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

篇1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筷子“折”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会变“折”、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本课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为例,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并能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实验现象,喜欢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问题,这是利于本课开展之处。但他们还不会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特别是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设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这本节设计力图解决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条件控制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烧杯、筷子、硬币、有金鱼的鱼缸、激光器、厚玻璃板、纸屏、碗、课件等。

小组准备:装水的烧杯、筷子、硬币、激光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观察现象,导入新课。将筷子分别放入无水和盛水的烧杯中,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导出课题。

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了解概念。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①筷子“折”了。提出问题:为什么筷子看起来好像“折”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学生猜想,并试着解释。②光点“偏”了。教师引导学生让激光透过玻璃砖,发现光点“偏”了。思考:这又是怎们一回事?学生猜想,试着解释。③鱼变“大”了。从鱼缸的一侧观察鱼,发现鱼变“大”了。思考:原因又是什么?学生试着解释。2)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现象。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实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汇报实验情况。4)教师小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学以致用,解释现象。1)学生解释筷子在水面处“折”了的原因?2)师生举例解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4、认识自然界中光的折射现象。1)欣赏海市蜃楼、云海佛光、三日同辉的图片。2)教师揭示其中的道理。

5、拓展延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光的折射现象,不要让它骗了你的眼睛。

6、板书设计:

筷子“折”了 水 光 空气 光线偏折 光的折射 玻璃 透 明 物 质

教学评价设计:

《筷子“折”了》这课的教学学习的是关于光的折射的内容,主要体现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思想。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实验特色,从而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课的开始我给学生做了三个有趣的实验现象:第一筷子折了,第二光点“偏”了,第三鱼儿变“大”了。三个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先恐后的要求动手。经过这样巧妙、合理的设置情景,有层次、有梯度的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知识,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便显得水到渠成。

猜想和想象是探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整节课我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在猜想的同时发动学生动手探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篇2

关键词:PDEODE策略;概念转变;自由落体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S)-0030-4

1、前言

PDEODE是“Predict Discuss-Explain-Observe-Discuss-Explain”的缩写,即“预测-讨论-解释-观察-讨论-解释”,是在POE策略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为揭示学生的前概念,1980年。Champagne、Klopfer和Anderso提出用演示一观察一解释(DOE)来勘察学生对运动学的理解。为了更有效地勘察学生的前概念,Gun-stone和White在1981年把这种方法改为预测一观察一解释(POE)。1985年,Champagne等人把POE作为教学策略运用于自由落体的教学。1992年,Gunstone和White正式提出了POE教学策略,并把这一策略分为预测、观察和解释三个阶段。在教学实践中,人们不断对这一策略进行新的尝试和改进,把POE策略扩展为PDEODE。这是由Savander—Ranne和Kolari在2003年最初提出的,Kolari等人首次将其应用于工程学教育。作为一种勘察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工具,PDEODE教学策略在国外已有研究,但在国内物理教育的研究中尚属空白。

众所周知,在开始学习某些科学概念之前,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已形成了一些个人化的概念,即“前概念(Pre-conceptionl”。在学习新概念时,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概念,反而会对新概念产生排斥以及曲解科学概念。此时他们头脑中所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称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或“相异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由于这些相异概念会干扰学生往后的学习,使得新知识不能恰当地整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相异概念和现有知识进行修正,即概念转变。Posner等人提出著名的概念转变模式(Conceptual Change Model,简称CCM),认为概念转变需要满足4个条件,即1、学习者必须对现有概念产生不满(不满);2、新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必须是合理的(合理性);4、新概念必须是有效的(有效性)。

PDEODE策略以科学认识论、前概念、概念转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融合了合作学习等方法,符合Posner等人所提出的概念转变条件,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它与Posner等人的概念转变模式存在以下关系:

为深入阐述PDEODE策略的内涵,下面择取“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学片段来介绍PDEODE策略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案例

“自由落体运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的内容。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是生活中自由下落运动的理想模型,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课的概念教学部分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难点是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要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关键是让学生科学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为此,可采用PDEODE策略来设计“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学。

2.1 预测环节

本环节是整个教学的起始阶段,旨在勘察学生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概念,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及经验,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做铺垫。

教师首先创设“抓电影票”的情境来调动课堂气氛,并播放生活中物体下落的视频,“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接着给学生提供实验情景,让他们单独预测各个情景将产生的结果,并做好记录。具体流程如下:

教师将一张电影票卷成柱状体(该柱状体足够短,即它的长度与它在人的平均反应时间内下落的高度相当,学生很难抓到),对学生说:“同学们都喜欢看电影,而老师手里现在就有一张3D电影票,我要用它来做‘测反应’的游戏,谁抓住了就送给他,哪位同学来试一试呢?”接着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参与游戏,同时提醒台下的学生注意观察游戏过程中的现象。

在学生惊叹电影票下落太快之余,教师便提问:“同学们都说电影票下落得快,那刚才电影票是怎样运动的呢?”学生回答完,教师就适时提出“落体运动”的概念: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落体运动,刚才电影票的下落也是落体运动,自然界中类似这样的落体运动还有很多。接着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物体下落的实拍情景(如苹果下落、水滴下落等现象),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运动情景,如石头下落、树叶飘落等。在此,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刚才提到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大家对这些场景了解多少呢?那好。同学们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实验情景,它们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把你们自己的预测写下来。”在学生对各实验情景进行预测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巡视学生的预测情况。

实验情景:

1、一张纸片和一个与纸片同质量的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哪个先着地?

2、一个纸团和一个质量更大的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哪个先着地?

3、一枚硬币和几枚粘合在一起的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哪个先着地?

4、在真空状态下的牛顿管中,金属块和羽毛哪个下落得更快?

学生的预测:

1、纸片和纸团同时着地。

2、质量更大的纸片先着地。

3、粘合在一起的硬币先着地。

4、金属块下落得更快。

以贴近生活的现象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

本环节能让教师察觉学生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概念,特别是相异概念,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要下落得快”。

2.2 讨论环节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3~4人)中讨论和分享彼此做出预测的理由,然后通过讨论和协商来对实验情景形成组内统一的预测,为往后的解释环节做准备。

经过预测环节,教师对学生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概念和迷思概念已有一定了解,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要下落得快”,但不必急于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而是引导他们积极讨论。比如,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都对上述实验情景做出了预测,那你们的依据是什么呢?你的预测与小组其他成员的预测一致吗?若不一致,那哪一种预测才是正确的呢?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每个小组都要达成共识。”接着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向组内的同伴呈现自己的预测,并说明理由。比如,生活中见到的都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学生了解彼此的观点之后,要对这些观点做出分析,并对各实验情景形成统一见解。

通过讨论。学生会暴露支撑他们做出预测的信念,让教师弄清学生前概念的来源,为接下来帮助学生转变迷思概念提供依据。

在本环节中,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要仔细留意学生的讨论,但不能给学生关于实验结果的暗示,而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经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寻找更具说服力的依据。

2.3 解释环节

本环节旨在让各小组内部在针对实验情景达成共识之后,通过全班讨论的形式来向其他小组公布,并在讨论中参考他人的见解和反思自己的观点。

此时,教师应进一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反思。比如,对学生说:“通过组内讨论。各小组对实验情景已达成共识。现存请各小组的代表依次呈现你们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而其他同学在听讲的时候不妨思考,他们的解释跟你们的有何联系和区别呢?”接着,各小组的代表在全班讨论中陈述小组的统一见解,并说明依据。比如,有学生会强调在生活中见到的都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通过解释,学生察觉到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支撑这些经验的信念。而教师也更清楚地意识到何种信念占主导地位,为突破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难点提供着力点。

在本环节中,教师充当的是秩序维持者,为各小组的代表提供自由发言的氛围,保证他们在发言过程中不受干扰。

2.4 观察环节

本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的观察与预测之间的反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他们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不满,推动概念转变的进程。

此时学生很渴望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与目标概念相关的观察。比如,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都对各实验情景做了预测,也都找到了依据,那真实的实验结果是否跟大家的预测一致呢?为探讨这个问题,老师先给大家演示,接着同学们再重复一遍实验。不过,在老师演示的时候,大家除了观察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老师是如何进行实验操作的。特别是在进行真空管实验的时候,南于金属块碰到管的底部会有明显的声音,大家可根据这点来判断金属块的下落情况。现在请大家注意观察物体的下落,并做好记录。”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确保学生能观察清楚,且做好相关记录。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并再次记录实验现象。此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操作提示,如让物体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落。

实验结果:

1、纸团先着地。

2、纸团先着地。

3、硬币和粘合在一起的硬币几乎同时着地。

4、金属块和羽毛下落得一样快。

通过观察,学生体验到观察与预测问的反差,会对已有知识和经验产生怀疑,甚至不满,这对概念转变而言是有益的。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演示实验,最好也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毕竟学生更相信在亲自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结果。当实验结果与学生的预测不一致时,两者问所形成的反差会更大,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

2.5 讨论环节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来协调自己的预测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对小组内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对比和批判,寻找预测与观察之间出现不一致的原因,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观察,学生已注意到真实的实验现象。此时,他们将对这些现象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此时应给予适当引导。比如,对学生说:“经过刚才的实验和观察,同学们都发现无论纸片质量大小如何都没有纸团下落得快,这说明什么呢?纸片下落会轻微飘动,而纸团却不会,对于这现象大家有何想法呢?另外,为何质量不同的硬币能下落得几乎一样快呢?最后,在没有空气的真空管中,质量、形状和大小均不同的金属块和羽毛下落得一样快,这又是为什么呢?”此外,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通过讨论,学生可得知“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并会猜测“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会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此外,学生通过分析物体在理想状态下的受力,发现真空管中的金属块和习习毛都只受重力作用,而且都从静止开始下落。

研究表明,信息的口头叙述能提升高质量的学习策略的应用,从而促进理解和长时记忆,各种技能同样也因此融入学生的技能中去。学生上述有针对性的讨论自然会促进他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深层次理解,而不仅是记住表面现象。

2.6 解释环节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全班的讨论中了解各种视角的解释,并反思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习得科学的解释,达到概念转变的预期效果。

此时,各小组的代表将针对已讨论的问题向全班同学做出分析。在他们完成解释环节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比如,通过对空气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让学生意识到纸团之所以比纸片下落快是因为其面积小,受到空气的阻力也小,而硬币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重力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质量不同的硬币下落得几乎一样快。同样,通过分析物体在理想状态下的受力(如图4所示),让学生明白没空气的真空管中质量、形状和大小均不同的金属块和羽毛下落一样快,是因为它们都只受重力作用,而且都从静止开始下落。

接下来,教师应趁机引进“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并引导学生理解“自由”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忽视空气阻力的影响。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归纳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从而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实现学生的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通过本环节的解释,学生的迷思概念以及支撑这些概念的信念开始瓦解,但他们的解释还相对零散,教师应系统地总结,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自由落体运动,实现概念转变,习得“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概念。

综上可知,PDEODE策略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倡导自由表达的氛围,首先通过实验现象的预测来勘察学生的迷思概念,并让他们在组内及全班的讨论中解释和反思。接着让学生在观察中对已有知识产生不满,引发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实验现象,从心理上接受新概念,解决信念与观察间的矛盾,实现概念转变,最终习得科学概念。此过程逻辑严谨,逐层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篇3

一、 科学内容容量

原有三级主题“内容标准”68条,修订后有“内容要求”63条(内容标准提法换成内容要求)。

(一)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删去了以下知识点:

1.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二)为进一步理顺知识线索和联系实践,增加了以下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

2.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加强了联系实际的要求。

1.增加“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增加“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四)对某些知识要求的行为动词层次进行了微调。

1.“机械效率”的要求,由理解下调为知道;体现和上述主干知识的差别。

2.“压强”明确为理解,原为“通过实验学习压强”“能简单计算”; 同时删去原实验稿中关于“能进行简单计算”的提法,强调“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3.把“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改为“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4.大气压强由“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改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把“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测量时间”改成“会根据生活经验推测长度和时间”。

6.把“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改成“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7.把“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产生过程”改成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物体的浮尘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8.将“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改为“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9.把“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改成“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10.把“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改成“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11.把“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和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为“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进一步明确某些条目的具体要求,增强可操作性。

1.对“一些物理属性”进行举例:“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2.明确提出要求:“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并列入附录中实验项目。

3.明确提出要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列入附录中实验项目。

(一)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删去了以下知识内容:

对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 为进一步理顺知识线索和联系实践,增加了以下知识要求:

1.摩擦起电。

2.磁场、地磁场。

3.理解电功(原来只有“理解电功率”)。

(三)加强了联系实际的要求。

1.增加“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增加了“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对某些知识要求的行为动词层次继续了微调。

1.把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统称为新材料。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改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改为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4.“焦耳定律”的知识要求,提升(或明确)为“理解”层次。

(五)进一步明确某些条目的具体要求,增强可操作性。

1.增加“并了解”三个字,明确对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具有知识要求。

2.增加“并了解”三个字,明确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具有知识要求。

篇4

1.15E学习环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5E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尤其是“探究”和“加工”两个环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互动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和识别问题、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分析资料和证据、运用证据进行解释,以及表达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25E学习环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环境知识

学生最初的概念来源于生活经验,通过5E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将新的知识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构建科学的环境知识与理念。在使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的模仿层面,而是应该充分理解其理论基础和精髓所在,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反思,做到灵活运用,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和应用环境知识。

25E学习环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2.1引入

“引入”是起始环节,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出教学任务,主要是确立学习目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确立问题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到困惑并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以雾霾为例,教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雾霾现象,同时提出下列问题:1)造成雾霾的原因是什么?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2.2探究

探究的目的在于教师正式引入概念、程序或技能提供经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发散型的科学探究,主要给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验的机会,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他们获得感性经验。教师根据“吸引”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成两组,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雾霾现象的理解。第1组搜集“造成雾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的有关资料;第2组搜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去做?”的有关资料。

2.3解释

“解释”是指学生进一步提炼与总结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一种可交流的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阐述他们在“吸引”和“探索”阶段形成的概念、程序和技能,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与评价。例如,第一组同学通过上网搜集的资料及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得出结论,雾霾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面灰尘大;汽车尾气所含的污染物的排放;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废气等污染物等原因造成的。第二组同学通过上网搜集的资料及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得出结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倡导低碳生活及绿色出行。从自我做起可以通过骑车或步行去学校或出去游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可以制作宣传板报,呼吁全社会的公民节约资源;可以去工厂做调研,探讨工厂废气排放与治理的问题。通过以上两组同学的探讨,学生了解了雾霾现象产生的原因。

2.4加工

加工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质疑、复习和新的实践等活动挑战并扩展学生对概念、技能的理解。教师在加工阶段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间展开对当前理解的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概念和环境知识,并运用所建构的新概念解释新的问题。例如,教师提出“雾霾现象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得出雾霾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给交通带来不便等危害。另外学生也通过讨论得出工厂要进行废气处理和减少秸秆燃烧,尽量重复利用秸秆进行造纸及植树造林,减少私家车的数量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这些措施保护环境。

2.5评估

篇5

一、 挖掘时事新闻,激发学习的兴趣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而且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关注时事新闻,挖掘其中的地理知识,并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地理课堂。例如:特殊日期在地理上都有一定的原理。每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几天,请同学们关注白天与夜晚时间长短的变化,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地理问题。经过不断的重复学习,不仅加深了地理知识的掌握,了解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变化,也了解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白学习地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经常读报,关注新闻事件。先由老师从生活中选择天气的变化、天文现象、身边的特殊事件等,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即时解释这些现象,关注地球上地理事件的发生。如:南京梅雨季节开始时,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季风的知识来解释;台湾发生的地震,及网络的中断,可以运用所学的全球火山地震带的知识,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的分布及对我国的影响;太湖蓝藻爆发时,请同学们运用地理的观念来解释其形成原因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得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正确的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也会用一双地理的眼睛去关注我们的地球,了解我们地球上发生的事件,并自觉运用地理的观念去解释这些现象。当学生们不停地运用地理知识来认识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就会觉得学习地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自觉、自动的去学习。

二、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地理的学习能力

学生们沉迷于学习的压力,每曰就是从家到学校学习,回家就看书,对于日常生活的小区、学校、本地的城市恐怕很少去关注,而这一切恰恰也是地理学习很好的来源。组织学生走进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例如设计对学校的植物调查或小区、城市的植被调查。(调查表见附件一)要求学生了解校园内主要植物种类及分布;每种植物的树叶、树冠的特点;查找资料说明每种植物对环境的好处。由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合作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运用到各种地理实地调查的方法,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运用地图来说明问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在讲到七年级的自然带的分布及八年级下册南方与北方的植被分布时,同学们就可以运用到这些活动的成果。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认识到我们城市、校园的变化,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也让学生们认识到地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 挖掘民俗中的地理 弘扬民族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960万平方千米,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来学习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仅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实用性,也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意义。

篇6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如搬物品,推着走比抬着走费力;天气冷了,要穿厚点的衣服等,这些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利于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因为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的周围存在大量的物理现象,人们通过学习研究,认识到它的规律,看到了事物的本质,积累了生活经验,也学会了许多物理知识,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地创造教学情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让物理知识服务于人类。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那么如何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直观的东西,如何结合生活经验来讲解物理现象及概念,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要搞好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

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多举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现象和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充满兴趣,这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学习光的折射时,入射角不变,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不同的光密介质,折射角不同,例如玻璃中的折射角比水中的大,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钉钉子,软的东西容易过,硬的东西钉子容易弯折,把钉子比作光线,光到硬的介质弯折,越硬越弯折,水比玻璃软,光的弯折小,折射角小,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光的折射角度了。又如学习热传递,可举例夏天冰柜为什么要盖被子,而冬天人要穿棉衣,先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和问题,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认识一些材料的导热性能,让学生知道棉花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这样夏天外面的热不易传给冰块,冰块不易溶化。冬天人体的热量不易通过棉花传递到外界,起到保暖的作用。在学习电压、电流时,学生对抽象的电压、电流的概念难以理解,这时可举例,把水流比作电流,把水压比作电压,水有了压力才会流动,同样有了电压,电荷才会流动形成电流。但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就像人们把手堵住水龙头,手感觉到水压,但水流不出来。电池不连接电路,有电压但没有电流。在学习蒸发的条件时,可提问学生把湿衣服晾干有什么办法,学生会说把它放在太阳下、通风处、把衣服撑开。然后,让学生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用生活经验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甚至有的生活经验和事物本质是矛盾的,所以教师要克服消极因素,利用它积极的一面,降低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纠正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错误观念,让学生真正感受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教师还应该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新的科技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以弥补只靠经验教学的不足。

篇7

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美味食品就离不开各种用化学方法制成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

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生活中所用的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均是化学技术的体现。有了它们,人们的生活才有了保证。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日常所见的房子,石灰、水泥,窗户上的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均是化学制品。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都是化学制剂。

其次,我们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就生命本身来说,生命过程本身就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表现。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因此,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患有某些疾病。正是有了各种利用化学方法和途径制成的抗生素、疫苗等等,人类的某些疾病才能得以控制。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都蕴含着化学原理。

因此,对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化学常识的宣传势在必行。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人们十分欠缺这些必备知识,甚至有时影响到其生活。作为一名化学系大学生,对于推广化学小知识肩负着责任。长期以来,对于采用哪种模式,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最终,经过思考和考察,结合平日所学,我决定结合生活中各类化学现象及解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知识,通过研究与学习开发出以化学常识为背景的“化学大爆炸”小游戏。目的在于,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人们更快乐地了解化学常识。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人们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人们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背景,使人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法的精髓是愉快学习。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参与者的主体性,要求参与者开动脑筋并不断吸收化学常识。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化学常识的学习动机,培养人们的兴趣,使人们更积极地去了解化学,从而减少人们对与化学有关的日常用品的误区,扫除人们对常用化学知识的盲区,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并利用化学。

“化学大爆炸”小游戏前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如何用VB程序来呈现游戏,以及如何让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化学知识。结合以下方法来进行研究:首先,对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资料收集,并完成资料收集的科学分类和筛选。其次,整体构思游戏程序的编写与游戏界面的设计。最后,对游戏程序进行完善,并在小部分同学中试行游戏,并收集意见,改进游戏细节。

“化学大爆炸”小游戏通过编程与画面设计,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化学现象以及它们的化学组成成分与性质用小游戏连连看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例如,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脖子病、酸雨、钡餐、味精、醋、白色污染等等常见的专有名词。人们往往只是听说,但对具体成因及其化学成分并不清楚。此时,玩家通过玩这款游戏就可以详细了解到其中的化学知识。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激发自我学习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人们可利用小游戏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化学大爆炸”游戏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其中的文字、颜色、图像及创设的情景等等是时刻存在的无声教育,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对美的涵义的理解,有利于身心健康,可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通过玩“化学大爆炸”小游戏,人们能不断了解化学常识。每一次玩游戏都是既在娱乐休闲,也在学习。人们将能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化学常识结构,更深地入了解生活。

参考文献:

[1]徐进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Deitel.Visual Basic大学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3]江元汝.化学与健康.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

篇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知识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有着极大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高中化学教师要从生活入手,活化化学知识,指导学生从科学视角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获取化学知识,实现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打造生活化化学课堂教学情境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化学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创设生活化情景,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夏天,一场雷雨天气过后,我们会感觉空气十分清新,人们神清气爽,尽情享受清净的环境,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学习了《臭氧》后,就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雨水冲洗掉空气中的尘埃,在闪电时,空气中的小部分氧气转转化成臭氧,而臭氧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经过臭氧的净化,空气变得格外清新,这就是雷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教师要善于提炼与拓展教材中生活素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寻找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切合点。例如,《乙醇》的教学,教师设计“假酒中毒事件”教学情境,面对这一惨痛的生活事件,学生主动陷入深思,并进一步要探究白酒的度数及成分,探究检验白酒中甲醇的含量,从生活中的“假酒中毒事件”,探究中毒的原因,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习化学化学的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增强教学活力。生活化情境的导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根据生活情景引导教学,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老师设置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深入探究化学问题,掌握与理解化学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锐利武器,教师要善于寻找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衔接点,让学生去探索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鼓励学生将生活实实际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注重对化学现象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思考化学现象,培养探索精神,寓教于生活,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化学的密切联系。例如,海绵铁是一种水处理介质,具有环保性,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用于各种锅炉去除水中溶解氧的地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海绵铁的除氧原理。经过讨论探究,大家形成共识:当溶解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海绵铁与水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絮状物。问题充满生活气息,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找到成就感。教师组织学生了解当地的饮用水、空气、土壤等情况,空气的污染程度、污水处理、农药化肥的施用等,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教师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化学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实现了“回归生活”的学习目的。

三、在化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2、主要材料清单

“沉和浮”单元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时间的测量”单元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热”单元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地球的运动”单元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学习工具准备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同学的课前学具准备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篇10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4、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个流速有关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由气体的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2、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用具】

1. 教师用具

流体压强演示器、直尺、一元硬币,自制的PPT课件

2. 学生用具

大号注射器一支、水槽一个、两只小纸船、漏斗、乒乓球、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自制机翼模型、两张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请大家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间,用力向下吹气。

问:说说你看到什么现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想到什么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简单介绍流体的概念

(二)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利用教材的“想想做做”探究实验研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抽学生上讲台演示,要求其余学生认真观察。

问:1、硬币在空中飞行时,竖直方向受几个力?这几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

2、猜想一下,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怎样利用两张纸来验证你的猜想?

4、你能解释引课中观察到的现象吗?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现象吗?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得出结论。

5、学生动手实验并解释现象。

(1)学生完成课本图14.4-2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时,发现两张纸相互靠拢,而且吹气越快,两张纸靠拢的越紧。

分析: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变大,中间压强比两纸外侧的压强小,两纸外侧和中间的压强差使两纸靠拢在一起,吹气越快,两纸中间空气流速越快,其间压强越小,两纸靠的越紧。

(2)在靠近的两摞书上放一张纸,在两摞书中间吹气,你发现什么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实验现象:纸中间向下凹,吹气越快,下凹的越多。

分析:当吹气时,纸下面中间部分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纸面上下的压强差使纸向下凹,吹气越快,压强差越大,下凹也越多。

6、利用流体压强演示器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三)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 一次海难

1912年秋天,远洋轮船“奥林匹克”号与较小的巡洋舰同向航行,但是当二船平行的时候,突然小船竟然扭头几乎笔直地向大船冲来,结果小船把一次海难“奥林匹克”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

问:1、两船间液体流速比两船外侧液体流速大还是小?

2、两船相撞,说明两船间的压强与两船外侧的压强存在什么关系?

3、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

在水面上放两只小船,用水管向中间的水域冲水,观察其现象。

实验现象:小船向中间靠拢。

分析:充水时使船内侧水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船外侧水流速度小,压强大,船内侧的压力小于外侧的压力,内外的压力差使船向中间靠拢。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流动液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四)飞机的升力

1、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种鸟及飞机机翼的放大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对比自己制作的机翼模型,分析飞机利用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2、鸟儿是怎样飞翔的?

解析:鸟向前飞翔,空气沿着鸟翼流过,由于鸟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鸟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快,它对鸟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慢,它对鸟翼的压强较大;这样在鸟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个压强差就形成了鸟翼向上的升力。

3、机翼的形状和鸟儿的翅膀类似 ――上凸下平

飞机起飞之前,先得在跑道上跑一段距离。飞机向前跑,空气就相对地向后移动,空气的压强作用在机翼上使机翼获得巨大的升力。机翼的形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4、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

上方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

解析: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气流大.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还知道吗?

1、火车站站台上有安全线的原因。

2、解释: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3、做机翼模型的实验:把细线拉平绷紧,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细线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可以看到“机翼”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翘起,这是什么现象?

三、巩固练习:

1. 物理学中把具有_________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与_______有关,______越大的位置压强反而越小。

2. 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2.

3、A管中水面上升是什么原因?

分析:A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杯内的水在压强差得作用下沿A管上升。

如果用力吹气,A管中的水将从管口流出,想一想,这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什么实用价值?

分析:用力吹气,将发现水从A管口呈雾状喷出,吹气越快,喷得越远,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喷雾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上旋的弧圈球的飞行弧线比不旋的弧线高还是低呢?

四、引导学生小结

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2. 流体在流动时,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较小的位置,压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