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素质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素质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素质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村职业教育;科技培训;建议;辽宁彰武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实行农业各类补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三农”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但是也必须看到,还有一部分农民仍然处在贫困之中,有的还相当落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贫困现状,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1彰武县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现状

彰武县85%人口为农业人口,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县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2]:

(1)基础教育薄弱。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差距很大。55岁以上的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相对偏低,观念守旧,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慢。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30~55岁的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新品种、新技术掌握适应快,其中少部分人已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运输业等,还有少部分人进城经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等。30岁以下没有升入大学的青壮年农民,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意识超前,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大部分外出创业或务工。

(2)农村人才流失。由于农村各种条件差于城市,培养出的许多人才离开农村而向非农职业转移,留下来的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3)农村职业教育滞后。缺少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且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进一步造成农村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

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1)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是科技的发展,农业经济区、牧业小区、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等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

(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前提。多年来,彰武县涌现出很多农民科技专家、大户能手、科技带头人等农民科技精英,他们自己培育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新品种,发明了多项新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乡土人才,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普及,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为农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带头人。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几点建议

(1)利用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教育、科协、农业、牧业、安监、劳动等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全县农民系统开展集中培训,做到全县共性问题集中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①加大农村普九教育投入。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使农村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农村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仍存在很多问题,农民文化素质依然偏低,要增加偏远乡镇教育经费投入,补充师资力量。②加大成人教育培训力度。农民成人教育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以分散学习为主,集中辅导为辅。各级政府可以免费发放一部分学习资料,切实把农民的基础文化水平提上去。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在乡镇也在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但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为了应付检查,有的是搞样子工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各级政府要为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首先要弄清楚哪些农民愿意学习,想学哪些知识,再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要联合乡镇举办农业技术学校,但教育系统中缺乏面向农业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建议各类农业技术学校,因地制宜办到乡镇去,坚持“农科教”结合,真正实现建教育之渠、引科技之水、灌农业之田、结富民之果的办学目标。③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随着农村结构的调整,农民教育结构也应调整。当务之急,要培养新一代学习型农民,这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根本。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学校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实行普、职、成“三教”统筹,创建农民教育网络,建立县、乡、村3级基地,把县职教中心建成学历教育中心、科技示范中心、科技培训中心、科技服务中心[4]。

(2)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等“三下乡”活动是农民接受科学技术,补充新知识的一种形式。活动要持之以恒,根据各地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分类别、有选择、有重点进行。采取部门联合,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县各乡镇村屯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同时在全县农业经济区、牧业小区、专业合作社、协会、科技示范村等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培养科技带头人。建立“乡、村、社”3级科普活动服务网络,完善科普服务体系,达到1户1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组织科技能手、科技带头人去山东、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参观学习。

(3)建立经纪人联系网。在全县同一专业经纪人之间建立信息联系网,便于技术交流,沟通市场信息,达到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四邻、辐射周边、发展专业村屯的目的。

(4)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根据农民需要,利用县电视台、乡镇插转台、远程教育等宣传阵地,组织专家按季节举办科普讲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参考文献

[1] 曹水群,多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现状的关键——以陕西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0(1):63-64.

[2] 赵汝周.基于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政策思路分析[j].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09(6):57-61.

篇2

关键词: 人口文化素质 就业 教育

人口文化素质是反映人力资源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青海作为欠发达、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又是以资源为主的经济结构大省,因此严峻的就业问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分析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与劳动就业的关系,研究人口文化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十分必要。

一、青海省就业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省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各行业的就业队伍逐步告别了低学历、低素质时代。

(一)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

从“五普”到“六普”的10年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地劳动力人口涌入青海就业市场,2010年全省就业人口达到了435.24人,较2000年增加了148.02万人。其中拥有初中文化的人口由72.77万人增加到123.71万人,增长了3.09%;拥有小学文化的人口由80.92万人增加到141.58万人,增长了4.36%;虽然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2010年青海省就业人口中拥有小学文化的人口比重占32.53%,拥有初中文化的人口比重占28.42%,说明青海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心仍以小学和初中为主。(见下表)

2000―2010年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 单位:万人、%

受教育程度 2000年 2010年 2010年比2000年

增减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就业人口 287.22 100 435.24 100 148.02 ―

大专及以上 13.41 4.67 48.44 11.13 35.03 6.46

高中及中专 34.14 11.89 55.88 12.84 21.74 0.95

初中 72.77 25.33 123.71 28.42 50.94 3.09

小学 80.92 28.17 141.58 32.53 60.66 4.36

文盲半文盲 85.98 29.94 65.63 15.08 -20.45 -14.86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二)拥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例升高

在“五普”到“六普”的10年间,全省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全省就业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6.14年提高到2010年的7.83年,接收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比重由41.89%上升到52.39%,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比重由4.67%提高到11.13%,而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由29.94%下降到15.08%。

(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提高

2000-2010年青海省在“普九”义务教育、积极优化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全省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主要变现为:第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第二、各级各类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少数民族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

二、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对就业的影响

(一)不同产业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差距

从不同产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看,虽然就业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产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在初、高中阶段。

1、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发展不平衡。

第一产业受过小学教育及以下就业人口的比重占68.66%;第二产业以受过高中和初中教育为主,占63.39%;第三产业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就业人口占49.33%,其中31.23%为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见下表)

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

受教育程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大专及以上 0.72 15.80 31.23

高中及中专 3.25 20.04 18.10

初中 27.37 43.35 31.05

小学 48.18 17.49 14.82

文盲半文盲 20.48 3.32 4.80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

2、高文化程度者向第三产业集聚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的同时,第三产业的高学历劳动者比重也得到了快速提高。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海就业人口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一产占0.72%,二产占15.80%,三产占31.23%(见上表),可见青海省高文化程度者集聚在第三产业。

(二)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

1、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海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3年,比2000年的6.3年提高了1.53年。在全省每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80%。

2、义务教育更为普及,高学历人口快速增长。

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九年义务教育在青海省全面推广并逐渐普及,基础教育升学率也在逐年提高。2010年青海省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了95.6%,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了99.6%。2010年全省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44万人,占就业人口的11.13%,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三、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与就业问题的思考

近些年来,青海省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中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正视和解决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非常关键。

(一)就业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从2000年到2010年,全省就业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取决于就业人口的数量,更应该取决于就业人口的素质,取决于劳动技能的高低和智力开发的程度。

1、就业人口文化素质虽有提高,但仍不适应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从“五普”到“六普”总的来看,虽然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在逐步提高,但提高速度不快,学历结构也不尽合理。体力型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尤其是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2010年文盲半文盲就业人口仍占到就业人口总数的15.08%,受过小学教育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32.53%。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不相适应,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对外转移。

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技术的创新。全省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就业人口仅占了就业人口总数的11.13%,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70%的受教育程度局限在高中、中专水平,因此,加强继续教育,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尤为重要。

3、教育投资成本过高。虽然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教育措施,但是教育费用还在大幅度增长,由于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对高中教育经费的负担较重,尤其是在一些农牧区,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家庭无法承担高中大学教育的负担,许多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因无力承担学习费用而终止学业。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对家长学生的影响,还存在认认字,会算数就可以的思想,使很多人无法再接受到继续教育,开始以生产者的角色演绎人生。

(二)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下,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力的低文化制约了农业层次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生产者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要有精品农业、绿色农业和标准农业的意识。而农业劳动力的低素质,使他们难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导致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不快,应用率低,制约了农村生产层次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存在的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导致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城乡差距的拉大,使大部分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市场,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女性和老人。农业现代化需要有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的产业大军,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使未来的农业发展缺乏后劲。

(三)提高就业人口素质的建议

虽然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取得进步,但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却排在全国的后几名,人口文化素质的弱势将影响青海经济的发展。如何利用青海省的经济基础优势来扭转人口素质的弱势,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减轻居民教育负担。教育问题是民族的百年大计,虽然十一五期间青海的财政计划中也逐步增加了对教育投入,但相对全省人口素质的现状和教育经费的缺口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增加教育投入尤其要将农村的教育事业作为重点来抓,由于青海社会条件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远不止一年二年的差距,只有占人口多数的农村教育基础加强了,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不再是无支付能力的需求,整个人口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较快的提升。

2、进一步开拓全民办教育的新局面。

首先要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青海经济的发展需要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向高中、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等方面靠拢,这就需要投资。仅靠政府的投资肯定不够,这几种教育已超出义务教育阶段,具有更为明显的投资倾向,应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调动集体和个人的投资热情。

其次公私办学并举,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从内地发达地区情况来看,私人办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对这些地区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青海省社会办学力量有一定发展,但还有很大的不足,如办学质量不够理想,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社会力量办学地位有待提升,这些都应通过规范化、法制化来解决。

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青海省高中升学率不高是一个不利因素,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基本上远离城镇。由于入学门槛高,大多数农村青少年完成了初中学业后,就匆匆步入社会,从事的就业空间也很有限,从事一些体力型劳动,文化素质低根本适应不了农村现代化的需求。所以应该在如何加快高中普及上做文章,青海省有一定的民间资金基础,教育又是一块蕴含巨大需求的产业,只要政府加以引导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同时增加一定的政府投入,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普及高中教育。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西宁,2011年10月

[2]陈杰.略论劳动力素质和产业结构问题[J].教育与经济,1997,(2):1―5

[3]关小梅,青海省实现充分就业问题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2,(4):47―51

[4]青海省统计局:全面提高青海就业人口文化素质任重而道远.

[5]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

篇3

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目前来看,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认知、接受能力较弱。而且,大部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存在疑虑,怕担风险,不敢应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同时,也导致大多数农民驾驭市场能力差,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往往随大流,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必须深入分析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

第一,从历史上看,我国封建社会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阻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历代统治者都重人伦轻自然,用人重德不重才。儒家的“三纲五常”被统治阶级视为治国之大道,具体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却被视为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这导致知识分子将读经书、考科举、踏仕途作为人生的最佳选择,对于科学技术却漠不关心,许多重要的科学著作无人问津。这种思想一直到现代还束缚着中国人的头脑。中国的普通民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而优则仕,不愿意让孩子读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有技术的高素质工人和农民。农村的中小学校课程,几乎不涉及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市场营销等内容。所以,农民子女在中小学毕业后,依旧不懂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导致一代又一代的农民科技文素质水平偏低。

第二,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较少,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农民收入较低,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经验知识为基础,靠锄头、犁耙和畜力,就可以完成农业生产全过程。因此,农民们总是墨守着代代相传的经验成规,求同从众,不思变通,安守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内,“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怕担风险,只顾眼前利益。这导致了农民对新技术持怀疑和恐惧的态度,即使通过电视或科普宣传活动等得到了关于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愿冒风险去采用,而是待他人把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后,才会跟着采用。同时,这种小生产方式的经济产值较低,收入较少,许多农民孩子无钱上学。即使有一定的收入,因为农业劳动强度大,家长也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这部分人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这使得新技术、新品种在农村推广更加困难。

第三,我国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制约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过去对城市和农村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国家政策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交通、电力、水利、住宅、卫生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最为关键的是,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全国有80%的人口集中于农村,只有20%的学校设在农村,而80%的学校,却分布在20%人口居住的城市。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资源分配中所处的次要位置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农村教育经费紧张、师资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等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农村的教育现状,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市民,制约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第四,农村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从农村义务教育来看,农村教育由教育部门纵向管理,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与城市教育一样,不能按照农村实际需求更改或调整,其目标主要是为了高考应试,而不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从与农民相关的职业教育来看,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职业中学、农机学校等大都设在设在县城和大城市,一方面导致农民生活开销较大,另一方面,也导致农民无法兼顾农业生产和照顾农村家庭。二是培训内容不合理,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农副产品加工、贮存、农机修理、花卉栽培技术、传统手工业等技术培训极少。三是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效果较差。

总体而言,我国农民培训体系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培训机构与市场联系还不够密切,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效果还有待于提高。最后,与农民教育、培训相关的法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都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作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都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约束力较差。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或者劳动技艺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落实的却寥寥无几。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发展规划,发展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步增加农业科技经费和农业教育经费。国家鼓励、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依法举办农业科技、教育事业。”这是一原则性的规定,带有明显的政策色彩,很难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对于违反职业教育的行为难以有效地约束,这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农民培训工作的随意性和难度,影响了培训质量。

二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一,要加强科技宣传推广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过去,我国农民获得科技的方式主要是靠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现在,随着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科技宣传推广工作。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网络、广播以及村务公开栏、大喇叭等,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同时与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相结合,使农民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技术;也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举办讲座与发放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由科技致富专业户做报告等方式,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各技术培训。在内容的选择上,针对农民科学文化素养较低、讲实际、实惠的特点,围绕当地产业特色、主导产业设置培训内容,把科技培训与农民创业、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结合起来,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从而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加强对科技致富事例的报道,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科技可以增收致富,激发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要广泛宣传与科技文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让农民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明确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和经费投入的比例,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切实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络体系,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各种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为农民提供最实用、最有效的培训。最后,还要发挥农业高等教育和科研单位的作用,鼓励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鼓励农业院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并号召农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回农村就业。

篇4

关键词 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一、现阶段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

近几年,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下,农民各方面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农民素质状况还是比较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职业技能水平较低下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的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从当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看,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到74.8%,初中毕业的占19.4%。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是相当的匮乏。

我国农民生产技能水平还比较低下,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还主要是依靠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

(二)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缺乏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作为生产的经营者,其市场观念逐步增强,经营管理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农民的管理素质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绝大多数农民不懂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农业市场走势,缺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第二,经营知识匮乏,参与市场能力不强,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致使我国农业仍然在小规模、低层次上运转。第三,品牌意识差,标准化水平低,注册商标少。第四,目光短浅,短视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发展规划。第五,从众行为严重,在我国个体经营的农业中表现的最多,一些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自信,谨慎丛众。一些农民盲目从众,急于求成,结果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缺少个性和特色,扭曲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三)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精神文明建设不够

在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民在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多数农民还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缺乏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部分农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封建迷信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地方逢年过节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修坟墓、建寺院、修神像的现象极为普遍。

(四)农民的法制观念薄弱,民主意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民对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所知甚少,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今,在农村某些地方,家庭势力、黑势力还很猖獗。

二、农民素质相对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民素质相对低下,导致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民的营销观念仍然局限于小农经济的“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的思想之下,而不是按照目标客户的需求,按照“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的知道思想去组织农业生产。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严重的特点,常常使得农产品生产与需求反差过大,造成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民有进人市场的愿望,也没有进入市场的能力。

(二)农民素质相对低下,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其收入水平成正比,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越容易寻找和掌握致富的机会。农民的素质低下,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也很难得到提高,收入就很难增加。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即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

(三)农民素质低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

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农民的普遍素质低,从而导致了科技成果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进而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四)农民素质低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农民的素质相对低下,往往对经济增长盲目追求,采取一些缺乏组织和长期规划的不良行为,造成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边际产出效率不断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阻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素质低,导致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大多数农民在空闲时节缺乏进行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往往以斗牌、酗酒、甚至聚众赌博打发日子,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盛行。农民的保守观念、宗法观念、封建等级观念大大地限制了他们的眼界,许多农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依附别人,在愚昧习俗面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篇5

关键词:新农村;新型农民;培养;调查

中图分类号:13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33-04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人均耕地面积0.48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耕地需求量和供给量严重失衡。珠三角地区贫乏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地域空间及农民自身低下的科技水平,导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珠三角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推动珠三角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民的培养,不仅影响到珠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而且对全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有示范作用。

一、调查方法

为全面、真实地掌握珠三角地区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现状,探寻农民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地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课题组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先后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市等9个市的20个县(区),32个镇(乡、街),65个村(居委会)的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为辅的随机调查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800份,有效问卷1764份,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分配及回收情况见表l。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科学技术使用、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经营及接受教育培训状况等,问卷的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简述题等多种类型。

二、调查结果

1 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1)性别及年龄构成。在调查对象中,男性劳动力占73.1%,女性劳动力占26.9%,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15—28岁、29—50岁、51-65岁分别占28.6%、60.1%和11.3%。说明年轻劳动力仍然是劳动力的主体,但随着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男性青年多外出打工,使得男、女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严重失衡,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的倾向日趋严重。

(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程度的、高中(含中专、职技校)文化程度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8.2%、37.5%、24.6%和9.7%。可见,珠三角地区农民文化程度不算太高,这既影响了其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又阻碍了其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的,其教育培训积极性也越大。

(3)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的农业为主(占52.69%),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25.79%、21.53%。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与养殖业占七成左右,传统的农业产业仍然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以传统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大,而在养殖业中水产养殖占有要重要地位,特种养殖业在不断壮大发展。在非农业生产中,制造业、建筑业、物流及餐饮服务业占据较大比例(见表2)。

2 农民的生产技能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民(80%以上)掌握或者基本掌握了与之农业生产相关的最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则显得较为缺陷(见表3)。

(1)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农民只重视农业生产环节,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家族式劳动为主,缺乏团体协作,重复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产出率低,不懂得如何控制管理(见表4),不能形成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经营能力情况。农民的市场经营状况如表5。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初级成品,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低,经济附加值低。农民不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忽视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对市场的研判,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信息接收与反馈素质欠佳,市场意识薄弱,经营能力差。在农产品大丰收的同时,近60%的农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3)农民教育培训现状。如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农民接受技能教育培训的调查情况如表6。调查显示,农民最注重培训的是培训费用、培训的内容。在培训费用方面,最受欢迎的是“免费培训”,其次是“50元以内”,第三的是“50—100元”,三者共计占85.3%;在培训内容方面,“实用专业技能”培训占47.2%,“经营管理”培训占7.3%,“学历教育”的占7.0%,“综合知识”培训占11.3%,其他的占4.2%。

三、珠三角新型农民素质培养状况评价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新型农民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科技能力、经营管理及教育培训水平的实证调查可知,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经过各级政府的积极推进和农民群众积极自主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型农民的培养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 劳动力资源丰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调查发现,88.7%的新型农民处于15—50岁的劳动力黄金时期,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人力源泉;但是农村年轻劳动力也在不断向城市转移。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充分发挥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大力吸引农民返乡创业,值得我们深思。

2 文化程度逐渐提高。新型农民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保障。调查发现,珠三角地区70%以上的新型农民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6%,大专及以上9.7%。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新农村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只有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 农业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是反映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民靠传统经验已较好地掌握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生产知识和技能,对农机耕作、科学灌溉等也有所涉足。总体看来,新型农民的生产技能在不断提高,但对于新品种、新工艺及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应用推广,还不尽如人意。

4 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农业科学管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收成,同时农产品的经营能力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74.6%的新型农民靠经验管理控制农业生产,6.6%的掌握了科学管理和精确控制技术;对于农产品的经营方式,新型农民已开始注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信息,开始向多渠道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转变,特别是网络经营模式初现,农民逐渐尝到了增产又增收的甜头。可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将逐渐现代化。

5 技能培训取得初步成效。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农科进万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农民培养工程的积极实施,珠三角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作为被培训主体的新型农民培训诉求开始得到重视;多元化的培训机构逐渐形成;等等。但实施农民教育培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严重的多重领导、条块分割、管理松散的问题。总体来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四、关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建议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从本质来说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而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培养。针对珠三角地区新型农民素质培养现状,总结及借鉴国内外农民培养的相关经验,应坚持以政府主导,创造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指导思想,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构建农民培养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新型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积极推进农村人口资源压力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努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 创新农民教育体制,提高新型农民文化素质。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因此,必须创新现有的农民教育体制,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第一,创建以基础教育为本,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为辅的新型农民教育体系。打造具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特色新型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第二,创新知识载体,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育新型农民的通识教育意识。第三,以文化促创业。通过文化熏陶,开阔新型农民的知识视野,启发其将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进而实现自己的创业追求。

2 培育科技提升平台,促进新型农民科技进步。珠三角地区自然资源贫乏,土地资源过度消耗,严重挤压了农业发展的空间。新型农民只有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才能很好地运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转化。第一,积极培育一批适应农业生产需求,具有创新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和平台,让新型农民在实际的观摩体验交流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第二,整合农家书屋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科技知识库的作用,使书屋既成为农民的“知识加油站”,又成为农民的“信息交流站、产品推广站、技术应用站”。第三,开设“农家讲坛”,创建农业科技的传道、授业、解惑平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能优势,传授农业致富技能;积极引进农业专家和学者,及时提供前沿的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和农业服务。

篇6

摘要:本文阐述了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作用。并初步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思路。

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振兴“三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对于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无疑给我国面临生存困境的农村图书馆注入了活力。各地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以及图书馆部门都积极响应这一政策,经费、图书、技术也随之涌进农村,为农村图书馆的创办和农村文化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和智力支持,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70%在农村。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丰富的农产品,不仅直接为人民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食物,同时又为食品、化工、生物、纺织、建筑等工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可为工商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农村还是工商业的广阔市场,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象。不发展农业经济,不改善农民生活。不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不牢靠。因此,农村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三农”中,农民又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主体,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前进的决定因素,农民问题居“三农”问题之首。只有当大多数农民具有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并掌握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农村图书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不推进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得不到提高,就无法改变农业经济滞后的现状。

(二)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亟待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高素质的农民,二是拥有文明发达的农村。实践证明,科技的进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力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与科技高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民文化技能的落后与先进科技的广泛运用之间存在矛盾,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障碍。农民对相关市场经济知识缺乏。导致生产的被动性与盲目性;资金运作知识的严重不足,缺乏“富而思进”的精神,则严重影响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农村文化落后与生活贫困的现状与“先进文明的农村”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的地方的农民不信科学信鬼神,不建学校建庙宇;逢年过节赌博成风,吸毒、等违法恶习有蔓延趋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亟待提高。没有先进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农村,没有先进的农村,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农业,也就不可能有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新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作用

(一)是向广大农民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

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技情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保存着较为丰富、系统的古今中外文献资料,收集了较为新颖、完整的农业经济科技情报,这成为农村图书馆从事科技文化信息传播工作的物质条件。农民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图书馆找到所需要的先进农业生产知识、科学管理方法和农业市场信息,从而学习和运用新的生产技能,合理地调整生产结构。努力发展农业产业,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篇7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会、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切实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科普进农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市政府同意,2009年全市招收农函大学员3820人。现就做好我市农函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科普进农村”是当前和今后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省科协科普工作会议和市科协六届三次全委会议要求,切实加大对农函大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构建良好的农业科技普及新格局,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扎实有效地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高度重视,认真筹划,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普及,切实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好服务。

二、精心组织,措施到位,共同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各地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级农业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投入,深入开展科学普及,统筹考虑经费的落实。各地科协、农函大分校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加强与组织、教育、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老区、库区移民、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除学历教育外,农函大在乡(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直接向农民收费,所需培训经费由各地科协、农函大通过多元化渠道筹措解决。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按照《科普惠农工程》的要求,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从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方便农民学习出发,以实施农业“五新”工程为载体,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函大工作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致富工程相结合,把提高广大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作为农函大工作的重点,为发展我市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服务。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6-0085-02

在新农村建设中队伍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着重要的乃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其靠自己的辛勤努力与聪明才智,为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探索了新路子。然而,由于其自身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实际经济技术技能的限制,使得其经营与个人发展出现徘徊,且难以持续提升的现状。通过网络技能培训加强其农业技能,在提高其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其最理想的选择之一。

1 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能培训对提高其个人能力的作用

网络的普及与计算机基本应用知识的掌握,为现代农民学习各种知识与技术技能提供了很多便利服务。但是由于农村致富带头人多数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他们对网络技能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例如各级农委、劳动保障部门以及相关的高校等,可以根据国内、省内或各县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在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做出基本摸底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开展针对他们的网络技术培训工作。根据以往类似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来看,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能培训对提高其个人能力,有着巨大的内驱推动作用。

1.1 提升其基础文化素质

从当前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实践来看,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的网络培训,都会直接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一是系统的网络视频学习。这样的学习,一般都是某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或教授来实施,以专家们的高知识水平,只是单纯地网络听课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二是系统的网络文章学习。在相关的培训网站,无论是网络培训学习的组织者还是相关的教师,都会公布一些相关的专业文章,让致富带头人们在网络视频学习之余,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地学习。通过这样专业文章的学习,会从文章本身的文化素质来影响与改善他们基础文化素质。三是系统的网络交流学习。当然,在培训中也在既定的网站建立论坛等,让学员自由地讨论、发帖或交流等,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会建立专业性QQ群,让大家加强相互的交流学习,在相互的了解中增强大家的文化素质。

1.2 开阔其经营视野

尽管这些被培训的学员,无论在地方民间还是在官方统计中,从家庭收入总量、经营业务增值量上,可能都是货真价实的致富带头人,然而,其毕竟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一切,由此也就决定了在他们思维中的经验决定论,进而限制了他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与技术技能等,因而,通过培训提升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开阔其视野成为必要的手段。开阔其经营地域视野。不管他们的成就有多大,毕竟就限制于一个地区或者只是很小的县市内,通过这样的培训,无论是授课教师的讲解还是其他的专业文章,以及与类似行业其他地区带头人的交流,会让他们对全国各地或者本省市内的该行业经营情况有着了解,开阔其地域视野。开阔其经营方式视野。立足在上述学习与交流基础上,可能每个人的经营方式由于所在县市或地区的情况不同等而产生差异,也或许每个经营方式都孤立且不可复制,却可以对他们产生启发,多多少少地获得借鉴。开阔其科研发展水平视野。虽然是在农村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但任何经营都需要立足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其中不仅有原来成熟的科研理论指导,也有着他们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当他们在相互交流实践经验的时候,会对他们产生更多的高质量启发。

2 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能培训对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性影响

根据对部分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访谈得知,他们获得的相关知识,除了当地农技或者其他致富能人带动外,就是自己的摸索与自学,不仅在时间与金钱上消耗巨大,甚至其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本也相当昂贵。在他们创业之初也希望获得各种支持,尤其是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支持,然而,却不知道该去找谁学习。这种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好像找到了久违的靠山,对他们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激励作用。

2.1 激励农业经营创新

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铺天盖地的时代,政策只会给他们指出发展的方向与政策优惠的可能性,而要变为现实性,只有广大农民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制作出来更大的“馅饼”。因而,这种培训为广大农民的创业与创新经营,准备了先进的理论与灵感。经营理念创新。在以往的农业经营中,靠差价或者政府支持与补贴等来获得更高的农业收入,这样的经营理念已经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只有让他们积极行动起来,立足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去创新农业经营,才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例如当前各种专业合作社等,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创新实践。经营模式创新。同样,在经营的模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原来都每个家庭独立的经营,农民们按照自己的特长或者喜好等实施农业经营活动,往往出现生产过剩甚至投机的现象,“蒜你狠”、“糖高宗”等都是不能科学规划生产经营的负面现象。随着人们对于市场的研究深入,一些农企合作、农超合作模式,为保障农民的利益探索了一条心的路子,不仅保障的农产品的质量,也为农产品的营销开辟了新途径。

2.2 推广农技普遍提高农业经营能力

通过这种培训,发挥这些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让他们在自己的经营中,去推广自己所学习的农技知识与相关的技术技能等,切实地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经营能力。首先,提高产品安全性。只有切实提高与改进农技,才能真正地从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上实现双丰收,避免一些二重标准的农产品出现,例如山东的生姜种植,农民自己吃的是绿色生姜,而销售的则是用高毒性农药种植的。解决这种问题,还是要从农技上来实现突破。其次,创立农产品品牌。在品牌化质量体系化的时代,不能再持着有产品不愁卖的思想来开展经营活动,必须立足市场强化特色创立品牌,才能用品牌的效应打开更加长远与广阔的市场来。例如一些冠以富硒概念的农产品,或者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的农产品,首先,从品牌上让人们认可其质量,继而去收获营销两旺的良性循环。再次,打开产品市场。在广告时代,即使是皇帝的女儿也会出现愁嫁的现象,作为一种产品,你只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你的优越特色才能为大家所接受,在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会把各种因素加以甄选,进而以特色适合性来决定其选择性,由此为农产品打开市场。

2.3 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内原动力

新农村与农业发展的动力源发于三个方面:国家的支持,科技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相对于前两者而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属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前两者都需要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农民的学习、消化与运用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这种培训活动会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原动力。提高生产能力。尤其是现代化机械的运用,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农业经营的各种资源,也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效率,为抢农时、优化生产结构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技术技能。农业原本是要靠天收成的。随着各种科技设施的运用,例如农业滴灌技术等,让农业不再局限于天气。再者,各种技术的支持,如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与广大农民的新种植、养殖等技术结合起来,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然条件的影响,甚至能转为农业发展的动力等,进而提高农民发展信心。

新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网络技术培训工作,以立足于新农村发展、农民成长以及农业发展改革的实际,在提高其专业管理素质、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专业市场营销素质的基础上,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搭建了更加高效的平台,为新农村的发展奠定了人文素质基础、技术技能持续提升基础、创新发展的基础,进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好了前瞻准备。

参考文献:

[1]谭英,蒋建科,凌莲莲,等.基于网络媒体的农民技能培训效果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9):53,58,113.

[2]谭英,蒋建科,高嵩.基于网络媒体的远程农民技能培训效果分析——以北京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农民接受远程技能培训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35-38.

[3]程高峰.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7):99.

篇10

1.1缺乏突破和创新

农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单一,自然条件的恶化、生产生活的变化和不定的市场前景导致农民在生产经营方式中采取稳抓稳打、稳中求胜的心理。他们承担不起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接受新技术的时候瞻前顾后,谨言慎行,而这种求稳心理也束缚了农村发展的脚步。

1.2跟随心理明显

从众心理通俗来说就是随大流,大家一起做一件事会减轻内心的不安全感。比如一项新技术在推广时,明明很感兴趣,但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内心孤立无援,很难下定决心去采用。相反,如果大家都去接受并采用,即使自己没有条件也愿意一起尝试。

1.3现实心理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项新技术是否可行仅仅靠以往的经验或是其他家的实践来判断可行与否,而一次的失败就可能被永远的否定。这种所谓的现实心理影响了农民的决定,只考虑短期利益,对于推广具有长期效益的技术非常不利。

2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农民自身素质

2.1.1文化素质因素。

农民的文化素质反映了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既与增收相联系也影响着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所产生的兴趣。现在,我国的农民文化水平处于整体偏低的状态,与西方国家甚至是城市的差距都很大,不同区域的分布也不平衡。

2.1.2科技素质因素。

科技素质是指农民对科学知识、技术、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是农民素质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家“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的推出,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基础较差,与我国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

2.1.3思想道德素质因素。

思想道德即是农民自身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方面的统称,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的发展。农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生态意识差、思想守旧、小农思想占据上风,常常会表现出消极的负面的情绪。

2.2农村社会环境

2.2.1经济环境因素。

在历史的发展变革浪潮下,小农意识在我国农村始终是深刻的存在,并且在相当长时间的时间内占有统治地位。加上采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方式,传统的民族劣性比如散漫、拖拉、缺少责任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中成为发展新农村经济的束缚。

2.2.2政治环境因素。

中国是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而这种、特权文化对今天的经济发展影响至今。刚刚建立的农村基层政权在初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农民没有民主意识,因此具有这种消极的、封闭的、怀疑的态度。

2.2.3文化环境因素。

农村的文化环境受到长期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加之经济发展的制约,形成了固定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小农文化、家族观念占据主导。大多数的农民都处于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生活状态。

2.2.4教育环境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不为平衡,导致农民素质较低,城乡差异逐渐加大,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农民的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文盲也都集中在农村。

3调适农民心理,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首先根据对农民心理分析,依据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农民在接受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分阶段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首先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和农民的需要选择好容易被农民所认同的推广项目。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科技宣传的力度,使农民对新技术逐渐的了解并能够接受新知识的教育。再次,采用互动性强的推广手段,以切实的感受打动农民,从内心接受新技术的推广,提高推广的效率。最后,通过建立完善的结构和推广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产业的功能,以真正可实现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4结语