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篇1

摘要:历经两年的SMG新一轮改革整合已经初具成效,基于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其基本框架和策略

>>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电网企业发展分析 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发展改革新思路探讨 浅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供电企业的发展应对策略 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省产业发展研究 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经济报道拓展的六个方向 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浅论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的乡镇高中英语教学 新一轮扩大内需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新一轮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与创新发展 WTO背景下,中国新闻媒体正面临新一轮改革 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 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支点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研究 关于新一轮国际金融合作发展的分析 新一轮电价改革的背景、理念及主要内容 “人”的改革:新一轮改革的重点 新一轮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思考 新一轮经济周期下收入分配改革再研究 新一轮财税改革对河南省发展格局影响研究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⑨泽传媒,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别策划“电视台新媒体部负责人谈媒体融合”系列访谈:《融媒体时代,SMG的应对之道》,《电视工程》,2015(3)。

⑩曹玲娟:《做一只叩击时代的“啄木鸟”――上海:融媒体新闻产品“看看新闻Knews”上线》,人民网上海频道,2016年6月。

{11}人民网:。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教师;心理障碍;管理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称“新课改”或“课改”)启动以来,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以及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肯定。但也有学者指出“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课改的成功与否是我国课改成败的关键,而农村教师是否能以积极的心态、满腔的热情投入课改又是农村课改成败的关键。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有不一样的心态,他们因教师角色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专业知识的缺乏、社会评价的片面性等原因往往产生焦虑、抵触、消极等心理障碍。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农村中学课改过程中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教师的角色转换

受我国传统的文化及长期习惯性教学影响,教师们形成了相对较稳定的自我角色认知。尤其是在农村,由于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交流相对不畅,教研教改气氛相对不浓,社会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师角色的影响比城市大,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学的“操纵者”。而新课改赋予教师新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是“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强调师生沟通与合作,共同探讨性教学。

教师要否定受传统文化与传统教学影响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教师传统角色,转换成适应新课改的新角色,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自我超越的担忧,教师会本能地出现抵触心理”。

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教师不但要鼓足勇气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但农村学生有他们的特殊性,由于受视野相对狭窄,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等影响,他们依赖性较强,主体意识相对淡薄。加上农村教学设施简陋,许多学校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或缺乏计算机教师;没有规范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无法查阅课本要求的参考资料。因此,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在现实困难面前,教师未免会感到困惑与茫然,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3.专业知识的缺乏

在农村中学,许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专业意识淡薄。一是因为不少优秀中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市,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二是由于近几年来,高中招生规模扩大造成高中教师短缺,一批初中教师进入到高中任教,初中教师不足又从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中选拔,造成教师专业化程度降低,尤其是物理、地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许多教师不得不跨专业教学,教师整体素质下降。

另一方面,新课改带来许多新的教育理论,但“理论的改变从来也不等于实践的改变,实践的改变需要过程,而且往往还伴以百倍艰难。”问理论语言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对于基层工作的教师本身就较难理解、掌握。加上农村信息沟通相对不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极少,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面对新课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准备不足。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精通本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教育基础理论,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教师来说,他们会感到困难重重、无所适从。

4.传统社会评价的片面性

在农村,家长送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跳出农门”,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甚至家庭的命运。而且这种改变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考取高一级学校来实现。因此,在农村,一所学校考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人数多少成了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同样,教师抓“升学率”能力的高低也成了影响教师公众声誉的主要因素。学校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必须尽可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新课改课程目标定位在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上,提倡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学生身上毕竟是长效的,难以一时表现出来且难以评价。教师们忧虑:学生素质提高了,“中考”、“高考”分数能提高吗?学校与教师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能在“成长袋”与“分数”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这个命题面前教师未免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焦虑。

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他们对课改的认同程度与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课改的成败。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学校的校长要正确对待教师在课改中产生的心理障碍。要调整管理策略,通过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措施来调适教师的心理,使他们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一轮的课改中去。

1.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一轮课改的社会舆论氛围。

新一轮课改开始之初,社会、教师对课改的背景、课改精神了解较少,学校应通过广播、网络、报刊、集会、标语、座谈、致家长一封信、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新一轮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宣传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营造有利于课改的社会舆论氛围,赢得社会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同。

2.增强培训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面对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思想相对落后的现状,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校为本,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教师反对强制参加、脱离自身教学实践的培训。他们希望有关专家走进课堂,通过教学实例对理论重新诠释,帮助他们认同、理解、把握教育理念及课程标准;他们也希望自主参与培训活动,通过与专家、同行的对话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首先,农村学校交通不便,学校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建立教师与课改专家的联系,解决现实教学问题;其次,还可通过校际合作,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请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设示范课、业务辅导讲座及参加教研活动等;同时,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参与城区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其三,学校还应建立以校为本,立足

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在校内进行校本培训机制。通过专题讲座、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说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形成教学研究意识。通过建立教师乐于参加的多向、互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缓解教师在课改中因专业知识的缺乏带来的心理压力。

3.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参与新课改。

在农村,学校领导不但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新课改的社会舆论,引导社会全面、正确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还要在校内构建有利于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新课改进行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因农村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评价不能整齐划一,应重视个性化评价,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二是要重视过程评价,应多看到教师的业务的进步,建立尽可能使每个教师都能成功的评价机制;最后,评价要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教师是有丰富内心世界和细腻情感体验的知识分子,他们重视学校对他们的评价,当领导真正把他们当作学校主人看待时,凭自己的职业道德,“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他们会化压力为动力,理直气壮地参与新课改。

4.以人为本,关心教师,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信心。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科研以课为本可持续发展

教师若不进行教育科研,很难尝到为人之师的乐趣,更别说成为出色教师。由此看来,在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必须致力于教育科研,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掌握新课标,了解新课程,在课改中享受快乐,在教学实践中感受成功,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然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即进行理性的实践,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开展更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1、把提升自我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

如果把提升自我作为教育科研的目的,那么就能克服一些近期的、短效的功利行为,而且进行教育科研的动力就更足,意志就更强。因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因此,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就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且把提升自我作为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

2、把解决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有许多习以为常的“经验”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甚至是彻底地变革,这些都将是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的科研课题。由于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在教育科研领域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不必求大、求新,而要结合自己每一天甚至每节课的教育教学实际,去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新问题,捕捉一些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行为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或者说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去发现和处理每一天平凡的教育教学琐事。如:有一位小学教师,发现一年级的学生抄写生字一字多遍,负担很重,于是就进行了“抄四遍和抄八遍的效果比较”实验。结果证明抄四遍效果最佳。然后写成研究报告,论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大有潜力可挖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就是一线教师最好的教育科研,换句话说,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同时,课堂还是萌生、孕育、展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改实验方案的主阵地;教育教学的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既产生在课堂,也需要在课堂得到解决;新旧教育教学思想、观点也常常在课堂相互碰撞、相互促进;各种教育教学方案、设想要在课堂实施、完善和检验,许多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都产生于课堂。所以,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无疑要将目光放在课堂,将教育科研的行动落实到课堂,把课堂作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的话,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能成功。如果说专家们提出新的课程理念是一种创新,那么,一线教师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课程理念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样是一种创新,而且任务更艰巨、意义更重大。

4、把反思实践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

教育科研的方法有多种,但适合一线教师的主要方法是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反思实践研究,而不是专家、学者们擅长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方法。当我们把满腔的赤诚投入教育时,必然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由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诸多的困惑。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当作课题,这样,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的教学反思就进入了科研状态。即:带着问题读书,根据理论来审视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加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浑然一体,势必既散发着教育实践的芬芳,又闪烁着科学教育理论的光芒。

篇4

关键词:人文;美育;美术教学;美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80-01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出现了“重能力轻人文”的现象。而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宗旨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术学科的美术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那么在新一轮课改中,美术教育应如何积极面对?笔者认为,应重新审视其学科教育功能,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为达到以上目标,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自身认识水平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修养,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意味着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较强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为此,美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修养。

首先,要建立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就不可能再以单纯地绘画技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了。

其次,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力求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宽容与关爱,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在这种体验中了解美术,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

2.鼓励创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情感培养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美术技能更为重要。道理很简单,而少年儿童时期正是情感、态度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施教者我们必须要把握良机。因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设计首先确定的不是知识目标,而应是学生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倡自主学习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生长期是在被动状态下学习的,最终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丧失,从而影响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和主体作用。试举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小鸟找家"时,教师便可以在上课之初,简要介绍本课的绘画的主题思想,然后仅仅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思考漆黑的夜晚,哪里才能找到让小鸟顺利回家的光,从这个角度启发学生,然后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创作的情感。 具备乐于创作的情感,学生的能力自然容易得到提升。

3.2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长期以来,学生多以单独的个人学习为主,学生之间合作很少,如果长期处于个体过于偏重竞争的学习状态中,久而久之,学生有可能变得孤僻、冷漠、自私。而合作学习使学生除了相互之间学到了知识外,还加深了彼此的情感,领悟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培养了合作精神。例如:在进行参观动物园等方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要求各个小组分别思考动物园里可能会有什么动物,并要求他们画出来并且不能重复。各个小组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一定会主动地积极开展交流,不仅可以使他们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他们互相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本课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5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成败关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26-01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各国对本国教育为断进行改革,对基础教育尤为重视,大家都知道,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这充分说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化从国家制度和人们的期盼中信步走来。

2000年我国开始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这次课程改革不仅更改了课程标准,更换了教科书,它还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推进力度大。处处散发着教育要创新的气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层次地触动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整体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因素是教师的发展,这已被大量中外教育改革的事实所证明。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若干年来,目前这支队伍一直是在旧的课程体系下运行,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很难使之与新课程实施顺利接轨,而在教育发展更为落后的民族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因此,新课改呼唤着教师的提高与发展。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与队伍的改革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从关注学生单方面的发展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3)从主体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式合作式学习;(4)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单一的媒体转向多媒体的学习,特别是现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由此可见,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增多,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变动性增强,教与学的环境更加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仅仅是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应学会能动地选择、决策乃至创造。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也需要新课改做平台,新课改不仅会改变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层,一定要抓住这次课改的机会,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新课程渗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我认为应解决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通过这次培训,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在思考,面对新课程,我们怎么办?在此,我就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以下阐述。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包含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因此,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2.为什么要教师专业化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论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下面就挑战做一一论述:

挑战之一:课程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一是要求教师学历向更高的层次变化,就以我国为例。现在大部分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就是一个明显标志;其二为完善教师制度建设,更加重视教师专业化训练;其三为实现教师培训制度,现今我们已经出台了五年为一个培训期的制度;其四是提高了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挑战之二: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加大了在职教师的职业危机。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后,为师范专业之外的人打开了大门,教师专业化为教师引进了引进了竞争机制,加大了在职教师的职业危机。

挑战之三:教师资格认定,挑战"铁饭碗"资格。随着教师资格认定的深入,各项制度将不断完善,教师资格的含金量不断提升,我国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化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

3.怎样进行教师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下面就本人意见做如下论述。

篇6

一、注重激励改进,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动态的、积极的和面向未来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并不反对鉴定和评比,但它们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评价不仅要鉴定出教师与学生的差距,更要从差距中去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发掘出适合评价对象发展的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评价使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向新课程的要求靠拢,不断调控教学过程并使之优化,以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评价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咨询服务,使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评价使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最佳、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课堂教学活动的总结,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生长点、向导和动力站。应特别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改进和教育功能。

二、定位“以学评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既涉及到老师。也涉及到学生,既有过程,也有结果。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是“以学评教”、“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观。其中的“学”既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也包含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既包含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也包含教学效果。这种“以学评教”的评价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意识,体现了“教”是为“学”服务的思想。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反映。教师的才华要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发展上,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效果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任何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都必须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都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髓。因此,新的评价理念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状态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即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新的评价理念不仅注重对课堂教学终结的评价,更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使师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提升。

三、关注教学细节,注重多元化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实质上就是解决怎样评价的问题。具体讲,高中生物教学评价,应关注如下两方面:

篇7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教学的内容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生物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

我国新一轮课改也适当加大了前沿生物知识的比重,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扬弃。如何让生命科学前沿知识更好的服务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把握前沿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如何通过前沿知识向学生传达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更好的服务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本人在三年的新课改背景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摸索出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了解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科学习的脉络

当代生物科学在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向纵深发展。在微观方面,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过程和现象;在宏观方面,主要是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邹承鲁院士《生物学走向21世纪》一文所言,“当前凡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分子水平去进行本质规律的探讨,这使分子生物学很快就渗入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整个生物学的面貌;同时也对医学和农业科学及其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物学的全新面貌最突出地表现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学,分子分类学,分子神经解剖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流行病学等等,影响到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即使生态学、古生物学和分类学也不例外。……作为生命体基本单位的细胞,和作为生命活动最高形式的神经活动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活跃的领域,但是今天,这两门学科由于采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的研究思想和新的研究手段而获得新的生命力,研究步伐大大加快,与分子生物学一起发展成为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热点。”(《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p.20)。

新课改分为必修本和选修本,构成知识涉及到生物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在学习开始之初就向学生介绍生命科学前沿的方向,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脉络。而生物学科学习的方向可结合生命系统板块的教学展开,即紧贴课本有拓展知识范围。

二、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对课程理论的影响,使学生熟悉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对课程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并且正处于日益彰显的过程中。课本的设置也体现这样的亮点,模型构建、归纳演绎法、假说推理法、数理统计、原来大学甚至是研究生阶段才能接触到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纷纷引入中学课本。

前沿知识纷纷引入中学课本,课堂上接触的是让学生眼前一亮的高科技、新发展,学生不仅能了解这些前沿知识,还能了解这些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发现历程和研究方法,知道真理在被无限接近,不断修正,自然学习起来兴趣高涨。

三、让生物课程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

(一)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发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关于什么是科学素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少大同小异的定义。《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国内不少学者提出更为简明的定义,即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生物科学前沿知识不仅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而且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生物科学前沿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二)了解课程内容中基础知识的更新和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发展的关系,更好的把握教学

篇8

【摘要题】师范教育

【英文摘要】Itisofvitalsignificancethatthe&nb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高师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地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高师艺术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艺术类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发展方向,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步入良性转道。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 教学 新课程标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了课堂,学生没有学习主人的地位,没有学生的空间和时间,有甚者一节课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没走到学生中去;有的课堂是教师教教材,教师没有教学的渗透,对教材没有研读,导致课堂枯燥乏味,这样的课堂老师究竟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有的课堂是学生自学课,这样的课堂,教师没有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这样的教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教师角色转变。以下是我对农村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培训对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如今教师的角色和已有的教学行为改变了多少?

我们的老师是否通过培训做到了“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教师的教学定位在哪里?

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定位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三、教师的合作在哪里?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看看现在我们的部分老师,一节课站在讲台唱“独角戏”,教师怎样与学生合作呢。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

四、教学中教材“活用”了吗?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出来,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五、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吗?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是最能引起态度和个性情绪的学习方式。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制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常常会有异常的表现:我们会发现“高招”,让老师都吃惊;引来一片赞许;不时赢得同学们的称赞,也常令老师兴奋不已。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实践也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十分重视数学学习过程,除了研究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如认知、理解、应用等规律外,还重视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内在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情感注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老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

六、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实践化。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在中、高年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小常识,出数学墙报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发展。

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模式

当前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课程改革的成功,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持,而教师作为教改的中坚力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2001年8月,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把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抓。目前,我国的师资培训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模式比较单一,整个课程改革培训基本上是通识培训一个模式。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必须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培训观念,需要多种形式的培训相互配合补充。

一、树立教育新理念,是开展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决不仅限于熟悉新教材和执教新教材,更关键的在于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的转变,以及教育哲学、理念、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行为的一系列变革。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改动较大,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做法的定势使一部分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而非教学过程,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不是教学方法的伦理性、科学性。这样,教学便蜕化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这无疑是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必须树立教育新理念,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者先行,是开展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

当前的课程改革培训工作,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机构负责实施,由主管师训工作的部门组织一批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知识素养的师范院校教师和教研员参加省级培训班,采取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教学案例评析等形式对培训者进行先期培训。由于培训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参训者的某些个人因素,一部分培训者自身都尚未真正领会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再加上许多培训者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了解甚少,就很难结合新课程特点,针对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在培训中,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知识结构的优化,至于培养能力也较多地局限于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相关问题和学习新知识这一层面上,这种“讲解”和“传授”往往既远离教师教育情境,又缺乏真实情境下的操作性。培训质量是课程改革培训工作的生命线,而培训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培训者的素质,因此,加强对培训者的先期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培训的关键环节。

三、探索培训新模式,是开展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工作的根本途径

课程改革培训不能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应构建合理的培训新模式。

1.“参与式”培训模式。“参与式”培训模式是使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的一种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培训者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员参与各项培训活动,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使学员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培训者的角色发生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化为“学员学习的协助者、促进者”。培训者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必读材料,包括《纲要》和《纲要》解读,新教材研习,教学的设计与运作以及一些与新课程实施相关的资料,使新课程理念真正整合进教师自己的“图式”之中。同时,注意资源的生成与传递,把参训者也看作培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蕴藏于其中对培训有用的资源开发出来。对培训过程别是学员参与讨论、探究性评议、教学案例评析、经验介绍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提供给培训主管部门和后续参训者,作为研究和学习借鉴的材料,以保证课程改革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培训者积极创设活跃、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情景,使学员无所顾忌地参与,培养其创造性。将学员现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展现,促进培训者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反思,并在反思中生成新知识。学员对培训活动的参与表现在意识和行动两方面,从总结、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领会课程改革精神,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实现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的互动、转化和整合。使学员在培训学习中进行有效的思考、行为的反思及自我重建的有机结合。

转贴于 2.“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主张“先问题,后学习”,即在培训者指导下,学员从教育实践中选择教育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展开主动探究式的综合学习。问题是教师培训的起点,也是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学员参与问题的选择和培训内容的确定,根据自身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综合性的学习。问题确定以后,培训者通过一定的途径把问题呈现给学员,培训者和学员同时面对不确定的问题解决过程,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思维和尝试空间,共同进步,双方受益。与传统培训模式不同,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中,培训者没有固定讲课任务,做的是动态的协调、督促、协助工作,这看似很超脱,实际上在培训前必须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精心地设计,对培训者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菜单式”培训模式。“菜单式”培训模式的实质在于从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激发学员的内在动机,针对不同学员的需要实施培训,使学员的求知欲望转化为培训的有用资源。“菜单式”培训模式融理论的强化培训和需求的选题培训为一体。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宗旨来实现培训的价值目标,以研究为中介和载体,通过“选题──研究──实践”运作来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而且使教师的终身学习形成良性机制。培训顺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施网上、网下培训相结合,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培训。开放式的“菜单选题”:培训专题来自于学员,采用诸如“你需要什么专题的培训”的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培训要求,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确定为培训专题。开放式的研究过程:突出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性,摒弃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式培训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开放式的实践:走出封闭式的小课堂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参观考察、现场观摩、实践作业、跟踪反馈等多种形式,把教育实践当作大课堂,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创建全方位、多角度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