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练习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思维练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思维练习

篇1

关键词:小学;课堂;数学思维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同时,课堂练习也是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少教师认为练习就是让学生“做题”,只要达到“熟练、正确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拓展,顾名思义就是开拓、扩展的意思。拓展数学课堂练习就是要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较为宽泛的练习题目,以开拓学生思路,形成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从而达到“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一、拓展练习具备以下特征

1.内容具有综合性

拓展练习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学习内容,而需要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综合设计。

2.形式具有多样性

练习题型、内容都应多样化。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思维具有开放性

练习内容应该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提升思维品质。

二、拓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方式

1.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就是把“常见的练习形式”变一变样。由于学生对常见的数学题型印象深刻,能熟练地解决,但稍变化,学生就无从入手了。所以,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掌握数学的规律。

2.合理整合“知识点”

通过“组合”,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认识到“难题”是怎样产生的,并明白如何解决“难题”,即把它分解成一道一道的“简单题”。

3.题目适当开放

开放,不仅要允许数学答案的多样,更希望得到数学思考方法和与解决问题手段多样,同时开放要适当与适度。

4.适度学习教材中的“选学内容”

教材中的选学内容,教师不应该轻易忽视,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适当的补充。如新课标教材第十册不要求掌握“分解质因数”这一内容,但这一知识对学生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大有帮助,所以在练习中出现并要求学生掌握。正如笔者所料,在学习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时,明显感觉到后进生非常乐意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以拓展练习为突破口,改进数学练习设计,提高练习的综合性,保证练习质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模式

1详解小学数学教学思维的重要性发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在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资源共享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加强思维训练、开启智慧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学活动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多媒体教学、发散思维教学等呈现出活泼的氛围,尤其是教学理念、课堂实践也彰显出不同的策略,具有更深远的探索意义。

思维的拓展训练、实践训练更是促进中小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智力挖掘、思维训练为出发点,把思维培养作为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2当前思维训练中的误区现象

2.1情境创设泛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喜欢靠情境设置新颖来创新,这样就容易走入许多的误区,包括情境与数学内容无关、片面追求联系实际,骗取学生的兴趣;情境太荒诞,没有实际意义,机械化操作流于形式的“花架子”,却很少有实际的思维训练意义。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前让学生和家长要10元钱,然后自己去商店买些东西。课上汇报课前实践活动的情况,然后将其改编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但是,在课堂汇报时,却出现“冷场”,以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上适得其反。

2.2训练模式单一。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主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时常会想起思维训练的运用,就会出现随意性很强、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状况。尤其是在合作上片面追求形式,引导性不强,让学生被动接受等很严重的现象。教师却在枝节上大讲特讲,造成无意义的知识重复和遗漏,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高耗的一个直接原因。

2.3自主思维闭塞。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的启迪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单靠小学生有限的智慧难以完成思维训练的整个过程。信息接触的闭塞让学生学习流于形式,思维懒散不开放,创新意识不浓厚,加之教育手段老化,教师引导方法不正确等,难以让整过小学数学教学有更大突破,基于学生心理结构、思维特点、思维品质等的训练都只停留在表象上。

3全面培养新时期教学的思维训练模式

3.1设疑与实践的结合。疑问是学生阶段最大的基点要求。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的开启往往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可以说,“疑”是学习过程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巧妙设疑,把握好学生急于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心理,改被动为主动,及时地将学生引导到主动、自我探索的状态,从而启迪思维,常常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实物的相关性联想和表述。譬如在组织一年级学生通过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12”的时候,教师先和孩子们一起在个位上一个一个往上拨,拨完个位上10个珠子的时候,教师装着十分疑惑、无奈的样子问学生:“个位上没有珠子了,该怎么办呢?”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疑问,疑惑的产生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在热情的驱动中,他们积极地投入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中。

3.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创新意识。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发挥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一个你学过的图形?”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地位上,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不少学生找到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索,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质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篇3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

)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

)作单位。

2、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6000公顷=(

)平方千米

50平方千米=(

)公顷

4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12平方米9平方分米=(

)平方米

150公顷=(

)平方千米

3.2公顷=(

)平方米

7.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

)。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

)。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

)。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

)。

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10.26(

)。

(二)

解决实际问题。

1、

一块平行四边形地,长280米,宽50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

一块梯形麦田,上底220米,下底280米,高80米,共收小麦48吨,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3、

一条高速公路全长48千米,宽50米,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4、

一块占地3.9公顷

的平行四边形地,高80米,底是多少米?

5、一块三角形菜地。底280米,高150米,如果每公顷蔬菜收入10万元,这块菜地共可收入多少万元?

(三)

开放题

1、

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

2、

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0.4公顷,它的底是100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

3、李大伯在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每棵梨树可收梨400千克,那么这些梨树共可以收梨多少千克?

面积单位的换算练习题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80元=(

)元(

)角

120000平方米=(

)公顷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78公顷=(

)平方米

5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0000平方米=(

)公顷

3公顷=(

)平方米

4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平方千米=(

)公顷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20000平方米=(

)公顷

120公顷=(

)平方米

9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0000平方米=(

)公顷

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400000平方米=(

)公顷  600公顷=(

)平方千米

2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13平方千米=(

)平方米

60公顷=(

)平方米

3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100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50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100000平方米=(

)公顷

8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0平方米=(        )平方分米

56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平方米

5平方米=(        )平方厘米

90000平方米=(        )公顷

9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3公顷=(        )平方米

8公顷=(        )平方米

40000平方米=(        )公顷

300公顷=(        )平方千米

2平方千米=(        )公顷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50000平方米=(         )公顷

15公倾=(     )平方米

3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3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512千米=(

)公倾

4公倾=(     )平方分米

4900平方米 =(

)公顷

3平方千米=(     )平方米

3000公倾

=(

)平方千米

6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6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

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15平方米  (

)平方厘米=78平方分米平

3平方千米= (

篇4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笔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问题如何破局浅谈管见,仅供商榷。

一、明确数学教学重要任务 提升创新力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如是明确。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内容虽简单,无严格推理论证,然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贯穿数学教学过程 强化再生力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给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注重计算练习教学 催生驱动力

计算数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相应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需要,且因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篇5

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给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3. 计算和练习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计算数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相应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篇6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概述

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大都采用以例题开展教学,以练习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题和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方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因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既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又要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再结合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设计人性化、规范化并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数学作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课内练得少,课外练个饱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时间极为宝贵,尽可能地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往往是讲得滔滔不绝,而很少留时间让学生去练习,最终留下大量的练习题只能在课外完成。殊不知,既花费了精力收效甚微,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学生课外负担的加重,又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意味着学生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大意、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二是学生在课外做作业时所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和解决,久而之久只好通过抄袭的手段完成作业;三是课外作业越多,则意味着错误越多,进而增加教师的批改量,增加教师自身的负担。

2.数量大、质量差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所做的练习题很多,可数学成绩却怎么也难以提升甚至还会倒退。这主要是由各种重复性的练习较多,而综合性的练习则较少而导致的。例如,某位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给学生设计有关《乘法口诀表》的作业时,要求每一位学生每天抄写乘法口诀表N遍,而并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记忆的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乏味,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关于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答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数学作业的设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合理性、科学性,并精心设计每一道数学练习题;二是所设计的练习题应具备新旧知识的交替性和综合性;三是根据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设计不同级别的数学练习题,让其自由选择;四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通过整合教材资源,由易到难适当地增加题目的难度;五是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为教师自身减负;六是所设计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应尽可能少而精练。

以小学二年级数学为例:小明一家有3口人,问1:吃晚饭时需要几双筷子?问2:吃晚饭时需要几根筷子?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就会联想到自家吃饭的场景,每人都是一双筷子,那么三个人需要1+1+1=3(双),从而联想到之前学过的加法,再联想到刚学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就会得出1×3=3(双),再根据实际情况1双筷子有2根,那么3双筷子就有2×3=6(根)。既全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再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了学习的难度,使得学生在激发数学思维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应用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讲,其课程练习作为其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发展自身技能与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联系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出更全面的了解。而通过开展高效、有序的课堂练习,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也能够检验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反馈给教师,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整理成清晰的解答过程,将其合理融入到合作探究中,进而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把握解题的着手点,形成完善的解题思维,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三角形、长发等相关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图形认准度的练习,通过设计组织拼一拼、画一画,以及摆一摆等简单的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其次,是探究知识的重要载体。课堂练习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层面来探究数学知识,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组织练习活动,并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式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大胆的进行质疑、表达与探究,全面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比如:在讲解“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的相关内容时,为了避免反复练习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活动:先让学生采用课本附页中的图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然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转转盘,另一个学生读出、写出这个数,正确以后在将角色交换。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课堂练习活动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交流探究提供重要载体。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方式探究

1.注重课堂练习的灵活性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思维水平可知,教师讲解的新知识,学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或消化,虽然通过开展合作探究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也难以做到每个人都准确、灵活运用的效果。这就需要其教师设计组织一系列练习活动来增强学生对相关概念、法则的理解与应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为学生传授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知识内容,不断增强课堂练习的灵活性,进而促进学生参与兴趣的不断增强。另外,开展趣味性较强的练习活动,也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探究中,且可以快速集中其课堂注意力,激活其数学思维,吸引更多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练习。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帮助其掌握更多数学技能,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得学生在分析、探究学习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

2.注重课堂联系的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其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所讲内容,就必须要开展相关练习活动,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更好的巩固。而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且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预期教学、练习目标,就必须要注重练习内容的针对性,分清层次。

3.积极运用知识迁移练习模式

通过课堂练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掌握知识内容、解题技巧,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采取更合适的教学、培养方式,以此来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获得知识迁移的效果,这样学生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已学知识做出更好的巩固,也能够将其准确、灵活的运用到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举一反三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小树加减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这样练习情景,让学生拿着10元钱,分别买3.56元的青菜,1.9元的大米,然后让学生计算用了多少钱?或者是剩下多少钱,之后在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最后在引出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这样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相关知识运用体系有更好的掌握,且能够整合在一起进行创新应用。

4.强化生活练习材料的开发运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在日常授课与课堂练习中应积极引用生活素材,进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素材的挖掘与利用,尽可能的设计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练习活动,多引进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学练习中不再处于被动、机械的状态,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参加富有情感,且贴近实际生活的练习,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解“人民币的认识”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顾客、营业员的扮演,然后看那位顾客在花钱时最会计划,以及那些营业员能够快速、准确的收钱和找钱。通过构建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仅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在增强练习效果的基础上,也能够让学生对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高效、有序开展课堂练习,对全面培养、锻炼学生解题思维与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因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各种教学手段,积极采用具有独立性、合作性等特点的方式来开展课堂练习,进一步丰富练习内容,并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发,带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联系情景中,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练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47-47.

篇8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给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3.计算和练习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篇9

(一)练习题过于单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直接用课本上的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但是这些练习题存在着模式僵化、重复性严重、枯燥低效等问题,从而导致练习目标单一、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单一的练习题模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较少,难以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吸引力。

(二)练习题脱离实际生活

在小学数学练习题中,有部分练习题仅仅围绕数字知识进行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但是,这些练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甚至存在练习题信息虚假、问题虚假、解答无意义的问题,不仅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误导,而且还难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兴趣。

(三)练习题目的性不强

在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中,存在练习题目的性不强的现象,如有的教师没有结合教材内容随便给学生出题,或是设计的练习题形式比较杂乱,甚至没有任何逻辑层次;有的教师为了图方便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既未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考虑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则习惯从互联网上摘抄练习题,并在未进行任何加工和修正的前提下出给学生,由于未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导致习题不适合学生练习,严重影响了课堂练习效果。

(四)练习题缺乏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练习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很大一部分练习题缺乏有效性。如有些练习题过于浅显,学生一看就会,既达不到练习的效果,还影响了学习兴趣,使练习成为一种机械化过程;有些练习题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教学目标、兴趣动机、学习水平等因素,使得设计出来的题目不适合学生练习。

二、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的练习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数学课堂经常呈现出枯燥乏味、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教学现状,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时要突出新形式、新题型、新要求,增强练习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趣味性练习题:从前,一位既有钱又刻薄的财主对阿凡提十分苛刻,总是想方设法地整治阿凡提。一次,财主派人用篱笆在一片非常宽阔的田地上围成了一块长18m、宽15m的长方形菜地,并让阿凡提在1天时间里将这块菜地全部翻一遍,且篱笆的长度1m也不能短,要是完不成任务,就不给阿凡提吃、住,还要扣掉他的工钱。阿凡提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既能完成任务,又使财主拿他无可奈何。同学们可以猜一下阿凡提想出的是什么办法,并说出理由。通过这种趣味性练习题的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层次性的练习题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不但是学生技能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课堂中的主要学习活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的自然结果有层次地展现给学生,使不容易理解的问题简单化。为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层次性的练习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例如,在混合运算的练习课中,教师可结合练习内容及特点,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即基本练习、深化练习和拓展练习。

(三)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

新课程背景下,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练习题:给班级教室中朝阳的两扇窗户制作窗帘,窗户的高和宽分别为2m和1m,问共计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布料。

(四)设计灵活性的练习题

在以往的数学练习题中,只重视对学生“单向”思维的训练,练习题的内容缺乏拓展性。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体现练习题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探寻问题答案。

三、结论

篇10

开篇

(1)“读”具特色——低年级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 薛全兰

课改纵横

(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闵爱红

(6)数学语言与教学 陈家梅(特级教师)

(7)为数学化教学搭建“脚手架” 方孔券

(9)在“做”中探究、生成、反思——谈“做数学”的实践与体会 李强

(11)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意义和教学策略 段丽莎 顾九华

(13)欢声笑语绽放精彩 张志红

(15)“趣”而“趋”:给孩子幸福的数学作业 孙保国

(1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问题回顾及策略调整 董金霞

(19)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走向直观的有效策略 吴爱林

教苑时空

(21)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智慧生成——“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评析及反思 倪晋贵

(22)“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仇步川

(23)巧用材料关注经验——“笔算乘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沈新

(24)“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温桂珠

(25)“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冰

(26)教学设计,我们关注细节了吗? 贺艳

(27)数学文化教育典例——“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例谈 石丹

(29)“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数化小数”教学案例对比及反思 赵春玲

(30)课堂有效互动促进思维优化——关于提高课堂对话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徐玉平

(32)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例谈 张云波

(33)在“寻找相等关系”中形成列方程的模型 张琳娜

(34)运用有序思考策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曹敏华

(35)思维教育:数学教学的追求——数学公开课教学感悟略谈 陈昌萍

(36)让计算练习不再枯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片断及反思 冯晓萍

(37)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求——听特级教师黄德忠执教“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有感 许广碧

(38)课堂教学需要“慢”的艺术 高明春

(39)让“美丽”的数学不再“冰冷”——浅谈课堂教学生成的精彩处理 宣建

(40)在交流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案例 吴静芬

(41)精彩数学课堂演绎真正有效 刘雪林

(42)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引领教学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刘全姑

(44)以主题图为依托,使学生张开发现的翅膀 朱艳艳

(45)呼唤高效的课堂提问 石卫娟

&n

bsp; (47)有效导入精彩无限——浅谈课堂有效导入的创设 缪亚红

(48)浅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李烨挺

(50)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习题 莫洪宣

(51)谈角、垂线、平行线及三角形的教学 莫翠娜

(5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鲁永华

(53)计算教学要把握好“三度” 罗柳青

(54)回归朴实,课堂后二十分钟同样精彩 陶花

(55)巧用情境,让计算教学变得魅力无穷 蔡守江

(56)创造性运用教材教学应用题 廖延芳

(57)数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张新

(58)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例析 于海云

(59)让学生不再“听”数学 侯小卿

(60)小学数学高品质课堂践行 王静

(61)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探索与尝试 汪迎英

(6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初探 李荣

(64)中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问题及纠正策略 林希光

(66)小学数学中的简单速算与巧算 陈银珠

(67)高效课堂的引路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时目标拟定的思考 张小红

(69)浅谈小学探究型数学作业的教学 方逸

(70)生本理念下课堂练习设计“三性” 王浩

(71)养成习惯提升悟性 季国林

(72)浅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误区 周建超

(73)用好教材,提高课堂实效——有效教学的一点反思 蒋静

综合平台

(7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王宝清

(75)从克服心理障碍人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蔡锦民

(77)莫道都是粗心惹的祸——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孔淼森

(78)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 李少娟

(79)开发素材性教学资源发展实践型作业能力 靳颖

(80)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素华

(81)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策略 姜海强

(82)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 姚齐梅

(83)经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 马红艳

(84)差错,让儿童的思维落地 王加林

(85)数学练习课要抓“实”善“练” 孙妍

(86)数学日记:解读学生心灵的工具 陈小芳

(87)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 相辉

(88)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 胡全会

(89)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两

点思考侏建成 朱建成

(90)探寻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策略 丁江立

(91)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反思 李红才

(9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张颖

(93)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汪静

(94)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学习 徐春林

(95)关于数学课堂资源的思考——从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谈起 王瑾

(96)数学课堂因“问题”而精彩 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