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概念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概念教学策略

篇1

我们发现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的物理课程资源非常的少,往往不能通过实际的生活资源解决学生的认识概念,以及通过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困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拓课程资源,使自己的教学丰富多彩.课程资源主要是找相关的物理问题或者可以让学生理解的物理情景.

1.1源自于生活最重要的来源主要就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例如,给学生呈现几种晒衣服的情境,要求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衣服容易晒干,继而引发学生猜想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2源自于现代传媒所提供的课程资源例如,和学生一起学气压的知识,就可以举例一个美国旅客在空中突然飞机门打开了,他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如何才能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

1.3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例如,同学们都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一个理想化实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请问是什么实验?你是如何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1.4源自于对教材知识和概念的深度挖掘适当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如为什么说水的密度是1000kg/m3,有红外线,有紫外线吗?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的区别和联系?导线,用电器如果没有电阻行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适当将概念分阶段地提高

知识的学习和深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未知走向已知、摸着石头过河,同时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这也是认识的规律.例如,密度的概念,我们认识问题时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知道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一般的不相同,然后再引入密度的概念,这是第一步.经过对于密度概念的初步的认识,为了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通过适当的和必要的物理练习再进行确认或者事实认定,这是第二步.最后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密度概念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有关密度使用时的规律.这是第三步.最后上一个台阶的是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密度在一些情况下是可变,当然这个可能超过了课程标准的范围,但是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一些密度的变化问题再加深学生对于密度概念的认识.初中物理中力的概念的学习,力臂概念,电阻的概念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认识.物理概念教学活动是有计划地分段进行的,在设计“如何教学”时,首先需要把物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定数量的可教、可学的单位,这些单位通常称作物理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物理教学内容,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解决好如下一些问题:要根据物理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物理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广度应要求恰当;物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要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物理教学内容难点在哪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如何检查,要有可操作的方法;物理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恰当,有科学性.最后,练习的配量,包括练习的量和质,练习的方式和方法,都要精心设计.

3重视概念的应用

概念是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因此作为教育者要通过应用让学生对于物理学的深刻理解.实际上概念教学的目的,意义,方法都在于能够应用,应用时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能够让学生能够看到,能够接触到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有些老师为了接轨中考,任何一个概念学习了以后就喜欢用中考习题作为学生练习的材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起点太高了,而且中考的习题虽然有些难度不大,但并不适合刚刚学习这个概念的学生,可能有区域,教材特点,实际生活中可能就无法让刚刚接触物理概念的同学适应.因此我们建议刚刚开始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不应该围绕中考进行,而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到的实际选取材料,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如力的概念,可以通过力能够使物体变形,如馒头,弹簧变形,通过自己在生活中骑自行车的实例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自己拍打桌子或者自己不小心撞击到物体感知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如惯性的概念,通过自己骑自行车感知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通过自己被别人推动理解惯性是维持物体静止的原因.总之教师通过身边的事实或者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来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切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概念,巩固概念.初中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些.

4选择教学策略

篇2

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29-02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之本、解题之源,学好它既是基础又是关键。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其自身的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加强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一、数学概念生活化

数学课标指出,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生活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数学知识并非新知识,而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学过的旧知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引入概念,着力实施“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是数学课改的理念之一。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从生活中引入概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时,笔者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如桌子、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铁轨、电梯的运行现象,风车、电扇、水车的旋转等,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形象、生动的物体实例,就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各自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属性,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认识“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又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超市里的商品价格,如一支铅笔0.5元、一个书包23.7元、一条毛巾9.80元,让学生把商标上的价格与整数进行比较从而引入“小数”的概念,并根据小数与整数的不同点认识“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个部分,抽象出“小数”的概念。教学“角”的概念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角,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见过、使用过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像红领巾、三角板、屋顶等物体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接着由实物抽象成各种各样的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概括出角的最基本特点,形成角的概念。又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笔者用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小红今年12岁,但她只过了3个生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正当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笔者顺势提问:“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以此引起学生的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二、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感觉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对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循循善诱,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再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引出“循环”的概念。又如,在教学“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儿歌“锐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钝角比直角大”来记住“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让学生朗读记大、小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四个小月永不忘”“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月大三十一,月小三十整”。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浓厚,更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

三、数学概念具体化

有句话说得好:“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既符合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与学生动手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数学体验的获取主要通过动手操作。现代心理学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引入概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巩固概念。

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理解数学概念,就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摆一摆”,来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继而抽象出概念。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拿一细线拴一球,握住线的另一端使白球转动形成“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是“到一定点为定长的点的集合”,引出圆的概念。再让学生动手画一个圆并将圆对折、再对折,折过若干次之后,让学生观察折痕并进行讨论。学生从讨论中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内一点――即圆心。再让学生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长度,知道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同样得出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从而掌握了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经历了“圆”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又如在教学“长度、重量”这些内容时,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掂一掂、比一比”等形式,结合生活实际形成正确的概念表象;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一做、写一写、数一数”等形式体验一秒的时间长短,把秒的概念由抽象到具体,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一起搭积木,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到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及数学概念的理解。

动手操作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而且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四、数学概念情境化

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它所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很多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在概念教学中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学习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根据教材创设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如买1元铅笔时,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时,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从情境活动中认识、理解人民币的概念。又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早晨上学的时候,粗心的“小马虎”三角形把一条边忘在了家里(多媒体展示中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为后面学习“角的概念”奠定基础。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可创设一个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情境,让学生布置教室,有规律地挂汽球、灯笼、旗,男女同学有规律地排队唱歌跳舞,学生有规律地拍掌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情境中认识和理解“规律”,并形成概念。在教学《统计与可能》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摸彩球游戏,即在袋中放入各色小球让学生逐一去摸,并统计结果。接着教师追问学生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学生便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也水到渠成了。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在《长、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国庆节快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品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尺子、铅笔、彩纸之际,可以又一次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用一句“请大家摆一摆,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来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在欢乐的情境活动中掌握“长、短”的概念。

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动物运动会”的情境,让不同的动物骑上不同形状车轮的赛车,让学生猜想谁得了第一名,讨论:“人们把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椭圆形或方的?”学生对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就会运用已学知识来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对圆的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处处感受着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他们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能积极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不断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

篇3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前概念 教学策略

小学义务阶段的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有些教师为了满足让学生记住概念的定义,直接在教学中“空降”科学概念。教师没有向学生展示概念建立的内涵,没有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学生虽然把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遇到实际问题仍 不懂得运用科学概念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巧妙转变学生的前概念,重建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使得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1.掌握学生前概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通过师生座谈会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脑海中已有的前概念进行全面调查,分辨学生的前概念是否有科学上的偏差,以及学生认知上错误的原因,再撰写相应的教学设计,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接受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前的问卷,大部分学生均认为质量轻的物体更容易浮起;质量较重的物体在放入水后会沉入水底,无法浮起。通过此方式暴露学生的错误观念,使教师在教学前有充足时间思考相应的对策。

2.合理选择学具,消除错误前概念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先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深入理解,再根据学生的前概念,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例如执教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在理解完声音的强弱以后,如果按照课本的方法,只让学生听高低不同的两个声音,当提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由于思维中形成的定势,很可能会根据错误的前概念,说是声音的强弱不同。在教学中,如果改用吉他做学具,让学生比较这一系列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便能很容易得出是声音的高低不同。对学生前概念进行了解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研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3.通过合作交流,引发对前概念的质疑

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个体认知受到的限制得到克服,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对彼此的观点及见解有所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积极性较高,其在相互信任、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将原始的观念合力表现,说出自己的前概念,实际的交流过程会使学生意识到原有的前概念存在不合理及片面等现象,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和思考。例如在《植物的果实》这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带来果实,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带过来的是否全部都是果实。对于苹果、桃子学生基本都认为是属于果实,但是萝卜、地瓜等块根块茎,同学的在交流中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只要能吃就是果实,有的认为必须有种子才是果实。不同的前概念引起学生不同的意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同学的想法不同,引发对果实这个科学概念的思考,激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引发认知冲突,修正错误前概念

学生在真正学习新概念之前,对一些概念已经有所了解,包含原有的经验和假设,但是学生感知生活的最初印象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一致。有的前概念已经形成定势,教师要将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错误前概念全面改变有一定的难度,只有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制造“矛盾事件”,合理的引出认知冲突,构建新的科学概念[2]。

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课堂教学设计实验环节,杯子里放面巾纸,然后让整个杯子浸没在水里,让学生猜想纸巾会出现什么情况?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做出猜测之前往往会结合以往的经验,认为纸巾在水里面就应该会被水浸湿。教师在综合学生的答案后,开始做实验,通过多次的实验后,发现杯子内的纸巾是干的。这样的实验结果与学生的猜想是矛盾的,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纸巾不会被水浸湿的原因。经过学生交流讨论后,让学生明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杯子内的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一科学现象的原认知结构与真实的科学现象之间的差异,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新的科学概念重新解释现象,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修正学生的错误概念,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变。

5.结语

每堂科学课学生都需要掌握一些新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能促进学生获得系统化、网络化的科学知识,对学生全面理解、应用科学有一定的帮助。教师教学中应该沿着学生前概念的发展这一基础,帮助学生将所要学习的科学概念和原有的想法建立联系,修正错误前概念,重建科学的新概念。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概念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08

化学教师教学时,对概念的教学往往觉得非常头疼,因为概念都是非常抽象枯燥的理论描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更谈不上理解了。可是,如果没能良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那么后续的学习就像是建立在不稳地基上的建筑一样,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存在巨大的隐患。所以,怎样按照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来安排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策略,就成了每名化学教师都想要解决的问题。下文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学习,探讨了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

一、概念教学现状研究

1.化学概念本身过于艰深。

初中化学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多,而且又大多抽象难懂,彼此之间的关联度又很高。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十分困难: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转到微观的角度来进行概念的理解,这对初中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也就并不奇怪了;其次,对于那些过于理论化、抽象程度高的概念,学生一般无法理解其真正的意义,通常只是硬性的记忆而已。

2.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

首先,初中生学生虽然已经开始逐步建立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毕竟还是起步阶段,所以对概念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次,学生经常会混淆生活中的概念和学科中的概念。

3.教师教学设计不当。

首先,化学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教学完全按照考试要求进行,让学生硬性记忆化学概念的意义以及具体运用;其次,化学教师未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仅靠高密度的练习来推动学生掌握概念。这样的概念教学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无法对接收到的概念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与处理,从而导致概念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改善概念教学的策略

1.重视概念的导入环节。

化学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对概念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的理解和消化化学概念。概念教学的导入环节有许多种形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的内容来设计。

(1)借助直观的现象,建立学生对概念的初步认知。

化学教师应该尽量多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对概念的初步认知。例如:进行分子的概念教学时,作者就在上课的时候向学生展示了将盐溶于水的过程,让学生见到直观的分子运动过程;之后再通过形象的比喻对分子进行具体的描述,这样就将肉眼无法看到的分子形象,立体直观的展示在了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对分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引入化学概念,实验、幻灯片、模型都是不错的选择。

(2)构建教学情境,重现概念的形成。

化学教师要巧妙利用拥有的条件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提升对概念的掌握程度。例如:进行溶液概念的教学时,作者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溶液的资料,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准确的表示溶液的浓稀,从而为学生重现了溶液概念的形成。此外,教师构建的情境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学生对于情境下的事物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在情境下提出相关的问题,借助实物或者实验来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例如:进行过滤这一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用纱网把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和奶茶进行分离,强化学生对过滤原理的认知。

2.重视概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紧抓概念的核心属性,注重概念的挖掘与拓展。

初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对概念进行浓缩,让学生明确概念的核心内容与意义,从而突显概念的本质。例如:进行催化剂这一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向学生讲解“一样改变、二样没变”这个核心。

(2)理清概念间的关系,避免混淆概念。

化学教师想让学生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在新课讲解或者知识复习的时候,将化学概念进行针对性的对比。例如,分解反应以及化合反应,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种类来界定;区别则在于:分解反应中物质由一种变为多种,化合反应中物质由多种变为一种。再如:燃烧以及自燃,也是属于存在共性,但是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化学教师讲解这类概念时,可以使用类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抽象思维,进而实现对概念正确、深入的理解。

(3)注重新旧概念的融合,促进对新概念的理解。

化学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将概念的属性全面、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旧概念和刚刚学习的新概念融合在一起,进而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讲解置换反应时,教师需要注意:首先,衔接不同的反应类型,写出几个学生已经理解的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说出每个反应各属于哪一反应类型,连带复习分解、化合等反应,之后再和置换反应进行概念上的对比,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程度;其次,衔接不同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类型,教师先带着学生复习一下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这样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3.重视概念的延伸

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分析、对比已经学习过的化学概念,从而清晰梳理各个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特殊属性、不同点,从而实现对概念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内化以及迁移。例如,讲解物质的构成以及分类时,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概念的树形结构图,并引导他们通过画图把握概念的特征,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异同。借助画概念的树形结构图,能够让学生的化学概念思维变得更加立体,从而促进他们进行概念的延伸。

4.重视概念的实际运用。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31-01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最基本、最基础的内容,其教学理应受到充分关注。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化学概念具有逻辑性、概括性、抽象性特征。概念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或不感兴趣。如何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是本文要解决的难题。

一、有效对比,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

化学基本概念的系统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意图,主要由教材的理论体系决定,其中部分概念是一个分段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在概念教学时,物质的分类一直是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应抓住基本概念的编排顺序逐步深化,各个突破,在有效推进的同时,应对比各概念间的异同,将其进行适当分类,并将同一类概念按其相互关系归纳在一起,加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教材中零散的知识联成有序的网络,力求使概念系统化,便于学生牢固、准确、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第二单元“空气”中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学习水的组成时又学习了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这时很多学生分不清混合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这些概念既有自身的内涵,又存在着一定的从属关系。在教学中既不能把它们绝对化,又不能将它们孤立分割对待,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对比画出关系图(如下图),以达到突出概念的本质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教学实践证明,在进行联系对比,构建概念体系时,教师应多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不宜过早地列出全部结论,可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随讲随列,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知识网络,不要一开始就向学生展出全图,以防止学生被动接受。

二、去伪存真,用好日常概念的“两极性”

化学基本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学习,而在正常学习、实践积累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形成化学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常常受日常生活的一些概念影响,把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先入为主,往往会对一些概念深信不疑,根深蒂固地扎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不能正确反映概念的本质。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许多学生依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木柴燃烧事例,自认物质燃烧后质量都是变少了。此时,可通过实验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观察和分析,运用直观获得的新知识来排除日常思维的干扰,及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化学概念。若日常概念的含义与化学概念的内涵一致时,会促进化学概念的构建与掌握,对学习将产生积极作用。如学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时,与常说的吃饱、没吃饱、吃少、吃多来举例说明,通过感性的认识思考,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概念的内涵。

为了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日常概念,及时纠正不科学的日常概念,有机地联系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日常概念或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化学概念的两极性。将日常概念当成一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日常概念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依据认知,合理把握化学概念的深广度

概念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但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加强概念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好知识处置的分寸,准确把握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阶段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循序渐进。例如,初中讲的“燃烧”是指在通常状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学生知道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与。还有氧化反应等概念,均属“过渡性”或“阶段性”概念,教学中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过分追求科学性和完善性,将概念随意扩展或深化,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当然,注重概念的阶段性,并不能忽视其科学性。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教师讲解应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为后继教学打下埋伏,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概念科学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四、正反剖析,突出化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能背诵概念并不等于真正理解概念,概念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讲授化学概念时,教师要认真剖析,抓住概念的关键,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从侧面或反面去剖析,通过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便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进而能综合运用它们来灵活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本质特征是酸与碱为反应物,而不是生成盐和水。讲授时不仅仅是只通过肯定的例子来例证,还要及时通过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盐酸与氧化铜等否定的例子来促使学生对概念的思考辨析,通过正反例证,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搞好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选择合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标、录像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化学概念,理解概念的实质,娴熟地将基本概念运用到解题和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概念的掌握,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扬义等.化学概念与化学“学科关键词”的学习与认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 初中化学前概念 特点 体现 转变策略

一、化学前概念的特点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联系,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生产经验对学习化学概念影响很大,学生并不是一片空白地走进课堂,因此,有许多化学概念,学生在学习它们之前,就有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前概念。所谓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的学习,已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

化学前概念具有如下特点。

1.广泛性。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实践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对化学世界观察与思考的范围相当广泛,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纯净物与混合物、物质的构成、溶液的知识、燃烧条件、质量守恒定律、酸碱盐的概念等内容方面都存在前概念。

2.直观性。

学生缺乏科学概念引导时,去感知客观世界,往往与摸得着、看得见、听得见的日常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前概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比如初三学生在前概念体系里,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透明,将混合物等同于脏物、污染物、含杂质的物质,将溶解等同于消失,将分解等同于分离,将化合等同于混合,将抽象的同一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与具体的各异的物质形式和存在状态相混淆,将化学物质等同于人工制品,认为物质变化后的产物肯定存在于变化前的物质中,等等。

3.顽固性。

化学前概念是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具有清晰的、稳定的、顽固的特点,在日常生活或实践中多次被证实,要想改变很不容易,会对学生接受、形成和发展科学概念和认识起到阻碍、消极的影响作用。

二、前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我感受到,学生在以下等内容方面形成的错误的前概念对学习影响较大。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影响这方面知识的前概念主要是由于受到某些反应条件、不熟悉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性质等造成的。学生基本上能够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白纸被撕碎为物理变化,白纸燃烧是化学变化。但由于初三学生所接触的化学反应有限,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受热”是一种化学反应条件,所以在这个反应条件的误导下,大部分学生认为碘单质受热也会分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物与混合物。

对于混合物与纯净物,学生受到较强的“洁净”、“洁白”、“澄清透明”、“无污染”等前概念的影响,认为:洁白的雪花是纯净物;盐水是均一透明的,所以是纯净物;干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则是混合物;矿泉水、纯净水、自来水、蒸馏水都是纯净物。所以,即便教师已经把判断标准给了学生,但由于受到前概念的影响,学生还是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方法,如用颜色、状态、是否干净、是否含有杂质等来判断是否是纯净物。

3.物质的构成。

学生对物质的构成所涉及的前概念比较广泛,内容主要包括组成物质微粒的名称、类别、大小、微粒的组成形式。有的学生认为不论是哪种粒子,都是实心或空心的圆圈或球体,靠单线连接或紧密堆积方式组合在一起;有的学生认为粒子之间应该是有间隙的;有的学生看到书本上有地球与乒乓球的对比图,下意识地认为原子是乒乓主要是由于初中学生没有亲眼见到物质粒子的结构,空间想象能力弱,只能靠平时对宏观事物的认识来想象,习惯于通过文字阅读来理解文字表面的东西,即使通过示意图也很难有正确的认识。

4.溶液的基本概念。

对于溶液浓度大小,错误的前概念主要有:颜色深的、气味强的溶液浓度大;浓溶液是饱和的,稀溶液是不饱和而对于溶液的形成,学生会认为:溶质溶于溶剂后,溶液是一种新的物质。

5.酸碱盐的概念。

6.金属的属性、锈蚀与防护。

由于学生日常生活看到的金属多为固态,感觉比较坚硬,因此多数学生认为金属都是固态的、硬的、比较坚固的、比较重等,还有学生认为金刚石是金属。

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基本知道铁在潮湿的地方易生锈。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铁是在氧气、水的共同作用下生锈,认为铁生锈仅是水的作用,认为金、银不会锈蚀。

以上例举的前概念是一种生活经验,是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证明,所以多数是肤浅的、模糊的,带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其含义与化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导致学生先前错误的知识结构对新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形成负迁移,产生消极作用。例如,日常“电”的概念对学习“电离”概念总是产生干扰作用,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电解质的电离是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的。

三、初中化学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前概念的转变策略多种多样,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从下列两个步骤着手,对转变初中学生的前概念效果明显。

1.初中化学前概念的显性化。

由于前概念的存在具有广泛性、顽固性、隐蔽性,因此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或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前概念,选取相应的事例,让学生用自己的前概念来解释,将其显性化;然后从化学研究问题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前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已有经验的不足甚至错误,激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自觉地对前概念修正、完善,甚至放弃,并进一步转变为主动学习科学的化学概念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创设前概念情境,将化学前概念显性化。教师可以采用设置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而导入:一般应注重设置能充分暴露学生错误前概念的情境,针对性强,能通过学生的表达充分暴露其前概念的错误,也就是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让学生清楚自己原来是怎么想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会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的认知矛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新的思维结构下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从而接受新的、科学的概念。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发生强烈的冲突,前概念才有可能被转化。

2.初中化学前概念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前概念,就是要改造和重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就是认知发展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教师应该利用教学,使学生的前概念经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转变为科学概念。

一些前概念与化学概念的内涵接近、一致,具有共享的属性,这一类前概念将对学习将产生积极作用,概念的转化就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常规的教学使其同化为科学概念。因为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些属性的方式来改变概念结构,经过常规的科学教育就比较容易转化和改变。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纯净”和“混合”的概念,其含义与化学中“纯净物”与“混合物”概念的涵义基本一致,它们之间就存在一些共享的属性,故学生在学习“纯净物”与“混合物”概念时会感到特别容易,在教师的指导下,只需要从生活中习惯的“洁净””、“干净”经过简单调整,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概念。前概念与化学概念的内涵接近、一致,具有共享的属性时,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概念和掌握化学规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可把前概念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概念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

一些前概念与化学概念之间没有可共享的属性,这一类前概念比较顽固,甚至是根深蒂固,会经常反复出现,往往会对新概念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即负迁移作用。这时教师应注意对易混淆的概念及时进行联系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相异点和联系,使旧概念对新概念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抑制知识的负迁移。如学完原子后,应及时找出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学完元素后,应讲清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间的关系。

总之,化学前概念是真实存在的,对教学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前概念,并不能全盘否定,必须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学生基本正确但不全面的前概念,可加以利用、生成新概念;错误的前概念,应转化为科学的概念。对中学化学教师来说,只有了解和研究学生已经具备的前概念,真正认识到它的本质及来源,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充分挖掘、恰当利用或转化这些前概念,教学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超.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方法.初中化学教学参考,2000,(11).

[2]咸蕊,董素静.初中生化学前概念研究综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3]赵强等.建构与前概念.物理教师,2001,(7):3-5.

篇7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遗传与进化”模块 核心概念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这些要求无疑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新课程绝不是轻视知识,也不是要降低对知识教育的要求,而是要求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简而言之,即由追求对繁杂的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转向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体现了国际科学教育“少而精”的原则。

在“遗传和进化”模块体系中,模块核心概念占主导地位,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对理解核心概念起支撑作用。很多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承上启下,反映一定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运用得好,不仅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理解、作出合理判断和推出正确结论的基础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突出意义。模块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原则是——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的教学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为学科主题和学科思想服务。开展核心概念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忘掉一些学过的具体事物之后,仍然能长期保留的广泛而重要的理解。

一、构析“遗传和进化”模块的核心概念的策略

1.构析核心概念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要想正确地构析知识的核心概念,需要对知识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和理解,并且在构析原理的时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能够用具体的实例说明问题的,就尽量选用学生熟知的实例。若是构析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就会很困难,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完成从核心概念到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的关联。

有了事物的核心概念仅仅是教学的前提,如何将教材上的一般概念、具体概念与核心国内进行关联就是教学过程的关键部分,这种联系的建立不是强行安插的,而是合理的、流畅的。合理就是要符合学生思考方式,流畅就是要保证思维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跳跃,因为核心概念教学是从具体概念到一般概念再到核心概念的,学生是从不了解不知道的状态自然而然过渡到知的状态,所以不应出现跳跃性思维。例如:变异是生物个体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是指表现型不同,表现型受到生物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遗传物质分为核遗传物质和质遗传物质……依次顺延下去,就能够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建立联系,不但顺畅,容易明了。

3.引导是教学的关键,应用是提升核心概念的根本途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核心概念出发通过思维活动完成对教材知识的联系,实现对事物的构析和概念的形成,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的是引导工作。教师的引导不仅是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关键,而且是圈定学生思维活动范围的必需,因为思维并不是天马行空地乱想瞎说,而是基于一定的理论依据。至于如何进行思维活动,则是学生的事情,而且一定要成为学生的事情。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要关注预想(设想)的思维结果,又要关注在预想之外,但又有理论支撑的思维结果,而不能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了你的设想,就置之不理或者粗暴扼杀。比如在无籽果实的培育中,学生提出曾经碰到过的一个习题,题目的关键点是有一个基因能够导致雄性花粉不育,他进而提出如果有基因会导致卵细胞或受精卵不育,也可以做到无籽果实。这种说法虽然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这种说法有其理论依据,并且能够实现目的。教师不能因自己没有设想到,而置之不理,而是要引导学生做好分析。

核心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己分析构建核心概念,完成自我学习,而这个问题不一定是生物学上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本文所言及的问题仅仅局限在生物学问题上,通过在生物学问题上的应用,使得学生具备迁移能力。

二、运用概念图,建立概念间联系的策略

概念图是一种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内,再用各种连线将相关概念或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它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层次四个基本要素,节点是置于方框或圆圈中的概念,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层次是指关键概念置于顶层,一般概念位于其次,依次类推显示等级关系。

遗传和进化是一个内在有着联系紧密的完整性、系统性很强的知识体系,每一章节表面是独立的,实质上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仅仅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则必然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零散、欠缺和不完整,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通过让学生构筑概念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遗传和进化概念很多,绝大多数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有些具体概念联系不易区分层次,有些概念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做到广泛联系,教师也不能为了概念图教学引入新概念从而加大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使用概念图时应视情况而定。新授课中知识比较孤立,能联系的只有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这样建立的概念图是不完整的,给学生的不是整体知识,因此是否适用概念图教学还有待研究。利用概念图进行复习教学,能对概念进行有效整合,能利用概念之间同、异及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归纳。

三、实现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有效探究过程的策略

1.巧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语)。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即形成科学概念乃至核心概念。可见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当然科学问题也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或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而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因此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设置困惑或矛盾。

2.精选材料,引导学生参与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应该有足够的材料,足够材料的意义不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每样材料,但学生应该都有在探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材料。同时,提供的材料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事实上,大多材料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应该通过这些材料,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另外,材料应该蕴涵着比较典型的科学概念,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所以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展开探究的前提之一。

例如要形成染色体组概念,给学生提供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分成相同花色的四组,每一组可以看成是一组染色体,通过这样的材料把染色体组、减数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联系起来,教师用明确、关键的语言直接指向学生的形成概念的认识过程。

教学是一个用时较长的较为系统的一种过程,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上,核心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而且要长期地坚持,才能卓有成效。

概念是人思维的基本元素,人们的思维是以概念为基础的,生物事实的构建可以靠单纯的记忆就可以完成,而概念的形成必须靠理解才能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生物学事实学生可能忘记,生物学核心概念却留在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从而指导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作出科学的决策。所以说生物科学核心概念的掌握,应该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和理念来实现,它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篇8

一、围绕生物核心概念精心设计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在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和没有学习的概念、先前掌握的概念和后来掌握的概念、具体的概念和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设计多种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资源整合、依据科学事实,帮助学生在处理加工转化信息过程中,构建初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意义。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三维教学目标是相互渗透并融合的,它们紧紧地贯穿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能力发展过程之中。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生物技能,掌握生物技能的前提是领会生物核心概念。如果把生物科学素养比做一座“金字塔”,由三维目标构成,那么,生物核心概念就是这座“金字塔”的框架图,知识与能力就是这座“金字塔”的根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金字塔”的上层建筑。框架图设计的精确,根基才会稳固,那么生物教学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固,“上层建筑”才能发展得越高。高效的生物教学,就是经过理解生物核心概念,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教学

以基因为例,引导学生总结“性状”,分析每个人各种性状的遗传,总结出人的性状与父母的关系,为学生学习基因对性状的决定奠定基础,再以基因为核心,引出基因的类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教师可以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进行适当分析与讲解,然后以某一种性状来分析基因的决定作用,如有无耳垂的图解,可以先用最简单的图解,然后层层递进;尝试让学生分析最复杂的基因决定方式,如血型的基因决定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真正体会到基因对人的性状的决定。

三、提倡科学探究教学讲授生物核心概念

篇9

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概念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注重物质的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体会感悟学习;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物质的量;情景引入;教学策略;练习巩固

物质的量的概念是定量研究化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它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同时,基于物质的量概念帮助学生深化建立微粒观,将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建立起联系,对帮助学生实现化学的微观研究到宏观应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物质的量概念教学并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现行的初中化学教育在微观知识要求上较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高一学生,在微观想象力方面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其次,物质的量概念抽象且缺乏实验基础,学生难以从前概念中搭建起知识间内在的联系,表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缺乏迁移性。再次,学生尚缺乏定量认识物质的意识,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仍停留于定性描述的阶段,不能通过数量之间的关系预测物质的结构及可能的性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对该知识内容的教学进行有效的策略设计与研究,一直受到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就物质的量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略谈粗浅认识。

一、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课堂情景是教师为了更好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详细的画面、情感、动作、社会和发现等场景,依据对认知存在不同的感悟,制造出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从学习的思维中尽快获得一种情景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行为,促进学生的实践活动。

【案例一】班级若买来了一车柑桔,要分发给全班每一位同学,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所知道的分发物品的方法,帮助班干部设计一个分发柑桔的方案。学生讨论的分发柑桔的方案可能有多种多样,其中这样的几种方案是最普遍的:

甲:把买来的柑桔用秤称量后发给大家:每人各多少千克。

乙:把买来的柑桔用某个容器如筐来分装,每筐大小相同,各自装满,即各人都分得体积相同柑桔。

丙:把所有的柑桔,一个一个地平均分给大家。

丁:将柑桔或者是十只或者是二十只地装好袋,每人分上几袋。

师追问:如果买来的是一车大米一大桶油又应该怎样分呢?

此时学生通过讨论认为分发大米和油,甲、乙和丁的方法可行而丙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师总结:衡量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个数或人为规定某个特定的组合(如一袋、一桶等)。物质的量也是科学上规定专门用来衡量微观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将一定数目微粒和重新设定的量进行联系,从而导入物质的量概念。使得学生理解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水到渠成。

【案例二】哪位同学能用实验室的仪器帮老师取出一定量的气体(如氧气)?如何取比较准确?学生讨论回答:

甲:将气体装在容器中进行称量。

乙:用大针筒抽取一定体积的气体。

丙:甲的方法不好,因为气体称量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必定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教师及时归纳:物质存在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衡量不同状态的物质时应根据可行性分析,不能一概采用称量的方式操作,显然气态物质用体积来衡量比较合理。从而导入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案例三】通过对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请同学们从某氯化钠溶液中取出一定量的氯化钠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踊跃讨论:

甲:用烧杯盛好一定量的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

乙: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该溶液。

丙:用称量的方法操作不方便,而用量筒比较方便。

教师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可以采用质量和体积两种形式取用,两种形式都必须知道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这就是溶液的浓度。进而通过学生已学过的质量分数浓度的知识自然过渡到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的情境引入,教师从实际生活和操作入手,对物质取量方便的可行性角度出发,探究微观粒子的宏观表征,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物质的可视性,并对知识的系统性有初步的了解。

二、注重物质的量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物质的量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由于物质的量用于表达微粒数目,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将人们研究物质世界的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了物质的量在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物质的量概念的外延:物质的量用于表示微粒数目,由于微粒也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因此由1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质量总和引出“摩尔质量”。在气体中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1.01×103帕,0℃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几乎是一致的,分子间的距离相对于分子自身直径大许多,气体的体积主要就由分子间的距离来决定。在标准状态下,1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气体分子所占体积约为 22.4L,引出“气体摩尔体积”。在溶液中,以1L溶液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引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此,我们可以建立起物质的量通过其派生物理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气体体积、溶液浓度之间的知识网络。

物质的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概念的适用范围,摩尔只能作为微粒的单位,而不能用作宏观物质的单位。然而,它仍可作纯净物的单位,如:1mol水,2mol单质铁等。在利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可采用相当量的关系,如:1mol氧气相当于32克也相当于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从而在计算时省去了转化的环节。同时对1mol物质所含的各种成分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如:1molH2O中含有1mol氧原子2mol氢原子,还含有10mol质子,1molMgCl2含有1molMg2+和2molCl-等。

物质的聚集状态教学应注重通过实验(利用教材中物质体积与实验测量出的密度计算出1mol不同状态物质的摩尔体积)和理论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微粒数、微粒本身的大小及微粒间的平均距离)构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气态物质的因素是微粒数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与微粒本身的大小无关。要强调22.4L・mol-1只能适用于气态物质,且必须在标准状况下,但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就不是22.4L・mol-1。

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中应从溶液浓度的不同表现形式出发,分析得出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浓度更便于实际操作,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中定量分析时,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给实际生产和操作带来方便,通过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三、让学生体验感悟学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化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2]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感悟,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如为便于学生理解可设计如下问题:摩尔粒子的数目大约是多少?6.02x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来的?“12C”原子特指什么结构的碳原子?再如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过程中,设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学生实验,使学生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设置:“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如果转移过程中不慎将溶液溅出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深入思考,深刻理解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

四、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量概念形成之后,一定要使学生通过复习和反复运用来掌握和巩固,绝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注意组织练习,当学生学过有关概念后,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练习题,使学生通过习题实践,巩固和增强学生应用概念的能力。二是分析错误及时改正。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了解,根据反馈发现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1)认真审题,找出题中明确的信息,挖掘隐含的信息,弄清最终要解决的问题。

(2)找出题中涉及到的物质的量问题的知识概念模块,联想已有认知结构中的与该知识模块相关的基础概念和知识。

(3)充分思考,正确提取和运用解决问题所需的物质的量概念系统模块,找出已知项与所求项在量方面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将问题解决的目的。

总之,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的教学,概念多,内容抽象,细节特别多,应用广泛。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了解学生学情,整体把握好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工具,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有500多个。牢固掌握这些概念,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观念的形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概念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就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问题。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构成前三个领域的基础就是概念,而概念又是从实践中来,学习概念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体现的也正是概念的学习与掌握过程。由此观之,在小学数学中,学生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几乎都包含着概念的因素,比如:要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就先要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要求某图形的面积,就要明白各种图形的定义以及面积的定义。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概念不清,就会导致思维混乱,也就无法正确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教学必须要受到重视。

1 概念教学的实践意义

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概念、教学现状的研究及总结,也为今后探讨我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论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本研究在丰富的理论支持下,深入小学进行调查实践活动,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可给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虽然在许多文章中研究者都有提到现阶段概念教学的现状,有的文章更是大篇幅的描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指出是通过何种途径发现的这些问题,只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释,并没有提供可以考察的数据以及调查方法,这种情况不免有些武断,对于后续的研究极为不利。对概念教学引入阶段的研究非常多,出现了许多单独研究的文章,各种方法也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策略;对于讲解阶段的研究虽然成果不算丰富,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详细的论述了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巩固阶段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只有少数研究者在概念教学整体的研究中稍微提及,却无深入探讨。这种不均衡状态急需改变。

2 概念教学的实际界定

概念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颜色、材料、气味等方面的属性都被看作非本质属性而被舍弃,只保留它们在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共同属性。 小学数学概念是每一个单元或章节所学习的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体现的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基础内容,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比如:“数”、“比”、“比例”、“方程”、“分数”、“三角形”、“可能性”等都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概念。由于小学生思维的特殊性,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呈现出一些独特之处,包括以下几点:小学数学中的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由于小学数学概念的一些性质具有等价性,所以同一个数学概念的定义方法可以不同;小学数学概念的内涵包括概念的定义、性质、定理或推论,它说明概念的含义,外延是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全体,它说明概念的适用范围;小学数学概念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且以具体性为主;在小学阶段,许多数学概念的定义都是初步的,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将逐步完善,这也恰好体现了数学概念的发展性;小学数学概念具有逻辑联系性,许多概念都是在原始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数学概念呈现方式多样,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图形辅助式呈现的概念逐渐较少,而以描述式和定义式呈现的概念逐渐增多。

3 不同概念呈现方式下的教学策略

概念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是小学数学概念区别于其他阶段数学概念的一大特点。呈现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教师教法的不同,如果教师不注意这种区别,必然会对学生的概念学习产生影响。故此,提出了不同概念呈现方式下的教学策略。

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讲、听、答、看都要同语言打交道,学生需要以语言为中介,借助书面或口头的表达来学习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是师生双方表达意见的工具和思想交流的载体,有时甚至还被当作处理对象。以图示方式呈现的概念,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形象直观,便于感知,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以图形辅助式呈现概念的方式只存在于小学低年级,因为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中缺乏可供同化新知的知识经验,并且以概念形成的方式来获得概念对学生的心理能力与背景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帮助学生形成以概念为主的思想。而辅以概念同化是因为在教学中要随着学生经验的逐步增多,逐步提高儿童思维水平,使教学适当的先于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以定义式呈现的概念语言简洁,内涵丰富、深刻,抽象程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层次的剖析语句所表述的内容。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先说明它是一个四边形,再说明它与一般的四边形的差别在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样层层深入的讲解符合小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特点。再如,教材中对最小公倍数的叙述先说明了什么是公倍数,之后再说明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如果展开多层次的剖析活动,就可透过这些简洁的数字及文字,挖掘出包括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三个关键词汇,进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概念体系。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第一阶段就是让同学们进行动手实践,从直观操作入手,把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概念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高向斌.走向合作性教学(中国当代教育学术文库)[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 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