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

篇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实验室是承担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不同,实验室有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力实验室和机械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都承担着对应学科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实验的任务,各类实验室有贵重的仪器仪表设备、有毒化学试剂、强电设备等。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强化监控下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研究有效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是保证高校教学安全的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可行性的安全管理建设方案和对策,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校实验教学秩序,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和教学实践的操作环境,实验室内部存放有大量的实验试剂、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突出,常发的事故比如触电、火灾、爆炸、化学中毒、生化泄露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导致师生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为了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的模式,需要首先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管理工作,促进实验室安全运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实验室承载的专业涉及面广,人员进出复杂庞大,导致安全管理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一些综合类高校承担着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实验室的种类规划较多,比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机械实验室以及一些特种实验室,如消声水池、风洞、水洞等实验室,各种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和安全防护的等级和特点不一,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另外, 高校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每天进出实验室的人员复杂,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出现安全事故。

二是高校实验室的层次杂、流动性大,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上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承担着本科、研究生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由于实验室中使用者的操作层次不一、人员更替较大,成分较为复杂,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容易产生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现象。

三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自由主义作风较为严重,重学术、轻安全的思想扎根较深,导致师生对实验室安全操作的管理构架和意识不够清晰规范。因此,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统筹协调不足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将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建立主管机构,分派主管人员,结合多级管理体系,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可知,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和人员素质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漏洞,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规章制度方面、人员素质方面、执行标准方面和管理体制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在规章制度方面,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方向还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合理、不明确和不细致的问题。高校实验室的种类繁多,安全管理的末端细节复杂,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方面一定要具体完善,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将会导致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从而导致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质量打折扣,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2)人员思想方面,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规则制度落实不严,末端落实差强人意,安全规章流程走形式。在管理的落实方面,人员思想的不重视导致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细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苗头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导致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每年各种大小事故屡有发生。

(3)执行标准方面和管理体制建设方面。高校实验室进出人员多、层次杂,导致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标准方面大打折扣,末端落实不严。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安全管理体制建设和标准较低,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的前瞻性不强,无法对容易出现的事故苗头进行动态管理和科学调整;对各项法规条例的执行标准不严,导致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够,容易滋生安全事故。因此,高校需要从上到下、从体到面进行安全管理的节点控制,从细节抓起,从末端落实抓起,严格监控,强化监督,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三、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举措分析

目前,高校根据学科类别和专业特征,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的自身特点和实验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等原因,导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行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突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学校建设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实验室存在专业涉及面广、进出人员多的特点,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具有自身的特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渗透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管理及高校的资产和设备管理之中,安全规划复杂性增加导致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困难,需要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制度落实、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健全等方面下功夫,在强化监控的前提下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的优化,相关的措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准确地贯彻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的规则制度和各项法规要求。在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实施细则相关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健全的考核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规则制度落到实处,强化监督和宏观监控,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二是健全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在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人才队伍建设,对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涉及危险仪器设备和物品加强监督管理,试行考核上岗和在职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素质。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设施,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是实行负责制,采用分级负责制,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落到末端和实处。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有序性,对高校的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制度,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设立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专职机构,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安全工作小组,对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负责和管理,同时,加强安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所需经费应列入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是强化管理监督和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论证要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符合,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建立实验室安全员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责任层层落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

五是组织制订本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过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防范能力。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订本单位、本实验室的具体管理规程,凡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人身伤害事故,要进行责任倒查和追究,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在条件保障方面,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应根据本校的实际,保证相关工作的必要开支。

另外,高校应该通过强化监控,并落实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工作和进行实验学习的师生,必须对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剧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先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操作规范指导检查,通过上岗培训,取得合格证,方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和实验;对于剧毒化学品和其他高危物品,要落实严格的监控制度,实行双人记账、双人双锁,以堵塞管理漏洞和盲区,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四、结语

实验室是承担高校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坚持“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师生在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安全,同时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通过强化监督和监控,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阮 俊,金海萍,李五一,等.提高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参与积极性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2-174.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明确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学校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管理规定中的安全生产包括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后勤保障等涉及师生人身与财物安全的各类活动。

第三条 学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积极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四条 学校成立“安徽师范大学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五条 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党委常委中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学校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保卫处、科研处、研究生院、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处、信息管理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校医院等单位组成。

第六条 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学校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重大方针政策;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卫处,负责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处长兼任。

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拟定学校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学校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督促或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对学校安全生产进行检查;督促检查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组织协调学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督促或组织有关单位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承办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第八条 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同时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或部(处)务会议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

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单位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协助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组织落实和监督管理职责,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分管领导责任;各单位其他副职协助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负主管领导责任。

第九条 学校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由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与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学校新设单位应及时与学校签订相关安全生产责任书;因机构合并调整后的单位,其安全生产职责作相应调整。

学校建立安全隐患与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坚持常管长严、常态长效。

第三章 安全职责

第十条 治安与消防安全,由保卫处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治安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学校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负责学校公共区域安全管理和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涉校涉生治安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负责学校消防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监控网络,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定期开展全校范围的防灾减灾技能培训与演练;负责学校重点部位和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等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物业管理合同,负责对物业公司的治安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各单位利用场地场馆对外租赁,或组织、承接各类文艺、商业、会议及体育赛事等,其安全由场地租赁或组织、承接单位具体负责。

学校体育场馆、礼堂、图书馆等公共区域和实验楼、办公楼等公共楼宇的安全分别由所属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学校所属经营单位和校内商业经营服务场所的安全分别由所属单位、主管部门和场所租赁方具体负责。

第十一条 校园交通安全,由保卫处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制定校内道路和车辆通行秩序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与管理校园道路标牌标识、道闸系统、停车场等校内交通设施;负责校园出入通管控和门禁管理工作;承担学校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工作;负责协调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管控。

校车运行安全,由后勤管理处具体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校车运行安全管理,做好驾驶人员安全教育,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承担对服务企业提供的车辆安全日常监管。

其他类型的校车运行安全,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应的主管单位具体负责。

第十二条 食品卫生安全,由后勤管理处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学生食堂、校内接待餐厅、学校自营超市的食品原料采购、存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学生食堂、校内接待餐厅、学校自营超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负责校内各类食品经营摊点的经营许可,协调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取缔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食品经营摊点。

根据“谁引入、谁监管、谁负责”原则,非学校自营超市和餐饮等场所的食品卫生安全由引入或监管单位具体负责。

第十三条 卫生防疫安全,由校医院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卫生防疫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承担学校传染病等疫情的预防、监控及报告等工作;加强对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安全的监控管理,对影响学校人群健康的有害因素实施医务监督和管控;定期组织师生员工进行卫生防疫与救护知识教育培训,做好健康保健与卫生防疫相关知识普及工作;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预案演练工作。

第十四条 实验室安全,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归口管理,教务处、科研处协助做好教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学院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体,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审定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专项检查,监督学院开展实验室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统筹监督学院处置各类实验废弃物品;制定和审定实验室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预案。

学院主要职责是:落实学校和职能部门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实验室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处置各类实验废弃物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以及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工作。

第十五条 实习实训活动安全,其中本科生实习实训活动由教务处归口管理,研究生实习实训活动由研究生院归口管理,学院具体负责本单位师生实习实训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

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活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的专项检查工作,监督学院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实习实训活动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和审定实习实训活动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学院主要职责是:落实学校和职能部门有关实习实训活动的规章制度;制定和落实本学院实习实训活动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负责本学院实习实训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组织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具体落实本学院实习实训活动安全管理责任制。

其他单位开展的实习实训活动安全由组织单位具体负责。

第十六条 学生活动安全,其中本科生由学生工作处归口管理,研究生由研究生院归口管理,留学生、外籍人员则分别由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交流合作处归口管理,各学院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活动的安全管理。

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学生活动方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安全的专项检查工作,监督学院开展学生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学生活动安全管理责任制;负责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的管理监督;制定和审定学生各类活动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组织开展或督促学院开展大型活动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学院主要职责是:落实学校和职能部门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落实本学院学生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活动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建立本学院学生活动安全责任制;负责按照学校和职能部门有关规定及时申请和报告本学院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

其他各单位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学生活动的安全工作,根据“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单位归口管理。

第十七条 学生宿舍安全,由后勤管理处归口管理。其中,

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在宿舍内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分别由学生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管理,各学院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在宿舍内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安全教育。

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并落实学校有关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学生宿舍安全检查,监督学院开展学生宿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责学生宿舍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的管理监督;组织开展和督促学院开展学生宿舍大型活动应急处置预案演练;监督检查物业公司各项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以及从业人员健康、从业条件管理情况。

学院主要职责是,落实学校和职能部门有关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本学院学生宿舍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宿舍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具体落实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活动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第十八条 基建与维修工程安全,其中基建工程或一定规模维修工程安全由基建处归口管理;其他规模维修工程安全由后勤管理处归口管理。

基建处主要职责是:对基建工程或一定规模维修工程承包承建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监督管理责任;制定和落实在项目立项审核、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措施;建立新建项目前期论证、设计、规划安全风险评估评审机制。

后勤管理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部门所管理的维修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并落实所管理的维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相关的维修工程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学校水电气管网线路及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学校维修工程前期论证与安全评估机制。

第十九条 网络安全,由信息管理中心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以及主管部门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做好学校网络基础建设工作;负责学校网络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负责校园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网络技术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负责校园网站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学校网络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制定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做好预案演练和人员培训工作。

第二十条 学校特种设备设施安全,其中实验室所用特种设备,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归口管理;建筑物内电梯、食堂(澡堂)锅炉等特种设备由后勤管理处归口管理;相关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

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审定各类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定期组织开展学校特种设备设施安全工作专项检查,监督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学校特种设备设施使用管理者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和许可制度;制定和审定特种设备设施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预案。

相关使用单位主要职责是:落实学校和职能部门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具体岗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设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技术和使用维护档案,及时记录日常使用运行情况;具体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设施的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和消除整改工作;组织开展本单位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本单位或学校开展的特种设备设施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第二十一条 校舍安全,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学校校舍管理资料档案,建立学校校舍安全年检制度;负责学校校舍及附属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协调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及时妥善处置校园周边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校外建筑设施和地质灾害隐患。

第二十二条 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应急处置,分别由保卫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校医院等单位按现行管理职责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根据各自分工,制定并落实防范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预案;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的储备管理与更新补充;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与人员培训;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适时修订与完善。

第四章 奖惩机制与事故处理

第二十三条 学校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经费投入;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年度考核中,应当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将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情况列入述职内容。

第二十四条 学校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作出显着成绩或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坚持“一票否决制”;学校把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作为职工晋升评优、单位评优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 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同时第一时间向有关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报告。各单位接报后要迅速按照相应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施救,并及时向学校上报事故情况,不得隐瞒、谎报、漏报或迟报、不报,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安全生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发生后,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安全事故不同类型和具体情况研究决定事故调查组牵头单位和组成人员。事故调查组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等情况,客观公正地确定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事故处理和整改建议,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

篇3

为切实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订本规定:

一、进入实验室上课的老师及同学必须先学习并遵守此实验室规章制度。

二、进入本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在做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对易出事故的操作步骤,实验老师提醒同学注意,以确保人身与设备安全。

三、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实验要有安全措施,如有运行中的仪器设备,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特别细心,不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湿润的手去接触启电闸和电器开关。

四、在实验室内不得高声喧嚷,不得随便串走,不准搬弄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五、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如遇火警,应根据起火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灭火。除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火警电话为119)。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六、在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如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人员及时处理。

七、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实验老师的安排和指导。如违犯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而造成人身伤害者应自负责任,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需按学校有关仪器设备损坏赔偿规定进行处理。

八、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将仪器设备各部分旋钮恢复到原来位置,拔去电源插头。

篇4

实验使教学具有魅力,娴熟操作,能激发兴趣,培养探究、创新能力。

教师要认真倾听意见,虚心接受意见,听从指导,认真负责,按章办事,及时检查、记录、处理、回报、做好仪器订购。实验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实验教学有条不紊地诱导学生。实验教学比单纯课堂教学多了一层媒介――实验仪器,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从仪器、管理方面来考虑。配好仪器,管理好仪器,发挥实验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必须要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养成安全习惯。

2 实验室领导机构

主任:学校领导

副主任:学校骨干教师

资料员:实验教师

信息技术员:师范大学(学院)本科毕业

顾问:学校高级教师

3 实验室仪器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将涉及到安全和质量问题。规章制度有:①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②仪器管理使用制度;③仪器借还制度;④仪器报损维修制度;⑤安全防护制度;⑥实验安全守则;⑦实验室规则;⑧实验室卫生制度;⑨实验室消防制度等。

4 仪器订购与自制

4.1 全面了解实验情况

4.1.1 了解仪器订购情况,调查教材中演示、分组实验,是否还要增加分组实验?有些知识是否还需要实验来理解?开发仪器。

41.2 调查仪器橱里的仪器完好情况,做好仪器完好情况统计。

4.1.3 把教材中的实验按科学分类,与仪器橱中的分类一致,逐一核对并记录保存好数据。

4.2 按照学校类别订购仪器

根据上述统计和记录的数据,及时订购以补足仪器。

4.3 自制仪器

自制教具既是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也是教师教学的客观需要。“即可解决教学的及时性需要,还可节省教学经费,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自制教具是教师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制作的教具,有针对性,成本低。通过自制教具,可以促使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无疑会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 实验室仪器室管理

实验室、仪器室管理包括:建立制度、药品管理、危险品管理、实验室与仪器室卫生管理、入库管理等。

5.1 实验室仪器室制度

保持整洁、通风,供水、供电到仪器室、实验室。

仪器室内挂《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仪器管理使用制度》、《仪器借还制度》、《仪器报损维修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消防制度》。仪器安放定橱定位,贴有数量标签。窗内要做好防尘、防腐、防震等工作。

实验室内有消防设置,贴科学家的画像、实验室规则。

5.2 化学药品危险品的管理

5.2.1 化学试剂,固体和液体分开安放。铵盐比较容易分解,应该把它们单独安放。

5.2.2 有机试剂稳定性较差,安放在不受日光曝晒的试剂橱内。

5.2.3 橡皮塞、玻璃塞要塞好切不可乱用。

5.2.4 危险试剂单独分类排列。易燃试剂、易爆试剂、有毒试剂、腐蚀性试剂都属危险试剂,一定要认清,谨慎安放,还一定要配置消防设置。

5.2.5 试剂瓶上的标签要保管好,发现字迹模糊及时更换标签。

5.2.6 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试剂,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安全。

5.3 实验室仪器室卫生管理

室内外环境保持整洁,室内敞亮;实验室和仪器室内、实验桌上的仪器要保持干净、干燥;实验桌上的仪器摆放整齐、规范,不许有纸屑和污水。

5.4 入库管理

订购的仪器必须及时入库,记人明细帐,定橱定位安放,并贴上数量标签。玻璃仪器、化学药品,记入易耗品明细帐,要做好安全工作。

6 仪器账册和说明书管理

理、化、生、地理实验,必须各有仪器明细账,购买的仪器及时做好记录,做到明细账、仪器橱上标签数量、橱内仪器三者相符。所有仪器要每年查点一次,做好查点记录。仪器说明书分门别类存档,并且按各类仪器排列顺序保管好。

7 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把实验教学这块园地建设好,要建设一支能研究、吃苦、服务的实验教师队伍,改变定位不准、重视不够的情况。实验室是科研的前沿,要提高整体水平,稳定队伍,升展实验教研和实验培训,提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好很有必要,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钻研维修技术,精益求精。要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8 演示分组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应该是管好仪器、管好学生。管好仪器就是要充分准备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管好学生就要贯彻执行好实验室规则和各项制度,并且教育学生,不能流于形式。

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要制订好本学期的演示、分组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实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进入实验室有秩序入座,不准大声喧哗。实验课要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认真检查。学生实验后,做好记录,并把实验仪器定橱定位安放。发挥电教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效益。

9 实验教学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课前预习、课内纠正、课后领会,长期训练养成习惯。通过实验,培养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增长探究能力,培养理解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取知识。

演示、分组教学是中心内容。演示实验常用来引入课题,启发学生,唤起学生思考,培养观察力,增强记忆力。要钻研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预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也可以自制仪器,操作都要规范、准确、到位,现象明显。在做实验时,要把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清楚,确信书本知识的客观性。分组实验,要及时准备好仪器,检查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分组实验做到三到位:实验仪器到位、教学到位、示范操作到位。选定课堂类型进行教育教学,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发现有疑难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学生不良实验。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写好实验报告。每位学生实验,必须建立档案,没有做的必须进行补做。

实验教学中,安全教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物理实验中的高压电,如果用得不好,会造成事故,必须使每一位学生对危险品、高压电有高度的重视。

篇5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推进实验室的综合利用,针对高师化学实验室药品、固定资产和玻璃仪器的日常管理进行探讨,修订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了符合高师院校特点的新体系,实现仪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多种方法提高了实验室管理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固定资产;药品管理;仪器管理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南京大学的冯端院士把实验室比成现代大学的心脏,复旦大学杨福家院士把实验室比成熔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保障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提高各类仪器的使用效率,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耗材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1],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是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化学药品和普通耗材管理[2]

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对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化学药品和玻璃仪器的管理是关键环节。教育部对基础实验室评估文件里,多项指标也和物资管理有关。我们化学院设有专门药品库,具备防晒、防潮、防火、防静电等条件,全天摄像监控。对于药品的采购,实验教师和实验员先统计库存药品后,根据实验内容提交玻璃仪器和药品的采购清单,我们把药品按剧毒、低毒、无毒药品分开管理,危险化学品分类锁入保险柜。按照固液体分开、无机物和有机物分开的总原则,无机试剂再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有机试剂则按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高分子、指示剂等分类。对于特殊物质要单独存放,遇水燃烧的如金属钾和钠存放于无水煤油、液体石蜡或甲苯的广口瓶中,瓶口用塞子塞紧。实验员对所有药品统一编号输入电脑,做到入库验收、分类存储、专人保管、出库复核,做好药品回收、结余的账单记录,随时保持药品低存量(见表1)。我们对剧毒化学品进行专门的跟踪,登记使用的实验内容、药品的精确用量、剩余量、使用和归还时间、使用人等信息,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对于药品的管理,实验员始终能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电子表格化,切实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3]

构建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有重要意义。实验室管理是一门科学,我校要求师生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我校已经建立或修订曲阜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曲阜师范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员守则,实验教师守则。各学院二级实验室具体细化相应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在实验室张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介绍常规药品中英文名称,理化性质,酸碱性质,储运注意事项,防护急救措施,泄露处理,灭火方法,健康危害,环境危害,慢性影响,燃爆危险性能等相关信息。我校建立实验室档案考核制度,规定学生实验上课前和实验下课后必须进行指纹考勤,学生的出勤率纳入该学生实验课考评成绩计算依据,实验课的整体学生出勤率纳入实验教师的实验工作量计算依据,对于学生实验的日常管理考核,还包括实验操作过程的熟练程度,实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实验废液的处理,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心得的总结等内容。这套考核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我们非常重视玻璃仪器的管理,对于有机实验标准成套玻璃磨口仪器,我们对橱子编号,按照学生每四人一个橱子、一套仪器、自己配锁的原则,固定使用一年,每个实验室固定开设24个实验,一周内三个实验室分8个时段上相同的实验,基本做到“杂而有序、多而不乱”,完全可以保证大二学生480人通过学校的教务系统进行自由选课,设计自己的个性课程表。学生实验打碎仪器应及时找实验老师赔偿,每年上下届学生按照仪器赔偿单核对进行仪器交接,真正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有序化和学生的高度自治化。通过制度的全面学习,所有实验人员均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和权力,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保障。

3废液的处理

有机实验所用药品数量大品种多,废液往往难于集中有效处理,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废液的产生,我们不断改进实验步骤,开设回收再利用综合串联实验,使常规实验绿色化、玻璃仪器装置微型化,用低毒环保友好的有机溶剂做替代品。根据废弃物性质,我们采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酸碱中和等方法处理,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无法有效处置的废液和废固体,我们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登记废物类别、代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存储,联系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4固定资产管理改革

我校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原则,于2014年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十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40余台,总价值约5000万元。该平台可以实现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网上预约、费用计算、绩效考核、工作量统计、信息交流等功能,涉及色谱、光谱、生化分离分析等仪器,涵盖了电子信息科学、化工与制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传播学等多门学科方向的研究,配套安装的电源控制器可以实时准确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机时,给出较准确的使用效益评价,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基本上实现了对各类资产的验收,使用,维修,借用,归还,报废等各个时期的精细化、实时动态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学生登录该平台可以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质结构、仪器参数、操作规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经常使用的小型仪器采取组长签字领取,教师监督指导,负责全局的工作模式,学生参与管理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和教学效果。

5结语

地方高校的实验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通过改革我校已经初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职能的大型综合实验管理平台,能够科学规范的管理好药品和仪器,提高了实验管理工作效率,对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今后,我们将会进一步结合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服务。

作者:颜世娜 孙敏 韩庆奎 赵斌 孙学军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关继祖,俞宗岱.香港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3.

篇6

关键词:语言实训基地;数字化语音室;文化建设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语音室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英语教学的环境,它提供的课堂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平台、考试平台、资源库平台及智能化题库平台等为实现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它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媒体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用眼、用耳、动脑、动手、动嘴来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语音室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数字化语音实训室的建设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提高。以数字化语音室为中心,外加报告厅、英语活动中心及英语吧等组成的语言实训基地是语言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对外语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语言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软硬件设施、仪器设备的建设和完备以及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人的意识领域及行为准则有关,它主要指语言实训基地的英语学习氛围的建设以及规章制度的建设,它是语言实训基地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能营造良好的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欣赏、体验英语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并促进他们自我鼓励、不断前行。同时也使学生加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使得探讨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很有必要。

一、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含义与作用

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和。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语言和非语言)、所为、所觉的总和。[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其意义十分广泛。[2]因此,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物质文化建设――语言实训基地软硬件设备建设和周边环境卫生的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主体成员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道德风貌、共同理想及价值观等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制度文化建设――语音室规章制度的建设。但本文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是从狭义上来阐述的,主要指语言实训基地英语学习氛围的建设以及规章制度的建设。

语言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主要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引导作用。通过对典型英美文化的介绍,显示英美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尽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二是激励作用。语言实训基地的英语学习格言警句及学习建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地自我激励取得学业进步。三是约束作用。语言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能有效地规范师生的行为取向,使他们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确立语言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目标

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对于语言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语言实训基地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科学合理地制定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目标,并将文化建设当成语言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长期建设目标。

(二)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是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语言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是受情感意志影响的心理活动,若学生进入语言实训基地后被浓浓的英语学习气氛包围,他们一定会受到学习气氛的感染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心情愉快地投入语言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氛围的营造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应该介绍语言实训基地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在走入语言实训基地时映入眼帘的是“语言实训基地简介”的牌子,语言实训基地简介应包括语言实训基地的性质、构成(如:数字化语音室、报告厅、英语活动中心、英语吧等)、建筑面积、设备仪器、教学理念、主要用途和性能等。其次应对实训基地进行功能划块,根据不同区块的功能营造不同的英语学习氛围。如:在报告厅外面贴一些语言学习讲座的海报,或者语言专家的简介,给青年学生外语学习的建议,或者贴一些在各类外语大赛中获奖学生的照片,或是介绍他们的外语学习体会等。英语活动中心四周可以挂几张英美国家的地图以及有特色的体现英美国家独特文化的图片和英美国家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著名人物简介,以及各类英语活动的通知或海报、体现教学成果的优秀学生作品等等。英语活动中心内部还可以分成书报阅览区、英语聊天区、影视欣赏区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语音室还可张贴语音室功能简介(如教学功能、自主学习功能、考试功能和管理功能等)以促使师生主动了解语音室设备功能,更好地利用语音室进行相关英语教学活动。此外,还可张贴语音室开放时间、使用细则等规定、英语学习的格言警句、语音室开展的各种听说读写译实训项目等,还可以张贴自制的各类英语课程介绍,如英语视听说课程、影视欣赏、听说听写课等选修课程,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以语言实训基地为场所的与外语学习相关的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语言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平台和语言实验室的先进设备优势进行朗读比赛、听写比赛、英语电影配音比赛,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写作大赛、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以及各类职场英语情景模拟活动如求职模拟面试等,举办主题鲜明的英语晚会和各类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活跃学习气氛,启迪他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此外,每月可组织“语音室自主学习之星评比”、“语音室在线学习优胜评比”等活动来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培养他们英语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实训基地各类规章制度是保障实训基地有序高效地运营的先决条件。语言实训基地文化制度建设包括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完善、实施和执行以及由这种外在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自觉意识的过程。[3]它体现了对师生文明素质的要求,也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的保证[4]。规章制定应分别针对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而定,如数字化语音室学生使用手则、学生课堂行为准则、语音室教师使用手则和管理制度、语音室管理员岗位职责、语音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定教师、学生、管理员三方的管理制度,来保障设备的完好率,加强师生各自的责任感。[5]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马永辉,刘凤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之比较

[J].学术交流,2007,(7).

[3] 万文龙.加强高校英语语言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1).

[4] 龚心源.语言实验室学习环境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育,

2004,(6).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完善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教育体制随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较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另一方面,为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要。目前,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意义、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等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

1 高职院校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导致实验室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等处于危险状态,如位置放置不合理,未有专人保管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指工作人员的或者本身能力的欠缺。

1.1 高职院校实验室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等处于危险状态,如位置放置不合理,未有专人保管等等。

(1)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某些安放实验室仪器不合理,贵重仪器、设备缺乏专人保管,仪器档案的建立不完善,没有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导致实验器材的损坏与存在安全隐患。

(2)化学药品

1) 一些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药品没有妥善加锁存放在指定的存放环境下与其他药品试剂一起贮存。

2) 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化学药品试剂及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没有陈列整齐,一些易挥发易燃试剂没有按要求放置在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瓶签不完整。

3)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化学物质没有储存在特制的专用储存器储存。

4)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化学试剂可能带有腐蚀性,试剂在使用时可能对环境带来污染或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性。

1.2 主体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工作人员的或者本身能力的欠缺,未能达到实验室需求的水平和标准。

(1)管理体制

1)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团队

近几年来,为了扩大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在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许多高职院校采取了扩大招生规模的形式,所以实验内容不断更新,而高职实验技术人员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大幅增加。毕竟实验技术人员精力是有限,在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后,在没有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开放,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很难保证。开放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利用效率不高。开放教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对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维护仪器的能力、知识储备和指导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现有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急待大幅提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高校对实验室的需要。

2)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模式不完善

实验教学中心在高校中的地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学校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权限,即使有执行力度也不够。责、权、利不明确,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盲区、责权不清晰等巨大隐患,即影响了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也改变了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初始意愿。

1.3 安全意识

1)对安全的认识度不高

在高校普遍认为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是承担教学任务的传统观念,随着教育的改革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迅速增加与实验室的开放。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加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使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普遍学生认为只要有教师在就安全了,认为安全管理可有可无。但这些都需要有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做保障。

2)安全管理执行不足:

在高校普遍在实验教学中心教学时,虽然,往往在实验课程前,教师都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对于安全的教育都只是基于形式,没有真正把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未真正重视。

2 实验室安全管理

2.1 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场所,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安全应急预案、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实验室“三废”处置管理办法、实验室定期安全排查制度等。

2.2 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还必须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为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要对不安全环境因素进行整改,确保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安全稳定。二是在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奖惩制度,做好岗位安全培训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掌握安全操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进行必要的人事安排,重要岗位要配备业务熟练、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

2.3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为以防万一,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在有情况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在实验室必须配备一般治疗伤害的药品和急救箱,并制定安全急救措施,对相关的实验人员进行急救训练,以便在实验人员受伤或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

2.4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自古以来无数血的事实归结成的教训。预防工作,教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把安全教育纳入新生的入学教育,启动实验室安全培训准入制,并将培训及其考试制度化,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3 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高职院校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应用人才、出成果和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运用政策导向和竞争激励机制,把广大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实验室建设上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验收,勇于创新,认真实践,创出特色。

3.2 探索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资源共享

应将分散的各教学实验室相对集中,形成以技术实验中心为行政管理机构,院级实验室和功能性实验室并存的管理模式,技术实验中心在一位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治学严谨、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室管理干部、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无线射频等技术,把各实验室的设备信息、业务数据方便地、更好地集中到实验中心的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校内实验室资源共享。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实验资源的共享扩大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范围。

3.3 强化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核心部分,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基本素质。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充实队伍,改善结构;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在职进修提高。学校要加大经济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鼓励实验人员攻读学位,定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或讲座等多种途径,帮助实验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派专门人员学习专项技术。使新设备、高新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切实赋予实验技术队伍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仅将其视为教辅人员的做法,他们的技能的不可替代性应由相应的职务(称)、级别、待遇等来体现。还要在人事部门建立较完整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档案,实验人员聘任、晋升、奖惩都按规定通过考核评定。对不适应实验技术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分流。

3.4 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聘请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和老教师协同技术实验中心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与评估,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总之,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尽快改变实验室目前的落后状况,必须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挖掘实验室自身的潜力;与外界加强联系;吸引外部资金;合作开发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秋.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37-38.

[2]赵水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106-108.

[3]徐苗苗.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7):137-138.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内涵;建设与管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决定了学生既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观念陈旧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高校认为实验教学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地位,把实验教学人员当作教辅人员,致使其所从事的职业和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同,严重挫伤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大学生实践能力差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技术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为中专升格而来,实验仪器设备短缺、实验场地少,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室设备更新和维护困难,难以适应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实验室人员学历偏低,基本上只能承担实验室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在使用新设备特别是需电脑程序操控的设备时,学习能力较差,难以完成基本的操作规程,损坏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实验室建设缺少整体规划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成,分散成几个校区,因此对实验室的建设和规划缺乏整体性,各实验室之间不能整体协调,导致各实验室间争设备,争实验用房。一些设备重复购置,部分设备被闲置,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一些设备又因资金问题无法购置,造成了一些实验室因仪器设备缺乏无法开设正常的试验,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展开,降低了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大纲不健全大部分课程的实验项目只是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所体现,内容不够完整,致使实验教学无章可循,主观随意性大,且验证性实验居多,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仪器设备购置缺乏科学性目前,仪器设备购置大都由各专业提出购置计划,再汇总上报审批。各专业申报仪器设备计划的依据是教材上的实验项目,至于这个实验项目属什么类型实验,有无开展的必要,该实验的技术水平及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先进齐全,很少进行论证。这样,导致盲目购置仪器设备,甚至因设备的型号、名称模糊而使购置的设备不符合实验要求,无法使用。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内涵

根据教育部2007年关于教学质量工程的指示精神:加强实验室管理,丰富实验室职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基本职责和基本任务。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仪器设备购置与维护、实验室课程设计与实施等各方面。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离不开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它是协调实验室各方面工作的依据。为此,我院近年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学生实验室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职责》、《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条例》、《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实验室仪器陈列与管理》、《实验室安全防火制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学生使用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等,从而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管理水平高低,不仅要看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度。由于实验室工作相对烦琐,往往会在实验任务重的情况下,忽视实验室的基本制度,不能完全按照规定做好相关工作。因此,要做好实验室管理,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必须加强监督管理,使学生和实验室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以人为本,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师,实验室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是实验技术人员教育思想的转变,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技术的改进,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等。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践教学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因此,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稳定性强,并有一定专业理论修养和实验教学工作经验,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较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领导已认识到这一点,把实验教学提高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使实验教师队伍中同等学历和同等职称人员的待遇与理论课教师水平相当,在科研立项、进修及评优上给予与教学人员同等的机会,并积极引进高学历的实验技术人员及从本科职业院校中引进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逐步消除实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保持实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激励他们像专任教师一样树立乐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在仪器设备购置中,坚持申购项目论证,把好投资采购关。在充分利用学院内部的人力与设备资源基础上,坚持对实验仪器设备项目的投资按立项、论证、实验、监督、竣工、验收、使用效率和效益考核的程序实行跟踪管理。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功能上科学”的原则和实验需要,正确选择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总账、明细账,并根据现有仪器和账目进行清理、核实。按教育部关于仪器的分类标准,把现有的仪器系统分类、重新上账,做到账物相符,且与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的总账一致。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维护、保养和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日记和维修日记,每次维修要记录故障情况及检修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性能和每台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做好实验记录及各种存档材料,实验前后认真填好实验记录手册,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并记载各种存档材料,有周计划、《学生实验报告》、《实验登记表》、《维修登记表》、《借(领)用登记表》、《耗损登记表》、《实验完成情况统计表》、《科技课外活动记载》、《实验教研活动记载》等。对于贵重仪器设备责成专人负责,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作风。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实验室所有的实验项目都必须由教务办公室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在每学期初制定实验课程表,而实验教学计划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执行环节随意性大,实验教学效果无法保障。为此,我院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要求下,系统规划各类实验教学计划,排定实验教学课程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教学计划执行状况;紧密结合学科和专业理论教学,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精选基础性实验项目,删除部分陈旧、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形成即完整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个有宽度(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有厚度(包括基本性实验、专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有尖度(对优秀学生开发创新性实验)的“金字塔”结构;每学期专门安排三至四周的实训,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工程意识,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感受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培养创新意识。改革实验教学手段,鼓励教师运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同时,学院制定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务处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的督促检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运行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要充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教学环节及师资队伍的管理,改革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保障实验教学顺畅、有序、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耀溪,鲍鸿.新人才培养战略下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1).

[2]段相林,赵宝华,刘敬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

篇9

如何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实验教学服务,首先实验室建设是基础,强化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发挥效益是目的。现在我县实验室建设日趋完善,有些设备的配备还有超前意识,所以基础没问题,关键是加强管理,一流的实验室需要一流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效益,实验室的重点工作是使仪器设备时刻处于正常可使用状态,安全可靠,充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对加强实验室管理,简单谈几点看法。

一、领导重视,选好实验教师是关键

学校要重视实验室工作,成立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教师要挑选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专业对口的教师担任,并定期进行培训,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更换,实验教师要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划采购等工作,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做好实验室安全与卫生工作,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实验教师的待遇、工作量核定、年度考核、职称晋级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履行

具体包括《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实验教师培训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实验教师交接管理办法》《教学设施设备帐目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则》《实验仪器借还制度》《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三、仪器药品管理科学规范

实验室全部财产,不论是调拨、自购、捐赠,还是自制教具,都要登记入帐,学校有总帐,各实验室有明细帐,分类明细帐要每种仪器占一页,详细记载每种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进出日期、数量、单价、总值、现有数量等,总帐只登记仪器编号、名称、总数量、总金额,总帐分帐要相符,每年至少核对一次。仪器设备的购进、验收、登记、维修、保养、领用、外借、调拨、损坏、报废、赔偿等手续完备,原始凭证齐全,帐物相符,对长期闲置仪器应通过相关手续调剂或调出,使之发挥更大效益。各类仪器应按计量、通用、专用、挂图、标本、模型、玻璃以及实验工具等分门别类摆放,顺序以编号为主要依据,重仪器原则上要放下层,仪器要分柜分层定位存放,做到不挤压、不堆放,对移液管、滴定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等细长仪器可再加隔板以节省空间,仪器柜张贴卡片,写明编号、名称、数量等,要将各类仪器说明书归类保存,编上目录以备查用,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维修,做好防尘、防锈、防潮、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火、防盗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仪器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

药品按普通药品和危险品分室保管,有毒无毒药品分开存放,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存放,有机物按各类烃以及烃的衍生物依次摆放,根据药品性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易挥发的药品要用蜡封保存,见光易变质的避光保存,剧专柜、专室存放,双人保管,每学年末对所管财产进行清点,列出报损清单,各级主管部门审核后销帐,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应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师生都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师要掌握有关安全知识,平时多留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离校前仔细检查实验室,确认安全后才能离开,学校领导要定期不定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留下记录,实验室是师生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洁净的环境和健康的氛围是做好实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应悬挂中外著名科学家画像和名人名言,给学生以严谨、进取的启迪,张贴学生实验守则,操作规程,实验分组座次表等,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相关内容,对号入座进行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卫生工作,教师检查并同意后方可离开。

加强实验室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实验教学的组织工作,学校把实验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每学期初,组织相关科任教师和实验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年级实验教学计划,列出必做实验名称及所需仪器药品,并张贴在实验室,仪器药品如不足,及时订购,学校领导根据计划安排,经常督促,定期检查,确保实验教学计划落实。

(2)做好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估工作,每节实验课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案,在每次实验前三天,各学科教师应填写好实验通知单,以便实验教师按通知要求将所需仪器、药品准备好,保证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演示实验前先试做,保证实验效果明显,实验结束教师填写实验登记,并对实验情况进行小结,根据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学期末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实验室进行考核,并把实验教学成果作为教师量化评比的依据之一。

篇10

关键词:经管类实验室;实验室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49-02

如今,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推进,实验室数量不断增加,除了满足课堂教学要求外,实验室针对学生的开放也成为了高校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实验室开放的内涵

实验室开放是指高校在完成教学计划及科学研究目标的情况下,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仪器、网络资源及师资力量等,向学生进行开放,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及资料查询的自主学习模式。

从实验室开放的项目体系来看,主要包含如下几类:第一,开放性实验项目,指正常实验教学的延伸,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研究的实验项目;第二,科研类开放项目,是为了支持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并形成成果;第三,竞赛类训练项目,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项目;第四,从业资格培训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或训练,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如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等;第五,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测评、教学评价等辅助项目。

二、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特点

经管类实验室具有不同于理工类实验室的特点。第一,经管类实验室的硬件主要是计算机,而理工类实验室的设备种类繁多、价格昂贵、操作管理复杂;第二,实验耗材少,而是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软件操作或进行模拟仿真业务活动;第三,实验项目不像理工类实验有着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唯一性结果,而是更多地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或是实践性仿真操作。

三、经管类实验室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专业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使用部门进行独立设置和自主管理,缺乏整体规划,使得实验室存在小而全、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等弊端。实验室开放在实践过程中也缺乏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增加安全隐患、职责不清、教师和学生参与度偏低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开放管理的难度。

2.实验室建设重复率高,设备使用效率低。经管类实验室主要以计算机房为主,辅以其他模拟仿真类实验室,各专业间彼此分割,往往在建设过程中会大量建设计算机房,购买相关应用软件,但限于师资和教学安排,多数实验课仍以老师讲解为主,实践操作的课时并不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经管类实验室不需大型精密仪器,资金往往投入到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中,如人力资源测评、物流仓储、跨专业ERP实训等,追求特色却缺乏实用性,基本只带学生进去参观讲解一两课时,平时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开放的必要,因此此类实验室的使用率不高。

3.缺乏科学合理的开放实验项目和规划。实验室的开放内容应视为教学计划的补充和拓展,是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专业任课教师发现课堂实验内容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决定对实验室临时开放,开放实验内容就等同于实验教学内容延续。另一种情况是实验室的日常性开放,通常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完成老师课堂作业、考前熟悉软件、查询相关科研资料数据等,没有设计性实验项目,缺乏专业引导,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出新。

4.实验人才匮乏,师资队伍明显落后。保障实验室开放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实验室开放需要专门的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很多高校由于经费限制和师资结构等原因,无法满足对实验人员的需求。当前高校经管类专业都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以引进高水平人才,但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未能达到普遍共识,使得实验技术队伍人员匮乏、学历相对较低,相关待遇较低。很多高校亦没有把实验室工作纳入任课教师在工资晋级、职称评定、年终工作量核定中去,导致实验人员和教师对实验室开放的热情不高,制约着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室开放及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5.实验室开放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目前有些地方高校会为实验室开放进行拨款,但所拨款项只能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而很多院校甚至没有对实验室开放设立专门款项。原因是实验室的建设经费多来自政府财政支持,而此类经费的使用局限性强,审核周期长,这就使得很多实验室处于“有钱建、没钱管”的状态。而实验室开放后,会导致设备的使用率大幅增加,管理人员工作量加重,管理难度提高等问题,如果高校未能及时增加相应仪器设备及耗材的购置、维修和工作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投入,将无法保持良性运转。虽然经管类实验室开放所需耗材经费没有理工类实验室那么高,但是对设备的维护、置换以及管理人员的加班费等若不能及时提供经费保障,会阻碍实验室开放的运行。

四、经管类实验室开放中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促进实验室开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较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对于实验室开放尤为重要。各实验教学中心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一是制度安全制度,随着实验室开放程度的加深,要针对实验室开放制定和补充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二是建立实验室使用责任制,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每次实验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使用注意事项,结束后要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2.精心论证实验建设项目,提高设备使用率。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高校在专项资金使用、实验室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盲目地将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导致低水平实验仪器设备重复投入,浪费了教学资源。在规划阶段,无论是实验室的立项还是仪器设备的添置都应经过周密地论证,保障实验室建设完成后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而实验室的开放是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有效途径,通过不同程度的实验室开放,监督使用效率和进行效益考核,可以对实验室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使实验室开放的效果更佳。

3.整合实验教学资源,科学设置开放项目。对于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单一的专业实验室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调整实验室布局,实现统一规划、平台建设、集中管理、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对实验开放项目进行科学认定和论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比重,并有层次、有计划的实现实验室开放。合理分配现有的仪器设备、项目、教师等教学资源,动态调整并充分应用教学资源,促进各实验室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实验教学改革。

4.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实验技术水平,精通实验教学工作和管理业务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室开放运行和管理的关键。应对实验开放给予合理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如将教师指导的开放实验根据实验类型、指导学生人时数等加以系数兑换课时量;对于教师指导开放型实验取得的成果可以批准其申报各类教改项目,给予合理的奖励;把指导开放实验纳入年度考核、工资晋级、职称评定的标准中,使其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是实验室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勤工助学或实践实习的岗位,聘任责任心强、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参与到开放实验的管理中来,配合实验教师或技术人员进行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弥补现阶段实验室开放中人员不足的困境。

5.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引入竞争机制。高校应建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用于补贴耗材费、维护费等,以及实验教师和辅助人员的津贴费用,以支持实验室开放。学校可以选择在每学期结束后,根据实验室开放的实际情况,向各学院划转实验室开放专项资金。实验室开放专项应资金专款专用,以保护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热情。此外,还可以通过每年评选出优秀开放实验项目及优秀指导教师等,并资以奖励,提高开放实验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更好地发展。

五、结束语

实验室开放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经管类实验室相比理工类实验室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探索。要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杜绝安全隐患;对实验室建设项目科学论证,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设置实验开放项目;实施人才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实验室开放提供相应资金保障,以保障实验室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张艳芬,刘中成,耿强,刘慧君,孙学军.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80-183.

[2]张玲.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项目优化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4,(5):126-131.

[3]吴良,邹志宏,吴文华,毛志敏.试论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与技术保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346-349.

[4]贺建武,麻明友,陈斌,周彩云.地方高校教学型实验室开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4):240-242.

[5]荣华伟,钱小明,钱静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