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体育的管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体育的管理方法

篇1

1.用薪酬待遇激励人

现实社会中,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薪酬分配。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20%~30%,甚至可能达到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潜力的80%~90%。学校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还有结构工资和各类福利。结构工资以课时或工作量为系数,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学校还可以修订《教职工奖励实施细则》、《教师带队训练、指导补贴标准》和《关于教育科研经费的申报、管理的暂行办法》等,对教师各种付出和努力兑现回报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事业,不断进取。

但在用薪酬待遇激励人这一方面,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因为员工随时都可能在企业中成长而薪酬不可能紧紧相随,没有人总是对自己的薪酬满意。从师德建设的角度说,教师的努力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教师所取得的成果,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是学校多年培养的结果,如果一味地将教师的付出事无巨细均“折合”成薪酬,看上去是公平了,但往往会造成个别教师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反而适得其反。

2.用学校文化鼓舞人

作为思想意识的学校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教育者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的是学校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教师的工作在本质上不是靠规章、程序的制约进行,不是依赖校长的指令,规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是主要依靠他们的认识、觉悟和能力,依靠他们的事业心、使命感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工作目标和自身修养目标的执著追求的热情,以至于最终形成一种较稳定的思想、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当学校的文化和教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充分体现到对教职员工的尊重时,教职员工会与学校融为一体,为自己的学校感到骄傲,愿意为学校奉献智慧。良好的学校文化必须彰显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职员工的首创精神,弘扬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鼓励勇于创新的奉献精神。出色的学校文化营造的人文环境,对教职员工的吸引力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注重积极探索“党工共建”的路子,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把党的一些工作任务、要求变为工会的决议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爱岗敬业,不断增强使命感,并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从而为学校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

3.用感情关怀温暖人

国外有远见的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爱员工,企业才会被员工所爱”的道理,因此他们一般采取软管理办法,营造员工与企业间“家庭式”的关系氛围。如果一个学校是一个家庭,那么管理者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家长”要把教职员工的事当做学校的事,关心、照顾教职员工,使之心无旁骛地工作;关心有困难的职工,使他们对学校更忠诚。

作为教职员工“保护人”的学校管理者,必须竭尽全力地维护员工的种种切身利益,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法律利益等,这是许多员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比如学校在教职工生日时会有所表示;当教职工结婚时,领导会到场祝贺;生病或亲人去世时,工会、行政都会上门慰问,等等。这些都会让老师们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4.用事业发展凝聚人

教师最关心的是学校发展的前景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因为这些都与教师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学校应注重与教职员工分享学校的战略规划,让教职员工看到学校远大的志向、目标与美好的前景,甚至可以吸引教职员工主动牺牲个人短期利益、与学校同患难、共发展。可以通过多次宣传,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全员参与,人人重视,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关心学校的前途也是关心自身的前途。

篇2

一、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缺失因素

1.课堂管理观念落后。我国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很多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更加重视自己所授知识是否被学生吸收,重视课堂规范的制定,且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的事情,与学生无关。面对学生的违纪现象,采取的措施是行为控制,却很少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很少花时间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此,若要使得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呈现出其有效性,必须转变教师的落后观念。

2.忽略情境教学。研究中发现,尽管教师非常注重教学方法对课堂管理有效性的影响,但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真正在行为上的转变非常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语言工具,从而能够运用这些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关的情境,因此,英语教学的练习与操作必然需要重视情境教学。使得学生在既有的情境下练习语言,组织语言,从而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只有注重情景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深度缺乏教学情境的设置,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过低,从而使得英语课堂管理成为一大难题。

3.重视行为控制。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更加注重对问题行为的控制,遇到课堂问题行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抵消这种行为,而并不是真正从表面的行为入手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种只顾解决表面问题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即便学生表面上听从管理,也很难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能力。

4.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管理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因而教学方法会影响到教学管理的实效性,而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又反过来影响教学。好的教学方法是真正从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出发,依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设置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教师权威。

二、提高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方法

1.始终不渝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同组成课堂,课堂管理单靠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也不是教师单方面所能所为之事。关注学生的需要,真正从学生出发,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本主义对于教育教学的核心意蕴是在,学生自身的自主、自律、自我约束以及最终的自我实现之上的。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管理的目标才能实现,从而才有可能构筑有效的课堂。

2.情景中展开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理念是从认知维度上提出的对策,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是真实地存在于课堂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师生在生活世界中是在情绪、情感中绽放自己生命的。课本上,教科书上的材料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教学环境的重塑还是情景教学的创设,要想长久有效,有取之不竭的活水源头,就要真正联系师生自身的真正的生活体验。

3.重构师生关系。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师生关系呈现两个极端;①上下级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很多教师和学生在问卷中反馈"学生与英语老师在一起会感到很拘谨"。英语教师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关系的优点是在老师面前,学生往往能够做到遵规守纪,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用花费更多精力强调课堂纪律。然而,上下级的师生关系严格设置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边界,使得师生的教与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课堂气氛往往沉闷乏味,不够灵活轻松。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敏感和尖锐的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个课题。学籍管理工作者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它要求工作者应该具备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能从事和应对复杂和细致的工作,确保在实践中能维持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形成高校良好的学风。正是由于学籍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其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解决,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新形势下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意识不够高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都非常复杂,尤其是现在高校入学率明显升高,学籍管理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学籍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社会形势的变化,在长期的管理模式下,简单的将学籍管理看作为一个简单、不重要的工作,甚至有时候会出现随意处理学生学籍的问题。关于学籍归档方面更加缺乏科学性,由于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工作意识,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岗位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在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普遍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将重心放在教学方面,而不是学生的学籍管理,轻视学生学籍管理,有部分成人高校在学籍管理中,资料收集和储备不够齐全,对毕业生的学籍管理不够及时到位,从而导致学籍管理不够完备。

(二)学籍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有待于提高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非常好的职业精神,能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但是,很多学籍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都有待于提高,学籍管理资料等这些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才能胜任这个工作,一旦粗心大意,将造成不可避免的严重后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工作中还存在这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新形势下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导致我国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才能在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好更快地发展。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下文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增强管理意识

提升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是指导他们实践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学习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提高工作者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能更好地应对工作。其次,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工作人员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在日常领导过程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宣传,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通过教育和思想宣传,最终能通过意识的转型,让工作人员重视自身的工作。管理者的思想理念的转变,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创新和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

对于成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而言,其具有责任大、业务多、政策性强等特点。很多学籍管理人员在该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选择放弃或者重新另觅其他工作。对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籍管理重要性及其作用,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性强、业务水平精的专职管理队伍,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保证管理队伍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加强对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要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提高学籍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只有以上述要求为基础,不断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队伍,才能促进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成人教育高效学籍管理水平。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工作,很多信息处理如果再采用传统的人为管理方式,将影响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将学籍管理工作放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在信息化管理轨道上,最终必定能实现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是当前学籍资料管理的最佳选择,计算机管理软件和管理模式,能实现系统化数据处理,实现管理信息的规范化和管理工作的程序化,通过信息化处理,能及时储存和利用所有的数据资源,并且能为其他工作者或者部门人员利用相关信息提供便捷的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籍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和系统性的任务,对管理者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学籍管理者应该主动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最终必定能在学籍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高校学籍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只有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帮助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发现;欣赏;鼓励;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79-01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薄弱,在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方面表现较差,学生管理工作成为职业学校一大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根据我在职业学校多年的工作经历认为:赏识教育与严格管理是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一种管理方法。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正确地将“赏识教育”与“严格管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有助于塑造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只有符合学生特点的管理才是有效地管理。中等职业学校要搞好学生管理,首先应该了解这一类别学生独有的特点,这些学生除了具有普通中学学生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目标不明确

由于种种原因,进入职业学校尤其是体育学校学习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学生在普通中学一般属于“后进生”,是常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的“弱势群体”,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他们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多数比较消极,人生目标,生活理想不是很明确。少数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

2.家庭经济条件好,依赖性强,自我管理能力弱。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大部分都较好,由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是抱着希望子女在体育方面学成后有出息,给子女找一条出路的想法把子女送进了体校,很多学生也希望借助体校的教育促使自己成才,能够在父母和同学面前扬眉吐气,终于找到了一个学习压力小,将来也可以成才的地方。这样较高的期望无形中提高了家长和学生对体校各个方面的要求。由于家庭情况特殊,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很多学生又是在优越条件下长大的独生子女,由此许多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一旦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很多学生自己在处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问题时,往往会感到茫然,需要得到学校和教练员、老师的帮助。

体育学校学生的以上特点,给学校的训练和比赛及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要求学校无论是训练比赛还是教书育人都必须做出适当调整,找出一套有效地管理方法。

二、赏识教育和严格管理

赏识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善于发掘学生的特点,并采取多种鼓励形式,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我价值。

严格管理:就是热爱学生。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的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学坏。赏识教育和严格管理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并不相互排斥,赏识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格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两者有益结合才能教育好学生。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特别是体育生而言,这样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几乎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普通中学经常受批评,长期得不到肯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会形成一定的阴影。中职学校不应该再单一的强调成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中包括人格、能力、心理、心态等各个方面,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对中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并决定自己成才方向,是中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事实上,很多成绩不好的中职学生在其他方面都有一些特长和优点。比如体育生的体育特长、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等等。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发现、发掘学生各个方面的优点,多给学生一些赏识,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多给学生一些汇报表演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自尊,建立良好的心理心态,并把这些良好的状态引导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人格修养上来,这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

“严师出高徒”,但严而不当则会事与愿违。因此必须把握好严的艺术,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体校的教育不能只是重视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想成才,首先要成人,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是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因此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完整的管理体制,还要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全校上下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一抓到底,形成常态。不能忽冷忽热,虎头蛇尾,简单粗暴。在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转变差生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责任心,更应该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篇5

摘要:本文从八个方面对学校体育教学实施质量管理途径进行了阐述,即:确定政策制定的价值观;正确处理质量与平等的关系;合理结合、运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机制;运用专业问责的管理方法;制定体育教学长期、中期、短期教学质量管理规划;组建体育课程督导小组,负责推动和管理改进工作;评价目标应与时俱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更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1.前言: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在教学中的实施非常重要。体育教学离不开质量管理。高效的质量管理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实施,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和改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培养终身自觉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和积极参与锻炼的热情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加快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深化发展,同时为学生能以充沛的精力学好其它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实施质量管理途径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效性。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2.对学校体育教学实施质量管理途径

2.1确定政策制定的价值观

教育组织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教与学都是高效能的。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应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只有明确政策制定的价值观,才能在教学中有一个得到教师认同和充分理解的共同愿景。因此价值观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体育课程设置方案,应通过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讨论、沟通后,对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达成一致。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的不断改进,学生学习需求的提高,体育课程设置也在随之调整和改革。体育教学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应广泛开设学生喜爱的课程内容,避免重竞技项目,轻学生兴趣、爱好,或重学生兴趣、爱好,轻学生身体素质的两极端现象。同时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加大开设内容丰富的体育选修课程。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管理者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潜力。

2.2正确处理质量与平等的关系

质量与平等是互相紧扣,不可分割的,任何优良的教育服务都必须同时兼备质量与平等这两个概念,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概念。体育课教学要考虑体育项目特点、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别差异、身体与体质差异、技能掌握的差异等不同情况,根据实际,进行分类、分层次、分项目教学,给学生尽可能创造一个平等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同等的受益机会。近年来学校体育教学在不断地改进和实践中,面对全体学生通过开设不同类型的、不同层次的、不同项目的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了质量与平等的原则。

2.3运用专业问责的管理方法

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应运用专业问责的管理方法来判断学生的需要。如每学期末通过向学生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对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满意度;对教师教学态度、仪表和师德的满意度;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调研,结果的反馈,能深入了解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情况,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满意度上升的幅度,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保证教学质量。这种专业问责形式能够更加贴近学生主体,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及时改进,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2.4制定体育教学长期、中期、短期教学质量管理规划

体育教学质量管理者应立足长远,有计划,有系统地做出长期、中期、短期的规划。领导者要有前瞻性,将教学质量管理规划纳入体育教学总体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中,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有系统的制定出长期、中期、短期体育教学质量管理规划。在规划实施中,实事求是,通过反复研究、探讨、论证,不断修改、完善,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规划。

2.5评价目标应与时俱进

采取质量取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对改变和发展的不断追求,因此,我们对质量的看法以及测量质量的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因应情况而改变。现阶段,体育教学评价目标大多放在了容易评价的“量”上,在实际操作中重“量”而忽视了“质”,评价方法、手段单一,没有能够真正评价出学生身体内在的整体质量。作为体育管理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从衡量学生身体整体素质出发,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检讨和反思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使之测量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合理、有效,使评价指标更科学、更准确,与时俱进。

2.6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技能,培养终身健身意识和习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学习的内容既要趋向于学生感兴趣,又要保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在学生心理不良健康问题出现增多的现阶段,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如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具备终身良好综合素质,这对体育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看,学校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还有待加强。作为体育教学管理者,也应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纳入总体规划当中,着眼于未来,有重点的投入经费,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机会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需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质量管理是确保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能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应确定正确的政策制定的价值观,正确处理质量与平等的关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机制相结合,合理运用专业问责的管理方法,从制定体育教学长期、中期、短期体育教学规划;组建体育课程督导小组,负责推动和管理改进工作;评价目标与时俱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强化质量管理,以提高管理效能,推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3.2建议: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切实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把握未来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实施监督机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未来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鞠庆霞.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J].体育教育,2013

篇6

1.1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还不够新颖,部分教师仍然拘于传统的、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导致其教学过程中思想保守、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同时体育实践能力较差,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降低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1.2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体育重视程度不高

在高校总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学管理部的教学计划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体育教育管理的位置摆得不够端正,从而导致体育教学部门的教学计划缺乏学校总教务处的指导和管理,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再有就是体育教学部门自身的原因,体育教师往往把体育教学管理作为重点,忽略了教学管理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教学评价系统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指标,从而造成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发现不了问题,教学方法得不到改进,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进而影响整个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2.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的措施

2.1转变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观念

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推行,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学会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学习新时期下新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同时要勤于思考,善于吸取国内外的先进体育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且敢于创新和实践,形成适应自身实际课堂教学的管理模式,使之更加适应本校本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综合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的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项体育运动项目或专业体育技术,应该更加包括体育教学管理的行政服务能力,将体育实践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融为一体,引导其他体育教学工作者增强自身教学管理实力,努力钻研业务,加强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2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处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校教务处总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学校整体的实际教学状况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制定出能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水平的体育教学计划,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同时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力度,结合自身体育课堂中学生的特殊性,积极探索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整体综合水平。另外,学校教务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设立相关的教学评价指标,及时发现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多多采纳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积极有效的寻找问题的解决措施,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综合素质。

2.3建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相关的制度

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监控,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地进行,维持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其中,制定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应当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环节进行监督、评价和及时的指导、修正。同时设立学生课后评价制度,学生是教学课堂的第一接触者和受益者,他们的意见能够及时、有效地反应出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后动态,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使用 爱护 保管 维护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妥善的管理和使用体育器材,对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工具,是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如果没有器材,很多体育项目得不到发展,不仅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无法达到学生的心身发展的需求。其次体育器材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如何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经常使用不加管理或管理不当,器材就易损坏、流失,这样将会造成学校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器材管理妥当,维修及时,不仅能满足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也能防止不必要损坏和流失,更能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运动伤害事故。充分合理科学的运用体育器材,能够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并且能够充分的吸引和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学校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由体育组长负责管理。目前我镇中小学的体育器材设备不足,维护工作不到位,虽然通过“普九”“普室”验收,条件有所改善,可由于管理措施不严密,学生多,使用率高,常常难于管好,损坏较为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训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建立合理使用的规章制度

1、器材借还制度 : 安排专人的体育保管和登记,如统一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由各班体委到体育器材室签名领取,活动结束后负责如数归还。体育教师做好器材的整理和护理工作。

2、教师使用要求 : 对教师上课使用的场地器材做出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课前负责登记收放,课后收回,避免产生忙乱丢失。

3、学生使用要求 : 学生在利用体育器材进行活动时,必须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注意安全,爱护器材,对有关器材要熟悉其性能及使用方法后方可操纵使用。

4、体育教师每周检查固定的体育器材的稳固性,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并做好及时的登记反馈,做好维护工作。

二、妥善的管理方法

1、登记入册: 做到入室登记,帐物相符,器材损坏、报废,及时登记备案。

2、器材存放固定位置:按球类的大小、田径、体操、健身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有条不紊地分别放在固定地方,便于随时存取。

3、器材使用分别归类 :教学用的和活动用的分开,平时用的和比赛用的分开,常用的和不常用的分开,可以根据需要自制一些专门存放器材的条子和存放柜。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管理

体育场馆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事业发展重要的物质保证,是大众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吉林省高校绝大部分体育场馆是不对外开放的,学校场馆部分对外开放的比例较少,体育场馆实现全面开放的几乎没有。近年来,国家及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率,但从我省高校体育场馆整体对外开放情况看,各学校对相关法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场地器材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运动项目场馆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从社会体育需要角度来讲高校场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发挥不够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对于白城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模式研究可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对吉林全省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分析报告,借鉴前人的丰富经验。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与本研究有关的教育类、体育类、经济类和管理类期刊进行检索,进行必要的筛选,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2.2 调查法

对吉林省各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形式、经营项目、运营方式,服务和收费的内容和标准、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情况。通过这些调查活动,获取了相关我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管理状况的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场馆利用与开发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率低的原因是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形式单一, 只局限于简单的场地出租和训练。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上远远够。目前已开发的场馆无形资产类型主要有场馆冠名权、场馆广告权、场馆品牌开发以及场馆特许经营权(如各子场馆设施的经营权、体育用品经营权、体育健身相关配套服务经营权)等。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以及体育场馆在开发和经营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2.2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分以下几种方式:(1)租赁和经营。(2)个人与私企联合经营。(3)学校体育部门全权负责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和使用。吉林省高校的体育场馆由学校体育部门(院、系)主管,管理方法都是各校自己研究决定,除了一些简单的体育场馆使用外,基本上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方法。人才是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专门性的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导致体育场馆资源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管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可行性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参与体育锻炼也越来越普遍。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社会上体育场馆设施的严重不足,社会人群的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情感失衡,精神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需要释放和宣泄,而参与体育运动是他们最佳的选择。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有偿开放,可极大地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的需求,这也将成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象。

2.4 高校与社会之间资源共享和资源开发

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可以实现与周边社区、企业、单位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开发。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不但满足了这种需求,还可以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为高校的体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5 高校具有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充足的场馆和体育器材

体育锻炼要有科学的锻炼方法,体育锻炼需要专业的训练场地。高校里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具有完善的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这些资源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就被闲置起来,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高校提供了机遇,利用高校先进的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为社会群众提供健服务,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学校资源,为学校创造收入,也无形中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

2.6 探索建立校园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

2.6.1 高校校园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一件长期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有序、有度、有法、可持续的开放,真正方便群众健身,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将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矛盾。应通过试点,努力探索和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开放补偿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从而促进开放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应通过试点,研究制定开放工作的具体办法,适时总结经验,并且加以推广。

2.6.2 高校校园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目前国内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自主开放的模式,即学校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开放、管理、协调。这种模式又可分为免费开放和适当收费两种形式。二是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的模式。天津的大多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就是采取这种模式。三是依托社区体育俱乐部开放模式。四是委托经营单位的开放模式。广州的许多学校就是将学校的体育场馆委托给企业来经营,双方签订相关的协定,明确责任。受委托企业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管理。这几种模式都是各地在开展开放工作中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以及体育场馆在开发和经营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一件长期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有序、有度、有法、可持续的开放,真正方便群众健身,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将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矛盾。应通过试点,努力探索和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开放补偿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从而促进开放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3.2 建议

发挥高校体育场馆优势,建立专业化的场馆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协调好教学训练和对外经营的关系,同时加强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吉林省高校应该以学校体育场馆为基础,组建体育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一个健身交友娱乐的平台,提供会员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和健康咨询等配套的服务;不仅要重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而且要给其提供更多所需的相关服务;不仅让顾客满意,而且更希望使顾客达到愉悦,觉得物有所值。在有限对外开放的经营时间内提高利用率,取得最大化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李志实,梁林.学校体育设施[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

高校;体育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涉及到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及新模式逐渐渗入高校体育管理领域,通过高效的体育管理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从而使得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新时期如何提高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得以全面贯彻执行。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从高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原则及方法展开阐述,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力求为有效提高高校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体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地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二、认识高校体育管理

1、内涵

高校体育管理指的是遵循高校体育及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因素,以最佳的手段与方法,对高校体育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内容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只有系统划分,有针对性开展管理工作,方能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1)体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体育科研管理。

(2)教师业务管理:包括:教师业务学习管理、教师业务进修管理和教师业务素质考核管理。

(3)大学生综合素质管理:包括:身体素质管理、运动能力管理和心理水平管理。

(4)课外体育管理:包括:课余训练管理和群体与单项竞赛管理。

(5)体育设施管理:包括:经费筹措管理、经费投入管理和场地器材管理。

3、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机械“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动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唯才适用: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原则。首先,工作安排时应综合考虑,确保人得其事,事得其人;其次,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运用“绩效”原则,采用合理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教学科研并重:体育教学与科研两手都要抓都要硬,这样才能不断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更新课程内容,才有利于学术的交流,有助于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三、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高校体育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仍存在部分过去的管理模式,管理目标不明确,各项工作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仍缺乏一套富有成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一些原本制定好的计划难以执行,这阻碍了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发展。

四、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1、管理理念落后

就高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而言,采用综合管理的方式更具科学性与实效性。然而,当前,在此理念上表现为定量不足、定性有余,评价学校体育总体工作时,会以经验为主体的定性分析上寻求根据,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尚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论证及管理机制。

2、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体育管理工作中轻目标、重过程,对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等问题缺乏必要的论证,故通常表现为过于夸大事实,此外,一些管理者在确立工作目标时,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过程的运作上,而缺乏对工作目标制定的科学分析、论证和检验。

3、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目前,众多高校体育管理尚停留在面子管理上,除了对教学计划、教案、听课及查课等管理,很少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分析;此外,教师评教及学生评教也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完善的体育管理评价体系。

4、体育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这对体育健身器械和活动场地的需求大量增加,器械损耗速度加快,很多高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械的建设,制约了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使高校体育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五、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建立全面合理的认知体系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主体的普及性,即任何一个普通高校体育工作者都必须以系统认知体系充实头脑,要有一种全局的和系统的整体思想;其次,是认识客体的全面性,即不论是对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宏观规划,还是对一堂课。

更新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作为高校体育管理和发展的基础,学校体育管理若想适应发展需求,则必须解放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强高校体育的目标管理,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若想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依法治教。制定规章制度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科学且有一定高度,有利于激发进取意识;(2)条文规范,词语清楚,切忌模棱两可;(3)规章制度要稳定,不能说废就废。

3、实施科学化管理

科学化体育管理应体现四大原则:(1)开放原则。首先,要积极探索,敢于尝试,借鉴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其次,体现公平、公正,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再次,努力培养公众的团队意识,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管理。(2)效率原则。没有效率的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需建立精干的管理机构,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4、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队伍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学校在体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体育教师责任心的培养,努力为体育教师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为其创造一个优越的教学、训练和科研环境,切实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此外,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5、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

管理者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和知人善任能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体育管理工作。

六、结论

在高校体育管理的过程中,需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意义的认识,理性分析高校体育管理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实现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明昌.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贵州体育科技, 2010.03.

[2] 朱洁.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研究[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3] 尹方波.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初探[J]. 科教导刊,2010.12.

[4] 胡美兰,黄日权. 高校体育管理要适应教学改革[J]. 教育与职业, 2008.03.

[5] 卞利亚,吴 琨. 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新认识[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2.

[6] 王会勤,宋保华. 浅谈高校体育管理[J]. 科技信息,2008.29.

[7] 黄世华,王胜.加强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8] 胡美兰.高校体育管理改革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6.

篇10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三度”管理

1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小学学校管理中主要存在重经验轻实践的难题,且整个管理过程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忽视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是,学校片面的认为提升管理水平就是改进学校的基础建设设施,因而比较重视学校的外在形象,没有提升学校的内在水平,即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授课能力;二是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工作只是基于学校的基本政策,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缺乏针对性,以致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小学学校管理人员的思维存在局限性,无法准确预估并评价学校的未来规划,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四是学校的管理方式依然坚持集中制原则,没有发挥民主效应,使得学校无法拥有自主发言的环境;五是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以致在短时间内无法转变自身的管理模式,不能跟上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教师往往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综合水平的唯一标准,教育的目的性与功利性较强,使得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2小学学校的“三度”管理措施

2.1密度管理:密度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术语,而在学校管理中则主要指的是学校管理的紧密程度,这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保障前提。管理的空隙越大,所产生的管理效应也就越低,反之,管理越紧凑,管理效能也就越高,为此,小学应该实行密度管理。首先应进行合理分工,由校长至各级的行政人员;由教导处至各个班级,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无法做到合理分工,则很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目标不明的现象。为此,学校应落实各个行政职能,确保职能部门的合理化,还应形成由上至下的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密度,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其次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做到人尽其才,并充分挖掘教师的优势,并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应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传统空降式的聘任严重打击了教师的自信心,为此学校应该采取竞争上岗的管理模式,让教师可以竞争管理职位,然后给予教师一定的准备时间,使其在选拔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这样才可以保持教学活动的先进性,并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2.2精度管理:精度管理主要是在密度管理的前提下对管理层次进行细化,追求精益求精。在此过程中,应注重调节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确保充分发挥个体优势,以便激发团队的活力。同时还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安排教学任务,使教师在完成任务的期间获得足够的满足感与荣誉感。还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确保其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通过体育活动、教学比赛等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学生的每个人都会存在从众心理,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形成由上至下的榜样示范作用,及时表扬拥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使其形成榜样力量,这样才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并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2.3深度管理:形式与内容都是管理的必备因素,如果只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则很容易导致管理流于表面,无法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只有将形式与内容充分结合,才可以真正提升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充分结合,并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具体的形式与内容,比如形式上是利用班级比分制度还是采用班主任扣分制度等。其次,学校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校长应明确学校的管理风格、管理模式以及校风、学风等内容,并根据社会及学校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最后,还应注重细节管理,小学管理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学校应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源,是个别学生的问题还是班主任管理方式的问题,而后及时处理问题,这样才可以保证管理的实际效果。结束语“三度”管理方法是传统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可以适应当前各种管理情况,并有效提升了小学管理的质量水平。为此,小学学校应始终坚持“三度”管理方法,并认真落实“三度”管理的基本要点,根据管理方法中的各种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实施策略,这样才可以真正提升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并确保学校管理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高宝松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小赵庄乡建华小学

参考文献:

[1]郭斌.探索“三度”管理法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导学,2015(07).

[2]闵健.小学内部加强“三度”管理的策略与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