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1

新视角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特殊教育的本质问题,突出了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建构特殊教育课程,突出了特殊教育的特点,使得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统一。也就可以认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应该具备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素养。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字面意思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该具备一般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然而,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从教育素养和特殊教育素养两个层次去建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高校特殊教育素养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知识、特殊教育能力、特殊教育情意、特殊教育教理念。

二、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一)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殊教育知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通识知识体系。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传统关于特殊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等,这些是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识课程。但由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面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所以作为一线特教教师培养人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既考虑特殊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化知识,又能与多学科建立横向的综合化知识结构,丰富和完善已有的通识知识体系。这种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建构的特殊教育通识知识体系才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也是适应新时代对特殊教育要求的基本保证。

(二)特殊儿童知识

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者,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更广泛的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除了一些基本的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的环境与适应知识,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知识,特殊儿童一般心理特点等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如传统的盲、聋、哑儿童的基本知识,现在社会新型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孩子方面知识。具体来说,盲童的盲文;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手语知识;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孩子的康复知识等。只有充分地掌握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培养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

(三)特殊教育方法论知识

高校特殊教育方法论一直以来主要借鉴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中,既有定性层面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我国传统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很重视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法、观察法和田野法的广泛运用,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这是其主要的优点,也是其主要的突出缺点,缺乏切实可靠的定量研究。一般的个案法、观察法可以有效地搜集第一手的材料,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其不能代替特殊教育中的定量研究。高校特殊教育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类。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搜集事实材料和相应的数据。从思辨的角度主要是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其主要是处理已经搜集的感性材料,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梳理,使其上升为理性材料。特殊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桥梁,将其纳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史知识

特殊教育史记录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向我们展示了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规律,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学习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特殊教育史为人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经验,指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追求真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掌握广泛的特殊教育史料,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将这些历史资料运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意义。特殊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在于,其一方面为特殊教育课程增加人文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其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特殊教育中有了特殊教育史,学生就更能有效地把握特殊教育的本质,懂得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特殊教育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特殊教育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也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史的教育。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特殊教育史能为特殊教育学科课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原理、概念和现实的来源等,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是特殊教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特殊教育史相关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的,同时要筛选一些对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素养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史料。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史料作为新知识的背景材料,或者单独的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

三、特殊教育能力

(一)特殊教育教学能力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其必须具备特殊教育教材的剖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首先是教材剖析能力,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材料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所以在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上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步骤等的具体规划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根据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是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素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好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这对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学中不能忽视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培养者也应该具备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要求培养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状况的能力,培训学生具备制定年度或短期目标的能力,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服务的能力,以及特殊需要孩子的个别化服务的起止日期和整个过程测量标准的制定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诊断”一词属于医学用语,意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判断”。教育诊断则是指分析判断影响儿童学习结果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包括身体状况的一般诊断,也包括心理诊断。在对身体进行诊断时,主要考察特殊儿童的体重、身高、呼吸和脉搏、血压、感觉和神经系统;对心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涉及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等方面。一般而言,针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主要从认知、语言、智力、情绪、社会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测验都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有效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才能为他们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治疗。所以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对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能力,这也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特殊儿童康复训练能力

篇2

一、保障残疾人的“三权”,是保障其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的重大人权问题

(一)“生存权”是保障残疾人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基本物质保障。

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群体,全面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要与健全人一样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困难很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吉林省处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换阶段,社会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城乡、区域、贫富差距,包括残健差距越来越大,一些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困难重重。就当前而言,着力解决以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为重点的“生存权”,是残疾人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各级政府和社会应根据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着力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

(二)“发展权”是实现残疾人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价值保证。

残疾人中蕴藏着许多具有聪明才智、发展潜能和特殊专长的优秀人才。残疾人的“发展权”是“生存权”的延伸,也是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综合。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我国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为依据,开发和提高残疾人发展的特殊才能,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是残疾人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和特殊支持的工作。

(三)“参与权”是保障残疾人实现社会价值,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

由于社会偏见和自身缺陷,残疾人参与政治和社会管理程度很低,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社会歧视因素,限制了参与热情;对发挥政治潜能缺乏制度化特殊保障和正确引导开发;社会未能提供机会,政治诉求无法顺畅表达;我国还没有残疾人政治参与权利的特殊保护法律;自身对社会信息了解不充分性,限制了政治参与能力。

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是残疾人最高价值的体现。经过特殊教育,残疾人能够拥有较强的素质和能力。各级政府及残联组织应对残疾人“参与权”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让残疾人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残疾人“三权”科学内涵,是从根本上保障“三权”的基本前提

正确认识和把握残疾人的“三权”,首先要弄清人权的基本概念,因为“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都属于人权范畴。人权既是政治概念也是法律概念。2007年3月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确定:“本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以,保障残疾人的“三权”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

(一)残疾人“生存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生存权”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权利。我们讲的残疾人的“生存权”,主要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权利。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人民的温饱和生活质量问题,残疾人的生存问题更为现实、迫切、重要。

残疾人“生存权”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生命权,指人的生命不得非法剥夺的权利。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对生命权作了如下规定:“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剥夺任何人的生命。”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生命权的保障有明确规定:“残疾人的法定抚养人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抚养义务,残疾人的监护人必须履行法定监护职责,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残疾人的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理能力,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残疾人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对于社会家庭和法定抚养人等有着强烈的、不可或缺的依赖性。一旦这种依赖受到破坏,将直接危及残疾人的生命权,从立法上明确法定抚养人(监护人)必须履行职责,是对残疾人生命权的最有力保护。

谋生权,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劳动就业权。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章第四条对残疾人的就业方针、方式和劳动培训以及不得畸视残疾人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在法律上保障了残疾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有不受任何畸视的权利。同时又颁布了《残疾人就业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保障权,主要指社会保障权,包括住房、医疗、养老及失业保障和必要的社会服务等。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六章对残疾人的国家扶助,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供养和救济及公共设施福利方面的照顾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权的重视。

(二)残疾人“发展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发展权”是指公民享有在社会生活中良性发展的权利。“发展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表达的是现代社会对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要求与国家提高公平和效率程度的期望。发展机会公平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一项特有权利。残疾人本应属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残疾人的发展问题是残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残疾人“发展权”有三个特点:“发展权”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确认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公民在这些方面发展的权利。“发展权”是“生存权”的后续权利。“发展权”需要政府、社会特殊帮助与扶持才能实现。政府和社会除了提供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以外,应采取特殊扶助措施,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

(三)残疾人“参与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参与权”是指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应有的政治权利。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残疾人也和健全人一样有着参与更多社会生活、社会管理、表达意愿的要求。

残疾人“参与权”主要包括:知情权、表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监督权。

三、以《残疾人保障法》为依据,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积极保障残疾人的“三权”

残疾人的“三权”关系残疾人的根本利益,我们要以《残疾人保障法》为依据,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保障“三权”为重点,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大发展。

(一)以社会保障为重点,切实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要通过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

1.社会救助。其核心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目前吉林省190万残疾人中享受低保的约29.6万人,接受救济的约21.11万人。城镇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残疾人数约8.7万人,占城镇低保对象的7.25%;农村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残疾人数约为9.7万人,占农村低保对象的12.1%。全省共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残疾人18.4万人。目前实行的低保制度以户为单位评估,全省重度残疾人56万人,只有约12.5万人享受低保,6.3万人接受救济。所以,要通过工作实现残疾人应保尽保,同时建议民政部门可适度降低对重度残疾人低保审核条件,研究不与或少与家庭收入挂钩,既充分体现政府对残疾人生活的关怀,又反映管理的人性化。

2.社会保险。实现社会保险对残疾人的广覆盖;实行对残疾人的特惠制度,各级政府和社会在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上,给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以特殊补助;更多地向农村残疾人倾斜,在实施新农保、新农合过程中,制定更优惠的政策,要逐渐开展针对农村的工伤、生育保险。

3.住房保障。在省政府推进六路安居工程,解决保障性住房过程中,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残疾人保障性住房的有关政策,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泥草房改造过程中,使残疾人享有更优惠的待遇。

4.设立生活救济基金。对于因病、因灾祸等造成生活困难的残疾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或定期救济;对长年需要护理的残疾人按照不同情况对护理人员给予定期护理补贴;对不适合参加劳动,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按照规定给予供养救济。有条件的地方要按照分类救济原则,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医疗保障主要包括保健、康复两个方面:要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开展疾病预防工作。许多残疾人没有能力购置或安装辅助器具,实施康复救助办法,对康复训练和矫治给予费用补贴,通过医疗、装配假肢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使残疾人某方面功能得到恢复。目前重点是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白内障、脑瘫、聋哑儿童进行抢救性治疗。

5.社会服务。在政府和社会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特殊服务,建立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要根据特殊需求和实际特点,提供更加优先、特殊的服务和照顾。

(二)以实现社会价值为重点,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

在保障“生存权”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发展权”,是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1.抓好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和能力。残疾人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基础教育。残疾人具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能因身体缺陷而使他们失学。在义务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中,应制定扶持政策,减免继续教育费用,实行补贴政策。特殊教育。根据残疾人特点,通过举办盲聋哑学校、培智学校、开设特教班等,进行特殊教育。对具有潜能和特长的残疾人,重点培养和教育,使他们成为残疾人中的专门人才。职业教育。人社部门和残联可研究单独设立职业培训基金,制定培训计划,着力提高残疾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

2.建立就业援助制度,提供实现社会价值的平台。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作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的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府和社会积极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我创业。对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应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形式优先照顾适应岗位需要的残疾人就业,并在残疾人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制定特殊的援政策。积极扶持发展福利企事业单位,应给予政策、税收、贷款等方面特殊照顾。同时要积极鼓励福利企业投资多元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创办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重点的企事业。

3.建立优秀残疾人社会评价体系,为残疾人展示才能提供社会舞台。基层要丰富和活跃文化、体育生活,发展特殊竞技和体育运动;发现和造就一大批在生产、科研、经营等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残联组织,要在培育、发掘残疾人人才上下工夫。定期举办全省性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劳动技能竞赛、成果展示、事迹报告会、评选优秀人才活动。通过这些展示平台,使残疾人充分体现社会价值,求得发展的成熟感。

(三)以提高社会地位为重点,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参与权”。

现代国家在政治上最为基本的核心特征是民主与人权保证下的法治,这就决定了残疾人应在人人平等基础上实现当家做主。

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残疾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关注残疾事业,关注特殊群体,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重大举措,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体,普遍提高了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由于经济、环境、师资、观念等影响,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处在一个急需发展的阶段。如果不解决,不发展,不但阻碍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容易导致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因此,及时发现在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当前尤为重要。

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

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残疾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只有具备最基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能力,才能正常从事人的活动,才能从人性的视域来审视作为人的活动,才能使其具备作为人的活动的理想、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对人心理的培育势在必行。残疾人由于肢体的残疾给他们带来生活、学习、工作的极大不便,再加上他们还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有时还要受到歧视、嘲笑、讽刺、挖苦等,给他们心理和思想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病变。具体表现在;常处在一种紧张或不安的状态下,会有孤独感和胆怯感,常会有痛苦感受和自卑感,常会有内疚感和怨恨感,常会有依赖感和反复无常感,常会有片面感受和猜疑感,思想压力严重,极易走极端。

二、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成熟。我校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在蓬勃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适合他们特殊人群特点、心理特征的健康教育。但从全国来看,地区发展不平衡、数量不平衡、质量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特殊专业心理老师极缺。从学校看来,我校受到全国上下实行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纷纷根据地情、生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经济原因,投入不够、专业特殊心理健康教师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对一些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尚不一致。对于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不同理解。其理论框架还不很清晰、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研究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应需加大投入,组织科研和学校骨干专业人员对实际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整体化、规范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全社会、全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目前我校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主任或残疾生心理教师同特殊残疾生定期谈话,专业、学科渗透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卡或心理档案,在社会或学校建立残疾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咨询热线、建立“悄悄话”信箱等心理辅导和咨询点,常驻机构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模式。虽然形式多样,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尝试开设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教材不一致、教授方法不一、课时不一,常常将心理健康问题德育化。如:将学生的情绪、性格、气质等归于思想品德问题。有时只注重于表面和形式,把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专业教师紧缺、急需培养和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整体化不够、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心理教育。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是多样的、灵活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老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心理健康课程讲授的内容、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残疾生心理教育的体系和模式。残疾生的心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合力。

(3)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极缺,专业理论有待提高。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完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数量较少,并且教育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专门正规的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系或心理系毕业,他们有扎实的特殊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且专门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师目前是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和骨干。但随着学科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还有一些从事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他们虽然没有学习专业理论,但是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已基本掌握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更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还有一部分残疾生心理辅导教师是由非教学人员改行担任,或以前学校没有配备专职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而由德育教师、团委、政教处兼任,很难胜任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全面深入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残疾学生心理异常越来越重、越来越多。在特殊学校展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材,规范教法、科学安排课时、确立正确的目标、培育他们健康、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培养健康科学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全方位,多层次关心和教育他们。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具有符合我校校情的教育方法。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和借鉴、外国、古代、东南、沿海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验。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学习和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快和提高中西部地区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协调、快速、全面发展。对残疾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对个别残疾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有效干预创设条件等。注重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探索适合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和方法。开发适合我校校情的咨询技术,测量技术。逐步使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3)加大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人才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已经极大地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师资培训、持证上岗还刚刚起步。我们更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多形式地培养、培训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以提高和推进残疾生心理健康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为.残疾人心理问题及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3).

篇4

教育改革 educational reform 为解决教育与社会或个人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或环节,使教育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和发展而对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改善与更新。

教育传统 educational tradition 历史地形成的、为整个社群或国家所认同、共享并世代相传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总称。

教育变迁 educational change 在某一较长历史时段中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教育民主 educational democracy 政治民主理念在教育中的引申。强调教育过程应以自由、平等、参与、协商、交流、沟通、共识等为价值基础的观念、诉求、制度安排与具体实践。

教育民主化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以民主精神改造教育、重建学校秩序的教育思潮或行动。

教育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教育变化。是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条件等方面逐步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进程,也是教育的现代性形成和丰富的过程。

教育世俗化 sec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发生于普及教育初期的欧美国家,为发挥国家影响、推行教育普及而使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教育权从教会向国家转移的历史进程。

教育先行 education as a priorit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教育发展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理念和政策安排。主要体现为:教育发展的速度应超越经济发展的速度;教育应以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培养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 allrounded development (1)人的身心的充分、和谐发展。(2)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 allrounded education 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为基本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个人品德、智力、情感、体质、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主张。

现代教育 modern education (1)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教育形态。(2)以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进步主义教育。(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苏联教学论专家赞可夫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张。

传统教育 traditional education (1)现代教育制度产生之前的教育形态。(2)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理论。(3)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及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理论。

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1)各级政府举办的教育,主要是指公立学校教育。(2)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博物馆以及剧院、影院等所进行的教育。

闲暇教育 leisure time education (1)利用闲暇时间提高个人素养,提升生活品质的教育。(2)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作为生存能力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在该目标基础上颁布的课程改革试图通过削减中小学课程内容、增加综合课和体验学习来达到闲暇教育的目的。

科学教育 science education (1)以普及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2)产生于西方近代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以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教育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适应性。代表人物有英国哲学家培根、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和赫胥黎等人。

素质教育 su zhi jiao yu,quality education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应试教育 examoriented education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取向的教育。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终身教育 lifelong education 又称“终生教育”。一种主张教育应贯穿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教育思潮和实践。最早于1919年出现在英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为世界各国接受并实施。

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1)又称“融合教育”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主张与实践。(2)一种无排斥、无歧视、无分类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应容纳所有学生,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社会教育 social education 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文化教育设施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智育 intellectual education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教育。旨在奠定系统的知识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2)体育运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

美育 aesthetic education 又称“审美教育”。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或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所进行的教育,旨在美化学生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其道德与智慧水平。

劳动技术教育 labor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培养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初步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教育观与方法论指导、促进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教育知识 knowledge of education 人们对教育的已有认识。既包括系统的、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教育知识,又包括零散的、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知识。

课程哲学 philosophy of curriculum 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探讨课程理论和实践问题。

教育评价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教育评价中的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哲学 philosoph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认识论假设、知识观、理性自主、教学价值、科学认识的本质、价值学习的性质等问题。

篇5

一、案例描述

李翔,男,9岁,该生上三年级时因父母工作调动转入我班就读。为了了解他以前的学习情况,我查阅了他一、二年级的素质报告单,发现每学期的评语都有这样的话:“如果上课时能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集中精力听讲,也许成绩会上升。”我决定密切观察,争取早日找到教育的契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翔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课堂上,他主动注意涣散,很难安静地学上几分钟。做作业时,需要老师站在身边不停地督促,否则就心不在焉,甚至去打扰别人。课下任性冲动,惹是生非。经常爬墙登高,不顾危险。我找李翔谈了几次话,了解到他自己也很想把学习搞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可就是老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我觉得他的问题像多动症,又像一般性的多动行为。因为李翔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看动画片、听故事时,也能安静一小会儿,多动行为在老师或家长的提醒下也能有所收敛。

我建议李翔的父母亲带他去“特殊教育咨询部”寻求帮助,以便“对症下药”,李翔的父母接受了我的建议。“特殊教育咨询部”的专家对李翔进行了检查诊断:(1)用 “软性神经特征检查法”进行检查,其中有一项是指鼻试验,让李翔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做5次,发现李翔动作过重,很笨拙,错误达4次。(2)对李翔进行了心理测验:让李翔在5分钟内,在规定大小的方格内模仿写出52个拼音字母(大小各写26个),要求书写正确,不能写出格。结果,李翔未按规定书写,字母东倒西歪,有的写错,有的写出格。(3)由于李翔平时多动,坐不住,专家用上海市多动症研究协作组编制的《多动症鉴别测验量表》对李翔进行检测,共有14个项目,每项按表现的严重程度分别计分为0分(无),1分(轻),2分(中),3分(重),李翔的累计分达到15分之多(总分≥10分为多动症患者)。根据专家的鉴定,加上我对李翔的全面观察和分析,初步确定李翔为多动症儿童。

二、 原因分析

在李翔的父母处我了解到:母亲在怀他时,由于工作不顺心,经常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李翔出生时是剖腹产,出生后由于奶水不足,营养不良,体质比较弱。父母工作太忙时,就把李翔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爷爷奶奶对他比较迁就,使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吃饭挑食,做作业总是边写边玩等。他母亲说,以前在别的学校上学时,老师也反映他爱与同学打闹,上课坐不住,由于经常被批评,学习成绩很不好,他对自己很没信心。

三、 实施措施

(一)心理矫治

根据专家的建议,我和李翔的家长一起拟订了几条矫治办法:

1.家长和教师不能因为孩子太好动而对他表现出嫌弃、心烦和厌倦,而应关心、体谅,用爱心唤起孩子的信任,避免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

2.从培养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耐心矫正孩子的多动行为。在训练和矫正中坚持正面鼓励和积极强化,使其逐步形成有明确动机的行为习惯,减少盲目的多动。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步调一致,使孩子逐步改变不合群的状况。

4.和科任教师们达成一致意见:要尊重李翔的人格,尊重他的意愿和情感。教师在批评或表扬其他同学时,不要拿李翔作参照,避免无意间伤害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促使孩子树立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二)教育矫治

1.对李翔进行自觉性和目的性教育,使他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有意注意的发展水平。

2.针对李翔好动、活动量大的特点,安排他担任卫生监督员,每节课后检查卫生;让他协助体育委员喊操。由此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变相释放活动能量。

3.针对李翔多动、成绩落后的现状,我召开班会,教育学生们不能因为成绩落后而歧视他,要求大家多关心他,给他温暖,让他对学习有信心。我对全班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1)不能当着他的面说他的成绩差,不能嘲笑他。(2)下课时,如果他的课堂作业没有做完,要主动帮助他。(3)上课老师安排他(下转第30页)(上接第28页)发言,不管答对与否,大家都要给他鼓励。(4)教师安排他负责的事,大家要配合他把事情干好,使他树立自信心。

4.通过分析李翔的作业、试卷,我了解了李翔成绩落后的症结所在:计算不过关,知识运用不灵活,有些基本概念根本没掌握等。对此,我采取的对策是着眼于基础知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新授与补漏相结合。具体做法:(1)全班成立互帮互助组。(2)课堂上有意识地让他多演板,多发言,促进其集中注意力,一旦有所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3)作业分层布置,减轻学习压力。(4)个别辅导采用一做一改一讲的方式,力图使他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产生学习动力,发奋拼搏,把成绩赶上去。

四、实施效果

1.李翔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以前长了很多,小动作明显减少,做作业时也比以前专心。

2.与同学交往趋于正常,不再惹是生非。

3.不再说谎,做错事能主动承认错误。

4.作业比较工整,写字也规范了许多。学习成绩有很大提高,各科成绩均达到75分以上。

五、案例反思

多动症儿童的智商大都在正常范围内,其核心问题是自我控制力差,缺乏集中注意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毅力和耐心,不能专心致志,导致学习成绩落后,逃避学习。所以,我认为,对多动儿童的教育要做到:

1.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多动症儿童任性冲动,由于经常受批评,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个“坏孩子”,易遭到同学的嘲笑和捉弄。所以,要想提高他们的成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团结和睦的班集体,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二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每个科任教师都不当着全班的面批评这些孩子,多采取个别提醒的方法,以耐心讲道理为主。

2.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一方面,要求全班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把多动症儿童安排在教室的前排或教师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此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

篇6

关键词:美国;教育机会;平等;道德;财政

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主审法官厄尔·沃伦先生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的判例的决定中所写的关于美国教育最重要的句子也许是:“在这个年代,任何一个孩子假如被受教育机会拒之门外,那么他们想在日后理所当然地获得成功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由政府负责提供的教育机会,是必须平等地赋予所有人的权利。”

在布朗判例50多年后的今天,没有人会为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学生这个基本概念而争论。然而,尽管无数的书籍或者文章试图阐述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含义,并设计一个促进其进步的立法结构体系,但是这个概念依然是难以理解的。教育平等的斗争持续成为美国教育中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话题。

每个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从立法者到学校委员会成员,从行政管理者到课堂中的教师——他们都被卷入到了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上来。我们常常根据生均经费来计划教育资源。现实中这些资源通常由一系列各种各样的物资和服务所构成,具体包括设施、原材料、供给品、课程、额外的服务,以及教师的时间、教师的注意力和其专业性等。这些物资和服务结合起来构成了衡量一个学生所受教育的价值。

假如所有学生都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受教育机会平等就会是由学校提供给每个学生恰好同样的一系列的教育物资和教育服务,因为所有学生会亲自从这些资源使用中得到同样的受益机会。向每位有着相似特征和需要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我们称之为“水平线性的平等”。

但是,在现实中学生们当然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家庭背景、人生经历、能力和人生抱负来到学校,其结果是,没有两个学生会从相同的教育物资和服务体系中获得相同的利益甚至是相同的机会。即使我们会同意那些合理的利益必须提供给所有学生,我们国家认识的现状和教育资源短缺(如培训双语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使得提供特殊教育机会或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益处是困难的或者是不可能的,而这些可以相对容易地提供给其他学生。对具有不同个性和需要的学生提供平等对待被称为“垂直性平等”。

忠诚于平等的教育工作者承认面临的是一个道德与实践的双重任务,这个任务常常使人气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以处境尴尬的250万教师来计算,我们就会知道向多于5千万以上公立学校学生提供平等教育机会要求的重要性。

教育机会平等的道德问题

当完善的平等永远不可能完全被诠释,且进展甚慢,必须构建教育政策与实践,以促进创造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制度的目标。平等不能依据投入来理解,如用于每位学生的经费可能不会相等,因为同样的投入可能使某些学生比其他学生获益更多。平等也不应该根据产出来理解,因为创造一样的产出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既不可能也不合乎社会期望。然而,平等必须根据机会来理解。所有学生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权利,即从提供给他们的教育机会中所获得的教育利益与提供给其他学生的是相等的。

假如我们检验不同的学生所拥有的不同个性特征,我们发现某些个性特征与学生对教育的需求相联系,而某些特征则不是。学生的与教育不相关的特征通常包括种族、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性别、家庭财富、社会等级地位、社区居住地等方面,而与教育相关的个性特征可以包括认知性能力、身体能力、残疾、发展性水平、年龄和英语熟练水平等方面。取得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关键是在给每个学生提供教育物资和教育服务时,不受学生与教育不相关因素的影响,而是关注学生与教育相关的特征。

受教育机会平等的第一条原则,是学生所受的教育不应该受到学生的非教育相关因素的影响。即使学生的教育非相关因素不同,当他们希望时,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一样的教育物资和教育服务。可能会有少数例外,如种族、性别和社会等级等特征会在分配教育机会中像眼睛的颜色或身高一样重要。但这些本来是应当被忽略的。坚持第一条原则并不要求特殊的知识或判断,这几乎是一件制止区别对待的、具有良好愿望的事情。没有理由以学生的种族或者性别的不同而对其提供获益更少的教育机会,这样做简直就是道德的失败。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同样的教育。因而第二个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是:不论是否可能,学生受到的教育应该设计为与学生教育相关特征相适应。这个适应意味着修改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允许每个学生获得同样的受益。如为盲人学生提供盲文材料或者书籍,为掌握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提供过渡的双语教程,所有学生根据年龄和年级分发合适的指导课本等都是提供同样教育利益的例子。提供同样受益的条件有时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如有些学生存在认知性障碍,那就不可能教他们去读我们现有的课程知识。在这些例子中,为尝试提供相对利益,就要求修改某个学生的教育计划。虽然同样教育利益的规定是可能的,而同样教育利益的获得是不现实的,除非以禁止为代价。

第二个原则比第一个原则更难以实行,因为它需要决定哪些因素是有关教育的,决定是否同样的受益条件是可能和现实的,假如不行,则判定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是相对可行的。即使具有最良好的愿望,这些实践中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完全解决过。从道德立场来看,没有理由不给残疾儿童提供与正常儿童相当的教育利益。但现实是有时我们不知道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而有时代价可能是巨大的。过去30年来,美国一直存在针对提供给某些学校的教育资源多于另一些学校的教育财政体制的立法和司法争论,而且大多数州都被卷入了其中。尽管有大量的法院判决和成打的法案,与法律和政治有关的教育财政仍然秩序混乱。

不过,从道德的观点看,教育财政平等问题是清晰的。社区居住地是教育的不相关因素,学生居住的地区不能成为州政府为其提供比其所需要的更少的教育机会的理由。修改违反了第一原则的州财政法规是今天教育政策最紧迫的任务。正如主审法官沃伦在50多年前说的那样,教育是一种“最有必要由所有平等术语带来有利结果或影响的权利”。

教育机会平等的教育财政问题

大多数州采用复杂、多面的体制获取和分配经费给各个学区。这种体制严重地依赖当地财产税的收人,某些富有地区的学区一般比贫困地区的学区有更多的钱。在大多数州,最富有的地区比那些最穷的地区可以付出的生均经费要高出3倍或者4倍,在某些州的学区甚至达到10倍。

全美各地的改良群体已经在努力寻求一种策略,以便计划获得更多可用于学校的经费,并更平等地进行分配。最经常被采用的策略就是诉讼。

1973年,在圣·安东尼欧诉罗德里戈兹判例中,联邦最高法院判决某个州的学校财政体制向某些学区提供了明显高于其他学区的生均经费并未违反美国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该条款禁止任何州以其法律拒绝对其公民的平等保护。这个判决以教育不是联邦宪法权利为基本理由(美国联邦宪法甚至没有提到教育或学校)。而以财产税为基础的教育财政体制,即使没有乎等分配经费,也被设计成对所有儿童提供足以满足最低需求的教育。

罗德里戈兹判决排除美国宪法作为教育经费改革的法律资源,而联邦法院的判决却成为有效的条款。对此,改革者通过对州法院展开一场运动,并以州宪法为争论的依据来作出反击。直到今天,几乎每个州都有挑战教育财政体制的案例,某些州一些复杂案件经常会滞诉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目前大约有25个州卷入诉讼,这是其所在地学校挑战的方式。

与美国联邦宪法不同,州宪法必须建立并维持学校。事实让一些州法院得出结论,即他们州的儿童们一定要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很多州法律要求州教育制度是“完整和有效率的”、“适当的”、“统一的”或者是“对所有人都平等开放”的。这样导致某些州法院作出结论,不论州立法机构选择提供何种水平教育,也不论其居住社区提供的是何种水平的教育,在这个州内所有儿童都有获得与本州其他每个儿童同样平等的教育权利。

像罗德里戈兹判例一样,很多州财政改革的方案反对那种允许比较富裕的学区提高或比贫困的地区使用较多的生均经费。在最早并最有影响力的案例之一——萨拉诺诉普里斯特判例中,加里福利亚最高法院判决,提供给该州每个儿童的平等教育不是依赖于这个孩子所居住区域的富裕程度,而是依赖于州作为整体的富裕状况。这一要求称为财政中立,授权立法来调整州的财政体制,所以任何纳税率的结果都是在任何学校,不论富有还是贫穷,获得同样的生均经费。换言之,不是生均支出额而是学区筹集资金的能力跨地区平等。某些州调整他们的教育经费体制,并使财政上更趋中立,但即使在这些州里,从学校到学校的生均经费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基于州的教育义务是给儿童个人而不是学区或者学校的前提,一些改革者提倡全额预算财政制度,即州政府要根据学区入学的学生数量对学区平等地作出全额预算。有些州在朝全额预算方向行动,但没有一个州采取全额预算财政制度。虽然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一步,但是学区间平等生均经费仍然不能解决因平等生均支出所引起的问题,而这与教育平等不是一回事。平等意味着公正,没有偏见。从教育看,它意味着每个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可以从州的教育事业获利,或者至少有同样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教育机会平等而不是教育财政平等。

但是,机会平等这个概念由于较少实现措施或规定,已经被沮丧地证明很难界定。几十年的争辩也没解决甚至最基础的问题,即机会平等是否应为包括投入(类似于课程、同等质量的教师)或产出的评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平等措施,地区之间的差别和儿童之间的区别,肯定要求某些地方、某些儿童为了获得同等的教育利益,要比其他地方、其他儿童花费更多的钱。这也是为什么州全额财政计划的促进者通常倡导倾斜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学区(比如非常小的)和某些特定类型的学生(比如免费英语母语者),使他们得到比其他学区或其他学生更多的经费。尽管某些人声称反对,没有州采取这样的财政体制,即在该州内提供的教育经费的总量是根据提供给每个儿童的平等教育利益的费用而计算出来的。

在州必须保证所有儿童具有平等的教育这个概念与美国人长期信奉的由地方控制教育的信条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矛盾。如果地方社区在决定他们如何从政府获得并使用教育经费(或由自己来提高)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随之而来就有某些地区会比其他地区提供更多的教育利益。在教育法规中,州政府自身担保的平等越多,对地方控制的排斥也会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委员会(几乎总是来自一些富裕地区)经常抵制政府全额预算和其他全州性的平等计划建议的原因之一。

篇7

关键词 认知工具;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61-03

Cognitive Tool-Across Primary School Word Problem Solving Obstacles//Tan Kai, Ma Yuhu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consolidation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recent years and summarize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student solving word problems, in line with the existing word problem solving system, analysis and study of various types of cognitive tool for solving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obstacles support, to help students choose appropriate cognitive tools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propose in this foundation based on solving problems of the barriers amo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system’s model building,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ognitive tool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Key words cognitive tool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word problem; solving obstacles

Author’s addres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China 121000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国内外都视数学问题解决为数学教学的重点。作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最直接的形式,数学应用题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国内外研究发现,中小学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题解题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辅助中小学教学,认知工具开始受到关注,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智能解题系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Susanne P. Lajoie认知工具的分类,整理近年来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相关研究,总结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障碍,研究各类认知工具对这些障碍的支持,为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效使用认知工具和从新的角度开发新的认知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1 认知工具概述

认知工具是认知心理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关于认知工具的定义目前暂时没有统一的说法。戴瑞(Derry)在1990年将认知工具定义为[1]:“认知工具是一种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美国教学设计专家Jonassen将认知工具定义为:基于计算机的已经适应和发展成为学习者的智能搭档的工具和学习环境,以培养和促进批判思维和高阶学习[2]。这里所谈的认知工具是指支持学习者认知过程以辅助学习者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具体来说是辅助数学问题解决的工具。

虽然认知工具都是支持认知给出的工具,但各个认知工具的作用、特点和侧重点都不相同。Susanne P. Lajoie根据不同的教学软件的设计特点及其功能,将认知工具分为4大类[2]:1)支持认知过程和元认知过程的工具,如图示、思维导图等;2)分担认知负荷的工具,如计算器、概念数据库等;3)允许学习者参加超出他们范围的认知活动的工具,如模拟动画、虚拟现实等;4)允许学习者生成假设和测试假设的工具。

研究表明:认知工具可以通过引导问题的概念化和解释,将问题的相关因素有效地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问题表征,从而成功地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等不相同,所遇到的障碍也不相同,不同的认知工具对不同的障碍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尤为重要。

2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

从应用题解题的影响因素出发,国内外研究者从内在机制、认知过程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研究总结了解题过程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障碍及其成因。例如,Bull等人研究认为,工作记忆的缺陷是导致儿童数学应用题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记忆的缺陷可能导致儿童在抑制控制、认知转换方面的困难,间接地影响学生解题成绩[4];何小亚认为,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有由问题背景引起的障碍、由数学概念引起的障碍、由泛化律引起的障碍、由认知图示引起的障碍[5]。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从4个方面把握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认知障碍。

障碍一:认知结构缺陷。认知结构是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是学生的全部观念内容及其组织[6]。认知结构缺陷是指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或者知识组织结构不良。数学应用题认知结构缺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数学知识和概念模糊。在解题时,辨析并运用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是基本,然而因为某些数学概念、公式十分相似等原因,各个数学概念之间很容易混淆,使学生在解题时出错。2)生活背景知识缺乏。研究表明,应用题解题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数学知识,还涉及语言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若没有这些知识,也不能实现解题。

障碍二:表征能力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先把主要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情景恰当地进行描述或是将问题用图示等方式呈现出来,再进行解题。造成学生表征错误的因素主要有信息遗漏、信息误解和隐喻干扰等[7]。学生表征能力低主要表现为:对文字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无法正确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问题的本质,不会进行有效的问题模型转换,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单一的或者学生熟悉的模型。例如,学生正确把握题目中的各个数量关系,确定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及其问题的关系等。

障碍三:数学思维能力低。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演绎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应用题解题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混乱、思维定势和思维的片面性。学生不会从问题中抽丝剥茧,制定有效的解题计划;思考问题时考虑不全面系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善于逆向思维,甚至不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定理,解题时经常只从以前的解题经验出发,生搬硬套。

障碍四:元认知水平低。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8]。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元认知水平低表现为缺乏解题策略或者解题策略运用不当,不能准确地制定解题计划并监控问题解决过程,无法正确评价答案和评价自我能力。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是一个需要用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解题策略、表征策略等都是解题时会有意或者无意用到的方法,关于这些方法的知识和正确从这些方法中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是学生解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畏惧、排斥等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造成学生无法正确解题的普遍障碍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障碍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

3 基于解题障碍的认知工具模式设计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帮助教师减轻负担,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本认知工具模式从学生解题障碍出发,基于适应性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及其特点,从工具设计、解题过程以及学习进度控制设计3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3.1 认知工具基本框架设计

如图1所示,本认知工具模式设计主要由客户端、运行时层、存储层三大模块构成,其中运行时层主要包括解题和解题辅助两大类,解题辅助包括了搜索引擎、专家例题、教师答疑以及协作学习等工具;存储层则存储了应用题题库、概念数据库、常识数据库以及学生模型。

该体系结构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客户端:教师端主要是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进度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学生答疑;学生端主要就是解题。运行时层是学生解题和解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必要的工具,存储层则为实现上述功能提供了数据基础。

1)相关数据库。数据库是用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相关数据信息的仓库。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和缺乏生活常识等问题,设计概念数据库和常识数据库两个数据库,在对应用题中的专有名字、数量关系词以及相关生活小常识等感到困惑时,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这两个数据库,及时获得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减轻低水平的认知负荷。

专家数据库是样例题数据库,并解释解题过程中使用的相关策略,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以支持学生的认知过程,并补充完善其元认知过程。

2)题目选择规则。题目的选择是基于对应用题的分类,通过教师和相关专家的确认,将应用题从类型和难易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存储在应用题题库,然后基于学生的知识状态和解题记录,从题库中选出分类型分水平的应用题。

3)解题过程呈现水平。解题过程呈现水平是在学生解题时系统给出的提示水平,主要由学生的解题记录和知识状态决定。这里将提示水平同样分为3个层次:一级解题、二级解题、三级解题。一级解题系统不给任何提示,由学生直接列式作答;二级解题系统给出比较简单的文字解释,以提示学生,理解题意再作答;三级解题给出的解释比较详细,辅以图示、动画演示等,以帮助学生正确解题。

4)学生模型。学生模型主要由学生的知识状态和解题记录构成。在系统最初开始使用前,对学生进行测试,确认学生的原始知识状态、学习风格和偏好。在这里测试学生的风格和学习偏好,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以便在学习中扬长避短。

本模型力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解题,避免学生因为题目太容易而产生厌烦情绪,或者因为题目太难产生畏难情绪。另外该模式也尝试将学生模型外显化,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测试结果,及系统的解题建议;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学习过程跟踪与分析工具都会进行记录保存,并且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解题记录以及系统的评价结果,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应用题解题研究的基础上,整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认知工具对解题过程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题智能解题工具模型。本模型从工具设计、解题过程和学习进度3个方面,认知过程、认知负荷和元认知等多个层面,帮助解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本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现上要求相关的专家、教师以及技术开发人员的参与,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获得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永健,何克抗.认知工具:―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61-66.

[2]Liu M, Bera S. An Analysis of Cognitive Tool Use Patterns in a Hyper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J].ETR&D,2005,53(1):5-21.

[3]黄璐,孙祯祥,张家年.从认知障碍角度探讨无障碍网络信息环境的设计[J].理论与探索,2007(6):764-766.

[4]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数学认知障碍的执行功能解释[J].中国特殊教育,2007(7):57-59.

[5]何小亚.数学应用题认知障碍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学科教学,2001(6):41-43.

[6]沃建中.论认知结构与信息加工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80-86.

篇8

关键词: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形态与结构;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高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特征与信息化教学

(一)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门以产品为设计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在现代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蜕变的当下,产品造型设计旨在融合艺术(Art)与科技(Science),寻求“人——产品——环境”三位一体协调统一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说到底,这个学科探求的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和方法论。具体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产品造型设计不只是传统意义认知上给产品赋予一个好看的艺术感外形,它要处理不同条件下产品形态与产品的功能、结构、语义、材料、市场、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关系,从美学、科技、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出发进行产品的三维形态设计,最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给人们带来更加便利、舒适、美好的生活体验。由此可见,综合性是产品造型设计学科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教学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整合度越来越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辅助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各个层次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信息化教学可描述为: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来辅助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发展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和手段只是辅助教学的方法,不能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更不能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加以依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信息化教学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以“听、记、重复、练习”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中,实现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三)高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与信息化教学

自2010年以来,国家为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举办多项信息化教学大赛,从2010年仅有中职参加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两项,到2016年中职组与高职组共同参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和“信息化实训教学”,信息化对传统教学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尤其是高职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对于高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应用势在必行。产品造型专业综合性的特征决定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中的软件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起来的95后学生对传统讲授模式教学早已不感冒,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共同联手,将信息化方式切实有效地运用于课堂和课外教学,在高职产品造型专业的教学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二、《产品形态与结构》模块信息化教学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是高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本文所引的案例《产品形态与结构》来自于本门课程。作为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因此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认知与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以《产品形态与结构》为例,将从以下四方面阐述信息化教学的探索应用。

(一)教学任务分析

1.课程分析(如图1)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平台课,类似大树的树根,专业方向课,类似大树的树干,专业拓展课,类似大树的树枝,“产品造型设计基础”是其中的专业平台课程。为了对接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本课程旨在达成学生对于产品造型感知力、认识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作用。2.学情分析通过前修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造型基础,装饰设计基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形式基础和形态意识,但这种形式学习停留于纯样式层面,这门课需要将造型与产品设计直接联系,学生在产品的设计意识方面更进一步。由于自身见识的主观原因和学校地域问题的一些客观原因,学生对于产品的见识和知识面还是偏窄,且能力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继续加强课堂产品认知拓展,带领学生“走出去”,分组协作,以好带差。3.教学目标“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共四大项目,“产品形态与结构”选自其中项目二模块四,讲授2课时,实践6课时。专业能力层面希望学生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加强对结构的认识,理解形态与结构、功能与结构、材料与结构的相互关系;方法能力层面希望学生提高对产品结构的感知水平,具备产品结构的设计、塑造能力;在社会能力层面培养学生作为产品设计师应具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4.教学重难点本模块的重点是结构的基本连接方法和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难点是学生可以合理选取与运用相应的材料与结构来表达形态,展示功能,在实际产品设计实践中提升对结构的把握能力。

(二)教学过程实施

1.课前准备学生已完成了上节课花器语意设计草图方案,按照要求利用信息化媒介手段提前预习“形态与结构”,如市场调研、微信公众号、设计网站、手机APP应用等。信息技术的预习手段,符合95后大学生的爱逛街、爱上网、爱手机的个性特征。2.课堂教学本模块的课堂教学共分为回顾复习——新课导入——课堂讲授——项目实践——评价与小结五大部分。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复习上节课“形态与语意”的基本知识,利用投影仪和视频展台边点评边修改作业,实时展示,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接着,基于学生课前预习对《榫卯》APP(图2)的使用体验,教师引出“结构”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自然过渡到本模块的新课讲授。手机APP首次成为信息化教学工具,成为课程导入的新手段。课堂讲授带领学生厘清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强度,以及本模块的重点——结构中材料的基本连接方法,其中榫卯连接知识点较难。榫卯部件种类繁多,零件烦乱,课堂实物直观展示不方便,我们利用《榫卯》APP进行信息化模象直观,增强学生对结构连接和结构功能的理解,解决教学重点。在课堂讲授结束后,教学进入项目实践部分——花器的形态结构,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方式,根据自己之前的花器草图方案,制作结构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们分“三步走”。第一步(如图3)教师利用犀牛软件三维建模举例演示产品结构,对比实物图讲解结构模型制作方法,此手段动态、直观,学生对于结构的制作方法理解不再困难。第二步教师和每组学生一对一讨论,确定结构设计方案。讨论过程中,对于结构计算难度大的方案,教师辅助犀牛软件模拟、计算数据,使复杂模型直观显示。这一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本,教师转变为合作者角色。很多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软件学习愿望,即后续的学习期待,这是我们很愿意看到的现象。第三步即学生分组完成结构模型制作(图4)。课堂最后,我们再次利用投影仪和视频展台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课程结束后的展览评价,信息化设备参与课堂评价,改变原有教师评价的单一评价模式,提升学生、公众的参与度。3.课后拓展课后,学生自行查找产品结构创新设计的案例,总结个人观点,制作PPT。利用超星学习通,复习巩固,与学习小组成员、老师在线交流互动,转变传统娱乐社交为学习社交。4.课程反馈整门课程结束后,我们利用教务系统反馈、师生互评反馈和公众评价反馈等信息化反馈机制,进行课程反馈评估。特别是公众评价反馈,设计专业最具代表性的评价方式,本次课程将传统的实体展厅展览进行改良创新,不仅可以实体展厅看展,而且可以在网上展厅观看留言。信息化与课程反馈有机融合,更具科学性和创新性。

(三)教学效果反思

纵观我们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探索,本次课课前准备充分自觉,利用了95后学生喜闻乐见的预习形式;课堂学习积极、合作、创新,移动终端成为课堂导入新手段,APP辅助和三维建模软件辅助高效解决结构学习的重难点,师生互动增强,课堂气氛活跃,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的课后拓展个性化,学生对后续课程具有学习期待,变传统娱乐社交为学习社交,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功尝试。

结语

篇9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教学设计 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一、引言

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审美理论与教学设计的结合是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教学设计自身完善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以来,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美育与学科整合,即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使学生学习与审美活动相结合,达到教学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学者及教育研究者进行教学设计的改革,即在现有的教学设计理论下结合审美理论,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学习者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促使学习者审美需要的满足,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从审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力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研究。

二、审美基本理论探讨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审美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拥有“现代审美教育之父”称号的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席勒指出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的教育。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并开辟了以“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审美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审美教育就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在个体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以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意志相统一的审美享受的特殊教育方式。

(二)审美与学习的相关性

学习是人类个体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而审美也是人类对客观物体及自身的发现和欣赏。因此,审美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学习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对象与内容、学习的方法及学习的结果都同审美的过程息息相关。审美的实践即是学习的实践。

2.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对物质客体的改造过程。审美实践与学习实践都属于实践活动,目的和结果也是一致的,同时审美实践与学习实践的主体都是学习者。

三、审美式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一)审美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和特征

审美式教学设计,就是教学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美的教学媒介,以审美的态度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优化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审美情趣及能力的健康发展,建构和完善学习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式教学设计具备的主要特征如下:

1.审美式教学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深层整合

审美就是艺术性的体现,而教学设计又是科学严谨的。审美式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深层整合。

2.审美式教学设计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审美式教学设计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对研究者和教学者来说是开放性的,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研究者和教学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因此,审美式教学设计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3.审美式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自然结合

审美式教学设计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学者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及教学内容、结构、方法的设计;审美式教学设计也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其力求使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身心,同时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审美式教学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发展性与开放性、教育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我根据学习者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以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何克抗等教学专家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纳入审美活动的元素后提出了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1.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图及简析

(sheet1 the mod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aesthetics)

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在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支持下进行的研究。

首先,在教学设计之前,要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特征分析。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其他教学设计模式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它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培养这一目标。在学习者特征分析中,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且要了解学习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相关的教学媒体等。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结构变量决定阶段教学,即指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中以何种教学方式为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贯穿审美要素,即是以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人类审美过程中作为心理功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包括两个系列的心理因素:审美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的价值心理。如在“发现式”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信息资源的提供就应按照学习者的审美期待进行。教学者在教学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而具有美感的信息资源的媒材,使学习者在一个愉悦的情景中感受教学的美,激发学习者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冲动,从而促使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智力与能力的统一,进而促进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

最后,教学评价与审美判断之后,如若教学设计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则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或者采用其他补充的教学策略以促使教学设计的优化。如果教学评价与审美判断结果达到教学目标与效果就可以适时地根据需要进行教学结果实践和审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促使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内化,审美情趣的升华,认知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由图1的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可知,审美及立美(审美的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无论在教学的阶段中以何种教学方式为主都应考虑到审美教育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教学者就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习者审美心理的建构,培养学习者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内在情感及透彻的理解力。

2.审美式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

前面提出了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顺序、学习的主题。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学科的特点,结合该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法则等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身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审美意识。在具体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结合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开发课程资源。在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材料内容同学习者各种特征的和谐。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加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同时兼顾他们的共性,从而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选择教学媒体,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媒体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选择合适的媒材,并使用合适的载体进行呈现,从而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建构审美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目标,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媒材和相应的载体。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和学习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美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审美愉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重组与改造,而且有益于学习者的同化和顺应,帮助学习者进行思维联想,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4)注重教学方法,设计美的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采用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一定都要满足学习者的审美需要。设计美的活动要注意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均衡安排,保持节奏的鲜明及各环节之间流畅的衔接。同时,活动的形式也应富于变化和丰富,活动结构完备统一。

(5)进行教学评价与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也就是学习实践。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在教学过程之中,也可以放置于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练习与实践,这取决于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教学评价要与审美实践相结合。

总之,审美式教学设计无论就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设计都应遵循多样统一、和谐鲜明的审美原则,根据学习者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安排。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审美理论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审美的基本理论、审美同学习的关系,以及新课程下的主要教学设计模式和策略,进而提出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和相关策略,但仅是就审美式教学设计的初步探讨和研究,还有许多不尽详细和尚待挖掘的地方。教学设计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相信对于更好地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及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会有更完备和具体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峰,吕卫东主编.美学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8.

[2]刘叔成,夏放之,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3]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4]戚廷贵主编.美学:审美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

[5]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孙俊三.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7]陈泓茹.“寓教于乐”与审美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1),(总94),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1-0134-03.

[8]李如密.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教育学术月刊,2008.1.

[9]Gustafson,K.L.Survey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models.(2nd ed.)[with an annotated ERIC bibliography by G.C.Powell].Syracuse University: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IR-91),1991.

篇10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弹性分组; 立体教学体系; 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46-03

Strategies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based on resilient packet

Zhou Jianhua1,2

(1.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China; 2.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nsidering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in the aspects of base knowledge,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objectives, etc,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dynamically evaluated differently. They should be resiliently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Us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of difference teaching, three-dimensional and diversified difference teach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Its advantage lies in the teachers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learning initiative. It achieves unit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udents can promote maximum pers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o it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resilient packet;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 network platform

0 引言

在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提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是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公共课程之一,是各专业低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及安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基础性内容,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起到支撑作用,达到新时期对高等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就已经经常接触计算机或学过计算机技术课,并具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甚至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某方面有很深的了解,比如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了如指掌,拆装都很熟练,有的学生有很高的网页设计水平,拥有个人网站。而有的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没有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连开机、关机都不会,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从近几年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来看,忽略了学生入校时计算机水平的差异,而统一施教,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或“炒冷饭”,失去上课兴趣;而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以至失去信心。传统的“大锅饭”很难使教学达到理想效果。通过对全国近20所高校调查发现,大学低年级学生的起点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根本无法到达课标的要求,更不可能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网络环境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共享、媒体形式多样、高效交互的优势已成为人们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1]。同样,它也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突破教学时空限制,采用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等。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怎样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更侧重于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向学生灌输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新的网络环境下,研究基于差异教学思想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

1 国内外差异教学思想的启示

在国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衡量教学最佳效果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不要去消除差异,而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在差异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方面,美国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的课程表”,其思想是把大班、小班和个别教学等差异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差异教学相关的论述自古就有文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差异施教”的思想。在《论语集注》中,孔子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了与学生性格相关的多种回答,这可以理解为孔子因材施教初步思想。学者夏正江提出因材施教思想,认为“教师应从学生的相关个别差异和和团体差异出发,为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最佳发展,为学生提供有差异的教育、教学措施。华国栋从心理角度调查大量教与学案例后,编写了《差异教学论》一书,界定了差异教学的概念,总结了个性差异的成因、类型及转变,分析了学生差异的测查、教育安置和资源、教学目标、课程计划等问题,阐述了课堂差异教学过程整体框架。邓志伟围绕学生个性发展的终极目的,撰写了《个性化教学论》一书,提出个性化教学的框架结构,详尽地设计了差异教学过程方法。曾继耘对差异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2]。

国内外较成熟的差异教学理论为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对课程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差异显著,对课程各章节兴趣不同,对各环节实验动手能力差距较大。概括起来有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异,介于此,作者带队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弹性分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教学方案,经过几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教学策略与实践

差异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活动,差异教学核心是如何分组教学[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多,而各章节内容并无明显的递进关系,学生在每个章节中基础层次不一,弹性分组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网络教学工具多元化可为教学提供全方位辅助支撑,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基础性教学、设计性教学、开放性教学和综合性教学的立体型教学体系,经过两年的改革试点,教学效果显著。

2.1 弹性分组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进行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总体分为基础类和实用类两类。在基础类的知识点中,包含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知识、多媒体技术、操作系统的知识、因特网知识等,这些都是学生涉足计算机领域所必备的知识,对于这些基本概念,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了解并掌握。对于深入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兴趣、风格等,自主选择,这部分内容涉及实用类的知识点,包含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网页制作等方面内容。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层次来源多样,兴趣爱好不同,存在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异,作者一直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经过多年教改调研,设计出了一套课程弹性分组差异教学方案,已在多届学生中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弹性分组[4]是指根据学生个人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等学习特征进行经验值计算综合权衡的多层次时空分组,其学习特征差异分为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以及方向性差异。先验权值是经调查一定数量学生差异学习效果的经验权值,每位学生每项学习特征乘以先验权值之和作为差异教学综合测评分,根据测评分在某个间划分小组,有同源分组和异源分组两种分组方法。所谓同源分组是根据计算机理论学习需要,将弹性分组测评分在某一区间的学生分在一起,这些学生就能在教师专为他们特意设置的专题活动中一起学习,这种同质分组是弹性的、多变的,教师在教学章节中计算测评分而随时调整。所谓异源分组是将测评分在某几个区间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内分层法,组内成员之间有各种学习特征的差异,各层次的成员在组间中找到相对应的竞争对手,组内成员之间采取竞争的方法相互促进。如表1所示为网络基础知识章节差异教学的弹性分组分数计算。通过学习特征分析最后得到弹性分组是一种随课程进程分阶段不断进行重组的方式,分组是否合理是成功实现差异教学的关键所在。

2.2 基于网络工具的差异辅导教学平台构建

网络辅导教学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也变得更加灵活,也更能达到因材施教、发挥个性的目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同时,网络辅导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网络辅导教学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是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差异教学模式[5]。

在网络平台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种形式的辅导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现出了知识面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题材上的丰富型、学习上的灵活型,同时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辅导的双向型和及时性,讨论问题的广泛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将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的辅导教学方式,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教师把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件、习题以及有关素材、有关课程知识等内容放在网上,学生可以依靠网络学堂提供的留言本、音频、视频、BBS论坛、在线讨论、教育博客、教育微博、即时通讯、E-mail等网络交互工具,与教师、同学进行全方位交流、辅导和学习活动,例如课后在线答题、课后网络兴趣小组、师生微博互动答题、网络虚拟情境等。通过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的平台,实现教育的信息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师生在网上互动可解决学生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盲目性,学习过程中可获取来自外界的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帮助,可及时对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等,可较好解决由于学生各方面差异带来的教学难题,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

2.3 基于全方位多元化的差异教学体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实务性很强,在具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灌输式、填鸭式、论坛式教学方法,将讲授法、视听技术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交流互动法、情景教学法融合差异教学思想,提高教学效果。以弹性分组为基础,网络平台为支撑,创新教学模式的立体化、多元化,构建差异教学新体系[6]。

借鉴国内外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源的实际,设计了课程立体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设计基础性教学、设计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和开放性教学四个阶段,实现了课程教学、课余实践、竞赛活动、岗位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统一,其中,课堂教学主要是基础性理论教学环节,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题情境模拟、课堂跟踪分析和课堂角色扮演等;岗位教学主要是实践环节教学,主要包括硬件组装与维护,软件安装与使用以及网络设置与操作等;第二课堂教学主要是业余教学活动,包括各种计算机知识竞赛、综合性设计活动以及计算机协会组织活动等;网络教学以各种网络互动工具教学为平台,主要包括博客平台教学、微信平台教学、互动平台教学等。这种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该教学体系以弹性分组为中轴,从系统分析出发,坚持主次有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差异,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网络教学实现了多维一体的教学体系纽带,由内而外,学生主动参与,保障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是整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中轴,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3 结束语

在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实行差异教学,以动态弹性分组作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了立体化、多元化差异教学体系,全方位地帮助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使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气氛,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该体系要求教师能够动态地掌握学生的个性化的疑难点与思路,有的放矢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莉华,陈萍.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差异教学的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8):24-27

[2] 曾继耘.差异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

(9):42-46

[3] 华京生.差异教学的实施与管理[J].中国特殊教育,2011.5:30-33

[4] 宋一.基于差异教学的音乐弹性分组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0.6:147-148

[5] 梁心愿.差异教学:内涵、设计策略及难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2.31(3):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