激发幼儿观察、联想,从而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3—6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它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来进行。其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也就是说必须注重幼儿具体操作实践,为幼儿提供生动有趣、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的操作材料,使幼儿接触到的数学不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美丽、生动、具体的。

篇5

一、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时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发散性思维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在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中幼儿无压抑感,能无拘无束,大胆进行思维,容易形成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和幼儿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亲密、信任、和谐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老师一个温柔的眼神,和蔼可亲的话语,都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能促进这种关系的建立,幼儿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活动气氛就会显得生动活泼,幼儿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尊重幼儿不平凡的发问,鼓励幼儿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独特的设想和新颖的方法,要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最重要的是及早训练幼儿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丰富其感性经验。

二、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采用恰当的问题引领幼儿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的发问非常重要,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发散类活动也不例外。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引领幼儿,鼓励幼儿产生灵活、独特的思维。

1.教师创设情境,巧妙提问,引爆幼儿思维

首先要营造宽松、愉快的气氛,幼儿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他们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在教学活动开始,教师应在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能力状况及兴趣基础上,创设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的教育情境,使幼儿心理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教师可设置开放的、巧妙的提问,引发幼儿强烈回答问题的心理欲望,激起其思维的兴奋。比如对内向的幼儿,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老师相信你行,再来一次!”等话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让所有的幼儿在真正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敢说。

2.教师多元提问,拓展幼儿思维,延伸疏导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时机,教师可以适时巧妙指导,掌握提问技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建构区中“搭建未来的家园”,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说一说,“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建?你想建成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语言说出自己的建构意图,表达自己的想象。再如:“在公园里”这个游戏环节中,教师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你到过公园吗?公园湖面上有什么?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有哪些?什么可以漂在水面上?……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以让幼儿自己回想在公园里的所见所闻,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引导幼儿联想到更多与水有关的事或物。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能激发幼儿创造欲望的人、事、物,为幼儿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

三、教师利用图形,培养幼儿图形发散能力

篇6

【关键词】幼儿教学 创造性思维 认识 培养

创造力是创造能力的简称,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组成,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但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人们往往对幼儿的创造力尚认识不足,在培养幼儿创造思维方面也不够重视,进而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上也有一定的误区,创造能力教育途径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这些要求旗帜鲜明地阐明了现代幼儿教育所倡导的先进儿童观,表现出对传统儿童观的突破。

一、正确认识幼儿具有的创新、创造的潜能

1.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上存在的误区

由于受到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延伸到了幼儿园,学校也常以分数来体现教育,用分数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对幼儿的强化灌输知识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也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对幼儿创造力,人们尚没有不足够的认识,认为幼儿年纪小,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才是幼儿最大的能力和兴趣。在实践中细致观察幼儿的言行,我们会发现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有创新的言语或行为,而随着年纪的增大,这样富有想象力的的想法就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

2.幼儿具有创造力的科学依据

从幼儿的心理特点来看,幼儿期处在创新心理觉醒时期,对一切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他们好奇好问,不受传统习惯势力束缚,敢想、敢说、敢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这些都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心理基础。如果成人能鼓励、引导幼儿的创造性,并加以不断培养和训练,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就能为其在成长中培养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将创造性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在谈及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时,人们常常以为就是给孩子们讲一讲发明创造故事、搞几次小实验活动等等。这种想法和做法不能说错误,但也不能算是好的途径和方法。在幼儿创造教育上,不必刻意规定创造的环境和条件,割断幼儿的创造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创造性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

1.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年期的孩子们天真无瑕,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遇到问题总爱问为什么。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天空为什么会下雨?”等等。具有“问得简单”“问得有理”“问得有趣”三个特点。而作为幼儿教师,就要考虑到教育因素,不能随意而答,得认真、谨慎、科学地回答,并注意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反问法,以促其思考。如“人为什么要吃饭”这类问题,不如乘机反问,起到启发他们思维的作用。比如教师故意说:“是啊,小朋友你自己想想为什么要吃饭?”孩子一歪头:“哦!我明白了,宝宝肚子饿了就要吃饭,吃了饭就有劲,就能长高,就能变聪明。”二是设问法。活跃孩子们的思维,开阔其思路。比如“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这类问题,如果直接回答,只给孩子一个简单的信息,就是人是不会飞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借助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具,不仅会飞,而且飞得比鸟还高、还远。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地设问:“小朋友,人们想出哪些办法能够像鸟一样在天空飞呢?”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们进一步探求的兴趣,并懂得了飞机、滑翔机、宇宙飞船等都是人类想飞,终于能飞起来的智慧结晶,这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活跃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三是化繁为简法。对一些科学性较强的问题,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接受能力,应以浅显易懂的形象性语言答。如“天空为什么会响雷、下雨?”可以耐心讲给他们听:“当天空中两朵云走到一起,不小心一碰,就会发出响声,这声音就是雷声。云朵姐姐被撞疼了就会哭,她们的眼泪就是落下来的雨点。”孩子们听后点点头,像是明白了许多。采用这种方法给孩子回答,能使孩子得到提问的快乐和收获。

2.强化并鼓励幼儿创造

幼儿的创造往往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如幼儿把沙子放入碗中,当作米饭;把撕成长条的废纸当成面条,画出了长了脚的太阳、长着翅膀的月亮等等,这样的行为,或许孩子们只是觉得好玩,根本就没意识到他这是在创造,是在想象。教师要注意把这些创造行为与淘气、恶作剧等不良行为加以区别,并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在活动中,只要幼儿的自由探索活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或不损害有用的物品,应该鼓励孩子进行反复尝试和自由创造。

3.正确评价幼儿的创造

幼儿都喜欢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表扬,因此要想提高幼儿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式。教师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到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开发与发展。评价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都要注重评价的活动过程,不能只单单重视评价的结果。教师在实施评价教学时,要善于抓住每位幼儿自身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含有创新精神的“点”给予重点评价,让幼儿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幼儿大胆发表言论的意识,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幼儿时代的幻想引发形成了以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重视幼儿的创造火花,营造宽松、自由的创造氛围,鼓励幼儿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蒙者、引导者。使幼儿在丰富多采的创造性教学活动中,张扬个性,展示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智力素质和健全的身心素质,为日后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M] ,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黄人松: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篇7

[关键词] 幼儿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的时代,社会瞬息万变,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幼儿时期是人想象力较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无所不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正确看待和加以引导。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一、创设讨论问题的情境,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幼儿又是在讨论和解决问题中增长知识、丰富想象、发展思维的。我们应当在一日活动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鼓励幼儿大胆地设想,寻去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常识课上让幼儿认识物体在水里有的沉浮,老师只告诉幼儿有些东西在水里会浮起来,有些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那么,什么东西会浮起来,什么东西会沉下去?这时老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亲自把准备好的木块、铁块、橡皮泥、塑料、玻璃球等物放在水里,观察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里,接着又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的情景;一是出示一个装水的瓶子,里面放了一个小积木,让小朋友想办法去取出瓶子里的小积木。一是出示五个一样大小的红色小圆球,并告诉小朋友,其中四个木球,一个是铁球,请小朋友想个好办法把铁球找出来。由于提出的问题新奇而有趣,幼儿的思维很快地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由此,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让幼儿参加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增强解决问题勇气和信心,大胆进行创造性尝试

幼儿对游戏活动产生兴趣和爱好,就会激发求知欲而去积极动脑、思索问题,因此,要寓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于游戏活动之中。如在玩水游戏时,我问幼儿咱们在水中玩什么?有的幼儿说:“我要在水中建一座大桥。”有的说:“我叠几只小船放在水中”。我支持了他们美好的设想,并按照他们的设计供应游戏材料。他们在造桥的过程中,曾为瓶小水深,积木浮在水上而着急,我及时鼓励他们鼓足勇气,大胆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商定改订建桥的办法。他们动脑又动手,将小瓶换大瓶,矮瓶换高瓶,构成高大而坚实的“桥栋”,为铺设“桥面”鉴定基础。他们又用小石子铺“陆地”,解决了“引桥”安放和行路的困难。他们是多么富于想象和创造性。可见,实践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又是检验思维活动的标准。

三、教师必须耐心、及时地抓住时机进行引导

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在教师良好教育下得到发展的,有时幼儿会提出新奇的、出乎意外的设想,如果教师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鼓励,就会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有一天,我带小朋友到公园散步,走在草地上,突然有一个小朋友叫道:“我的鞋子湿了”,接着,其他小朋友都发现鞋子湿了。鞋子怎么湿的呢?由于没有对幼儿讲过有关露水的知识,所以,我未准备把这个问题讨论下去。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下雨了。”可当时并未下雨。有的说是昨天下的雨水。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小朋友第二天早上再到草地上试一试。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这时我因势利导,拿一块玻璃,让小朋友们先对着玻璃呼气,看玻璃上出现什么,然后向他们讲明空气中水分遇冷变成水珠的原理。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把我们鞋子弄湿的是露水。”由此可见,教师对小朋友突然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热情支持帮助,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而不是回避或生硬的顶过去,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利的。

由于幼儿年龄及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的设想往往会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对此,教师也要耐心倾听,不要简单地否定或指责,让他们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设想。教师要善于观察和等待,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使幼儿知道敢于大胆设想是好的,鼓励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对于幼儿新奇的想法,教师一旦发现其中的创造性因素,要及时支持,鼓励和引导,否则,会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

四、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篇8

首先,让幼儿在观察、思考、选择、裁剪材料中发展思维,启迪智慧。“做做玩玩”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许许多多的废旧物品都可以成制作玩具的材料,每种材料都有与众不同的性质、特点,怎样引导幼儿去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特征来完成一件代令人叫绝的作品呢?经过仔细地观察、探索,我发现让幼儿学会制作一种物品,应不急于告诉孩子们制作的方法步骤,而应让孩子先观察范例,看看这个作品是什么材料做的,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成为作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从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我曾上过一节“有趣的面具”,我呢,首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范例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得出“用厚纸板、碗面盒、塑料袋做出来的”的结论后,再让幼儿思考面具中各种动物的五官各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该怎么制作,孩子们经过仔细观察,自由讨论后,就很顺利地掌握制作动物面具的要领,为展开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其次,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制作的基本方法。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如在“有趣的面具”的制作活动中,我出示的范例是小白兔、猪、小花猫,而孩子们的作品却是老虎、熊、小狗、狐狸等等,虽然他们制作的面具中动物的五官没有多大的变化,却也在老师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出创造性结果,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我对那些只要做出来的跟老师不一样,有体现创造性的孩子大加赞赏,培养他们独立创作的习惯。

再次,用丰富多彩的范例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美,进而创造性地表现美。传统的教学活动总是先出示一个范例,再根据范例逐步示范讲解,这可能有助天孩子们对该作品的技能的掌握,但就培养创造性而言,丰富多彩的范例更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美,积累感性经验,并从中感受到更广阔的启发。此外,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各种范例,也有助于能力水平不同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制作,完成各具特色的作品,玩起来也特别开心。如我在原先的教学准备中准备了三四个面具的范例,是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的制作方法做成的,如碗面盒作兔子的脸,用蜡光纸剪成兔子的五官,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兔子就出现了。结果孩子们看了大受启发,积极主动地想做出跟老师不一样而且比老师做的更漂亮的面具,从而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篇9

一、开拓视野是取得较好游戏效果的必要前提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脑、钢琴、电声控玩具等精致美观的教育工具和玩具也蕴涵着更高的科技含量,兼之年轻的父母重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投资,使现在的幼儿增大了接触面和知识面,智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同时幼儿在接受系统地教育时,教师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丰富知识和开拓视野为主旨,从而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题材也更加广泛。

二、结构活动中的特点

在结构活动中,一般从游戏主题、内容、材料三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培养幼儿的多向思维。

1.确定主题。

一般来说,我们希望幼儿围绕主题内容进行建构。幼儿建构的内容是否离题,形象是否丰富,往往反映了幼儿的思维水平。对于小班幼儿,教师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幼儿自己提出构造主题,使幼儿对游戏主题、布局以及活动的顺序进行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如构建“娃娃之家”,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这一主题讨论:需要什么房子?制作哪些家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幼儿会马上联想到:沙发、电视、电脑等等,这样,娃娃家的主题构建方案便在幼儿的谈话中大致勾画出来了,同时幼儿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2.支持孩子的假想。

在结构游戏中,小班幼儿由于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他们没有一定的建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运用对话、情感、行为鼓励幼儿发散思维,从而使幼儿把游戏开展起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例如:在一次游戏中,积塑区的王玉丰用几块积木塑拼插出了“显示器和键盘”,高兴地叫着:“老师,看,电脑”。我惊奇地说:“好先进的电脑,给我打几个字吧!”他假装打起字来,嘴里还数着:“1、2、3……”这时,孙明哲端着用积塑拼插的小碗请我吃饭,我边吃边说:“真香呀”。 王玉丰受孙明哲的影响,拆了“电脑”也请我吃肉,就这样我们三人一起又玩起厨房游戏了。

3.材料的有机利用。

为幼儿提供形状、质地不同而颜色鲜艳的玩具,可以诱发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同一种结构材料可以建构出不同的物体形象;不同的结构材料也能建构出同一物体形象。在结构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用一种材料再到多种结构材料的有机结合建构,这既为丰富幼儿的作品内容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注意一: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越不宜多集体活动,因为他们不善合作。小班的孩子大多以独自游戏和同伴之间平行游戏,依赖于游戏材料,教师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注意游戏材料要有足够的数量,便于幼儿开展结构游戏,避免幼儿因材料的缺少而争吵。

注意二:小班幼儿的游戏大多是自己经验的再现,创新意识不足,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体验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使之能胜任的活动与任务,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获得了自信,取而代之的是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注意三:丰富多彩的结构区。在活动室的一角,摆放着玩具橱,里面有适合幼儿的各种玩具,孩子可以自由取放玩具,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感官刺激,增进智力的发展。

三、变传统教学为“我要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幼儿学,幼儿常常是被动的、机械的学,这样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若是抓住物体的特征,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将大大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结构水平。各种形状的、大大小小的积塑可以随心所欲地结构出各种物体。例如建构家具时,小圆桌单用堆积加高技能;方桌用对称排列,然后盖顶;椅子用排列技能。了解这一规律,进一步引导幼儿找出其他家具的特征。如沙发先用椅子结构方法,然后在两边对称排列积木当扶手;梳妆台用堆积、排列的技能。这种建构方法还可以迁移到建筑物、动物等物体的建构上。幼儿自己动手建构物体,内心十分喜悦,既满足了幼儿操作与表现的需要,又诱发了他们的自由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一具多玩,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

篇10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美术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美术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美术活动就不会有热情。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创造性的热情。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影响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美术教师要唤起幼儿的创造情感,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欲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一)多角度欣赏同伴的作品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巧巧手”的区角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邀请其他组的幼儿去区角里参观,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促进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创造思维能力。

(二)手工游戏与绘画相结合,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手工制作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如:中班折纸画《小猪欢欢》首先折小猪的头,然后贴在一张纸上,接着再添画小猪的身体和它洗澡的用具,最后玩帮小猪洗澡的游戏。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幼儿十分感兴趣,能力强的幼儿还创造性地添画了牙刷、毛巾、沐浴露等,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白纸变得丰富多彩。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美术教师,引导幼儿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在教学中,让幼儿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长期以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比如教师一般先出示示范画,再示范画的方法,然后幼儿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使幼儿掌握绘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幼儿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幼儿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四、美术教师要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