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体育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体育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体育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城乡建设、规划、重要性、问题、策略

TU98

众所周知加强城乡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虽说如今的城乡早已脱胎换骨、面目一新,但从科学的战略眼光来看,要想实现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在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因地制宜找到合理的方法与策略,进而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一、 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性

自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全面建设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不断加强村镇建设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把城镇建设规划成为繁荣富强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后,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城乡建设规划的合理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扩大内需,更大程度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进而推动城镇经济更快增长;有利于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崇尚科学,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促进农民转变小农意识,树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意识与法制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经济、生活纠纷,净化社会空气,维护农村稳定。由此可见发展城镇建设不但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同时也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趋势。

二、 分析城乡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认识深度不够,固守一种建设模式。对城乡建设规划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乡一镇一城的小范围上,长期走一种固定保守的建设模式,要从扩大内需,启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处来考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高度认识到加快城乡建设,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规划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总体深入的规划。目前城乡建设规划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制的,起点低、执行难,规划随意性大,没有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对小城镇进行深入规划,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所以政府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合理的引导,深入规划在先有序建设在后。

3、社会保障制度普及过慢。个人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区别相当一部分表现在乡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上。城镇是密切联系城乡的结合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必须普及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建设发展。

4、信息不灵致使民众建设积极性不高。人们普遍认为城市的教育、经济、文化都比村镇好,大部分年轻人都涌向城市打工、经商等,留下的人们由于交通不便、网络不通、信息不灵等原因,使得多数群众在城乡建设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没有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片面地认为城乡建设是政府的事,积极主参与城乡建设的热情不高,这就要求有关单位要宣传城乡建设的重要性,调动民众的积极性,鼓励民众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

5、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不够,体制不健全。城乡建设由于地域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和健全的体制,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有的甚至事没人管,基本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盲点多多,服务不到位,也就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好建设发展中的细节问题

6、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卫生环境不达标。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村镇普遍存在脏、乱的现象,村镇垃圾无公害化处理处于初始阶段,有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入少配套不齐全,严重制约了城乡建设面貌一新的梦想。此外,城镇布局分散,产业发展缓慢。就拿郑州市来说,从城乡建设实施以来,已从以前小规模的地域扩展成为大地域繁荣的都市,收编了许多周边的小城镇。但从根本上来讲,多数周边城镇布局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功能不完善,经济集聚功能差,城市化气息淡薄,造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发发挥,相当一部分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三、针对以上问题略论策略

1、解放思想打破陈规,与时俱进找寻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建设规划模式。建议组建高质量的规划团队,认真总结国内外城乡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立足高起点的规划建设,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出具有超前性和前卫意识的新方案,不搞重复建设,结合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为长远发展留余地。

2、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有深度。首先编制周边城镇规划要搞好“六个结合”。即与区域规划体系相结合;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积极培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相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其次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民众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总之,城乡规划要着眼全局,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立足特色,突出重点,做出有深度的总体规划方案。

3、建议加快普及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到城镇中去,逐步建立适应城乡建设需求的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等,让村民意识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4、加大宣传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建议城乡规划发展中心要联络各方势力,走发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子,树立建设家园人人有责的新思想。城乡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城市规划,由于人们住惯了世代相传的庄子,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难免发生问题,所以有关人员在进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时,要高度注重调查研究民众意愿、加大宣传、广听建议,发动公众参与、走群众路线,取得群众对规划的支持,让规划更符合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需要。

5、建立健全完善的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加强执法管理力度。 首先,在理论上要考虑的是:村镇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如果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它应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何时和如何制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镇规划上运用与如何运用等? 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其次,有了健全的理论体系还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有关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服务到位,及时督导并合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6、合理分配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每年安排下来的用于补助城镇规划和建设的专项资要合理分配,统筹安排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并将垃圾无害化处理纳入建设规划范围,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保持经济、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论:综上可知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在高度重视到城乡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后,我们要立足当前,发展长远,统筹安排,结合省、市、县、乡的总体部署深入规划,广听意见,海纳百川方可加快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问题

【1】 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年05期

【2】 曾无己;张协奎;当前村庄整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12期

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新农村 公路建设

一、研究背景

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加速农村公路发展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比例及方法也有着诸多差异,这导致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巨大,农村公共产品极具贫乏。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农村的综合实力,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路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新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进行研究,分析其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城乡一体化理论概述

城乡一体化并不单指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它主要指将城市和农村、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城乡人口等均作为一个整体,在该整体内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互利互惠,资源互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平衡,使得农村居民显示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与产品,全面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的收入格局,使得城乡居民享有均等权利及义务,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意义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发展做好新农村建设,搞好农业发展。但是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建立完善的设施,而公路则是所有设施的重中之重,肩负着农业产品对外输送的重要使命。过去,我国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难以传递,根本无法进行农产品的对外输送和农业资料的对内运输,造成我国农村发展极度落后。建设公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农村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我国农村的交通状况,为农村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农村的公路建设解决了广大农村买卖难的问题,不仅为广大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还为农民提供了消费的渠道。农村人口是我国最为庞大的人口群,具有十分巨大的消费潜力,农村市场的开发对于不断增强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农民购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扩大内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此时提升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大意义。过去,我国农村交通落后,信息传递十分困难,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农村的经济环境较差,这些都抑制了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交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三)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农村交通体系,改变农村风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带来了许多优惠政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城乡统筹发展还为农民带来了医疗和教育的便利,提升了农村的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为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交通运输工具差异较大

在农村,货物运输工具的类型多样,不仅有卡车,还有农用拖拉机,三轮车,甚至牛车和手推车等等。在农民自身出行的工具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自用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等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在大小、长宽和运输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大的差异。因此,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在公路上行驶时所造成的的影响。

(二)规划不明晰

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政府通常会将工程转交给当地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但是对于公路修建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并不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和材料的滥用情况就较为严重,极易造成资金滥用情况,也易使公路的质量出现问题。

(三)施工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农村公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农村的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为泥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该多原有公路进行技术勘测,对原路段进行地质分析和测量。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路况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公路并未对具体的地质、承载力等进行实际分析,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公路在使用过程中损毁较快。并且,在农村拖拉机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农村的道路宽度对其而言却较窄,这样就造成两车相遇时较易发生撞车事件。

(四)施工质量低劣

在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当地施工队不能对设计进行较好地把握,导致道路施工水平不能达到实际要求,主要为水泥厚度不达标。甚至一些施工队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并未重视公路的质量,只为了尽快建成,以次充好,造成道路厚度不达标以致其承载能力较低。新农村公路建设往往由当地的施工队进行,但是他们的施工建设器材往往较为陈旧,并且人员水平较低,缺乏必须的施工技能,较易导致农村公路质量低劣。

(五)后续公路养护不到位

农村公路的施工未按照计划进行,造成公路质量低劣,同时,农村公路的后期养护也不到位,这也是严重影响农村公路质量的关键问题。农村公路大部分是根据旧有的道路再次修建而成,因此,公路的并不十分耐用。再加上后期公路养护不到位,致使其多次被损毁,降低了农村公路的整体水平,为农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五、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对策分析

(一)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整理为一个能够满足当前公路状况的宣传文件对此次农村公路建设进行宣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要求施工队时刻保持严谨,认真贯彻国家对于施工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法律基础,提高其质量水平。

(二)提升施工队整体水平

施工队的水平是决定新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施工队应当组织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其能够随时掌握最新的建设知识和丰富的建设经验,提升施工队的整体水平。同时施工队应当根据对内人员的特点培养其资金和人员等各个方面的技能,提升施工队的管理能力,加强内部人员稳定性,以便能够大幅度提升新农村施工队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

新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施工建设进程中,还出现于公路建设的后续期间,应当加强对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由于我国农村公路较长,资金来源有限,这就严格限制了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养护资金进行及其严格的管理。同时,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也极度缺乏,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专业养护人员还是农民都应当自发对公路进行养护,以减少政府的投入。

(四)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施工队从事农村公路建设是由于其追求利润的本质所驱使的,因此,对于施工队而言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真的了解。想要其能够做到知法而守法,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自我法律意识,以期农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仅如此,还能够加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满足农村风貌要求

新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农民带来交通运输的方便,还为其带来旅游等发展的机遇,因此公路就是新农村对外的形象。农村公路应当做到比例协调,设置合理,不仅需要能够凸显农村的自然景观还能够体现其整洁的风貌。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能够满足农村风貌建设的要求。

六、总结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促进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直接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中,提高施工队的水平,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农村的公路建设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且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真,齐华伟,江鹏.新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漯河市新农村公路建设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03-304

[2]吴国辉.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1(3):286-287

[3]李长江.新农村运动: 城乡一体化[J].农村经济,2005(7):7-13

篇3

[关键词] 美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07-01

随着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和美乡村建设的发展,大量整村推动项目开展,“村改社”而形成的农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探讨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置换、流转等方式,把现有的行政村界限打破,将地域相邻的几个村进行撤并,从而整合的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停留于硬件设施的城镇化改造方面,更应发展新农村社区的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凝聚、整合、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作用。通过营造出类似城市社区的环境条件,使入住的农民以此为平台习得现代性而逐渐褪去其传统性,最终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角色转型。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我县某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采取实地访谈等方式,发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医乏,资金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农村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社区的政治性建构的特质决定了国家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人主体。国家的资源持续性地输入到农村中,使农村社会状况得到了改观,并且表现出非凡的有效性,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所有事务,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且这种农村社区政治性建构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如财政投入不足或者是分布不均匀致使农村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无钱理事”的困境、居民的有限参与不利于社区长效机制的建立、农民的被动参与使许多农民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等。

2.社区居民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制约。文化素质较低和技能匮乏,社区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必要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居民的就业空间和条件十分有限,迫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文化娱乐。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只有在生产发展解决了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后,居民才有精力和热情追求精神生活。

3.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有限的社会联系及狭小的生活领域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只要经济提升,就可解决所有问题,文化建设无关紧要。而且,对于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也是过于形式化,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至于效果和利用率的高低并不在意。据居民反映,农家书屋里面的书,对他们来说,大部分实用性不强,而且更新缓慢,真正会看的人只有少数;送电影下乡中所播放电影的内容并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很少有人会看,认为还不如在家看电视;而文化活动室在小区中通常是作为摆设用的。

二、对策

1.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成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尤其是乡村文化站应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努力争取专项经费;乡村文化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扩大企业在社区影响力的同时,社区获得文化活动经费,实现互惠互利;以文养文,进行文化经营,将其所得再用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的活动经费要节约,开源节流。

2.实行文化建设责任制,使文化建设与政绩考核挂钩

受盲日追求GDP增长思想的影响,不重视文化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以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设中,实现了“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性设施的突破性提高,但是对于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却远远不足。据部分居民反映,本已规划建设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迟迟不到位。笔者认为应通过建立检查、考核、奖惩以及竞争上岗等制度来充分调动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3.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招聘,择优录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社区专职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加大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发业余文化人才资源,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免费培训文艺骨干,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卜的奖励;社区有关管理部门可与工业园及有关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居民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再就业能力;乡村文化站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把社区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为社区居民进行价值观、法制观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农村;体育文化;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44-02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均超过了65%。位于华北中北部。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迈向富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河北省不同地域部分农村,中部地区有石家庄、保定;沿海地区有秦皇岛、唐山;西北部山区有张家口、承德;南部地区有邢台、邯郸。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视角,调查、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探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一、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现状

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为特定群体所共有、共享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按文化学的观点,可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本研究的农村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农民对体育的认知与态度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意识等;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物质文化是指农民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状况。

1.不同地域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农村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中部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52.3%、促进作用占43.1%、无作用4.6%;沿海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54.2%、促进作用占42.1%、无作用3.7%;西北部山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40.5%、促进作用占33.4%、无作用26.1%;南部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45.2%、促进作用占44.3%、无作用10.5%。

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态度。中部地区表示支持的占94.3%;沿海地区占97.5%;西北部山区占67.8%;南部地区占91.1%。

2.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状况。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精力投入。中部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65.7%;沿海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54.6%;西北部山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86.3%;南部地区: 精力投入不足的占69.5%。

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列入经费预算乡镇。中部地区占75.3%;沿海地区占83.1%;西北部山区占56.2%;南部地区占71.9%。

已经或正在规划体育文化建设的乡镇。中部地区占77.1%;沿海地区占85.3%;西北部山区59.5%;南部地区列入预算的占74.7%。

3.不同地域农民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对体育文化概念的了解。中部地区:了解占18.6%、比较了解占23.1%、不了解占58.3%;沿海地区:了解占29.3%、比较了解占38.2%、不了解占22.5%;西北部山区: 了解占12.1%、比较了解占20.3%、不了解占67.6%;南部地区: 了解占17.2%、比较了解占24.3%、不了解占58.5%。

体育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中部地区:认为重要的占23.5%、比较重要的占71.1%、不重要的占5.4%;沿海地区:认为重要的占41.3%、比较重要的占55.3%、不重要的占2.4%;西北部山区: 认为重要的占14.2%、比较重要的占47.6%、不重要的占38.2%;南部地区。

4.不同地域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器材与组织形式。农村居民有固定的专职农民体育活动场所的乡村。中部地区占12.3%;沿海地区占29.8%;西北部山区占3.5%;南部地区占13.4%。

有自己的体育健身器材的农村居民。中部地区占16.2%;沿海地区占69.1%;西北部山区占7.7%;南部地区占17.5%。

体育健身形式有组织有指导的农村居民。中部地区占8.6%;沿海地区占19.3%;西北部山区占2.8%;南部地区占11.1%。

5.不同地域农民体育人口数量。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和体育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采用的基本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根据农民的特点,课题组在制定问卷时,多次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将每周参加两次,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者,定为体育人口。中部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26.6%;沿海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37.5%;西北部山区体育人口数量占11.3%;南部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25.4%。

6.不同地域农民体育消费情况。体育消费受体育意识与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是衡量农民自身体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农民体育消费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观赏比赛等。中部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34.8%、150元~300元的占46.7%、300元以上的占18.5%;沿海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6.2%、150元~300元的占57.2%、300元以上的占26.6%;西北部山区: 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72.2%、150元~300元的占20.5%、300元以上的占7.3%;南部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29.4%、150元~300元的占48.1%、300元以上的占22.5%。

二、制约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个人的经济状况、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健身意识和生活方式均受经济要素影响。农村经济收入低,无钱购买体育器材设备,影响了农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上级政府财政一般没有专项基金投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经济因素成了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

政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健全:政府在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河北省农村除校园体育设施外,几乎没有农民专项体育场地,影响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乡镇没有农民体育组织,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村开展全民健身的需要。

农民自身因素: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加上受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大多数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不够,而且不了解体育锻炼的常识与方法。加上季节和农忙的限制,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没有保障。

其他因素: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发动机,是学会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重要时期,农村学校体育的滞后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人才匮乏,无论是农民体育锻炼的指导人才,还是农民体育的管理人才都非常紧缺,影响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

1.各级主管部门应把宣传体育知识、健身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民群众认识到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还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团结等多方面功能,增强体育意识。

2.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建设体育设施,组织体育活动。以采用省、市、县、乡各出一点资金的办法,共同把农村的设施建设武装起来,以此推进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同时从体育彩票收益金中抽出适当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

3.尽快建立乡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将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的好坏,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4.充分挖掘地区民间体育资源,采用各种措施增加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利用地方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不同地域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李丹.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43-46.

[2]陈彬.中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96-97.

[3]马先英.农村体育:制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4]谭小勇.湖南省城郊富裕乡村体育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5]王刚.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278-281.

[6]调研组.关于河北省农村体育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河北政协网,2008,(6).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in different region village in Hebei province on athletics cultural

TIAN Zhen-sheng,YUAN Yu-tao

(Department of sports Agricultarc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文化传播;送文化下乡;农村集体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12105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如果从传播学的视角加以观照,其实就是一种传播与接受的“断裂”问题。它既包括农村文化传播社会网络的断层,也包括文化传播语境的断裂,以及传播内容与文化需求之间的断裂。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从农民作为主体的视角来解读农村的文化建设及传播。我们于2009年7月始至2010年4月,对江苏省j市农村进行了有关农村文化建设与传播状况的参与式观察和入户访谈。期间,我们还于2010年1月对j市的农村进行了主题为“农村文化传播现状与需求”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拥有农业户口的普通农民。问卷发放按照各镇的农业人口比例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2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88%。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传播媒介的接触和使用情况,平时主要的娱乐休闲活动及场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状况,对农村文化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送文化下乡、农村集体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评价等。

一、错位与偏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与使用现状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提供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基本载体,是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却不容乐观。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目前j市农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和匮乏。农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是看电视(905%)、上街逛逛(45%)、打麻将(305%),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也主要局限在自己和亲朋友邻的家里。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看电视”作为自己平时文化活动内容的农民占压倒性的绝大多数,比例高达905%,而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农民数量极少,只有14%的农民参加了各类文化协会,参加业余表演活动的农民也只有18%。也就是说,农民当前的文化生活基本还停留在“自娱自乐”的简单层面,公共文化活动和集体性的文化活动还相对匮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蒋旭峰,等:从“送来文化”到“自办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其实,j市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工作主要集中在建设文化站(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体育健身设施这几方面。虽然每个乡镇都建设了相应的公共文化设施,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农民对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如在对文化站、农家书屋、体育健身设施这三种农村主要的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有791%的农民从未去过文化站或参加过其组织的活动,没去过农家书屋的人的比例高达909%,而经常使用体育健身设施进行锻炼的农民也只有136%,从未使用过体育健身设施的农民占559%。从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不太理想。

目前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很不均匀。具体来说,这种分布不均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同的地区之间、乡镇之间,乃至同一乡镇的各行政村之间存在的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分布不均,即横向的分布不均。第二种分布不均是指在乡镇内部,公共文化设施过多地分布于乡镇中心所在地,体现为纵向的分布不均。这两种分布不均在现实中广泛存在。一方面导致了相当多的农民群众无法获得充分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使得许多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且有效的满足,这实际上是对大多数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漠视和损害。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少处于乡镇中心的文化站的使用效率很低下,很多设备和书籍上都落满了灰尘。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设施的建设没有或较少地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在充分了解和尊重

地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偏好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实际上,农民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主体,当现有的文化设施和资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时候,他们会拒绝使用,转向寻找合适的替代品。例如,241%的农民认为文化站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从不去文化站。同样,有187%的人觉得村里的体育健身设施过于单一,没有兴趣使用。再以农家书屋为例,同意“农家书屋不实用,想要看的书找不到”的农民占55%,65%的农民认为农家书屋书的种类较为单调不够丰富,另外有55%的农民觉得农家书屋的书过于陈旧,没有什么新书。而很多乡镇的农家书屋只注重形式,只追求在硬件条件上达到上级的要求,对书屋是否真正有用并不关心。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的利益,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更多地从经济利益角度、彰显地方政绩角度出发,或是缺乏实际调研想当然地作建设规划。这种建设目的上的偏差必然会影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实效。由于不少文化设施或资源不合农民口味且质量较差,不能激起农民的使用兴趣,使用率自然也就偏低。

各级政府都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倾注大量精力,但实际的成效并不明显,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文化设施,怎样提供,才能使这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发挥作用呢?其实,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的切实需要和利益出发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提供多样的、有趣味的、符合农民喜好的文化设施吸引农民使用。另外,在公共文化设施地点的安排上也应考虑到农民接触的便利性,同时提供配套的完善服务,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让农民通过这些设施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真正发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送文化下乡”:来自农民的实际参与及满意度调查长期以来,政府供给的公共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镇,真正进入村庄内部、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相联系、能够被农民群众直接所享受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不但数量极为有限,而且缺乏多样性\[1\](p131)。为了将农村文化建设重心下沉到村,“文化下乡热”一度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且被各级政府所重视并采用。在j市,目前农村的送文化下乡活动还主要集中于送电影下乡、送扬剧下乡和送文艺演出下乡三个部分。总体来看,基本上每个乡镇都会有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但农民的反馈显示这些活动的数量比较少、频次比较低,形式还比较单一。另外,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领导重视程度的不同,送文化下乡活动开展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相应地,农民对于“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参与、需求及反馈评价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对所调查地区现有的送文化下乡活动进行了排序,发现最常见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是送电影下乡,占564%;排名第二的是送扬剧下乡,占327%;最后是送文艺演出下乡,占218%。但在调查农民目前最感兴趣的文化下乡活动时,我们发现结果与之前的数据恰恰相反,农民目前最感兴趣的文化下乡活动是文艺演出下乡,占523%;其次是送扬剧下乡,占364%;最不感兴趣的是送电影下乡,只有327%的农民表示对其有兴趣。另外,还有245%的人对以上三种文化下乡活动都不感兴趣。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相关部门在组织安排送文化下乡活动时或许没有真正考虑农民的文化需求和偏好。这种“供”与“需”的差异矛盾必然会影响文化下乡活动的实效。

以电影为例,需要送电影下乡的人数最少,原因是电视已经在农村普及,大多数家庭已经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视台丰富的节目资源给农民提供了极大的选择范围,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由观看电视节目。而在以往,没有电视的时候,能看上一场电影就能让许多农民感到满足,不过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外,还有一些农民会操作电脑,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影片观看,对送电影下乡的需求自然就下降了。

不过,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民表示自己对以上三种送文化下乡活动都不感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类情况。一部分农民是因为对以上三种文化活动形式本身就不感兴趣,其兴趣爱好在目前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中还没有被涉及。可见要吸引这部分农民参与到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来,就必须拓宽节目类型,提供更加多样的选

择。要在充分了解这部分农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一些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惠及更多的受众,还可以扩大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影响面,使其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也有一部分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掌握一定的电脑与网络操作技术,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送”来的文化,他们更愿意主动地寻找自己感兴趣文化。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参加送文化下乡的活动。另外,还有一部分农民因为经济的因素无暇顾及文化休闲活动。现在的农民越来越趋于经济化、理性化,在调查当中,有777%的农民明确表示,对他们来说,挣钱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往往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

送文化下乡活动的接受主体是农民,应当以农民的满意程度作为活动实际效果的衡量标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送文化下乡活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关注它的实际效果,农民对其的满意程度也比较低,对其参与程度自然也会随之降低。对送电影下乡活动感到非常满意的农民只有96%,比较满意的占277%,大多数农民感觉一般或是不太满意。送扬剧和送文艺演出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可见,送文化下乡活动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并没有很好地贴近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在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要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上,提供更多符合农民群众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同时还要选择合乎他们需求的艺术形式和语言。

从根本上来说,目前农民对送文化下乡活动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在于这些活动并不关注传播的效果。送文化下乡活动虽说应由上级政府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名义提供,但到了村一级,却全部变成了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强行推动。镇级文化站下乡活动,都以镇政府的红头文件下发的形式要求村委全力配合。如此一来,送文化就成了政府自上而下的硬性摊派和强令宣传,自然谈不上什么传播效果。这样的文化下乡根本就没有进入乡村社会的机理,接触不到农民的真正需求,也就根本无法提高农民对国家文化动员的认同。

农村文化活动应以农民为主体,服务于农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2\](p18)。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从“送”文化给农民,让农民被动地接受,到在农村“种”下文化的种子,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动力,这才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

三、农村集体文化活动:重构农村乡土文化的关键与机遇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发展出现了断裂和失衡,乡村文化出现社会认同危机,迫切需要通过乡村记忆的建构和乡村文化组织等路径来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认同\[3\]。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的集体文化活动现状堪忧:缺乏相应的文化组织,举办的活动很少且农民对此的认可程度也不高,基本上处于消亡的边缘。调查问及的农民当中,575%的农民说自己所在的村子根本就没有集体活动,292%的农民认为农村集体活动非常少,123%的农民认为数量一般,仅有09%的人认为现在村里的集体活动还很多。

在农村开展集体性的文化活动,必须要有一些文化组织(如文艺表演队,各类文化协会等)来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间自发形成的文化组织十分缺乏,大部分文化组织只是满足于内部成员的自娱自乐,并没有担当起带领村民们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的职责,农民对其认知度较低。例如,在所调查的农民当中,村民所在村有业余文艺表演队的占25%,有文化协会的仅占159%,只有309%的农民经常参加业余文艺表演队组织的活动,而从未参加过农村文化协会组织的文化活动的村民高达629%。 农民对民间文化组织举办的文化活动的评价还是较高的,如对业余文艺表演队组织的文化活动感到满意的农民有788%,192%的人满意度一般,只有19%的人对此不太满意。对农村文化协会组织的活动满意的村民有539%,满意度一般的农民有385%,对其不满意的人数只有7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较少,组织的文化活动也不多,但农民对其好评度较高,可见农民还是相当喜爱集体文化活动的。他们关注的并不是这些文化组织提供的具体活动,而是这种文化娱乐的形式本身,因为这种集

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符合农民文化偏好的特点。在访谈中一位农民说:

“我们农民喜欢热闹。电视里的节目是好看,但离我们太远,感觉不太亲切。当然还是我们农民自己组织搞一些文化活动有意思啦!不管节目好不好看,大伙儿能聚在一起玩玩就很好。我们对自己办的节目不挑剔的。”

农民口中所说的“自己办的节目”指的就是农民自办文化。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由于农民自办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满足农民物质文化需求,具有自发性、群众性、民俗性等特点,因此在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调查中,很多农民反映现在农村的生活很没意思,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在家看看电视或是跟亲戚邻居打打麻将,十分的枯燥无聊。他们十分希望有村民自己组织的文化活动,让大家聚在一起玩玩。其中明确表示非常希望村里多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村民有468%,比较希望的占336%,对此表示无所谓的人有177%,不希望的人仅有19%。

然而,从j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自办文化的境遇并不很乐观,从外部条件来看缺乏一些必备的支持和保障,而自身内部又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调查发现,有655%的农民把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搞不起来的原因归结为“缺乏热心的、有能力的组织者”,而把“村里年轻人对民办文化活动参与少”视为原因的人也达到了609%。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农村,到城市里去求学或是打工,就留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也不高。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现有的民间文化活动的内容或形式偏离了青年农民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则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青年人有了更加丰富的媒介选择和娱乐休闲。很多青年人已经把看电视、上网、打电子游戏当做自己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他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更加倾向于大众流行文化。面对农民自办文化,他们通常不感兴趣,有些人甚至认为那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导致了青年对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度较低,影响了民间文化的传承,最终使农民自办文化陷入后继无人的发展困境。

充足的资金是成立民间文化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保证农民自办文化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调查中有645%的农民认为在农村发展自办文化可行性很小,原因就是缺乏活动的资金。办一次文化活动,如果依靠农民自筹,力量过于薄弱,筹得资金数额有限;如果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依靠当地基层领导往往也行不通。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基层政府的财力也有较大差别,在有的落后地区要让领导干部从原本就很紧张的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的金额用来发展民办文化是不现实的。况且,目前的农村建设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基层领导的工作重点仍然在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经济上,根本无暇顾及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

目前农村的集体文化活动非常缺乏,处于衰退的边缘。这种现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乡土文化的日渐式微,乡村文化出现认同危机,这最终会撼动乡村社会稳定的文化根基。要让农民生活在这个有根的世界里,就得通过村庄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让他们对自己面前生产生活现状感到满意的生活方式和意义系统\[4\](p66)。同时,还应尊重农民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通过支持、保留或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文化活动来丰富农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四、结语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在对j市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在此试图给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其一、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和效度,为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首先,需要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第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应当更多地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要,不盲目建设,确保农民对这些文化设施的使用。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之初,就应该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做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建设成效。第三,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只有对各类农村公共

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进行持续、科学的绩效评估才能及时纠正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和不足,才能保证其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目前,普遍缺乏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即使有,监督和评价的主体一般也是政府主管部门,而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对象的农民群众则往往被忽视。这样的监督和评价不能起到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的作用。如果能广泛收集农民的意见、偏好、建议,就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其二、改善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首先,增加送文化下乡活动的数量和频次。因此需要政府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送文化下乡活动的“专项资金”,使送文化活动经常化、常规化。在此期间还可以吸引和利用各种商业演出作为送文化下乡活动的补充,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第二,提高送文化下乡活动的质量,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内容。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最后,应当加强对送文化下乡活动具体行程安排的宣传,保证所有农民都知晓送文化下乡活动的信息;并提前公布每年、每个季度、每个月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的计划,让农民提前知晓这些安排,以腾出空闲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在送文化下乡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尽量安排在外出打工农民集中返乡的节假日,一方面烘托节日喜庆气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送文化的受众面,使送文化下乡活动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

其三、组织集体性的文化活动,扶持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性的文化活动起着塑造乡村认同、增强乡村凝聚力的作用。首先,需要增加农村集体性活动的数量和种类,特别是增加农村传统文化的比重。现在的农村正面临着集体意识消退、群体归属感瓦解的困境,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分解为一个个只管自家事的“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重新将农民们凝聚起来。其次,积极培养文艺骨干,发展民间文化组织,带动农村集体文化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加大对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场地、设备以及资金方面的补助,鼓励、指导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由于资金和设备上的限制,很多农民自办文化要么规模很小、影响有限,要么难以长久,活动不能经常化。政府若能对其给予一定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民间自办文化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农民自办文化和企业合作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当中,以企业冠名资助的方式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扩宽资金的来源。参考文献:

[1] 吴理财,等.当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调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 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等.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篇6

特色职业院校建设情况汇报

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积淀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成都平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天府文明的母体和基础。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角度出发,农耕文化理应成为彰显天府文化魅力的一个重点。作为成都市第二批特色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充分指导下,我校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华,致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发展天府农耕文化的高地,大力实施特色院校建设,从文化特色、职业特色、品牌特色三个方面通过三年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成功结项。

一、学院的文化特色

“建设一流的高校,就必须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0多年办学历程中沉淀和总结的历史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指引下,在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凝聚了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体系,如“春风化雨润无声,于无声处孕芳华”般孕育了数以万计学生成长成才,为三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学院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全国,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6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师生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不动摇,秉持“守望田园,不辱使命”的“三农”情怀,确立了“勤奋、俭朴、诚信、敬业”校训,形成了“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学院文化精神,铸就了“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方向,学院办学特色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农院人内在品格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孕育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从建校开始,学院历届领导带领全体师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传导学院核心文化,努力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改革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双校区大园区”的办学格局;在专业构架上,充分发挥学院农业全专业链优势,“立足一产、接二连三”,大力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在天府文化传承上,建设了校史馆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成为缅怀历史、传承天府文化薪火的基地;在教师素质提升上,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教学大赛奖项;在学生发展能力培养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多次在国家级大赛上获奖,学院双创工作成果显著;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上,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载体作用,社团活动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在学生社会责任塑造上,以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积极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乡村农户,践行在“服务三农”中成长成才的育人理念。

二、学院天府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建设有序开展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切实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院13554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目标,科学构建和完善学院文化建设体系,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明确要求全院各部门(单位)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在党政办公室成立了特色院校建设办公室,并对照建设目标和责任,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在全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参与的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师生人人参与的建设氛围;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督促、有检查,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实施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农院精神共同体

一是发掘学院历史传统,以项目和课题为牵引, 申报和立项《成都市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索》《成都平原农耕文化资源建设》《基于VR技术的网上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开发与应用》等院级、市级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数十项,做好校史、天府农耕文化研究工作,揭示天府农耕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二是凝练提升学院文化精神,在更高站位上深刻挖掘和凝练学院新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提升工作,总结出特色鲜明、体现学院文化指向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精神。三是大力弘扬学院精神文化,打造 “农院大讲堂”,讲好“三农”故事;利用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开学典礼等平台,开展师生学院文化精神教育。

(三)实施形象文化建设,体现学院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学院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建好“三微一端”、校园门户网站群等宣传载体,主动宣介学院重点工作、重大成就、典型经验等,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二是以校训、校徽等为基础对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树立学院品牌形象。三是精心宣传教师模范、优秀校友,打造“农院榜样”,提升学院形象。四是建立校友工作机制,搭建母校和校友之间稳定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校友工作深入开展和校友文化不断丰富。

(四)实施行为文化建设,尚学文明成为校园风尚

一是强化师德引领示范作用,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教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二是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健全学生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严格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三是锻造文化活动品牌,重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大赛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品牌,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培育“品牌社团”,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四是成立了四川古典插花研究中心和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系列课程工作组,建设了一系列天府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美丽乡村宣讲语言艺术》《茶文化与茶艺》《天府农耕文化》《川派盆景文化》《中国传统插花(蜀韵)》等二十余门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数十门,出版专著《天府农歌》等专著。

(五)实施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治学理想家园

篇7

[关键词] 乡村 节庆 春节篮球

在当代社会,乡村节庆日以其高尚的传统伦理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而篮球运动又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普及率最高,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通过对偃师市乡村节庆篮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探寻农村篮球运动发展的最佳路径,对于发展农村体育,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偃师市商城街道、工业区街道、首阳山街道、翟镇镇、岳滩镇、顾县镇、缑氏镇、府店镇、高龙镇、山化镇、邙岭乡、大口乡的226个行政村为样本,随即抽取了商城街道的新新村、北窑村、塔庄村。工业区街道的石硖村、大槐树村、杏园村。首阳山街道的沟口头村、城东村。翟镇镇的二里头村、四角楼村。岳滩镇的岳滩村、东庄村。顾县镇的顾县村、史家湾村。山化镇的山化村、寺沟村。邙岭乡的牛庄村、牛新村。府店镇的府南村、新寨村。缑氏镇的缑氏村、化寨村。共22个行政村的节庆篮球赛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偃师市图书馆、市体育局、教育局和农业局收集、查阅和研究了大量有关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资料。偃师市统计年鉴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各样本村村民的《偃师市节庆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前,先期对选定的各个村的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于2012年1月1日至1月31日在选定的30个行政村随机进行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91.3%。经检验和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符合本课题研究要求。二是针对各乡(村)体育赛事主管工作领导的《偃师市节庆篮球比赛开展及运作模式》问卷,于正月初一至初五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2份,全部收回。

1.2.3访谈调查法

本课题组调查员均是作者在各个样本行政村选取,他们不仅熟知本村的风土人情,更直接参与到春节的篮球赛事中,通过找人座谈,实地了解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2.多维角度看偃师市节庆篮球运动的现状

民俗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1]而春节又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个时刻举办篮球赛事,具有极高的示范作用。

2.1 群众基础广泛,参与人群呈现年轻化

调查显示:所调查的22个行政村的春节篮球赛事举办时间中,有11个行政村个自2003年举办至今;3个行政村开始于2006年;8个行政村开始于2009年。场边的观赛群众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偃师市农村春节篮球赛开始时间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在08年奥运会的影响下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各村篮球赛参赛运动员年龄,工作等的调查,发现参赛人员年龄区间跨度在14-56(周岁)之间,以18-27(周岁)之间的年轻人为主,这部分人中又以在校学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两者各自占到参赛运动员总数的63%和22%,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间都在2年以上。这些人与外界交流频繁,思想活跃,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度高,正成为农村体育运动的中坚力量。

2.2 赛事规模逐步扩大,但水平差异较大

这些行政村的春节篮球赛事比赛时间大都在初一至初五,规模有大有小,有8个行政村采用了混合赛制;9个采用了循环赛制(5个单循环;4个双循环);5个采用了单淘汰赛制,比赛场次在30场以上的达到了13个行政村。总奖金的跨度为3万元至800元之间,以1000至3000元区间居多。通过调查发现:那些赛制复杂、时间长、场次多、奖金高的行政村的大都为经济实力雄厚、举办多年已积累丰富经验的行政村,运动员技术水平高,并锻炼出一批有专业水准的裁判、运动员及赛事组织人员,参赛运动员的资格已扩展至全市,这些行政村的比赛已在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模式靠拢。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那些举办时间短的行政村,由于资金、人员、场地等的因素,规模较小,亟待提高。

2.3 篮球比赛开展火热,但经费来源单一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就在于常年、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只有开展体育活动,才能提高广大农民对体育的认识和价值,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2]近年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广,以及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各行政村在春节期间的体育运动也迅速开展起来,大部分以篮球比赛为主。从赛事的经费来源来看,政府拨付的占到12%;多数为村民自由集资:一是通过本村的自有企业出资,二是由本村的经济富裕家庭捐资。这样的经费来源使得农村体育无法得到长久发展。

2.4 春节赛事氛围浓厚,单健身意识不强

调查发现:篮球运动在偃师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市226个行政村,120个有水泥地面的篮球场,还包括近30个灯光球场。全市还有16个篮球俱乐部,每年要打一次联赛,持续4个多月,这在全省的县级市里可以说独一无二。但同时调查还显示:认为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群众对体育参与热情的占24.5%;认为较好的占28.0%;认为一般的占43.8%;认为没效果的占0.035%。0.035%。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财富短缺,教育落后,很多农民仅能达到温饱生活,于是便安于现状,而体育永远是人们衣食无忧后的第二选择,贫困导致了农民的体育消费和健身欲望低下。

3.总结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偃师市的春节篮球赛事现已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成为多数行政村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盛宴,民众积极参与,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对未参与其中的人及行政村已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做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参与民众

春节篮球赛事虽有广泛群众基础,但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性、竞技性使得参与比赛的以青年男性为主,多数女性及30岁以上的人员并未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有悖于大众体育的宗旨,主要原因是运动项目的单一。应利用好农村地区悠久的民俗传统文化,像舞狮、大鼓等,同时加入现代体育的趣味项目,让居民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3.2 建立统一组织,形成优势互补

建立和健全农村节庆体育组织,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是农村节庆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通过成立统一的春节体育赛事组织,协调各行政村的春节体育赛事,形成帮扶带动的态势,使各个体间能互通有无。从而让缺少专业人才的行政村体育赛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为原本孤立的村落间民众交流提供了便利。

3.3 广开经费渠道,创新赛事机制

在政府财政对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极为困难的现实背景下,绝不能等待和依赖政府的经济实力雄厚有财政拨款再去发展农村体育,广大的农村要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展农村体育才是农村体育的出路。[4]在利用好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基础上,创新赛事的组织机制,使得农村节庆篮球赛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4营造文化氛围,普及健身知识

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5]抓紧春节篮球赛聚集的超高人气,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宣传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体育政策,为发展农村体育起到指引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军.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在河南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功效研究[J].中州体育,2010(5):13~14.

[2]郭传燕.乡村节庆体育与新农村的和谐发展[J].体育科研2007(28):33~34.

[3]彭成根.和谐农村视阈中节庆体育发展路径――以湖南湘西Z镇和湘中Y镇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8~49.

篇8

关键词:基层文化;现状;发展;作用

当前,基层文化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近施基础薄弱的现状。而大多数基层文化工作由于财力不足,对这一块经费很难有较大投入,造成不少基层文化工作对各项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贯彻执行尚未真正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我国多数县农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文化馆站设备落后短缺。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低,当前特别是乡村文化工作队伍人员知识结构偏低。有的乡村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机构,但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没有得到扶持,基础薄,起步困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站干部普遍以基层文化工作为主管理,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无法调配,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同时,基层文化工作的工作任务是综合性的,要应对多个部门,难以专心于文化工作。

根据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因地制宜,加快我国基层文化的发展步伐,认真做好相关管理任务已是当前待续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给进方法进行着力研究基层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让基层文化更加有力的为文化假设增砖添瓦。

一、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文化工作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工作。有些少数基层文化工作党委领导,由于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不是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工作发展滞后。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首先是基层文化工作党政领导要提高对做好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措施得力了,工作也就上去了,这说明基层文化工作很重要。

二、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

基层文化工作要保持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建设起行政及业务的指导作用。基层文化工作也要积极配合上级举办的各种科学、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向上级反馈乡村文化活动情况,及时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同时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必要的文化活动内容的调整与活动形式的更新,及时将外面先进的信息资源传递到乡村,使农民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与时俱进。

三、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的文化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首先要加强自身成员的学习和提高,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函授班及加强个人业务自修,不断学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同时,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加强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头脑,使农民能信任自己,让他们产生亲切和依靠的感觉。只有这样,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一)狠抓村落文化建设。村落文化的建立是整体乡村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单元,村落文化是沟通社会与家庭的桥梁,村落文化是农民学习和传播知识的理想场所,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的发展便于农民直接参与,增进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调动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精神,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哨阵地。因此,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应随时与农民保持联系,了解农民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要。与农民一起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和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二)农村文化的建设。应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文化和农村群众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层文化工作农村的崛起及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必将有力地推动基层文化工作文化以至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站要利用文艺手段和方式,协助农村组织一定规模的业务活动和联谊活动,协助培训文艺人才,围绕农村文化开展宣传,扩大农村的知名度,使有关农村从中利益,乐于在经费上对农村文化事业作出反馈。这就为文、企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要做伯乐,及时发现人才,培养村落中新的文化和科技带头人。文化工作的成员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必须保持走乡串村的良好习惯,甚至到田头地边去与农民交流,做农民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激发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帮助鼓励村级文化室的建设,有条件的村要加大对文化室的投资力度,建力各类活动室,使农民有地方去,有地方学习。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基层文化单位。是一种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是最基层、最直接与广大农民群众打交道的文化工作单位,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它承担着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为一体,服务于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篇9

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文化立县”的战略思想,这对于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是一个农业县份,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农村。

随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走进农村,一幢幢整齐漂亮的新居,一条条宽敞通达的水泥马路,昭示着各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走进农家,功能齐全的家用电器比比皆是,餐桌上的鸡鸭鱼肉也是司空见惯的家常食品。这一切都反映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农民思想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表现最为突出的现象是赌博的风气越来越盛,不但形式多样、品种复杂,而且赌资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迷信之风也颇为流行。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但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精神空气和淳厚的乡土民风,甚至还容易滋生违法犯罪,因此,大力改善或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纳入健康正常的轨道,有效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解决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包括社会伦理思想、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都属于“大文化”范畴。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政治民主的推进器,要坚持发展经济先行的原则,将农村文化工作由一般文化活动提高到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水平,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第三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先进的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的顺利实施;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文化氛围

首先应从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开始兴建。我县虽然普遍建立了农家书屋和阅报栏,但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书刊、报纸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要多为农民订阅一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并能够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的书报、杂志,让它们充分发挥为农民朋友服务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鼓励农民创办乡村剧团,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引导农民步入正规的文化传播途径,吸收多种文化的营养,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于民间文化团体,要在政策上给予方便优惠,还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真正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推广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农村致富信息,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宣传、培训,使绝大多数农民能够读书看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技术、有一定思想觉悟、具有民主法制意识的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要大力开展如“文明家庭”、“好邻居”、“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可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敬老爱幼、扶贫帮困活动,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念。在浓厚的道德氛围中,歪风邪气将会自然而然得到抑制,封建迷信的流毒也会自动销声匿迹。农村的精神空气就会得到净化,文明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只有通过休闲娱乐的方式教育农民,才能真正吸引农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引导农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从而占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篇10

关键词:图书管理工作;乡村文化建设;图书室效益

1图书管理工作的性质

乡村文化建设期间,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十分重要,阅读书籍是有效途径之一。图书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既要保障书籍的安全性,同时也要在地方建设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图书管理人员与群众接触频繁,最能够发现文化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即是权利同时也是责任,工作人员要正视自身的责任使命所在,不断的探索服务形式,提升群众满意度。读一本好书能使人终身受益,一本坏书可以使人走向堕落,所以学生可以在图书室内获得大量的新的知识,在课堂中不可能答的一个问题,在图书室中获得启迪,学到了技巧、技能,为今后发明创造奠定了基础。总之农村学生多进图书室,多阅读图书受益非浅。同时图书室也是乡村教师继续受教育的乡村,可以依赖图书室来开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农村乡村办得更成功。其特性就是图书室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不是消遣闲聊的场所。

2如何加强图书管理工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重点解决图书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管理形式也要做出进步。借助计算机设备建立自动化管理平台,读者通过计算机搜索能够轻松判断需要书籍的所在位置,解决传统管理理念中图书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开展管理任务期间,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觉的保护图书,并善于通过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图书的种类也十分重要,通过图书管理来促进乡村文化落实,必然要引进具有现实意义的工具类图书,避免出现不良书刊影响工作完成质量。针对不同社会群众对图书的类型进行划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要科学地整理书刊,做好验收、登记、入藏,对缺页、漏页,有误码率的予以剔除、注销。还要积极收集书刊、资料,查阅有关新书目录,根据不同读者对象,来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书。当前,乡村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无书可读”和“有书不读”的两种现象“,无书可读”说明缺乏图书“,有书不读”说明已有的图书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图书室的“建、配、管、用”之间的关系“,建、配”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的目的,图书室要真正做到以用为主,以藏为辅。这样,才能将图书资料这一人类文化知识的宝贵财富真正服务于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

3充分发挥图书室效益,突出教育功能,增强服务意识

图书管理要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已经工作目标,面向乡村群众定期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培养群众的阅读习惯,具有书籍鉴赏能力。图书管理计划中还要具有风险防控内容,规范基层工作开展形式,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在群众的支持下工作任务能够高效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期间,可以将各图书馆的书籍进行交换,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来完成建设任务。也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就是说把我们图书室的工作搞得活跃,克服被动坐冷板凳的局面,积极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要为师生找书、看书提供方便,要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半开架、全开架借书,要保证开室时间,利用图书室工作人员的优势,向学生介绍图书室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利用图书室的良好习惯。

4信息化对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

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率,网络运行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风险隐患,需要工作人员掌握基础的维护技能,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基于网络平台对信息共享系统进行建立,这样能够节省图书资料搜索所用时间,读者通过检索功能可以了解到图书所在位置。信息化要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能得以充分利用。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资料的储存、检索、借阅手续繁杂,不利于快捷、便利、准确利用图书资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图书资料的存贮、检索、复制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完成后,对工作人员技能水平要求也会有所提升,可以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岗位注入新的人才后,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也因此得到进步。信息化要求图书馆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包括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由于互联网的采用,图书馆每天面对极其巨大的信息资源,如何筛选、甄别各种信息为我所有,成为乡村图书馆人员一大难题。乡村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素养、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在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再次,信息化要求对农村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转变,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长期以来,农村图书管理一直延续着分散的文献体制模式。这种体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乡村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这就要求文献信息机构实现由旧的文献收藏体制模式转向以信息传递为主的开发的网络体制模式。最后,图书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资源的共享。传统的图书管理“重藏轻用”思想比较突出,各个图书馆的封闭性较强,资源的浪费与闲置普遍存在,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信息化使信息资源共享既成为一种必要也成为一种可能。

5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在乡村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乡村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对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适宜开展流动服务的地区,由政府给乡文化站配备多功能流动文化车,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学习型体系社会构建中图书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广大农村的现实条件下,要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这一世纪工程,籍此,乡村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将成为国家为实现“全民教育”“、教育机会均等”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实际行动,它必定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欣.治理困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