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农业;统计工作;实地调研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1 当前我国农业统计工作中在的弊端

1.1 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现在,在我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仍然采取以往的惯例开展。具体情况是,基层统计工作一般是由最低一级乡镇和国家的统计部门共同开展统计工作。这种两层管理的方式对于基层工作非常不利,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村具体的统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先制定目标任务,后进行统计工作的情况,与正常的顺序正好相反,这就导致了统计工作只是一个摆设,根本起不到相应地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村的某些地方,当地的监管部门部起不到认真监管的作用,这就导致农村的统计工作在质量上会大打折扣。

1.2 统计信息需要核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关注度提高,因此,各级政府也在想尽办法提升农村统计工作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我国农村的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就工作方式而言,统计人员开始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工作,即实际调查、汇集信息、进行汇总及认真分析,并且在质量上也有所提升。就统计结果而言,在及时性与准确性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过,有些地区仍然没有任何改进,最主要的问题是虚报信息,提供假信息等,降低了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1.3 统计人员要进行实地调研

尽管主管部门一再强调统计人员要加强调研工作,但是具体到农村的统计工作中,仍然有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不进行实际调查,采取虚报信息、弄虚作假的手段,给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村的统计工作就是需要统计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进行交谈,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到有用的信息,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将很难得到详实信息。但是,目前有一些地区的统计人员受不得这些苦,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凭经验填写假数字,仅仅就是为了完成统计任务,这给统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危害,要坚决杜绝,一经发现要严查到底。

1.4 统计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统计工作严格来讲,其意义重大,要求也比较高,必须由专业人员从事。但是,一部分人认为这项工作很简单,谁都可以胜任,于是就出现了农村统计人员素质低的结果。统计人员大多是一些非专业人员,并且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这就给农村的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改革。在农村必须设置专业的统计人员,这些人最好是统计专业毕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村统计人员的工作极为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强,继而出现了工作衔接不到位,业务不熟练,信息错误等诸多问题。

2 解决农业统计问题的策略

2.1 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在我国,农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管理体系,若要完成此项工作,必须从机制、体制等方面做好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统计工作的解决提供一个正确的思路。现在,垂直管理是我国相关部门针对农业统计工作所提出的一种最新管理制度。所谓垂直管理,就是要将乡镇的统计部门从原有的乡镇环境中进行脱离,形成类似司法所一样的隶属于县级统计局的统计所。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将统计部门从乡镇原有的环境中得到脱离,使统计部门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2.2 明确农业统计目的

造成我国农村统计信息虚报的原因在于统计人员工作不认真,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工作的步骤进行。农业统计主要是对于农村再生产经营状况与过程的一种反应。农业统计的目的是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制订计划、进行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向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

2.3 更新调查研究方法

在农村进行实际统计中,正确、有效的方法很重要。因此,在统计工作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办法进行工作。因此,统计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工作时一定要选取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一定要确保统计工作方法的正确性,以便能够取得正确的统计效果。

2.4 加强建设农业统计队伍

确保农村统计人员的稳定是我国农村进行统计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在统计机构建立时,政府就需要对其所具有的健全性作出保证,落实好站办所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实行专人专岗,杜绝出现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统计工作的现象存在。而在统计工作人员的轮换方面,也需要制定出严格的交流轮岗制度,在遇到特殊情况需更换原有统计人员时,必须在报上级统计部门审批之后才能够进行人员的更新,进而保障统计人员的专职性与工作的稳定性。

3 结 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视,统计工作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其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统计人员的素质低下,统计管理的体制不健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信息造假情况等。笔者针对农村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各地政府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再结合国家的政策,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以期能够为农村统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新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47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几乎都是依靠自然的耕种来实现发展的,发展的速度十分地缓慢,农业科技仍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当前,我国农业所使用的农业工具和农业的科技知识都比较落后,同时由于我国领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部分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性和接受性受到一些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农业方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在我国农业科技基础相对薄弱,且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的现状之下,新技术的推广仍是一个受广泛关注的问题。

1 关于新时期农业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探析

1.1 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由于推广资金的限制导致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

在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中,他们面对新技术通常有革新派和保守派2种表现:革新派,他们在接受新技术时,为敢于试验,有钻研,愿意先去使用新技术,这种类型的农民数量很少;保守派,对新技术往往持观望的态度,思想保守,做事比较谨慎,有一些人对于新技术反应迟钝,往往是看着别人使用新技术的效果良好,才敢搞新技术,这种人在农民中所占的比例极大。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之中,如果在推广宣传方面做的不够,不接地气,就会导致相当部分的农民,不了解这个技术,对这个技术的认识程度也低,不利于打动他们去使用新技术。虽说这几年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经费上调,但是大多数资金均用于人员的开支上,这笔推广资金只有少量真正使用在,惠民利民上。

1.2 科研与最终的科技运用不能良好地结合,部分科研成果与科技推广相背离

科技只有最终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这才可以在某个领域发挥科技的推动作用。在农业领域来看,当前我国农业新科技仍存在科研与最终科技的运用不能良好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一般的农业领域的科技研究基本产生于农林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最近几年,相当一部分企业也参与到农业科技研究之中来。但是这些科研成果,相当部分也没有得到农民的认可,这是因为部分机构组织在进行科研时,没有很好考虑到农民群体的真正需求,部分科研成果与科技推广相背离,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

1.3 农业新技术推广缺乏统一且系统化的管理,推广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是依照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开展的。当前有农业推广站、中国农业推广网、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国农技推广网、全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农业推广的途径,每个省市几乎都有着自己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站。但是结合当前的农业新技术推广的现状看,这些推广方式总体来说比较分散,渠道繁杂,信息也不集中,农民若想找到某方面的农业新技术,可能会费好大一番功夫。同时,从人员配置方面来看,真正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人员,大多数学历比较低,受到的教育有限,农业新技术知识储备欠缺,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认识不足。难以胜任实际的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展ぷ鳌1热缢担当农业推广站要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或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讲座时,如果没有扎实的农业知识,就很难把这些技术讲透,让农民接受。

2 新时期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对策深入分析

2.1 增加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资金方面投入,并进行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分配

农业新技术推广资金方面的问题始终是制约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谈到推广资金时,必须明确一点,这些推广资金的投入需要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农民身上,让农民真正的收获实惠,并自愿采用农业新技术。2005―2007年,中央发出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1号文件,三年来,免费为1亿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在1200个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口,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而积4 266.7万hm2,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效,平均节约化肥34.5 kg/hm2,节约成本150元/hm2左右,增产450kg/hm2,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效应。

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上做了比较大的倾斜。比如说,2015年,下拨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10亿元,用于华北、东北和西北旱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支持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而2016年11月23―25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赴山东专题调研财政资金支农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强调了农业新技术推广投入的重要性。虽说在这个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农业资金推广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地区专项投入仍然欠缺,对具体的推广地点应有具体的经费支持,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同时,严格管理好推广资金,保证资金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2.2 致力于拓展新的科研合作模式,提高农业方面科研成果的最终转换率

新时期的农业新技术推广,必须依靠于新的科研合作模式,这种新的科研合作模式,必须充分参考农业需求,有针对性、有强调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只有从农民最根本的需求出发,才可以真正提高农业方面的科研成果最终转化率。农业科研成果如果能以产业化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效果将非常不错。农业与科研机构的新的科研合作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体的,可以尝试统一于一个研究院,在研究院中既进行科学研究又进行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模式,将农业新技术从研发到推广连成一条龙进行统一管理,加强新技术推广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到相互依靠,相互合作。

从山东黄三角农高区的实例来看,搭建开放式科研平台,孵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展以基因组测序、分子标记技术为支撑的生物育种试验示范,安谷5415、耐盐碱小麦“青麦6号”、1代杂交青蒿试验成功,这都是新的农业科研合作模式的新呈现。

2.3 充分依托统一且系统的农业技术管理,在推广人员的专业化上下功夫

在新时期农业新技术推广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农业技术管理是分散的,繁杂的,信息渠道是多样且非常不利于寻找准确信息的。因此,这需要充分依托统一且系统的农业技术管理,才可以把全国性的农业新技术信息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平台上便于需求方来寻找。同时,农业技术管理必将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的。不仅要求有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更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只有农业技术管理的体系被搭建好了,新时期的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才更为便捷,更有效率。

推广人员作为农民与广大农业科研者之间的桥梁,在新时期农业新技术推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推广人员方面,必须在其专业化上下功夫。实行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保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完整的监管,实行有效的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实行人员管理的同时,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讲座,做到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可以与科技更新一致,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

3 结语

农业是国家生产生活的根本,农业技术可以激发出我国土地真正的潜力。在新时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国家、农业科研人员、农业科技宣传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把农业新技术真正运用到土地之中,运用到实际之中。

参考文献

[1]孔月英.农业新技术推广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

128-129.

[2]王静,董福庆.农业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2014(09):110.

篇3

关键词:六安市农业绿色发展;土壤肥料;重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81-03

1 土壤肥料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 土壤资源是对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沃、无污染的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统计资料表明:我市人口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我市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1.2 科学合理施肥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科学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合理施肥使作物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在我市农业绿色发展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我国有限的耕地和众多的人口的农业发展现状,施用化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对实现我市农业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3 土壤肥料对提高耕地质量和种植水平有促进作用 检测农田土壤养分均衡状况,通过多种农艺措施,以提高耕地投入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为目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加强地力建设,因地制宜对耕地进行修复、整治和改良,合理施肥、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对防止土壤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六安市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强土壤肥料工作可以有效的指导耕地质量保护与调控,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提高地力,提升六安市农业种植业生产水平意义重大。

六安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总取向”,2014年在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绿色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绿色发展是指经济增长摆脱对高排放、高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的依赖,实现生产与生态、增绿与增收相协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大力推进优质粮、石斛、茶叶畜禽、油茶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具六安绿色食品农业生态经济体系。

实行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市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土壤与肥料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的稳定发展的根本。六安市虽然是农业大市,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壤肥料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资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不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需要对土壤肥料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我市农业的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2 土壤肥料农业生产利用现状

六安市地处皖西,位于东经115°20′~117°14′,N北北纬31°01′~33°40′之间,属北亚热带北缘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大市。据测土配方施肥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六安市共有淋溶土、初育土、半水成土、人为土等4大土纲;黄棕壤、山地棕壤、初骨土、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山地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9大土类;黄棕壤、 粘盘黄棕壤、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棕色石灰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等18个亚类;59个土属、139个土种。土壤亚类面积为134.3万hm2,耕性土壤亚类面积为67.35万hm2。其主要障碍因素为瘠薄配肥型、灌溉改良型、障碍层次型、盐碱耕地型、渍涝排水型。复种指数为98%。

2013年,六安市化肥施用量(折纯)为36.97万t,其中:氮肥16.31万t,磷肥4.06万t,钾肥0.81万t,复混(合)肥15.79万t;但目前我市化肥氮磷钾养分比例为1∶0.32∶0.25,钾素投入的不足限制了氮、磷的有效利用,化肥利用率不到40%。与此同时,每年产农作物秸秆420万t以上,由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局部地区随意焚烧秸秆现象严重,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民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不良影响。由土壤肥料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制约了我市农业绿色发展。

3 土壤肥料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5县3区虽然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全覆盖,但是耕地质量下降和施肥不科学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影响了绿色农业发展乃至绿色发展规划,其主要表现为:

3.1 耕地土壤缓冲性能下降 由于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耕层变浅影响了土壤耐旱、蓄水、降渍等抗逆性能力,农作物连作引起土传病害增多,土壤抗御自然灾害的缓冲性能明显下降,导致作物根系下扎困难,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本居高不下。

3.2 土壤养分非均衡化 由于对农田的有机肥投入不足、重氮轻磷少钾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微量元素入不敷出,导致耕地养分不平衡性增大,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下降。根据全市土壤肥力监测结果,主要类型土壤缺素面积达44.47万hm2。耕地土壤养分失衡不仅减弱了作物抗倒伏、抗涝旱、抗病虫能力,而且影响了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

3.3 土壤环境质量趋于恶化 耕地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典型调查显示:市郊区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普遍存在农药、重金属残留等问题,相当地区的耕地质量和产地环境已不能满足粮食安全生产和其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饭不香、瓜不甜、菜无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3.4 环境污染日趋明显 由于肥料使用不科学,导致肥料中的N,P,重金属等元素向土壤中输入的速度与数量超过土壤净化作用的能力,造成在土壤中积累的自然动态方向占优势,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失调。特别是氮肥和磷肥过量施用后由于大量淋失所造成的地下、地表水污染,以及所导致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的富营养化现象,含镉量过高磷肥施用所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肥料施用方法不当也会引起环境问题,如氮素化肥浅施、撒施或施后不镇压,往往造成氨的逸失,进入大气,造成污染。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造成污染。另外,由于肥料的不合理施用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如植物徒长而造成病虫害大发生,加大了农药的施用引起污染。

4 解决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建议

土壤肥料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持和延长土壤综合生产能力,使土壤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提供可用资源,实现从原来的以向自然索取为基础的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向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4.1 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措施 目前我市乃至全国土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现有法规也执行不到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工作措施,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加大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力度,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区,加强耕地资源的研究等都是解决目前土壤有效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4.2 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高土壤肥力 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行动以及六安市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数字化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力度,逐步实现对我市土壤肥料的有效应用的准确监测,实现对土壤肥料应用情况的准确把握。切实掌握土壤内部氮、磷、钾的分布状况。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通过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化验室、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肥料试验基地对土壤、肥料、植株等样品进行采集分析,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确定潴育型水稻土土壤养分预警指标体系、植株营养诊断指标体系、肥料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进而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控制体系及其技术。通过全国及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及时向农业部、省市农委、市及市内各县市区政府反馈信息,供其决策、参考。向农户、肥料生产企业、农业科技人员通报,以指导其科学用肥、肥料生产、土肥实用技术推广。

4.3 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力度,减轻土壤压力 要抓住当前秸秆禁烧的有利形势,建立秸秆还田和高温堆肥的长效工作机制。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既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减轻土壤的压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转化有机肥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作物秸秆作为设施基质原料关键技术、作物秸秆生产秸秆板材关键技术、作物秸秆作为猪饲料原料关键技术,研制复式混合高温发酵菌剂,使得作物秸秆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高效的发酵,变成有机肥,提升土壤的肥力。

4.4 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肥力 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微生物化肥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内部的氮素与作物氮素营养,分解土壤有机物质,提升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矿物质。可以防治植物病害,刺激植物的生长,增加作物根吸收营养的能力。

4.5 在关键区域建立科学合理施肥保护区 我市有6大水库,除供六安市外,还要保证合肥市的生活用水供给。因此,要在水库周边及供水设施周围建立保护区,调整集中供水水源地一定范围内耕地的施肥结构,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补贴、配方肥补贴、大力推广高效、长效肥料新品种。

篇4

关键词:农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完善对策

前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农业经济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做好农业的建设工作,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且在进行农业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筹资与经营等工作都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从发展上来讲我国在农业财务管理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中依然存在成本高与经济效益低等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一、农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财务管理主要分为筹资、投资与分配等,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今天,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做好管理工作。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农业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也就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效果。

(一)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所使用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要在会计准则基础上进行调整与补充,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目前的农业财务管理的体制与经营活动依然以《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为准,这样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最终也就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当前,在我国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对农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自身认识不足,对于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对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应对农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最后,财务管理人员道德素质较差,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淡薄。此外,一些农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科学化管理制度的欠缺,使得经常让同一人担负会计与出纳的工作,这不利于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的构建和养成,极容易引发会计舞弊等不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因此,可以说农业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意识、素质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三)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易受外界影响。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失真的现象。首先,受农业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暴雨、洪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极度影响了农业的种植质量与产量。受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数据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这样也就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其次,在实际中一些农户作为土地的承包者,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存在对经营所得进行随意支配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经营过程中财务核算、记录的准确性。

二、提高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人员奖惩力度,加大组织培训。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农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就农业经营者而言,首先,就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奖惩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实现自主学习,对于表现突出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经济、物质、精神等方面予以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入到农业财务管理的队伍当中;其次,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人员进行再教育与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掌握与农业财务管理相关的最新法律资讯,为农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高质量人员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增强农业经济效益,满足农业时代化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经营资金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化的农业财务管理工作,关系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为此,必须促进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工作内容、工作管理的效率化。为此,首先,要在农业财务管理中积极倡导“效率”理念,促进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观的形成;其次,组织农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就各自的工作内容、问题、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在会议上进行告知,促进出纳、会计、核算等财务管理人员对自身相关工作的了解;最后,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促进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题。

(三)开展科学化的财务管理。

任何活动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针对农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想进一步对其作出优化,就必须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以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具体而言,首先,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还应当逐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以科学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做好监督与审计工作,健全“三监合一,三审分离”的机制,以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杜绝财务舞弊等问题的出现。

(四)完善审批程序。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各项农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好资金引进,管理工作也就成为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实际中,政府财政部门要不断完善资金审批程序,做好资金上的统一管理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使农业经营企业能够对自身的收支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其次,要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的支出等要制定出经费指标,并编制出月资金的支出预算表,做好执行工作;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最低保障制度,在保证农业经营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所需资金的同时,建立月结制度,避免出现公款私存的现象。此外,还要做好预算的管理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且进行预算管理是保证经费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这也是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细化各部分的工作,同时还要扩大管理的范围,这样才能实现统一的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喻国华.我国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1.12.

[2]孙露露.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5.

[3]蔡晓梅,张丽莉,卓军.关于加强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2011.4.

[4]刘晓凤,李英奎,范德清,王小容,杨会静,罗琪,肖玉华.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及财务管理研究[J].南方农业,2013.2.

篇5

关键词:农机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2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从过去的简单机械化逐渐向农业全程自动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事业不断发展和改变,过去的农机推广手段、理念及体制等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机推广的要求,且在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农机化事业推广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我国农机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农机推广的现状

农机推广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已经建立,从当时的整个推广体系来看,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过去的农机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深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至于农机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展开,出现了农机制造企业与农民劳动生产之间的脱节。很多农民在挑选农机时,对新的农机产品疑虑较多,农机推广并不顺利。有的农机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诸多的问题,给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以至于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

1.2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2.1农机推广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依然采用过去经济体制中的农机推广体系,而现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过去的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开始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生产转变到多元化种植生产,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高,所以原来的农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机推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1.2.2农机技术人员的配备不合理 现在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在推广的理念上依然沿袭着过去传统落后的思想,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偏低,推广的知识与技能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直接制约我国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在农机的推广体系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不能符合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或者培训,更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致使我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缓慢。

1.2.3推广观念陈旧落后 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购进新的农业机械在地方出售,忽视了对购机农民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导致农民对国家各项政策不了解。还有一些人员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就不能开展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这种观念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直接阻碍着我国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解决农机推广工作问题的对策

2.1农机推广工作体系的完善

应建立新的农机推广体制,取消社会服务组织在农机推广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建立全新的农机推广体系,并且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完善。进行资金整合,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中的各种经费问题,建立各级单位之间的农机推广体系的一体化,整合各单位间的农机推广机构,对不合格或者不具备农机推广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退,采用专业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科学的进行农机推广部门的人员配置,保证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较高素质,从而促进各级行政单位农机推广工作的落实。

2.2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伴随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新的机械和技术在不断涌现,这就对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所以,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培训,学习新的农机操作技术和其他推广机构先进的推广经验,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2.3转变推广理念

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引导,转变旧的经济体制下的推广思想,加强农机推广工作队伍建设,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推广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落实。

3结语

我国在农机的推广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体系,促进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农经服务体系 存在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33-01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做好农业经济的发展工作,不断完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完善好农经体系的服务性工作,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业经济体制得到深层次改革。目前,基层农经实际工作中,在不断完善农经服务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面对长期的发展问题,还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作为铺垫。如对于组织内部加强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从多方面入手,来确保农经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1 当前农经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形式及取得的成绩

1.1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的经营体制采取新的发展路径,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也运用新的发展方式。同时,随着不断的改革发展和相应政策的出现,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和农业经营体系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被颠覆,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取而代之。农经服务体系工作内容也有了新变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农村经管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

党的十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速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革;此外,农业经济在新的管理模式发展中,其发展速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经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在地方企业和政府相关优惠措施的扶持和鼓励下,人们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也越来越科学化。

1.2 农经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的一些成绩。随着对于农经服务体系在完善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推动性作用。同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流转网络,使其有了规范化发展模式,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促进整体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同时,改善了原有单一、分散的农业经济模式,节省劳动资源,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益,加快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使得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得到明显的提高。

农经工作服务体系有了进一步改善。近年来,相关部门的大力重视和扶持下,保证农经工作的开展有了良好的环境、较为充足的资金和较稳定专业的队伍,使得工作的正常开展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农经部门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2 农经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实际工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具体部门的工作不能够做到责任到人,不能做到有法可依,给予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2.2 管理模式不够合理。虽然乡镇管理结构经过了改革,但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性的工作,而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久而久之则缺乏专业技能的提升,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农经部门缺乏实际权利,人员调动工作单纯由乡镇决定,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2.3 人员经费不充足。专业性人才不足,人员合理分配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由于农经工作中复杂性的特点,依靠单纯少数人员,不利于工作的开展;长期发展中,经费不够充足。经费的缺乏,使得相应的设施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影响应有的工作效率。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不能获得相关的工作待遇,在工作中则会缺乏积极性,使得工作很难高效率的开展。

3 农经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3.1 发展新型管理机制,完善农经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乡镇农经站可以运用新型的机构管理模式,给予农经站一定的权利。农经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调动工作人员的职位,对于有能力的人员进行合理的选拔和晋升,从而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2 设立工作奖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为了提高农经工作的效率,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工作的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工作业绩评核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对于成绩突出,有工作成绩的人员,及时进行奖励,以提高其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相关部门做好配合性工作,对于工作成绩不够突出的人员,及时给出指导性意见,保证有个高素质和技术性过硬的队伍。

3.3 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改善工作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工作中的设施的齐全和定时更新,保证有一个良好先进的办公环境。对于农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保证工作的时效性。对于委托服务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并制定规范合理的制度,保证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农经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于农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可以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会议,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宽度。并且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观念,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工作中让责任切实深入人心,继而形成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财政支农;新农村建设;意义所在

财政支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以财政支农的方式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当前,我国财政总体实力较为雄厚,因此具备了财政支出向农村偏重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我国农村财政支出量明显上升,在起到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同,也相应的将财政支农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为了促使财政支农科学化的、顺利的、健康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明确财政支农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予以解决,将财政支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改善财政支农的效果。

一、财政支农的内涵

所谓的财政支农,简单的说就是政府以财政支出的方式,向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补助。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这几方面:一是支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支持农业科技;三是支持农村粮食生产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四是支持农村进行生态建设;五是支持农村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六是支持农村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二、当前财政支农中所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不够科学

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不科学情况。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当前负责财政支农资金拨款的是财政部门,而提交项目预算的则是实际操作部门。而要想保证项目的顺利化完成,做好资金与项目的配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前一些项目的资金管理依然采用定额方式,这样的方式制约了项目资金的调节。无形中便将影响到项目的管理能否顺利的完成,这也是当前财政支农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2.管理部门的职能不规范

当前,我国进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部门众多。经常会出现相同性质的资金拨付,却要由不同的两个职能部门来完成。该情况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在财政局的内部工作分工不同,但是该情况的存在无疑将加大后期监管的成本负担。同时,还极有可能会引发两部门之间对责任进行推诿。事实上,在当前的实际管理中也确实存在这些情况,这是财政支农工作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管理机制不够合理

受我国行政职能体制的影响,当前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中,存在资金管理分散、无法集中管理的问题。在基层实际工作中,人为限制了资金的使用,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效用。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源于管理机制不够合理,是当前财政支农工作中需要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

4.管理效率低下

虽然,近些年人们于思想上加大了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重视度。但是因为资金管理部门不同、来源渠道较多、资金量较大、较为分散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致使资金管理成本过高、管理不规范、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频频出现。更有甚者还出现了资金被张冠李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效果,这是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三、有效解决当前财政支农管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1.科学开展财政支农工作

针对当前财政支农管理不科学问题,有关部门应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可通过下发项目工作管理规范,来强化项目的资金管理。进而科学、合理的来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管理,以确保项目的进行拥有充足的资金,项目的有序化、顺利化完成。

2.规范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

有关部门应针对当前管理部门工作不规范情况,有针对性的来制定工作制度。以规范项目于基层中的进行、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合理的、合法的应用。规避管理部门因责任不清而相互推诿,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化进行。

3.完善财政支农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

为了有效提升财政支农工作的工作效率,相关部门应建立项目库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应用及安全性。同时,还应加强财政支农工作的监查与管理,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问题。从而来达到完善财政支农管理机制、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对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1.有效促进农业生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事项是做好现代化农业发展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公民经济发展存在不对称情况。所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推进科技的发展、加大粮食产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财政支农工作,则为农业科研、农业设施建设等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证,对于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意义。

2.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另一个目的。财政支农工作则可通过相应的政策来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如减免税等政策的出台,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就这一角度而言,做好财政支r工作,对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3.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农村事业的快速发展,表明农村全面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生活上、精神上全方面得以提升,而财政支农政策,对改革当前农村二元经济机制有着促进性的作用,推动了城乡的统筹性发展。从而进一步的满足了农村人们的生活需求,提升了其的生活品质,于农村经济建设上、生活水平上、精神面貌上的改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

由此可见,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于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财政支农工作中还存在不同的问题。因而,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化、有序化完成。有关部门,应针对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方法,从而将财政支农政策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高效的完成该项工作,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下坚实有利的基础。

篇8

关键词:水稻;种子管理;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也开始了它的技术革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农业上出现了各种问题,在各类问题中尤其以水稻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受重视。

1 广西桂南地区水稻种子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 法律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和实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了种子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假冒伪劣现象,造成了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使犯罪分子在获取暴利时没有及时的受到法律的制裁,影响水稻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农民正常的耕种。

1.2 管理经营不够规范,监督管理工作困难 因为水稻种子管理的粗犷,导致了水稻种植销售的网点太多,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造成了种子与日用百货的混合销售,甚至有些销售网点不具备销售水稻种子的资格等,这些现象就影响了水稻种子管理站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1.3 水稻种子的品种繁多,购进售出复杂 因为我国各种经营体制的种子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不断增多,使各县、乡、镇通过不同渠道购进水稻种子,造成了水稻种子进货的繁杂。同时,因为农业科技的进步,各种优良的水稻品种问世,这就造成了水稻品种的不断增加,优良的水稻品种得不到推广和使用,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1.4 水稻种子质量存在隐患,监督工作不能有效进行 水稻种子的销售一般由县级销售点,当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种子的生产,就会使种子的出厂价偏高,而这时商的利润就会减少,这时有些商就会通过违法途径购买劣质水稻种子,以劣充好,以谋取更大利润,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水稻种子的监督工作,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1]。

2 应对广西桂南地区水稻种子管理工作中问题的策略

农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各种问题,因此,为了农业继续的蓬勃发展,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加强对水稻种子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地寻找能够解决在水稻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完善水稻种子的管理工作。解决水稻种子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具体对策有:

2.1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认真执行各项法律规定,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2 加强规范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经营 加强规范管理工作,首先,加强水稻种子购买渠道和水稻品种的管理,例如:梳理水稻种子购买渠道,推广和使用优良的水稻品种。然后,对各销售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在播种季节应该对销售商进行集中地专业培训,树立商诚信经营、规范经营的观念,将水稻种子和日用百货分开经营。最后,要求无证经营的商及时补办《种子许可证》,并在颁发证书前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从而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2]。

2.3 加强对水稻种子生产―经营―售后整个过程的监督工作 加强对水稻种子的监督工作,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首先,更新完善检验设备,保证种子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然后,完善检验过程,避免检验过程中出现漏检、脱节等现象,保证检验过程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最后,提高检验员的个人素质,明确自己的责任,保证检验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检验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现象。

2.4 加强法律宣传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要加强法律宣传工作,首先,坚强法律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具体内容,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群众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然后,建立完善的举报制度,让农民自己对各销售点进行监督,及时的了解各销售点的动态,这样既加强了对各销售点的监督工作,又可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水稻种子,坚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威慑犯罪分子,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3]。

结语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水稻种子的管理工作中也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加强对水稻种子的管理工作,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水稻种子管理工作,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增强水稻种子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民生活。

参考文献

[1] 黄乃崇. 广西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种子,2012,31(4):99-101

[2] 黄双鲤. 如何贮藏储备杂交水稻种子[J]. 福建农业,2012(7):8-9

[3] 李忠明. 常规水稻种子贮藏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65-66

篇9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三农”;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非常大比重,农业生产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十分关键。同时利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各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农业生产形势

当前,我国在三农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高重视度,各级部门和单位必须要落实上级部门的指示和安排。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优先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维持三农工作顺利开展。农业生产中还需要注意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得到保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民收入,更好地满足我国农业发展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有严峻考验,希望能够为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撑。

2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气象预报准确率低

农业生产中农业气象预报在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农业生产方面,气象灾害的出现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顺利生产,如果未能及时提供气象预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影响农业发展,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要注意气象服务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三农服务方面需要。

2.2农业气象服务缺乏针对性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还存在有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当前气象服务中仅存在有粮食生产方面气象服务,未能重视畜牧业和林业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未能对区域农业有详细了解,最终降低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针对性,不利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2.3农情服务信息入户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农情服务信息不容易入户,存在较多影响和干扰因素。当前很多农民主要是利用电视方式获取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因为天气预报节目信息量少,当前很多农户无法对相关气象信息有及时了解和把握,最终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4气象服务工作人员预报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预报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质量。受到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缺乏足够预报经验,目前很多乡镇农业气象预报质量低,很难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支撑和参考,最终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准确性造成极大影响。

3加强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思考

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有气象信息方面支撑和保障。当前农业气象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气象服务的精度很难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同时在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部分偏远地区受到信息闭塞等影响,气象信息的传递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给予解决和分析。

3.1对信息渠道进行拓展

农业生产中信息渠道的拓展十分关键,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可通过建立自动气象站以及微信、网络等方式展开信息传播,确保偏远地区等能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和危害,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增强。

3.2提高气象預报准确率,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农业气象服务有足够重视,促进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提高和增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注意保证预报的准确性,如果气象服务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在有天气灾害出现时,将很难做好各方面准备,增大农业生产方面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培养,及时、准确获取各类气象信息。

3.3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

篇10

 

一、张掖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近年来,张掖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双联”和精准扶贫、专项扶贫等工作,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2%以内,在脱贫致富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落后地区或山区,这就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张掖市贫困人口中大部分又是农民,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差,进而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没有好的收入又导致他们的经济来源更加薄弱,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大量农户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展农业种植和生产。如果地方政府能出台好的政策和措施,给予这些贫困农户一定的帮扶,在使他们脱贫的同时,使他们更有能力开展相关农业生产,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就是对这一部分贫困农户的有效帮助,不管是从资金上,知识技术支持上,还是开展相关培训上等,都能有效地帮助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三、张掖市“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张掖市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实现了甘州、肃南、山丹、民乐、高台五个插花型贫困县整体脱贫。但在整个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扶贫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许多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由于许多贫困农户本身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较少,因此,他们无法掌握和使用现代化农业的新知识和技术。再加上这些地方由于基础设施、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跟外界交流较少,更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些都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其次,如何有效解决贫困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将足够的资金投放到农业上。长期以来,农村普遍存在“银行不敢贷、农民贷不起”的“钱难”问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何在扶贫过程中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问题,成为扶贫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最后,扶贫的效果如何监管,也是考察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监管力度不够,不但扶贫工作流于形式,而且还会滋生许多腐败贪污现象。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强化监管考核也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四、解决贫困农户现状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

 

自从张掖市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实施到村到户的个性化帮扶措施,不断推进了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的深度融合。但就在帮扶贫困农户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工作方法和政策上还缺少一些创新,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还应该不断提出和设计出更多具有地方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对策。

 

(一)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

 

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或是中小城市,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设立的营业网点相对较少,考虑到风险因素,这些机构能提供的业务也比较单一,最终导致了农村普遍存在的“银行不敢贷、农民贷不起”的“钱难”问题。当地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各个金融机构多推出一些能够帮助农户解决资金融通的业务,为他们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拓展了这些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量和客户群体。

 

(二)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路

 

由于各个地方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地域性强、季节性强等特点,有时会限制农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本身就欠发达地区,农产品销售的情况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电子商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各地方政府应该将电子商务和农业有效融合的模式介绍给农民,教授他们如何用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来发展农业。

 

(三) 加强对贫困农户现代化农业技能的培训

 

大部分贫困农户由于本身文化水平程度低,还不会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依旧用一些老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地方在进行“双联”和精准扶贫的时候应该多开展一些培训课程,或是请相关专家给农户讲解和指导,让他们体会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并逐渐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